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总结

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总结
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总结

分离定律和自由自合定律规律总结

一、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

二、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建立在减数分裂基础之上的,两大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三、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遗传的各种杂交情况及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列表如下,务必熟记。

2、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色盲为例),则人群中的基因型有5种,列表如下

后代相交方式以及子代表现情况。

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X E X e×AABbX e Y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分离定律:Aa×AA;BbXBb;X E X e×X e Y。

2、概率的计算方法

先求出每一对分离定律的概率,再相乘,如计算AaBbX E X e×AABbX e Y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X E X e的个体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AabbX E X e=1/2Aa×1/4bb×1/4X E X e=1/32。

3、用分离定律可以解决自由组合的下列问题

(1)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2×2=8,产生配子AbC的比例为AbC=1/2A×1/2b×1/2C=1/8(2)配子间的结合方式问题

如AaBbCc×AABbCc杂交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种数

先求出AaBbCc和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产生8种配子,AABbCc产生4种配子。

再求出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AaBbCc和AABbCc 配子间有8×4=32种。

(3)基因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

如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多少种,比例是多少。

可以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2种基因型(1 Aa:1 AA)

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 Cc:1cc)

因而AaBbCc×AABbCc杂交后,后代中有2×3×3=18种基因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为:1/2(Aa)×1/4(BB)×1/2(Cc)=1/16。

(4)表现型类型及概率的计算

如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有多少种,比例是多少。

可以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1种表现型(1 A_)

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3B_:1bb)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3C_1cc)

因而AaBbCc×AABbCc杂交后,后代中有1×2×2= 4种表现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A_B_cc出现的概率为:1(A_)×3/4(B_)×1/4(cc)=3/16。

(5)推断子代患遗传病的情况(以两对基因决定甲、乙两种遗传病为例)

子代患病情况为:正常+只(只甲+只乙)+患甲乙=1,正常=甲正常×乙正常;只甲=甲病×乙正常;只乙=甲正常×乙病;患甲乙=甲病×乙病。分别用分离定律求出甲乙正常和患病的概率,进行计算即可。

总结:1、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时,先分别分析每对基因或性状,求出相应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或概率,然后运用乘法原理求出符合要求的结果。

2、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也应该用分离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五、个体基因型的确定

1、个体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为aa。

个体表现型为显性,则基因型为A_,AA或Aa。

2、测交法:进行测交,如果后代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显性纯合子——AA;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杂合子——Aa。

3、自交法:自交后代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杂合子自交——Bb×Bb。

4、双亲均为显性,杂交后代任然为显性,亲本之一为显性纯合子——AA,另一方为AA或Aa。

六、纯合子、杂合子的判断方法

1、自交法:让某显性性状的个体自交,如自交发生性状分离,则为杂合子;如后代不出现性状分离,则可能为纯合子。此法适合于植物,不适合与动物,而且是最简单的方法。

2、测交法:让待测个体与隐性类型杂交,若后代出现性状分离,则待测个体一定为杂合子;若后代只有显性性状个体,则可能为纯合子。待测对象若为雄性动物,注意与多个隐性雌性个体交配,以使后代产生更多的个体,使结果更有说服力。

3、单倍体育种法:取待测个体的花药进行花药离体培养,形成单倍体植株,并用秋水鲜素处理加倍,获得的植株为纯合子,根据后代植株性状是否相同进行确定。若后代植株性状相同,则待测个体为纯合子,否则为杂合子。

4、F1花粉鉴定法

水稻有糯稻和非糯稻之分。糯稻的米粒和花粉内含物都含有可溶性支链淀粉,遇碘液呈红褐色;非糯稻的米粒和花粉内含物含不溶性直链淀粉,遇碘液变蓝色。遗传学表明,非糯性是显性,糯性是隐形,让它们(纯合子)杂交,F1代都表现为非糯性,F2代非糯性与糯性的分离比接近3:1。如果取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可以看到大约一半花粉粒呈蓝色,另一半呈红褐色,明显的分为两种类型。

七、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验证方法(以分离定律的验证为例)

1、自交法

方法步骤:(1)取纯和的显性个体和隐形个体杂交,获得F1。(2)让F1进行自交,F2如果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3:1,则这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2、测交法

方法步骤:(1)取纯和的显性个体和隐形个体杂交,获得F1。(2)让F1与隐性纯合子进行测交,子代如果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这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3、单倍体育种法

方法步骤:(1)取纯和的显性个体和隐形个体杂交,获得F1。(2)种植F1,取的花粉进行花药离体培养,获得单倍体幼苗。(3)用秋水鲜素处理幼苗,得到纯合子,观察植株的表现型,如果植株出现两种表现型,且比例为1:1,则这一对性状的遗传符合分离定律。

八、根据后代分离比推断亲本基因型

1、若子代显性:隐性=3:1,则亲本为杂合子自交,即Aa×Aa。

2、若子代显性:隐性=1:1,则亲本为杂合子测交,即Bb×bb。

3、若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性状分离比为9:3:3:1,则亲本为双杂合子自交,即AaBb ×AaBb。

4、若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性状分离比为3:3:1:1或者3:1:3:1或者1:1:3:3,则相交类型之一为杂合子自交,即Aa×Aa;另一相交类型为杂合子测交Bb×bb。亲本为AaBb ×Aabb

5、若子代有四种表现型,其性状分离比为1:1:1:1,则相交类型都为杂合子测交,即Aa×aa和 Bb×bb。亲本为AaBb×aabb或aa Bb×Aabb。

九、区分杂交、自交、测交、回交和正反交

回交:指杂种与双亲之一相交的方式。

正反交:若甲(高)作父本,乙(矮)做母本,即甲高雌×乙矮雄作为正交实验,那么,若乙(矮)作父本,甲(高)做母本,则乙矮雌×甲高雄为反交。正反交主要用来区分性状的遗传是细胞质内的基因遗传还是细胞核内的基因遗传。如果是细胞质内的基因遗传,会表现出正反交结果不同,但都与母本表现型相同;如果是细胞核内的基因遗传,会表现出正反交结果不同,但并不都与母本表现型相同。

十、两对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特殊遗传现象

某些生物的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基因在遗传的时候遵循自由组合定律,但是F1自交后代的表现型却出现了很多特殊的性状分离比如9:3:4,15:1,9:7,9:6:1等,分析这些比例,我们会发现比例中数字之和仍然为16,这也验证了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具体各种情况分析如下。

规律:⑴观察正交和反交结果可分析判断生物的遗传类型。⑵细胞质遗传有两大特点:①母系遗传;②后代分离比不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⑶要注意细胞质遗传与伴性遗传的区别。虽然正、反交结果不同,但伴性遗传符合孟德尔的遗传规律,后代有一定的分离比。

十二、基因在常染色体还是X染色体上的实验设计

规律:⑴伴性遗传与性别有关;正交与反交后代有时结果不一样,性状的出现往往与性别有关。⑵找准同一生物的同一性别群体,看其显性与隐性性状出现的比例是否为1:1,若是则最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若不是则最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⑶若通过一次杂交实验,鉴别某等位基因是在常染色体还是在X染色体上,应选择的杂交组合为:隐性性状的雌性与显性性状的雄性。

十三、遗传系谱题的分析与解法

-、遗传系谱题的解题思路

判断遗传方式→确定有关个体基因型→概率计算

二、5种遗传方式

1、常染色体显性遗传

2、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3、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

4、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5、伴Y遗传

三、关于遗传系谱图分析题快速判断法:

2.遗传系谱图中遗传病的确定

(1)首先根据题干画出遗传系谱图(如果没有遗传系谱图)

(2)确定系谱图中的遗传病是显性遗传还是隐性遗传:

①“无中生有”为隐性遗传病。即双亲都正常,其子代有患者,则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②“有中生无”为显性遗传病。即双亲都表现患病,其子代有表现正常者,则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性遗传:

以上(2)、(3)的判断可以根据人类遗传病口诀判定:

无中生有为隐性,隐性遗传看女病,女病男正非伴性;

有中生无为显性,显性遗传看男病,男病女正非伴性。

(4)写出个体的基因型。

(5)按照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进行计算。

3.不确定类型的判断方法

若系谱图中无上述特征,就只能作不确定的判断,只能从可能性大小方向推测,通常的原则是:

(1)若该病在代与代之间呈连续性,则该病很可能为显性遗传,

(2)如果系谱中的患者无性别差异,男、女患病约各占1/2,则该病可能是常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

(3)如果系谱中的患者有明显的性别差异,男女患者相差较大, 则该病可能是性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它又分为三种情况:

a .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可能是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

分析:因为在男性,只要X 染色体上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就表现为患者,而女性要两个X 染色体上都带有隐性致病基因才表现为患者,携带者女儿表现正常。因此伴X 染色体隐性遗传通常表现为患者男性明显多于女性。

b .患者女性明显多于男性:可能是伴X 染色体显性遗传

分析:对于伴X 显性遗传病,男性只能从母方获得一个带有致病基因的X 染色体而患病,而女性既能从母方获得一个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X 染色体而患病(几率与男性相同)又能从父方获得一个带有显性致病基因的X 染色体而患病,从而增大了患病几率。所以从整个系请看,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

c. 患者连续在男性中出现,女性无病:可能是伴Y 染色体遗传

【例】(2001年上海高考)右图是患甲病(显性基因为A ,隐性基因为a )和乙病(显性基因为B ,隐性基因为b ),两种遗传病的系谱图。据图回答:

(1)甲病致病的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 (2)从系谱图上可以看出甲病的遗传特点是 ;子代患病,则亲代之一必 ;若Ⅱ—5与另一正常人婚配,则其子女患甲病的概率为 。

(3)假设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则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 染色体上,为 性基因。乙病的特点是呈 遗传。I —2的基因型为 ,Ⅲ—2基因型为 。假设Ⅲ—l 与Ⅲ—5结婚生了一个男孩,则该男孩患一种病的概率为 ,所以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间的婚配。 【答案】(1)常 显 (2)世代相传 1/2 (3)X 隐 隔代交叉(答隔代、交叉、男性多

于女性、伴性遗传的其中之一都给分) aaX b Y AaX b

Y 1/4

【解析】(1)判断甲、乙两种病的遗传方式:由Ⅱ—5(患者)与Ⅱ—6婚配(患者)

,生育了

Ⅰ Ⅱ

正常女 正常男

甲病女 甲病男

乙病男 两种病男

Ⅲ—3(女性正常),可以判断出甲病的遗传方式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由Ⅰ—1和Ⅰ—2(均无乙病)婚配,生育了Ⅱ—2(女性患者),可以判断出乙病为隐性遗传,由Ⅲ—2为男性乙病患者,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Ⅱ—2为女性患者,可知乙病致病基因不在常染色体上,而在X染色体上,故乙病的遗传方式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

(2)甲病为常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个体只要含有致病基因,就是患者,故其遗传特点是世代相传;乙病为X染色体上的隐性遗传,其遗传特点是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有隔代交叉遗传现象,属于伴性遗传。

(3)判断基因型:I—2患乙病,不患甲病,所以I—2的基因型为aaX b Y。Ⅲ—2两种病都有,且Ⅱ—1不是乙病基因的携带者,所以Ⅲ—2的基因型为AaX b Y。进一步可判断:Ⅱ—5的基因型为AaX B Y,Ⅲ—1的基因型为1/2aaX B X B或1/2aaX B X b,Ⅲ—5的基因型为aaX b Y。

(4)概率计算:Ⅱ—5与正常人婚配,由两者的基因型AaX B Y、aaX B X B可知,其子女不会患乙病,故所生育的子女患病的概率为Aa×aa→1/2aa;Ⅲ—1与Ⅲ—5近亲婚配,由两者的基因型可知,其子女不会患甲病,故所生育的男孩患乙病的概率为1/2X B X b×X b Y→1/2×1/2X b Y=1/4 X b Y。

(一)专题训练

1.(6分)下图为与白化病有关的某家族遗传系谱图,致病基因用a表示,据图分析回答问题:

(1)该遗传病是受 (填“常染色体”或“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控制的.

(2)图中I2的基因型是,Ⅱ4的基因型为,

(3)图中Ⅱ3的基因型为,Ⅱ3为纯合子的几率是.

(4)若Ⅱ3与一个杂合女性婚配,所生儿子为白化病人,则第二个孩子为白化病女孩的几率是。

2.(15分)在一个远离大陆且交通不便的海岛上,居民中有66%为甲种遗传病(基因为A、a)致病基因携带者。岛上某家族系谱中,除患甲病外,还患有乙病(基因为B、b),两种病中有一种为血友病,请据图回答问题:

(1)______病为血友病,另一种遗传病的致病基因在_________染色体上,为______性遗传病。

(2)Ⅲ—13在形成配子时,在相关的基因传递中,遵循的遗传规律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1与该岛一个表现型正常的女子结婚,则其孩子中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

(4)Ⅱ—6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Ⅲ—13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

(5)我国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若Ⅲ—11与Ⅲ—13婚配,则其孩子中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

只患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只患一种病的概率为________;同时患有两种病的概率为

________。

3.(8分)下图是某种遗传病的谱系(基因A对a是一对等位基因),请分析回答:

(1)若Ⅱ7不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2)若Ⅱ7携带该病的基因,则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

(3)若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Ⅲ8与一位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后代患病的

几率为,患者的基因型是。

(4)若该遗传病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人群中每1600人中有一个该遗传病的患者。

Ⅲ8与一位表现型正常的男性结婚,生一个患该病的女孩的几率约为。

4.(15分)已知果蝇中,灰身与黑身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

直毛与分叉毛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F表示,隐性基因用f表示)。两只亲代果蝇杂

交得到以下子代类型和比例:

请回答:

(1)控制灰身与黑身的基因位于;控制直毛与分叉毛的基因位

于。

(2)亲代果蝇的表现型为、。

(3)亲代果蝇的基因型为、。

(4)子代表现型为灰身直毛的雌蝇中,纯合体与杂合体的比例为。

(5)子代雄蝇中、灰身分叉毛的基因型为、;黑

身直毛的基因型为。

5.(8分)甲图为人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染色体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的Ⅱ—1,Ⅱ—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

请回答:

(1)人类的血友病基因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2)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甲图中的

片段。

(3)某种病的遗传系谱如乙图,则控制该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甲图中的片段。

(4)假设控制某个相对性状的基因A(a)位于甲图所示X和Y染色体的I片段,那么这对性状

在后代男女个体中表现型的比例一定相同吗?试举一例___________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22分)蜜蜂是具有社会性行为的昆虫。一个蜂群包括一只蜂王、几只雄蜂和众多工蜂。蜂

王专职产卵,雄蜂同蜂王交尾,工蜂负责采集花粉、喂养幼虫、清理蜂房等工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1)蜂王、雄蜂和工蜂共同生活,各司其职,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_。

(2)未受精卵发育成雄峰,受精卵发育成雌性的蜂王或工蜂,这表明蜜蜂的性别由_______决定。

(3)研究人员发现了工蜂清理蜂房行为不同的两个蜂群,分别称为“卫生”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和“非卫生”蜂(不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为研究工蜂行为的遗传规律,进行如下杂交实验:

P: “非卫生”蜂的蜂王ד卫生”蜂的雄蜂

↓(配子的染色体数目不减少)

F1“非卫生”蜂

测交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雄蜂

测交后代“非卫生”蜂新类型Ⅰ新类型Ⅱ“卫生”蜂

(25%)(25%)(25%)(25%)

①“非卫生”蜂的工蜂行为是_________(显性/隐性)性状。

②工蜂清理蜂房的行为是受_______对基因控制的,符合基因的_____________定律。判断

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本实验中测交选择了_____________作母本与____________的雄蜂交配。

④测交后代中纯合体的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新类型Ⅰ的表现型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卫生”蜂的工蜂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的行为属于__________行为。

参考答案:

1. (1)常染色体 (2)Aa aa (3)AA或Aa 1/3 (4)1/8

2.(1)乙常隐(2)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3)11% (4)AaX B X b aaX b X b (5)1/6 1/3 1/2 1/6

3.(1)X染色体隐性(2)常染色体隐性(3)1/8 X a Y (4)1/240

4.(1)常染色体 X染色体(2)雌蝇灰身直毛、雄蝇灰身直毛(3)BbX F X f BbX F Y

(4)1:5 (5)BBX f Y BbX f Y bbX F Y

5.(1)Ⅱ-2;(2)Ⅰ;(3)Ⅱ-1;(4)不一定。例如母本为X a X a,父本为X a Y A,则后代男性个体为X a Y A,全部表现为显性性状;后代女性个体为X a X a,全部表现为隐性性状。

6.(1)种内互助(2)染色体数目(3)①显性②两自由组合测交后代四种表现型比例相等③F1代的蜂王 "卫生"蜂④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会开蜂房盖、不能移走死蛹(或不会开蜂房盖、能移走死蛹)⑤本能

(1)常染色体(2)Aa aa(3)Aa或aa 1/3 (4)1/8

伴性遗传--题型总结(附答案)--超级好用

伴性遗传与遗系谱图 一.遗传系谱图解法: 1.确定是否伴Y遗传:基因只在Y染色体上,没有显隐性之分,患者全为男性,具有世代连续性,女性都正常。若患者男女都有,则不是伴Y遗传。再进行以下判定。 2.确定系谱中的遗传病是显性还是隐性遗传。 双亲正常,其子代中有患者,一定是隐性遗传病。 双亲患病,其子代中有正常者,一定是显性遗传病。 3.确定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的遗传: 在已确定隐性遗传中: 若有父亲正常,女儿患病;或者母亲患病,儿子正常,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在已确定显性遗传中: 若有父亲患病,女儿正常;或者母亲正常,儿子患病,一定是常染色体遗传。 人类遗传病判定口诀:无中生有为隐性,有中生无为显性。 隐性遗传看女病,父子无病非伴性。 显性遗传看男病,母女无病非伴性。 4.若无明显特征只能做可能性判定: 在系谱中若该病代代相传:显性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女各半,性状表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若患者女多男少,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X染色体可能性大。 在系谱中若该病隔代相传,隐性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女各半,性状的表现无明显的性别差异,常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若患者男多女少,性状表现有性别差异,X染色体的可能性大。

常显 有中生无为显性:男患的女 儿正常可否定伴性遗传连续遗传男女发病率相等 常隐或X隐无中生有为隐性;但是无法 否定是伴性遗传,两种情况 都要考虑 隔代遗传 常显或X显有中生无为显性;但是无法 否定是伴性遗传,两种情况 都要考虑 连续遗传 最可能X显 父亲有病女儿全有病最可 能X显连续遗传患者女性多于男性 非X隐 女性患者的儿子正常可以 否定伴X隐性遗传 隔代遗传 二、判一判 结论:该病是位于常染色体上的隐性遗病。 结论:初步认定该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一、基础知识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4、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 糯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__种类型。 二.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 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实验一:人类性状遗传分析

专业班级:2014级生物技术(1)班学号:20140322142 姓名:王堽 实验一人类性状的遗传分析 一、目的 1、了解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分布情况; 2、了解人类性状的遗传规律,掌握分析人类性状的方法; 3、学会对遗传学数据的处理; 4、验证人类的性状是否由一对基因控制,是否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二、原理 人类性状是人体的外形特征和生理特征表现的总和,如人的身高,眼皮单双,头发直卷,血型等。性状(character):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形态结构、生理特征和行为方式等统称为性状。 单位性状(unit character),孟德尔在研究豌豆等植物的性状遗传时,把植株所表现的性状总体区分为各个单位作为研究对象,这样区分开来的性状称为单位性状。 豌豆的种子形状、花色、子叶颜色、豆荚形状、豆荚(未成熟的)颜色、花序着生部位和株高等性状,就是7个不同的单位性状。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称为相对性状(relativecharacter)。豌豆花色的紫色 和白色、种子的皱和圆、高茎和矮茎;绵羊的毛色有白毛与黑毛;人类眼睑有单眼睑和双眼睑;番茄成熟果实的红果与黄果. 相对性状(contrasting character),不同个体在单位性状上常有着各种不同的表现,例如,豌豆花色有红色和白色,种子形状有圆和皱、小麦的抗锈病与易染锈病、大麦的耐旱性与非耐旱性、人的眼睛不同颜色和不同肤色等。遗传学中把同一单位性状的相对差异,称为相对性状。孟德尔在研究单位性状的遗传时,就是用具有明显差异的

相对性状来进行杂交试验的,只有这样,后代才能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从而找出差异,并发现遗传规律。 遗传分析genetic analysis 亦称基因分析,是测定有关某一遗传性状的基因数目、基因性质、属于哪一连锁群及其在染色体上的座位等的过程。如果认定某个突变型是基因突变的产物,此时可先将它与野生型杂交,如果从杂种F2代,或是直到F3前后,能够有效地研究该突变性状的遗传动态,那么突变基因对于野生型基因的显隐性关系,以及其他方面的性质乃至数量等等都可以估算出来。譬如变异性状在F1代表现时是 显性突变,在F2代出现15∶1的分离比时,便是与2个同义基因有关,在基因的数目、性质决定后,要进一步去确定各个基因所属的连锁群和基因座位。将具有已知突变基因的系统与该突变系统杂交。统计测定F2或杂交的分离比,如为连锁遗传,则 该2个基因便属于同一个连锁群。交换值表示为相对距离。对于已知的两个基因,如果知其交换值,可从3个基因相互间的距离关系来了解到排列顺序。上述所说的基因,由于环境和基因型的关系,常会使表现度有变化,这在调查分离比时需要注意。对于像真菌和细菌那样原本为单倍体的生物可利用异核体和部分二倍体的方法来进行遗 传分析。此外,对即使某些不能进行杂交的霉菌也可以利用体细胞的基因重组作某种程度的分析。广义的基因分析也包括基因功能和结构的生理、生化分析,以及群体基因组成的分布和变动的分析等。 一对等位基因控制1对相对性状。人类的性状遗传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由两个基因控制一对相对性状。要了解人类的性状遗传规律就要对人类的性状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孟德尔遗传定律是等位基因的分离和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等位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子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当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而分开,分别进入两个配子当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即分配比为1:1。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分裂形成配子的过 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从而使得下一代中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之比为3:1。 在实验过程中有许多不确定的因素在起作用,其会影响实验的误差,使得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值不相一致,特别是在后代中个体不够时,所以我们为了验证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是否相符时,可根据卡平方检验式: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遗传的基本规律题型总结 一:对遗传中的一些概念及实验过程的理解 1.有些植物的花为两性花(即一朵花中既有雄蕊,也有雌蕊),有些植物的花为单性花(即一朵花中只有雄蕊或雌蕊)。下列有关植物杂交育种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对两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需要对父本进行去雄 B.对单性花的植物进行杂交的基本操作程序是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C.无论是两性花植物还是单性花植物在杂交过程中都需要套袋 D.提供花粉的植株称为母本 2、“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列属于孟德尔在发现基因分离定律时的“演绎”过程的是() A. 生物的性状是遗传因子决定的 B. 由F2出现了“3:1”推测,生物体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C.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测交后代会出现两种性状,比例接近1:1 D. 若F1产生配子时成对遗传因子分离,则F2中三种基因个体比接近1:2:1 3、小麦抗锈病对易染锈病为显性。现有甲、乙两种抗锈病的小麦,其中一种为纯种,若要鉴别和保留纯合的抗锈病的小麦,下列最简便易行的方法是() A.甲ⅹ乙 B.甲ⅹ乙得F1再自交 C.甲、乙分别和隐性类型测交 D.甲ⅹ甲,乙ⅹ乙 4、采用下列哪一组方法解决①~④中的遗传学问题() ①鉴别一只白羊是否是纯种②在一对相对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二:分离定律的实质及验证 5、下列现象或方法能够证明基因分离定律的是( ) ①F1个体自交后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 ②F1与隐性个体杂交后代性状分离比为1:1 ③用显微镜观察并计数F1的花粉(用碘液染色),不同颜色数量之比为1:1 ④由雄蜂的表现型及比例推测亲本雌蜂产生的两种配子比例为1:1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 6、水稻中非糯性(W)对糯性(w)为显性,非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蓝黑色,糯性品系所含淀粉遇碘呈红褐色.下面对纯种的非糯性与糯性水稻的杂交后代的观察结果,其中能直接证明孟德尔的基因分离定律的一项是() A. 杂交后亲本植株上结出的种子(F1)遇碘全部呈蓝黑色 B. F1自交后结出的种子(F2)遇碘后,3/4呈蓝黑色,1/4呈红褐色 C. F1产生的花粉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D. F1测交所结出的种子遇碘后,一半呈蓝黑色,一半呈红褐色 三:相对性状显隐性的判断 7、已知牛的有角与无角为一对相对性状,由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与a控制,两基因频率相等,每头母牛一次只生产1头小牛。以下关于性状遗传的研究方法及推断不正确的是() A.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无角牛杂交,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有角为显性;反之,则无角为显性B.自由放养的牛群自由交配,若后代有角牛明显多于无角牛,则说明有角牛为显性 C.选择多对有角牛和有角牛杂交,若后代全部是有角牛,则说明有角为隐性 D.随机选出1头有角公牛和3头无角母牛分别交配,若所产3头牛全部是无角,则无角为显性 四:自交和自由交配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特殊性状分离比规律总结归纳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特殊性 状分离比规律总结归纳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遗传定律的特殊性状分离比 规律1:隐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隐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起遮盖作用。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9:3:4,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1:2。 规律2:积加作用: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均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6: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规律3:累加作用:两基因的作用效果相同,但显性基因积累越多,性状表现得越明显。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会有5种情况(分别为4个显性基因、3个显性基因、2个显性基因、1个显性基因、0个显性基因),其比例为1:4:6:4: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1。 规律4:显性上位: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无论显隐性)有遮盖作用,即当一对基因为显性时表现一种性状,另一对基因为显性而第一对基因为隐性时,表现另一种性状,两对基因都为隐性时表现第三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2:3:1,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2:1:1。 规律5:抑制作用: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其中一对基因的显性状态对另一对基因的表现有抑制作用,但其本身并不控制任何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3:3,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3:1。 规律6:显性互补:两对等位基因同时控制某一性状时,当两对基因都为显性时(无论纯合还是杂合),表现为一种性状;当只有一对基因是显性(无论纯合还是杂合)或两对基因都是隐性时,表现为另一种性状。AaBb自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9:7,测交后代表现型比例为1:3。

遗传规律题型

--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一、基础知识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时,针对发现的问题提出的假设是 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为9∶3∶3∶1 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 C.F1产生数目、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结合几率相等 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 3.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 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4、水稻的糯与非糯是一对相对性状,非糯性花粉遇碘变蓝黑色,糯 性花粉遇碘变橙红色。现在用纯种的非糯性水稻和糯性水稻杂交,取F1花粉加碘液染色,在显微镜下观察,半数花粉呈蓝黑色,半数呈橙红色。请回答: (1)花粉出现这种比例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结果验证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果让F1自交,产生的植株中花粉有__________种类型。 二.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的种类或数目 1.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三. 根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 1、在常染色体上的A、B、C三个基因分别对a、b、c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 合个体杂交得F1,F1测交结果为aabbcc∶AaBbCc∶aaBbcc∶AabbCc =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1基因型的是() 2、已知玉米子粒黄色对红色为显性,非甜对甜为显性。纯合的黄色甜玉米与红色非甜玉米杂交得到F 1 ,F1自交或测交,预期结果错误的是() A.自交结果中黄色非甜与红色甜比例为9∶1 B.自交结果中与亲本相同的表现型所占子代的比例为5/8 C.自交结果中黄色和红色的比例为3∶1,非甜与甜比例为3∶1 D.测交结果中红色非甜所占子代的比例为1/4 3、白色盘状与黄色球状南瓜杂交,子一代全是白色盘状,产生的子二代中杂合的白色球状 南瓜有4000株,则纯合的黄色盘状南瓜有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株? 4.基因型为AaBbCc和AabbCc的两个体杂交(无链锁无交换),求: ①双亲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 ②后代基因型种类及其比例 ③后代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 ④后代基因型为AaBbcc的几率为多少? 5、假如豌豆种子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现有基因 型为YyRr的豌豆和基因型为yyRr的豌豆杂交。请回答下列问题: (1)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________种不同的基因型。 (2)杂交后代中,基因型为YyRr的概率是__________。 (3)杂交后代中,可能产生________种不同的表现型。 (4)杂交后代中,表现型为黄色圆粒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 (5)杂交后代中,纯合子、杂合子出现的概率分别是_____________。 (6)杂交后代中,不同于亲本表现型的占________________。 (7)如果杂交后代中,共有480万粒种子,其中胚的基因型为YyRr的种子在理论上有__________粒。 6、已知双亲正常,所生第一个孩子是女儿且患病,假如该夫妻生育4个孩子,试问两个正常, 两个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7、YyRr自交后代的10粒种子中,出现5粒全显5粒全隐的概率是多少?

遗传的两大基本规律总结

分离定律和自由自合定律规律总结 一、孟德尔运用假说演绎法得出两大遗传定律。 二、遗传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建立在减数分裂基础之上的,两大遗传定律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随同源染色体的分离,位于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随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也自由组合)。 三、一对相对性状(用A、a表示)遗传的各种杂交情况及子代的表现型、基因型及比例列表如下,务必熟记。 2、一对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以色盲为例),则人群中的基因型有5种,列表如下 后代相交方式以及子代表现情况。 1、思路:将自由组合问题转化为若干个分离定律问题 在独立遗传的情况下,有几对基因就可以分解为几个分离定律,如AaBbX E X e×AABbX e Y可以分解为如下三个分离定律:Aa×AA;BbXBb;X E X e×X e Y。 2、概率的计算方法 先求出每一对分离定律的概率,再相乘,如计算AaBbX E X e×AABbX e Y的子代中基因型为AabbX E X e的个体在后代中所占的比例,AabbX E X e=1/2Aa×1/4bb×1/4X E X e=1/32。 3、用分离定律可以解决自由组合的下列问题

(1)配子类型及概率的问题 如AaBbCc产生的配子种类为2×2×2=8,产生配子AbC的比例为AbC=1/2A×1/2b×1/2C=1/8(2)配子间的结合方式问题 如AaBbCc×AABbCc杂交中,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种数 先求出AaBbCc和AABbCc各自产生多少种配子。AaBbCc产生8种配子,AABbCc产生4种配子。 再求出两亲本配子间的结合方式。由于两性配子间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AaBbCc和AABbCc 配子间有8×4=32种。 (3)基因型类型及概率的问题 如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的基因型有多少种,比例是多少。 可以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2种基因型(1 Aa:1 AA) Bb×Bb→后代有3种基因型(1BB:2Bb:1bb) Cc×Cc→后代有3种基因型(1CC:2 Cc:1cc) 因而AaBbCc×AABbCc杂交后,后代中有2×3×3=18种基因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AaBBCc出现的概率为:1/2(Aa)×1/4(BB)×1/2(Cc)=1/16。 (4)表现型类型及概率的计算 如AaBbCc和AABbCc杂交,其后代的表现型有多少种,比例是多少。 可以分解为三个分离定律: Aa×AA→后代有1种表现型(1 A_) Bb×Bb→后代有2种表现型(3B_:1bb) Cc×Cc→后代有2种表现型(3C_1cc) 因而AaBbCc×AABbCc杂交后,后代中有1×2×2= 4种表现型。 又如该双亲后代中A_B_cc出现的概率为:1(A_)×3/4(B_)×1/4(cc)=3/16。 (5)推断子代患遗传病的情况(以两对基因决定甲、乙两种遗传病为例) 子代患病情况为:正常+只(只甲+只乙)+患甲乙=1,正常=甲正常×乙正常;只甲=甲病×乙正常;只乙=甲正常×乙病;患甲乙=甲病×乙病。分别用分离定律求出甲乙正常和患病的概率,进行计算即可。 总结:1、运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时,先分别分析每对基因或性状,求出相应基因型、表现型及其比例或概率,然后运用乘法原理求出符合要求的结果。 2、推断性状的显隐性关系及亲子代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也应该用分离定律来解决自由组合问题。 五、个体基因型的确定 1、个体表现型为隐性,基因型肯定由两个隐性基因组成,为aa。 个体表现型为显性,则基因型为A_,AA或Aa。 2、测交法:进行测交,如果后代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显性纯合子——AA;如果测交后代性状发生性状分离,则被测者为杂合子——Aa。 3、自交法:自交后代性状不发生性状分离,亲本为纯合子,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则亲本为杂合子自交——Bb×Bb。

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教案

杜集中心学校小组自主六环节学案设计人 2013年月日 八年级下册性状遗传具有一定的规律性班组姓名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②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③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④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⑤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⑥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⑦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教学重点: 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教学难点: 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教学设计: 一、快乐自学; 概念: 等位基因 显性基因 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 隐性性状 基因型和表现型

二.合作探究 父母的基因(如耳垂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女的? 三、精彩展示: 一对有耳垂的夫妇,为什么会生一个无耳垂的子女呢? 四、点拨归纳: 1.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2.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五、轻松演练: 1.下列哪位生物学家在豌豆杂交实验过程中发现了遗传规律()。 A、达尔文 B、孟德尔 C、袁隆平 D、林奈 2.一个人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决定于这个人的()。 A、基因组成 B、染色体组成 C、DNA组成 D、蛋白质组成 3.受精卵中的成对基因()。 A、全部都是显性基因 B、一为显性基因,另一为隐性基因 C、全部都是隐性基因 D、以上均有可能 4.某人是无耳垂(隐性性状),那么他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是 ()。 A、AA B、aa C、A或a D、a 5.上一代把遗传物质传递给下一代是通过() A、受精卵 B、配子 C、蛋白质 D、性状 6.A与a分别代表有耳垂和无耳垂的基因。若亲代都有耳垂,其基因型均为Aa,试问其子代耳垂性状表现的比例是()。 A、3/4是有耳垂,1/4无耳垂 B、1/4有耳垂,3/4无耳垂 C、1/2有耳垂,1/2无耳垂 D、全部有耳垂 六、创新反思: 一对惯用右手的夫妻能不能生下一个左撇子?若他们再生一个孩子预测未来子女的有关基因型和性状表现。

涉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实验验证

涉及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的实验验证 在综合运用遗传基本规律、伴性遗传、细胞质遗传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我们常常遇到这样一类问题:只知道一对相对性状,要解决这对相对性状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是常染色体遗传还是伴X遗传以及这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对于这类题目,我们通常要选择合适的亲本进行杂交实验,根据后代表现型加以判定。现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类: 一、确定某对相对性状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还是细胞质遗传 方法:将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种亲本进行正交和反交,若正反交后代不表现为与母本一致,为细胞核遗传;若正反交后代表现为与母本一致,为细胞质遗传。 例:( 2006江苏)有人发现某种花弃有红花和白花两种表现型。 (1)请你设计—个实验,探究花色的遗传是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用图解和简洁语言回答。 (2)如果花色的遗传是细胞核遗传,请写出F2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答案:(1)正交P ♀红花×白花♂反交P ♂红花×白花♀ ↓↓ F F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的性状表现都与母本相同,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质遗传; 若正交与反交产生的F的性状表现与母本无关,表现为红花或白花的一种,则该花色的遗传为细胞核遗传。 (2)3红:1白或3白:l红 二、确定细胞核遗传中某对相对性状的显隐性、等位基因位置 Ⅰ、已知等位基因位置,确定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1.确定常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决定的相对性状的显隐性 方法一:若亲本都是纯合子,可让具有相对性状的亲本之间相互交配,子代表现出来的性状为性性状。 例:爬行鸡×爬行鸡→爬行鸡正常鸡×正常鸡→正常鸡爬行鸡×正常鸡→爬行鸡由前两种杂交可知爬行鸡和正常鸡都是纯合的,由第三种杂交可知爬行鸡是显性

人类性状遗传分析

中染色体为23对。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这人体可以遗传的性状。 总的来说,体细胞含有染色体,染色体含有蛋白质,蛋白质含有DNA,DNA含有基因。其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这人体可以遗传的性状。生物体的各种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5)相对性状分为隐性性状和显性形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性状遗传 很早以前,人类就认识到遗传和变异现象,但却得不到合理的解释。直到1865年,奥地利一 图一 孟德尔(G.J.Mendel,1822-1844) 个修道院的神父孟德尔的一个偶然的发现,并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规律,性状遗传的现象才逐渐得到科学解释。 生物的性状一般是由DNA上的基因控制的。染色体在生物体细胞内是成对存在的,因此,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相对性状分为隐性性状和显性形状。 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叫显性基因,通常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叫隐性基因,通常用小写字母表示。 有没有人对你说过,“你的睫毛长长的,像你妈妈”或“你笑起来像你爸爸”?你和你的父母相像,是天经地义的,因为你遗传了他们的基因,你的基因一半来自父亲,一半来自母亲,这些基因在你的细胞里组合在一起,最后塑造了你。你生命的所有的特征,或称为性状,都是由这些基因控制的,它构成了我们生命的小小说明书。 那为什么你的睫毛就得像妈妈一样是长长的,而不能像爸爸一样是短短的呢?这就是遗传学家研究的问题。研究性状是如何遗传的遗传学是一门非常复杂的科学。很多性状都是由多个基因对共同作用的,比如我们眼睛的颜色,科学家对这种共同作用的方式目前还不太了解。但是,有些性状,比如长睫毛,是由单一的基因对控制的,这类性状的遗传相对简单些。 遗传学家发现了两种控制性状遗传的基因,一种叫显性基因,一种叫隐性基因。显性基因的力量比隐性基因要强,甚至能让隐性基因失去作用。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在你身上是怎样起作用的呢?如果你从父母身上遗传了两个长睫毛的显性基因,你的睫毛就是长长的;如果你遗传了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你的睫毛仍然是长长的,因为显性基因让隐性基因失去了作用;如果两个基因都是隐性的,那你的睫毛就是短短的。 下面这些性状都是由单独的一个基因对控制,如果你有这些性状,说明你身上有一个或两个显性基因,而且你会发现在你的家庭里还有其他人也具有和你一样的性状。 卷舌——上图中的孩子可以把舌头卷起来,因为她遗传了控制卷舌的一个或两个显性基因,如果你不能像她一样把舌头卷起来,说明你没有这个显性基因。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基础知识归纳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4)正交与反交:相对而言的,正交中的父方和母方恰好是反交种的母方和夫方。 5)回交:(两个亲本杂交产生的杂种再与亲本之一进行杂交)一般在第一次杂交时选具有优良特性的品种作母本,而在以后各次回交时作父本,这亲本在回交时叫轮回亲本。回交的目的是使亲本的优良特性在杂种后代中慢慢加强,而把非轮回亲本的某一优点转移到杂种。 2.性状类: 1)性状:生物体的形态结构特征和生理特性的总称 2)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3)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5)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非等位基因: 5)复等位基因:同源染色体上同一位置上的等位基因的数目在两个以上。 6)相同基因:同源染色体上相同位置,控制同一性状。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纯合子:基因型相同的个体。例如:AA aa 4)杂合子:基因型不同的个体。例如:Aa 5)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6)基因型相同,表现型不一定相同;表现型相同,基因型也不一定相同 二、显隐性状的判断 1. 定义法: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B→A,A为显性性状、B为隐性性状。 2. 性状分离法: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可用公式表示为A×A→A、B,B为隐性性状 3、用以下方法判断出的都为隐性性状

遗传规律题型分类归纳

遗传规律题型归纳 1、基因型为Aa的植物体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数量是 A.雌配子∶雄配子=1∶1 B.雄配子比雌配子多 C.雄配子∶雌配子=3∶1 D.雄配子A∶雌配子a=1∶3 2.如图是对某种遗传病在双胞胎中共同发病率的调查结果。a、b分别代表异卵双胞胎和同卵双胞胎中两者均发病的百分比。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A.同卵双胞胎比异卵双胞胎更易同时发病 B.同卵双胞胎同时发病的概率受非遗传因素影响 C.异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可能患病 D.同卵双胞胎中一方患病时,另一方也患病 二. 根据一个亲本或一个细胞的基因型,求解相应配子 的种类或数目 1. 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精原细胞,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_个精子,_________种精子。 (2)如果产生了一个基因组成为ab的精子,则另外3个精子基因组成分别是____________。 (3)如果要产生基因组成为AB和Ab的两种精子,至少需要________个精原细胞。 2、一个基因型为AaBb(假设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雄性动物,经过减数分裂后: (1)可以产生________种精子,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产生一个基因组成为ab 的精子的概率是____________。 三. 根据两个亲本的基因型,求解杂交后代基因型、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 1、在常染色体上的A 、B 、C 三个基因分别对a 、b 、c 完全显性。用隐性性状个体与显性纯合 个体杂交得F 1,F 1测交结果为aabbcc ∶AaBbCc ∶aa Bbcc ∶AabbCc =1∶1∶1∶1,则下列正确表示F 1基因型的是( ) 2.基因型为AaBbCc 和AabbCc 的两个体杂交(无链锁无交换),求: ①双亲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及其比例 ②后代基因型种类及其比例 ③后代表现型种类及其比例 ④后代基因型为AaBbcc 的几率为多少? 3、已知双亲正常,所生第一个孩子是女儿且患病,假如该夫妻生育4个孩子,试问两个正常, 两个患病的概率是多少? 四. 根据杂交后代表现型的种类或比例,求亲本的基因型 豌豆茎的高度由一对等位基因A 、a 控制,种子的形状由一对等位基因B 、b 控制 请根据上表写出每组杂交组合亲本植株的基因型 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 根据亲本、后代的基因型或表现型,求解后代中患遗传病的概率 假设白化病的致病基因为a ,色盲的致病基因为b ,一表现型正常的男性(但其母亲患白化病),与一正常的女性(其父亲患白化病且色盲)婚配,则他们婚配后:

孟德尔遗传规律相关知识总结

高中生物孟德尔遗传定律相关知识总结 一、基本概念 1.交配类: 1)杂交:基因型不同的个体间相互交配的过程 2)自交:植物体中自花授粉和雌雄异花的同株授粉。自交是获得纯合子的有效方法。 3)测交:就是让杂种F1与隐性纯合子相交,来测F1的基因型 2.性状类: 1)相对性状: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2)显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3)隐性性状:具有相对性状的两个纯种亲本杂交,F1未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的性状 4)性状分离:杂种后代中,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3.基因类 1)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 2)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 3)等位基因: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相同位置上,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 4)非等位基因:位于染色体上不同位置的基因。 4.个体类 1)表现型:生物个体所表现出来的性状 2)基因型:与表现型有关的基因组成 3)表现型=基因型(内因)+环境条件(外因) 4)纯合子:由相同基因组成的个体。例如:AA aa 5)杂合子:由等位基因组成的个体。例如:Aa 1.(2008上海)下列表示纯合体的基因型是 A.AaHH B.AAHh C.AAHH D.aaHh 2.(2015年江苏高考题)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孟德尔定律支持融合遗传的观点 B.孟德尔定律描述的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中 C.按照孟德尔定律,AaBbCcDd个体自交,子代基因型有16种 D.按照孟德尔定律,对AaBbCc个体进行测交,测交子代基因型有8种 3.采用下列哪组方法,可以依次解决①~④中的遗传问题() ①鉴定一只白羊是否纯种②在一对相对性状中区分显隐性 ③不断提高小麦抗病品种的纯合度④检验杂种F1的基因型 A.杂交、自交、测交、测交 B.测交、杂交、自交、测交 C.测交、测交、杂交、自交 D.杂交、杂交、杂交、测交 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纯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B. 纯合子测交后代都是纯合子 C. 杂合子自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D. 杂合子测交后代都是杂合子 5.(2014新课标卷)现有两个纯合的某作物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状)品种,已知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但对于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所知甚少。 回答下列问题: (1)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 (2)杂交育种前,为了确定F2代的种植规模,需要正确预测杂交结果,若按照孟德尔遗传定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3个条件:条件之一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其余两个条件是。(3)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基因是否满足上述3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简要写出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二、自由交配与自交的区别 自由交配是各个体间均有交配的机会,又称随机交配;而自交仅限于单个个体间的配子结合。 运算方法:自交可以直接使用分离定律的常见分离比,而自由交配遵循基本运算公式(p+q)2,其中p 和q分别代表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 实率相同)其子一代中基因型为AA、Aa、aa的种子数之比为()

高中生物遗传系谱图分析总结+例题

遗传系谱图高考试题的解析思路 复习摩尔根实验,通过系谱分析伴X、Y遗传与显、隐遗传的后代特点,对于系谱分析的解题方法做出总结。 第一步;确认是否为伴Y染色体遗传或细胞质遗传 第二步:判断致病基因是显、隐性 第三步;确定致病基因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位于X染色体上。 二、典型例题分析 1、一对表现正常的夫妇,他们的双亲中都有一个白化病患者,预计他们生一个白化病男孩的概率是 A.12.5% B.25% C.75% D. 50% 2、血友病属于隐性伴性遗传病。某人患血友病,他的岳父表现正常,岳母患血友病,对他的子女表现型的预测应当是()

A.儿子、女儿全部正常 B.儿子患病,女儿正常 C.儿子正常,女儿患病 D.儿子和女儿中都有可能出现患者 3、已知黑尿症由常染色体隐性基因控制,两个都带有黑尿症基因的正常男女结婚,预测他们的孩子患黑尿症的几率是() A.12.5% B.25% C.50% D.75% 4、下图为某遗传病的系谱图,正常色觉(B)对色盲(b)为显性,为伴性遗传;正常肤色(A)对白色(a)为显性,为常染色体遗传。请识图完成下列问题: (1)Ⅰ1的基因型是______________。 (2)Ⅱ5为纯合子的几率是______________。 (3)若Ⅲ10和Ⅲ11婚配,所生的子女中发病率为______________;只得一种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同时得两种病的可能性是______________。 5、如下图所示是人类的遗传病系谱图,该病的致病基因不可能是() A.Y染色体上的基因 B.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C.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 D.常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 6、下图所示为四个遗传系谱图,则下列有关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四图都可能表示白化病遗传的家系 B.家系乙中患病男孩的父亲一定是该病基因携带者

生物:第20章第3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精品教案(北师大版八年级上)

第三节性状遗传有一定的规律性(第一课时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①简述基因和性状的关系; ②区别基因和等位基因; ③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④区别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 ⑤区别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 ⑥说出配子在遗传中的作用; ⑦用图解的方式分析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规律。 2.能力目标: ①通过精心设问,培养、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②通过对性状遗传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观察能力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③通过资料分析等活动,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 通过揭示性状的遗传规律,使学生认识性状遗传的本质,培养学生运用唯物主义世界观认识世界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①等位基因的概念; ②基因随配子代代相传 难点:等位基因分离随不同的配子传递给下一代。 三.教学过程 复习: 什么是性状?(生物的形态特征和生理特征的总称,在遗传学上称为性状) 相对性状?(同一种生物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总称为相对性状) 染色体在体细胞种是成对存在的,成对的染色体一条来自母亲,一条来自父亲。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也是成对存在的。 基因就是通过指导蛋白质的合成来表达自己所携带的遗传信息,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表现。

引入:通过课件的演示说明孟德尔个人及其对遗传学的意义。 引入新课:孟德尔是德国的一个传教士,他通过对豌豆认真、科学、仔细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学的两个基本规律,也说明了前面我们学习的你和你们父母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的原因。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状遗传的基本规律。 提出问题:我们以自己的身体为例,认识自己身上的性状,以此为例来说明遗传的规律。 现在有这么一个例子:一对夫妇,一位有耳垂,一位无耳垂,生的孩子有耳垂;另一对夫妇都有耳垂,却生了一个无耳垂的孩子。这是为什么? 前面我们学习了性状由基因控制,而体细胞种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这成对的基因怎样控制生物性状呢? 授课 (一)性状表现决定于基因组成 生阅读教材P105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a)什么是等位基因? b)什么叫显性基因?什么叫隐性基因? c)什么叫显性性状?什么叫隐性性状? d)显性基因和显性性状的关系?隐性基因和隐性性状的关系? e)什么叫基因型?什么叫表现型?它们有怎样得关系? 遗传学认为,性状表现是由相应的特定基因控制的。人的有耳垂的性状是由有耳垂的基因决定的,无耳垂的性状是由无耳垂的基因决定的。为了方便表达,我们以大写字母A表示有耳垂基因。以小写字母a表示无耳垂基因。 概念:1.等位基因:位于一对染色体同一位置上的两个不同基因。如Aa。 2.显性基因,显性性状,隐性基因,隐性性状:在等位基因中,有一个基因是占主导 地位的,它会掩盖另一个基因的作用,使其没有表现,这个基因称为显性基因;它 控制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没有表现的基因称为隐性基因,它控制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3.基因和性状的关系: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 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 引导启发: 根据前面所讲的“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控制耳垂的这对基因也是成

初中生物八年级《相对性状遗传之谜》优质课教学设计

相对性状遗传之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通过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统计数据,说出豌豆的一对 相对性状的遗传是有规律的。 2、能力目标:学生能根据孟德尔的解释,初步尝试运用遗传图解进行人的性状 遗传的分析。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探索性状遗传的本质,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需要实事 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坚韧不拔的科学精神。 教学重点:生物性状的基因是通过双亲的生殖细胞传给子代的 教学难点:初步尝试运用遗传图解进行人的性状遗传的分析 教学方法:引导、分析讨论 教学媒体:ppt课件、资料

板书设计: 二、相对性状遗传之谜 (一)孟德尔的解释:1、2、3、4 (二)基因控制性状的遗传 高茎矮茎亲代DD dd 生殖细胞 D d 子一代(F1)Dd 附:

学生分析资料及反馈 1、孟德尔关于豌豆杂交实验的数据统计结果 所有的实验都有相似的结果,如何解释这样的实验结果呢? 2、父亲能卷舌,其基因组成为AA,母亲不能卷舌,其基因组成为aa,他们的孩子能卷舌 还是不能卷舌?请你用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亲代 生殖细胞 子代 3、已知面颊上有酒窝与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D)是显性基因,决定无酒窝的基因(d)是隐性基因。请问,一对无酒窝的夫妇能生育出有酒窝的子女吗?为什么?请你用遗传图解进行分析。 教学反思: 通过本期春化研修班的学习,我收获很大。我结合春化班不同阶段学习的内容,从三个方面来反思学习后的实践——研究课。1、新课程理念的落实;2、三维目标的达成落实; 3、自然科学核心本质和规律的运用。 一、新课程理念的落实 英国教育家贝尔纳曾说:理科教学不仅要提供已经从自然界获得的系统知识的基础,而且还要有效地传授过去和将来用来探索及检验这种知识的方法。如果学生不了解知识是怎样获得的,不能够以某种方法亲身参加科学发现的过程,就绝对无法使他充分了解现有科学知识的全貌。在知识经济时代,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尤为重要。生物新课程理念倡导探究性学习,力图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探究教学并不意味着每节课每个教学环节都要探究,在传统教学的基础上融入探究式学习的方法,可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平常的生物教学中,哪些教学环节有探究的价值?分别以什么方式去探究?这是一直以来吸引我去尝试探索的。“相对性状遗传之谜”这是一节以讲授为主的传统课,生物的性状遗传一般是有规律可循的,变化是有规律的,关键是探究规律产生的内在原因。我尝试通过用问题连续体理论进行设计一系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