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研工作计划总结《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陶研工作计划总结《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陶研工作计划总结《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2009年度研工作总结

“牛奋四蹄呈锦绣,虎添双翼会风云”,奋斗的2009即将幕。这是我校最为不平凡的一年,自我校教学楼被鉴定为危楼后,选定学生分流地点、安抚社会家长情绪、稳中有升教育质量、确保学生交通安全,革旧立新原址重建,教学新楼筹建设计等等问题都是摆在我们面前的最迫切任务。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指导和学校行政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全体老师在前所未有的困难与挑战面前,迎难而上,勇挑重担,励精图治,以高度的责任心和使命感同心协力为学校的非常时期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今年,我校的研工作在省、市研会的指导下,坚持以行知先生为楷模,以学习行知教育思想,推进师德师风建设为主线,努力学习、宣传和实践先生的教育思想,全面提升教师素质,不断转变教育思想,努力激发教育热情,深入开展课程改革。同时,进一步实践行知思想,构建新型平等的师生关系,培养学生“爱、真、美、行”的人文素质和个性特长;进一步营造我校学师的浓厚气氛,提高学师活动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针对性、实效性,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现对我校09年研工作开展的情况作如下小结。

一、健全研组织,落实研工作。

学校比较早就组建了行知研究小组,将具有较高理论水平、富有钻研精神和研究能力、愿意追随行知足迹的有关教师集合起来,由郭正光校长担任组长。今年我们学校又招聘了16位教师,这些新成员的加入,使研究小组小组成员扩大到90多人。

我们根据市研会的工作部署和要求,每年期初认真制订学校研工作计划,并按计划认真实施,年终写好工作总结。其目的是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为目标,学习行知教育思想,弘扬行知先生精神,把学师与实施新课程结合起来,并把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精神落实到日常的教育工作中,落实到学科教学中,落实到班级管理中,从而提高广大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推动教师的专业化成长和学生的全面发展,进而不断提高学校的办学水平。

二、创设学环境,营造学氛围。

(一)研读行知著作

学习行知教育思想,是我校研工作的重笔。行知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涵盖了现代大教育的方方面面。我们自研读先生原著始,就注重联系我校实际,全面系统地学习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学习行知教育思想,首先要全面理解、正确把握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为此,由学校党支部牵头,其他各部门配合,我们将《行知全集》、《走近行知》中部分代表性篇目印发给每位教师,采用例会时间专门学习与课余时间自主学习相结合的方式比较系统地学习行知教育思想,截至今年底我们已经组织老师系统地学习了行知“教育为公”的理想观、“人民第一、一切为人民”的教育观、创造新教育的改革观、迎难而上,艰苦创业的办学观、热爱学生,教学相长的教学观、“以教人者教己”的师德观等等。为了让教师更深入地领会行知的教育思想精髓,在广泛自学的基础上,学校研会组织开展了行知教育思想知识竞赛;做时代新子演讲比赛;交流学师心得体会等活动。我们在浏览老师们学师心得体会时,始终被一种温暖感动着,老师们以诗歌、散文、记事等文体形式,畅所欲言,侃侃而谈,字字真知灼见,句句真心感言,篇篇真情实感,字里行间充分表达了对行知人格的力量,生活教育的力量,爱满天下的力量所凝结的时代精神和生命力的感慨。这种以校为本的学活动的深入开展,使大家的心灵得到净化,精神得到提升,理念得到升华,激情更燃烧,理想更放飞,行动更大步,收获更丰厚、感触更深刻。走近行知,走进行知,让大家更感受到了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博大精深,用笔写下了自己对先生的敬慕之情。

(二)强化师德建设

我们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与各种主题活动教育相结合,不断提高教师自身师德修养;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与建设和谐校园相结合,不断提升学校文明品质;将师德师风教育活动与廉洁从教教育相结合,促使教师自觉树立良好师表形象,促进良好师风教风和校风的形成。学校还先后进行了安全工作、职业道德、文明礼仪、教师工作纪律、岗位职责等专题会议,使教师们树立了牢固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坚定了为海西先行、环三发展的发展战略贡献自己的一份微薄力量的决心。今年,我们组织全体教师重温了《师附小关于开展“强化好习惯,争当好教师”活动的通知》、《教师职业道德规》、《宁师附小师德礼仪行为规》中的具体要求,观看《师德警示录》、《教师礼仪》、《闽东十位优秀教师事迹》等系列片;聆听英模报告等。自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以来,我们组织了多场次的学习实践活动。其中,校支部委员分别作了《论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重要论述摘编》、重要文件精神等解读、组织学习《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干部学习文件选编》。此外,学校还开展“解放思想,四求先行”、“教育如何先行”的大讨论;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生活会;召开教书育人汇报会、交流会、报告会等把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与文明学校建设、平安校园建设、课程改革结合起来;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养成十种好习惯”等教育活动相结合,切实加强教师的道德修养,促进教师群体师德的优化,使教师群体师德向更高层次提升。

(三)注重校本培训

如鼓励教师参加各种形式的学历进修,提高学历档次;参加“创新能力”等培训,更新教育理念;外出、等名校学习取经,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建立师徒挂钩制度,以老带新,让师资队伍永宝青春活力;编印《教海探航》等业务学习材料,不断总结教育成果;举办“三笔字”“普通话测试”等校本培训,人人苦练教学基本功;举行“我是班主任”演讲等各级各类竞赛,开设“网络评课”等平台,不断提升教师业务素质;积极参与各项教育课题研究,促进学者型教师群体的形成;组织班主任参加“知行中国”班主任网络培训,开展校级“骨干班主任”选聘工作,提高新时期班主任教育素养和管理能力等等。这些活动如火如荼的开展,形成教师业务上“比、学、赶、帮”的良好氛围。日前,一支师德高尚、文化知识扎实、争当研究型教师群体已在我校逐渐形成。

三、遵循行知思想,推进素质教育。

树为,以为师,是我校研工作的中心。我们认为,师就要把“爱满天下”、“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崇高师德,“生活即教育”、“社会即生活”教育理念,“教学做合一”、“教育”的方法落实到教育教学的实际行动中去。

1.依据行知理论,开展德育工作。

学校的核心工作是育人,行知一贯重视学生的道德修养,认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他的“追求真理做真人”的名言——“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已成为我们学校永恒的追求。为了全面落实德育工程,今年我们学校围绕“学习道德模,做文明好少年”主题,整合“我和我的祖国”一系列班级德育活动,以班级活动为载体,开展“班集体是我们温馨的家”主题系列活动。充分发挥班集体的力量,让“十个好习惯”落实到每个分校,落实到每个班级、每个学生的行动上。让热爱祖国、尊敬师长、关心同学、热心公益的优良校风在特殊的学习环境里蔚然成风,形成蓬勃向上、文明和谐的校园文化。一是营造良好学习环境,建设班级文化。分流到两所分校后,学校要求班主任把附小传统文化带到分校,因地制宜布置班级小家。要求既要有年段统一的班训、展示台、黑板报、环保小卫士(卫生角)等,也要有不同年级、不同班级特色的容,营造良好的班级氛围,树立崭新的班级形象,创设一个整洁、卫生、温馨的学习环境。二是抓习惯、促养成、保平安。上半年由于学校教学楼被鉴定为危楼需要拆除重建,学生就分流到市高级中学和市实验学校两处上课,下半年我校就把培养学生良好的习惯与分校学习生活有机结合。从分校行政到每个老师都高度重视,抓细节,抓实处,抓坚持,促进学生好习惯养成,同时也确保学生安全。如通过“德育窗口”,围绕“爱国、感恩、守规、安全、健体、尽责”六个好习惯,每月一个主题,每周一个话题,有老师的指导与建议,有学生的金点子交流,有“好习惯”点评等针对性地教育,从每天小

事入手,及时引导,常抓不懈。又如分流到两所学校之后,学生交通安全就成了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其中放学学生路队的组织更是重要。德育处不仅引导学生进行自主管理,自我教育、自主服务,强化交通安全意识。各年段长、班主任也积极配合,不辞辛苦,紧抓新生入学、接任新班级及毕业班等契机,提出具体要求,引导教育。比如各年段在放学路队的组织就颇有针对性,也颇有成效。如一年级通过给家长的一封信,告知年段在培养学生习惯方面的做法,其中包括孩子路队的走向,家长接送孩子时间、地点等,班主任与科任教师紧密配合,选好路队长,每天组织学生排好路队,走出校门。四、六年级发挥班干部作用,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在班主任、任课老师和路队长组织带领下迅速排好路队,安全、有序出校门,有效地保障了学生的交通安全。三是因地制宜,开展少先队教育活动。9月30日,组织四年级同学参加市关工委组织开展的“感恩祖国”签名活动。.11月6日,经过层层选拔推荐六(3)班黄诗茜参加由团市委、市教育局、市茶业局、市少工委联合举办的市第三届“小市长”评选活动,黄诗茜不负众望,一举夺得冠军,获得“小市长”荣誉称号。10月,结合第三届海峡两岸茶博会11月16日在我市举办的契机,组织六年级十几名少先队员参加团市委、教育局、少工委、茶叶局举办的“我爱闽东茶乡,茶香伴我成长”的活动,并在“白茶杯闽东未来茶叶之星”评选中荣获先进集体”称号, 5名同学被评为“闽东茶叶之星”。10月13日,是中国少年先锋队建队60周年的纪念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胡爷爷给我们发来了贺信,希望全体少先队员能够牢记党和人民的重托,争当四好少年。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力争把热爱祖国,勤奋学习,塑造品格,强健体魄的四项要求牢记在心,并化为自己的实际行动。1月14日,举行“光荣加入儿童团争当‘四好’少年”主题活动暨一年级儿童团员授绿领巾仪式。此外,各年段针对学段特点和生情开展一系列“好习惯评比促成长”活动。一二三年段依托六项评比活动,开展班与班之间比、学、赶、帮活动,争创“文明班级”。四年段组织学生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宁师附小学生一日常规》,要求学生对照《规》开展自评、互评活动。五六年段凭借班干部轮换制度,教育学生在自我管理中强化好习惯。

今年,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网、橱窗、黑板报、国旗下讲话、班队活动课、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宣传阵地,在学生中介绍行知的伟大事迹,了解行知为人民教育事业贡献一生的伟大精神。认真组织开展了“行知诗歌朗诵比赛”“行知语录摘抄钢笔书法比赛”“讲行知故事比赛”等活动;在各班级主题牌中开设《行知的诗》栏目等,以活动为载体,在学生中掀起学师的热潮,使每一位学生都了解行知,在学习生活中自觉地以行知为榜样,不断地激励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生活的主人,创造的主人,努力造就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有责任感的人。

2.依托行知理论,推进课程改革。

行知先生曾一再强调“教育应以生活为中心,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的教育,没有生活做中心的书本是死的书本。”他在论述生活教育的关系时指出:“是生活决定教育,教育要通过生活才能发出力量成为真正的教育。”我校在今年的学、师、研过程中,已逐步构建起了“化、生活化、个性化”的素质教育大氛围。在语文、数学、品德等各学科教学中,努力让学生走出书本,走出教室,融进生活,融入活动。“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语文组成立了生活作文研究小组,指导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生活原型或多种教学媒体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并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古诗朗诵比赛、作文竞赛等),让学生在活动中积累更多的写作题材。教师们还经常带孩子们到社区做好事,开展尊老敬老、环保宣传、消防知识宣传等活动,努力引导学生运用已学的语文知识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事物写下来。允许学生先玩后写,先做后写,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悟,鼓励他们自由表达,使他们能“我写我事,我抒我情”。由于我们帮助学生找到了写话的活水源头,学生的作文水平也就得到了明显的提高,本年度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作文竞赛中成绩斐然,2009年10月,在省教工委举办的“感恩祖国”征文比赛中,我校学生培根获一等奖,叶志毅获三等奖;宵鹏、何恬恬获二等奖;温科文、江心田获三等奖。在省“班班讲诚信”征文比赛中阮晓雪获一等奖;黄瑾获三等奖。学生采访稿“动车开过我家乡”在《小学生周报》上专版发表。此外,还有数学组主持的“生活与数学”的系列素质测评、综合科主持的“才艺大比拼”活动等,寓学习于丰富多彩的课余活动与社会实践中,引导学生多渠道、多形式地学习知识,展示自我,充分践行了行知先生“生活即学校”这一教育思想。

四、开展课题研究,提高研水平。

组织开展群众性学术研活动,是我校研工作的根本任务。只学而不研,便不是完整意义的研。研是对学、师的提升。“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虚”(行知语),要保证教育教学的原动力,必须开展教科研实验和研究。行知先生强调:“近二百年教育界之进步,皆由试验来”,所说的就是教育要搞科研。本着课题引领,重在实践,反思扬弃、整合提高的教研宗旨,我校结合德育处向学生发出的“做行知少年”号召,申报市级课题《小学生行为偏差心理及其矫正研究》教科研课题,郭正光校长亲自带头搞科研,以课题研究为突破口,立足以校为本的研究方式,大力提倡行动研究,引导广大教师边学习、边实践、边研究、边总结、边提高,强化学师研氛围。研究成果的呈现方式也不拘一格:案例分析、教学随笔、方法总结、教育论文都可以,不求数量和形式,只重实效和涵。科研能兴校,科研能强校。今年,在学者型校长郭正光的引领下,我校教师以空前的热情积极投入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十一月份,我校郭正光、黄绍社老师承担的市级立项课题《小学生行为偏差心理及

其矫正研究》通过结题评审,并获得市“十一五”基础教育科研课题成果一等奖。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如火如荼开展的课题研究,使教师们也迅速地成长起来。郭正光校长被评为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阮光清副校长被评为省优秀体育教师。良春、亮红被省教育厅确认为省学科带头人。罗曦、飞被评为市优秀骨干教师。郭正光、林品昌、林慕斌、秀芳、游桂清等教师的教育文章、教育随笔先后《闽东日报》、《晚报》发表。兰芳的教学论文在《教师》发表。锡锦的论文获省论文评优一等奖。在第二届全国教版教材数学科教学研讨会上,珠亮老师执教的《找规律》一课荣获二等奖;在省品生品社学科教学设计评选活动中,诸育敏的教学设计《规则在哪里》一课荣获一等奖。韦兴文老师的《保护我们的听力》的录像课在获得省科学课录像评选一等奖之后诱惑的了全国二等奖;晧锋老师执教的《做跆拳少年强身体素质》在全国首届新课程小学优秀课例评选活动中荣获二等奖。芳老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一课在荣获省“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一等奖之后,又荣获全国“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课例”一等奖。

五、结语

回顾学校一年的研的工作,取得了初步成效,形成了校风正、学风浓、教风严谨的良好局面,教育质量稳步上升,赢得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还要进一步把素质教育与研活动有机结合,充分挖掘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在当前课程改革中的现代意义和时代价值,努力把学校办成精神文明的窗口,素质教育的典,使学校各项工作再上一个台阶,为办好人民满意的学校、构建和谐海西做出新的贡献。

研路漫漫,我生仍努力

——2010年度工作思路

感怀于先生崇高师德风,我们走在行知路上;守住这圣洁美好的心灵,我们走在行知路上;播撒教育这“爱满天下”的火种,我们走在行知路上;让教育之花更加绚丽多姿,我们走在行知路上……

成绩已成为过去,在未来的教育征途上,我们还应该有一个更远大的理想和目标。行知先生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献身精神和“人生为一大事而来,做一大事而去”的远想,仍将激励、鞭策我们在未来的事业上不断努力、前进!我校2010年的研工作思路如下:

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以加强师德建设为主线,在市教育局、市研会领导下,进一步学习行知教育思想,加强对研会会员的服务与指导,提高我校学师的实效性,为推进学校素质教育向纵深发展而努力。

主要工作:

1.以师德建设为主线,大力普及行知教育思想。(1)行知教育思想中包含着重要的师德建设理论,行知先生本人又是践行师德理论的“万世师表”,我们将组织教师学习行知的著作、言论与故事,正确理解和把握行知的教育思想及其现代价值,学习其理论,并根据实际情况努力践行,促进化。(2)学习形式要多样化,成立读书小组、召开研讨会、举办知识竞赛、开展学术沙龙、演讲比赛等,寓师德教育于各类活动之中。积极参加省市研会组织的培训活动。(3)做好经验总结与学先进的表彰工作,不断强化“树师表形象”的氛围。(4)加强建设,优化“学师”栏目,不断丰富资料,使成为我校教师的良师益友、师学的参谋和学术交流的园地。

2.以课程改革为背景,开展师学研讨活动。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与新课程改革有着在的联系,在新课程背景下开展师学,既是研工作的需要,也是新课改工作的需要。学校要积极开展与参加各种师学活动:(1)今年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即将正式颁发的一年,也是深入推进教育改革的关键年,要进一步明确教育的任务、功能与途径就必须加强学习,首先认真学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吃透精神,真正领会和把握教育发展的方向,(2)积极组织教师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参加省、市研论文评比。(4)组织有关的学术报告活动。

3.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深化学生的师学。在全校四至六年级学生中开展“走近行知”读书活动。围绕读书活动,根据小学生特点,通过故事会、诗歌朗诵会、知识竞赛等活动,进一步推进学生的师学。

4. 突出效率,着力思考新课题的申报与立项。如何选择与当前教育密切结合的新的课题是需要学校深入思考的问题。

5.开展生态研训工作。挖掘培训资源,走生态研训之路,实现教师教育可持续发展;建设教师成长文化,提升教师自主发展品质;构建长效机制,促进教师研训全员化、过程化;课题驱动,研训一体,培养反思型、研究型教师队伍;重组知识、再造课程,创新课堂,提高教师新课程教学能力;发展信息技术,推进网络研修,实现新课程教师培养现代化。

师附小

2010.3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