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1)

第一编近代国际关系(十七世纪中叶——一八七一年)

第一章十七世纪中叶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前夕的欧洲国际关系

1.1欧洲国际关系体系的形成

三十年战争(1618——1648)前的欧洲形势(P4)君主专制成为国家形态的主流。

南特赦令:亨利四世宣布天主教为国教,颁布南特赦令,承认新教合法地位。亨利四世针对长期被哈布斯堡家族三面包围的状态,追求两个目的:削弱哈布斯堡家族的实力,并维持欧洲列强之间业已形成的有利于法国的均势。

黎塞留:1624——1642年,红衣主教黎塞留任路易十三的宰相,致力于打击哈布斯堡王朝,信奉“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将国王与国家视为一体;将加强绝对君主专制和把法国建设成欧洲最强国家视为两项基本国策,用高压手段治理国家。

1555年9月,《奥格斯堡宗教条约》签订后,新教与天主教势均力敌。以皇帝为首的天主教诸侯与新教诸侯之间,中央集权实力与诸侯割据势力之间的斗争在德意志政治生活中占据主导地位。1608年,“新教同盟”成立,巴拉丁选侯为领袖;1609年,“天主教同盟”,巴伐利亚公爵为领袖。教皇、皇帝、西班牙支持天主教同盟;法国、荷兰、英国支持新教同盟。德意志问题复杂化,内部矛盾扩大为国际冲突,宗教矛盾演变为各国开疆拓土的斗争。

三十年战争(1618——1648)与《威斯特伐利亚和约》

三十年战争:在神权受到削弱的条件下,欧洲世俗专制政权之间争夺权利与财富的集中体现。战争的爆发是由宗教问题引起的,但宗教因素在战争中很快不是主要因素。战争彻底打破了罗马神权下的世界主权,建立了欧洲世俗专制王权国家间的秩序。

·战争直接原因:皇帝马提亚(1612-1619)对捷克新教徒实行镇压政策。1618年5月23日,“掷出窗外事件”,捷克人民起义——导火线。

·战争进程:波西米亚阶段:1618-1625;丹麦阶段:1625-1629;瑞典阶段:1630-1635;法国、瑞典阶段:1635-1648

·谈判:1643年起就开始了和谈。在奥斯那布吕克参叫谈判的是皇帝、瑞典,德意志新教诸侯和城市的代表。在闵斯特谈判的是皇帝、法国、西班牙和德意志天主教诸侯的代表。和约1648年10月24日才签订,两个和约合称《威斯特伐利亚和约》。主要内容

特劳特曼斯道夫:皇帝的首席代表,在和会中极端不利的形势下,为哈布斯堡王朝得到了最佳的处理,把一个较为完整的奥地利保存下来,就是保持了其在中欧的地位。

1.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英国革命未引起欧陆国家的充分重视,他们忙于相互间的冲突,对英国革命基本采取静观其变的政策。

·共和国和护国主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49-1658)

内战期间,议会的对外政策目标是保持与欧洲国家的良好关系,组织大陆国家对国王的支持,避免它们干涉英国内部事务,也避免卷入欧陆的战争。革命后,英国对外政策的重点是海外扩张,争取殖民地,针对西、荷两国,加强海军建设。

克伦威尔(Cromwell):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期间参加反封建王权斗争,代表大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利益。1649年镇压平等派运动之后,就开始历时三年的侵略爱尔兰的战争。任护国主后,其海洋政策是建立世界殖民霸权,大陆政策是组成英国为首的新教同盟。

第一次英荷战争(1652——1654):克伦威尔1650年制定《航海条例》并于1651年颁布。规定:(P11)。英荷间未经宣战,便开始了军事行动。英国海军取得决定性胜利,迫使荷兰

1654年6月缔结了《威斯敏斯特和约》,压制荷兰承认了英国的《航海条例》。后由于丹麦缔结商约,英国船只得以通过松德海峡,自由进出波罗的海。

英国参与法西战争:1655年利用海盗之助,引起与西班牙的战争,次年夺取牙买加。(补充)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与光荣革命期间英国的对外关系(1660-1688)

第二次英荷战争(1665——1667)。1667年7月《布雷达和约》。第三次英荷战争(1672——1674)。1674年2月《多佛尔和约》,承认《布雷达和约》继续有效。

·小结:纵观英荷战争,英国是实际上的胜利者。荷兰基本上接收了航海条例,逐渐丧失了海上强国的地位,而英国则逐步扩大殖民地和势力范围。英国借助航海条例,海外贸易大发展,海上势力不断增强。到17世纪末,英国对荷兰已占压倒性优势。英荷战争动摇了荷兰的国际政治地位。光荣革命后,威廉登上英国王位,使荷兰经济上和政治上更加从属于英国。·光荣革命后,英国对外关系的变化:①英法同盟的结束,以英法争霸开始,英法矛盾成为近代国际关系史中的主要矛盾;②英荷建立特殊关系;③在争夺殖民地和海上战略据点的对外扩张活动中,英国更多采取主动态势。

1.3 法国扩张与西欧列国的反法斗争

一、《比利牛斯和约》(1659):内容

马扎然意图利用法西联姻,擦手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是波旁往事取代哈布斯堡王室在西班牙的统治,从而打破哈布斯堡家族对法国的包围。西王腓力四世同意将女儿价格路易十四,为以后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埋下隐患。

评价:法国为称霸欧洲准备了条件,西班牙的十八则使其丧失大国地位,不仅失去大片领土和殖民地,而且哈布斯堡家族称霸欧洲的计划彻底破灭。

二、路易十四对“天然疆界”的追求:路易十四沿袭黎塞留和马扎然的对外扩张政策,梦想实现法国“天然疆界”的宏大计划,扬言要“夺取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皇冠,成为全欧洲的主宰”。企图扩展到比利牛斯山、阿尔卑斯山、地中海、大西洋、北海以及莱茵河等处的天然疆界。

⑴“遗产战争”: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企图夺取西属尼德兰(比利时)。(过程P14)1668年法西《亚琛条约》。遗产战争在英、荷、瑞干涉下结束,说明实力过分强大的法国已对现有国际秩序构成威胁,其扩张政策已引起了欧洲各国的警惕。法国的让步也反映了法国的势力还不足以与多国为敌,路易十四因此更重视外交的分化联合作用,荷兰因在反法联盟中充当主角,成为法国下一个战争目标。

⑵法荷战争(1672——1678):原因(P14)联合英国1672年攻荷。

1678年法荷《奈梅根和约》内容(P15)法国割占奥地利和西班牙部分领土,使勃兰登堡陷入孤立。《奈梅根和约》是法国霸权鼎盛的标志。

⑶奥格斯堡同盟战争(1688——1697):1685年,法国取消南特赦令(1598),迫害新教徒,引起新教国家不满。1688年,路易十四再一次对“天然疆界“的追求,是侵占巴拉丁那特。欧洲出现反法浪潮,光荣革命后的英国成为法国的死敌,两国斗争贯穿整个18世纪,英国成为反法“大同盟”的发动者。反法“大同盟”,包括英国、荷兰、西班牙、神圣罗马帝国和勃兰登堡。1697年《立兹威克和约》从内容上是欧洲恢复到了战前的状态,影响:削弱了法国的霸权地位。《立兹威克和约》是法国霸权开始衰落的标志。法国的政治地位在战后逐步下降,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盛况。英国在国防和国际政治中的作用都得到了加强,开始以欧洲大国的身份参加欧洲事务。奥地利在一定程度上挽回了已被削弱的哈布斯堡王朝的国际政治地位,能够继续以大国的身份参与欧洲列强间的竞争。连续不断的战争损伤了法国的元

气,在英、荷等资本主义经济不断发展的同时,法国仍保留封建专制,经济落后。法国在竞争中慢慢丧失了优势地位,在与英国的抗衡中落于下风。几次战争表明,保持国际势力的均衡是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追求霸权只能导致衰落。

三、奥土战争:法土1536年结盟,给了土耳其进攻奥地利以重要助力,对土耳其发动战争起了鼓励作用。奥土战争主要因争夺匈牙利而起。第一阶段,1683-1684;第二阶段,1684-1690;第三阶段。1690-1698。1683年,土耳其50万大军进攻维也纳(P16)1699年1月,突遇各方签订和约,总称《卡洛威茨和约》:奥地利获得匈牙利,波兰获得乌克兰的一部分领土和波多利亚、卡明涅茨要塞,威尼斯获得摩利亚半岛。土耳其占领匈牙利的梦想破灭,不仅兀立在对外扩张,反而成了欧洲列强宰割的对象。奥地利获得匈牙利已扩充势力的计划得到实现,在东南欧的势力得到加强,也保持了大国地位,能够继续与法国等欧洲列强进行竞争。

四、西班牙王位继承战争和《乌德勒支条约》

⑴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1700年,西班牙国王查理二世死后无嗣,在遗嘱中将西班牙连同新旧大陆一切领地传给路易十四之孙,腓力普·安茹公爵,条件是他不得继承法国王位,西法两国不得合并。法国和奥地利为争夺西班牙王位,引起战争。

⑵法国对欧洲大同盟的战争:1701年9月,欧洲反法大同盟组成。英、荷、奥为主体。反法各国各有所想::荷兰只求解决来自法国的威胁与订立商约,担心英国海上实力扩大;其他盟国则担心奥地利占领西班牙后,恢复哈布斯堡在欧洲的霸权。英国国内托利党掌权后,反对辉格党参与欧陆战争的政策,对法妥协。北方大战朝有利于俄国的方向发展,英国担心俄国取得波罗的海把全会威胁英国在东北欧和波罗的海沿岸的贸易特权。英国不想彻底击败法国,以便利用法国对抗俄国。英国担心奥与西班牙合并,建立哈布斯堡欧洲帝国的局面。

⑶《乌德勒支和约》:1714年4月,以法国、西班牙为一方,英、荷、普、萨、葡为一方,签订了《乌德勒支和约》。奥法签订了《拉斯塔特和约》。两条约统称为《乌德勒支和约》。内容:重新分配了欧洲国家的力量,建立了新的大陆均势,第一次将“势力均衡”概念正式写进条约。英国是最大的受益者,它占有了不少战略要地,并开始了夺取法国美洲殖民地的进程;保住了海上优势,国际地位逐步上升。法国霸权地位不复存在,尽管保住大陆强国的地位,但海上势力却被大大削弱。奥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的力量得到进一步恢复和加强,继续保持大国地位。肯定了普鲁士的存在,使原来的勃兰登堡选帝侯得以扩张领土,为日后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奠定了基础。

1.4 18世纪欧洲列强争夺欧洲及殖民地霸权的斗争

·俄国的扩张与北方大战

伊凡四世(1533-1584)起,俄国为争夺出海口而不断征战。在北方波罗的海,俄、瑞、波争斗不断。北方失利后又将矛头指向黑海。俄土战争。彼得一世(1682-1725)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将路上的地域性蚕食转为争夺海洋,想要争夺欧洲乃至世界霸权。

⑴北方大战(1700——1721):彼得一世为争夺波罗的海出海口,发动对瑞典作战引起的一场欧洲国际战争。1700年8月19日,即俄土《君十坦丁堡和约》缔结第二天,俄国向瑞典宣战。历史二十一年,几乎所有欧洲国家都参加了。

⑵《尼斯塔得和约》:1721年8月,俄瑞在芬兰的尼斯塔得签订和约。俄国在波罗的海站稳脚跟,以法律形式确认了它在波罗的海沿岸的土地。俄国由一个内陆国家成为一个濒临海洋的欧洲强国,为俄国在国际舞台上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地位。瑞典北方强国的地位被大大削弱,从此衰弱下去。

(俄国争夺黑海出海口的计划终彼得之世尚未完成,后由叶卡捷琳娜二世继承下来)

·普鲁士的崛起与奥地利继承战

普鲁士的崛起:腓特烈二世(腓特列大帝)(1740-1786)热衷于德意志霸业和军国主义。·奥地利王位继承战争:1740年,腓特烈二世以割让西里西亚作为承认玛利亚·特利萨王位的条件。12月,普鲁士占领西里西亚。奥地利得到英国财政援助和俄国道义支持。1741年11月,第一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柏林和约》,奥地利放弃西里西亚一些公爵领地。1745年12月,第二次西里西亚战争结束。《德累斯登和约》。

⑶《亚琛和约》:奥普战争发展为英法为核心的两个集团的战争,1748年1月18日,《亚琛和约》,特利萨的继承权获承认,但却将西里西亚个给了普鲁士,将一部分奥属意大利的土地个给了撒丁王国。加强了英普的实力,削弱了法国和奥地利。英法矛盾加深,不就爆发七年战争。普鲁士成为与奥地利争夺德意志领导权的对手。法国因普鲁士在真正中的欺骗行为而生恨,法奥面临共同的敌人普鲁士,长期敌对关系开始松弛,在反普

..目标上走向联合。·七年战争(1756年8月——1763年2月):特利萨不忘收复西里西亚,展开了积极的外交活动,通过驻法大使考尼茨促使法奥和解。1756年5月,奥宰相考尼茨促成法奥缔结防御同盟。欧洲外交革命/“外交大改组”:欧洲国际力量分配和国际关系的主要变化:普法同盟瓦解,法奥修好;英奥背离,英普结盟。以英普为主和以法奥俄为主的两大对立集团。——视为欧洲外交史上的“外交革命”。1756年英普《威斯敏斯特条约》,互不进攻对方领土,武力反对“任何破坏德意志领土完整的国家”。该约使得英奥联盟彻底瓦解,奥地利加紧与法、俄结盟的步伐。1756年3月,俄奥攻守同盟;5月,法奥互助条约。(考尼茨)欧洲形成英普集团和以法国为核心,包括奥、俄、西、萨克森、瑞典的集团。七年战争的实质,一是普奥争夺德意志领导权,二是英法争夺殖民地与海上霸权。

⑷《巴黎和约》和《胡贝尔图斯堡和约》

英普集团取得海上胜利,法奥俄集团在陆上占有优势,战争呈相持状态。

1763年2月,英法《巴黎和约》,普、奥、萨克森《胡贝尔图斯堡和约》内容:(P22)奥地利永远失去西里西亚,在德意志中的地位进一步削弱,奥普之间的仇恨使它们的争霸战更加激烈。为增加实力,奥地利进行了一些改革。普鲁士通过战争,跻身大国行列,跨出了称霸德意志的第一步。战争结束时,普在国际上处于完全孤立的境地,迫是它与俄国接近。战争为俄国向欧洲扩张创造了条件,在东北欧的未来事务中,俄国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战争给法国带来灾难性的后果。在欧洲大陆上,法国失去霸主地位,外交上靠奥地利和土耳其支持。殖民地丧失殆尽,不仅意味着法国失去强大的海上势力,而且意味着失去了财源,失去了赶超英国的机会。英国获得巨大利益,建立了庞大的殖民帝国,增加了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工业革命,建立海上和殖民霸权。战后,西欧出现一段平静期。俄、普势力的增长,以及普奥较量则使东欧不再安宁。

·两次俄土战争

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局势:18世纪初的欧洲强国为法、奥、英、荷、瑞。18世纪后半期的欧洲五强为英、法、俄、普、奥。国际形势:法土反哈布斯堡联盟,商业往来密切,法在土享有优惠特权,贸易额在近东贸易中居首位。反对俄国势力侵入其贸易领地。英在近东有重大经济利益,但英俄由传统贸易关系,并意图利用俄国在近东和欧陆与法对抗,对俄扩张采取纵容态度。奥地利反对俄国在黑海和多瑙河地区扩张,并担心损害其在巴尔干的利益。但向巴尔干扩张又需要俄国支持,二者相互勾结又相互斗争。俄利用奥对波兰的野心使奥成为对土战争的支持者。

①1768-1774年俄土战争。1772年,俄、普、奥第一次瓜分波兰,内容(P24)。1774年俄土《库楚克·开纳吉和约》:俄国取得第聂伯河与布格河间的土地,以及刻赤、叶尼卡雷、金布尔恩等要塞。克里米亚汗国被承认为独立国。削弱了土耳其对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的统治权,动摇了土耳其人对居住在奥斯曼帝国的基督教各族人民的统治。俄国在黑海取得出海口,俄国商船有通过海峡的权利。扩大了俄国在欧洲的影响,开辟了俄国取得重大外交成

就的新时期。俄国势力渗入黑海地区,夺取出海口的主要目的达到。条款为俄国后来发动战争、进一步向巴尔干扩张提供借口。

②1787-1792年俄土战争。国际形势:英国因北美战争而削弱。法国革命。普奥1778-1779年争夺巴伐利亚战争,俄调解,促成铁申和约,使德意志保持有利于自身利益的力量均衡,并被承认为德意志帝国的法律保证人之一,在某种程度上获得了操纵德意志事务的权力。奥地利作为俄国盟国参战,瑞典企图拿回依照《尼斯塔得和约》失去的波罗的海沿岸地区,对俄作战。1792年1月,俄土《雅西和约》:俄国只要求奥卡科夫和德涅斯特河以内的黑海北岸地区,国界推进至德涅斯特河,确认克里米亚与库班并入俄国,俄军占领的摩尔达维亚与瓦拉几亚退还给土耳其,进一步削弱了其对多瑙河两地统治,土给予俄贸易特惠,承认《库楚克·开纳吉和约》继续有效,土耳其放弃对格鲁吉亚的要求,并答应不对格鲁吉亚地方采取任何敌对行动。条约巩固了俄国在黑海的地位,为俄国入侵巴尔干奠定了基础。

第二章法国资产阶级革命与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2.1 围绕美国独立战争的国际斗争

独立战争:1774年9月5日—10月26日,第一届大陆会议召开,通过《权利宣言》。1775年,费城,第二届大陆会议。1776年7月4日,《独立宣言》。

法国参战:法国最初怀疑美利坚能否取胜,自身财政危机亦严重,对民主共和国反感。法国“只差战争”的政策,目的是使英美相互削弱。1778年2月6日,友好通商条约和同盟条约签订。西、荷参战(补充)

·俄国武装中立:叶卡捷琳娜二世反感北美独立,为平衡法、普、奥需要联合英国,也需要维护俄、英商业条约,保护自己的经济利益。但也不希望英国势力在美洲进一步扩张。俄国内部农奴起义不断,局势不稳定。控制黑海及其沿岸时期最主要战略考虑。1780年,英国海军在大西洋上破坏中立国贸易,引起许多国家公愤,于是俄国有所借口,联合欧洲多国部队宣布武装中立,宣布中立国家尤以武力保护本国船只的权利,并确定了战士禁制品,封锁等概念。武装中立宣言成了国家法中海洋法的一个基础。

美国独立战争的胜利和与胜利后的外交

美国的独立:1783年,美英《巴黎和约》。内容(P31)。法国考虑到英法签订和约前保持法美同盟的重要性,同时为尽快迫使西班牙放弃对直布罗陀的要求,尽快缔结和约,接受英美和约,美国获胜有着有利的国际环境。七年战争后,英国在欧洲和世界的势力引发许多国家的嫉恨,英国在战士对中立国的粗鲁做法使几乎所有欧洲国家站到其对立面。美国独立使英国失去重要的殖民地,但英国掌握着直布罗陀,实力损失不大。法国的胜利是虚幻的,战争中耗资巨大,加剧了财政危机。北美独立战争是国际关系史上第一次殖民地脱离宗主国获得民族独立的战争,激发了世界各地反对殖民统治,争取民族独立浪潮的兴起。

美国早期的外交政策:从独立战争到内战,对外政策大致分为两方面:对欧洲事务采取“中立政策”,避免入欧洲政治和军事冲突,即孤立主义;在拉美,奉行领土扩张政策,在非洲和亚洲则进行经济扩张。

1793年4月22日,华盛顿签署《中立宣言》,宣布美国不介入欧洲战争。这方反映美国军事经济实力不强大,需要保护自己,也想利用远离欧陆的有利条件,向西部扩张并扩大贸易。1796年9月1日,华盛顿《告别演说》,是为美国孤立主义的先声。这实际反映一种把美国的利益放在首位的“国家主义”,为后继者提供了一套处理美国对外关系的规则。《莫特枫丹条约》,《路易斯安那条约》,《根特和约》(补充)

2.2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一、法国大革命对欧洲的影响与所遭干涉

革命爆发之际,欧洲列强总体态度缓和。一是大革命对王权的限制有个发展的过程,二是列强自身及相互间有问题与矛盾。

随着革命的发展,“普遍和平和正义原则”被宣布为法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则。吉伦特派为扩大法国的势力和市场,希望把革命推向整个欧洲。

革命的法国同整个欧洲专制王朝敌对形势形成,在欧洲专制王朝看来,革命的法国破坏了整个欧洲共同的价值取向,这种共同趋向建立在王朝性国际主义基础上,主要包括君权神授、

.....

王朝合法和欧洲君主共同体观念支配下的列强互不毁灭、互不干涉的“贵族国际”共同价值........................................

观和伦理观

........为口号的民族主义形成尖锐.....。欧洲王朝性的国际主义同法国以自由、平等、博爱

的国际意识形态冲突。此外,传统上欧洲列强奉行多强均势,其要旨在于维护列强间权势大致均衡的分布,组织其中任何一强取得压倒性优势,从而保持所有强国的独立生存和体系结构的多元性质。由此,旨在维护欧洲传统军事结构的欧洲列强,同努力打破传统国际关系,并进而寻求欧洲霸权的法国之间处于尖锐对峙状态。

普奥武装干涉:英国迫使普奥签订《匹里尼茨宣言》,为恢复法国王权而战。目的在于使法与普奥互相争斗而削弱,并相机正对法国海外殖民地和贸易区。法国的势力和政治地位加强,对欧洲传统军事格局形成挑战,使得欧洲列强联合起来对法国进行干涉。

1793年,英国首相庇特积极组织和领导第一次反法同盟。1793年2月后,法国处于反法联盟包围之中,奥军大败杜穆利埃所率法军于尼尔温堡。雅各宾派上台,对外集中力量打击英国,通过航海条例,禁止英国船只进入法国,分化反法同盟,提出“不干涉原则”,宣布“法国不干涉他国政治,也不许他国干涉法国政治。”

二、俄、普、奥第二、三次瓜分波兰

1793年,俄、普、奥第二次瓜分波兰。1793年,俄普签订瓜分波兰协议。内容(P35)“哑巴会议”:俄普为了迫使波兰国会批准瓜分波兰的现实,用军队包围波兰国会,施加压力;可是议员们都默坐不发言。最后,国会主席只好提议,用沉默表示同意。

1795年,俄、普、奥第三次瓜分波兰。10月,三国签定第三次瓜分波兰协定。内容(P38)瓜分波兰对帮助法国粉碎第一次反法同盟起了作用。由于波兰,俄国没有参加第一次反法同盟,普鲁士自1794年春起,就没有参加反法战争,而且出于俄奥背着他签订瓜分波兰协议的愤恨,退出了反法同盟。俄普奥瓜分波兰的反动联合,成为它们后来反对欧洲革命运动与镇压民族解放运动采取共同政策的一个基础,也是神圣同盟时代结成伙伴的一个历史渊源。2.3 法国对外侵略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督政府的对外政策:分化反法同盟,集中打击奥地利。1795年,法普、法西在巴塞尔签订和约(内容P35)

·1797年10月17日,法奥《坎波—佛米奥和约》,和约标志第一次反法同盟瓦解。内容::P36。

1798年,第二次反法同盟。拿破仑1799年11月雾月政变。1800年6月马伦戈一役大败奥军,摩鲁在德意志霍恩林登的胜利,奥地利屈服。

·1801年2月19日,拿破仑逼迫奥地利退出联盟,而和法国缔结《吕内维尔和约》。内容:P37。《吕内维尔和约》的缔结意味着第二次反法同盟的崩溃,英国陷于孤立。1802年3月27日,英法《亚眠和约》。内容:P39。英发根本性矛盾未解决。

2.4 拿破仑战争时期的国际关系

1804年,拿破仑称帝。英国借口法国扩张活动,拒不履行和约条款,拒不撤出马耳他。帝国时期战争加剧的原因:称霸与制衡冲突异常激烈,意识形态斗争的激化。

俄法关系公开破裂,1805年4月英俄签订了同盟条约,奥地利8月与英俄联盟。

·1804年,第三次反法同盟形成,英俄策动。乌尔姆(Ulm)战役,占领维也纳;奥斯特利茨战役,迫使奥皇弗朗茨二世求和,普鲁士脱离反法同盟。

·1805年12月26日,法奥《普雷斯堡和约》,标志着第三次反法同盟的崩溃。内容:P41。1806年,弗朗茨二世取消自己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称号,神圣罗马帝国终结。1806年7月12日,建立莱因联盟。莱因联盟是德意志西部和南部十六个小邦以和法国缔结攻守同盟为基础,在拿破仑保护下成立的联合。1807年《提尔西特和约》后,又有20个德意志小邦加入。是作为法国东部莱茵河边疆上的军事和政治的屏障,也是法国普、奥之间的缓冲地带;同时又是拿破仑在德意志进行统治与实行掠夺政策的工具。联盟每年给法国补充6万3千兵员,还需修筑有战略意义的道路。

·1806年9月,英国策动,英、俄、普、瑞、西、萨克森组成第四次反法同盟。1806年10月因汉诺威问题,普对法宣战。普军在耶拿和奥尔施泰特两役全军覆没,腓特烈·威廉投降;1807年6月14日,法国在弗里德兰打败俄军。

法俄由敌对向同盟关系转变:拿破仑认为最主要的敌人是英国,打击英国需要俄国的支持和配合。普败,奥中立,使俄国面临法国入侵而孤立无援。法国处于霸权顶峰时,对法国制衡短期内难以有效。英国唆使大陆国家抗法,自己在海上却寻求均势,引起俄国不满。1807年6月25日,拿破仑与亚历山大一世涅曼河会晤。内容:P43。

·1807年7月9日,法普《提尔西特和约》,俄国退出反法同盟,第四次反法同盟崩溃。内容:P44.。拿破仑霸权达到巅峰的标志,法国以胜利者的姿态注视欧洲。但胜利之下埋伏着危机。欧洲失衡加剧。欧陆主要强国慑于法国无力鼎盛都持容忍屈服态度,但仇恨心理极强。法国的极端民族主义越来越建立在对其他民族国际的压榨上,这都激发了其他国家强烈的民族主义和爱国情感,促使其图强雪耻。

大陆封锁政策:原因是英国是法国称霸的主要障碍,但法国海军不敌英国海军。法无法对英国直接打击,英国阻挠法国称霸的主要力量是其经济。1806年11月21日,《柏林赦令》,内容(P45),宣布“不列颠诸岛处于封锁状态”,“禁止与不列颠诸岛的任何贸易和经济关系”,大陆封锁开始。1807年,《米兰赦令》《枫丹白露赦令》内容(P45)。1810年11月,第二次《枫丹白露赦令》,宣布没收英国在大陆上的一切工业品并销毁,建立特别军事法庭,完成大陆封锁的立法手段。大陆封锁体系难以运转,最初曾给英国带来困难,但结果不能长久。它不是建立在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市场经济规律基础上,欧洲的消费者被迫接受法国产品,是法国强制性的结果。英国处于工业革命高潮,新机器、新工艺广泛运用,殖民地多,有可靠低廉的原料保证,大量英国商品很难被挤出市场,法国强制的结果是国内市场一片调零,整个欧洲大陆由于反对法国侵略掠夺,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法国霸权日薄西山。

伊比利亚半岛战争,葡西被迫加入大陆封锁体系。

·1809年,英国组织第五次反法同盟,普奥参加。1808年9月底,拿破仑与亚历山大一世爱尔富特会晤,签订同盟公约。奥1809年4月对法发动战争,瓦格拉姆决战失败。·1809年10月14日,《维也纳和约》。英奥的第五次反法同盟被粉碎。内容:P47。

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法俄关系恶化:波兰问题,东方问题。拿破仑意图将巴尔干至于法国控制之下,并违背爱尔富特诺言,阻止俄国吞并摩尔达维亚和瓦拉几亚。俄英有贸易传统,大陆封锁损害之。1812年6月24日,拿破仑进军俄国。

·1813年2月28日,俄普在卡利施城签订同盟条约,英国、瑞典、奥先后加入,第六次反法同盟建立。第六次反法同盟《肖蒙条约》,规定同拿破仑作战到底,保证不得单独言和,

有效期二十年。1813年10月,莱比锡“民族大战”。1814年3月30日,反法同盟军队攻入巴黎,拿破仑被迫退位,波旁王朝复辟。1814年5月30日,第一次《巴黎和约》,保留法国1792年疆界。

·1815年拿破仑重掌政权,扬言“解散维也纳和会”,英、俄、普、奥组成第七次反法同盟。滑铁卢大败。第二次《巴黎和约》,法国退回到1790年疆界。内容:

·拿破仑外交政策的评价:(补充)

第三章维也纳反动体系和东方问题

3.1 维也纳会议

1814年9月,维也纳会议召开,英、俄、普、奥四国把持。英、奥、法的要求大体限于欧洲大陆领土军事格局的确立,与扩张不断的俄国矛盾。各国政策(P53)参加者:

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一世,副首相涅塞尔罗德;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勋爵(后威灵顿)法国:塔列兰普鲁士:国王腓特烈·威廉二世,代表哈登堡公爵和威廉·洪波尔特

奥地利:梅特涅亲王秘书长是梅特涅的亲信根茨

波兰——萨克森问题(P54);德意志问题;意大利问题;土耳其问题;其他问题;黑奴问题,各国原则上同意废除,根据各自情况,自行决定日期。制定国际河流管理制度,确立国际河流向各国商船开放、贸易同行自由无阻原则。通过关于外交等级的公约,明确外交代表的三个等级:大使、教皇世界或圣使,特命全权公使,代办。

最后议定书

3.2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

《神圣同盟条约》1815年9月,亚历山大一世、弗朗茨一世、威廉三世在巴黎签定。炮制同盟议定书的目的是以保守的基督教见解来抵消法国1789年以后革命的危险观念。该约是对维也纳体系的一个补充,但它没有为签字国规定明确的军事义务。单就内容看,尽管声称各君主彼此应相互救助,但并不是个具有严格法律意义的、载明缔约国权利和义务的同盟条约,而像是宣传基督教仁慈、友爱、互助精神的宣言书,提倡以基督教教义作为处理君主与上帝、君主与君主、君主与臣民三种关系的基本原则。

同盟实际上是维护维也纳体系的现状,特别是维护君主专制政治统治秩序的产物。神圣同盟的理论和实践证明它是欧洲专制君主特别是东方三大君主国的互助同盟。俄国即使神圣同盟的倡导者,又是镇压民族民主运动的宪兵,这种双重身份不只是一种巧合。

《四国同盟条约》1815年11月20日,英、俄、普、奥通路易十八签订了第二次巴黎和约。条约的签订表明,在维也纳体系创立之初,防止法国重新出现旨在推翻维也纳秩序之政权,仍然是列强协调一致的基础之一。这说明条约的目的是具体的、实际的,虽然这一基础因法国加入而淡化,但条约所确定的定期会议外交协商的安排,却有重要意义。由于五大国定期开会,处理共同问题,试图取得一致意见,因此形式上又叫做欧洲大国的协调,或欧洲协调,在当时叫做“会议外交”。该体制对后来国际关系有着深远影响。大国通过这种“会议外交”,能及时就影响各国共同利益的事项或突发事件进行沟通,并采取相应措施,也有助于各大国以相互妥协的方式,缓冲彼此之间的矛盾,形成暂时一致或多数一致的意见。从其后欧洲协调的实践看,他的主要作用在与维护反动秩序,调和列强矛盾,因此,客观上增加了维也纳体系的稳定程度。总之,欧洲协调的目的事为谋取大国间矛盾的妥协,进行种种政治交易,签订秘密条约,维护大国的利益,保持强权政治。

·对维也纳会议和其体系的评价(补充)

维也纳体系的最初运转(梅特涅时代)

欧洲协调试运转的基础。梅特涅致力于协调,构筑了所谓的梅特涅体系,是为维也纳体系的缩影。梅特涅的政策事实上主导了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所以1815年后十余年间被称为梅特涅时代。

·梅特涅思想和政策的特点是:信奉保守主义,坚持正统主义原则,强调君权神授,反对自由主义和革命思想的传播,主张现实主义的利益原则,竭力维持大国均势,鼓吹对外干涉他国内政等。其中,镇压民族民主运动,贯彻神圣同盟互助原则的观念占很大比重。

·三次会议:

①亚琛会议(埃克斯·拉·夏佩勒/夏培):1818年9月,盟国与法国在亚琛召开会议,解

决驻军、赔款问题。亚历山大一世、弗朗茨一世、威廉三世,英国外交大臣卡斯尔雷、法国首相黎塞留公爵。关于撤军和赔款问题;法国国际政治地位问题:四大国一方面邀请法国参加以后的大国国际会议,共同磋商有关欧洲和平与安全问题;另一方面又续订《四国同盟条约》,作为对法国的防范。法国终于摆脱了占报国的地位,欧洲协调也从四大国协调发展成为五大国协调。亚琛会议是欧洲协调的第一步。五大国通过会议外交,共同承担了维护维也纳秩序的条约义务,从而为维也纳体系的运转提供了一个法律框架。此后,以梅特涅外交为代表的反动政策主导了维也纳体系,援引亚琛会议精神,干涉他国内政,镇压革命运动。英国由于拒绝承担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在维护正统秩序方面逐渐游离于维也纳体系之外,所以,亚琛会议之后维也纳体系几次运转,主要表现为奥、俄、普、法的协调一致。这表明维也纳体系启动之初,就内含了分裂因素。

②特洛波——莱巴赫会议(1820年):那不勒斯斐迪南一世同意用奥地利标准限制本国宪

政发展,将那不勒斯那入维也纳体系。1820年7月,那不勒斯爆发烧炭党起义,斐迪南被迫颁布具有自由主义色彩的宪法。1820年10月,列强在奥属西里西亚的特洛波开会协商意大利问题。亚历山大一世、弗朗茨一世、威廉三世参加。11月,《特洛波议定书》提出两条干涉他国内政的义务:一是如果革命使一国的内部统治完全发生改变,则该国政府将被排斥与同盟之外;二是如一国的宪政变革威胁了邻国的安全,同盟各国必要时可以使用武力进行干涉。1821年又在莱巴赫举行会议,是特的继续。确定奥地利派兵镇压意大利革命,并占领,英国与东方三国裂痕更大了。

③维罗纳会议(1822年):是为了对付西班牙革命,欧洲列强举行会议策划反革命干涉,

既亚琛会议后的第三次会议,也是“梅特涅体系”所有体现的定期举行会议的最后一次会议。1812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七世派去镇压美洲革命的军队起义,要求恢复1812年革命宪法。1822年10于维罗纳召开,讨论干涉西班牙革命问题。维罗纳会议上,法国外交大臣蒙特摩伦西和驻英大使沙托白里安主张武装干涉西班牙革命,俄、普、法、奥一致同意武装干涉,方式为列强共同支持法国武力干涉。乔治·坎宁继任外交大臣后,英国对外政策发生急剧转变,反对干涉西班牙的行动。(——英国已放弃“欧洲协调原则”)1823年4月,路易十八侄儿昂古列姆公爵率军占领西班牙,镇压了革命。

30年代欧洲民族民主运动的发展:

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推翻复辟的波旁王朝,与正统主义原则和神圣同盟体系以沉重的打击。为了对付革命,梅特涅和俄国副首相涅塞尔罗德8月在卡尔斯巴德磋商,内容记录在一张小纸条上,故称“卡尔斯巴德小纸条”,普鲁士也表示同意。这表明梅特涅已不可能恢复昔日的四国同盟,而只能以俄普奥东方三个君主国的合作勉强应付了。法国七月革命的胜利成果落到金融贵族的代表人物路易·菲利普手中,建立了大资产阶级独揽政权的“七月王朝”1830年8月,比利时革命,10月宣布独立。这削弱了荷兰在欧洲体系中的意义。1831年6

月,萨克森—科堡的利奥波德亲王获得比利时王位,即利奥波德一世。11月15日,五强在伦敦签订《伦敦条约》,承认比利时完全独立,并宣布比利时为永久中立国。1830年11月波兰起义,次年3月俄国出兵波兰,将其并入俄罗斯帝国。

3.3 神圣同盟干涉拉美各国的企图和门罗宣言

拉美独立运动(P65-67)

欧洲列强对拉美独立运动的不同反应与《门罗宣言》

通过维也纳会议,神圣同盟支持西班牙征讨拉美独立政权的行动,并积极策划直接武装干涉拉美革命。其动机是:一是将一切民族解放运动视为对维也纳正统秩序挑战;二是对拉美独立政权的共和政体的仇视;三是趁机扩大在拉美的市场,或攫取西班牙的美洲殖民地。俄国:1821年9月沙皇颁布《白令海峡赦令》,宣布俄属阿拉斯加的南部边界在北纬51度,这是俄国在北美采取的南下政策。

英国实际持反干涉政策。英国态度转变的主要原因在于它在中南美洲有巨大的经济利益,不但垄断了拉美的市场,也将拉美变成重要得原料供应地,并获得了一系列贸易和投资特权。英国也担心列强在干涉过程中将西班牙殖民地据为己有,不利于英国的贸易垄断地位和海洋霸权主义,在欧陆无法有效发挥作用,但英国可以利用自己掌握的海洋霸权对神圣同盟干预行使“否决权”。1823年8月坎宁约见美国公使拉什,非正式建议英美对西属美洲殖民地采取联合行动反对欧洲国家干涉拉美各国独立。

美国国务卿约翰·昆西·亚当斯反对英国的建议。认为神圣同盟恢复拉美殖民统治的可能性并不存在;接受英国的建议等于承认英国干涉美洲事务的权利,并束缚美国未来可能的领土扩张。建议美国单独公开宣布反对包括英国在内的一切欧洲列强干涉美洲事务的原则。·1823年12月2日,门罗宣言。门罗向国会发表咨文,其中宣布三项原则:①今后欧洲列强不得把美洲大陆已经独立自由的国家作为将来殖民的对象;②欧洲的政治制度与美洲的政治制度本质上不同,欧洲列强把它们的政治制度扩展到西半球的任何企图都会为美国的和平与安全;美国不干涉任何欧洲列强的现存殖民地和保护国,将来也不干涉;③对于那些已经宣布独立并得到美国承认的美洲国家,任何欧洲列强的任何干涉,美国只能认为是对合众国不友好态度的表现。这项咨文代表美国对拉美的政策,以后就被称作“门罗主义”。英国没有公开表明反对的态度,神圣同盟各国均表示反对门罗宣言的主张,但由于掌握海洋霸权的英国接受了门罗宣言,武装干涉拉美独立运动的谋划最终没有付诸实施。门罗宣言从一个侧面揭示了维也纳体系已陷入分裂的危机,也表明维也纳体系的作用范围受到限制,被排斥于美洲体系之外。·评价:(补充)

3.4 东方问题

一、东方问题的凸现:东方问题肇始于18世纪末,源于奥斯曼土耳其的衰弱,逐渐成为整个19世纪欧洲外交的主题之一,也是一战的远因。“东方问题”这个政治术语是1822年维罗纳会议上讨论希腊问题时才使用的。其本质是列强对土耳其的侵略和争夺,特别是是对土耳其领土的蚕食,及这种侵略和争夺对欧洲国际关系,特别是对欧洲大国均势的影响

.........。东方

问题影响大国均势的主要因素:一是领土均势因素

......,因为维也纳体系没有对土耳其的领土做

出安排和保证;二是地缘政治因素

......。前者主要表现为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后者主要体现为对达达尼尔和博斯普鲁斯海峡控制权的争夺。

二、希腊起义:1821年3月,希腊爆发反对土耳其苏丹统治的民族起义。1822年1月13日宣布希腊独立。神圣同盟维罗纳会议谴责希腊起义,英国支持并于1823年3月25日承认希腊独立。1825年亚历山大一世暴毙,尼古拉一世继位,俄国政策改变,亲近坎宁并疏远梅特涅。

1826年4月,英俄《彼得堡议定书》,规定苏丹对希腊享有宗主权,希腊完全自治,但每年向土缴纳一定贡款,英俄相互调停土希争端。1825年苏丹马赫穆德二世得到藩属埃及穆罕默德·阿里帕夏的援助。1827年7月,法国加入英俄协调,三国《伦敦条约》强制土停战。普奥孤立。神圣同盟对英一致协调的解体,维也纳体系已经四分五裂。9月,纳瓦里诺海战英俄法联合舰队打败土埃舰队,这一战役加速了1828—1829年俄土战争的爆发。

1830年2月3日,英国外交大臣阿伯丁与法俄《伦敦议定书》,废除土对希腊的宗主权,宣布希腊独立,受三国保护。希腊成为独立民族国家。1832年英法俄又通过最后议定书,即著名的《伦敦条约》,使希腊成为王国。内容(P77)

三、俄土战争与亚得里亚那堡和约

纳瓦里诺海战后,土拒绝希腊独立。尼古拉一世借口援助希腊以削弱土耳其,1828年4月26日向土耳其宣战。英奥表面中立实际不满。俄奥政策一致性不在。法国1828年8月在莫雷亚登陆。法国波林雅克政府为了削弱英国,竭力拉拢俄国企图与其达成瓜分土耳其,由法国占有埃及的协议,即“波林雅克计划”。

1829年8月20日俄国占领亚得里亚那堡,9月14日俄土《亚得里亚那堡和约》。内容:多瑙河三角洲中诸岛屿、北高加索沿海地区和土属亚美尼亚部分地区划归俄国,土承认希腊独立,希腊贡款。俄国陈敏在奥斯曼帝国内享有充分的贸易自由,俄国商船自由通过黑海的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多瑙河沿岸个公国塞尔维亚、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获得自治权,由俄国保障,这等于确认了沙皇对他们的保护权。

四、第一次土埃战争

阿里帕夏得到苏丹许诺的克里特岛,但还索要叙利亚以补偿曾被他占领,并答应给他的莫雷亚半岛。战争爆发。1831年其子易卜拉欣入侵叙利亚,苏丹向俄国求援。1833年5月土埃《屈塔希亚条约》,土将叙利亚、阿达纳和克里特岛交给埃及,但埃及和帕夏仍臣属于苏丹。

五、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

俄土在海峡亚洲方面的安吉阿尔—斯凯莱西宫缔结防守同盟条约。《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规定两国承担义务就有关双方安全的一切问题进行协商,如遇第三国侵犯,彼此提供援助,沙皇根据苏丹的请求提供陆海军援助,有效期八年。秘密条款:土耳其可以不援助,而代之以封锁达达尼尔海峡,不许任何外国军舰通过,而俄国军舰可自由出入博斯普鲁斯海峡。该约保证了俄国在黑海的安全,确立了沙俄在土的优势,使其成为苏丹政府唯一的“保护者”。英法表示不予承认。但是,俄国出兵援土,维持其现状不被瓜分,使得俄奥在东方问题上暂时接近。明兴格列茨协定:1833年,俄普奥三国在明兴格列茨会议上签署了一项协定,规定缔约国有义务维持土耳其现状,并反对阿里帕夏对土的新侵犯;如果奥斯曼帝国仍不免于被瓜分,那么决定其遗产的命运问题时缔约国应“本着团结一致的精神”行动。

六、第二次土埃战争

英国企图削弱法国在埃及的势力,怂恿苏丹向埃及复仇。阿里要求对埃及的同志有世袭权。1839年4月爆发。6月易卜拉欣在尼济普战役重创土军。1840年以英俄普奥为一方,以土耳其苏丹为另一方缔结了关于集体援助土耳其,对付埃及的《伦敦条约》。内容:列强统一保护奥斯曼帝国的完整和独立;一旦帕夏进攻土,如苏丹要求,则列强应保护海峡及君士坦丁堡。条约所附单独议定书还规定,这种措施“完全不违背奥斯曼帝国永远禁止外国军舰驶入达达尼尔海峡和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古老规则”,帕夏承认苏丹的最高统治权。背着法国。埃及拒绝并战败,法国梯也尔内阁辞职,表明路易菲利普不愿诉诸战争。新任总理基佐力求缓和法国和列强之间的矛盾。英国强迫阿里订立《亚历山大条约》:承认自己是土耳其的藩属,归还土耳其军舰,放弃对叙利亚的要求以交换对埃及的世袭权。

·1841年7月13日英、俄、普、奥、法与土耳其在伦敦缔结《海峡公约》:土耳其平时禁止一切外国军舰同通过两海峡,从此俄土《安吉阿尔—斯凯莱西条约》归于无效,俄国丧失

了自己军舰通过黑海两海峡的权利。黑海两海峡已处于列强集体监督下,由俄土双边协定扩达到多边协定了。暂时缓和了1839—1841年的东方危机,但并未能解决东方问题,除了英法矛盾之外,又增加了英俄矛盾。

第四章一八四八年欧洲革命到普法战争时期的欧美国际关系

4.1 一八四八年——一八四九年欧洲革命时期的国际关系

1848年1月,西西里首先爆发革命。法国二月革命建立了法兰西第二共和国。巴黎无产阶级六月起义被卡芬雅克镇压。3月维也纳起义,梅特涅倒台。匈牙利起义,独立政府建立,科苏特为成员之一。奥地利施瓦岑伯格亲王组成政府。匈共和国成立,科苏特当选执政。沙皇和俄国首相涅塞尔罗德决定镇压匈牙利革命,匈军总司令戈尔盖投降,革命失败。

法国二月革命对维也纳体系的意义,不仅在原则上推翻了反法国大革命的正统秩序和反法国霸权主义的均势秩序,更在于它在事实上为法国民族扩张主义势力的崛起扫清了道路。1849年2月,罗马推翻教皇的世俗政权建立共和国。波拿巴借机扩张势力,将军队开进罗马,恢复了教皇的统治,加强了法国在欧洲中部的势力。俄普奥先后承认了法兰西第二帝国。维也纳条约体系对法国的约束正走向解体。意大利、奥地利革命先后被镇压。欧洲正统秩序瓦解在即。革命失败原因,国内资产阶级自由派的背叛,与反动势力妥协。

·神圣同盟的瓦解:匈牙利革命被镇压后,奥将俄国是为在巴尔干的主要对手。1849年5夜,普王腓特烈·威廉四世镇压了德意志南部和萨克森的起义,1850年3月在埃尔富特组成以普鲁士为首的普鲁士联盟取代奥地利控制的德意志邦联。奥首相施瓦岑伯格要求取消。奥尔慕茨耻辱:沙皇尼古拉一世干预,令俄国驻维也纳大使同施瓦岑伯格和普鲁士首相曼托伊费尔在奥尔慕茨谈判,11月29日缔结《奥尔慕茨协定》,普放弃普鲁士联盟,同意恢复德意志邦联,12月的德意志各邦德雷斯顿会议恢复邦联。普鲁士认为俄国使其蒙受“奥尔慕茨耻辱”。东方三个君主国团结的基础动摇,神圣同盟瓦解。

4.2 克里米亚战争与巴黎和约

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东方问题又突出。

导火索:圣地保护权问题。1842年法国要求恢复对圣地教堂的掌管权,俄反对。1852年正值再起,俄以苏丹偏袒法国为由,向土施加压力,其图索取更多权益,重新恢复俄国在东方问题上的优势地位。1853年5月5日,苏丹被迫承认东正教会在圣地的主要地位。但俄进而要求土签订条约,缅希科夫亲王出使土耳其,要求确立由俄国保护土境内的东正教教会和所有1200万东正教徒。土在圣地问题上作了一切让步,只拒绝了缔约要求。缅希科夫宣布土俄断交。沙皇发表宣言,要保护在土的东正教会,并宣称为了保证土履行《亚得里亚那堡和约》,俄将占领多瑙河两公国瓦拉几亚和摩尔达维亚。英法舰队驶入贝西加湾。

克里米亚战争:1853年6月1日,俄对土不宣而战。10月,土对俄宣战。11月27日,俄国海军上将纳西莫夫指挥的舰队在锡诺普港歼灭了土舰队。1854年1月,英法联军占领克里米亚。俄国占领多瑙河连公国使奥地利敌视俄国,普支持奥,土奥条约统一奥地利占领两公国到战争结束为止。(俄奥矛盾起源)8月8日,英法驻奥大使同奥首相布沃尔伯爵交换照会,提出维也纳四点:①俄国对多瑙河两公国的保护由各国集体保护;②多瑙河航行自由;③1841年7月《海峡公约》修改为“奥斯曼帝国的存在将于欧洲安全相联系,并中止俄国在黑海的优势”;④俄国放弃对奥斯曼帝国内东正教徒的独家保护权。撒丁国王维克托厄曼纽尔二世与首相家富尔为了讨好拿破仑三世,1855年1月与法签订同盟条约。克里米

业战争形成以俄国为一方和以英、法、土、撒丁为一方的战争,历史上又称东方战争

1855年3月,尼古拉一世自杀,亚历山大二世继位。9月8日,马拉科夫要塞失守,11日塞瓦斯托波尔要塞失守,11月俄军攻占卡尔斯。1955年底军事行动停止。

巴黎和会(1856年2月25日)。出席代表:法国外交大臣瓦利夫斯基伯爵和驻奥大使布尔昆西,英国外交大臣克拉伦登和驻法大使考利,奥地利首相布沃尔伯爵和驻法大使赫布奈尔,俄国奥洛夫伯爵和驻英大使布隆诺夫男爵,土耳其的阿里帕夏和马赫穆德·杰米尔以及萨蒂首相加富尔和驻法公使维拉马里那侯爵。瓦利夫斯基担任主席。3月16日讨论黑海问题时,普鲁士以1841年7月海峡公约签字国资格派首相曼托伊费尔参加。

巴黎和约(1856年3月30日)内容、影响(P92)《海上国际法原则宣言》。俄国遭到削弱,反法一致的联盟彻底瓦解,欧洲均势格局也暂时由英俄具优势展位英法居优势的均势。维也纳体系走到尽头。

4.3 美国南北战争期间的国家关系

1820年国会通过“密苏里妥协案”,规定密苏里州作为蓄奴州参加联邦,另把缅因地区从马萨诸塞州划出作为自由州,参加联邦,南北双方州数相等。同时规定以后西部西部地区建立新州,以北纬三十六度为界,以南为蓄奴州,以北为自由州。1854年,堪萨斯州和内布拉斯加州阿如联邦,理应为自由州,但南部种植园奴隶主操纵国会通过“堪萨斯和内布拉斯加法案”,规定公民投票决定。1861年“南部同盟”成立,戴维斯为总统。欧洲国家态度(P95)英国外交臣约翰·罗素非正式接见南部代表,维多利亚女王发表中立文告。

“特伦特号事件”:1861年8月28日,南部同盟总统戴维斯任命詹姆斯·梅森和约翰·斯奈德尔分别为驻英、法代表,11月搭乘英国邮船“特伦特号”赴欧洲,次日被美国军舰“圣哈辛托”号截留,押回波士顿。12月英国照会美国,说在中立国英国商船上捕走乘客,侮辱英国国旗,破坏国际法。要求美国政府释放两人,并道歉赔偿损失,限美国政府七日内答复,英国同时派兵加拿大。国务卿西华德答复英国同意。

英国虽不承认南部同盟,但对其援助。拿破仑三世想单独调停,被西华德拒绝。1861年,英法干涉墨西哥:墨西哥内战结束。英法伙同西班牙以墨延期偿付外债为由武装干涉,推翻本尼托胡阿雷斯政府,美国抗议。英西鉴于拿破仑三世在墨西哥建立一天主教帝国的野心撤退,法军继续增援,1864年扶持奥皇弗朗茨·约瑟夫的弟弟马克西米伦大公为墨西哥皇帝。圣多明戈事件与西华德备忘录:

南北战争期间,西班牙重新占领圣多明戈,造成圣多明戈事件。1861年4月1日国务卿西华德向林肯总统提交一份备忘录,说“将向法国、西班牙要求明确解释(它们在墨西哥和圣多明戈的意图),如果得不到法国、西班牙令人满意的解释,将召集国会并向它们宣战。”1865年南北战争结束。其后,西华德于1866年2月12日照会法国,要它从墨西哥撤军。拿破仑三世迫于普法战争形势,1866年底法军撤完。马克西米伦拒绝退位,1867年被墨西哥共和军枪决。

美国南北战争后扩张首先对准朝鲜,1866年3月,美舰“谢尔曼号”以武力威胁朝鲜开港,受到朝鲜人民抵抗,遭到失败。其后入侵台湾失败。1867年七百二十万美元购得阿拉斯加。

4.4 意大利的统一

意大利统一运动的兴起,两个政治派别和道路(补充)

普隆比埃协定和法、萨、奥战争:1851年11月,自由派领导人卡米洛·加富尔(1810-1861)出任撒丁王国首相。公开支持和利用民主革命派法对奥地利,已达到再撒丁王国的领导下,通过“自上而下”的道路来统一意大利的目的。意大利的统一还需要与其他欧洲大国结盟的政策,以孤立奥地利。1858年7月20日,加富尔与拿破仑三世在普隆比埃秘密订立反奥军

事协定。内容(P101)得到俄国善意的保证。1859年3月3日,法俄缔结秘密协定,亚历山大二世答应拿破仑三世,一旦法国和撒丁对奥作战,俄军将开到奥地利边境,并保证不阻碍撒丁王国的领土扩张;而拿破仑三世继续支持俄国在巴尔干的政策。1859年4月29日,奥军入侵意大利,法萨对奥宣战。奥限于国际孤立,并兵败。意大利起义不断,革命高涨。法奥单独和谈:拿破仑三世不愿意大利由革命方式统一,不满撒丁吞并托斯卡纳、莫德纳和帕尔马,并担心普鲁士和德意志各邦会助奥。7月6日,与奥皇弗朗茨·约瑟夫在维拉弗朗卡缔结停战协定,11日缔结初步和约,规定奥地利将伦巴第交给法国,但仍保有威尼西亚;法国再将伦巴第交给撒丁。加富尔辞职。1860年,法萨《都灵条约》(P102)

意大利最终统一(补充)

4.5 德意志的统一与普法战争

19世纪的德意志,政治分裂阻碍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统一的两条道路,“自下而上”与“自上而下”/“大德意志方案”与“小德意志方案”。国际形势有利。

·三次王朝战争:

①普丹战争:1861年,威廉一世(1861-1888)即位。1862年9月,俾斯麦任首相。对内

军事改革,对外王朝战争。普奥联合。奥以此削弱普独自维护德意志利益的影响,列强将之视为防止普吞并“易北河畔两公国”——荷尔斯泰因和石勒苏益格的保证。1863年丹麦国王克里斯琴九世颁布新宪法成为俾斯麦的借口。1864年1月,普奥缔结军事同盟,对丹麦作战。10月《维也纳和约》:丹麦将三公国(还有洛恩堡)交由普奥处理。

②普奥战争:1866年俾斯麦宣称奥地利违反《加斯泰因公约》(1865年8月缔结,规定石

归普,荷归奥,普付给奥黄金三百二十万塔列尔作为补偿以取得洛恩堡)。俾斯麦积极进行孤立奥地利的活动,与拿破仑三世在比利亚茨会晤,口头上答应不反对法国取得比利时还莱茵河左岸地区,以争取法国在普奥战争中立,并竭力拉拢意大利,1866年4曰8日普意攻守同盟条约(内容P105)俾斯麦于6月7日令普军开进荷尔斯泰因。以普意为一方,以奥和一些德意志小邦为一方的普奥战争爆发,历史上又称“七周战争”。7月3日萨多瓦战役奥军惨败。俾斯麦为防止法国干涉,保证日后争取奥地利,停止进军维也纳。接受法国调停,(尼科尔斯堡初步和约)提出温和停战条件:解散德意志邦联,奥地利退出德意志,并同意建立普鲁士为盟主的德意志联邦。1866年,普奥《布拉格和约》(内容P106)1867年2月,北德意志联邦议会正式开幕,4月通过德意志宪法草案。

普鲁士国王任联邦主席,统领军事和外交大权,俾斯麦任联邦宰相。

③普法战争与《法兰克福和约》:俾斯麦巩固北德联邦,争取南德四邦,唤起全德爱国热

情。在外交上利用列强矛盾孤立法国。利用俄法在东方问题和波兰问题,以及俄奥在巴尔干问题上的矛盾,推行媚俄政策。1868年3月,普俄秘密协定:一旦普法开战,俄国将陈兵奥边境以防法奥结盟;作为报答,普同意终止黑海中立法,并保证波黑两省永不为奥所有。意大利也因法国阻挠统一二不满。俾斯麦以推托策略以应对拿破仑三世索要普奥战前俾斯麦对其做出的“补偿”。设外交陷阱,让法国驻柏林大使本尼德蒂将法国的领土要求写成书面材料以示国际社会,激起英俄对法国的不满,是法国陷入外交孤立。

“埃姆斯电文”:俾斯麦利用西班牙王位继承问题推动普法冲突。法国大使到普王威廉一世疗养地埃姆斯,要求他亲自写信给拿破仑三世,正式表示要求放弃对西班牙王位的继承,并许诺不再发生这种事件。普王拒绝这一要求,并将情况电告俾斯麦。俾斯麦删改的电文,使之具有侮辱法国的粗暴语气,慢待法国大使,在柏林公布电文并分发驻欧洲各国使馆。激起了法国政府和人民的愤怒。

法军在色当战役中惨败,拿破仑三世投降被俘。1871年威廉于世在凡尔赛宫明镜厅加冕称帝,德意志帝国成立。1871年5月10日,德法《法兰克福和约》。(内容P109)

巴黎工人起义,成立巴黎公社,被梯也尔政府镇压。

第五章1870年以前欧洲国家对亚非侵略和亚非各国反殖民主义的斗争

5.1 英国吞并印度和印度人民的反抗

罗伯特·克莱武:1757年,罗伯特·克莱武率领英国远征军进入孟加拉,孟加拉总督西拉杰·乌德·达乌投靠法国,但克莱武利用孟加拉军事头目(米尔·扎法尔)觊觎王位的野心,在普拉西城下“击溃”了孟加拉军队。克莱武在孟加拉建立一个十足的强盗国家,其唯一目的就是尽量的压榨。

本丁克:1834年英印总督形容英国对印度的掠夺。

达尔豪西:1848—1856年间,为了开辟更广阔的市场和原料产地,总督达尔豪西加紧吞并各土邦的土地,取消了十多个土邦。

1857——1859年间印度民族起义,莫卧尔皇帝巴哈杜尔·沙的政权被恢复,起义失败后他为了保存自己的性命向英国投降,被流放仰光。阿赫马德·沙领导奥德人民起义,那那·萨希布和坦提亚·托比领导坎普尔人民起义,詹西女王拉克什米·巴伊领导詹西人民起义,后二人牺牲。封建主的叛变是起义失败的主要原因。

5.2 荷兰侵占印尼和印尼人民反抗

荷兰侵占爪哇,1674年杜鲁诺·左约领导人民起义被镇压;1685年,奴隶出身的苏拉巴蒂组织农民和奴隶进军东爪哇,建立革命政权,1706年荷兰派兵镇压,1719年牺牲。

红溪事件:1740年,荷兰殖民者害怕华侨参加反荷斗争,大肆搜捕华侨,强制送到锡兰的种植园做工,华侨被迫反抗于10月起义,遭到荷兰殖民者屠杀,鲜血染红雅加达溪流。

英荷争夺印尼和爪哇民族大起义:18世纪初,英国经济发展远远超过荷兰,其势力重新渗入印尼。18世纪初,拿破仑任命丹德耳斯为印尼总督。1811年,英印总督明托率军进攻爪哇,占领巴达维亚,印尼成了英国殖民地。在英国统治时期(1811—1816),英总督莱佛士执行符合英国工商业资产阶级的政策,废除了强迫供应制,代之以货币地税,鼓励私人资本开辟种植园,从而削弱了封建主的势力。英荷《苏门答腊协定》(1824)内容(P122)

蒂博尼哥罗:1825年,日惹苏丹王子蒂博尼哥罗隐保护人民免收荷兰殖民者的勒索被剥夺了继承王位的权利,并号召人民对殖民者进行圣战,发动了19世纪前期印尼历史上最大的一次民族起义,沉重打击了殖民者。封建主叛变,他被诱捕并被流放望加锡。1830被镇压。

5.3 资本主义列强奴役中国的开始和中华民族的反侵略斗争

美国独立战争结束后第一年,派“中国皇后号”来中国。1793年,英国派马嘎尔尼到北京,要求开辟商埠,割让浙江沿海岛屿,允许自由传教,遭到清政府拒绝。1816年又派阿美士德交涉,又被拒。中俄《尼布楚条约》、《布连斯奇条约》、《恰克图界约》(P126)

第一次鸦片战争:英国先后任命义律、懿律和璞鼎查为侵华全权代表。中英《穿鼻草约》、《南京条约》。(P127)

第二次鸦片战争:亚罗号事件(P128),马神甫事件。《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太平天国时期对外关系:1861年2、3月间,英国侵华总海军司令何佰楷同巴夏礼乘军舰要求开辟长江航路和通商口岸。1862年清政府“借师助剿”,太平军先后击毙法国海军上将卜罗德和洋枪队统领华尔。俄国通过《北京条约》、《瑷珲条约》侵占中国大片领土。

5.4 列强侵略日本和日本国际地位的变化:“锁国政策”。1792年俄国成为最早向日本叩关的国家。1852美国任命海军准将佩里为东印度舰队司令和遣日特派大使。1853年《日美亲

善条约》(《神奈川条约》)。1856年,美国任命赫黎斯为驻日总领事兼外交代表,1857《日美条约》,1858年《日美修好通商条约》(P136).安政五国条约。

5.5 列强在非洲的侵略活动

埃及:穆罕默德·阿里——阿巴斯(亲英)——赛义德(亲法)

赛义德将修筑苏伊士运河的特权授予曾任法国总领事的斐迪南·勒塞普。1854年埃及政府与勒塞普定力关于修筑和使用苏伊士运河及其附属建筑的租让合同,内容(P139)

阿尔及利亚:1827年,法国借口“德瓦尔事件”,即阿尔及利亚台伊侯赛因用扫帚打了法国领事德瓦尔一事,封锁阿尔及利亚海岸,并于1830年大举进攻阿尔及利亚。西部在阿卜德卡德尔领导下,打击法国侵略者。

撒哈拉以南非洲:19世纪初欧洲殖民者加速向非洲内陆扩张,探险活动兴起。法国入侵塞内加尔,哈吉·奥马尔领导反抗。英国1806年夺取开普殖民地后,继续向东扩张。祖鲁在恰卡和丁干领导下,反抗。英国对科萨人发动“卡弗尔战争”。

第二编近代国际关系(一八七一——一九一八年)

第一章一八七一年到十九世纪中期的欧洲国际关系

1.1普法战争后的欧洲局势

俾斯麦体系的建立

普法战争后,俾斯麦的外交策略是尽可能的孤立法国,防止欧洲其他大国与法结盟。由于英国格莱斯顿内阁对大陆事务持孤立主义态度,俾斯麦认为关键是处理好德、俄、奥三国关系。三皇同盟:1872年9月6日,三皇(威廉一世、弗朗茨·约瑟夫、亚历山大二世)柏林会晤。三国外交家——俾斯麦、安德拉西、哥尔查科夫交换了意见。除一致反对社会主义国际的革命运动外,并未产生一项共同的政治协定。三皇会晤是德奥俄亲善的第一步。俄奥外交大臣达成口头谅解:奥国保证不支持波兰民族运动以及两国共同维持土耳其现状。俄国贝尔格元帅原拟定三皇协定,在柏林未实现,贝尔格建议同德国订立一个简单的军事协定。1873年威廉一世访问圣彼得堡,毛奇和贝尔格订立《圣彼得堡协定》:两帝国之一遭到任何一个欧洲国家的攻击,另一帝国立即以精锐20万人予以援助。针对英法。

1873年6月,俄、奥《兴勃隆协定》,内容(P148)。10月德国加入,结成三皇同盟。三皇同盟是旧式王朝外交

......的产物,所维护的是君主之间的协作原则,所反对的是欧洲革命的共和运动和所有社会主义组织,被称为新的神圣同盟。使得俄国可以全力以赴在中亚对付英国,而德国可以利用这个条约对法国进行侵略。

1875年德法战争危机:三皇同盟使法国孤立,但并不确保俄奥将支持德国对法国开战,没有大国愿意看到德国继续扩张。俾斯麦派拉多维茨将军出使圣彼得堡,以近东引诱俄国。德国意图恫吓法国,并非立即发动战争。法国外长德卡兹巧妙应对。沙皇向法驻俄大使勒夫洛表明态度。德卡兹通过法驻德大使冈多-别朗的报告,使得哥尔查科夫趁沙皇访问柏林之机,阻止德国的侵略行动。法国外交取得一定胜利。俄国目的在于维护《法兰克福和约》下的现状,并非有意帮助法国恢复战前的国际地位。英、俄都不希望法或德称霸欧洲。

1.2近东问题和柏林会议

东方问题再起与俄土战争

1875年7月,波黑两省爆发反土耳其专制的基督教农民起义。斯拉夫人的塞尔维亚和门的内哥罗给予支持。1864年起一直担任俄国驻君士坦丁堡大使的伊格纳切夫:俄国在近东的政策是废除1856年巴黎和约,直接或间接控制黑海和帮助巴尔干斯拉夫人取得独立地位。奥匈外交大臣安德拉西认为只有当土耳其瓦解的时候,才有兼并其领土的必要,奥对于巴尔干应暂采取经济和文化渗透的策略。奥担心巴尔干出现一个俄国支持的大斯拉夫人国家,从而阻塞其唯一的向东南扩张的通道,因此支持土对巴尔干属地残暴的政策。英奥主张保存土耳其。俄支持巴尔干斯拉夫人获得独立,但为了避免克里米亚战争史的孤立状态,也准备与奥就巴尔干问题达成谅解。德国出于维护三皇同盟的需要,赞成俄奥妥协。

《安德拉西照会》:哥尔查科夫1875年8月向奥国建议给波黑两省自治权,11月又提出共同占领起义地区,安德拉西没有同意,提出一项办法,由签署1856年巴黎和约的各国政府要求土耳其对波黑两省实行各种改革,宣布宗教自由、取消包税制度、利用省区税收改革农业等等。各国政府采取个别照会的方式通知土耳其政府,后者完全同意。

《柏林备忘录》:哥尔查科夫建议三皇同盟的外交大臣1876年5月在柏林开会。俄国建议准备给斯拉夫人自治地位,自治区域行政机构的权利委托给俄奥两国行使。安德拉西敌视斯拉夫人,反对他们享有自治权,甚至名义上的自治,对俄国草案作了很多修改。1876年5月13日《柏林备忘录》,要求:“改善居民的命运而不破坏政治现状”(《安德拉西照会》的放大本),如果备忘录预定的步骤收不到效果时,俄德奥三国政府“认为有必要成立关于采取具体措施的协议,以防战祸进一步发展”。(哥尔查科夫计划仅存部分)。英国拒绝接受。

保加利亚起义与塞土战争:保加利亚起义被土耳其非正规军——巴什布粗克和塞尔克兹人残酷镇压,造成保加利亚惨案。英国支持。1876年6月30日,塞门两国参加对土战争。为避免冲突,俄皇与奥皇赖希斯塔特会晤,取得协议,但各有记录,后来发生误会。(P153)10月底—11月初,在君士坦丁堡召开国际会议,准备迫使土耳其实行改革。英国代表索尔兹伯里意欲同俄国合作,但在英国大使埃里奥特的指使下,土拒绝国际大会的决定(P155)。俄奥《布达佩斯协定》:为了使奥国在俄土战争中保持中立,俄国愿付出重大代价,该约规定,波黑两省为奥国所有,塞门作为俄奥军队缓冲区,不许建立一个大斯拉夫国家,阿尔巴尼亚取得独立,塞萨利、伊皮鲁斯和克里特并入希腊,君士坦丁堡成为自由市。

·俄土战争和圣斯特法诺和约:1877年4月20日俄对土宣战。1878年1月31日,伊格纳切夫为全权代表,向土耳其提出议和条件,土无力反攻,3月3日《圣斯特法诺和约》。内容(P157)英奥谴责

英俄密约:伊格纳切夫意图拆散英奥联系,安德拉西援引《布达佩斯协定》,要求分割《圣斯特法诺和约》中拟订的大保加利亚,使得奥在巴尔干西部占有优势。伊格纳切夫大失所望,俄奥亲善完结。英国外交大臣德比反对贝肯斯菲尔德勋爵(迪斯累里)的强硬政策辞职,继任者索尔兹伯里提出带有妥协性的条件,缩小保加利亚公国的面积,重新考虑俄国所要合并的亚洲领土,把海峡对英国军舰完全开放。俄国大使彼得·修发罗夫与英国谈判。《英俄密约》、《英奥协定》、《英土同盟条约》(内容P158)

柏林会议:(内容P158—159)1878年7月13日,《柏林条约》。近东实现权力的再分配,东方问题在时得到缓和。俄国被迫让出部分胜利果实,三皇同盟由于俄奥在东方问题上的矛盾而逐渐失去了协调彼此间关系的作用,会议后解体。为继续控制欧洲局势,俾斯麦走上与别国秘密结盟的道路,并一度建立起以德国为中心的欧洲结盟体系。

1.3三国同盟的形成

德奥同盟(1879年):柏林会议标志着俄奥协调的失败,欧洲君主联合的三皇同盟动摇,德俄关系也倒退。俄国宰相哥尔查科夫对俾斯麦不满,认为柏林会议是德国主导的反俄行动。

俾斯麦先着手巩固德奥关系,以此迫使孤立的俄国放弃反德立场回到王朝欧洲联合的大陆上。即使俄转而寻求法国支持,德奥同盟也可以抗衡。奥也有意与德国签订共同抵制俄国侵略的防御性条约。1879年10月7日,《德奥同盟条约》,内容(P161)。德奥加强了抑制俄国的力量。对德国而言,如果法国进攻德国,可获得奥善意中立;如俄法联合进攻德国,可获得奥援助;又不需要承担奥主动进攻俄国时援助的义务,从而避免自己因奥扩张而卷入与俄国的战争。德国从一开始就取得对同盟的领导权。

1881年三皇同盟:英是俄在近东和亚洲的主要敌人,俄有意与德奥订立条约以保障其在近东利益,摆脱孤立的地位。俄国派往柏林的特使萨布罗夫向德国起初建议成立一个俄德安全协定,俾斯麦拒绝;1880年萨布罗夫出任驻德大使,正式提出恢复三皇同盟,德国同意。奥匈外交大臣原想与英国结盟,未果。1881年,《三皇同盟条约》签订于柏林。对比:1873年的三皇同盟只不过是新的神圣同盟,而1881年的则是有具体内容的一个中立协定。内容(P162)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1879—1880年代,意大利扩张目标:一是伺机从奥地利手中夺回原属意大利的特兰提诺和的里雅斯特;二是将临近意大利的北非作为自己的殖民地。但难以实现。意大利德普雷提斯内阁决定与德奥结盟换取支持。俾斯麦对法俄接近迹象担心三皇同盟不足以保证德国的绝对安全,赞成与意大利结盟。1882年5月20日,《三国同盟条约》。三国同盟是一个针对法国的同盟。对德国而言,不仅可以借此加强牵制俄国的力量,而且进一步孤立了法国。对奥来说,不仅可以在未来的俄奥战争中获得意大利的善意中立,而且可以不必担心意收复领土的要求。意则通过与德奥结盟加入在欧洲占据主导地位的君主国家阵营,摆脱了危险的孤立,并提高了大国的地位。

1.4德国联盟体系的完成和法俄同盟的订立

俾斯麦体系的调整与瓦解

·俾斯麦时代外交的目的是孤立法国,建立一个以柏林为中心的联盟体系,主要组成部分是三个三国同盟:俄德奥三皇同盟、德奥意三国同盟和德奥罗三国同盟。

一、保加利亚危机和三皇同盟的终结:保加利亚大公亚历山大力图摆脱俄国控制,保俄关系紧张。1885年9月,东美鲁丽亚爆发反土起义,自行宣布与保加利亚合并。沙皇亚历山大三世(1881—1894)不能容忍一个不听命于俄国的统一的保加利亚存在,迫使亚历山大大公解散保的合并。1885年君士坦丁堡会议,俄国建议恢复《柏林条约》规定的现状。俾斯麦支持俄奥合作。1886年8月,俄利用保国内亲俄势力发动政变,废除亚历山大大公。但保摄政当局在英奥支持下对俄进行抵制。1887年7月,保另立斐迪南为保加利亚大公,俄失去对保控制。奥抵制俄国在保恢复势力,使两国关系恶化。俄将奥视为在巴尔干扩张的主要障碍,奥则认识到三皇同盟根本不足以遏制俄扩张的野心。俄奥在巴尔干扩张利益的对立性注定了俾斯麦强求俄奥合作的努力将归于失败。1887年,《三皇同盟条约》期满未续,俾斯麦体系重要一环脱节。

二、法德关系危机和1887年《三国同盟续约》:保加利亚危机期间,俾斯麦担心法国趁机进攻德国。为吓阻法国,俾斯麦采取加强德国军事力量的威胁手段,决定加强德奥意三国关同盟关系,以确保德国的安全。意也有意续订三国同盟条约以获益。1887年2月10日,《三国同盟续约》。内容(P167)通过,《三国同盟续约》,意在条件允许时若主动对法开战,将得到德国的援助,这使得三国同盟演变成具有侵略性的军事同盟。

三、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

俾斯麦构建结盟体系的重要考虑:希望通过英意和英奥之间的协约联系,将英国拉入到牵制法俄的路线上来。英意在地中海存在遏制法国的共同利益,英奥在巴尔干问题上也存在遏制俄国的相同立场。如果英国加入反法俄阵营,德国就可以在地中海和近东调动起足够的力量

对付法俄,同时又赋予德国与法俄交往时更大的回旋余地。英虽与法俄有利益矛盾,但不信任德国。首相索尔兹伯里洞察俾斯麦想把对抗法俄的责任推至英国身上自己则坐收渔利的意图。他认为英国政策应既反对法俄的扩张野心,又要避免卷入与法俄的冲突。他主张与意奥只订立一种不承担明确援助义务的协定,并将范围界定在地中海地区维持现状。

1887年2—3月,英奥意以互相照会的性质达成了第一次《地中海协定》(内容P168)12月,三国又以照会的形式达成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第一次《地中海协定》是针对法国的,第二次《地中海协定》实质是关于近东的协定,针对俄国的。(P168)德国虽然没有参加,但通过其盟国意奥的参与而间接

......。但由于协议条款规定了英国承

..的实现了与英国的非同盟性联合

担义务的模糊性,又揭示了英德合作的有限程度。俾斯麦希望同俄国订立协定,获得三皇同盟规定的俄过在德法战争中采取善意中立的保证。亚历山大三世也有意从德国那里获得关于其在把巴尔干和海峡问题上的支持。

1887年6月18日,德俄《再保险条约》:三皇同盟期满,德国提议以德俄双边协定代替三皇盟约以争取沙皇好感。1887年5月,保罗·修发罗夫方案,与俾斯麦形成妥协。俄国所得到的利益是免于在国际上孤立的地位,保持它在保加利亚和东鲁美利亚得优势地位,海峡仍对英国舰队封闭。从德国方面来看,德奥同盟既已保证奥匈帝国在德法战争中保持中立,而这个条约又保持了俄国的中立,因此被称为《再保险条约》。在该约中,俾斯麦明显地支持俄国向巴尔干发展,但他的鼓励下第二次《地中海协定》目的又在于阻止俄国破坏巴尔干现状。他所允给俄国的东西,又借别人的手拿走了。

·评价:自三皇同盟终结后,俾斯麦借助《三国同盟续约》、两次《地中海协定》和《再保险条约》,实现了对其结盟体系的调整,而其目标就是要牵制法俄的力量,阻止法俄结合,确保德国在欧洲大陆占支配地位。但调整后的结盟体系仍很脆弱。首先,法德、俄奥之间存在着根本对立矛盾,俾斯麦对此始终未解决。由于德奥间存在同盟关系,一旦德俄关系再恶化,它极有可能寻求与法国联合。其次,英国态度暧昧。英国虽与法俄在殖民扩张上有矛盾,但它宁愿信奉自己的实力而不愿依靠大陆国家结盟。俾斯麦如不能很好的处理同英国的关系,其大陆结盟体系的前景仍是未知数。最后,结盟体系打上了俾斯麦个人的烙印,反映了他联合意奥、拉拢俄英、孤立法国的策略思路。这一思路有待于德国政府继续通过卓有成效的外交去实践。但自威廉二世(1888——1918)上台后,俾斯麦与之政见冲突不断。1890年3月,俾斯麦被迫辞职。新内阁的措施开始与俾斯麦拉开距离。此后,英德矛盾不断上升,法俄不断靠拢,结盟体系趋于瓦解。

四、德国外交“新路线”与法俄同盟建立

德国政策日益迫使俄国与法国接近。法对俄投资,为法俄同盟打下经济基础。威廉二世本准备与俄国订立联盟,但被军人尤其是总参谋长瓦德西所影响。瓦德西侈谈两线战争,因此应与英国订立同盟。1889年1月俾斯麦向索尔兹伯里建议缔结同盟对抗法国。但英国若与德订盟,必引法仇恨。英国1889年3月通过海军法案,建立“两强标准”,有充分把握维持海上优势,不需要大陆国家的军事援助。俾斯麦最后努力失败。

《再保险条约》三年期满,俄驻德大使保罗·修发罗夫于1890年3月7日正式提议把该约续订为期六年。1890年3月继任德国宰相的卡普利维声称,在外交上要奉行不同于俾斯麦的“新路线”,认为德国必须正视俄国的敌意和法俄结盟的可能,主张放弃与俄国的妥协,转而全力加强与英国的联系,以抗衡法俄集团。新内阁的第一项外交举措就是取消了同俄国就续订《再保险条约》谈判的计划,理由是该约既不能保护德国免遭法国的进攻,又不完全排除法俄结盟的可能,并承认俄国在巴尔干利益方面的条款还与德国对自己盟国所作的承诺矛盾。《再保险条约》的废除促使俄国倒向法国。新内阁极力拉拢英国。1890年9月,德国做出重大让步,与英国签订条约,将其在东非的殖民地桑给巴尔与英国在北海的霍尔果兰岛交换。德国目标是把英国拉入三国同盟,或促使英国扩大《地中海条约》中承担的义务。

但英国不想受制于德国,更不想在为意奥承担义务时替他们火中取栗。英国谨慎处理与法俄关系,并维持与三国同盟的关系,使自己的对外政策更有回旋余地。德国新内阁更加重视三国同盟的作用,1891年6月,三国提前一年续订《三国同盟条约》。德国为争取有所动摇的意大利留在同盟内,答应对意在北非所采取旨在“维持现状”的任何行动都将予以支持。三国同盟对法的一致立场和英国对其所表现出来的支持,促使法俄1891年8月27日达成政治协定。俄国外交大臣吉尔斯对法国前任大使拉布拉伊表示希望建立一种政治协定,但法国外长里博主张应建立军事协定。1892年8月,法俄签订军事协定,内容(P172),1894年1月,该军事协定在两国相继获得批准,法俄同盟成立,标志着俾斯麦结盟体系的终结。

五、英国的“光辉孤立”(Splended Isolation)

“光辉孤立”政策的含义,一般是指英国在和平时期,不愿对于可能发生的事件,预先同欧洲大国缔结具有长期义务、特别是军事义务的同盟条约。这实际上体现了英国维持欧洲均势的需要,也是帕默斯顿“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公式的继续。英国岛国地位和殖民大国的现实情况来看,推行军事政策以维持欧洲大国间的力量平衡、避免卷入列强之间的冲突以保持行动自由、充分利用列强间的矛盾扮演调停者的角色,是最有利于捍卫英帝国利益的,而且英国的军事实力尤其是海军实力也足以保卫英伦本土安全。

在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斗争中,大英帝国开始处于众矢之的的不利地位。世纪之交,英国的经济实力优势逐渐丧失,海上优势地位不断动摇,从而“光辉孤立”政策的基础受到严重挑战。地中海的控制权被法俄联合舰队掌握;俄国在中亚的推进威胁到英属印度的安全;俄国在远东的扩张动摇了英国在中国利益;英国不得不面对法俄德大陆强国的联合。英国被迫修正其对外政策,1902年《英日同盟》,1904、1907与法俄订立协定以抵制德国的世界霸权,并在此基础上建立协约国集团。“光辉孤立”结束。

第二章十九世纪七十——九十年代列强瓜分世界的斗争

2.1 英俄在中亚的争夺

赫拉特事件:1838年,俄国支持伊朗占领赫拉特,并规劝阿富汗埃米尔多斯特·穆罕默德汗不干涉伊朗队赫拉特的进攻,英国立即做出反应,公使声明伊朗占领赫拉特是敌对行为,东印度公司军队侵入伊朗南部。1856年英伊战争,1857年英伊和约。(P176)1839——1842年,英国发动第一次侵略阿富汗的战争。1855年,多同英属东印度公司签订条约(P177)1863年英收买埃米尔舍尔·阿里汗。1878——1880年,第二次英阿战争。舍尔·阿里汗接近俄国,英国便支持其子雅库布汗,英俄矛盾尖锐。俄国政府派遣斯托莱伊托夫将军出使阿富汗。班吉事件:1884年英国怂恿阿富汗埃米尔北部边界尽力向外扩展,而俄国也南下,1885年3月俄阿两军接触,阿富汗军队被击溃,俄军侵占班吉,这一事件几乎引发俄英之间的战争。1885年英俄伦敦议定书,规定了划分俄阿边界的原则。英、俄入侵帕米尔,荣赫鹏率英国使团进入帕米尔,俄军统领耶诺夫迫使其退回。1893年英印政府派外交秘书杜朗与阿富汗埃米尔阿卜都拉曼汗在喀布尔签订协定

2.2 列强对中国和东南亚的侵略

2.3 欧洲列强对非洲的瓜分

一、埃及人民反抗英法共管埃及:1869年11月17日,苏伊士运河开通。列强通过向殖民地国家提供贷款和购买其公债进行经济渗透和经济控制。1875年,英国首相迪斯累里抢先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名解

名解部分 洪秀全 洪秀全(1814—1864),原名洪仁坤、小名火秀,太平天国创建者及思想指导者,称“天王”,广东花县人。农民家庭出身,自幼家境贫寒。道光年间屡应科举不中,遂吸取早期基督教义中的平等思想,与冯云山、洪仁玕等人创立拜上帝教,以图“唤醒世人”。撰有《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以布教,主张建立远古“天下为公”盛世。公元1851年元旦,洪秀全率众于金田起义,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开始。 拜上帝会 拜上帝会,亦称“拜上帝教”,是太平天国领袖洪秀全吸收基督教教义而成立的特殊组织,其目的是推翻清朝统治。19世纪中期,洪秀全受基督教布道书《劝世良言》的影响,在家乡广东花县组织拜上帝会,并模拟《劝世良言》写成《原道救世歌》《原道醒世训》《原道觉世训》等书,作为该会教义,同时又制定了宗教仪式与会规。洪秀全自称上帝次子,称耶稣为天兄,并将此作为组织管理农民起义队伍的手段。拜上帝会虽曾得益于基督教,但在许多方面与基督教大相径庭。洪秀全以拜上帝会为组织形式,以会员为基本力量,发动反清武装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 永安建制 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今蒙山)后,相继建立起各项制度,史称永安“封王建制”。主要内容有: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西王以下诸王均受东王节制;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建立圣库制度;令人民蓄发;刊行官方文书。太平天国初具建国规模,进一步巩固了金田起义以来的斗争成果,大大提高了太平军的战斗力,为太平军的出省作战和迅速发展打下了基础。 湖口大捷 湖口大捷是太平军粉碎清军水陆进攻、扭转西征战局的关键一战。公元1855年初,湘军反扑九江。太平天国派石达开等率军西援。西征援军到达江西湖口后,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与清军相持一月有余。同年2月,太平军突袭湘军水师,湘军大败。同时驻守九江的太平军很好的配合了湖口的战斗。湖口大捷的胜利,扭转了西征军湘潭战后连续败退的局面,太平军从此乘胜西进,全面反攻。到1856年,湖北东部,江西和安徽的大部分均为太平军所控制。 三河大捷 三河大捷是太平天国后期太平军在安徽三河镇歼灭湘军精锐李续宾部的一次著名战役,也是太平天国战争史上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著名范例。1858年,李续宾率部进攻三河,陈玉成得知三河危急的消息,星夜驰援三河,在当地军民的配合下,以正确的战略战术,全歼清军。三河大捷是继浦口之役之后又一次胜利之役,复苏了后期太平军的士气,扭转了内讧后的危局,保卫了太平天国在安徽的根据地,迫使清军从安庆外围撤走,安庆之围不战而解。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1. Transcendentalism The origin of it is a philosophical and literary movement centered in Concord and Boston, which marks the summit of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19th-century movement of writers and philosophers in New England who were loosely bound together by adherence to an idealistic system of thought based on a belief in the essential unity of all creation, the innate goodness of man, and the supremacy of insight over logic and experience for the revelation of the deepest truths. The major features of American Transcendentalism are:It emphasis on spirit, or the Oversoul,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universe. It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the individual. To them the individual was the most important element of society. It offered a fresh perception of nature as symbolic of the Spirit or God. 2.Romanticism The Romanticism period stretches from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through the outbreak of the Civil War. It is a term associate with imagination boundlessness, and in critical usage is contrasted with classicism which is commonly associated with reason and restriction. The features of Romanticism are: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in a way derivative: American romantic writing was some of them modeled on English and European works. American romanticism was in essence the expression of "a real new experience "and contained"an alien quality".Representatives:William Cullen Bryant; Henry Longfellow and James Cooper, Washington Irving. 3.Realism: In American literature, the Civil War brought the Romantic Period to an end. The Age of Realism came into existence. It came as a reaction against the lie of romanticism and sentimentalism. Realism turned from an emphasis on the strange toward a faithful rendering of the ordinary, a slice of life as it is really lived. It expresses the concern for commonplace and the low, and it offers an objective rather than an idealistic view of human nature and human experience.The representatives are Howells, James, and Mark Twain. 4. Naturalism American naturalism was a new and harsher realism, it had come from Europe. Naturalism was an outgrowth of realism that responded to theories in science, psychology, human behavior and social thought current in the late nineteenth century. The background of naturalism are: In the last decade of the nineteenth century,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dustry and modern science, intelligent minds began to see that man was no longer a free ethical being in a cold, indifferent and essentially Godless universe. In this chance world he was both helpless and hopeless.Major Features of it are:Humans are controlled by laws of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The universe is cold, godless, indifferent and hostile to human desires.Representatives of it such as Stephen Crane, Frank Norris and Theodore Dreiser. 5.New Criticism The New Criticism as a school of poetry and criticism established itself in the 1940s as an academic orthodoxy in the United States. The school has its beginning in the 1920s. It focus on the analysis of the text rather paying attention to external elements such as its social background, its author's intention and political attitude, and its impact on society. Then it explores the artistic structure of the work rather than its author's frame of mind or its reader's responses. It also see a literary work as an organic entity, the unity of content and form, and places emphasis on the close reading of the text. These New Critics included T.S. Eliot,I.A.Richards,John Crowe Ransom, Allen Tate and some other critics. The New Criticism has tended to divorce criticism from social and moral concerns, which was to become one salient feature of the movement. 6.Imagism: Between 1912 and 1922 there came a great poetry boom in which about 1000 poets published over 1000 volumes of poetry. Indeed ,to express the modern spirit, the sense of fragmentization and dislocation, was in large measure the aim of quite a few modern literary movements, of which Imagism was one.The first Imagist theorist, the English writer T.E.Hulme. Hulme suggests that modern art deals with expression and communication of momentary phases in the poet's mind. The most effective means to express these momentary impressions is through the use of dominant image.It is a literary movement launched American poets early in the 20th century that advocated the use of free verse, common speech patterns, and clear concrete images as a reaction to Victorian sentimentalism. The representatives are Ezra pound, William Carlos Williams and some other poets.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1、稷下学宫 就是我国古代一种特殊办学形式,就是学术上百家争鸣的场所,也就是当时私学空前发展的一个标志,意味着封建制官学的萌芽。就是春秋用士、养士发展而来,就是有教师有学生、有教有学的教育机构,属官学与私学合营性质。 2、《论语》 《论语》就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与对话文体为主,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论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通行本《论语》共二十篇。 3、有教无类 就是孔子的办学方针,它规定了孔子办私学的教育对象,其基本含义就是,不分华夷,无别贵贱,扩大受教育的对象,使那些愿意学习而在学力、经济条件与时间上又不允许的人,都有可受教育的权利与机会。这一教育主张顺应了社会历史进步潮流,打破了少数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扩大了受教育的范围,符合教育事业的发展趋势。 4、学而优则仕 就是孔子选拔人才的方针,就是子夏概括的孔子的教育目的。其基本含义就是主张把官职与学习紧密联系起来,培养与选拔能治国安民的贤能之士。为平民从政开辟了道路,促进了私学的勃兴,有利于封建官僚制的形成。 5、性善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主要观点之一,战国时期孟子首先提出。性善论就就是说人的本性具有善的道德价值,每个人生来就有向善的潜能。性善论就是孟子仁政学说的理论基础,对后世有重要影响,宋明学者予以改造后,成为中国古代人性论的正统理论。 6、性恶论 中国古代人性论的重要学说之一,认为人的本性具有恶的道德价值,战国末荀子倡导这种理论。性恶论以人性本恶,强调道德教育的必要性,性善论以人性本善,注重道德修养的自觉性,二者既相对立,又相辅相成,对后世人性学说产生了重大影响。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与教育之间的关系,就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7、《学记》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就是战国末期思孟学派乐正克的著作,就是中国古代教育史上与世界教育史上一部最早、最完整的教育学专著,对先秦的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作了全面的总结与概括,论述了教育作用、目的与任务,以及教育制度、教学内容、原则与方法以及教师及师生关系,对有关教育学的基本问题都有精辟的论述,奠定了我国古代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8、太学 太学的本义就就是儒家经典中所说的大学,我国古代官立高等学府,中央官学的核心。大学之名始于西周,就是天子之学辟雍的别名。公元前124年,朝廷为五经博士配备一定数额的弟子,就成为汉代太学的开端,以后历代大多都有太学,属中央官学,大学性质。招收学生资格历代多有变化。太学的建立,使地主阶级有了培养统治人才的正式大学,标志着中国古代封建官立

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具体名词解释 第八章 22日,身为美国驻苏联代办的乔治;凯南向美国国务院发回了一封长达8000字的电文,对苏联的内部社会和对外政策进行了深入分析,提出必须把苏联看作政治上的敌手,采取强硬政策,这为遏制对象奠定了理论基础。1947年3月,美国总 义,标志着遏制战略的正式形成。 削弱的情况下,以军事包围、经济封锁、政治颠覆,特别是局部性的武装干涉和 叶的世界政治产生了重大影响。 遏制战略的目标:阻止苏联势力的进一步扩张;揭穿苏联意图的虚伪;敦促克里姆林宫收缩其控制和影响;在苏联内部培育破坏性种子,使克里姆林宫至少改变其行为以符合普遍接受的国际准则。 杜鲁门主义(Trumen Doctrine):丘吉尔的铁幕演说为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拉开了序幕。1946年9月24日克利福德报告全面勾画了美国在以后一个时期将推行的以军事抑制为主的遏制战略。西南河土耳其危机为杜鲁门主义的出来提供了机会。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在美国会参众两院特别会议上发表了后来被称之为“杜鲁门主义”的国情咨文。 杜鲁门把世界所有国家分为两类,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自由的”;

另一类国家的生活方式是“不自由的”,是“少数人强加于多数人的”。他说所有国家面临两种生活方式的选择,美国必须领导“自由世界”,遏制共产主义威胁。 杜鲁门主义实质上是美国遏制苏联、称霸世界的全球扩张主义,它是战后美国对外政策的转折点,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的正式终结和美国对苏遏制战略的正式实施与美苏全面冷战的正式开始。美国对外战略正式进入冷战时代。 马歇尔计划:马歇尔计划提出的背景和动因是◎美国全球战略的需要◎控制西欧的需要◎输出商品与资本◎遏制苏联。马歇尔计划的提出(1947.6.5),Marshall Plan 官方名字“欧洲复兴计划”,European Recovery Program (ERP)马歇尔计划的运作方式—欧洲经济合作委员会。 历史作用:◎西欧经济恢复到战前水平,政局趋向稳定◎美国是最大的受益者 ◎马歇尔获得1953年诺贝尔和平奖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布鲁塞尔条约》:签署(英、法、荷、比、卢五国)生效主要内容及其性质:以军事同盟为核心的多边军事条约,是在美国操纵下,建立欧洲军事集团的第一步。始创成员国:美、加、英、法、意、荷、比、卢、丹、挪、冰、葡12国 1949.4.4签署 <<北大西洋公约>>生效北约成立的宗旨是:通过集体防御,维护北大西洋地区的和平、安全、稳定和利益。当时12个缔约国签订的北约文件包括1个序言和14项条款,其核心是第5项条款,即“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的一个或数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将被视为对全体缔约国的进攻。”北约是一个联合抗苏的重要军事联盟,有权组织进攻或进行“自卫”。北约是在美国的倡议和组织下成立的。美国极力主张成立北约的

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详解

2016中国近代史名词解释 第一章:鸦片战争和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1、闭关政策:清政府从1757年开始施行的对外交往政策。下令只限开放广州一口通商,严格控制对外贸易。之后连续颁布了许多条文,对外国人的各方面活动及华夷交往等都做了细致的规定;一方面它是落后的闭塞的封建自然经济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清朝统治集团民族狭隘性的表现。结果:丧失对外贸易的主动权,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进步,使中华民族长期隔绝在世界潮流之外。 2、虎门销烟:禁烟运动中林则徐主持查禁和销毁鸦片的著名事件。鸦片输入给清朝统治带来严重危机,道光皇帝采取了禁烟派的主张,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州查禁鸦片。在林则徐的主持下,于1839年6月3日至25日在虎门海滩将所有缴获的鸦片当众销毁。虎门销烟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斗志,表明了中国人民反抗外国侵略、维护民族尊严的坚强决心。但也成为鸦片战争导火线。 3、领事裁判权(又称治外法权):列强国家通过不平等条约获取的该国侨民不受中国法律管辖的特权。1843年,中英《五口通商章程》开始规定此特权,接着美、法、俄、日等国也相继在中国取得了此项特权。凡在中国享有领事裁判权的国家,其在华侨民犯罪可以不受中国法律的制裁,而只能由各该国领事,按照各国的法律进行裁判。这项规定严重破坏了中国的司法权。 4、片面最惠国待遇:指缔约国一方得以均沾对方给予第三国的一切条约权益,但并不给予对方对等权益。始于《虎门条约》规定,此项条款为英国和其他国家在侵略中国的过程中,互相援引,攫取各种侵略权益开创了恶例。 第二章:太平天国及第二次鸦片战争 5、拜上帝会:是一个以宗教为形式的农民革命组织,是洪秀全用以组织进行革命的工具。它继承历代农民革命的传统,吸收西方基督教教义中的“一神教”思想和“平等”观念,以及古代“大同”思想,宣扬“神天上帝”的无上权威,树立起一神教思想。拜上帝会使洪秀全个人的宗教理想现实化,进一步激扬了他的宗教狂想。在整个太平天国时期,都以拜上帝教为思想武器,进行宣传组织工作。后随太平天国失败而消亡。 6、湘军:晚清由曾国藩招募湘勇编练的一支军队。1853年,曾国藩受咸丰皇帝命去长沙帮办团练。他以湘勇为基础,实行勇丁由将官亲自招募的制度,同时对士兵灌输以封建伦理纲常,并进行严格军事训练,全军统辖于曾国藩。湘军以营为单位,其主要将领有左宗棠、刘坤一等。曾国藩和湘军成为清朝反动统治的重要支柱。 7、圣库制度: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国库。规定个人一切财产及战利品皆应上缴圣库,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由圣库供给,违者治罪。肇始于起义之初,广泛推行于定都天京时期。它的实行对太平天国初期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后随着财货来源丰富逐渐名存实亡。 8、永安建制:1851年9月太平军攻克广西永安后相继建立的各项制度。主要内容:确定官制,封杨秀清为东王、萧朝贵为西王、冯云山为南王、韦昌辉为北王、石达开为翼王;颁行天历,废除清朝纪年。永安建制为太平天国运动迅速发展奠定了政权基础。 9、亚罗号事件:1856年围绕中国商船亚罗号进行的中英交涉。1856年10月8日,中国商船“亚罗”号,因窝藏海盗,受到广州水师搜查,船上海盗被捕。而英国驻广州领事巴夏礼却称该船为英船,要求立即释放被捕人犯,向英道歉。但当叶名琛把人全部送还时,巴夏礼仍然拒收,后英军悍然向广州发动进攻。亚罗号事件成为第二次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10、马神甫事件:亦称西林教案,是法国为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而制造的借口。1853年,法国天主教神甫马赖非法潜入广西西林县,披着宗教外衣,进行侵略活动。1856年,知县逮捕马赖及其爪牙,将其处死。法国遂以此为借口,于次年联合英国出兵侵华。 11、《瑷珲条约》:1858年奕山与沙俄总督在瑷珲签订的不平等条约。主要内容为:沙俄割占外兴安岭以南,黑龙江以北六十多万平方公里中国领土;乌苏里江以东中国领土划为中俄共管;黑龙江、乌苏里江只准中、俄两国船只航行。1860年订立中俄《北京条约》时清政府始予认可。 12、《天津条约》: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英、法、俄、美强迫清政府签订的不平等条约。1858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Allegory is a narrative that serves as an extended metaphor. Allegories are written in the form of fables, parables, poems, stories, and almost any other style or genre. The main purpose of an allegory is to tell a story that has characters, a setting, as well as other types of symbols, that have both literal and figurative meanings. One well-known example of an allegory is Dante’s The Divine Comedy.In Inferno, Dante is on a pilgrimage to try to understand his own life, but his character also represents every man who is in search of his purpose in the world. Alliteration is a pattern of sound that includes the repetition of consonant sounds. The repetition can be located at the beginning of successive words or inside the words. Poets often use alliteration to audibly represent the action that is taking place. Aside is an actor’s speech, directed to the audience, that is not supposed to be heard by other actors on stage. An aside is usually used to let the audience know what a character is about to do or what he or she is thinking. Asides are important because they increase an audience's involvement in a play by giving them vital information pertaining what is happening, both inside of a character's mind and in the plot of the play. Gothic is a literary style popular during the end of the 18th century and the beginning of the 19th. This style usually portrayed fantastic tales dealing with horror, despair, the grotesque and other “dark” subjects. Gothic literature was named for the apparent influence of the dark gothic architecture of the period on the genre. Also, many of these Gothic tales took places in such “gothic” surroundings. Other times, this story of darkness may occur in a more everyday setting, such as the quaint house where the man goes mad fro m the "beating" of his guilt in Edgar Allan Poe's “The Tell-Tale Heart.”In essence, these stories were romances, largely due to their love of the imaginary over the logical, and were told from many different points of view. CATHARSIS is an emotional discharge that brings about a moral or spiritual renewal or welcome relief from tension and anxiety. According to Aristotle, catharsis is the marking feature and ultimate end of any tragic artistic work. IMAGERY: A common term of variable meaning, imagery includes the "mental pictures" that readers experience with a passage of literature. It signifies all the sensory perceptions referred to in a poem, whether by literal description, allusion, simile, or metaphor. Surrealism is an artistic movement doing away with the restrictions of realism and verisimilitude that might be imposed on an artist. In this movement, the artist sought to do away with conscious control and instead respond to the irrational urges of the subconscious mind. From this results the hallucinatory, bizarre, often nightmarish quality of surrealistic paintings and writings. Sample surrealist writers include Frank O'Hara, John Ashberry, and Franz Kafka.

中国教育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1.诸子百家: 指先秦至汉初各学派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后用作当时各学派的总称,泛指学派众多,习惯上就是指“九流十家”,即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六家,加上纵横家、杂家、农家,合称“九流”,再加上小说家则称为“十家”。 2.科举制度: 所谓科举制度,就是封建王朝的一种选士制度。因为它是采取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封建国家所需要的各级官吏的一种制度而得名。基本方法是,由国家设立科目,通过逐级统一考试,按成绩选录人才,分别授予官职。 3.博士祭酒: 博士――太学的教授称博士,其主要职责是“掌教弟子”,以教学为主。但“国有疑事”仍应“掌承问对”,即参加朝廷的政治、学术讨论。此外,还有“奉使”及巡视地方政教等工作。众博士通常推举一名德高望重、明达渊博者为首,西汉称为“博士仆射”,东汉称“博士祭酒” 4.“六学二馆”: ?中央官学有直系和旁系两大系统: 直系有:国子学、太学、四门学、书学、算学、律学等六学?旁系有:门下省的弘文馆和东宫的崇文馆等两馆 这二馆与国子监所辖的学校又称为“六学二馆” 5.学在官府: “学在官府”(“官师合一”)__学术和学校都掌握在官府中,典章制度、图书、文物等都收藏在宫庭里,担任教师官职的是一些世代相传的为奴隶主贵族服务的文化官吏。“古代惟官有学,而民无学,其原因,一则惟官有书,而民无书,一则惟有其器,而民无器也。”“学术既专为官有,故教育亦非官莫属。”(黄绍箕《中国教育史》) 6.连中三元: 科举制度称乡试、会试、殿试的第一名为解元、会元、状元,合称“三元”。接连在乡试、会试、殿试中考中了第一名,称“连中三元 7.“焚书坑儒”: 是秦代统制文化学术、镇压知识分子的事件。秦始皇三十四年,以淳于越为代表的儒生向秦始皇进谏,要求废除郡县制,恢复分封制。儒生攻击朝政,主张“师古”,正是从“六艺”中寻找论据,针对这类争议,李斯等人认为,

最新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近代国际关系史名词解释 波兰-萨克森问题是拿破仑战争后维也纳会议上俄、奥、普争夺波兰萨克森这一地区所引发的问题,维也纳会议的核心问题拿破仑所建立的华沙大公国原为普鲁士瓜分波兰时所获得,维也纳会议上普鲁士要求按“正统原则”恢复原占领地,而沙皇企图独占整个波兰,便希望用萨克森和普鲁士进行交换。奥地利不希望普在德意志中的实力加强,同时也担心俄国的实力强大后会在本国内部导致民族问题尖锐化,因此坚决反对普俄两国就此协议。英国则希望维持欧洲力量的均势而支持奥地利反对普俄的行动。经过激烈的争吵,俄普奥达成协议,瓜分了波兰。关于萨克森问题,普鲁士获得了其部分领土并得到瑞典的波美拉尼亚,莱茵河左岸地区和威斯特伐里亚作为补偿。 《比利牛斯条约》;继《威约》签订后,法西战争并未结束,一直到1659年,法国最终击败西班牙,双方签订《比利牛斯条约》。主要内容:⑴法国波旁王室与西班牙哈布斯堡王室联姻;⑵西班牙放弃对阿尔萨斯的要求。该条约的一些条款对法西两国以后的对外政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整个欧洲的国际关系。 三国干涉还辽是指《马关条约》签订后,俄、德、法三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归还中国辽东半岛一事。1895年4月,三国照会日本,要求其无条件放弃对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在甲午中日战争中元气大伤,无力武力抗拒三国。1895年5月同意放弃辽东半岛,但要求中国增加3000万两白银的赔款。三国干涉还辽后,一场瓜分中国的狂潮正在酝酿之中。 大陆封锁体系大陆封锁体系是指拿破论为了在经济上击垮英国而建立的一个战略体系。它由两次“柏林敕令”和“枫丹白露敕令”组成。这一体系在最初有效地打击了英国,但随着英国拓展海外贸易,并实行反封锁政策,体系的物质基础受到了动摇,后来在欧洲大陆矛盾的斗争中,大陆封锁体系土崩瓦解了。 遗产战争是指法王路易十四以继承西班牙遗产为名发动的战争,实质为法国霸权政策的产物。法国霸权政策的重点是夺取哈布斯堡家族的领地,削弱哈布斯堡王朝的势力。1665年,西班牙国王腓力四世去世,法王路易十四以王后为腓力四世长女的名义,西班牙索要西属尼德兰作为菲利普四世的遗产。这一要求被西班牙拒绝。法国于1667年向西班牙发动战争,史称“遗产战争”。1668年,在英、荷、瑞的介入下,签订亚琛条约,战争结束。 普法战争指1870—1871年普鲁士与法国之间的一场重大战争,是普完成德意志统一的三场王朝战争中的最后一场。战后法德签订《法兰克福和约》,规定(1)法国赔款50亿法郎(2)法国割阿尔萨斯和洛林的一部分给德国(3)赔款付清前部分德军留驻巴黎。普法战争加深了法德的矛盾,为一战埋下祸根。 《航海条例》是英国政府旨在奖励和保护本国航运业和海外贸易的一系列法令的总称,目的是打击荷兰的海上优势。英荷就此进行了一系列谈判,但荷兰拒不接受《航海条例》,谈判破裂,第一次英荷战争爆发。荷兰战败,于1654年与英国签订《威斯敏斯特和约》,规定荷兰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英国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英国也不得与欧洲以外的荷兰岛屿和殖民地通商。该条约几乎是《航海条例》的翻版。由此,荷兰作为海上大国的地位受到削弱,英国开始踏上了争夺海上霸权的殖民帝国之路。 近代国际关系史简答题 简述19世纪后期欧洲主要大国的对外扩张政策:1.英国在亚非扩张的重点是阿富汗、伊朗、中国、缅甸、埃及和南非,在非洲企图实现从开罗到开普敦的“两C计划”,控制自北到南的非洲大陆。2.法国扩张重点也是在亚洲和非洲,它们主要要是埃及、阿尔及利亚、突尼斯、越南和中国。3.德国在非洲强占了多哥等地,还企图把德属东非和西南非洲连成一片,建立一个从大西洋到印度洋的德属殖民帝国,德国在亚洲将中国视为扩张的主要目标。 简述19世纪末20世纪初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的三次战争及结果:1)1898美西战争,西班牙战败,1898年12月签订《巴黎和约》2)1899英布战争结果英国外交作出重大调整,由光辉孤立转向结盟3)1904日俄战争1905年9,日俄两国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主要内容:俄国承认日本在朝鲜的“优越权利”;东三省的行政权归还中国;俄国将旅顺大连的租借权移交日本;库页岛南部割让给日本 试评述俾斯麦的外交:1.现实主义外交:俾斯麦对外国政府的态度取决于该政策可能对普鲁士带来的损害或益处。在德意志统一前,俾斯麦从本国实力出发,利用灵活的外交手段以谋取利益最大化,在军事行动中也充分考虑到外交的因素,比如联奥攻丹,利用地理上的关系吞并了石勒苏伊格与赫尔斯

近代史名词解释全(1)

三国干涉还辽:1985年中国清政府因甲午战败被迫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其中规定把台湾、澎湖列岛和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激化了列强争夺中国的矛盾。俄国联合法国和德国共同干涉,迫使日本放弃了割占辽东半岛的要求。日本则再向中国勒索3000万两白银“赎辽费”作为补偿。俄、德、法三国借口干涉还辽“有功”,要求租借中国港湾作为报酬,由此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皖系军阀——段祺瑞 直系军阀——冯国璋 奉系军阀——张作霖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的纲领性文件。遵循“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的原则,希望建立“有田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钱同使,无处不均匀,无处不饱暖”的理想社会。《天朝田亩制度》从根本上否定了封建社会的基础即封建地主的土地所有制,表现了广大农民要求平均分配土地的强烈愿望, 是对以往农民战争中“均贫富”、“等贵贱”和“均平”、“均田”思想的超越和发展,具有进步意义。但它并没有超出农民小生产者的狭隘眼界,所描绘的理想天国,具有不切实际的空想的性质,从未实行。 《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后期洪仁玕提出的统筹全局的社会发展方案,这是一个带资本主义色彩的施政纲领。它的出现,表现了太平天国领导人学习西方“摸索救国救民的真理”,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然而这些措施未能真正实行。 借师助剿:在太平天国进军江南时,清朝地方官闻风丧胆,有人建议把镇压太平军的希望寄托在借助外国军队上,这就是中外反动势力勾结、联合镇压太平天国的“借师助剿”方略。 公车上书:公元1895年4月,清政府在中日甲午战争中失败,派李鸿章赴日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引起全国人民的反对。是年,康有为在京会试,他号召各省举人一千三百余人联名上万言书,提出拒签和约、迁都抗战、变法图强三项主张,震撼全国。史称“公车上书”。 百日维新:1898年6月11日,光绪颁布了“明定国是”谕旨,宣布开始变法,在此后的103天中,接连发布了一系列推行新政的政令,史称戊戌变法,又称百日维新。维新运动遭到封建守旧势力的激烈反对,康有为、梁启超出逃,谭嗣同、杨锐、刘光第、林旭、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史称“戊戌六君子”,维新失败。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改良运动。 虎门销烟:道光1839年6月3日,历时23天的虎门销烟,在林则徐的指挥下,共销毁鸦片2376254斤。向全世界宣告了中华民族决不屈服于侵略的决心。虎门销烟是我国近代史上反帝国主义的光辉一页。为鸦片战争的导火线。 平壤之战:发生于1894年9月15日,是双方陆军首次大规模作战。当时驻守平壤的清军共三十五营,一万七千人;进攻平壤的日军有一万六千多人,双方兵力旗鼓相当。但清军总统(总指挥)叶志超贪生怕死,于午后四时树白旗停止抵抗,并下令全军撤退。六天里,清军狂奔五百里,于21日渡鸭绿江回国。日军占领朝鲜全境。 黄海海战:发生于1894年9月17日,是发生于鸭绿江口大东沟附近海面的中日双方海军一次主力决战。 海战的结果是北洋舰队损失“致远”、“经远”、“超勇”、“扬威”、“广甲”(“广甲”逃离战场后触礁,几天

美国文学名词解释

American Dream: American dream means the belief that everyone can succeed as long as he/she works hard enough. It usually implies a successful and satisfying life. It usually framed in terms of American capitalism(资本主义), its associated purported meritocracy,(知识界精华)and the freedoms guaranteed by the U.S. Bill of Rights. American Puritanism清教主义: Puritanism is the practices and beliefs of the puritans. The Puritans were originally members of a division of the protestant church who wanted to purify their religious beliefs and practices. They accepted the doctrines of predestination, original sin and total depravity, and limited atonement through a special infusion of grace from God. American literature in the 17th century mostly consisted of Puritan literature. Puritanism had an enduring influence on American literature. It had become, to some extent, so much a state of mind, so much a part of national cultural atmosphere, rather than a set of tenets. Transcendentalism 超验主义: Transcendentalism was a group of new ideas in literature, religion, culture and philosophy that emerged in New England in the early to middle 19th century. Transcendentalists spoke for cultural rejuvenation and against the materialism of American society. It placed emphasis on spirit, or the Over soul, as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 in the world. It stressed the importance of individual and offered a fresh perception nature ad symbolic of the spirit of God. Prominent transcendentalists included Ralph Waldo Emerson and Henry David Thorough. American Naturalism自然主义: American naturalism was a new and harsher realism. The naturalists attempt to achieve extreme objectivity and frankness, presenting characters of low social and economic classes who were determined by environment and heredity. It emphasized that the world was amoral, the men and women had no free will, that lives were controlled by heredity and environment, that the destiny of humanity was misery in life and oblivion in death. The pessimism and deterministic ideas naturalism pervaded the works of such American writers as Stephen Crane and Theodore Dreiser. American Naturalism(美国自然主义文学):The American naturalists accepted the more negative interpretation of Darwin’s evolutionary theory and used it to account for t he behavior of those characters in literary works who were regarded as more or less complex combinations of inherited attributes, their habits conditioned by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2) naturalism is evolved from realism when the author’s tone in writing becomes less serious and less sympathetic but more ironic and more pessimistic. It is no more than a gloomy philosophical approach to reality, or to human existence.3>Dreiser is a leading figure of his school. The Gilded Age镀金时代:the Gilded Age refers to the era of rapid economic and population growth in the United States during the post-Civil War and post-Reconstruction eras of the late 19th century. The term "Gilded Age" was coined by Mark Twain and Charles Dudley Warner in their 1873 book, The Gilded Age: A Tale of Today.The Gilded Age is most famous for the creation of a modern industrial economy. The end of the Gilded Age coincided with the Panic of 1893, a deep depression. The depression lasted until 1897 and marked a major political realignment in the election of 1896. After that came the Progressive Era. The Lost Generation: The Lost Generation is a group of expatriate American writers residing primarily in Paris during the 1920s and 1930s. The group was given its name by the American writer Gertrude Stein, who used “a lost generation” to refer to expatriate Americans bitter about their World War I experiences and disillusioned with America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