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知识总结

孙权劝学知识总结
孙权劝学知识总结

第4课孙权劝学

一、全文讲解篇

◆本文选自《资治通鉴》,这本书是由北宋(朝代)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撰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

1、劝学,劝说,鼓励学习。文题点明了文章所写的故事的主要内容。

2、本文仅区区129字,以“劝学”为中心事件展开描写,写吕蒙在孙权劝说下“乃始就学”,其才略很快就有惊人的长进的故事,点明了学习的重要性。

3、写作思路: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赞学

4、人物性格:孙权(严格要求下属、循循善诱)、吕蒙(知错就改,谦虚好学)、鲁肃(敬才爱才)

5、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6、全文解析: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从孙权的话中,既可以看出他的善劝,又可以感到他对吕蒙的亲近、关心、期望,而又不失人主的身份。“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情不自禁的赞叹,可见鲁肃十分惊奇的神态,以他眼中吕蒙变化之大竟然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人长进。需要指出的是,鲁肃不仅地位高于吕蒙,而且很有学识,由他说出这番话,更可表明吕蒙的长进确实非同一般。“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是吕蒙对鲁肃赞叹的巧妙接应。“三日”

形容时间很短,“刮目”是擦拭眼睛,表示十分惊奇、难以置信的样子。从吕蒙的答话中可见他颇为自得的神态,他以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表明自己才略长进之快之大。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鲁肃、吕蒙的话则有调侃的意味,二者的情调是不同的。

在本文中,写鲁肃、吕蒙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两人的真实性情和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这是全文的最精彩之处。

7、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8、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身教,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议论”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9、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10成语:吴下阿蒙、刮目相待(解释)(1)成语:吴下阿蒙。意思是:指没有学问的人。

(2)成语:士别三日意思是:刮目相待。不能以老观点来评判人或事物,必须要有发展的战略眼光

二、重点复习篇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通“耶”,语气词)

(二)词的积累

①重点词语

卿.今当涂

..掌事(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当涂,当道,当权)

但.当涉猎

..(但,只。涉猎,粗略的阅读)

刮.目相待(擦)

肃遂.拜蒙母(于是,就)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孤,古代君王的自称,可译为“我”。治,研究)蒙乃.始就.学(乃,于是,就。就,靠近)

及.鲁肃过.寻阳(及,到了……的时候。过,到)

即更刮目相待

....(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

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见事,认清事物。乎,啊,表示感叹语气)

②一词多义

当:1.当.涂掌事(与“涂”连用译为“当道,当权”)2.但当.涉猎(应当)

见:1.见.往事耳(动词,知道)

2.见.渔人,乃大惊(动词,看见)

3.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动词,认清,识别)

若:1.孰若.孤(动词,比得上)

2.仿佛若.有光(介词,好像)

之:1.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2.于厅室之.东北角(助词,的)

乃:1.乃.不知有汉(竟)

2.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为: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动词,做)

2.不足为.外人道也(介词,对,向)

③古今异义

但.当涉猎(古义:只。今义:转折连词。)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见往事

..耳(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及鲁肃过.寻阳(古义:到。今义:经过。)

(三)句式积累

1.省略句:“肃遂拜蒙母”中,“拜”后省略介词“于”,可补充为“肃遂拜于蒙母”。

2.倒装句:①“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中,“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②“蒙辞以军中多务”是倒装句,正常语序应为“蒙以军中多务辞”。

(四)朗读课文,注意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表反问语气,吗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表限止语气,罢了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表感叹语气,啊

(五)解释成语1 吴下阿蒙:人没有学问,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2 刮目相待:用新的眼光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六)问答题

1 鲁肃“大惊”与“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表现了什么神态?表现十分惊奇的神态与情不自禁的赞叹。

2 吕蒙的答话以“士别三日”“刮目相待”显示出他怎样的神态?既显示了他颇为自得的神态,又巧妙地接应了鲁肃的赞叹,表现出一种当之无愧的坦然态度。

3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文的主要事情孙权劝学与鲁肃与蒙论议后赞叹非复吴下阿蒙两件事。

4 孙权与吕蒙对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孙权终于成功地劝吕蒙学习。

5 课文怎样表现吕蒙的学习效果的?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论议来表现的。

6 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⑴交代吕蒙的身份“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必要性⑵用限止语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来克服吕蒙畏难的心理

⑶现身说法“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指出其可行性。

7 吕蒙读书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通过谁的所见所语来表现的?“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通过鲁肃的所见所语来写。

8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因为情况是在不断的变化,人也在不断的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9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10 本文通过什么方法表现人物性格的?文章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11 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概括本文的内容,这个成语是开卷有益

12 文中的“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书,自以为大有所益”是孙权入情入理现身说法地劝吕蒙学习,而“蒙乃始就学”说明吕蒙是一个一点就破的人,“卿今者

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是鲁肃赞美吕蒙学有成效的话,这是一种侧面描写的手法。

13 孙权劝吕蒙学习,为吕蒙确定的学习目的是什么?学习方法是什么?见往事耳但当涉猎

14 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过程给你什么启发?启示:人只要肯读书,就会有所进步(开卷有益)

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第8课木兰诗

一、全文讲解篇

诗歌对木兰代父从军的缘由、离别、辞官还乡、家人团聚的内容写得详细。对出征前

的准备及十年的征战内容则写得简略。这样处理详略,不只为了求得行文的变化,使结构

疏密有致,主要是为了更好地刻画人物。

以细腻的心理刻画来塑造人物形象。第二段中对木兰心理刻画是全文最精彩的部分:“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

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这段描写展示了木兰丰富多彩的内心

世界,表现木兰那少年缠绵的情怀。思念之情与爱国之情交织在一起,刻画出木兰毅然离

家保国,不畏艰难险阻,勇往直前的英雄气概和刚强的性格。

用词精当。如木兰辞官还乡,同亲人合家欢聚一节,文中用一系列动词:“开”、“坐”、“脱”、“著”、“理”、“铁”,含蓄地展示了木兰此时的心理——急于恢复女儿装,表现了木兰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归来后喜不自禁的心情,刻画出了木兰天真活泼、淳朴可

爱的性格。

二、重点复习篇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机杼zhù可kè汗hán 鞍鞯jiān 辔pèi头溅jiān溅啾jiū啾柝tuò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1)木兰当户织当:对着。(2)惟闻女叹息惟:只。(3)愿为市鞍马市:买。(4)赏赐百千强强:有余。(5)出郭相扶将郭:外城。(6)著我旧时裳著:穿。(7)双兔傍地走傍:靠近,贴近。(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只。(9)万里赴戎机戎机:战争。(10)旦辞爷娘去旦:早晨。

3.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对镜帖花黄帖通贴,贴上

二、重点句子

1.用原文填空。(1)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2)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3)木兰替父从军的原因是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4)表现将士苦寒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5)表明木兰功劳之大、赏赐之多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听不见爹娘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胡人战马的嘶鸣声。点拨:重点理解“但”“闻”“溅

溅”等词语。(2)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越过一座座的山。点拨:重点理解“戎机”“度”等词语。(3)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雌雄两兔一起并排着跑,怎能辨别哪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

点拨:重点理解“傍地走”“安”等词语。(4)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可汗问木兰想要什么,木兰回答不想做官。点拨:重点理解“问所欲”“不用”等词语。

四、文学(文体)常识背记知识清单

《木兰诗》选自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这是南北朝时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通假字:“帖”通“贴”,“火”通“伙”

◇修辞手法:顶针、互文、对偶、反复(P68 练习二、三)

重点难点句子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解析:这一句写木兰停机叹息,设置了悬念,使读者产生疑问,自然引出下文。“不闻”“惟闻”两句对偶。

2.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解析:反复写“无所思”、“无所忆”,反映了木兰从军前复杂的心理活动及严肃认真的态度。“女亦”两句是复沓句。复沓与叠句的区别是,复沓可以更换少数词语,而叠句的词语完全相同。“女亦”两句,以及“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节八句,也是复沓。

3.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解析:一方面写征途的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大刀阔斧地表现出出征健儿的豪迈气概;一方面以宿营地的空寂荒凉的夜景烘托木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细针密线地刻画年轻女子的细腻情怀,从而揭示出生活的骤然变化在木兰性格中引起的特殊矛盾。这两句写出了儿女情深和英雄气概。

4.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解析:这句话紧承第三自然段,是对上段描写的奔驰

征途情景高度、形象的概括,表明驰抵战场。也把行文引到描写战场上的生活和战斗上来,在诗篇前后段落上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5.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解析:此六句写了家人的不同举动,符合每个人的身份、性格、年龄特点,描写出家

中的欢乐气氛,富有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亲切意味。

重点段落

对最后一自然段的理解.解析:最后一自然段是个生动的比喻,以此比喻表现木兰的机智

聪慧,和伙伴们的惊讶;也是吟唱者对木兰的赞颂之词。此外,以雄兔雌兔比喻人之男女,恰恰是民歌语言运用的特点。

疑难解惑

1.如何理解木兰这一人物形象?解析:木兰是中国文学史上一个不朽的人物形象。她是一个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理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2.作者为什么对《木兰诗》进行这样的繁简处理?解析: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正是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则不惜笔墨。另外,这种繁简安排似乎还隐含了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祝福,对战争的冷淡和远离。

◆◆《木兰诗》(南北朝乐府北方民歌)

1.《木兰诗》中写木兰从军的原因是的诗句是: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

2.《木兰诗》中面对可汗大点兵,木兰作出的决定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3.《木兰诗》中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准备的句子是: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4.《木兰诗》中写木兰奔赴前线思念亲人的句子是: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5.《木兰诗》中的“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这两句诗,通过环境描写,渲染出十年军旅生活悲壮.严酷的气氛,烘托出木兰勇敢、坚强的性格。

6.《木兰诗》中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7.《木兰诗》中从“归来见天子”一段里你揣摩一下木兰希望过什么样的生活?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8.《木兰诗》中概括木兰十年征战生活的句子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9.出自《木兰诗》的成语“扑朔迷离”比喻事情错综复杂,不易辨清真相,其原话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0.《木兰诗》中描写边塞军营夜景,借星夜哨兵为战场上的木兰做了一幅剪影式勾勒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1.《木兰诗》中描写木兰万里迢迢,奔赴战场的诗句是: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12.《木兰诗》中与成语“扑朔迷离”有关且用生动而通俗的比喻,道出全诗主旨的诗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3.《木兰诗》中说明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且概括了木兰多年征战经历的名句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4.《木兰诗》中表现木兰凯旋而归后的强烈愿望诗句是: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还故乡。

第12课卖油翁

一、《卖油翁》作者:欧阳修,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北宋时期文学家,唐宋八大家之一。唐宋八大家是:韩愈、柳宗元、苏洵、苏轼、苏辙、欧阳修、王安石、曾巩。

二、1、重点字词:自矜:自夸。矜,夸耀。释担:放下担子。释,放下。睨:斜着眼睛看。发矢:放箭。矢,箭。但微颔之:只是微微地点点头。但,只是。颔,点头。但手熟尔:不过手法熟练罢了。尔,罢了。忿然:恼怒的样子。尔安敢轻吾射:你怎么敢轻视我的射技?尔,你。轻,轻视。以我酌油知之:凭我倒油(的经验)懂得这个道理。乃取一葫芦置于地:就取来一个葫芦放在地上。乃,就,于是。置,放。以钱覆其口:用一枚铜钱盖住葫芦的口。以,用。覆,盖。徐以杓酌油沥之:慢慢地用勺子倒油(通过铜钱方孔)注到葫芦里。徐,慢慢地。杓,现在写作“勺”。沥,注入。因:接着。康肃笑而遣之:陈尧咨笑着将他(卖油翁)打发走了。

2、通假字:但手熟尔:同“耳”,罢了。

3但微颔之(代词,指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这一情况)

以我酌油知之(代词,指射箭也是凭手熟的道理)

以杓酌油沥之(代词,指葫芦)

笑而遣之(代词,指卖油翁)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代词,代陈尧咨) 以我酌油知之(介词,凭) 以钱覆其口(代词,代葫芦) 钱覆其口(介词,用) 尝射于家圃(动词,射箭) ,罢了)

释担而立(连词,表顺承)

而 自钱孔入,而钱不湿(连词,表转折)

康肃笑而遣之(连词,表修饰)

4、古今异义:但手熟尔(古义:只,不过;今义:表示转折的连词)

尔安敢轻吾射(古义:怎么;今义:平安,安全)

三、文章主旨:本文通过陈尧咨与卖油翁间的问答小故事,告诉人们“熟能生巧”的道理,告诫人们“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即使有长处也没有骄傲自满的必要。

★文章结构:

第一段 开端:善射、以此自矜 但微颔之

卖油翁 发展:吾射不亦精乎? 但手熟尔 熟能

第二段 高潮:忿然

酌油知之 生巧 结局:笑而遣之

惟手熟尔 四、思考与练习:

(1)陈尧咨对待卖油翁的态度前后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由“忿然”到“笑而遣之”。其变化的原因,是他看到了卖油翁的技术很纯熟,却并不“以此自矜”,认识到了自己的不足,明白了技艺是无止境的。

(2)指出下列句子中的“之”分别指代什么?1、忽啼求之:指代书写工具。2、传一乡秀才观之:指代方仲永写的诗。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指代陈尧咨射箭。4、康肃笑而遣之:指代卖油翁。

五、简答题:

1、课文中的两个人物,哪一个是主要人物?为什么?

卖油翁。因为故事的目的是通过卖油翁对酌油的技巧的解释来揭示熟能生巧的道理。(意近即可)

2、描述陈尧咨射箭和卖油翁酌油这两段文字,哪一段写得比较详细,哪一段写得比较简略,这是为什么?

答:写卖油翁沥油一段详细,为突出他以理服暴,以“酌油”技艺制服对方的形象;略写陈尧咨的射技,只用“十中八九”略写,对他恃技骄横则较详,便于突出各自性格,突出文章中心。

3、“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将句中“睨”换成“看”“望”“观”等词可以吗?为什么?

不行。“睨”表示斜眼看,不以为然的意思,表现出卖油翁对陈尧咨的射艺并不在意。其他词,表达不出这种含义。

4、概括出陈尧咨和卖油翁的性格特点:尧咨因善射而自以为是,骄傲自大,不可一世;卖油翁身怀绝技,但含而不露,而又谦虚谨慎。

5、文中哪两个字表现了卖油翁对陈尧咨箭术的态度? 睨、颔

哪些词句表现了陈尧咨的傲慢无礼? 自矜;吾射不亦精乎;忿然;尔安敢轻吾

射。

6、这篇短文说明了什么道理?

答:本文通过康肃公“善射”和卖油翁“酌油”两件小事,说明熟能生巧,精益求精的道理。

7、出现在本文中的成语是:熟能生巧

六、拓展题:读了课文,你认为一个人应该如何看待自己的长处?又如何看待他人的长处?

答:“尺有所短,寸有所长”,自己有长处也不应该骄傲自满;他人有长处,应向其学习,做到“择其善者而从之”。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文言文复习材料-------《孙权劝学》(七下) 【原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及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以为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论议,鲁肃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鲁肃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及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重点字词】 1、初:当初。 2、谓:告诉。对……说。 3、卿:古代君对臣或朋友之间的爱称。 4、当涂:当道、当权。 5、掌事:掌管事务。 6、辞以军中多务:辞:推托。以:用。务:事务。 7、孤:古时王侯的自称。8、岂:副词,表示反问。译为“难道”“怎么”。 9、治经:研究儒家经典。治:研究。“经”指《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等书。 10、为:成为。11、博士: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12、邪:通“耶”,反问语气词,表示“吗”。 13、但:只,仅。14、当:应当。 15、涉猎:粗略地阅读。 16、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17、耳:语气词,罢了。 18、孰若:谁比得上。孰:谁。若:比得上。19、自以为大有所益:以为:认为。益:好处。 20、乃:于是,就。21、始:开始。22、就学:指从事学习。23、及:到了……的时候。 24、过:到。 25、论议:讨论议事。26、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27、非复:不再是。复:再。28、吴下阿蒙:指在吴下时的没有才学的吕蒙。现指才识尚浅的人。 29、士别三日:士:读书的人。三日:几天。三:这里指“几”。30、即:就。31、更:重新。 32、刮目相待: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目:擦擦眼睛。待:看待。 33、大兄:长兄,这里是对同辈年长者的尊称。 34、何:为什么。 35、见事:认清事物。 36、乎:啊。表感叹语气。 3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之: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 38、遂:于是,就。 39、拜:叩拜。 40、别:离开。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 【一词多义】 1、以:A.以军中多务:用。 B. 自以为大有所益:及“为”合用,译为“认为”。 2、当:A.当涂掌事:掌管。 B. 但当涉猎:应当。 3、见:A.见往事耳:了解,知道。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古今异义】 1、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 2、治:古义:研究。今:治理。 3、博士:古义:古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最高级。

孙权劝学(重点知识点)--最新版

《孙权劝学》精选知识点重点汇总。 1、文中写了三件事:孙权劝学(详写、正面描写)、吕蒙就学(略写、正面描 写)、鲁肃赞学(详写、侧面描写) 2、本文是以对话(语言)描写来表现人物的。 3、本文怎样通过对话描写来表现人物?运用对话描写,语言简练,含义丰富, 富有情味。短短几句话,使人感受到人物说话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4、各人的人物形象:孙权:善于劝学、关心、亲近部下,又不失为主人身份。 吕蒙:知错能改,善于学习,积极上进鲁肃:从侧面说明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文章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结尾。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这最后的一笔,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6、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A、学习的重要性(吕蒙通过学习,学识大有长进) b、人要活到老,学到老。 C、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事物(吕蒙通过学习后,令人刮目相待,已不是以往的吕蒙) 7、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所表示的语气。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表示孙权对吕蒙不听劝诫的不悦神情和略带指责的意味。 B.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c.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从中可见吕蒙颇为自得的神态。 D、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运用双重否定的语气,语气坚决,表示孙权

对吕蒙要求严格又可见关心、厚望。 E、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语气,既惊讶、不解,又禁不住由衷地赞叹。 8、两个成语: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现多用于他人有了转变,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攀高了,或穷困而至富有了。刮目相待:比喻去掉旧日的看法,用新的眼光来看待人或事物。 六、《伤仲永》与《孙权劝学》有什么异同? 《伤仲永》从反面说明后天学习、接受教育的重要性;《孙权劝学》从正面举例说明后天学习、接受教育的重要性。 七、以下题目需注意: 1、请你用原文和自己的话概括,说说孙权劝吕蒙学习的原因和目的是什么?(1分) 原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说明学习的原因是吕蒙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目的:“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自以为大有所益。”说明读书的目的不仅仅是要求取功名,更重要的是要增长阅历。 2、请你用原文回答,孙权是如何说服吕蒙的?(1分) 答:“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用自己读书的体会(亲身经历),现身说法来劝吕蒙学习的。 3、你认为吕蒙推辞的理由是什么?(2分)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4、文中哪句话表现了吕蒙因“学”而使他的才略大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长进?(2分) 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关键句子:

人教版七下《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孙权劝学》知识点整理 一、字词解释 ①初,权②谓吕蒙曰:“卿③今④当涂⑤掌事,不可不学!”蒙⑥辞⑦以军中多⑧务。 ①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②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③今:现在。④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⑤掌事:掌管政事。⑥辞:推托。⑦以:用。 ⑧务:事务。 权曰:“①孤②岂欲③卿④治经⑤为⑥博士⑦邪!⑧但⑨当⑩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 ①孤:古时王侯的自称。②岂:难道。③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④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⑤为:成为。⑥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⑦邪:语气词,后写作“耶”。⑧但:只,只是。⑨当:应当。⑩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 孤常读书,自①以为大有所②益。”蒙③乃④始⑤就学。 ①以为:认为。②益:好处。③乃:于是,就。④始:开始。⑤就:从事。 ①及鲁肃②过寻阳,与蒙③论议,大④惊曰:“卿今者⑤才略,⑥非复吴下阿蒙!” ①及:到,等到。②过:经过。③论议:讨论,评议。④惊:惊奇。⑤才略:才干和谋略。 ⑥非复:不再是。复,再。 蒙曰:“①士别三日,②即③更④刮目⑤相待,大兄⑥何⑦见事之晚⑧乎!”肃⑨遂⑩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②即:就。③更:重新。④刮目:擦拭眼睛。⑤相待:看待。⑥何:为什么。⑦见事:知晓事情。⑧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⑨遂:于是,就。⑩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 译文: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

第4课《孙权劝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 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 理。 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 吴王孙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 程普大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 毛病,不爱读书学习,孙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 武夫,读书何用。这回,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 一文。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 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 (qīng) 孰(shú) 涉猎(shè) 为博士(wéi)

遂(suì) 更( gēng) 邪(yé) 4、指名学生读 (四)二读,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2)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但.当涉猎:只,只是。孰.若孤:谁,哪个。乃.始就学: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3)请学生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三读,读出语气。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学生齐读孙权的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孙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用反问句式,可见孙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学生表情朗读孙权的话并试背。 C、引导学生从对孙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一、字词解释补充 1、谓:对……说 2:以:用 3、岂:副词,表示反问,相当于“难道”。 4、邪: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问,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5、耳:语气词,相当于“而已”“罢了”。 6、孰:疑问代词,这里可译为“哪里”。 7、若:如,比得上。 8、乃:于是,就。 9、士:士人,这里指读书人。 10、“士别三日”中的“三日”是虚指,不是实指三天,指的是“分别了一段时间”,并不是实指分别了三天。文言文中的“三”一般是虚指,可译成“几,多,屡次”等,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里的“三”也是虚指,译成“多、几”。 11、之:助词,与疑问代词“何”构成“何……之……”结构,可译为“怎么……这么……” 12、遂:于是,就 二、课文翻译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如今当权管事,不可以不学习!”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来推托。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你事务多,哪里比得上我?我常常读书,自己认为有很大的好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等到鲁肃经过寻阳的时候,跟吕蒙论议军务,鲁肃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吴县吕蒙了!”吕蒙说:“读书人分别了几日后,就应当重新另眼相看,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了吕蒙的母亲,(和吕蒙)结为好友而后离去。 三、问题探究 1、找出文中主要人物?围绕他们发生了什么故事? 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劝学) 吕蒙三国时吴国名将。(就学)

鲁肃三国时吴国名将、政治家。(赞学) 2. 孙权是怎样劝吕蒙的? 【答案】孙权用自己读书的体会现身说法,晓之以理,动之以情,进行劝解。孙权对吕蒙说:“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这既表现出孙权对吕蒙的殷切爱护,又带有居高临下的王者权威。孙权实事求是,根据实际情况,不是要求吕蒙“治经为博士”,而是要他“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又联系自己在学习中所受的教益劝解吕蒙:“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为什么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言,而没有吕蒙的对话? 【答案】因为文章主要突出的是劝,所以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词。不过,吕蒙也有答话,“蒙辞以军中多务”,可见吕蒙开始时是拒绝的。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一问,孙权劝学,先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即因其“当涂掌事”的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继而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使吕蒙无可推辞,“乃始就学”。二问,此题要考虑到文章的表现的中心事件。因为文章主要突出的是劝,所以只有孙权的劝说之词。 4、“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显示了吕蒙怎样的神态? 【答案】颇为自得的神态,巧妙接应鲁肃的赞叹,表现当之无愧的坦然之态。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人物重要语言的理解。吕蒙对鲁肃的赞叹感到欣慰。这句话里面包含的意思:我已经令你刮目相待了,我进步的快。我的进步你见的太晚了。在我进步之前你是用不好的眼光看待我的。我进步之后你应该对我尊敬了。所以是自得的神态。 5、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答案】鲁肃之所以主要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结尾是鲁肃“与蒙论议”的余韵,进一步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解析】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一问,用原文回答:(鲁肃)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二问,详细交代对话,是因为鲁肃敬才、爱才,所以他为吕蒙的才略

4孙权劝学 精品教案(大赛一等奖作品)

4孙权劝学 1.了解作者及相关文学常识,积累文言词汇、成语。 2.通过停顿、重音、语速、语气、语调的朗读训练,提高文言文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3.分析人物对话,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4.认识开卷有益的道理,重视读书,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一、导入新课 三国鼎立时期,英雄辈出,刘备、曹操、孙权可谓水火不容,但是,曹操曾经说过“生子当如孙仲谋”。能让对手如此赞叹,可见孙权非同一般。孙权手下有员大将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深受孙权信赖。可是他就是不爱读书,孙权多次劝说,他总是推三阻四,不肯就学。现在孙权又来劝说了,今天的结果如何呢?我们一起来学习《孙权劝学》。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读译课文,理解文义 1.作者作品简介。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司马光编纂此书的目的是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 2.朗读课文。 (1)读准字音,注意多音字和通假字。 卿.(qīng)岂.(qǐ)涉.猎(shè)孰.(shú)遂.(suì) (2)读出节奏,注意停顿。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3.疏通文意,理解重点文言词语。 当涂:当道,当权。 辞:推托。 及:到,等到。 才略:才干和谋略。 涉猎:粗略地阅读。 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刮,擦拭。 更:重新。 4.帮助学生梳理出重点文言现象。生边梳理边完成,然后教师指导学生整理笔记。 三个字音:当、为、更。 这几个都是多音字。“当涂”意即“当道,当权”,应读作dāng;“但当涉猎”的“当”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第4课《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孙权劝学》 常考知识盘点 1.资料链接 (1)司马迁 (1019—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汉族,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著作有《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2)《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由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共294卷,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公元前403年),下迄后周世宗显德六年(公元959年),贯穿了1362年的史事。内容以政治、军事和民族关系为主,长于描写战争。《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是本书描写战争的代表作。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 2.文章中心概括 本文记叙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之后其才略很快有了惊人长进的故事,突出了学习的重要性,勉励人们要努力学习,并告诉人们不要以一成不变的眼光看待他人。 3.写作特点 (1)详略得当的叙述安排。文章重点写了孙权劝学的过程及劝学的结果,对于吕蒙的具体学习过程则一笔带过。先写孙权劝说吕蒙要努力学习,然后通过鲁肃赞学从侧面表现吕蒙学习成果的显著。这样写既节省了笔墨,又很好地突出了文章的主题。 (2)运用侧面烘托和对比手法表现人物。“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鲁肃正是一个庐山之外的旁观者,吕蒙读书的功效正是通过鲁肃的话侧面展示出来的,他的惊叹衬托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鲁肃话中的“吴下阿蒙”又将吕蒙的现在与过去进行了纵向的对比,突出了吕蒙的“变”,从而写出孙权劝学和吕蒙就学的效果。 (3)言简义丰的语言描写。白描式的语言描写,既表现出人物的态度、性格、心理,又交代故事的起因、结果,精彩至极。看似简单的闲笔,却是匠心独运之所在。 4.文言文基础知识和理解运用 (1)通假字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②卿今当涂掌事“涂”通“途”,掌事(2)古今异义 ①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 ..邪 (孤)古义:古时王侯自称今义:孤独(治)古义:研究今义:治理 (博士)古义: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种 ②但.当涉猎 古义:只,仅仅今义:但是 ③见往事 ...耳 (见)古义:了解今义:看到,看见 (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④自以为大.有所益 古义:很今义:大小 ⑤蒙乃始就.学 古义:从事今义:连词 ⑤及.鲁肃过.寻阳 (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义:以及(过)古义:到今义:经过 ⑤即更.刮目相 古义:重新今义:程度副词,更加 (3)一词多义 ①当:但当.涉猎(助动词,应当) 当.涂掌事(动词:掌管) ②见:见.往事耳(了解)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②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介词,用)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4)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原意为借口,文中指推辞 (5)重要句子翻译 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译文: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学习! ②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文:我难道是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

《孙权劝学》基础知识

《孙权劝学》基础知识 《孙权劝学》文体:传记。全文只写了孙权劝学和鲁肃“与蒙论议”两个片断,即先交代事情的起因,紧接着就写出结果,而不写出吕蒙如何好学,他的才略是如何长进的。写事情的结果,也不是直接写吕蒙如何学而有成,而是通过鲁肃与吕蒙的对话生动地表现出来。写孙权劝学,着重以孙权的劝说之言,来表现他的善劝,而略去吕蒙的对答,仅以“蒙辞以军中多务”一句写吕蒙的反应,并仅以“蒙乃始就学”一句写吕蒙接受了劝说;写鲁肃“与蒙论议”,着重以二人富有风趣的一问一答,来表现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而略去二人“论议” 的内容,并仅以“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一句作结。 (一)课文字词详解。 1、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初:当初,这里是追述往事的习惯用词。谓:告诉,对…说,常与“曰”连用。今:现在。当涂:当道,当权。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辞:推托。以:用。务:事务。) 2、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卿: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诗》《礼》《春秋》等书。为:成为。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邪:语气词,后写作“耶”。但:只,只是。当:应当。涉猎:粗略地阅读。见:了解。往事:指历史。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孰:谁。若:比得上。以为:认为。益:好处。乃:于是,就。始:开始。就:从事。) 3、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及:到,等到。过:经过。论议:讨论,评议。惊:惊奇。才略:才干和谋略。非复:不再是。复,再。) 4、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士别三日:有抱负的人分别几天。三,泛指多天。即:就。更:重新。刮目:擦拭眼睛。相待:看待。何:为什么。见事:知晓事情。乎:表示感叹语气,可译为“啊”。遂:于是,就。拜:拜访,拜见。别:告别。) (二)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掌管政事了,不可以不学习! 2.卿言多务,孰若孤?你说(你)事务繁忙,谁比得上我(的事务多)呢?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你现在的才干和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县的那个阿蒙了!4.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吗?5.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是应当粗略地阅读(或: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6.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有抱负的人分别多日,就要重新用新的眼光看待。 7.大兄何见事之晚乎!长兄为什么知晓事情这么晚啊! 8.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用军中事务繁多来推托。 (三)揣摩语言。 1.“不可不学!”表现了孙权怎样的心理? 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严厉中又可见关心、厚望。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

第4课《权劝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破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学习,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武夫,读书何用。这回,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权劝学》一文。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马光(1019—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三)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师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qīng) 孰(shú) 涉猎(shè) 为博士(wéi)

遂(suì) 更( gēng) 邪(yé) 4、指名学生读 (四)二读,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2)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但.当涉猎:只,只是。孰.若孤:谁,哪个。乃.始就学: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3)请学生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 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 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三读,读出语气。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1、权是如何劝学的?(学生齐读权的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用反问句式,可见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学生表情朗读权的话并试背。 C、引导学生从对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 4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及比较阅读题(含答案)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及比较阅读题 【重点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 5、见往事耳() 6、蒙乃始就学() 7、及鲁肃过寻阳() 8、卿今者才略() 9、即更刮目相待()()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见往事耳 【一词多义】 1、谓:权谓吕蒙曰()谓为信然() 太守谓谁()太守自谓也() 2、以:蒙辞以军中多务()自以为大有所益() 3、过:及鲁肃过寻阳()人恒过() 4、益:自以为大有所益()曾益其所不能()香远益清() 5、更:即更刮目相待()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是日更定矣()【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蒙乃始就学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成语积累】 ①. “吴下阿蒙” ②.“士别三日,刮目相待” 【甲】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孙权劝学》 【乙】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

孙权劝学优秀教案

孙权劝学》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司马光及《资治通鉴》;积累常用文言词语和成语。 2、过程与方法:运用多种方式读课文,理解文意,揣摩人物说话时的语气,想象人物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把握人物形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联系生活,让学生领悟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揣摩体会人物的语言特点 三、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四、教学方法:诵读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看过《三国演义》吗?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话说三国鼎立之时,吴王 孙权独霸一方,他手下有员大将名叫吕蒙。此人武艺高强,战功卓著,曾随周瑜、程普大 破曹操于赤壁,后又袭破关羽,占领荆州,深受吴王孙权的信赖。可吕蒙有个毛病,不爱读书 学习,孙权屡劝他多学知识,可吕蒙每次都推三阻四,还自以为一介武夫,读书何用。这回, 孙权又来劝他了,结果如何呢?让我们来看看《孙权劝学》一文。 (二)、了解作者、作品 司马光(1019 —1086)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 年间的史事。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 治借鉴。 (三)一读,读准字音读出停顿 1、师范读课文 2、学生自由读,提示注意生字的读音 3、强调重点字的读音 卿(q ing)涉猎(sh e)为博士(w ei)遂(su 1)更(g盹)邪(y令 4、指名学生读5 、学生齐读

(四)二读,读懂文意 (1)学生结合注释,边读边翻译,划出不懂的词句,小组讨论 (2)学生推举代表翻译课文,师纠正学生翻译的不准确的地方。 (3)师强调重点文言字词: 但.当涉猎:只,只是。孰.若孤:谁,哪个。乃.始就学:于是,就。 及.鲁肃过寻阳:到了,, 的时候。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何:怎么;之:无意义。 (4)请学生找出出自本课的成语并学习吴下阿蒙:特指原来不好读书的吴国大将吕蒙。后泛指缺少学识才干的人刮目相待:意思是另眼相看,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三读,读出语气。揣摩人物说话时的神态心理,进而把握人物形象的性格特点 1、孙权是如何劝学的?(学生齐读孙权的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孙权说话时的语气神态心理: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一语破的,向吕蒙指出“学”的必要性,语重心长,谆谆告诫,严厉中又可见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用反问句式,可见孙权对吕蒙的推脱有一丝不悦和责备。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现身说法,指出“学” 的可能性,语重心长,言辞恳切。 B学生表情朗读孙权的话并试背。 C引导学生从对孙权语言的分析中概括其性格特点 关爱部下好学善劝 2、这次吕蒙欣然接受孙权的建议,开始学习,课文是如何表现吕蒙学有长进的? (生答:通过吕蒙于鲁肃的论议。学生齐读二人的对话) A、师引导学生体会鲁肃说话时的神态语气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二、古今异义: 1、但当涉猎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但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今:治理。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称。 4、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过去的事。 耳古义:语气词,罢了;今:耳朵。 5、孤岂欲卿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孤独。 6、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以及。 7、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更加。 三、一词多义: 1、以:a、以军中多务用 b、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译为“认为” 2、当:a、当涂掌事;掌管b、但当涉猎。应当 3、见:a、见往事耳。了解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4、事:a、卿今当涂掌事事务 b、见往事耳历史 c、何见事之晚乎事情 四、成语 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 ..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 4、但当涉猎 ..耳(历史) ..(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 8、卿今者才略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9、即更刮目 ...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认清事物)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2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七、用原文回答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孙权劝学知识点

15.《孙权劝学》知识点梳理 一、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孤岂欲业(q 1 ng但当sh e涉)猎即更刮目相待(g e ng肃遂拜蒙母(su 1) 二、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 1、卿今当涂掌事(当权、当道)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 4、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5、见往事耳(历史) 6蒙乃始台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至厅……的时候)(到)8、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9、即更刮目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 (三)、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译为:语气词 (四八古今异义词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1、博士:古义:当时掌管经学传授的学官;今义:学位的最高一级。 2、见往事耳 2、往事:古义:历史;今义:过去的事情 (五)、一词多义 1、谓:权谓吕蒙曰(对------说) 2、以:蒙辞以军中多务(用)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 3、过:及鲁肃过寻阳(至V) 4、益:自以为大有所益_(好处) 5、更:即更刮目相待(重新) 三、翻译下列句子。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1、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可不进一步去学习 2、蒙辞以军中多务 2、吕蒙以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3、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问渊博的学者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4、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而不必去深钻精通。 5、蒙乃始就学 5、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6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可相比的了。 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7、对于有志气的人,分别了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四、回答问题 1.《孙权劝学》选自《资治通鉴》,它是北宋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2.“学”是文章的一条线索,围绕“学”,文章分别写了孙权劝学、吕蒙就学、鲁肃叹学三件事。 3.用课文原句回答下列问题: (1)孙权为什么劝吕蒙学习?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期望吕蒙学得怎样的结果?(或学习的必要性)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吕蒙用“军中多务”来推辞不学时,孙权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和好处的是哪几句?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4)最能说明吕蒙因“学”而才略有惊人长进的是当个句子?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孙权劝学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他是如何劝学的? 答:孙权首先一语破的,指出学习的必要性;其次以自身为例,指出学习的可能性。 5.鲁肃与吕蒙的对话有什么作用?

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

孙权劝学优秀教学设计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孙权劝学》教案 温宿二中张会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有关《资治通鉴》的文学常识。 2、掌握文中涉及的常用文言词语。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能在熟练朗读的基础上,正确断句和停顿。 2、通过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揣摩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进而分析人物形象及其性格特征。 (三)情感目标学生能够懂得学无止境,学有益于人的完善和发展。 教学重点:品味鲁肃、吕蒙对话并说出其中表现的人物形象特点。 教学难点: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课型、课时:新课 1课时 教学手段:黑板、粉笔和投影片 教学设想: 1、自读质疑学生借助工具书自读课文,将其中疑难提出,小组间讨论解决,或提出来共同解决。 2、编课本剧学生在熟悉课文的基础上,将课文编成课本剧,一来想象人物当时的神态和心理活动,有益于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二来可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3、合作探究针对学习过程中的疑难,师与生、生与生之间可通过合作,共同探讨解答。 一、导语设计: 师:这几天有个难题让我吃不好睡不好,大家能帮我想想办法么 师:什么事呢我有个学生,他总是不肯下功夫学习,我劝他应该好好学习,他说自己的事很多,况且又不想当学者,不学也罢。我很想好好跟他讲讲道理,可又不知该怎么说,大家看看我应对他说些什么呢 师:东汉时,吴国的国君孙权也遇到这种情况,大家想不想知道他是怎么做的 (教师向学生求教,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而且体现了学生式的老师这一课改精神。由此导入,引发学生求知欲。)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归纳 1、以: a 、 以军中多务 用 b 、 自以为大有所益。 与 “为”译为“认为” 2、当: a 、 当涂掌事; 掌管 b 、但当涉猎。 应当 3、见: a 、 见往事耳。 了解 b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认清 4、事: a 、 卿今当涂掌事 事务 b 、 见往事耳 历史 C 、何见事之晚乎 事情 四、 成语 1、 吴下阿蒙: 比喻人学识尚浅。 2、 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著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五、 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掌事(当道,当权) 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3、 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 4、 但当涉猎?(粗略地阅读) 5、见往事 耳(历史)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 8、 卿今者才略.(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 9、 即更刮目?相待(重新)(擦擦眼) 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事物) 六、 重点句子翻译 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 7、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太晚了啊 ! 七、用原文回答 (1) 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 表明吕蒙自己治学的毅力和自信心的语句是哪句?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二、古今异义: 1、但当涉猎 但 古义:只; 今:转折连词,但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治 古义:研究; 今:治理。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 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 学位名称。 4、见往事耳 往事 古义:历史; 今:过去的事。 耳 古义:语气词,罢了; 今:耳朵。 5、孤岂欲卿 孤 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 今:孤独。 6、及鲁肃过寻阳 及 古义:到了……的时候;今 :以及。 7、即更刮目相待 更 古义:重新;今:更加。 三、一词多义: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吗” “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 2蒙辞以军中多务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5、蒙乃始就学

初中语文古诗文《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初中语文古诗文《孙权劝学》知识点总结归纳 一、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邪”通“耶”,语气词。相当于“吗” 二、古今异义: 1、但当涉猎但古义:只;今:转折连词,但是。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治古义:研究;今:治理。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博士古义:当时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今:学位名称。 4、见往事耳往事古义:历史;今:过去的事。 耳古义:语气词,罢了;今:耳朵。 5、孤岂欲卿孤古义:古时王侯的自称;今:孤独。 6、及鲁肃过寻阳及古义:到了……的时候;今:以及。 7、即更刮目相待更古义:重新;今:更加。 三、一词多义: 1、以:a、以军中多务用 b、自以为大有所益。与“为”译为“认为” 2、当:a、当涂掌事;掌管b、但当涉猎。应当 3、见:a、见往事耳。了解b、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 4、事:a、卿今当涂掌事事务 b、见往事耳历史 c、何见事之晚乎事情 四、成语

1、吴下阿蒙:比喻人学识尚浅。 2、刮目相待(看):指别人已有显着进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 五、重点字词解释 1、卿今当涂 ..掌事(当道,当权)2、蒙辞.以军中多务(推托) 3、孤.岂欲卿治经 ..为博士邪(古时王侯的自称)(研究儒家经典) 4、但当涉猎 ..(粗略地阅读)5、见往事 ..耳(历史) 6、蒙乃.始就学(于是,就) 7、及.鲁肃过.寻阳(到了……的时候)(到) 8、卿今者才略 ..(军事方面或政治方面的才干和谋略) 9、即更刮目 ..之晚乎(认清事物)...相待(重新)(擦擦眼)10、大兄何见事 六、重点句子翻译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 2 蒙辞以军中多务吕蒙以军中事务多来推辞。 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我难道想要你钻研经书当博士吗! 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以往的事情罢了。 5、蒙乃始就学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孙权劝学复习知识点归纳

《孙权劝学》知识点汇总 1、作者:司马光,字君实,北宋史学家。本文选自《资治通鉴》,是我国一部重要的编年体通史。 2、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初:起初,当初谓:对……说 当涂:当道,即当权的意思。涂,通“途”。掌事:掌管政事。 3、蒙辞以军中多务。 辞:推辞以:用,拿多务:事物繁多 4、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yé)!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孤:古时王侯的自称岂:难道治经:研究经书 为:做,成为 但:只,仅涉猎:泛览孰若:哪个像以为:以(之)为,认为(多读书)是益:收效,好处 5、蒙乃始就学。 乃:于是就:从事 6、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及:等到论议:谈论,商议今者:现在才略:才干谋略非复:不再是 7、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即:就更:重新刮目相待:另眼相看。刮目,擦擦眼睛何:为什么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8、句子翻译:吕蒙说:“对于有抱负的人,分别数日后,就应当擦亮眼睛重新看待他的才能,老兄你为什么看到事物的变化这么晚呢?” 9、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遂:于是,就拜:拜见而:表动作顺接 起初,吴王孙权对大将吕蒙说道:“你现在身当要职,掌握重权,不能不进一步去学习!”吕蒙用军营中事务繁多为理由加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是想要你钻研经史典籍而成为学识渊博的学者吗?只是应当广泛地学习知识,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你说要处理许多事物,哪里比得上我处理的事物多呢?我常常读书,自己感到(读书)是能够让我获得很大收益的。” 等到鲁肃来到旬阳的时候,与吕蒙论说天下大事,听到吕蒙的见解后,非常惊奇地说:“你如今的才干谋略,已不再是过去的东吴吕蒙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