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年 月 日》课后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年 月 日》课后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年 月 日》课后练习

三年级数学上册《年月日》课后练习

一、把下面的时刻用24小时记时法表示出来。

1、上午6时是()时

2、上午9时10分是()时()分

3、下午1时是()时

4、晚上8时35分是()时()分

5、晚上7时是()时

6、下午2时半是()时()分

7、下午4时是()时

8、晚上11时5分是()时()分

二、填空。

1、1日=()时,72时=()日。

2、15时40分是()午()时()分。

3、上午第一节课8时10分上课,8时50分下课,一节课是()分钟。

4、妈妈上午8:30上班,12:30下班,上午工作()小时。

5、自然博物馆早上8时开馆,18时30分闭馆,它一天开放()小时()分。

6、新闻联播从19时开始播出,30分钟播完,播完时是()时()分。

7、八一建军节是在第()季度,这一季度共()天。

8、2019年7月1日香港回归,到2019年7月1日是()周

9、2019年12月20日我国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这年是()世纪。

10、小明2019年5月7日刚满10岁,他是()年出生的。

三、判断(对的打,错的打)。

1、晚上10点也叫22点。()

2、上半年共有6个月,每个月都有30天,共有180天。()

3、双月都是大月,单月都是小月。()

4、1985年2月有28天。()

四、选择正确的序号,填在()里。

1、平年的第一季度有()天。

①90

②91

③92

2、一列火车21点55分开车,是()。

①晚上9时

②晚上9时55分

③晚上11时55分

3、姐姐每天工作()。

①8时

②8小时

4、十月份最多有()个星期日。

②4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

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教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

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教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则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如书院、皇室,也称教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③5

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一教案设计

《里程表(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教学难点: 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国庆节假期你们都去哪里旅游?玩得开心吗?淘气在国庆节的时候和爸爸妈妈一起去玩,他不仅玩得开心,而且在玩的过程中还发现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一起去看看他发现了哪些数学问题?

二、学习新课。 1.出示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 (1)学生独立观察,从中获取相关的信息。 (2)找出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指。 先指名说一说,然后同桌两个人互相说一说。 2.你能提出问题吗?老师有一个问题想请你们帮忙,愿意吗? (1)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 (2)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弄清北京到保定,北京到石家庄,保定到石家庄分别是哪能一段路程。 (3)你还会用其他的方法表示他们之间的关系吗? 学生试着画一画。 展示学生的不同表示方法。 重点看学生的线段图。 说一说线段图与行车路线示意图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 不同点:淘气画图是“线段”并改变了方向。 (4)你会向他一样试着画一画吗? 学生独立画图。

画完后同桌交流,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5)你能试着解决这个问题吗? 学生独立计算:277-146=131(千米) 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说清楚每个数量在图中表示的是哪能一段路程。 (6)你还想用这种方法来解决哪能两个相邻城市之间的路程? 学生先说一说。 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先画一画,再解决问题。 4.老师有一个问题: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你会解决吗? (1)学生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再进行计算。 (2)集体交流,说说你的想法。 689-146=543(千米) 5.你还会求出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自己画图,列式解决问题。 6.老师发现有同学列出了这样的算式:813-689,你知道他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1)学生对照里程表,在路线图中找一找,再画一画。 (2)说一说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程标准 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有余数的除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分数的初步认识,四边形,千米和吨的认识,时、分、秒,可能性,数学广角和数学实践活动等。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以及四边形是本册教材的重点教学内容。 在数与计算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以及分数的初步认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笔算是小学生应该掌握和形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也是进一步学习多位数笔算乘、除法的基础。例如,两位数的乘法中要把两个部分积加起来,实际是计算三、四位数的加法,两位数除法中每次试商后通常要做三位数减法。同样,多位数乘一位数也是学习两、三位数乘法的基础,因为不论因数是几位数,在计算过程中都要分解成用几个多位数乘一位数。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学习的继续,也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 分数的初步认识是数概念教学的一次扩展,学生理解掌握会有一定的难度,所以本册出现的内容是最初步的,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具体实例使学生理解一些简单分数的具体含义,给学生建立分数的初步概念,初步学会用简单的分数进行表达和交流,进一步发展数感,并为学习小数和进一步学习分数做好铺垫。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四边形一单元,这是教材的另一个重点内容。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让学生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了解周长的含义,学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等。同时使学生通过直观、操作,进一步感知平面图形之间的关系,促进空间观念的发展。 在量的计量方面,这一册安排的是认识长度单位千米、质量单位吨以及时间单位分、秒。这些内容的教学可以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质量观念和时间观念,并通过实际操作与具体体验,培养学生估量物体质量和时间长短的意识。 在统计知识方面,本册教材让学生初步学习可能性。通过对周围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感受和体验以及实际活动,使学生了解现实生活中存在着不确定现象,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激发学生探索生活中的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 本册教材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继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培养学生观察、操作及归纳推理的能力。 本册教材根据学生所学习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安排了两个数学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的探究活动或有现实背景的活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探索的乐趣和数学的实际应用,感受用数学的愉悦,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实践能力。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应用题(含答案)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应用题(含答案) 1. 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 锯成同样长的四根 用来做凳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书本第6页第6题】 2米 = 20分米 20÷4 = 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2.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 途中要走308千米 他们早上8时出发 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 中午12时能到达吗?(书本第10页第6题) 12时- 8时 =4(小时) 80×4 = 320 (千米) 308千米<320千米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3.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 装3台600千克的机器 超载了吗?(书本第12页第2题) 2吨 = 20xx千克 600×3 = 1800(千克) 答:没有超重 4. 有5台机器 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 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 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书本第13页第3题) 2吨=200千克 一台装: 600+400+800=1800(千克) 另一台装: 1000+700 = 1700(千克) 答:一台装1800千克 另一台装1700千克就可以一次性运走 5、一个地球仪85元 一个书包48元 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书本第17页第2题) 85+48= 133(元) 答: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133元

6、有公鸡59只 母鸡77只 小鸡85只 (1)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书本第17页第3题)59+77 = 136(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有136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问题: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59+77+85 = 221(只) 答: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221只. ②问题:公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85-59 = 26(只) 答:公鸡比小鸡少26只. ③问题:公鸡和母鸡一共比小鸡多多少只? 59+77-85 =136-85 = 51(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比小鸡多51只. 7、京广中心大厦高209米 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 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书本第19页第4题) 209+196 = 405(米) 答:中央电视塔有405米 8、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 我们已经走了348千米 到丽江还有多远?(书本第23页) 517 - 348 = 169(千米) 答:到丽江还有169千米 9、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 上午卖出152千克 下午卖出174千克 还剩多少千克?(书本第125页第2题) 410-152-174 = 258 - 174 = 84(千克) 分步式(方法2): 卖出的: 152+174 = 326(千克) 剩下: 410-326 = 84(千克) 答:还剩84千克 10、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 中午有265人离去 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

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专题练习

里程表专项练习 (1)请问李叔叔家7、8、9、10这四个月中那个月的用水数量最大? (2)李叔叔家5月底的水表读数是99,请问李叔叔家6月份至10月份总的用水量是多少? 2、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晨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0千米,司机记录了星期一至星期五 (1)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2)五天共行驶多少千米? (1)本周一晚上回来后赛车里程表的读数是178,请问上周日晚赛车里程表的读数是多 少? (2)星期三晚上赛车的里程表读数是多少?

(3)星期五晚上赛车的里程表读数是多少? 4、书店216米学校 225米电影院 博物馆 382米邮局 ②博物馆到学校一共998米,电影院到学校有多少米? ③书店到博物馆和学校到书店哪段路程长?长多少米? 5、下面是部分城市的火车路线示意图和里程表。 北京(1)、南京到上海有多少千米?画一画,算一算。 太原 532济南青岛 (2)925-532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距离?画一画,算一算。 南京 上海(3)967+532求的是哪部分的距离?画一画,算一算。

6、下面是“北京—西安”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保定到洛阳有多少千米?(画线段图,再解答) (2)郑州到西安有多少千米? (3)689-146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再计算。 (4)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沿铁路线应经行驶了约700千米,在图中用“”标出火车的大致位置。

7、解决问题。 (1)填一填。 (3)学校到公园一共570米,电影院到公园有多少米?(4)广场到学校和广场到公园哪段路程长?长多少米? 8、小明家的电表各月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1)分别算出小明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量。(2)小明家下半年(7月份至12月份)总的用电量是多少?

新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时间的计算(设计作息时间表)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时间的计算(2)第课时 主备老师:组长(核查):备课时间上课时间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巩固和认识时间的计算和认识 过程方法:在调查和查阅中培养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取信息的意识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设计时间作息表,让学生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重点经过时间的计算。 难点从分析数据中获得数学信息。 快乐元素渗透点感受生活与数学的密切联系,体验数学的乐趣。 美育渗透点培养学生养成遵守和爱惜时间的意识和习惯。 教具准备课件()展示台()小黑板()其他: 导学流程 一、快乐导入 1、师:同学们,时间是我们的好朋友,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时间单位,时、分、秒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2、揭示课题:时间和我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这节课我们来“学做时间的小主人”。 二、快乐探究 1.筹划:制作作息时间表 2.提出制作要求: (1)上栏填项目,下栏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填相应的时间。 (2)制作好后,同桌交流,说说表中同桌哪些地方比自己设计的合理?有什么建议? 3.制作并交流。 (1)交流填写方法。 点出:有些栏目像起床填一个时刻,有些栏目填的是两个时刻,这是为什么呀?有些学生可能会填:15分, 问:它表示的是什么意思,那你们清楚是在什么时间吃的吗?如果告诉你是早上7:10分开始,猜一猜什么时候结束?如果告诉你7:20吃完,猜一猜,他是什么时候吃早饭的?你怎么知道的?

导学流程 比较:这样的记录和刚才比起来,哪种方法更合理?一般作息时间表上需要填写的是时刻。 (2)交流统计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 (3)交流统计每个人的睡眠时间 老师借用了刚才你们所讲的其中一种,上网查询获得,想看吗?参考资料一:你知道吗?为了体力与劳力的恢复以及促进儿童身心的生长发育必须保证睡眠时间。正常人的睡眠时间应随年龄需要加以区别,新生儿至少一天要睡眠20小时,婴儿需要14~15小时,学前儿童需要12小时,小学生10小时,中学生9小时,大学生与成人一样需要8小时,老年人因新陈代谢减慢,睡眠需要6~7小时。看了这份资料,你现在再来看,他们的睡眠时间怎么样? 可见,不同的时间段,我们要规划不同的作息时间,我们的作息时间表也应该是不同的。 (4)交流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你还看到过类似的作息时间吗?(学校,工厂,邮局,医院等都有,我们来欣赏几张)师:如果没有这样的作息时间安排,你们说,会怎么样?(会乱,没有条理性) 看来,制定科学、合理的作息时间可以规范我们的生活和学习,使我们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师:我很高兴看到每位同学的发现,但如果我们不能按照作息时间表上的计划去做,那它也只能是一纸空文。 三、快乐总结 小结:这节课从10:50开始现在是11:28,这节课我们已经上了多长时间? 在这三十多分钟时间里,你学会了些什么? 板书设计时间的计算(2)作息时间表

三年级上册数学《里程表(一)》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三年级上册《里程表(一)》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火车里程表”,经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读常见的火车里 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提高获取信息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2.初步尝试借助直观图和线段图理解题意、表示数量关系,积累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 3.在与他人交流时,能正确表达自己的想法,能认真倾听别人的意见,感受数学学习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会读常见的火车里程表,解决里程表中的数学问题。能用直观图或线段图表示数量关系。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算一算。 586+412-780 468-376+168 2.假期你们都去哪里旅游?你算过行走的路程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认 识里程表。 二.新授。 1.出示里程表的主题图请大家仔细看图,从图中可获得哪些信息?同桌两人互 相说一说。 里程千米 北京——保定146 北京——石家庄277 北京——郑州689 北京——洛阳813 北京——西安1200

2.找出一名学生说一说表格中的每个数据在路线图上分别是哪一段?并指一 指。 引导学生动手在路线图上画一画,并在图上标出相应路段的数据。 3.出示问题:保定到石家庄有多少千米?引导学生画一画,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两种画图方法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每一段表示的数据都一样。 不同点:淘气画图是“线段”并改变了方向。 画完后和同桌说一说图中每一部分所表示的意义。 4.学生独立计算 277-146=131(千米) 答:保定到石家庄有131千米。 5.解决问题:保定到郑州有多少千米? (1)结合行车路线图和里程表,在图上找一找、画一画、说一说。 (2)学生尝试独立解决问题。 689-146=543(千米) 答:保定到郑州有543千米。 6. 813-689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路程? 讨论:“直观图和线段图”是如何帮助你解决问题的?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理解题意后,独立完成,集体订正。2.成课本第25页练一练第3题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应用题(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应用题 1. 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 锯成同样长的四根 用来做凳腿 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书本第6页第6题】 2米 = 20分米 20÷4 = 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2.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 途中要走308千米 他们早上8时出发 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 中午12时能到达吗?(书本第10页第6题) 12时- 8时 =4(小时) 80×4 = 320 (千米) 308千米<320千米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3.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 装3台600千克的机器 超载了吗?(书本第12页第2题) 2吨 = 2000千克 600×3 = 1800(千克) 答:没有超重 4. 有5台机器 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 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 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书本第13页第3题) 2吨=200千克 一台装: 600+400+800=1800(千克) 另一台装: 1000+700 = 1700(千克)

答:一台装1800千克 另一台装1700千克就可以一次性运走 5、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书本第17页第2题) 85+48= 133(元) 答: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133元 【人教版】 6、有公鸡59只 母鸡77只 小鸡85只 (1)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书本第17页第3题) 59+77 = 136(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有136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问题: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59+77+85 = 221(只) 答: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221只. ②问题:公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85-59 = 26(只) 答:公鸡比小鸡少26只. ③问题:公鸡和母鸡一共比小鸡多多少只? 59+77-85 =136-85 = 51(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比小鸡多51只. 7、京广中心大厦高209米 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 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书本第19页第4题) 209+196 = 405(米) 答:中央电视塔有405米 8、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 我们已经走了348千米 到丽江还有多远?(书本第23页)

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练习题

一、下面是“—”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到有多少千米?(画线段图,再解答) 2、到有多少千米? 3、689-146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再计算。 4、一列火车从出发,沿铁路线应经行驶了约700千米,在图中用“☆”标出火车的大致位置。 二、解决问题。

三、小明家的电表各月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1、分别算出小明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量。 2、小明家下半年(7月份至12月份)总的用电量是多少? 3、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叔叔家的水表读数如下。(单位:吨) 1、请问叔叔家7、8、9、10这四个月中那个月的用水数量最大?

2、叔叔家5月底的水表读数是99,请问叔叔家6月份至10月份总的用水量是多少? 五、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晨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0千米,司机记录了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2、五天共行驶多少千米? 六、小明每天骑赛车进行锻炼,本周每天骑行的距离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本周一晚上回来后赛车里程表的读数是178,请问上周日晚赛车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 2、星期三晚上赛车的里程表读数是多少? 3、星期五晚上赛车的里程表读数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

八、下面是部分城市的火车路线示意图和里程表。 九、下面是“——”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到有()千米,到有()千米。 到有()千米,到有()千米。

到有()千米,到有()千米。 到有()千米,到有()千米。 2、到有多少千米? 3、到有多少千米? 4、到有多少千米? 5、到有多少千米? 6、到有多少千米? 7、到有多少千米? 8、到有多少千米? 9、到有多少千米? 10、从到与到哪段铁路长,长多少千米? 11、从到与到哪段铁路长,长多少千米? 十、爸爸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这一周每天行驶的里程如下: 1、爸爸这一周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读数是705千米,爸爸星期二晚上回到家时里程表读数是多少千米? 3、爸爸周五晚上回到家时里程表读数是多少千米?

2020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应用题汇总(含答案及解析)

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应用题1.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 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书本第6页第6题】 2米= 20分米 20÷4 = 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2.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 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书本第10页第6题) 12时-8时=4(小时) 80×4 = 320 (千米) 308千米<320千米 答:中午12时能到达。 3.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600千克 的机器,超载了吗?(书本第12页第2题)2吨= 2000千克 600×3 = 1800(千克) 答:没有超重。 4.有5台机器,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 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书本第13页第3题) 2吨=200千克 一台装: 600+400+800=1800(千克) 另一台装: 1000+700 = 1700(千克) 答:一台装1800千克,另一台装1700千克就可以一次性运走。 5、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书本第17页第2题) 85+48= 133(元) 答: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133元。 【人教版】 6、有公鸡59只,母鸡77只,小鸡85只,(1)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书本第17页第3题) 59+77 = 136(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有136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问题: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59+77+85 = 221(只) 答: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221只. ②问题:公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85-59 = 26(只) 答:公鸡比小鸡少26只. ③问题:公鸡和母鸡一共比小鸡多多少只? 59+77-85 =136-85 = 51(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比小鸡多51只. 7、京广中心大厦高209米,它比中央电视塔约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书本第19页第4题) 209+196 = 405(米) 答:中央电视塔有405米。 8、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我们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丽江还有多远?(书本第23页)517 -348 = 169(千米) 答:到丽江还有169千米。 9、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书本第125页第2题) 410-152-174 = 258 -174 = 84(千克)分步式(方法2): 卖出的:152+174 = 326(千克) 剩下:410-326 = 84(千克) 答:还剩84千克。 10、科技园上午有游客852人,中午有265人离去。下午又来了403位游客,这时园内有多少游客?全天园内来了多少游客?(书本第25页第3题) (1)852-265 = 587(人) 587+403 = 990(人) (2)852+403 = 1255(人) 答:这时园内有990名游客;全天园内来了1255名游客。 11、小明家、小红家和学校在同一条路上。小红家到学校有312米。小明家到学校只有155米。小明家到小红家有多远?(他们两家和学校的位置可能有几种情况?)(书本第26页第6题) 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在学校的同一侧: 312-155 = 157(米)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公式表大全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7.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计算公式: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 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 长方形的长=周长÷2-宽正方形的边长=周长÷4 长方形的宽=周长÷2-长 三年级数学上册公式(熟记) 1.时间单位:时、分、秒,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60。 1时=60分1分=60秒半时=30分30分=半时 2.长度单位:米、分米、厘米、毫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 1米=100厘米1千米(公里)=1000米 3.质量单位:吨、千克、克,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都是1000 。 1吨=1000千克1千克=1000克 4、加法公式:加数+ 加数= 和 和- 另一个加数= 加数 5、减法公式:被减数- 减数= 差 差+ 减数= 被减数或被减数= 差+ 减数 被减数- 差= 减数 6.乘法公式:乘数×乘数=积因数×因数=积

(完整word版)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专题练习

里程表专项练习 1.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晨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0千米,司机记录了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232 315 475 614 737 (1)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2)五天共行驶多少千米? 2.小明每天骑赛车进行锻炼,本周每天骑行的距离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 32 29 41 37 37 (1)本周一晚上回来后赛车里程表的读数是178,请问上周日晚赛车里程表的 读数是多少? (2)星期三晚上赛车的里程表读数是多少? (3)星期四和星期五的里程数都是37,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3.小红的爸爸是一位出租车司机,星期一出门时里程表的读数为5千米。小红记录了她爸爸这一周汽车行驶的里程表上的读数。 时间星期一星期二星期三星期四星期五星期六 里程/千米137 496 814 814 1160 1498 (1)小红爸爸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最多?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最少?相差多少? (2)星期三和星期四的读数为什么是相同的?

4.下面是“北京—西安”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保定到洛阳有多少千米?(画线段图,再解答) (2)郑州到西安有多少千米? (3)689-146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再计算。 (4)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沿铁路线应经行驶了约700千米,在图中用“”标出火车的大致位置。 5.下面是商场到少年宫的路线图。 (1)填一填。 (2)商场到少年宫的路程是1126米,公园到少年宫有多少米? (3)学校到商场和学校到少年宫哪段路程长?长多少米?路程/米商场——书店 商场——学校 商场——公园 86米 商场 书店公园 少年180米 512米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含答案

三年级上册数学应用题含答案 1. 用一根2米长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四根, 用来做凳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书本第6页第6题】2米= 20分米 20÷4 = 5(分米) 答: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5分米。 2.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汽车去看奶奶,途中要走 308千米。他们早上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书本第10页第6题) 12时- 8时=4(小时) 80×4 = 320 (千米) 308千米答:中午12时能到达。 3. 在一辆载重2吨的货车上,装3台600千克 的机器,超载了吗?(书本第12页第2题) 2吨= 2000千克 600×3 = 1800(千克) 答:没有超重。 4. 有5台机器,分别重600千克、400千克、 800千克、1000千克、700千克,用两辆载重2吨的货车运这些机器,怎样装车能一次运走?(书本第13页第3题) 2吨=200千克一台装: 600+400+800=1800(千克) 另一台装: 1000+700 = 1700(千克) 答:一台装1800千克,另一台装1700千克就可以一次性运走。 5、一个地球仪85元,一个书包48元,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共要多少钱? (书本第17页第2题)

85+48= 133(元) 答: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一 共要133元。 6、有公鸡59只,母鸡77只,小鸡85只,(1)公鸡和母鸡一共有多少只?(书本第17页第3题) 59+77 = 136(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有136只. (2)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①问题: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多少只? 59+77+85 = 221(只) 答:公鸡、母鸡和小鸡一共有221只. ②问题:公鸡比小鸡少多少只? 85-59 = 26(只) 答:公鸡比小鸡少26只. ③问题:公鸡和母鸡一共比小鸡多多少只? 59+77-85 =136-85 = 51(只) 答:公鸡和母鸡一共比小鸡多51只. 7、京广中心大厦高209矮196米,你知道中央电视塔有多高吗?(书本第19页第4题) 209+196 = 405(米) 答:中央电视塔有405米。 8、从昆明到丽江有517千米,我们已经走了348千米,到丽江还有多远?(书本第23页) 517 - 348 = 169(千米) 答:到丽江还有169千米。 9、副食店运来410千克鸡蛋,上午卖出152千克,下午卖出174千克,还剩多少千克?(书本第125页第2题)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表》教案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 《时间表》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在认识时、分、秒时间单位的基础上,学习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发展学生的时间观念。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的展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让学生带着愉快的心态去学习数学。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育学生珍惜时间,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教学重点 结合具体的生活情境,推算出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过的时间。 教学难点 正确计算从一个时刻到另一个时刻所经历的时间。 教学方法 讲授教学法、直观教学法、任务教学法。 课前准备 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使用“学乐师生”APP拍照,收集学生典型案例,在“授课”系统中展示。) 玩中学 1.做一做。 请你制作一张作息时间表。 要求:可制作上学时间的作息时间表,也可制作休息时间的作息时间表,学生自主选择。

先独立完成,再在小组内展示、交流。 2.说一说。 (1)第一节课用了多长时间? (2)第二节课什么时候下课? (3)上午10:00同学们在干什么? (4)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二、新课学习 学中做 1.完成练一练第1、2题。 不要求列出算式,只要结果正确就可。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汇报。 (可让学生借助钟面算出经过的时间,通过想一想、拨一拨,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2.一场足球比赛进行了80分,到10:10结束,这场足球赛是什么时间开始的? (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三、结论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通过做习题,参与课堂活动,锻炼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同学进一步巩固了时间的概念,以及日常生活中时间的运用。 四、课堂练习 1.实践活动。 你上学时,路上用了多少时间,在小组内说一说。 2.一天共营业几小时? 建设银行门口挂着营业时间的牌子,上午8:00—12:00,下午1:30—5:30,算一算:该银行一天共营业几个小时? 五、作业布置 1.综合练习。 (1)小丽1秒跑7米,跑了9秒,小红8秒跑了60米。小丽和小红共跑多少米? (2)小强6:00起床,6:30上学,7:10到校,小强上学路上用了多少时间? (3)儿童游泳队测试100米蛙泳成绩,小强2分28秒,小刚3分5秒,小强比小刚快了多少秒? (4)动脑筋,回答问题。

(完整)三年级数学上册里程表练习题

一、下面是“北京—西安”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保定到洛阳有多少千米?(画线段图,再解答) 2、郑州到西安有多少千米? 3、689-146求的是哪两个城市之间的里程?画一画,再计算。 4、一列火车从北京出发,沿铁路线应经行驶了约700千米,在图中用“☆”标出火车的大致位置。 二、解决问题。

三、小明家的电表各月读数如下。(单位:千瓦时) 1、分别算出小明家7、8、9、10、11、12各月的用电量。 2、小明家下半年(7月份至12月份)总的用电量是多少? 3、请你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尝试解答。 四、李叔叔家的水表读数如下。(单位:吨) 1、请问李叔叔家7、8、9、10这四个月中那个月的用水数量最大?

2、李叔叔家5月底的水表读数是99,请问李叔叔家6月份至10月份总的用水量是多少? 五、出租车司机星期一早晨出车时,里程表的读数是30千米,司机记录了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家时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1、哪一天行驶的里程数最多? 2、五天共行驶多少千米? 六、小明每天骑赛车进行锻炼,本周每天骑行的距离记录如下。(单位:千米) 1、本周一晚上回来后赛车里程表的读数是178,请问上周日晚赛车里程表的读数是多少? 2、星期三晚上赛车的里程表读数是多少? 3、星期五晚上赛车的里程表读数是多少? 七、解决问题

八、下面是部分城市的火车路线示意图和里程表。 九、下面是“北京——上海”沿线各大站的火车里程表。 1、北京到济南有()千米,北京到南京有()千米。

北京到无锡有()千米,无锡到北京有 ()千米。 北京到常州有()千米,常州到北京有 ()千米。 徐州到北京有()千米,苏州到北京有 ()千米。 2、天津到济南有多少千米? 3、蚌埠到南京有多少千米? 4、天津到徐州有多少千米? 5、常州到上海有多少千米? 6、南京到苏州有多少千米? 7、济南到天津有多少千米? 8、南京到天津有多少千米? 9、苏州到济南有多少千米? 10、从天津到徐州与上海到南京哪段铁路长,长多少千米? 11、从常州到徐州与南京到徐州哪段铁路长,长多少千米? 十、爸爸每天骑摩托车上下班,他这一周每天行驶的里程如下: 1、爸爸这一周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2、星期一早上出发时里程表读数是705千米,爸爸星期二晚上回到

2019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应用题1——5单元

2019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应用题1——5单元——5单元)——5单元) 1.小明7:30从家出发,7:45到校,小明从家走到学校用了多长时间? 2.商店早上9:00开门,现在才8:40,还需要等多久才能开门呢? 3.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到达? 4.篮球比赛,上半场比赛结束时比分为28:43,二队领先多少分? 全场比赛结束,比分为45,比67下半场二队得了多少分? 4.一件上衣46元,一条裤子38元,上衣比裤子贵多少元? 上衣和裤子一共多少元? 5.世博园里一个纪念品商店上午卖出380个海宝,下午卖出550个海宝(1)上午和下午一共卖出多少个海宝? (2)下午比上午多卖出多少个海宝? 6.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一到三年级来了223人,四到六年级来了234人,六个 年级的同学同时看序幕电影坐得下吗? 如果两个旅行团分别有196名和226名团员,这两个旅行团同时看巨幕电影坐得下吗?6.明明原来眼镜的度数是300度,现在是150度,明明的眼睛度数减少了多少度? 7.北京到沈阳,飞机票700元,动车票218元,从北京到沈阳坐动车比坐飞机大约便宜多少钱?

8.一台电风扇245元,一个电饭煲187元,妈妈有400元,买这两件商品够吗? 9.一年级有150名学生,二年级有170名学生,两个年级共需要多少个一次性注射器?10.一本书一共有237页,已经看了143页,大约还有多少页没有读? 11.邮局.电影院和学校在创业大路的一旁.邮局距学校280米,电影院距学校350米,邮局距电影院多少米? 12.冷饮店原有矿泉水528瓶,卖出184瓶,上午卖出雪糕219根,下午卖出雪糕392根,今天大约卖出多少根雪糕? 你还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3.上海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441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巨幕影院有632个座位,中国科技馆的剧幕影院比上海科技馆的大约多多少个座位? 14.中央广播电视塔高405米,东方明珠广播电视塔高468米,广州塔高600米,广州塔比中央广播电视塔大约高几百米? 你能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 15.用一根长2米的木料锯成同样长的4根做凳子腿,这个凳子的高大约是多少? 16.一根长4分米长的绳子,对折再对折后,每段绳子有多长? 17.一个游泳池长50米,如果游1千米,要游多少个这样的长度? 18.王老师每天从家步行20分钟到学校,他每分钟大约走100米,王老师的家距学校大约有多远?

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课本应用题(含答案)

18 19 20 21 22 23 31、坐碰碰车每人3元 20人要多少钱? 3×20 = 60(元) 答:人要60元 32、每张门票8元 29个同学参观 带250元够吗? 8× 29 = 232(元) 250元>232元 答:带250元钱够了 33、每瓶矿泉水2元 买20瓶需要多少钱? 2×20 = 40(元) 答:买20瓶需要40元 35、每箱苹果30千克 8箱有多少千克? 30×8 = 240(千克) 答:8箱有240千克 36、一盒胶卷能照36张相片 3盒胶卷大约能照多少张相片? 36×3≈120(张) 答:3盒胶卷大约能照120张相片 37、湖边种着4排柳树 每排有62棵 一共约有多少棵? 62×4≈240(张)

答:一共约有240棵 38、一篇文章400字 小丁叔叔平均每分钟打53个字 8分钟能打完吗? 53×8≈400(个) 答:8分钟能打完 39、儿童三轮车每辆的价钱是90元 幼儿园买了4辆 一共用了多少钱? 90×4 = 360(元) 答:一共用了360元 40、动物园有一只东北虎重213千克 一头野牛的体重是东北虎的3倍 这头野牛大约有多重? 213×3 = 639(千克) 答:这头野牛大约有639千克 41、公园道路两边放花 每一边放342盆 两边一共放多少盆? 342×2 = 684(盆) 答:两边一共放648盆 42、一栋楼房共有6个单元 每个单元住18户 这栋楼房共住多少户人家? 18×6 = 108(户) 答:这栋楼房共住108户人家

43、每箱饮料有24瓶 9箱一共多少瓶? 24×9 = 216(瓶) 答:9箱一216少瓶 44、运动场的看台分为8个区 每个区有634个座位 运动场最多可以坐多少人? 634×8 = 5072(人) 答:运动场最多可以坐5072人 45、电影院每天放映4场电影 每场最多卖278张票 每天最多可以有多少人看电影? 278×4 = 1112(人) 答:每天最多可以有1112人看电影 46、亚运会入场仪式上群众分为四个方阵 每个方阵128人 一共有多少人? 128×4 = 512(人) 答:一共有512人 47、5厘米长的蚱蜢一次跳跃的距离是它的身长的75倍它一次跳跃的距离是多少? 5×75 = 375(厘米) 答:它一次跳跃的距离是375厘米 48、每个同学发5本练习本 三年级一班有52个同学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教学案例与反思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时间与数学” 教学案例与反思 这节数学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上册“时间与数学(一)”。我设计的这节课主要是想创设在一个完整情境中通过活动,帮助学生利用旧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现穷举、排除等数学方法,渗透集合的数学思想。在其过程中培养学生小组合作的汇报能力及全班交流的能力。 对于整节课的安排,我结合教材提供的找飞飞一家三口人共同休息日的内容进行“重组”。首先选取书上的内容做为新授内容,又加入寻找飞飞与姑姑共同去爷爷家的日子为练习。这样,学生在一个主题情境中进行活动、探究,学习兴趣盎然,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创设情境,理解条件。 课始,我向学生们出示飞飞、爸爸、妈妈一家三口人的照片,并介绍他们的职业。同时,请学生们猜测飞飞一家三口人想在明年 3 月份一同去参观sos 儿童村,可具体在 3 月份的哪一天,没有确定的原因。学生很快就猜测到是因为不知道三口人的

共同休息日。于是,我就出示“飞飞每周六日休息,爸爸每工作 3 天后休息 1 天,妈妈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的信息。并请学生们说说对父母休息日的理解。学生们对这个问题展开了热烈地交流。在说道“妈妈 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时。 学生 1:“妈妈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就是上 1 天歇1 天,再上 1 天再歇 1 天。” 学生 2:“我想举个例子,比如说妈妈今天工 作,妈妈明天就休息。” 学生 3:“妈妈周一工作,周二就不工作。如 果每周一、 三、 五、日工作,那周六就休息,飞飞周六也休息,这就能找出妈妈与飞飞共同的休息日。” 学生 4:“妈妈不是每工作 1 天后休息 1 天吗? 也就是把 2 天看成一组,2 天里 1 天工作 1 天休息。” (我暗自佩服我的学生,小学三年级的他们, 就会如此倾听他人的发言,并能从他人的发言中受益,你看他们的发言不正是逐步提升解决问题的过 程吗?)当说到对爸爸休息日的理解时,学生很快 就提出“4天一组,每隔 3 天后休息 1 天”的想法。

2018年三年级上册数学书中部分题

三年级上册数学书中重点题目整理三年一班姓名: P6:2 P24:3 P25:7 P29:9;P35:6 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字典厚70() 2、毛巾长8() 3、黑板长20( ) 4、珠穆朗玛峰高8848() 5、小红骑车1千米大约用5() 6、书包重5() 7、冰箱高15() 8、老奶奶重65() P6:4 P25:8 P7:8 P8:9 一列火车本应9:15到达,现在要晚点25分钟,什么时候能够到达? P25:10 一根4分米的绳子,对折再对折,每段绳子长()分米 P8:10 50米跑比赛,小军跑15秒,小李跑12秒,小红跑9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2)10:02同学们正在做什么? (3)如果你从家到学校要走10分钟,你最晚什么时候从家里出发? (4)请你填出第四节课的上课时间 P111:3(电影放映时间从图中哪里找) P111:4(合多少千米的“合”字在这里表示等于的意思) (1)学校到超市的距离是多少米?(2)书店到学校的距离是多少米? (3)小刚家到书店的距离是多少米?合多少千米? P29:8 跑道一圈长400米,小帅跑5圈,一共跑()千米 P30:15 妈妈带小明坐长途车去看奶奶,图中要走308千米,他们上午8时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行80千米,中午12时能够到达吗? P33:9 每辆小卡车载重量2吨,每辆大卡车载重量3吨,如果每辆车每次都装满, 2:05 2:50

P35:7小船限坐4人,大船限坐6人。我们一共28人。 答: (2)如果租一条大船10元,租一条小船8元,哪个租船方案最省钱? 比较大小:p20:2 P40: 8(圈画出问题中的商品名称,从图中找准数据,列式解答中,建议 用竖式计算) (1)买一个地球仪和一个书包 2)买一个游戏机比耳麦贵多少元? 共需要多少元? (3)买两个地球仪的钱大约购买几个耳麦? P44: 2 科技园内上午有游客892人,中午有265人离开。下午又来了 403位游客,这是园内有多少位游客?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 补充练习:超市运来50千克苹果,上午卖出149千克,下午卖出185千 克,还剩多少千克? P48: 2 养鸡场用900个鸡蛋孵小鸡,上午孵出了337只小鸡,下午比上 午多孵出118只。 (1)下午孵出了多少只小鸡?(2)这一天共孵出了多少只小鸡? (3)还剩下多少个鸡蛋没有孵出小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