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出院指导

新生儿出院指导
新生儿出院指导

早产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的新生儿。因为娩出较早,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差、生活力不强,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才能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1、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适合早产儿的室温是24℃~28℃,可以用热水袋或空调将室温调节到最佳状态,使早产儿的腋下温度保持在36.5℃~37.5℃,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一次体温,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保持体温的恒定。

1)婴儿穿衣量应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增减,一般标准是同一环境下比成年人多一件衣服;2)给早产儿戴绒帽减少散热;

3)如果室内开空调,应注意每周清洗空气过滤网,每天室内彻底通风换气2次。可在室内挂温度计;

4)开空调时避免对流风吹在婴儿脸上;

5)没有空调,可以将婴儿放在妈妈身边保暖;

6)使用热水袋:注入水温应不超过50℃,水量小于热水袋容量的2/3,拧紧,应隔着棉被放置,不要直接放在婴儿的皮肤上。

2、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的大脑有影响,可以引起呼吸暂停,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3、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的照明能使早产儿的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使用深色窗帘、避免灯光直接照到婴儿的眼睛等;

4、减少疼痛的刺激。大量致痛性操作可对早产儿造成一系列近期或远期的不良影响,在执行疼痛操作使可给婴儿肢体支持:拥抱婴儿、使其肢体屈曲状态,或给予安抚奶嘴、抚摩等,尽量减少对婴儿的肢体捆绑、粘贴胶布,必要时可要求医生使用镇痛剂。

二、出院后复查

1、根据医生要求按时到医院复查,主要的复查内容有听力检查、眼底检查、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发育状况;

2、一般1岁内每3个月复查1次。1岁后每半年复查1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查;

3、平时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喂养注意

1、对早产儿强调坚持母乳喂养;

2、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应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一般按需喂养,喂养量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而定,以不发生腹胀和呕吐为原则;

3、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生一个月后在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1,预防出血症。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铁预防贫血,补充鱼肝油预防佝偻病。4个月内不需要添加辅食。

四、家庭护理中注意

1、维持有效呼吸:吃奶后取右侧卧位。注意不要遮住婴儿口鼻;经常观察婴儿面色,如发现呼吸暂停、或婴儿屏气时,可轻弹足底、捏耳垂、刺激呼吸,如反复发作应及时送医院治疗;

2、根据季节决定洗澡次数:夏季可每天洗澡,冬季可每周洗澡1~2次;洗澡时室温在30℃,水温38℃~40℃为宜;洗澡后彻底擦干,防止受凉。

3、保持舒适体位,用毛巾或床单制作早产儿的卧具,使其手脚能触到物体,有安全感。另外,包裹婴儿时要确定婴儿的手能触及面部,以利于头手互动。经常变换睡觉姿势,注意头部塑性,防止因头部平坦造成持久的体格、心理和社会适应困难。俯卧位可增加猝死的发生,应引起注意。

4、注意亲子间的亲密接触,对日后亲子关系的建立有深远的影响。包括:触摸、亲吻、拥抱、面对面注视、父母共同参与婴儿的照顾等。

5、适当的婴儿锻炼。如婴儿游泳。

6、防止感染:看护人最好固定,不要经常更换;照顾婴儿前好洗手,换上干净的衣服;最好等婴儿足月后再抱给亲戚、邻居看;如发现婴儿有任何异常情况,如体温异常、呼吸异常……都应及时送往医院就诊。

五、如何判断早产儿生长发育是否良好

正常情况下早产儿体重每天可增加25克。如果婴儿的身长和体重与他相应的月龄相符合,即为生长发育良好。

给小儿服药的正确方法:

1、注意药物与乳汁不能同时服用;

2、片剂药物,先碾碎后溶化在糖水中,用奶瓶或小汤勺喂;糖浆累药物,应先摇晃均匀后

服用;

3、小儿哭泣或吵闹时,请勿喂药,以免误吸入气管。

肺炎新生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

新生儿肺炎可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两大类。吸入性肺炎是由于吸入羊水、胎粪、乳汁等引起,感染性肺炎可由细菌、病毒、衣原体等引起。两者均有可能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表现为呼吸较快、鼻翼煽动、点头呼吸、口吐白沫、口唇发紫、胃口不好、发热或体温偏低。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1、婴儿房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流通的朝南房间为佳;

2、室温22℃~24℃,可借助空调或取暖器调节;

3、室内相对湿度在55%~65%,干燥房间可放一盆清水;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冬天可每天通风30分钟,避免对流风;

5、尽量避免噪音,以利于婴儿的睡眠和休息。

二、出院后用药

1、病愈出院一般不需要用药;

2、如需要用药需要根据医生的医嘱进行药物治疗,不可随意增减药物。

三、出院后复查

1、一般不需要复查,如有医嘱需要复查,应遵照医生的嘱咐;

2、定期到当地妇幼保健机构为婴儿常规体检;

3、如婴儿出现不哭、少动、吃奶量减少或拒吃、面色发青等情况,及时送医院就诊。

四、如何喂养

1、提倡坚持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最好的食物;喂奶时将婴儿斜卧抱起,不要躺者吃奶;

哺乳需要有耐心,按需喂养,以少量多次为宜;当母亲患有急慢性传染病,或使用药物时,需要咨询医生决定是否进行母乳喂养;

2、使用配方奶喂养需选用婴儿配方奶粉,严格按照奶粉说明提示配置奶汁;奶具、食具使

用前应消毒,一般需要在沸水中继续煮沸10分钟以上;每次配适量奶汁,吃剩下的奶汁应弃去不要;喂奶前应用手腕部测试奶汁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选择合适的奶嘴,奶嘴孔应大小合适,以奶汁可以连续滴出为宜。

3、随着年龄的增长按时添加辅食。

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应根据季节及气温的变化及时增减衣服,以婴儿手足温暖,无汗为宜;

2、多怀抱婴儿,经常给其拍背,经常检查鼻孔是否通畅,及时清除鼻孔内的分泌物;

3、避免物品阻挡婴儿口鼻或按压其胸部,以保持呼吸道通畅;

4、保持婴儿皮肤清洁,根据季节决定洗澡次数:夏季可每天洗澡,冬季可每周洗澡1~2次;

洗澡时室温在30℃,水温38℃~40℃为宜;洗澡后彻底擦干,防止受凉。

5、一般脐带在15天内可以脱落,脐带脱落前避免盆浴,应作脐部护理。局部用双氧水清

洗后涂以聚维酮碘溶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如发现局部红肿、有分泌物。必须去医院就诊;

6、预防疾病和意外的发生:按期预防接种,冬春季节,让婴儿适当晒太阳,少去人多的公

共场所;如家人患呼吸道疾病,接触婴儿时可戴口罩;采用有围栏的婴儿床,勿将尖锐、锋利及细小的物品玩具防在婴儿可以接触到的地方,以防误伤或误吸;勿将容易飘落的物品放在婴儿床上方,以防物品飘落在婴儿头面部造成窒息;当婴儿发生呕吐时,迅速将其头侧向一边,并清拍其背部,及时清除其口鼻腔内的乳汁,擦干面部。

给小儿服药的正确方法:

4、注意药物与乳汁不能同时服用;

5、片剂药物,先碾碎后溶化在糖水中,用奶瓶或小汤勺喂;糖浆累药物,应先摇晃均匀后

服用;

6、小儿哭泣或吵闹时,请勿喂药,以免误吸入气管。

缺氧缺血性脑病新生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由于各种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该病病情重,死亡率高,并可能产生永久性的神经功能障碍,如智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1、婴儿房选择阳光充足、空气新鲜流通;

2、室温22℃~24℃,可借助空调或取暖器调节;

3、室内相对湿度在55%~65%,干燥房间可放一盆清水;

4、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时通风,冬天可每天通风30分钟,避免对流风;

5、尽量避免噪音,以利于婴儿的睡眠和休息。

6、根据婴儿情况适当增加户外活动,让婴儿多晒太阳,预防佝偻病。

二、出院后用药

1、病愈出院一般不需要用药;

2、婴儿生长发育快,容易发生缺钙、贫血等现象,故常需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及钙、铁、锌等营养素。具体方法可咨询医务人员。

三、出院后复查

1、按照出院时医嘱需要带婴儿来医院复查。一般出院后1个月复查一次,以后根据复查结果决定下一次复查时间。

2、发现以下情况及时就诊:

1)婴儿哭泣或吵闹、动作减少、吃奶量减少或拒吃、意识不清、阵发性面色发青、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四肢抽动。

2)4~5个月的婴儿仍不能抬头,或动作发育明显落后于同龄儿。

3)婴儿出现异常姿势,如头后仰、下肢伸直、脚底不能水平接触地面。

四、如何喂养

1、提倡母乳喂养。1~2个月的婴儿提倡按需喂养,以后根据婴儿的睡眠情况2~3小时喂1次,每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

2、如为人工喂养,应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配方乳品或代乳品。严格按照奶粉说明提示配置奶汁;奶具、食具使用前在沸水中继续煮沸10分钟以上;吃剩下的奶汁应弃去;喂奶前应用手腕部测试奶汁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奶嘴孔应大小合适,以奶汁可以连续滴出为宜。

3、如母乳不足,需要混合喂养时,应先喂母乳,再喂乳制品。

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作好婴儿的皮肤清洁护理。每次便后清洗臀部,涂护臀软膏;根据季节决定洗澡次数:夏季可每天洗澡,冬季可每周洗澡1~2次;洗澡时室温在30℃,水温38℃~40℃为宜;洗澡后彻底擦干,防止受凉。平时勤剪指甲。婴儿皮肤糜烂时,及时就诊;

2、因新生儿神经系统发育不够成熟,常会出现四肢抖动,受到突然刺激会发生惊跳,一般持续时间很短(约1~2秒),用手轻轻安抚后可以停止,这是正常现象,如果婴儿四肢抖动持续时间超过5秒,并伴有面色发紫、两眼上翻、口吐白沫、甚至呼吸暂停,既为抽搐。应立即将婴儿平卧,松开衣服,头偏向一侧,保持安静,减少刺激,并迅速送往医院。

3、促进亲子感情交流:母乳喂养,多怀抱注视婴儿,每天进行婴儿抚触,与婴儿说话、唱歌、逗笑,促进婴儿动作、智力发育;

4、预防感染:按期预防接种,因故不能按时预防接种的,应与当地医疗机构联系补打预防针。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如家人患呼吸道疾病,接触婴儿时可戴口罩;注意饮食卫生。

颅内出血新生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

新生儿颅内出血大多由缺氧或产伤所致,临床表现以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症状(不安、脑性尖叫、惊厥)或抑制状态(嗜睡、昏迷、肌张力低下、拥抱反射消失)为主要特征,伴呼吸改变,当有颅内高压时出现前囟紧张、瞳孔大小不等、光反射消失等症状。此病死亡率高,可能伴有神经系统后遗症,如脑性瘫痪、癫痫等。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保持安静,尽量避免噪音,以利于婴儿的睡眠和休息。

二、出院后用药

1、病愈出院一般不需要用药;

2、婴儿生长发育快,容易发生缺钙、贫血等现象,故常需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及钙、铁、锌等营养素。具体方法可咨询医务人员。

三、出院后复查

按照出院时医嘱需要带婴儿来医院复查。一般出院后1个月复查一次CT、B超或MRI,同时到神经专科门诊随诊,检查其各项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四、如何喂养

1、提倡母乳喂养。1~2个月的婴儿提倡按需喂养,以后根据婴儿的睡眠情况2~3小时喂1次,每次哺乳时间为15~20分钟,最长不超过半小时。

2、如为人工喂养,应选择适合婴儿年龄的配方乳品或代乳品。严格按照奶粉说明提示配置奶汁;奶具、食具使用前在沸水中继续煮沸10分钟以上;吃剩下的奶汁应弃去;喂奶前应用手腕部测试奶汁的温度,以不烫手为宜;奶嘴孔应大小合适,以奶汁可以连续滴出为宜。

3、如母乳不足,需要混合喂养时,应先喂母乳,再喂乳制品。

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及时发现和处理后遗症。

1)注意观察婴儿有无抽搐情况。婴儿出现抽搐时表现为:肌张力增高,紧握拳头、双眼凝视、面色发青、口吐白沫、双眼上翻、口角或四肢抽动。应立即平卧,松开衣服,保持安静,停止喂奶,减少刺激,并迅速送往医院。

2)注意婴儿的生长发育情况,严密观察其智力水平是否低于同龄人。当出现生长发育迟缓时,可在康复科医生的指导下有计划的、及早进行功能训练。

3)维持婴儿体温正常。室温是22℃~24℃,可以用热水袋或空调调节,使婴儿的腋下温度保持在36.5℃~37.5℃,每天测一次体温,每天室内彻底通风换气2次;没有空调,可以将

婴儿放在妈妈身边保暖;使用热水袋:注入水温应不超过50℃,水量小于热水袋容量的2/3,拧紧,应隔着棉被放置,不要直接放在婴儿的皮肤上。

4、加强保护,防止意外的发生。

1)每次便后清洗臀部,涂护臀软膏;根据季节决定洗澡次数:夏季可每天洗澡,冬季可每周洗澡1~2次;洗澡时室温在30℃,水温38℃~40℃为宜;

2)护理婴儿前后洗手。婴儿用物专用,衣被柔软干燥、清洁;

3)家人患呼吸道疾病,接触婴儿时可戴口罩;注意室内通风,夏季衣着不可过多,以防中暑,寒冷季节包被不要蒙头;

4)促进亲子感情交流:母乳喂养,多怀抱注视婴儿,每天进行婴儿抚触,与婴儿说话、唱歌、逗笑,促进婴儿动作、智力发育;

5)按期预防接种,少去人多的公共场所;如注意饮食卫生;

6)采用有围栏的婴儿床,预防坠床;

7)按时添加辅食,婴儿出生2周后应口服维生素D,预防佝偻病。

新生儿黄疸--家庭护理要点

黄疸是由于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升高而引起的皮肤、巩膜黄染。约90%的新生儿出生后迟早会出现深浅不一的黄疸。引起黄疸的原因很多而且复杂,其中大多数是生理性的,少数为伴随其他疾病而出现的症状。若黄疸程度较重,治疗不及时,胆红素进入脑部,引起胆红素脑病(核黄疸),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中枢神经系统永久性损害而留下智力落后、听力障碍等后遗症。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清新,阳光充足。若卧室的阳光过少,可抱婴儿进行适当的户外活动,多晒太阳。

二、出院后用药

1、婴儿生长发育快,容易发生缺钙、贫血等现象,故常需要补充维生素D、维生素D

及钙、铁、锌等营养素。具体方法可咨询医务人员。

2、生理性黄疸、母乳性黄疸的新生儿出院时,若黄疸程度较轻,日龄已大,可不必再

服用其他药物。

3、有出院带药,按照医嘱服用,不能随意增减药物。

4、若婴儿的黄疸是由其他疾病引起的,还应积极治疗原发病。肝炎综合症病程长,一

般需4~6个月,出院后常需要服用护肝药,如肝泰乐、胆酸钠等。同时加强脂溶性维生素A、D、E、K的补充。

5、患新生儿溶血病的婴儿,尤其强调铁剂的补充。

6、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G-6-PD,蚕豆黄)缺陷的婴儿,需要禁食蚕豆及其制

品,保管衣服时勿放樟脑丸。

7、某些药物,如维生素K3、磺胺类及新生霉素等可引起溶血和黄疸,乳母和婴儿都应

避免使用。

三、出院后复查

1、怀疑有核黄疸或已经确诊有核黄疸的新生儿,应加强神经系统方面的随访,以便尽早做

康复治疗。

2、患新生儿溶血病的婴儿,一般在出生后2~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血红蛋白,若血红

蛋白降到8克以下,应输血以纠正贫血。

3、患肝炎综合症的婴儿,应每隔1~2个月复查肝功能,直到完全康复。

四、如何喂养

1、建议首选母乳喂养。即使新生儿患溶血症也可以继续母乳喂养。

2、若患母乳性黄疸,黄疸较深时,可暂停或减少母乳,改用新生儿配方奶,2~4天后黄疸

会减退,再用母乳喂养。采用这种间断喂养法,虽然有黄疸再现的可能,但会逐渐消退。

所以不必因黄疸而放弃母乳喂养。

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注意观察婴儿黄疸情况。发现以下情况及时去医院就诊:

1)新生儿黄疸持续时间较长,足月儿大于2周,早产儿大于4周,黄疸消退或减轻后又再出现或加重。

2)更换尿布时发现婴儿粪便颜色淡黄、发白甚至呈白陶土色或粪便变黑等,尿色变深黄或呈茶色,或者皮肤出现淤斑、淤点。

2、保持排便通畅。如婴儿排便困难,应及时就诊,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使用开塞露等通便,

减轻黄疸。

3、由于低温、低血糖会加重黄疸,应避免受寒和饥饿。

新生儿败血症--家庭护理要点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改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首先引人注意的常见症状为不吃、不哭、不动和黄疸迅速加深,常出现呕吐及轻度腹泻,体温升高或不升,严重者可出现出血、腹胀、惊厥、神志不清、呼吸暂停和休克。诊治及时可以治愈,重症有死亡的危险,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者死亡率更高,辛存者多留有后遗症。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1、婴儿房间阳光充足,温度和湿度适宜;

2、寒冷季节注意保暖,家长正确使用热水袋或代用品保暖,注意防止烫伤。

二、出院后用药

新生儿败血症的抗菌治疗必须用足疗程。

1、若婴儿病情痊愈出院,出院后不必再用药。

2、若婴儿用药疗程未足,病情未愈出院,可遵医嘱带口服药直至用足疗程。用药必须遵照医嘱,在两餐奶间服药。

三、出院后复查

1、出院后一般不需要复查。

2、出现下列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1)需要引起警惕的异常症状:新生儿精神、食欲不好、嗜睡、哭声减弱、体温改变、脐轮红肿、脐部有脓性渗出液等。

2)危险征兆:新生儿出现面色苍白或灰暗、肢端厥冷、皮肤花斑等休克表现。

3)并发症:由于新生儿血脑屏障功能不完善,易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表现为拒食、呕吐、烦躁、尖叫、双眼发直、抽搐等。

四、如何喂养

1、提倡母乳喂养。

2、母乳不足或不能母乳喂养者宜选用合适的婴儿配方奶粉,按需喂养,低体重及早产儿可缩短喂奶间隔时间,给予按需授乳,以保证营养。

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保持婴儿口腔、皮肤、臀部及脐部的清洁。

2、不能针刺、挑割和擦伤婴儿的皮肤和黏膜,不能用手挤压皮肤脓包。

3、勤换尿布,预防尿布疹。避免尿液污染未愈合的脐部。包裹脐带的敷料必需无菌。

4、接触婴儿前洗手,护理时动作轻柔。减少探视,避免患病者护理婴儿。根据气候变化及

时添减衣被,避免过冷或过热。

5、若婴儿出院后发生脓疱疹或脐炎,在加强护理的同时还需局部用药,用3%双氧水或5%聚维酮碘消毒患处,每天2次。

新生儿腹泻出院家庭护理要点

新生儿腹泻病是指在新生儿期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以腹泻为主的胃肠道功能紊乱的一种临床综合症。表现为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或水样,含脂肪粒或脓血,可伴有腹胀、呕吐或发热,严重者伴有脱水、酸中毒,甚至引起循环衰竭而危及生命。及时对症治疗后,一般均能痊愈。部分腹泻迁延未愈者可能导致营养障碍。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正常新生儿环境。注意腹部保暖,避免受凉而致胃肠功能紊乱。

二、出院后用药

1、治愈出院着不需要再用药。

2、有些新生儿经治疗后一般情况好转,仅排便次数稍多或者粪便中含有未消化的乳块,出院后可遵照医嘱服用能建立肠道正常菌群的药物,直至排便正常为止。此类药物用温水溶化服用。

三、出院后复查

一般不需要复查,若婴儿排便的次数和粪便的性状发生改变时就需要去医院复诊。

四、如何喂养

1、提倡母乳喂养。母亲喂养前洗干净双手。

2、有原发性乳糖不耐受的新生儿,应暂停母乳和含乳糖的任何乳制品,只能喂养不含乳糖的配方奶粉。待年龄稍长,增加辅助食品后能逐渐获得对乳糖酶的耐受性。

3、感染性腹泻后常继发乳糖不耐受,应选择腹泻奶粉(去乳糖配方)喂养,视排便情况逐渐过渡到母乳喂养。

4、牛奶过敏的婴儿只能吃母乳或豆奶配方奶粉,2岁以上的小儿喝牛奶过敏者较少见。

5、母乳不耐受或母乳量不足,确需人工喂养时,宜选择合适的、营养全面的婴儿配方奶粉。

6、哺乳时注意:洗手,奶具必须煮沸消毒,人工喂养时应按照配方配置,现配现用,不宜过热或过冷,吃剩余的奶液应弃掉,不应留做下次再吃,以免因喂养不当而造成腹泻。

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腹泻容易导致红臀,应勤换尿布,便后清洗臀部,涂护臀霜。腹泻时避免使用一次性尿裤。

2、对经常消化不良的婴儿可以每天做腹部按摩,抚触,被动婴儿操等刺激消化功能,消除肠胀气。

3、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送医院诊治:

1)需要引起警惕的异常情况:婴儿排便次数增多,每天达6次以上;粪便性状异常,为黄色或绿色水样便,呈蛋花汤样,含黏液或脓血,伴有发热、呕吐、腹胀、哭闹或精神食欲差等。

2)危险征兆:婴儿因吐泻丢失体液过多或摄入量不足,可致脱水,表现为皮肤弹性差,前囟及眼窝凹陷,皮肤口唇干燥,哭时眼泪少或无泪。重度脱水还可导致血容量不足,出现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或灰暗,四肢厥冷,尿量少或无,皮肤花斑,反应差。

新生儿脐炎家庭护理要点

新生儿脐炎是由于断脐或出生后处理不当,脐部被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炎症,或是脐带创口未愈合,爽身粉等异物刺激引起脐部慢性炎症而形成肉牙肿。轻者脐轮及脐周皮肤轻度红肿,伴有少量浆液脓性分泌物。重者脐部及脐周明显红肿、发硬,脓性分泌物多,常有臭味,可向周围皮肤扩散,形成腹壁蜂窝组织炎,也可沿脐血管蔓延引起败血症。慢性脐炎形成肉牙肿为一小的樱红色肿物,表面可有脓性渗出液,可久治不愈。发生脐炎后经积极处理,一般均能治愈,但如果延误治疗可造成感染扩散,甚至危及生命。

一、出院后用药

1、一般不需要再服用药物。

2、个别未痊愈的新生儿,必须遵照医嘱服药。

二、出院后复查

1、小肉牙肿做脐部护理可治愈。

2、如脐炎久治不愈或肉牙肿较大,应每周或隔周带婴儿去小儿外科门诊就诊,外科治疗。

三、如何喂养

提倡母乳喂养

四、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脐炎已治愈,出院后不必再处理。

2、如果脐带已经脱落或没有脱落,但脐轮周围红肿、渗液,应积极处理:保持脐带周围干燥,不要浸在水中或被尿液、粪便污染,尿布不要盖在脐带上,同时避免爽身粉进入没有愈合的脐部。

3、脐部护理:洗手后,用3%双氧水清洗脐部,再涂以5%聚维酮碘溶液。如脐部有红肿、渗脓液,可再涂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最后覆盖无菌纱布。所有使用的棉签、纱布必须是无菌的。

4、需要引起警惕的症状:

1)脐轮、脐周明显红肿,并有较多脓性渗液。

2)慢性肉牙肿经电灼、激光、手术后脐部出血较多。

5、注意观察新生儿脐炎可能引起的并发症。出现以下情况需要及时就诊:

1)腹壁蜂窝组织炎、皮下坏疽:脐周皮肤大片红肿,局部温度增高,触之稍硬,有触痛,随后皮肤渐变为暗红、紫褐色,压之有漂浮感,积脓多时有波动感。病儿常有发热、拒奶、哭吵等症状。

2)腹膜炎:腹胀、呕吐、拒奶、腹壁红肿、腹部肌肉紧张,触之较硬,有触痛。病儿往往体温异常,精神差。

3)败血症:病儿体温不稳定,少吃、少哭、少动或不吃、不哭、不动,黄疸加深,重者可出现面色灰、四肢冷、皮肤花斑、心跳加快、尿少、出血等休克症状。

4)化脓性脑膜炎:病儿出现发热、烦躁、呕吐、后颈部抵抗、前囟饱满或紧张、双眼发直、惊厥等。

婴儿“鹅口疮”家庭护理要点

“鹅口疮”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的口腔黏膜的炎症,此病初起时,表现为口腔黏膜充血和发红,并出现不易拭去,故民间有“雪口疮”之称。轻者不痛,或尽有进食时有痛苦表情;有些婴儿可出现吸吮后啼哭、吃奶减少、恶心、呕吐等症状。极少数重者可扩散到咽喉、气管、肺或血液循环内,可并发呼吸困难,甚或继发其他细菌感染,造成败血症,故本病不能轻视之,应重视治疗和护理。

一、出院后用药

1、可以用1%~5%的碳酸氢钠液清洗婴儿口腔,然后涂1:10万单位的制霉菌素甘油,

每天3次,吃完奶后涂在口腔黏膜上。

2、如果口腔中感染面积较大,可增加涂药的次数,或尊医嘱口服制霉菌素、维生素B1、

维生素等药物。

3、白膜蔓延到喉头、气管、食管乃至血液的严重婴儿必须住院治疗。

4、尽量避免使用广谱抗菌素、类固醇激素及免疫抑制剂。

二、出院后复查

如果婴儿出现声音嘶哑、吞咽困难、吐奶、呛咳,甚至出现呼吸困难、发绀,应考虑为咽喉部或肺部念珠菌感染,需要及时就诊。

三、如何喂养

1、提倡母乳喂养。母乳中的乳铁蛋白能抑制口腔中的白色念珠菌生长。

2、注意奶汁温度合适,避免刺激黏膜。

3、奶后给婴儿喂水,以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4、补充鱼肝油及钙剂,增强体质。

四、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母亲喂奶前应洗净双手,内衣勤换洗。

2、婴儿奶具、食物严格消毒处理。

婴儿尿布皮炎(红臀)家庭护理要点

尿布皮炎俗称“红臀”,是发生在婴儿尿布遮盖部位的局限性皮肤病。引起尿布皮炎的原因很多:1、婴儿大小便后没有及时更换潮湿的尿布,尿液长时间地刺激皮肤。或者大便后没有及时清洗,其中的一些细菌使大小便中的尿素分解为氨类物质而刺激皮肤。2、尿布质地粗糙,带有深色染料或尿布洗涤不净,都会刺激臀部皮肤。3、由于腹泻造成大便次数增多等。其临床表现为臀部、大腿内侧及外生殖器、会阴部等处皮肤初起发红,继而出现红点,以后融合成片,甚至造成皮肤糜烂、感染而发生败血症。少数可能继发肛旁脓肿和败血症,需要及时住院治疗。

一、出院后用药

1、遵医嘱使用氧化锌软膏或烫伤膏,或用棉签滚动式涂以婴儿护臀霜;

2、如继发细菌感染,可涂红霉素软膏或百多邦软膏。如有霉菌感染,可涂克霉唑或酮康唑霜。

二、出院后复查

1、一般预后良好,严重者会有并发症。

2、出现以下情况及时到医院就诊:

1)肛旁脓肿:细菌经尿布疹疮口引起邻近深部组织感染、化脓。肛旁出现红肿、灼热、有触痛的包块,病儿有发热、哭吵多的现象。

2)败血症:细菌经尿布症侵入血液引起全身感染。病儿表现为体温不稳定、精神差、面色灰、少吃、少哭、少动等。

三、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给宝宝勤换尿布,减少宝宝的肌肤与脏的湿尿布接触时间。

2、采用适当的方式为宝宝清洗是至关重要的。最好避免使用有刺激成分的清洗剂,这会刺激宝宝的肌肤,加重病情。并且经常用水擦洗会洗去小屁股上的天然皮脂,容易引起尿布疹。建议使用婴儿护肤柔湿巾来帮宝宝清洁小屁股,清洁的同时可留下滋润保护膜,更有效预防尿布疹。

3、尿布质地要柔软,以旧棉布为好,应用弱碱性肥皂洗涤,还要用热水清洗干净,以免残留物刺激皮肤而导致臀红。

4、如果购买一次性尿布,在选购时应看一下品牌和材料,最好选用有透气作用的一次性尿布,以便除去肌肤上的湿气。一次性尿布应紧贴着宝宝的腰部和腿部,夹在双腿之间以便更好地吸收尿液。

5、注意宝宝的日常饮食,腹泻时应及早治疗。

6、培养宝宝良好的大小便习惯。

7、臀部轻微发红时,可使用护臀膏。严重时应引起注意。每次清洗后暴露宝宝的臀部于空气或阳光下,或用红外线灯照射使局部皮肤干燥。

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育英儿童医院新生儿科健康教育资料11

婴儿先天性心脏病家庭护理要点

先天性心脏病是胎儿时期心脏血管发育异常而致的畸形,是由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诱发的一组发病率较高的出生缺陷。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避免接触感冒人群,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情绪激动、剧烈活动,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二、出院后用药

1、病情轻,无明显症状的小儿无需服药。

2、伴气促、多汗、乏力、生长发育落后的小儿可按照医嘱服用强心、利尿、扩血管药物。

3、服药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医嘱的剂量和用法,不能随便加量。服用地高辛时注意小儿有无头昏、恶心、呕吐、黄视、绿视或心率不齐,有以上情况应及时停药并去医院就诊。

三、出院后复查

定期到心血管门诊复诊。一般3~6个月检查一次,症状严重者1~2个月复查一次,定期检查心脏B超。

四、如何喂养

1、给予高蛋白、高热量、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以增强体质。

2、进食避免过饱,有时喂养患儿比较困难,吸奶时容易气促乏力而停止吮吸,且易呕吐和大量出汗,故喂奶时可用滴管滴入,以减轻患儿体力消耗。

3、青紫型心脏病患儿须给以足够的饮水量,以免脱水导致血栓形成。

五、出院后家庭护理注意

1、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既要增强锻炼、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又要适当休息,避免劳累过度,如果患儿能够胜任,应尽量和正常儿童一起生活和学习,但应防止剧烈活动,同时教育孩子对治疗疾病抱有信心,减少悲观恐惧心理。

2、室内空气要流通,冬天应定时打开窗户,以加强空气对流,有持续青紫的患儿,应避免室内温度过高,导致患儿出汗、脱水。

3、保持大便通畅。青紫型患儿注意大便时勿太用力,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4、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禁止大量输液,如必须输液时,滴液速度须缓慢,以防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力衰竭。

5、平时心脏功能和活动耐力都较好的患儿,应当按时接受预防接种,并在接种后多观察全身和局部反应,以便及时处理。

6、先天性心脏病的患儿体质弱,易感染疾病,尤以呼吸道疾病为多见,且容易并发心力衰竭,故应仔细护理,随着季节的变换及时增减衣服,如果家中有上呼道感染疾病出现,应采

取隔离措施,平时尽量少带患儿去公共场所,在传染病好发季节尤其要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7、避免患儿情绪激动,尽量不使患儿哭闹,减少不必要的刺激,以免加重心脏负担。

8、有时患儿在行走或玩耍后会主动蹲下片刻,那是因为蹲踞后可使缺氧症状得到缓解,此时切不可强行将患儿拉起。

9、一旦发现患儿有气急烦躁、心率过快、呼吸困难等症状,可能发生心力衰竭时,应及时送医院就诊。

如何做好新生儿出院指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2834566.html, 如何做好新生儿出院指导 作者:袁晓金 来源:《学习与科普》2019年第06期 新生儿指的是刚出生未满28天的婴儿,此时他们身体的各个器官以及免疫系统的发育并不成熟,免疫性能过低,身体中的体温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做好新生儿的出院指导是一项必不可少的环节。新生儿的出院指导,指的是出院以后,为了促进婴儿的健康成长,医生针对于新生儿常见的健康问题,对家长们做出的一些科学的指导和建议。如果没有及时做好出院指导,很多家长对育儿的知识又是知之甚少,一旦出了问题,难免会引起一定程度的焦虑和恐慌,进而直接影响到孩子的安全健康,是一种巨大的损失。因此,医院要及时做好新生儿的出院指导工作,以避免产生不必要的损失。 本文通过对新生儿的体温、皮肤、脐带、感染病、疫苗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家长们总结出了如何在出院后正确的护理新生儿,使他们能够健康快乐的成长。那么,针对于新生儿的出院指导,具体都包含哪些内容呢,下面我们来举例说明一下。 一、温度要适宜 新生儿的体温调节能力远不如我们成年人,首先,要保持室内温度在20℃到24℃之间,也要适当通风,促进空气的流通。其次,新生儿的体温,尽量保持在36.3℃到37.3℃之间,每天至少要测量两次体温,过低或者过高,家长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升温或者降温,如果超过38℃,应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二、对皮肤的护理 1、要经常洗澡 洗澡的水温要适宜,一般保持在37℃到43℃之间,给宝宝洗澡的时候,要注意洗干净身体的褶皱部位,比如颈部、腋下、大腿根部,以防潮湿以后对皮肤造成不必要的伤害。还应该注意的是,洗澡时间不能安排在婴儿吃奶或者睡觉的时间点,尽量在吃奶后的一个小时,且处于清醒状态。 2、大小便后及时清理臀部 清洗的时候可以在肛门处涂上植物油、凡士林等等以防止大小便的残留物对臀部产生刺激,造成臀红或者尿布疹等。 三、对脐带的护理

新生儿病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

新生儿病区 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实施细则医疗质量与安全是医院管理的核心内容和永恒的主题,为了持续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给患儿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根据医院《XX市儿童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制定新生儿病区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制度及具体实施细则。1、新生儿病区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 组长: 副组长: 成员: 联络员: 2、科室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质控方式 (1)质控表单,指标统计,质控汇总,整改分析 (2)科主任、质控员分级质控 3、根据医院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指标体系制定科室明确的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目标和指标,组织培训,做到人人知晓。 4、科室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每年初制定年工作计划。 5、科室质控成员每周对质控内容分别进行检查,完成规定检查例数,填写质控表单,进行评价,并向责任人反馈整改,责任人签字确认整改; 6、科主任每周对质控小组成员检查内容的30%以上再进行检查,了解整改执行情况,填写质控表单,进行评价;

7、每月在组长带领下集体进行全面质控活动一次,对科室质控结果进行汇总,统计科室质量指标,对质控活动进行总结分析、反馈、整改。 8、每季度科室医疗质量及安全管理小组进行季度总结,分析,反馈,整改,及时发现缺陷,纠正错误,实现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 9、每半年进行比较分析,体现持续改进,完善PDCA循环。 10、对于质控过程中发现的共性的问题,结合情况召开科务会进行讨论、再培训;对于质控过程中发现的个别问题,进行批评教育。 11、每年进行年终活动总结,查缺补漏。 12、以上制度及实施细则制定经科室科务会讨论,并上报医务科。 附一:科室质控小组成员职责 附二:科室质控小组成员分工 附三:科室质控小组活动流程 附四:科室质控项目及目标 附一:

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文件 宜家妇院[2014]第XXX号文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 关于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的通知 院属各科室: 根据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的通知》(国妇幼函【2014】185号)、湖北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评估的通知》(鄂卫生计生通【2014】150号)等文件精神,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防止丢失、错抱等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医疗安全和医院社会形象,必须从制度上、根本上切实加以解决。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各科室认真组织学习并严格遵照本办法执行。 宜昌家圆妇产医院 二00四年九月二十四日 附件: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新生儿安全管理办法 根据卫生计生委《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的通知》(国妇幼函【2014】185号)、湖北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爱婴医院复核评估的通知》(鄂卫生计生通【2014】150号)等文件精神,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防止丢失、错抱等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医疗安全和医院社会形象,必须从制度上、根本上切实加以解决。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新生儿复苏管理 1、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新生儿安全工作。建立适当的产儿科合作制度,从管理层面保障新生儿复苏工作顺利开展。 2、产房、手术室、新生儿病室必须配备新生儿复苏抢救的设备和药品并保证设备完好,药品在效期内且数量充足,做到定期检查有记录。做好新生儿出生后转运的充分准备。 3、高危孕产妇择期分娩时应预约新生儿专业医师参加产时处理。急诊分娩应在决定实施分娩的第一时间通知新生儿专业医师参加产时处理与救治,新生儿专业医师应按急诊会诊时间要求迅速到位。 4、相关科室(手术室、产房、产科)医护人员进行每年至少不低于1次的新生儿复苏指南培训。相关科室应做好资料保存考核记录。 二、新生儿身份识别管理 1、患儿监护人凭有效身份证明办理新生儿入、出院,规范新生

新生儿健康宣教内容

新生儿健康宣教内容 新生儿住院宣教: 1.母乳喂养的好处:母乳是婴儿必须和理想的食品,母乳含有丰富的 抗感染物质,母乳喂养和节制母亲生育力的关系。对婴儿的好处:富含营养和生长所需的能量,含有多种免疫物质,有助牙齿发育和保护。对母亲的益处:增进母婴关系。促进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促进子宫复旧。减少乳腺癌和卵巢癌的危险 2.新生儿大小便:刚出生的新生儿胎粪为柏油样,2-3 天后转为黄色。 3.脐部护理:脐部保持清洁、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3 天后松脐带 夹。 4.黄疸观察:新生儿黄疸有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之分。生理性黄 疸:出生3-5 天开始出现皮肤粘膜黄染,7-10天消退,胃口好,无异常。病理性黄疸:出生后24 小时内就出现黄疸或黄疸发展迅速,持续时间较长,甚至伴有贫血、体温异常、胃纳差、呕吐、多属病理性黄疸。需及时转院医治。 5.预防接种:①乙肝疫苗:分娩后2小时内接种(禁忌症除外)② 卡 介苗:24-48 小时接种(禁忌症除外) 6.疾病筛查:①听力筛查:出生3天测试听力。②遗传疾病筛查:出 生后3天新生儿足跟采血,送新华医院检查,如遇异常电话通知复查。筛查代谢性疾病项目(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低症,苯丙 酮尿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

7.喂奶注意事项:主张母乳喂养,两侧乳房轮流哺乳。喂奶后,奶胀 者需及时排空,婴儿喂奶后,轻拍小背以防呕吐。睡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引起窒息。按需哺乳(奶胀时,婴儿需要时) 8.安全:新生儿应睡小床,以防坠床,避免刀、剪、针类损伤,避免 热水烫伤,家属专人照看,防止盗婴。如有异常,及时呼叫。 新生儿出院指导: 新生儿沐浴水温在40C左右。冬季注意室温。脐部护理:脐部清洁干燥,避免污染。用75%的酒精或碘酒每日 2 次消毒至满月。预防接种:出生后30日到居住地就近社区服务中心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以后由社区服务中心通知完成接种。卡介苗:左上臂接种,满月后可能有红痘或脓疱形成,不可用针刺破或用手挤压,如自行破溃,可用龙胆紫溶液(甲紫)外涂,以后自行产生卡疤。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管理制度编号:YTO-FS-PD971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Of Daily Behavior, The Activities And T asks Are Controlled By The Determined Terms, So As T o Achieve The Effect Of Safe Production And Reduce Hidden Dangers. 标准/ 权威/ 规范/ 实用 Authoritative And Practical Standards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通用版 使用提示:本管理制度文件可用于工作中为规范日常行为与作业运行过程的管理,通过对确定的条款对活动和任务实施控制,使活动和任务在受控状态,从而达到安全生产和减少隐患的效果。文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 为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 ⑴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3年以上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⑵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⑶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⑷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

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医院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1.新生儿佩戴腕带 (1)产科新生儿佩戴腕带前要将新生儿抱至产妇面前确认性别(暴露外生殖器),请产妇说出新生儿性别,医护人员复述;初步与产妇确认新生儿有无外观畸形后填写新生儿腕带及胸卡信息,与产妇核对确认后将腕带系于新生儿腕部,松紧适宜(容一小手指)(2)儿科新生儿佩戴腕带时要与家长共同核对新生儿住院信息(新生儿姓名、性别、病历号),在移动护理中为新生儿打印腕带。将新生儿腕带与住院信息核对后系在新生儿腕部。 (3)随患儿体重增长随时更换手、脚腕带,腕带佩戴松紧适宜。 2.防止身份错误 (1)严格执行患者身份识别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安全。 (2)核查时机包括:入院时,每日晨晚间护理时操作前、中、后,新生儿外出检查离开、返回病区时,更换床位前、后,陪住人员更换时,出院时。以上时间责任护士须对腕带进行核查,腕带佩戴松紧应适宜,如有遗失脱落应及时按规定重新佩戴。 (3)如需在佩戴腕带侧肢体进行操作(例如留置针穿刺等),须将腕带移至其他肢体并妥善固定,避免遗失。 3.产科安全措施 (1)病区护士与接新生儿医护人员对照新生儿病历查对新生儿

性别及胸卡信息无误后,在新生儿病历背面交接记录处接者签字,同时确认有新生儿脚印。 (2)新生儿除洗澡、治疗和检查外须母婴同室。 (3)新生儿在新生儿洗澡区时必须由护士照看,并对新生儿安全负责。 (4)为新生儿洗澡前、后要认真核对腕带,无误后方可送回,并与产妇核对腕带。 (5)外出检查时由医护人员和新生儿家人一起陪同。 (6)新生儿出院时,护士与产妇共同核对新生儿腕带无误后在产科新生儿护理记录单上双方签字。 (7)新生儿腕带脱落/字迹不清/需要更换时,由两名护士共同核对确认,更换后两名护士持新生儿病历再次核对腕带。 4.儿科新生儿室安全措施 (1)在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规范下按照规定时间探视。 (2)外出检查时由医护人员负责陪同。 (3)将新生儿抱离或放回病床,以及治疗前后均须核对腕带并确保腕带固定良好 (4)新生儿出院时,医护人员与家属共同核对患者身份无误后在患者出院通知单上签字后方可离院。 5.医院安全防范措施 (1)病区设门禁系统。 (2)保持病区大门24h处于关闭状态。

新生儿出院指导

新生儿败血症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进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全身性感染。改病早期症状不典型,首先引人注意的常见症状为不吃、不哭、不动和黄疸迅速加深,常出现呕吐及轻度腹泻,体温升高或不升,严重者可出现出血、腹胀、惊厥、神志不清、呼吸暂停和休克。诊治及时可以治愈,重症有死亡的危险,并发化脓性脑膜炎者死亡率更高,辛存者多留有后遗症。 『病因』 新生儿本身免疫系统功能不完善,抵抗力差,细菌易入侵;葡萄球菌、大肠肝菌为主;多发生在产前、产时或产后。 『临床症状』 出生后7天内出现症状者称为早发型败血症;7天后出现者称为迟发型败血症。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等,后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和出现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少数发展为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和胆红素脑病。常见并发化脓性脑膜炎。 『治疗要点』 早期、联合、足量、静脉应用抗生素,疗程要足,一般10-14天。 『出院指导』 1、保持婴儿口腔、皮肤、臀部及脐部的清洁。 2、不能针刺、挑割和擦伤婴儿的皮肤和黏膜,不能用手挤压皮肤脓包。 3、勤换尿布,预防尿布疹。避免尿液污染未愈合的脐部。包裹脐带的敷料必需无菌。 4、接触婴儿前洗手,护理时动作轻柔。减少探视,避免患病者护理婴儿。根据气候变化及时添减衣被,避免过冷或过热。 5、若婴儿出院后发生脓疱疹或脐炎,在加强护理的同时还需局部用药,用3%双氧水或5%聚维酮碘消毒患处,每天2次。

新生儿鹅口疮 鹅口疮又名雪口病,为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多见于新生儿、营养不良、腹泻、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或激素的患儿。 『病因』 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使用污染的奶具、哺乳时乳头不洁;产道感染。 『临床症状』 口腔粘膜表面出现白色或灰白色乳凝块状物,略高于粘膜表面,粗糙无关,最常见于颊粘膜,其次是舌、齿龈、上腭,甚至蔓延到咽部。起初呈点状和小片状,可逐渐融合成片,形似乳凝块,不易拭去。重症整个口腔均被白色斑膜覆盖,可蔓延到咽、喉头、食管、气管、肺等处,可伴低热、拒食、吞咽困难。 『治疗要点』 1、保持口腔清洁 2、局部用药制霉菌素鱼肝油混悬溶液,每日2-3此。 『出院指导』 1、母乳喂养者,每次喂奶前后,母亲均应洗手、洗乳头。人工喂养者,对用过的奶嘴、奶瓶,应先用4%的苏打溶液浸泡消毒半小时后清洗,煮沸消毒后备用。 2、患儿的洗漱用具(脸盆、毛巾、漱杯等)和食具应单独使用,用水煮沸消毒15分钟。 宜给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而温凉的流质或半流质,避免摄入过酸、过咸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疼痛。同时多喂水,以清洁口腔,防止感染。 3、要注意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有轻度发热、烦躁不安,应去医院;若发现口腔粘膜上有乳凝块样物,向咽部以下蔓延,亦应送医院治疗,以防止发生呼吸困难等严重并发症。

新生儿室管理规章制度样本

新生儿室管理规章制度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1、新生儿室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温度、湿度,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紫外线空气清毒,并每天一次。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毒,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步法)戴好口罩,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房间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

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 8、新生儿房间内的物品、器具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物品,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科出院指导

新生儿科出院宣教指导 宝宝家长您好: 首先祝贺您的宝宝出院了! 下面为您送上出院指导,以利于您更好的继续照顾您可爱的宝宝。 您的宝宝出院时体重:kg,吃奶量:ml/次,每日次。 1、坚持母乳喂养。母乳喂养不限时间,按需哺乳。若母乳不足或无法母乳喂养时,可 用配方奶粉喂养。人工喂养按奶粉说明书喂养。要认真消毒奶具,防止腹泻及菌痢疾病的发生。配制奶粉过浓过稀均可对宝宝产生不良的反应。因此要按照奶粉的说明书进行配制。每次喂养后要竖直抱起宝宝,时期趴在母亲的肩膀上,自下而上轻拍背部,宝宝打嗝排气后将头偏向一侧,防止吐奶。 2、新生儿居室清洁空气新鲜。室温应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60%-65%。体温维 持在36.5-37.0℃之间。体温如有超过37.5或异常时请及时就诊。 3、乳母及家人接触宝宝前一定要洗手,患有感冒等传染性疾病家人要注意隔离,养成 良好的生活习惯。 4、新生儿皮肤护理:注意皮肤清洁,奶前沐浴。将新生儿放入水中洗澡每日1-2次。 室温:26-28℃,水温:38-41℃。脐带未脱落时洗澡后要用75%医用酒精棉签消毒脐带保持脐部干燥、清洁,每根棉签环形消毒一次1根。沐浴后用浴巾擦干婴儿身体,用婴儿润肤油按摩(可在网上查找新生儿抚触视频)。新生儿衣服宜用柔软的棉布制作,要宽松便于穿脱,不宜用带子捆绑身体,以免影响胸廓呼吸和肢体的发育。做好大小便的护理,防止臀红发生。 5、宝宝住院期前及住院期间打防疫针。如未打防疫针:我院出生的宝宝请到我 院防疫科进行相关咨询如何及何时进行预防接种。外院转来的新生儿要到出生的医院防疫科进行咨询何时进行疫苗的接种。 6、我院出生的宝宝疾病筛查及听力筛查如何进行。宝宝的疾病筛查要到分娩室进行咨 询。听力筛查要到五官科进行相关咨询。 7、出院回家用药的指导: 口服药:1) 2) 外用药: 8、新生儿28天内出现不适症状请立即到新生儿科就诊。超过28天后请到儿科门诊就诊。早产儿或个别患儿按本科室医生要求的日期时间定期进行门诊复诊。请按医生的建议需要进行康复治疗的患儿请到儿童康复治疗中心进行行为能力测评及康复锻炼。 9、部分早产儿或低出生体重儿最好用早产奶喂养。出院时按照出院当天的医嘱量进行喂养,2-3天加一次奶量,每次增加5-10ml,每日8次。当体重达到4-5公斤时应逐渐增加普通配方奶粉直到全部替换早产奶。 最后,祝您和您的宝宝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新生儿室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为新生儿病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 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 (1)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室负责人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士长由具备护师以上任职资格且有2年以上新生儿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2)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3)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4)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非医学指征禁止给予患儿母乳代用品,提倡母乳喂养。(5)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 (1)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 (3)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 (4)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5)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6)新生儿病房禁止陪床探视,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 (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 (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 (10)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 (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页4 共页1 第

新生儿出院指导

早产儿出院家庭护理要点 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的新生儿。因为娩出较早,器官尚未发育成熟,功能尚不健全。抵抗力差、生活力不强,是新生儿主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加强对早产儿的护理,才能不断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一、出院后的生活环境 1、保持适宜的温度。通常适合早产儿的室温是24℃~28℃,可以用热水袋或空调将室温调节到最佳状态,使早产儿的腋下温度保持在36.5℃~37.5℃,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测一次体温,如果超过这个范围,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节,保持体温的恒定。 1)婴儿穿衣量应根据具体环境进行增减,一般标准是同一环境下比成年人多一件衣服;2)给早产儿戴绒帽减少散热; 3)如果室内开空调,应注意每周清洗空气过滤网,每天室内彻底通风换气2次。可在室内挂温度计; 4)开空调时避免对流风吹在婴儿脸上; 5)没有空调,可以将婴儿放在妈妈身边保暖; 6)使用热水袋:注入水温应不超过50℃,水量小于热水袋容量的2/3,拧紧,应隔着棉被放置,不要直接放在婴儿的皮肤上。 2、噪音对早产儿正在发育的大脑有影响,可以引起呼吸暂停,应尽量营造一个安静的环境; 3、光线对早产儿脑部发育有很大的影响,可以使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的发生率增高,生长发育缓慢,持续的照明能使早产儿的生物钟节律变化和睡眠剥夺。因此,必须采取措施,减少光线对早产儿的刺激,如使用深色窗帘、避免灯光直接照到婴儿的眼睛等; 4、减少疼痛的刺激。大量致痛性操作可对早产儿造成一系列近期或远期的不良影响,在执行疼痛操作使可给婴儿肢体支持:拥抱婴儿、使其肢体屈曲状态,或给予安抚奶嘴、抚摩等,尽量减少对婴儿的肢体捆绑、粘贴胶布,必要时可要求医生使用镇痛剂。 二、出院后复查 1、根据医生要求按时到医院复查,主要的复查内容有听力检查、眼底检查、体格发育及神经行为的发育状况; 2、一般1岁内每3个月复查1次。1岁后每半年复查1次,3岁后如生长发育良好可停止复查; 3、平时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三、喂养注意 1、对早产儿强调坚持母乳喂养; 2、如果不能进行母乳喂养,应选用早产儿专用配方奶粉。一般按需喂养,喂养量根据早产儿的耐受情况而定,以不发生腹胀和呕吐为原则; 3、纯母乳喂养的早产儿出生一个月后在补充适量的维生素K1,预防出血症。1个月开始补充维生素、铁预防贫血,补充鱼肝油预防佝偻病。4个月内不需要添加辅食。

母乳喂养新生儿安全规定

母乳喂养 新生儿安全管理规定 xxx人民医院 目录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1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2 母乳代用品销售管理办法3 医疗机构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试行)6

xxx医院医院母乳喂养规定8

WHO《促进母乳喂养的十点成功措施》 1、有书面的母乳喂养规定,并常规的传达到所有的卫生人员。 2、对全体卫生人员进行必要的技术培训,使其能实施有关规定。 3、把有关母乳喂养的好处及处理方法告诉所有的孕妇。 4、帮助母亲在产后半小时内开始母乳喂养。 5、指导母亲如何喂奶以及在需与其婴儿分开的情况下如何保持泌乳。 6、除母乳外,禁止给新生儿任何食物或饮料,除非有医学指征。 7、实行母婴同室:让母亲与新生婴儿24小时在一起。 8、鼓励按需哺乳。 9、不要给母乳喂养的婴儿吸橡皮奶头,或使用安慰物。 10、促进母乳喂养支持组织的建立,并将出院的母亲转给这些组织。

《国际母乳代用品销售守则》 1、禁止对公众进行代乳品、奶瓶或橡皮奶嘴的广告宣传。 2、禁止向母亲免费提供代乳品样品。 3、禁止在卫生保健机构中使用这些产品。 4、禁止向母亲推销这些产品。 5、禁止向卫生保健工作者赠送礼品或样品。 6、禁止以文字或图画等形式宣传人工喂养,包括在产品标 签上印婴儿的图片。 7、向卫生保健工作者提供的资料必须具有科学性和真实 性。 8、有关人工喂养的所有资料包括产品标签都应该说明母 乳喂养的优点及人工喂养的代价与危害。 9、不适当的产品,如加糖炼乳,不应推销给婴儿。 10、所有的食品必须是高质量的,同时要考虑到使用这些食 品的国家的气候条件及储存条件。

新生儿出院记录

医院 新生儿科出院记录 病室:床号:住院号: 姓名:性别:年龄:岁出生日期:年月日 入院时间:年月日时出院时间:年月日时 第胎产,胎龄分娩方式羊水胎膜早破(有、无) 胎儿窘迫:(有,无)脐带出生体重 胎盘APGAR评分1分钟5分钟 母亲妊娠情况:糖尿病(有,无),高血压(有,无),胆汁淤积(有,无),乙肝(有,无)其他: 入院时情况: 入院诊断: 入院后检查: 血常规: 小便常规:粪便常规: 肝功能: 心肌酶: 肾功能: 血痰等体液培养: 电解质: 血气分析: CRP mg/DL TORCH 输血前常规免疫全套血型 G6PD酶乙肝5项 X线片:甲状腺功能 头颅MRI/CT复查结果: 耳声发射眼底检查 头部超声 NBNA 其他: 主要治疗经过: 出院情况: 出院诊断: 出院医嘱: 1.出院后3~7天新生儿专科随访一次。 2.满1个月、2个月时各肌内注射维生素K1 1mg。 3.出院后1、2、3、4个月新生儿高危儿到随访门诊进行高危儿神经发育筛查、血常规、头

颅B超、CT或MRI。必要时进行早干预治疗或行康复治疗。 4.定期眼科门诊就诊,排除早产儿视网膜病。 5.耳声发射未通过,于42天时来院复查,必要时到耳鼻喉科就诊,做听性脑干诱发电位、排除听力障碍。 6.注意保暖、合理喂养,按时预防接种。14~30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剂、钙剂。出生满28 天后在1个月、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儿童保健门诊进行常规体格检查、健康咨询、营养指导。 7.到出生医院产科行新生儿筛查,到出生医院产科或当地保健机构接种卡介苗、乙肝疫苗。 8.如有不适表现,请随诊。 9.出院带药: 法定代理人签名:住院医师签名: 年月日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1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加强新生儿安全管理,防止丢失、错抱等不良事件发生,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平安,关系医疗安全和医院社会形象,必须从制度上、根本上切实加以解决。现根据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卫生计生委要求,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护士长同为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第一责任人,负责本科室新生儿安全工作,建立健全本科室新生儿安全管理应急预案。 二、科室要加强新生儿安全知识教育,在病房醒目位置张贴安全防盗宣传资料,向产妇及家属告知新生儿安全相关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 三、严格执行探视制度,减少探视人员随意进入;控制产妇的陪床人员,每床只许一人陪床,避免人员流动过多。 四、产妇入院后,安排床位,建立病历,确定生产方式和时间。如进行自然分娩,所在科室要与产房确定生产时间;如进行剖宫产,所在科室要与手术室确定手术时间。 五、临产时,由病房护士核实无误后,携带产妇病历,陪同产妇一起进入产房或手术室,并与产房或手术室护士进行交接,准备待产或手术。 六、新生儿出生后,应让产妇或家属看清新生儿的性别,并立即进行产妇和新生儿的标识工作,在病历上按好新生儿脚印,待产

妇确认后按其本人手印,同时将附有产妇全名、腕带编号、新生儿性别、出生时间、住院号、科室、床号等一致信息的两条不可转移的腕带,分别戴于产妇及新生儿手腕。 七、在其他病人被送入产房或手术室之前,产妇及新生儿均应被转移出产房或手术室,送入病房,对照科室、床号入住。产房或手术室人员与病房护士一起核对母婴腕带信息,核对无误后进行交接班并签字。 八、住院期间,严格实行母婴同室,婴儿车与病床标签配对,保证新生儿时时刻刻在产妇及家属视野范围内。护士要在产妇床旁交接班,清点新生儿数目,并做好记录。要经常巡视,认真盘查接触新生儿的人员,发现可疑人员立即通知保卫科。 九、如新生儿患病转入儿科,必须在家属在场的情况下,产科责任护士与儿科责任护士双向核对患儿母亲姓名、性别、年龄、诊断、住院号、床号,核对正确后,儿科责任护士方可接收患儿。 十、患儿需外出检查时,必须通过摇篮床、婴儿床进行转运。责任护士应明确患儿检查的项目及时间,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和床头卡。核对后,必须与其家人一起将患儿抱至诊室检查,检查结束回病房时,再次由护士双人核对患儿身份识别腕带无误后,将患儿放至其床位上,继续治疗。 十一、新生儿在院期间必须配戴身份识别腕带,如在沐浴、检查、治疗时损坏,应及时补戴,新的身份识别腕带要护士双人核对确认无误后制作。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 示范文本 In The Actual Work Production Management, In Order To Ensure The Smooth Progress Of The Process, And Conside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ach Link, The Specific Requirements Of Each Link To Achieve Risk Control And Planning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新生儿病房安全管理制度示范文本使用指引:此管理制度资料应用在实际工作生产管理中为了保障过程顺利推进,同时考虑各个环节之间的关系,每个环节实现的具体要求而进行的风险控制与规划,并将危害降低到最小,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1、医护人员进入新生儿病房应衣帽整齐,患有呼吸道 感染等疾病时严禁与新生儿接触。 2、保持病室环境清洁,每日空气消毒,每月空气培 养,并有记录。 3、严格执行各项操作规程,认真做好新生儿查对制 度、身份识别流程,严防差错隐患发生。 4、新生儿床旁周围严禁悬挂危险物品,确保患儿安 全。 5、遵医嘱进行母乳或人工喂养,喂养时应将患儿抱 起,不能吸吮者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喂毕后轻拍背部排气 后置侧卧,防止呛咳。 20xx年1月补充

20xx年2月执行 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 请在此位置输入品牌名/标语/slogan Please Enter The Brand Name / Slogan / Slogan In This Position, Such As Foonsion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生效日期:2008年3月修订日期:2013年5月新生儿病区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⑴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⑵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⑶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⑷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⑸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⑴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⑵普通新生儿病室患儿如出现生病体征不稳定、病情危重需要重症监护者,应进行必要的抢救后,及时转入重症监护病房。⑶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⑷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

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⑸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⑹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7)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8)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备、设施,防止发生火灾事故。(9)制定并完善各类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和处置流程,快速有效应对意外事件,提高防范风险的能力,确保医疗安全。(10)工作人员应当按照病历书写有关规定书写有关医疗文书。(11)新生儿病室床位数应满足患儿医疗救治的需要,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3平方米,床间距不小于1米。 3、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⑴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建立并落实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规范,并按照医院感染控制原则设置工作流程,降低医院感染危。⑵通过有效的空气质量控制、环境清洁管理、医疗设备和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等措施,减少发生感染的危险。⑶病室空气要清新,每季度做空气培养⑷工作人员上班时要穿统一服装、洗手,进行各项操作时一律要求洗手、戴口罩、戴帽子,必要时戴护目镜、手套。未穿规定工作服或入室衣者不能随意在病房走动。⑸按照规定建立医院感染监控和报告制度,定期对空气、物表、医护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进行细菌学监测。监测结果不合格时应分析原因并进行整改,如存在严重隐患,应当立即停止收治患儿并将在院患儿转出。⑹新生儿病室使用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遵循以下原则:①接触患者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当一人一用一消毒如体温表、听诊器、呼吸机湿化瓶等。雾化吸入器、吸氧装置一人一用,吸痰管一用一更换。②患儿使用后的奶头、奶瓶应统一一人一用一消毒,盛放奶瓶的容器每日必须清洁消毒,早产儿暖箱、蓝光箱的湿化液每日更换,使用中的暖箱、蓝光箱、蓝光毯,辐射台每天清洁,每周更换一次做终末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新生儿病房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的温度、湿度,室内每日常规紫外线空气消毒,并做空气培养。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者,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上岗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新生儿病室谢绝参观,新生病儿家属应按规定入室探视,非本室工作人员不得入内。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戴好帽子、口罩,穿隔离衣,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四小时一次连续三天),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抢救。 8.新生儿病室内的器械、物品均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抢救药品和器械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产妇出院指导

出院宣教 一、产妇指导 1、环境:保持安静,舒适,空气新鲜,每天开窗通风,温度20-22摄氏度为宜。 2、活动:产妇应该有足够的睡眠,进行适当的活动:做产后康复操,避免劳累。 3、恶露情况:产妇恶露一般一个月左右干净,并逐渐减少,颜色变浅,如出血量 突然增多,多于月经量及时来院就诊。 4、个人卫生:产后注意卫生,保持会阴部清洁,伤口拆线后就可以淋浴,产后4 周内禁止盆浴,预防逆行感染。 5、性生活和避孕:产后1月禁止盆浴,顺产2月内禁止同房,3个月上环。剖宫产 3月内禁止同房,六个月上环。哺乳期禁止服用避孕药。 6、坚持母乳喂养:6个月纯母乳喂养(不加任何辅食),以后在保健医生的指导下逐 渐增加辅食。建议母乳喂养2周岁。 二、婴儿护理 1、新生儿听力测试时间是: 2、产后42天左右的星期一下午,起好孩子姓名,母婴一起来院产后42天检查及办出生证(产妇膀胱充盈),所需带证件:1、出生医学证明首次签发表 2、双方夫妻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正反两面) 3、日常护理:夏季至少每日给婴儿洗澡一次,每日坚持1-2次,洗澡温度38-41摄氏度,室内温度26-28摄氏度。每天坚持做好脐部护理,用75%的酒精消毒脐部1-2次,直到脐痂干燥脱落为止,若发现脐轮左右红肿,以及出现脓性分泌物,或有臭味及时来院就诊,避免新生儿脐炎的发生,同时做好臀部护理。 4、预防接种:婴儿出生后在本院已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一次,保存好接种记录单,满月后需接种第二针乙肝疫苗,到时带好已接种的记录单、夫妻二人身份证、户口簿或暂住证到户口所在医院接种。 5、足月儿生后两周,早产儿生后三周黄疸未消退,及时来我院儿科门诊就诊。 6、新生儿分别于1月、3月、6月、9月、12月、18月、2周岁、2周岁半来院儿科门诊进行健康检查,时间为周二。母乳喂养知识宣讲专线电话:68868522 湟里镇卫生院妇产科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新生儿室管理制度 1、新生儿室保持清洁、整齐和适宜温度、湿度,室内使用空气净化器对室内空气进行净化,紫外线空气清毒,并每天一次。 2、工作人员必须是无传染病毒,并须定期做喉部细菌培养,以便检出带菌者。新工作人员经体格检查,合格者才能入室工作。 3、工作人员进婴儿室前戴好帽子、口罩,穿好隔离衣,更换专用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 4、工作人员进入新生儿病室前必须洗手,(步法)戴好口罩,更换专业鞋,每次护理新生儿前后应洗净双手。感染患儿须分开放置及护理,先护理非感染患儿洗净双手后再护理感染患儿。 5、新生病儿使用的面巾、奶头、奶瓶须经煮沸消毒,衣服、包布、尿布须经熏柜消毒才可应用。新生病儿出院后,床位要进行终末消毒。 6、新生病儿入院时须称体重、测体温(每2小时一次),早产儿每日称体重一次,其它新生病儿每星期称体重一次。新生病儿入院时应有家属在场,将其足纹印于病历纸上,手圈、床及包被外面,均需标明患儿的姓名、性别,以便识别。 7、新生儿房间工作人员要加强责任心,坚守工作岗位,

不得随意外出,要密切观察患儿病情变化,保持呼吸道通畅,发现问题及时报告医生,并协助医生进行各种。 8、新生儿房间内的物品、器具应固定专用,专人管理物品,随时补充,定时消毒,工作人员应熟练掌握各种器具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及故障的一般处理。 9、认真、仔细地做好基础护理,新生病儿每天沐浴一次,注意耳后、手心、腋下、会阴部、臀部等部位的清洁,要求无分泌物、无臭味,注意臀部护理,大便后用温水冲洗,如发现红臀及时处理,保持床单清洁、整齐,如有污迹,应随时更换。浴盆每日消毒一次。 10、严格遵守交接班制度,除书面交班外,还要严格执行床头交班。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编号:SM-ZD-53756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新生儿安全管理制度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为新生儿病室工作人员严格遵守各项管理规定,保障新生儿住院期间的安全而应遵循的制度。 一、目的为新生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保证新生儿的健康需求。 二、标准 1、人员管理 ⑴实行科主任、护士长负责制科主任由具备儿科副高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医师担任,护士长由具备主管护师3年以上护士担任。在主治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积极协助下对病房进行管理。 ⑵根据床位数配备足够数量的医师和护士,人员梯队结构合理,定期参加新生儿专业知识的培训。 ⑶医师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3:1,应当经过新生儿专业培训,有一年以上儿科工作经验,具备独立处置常见新生儿疾病的基本能力,熟练掌握新生儿窒息复苏等基本技能。

⑷护士与床位的比例不低于0.6:1,护士要相对固定,并经新生儿专业培训合格,掌握新生儿常见疾病的护理技能,熟悉新生儿急救操作技术和新生儿病室医院感染控制技术。 ⑸根据实际需要配置其他辅助人员。 2、科室管理 ⑴建立健全并严格遵守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岗位职责和相关诊疗技术规范、操作流程,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及医疗安全。 (2)应积极采取措施对有感染高危因素的新生儿进行相关病原学检测,避免造成院内感染。 (3)对高危新生儿、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的新生儿、有多重耐药菌感染的新生儿应当采取隔离措施并作标识。 (4)应当严格执行身份确认制度、查对制度,确保诊疗、护理和患儿的正确。 (5)严格限制非工作人员的进入,医疗区非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不得进入。 (6)病室设备应当定期检查、保养,保持性能良好。 (7)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安全使用和妥善保管易燃易爆设

最新新生儿科管理制度(精品课件)

新生儿科有关的规章制度 新生儿科工作制度 1。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在院领导下,具体负责组织实施,本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住院医师应加强对新生儿的各项业务技术管理. 2.新生儿科的工作人员,每天查房一次,并及时处理新生儿的异常症状,做到轻症不转院。需复诊者应多次观察,需转院者由科主任确定。 3.加强检诊工作,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做到检查器材专用,如听诊器、体温计、测黄疸仪等。查房前后专业清洁洗手。 4.新生儿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到不旷工、不迟到、不早退,把心放在新生儿科,认真细心观察每一位新生儿。做到科学观察,合理医疗。 5。新生儿科全体工作人员每周业务学习一次,讨论解决疑难病例。 新生儿科管理制度 1.新生儿病房布局合理,做到洁污区域分开,功能流程合理。 2.新生儿病房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为55-

65%;保持空气清新,每日下午各通风一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每日空气循环消毒三次;每月做空气培养并做好记录。 3.新生儿病房一人一床,被单床单枕套按规定进行换洗,发现污渍及时更换,新生儿出院必须进行终末消毒处理后才能使用。 4.患儿皮肤、粘膜的器械、器具及物品应做到一人一用一消毒。如:雾化吸入器、面罩、体温计、浴巾等5.奶瓶“一人一用一消毒”,配奶间用具专用,应用煮沸消毒或高压蒸汽灭菌。 6。新生儿所用衣物,面巾等必须经消毒后方可使用;用后物品应放入专用容器,防止交叉感染;使用后的一次性纸尿布放入专用污物桶加盖密封保存处理。 7.对新生儿沐浴室内的沐浴用品,沐浴池及地面进行消毒。 8.新生儿病房暖箱,蓝光箱每日清洁并更换湿化液,一人一用一消毒。同一患儿长期连续使用暖箱、蓝光箱应当每周更换并做好终末消毒处置。 9。对新生儿病房工作人员的手,物体表面做细菌监测;每年对医务人员进行传染病病原携带检查,阳性带菌者应调离新生儿室,阴转后方可回新生儿室工作。 10新生儿病房的医务人员须更换好衣、帽、鞋、口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