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点分析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点分析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点分析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考点分析 考点:不等式的性质 例 1 若a >b ,则下列不等式变形错误的是( )

A .a+1>b+1

B .22a b >

C .3a-4>3b-4

D .4-3a >4-3b

对应训练

已知实数a 、b ,若a >b ,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a-5<b-5

B .2+a <2+b

C .33a b <

D .3a >3b

考点: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的解 例2 把不等式组1215x x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对应训练

不等式组2(5)65212x x x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考点:不等式(组)的解法

例3不等式2x-1>3的解集是 .

例4解不等式组23 1 20x x +>??-≥?

,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对应训练

不等式2x-4<0的解集是 .

考点:不等式(组)的特殊解

例5 不等式组 21312

x x -

A.1 B.2 C.3 D.4 对应训练

求不等式组

210

25

x

x x

+>

?

?

>-

?

的正整数解.

考点:确定不等式(组)中字母的取值范围

考点:不等式(组)的应用

对应训练 7.某中学响应“阳光体育”活动的号召,准备从体育用品商店购买一些排球、足球和篮球,排球和足球的单价相同,同一种球的单价相同,若购买2个足球和3个篮球共需340元,购买4个排球和5个篮球共需600元.

(1)求购买一个足球,一个篮球分别需要多少元?

(2)该中学根据实际情况,需从体育用品商店一次性购买三种球共100个,且购买三种球的总费用不超过600元,求这所中学最多可以购买多少个篮球?

【备考真题过关】

一、选择题

1.不等式组 10

x x

A .x≥0

B .x <1

C .0<x <1

D .0≤x <1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x+5≥1的解集,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3.若x >y ,则下列式子错误的是( )

A .x-3>y-3

B .-3x >-3y

C .x+3>y+3

D . 33

x y > 4.设“▲”、“●”、“■”分别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现用天平秤两次,情况如图所示,那么▲、●、■这三种物体按质量从大到小排列应为( )

A .■、●、▲

B .▲、■、●

C .■、▲、●

D .●、▲、■

5.下列命题正确的是( )

A .若a >b ,b <c ,则a >c

B .若a >b ,则ac >bc

C .若a >b ,则ac 2>bc 2

D .若ac 2>bc 2,则a >b

6.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的解表示在数轴上如图所示,则这个不等式组的解是( )

A .x≤2

B .x >1

C .1≤x <2

D .1<x≤2

7.不等式组21 217

x

x

-≥

?

?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A.B.C. D.

8.不等式组

3(1)1

2

32

3

x x

x

+>-

?

?

?

-+≥

??

的整数解是()

A.-1,0,1 B.0,1 C.-2,0,1 D.-1,1

9.不等式组

2

21

x

x

?

?

+>

?

的最小整数解为()

A.-1 B.0 C.1 D.2

10.使不等式x-1≥2与3x-7<8同时成立的x的整数值是()

A.3,4 B.4,5 C.3,4,5 D.不存在

11.若关于x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20

2

x m

x m

-<

?

?

+>

?

有解,则m的取值范围为()

A.m

2

3

<-B.m≤

2

3

C.M<

2

3

D.m≤-

2

3

12.在芦山地震抢险时,太平镇部分村庄需8组战士步行运送物资,要求每组分配的人数相同,若按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多分配1人,则总数会超过100人;若按每组人数比预定人数少分配1人,则总数不够90人,那么预定每组分配的人数是()

A.10人B.11人C.12人D.13人

二、填空题

13.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1-a)x>2的解集为x<

2

1a

-

,则a的取值范围是.

14.不等式2x-3≥x的解集是.

15.不等式

1

3

(x-m)>3-m的解集为x>1,则m的值为。

16.如图,在实数范围内规定新运算“△”,其规则是:a△b=2a-b.已知不等式x△k≥1的解集在数轴上,则k的值是.

17.若不等式组

2-0

x b

x a

?

?

+≤

?

的解集为3≤x≤4,则不等式ax+b<0的解集为.

18.某次知识竞赛共有20道题,每一题答对得10分,答错或不答都扣5分,娜娜得分要超过90分,设她答对了n道题,则根据题意可列不等式.

19.某采石场爆破时,点燃导火线的甲工人要在爆破前转移到400米以外的安全区域.甲工人在转移过程中,前40米只能步行,之后骑自行车.已知导火线燃烧的速度为0.01米/秒,步行的速度为1米/秒,骑车的速度为4米/秒.为了确保甲工人的安全,则导火线的长要大于米.

三、解答题

23

10-1-2提升 1、已知a>b 用”>”或”<”连接下列各式;

(1)a-3 ---- b-3,(2)2a ----- 2b,(3)- a 3 ----- -b 3

(4)4a-3 ---- 4b-3 (5)a-b --- 0 2、在数轴上表示不等式组x>-2x 1??≤?

的解,其中正确的是( )

3、已知a>b ,???b x a x 的解是 ,?

??--b x a x 的解是 。 4、不等式b ax >解集是a b x <

,则a 取值范围是 5、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一不等式组的解集,这个不等式组的整数解是

-1+10-2 6、若∣-a ∣=-a 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7.若不等式

6432+≥-x a x 的解集是4-≤x ,则a 的值是( ) A.34 B.22 C.-3 D.0

8.不等式组?????<-<-6

22131m x m x 的解集是36+

A.0≤m

B.0=m

C.0>m

D.0

9. 已知不等式组2145x x x m

->+??>?无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0.(1)如果关于x 的方程325x k x +=-的解是正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2)已知不等式5(x -2)+8<6(x -1)+7的最小整数解为方程2x -ax =3的解,求代数式4a -

14a 的值。

11.已知方程3(2)21x a x a -+=-+的解适合不等式2(x-5)>8a ,求a 的取值范围。

12.(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2x >a 的解集为x >1,则 a 的值为_________.

(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3x -a >x +1的解集如图所示,则 a 的值为_________.

13.若不等式ax <2x+3的解集是x >-1,则a 的值为_________.

14.(1)如果满足x a <的正整数x 的值有1,2,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__;

(2)如果关于x 的不等式2x -a ≤0的正整数解是1,2,3,那么a 的取值范围是多少?

15.关于x 的不等式组23(3)1324

x x x x a <-+???+>+??,有四个整数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16.(1)若不等式组x a x b ?

,的解集是空集,则a ,b 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 (2)若不等式组12x x m -??>?

,≤有解,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 (3)若不等式组841x x x m +<-??>?

,的解集为3x >,则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

17、关于x 的方程x m x --=-425的解x 满足2

18、当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m

y x m y x 432522的解x 为正数,y 为负数,则求此时m 的取值范围?

19、不等式

()123

x m m ->-的解集为2x >,求m 的值。

20、若点M ()m m -+3,12关于y 轴的对称点M ′在第二象限,求m 的取值范围。

21、我市一山区学校为部分家远的学生安排住宿,将部分教室改造成若干间住房. 如果每间住5人,那么有12人安排不下;如果每间住8人,那么有一间房还余一些床位,问该校可能有几间住房可以安排学生住宿?住宿的学生可能有多少人?

22、某化工厂现有甲种原料290千克,乙种原料212千克,计划利用这两种原料生产A 、B 两种产品共80

件,生产一件A 产品需要甲种原料5千克,乙种原料1.5千克,生产成本是120元;生产一件B 产品需要甲种原料2.5千克,乙种原料3.5千克,生产成本是200元。(1)该化工厂现有原料能否保证生产?若能的话,有几种生产方案?请设计出来。(2)试分析你设计的哪种生产方案总造价最低?最低造价是多少?

23、某公司经营甲、乙两种商品,每件甲种商品进价12万元,售价14.5万元,每件乙种商品进价8万元,售价10万元,且它们的进价和售价始终不变,现准备购进甲、乙两种商品共20件,所用资金不低于190万元,不高于200万元.

(1)该公司有哪几种进货方案?

(2)该公司采用哪种进货方案可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计划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计划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及其相关概念,了解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基本目标(使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a或x<a的形式),熟悉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了解不等式组及其解法。 技能目标:能够“列出不等式活不等式组表示问题中的不等关系”,通过观察、对比和归纳,探索不等式的性质,能利用它们探究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掌握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法,并能在数轴上表示出解集。会解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并会用数轴确定解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经历“把实际问题抽象为不等式”的过程,体会不等式(组)是刻画现实世界中不等关系的一种有效的数学模型。体会一元一次不等式解法中蕴含的化归思想。 学情分析:我所担任的班共有25名学生,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看,学生成绩非常不理想,总及格率只有68%,优秀率为20%,其中最低分只有0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明确,学习习惯较差,学生对数学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数学思维与理解能力较差、特别是数学计算不过关。加之学生由小学升入中学,学习环境的变化,学习内容的增加,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学习方法的欠缺,这些因素都将影响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在今后教学过程中应逐步把握学生的学习状况,通过对学生分层,对于学困生引导其树立积极地学习态度,中间层次的学生巩固基础知识,基础较好学生以提高能力训练为主。 教材分析: 1、指导思想:“逐步培养学生观察、试验、比较、猜想、分析、综合、抽象和概括能力,逐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推理方法,从而提高学生的推理能力”。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对中学数学教学的要求。 2、主要内容及其地位作用本章教材是在学生学习了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和一次函数基础上才开始研究简单的不等式关系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初步体会到生活中量与量之间的关系是众多而且复的.大量的同类量之间最容易想到的就是它们有大小之分,而且学生通过

完整版一元一次不等式教学案全章

八年级上册数学第6章《一元一次不等式》学案 § 6.1不等关系和不等式(1) 教师寄语:处处留心皆学问 学习目标: 1.通过具体情境,感受现实世界和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 2.了解不等式的意义,使学生经历实际问题中数量关系的分析和抽象过程,感受不等式 和等式都是刻画现实世界中数量关系的工具,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学习重点:不等式的概念 学习难点:不等关系的表示学习过程: 一、自主探究: 1.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第162页,你能利用不等号分别表示出上述3个问题中的不等关系 吗?与同学交流一下。 2.相关知识链接: 某中学八年级(1)班50名学生在上体育课,老师说了这样一句话:我拿来了一些篮球,如果每5名同学玩一个篮球,有些同学没有篮球玩,如果每6名同学玩一个 篮球,就会有一个篮球玩的人数少于6人,请同学们回答下面的问题: (1)你能把老师的这句话用三个式子表示出来吗? (2)你列出的式子与我们以前学过的等式有什么不同? 学习新知: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等式的概念:叫做不等式。 并举例说明,阅读课本第162页的“加油站”。 2.例题讲解: 判断下列式子哪些是不等式?哪些不是? ①3>—1;②3x< —1;③2x — 1; ?s=vt;⑤2mK 8 — m;⑥5x — 3=2x+1; ⑦a+b> c;⑧ 1+1M 2

规律总结: 一个式子是不是不等式, 关键是看它是否含有常用的五中不等号其中的一种或几种, 若有则是不等式;否则便不是。 强化练习: 1. 设a < b,用“V”或“〉”填空。 ⑴ a+1 b+1 ⑵ a-3 b-3 ⑶-a ⑷-4a-5 -4a-3 2. 用不等式 表示: ⑴.a ⑵.X ⑶.8 不明白的地方(或 ' 容易出错的地方): ② .a 的平方的相反数不是正数 -b 四、 课堂小结: 我学会了: 与b 的和不是负数:_ 的2倍与3的差大于4: 与y 的2倍的和是负数: 达标测试: 基础把握: 1. 五、 ( A 2. A 3. 在数学表达式 ①-2 < 0②3x-k > 0③x=1④X 丰2⑤X+2 > x-1中是不等式的有 ) .2个 B.3 个 C.4 个 D.5 个 若a > b,那么仍能成立的不等式是 .ac > bc B. ac < bc C.a+1 > b+2 用不等式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①.X 的相反数大于X 的倒数. () D.a-c > b-c

不等式知识点与题型总结

不等式 一、知识点: 1. 实数的性质: 0>-?>b a b a ;0<-??<,a b b a . 传递性 a b >且b c a c >?>. 加法性质 a b a c b c >?+>+;a b >且c d a c b d >?+>+. 乘法性质 ,0a b c ac bc >>?>;0a b >>,且00c d ac bd >>?>>. 乘方、开方性质 0,n n a b n N a b *>>∈?>;0,n n a b n N a b *>>∈?>. 倒数性质 11,0a b ab a b >>? <. 3. 常用基本不等式: 条 件 结 论 等号成立的条件 a R ∈ 20a ≥ 0a = ,a R b R ∈∈ 2 2 2a b ab +≥,2()2 a b ab +≤, 22 2()22a b a b ++≥ a b = 0,0>>b a 基本不等式: 2a b ab +≥ 常见变式: 2≥+b a a b ; 21 ≥+a a a b = 0,0>>b a 22112 2 2b a b a ab b a +≤ +≤≤+ a b = 4.利用重要不等式求最值的两个命题: 命题1:已知a ,b 都是正数,若ab 是实值P ,则当a=b= 时,和a +b 有最小值2 . 命题2:已知a ,b 都是正数,若a +b 是实值S ,则当a=b=2 s 时,积ab 有最大值42s . 注意:运用重要不等式求值时,要注意三个条件:一“正”二“定”三“等”,即各项均为正数,和或积 为定值,取最值时等号能成立,以上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5.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设a>0,x 1x 2是方程ax 2+bx+c=0的两个实根,且x 1≤x 2,则有

中考数学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知识点总结及经典考题选编

2013届中考数学方程(组)与不等式(组)复习知识点总结 及经典考题选编 一、方程 【知识梳理】 1、知识结构 方程????????? ???????????????????????????????????????分式方程的应用分式方程的解法分式方程的概念分式方程的关系根的判别式,根与系数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念一元二次方程的有关概一元二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二元一次方程组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一元一次方程整式方程 2、知识扫描 (1)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1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2)含有 2 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 1 次,这样的方程叫二元一次方程. (3)含有两个未知数的两个一次方程所组成的一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4)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有 法和 法. (5)只含有 1 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且系数不为0的整式方程,叫做一元二次方程,其一般形式为 )0(02 ≠=++a c bx ax 。 (6)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有: ① 直接开平方法;②配方法;③ 公式法;④ 因式分解法 例:(1)042=-x (2)0342=--x x (3)4722=+x x (4)0232=+-x x (7)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ac b 42-=?叫做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式。 对于一元二次方程)0(02 ≠=++a c bx ax 当△>0时,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当△<0时,没有实数根; 反之也成立。 (8)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 如果)0(02≠=++a c bx ax 的两个根是21,x x 那么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全章测试题含答案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全章测试题 一、选择题 1.下列变形错误的是( ) A .若a -c >b -c ,则a >b B .若12a <12 b ,则a <b C .若-a - c >-b -c ,则a >b D .若-12a <-12 b ,则a >b 2.不等式x 2-x -13 ≤1的解集是( ) A .x≤4 B.x≥4 C .x≤-1 D .x≥-1 3.将不等式组???12x -1≤7-32x ,5x -2>3(x +1) 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4.若关于x 的方程3(x +k)=x +6的解是非负数,则k 的取值范围是( ) A .k≥2 B.k >2 C .k≤2 D.k <2 5.若关于x 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x -1<0,x -a >0 无解,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 .a≥1 B.a >1 C .a≤-1 D .a <-1 6.若不等式组???x -b <0,x +a >0 的解集为2<x <3,则a ,b 的值分别为( ) A .-2,3 B .2,-3 C .3,-2 D .-3,2 7.三个连续正整数的和小于39,这样的正整数中,最大一组的和是( ) A .39 B .36 C .35 D .34 8.某天然气公司在一些居民小区安装天然气管道时,采用一种鼓励居民使用天然气的收费办

法,若整个小区每户都安装,收整体初装费10000元,再对每户收费500元.某小区住户按这种收费方法全部安装天然气后,每户平均支付不足1000元,则这个小区的住户数( ) A .至少20户 B .至多20户 C .至少21户 D .至多21户 9.某种出租车的收费标准是:起步价7元(即行驶距离不超过3千米都收7元车费),超过3千米以后,超过部分每增加1千米,加收元(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某人乘这种出租车从甲地到乙地共支付19元,设此人从甲地到乙地经过的路程是x 千米,那么x 的取值范围是 ( ) A .1<x≤11 B.7<x≤8 C .8<x≤9 D .7<x <8 二、填空题 10.已知x 2是非负数,用不等式表示____;已知x 的5倍与3的差大于10,且不大于20,用不等式组表示____________. 11.若|x +1|=1+x 成立,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2.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3x -2y =m +2,2x +y =m -5 中x 的值为正数,y 的值为负数,则m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 1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A(7-2m ,5-m)在第二象限内,且m 为整数,则点A 的坐标为_________. 14.一种药品的说明书上写着:“每日用量60~120 mg ,分4次服用”,则一次服用这种药品的用量x(mg)的范围是____________. 15.按下列程序(如图),进行运算规定:程序运行到“判断结果是否大于244”为一次运算.若x =5,则运算进行______次才停止;若运算进行了5次才停止,则x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__. 16.为了加强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某中学和交警大队联合举行了“我当一日小交警”活动,星期天选派部分学生到交通路口值勤,协助交通警察维护交通秩序.若每一个路口安排4人,那么还剩下78人;若每一个路口安排8人,那么最后一个路口不足8人,但不少于4人.则这个中学共选派值勤学生_______人,共有______个交通路口安排值勤. 三、解答题 17.解下列不等式(组),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1)5x -13-x >1;

解不等式(知识点、题型详解)

不等式的解法 1、一元一次不等式ax b > 方法:通过去分母、去括号、移项、合并同类项等步骤化为ax b >的形式,若0a >,则b x a > ;若0a <,则b x a < ;若0a =,则当0b <时,x R ∈;当0b ≥时,x ∈?。 【例1-1】(1)21 33 ax -> 解:此时,因为a 的符号不知道,所以要分:a =0,a >0, a <0这三种情况来讨论. 由原不等式得a x >1, ①当a =0时,? 0>1.所以,此时不等式无解. ② 当a >0时,? x > a 1, ③当a <0时,?x -+-a b x b a 。 解:R a ∈,012>+-a a ∴ 01)1(32 2<+-++-a a x a a 的解为3 1- +b a ∴ 解b a b a x 23)(6+-- < 由题意b a b a 23) (631+--=- ∴ 043>=b a 代入所求:062>--b bx ∴ 3-,12,x x 是 方程2 0ax bx c ++=的两实根,且12x x <,则其解集如下表:

中考数学复习考点跟踪训练9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考点跟踪训练9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选择题 1.(·益阳)不等式2x +1>-3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答案 C 解析 2x +1>-3,2x >-4,x >-2. 2.(2011·武汉)如图,数轴上表示的是某不等式组的解集,则这个不等式组可能是( ) A.????? x +1>0,x -3>0 B. ? ???? x +1>0,3-x >0 C.????? x +1<0,x -3>0 D.????? x +1<0,3-x >0 答案 B 解析 观察数轴,可知-10,3-x >0的解集为-15,5-2x ≥1的解在数轴上表示为( ) 答案 C 解析 ????? 3x +2>5,①5-2x ≥1.②由①,得x >1,由②得x ≤2,所以1

解析 ????? 2x -1>3(x -1),①x 3x -3,-x >-2,x <2.又x 0的解集是________. 答案 x >1 解析 x -1>0,移项得x >1. 7.(2011·黄冈)若关于x 、y 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 3x +y =1+a ,x +3y =3的解满足x +y <2,则a 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答案 a <4 解析 ????? 3x +y =1+a ,①x +3y =3,②①+②,得4x +4y =4+a ,x +y =4+a 4,所以4+a 4<2,4+a <8,a <4. 8.(2011·芜湖)满足不等式组的????? 3x -5>1, ①5x -18≤12 ②整数解是__________. 答案 3,4,5,6 解析 由①得x >2,由②得x ≤6,所以23的解集为-13,得2b +3x -5,4x ≤3x +2. 解 ∵????? 2x +1>x -5,①4x ≤3x +2, ② 解不等式①,得x >-6. 解不等式②,得x ≤2. ∴原不等式组的解集为-6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知识点归纳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一、知识结构图 二、知识要点 (一、)不等式的概念 1、不等式:一般地,用不等符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不等号主要包括: > 、 < 、 ≥ 、 ≤ 、 ≠ 。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左右两边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即未知数的取值范围)。 4、解不等式:求不等式的解集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5、不等式的解集可以在数轴上表示,分三步进行:①画数轴②定界点③定方向。规律:用数轴表示不等式的解集,应记住下面的规律:大于向右画,小于向左画,等于用实心圆点,不等于用空心圆圈。 ????????????????????????????????与实际问题 组一元一次不等式法 一元一次不等式组的解不等式组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性质性质性质不等式的性质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解集不等式的解不等式不等式相关概念不等式与不等式组)(321

(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不等式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如果b a >,那么c b c a ±>±;如果b a <,那么c b c a ±<± ; 不等式的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 正数 ,不等号的方向 不变 。 用字母表示为: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 b c a >);如果0,>c b a ,那么bc ac <(或c b c a <);如果0,<(或c b c a >); 解不等式思想——就是要将不等式逐步转化为x a 或x <a 的形 式。 (注:①传递性:若a >b ,b >c ,则a >c . ②利用不等式的基本性质可以解简单的不等式) (三、)一元一次不等式

新人教版一元一次方程全章优秀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教案 (2015年秋季学期) 授课者:蒋宏亮 学校:东兴市京族学校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单元要点分析 教案内容 方程就是将众多实际问题“教案化”的一个重要模型?因此,课本从学生熟悉的实际问题开始,从算式到方程,展开方程的学习,以使学生认识到方程的出现源于解决问题的需要,体会学习方程的意义和作用. 本章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部分: 1 ?通过丰富实例,从算式到建立一元一次方程,?展开方程是刻画现实生活的 有效数学模型. 2 .运用等式的基本性质解方程,归纳移项法则,运用分配律,?归纳“合并”、“去括号”等法则,逐步展现求解方程的一般步骤,这些内容的学习不是孤立进行 的,始终从实际问题出发,使学生经历模型化的过程,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 3 .运用方程解决丰富多彩的、贴近学生生活的实际问题,?展现运用方程解决 实际问题的一般过程. 为了使学生经历“建立方程模型”这一数学化的过程,理解学习方程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等能力,课本内容的呈现都以求解决一个实际问题为切入点,让学生经历抽象、符号变号、应用等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兴趣和能力,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和应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三维目标 1 .知识与技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经历形成方程模型,解方程和运用方程解决实际

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数学模型. 2 .过程与方法 (1)了解一元一次方程及其相关概念,会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学系数) (2)能以一元一次方程为工具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包括列方程,?求解 方程和解释结果的实际意义及合理性,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求实的态度。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主动学习的欲望,体会数学的应用价值.重、难点与关键 1 .重点:一元一次方程有很多直接应用,?解一元一次方程是解其他方程和方程组的基础.因此本章重点在于使学生能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一次方程,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运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2 .难点:正确地列出一元一次方程的解决实际问题. 3 .关键:(1)熟练地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在于正确地了解方程、方程解的意义和运用等式的两个性质. (2)正确地列出方程的关键在于正确地分析问题中的已知数、未知数,?并找 出能够表示应用题全部含义的相等关系. 3.1 从算式到方程 §3.1.1 一元一次方程(一)教案目标: 知识与技能: 通过处理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从算术方法到代数方法是一种进步;过程与方法: 初步学会如何寻找问题中的相等关系,列出方程,了解方程的概念;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 教案重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案难点:从实际问题中寻找相等关系 教案过程: 一、情境引入 提出教科书第78 页的问题,并用多媒体直观演示: 问题1:从题中你能获得哪些信息?(可以提示学生从时间、路程、速度、等方面去考虑。)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问题2:你会用算术方法求出A,B两地的距离吗?列算式试试。 教师可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做回顾小结: 1、问题涉及的三个基本物理量及其关系; 2、对于客车,1km所用的时间为—h,而卡车所用的时间为—h;所以1km, 70 60 1 1 客车比卡车少用的( ---------- )h。路程多少千M时客车才比卡车少用1h呢? 60 70 1 1

初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初中数学不等式知识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不等式 性质 ①如果x>y,那么yy;() ②如果x>y,y>z,那么x>z;() ③如果x>y,而z为任意实数或,那么x+z>y+z;(,或叫同向不等式可加性) ④如果x>y,z>0,那么xz>yz;如果x>y,z<0,那么xzy,m>n,那么x+m>y+n;() ⑥如果x>y>0,m>n>0,那么xm>yn; ⑦如果x>y>0,那么x的n次幂>y的n次幂(n为正数),x的n 次幂

不等式两边相加或相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移项要变号) 不等式两边相乘或相除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负数要变号) 解集 确定: ①比两个值都大,就比大的还大(同大取大); ②比两个值都小,就比小的还小(同小取小); ③比大的大,比小的小,无解(大大小小取不了); ④比小的大,比大的小,有解在中间(小大大小取中间)。 三个或三个以上成的不等式组,可以类推。 数轴法 把每个不等式的解集在上表示出来,数轴上的点把数轴分成若干段,如果数轴的某一段上面表示解集的线的条数与不等式的个数一样,那么这段就是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几个就要几个。注意实点与空点的区别。 在确定一元二次不等式时,a>0,Δ=b2-4ac>0时,不等式解集可用"大于取两边,小于取中间"求出。 证明方法 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根据a-b>0a>b,欲证a>b,只需证a-b>0;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练习6《不等式(组)》

2017年中考数学专题练习6《不等式(组)》 【知识归纳】 1.不等式的有关概念:用 连接起来的式子叫不等式;使不等式成立的 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一个含有 的不等式的解的 叫做不等式的解集.求一个不等式的 的过程或证明不等式无解的过程叫做解不等式. 2.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若a <b ,则a +c c b +; (2)若a >b ,c >0则ac bc (或 c a c b ); (3)若a >b ,c <0则ac bc (或c a c b ). 3.一元一次不等式:只含有 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次数是 ,且不等式的两边都是 ,称为一元一次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为 或ax b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去分母、 、移项、 、系数化为1. 4.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几个 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一般地,几个不等式的解集的 ,叫做由它们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 5.由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成的不等式组的解集有四种情况:(已知a b <) x a x b ??>? 的解集是 ,即“大大取大”; x a x b >??? 的解集是 ,即“大大小小取不了”. 6.列不等式(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①审: ;②找: ;③设: ;④列: ;⑤解: ;⑥答: . 【基础检测】 1.(2016·内蒙古包头)不等式﹣ ≤1的解集是( ) A .x≤4 B .x≥4 C .x≤﹣1 D .x≥﹣1 2.(2016·云南昆明)不等式组 的解集为( )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_ D _ C _ B _ A 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单元测试 1.满足不等式45 ) 31(22≤-< -x 的整数是 ( ) A .-1,0,1,2,3 B. 0,1,2,3 C .0,1 D. -3,-2,-1,0,1 2.同时使不等式x x 52)1(3->+-与 x x 2 3 7121-≤-成立的所有整数积是 ( ) A .12 B. 3 C. 7 D. 24 3. 已知x 和y 满足1,243<-=+y x y x ,则 ( ) A .76= x B. 71-=y C. 76 x D.7 1 - y 4. 已知a1. C. 3a>2b. D. 2 a >ab. 5、不等式组 的整数解的和是 ( ) A.1 B.2 C.0 D.-2 6. 若 为非负数,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x ≥1 B.x ≥-1/2 C.x >1 D.x >-1/2 7.下列各式中是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是( ) A.5+4>8 B.2x-1 C.2x-5≤1 D.1/x-3x ≥0 8.若│a │>-a,则a 的取值范围是( ) A.a>0 B.a ≥0 C.a<0 D.自然数 9. 不等式组5 3 x x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 x A x B x C x D .表示三种不同的物体,用天平比较 10.设它们质量的大小,情况如图, 那么 这三种物体按 质量从大到小的顺序为( )

11.用恰当的不等号表示下列关系: ①a 的5倍与8的和比b 的3倍小:_______________; ②x 比y 大4:______________. 12.不等式3(x+1)≥5x-3的正整数解是_________; 13.若a<1,则不等式(a-1)x>1的解集为___. 14.若x=3是方程 2x a --2=x-1的解,则不等式(5-a)x<1 2 的解集是_______. 15.若不等式组21 23 x a x b -?的解集为-1-?? -?≥?? (3) 1)1(2 2<---x x ,. (4) ??? ??-≤-+>-x x x x 23712 1)1(325 18. 关于x 的不等式a-2x<-1的解集如图所示.求a.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知识讲解

《一元一次方程》全章复习 【学习目标】 1.理解方程,等式及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并掌握它们的区别和联系; 2.会解一元一次方程,并理解每步变形的依据; 3.会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解应用题. 【知识网络】 【要点梳理】 知识点一、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 1.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元),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要点诠释:判断是否为一元一次方程,应看是否满足: ①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次数为1; ②未知数所在的式子是整式,即分母中不含未知数. 3.方程的解:使方程的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方程的解. 4.解方程:求方程的解的过程叫做解方程. 知识点二、等式的性质与去括号法则 1.等式的性质: 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等式的性质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不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

2.合并法则:合并时,把系数相加(减)作为结果的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3.去括号法则: (1)括号外的因数是正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同. (2)括号外的因数是负数,去括号后各项的符号与原括号内相应各项的符号相反. 知识点三、一元一次方程的解法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一般步骤: (1)去分母:在方程两边同乘以各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2)去括号:依据乘法分配律和去括号法则,先去小括号,再去中括号,最后去大括号. (3)移项:把含有未知数的项移到方程一边,常数项移到方程另一边. (4)合并:逆用乘法分配律,分别合并含有未知数的项及常数项,把方程化为ax =b (a ≠0)的形式. (5)系数化为1:方程两边同除以未知数的系数得到方程的解b x a =(a ≠0). (6)检验: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相等,则是方程的解;若方程左右两边的值不相等,则不是方程的解. 知识点四、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常见类型 1.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2.和差倍分问题: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3.利润问题: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 4.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各部分劳动量之和=总量 5.银行存贷款问题:本息和=本金+利息,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6.数字问题:多位数的表示方法:例如:32101010abcd a b c d =?+?+?+. 【典型例题】 类型一、一元一次方程的相关概念 1.已知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求m 和x 的值. 【思路点拨】若一个整式方程经过化简变形后,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都是1,系数不为0,则这个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 【答案与解析】 解:因为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 所以3m -4=0且5-3m ≠0. 由3m -4=0解得43m =,又43m =能使5-3m ≠0,所以m 的值是43. 将43m =代入原方程,则原方程变为485333x ??--?= ?? ?,解得83x =-. 所以43 m =,83x =-. 【总结升华】解答这类问题,一定要严格按照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方程(3m -4)x 2-(5-3m )x -4m =-2m 2是关于x 的一元一次方程,就是说x 的二次项系数3m -4=0,而x 的一次项系数5-3m ≠0,m 的值必须同时符合这两个条件. 举一反三: 【变式】下面方程变形中,错在哪里:

最新高一下学期期末复习之——必修五不等式知识点及主要题型-讲义含解答

不等式的基本知识 (一)不等式与不等关系 1、应用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不等式的主要性质: (1)对称性:a b b a (2)传递性:c a c b b a >?>>, (3)加法法则:c b c a b a +>+?>; d b c a d c b a +>+?>>,(同向可加) (4)乘法法则:bc ac c b a >?>>0,; bc ac c b a 0, bd ac d c b a >?>>>>0,0(同向同正可乘) (5)倒数法则:b a a b b a 1 10,> (6)乘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7)开方法则:)1*(0>∈>?>>n N n b a b a n n 且 2、应用不等式的性质比较两个实数的大小:作差法(作差——变形——判断符号——结论) 3、应用不等式性质证明不等式 (二)解不等式 1、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 一元二次不等式()00022≠<++>++a c bx ax c bx ax 或的解集: 设相应的一元二次方程()002≠=++a c bx ax 的两根为2121x x x x ≤且、, ac b 42-=?, 0>? 0=? 0a )的图象 c bx ax y ++=2 c bx ax y ++=2 c bx ax y ++=2

一元二次方程 ()的根 2 > = + + a c bx ax 有两相异实根 ) ( , 2 1 2 1 x x x x< 有两相等实根 a b x x 2 2 1 - = =无实根的解集 )0 ( 2 > > + + a c bx ax{} 2 1 x x x x x> <或 ? ? ? ? ? ? - ≠ a b x x 2 R 的解集 )0 ( 2 > < + + a c bx ax{} 2 1 x x x x< ?>≥?? ≠ ? 4、不等式的恒成立问题:常应用函数方程思想和“分离变量法”转化为最值问题 若不等式()A x f>在区间D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上() min f x A >若不等式()B x f<在区间D上恒成立,则等价于在区间D上() max f x B < (三)线性规划 1、用二元一次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 二元一次不等式Ax+By+C>0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表示直线Ax+By+C=0某一侧所有点组成的平面区域.(虚线表示区域不包括边界直线) 2、二元一次不等式表示哪个平面区域的判断方法 由于对在直线Ax+By+C=0同一侧的所有点(y x,),把它的坐标(y x,)代入

中考方程和不等式专题

中考方程和不等式专题 【考点聚焦】 “方程与不等式”包括方程与方程组、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两方面内容.“方程与不等式”均存在标准形式,其解法具有程序式化的特点是一种重要的数学基本技能.此外,“方程与不等式”也是刻画现实世界的一个有效的数学模型,在现实生活中存在大量的“方程与不等式”问题. “方程与不等式”是初中数学的核心内容之一.就解法与自身的应用来说,“方程与不等式”是初中数学最重要的基础知识之一,同时也是学习函数等知识的基础;就所蕴含的“方程思想和转化思想”而言,它更是培养同学们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思想方面的重要源泉和场所. 同时对“方程与不等式”的考查,一方面注重对其解法和与其它知识点联系的考查,另一方面更注重对其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加强对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数学考查. 在学业考试中所有题型均可出现,题量不小,而且难度将随着题型变化而变化. 【热点透视】 热点1:设计重结果的问题考查方程与不等式的有关概念 例1(1)二元一次方程组 3 20 x y x y -=- ? ? += ?的解是() (A) 3 20 x y x y -=- ? ? += ?(B) 3 20 x y x y -=- ? ? += ? (C) 3 20 x y x y -=- ? ? += ?(D) 3 20 x y x y -=- ? ? += ? (2)不等式组 3 20 x y x y -=- ? ? += ?的解集在数轴上表示正确的是() 分析:(1)小题对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多样,供同学们选择的解题途径较多,即使同学们只从方程组的解的概念出发通过验算也能够解决问题,因而题目的效度较高.(2)小题通过对不等式组解集的选择,考查了同学们解不等式组的基本功. 解答:(1)(A);(2)(B). 点评:这样的问题由于只关心对同学们解答问题结果正确性的考查,具有较强的针对性,比较适合对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全章教案

第九章不等式与不等式组 9.1.1不等式及其解集 教学目标1、感受生活中存在着大量的不等关系,了解不等式和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意义,通过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自发地寻找不等式的解,会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 2、经历由具体实例建立不等模型的过程,经历探究不等式解与解集的不同意义的过程,渗透数形结合思想; 3、通过对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探究,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积极参与对数学问题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交流意识;让学生充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并能将它们应用到生活的各个领域。 教学重点: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会解“ax +b=cx+d ”类型的一元一次方程 教学难点:正确理解不等式、不等式解与解集的意义,把不等式的解集正确地表示到数轴上。 教学过程 1、两个体重相同的孩子正在跷跷板上做游戏.现在换了一个小胖子上去,跷跷板发生了倾斜,游戏无法继续进行下去了.这是什么原因呢? 2、一辆匀速行驶的汽车在11:20时距离A 地50千米。要在12:00以前驶过A 地,车速应该具备什么条件?若设车速为每小时x 千米,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吗? 探究新知 (一)不等式、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概念 1、 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意见的基础上,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用“<”或“>”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用“并”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也是不等式。 2、下列式子中哪些是不等式? (1)a +b=b+a (2)-3>-5(3)x ≠l (4)x 十3>6(5)2m50的解? 问题4,数中哪些是不等式x 3 2>50的解: 76,73,79,80,74.9,75.1,90,60 你能找出这个不等式其他的解吗?它到底有多少个解?你从中发现了什么规律? 一般地,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的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求不

一元一次不等式整章教案

第八章一元一次不等式 8.1认识不等式 教学目标 1.知道不等式的定义。 2.理解不等式的解和方程的解的异同。 3.会根据问题列不等式。 4.会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并用学到的知识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不等式的定义、不等式的解及列不等式。 难点:总结归纳不等式及不等式的解。 教学过程 一、创设问题情境。 公园(或本地区的某个旅游景点)的票价是每人5元。团体参观旅游优惠,一次购票满30张,每张票可少收1元。某班有27名学生去公园进行参观活动,假如要你去买票,请问你打算买多少张?你向每位学生收多少钱? 这里可先由学生自己思考,是买27张还是买30张?然后让学生自己算一算。 买27张票,要付款:5×27=135元。 买30张票,要付款:4×30=120元。 引导学生:你说是买30张票花钱少还是买27张票花钱少? 通过计算发现,用120元就可以买到30张票,而用135元却只能买到27张票,是什么原因? 列出两个不等式: 27张<30张, 135元>120元。 二、探索学习。 1.我们继续探讨上面的问题。 问题1:我们只用120元买了30张票,我们是不是就买30张票?请大家讨论。 如果买30张票,我们不仅省钱,而且多买了票,那剩下的票怎么办?是卖掉?扔掉?还是送给困难的学生和门外的一些穷人?从而培养学生怜贫悯苦的友爱之心。(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问题2:买30张票比买27张票付的款还要少,这是不是说多买票反

而花钱少?如果你一个人去参观,是不是也买30张呢? 请你计算10人、20人、21人、22人、23人、24人、25人、26人…… 问题3:至少要有多少人去参观,多买票反而便宜?能否用数学知识来解决? 引导学生分析。 设有。人要去公园参观。 (1)如果x≥30,则按实际人数买票,每张票只要付4元。 (2)如果x<30,那么:按实际人数买票。张,要付款5x元;买30张票要付款4×30=120元。 如果买30张票合算,则120<5x。 问题4:x取哪些数值时,上式成立? (1)你能否结合前面学的解方程的知识,尝试解这个不等式。 (2) 问题 要有25人进公园时,买30张合算。即当x>24时,5x,120。 2.概括总结。 (1)像上面出现的135>120,27<30,5x>20,x<30那样用不等号“<”或“>”表示不等关系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不等号有:<、>、≠、≤、≥。 (2)不等式120<5x中含有未知x。能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不等式的解可以有无数个。 如上例中,x=25,26,27,…等都是120<5x的解,x=24,23,22,21则都不是不等式的解。 三、应用举例。 例1 用不等式表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