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酒的品评和鉴赏

葡萄酒的品评和鉴赏
葡萄酒的品评和鉴赏

青岛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葡萄酒品评和鉴赏

姓名:王义潮

学号: 104355081193 年级: 2008级

层次:专升本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呼明娴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完成时间:2010 年10 月10 日

摘要

葡萄酒品尝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测定酒的感官特性,评价酒的质量。主要目的是针对产品的某些缺陷,为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为了准确地鉴定质量级别而进行的。本文主要阐述了葡萄酒品尝前对环境要求、葡萄酒的温度、杯子的选择等品尝前的准备工作;葡萄酒品尝理论及品酒词汇;葡萄酒品尝的步骤。

葡萄酒品尝室要求墙壁白色、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安静。为了让葡萄酒在饮用时的香味更香醇,可以预先开瓶,让葡萄酒先透透气,呼吸一会儿.这样可以让酒稍微氧化,能使酒的味道更柔顺一些。葡萄酒开瓶的步骤和杯子的选择也有严格要求。这样才能达到葡萄酒品尝的良好的环境。

品评葡萄酒时,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并将其余部分吐出。然后,用舌头添牙齿和口腔内表面,以鉴别余味。一般用时间(以秒为单位)来计算余味持续的长短。在结束第一个酒样后,应停留一段时间。只有当这个酒样引起的所有感觉消失后,才能品尝下一个酒样。品酒的步骤一般从视觉、味觉和嗅觉三方面考虑。

品尝过程中严格按照品酒四部曲——看酒、摇酒、闻酒、品酒的步骤进行并做好记录

关键词:葡萄酒品尝理论品尝词汇品尝步骤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品酒前的准备 (2)

2.1 品酒的最佳环境 (2)

2.2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2)

2.3醒酒 (2)

2.4开瓶的步骤 (3)

2.5杯子的选择 (3)

第3章品尝理论 (4)

3.1视觉 (4)

3.2嗅觉 (4)

3.3味觉 (5)

3.4品尝过程中词汇的运用 (6)

第4章葡萄酒的品酒四部曲 (8)

4.1看酒 (8)

4.2摇酒 (8)

4.3闻酒 (8)

4.4品酒 (9)

4.5记录 (9)

第5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葡萄酒品评

葡萄酒品评 葡萄酒的品尝是一门学问 品尝并不是喝酒,品尝是一种学问。譬如欣赏一幅画、听一曲音乐,如果你没有美术与音乐修养,就不可能说出它的好坏 葡萄酒的分类 (一)按酒的颜色可分为红、桃红和白葡萄酒。 (二)按酒内糖分多少可分为干、半干、半甜、甜型葡萄酒,其含糖量逐渐增加。 (三)按含不含二氧化碳可分为静止葡萄酒和起泡葡萄酒,这主要取决与瓶中CO2的压力。 好酒是外观、香气和口感完美结合 美丽的色泽\郁馥的香气\优雅的口感 眼—视觉:品尝首先看酒,看其颜色,定出颜色范围,观察葡萄酒的外观看有无异物,透明度如何,行家不经品尝即能够从酒的颜色和挂杯情况中判断出许多东西来。 鼻—嗅觉:气味物质通过鼻腔通道和鼻咽通路两个通道进入鼻腔到达鼻粘膜。 口—味觉:舌是味觉的主要感受器官之一,同时有鄂,其次是口腔粘膜和唇。因此,与之有关的还有热感、苛性感、刺激感、粘稠度等。 葡萄酒的外观和颜色 视觉是品尝所用到的第一感觉,它主要给人以澄清度(浑浊、光亮)和颜色(深浅、色调)等方面的印象。常常会是我们不自觉地对以后的品尝产生影响。浑浊的葡萄酒往往在口感方面得分较低;而颜色状况,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葡萄酒的纯厚度、年龄和成熟状况等。 葡萄酒的颜色:取决于原料品种、酿造方法和存储年龄。 在红葡萄酒中,颜色深浅与单宁的含量往往正相关。如果葡萄酒的颜色深而浓,几乎处于半透明状态,多数情况下,它必然醇厚、丰满、丹宁感强;相反,色泽浅的葡萄酒,则味短、味淡,但它如果较柔和、具醇香,仍不失为好酒。 葡萄酒的色调可表现出其成熟度。它同样与质量有关,与酒龄关系非常大。新红葡萄酒由于源于果皮中的花色素苷的作用,颜色鲜艳,带紫红或宝石红色调;在成熟过程中由于会逐渐的变成瓦红或砖红色。 白葡萄酒的颜色——所谓白葡萄酒,即是几乎不含红色素的葡萄酒,它包括白色品种酿造和红色品种酿成的白色品种。 ◆近似无色即接近于水的颜色。但绝对无色不能用于形容葡萄酒; ◆禾杆黄色常用于令人怡悦的外观;而黄色则用于外观使人不太舒服的葡萄酒; ◆绿禾杆黄色,为大多数干白葡萄酒,特别是新酒的共同颜色; ◆金黄色为陈酿型白葡萄酒或利口酒白葡萄酒的典型颜色。 ◆琥珀黄色为一些陈酿白葡萄酒的典型颜色;但具有这种颜色的葡萄酒,只有当口感无氧化味时才为优质葡萄酒; ◆棕色除开胃酒外,这种颜色常为氧化或衰老的白葡萄酒的颜色。 桃红葡萄酒的颜色 桃红葡萄酒:为含有少量红色素的略带红色色调的葡萄酒。桃红葡萄酒的颜色因葡萄品种酿造方法和陈酿方式的不同而有很大的差别,介于黄色和浅红色之间。最常见的有:黄玫瑰红、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邢台学院 教案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 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王会京 院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王恭堂《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年 参考书:郭征《葡萄酒鉴赏宝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撰写。 评分标准: 1、课堂情况:(30分)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 2、作业情况:(70分) 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中外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种、葡萄酒的酿造、葡萄酒的品尝、产区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葡萄酒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感受与鉴赏能力。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授课学期: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章节题目: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 第二节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葡萄酒鉴赏

[键入公司名称] 河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lenovo 2014/10/11

课程论文题目 ----浅谈葡萄酒之鉴赏 学生:张权增(现代科技学院1306 班,学号:2013614680604 )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导入语)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酒则倒至三分之二,如啤酒(气泡到至杯口)。

葡萄酒的感官品评

某食品有限公司葡萄酒口感评价 班级:食安1002 姓名:潘蕾蕾学号:1010500224 一、试验背景 与标准产品不同,每一个葡萄酒产区都有其风格独特的葡萄酒,没有统一的评价标准。葡萄酒的风格主要决定予葡萄品种、气候和土壤等条件。由于众多的葡萄品种,各种气候、土壤等生态条件,各具特色的酿造方法和不同的陈酿方式,使所生产出的葡萄酒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产生了多种类型的葡萄酒。由于其种类繁多,构成成分复杂,气味和口感变化很大。虽然人们在如何利用现代仪器分析以确定葡萄酒的质量方面做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但是目前感官评价还仍然是评价葡萄酒感官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二、试验目的 掌握葡萄酒的正常风味特征,正确的品酒方法,葡萄酒常见缺陷风味。 三、试验环境 3.1试验区内的微环境 3.1.1温度和湿度 室温保持在20—22℃,相对湿度保持在55%—65%左右。 3.1.2换气速度 应有足够的换气,换气速度以半分钟左右置换一次室内空气为宜。 3.1.3 空气的纯净度 应安装带有磁过滤器的空调,用以清除异味;检验区的建筑材料和内部设施均应无味,不吸附和不散发气味。 3.2 光线和照明 检验区的照明应是可调空的、无影的和均匀的,并且有足够的亮度以利于评价。桌面上的照度应有300~500lx,推荐的灯的色温为6500K。灯光应与消费者家中的照明相似。 3.3 颜色 试验区墙壁的颜色和内部设施的颜色为乳白色或中性浅灰色。 3.4 噪声 试验区使用防噪声装置 3.5 隔档 建立隔档的目的是便于评价员独立进行个人品评。每一隔档内应设有一工作台,工作台应足够大以能放下评价样品、器皿、回答表格和笔或用于传递回答结果的计算机等设备。隔档内还应设有信号系统。 3.6布局图

葡萄酒鉴赏论文

葡萄酒鉴赏论文 课题:葡萄与葡萄酒鉴赏 学校河北农业大学 学院商学院 班级财务管理 1201班 姓名周钻 学号

引言:巴斯拉德曾这样描述:“什么是葡萄酒?葡萄酒是一种有生命的躯体,它具有最为丰富、平衡的精神,飞翔而沉着,连接着天地,与所有其它植物相比,葡萄酒更好地与大地的灵性结合在一起,而使葡萄酒具有恰如其分的分量。从本质上讲,葡萄从月亮、太阳、星星那里获得了一点点硫,而使自己能独立点燃并延续所有的生命之火。”因此,真正的葡萄酒凝聚着天地之精华。 拿起高脚杯,轻呷一口葡萄酒,随着清香与杯的剔透流向全身,尊贵而优雅的感觉油然而生。一直以来,葡萄酒都是身份的象征,早被西方国家渲染为贵族的象征,这是文化,一种红酒文化。下面我们将走进这葡萄王国,探寻葡萄酒的奥妙,领略红酒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葡萄葡萄酒

一酿酒葡萄的品种 酿酒葡萄为Ampelidecese科,所有酿酒葡萄品种均属于Ampelidecese的10个科属中的Vitis科属,其中又以Vitis Vinifera种最为重要,因为全球的葡萄酒有99.99%均是使用Vitis Vinifera的葡萄品种酿造。Vitis Vinifera是欧洲用来制造上好葡萄酒的品种。全世界有超过8000种可以酿酒的葡萄品种,但是可以酿制上好葡萄酒的葡萄品种只有50种左右,大约可以分为白葡萄和红葡萄两种。白葡萄,颜色有青绿色、黄色等,主要用来酿制气泡酒及白葡萄酒。红葡萄,颜色有黑、蓝、紫红、深红色,有果肉是深色的,也有果肉和白葡萄一样是无色的,所以白肉的红葡萄去皮榨汁之后可酿造白葡萄酒酒,例如Pinot Noir可用来酿造香槟及白葡萄酒。 (一)白葡萄九大品种 1.雷司令(Riesling) 2.白羽(Rkatsiteli) 3.贵人香(Italian Riesling) 4.李将军(Pinot Blanc) 5.霞多丽(Chardonnay) 6.长相思(Sauvignon Blanc)

葡萄酒文化鉴赏课程论文

浅析中国葡萄酒文化 中国葡萄酒文化历史 中国葡萄酒文化有人说,葡萄酒是外来文化,因而它长期被列入“洋酒”之列。但实际上,最原始的“酒”是野生浆果经过附在其表皮上的野生酵母自然发酵而成的果酒,称为“猿酒”,意思是这样的酒是由我们的祖先发现并“造”出来的。而我国是世界人类和葡萄的起源中心之一,因此,葡萄酒应是“古而有之”了。 1.中国早期关于葡萄属植物的文字记载 葡萄,我国古代曾叫“蒲陶”、“蒲萄”、“蒲桃”,“葡桃”等,葡萄酒则相应地叫做“蒲陶酒”等。此外,在古汉语中,“葡萄”也可以指“葡萄酒”。关于葡萄两个字的来历,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写道:“葡萄,《汉书》作蒲桃,可造酒,人酺饮之,则醄然而醉,故有是名”。“酺”是聚饮的意思,“醄”是大醉的样子。按李时珍的说法,葡萄之所以称为葡萄,是因为这种水果酿成的酒能使人饮后醄然而醉,故借“酺”与“醄”两字,叫做葡萄。 我国是葡萄属植物的起源中心之一。原产于我国的葡萄属植物约有30多种(包括变种)。例如分布在我国东北、北部及中部的山葡萄,产于中部和南部的葛藟,产于中部至西南部的刺葡萄,分布广泛的蘡薁等等,都是野葡萄。 我国最早有关葡萄的文字记载见于《诗经》。 《诗·周南·蓼木》:“南有蓼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诗·王风·葛藟》:“绵绵葛藟,在河之浒。终远兄弟,谓他人父。谓他人父,亦莫我顾。” 《诗·豳风·七月》:“六月食郁及薁,七月亨葵及菽。八月剥枣,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 从以上三首诗,可以了解到在《诗经》所反映的殷商时代(公元前17世纪初——约公元前ll世纪),人们就已经知道采集并食用各种野葡萄了。 《周礼》是儒家经典之一,搜集了周王室官制和战国时代各国制度,并添附了儒家政治理想。文繁事富,体大思精,学术治术无所不包,历来为学者所重。《周礼·地官司徒》记载:“场人,掌

葡萄酒的品评和鉴赏

青岛农业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葡萄酒品评和鉴赏 姓名:王义潮 学号: 104355081193 年级: 2008级 层次:专升本 专业:食品科学与工程 指导教师:呼明娴 青岛农业大学继续教育学院 完成时间:2010 年10 月10 日

摘要 葡萄酒品尝是通过人的视觉、嗅觉、味觉和触觉来测定酒的感官特性,评价酒的质量。主要目的是针对产品的某些缺陷,为改进工艺技术,提高产品质量,或是为了准确地鉴定质量级别而进行的。本文主要阐述了葡萄酒品尝前对环境要求、葡萄酒的温度、杯子的选择等品尝前的准备工作;葡萄酒品尝理论及品酒词汇;葡萄酒品尝的步骤。 葡萄酒品尝室要求墙壁白色、光线柔和、空气清新、温度湿度适宜、环境安静。为了让葡萄酒在饮用时的香味更香醇,可以预先开瓶,让葡萄酒先透透气,呼吸一会儿.这样可以让酒稍微氧化,能使酒的味道更柔顺一些。葡萄酒开瓶的步骤和杯子的选择也有严格要求。这样才能达到葡萄酒品尝的良好的环境。 品评葡萄酒时,往往咽下少量葡萄酒,并将其余部分吐出。然后,用舌头添牙齿和口腔内表面,以鉴别余味。一般用时间(以秒为单位)来计算余味持续的长短。在结束第一个酒样后,应停留一段时间。只有当这个酒样引起的所有感觉消失后,才能品尝下一个酒样。品酒的步骤一般从视觉、味觉和嗅觉三方面考虑。 品尝过程中严格按照品酒四部曲——看酒、摇酒、闻酒、品酒的步骤进行并做好记录 关键词:葡萄酒品尝理论品尝词汇品尝步骤

目录 第1章前言 (1) 第2章品酒前的准备 (2) 2.1 品酒的最佳环境 (2) 2.2葡萄酒的适饮温度 (2) 2.3醒酒 (2) 2.4开瓶的步骤 (3) 2.5杯子的选择 (3) 第3章品尝理论 (4) 3.1视觉 (4) 3.2嗅觉 (4) 3.3味觉 (5) 3.4品尝过程中词汇的运用 (6) 第4章葡萄酒的品酒四部曲 (8) 4.1看酒 (8) 4.2摇酒 (8) 4.3闻酒 (8) 4.4品酒 (9) 4.5记录 (9) 第5章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致谢 (12)

最新葡萄酒鉴赏术语大全

最新葡萄酒鉴赏术语大全 葡萄酒圈子有其专有的词汇。学习葡萄酒专业术语,不仅能够理解酒品家所说的葡萄酒风味和芳香特性,有助于选购自己喜欢的葡萄酒,还能自己描述葡萄酒的风味特性,与其他葡萄酒爱好者共同交流。下面本文根据英文中关于葡萄酒鉴赏词汇首字母排序A-Z进行了归纳。 【A】 1.醋酸的(Acetic):所有的葡萄酒都多少会带点酸味,有点像醋 的味道。醋酸是葡萄酒的挥发酸,太多醋酸会破坏葡萄酒的口感2.酸的(Acidic):这个词形容的是酸度适宜且令人神清气爽的葡 萄酒。所有的葡萄酒都需要一定的酸性,不过,酸度过高的葡萄酒口感太尖锐,酸度太低则显得葡萄酒结构松垮。 3.酸度(Acidity):葡萄酒中有各种各样的酸,包括柠檬酸、酒石 酸、苹果酸和乳酸。产自温暖或炎热气候的葡萄酒酸含量少,酸度低;来自寒冷气候的葡萄酒则酸含量丰富,酸度高。 4.余味(Aftertaste):余味即品尝葡萄酒后萦绕于口腔的味道和 感觉,是判断一款葡萄酒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余味越悠长,酒的品质越好(当然是指令人愉悦的味道)。 5.陈年(Age):有些具有陈年潜力的葡萄酒,装瓶后放入酒窖陈年, 其品质能够得到提升。

6.浓烈的(aggressive):指葡萄酒酸度过高,或单宁粗糙。 7.美国法定葡萄种植区(American Viticultural Area,AVA):负 责管理酿酒业的美国酒类、烟草和武器管理局(现为美国联邦酒精烟草税务贸易局,简称 TTB)在借鉴旧世界国家葡萄酒原产地概念的基础上制定了 AVA 制度。与法国 AOC 制度并不相同,AVA 不划分等级,只是对地理位置的划分,为了将其区别于周围产区。 8.尖刻的(Angular):这种葡萄酒一般也是酒体清瘦的。这与酒体 厚实,丰满圆润的葡萄酒相反。 9.芳香(Aroma):一般用于形容年轻的葡萄酒所散发的香气。 10.收敛性(Astringent):具有收敛性的葡萄酒也具有较高的单宁 (单宁粗糙或尖锐,通常是由未完全成熟的酿酒葡萄所酿造出来的)。收敛性一词通常用来描述红葡萄酒。 11.干涩(austere):这种酒一般味干、缺乏圆润感,不大好喝。一 般来说,干涩不会随着陈年而消失,但有些波尔多葡萄酒陈年后则圆润了许多。 【B】 1.迟缓的(Backward):形容葡萄酒紧实、内敛。说明葡萄酒的香 气和其他特性感知不到,这通常发生在年轻葡萄酒上。 2.平衡(Balance):平衡性指的是葡萄酒中主要成分都比较平均, 风味十足也是其特点之一。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 一、开设本课程的意义 随着全球化潮流,葡萄酒已被人们称为继英语之后的“第二种国际交际语言”,这种观点正在得到越来越多精英人士的认同。 葡萄酒代表了一种文化和时尚的生活态度。 二、酒的分类 一、按照酿造工艺的主要特征分有三类 蒸馏酒:即在原料发酵后采用蒸馏技术而获得的酒,如白兰地、威士忌、伏特加、金酒、兰姆酒及中国白酒。 酿造酒(发酵酒):即在原料发酵后采用压榨或者过滤的方法获得的酒,如黄酒、啤酒、葡萄酒和其它果酒。 配制酒:即以蒸馏酒或酿造酒为基础,人工配入一定比例的甜味辅料、芳香原料或者中药材、果皮、果实等,混合、贮藏后经过滤而制得的酒,如吉林五味子酒、张裕葡萄酒公司的味美思。 二、按照使用的原料不同划分为三类 粮食酒:以粮食为主要原料生产的酒,如糯米酒、高粱酒。 果酒:以果类为原料生产的酒,如葡萄酒、苹果酒、杨梅酒。 代粮酒:以用粮食和果类以外的原料,如野生淀粉原料或者糖原料生产的酒,如红薯酒、甘蔗酒。 三、按照酒精含量高低划分为三类 高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40%(V/V)以上的酒。 中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20-40%(V/V)之间的酒。 低度酒:酒精的体积含量在20%(V/V)以下的酒。 四、按我国商业上传统分类习惯划分为七类: 白酒、黄酒、啤酒、葡萄酒、药酒、其它酒。 注:其它酒,是指除前六类酒外的其它酒种,如白兰地、威士忌、金酒、伏特加、朗姆酒等。 三、葡萄酒的起源和酒神传说

葡萄酒何时起源? 关于葡萄酒的起源,众说纷纭。但我们可以确切地说,至少在7000多年前,人类就已经饮用葡萄酒了。 据考古资料,最早栽培葡萄的地区是小亚细亚里海和黑海之间及其南岸地区。大约在7000年以前,南高加索、中亚细亚、叙利亚、伊拉克等地区也开始了葡萄的栽培。 多数历史学家认为波斯( 即今日伊朗)是最早酿造葡萄酒的国家。考古发现有力地支持了这一观点。新华社1996年6月6日报导:考古学家在伊朗北部扎格罗斯山脉的一个石器时代晚期的村庄里,挖掘出的一个罐子证明,人类在距今7000多年前就已饮用葡萄酒,比以前的考古发现提前了两千年。 古希腊葡萄酒与酒神 欧洲最早开始种植葡萄并进行葡萄酒酿造的国家是希腊。一些旅行者和新的疆土征服者把葡萄栽培和酿造技术,从小亚细亚和埃及带到希腊的克里特岛,逐渐遍及希腊及其诸海岛。 3000年前,希腊的葡萄种植己极为兴盛,当时,葡萄和橄榄是古希腊最重要的园艺作物。公元前9世纪-公元前8世纪,古希腊著名诗人荷马在他的史诗巨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中,有许多章节都讲到了葡萄园和葡萄酒。 古希腊神话里的酒神狄奥尼索斯(Dionysus)是葡萄酒与狂欢之神,也是古希腊的艺术之神。据最流行的传说,他是宙斯(Zeus)和西姆莱公主(Semele)所生的儿子。酒神的表征是一个由常春藤、葡萄蔓和葡萄果穗缠绕而成的花环,一支杖端有松果形物的图尔索斯杖和一只叫坎撤洛斯的双柄大酒杯。在早期的绘画艺术中,他被描绘成一个蓄须男子,但后来又变成了一个有女性味道的青年男子,并常由女祭司们陪伴和长笛演奏者们簇期着。 早在公元前7世纪,古希腊就有了“大酒神节” (Great Dionysia)。每年3月为表示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敬意,都要在雅典举行这项活动。人们在筵席上为祭祝酒神狄奥尼索斯所唱的即兴歌,称为“酒神赞歌”(Dithyramb)。 古罗马葡萄酒与酒神 公元前6世纪,希腊人把小亚细亚原产的葡萄酒通过马赛港传人高卢(即现在的法国),并将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传给了高卢人。罗马人从希腊人那里学会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后,很快在意大利半岛全面推广。古罗马时代,葡萄种植已非常普遍,“罗马法??(十二木表法Twelve Tables ,颁布于公元前450年)规定:若行窃于葡萄园中,将施以严厉惩罚。随着罗马帝国的扩张,葡萄栽培和葡萄酒酿造技术迅速传遍法国、西班牙、北非以及德国莱菌河流域地区,并形成很大的规模。直至今天,这些地区仍是重要的葡萄和葡萄酒产区。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校本课程总结与反思

《葡萄酒文化与鉴赏》 根据我校学生培养“全面发展、学有特长的英才”的目标,努力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和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艺术修养和身心健康,本学期的校本课程《葡萄酒文化与鉴赏》旨在使每个学生都“学会担当,学会求知、学会创造、学会生活”,有效地补充和丰富国家课程。一个学期《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程的开设,使我无论在教学技能和对课堂的掌控能力方面都有很大的提升,这些不仅仅是对专业技能的深化,更是对老师“一专多能”个人素养的锻炼,使我从中受益匪浅。现将开课感悟汇报如下: 一、充分相信学生,把课堂交给学生。 新课程改革的理念就是要改变教师的“满堂灌”,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校本课程是对国家课程的有效补充,它能够最大程度开发学生的潜能。《葡萄酒文化与鉴赏》课程开设的初衷就是希望学生能在课堂中掌握基本的葡萄酒常识,学会鉴赏葡萄酒的基本技能,并能够动手制作葡萄酒。秉承着这种理念,学生在课堂中充分地“动”起来,既能在快乐中学到知识,又能使学生“学会创造,学会生活”。 二、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相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葡萄酒是一种品位,葡萄酒是一种生活态度。本课程的课程预设是五节理论课程和五节实践课,把理论和时间结合起来有利于提高课程效率。但实际授课过程中,我发现学生更多地喜欢实践课程,也就是动手操作的课程,也就在这种课堂上学生才更愿意动手和思考。所以,在后面几节课程中,基本上采用的是前几分钟理论知识的普及和讲授,后面留出大量时间教给学生动手实践,在此过程中,我带领着学生创作出家庭版葡萄酒和苹果醋,充分调动了学生参与课堂的主观能动性。 三、师生良好互动,进一步提升了师生友好关系。 在整个授课过程中,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学生在老师的指导

鉴赏红酒(经验)

鉴赏红酒(经验篇) 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是一般人喝红酒的做法,而真正懂的酒的人在品酒后一定会闻酒塞。 第一步:酒温冰镇后红酒味道较涩 传统上,饮用红酒的温度是清凉室温,18至21摄氏度之间,在这温度下,各种年份的红酒都在最佳状态下。一瓶经过冰镇的红酒,比清凉室温下的红酒丹宁特性会更为显著,因而味道较涩。 第二步:醒酒红酒充分氧化后才够香 一瓶佳酿通常是尘封多年的,刚刚打开时会有异味出现,这时就需要“唤醒”这支酒,在将酒倒入精美的醒酒器后稍待十分钟,酒的异味散去,醒酒器一般要求让酒和空气的接触面最大,红酒充分氧化之后,浓郁的香味就流露出来了。 第三步:观酒陈年佳酿的酒边呈棕色 红酒的那种红色足以撩人心扉,红酒斟酒时以酒杯横置,酒不溢出为基本要求。在光线充足的情况下将红酒杯横置在白纸上,观看红酒的边缘就能判断出酒的年龄。层次分明者多是新酒,颜色均匀的是有点岁数了,如果微微呈棕色,那有可能碰到了一瓶陈年佳酿。 第四步:饮酒让它在口腔内多留片刻 在酒入口之前,先深深在酒杯里嗅一下,此时已能领会到红酒的幽香,再吞入一口红酒,让红酒在口腔内多停留片刻,舌头上打两个滚,使感官充分体验红酒,最后全部咽下,一股幽香立即萦绕其中。 第五步:酒序先尝新酒再尝陈酒 一次品酒聚会通常会品尝两三支以上的红酒,以期达到对比的效果。喝酒时应按照新在先陈在后、淡在先浓在后的原则。 法国红酒鉴赏 法国红酒鉴赏之一:红酒的感觉 柔和与烈度是你在品尝葡萄酒时感受到的构造上的感觉。就像你的嘴可以感受到液体的温度,它也能感受到它的构造。一些葡萄酒在你的口中的感觉是柔软和光滑的,而其他葡萄酒的感觉是坚硬的、烈性的、或粗造的。在白葡萄酒中,酸味决定着葡萄酒的坚硬度或烈度(或清爽度);在红葡萄酒中,通常是丹宁酸决定这些。 如果这两种物质中的某一种含量低,葡萄酒会柔和得令人愉快——或过于柔和,但这要取决于葡萄酒的种类或你的喜好。没有发酵的糖也会影响到葡萄酒的柔和度,酒精也会起到这样的作用。但是如果酒精度很高——现在葡萄酒中有这么高的酒精度是很平常的——那么葡萄酒的坚硬度会很高。 法国红酒鉴赏之二:哪些情况下的红酒不能购买 1.酒瓶上的灰尘已经有1/8英尺厚了。 2.大多数的酒都是浅棕色的。 3.最近的生产年份。 4.商店里面比桑拿房里面还要热。 6.大多数的酒瓶都竖起来。 7.所有的酒瓶都竖了起来。 8.供货多为罐装葡萄酒或纸盒装葡萄酒。 9.六月葡萄酒的酒标上带有圣诞老人的图片。 10.商店店主的模样很象达斯华德。 法国红酒鉴赏之三:是甜味还是水果味? 初级的葡萄酒品尝者有时将干葡萄酒说成是甜的,因为他们将水果味与甜味混为一谈了。如果葡萄酒有明显的香味或香气,那么它是水果味的。你要用鼻子才能闻到它们;而在口中,你要通过鼻道才能“到”这些香味。 相反,甜味是一种舌头上的感觉。如果还有疑问,那么在品尝葡萄酒的时候屏住呼吸,如果葡萄酒真是甜的,那么即使闻不到水果味,你也能尝到甜味。 法国红酒鉴赏之四:是酸还是丹宁酸? 红葡萄酒中既含有酸也含有丹宁酸,区分你所品尝的葡萄酒中的这两中味道是很难的。如果你不能确定感觉到的是酸还是丹宁酸,那么你要注意在咽下葡萄酒之后你的嘴有什么感觉。丹宁酸和酸都会使你的嘴感觉到干,但是,酸会使你感觉到干的时候分泌唾液(唾液是碱性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湖南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 姓名:刘晓鸣学号:20144071821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生:刘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01440718212)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大地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陈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葡萄酒知识与鉴赏学后感

葡萄酒知识与鉴赏学后感 经过对PPT的学习以及和同学们的交流,让我这个原先对葡萄酒一无所知的人,逐步对葡萄酒的历史、制作、储存、品味等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从而对葡萄酒的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下面,针对本次的学习,谈谈一下自己的一些感想。 首先,通过学习,让我知道了葡萄酒具有悠久的历史,并非近代才有的新品种。而今能够流行到全世界,并且形成了一定的文化,确实值得我们国人思考。我国的酿酒历史也非常久远,曾经的丝绸之路也把我们的白酒带到欧洲,但为何到今天,我们的白酒还不能流行于世界?如果说养生保健,白酒一样具有一定的功效,优质的白酒口感一样迷人,让人陶醉,可为什么我们国人自己都不清楚该如何去品味?很大一个原因就是我国的酒桌文化(我只能说是酒桌文化而不是酒文化)。酒,作为我国宴请宾客必不可少的部分,不管什么类型的酒,只要能上场面,一律都上;只要酒量可以,就得“感情深,一口闷”!只要能喝,什么白酒、洋酒、红酒,甚至啤酒,统统灌到肚子里,非得弄得几个人趴地下那才叫尽兴,才叫有面子。试想一下,喝得醉呼呼的,再好的酒,还有什么味道?吐得一塌糊涂,如此伤身,能养生吗?醉了胡言乱语、拳打脚踢,谈何文化?谈何品味?要形成我们自己的白酒文化,首先得让我们的酒桌文化回归理性,不再以酒量来衡量感情,而是以喝酒人的素养来提升酒局的质量,有一句广告词说得好:“朋友,不在酒量,而在体谅!”就道出了其中的奥妙。久而久之,我们自己的白酒文化就会因人的素质的提高而得以形成。 其次,葡萄酒有一整套的管理体系,其中包括产地、葡萄品种、酒的品质、储藏、包装、销售等,都有严格的要求和严谨的生产,光是葡萄酒的生产就让人感觉其品质的保证。反观我国的白酒行业,一样不乏品牌,林林总总,市场感觉很是兴旺。但是为什么很多人喝起来却感觉不到像喝红酒那时的一种品位?首先是因为我国的白酒市场混乱,品质参差不齐,更有甚者,一些不法商人埋没良心,为了追求利润而罔顾人性命,生产劣质酒甚至假酒,污染了整个白酒市场。其次,我国的监管机构执法不勤,执法不严,管理体系混乱也是导致白酒品位不高的一大病症。只有严格监管,严格执法,才能杜绝扰乱市场的害群之马;只有提升管理,制定严格的品质评审标准,才能使白酒市场做到高标准,高品质。消费者有了高品质的好产品,自然也提升自己品酒的素养,而不是一味的往肚里灌。 再次,葡萄酒对人的养生和保健作用在古代就有记载,而现代人也随着红酒文化的传播,逐渐懂得如何利用红酒来保健养生。而白酒同样也在古人的记载中提到过保健养生的功效,只是因为没有形成统一的文化进行宣传,而让很多人误以为喝酒伤身(喝酒过量自然会伤身,葡萄酒喝多了也不行)。因此,我们还需要对白酒的保健养生功效进行宣传,让消费者明白掌握怎样的量才对身体有好处,有什么好处?消费者明白之后才会懂得如何操作。等消费者明白白酒的保健功效,并且懂得怎么运用白酒去养生的时候,我们的酒文化才会慢慢形成。 说了很多关于葡萄酒的好处,以及对白酒的一些“抨击”,有人肯定说我崇洋媚外。我并不是好酒之人,对任何酒都不感冒。但是,酒有文化,我们可以通过品酒去品文化。红酒如此,白酒亦当如此!这就是我在本次学习之后的一些感慨。希望我们国家在学习外国文化的同时,让我们自己的文化强大起来,才是正道!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论文)

葡萄酒的文化、品质与鉴赏 XX 经济管理学院 201X级会计学专业12班学号:XXXXXX 联系电话:XXXXXXXXXXX 摘要:法国著名化学家马丁·夏特兰·古多华(1772-1838)曾说过:“酒反映了人类文明史上的许多东西,它向我们展示了宗教、宇宙、自然和生命.它是涉及生与死、美学、社会和政治的百科全书。”杯酒人生, 酒已经涉及我们的生活,已经贯穿我们的人生。品味红酒如同品味人生,其中的滋味只有尝试了才会明白 红酒给你带来的,不仅仅是情调,还有高贵、浪漫和健康。葡萄酒发展至今,品种繁多,文化博大精深。 学习西式食品鉴赏—葡萄酒,那么我们应该怎么了解葡萄酒,知道葡萄酒所蕴含怎么样的文化,如何看葡 萄酒的品质和鉴赏葡萄酒优劣呢? 关键字:葡萄酒,酒文化,酒品质,酒鉴赏 葡萄酒是指以新鲜葡萄或葡萄汁为原料,经全部或部分发酵酿 制而成、酒精度(体积分数)大于等于7%的酒精饮品。 葡萄酒种类 葡萄酒以成品颜色来说,可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及粉红葡 萄酒三类。其中红葡萄酒又可细分为干红葡萄酒、半干红葡萄酒、 半甜红葡萄酒和甜红葡萄酒。白葡萄酒则细分为干白葡萄酒、半干 白葡萄酒、半甜白葡萄酒和甜白葡萄酒。以酿造方式来说,可以分 为葡萄酒、气泡葡萄酒、加烈葡萄酒和加味葡萄酒四类。 葡萄酒历史传说 传说古代有一位波斯国王,爱吃葡萄,曾将葡萄压紧保藏在一 个大陶罐里,标着“有毒”,防人偷吃。等到数天以后,国王妻妾 群中有一个妃子对生活发生了厌倦,擅自饮用了标明“有毒”的陶 罐内的葡萄酿成的饮料,滋味非常美好,非但没结束自己的生命, 反而异常兴奋,这个妃子又对生活充满了信心。她盛了一杯专门呈 送给国王,国王饮后也十分欣赏。自此以后,国王颁布了命令,专 门收藏成熟的葡萄,压紧盛在容器内进行发酵,以便得到葡萄酒。 葡萄酒功效 葡萄的营养很高,而以葡萄为原料的葡萄酒也蕴藏了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是人体必须补充和吸收的营养品。已知的葡萄酒中含有的对人体有益的成分大约就有600种。葡萄酒 的营养价值由此也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据专家介绍:树龄在25岁以 上的葡萄树树根在地下土壤里扎根很深,相对摄取的矿物质微量元 素也多,以这种果实酿造出来的葡萄酒最具营养价值。

葡萄与葡萄酒文化论文

农业大学课程论文 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学院班级:食质二班姓名:晓鸣学号:2 课程论文题目:浅谈葡萄酒鉴赏 课程名称:葡萄与葡萄酒文化 评阅成绩: 评阅意见: 成绩评定教师签名: 日期:年月日

浅谈葡萄酒鉴赏 学生:晓鸣 (食品科技学院14食质二班,学号2) 摘要:文中主要介绍了葡萄酒的鉴赏方法及饮用储藏等 关键词:葡萄酒、饮用、礼仪、品尝、风味、存放 葡萄酒是的儿子。在人类悉心的照料下茁壮成长。从采摘、酿造、年到装瓶,就像一个人从出生、成长到成熟的过程。各个地域的葡萄酒跟人一样,有不同的个性和特色,有不同的生涯和成就。不过,他们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特点:给人们带来健康、快乐和享受! 一、葡萄酒的饮用 葡萄酒是世界上最古老的饮料之一,几个世纪以来一直被用于各种庆典宴会,它可以在饭桌上给人们带来很多乐趣。通常使用开瓶器开葡萄酒瓶,先初去瓶口封盖,再将起子钻入葡萄酒瓶的软木塞中,最后将软木塞慢慢拉出酒瓶。几乎所有的感官都可用来享受葡萄酒的乐趣。首先用眼看葡萄酒以判断其清澈度和颜色;然后用鼻子闻葡萄酒的香气;最后将葡萄酒送入口中,滑过舌头,充满口腔,咽入腹中,感觉其中。 干白酒口感清爽,酸度高,最常用来当餐前酒,或搭配前菜中的生蚝等蚌壳类的海鲜。主菜方面以清淡的蒸、烤鱼类,或水煮海鲜最对味,味道浓一点的酒,可以配简单的鸡肉或猪肉。乳酪方面则可以试试酸度高的羊奶乳酪。 大部分的玫瑰红酒都属清淡型,以新鲜果香为主,以配简单的菜肴为主。最适合搭配夏季清淡的食物,生菜沙拉、凉菜类和白肉等。此外地中海区用橄榄油和蒜头调味的菜也很适合。玫瑰红酒的口感比较没有特性,经常用来配比较难配的菜,如醋、蒜头加得很多的食物,即使不是特别好的组合,但也不会大离谱。 二、葡萄酒的礼仪 1、倒酒 倒酒时最多将酒倒至杯中三分之一处,即约在杯身直径最大处就足矣。气泡

葡萄酒文化鉴赏.复习题

《葡萄酒文化鉴赏》通识课(2009秋期) ——思考题与参考内容: 1.、 世界葡萄酒历史概述?P1-5 2、简述国际葡萄酒行业概况? 3、请说明新世界与旧世界葡萄酒国家异同?P5 世界主要葡萄酒生产国:葡萄酒产量为世界前12位的国家: 2008年12个国家葡萄酒产量如图8,可看出法国、意大利葡萄酒产量为48亿L 以上,产量最高,依次为西班牙、美国、阿根廷,中国居于第六名。与2005年葡萄酒产量相比,预计2007年法国、意大利、美国、阿根廷、澳大利亚、葡萄牙将会减少,德国、南非、智利、俄罗斯将会增加,中国葡萄酒产量将保持不变。 世界主要葡萄酒消费国:1-法国,2-意大利,3-美国,4-德国,5-西班牙,6-中国,7-英国,8-阿根廷,9-俄国, 10-罗马尼亚,11葡萄牙,12-澳大利亚。 世界葡萄酒人均消费前12位国家:1-卢森堡,2-法国, 3-葡萄牙,4-意大利,5-克罗地亚,6-斯洛文尼亚,7-瑞士,8-西班牙,9-阿根廷,9-丹麦, 10-匈牙利, 12-澳大利亚。(前12国人均年消费葡萄酒56-30升,全球人均年消费5升,我国人均年消费仅为: 0.7升。) 世界主要葡萄酒出口国:1-意大利,2-法国,3-西班牙,4-澳大利亚,5-智利,6-美国,7-葡萄牙,8-摩尔多瓦,9-德国,10-南非,11-阿根廷,12-匈牙利。 图8 葡萄酒产量居世界前12位的国家 3、 我国葡萄酒历史文化简述?P6-7 4、 什么是真正的葡萄酒?葡萄酒庄建设所遵循的“3S”法则分别指的是什么?P17 葡萄酒的“3S ”法则: 阳光(SUN):充分的光照利于葡萄酒中糖份的提升 沙砾(SAND ):较贫瘠的沙砾土最适合葡萄生长 0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 法国意大利西班牙美国阿 根廷中国德国南非澳大利亚智利俄罗 斯 葡萄牙

葡萄酒鉴赏

摘要 葡萄酒是指用新鲜的葡萄发酵而成的酒精饮料,是发酵酒的一种。人类栽种葡萄的历史约5000—7000年,同时考古发现在古埃及第一、第二王朝的陵墓中就已经发掘到“王家葡萄园”印章和无数酒具,葡萄酒的悠久历史可见一斑。 关键字:葡萄酒鉴赏特性品尝质量

葡萄酒的鉴赏研究 正文:葡萄酒是世界上消费最大的酒类饮料之一,同时是受到自然环境影响最大的一种酒类饮料,所以品评和鉴赏葡萄酒最具复杂性,需要有深厚坚实的的丰富经验和葡萄酒知识。鉴于葡萄酒的这种特性,品鉴葡萄酒渐渐发展成为一门技艺,甚至艺术。 一、葡萄酒的特性 (一)葡萄酒的外观特性 通常通过澄清度和颜色两方面评价葡萄酒外观特性。 1、葡萄酒的澄清度:澄清度是葡萄酒外观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消费者选购葡萄酒的重要指标。若葡萄酒内有沉淀或者只是浑浊不清,此时不管该葡萄酒的口感如何,都可以认为葡萄酒已经变质。了解葡萄酒的澄清度可以通过透明度的概念,透明度是葡萄酒允许光透过的程度。白葡萄酒的澄清度和透明度成正比,越澄清的葡萄酒越透明。不过对于红葡萄酒,澄清度高的葡萄酒未必透明度高。 2、葡萄酒的颜色:葡萄酒的颜色取决于葡萄酒原料品种、酿造方法和酒龄。对于颜色的观察有助于判断葡萄酒的醇厚度、酒龄和成熟状况。 (1)葡萄酒的颜色能反映葡萄酒的种类。葡萄酒根据它的颜色分为红葡萄酒、白葡萄酒、桃红葡萄酒。 (2)葡萄酒的颜色能反映葡萄酒的成熟程度。 (3)葡萄酒的颜色和口感存在相关性。颜色和口感相互协调平衡。颜色的深浅能够反映葡萄酒的结构、丰满度以及尾味和余味。 (二)葡萄酒的香气特性 目前已经鉴定出的葡萄酒中的呈香物大约有300余种,各类呈香物质是各类气味的基础。根据这些物质的来源,将葡萄酒的香气分为一类香气、二类香气、三类香气三大类,源于葡萄浆果的香气可分为一类香气,又叫做果香或品种香;源于发酵的香气称为二类香气,又叫做发酵香或酒香;源于陈酿的香气称为三类香气,又叫做陈酿香或醇香。 1、一类香气 由于一类香气的呈香物质来源于葡萄果实,因此葡萄的生长气候、土壤、栽培技术条件等自然因素都是决定葡萄酒一类香气质量好坏的主要因素。同样这些因素也影响葡萄品种表现并决定葡萄浆果质量。酿造工艺、陈酿方式也是影响一类香气的重要因素。 2、二类香气(酒香或发酵香) 由于发酵原料、酵母菌种、发酵条件、陈酿条件等不同,酒精发酵副产物的含量、比例有所变化,所以不同葡萄酒的二类香气的类型及其质量也可发生很大的变化。 3、三类香气(醇香或陈酿香) 三类香气的类型主要是动物气味、香脂气味、烧焦气味(主要丹宁变化或溶解成橡木成分形成的气味)和香料气味等。三类香气的形成非常复杂,成年葡萄酒的三类香气(陈酿香)

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教案

邢台学院 教案 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学时学分 32学时2学分专业班级 授课教师王会京 院部美术与设计学院

本课程教学总体安排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 课程性质与类型:公共选修课 总学时、学分:32学时 2学分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葡萄酒起源、产地、产区、文化内涵、饮用习惯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葡萄酒文化的基础知识;学习葡萄酒的外观、品种分类、等级、品酒技巧、菜肴搭配以及侍酒流程等葡萄酒的品鉴过程,全面掌握识酒与品酒的方法。本课程打开眼界,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感知鉴赏能力,为学生进一步在各专业深造和开拓提供活力。 教材及参考书目: 教材:王恭堂《葡萄酒的酿造和欣赏》中国轻工业出版,2000年 参考书:郭征《葡萄酒鉴赏宝典》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 考核方式及成绩计算方法: 要求:能够独立完成小论文撰写。 评分标准: 1、课堂情况:(30分)出勤率、迟到、早退状况 2、作业情况:(70分) 1)本课程是公共选修课,要求学生在学完本课程以后,能够掌握和熟悉中外葡萄酒的历史文化葡萄品种、葡萄酒品种、葡萄酒的酿造、葡萄酒的品尝、产区等内容。 2)考试小论文形式,综合谈谈对葡萄酒的认识和感受,考察学生的

感受与鉴赏能力。 课程教学日历 课程名称:葡萄酒文化与品鉴授课学期:2014 ~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

第一章教学安排的说明 章节题目:第一章葡萄酒的起源 学时分配:共4课时 第一节葡萄酒的起源 第二节葡萄酒的发展和葡萄酒文化 本章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讲解,使学生掌握酒的定义和分类,了解葡萄酒的起源和传说及中外葡萄酒的发展状况。 其它: 采用的方式授课,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大量图片、图例的分析与观摩来讲授理论知识。 课堂教学方案

葡萄酒大全四品鉴及评鉴分册

葡萄酒的品鉴及评鉴 一葡萄酒的品鉴 1 品试感观 品试葡萄酒需要用到三种感觉:视觉、嗅觉和味觉。 1)视觉 评价一款葡萄酒的第一步就是简单的注视它,从倒酒时就已经开始;在侍好酒以后,品尝者应该手持杯脚以45度角、合适的距离下进行观察;而后在摇动酒杯观察酒液在杯壁上流动(酒柱)的状态。理想环境是在良好的光线下,对着白色平面进行观察。 通过观察酒的清澈度、色泽和强烈程度已经可以初步的体现出酒的特质。 2)嗅觉 嗅觉的运用在品尝中非常重要,它对香气的捕捉分析比味觉还要多。 在酒倒入杯中静止下来以后就可以进行初次闻香,然后是摇杯再次闻香(结合视觉)。 好的品尝者在进行了视觉和嗅觉对酒的认识以后,基本上已经可以确定了酒的特征质量。

3)味觉 为了证实视觉和嗅觉、也为了得到全面的感觉,我们还需要用舌头和口腔来体味葡萄酒。 品尝时要喝入适量的酒,最好布满整个口腔,用舌头对酒进行充分的搅动来体味酒的结构和香气;中间通过鼻子的吸气可使酒的特征更加明显。最后将酒吐出或喝下,再体味一下后味的长短。从酒入口腔到喝下这个过程大概需要10-12秒左右。 2 口腔里的动作 葡萄酒喝入口中后,舌头以缓慢的动作搅动,让葡萄酒液充分的与舌头、上颚、下颚、脸颊内侧以及舌根的位置接触。葡萄酒经过舌头咀嚼后,吞下一、两小口,然后吸入一些空气到口中,使葡萄酒的芳香度更加强烈。(吸气时,口的形状类似发英文字母“F”,吸力和缓,不可过猛,以免呛到喉咙。) 当葡萄酒在口腔内的各个味觉感应区发生作用,此时应专注地去体会并且记录葡萄酒的结构(酒精、酸、单宁等)以及真实的味道。 3 葡萄酒在口中的留置时间

根据喝入口中葡萄酒的量与质而定。专家们建议,葡萄酒留置口中的时间约15—20秒钟。如果葡萄酒含在口中的时间过久,那么葡萄酒会逐渐被唾液稀释。 嘴巴是味道的摇篮,嘴巴接触葡萄酒就像手触摸布料。各种不同的味道共同形成了葡萄酒的口味。我们能分辨四种基本味道: 甜:立刻给人好感,刺激唾液分泌。 咸:轻微刺激性,葡萄酒中少见。 酸:较刺激,唾液大量分泌。 苦:感觉不舒服,涩口,经久不散。减少唾液分泌。在高品质葡萄酒里非常少见。 在品酒中间或者末尾会觉得口干,丹宁是主要原因。它可以如丝绒般顺滑可口,但也可以更粗重结实。丹宁和酸味可以被柔顺平衡,也可以说是被葡萄酒的圆润平衡。而酸味和涩味可以互相加强。醇厚如丝绒般顺滑则是酒精和甘油的作用。 在品酒最后,我们从几个方面做一下小结;色泽,多样性,浓度,和酒香持久度。然后是平衡性和最后留下的余味。丰富、复杂和强劲是葡萄酒高质量和个性的体现。 二葡萄酒的评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