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粤教沪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教案 粤教沪版

5.2 探究物质的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①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②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①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②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密度反映的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新的拓展。【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1)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2)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不变性(物质的本质特征)来定义密度概念的科学思维方法。

【教学过程】

第一教时

一、提问复习

复习体积、质量的单位换算及天平的使用方法。

设计意图:本节课要利用天平来测量物体的质量,所以复习这部分的内容为新课的展开做好铺垫。

二、进行新课

(一)实验探究

1、提出问题

“铁块的质量比木块大”有何看法?

2、猜想与假设

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指导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设计实验,解决问题。

A、准备选取哪些物质作研究对象?选取多好还是少好?

B、实验中选取哪些测量工具?

C、实验步骤有哪些?要收集哪些证据?

4、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

教师注意指导学生的小组实验,做好学生实验中的“分享者”,纠正学生操作的不足之处,及时解决学生遇到的问题。

5、分析与论证:

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相等的;不同的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不等的

6、得出结论

经过讨论增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增强协作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展思维。

7、评估

学生通过讨论发挥其主体作用。

三、本节小结:

四、布置作业:

阅读本节后面知识

第二教时

一、回顾上节内容:

学生叙述教师补充

二、学习密度的定义:

1、引入密度的定义

某种物质有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一个定值,这种比值不变性正是物质本身所具有的特性。不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的比值是不同的,即不同的物质的密度是不同的。

2、密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及一些物质的密度

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这种物质的密度;公式:ρ= m / v

单位:1g/cm3 = 1×10 kg/m3

了解一些不同物质的密度。

3、例题选析:

1).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

2).密度是表征物质特性的物理量,不同的物质,密度一般,同种物质,在一定的状态下密度是定值,它不随质量的大小或体积大小的改变而发生变化,密度的计算公式是,密度的单位有:或。

3).一杯盐水,现在用掉半杯,剩下的半杯盐水( )

A.其密度减半,质量减半B.其质量减半,密度不变

C.其体积减半,密度也减半D.其质量、体积、密度均减半

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对于给定的一种物质,它的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B.物质的密度和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

C.质量相同的不同物体,它的体积与密度成正比

D.体积一定的不同物体,它的质量与密度成正比

5).制作飞机应尽可能的选用密度的材料,制造电风扇底座应尽可能选用密度的材料。

6).有一块金属,质量为237g,体积是30 cm3,这块金属的密度是kg/m3,这种金属是。若将这块金属切成两半,则其中一半的密度是kg/m3。

7).单位换算:

(1)30ml= cm3= m3

(2)5.5g/ cm3= kg/ m3

(3)7.9×103kg/ m3= g/ cm3

三、小结全节内容

四、布置作业:

自我评价与作业:1,2,3,4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