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口对黑龙江大豆及其产业的影响初探

进口对黑龙江大豆及其产业的影响初探
进口对黑龙江大豆及其产业的影响初探

进口对黑龙江大豆及其产业的影响初探摘要:黑龙江省是我国最大的大豆生产区和重要的加工区。近年,由于转基因大豆进口暴增,使该地区大豆种植业和加工业受到巨大冲击,造成豆农弃种大豆、大豆压榨企业放弃加工国产大豆的局面,中国的大豆产业和粮食安全面临严峻挑战。

关键词:进口大豆产业

东北地区是中国大豆加工贸易的重要地带,而黑龙江省则是东北地区的一个重要支柱,它是中国的粮食大省,有着非常丰富的农产品资源,同时也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食基地以及战略储备基地。

在黑龙江省,基本上有一半以上的豆农的家庭经济收入都在于大豆的销售好坏与否,尤其是对于北部地区的豆农,该地区豆农的大豆播种面积已达到2000万亩,基本上可以说,种植大豆所得到的收入是该地区40余万户豆农的经济收入的重要支柱。

进口大豆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国内市场供给不足的矛盾,保障了我国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但随之而来的是,我国越来越多的大豆加工企业在原料的选用上也选择进口大豆,从而导致了我国黑龙江地区出现卖豆难,大豆播种面积不断下降的局势。如果该地区的大豆生产被国外粮商全部掌控的话,该地区的豆农的生存将受到严重的威胁,致使我国黑龙江地区大豆贸易出现不顺利、不健康发展状态,其具体的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对黑龙江大豆种植业的影响

2021年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范本

When enthusiasm becomes a habit, there is no place for fear and worry.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范 本 在人们愈发重视契约的社会中,越来越多事情需要用到合同,正常情况下,签订合同必须经过规定的方式。知道吗,写合同可是有方法的哦,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范本,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合同编号 出卖人签订地点 买受人签订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合同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种植增产增收,本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订立本种植大豆买卖合同。 第一条:出卖人负责对大豆的种植生产。买受人负责对大豆种植生产的技术指导。 第二条:出卖人应按照买受人的收购要求,向买受人承诺大豆的种植面积为亩,并按照买受人提出的技术要求和质量标准

进行生产管理,按期、足额地向买受人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等级的大豆公斤。出卖人应保证在未完成合同约定的数量前,不向他人出售。 第三条:出卖人生产的大豆,只要符合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规格,买受人负责包销。每公斤的收购价为元。大豆交货时,若市场价格上涨,收购价协商提高,若市场行情下跌,收购价不变。交货的时间为年月日;交货地点 第四条:买受人应搞好大豆种植的信息和技术培训工作,指导出卖人科学种植,防止大豆作物的病虫害,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第五条:如果买受人需要统一向出卖人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的.,应以当地的批发价格供应,具体价格为种子元1公斤;化肥元1袋;农药元1瓶。 第六条:因买受人在出卖人生产过程中因其提供的种子、化肥、农药出现质量问题;或因提供的技术指导出现失误,买受人应当负责对出卖人的经济赔偿。 第七条:出卖人由于不按买受人的技术要求和所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的质量标准生产;或由于不可抗力的自然灾害(高温、寒流、干旱、洪涝、暴雨、冰雹、大风等)造成的损失,由出卖人承担。

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342267.html, 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贸易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作者:马琳 来源:《对外经贸》2018年第06期 [摘要]近年来,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贸易稳步快速发展,进出口规模持续扩大,进出口商品结构不断优化。从贸易方式结构、出口商品结构、进口商品结构对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贸易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关对策建议。 [关键词]黑龙江省;俄罗斯;进出口 [中图分类号]F74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283(2018)06-0050-03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Heilongjiang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with Russia has developed steadily and rapidly. The scale of import and export continued to grow and the export-import structure was optimizing.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tatus of Heilongjiangs import and export trade with Russia deeply from the structure of trade mode, ex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and import commodity structure, then makes relevant suggestions. Keywords: Heilongjiang;Russia;Import and Export [作者简介]马琳(1982-),女,黑龙江哈尔滨人,硕士,经济师,研究方向:国际贸易政策与理论。 作为我国向北开放的窗口和对俄合作大省,近年来黑龙江省大力推进对俄合作创新升级,对俄进出口贸易稳步快速发展。在习近平主席和普京总统战略引领和亲自推动下,中俄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保持高水平运行。黑龙江省借助中俄友好关系发展的强大动力,发挥自身优势,全方位推进对俄合作,对俄进出口贸易实现了恢复性增长。2017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 达110亿美元,同比增长20%,占全省进出口总额的58.1%,占全国对俄贸易额的近1/7,对俄投资呈现领域拓展、规模扩大、层次提升的崭新局面。 一、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贸易现状 2014—2017年黑龙江省对俄累计进出口543.1亿美元,其中出口146.67亿美元,进口396.43亿美元。2014年黑龙江省对俄进出口实现232.83亿美元,同比增长4.1%,其中出口实

1.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分布

黑龙江大豆购销常识之一: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共有13个地区,77个市、县,大豆种植遍及全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约50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的市县约35个。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共有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4个国营农、牧场,分布在本省的47个市、县境内。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大豆产量的分布,我们以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做为本文的统计和分析基础,因此农垦系统的大豆种植面积,包含在其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大豆种植面积之中。 一、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种植面积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分地区统计表 以上数据是以2002年黑龙江省统计部门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数据为基础统计的,关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很多部门和相关机构作过调查,数字偏差很大。根据2002年黑龙江省大豆实际种植情况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实际种植面积要大于统计部门公布数据的

36.49%。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1)部分市县和农场后开垦的耕地面积种植大豆没有上报;(2)部分地区江河两岸和林边山地不在国家耕地面积统计数字之内的土地种植大豆没有上报;(3)部分地区把大豆种植面积上报为其他粮食和经济作物。 二、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主产市、县 1、黑河市 黑河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无霜期短,气候只适宜种植大豆和小麦,其他农作物很少,九三、北安两个农管局在其境内,是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黑河地区下辖6个市、县,其中:嫩江、北安、五大连、逊克、爱辉区是大豆主产市、县;孙吴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因此,大豆种植相面积对对少一些。 2、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无霜期较短,因此,该地区北部大豆种植较多。齐齐哈尔市下辖9个市、县,其中:讷河、克山、拜泉、克东、甘南、依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龙江、富裕、泰来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要少一些。 3、佳木斯市 佳木斯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建三江农管局在其境内,大豆种植较多。佳木斯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富锦、同江、扶远、桦南是大豆主产市、县,汤原、桦川水稻种植较多。 4、绥化市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各主要粮食品种皆可种植。绥化地区下辖10个市、县,其中:海伦、绥化、绥棱、望奎、庆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青冈、明水次之;兰西、安达、肇东以种植玉米为主。 5、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大豆、玉米、水稻种植比较均衡。哈尔滨市下辖12个市、县,其中:巴彦、依兰、宾县、五常、呼兰是大豆主产县;阿城、木兰、通河尚志、延寿次之;方正县以种植水稻为主,双城市以种植玉米为主。 6、双鸭山市 双鸭山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红兴隆农管局在其境内。双鸭山市下辖4个县,其中:宝清、集贤、友谊(主要是农场)、宝清是大豆主产县;饶河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大豆总产量要少一些。 7、鹤岗市 鹤岗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宝泉岭农管局在其境内。鹤岗市下辖2个县,萝北、绥滨均为大豆主产县。 8、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山区较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牡丹江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林口、穆棱、海林大豆种植多一些;宁安、东宁、绥芬河大豆种植少一些。 9、鸡西市 鸡西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鸡西市下辖3个市、县,牡丹江两个农管局的部分农场,

黑龙江大豆主产

黑龙江大豆主产

————————————————————————————————作者:————————————————————————————————日期:

黑龙江大豆购销常识之一: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共有13个地区,77个市、县,大豆种植遍及全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约50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的市县约35个。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共有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4个国营农、牧场,分布在本省的47个市、县境内。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大豆产量的分布,我们以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做为本文的统计和分析基础,因此农垦系统的大豆种植面积,包含在其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大豆种植面积之中。 一、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种植面积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分地区统计表 地区种植面积 (万亩) 单产 (公斤) 总产 (万吨) 所占比例 (%) 黑龙江省3945.8141.0556.50100.00 黑河市883.8152.2134.5524.16 齐齐哈尔市681.3144.1 98.1517.64 佳木斯市484.3 137.7 66.68 11.96 哈尔滨市440.8148.865.5711.75 绥化市427.8137.158.6410.54 双鸭山市229.7126.228.98 5.21 鹤岗市213.7127.627.27 4.91 鸡西市170.4136.523.24 4.17 牡丹江市165.3127.621.11 3.79 伊春市105.2126.313.29 2.37 大兴安岭63.1133.98.45 1.52 大庆市48.1132.9 6.38 1.23 七台河市32.3129.1 4.190.75 黑龙江省地方及农垦系统大豆种植及产量所占比例表 地区种植面积 (万亩) 单产 (公斤) 总产 (万吨) 所占比例 (%) 黑龙江省全省3945.8141.0556.50100.00 黑龙江省地方2949.1 134.6 397.08 71.35 黑龙江省农垦996.7159.9159.4228.65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统计部门与实际数据比较表 地区种植面积 (万亩) 单产 (公斤) 总产 (万吨) 备注 统计部门上报3945.8141.0556.50 实际面积产量5415.2140.3759.58 实际比上报多+1469.4 —0.7 203.08 增减幅度+37.24%—0.5%36.49% 以上数据是以2002年黑龙江省统计部门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数据为基础统计的,关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很多部门和相关机构作过调查,数字偏差很大。根据2002年黑龙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总体格局分析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总体格局分析 【摘要】:20世纪90年代,我国提出市场多元化战略并确立为我国外贸发展的一项长期战略。黑龙江省应通过巩固与现有贸易伙伴的经关系,积极开拓欧盟、东盟、海湾国家市场,努力增加战略性进口,优出口商品结构,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并举等措施,来深入实施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战略。 【关键词】:对外贸易市场多元化集中度 黑龙江地处东北亚的中心地带,和俄罗斯一江之隔。独特的地缘优势使俄罗斯成为黑龙江省最要重要的贸易伙伴,伴随着中俄两国21 世纪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建立,中俄在双边贸易、交通、通讯、旅游、中央银行协作等领域空前发展。改革开放特别是我国加入WTO,为各地发展对外经贸提供了历史性的发展机遇,但同时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展,发展对外经济必将成为促进各地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面对机遇和挑战,如何更好、更快地优化外贸结构、提高外贸质量和效益就成为一个亟待研究的重大课题。这里分析了黑龙江省对外经贸在对俄贸易方面的情况,回顾了自1993年以来黑龙江省对俄经贸发展情况,指出黑龙江对俄经贸总量较大,但结构不合理。在俄新政策下,个体商户将会受到重大影响,具体分析了黑龙江省对外经贸中对俄贸易的总体情况。 中俄两国互为最大的邻国,经济互补性强,合作潜力巨大。近年来,随着两国战略伙伴关系的稳步推进以及两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双边经贸合作快速稳定发展,贸易规模不断扩大,能源、科技、通信、金融、交通等各领域合作全面取得了丰硕成果。发展两国边境贸易,对促进两国边境地区的经济繁荣,保持边疆社会稳定,对发展相互之间的睦邻友好关系有着重要的作用。黑龙江省作为扩大对俄科技经贸合作的桥头堡,其毗邻俄罗斯的地缘优势,是国内其他省份无法比拟的天然条件。从地理位置上看,黑龙江对俄的边境线长达3000 多公里,是国内通往俄罗斯的重要通道。经过多年的开发和建设,黑龙江省已经开通了25 个对俄贸易口岸,构成了水陆空健全、陆海空联运、客货运兼有的过境通商方式。 一、黑龙江省在中俄贸易中的地位 2004年是国家推行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计划的开局之年,东北三省在这一年中经济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黑龙江省利用这一有利时机在对外贸易特别是对

黑龙江大豆主产区分布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共有13个地区,77个市、县,大豆种植遍及全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约50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的市县约35个。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共有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4个国营农、牧场,分布在本省的47个市、县境内。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大豆产量的分布,我们以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做为本文的统计和分析基础,因此农垦系统的大豆种植面积,包含在其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大豆种植面积之中。 一、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种植面积 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及产量分地区统计表 以上数据是以2002年黑龙江省统计部门和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的数据为基础统计的,关于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和产量,很多部门和相关机构作过调查,数字偏差很大。根据2002年黑龙江省大豆实际种植情况分析,黑龙江省大豆实际种植面积要大于统计部门公布数据的

36.49%。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1)部分市县和农场后开垦的耕地面积种植大豆没有上报;(2)部分地区江河两岸和林边山地不在国家耕地面积统计数字之内的土地种植大豆没有上报;(3)部分地区把大豆种植面积上报为其他粮食和经济作物。 二、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主产市、县 1、黑河市 黑河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无霜期短,气候只适宜种植大豆和小麦,其他农作物很少,九三、北安两个农管局在其境内,是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黑河地区下辖6个市、县,其中:嫩江、北安、五大连、逊克、爱辉区是大豆主产市、县;孙吴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因此,大豆种植相面积对对少一些。 2、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无霜期较短,因此,该地区北部大豆种植较多。齐齐哈尔市下辖9个市、县,其中:讷河、克山、拜泉、克东、甘南、依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龙江、富裕、泰来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要少一些。 3、佳木斯市 佳木斯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建三江农管局在其境内,大豆种植较多。佳木斯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富锦、同江、扶远、桦南是大豆主产市、县,汤原、桦川水稻种植较多。 4、绥化市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各主要粮食品种皆可种植。绥化地区下辖10个市、县,其中:海伦、绥化、绥棱、望奎、庆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青冈、明水次之;兰西、安达、肇东以种植玉米为主。 5、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大豆、玉米、水稻种植比较均衡。哈尔滨市下辖12个市、县,其中:巴彦、依兰、宾县、五常、呼兰是大豆主产县;阿城、木兰、通河尚志、延寿次之;方正县以种植水稻为主,双城市以种植玉米为主。 6、双鸭山市 双鸭山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红兴隆农管局在其境内。双鸭山市下辖4个县,其中:宝清、集贤、友谊(主要是农场)、宝清是大豆主产县;饶河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大豆总产量要少一些。 7、鹤岗市 鹤岗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宝泉岭农管局在其境内。鹤岗市下辖2个县,萝北、绥滨均为大豆主产县。 8、牡丹江市 牡丹江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南部,山区较多,耕地面积相对较少。牡丹江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林口、穆棱、海林大豆种植多一些;宁安、东宁、绥芬河大豆种植少一些。 9、鸡西市 鸡西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鸡西市下辖3个市、县,牡丹江两个农管局的部分农场,

黑龙江省外贸发展历程与现状分析

黑龙江省外贸发展现状、技术评析与优化研究 目录 摘要1 1 近十年黑龙江省外贸发展现状2 1.1 黑龙江省外贸现状简介3 1.2 黑龙江省外贸商品的优劣势分析3 1.3 黑龙江省的对外贸易条件分析6 1.4 黑龙江省外贸比较优势和贸易条件的关系10 2 黑龙江省外贸比较优势与GDP贡献率的相关性评析11 2.1 黑龙江GDP的贡献率11 2.2 比较优势和GDP 贡献率的相关分析12 3 黑龙江对外贸易发展存在的优势分析14 3.1黑龙江对外贸易优势原因分析16 3.2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结果进行评价16 3.3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原因分析17 3.4 黑龙江省对外贸易发展方式转变的主要指标评价18 4 黑龙江对外贸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22 4.1 对外开放程度不足,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低22 4.2 没有良好的环境进行外资吸引,过低的外资流入22 4.3 区位优势发挥不健全,自身的特色贸易并未彻底形成22 4.4 外贸结构与产业结构为了促进良性机制的发展并未形成基本的模式23 5黑龙江对外贸易发展优化措施23 5.1 开拓市场23 5.2 调整结构25 5.3商业贸易多元化发展26 参考文献28

黑龙江省外贸发展现状、技术评析与优化研究 摘要:通过对黑龙江省2004-2013年间外贸进出口数据的分析,对黑龙江省的外贸发展进行简要的分析,建设和发展黑龙江省的经贸区,进行多元建设来进行对外贸易,将会对黑龙江省外贸经济的发展产生极大地促进作用。 关键字:外贸发展黑龙江分析优化 大卫·李嘉图这位英国古典经济学派集大成者在1817年的代表作《政治经济学及赋税原理》中提取出比较优势理论,并在未来百年内将此优势理论称之“国际贸易理论的基石”。在这样的理论指导下,英国顺利完成产业革命,并在19世纪成功成为全球的第一个“世界工厂”。在整个贸易实践中,发展中国家若只是遵循比较优势理论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很容易陷入到比较优势陷阱当中。初级产品和劳动密集产品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从比较优势理论的角度上分析,相比于发达国家的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为主要出口产品的贸易相比处于相当不利位置,甚至有可能会出现贸易利益流失的情况。 现阶段国内对于比较优势理论的研究还不是很多,但是实证研究确实不少,对其研究方法也是角度方法各一。国内主要代表研究作品主要有:张鸿(2006)采用RCA指数和NEPR(纯出口比较优势指数),

东北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东北大豆生产现状与发展趋势 【摘要】东北地区各省,尤其是黑龙江省发展大豆产业是适应国际竞争、抢占国内市场和推进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的需要。 【关键词】东北大豆;生产现状;发展趋势 1.东北大豆播种面积及栽培模式和技术推广 1.1东北大豆的播种面积 东北是中国的重要商品粮基地,粮食作物播种比例一直较高。但随着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及农业产业结构逐步调整,这种格局正在发生“潜移默化”的改变,一个明显趋势是各种非粮食的经济、油料作物播种面积有所增加。东北各省区大豆播种面积比例波动相对剧烈,且波动趋势相近,即均呈现20世纪90年代初增长后缓慢回落,在经历90年代中期低谷后,于90年代末开始攀升,然后回落到2002年低点后有所增长,但增长乏力。具体而言,黑龙江大豆播种面积比重在增长中有三次比较明显的波谷,分别出现在1996年、1999年、2002年。吉林大豆播种面积比例两次峰值分别出现在1993年和1999年,且1990-2006年整体走势呈现明显的“M”型。辽宁大豆播种面积比例从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9%以上,逐步下降到2006年的不足5%。内蒙古大豆播种面积从1990年的6.37%增长到1994年12.26%,5年间翻了一倍,之后小幅波动,相对平稳。 1.2主要大豆栽培模式与技术及其推广应用情况 在大豆高产栽培方面,近年已研究推广了高寒模式、永常模式、兴福模式、三垄栽培、窄行密植、大豆工程化栽培等6个模式,其中1992年推广的高寒模式20万亩,平均单产3210公斤/公顷;1994年推广永常模式40万亩,平均单产3150公斤/公顷;三垄栽培模式实行垄底深松、垄体分层施肥、垄上双条精量播种,大面积单产2625-3000公斤/公顷;窄行密植技术采取“一个原理、两个体系、三种模式、灵活多样的种植方式”,实现单产3150公斤/公顷,4年累计推广54.4万公顷,增产大豆2.12亿公斤,增收5.32亿元;大豆工程化栽培技术采取“五推五改”,“通过一个集成、抓了两个载体、建立起三个体系、收到了三个效益”,达到大面积单产2550-3000公斤/公顷,6年累计推广应用422.7万公顷,使单产提高了889.5公斤/公顷,总产增加37.6亿公斤,创经济效益76.3亿元。这6种模式的推广应用,使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水平有很大的提高。 目前黑龙江大豆生产栽培技术基本实现了机械化、化学化,已经开始在一定面积上试用和应用生物防治、生物肥料,向有机、绿色、无公害化发展。在机械化方面农村以中小型为主,由半化向全化发展,农场以大中型为主,由主要环节机械化向全程机械化发展;在化学化方面正在向测土配方施肥、种子包衣、生化调控发展;在栽培管理措施方面已经注重精量播种、精细管理和深翻、深耕、深松。总之,现代化技术和现代化手段正在大豆生产实践中加大推广力度和应用步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2019版黑龙江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专题报告

2019版黑龙江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专题报告

序言 本报告针对黑龙江省与德国的进出口贸易数据进行深度分析,并对主要指标出口金额,进口金额,进出口金额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黑龙江省与德国的实际进出口贸易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黑龙江省与德国的进出口贸易现状,把握行业前景。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黑龙江省与德国贸易真实情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黑龙江省与德国的进出口贸易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黑龙江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专题报告中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中国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以及商务部。

目录 第一节黑龙江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现状概况 (1) 第二节黑龙江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指标分析 (2) 一、全国与德国贸易出口金额现状统计 (2) 二、黑龙江省与德国贸易出口金额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2) 三、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总出口金额现状统计分析 (2) 四、黑龙江省与德国贸易出口金额占黑龙江省总出口金额比重统计分析 (3) 五、黑龙江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3) 六、黑龙江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4) 七、全国与德国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2016-2018)统计分析 (4) 八、全国与德国进出口贸易出口金额(2017-2018)变动分析 (5) 九、黑龙江省与德国出口金额同全国同类进出口贸易(2017-2018)出口金额变动对比分 析 (5) 第三节黑龙江省与德国进出口贸易进口金额指标分析 (6) 一、全国与德国贸易进口金额现状统计 (6) 二、黑龙江省与德国贸易进口金额占全国同类比重统计分析 (6) 三、黑龙江省进出口贸易总进口金额现状统计分析 (6) 四、黑龙江省与德国贸易进口金额占黑龙江省总进口金额比重统计分析 (7)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区划

黑龙江省种植结构区划 北部大小兴安岭山地麦油薯药区 位于大兴安岭地区的漠河、塔河、呼玛县,黑河市的西北部和嫩江县北部,属高寒山区。日平均气温≥10℃的积温1600—2000℃,无霜期90—100天,年降水量400—700毫米。耕地面积186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1.4%。生产特点:小麦面积占粮豆面积76.7%,总产占81%;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油菜籽、饭豆、豌豆在本区均表现籽粒饱满,产量稳定;药材资源丰富,出产的刺五加、满山红、黄芪、五味子、平贝等名贵药材,在国内外市场享有盛誉。 包括市县:漠河、塔河、呼玛、黑河市(新生、西峰山、罕达气、北师河、二站、红旗、燎原乡)、嫩江(霍龙门、塔河、星火、塔溪、卧都河门鲁河、座虎滩乡、建边农场) 小兴安岭低山沿江麦豆薯区 位于小兴安岭中段,黑龙江中游的嘉荫、伊春、逊克、孙吴和黑河市东半部,属冷凉半湿润气候区。日平均气温≥10℃积温2000—2200C,无霜期110天左右,年降水量500—630毫米。耕地面积459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3.4%。生产特点:小麦面积占粮豆薯面积的64.9%,总产占68.4%,商品率51.3%,是全省小麦商品率最高的地区;该区属大豆早熟、极早熟品种区;马铃薯产量高,品质好。 包括县市:嘉荫(嘉荫农场)、伊春市、逊克(逊克农场)、孙吴(红色边疆农场)、黑河市(张地营子、上马厂、幸福、四家子、黑河镇、西岗子、爱辉乡、锦河农场) 东部三江平原麦豆稻糖苇区 由松花江下游北岸、同(江)抚(远)三角洲和完达山南北地带组成。包括汤原、桦川、鹤岗、萝北、绥滨、富锦、同江、饶河、抚远、宝清、密山和虎林等市、县。属温凉半湿润区,日平均气温≥10℃积温2400—2500℃,无霜期130—145天,年降水量500—600毫米。耕地3133万亩,占全省耕地面积的23.3%。区内国营农场耕地比重大,面积2025万亩,占全区总面积的63.4%。生产特点:粮豆商品率高,商品量大。全区粮豆商品率为40.5%,商品量占全省的22.3%,国营农场商品率高达58.9%;大豆比重大,占粮豆薯面积的34.9%,占全省大豆面积的35.4%;总产量占全省大豆的31.4%,商品量占32.4%;水稻发展潜力大,1983年水稻面积达79.8万亩,占全省水稻面积的24.2%,总产量17069万吨,占全省水稻总产量的19%。区内水资源丰富,低洼地多,发展水稻还有很大潜力;甜菜含糖量高,一般比松哈地区高1—2度;芦苇资源丰富,有苇塘150万亩。其中芦苇生长面积87.6万亩,蕴藏量占全省的34.8%,分布集中。

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

2012年第2期总第212期 Foreign Economic Relations &Trade 【国际贸易】 黑龙江省主要农产品出口情况分析 马 琳 1,2 (1.哈尔滨商业大学,黑龙江哈尔滨150028;2.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黑龙江哈尔滨150001)[摘要]作为黑龙江省主要出口产品,农产品出口对外贸发展贡献巨大。以海关统计数据为基础,对 大米、玉米、鲜苹果、大豆、冻猪肉和烤烟六大主要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出口主体以及出口市场进行分析,发现大米、烤烟出口基本稳定,鲜苹果出口增长较快,玉米、大豆和冻猪肉出口均有不同程度下降。 [关键词]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数量;出口主体;出口市场 [中图分类号]F740.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283(2012)02-0039-04作者简介:马琳(1982-),女,哈尔滨商业大学经济学院国际贸易学研究生,黑龙江省对外贸易经济合作研究所, 经济师。 黑龙江省是我国农业大省,具有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其粮食商品量及专储量均居全国第一。2011年,黑龙江省粮食总产达到创纪录的1114.1亿斤,跃居全国第一位,实现“八连增”,粮食增量占全国的22.6%。农产品作为黑龙江省主要出口产品, 对外贸发展贡献巨大。近年来,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规模实现稳定增长,2001—2010年,农产品出口额累计实现58.87亿美元,年均增幅8%。2010年,全省农产品出口总额为6.81亿美元,比2009年增长12.63%,比2001年增长了104.08%。本文以海关统计数据为基础,通过大量计算,对近千张表格进行汇总计算,分析得出黑龙江省六大主要农产品的出口数量、出口主体及出口市场情况,以期对优化黑龙江省农产品出口结构、提高农产品国际竞争力提供依据。 一、大米出口情况(一)出口数量表1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大米出口情况 单位:吨、万美元 年份数量金额同比(%)200191719.512285.330.002002230522.285572.69143.852*********.678164.0746.502004132401.513860.59-52.712005113514.383870.930.272006173082.726110.1357.852********.922004.97-67.19200850516.022120.72 5.77200940820.472825.5433.23201050833.002944.00 4.19总计 1274104.46 39758.97 — 资料来源:根据海关数据整理。 从表1可以看出2001—2010年黑龙江省累计出口大米1274104.46吨,出口金额为39758.97万美元,年均增幅2.85%。2002年、 2003年和2006年出口增幅较快,出口额分别达到5572.69万美元、 8164.07万美元和6110.13万美元,较上年同比增长143.85%、46.50%和57.85%,其中精米(不论是否磨光和上光)出口额大幅攀升,对出口贡献较大,出口额分别为5376.56万美元、8059.92万美元和5193.51万美元,分别占当年大米出口总额的96.48%、 98.72%和85%。(二)出口主体 2001—2010年,黑龙江省累计出口大米金额超过1000万美元的企业主要包括:黑龙江地方储备粮有限责任公司、东宁县吉信经济贸易公司、黑龙江省天正粮油食品进出口股份有限公司、 东宁县宁成经济贸易公司、抚远县腾飞物资经贸有限责任公司、虎林县绿东经贸有限公司和饶河县经济贸易开发有限公司。出口金额超过500万美元的企业有:虎林市边境经济贸易公司、虎林市万运经济贸易公司、黑龙江省裕丰经贸有限公司、绥芬河市大秦经贸有限责任公司、同江市万通经贸有限责任公司、东宁县东盛经贸有限责任公司、鸡西市丹仕经贸有限公司和鸡西市龙贾经贸有限责任公司等。 (三)出口市场 2001—2010年,黑龙江省大米出口市场辐射37个国家和地区。主要出口市场为俄罗斯, 2001—2010年累计出口俄罗斯27073.48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68.09%;出口韩国总计9612.72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24.18%;出口日本1060.63万美元, 占出口总额的2.67%;出口波多黎各695.5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75%;出口土耳其504.41万美元,占出口总额的1.27%。出口到上述五个国家的出口额占全省出口总额的97.96%。2003年大米出口辐射国家最多, 包括阿拉伯酋长国、利比亚、新西兰、9 3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755 版本 / 修改状态:01 / 00 In Daily Life, When Two Or More Parties Deal With Something, They Conclude The Contract In Order To Determine Their Respective Rights And Obligations. Once The Contract Is Signed, They Need T o Abide By Its Provisions, And All Parties Involved In The Contract Are Legally Protected And Restricted. 甲方:__________________ 乙方: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通用 范本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通用 范本 使用指引:本合同文件可用于生活中两方或多方当事人之间在办理某事时,为了确定各自的权利和义务而订立,一旦签订完成需各自遵守其中的条文,参与合同的多方都受到合法的保护与限制。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合同编号 出卖人签订地点 买受人签订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快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合同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保农业种植增产增收,本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互惠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订立本种植大豆买卖合同。 第一条:出卖人负责对大豆的种植生产。买受人负责对大豆种植生产的技术指导。 第二条:出卖人应按照买受人的收购要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示范文本 In Order To Protect Their Legitimate Rights And Interests, The Cooperative Parties Reach A Consensus Through Consultation And Sign Into Documents, So As To Solve And Prevent Disputes And Achieve The Effect Of Common Interests 某某管理中心 XX年XX月

黑龙江省农业种植(大豆)买卖合同示 范文本 使用指引:此合同资料应用在协作多方为保障各自的合法权益,经过共同商量最终得出一致意见,特意签订成为文书材料,从而达到解决和预防纠纷实现共同利益的效果,文档经过下载可进行自定义修改,请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调整与使用。 合同编号 出卖人签订地点 买受人签订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有关规定,为加快 发展农村经济,保护合同交易双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确 保农业种植增产增收,本着公平、公正、诚实信用和互惠 互利的原则,经双方协商,订立本种植大豆买卖合同。 第一条:出卖人负责对大豆的种植生产。买受人负责 对大豆种植生产的技术指导。 第二条:出卖人应按照买受人的收购要求,向买受人 承诺大豆的种植面积为亩,并按照买受人提出的技术要求

和质量标准进行生产管理,按期、足额地向买受人提供符合质量标准和等级的大豆公斤。出卖人应保证在未完成合同约定的数量前,不向他人出售。 第三条:出卖人生产的大豆,只要符合约定的质量标准和规格,买受人负责包销。每公斤的收购价为元。大豆交货时,若市场价格上涨,收购价协商提高,若市场行情下跌,收购价不变。交货的时间为xx年xx月xx日;交货地点 第四条:买受人应搞好大豆种植的信息和技术培训工作,指导出卖人科学种植,防止大豆作物的病虫害,提高大豆的产量和质量。 第五条:如果买受人需要统一向出卖人提供种子、化肥、农药的,应以当地的批发价格供应,具体价格为种子元 1公斤;化肥元1袋;农药元1瓶。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2011年增刊专题论述 的言传身教、典型宣传,充分带动周边地区推广应用大豆新品种、新技术的积极性,促进大豆产业的发展[4]。 3.4建立优质大豆生产基地,形成规模化生产选择有利于高油、高蛋白及特性形成和具备条件的农业生态区,建立大豆优质专用品种生产基地,根据市场需求,统一规划、统一供种、统一管理,实施标准化的生产、管理和产后技术服务。这样将会改变本市大豆生产的分散性、种植的随意性、流通的无序性,使优质大豆生产形成规模。 3.5产业化是发展优质大豆生产的必经之路我国加入世贸组织后,粮食市场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难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为了减轻农民生产的盲目性,降低市场风险,必须走优质大豆产业化的道路[5],做好规划、抓订单农业、搞好产加销衔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积极与省内外大豆加工企业联合,实现本市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企业增效、市场活跃的良好局面,促进大豆产业的健康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颜廷方,邵泽刚,朱新庆,等.济宁市黄泛平原、山前冲积平原区地下水 位变化与降水量关系分析.山东水利,2003,8:32~34 [2]王连铮,傅玉清,等.黄淮海地区大豆育种的研究.大豆科学,2001,20(4): 266~269 [3]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高油大豆优势 区主导品种与主推技术.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26~27 [4]舒文涛,杨青春,耿臻,等.河南省大豆生产存在问题及发展建议.中 国种业,2010,3:20-21 [5]杨红旗.我国大豆产业现状分析及问题探讨.中国种业,2010,4:18-20(收稿日期:2011-08-14) 黑龙江省大豆生产现状及发展对策 鹿文成 (黑龙江省农科院黑河分院/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黑河综合试验站,黑河164300) 1生产现状 黑龙江省是中国大豆生产的主产区,常年大豆种植面积450万hm2左右,占全国大豆面积的40%~45%,总产量占全国的40%~46%,商品率80%以上,是全国大豆的供应基地。大豆是黑龙江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是黑龙江省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大豆作为我国与国际市场接轨最早的作物,入世前后,由于受国外高油大豆的冲击,价格低迷,产量和效益下降,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受到影响。面对大豆产业的窘境,省委、省政府正确分析了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所具有的自然优势、品种优势、技术优势和国内需求空间广阔的市场优势,抓住国家扶持大豆产业发展、建设农产品优势产业带和对高油大豆实施良种推广补贴的难得机遇,组织实施了全省高油、高蛋白大豆振兴计划。省政府制定了大豆发展规划,实施产业经营,出台了扶持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大豆生产得到了较快的恢复和发展。 1.1大豆综合生产能力提高黑龙江省以农业标准化和大豆良种补贴政策实施为载体,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在农民自愿的前提下,针对分散种植、单产低的突出问题,实行了“六统一分”的生产组织方式。即统一品种、统一深松整地、统一技术模式、统一播种、统一病虫害防治、统一订单销售和分户核算,把优质、高产的技术措施推广到了田间地头,实现了良种与良法、农机与农艺、生产与订单销售的有机结合,全省大豆生产能力不断提高。目前全省形成了东部、中部和西北部3个大豆集中种植优势产业带,超过百万亩种植规模的有嫩江、讷河、富锦、克山、五大连池、北安、逊克、宾县、巴彦、拜泉、海伦、嘉荫等20多个县市。 1.2大豆科研育种步伐加快黑龙江省大豆科研力量较强,从事大豆研究有省农科院、东北农大、八一农大、省农垦科学院等四大系统的16个研究所。大豆科研人员200多人,占全国的50%,先后培育推广优良大豆品种225个,占全国大豆品种培育数量的1/3,其中含油21%以上的高油大豆品种23个,最高含量23.9%;蛋白含量在45%以上的高蛋白品种9个,最高蛋白含量46.4%。从2000年开始,黑龙江省深入实施良种化工程建设,加大了对大豆专用品种的培育和高产技术的研究与推广,每年从良种化工程专项资金中拿出一定比例专门用于大豆良种培育和新技术研发,共培育高油、高蛋白大豆品种(系)36个,种子每3年更新一次。 基金项目: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nycytx-04) ㊣㊣㊣㊣㊣㊣㊣㊣㊣㊣㊣㊣㊣㊣㊣㊣㊣㊣㊣㊣㊣㊣㊣㊣㊣㊣㊣㊣㊣㊣㊣㊣㊣㊣㊣㊣㊣㊣㊣㊣㊣㊣㊣㊣㊣㊣㊣㊣ 3

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我国主要农作物产地分布全景图 我国农作物的分布情况: 1、影响条件 自然条件:地形、土壤、水源、气候 社会经济:市场、交通、科技、政策 2、耕作制度 即某一地区一年种几次庄稼。 3、主要耕作方式 4、农业特色 5、主要农作物分布 玉米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集中在东北、华北和西南地区,大致形成一个从东北到西南的斜长形玉米栽培带。种植面积最大的省份是山东、吉林、河北、黑龙江、辽宁、河南、四川七省。 6、主要油料作物油菜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但近年来出现'南迁北移'的趋势。 花生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的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的沙土和丘陵地区。 大豆 (1)东北三省为主的春大豆区 (2)黄淮流域的夏大豆区 (3)长江流域的春、夏大豆区 (4)江南各省南部的秋作大豆区 (5)两广、云南南部的大豆多熟区 其中,东北春播大豆和黄淮海夏播大豆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大、产量最高的两个地区。 7、糖料作物甘蔗生长习性:喜高温,需水肥量大,生长期长 甜菜生长习性:喜温凉,耐盐碱、干旱,生长期短 附:中国农产品出口贸易基地、中国主要牧区及其优良牲畜品种 8、森林资源我国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在: (1)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是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 (2)西南横断山区是我国第二大天然林区 (3)东南部的台湾、福建、江西等省山区,以人工林、次生林为主 除森林外,还有多种多样的经济林产品:温带苹果:主要产于山东、河南、河北、陕西、新疆、辽宁等亚热带柑桔:主要产于浙江、福建、江西、四川等省亚热带茶叶:产于南方各省山区热带水果:福建、广东、广西、海南、云南出产香蕉、荔枝、龙眼、菠萝等水果。海南还出产椰子。天然橡胶:云南南部、海南岛、雷州半岛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复习过程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 的分布

黑龙江省大豆主产区的分布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种植面积最多、产量最大的省份,共有13个地区,77个市、县,大豆种植遍及全省。种植面积较大的市、县约50个,其中种植面积超过40万亩、总产量超过5万吨的市县约35个。黑龙江省农垦系统,共有9个国营农场管理局,104个国营农、牧场,分布在本省的47个市、县境内。为了便于了解和掌握大豆产量的分布,我们以地方行政区的划分做为本文的统计和分析基础,因此农垦系统的大豆种植面积,包含在其所在的地方行政区大豆种植面积之中。 一、黑龙江省各地区大豆主产市、县 1、黑河市 黑河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北部,无霜期短,气候只适宜种植大豆和小麦,其他农作物很少,九三、北安两个农管局在其境内,是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黑河地区下6个市、县,其中:嫩江、北安、五大连、逊克、爱辉区是大豆主产市、县;孙吴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因此,大豆种植相面积对对少一些。 2、齐齐哈尔市 齐齐哈尔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西北部,无霜期较短,因此,该地区北部大豆种植较多。 齐齐哈尔市下辖9个市、县,其中:讷河、克山、拜泉、克东、甘南、依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龙江、富裕、泰来大豆种植面积相对要少一些。

3、佳木斯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地处三江平原,建三江农管局在其境内,大豆种植较多。佳木斯市下辖6个市、县,其中:富锦、同江、扶远、桦南是大豆主产市、县,汤原、桦川水稻种植较多。 4、绥化市 绥化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中部,各主要粮食品种皆可种植。绥化地区下10个市、县,其中:海伦、绥化、绥棱、望奎、庆安是大豆主产市县;青冈、明水次之;兰西、安达、肇东以种植玉米为主。 5、哈尔滨市 哈尔滨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南部,大豆、玉米、水稻种植比较均衡。哈尔滨市下辖12个市、县,其中:巴彦、依兰、宾县、五常、呼兰是大豆主产县;阿城、木兰、通河尚志、延寿次之;方正县以种植水稻为主,双城市以种植玉米为主。 6、双鸭山市 双鸭山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部,红兴隆农管局在其境内。双鸭山市下辖4个县,其中:宝清、集贤、友谊(主要是农场)、宝清是大豆主产县;饶河县地处山区,耕地面积较少,大豆总产量要少一些。 7、鹤岗市 鹤岗市(地区)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宝泉岭农管局在其境内。鹤岗市下辖2个县,萝北、绥滨均为大豆主产县。 8、牡丹江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