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在幼儿园里如何开展生成课

浅议在幼儿园里如何开展生成课
浅议在幼儿园里如何开展生成课

浅议在幼儿园里如何开展生成课

摘要:随着幼儿园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不论是幼教界理论工作者还是一线幼儿教师都对幼儿园预设课程和生成课程的理念有了一定程度的理解和认同,但这一理念运用到实践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教师只有转变课程观念,提高生成课程的能力,充分利用幼儿园、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因势利导,才能启迪幼儿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幼儿与他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关键词:生成课程幼儿兴趣发散性思维

一、幼儿园生成课程的含义

首先对生成课程这一理念详尽阐述的是美国太平洋橡树学院的约翰。尼莫教授在出版的《生成课程》中,提出生成课程不是教育者预先设计好的、在教育过程中不可改变的、僵死的计划,也不是无目的地追随儿童的随意的、自发的活动,而是在师生互动中教师根据对儿童的需要、兴趣的观察及所做的价值判断不断生成课程活动,并不断调整课程计划的师生共同建构课程的过程。我们认为将生成课程运用到幼儿园领域后, 幼儿园生成课程是指在师幼互动过程中,教师对幼儿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进行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生成能帮助幼儿获得情感、道德、知识技能全面发展的课程,是一个动态的师幼共同学习、共同建构的对世界、对他人、对自己的态度和认识的活动过程“生成课程”是指教师在与儿童一起活动时,逐渐发现儿童的兴趣、需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创造性工作,激发每个孩子的潜力,使之不断地生成变化。生成课程是在师生互动过程中,通过教育者对儿童的需要和感兴趣的事物的价值判断,不断调整活动,以促进儿童更加有效学习的课程发展过程。那么幼儿园如何才能更好地开展生成性课程呢?

二、好奇心是引发幼儿主动学习的兴趣

好奇心是人的天性,求知是人的本能。幼小的孩子可以说个个好奇、好问、好探究。好奇心和探究欲是学习的原动力和内驱力,因而它是生成活动中主题内容的重要来源。如:一天,我们幼儿园里吃桂圆,这立刻引起了孩子们的好奇:“这是什么呀?”“它能吃吗?”“它是不是和苹果一样吃起来是甜的呀?”看着孩子们兴奋而热烈的争论,我突然想到我们生活中有很多水果吸引着好奇的孩子,他们对水果更是有着浓浓的喜爱之情。我们何不依据孩子们的兴趣,展开一个“水果娃娃”的主题活动呢?让孩子们多了解一些水果的知识,懂得水果与我们身体健康的关系,培养他们要多吃水果的意识。于是,“水果娃娃”主题活动由此产生。

在这个活动中,顺应幼儿的好奇心,尊重他们的兴趣和需求,帮助他们创设活动的环境,所得到的教育效果是在其它教学活动中难以达到的。事实也正是如此。在接下来的让幼儿做水果篮送给生日娃娃的活动中,孩子们表现的都非常踊跃,一个个自告奋勇,有的说是送苹果,有的说是送梨,有的说是送香蕉等等,然后让幼儿做水果贴在篮子里,这个活动不仅使其好奇心得到满足,兴趣得到保护;而且,还为幼儿提供了主动学习的机会,促进了幼儿的动手能力,增强了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