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结构

织物结构
织物结构

织物结构和设计

服装的物态三大构成要素为:设计、材料和制作。其中材料是服装的物质载体,是赖以体现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和服装制作的客观对象。服装材料又分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其中面料是服装最表层的材料,决定了服装质地的外观效果,因此服装面料是服装设计中最起码的物质基础。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了纤维和纱线的一些基础知识,从这一节开始,我们着重了解服装面料的结构以及特点。

织物(Fabric)是由纱线或纤维经过加工制成片状物体而成,按不同的加工分类可以分为:机织物(weaving fabric)、针织物(knitted fabric)、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另外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分法,按构成织物原料是否染色分:白坯织物(white fabric)和色织物(yarn-dyed fabric).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颖织物,如粘合布、植绒布、泡沫塑料层压织物、涂层织物等。

一、机织物:

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纵向纱线称做经纱,横向纱线称做纬纱,它们之间互相沉浮的一定规律叫做织物组织(WEAVES)。(PS:近年来,为了改善普通机织物斜向强力差的缺点,出现了由两根相交60度的经纱和一根纬纱织造的机织物,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比如降落伞)

1、织物组织:

在织物中,经纱浮于纬纱上面或经纱沉于纬纱下面之处均称为组织点或交织点,经纱浮于纬纱之上则称此交织点为经组织点,反之则为纬组织点。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在每隔一定数目的经纱和纬纱之后,排列次序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发生重复,发生重复最基本单元称为一个组织循环,又称为一个完全组织,我们用组织图来表示,最常见的是方格纸表示法。

1)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锻纹组织,其他无数组织结构都是由这三种组织为基础变化组合而来,故又称作三原组织。

平纹组织:在一个完全组织中共有两根经纱和纬纱,此种织物正反面无明显差异,故把此类组织又称为同面组织,因为平纹组织织物是所有组织中交织点最多的,所以平纹组织织物的断裂强度较大。

府绸:就是一种平纹组织织物,因为经纱密度是纬纱的两倍,所以在织物表面呈现出由经纱形成的清晰的菱形颗粒。平纹的毛织物主要有凡立丁和派力司,都作为夏令衣料,质地薄爽,它们之间主要区别是派力司纱线是色纱,而凡立丁是单色的,因此在派力司呢面上散布均匀的轻微有色细条纹,这就是派力司的风格。

凡立丁:采用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织成的单色股线的薄型织物,其特点是纱支较细、捻度较大,经纬密度在精纺呢绒中最小。凡立丁按使用原料,分为全毛、混纺及纯化纤,混纺多用粘纤、锦纶或涤纶,尚有粘、锦、涤搭配的纯化纤凡立丁。

斜纹组织:斜纹组织至少要三根经纬纱才能构成一个组织循环,它的特征是在织物表面呈现出经纱或纬纱浮点组成的斜纹线,斜纹线的倾斜方向有左右之分,称为左斜纹或又斜纹。由于斜纹织物具有较长的浮线,在服用时易被磨损,所以在同样纱支密度的情况下,耐磨性比平纹织物差,但是织物紧密厚实而硬挺,有较好的光泽,因此广泛的应用在棉、毛、丝织物中,其中毛织物应用最多。

棉布中卡其布应用非常广泛,它就是斜纹的一种(3上1下),在现代流行服装中,水洗卡其布的夹克、休闲裤等广受年轻人的追捧。华达呢又称为“轧别丁”,采用棉或毛作为原料,表面光洁平整,纹路清晰挺直,采用2上1下、2上2下或3上1下斜纹组织。麦尔登原是英国西部地区生产的具有代表性的毛织物,采用2上1下或2上2下斜纹组织,典型的麦尔登经过重缩绒起毛处理,作为粗纺呢绒高档的服装面料,织物表面平整细洁,质地紧密,呢面丰满,不露底纹,耐磨性好,不起球,手感挺实而富有弹性。

麦尔登:一种品质较高的粗纺毛织物,因首先在英国麦尔登(Melton Mowbray)地方生产而得名。麦尔登表面细洁平整、身骨挺实、富有弹性。有细密的绒毛覆盖织物底纹,耐磨性好,不起球,保暖性好,并有抗水防风的特点。是粗纺呢绒中的高档产品之一。麦尔登一般采用细支散毛混入部分短毛为原料纺成62.5-83.3tex毛纱,多用二上二下或二上一下斜纹组织,呢坯经过重缩绒整理或两次缩绒而成。

使用原料有全毛(有时为增加织品强力和耐磨性混入不超过10%的锦纶短纤,仍称为全毛织品)、毛粘或毛锦粘混纺。纯毛产品原料配比常采用品质支数60-64支羊毛或一级改良毛80%以上、精梳短毛20%以下。混纺产品则用品质支数60-64支或一级毛50%-70%、精梳短毛20%以下、粘胶纤维及合成纤维20%-30%混纺。纺制纱线线密度范围为62.5-100tex(10-16公支)。

按成品的单位质量分为薄地麦尔登(205-342g/m2)与厚地麦尔登(343-518g/m2)两种。目前国内大量生产的麦尔登品其单位质量多为450-490g/m2。

按织纹组织的不同,分为平纹麦尔登、斜纹麦尔登、变化组织麦尔登等三种。目前大量生产的多为斜纹组织麦尔登。

麦尔登以匹染素色为主,色泽有上青、元色、黑色以及红、绿解等,适宜做冬令套装、上装、裤子、长短大衣及鞋帽面料。

华达呢:用精梳毛纱织制、有一定防水性的紧密斜纹毛织物。又称轧别丁,是英文的音译。适宜做雨衣、风衣、制服和便装等。常有斜纹组织,织物表面呈现陡急的斜纹条,角度约63°,属右斜纹,重270~320克/米2。质地轻薄的用斜纹组织,称单面华达呢,重250~290克/米2。质地厚重的用缎背组织,称缎背华达呢,厚实细洁,重330~380克/米2。华达呢呢面平整光洁,斜纹纹路清晰细致,手感挺括结实,色泽柔和,多为素色,也有闪色和夹花的。经纱密度是纬纱密度的2倍,经向强力较高,坚牢耐穿。但穿着后长期受摩擦的部位因纹路被压平容易形成极光。棉华达呢以棉纱线为原料,是仿效毛华达呢风格织制的,有经纬全线和线经纱纬两类。坯布须经丝光、染色等整理加工。此外,还有毛经棉纬华达呢和各种化纤纯纺、混纺华达呢,其风格特征随纤维的特性而异。

哔叽:用精梳毛纱织制的一种素色斜纹毛织物。呢面光洁平整,纹路清晰,质地较厚而软,紧密适中,悬垂性好,以藏青色和黑色为多。适用作学生服、军服和男女套装服料。名称来源于英文词beige,意思是“天然羊毛的颜色”。哔叽可用各种品质羊毛为原料,纱支范围较广,一般为双股30~60公支,以2/2斜纹组织织制,经密稍大于纬密,斜纹角度右斜约45度。织物重为:薄哔叽约190~210克/米2,中厚哔叽约240~290克/米2,厚哔叽约310~390克/米2。哔叽通常采用匹染。棉哔叽以棉或棉混纺纱线为原料,组织结构与毛哔叽相似。有线哔叽与纱哔叽之分。线哔叽正面为右斜纹,经染色加工可做男女服装。纱哔叽正面为左斜纹,经印花加工,主要用作女装和童装服料或被面。

啥味呢:由染色毛条与原色毛条按一定比例充分混条梳理后,纺成混色毛纱织制。织品组织也是二上二下的斜纹组织,纹路倾角约45°。所用原料以细羊毛为主,也有以粘胶、涤纶或蚕丝与羊毛混纺。

啥味呢织品经轻微缩绒整理后,呢面有短小毛绒,且毛脚平整,手感软糯,有身骨、有弹性,光泽自然,斜纹隐约可见。

啥味呢色泽雅素,以灰、米、咖啡色为主,宜做春秋季两用衫和西裤等,故又名春秋呢。

缎纹组织:是原组织中最复杂的一种组织,织物表面呈现经或纬浮长,当纱线密度较大时,单独的纬组织点被经组织点所覆盖,或单独的经组织点被纬组织点所覆盖,似若无组织点,质地平滑,富有光泽,无明显的斜纹线,正反面有明显区别,反面暗淡粗糙无光,横贡和直贡均为缎纹组织,毛织物中的立绒大衣呢采用了缎纹组织,并通过拉毛反复起绒,形成织物表面绒毛密立平齐,手感柔软富有弹性,质地丰厚,保暖性强。

法兰绒(Flano,Flannel)一词系外来语,用粗梳毛纱织制的一种柔软而有绒面的毛织物。于18世纪创制于英国的威尔士。国内一般是指混色粗梳毛纱织制的具有夹花风格的粗纺毛织物,其呢面有一层丰满细洁的绒毛覆盖,不露织纹,手感柔软平整,身骨比麦尔登呢稍薄。

法兰绒适用于制做西裤、上衣、童装等,薄型的也可用作衬衫和裙子的面料。原料采用64支的细羊毛,经纬用12公支以上粗梳毛纱,织物组织有平纹、斜纹等,经缩绒、起毛整理,手感丰满,绒面细腻。织物重约260~320克/米2,薄型的约220克/米2 。多采用散纤维染色,主要是黑白混色配成不同深浅的灰色或奶白、浅咖啡等色。也有匹染素色和条子、格子等花式。法兰绒也有用精梳毛纱或棉纱作经、粗梳毛纱作纬的,粗梳毛纱有时还掺用少量棉花或粘胶纺成。]

法兰绒的生产是先将部分羊毛染色,后掺人一部分原色羊毛,经混匀纺成混色毛纱,织成织品经缩绒、拉毛整理而成。大多采用斜纹组织,也有用平纹组织的。所用原料除全毛外,一般为毛粘混纺,有的为提高耐磨性混入少量锦纶纤维。

法兰绒色泽素净大方,有浅灰、中灰、深灰之分,适宜制作春秋男女上装和西裤。

构成缎纹组织的条件是:

R>=5(6除外) R表示经纬纱根数

1

R与S必须互为质数。

2)织物的紧度

指经纱和纬纱投影面积之和占织物总面积的百分数。

E(j)=d(j)*p(j)%

E(j)表示织物经向紧度,d(j)表示织物经向密度(根/10cm),p(j)表示经纱直径mm。

E(w)=d(w)*p(w)%

E(w)表示织物纬向紧度,d(w)表示织物纬向密度(根/10cm),p(w)表示纬纱直径mm。

E=E(j)+E(w)-E(j)E(w)/100 %

3)变化组织

平纹变化组织:包括经重平组织、纬重平组织、分区重平组织和方平组织。

其中方平组织极为常见,织物外观平整,表面呈现明显均匀的颗粒状花纹,以棉做材料的方平织物有细帆布和牛津布,以毛为材料的方平组织有板司呢。

斜纹变化组织:包括加强斜纹、复合斜纹、角度斜纹、曲线斜纹、山型斜纹、破斜纹、菱形斜纹、芦席斜纹、螺旋斜纹、飞斜纹和夹花斜纹。其中以加强斜纹、山型斜纹和破斜纹最为常见,广泛用于毛、棉织物。

缎纹变化组织:包括变则缎纹,加强缎纹和扩充缎纹。

4)联合组织

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运用各种不同的方法配置组合而成具有独特风格的新组织,以下介绍几种常用的组织。

条格组织:外观呈现条格效应的组织。

绉组织:此组织使织物表面呈现均匀分布的细小颗粒状,好似在平坦地面上的泥沙而略呈起伏,微起凹凸起绉效应,故也称泥地组织。织物手感柔软、厚实,略带弹性,光泽柔和,服用舒适。

浮组织:主要在平纹组织的基础上配置经或纬浮长线而成,在平纹组织处,由于结构紧密,使该处织物凹下,在经纬浮线处,交织稀疏,使其凸起。

蜂巢组织:此组织能使织物表面具有规则的四方形凹凸花纹,形如蜂巢,织物手感松软、丰厚,缩水率较大。

透孔组织:此种组织能使织物外观呈现均匀的小孔,与纱罗织物相类似,故有称为假纱罗组织。

灯芯凸条组织:此种组织使织物外观呈现纵向、横向或斜向的灯芯条,而反面呈纬或经浮线的效应,是由重平组织和平纹或斜纹组织组合而来的。

5)复杂组织

前面所述的原组织、变化组织和联合组织虽然变化繁多,花纹各异,但织造方法还是相对简单,为了满足生活和工业的需要,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的经纱与两个或两个以上系统纬纱交织而成的复杂组织就出现了。这里我们介绍几个常见的复杂组织。

双层组织:它由两个系统的经纬纱各自交织成两层织物,全幅两层织物通过多种连接方法紧密均匀地连接构成一个整体,称为接结双层织物,可以增加织物的厚度和重量。根据花纹的需要,将表、里双层沿着花纹轮廓相互交换形成表里交换双层织物。

起毛组织:在织物表面覆盖一层绒毛的,底布作为毛绒固着的基础,称为起毛织物,与它相应的组织叫起毛组织,可以分为经起毛组织和纬起毛组织。

灯心绒和平绒是我们最常见的纬起毛组织,这里我们不详细解释起毛组织的构成和割绒

工艺,但绒纬固结方式值得注意,基本可以分为V型固结和W型固结。由于V型固结方式压绒经交织点少,使纬纱容易被打紧,能提高纬密增加绒毛密集性,但绒毛固结不牢,容易受外力作用而掉毛,适用于纬密较大的中细条灯心绒。而W型固结绒毛稀疏,但固结牢,适用于细条灯心绒。

6)大提花组织

在织物组织中经纱的不同运动规律超过16-32种以上,用提花开口机构提升单根经纱的组织称作大提花组织,制织成的织物称为纹织物。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业题 答案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包括 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 提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2.在织物上机图中,当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纹板图的横行表示 投入一根纬纱对应的一排纹钉孔,纵行表示表示一片(列)综。 3.穿综的原则是:把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相同的综片,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综片,沉浮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需穿入不同的综片。 4.在上机图中,穿综图的每一横行表示一片综或一列综丝、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中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5.山形斜纹组织常采用照图穿法(山形穿法)穿综方法,纵条纹组织常采用间断穿法穿综方法。 6.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组织点飞数是常数、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经)组织点(即Rj=Rw=R)。 7.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 8.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平纹,细平布平纹,单面纱卡其3/1↖斜纹,单面线卡其 3/1↗斜纹,棉横贡缎 5/3纬面缎,双面华达呢 2/2↗斜纹。 9.构成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应满足 Rj=Rw≥5 (6除外)、 1<S<R-1 、 R与S互为质数。 10.平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1 ,五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2.5在两种织物原料、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 缎纹组织较疏松。 11.织制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举出三种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府绸、 凡立丁、派力司。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13.制织府绸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为飞穿法。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巴里纱织物经纬纱采用强捻纱织造,织物密度较小,结构稳定,织物轻薄透明,可做夏季面料。 14.绘制经曲线斜纹时,经向飞数的确定应注意∑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最大飞数值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连续。 15.马裤呢织物的组织为急斜纹,双面华达呢织物组织为 2/2↗,横贡缎织物组织为5/3纬面缎。 16.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泡泡纱织物采用双轴织造,织物表面呈现泡条效果。 17.分析织物时,判断织物经纬向的方法有有布边时,与布边平行的为经向、 一般密度大的为经向、筘痕明显的为经向等。 18.欲使斜纹织物的斜纹纹路清晰,应使其斜向与构成斜纹效应的那一系统纱线的捻向相反,单面纱卡的斜向为左斜纹。 19.经纱的平均浮长(Fj)是指组织循环纬纱数(Rw)与经纱交错次数(tj)的比值。 20.斜纹组织中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 21.在纬重平组织的纬浮长线上填加平纹组织作固结组织,所构成的联合组织为纵凸条 _ 组织,织物外观特点为具有纵向排列的凸出条纹。 22.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的比值称为织物的紧度。 23.设计纵条纹组织时应使两组织交界处组织点相反(呈底片翻转关系), 同时保证两组织的交错次数应近似。 24.绉组织织物的外观主要特征织物表面形成分散且规律不明显的细小颗粒状外观效应,常用的构成方法有增点法、移绘法、省综设计法等。 25.“下接上”接结法是指里经与表纬作适当接结将两层紧密相连。 26.制织灯芯绒织物时,须采用一个系统的经纱和两个系统 的纬纱,绒毛的固结方式有V型和 W型。花式灯芯绒要求 织物表面部分起毛,部分不起毛,可以采用织入提花法(经重平法) 或飞毛提花法方法。 27.管状组织的投纬比为1:1 ,双幅织组织的投纬比为 2:2 。 5、经二重组织中表组织是经面组织,里组织是纬面组织,为使织物表面具有良好的经面效应,应使里经的(短)经组织点被表经的经浮长线所覆盖。 28.纬二重组织中表组织是纬面组织,里组织是经面组织, 为使织物表面具有良好的遮盖效应,应使里纬的短纬组织点被表纬的 纬浮长线(纬组织点)所覆盖。 29.采用“下接上”法设计接结三层组织时,其各层的连接方法是指里接中、中接表。 30.拷花呢织物采用纬起毛组织进行织造,地组织 主要有简单组织、经二重组织、 双层组织三类。 31.经起毛织物按照形成绒毛的方法分单层起毛杆织造法、 绒经浮长通割法、双层织造法。 32.在织造毛巾织物时,其毛圈是依靠打纬机构的动程、 送经量与送经机构、地组织与毛组织的配合、共同作用而形成的,三纬毛巾织物是每织 3 根纬纱,形成一行毛圈。33.织造双层织物时,引表纬时表经应按照组织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表纬交织,里经沉于织物下层;引里纬时表经全部提起,里经按照组织要求分成上下两层与里纬交织。 34.长毛绒织物采用经起毛组织,其经纱采用两个系统,纬纱采用一个系统,常采用双层单梭口织造方法。 35.绉纱织物采用普通捻度的经纱与强捻纬纱交织而成,布面呈柳条绉、雨状绉外观。 36.牛津纺(布)织物经或纬纱其中之一为色纱,另一种为本色(白)纱, 外观具有针点效应,组织常用纬重平(方平)。 37. 普通麻纱织物组织为变化纬重平组织,柳条麻纱则采用 平纹组织,纱线采用精梳细号烧毛的股线,穿筘方法为空筘法。 38.普通麻纱织物组织为变化纬重平组织,柳条麻纱则采用平纹组织,穿筘方法为空筘法。 39.柳条麻纱织物组织为平纹,采用空筘法织造,织物表面特征为具有宽窄不同的清晰直条纹路。

织物结构与设计期末考试问答题(重点)

织物结构与设计期末考试 1.什么是上机图?它包括几个部分?各表示的意义是什么? 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上机图是由组织图,穿综图,穿筘图,纹板图四个部分排列成一定的位置组成。 组织图:经纬纱的交织规律。 穿综图:组织图中各根经纱穿入各页综片顺序的图解。 穿筘图:经纱在筘片间的穿法。 纹板图:控制综框运动规律的图解。 2.穿综的原则是什么?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那些组织? 穿综的原则:把浮沉交织规律相同的经纱一半穿入统一综片中,也可穿入不同综页(列)中,而不同交织过来的经纱必须分穿在不同的综页(列)内。穿综图至少画一个穿综循环。顺穿法:密度较小的简单的组织和某些小花纹组织。 飞穿法:织物密度较大二经纱循环较小。 照图穿法(省综穿法):织物的组织循环大或组织比较复杂,但织物中有部分经纱的浮沉规律相同。 间断穿法: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组织并合组成的条子或格子花纹的织物。 分区穿法:织物包含两个或两个以上组织或用不同性质的经纱织造时。 3.如何确定穿筘图的每筘齿穿入数? 每筘筘穿入的纱线根数称揉入数。确定穿筘入数的原则是既要保证织造的正常进行,又要考虑对织物外观与质量的影响,一般情况下以少为宜,影响因素如下: 1经纱的线密度:经纱线密度增大筘穿入数减少。 2经纱的密度:经纱密度增大,筘穿入数增加。 3组织结构:筘穿入数一般等于织物组织循环经纱数或其约数(或倍数)。 4花式穿筘:利用筘穿入数的变化可设计出别致新颖的条形织物,如在同一筘幅采用两种以上的穿筘入数,或者空出若干筘齿,使织物经密发生变化形成新颖的纵条纹织物。 透孔组织筘穿入数为一束经纱数,重经组织双层组织毛巾组织起绒组织的筘穿入数,一半为经纱排列比之和或其倍数,当经纱排列比之和数值较大时可为其约数。对于纱罗组织统一绞组中的绞经与地经必须在同一筘齿中,对于缎条手帕,在同一筘幅中筘穿入数可以不同,如平纹处采用2穿入,缎纹处采用4穿入。 4.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三原组织包括那几种原组织,哪些基本特征? 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缎纹组织三种组织。这三种组织称三原组织。 条件:1.组织点飞数是常数2.每个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他均为纬(经)组织点。 特征:平纹组织:平纹织物的质地坚牢,其缺点是手感较硬,花纹单调。 斜纹组织:斜纹织物有正反面的区别,比平纹织物紧密厚实,光泽较好,手感松软。 缎纹组织:织物表面平整光滑,富有光泽,质地较柔软。

纺织材料学教案14 织物的组成、分类与结构

第十四章纺织品的服用性能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纺织品的基本服用性能。 2、使学生掌握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涵义、内容、评价测量指标。 3、使学生了解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影响因素。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内容及其评价测量指标 2、教学难点:纺织品服用性能评价指标的具体测量方法 教学与学习建议: 1、教学建议 授课形式:讲解与讨论,实验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了解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内容涵义及其评价指标; 充分做好实验准备。 2、学习建议 通过讲解了解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具体内容; 通过记忆和理解,掌握纺织品各种服用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其测量方法; 通过实验掌握主要性能的测试方法,熟悉有关国家标准,熟练掌握测试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

第十四章纺织品的服用性能 第一节纺织品服用的外观性能 一、光泽 1.织物的光泽 织物的光泽是正反射光、表面散射反射光和来自内部的散射反射光的共同贡献。 2.织物光泽的评价与测量 图14-1 二维对比光泽度测量方法示意图 3.二维漫射光泽度 图14-2 二维漫反射曲线的测量方法示意图 4.影响织物光泽的因素 二、白度、色度、色牢度 三、抗褶皱性能及褶裥保持性能 1.抗褶皱性能 (1)折皱与抗皱性

织物被搓揉挤压时发生塑性弯曲变形而形成折皱的性能,称为折皱性。抗皱性为在力作用下产生折痕后的回复程度,即织物抵抗此类折皱的能力称为抗皱性。其影响织物的外观和平整。 (2)抗皱性的测量及指标 ①折叠法 图14—3 垂直法 180 1701 601 50140130120110 10090 80 7060 5040302010(b ) ) 弹簧夹 试样夹 1 试样 刻度盘 图14—4 水平法 ②揉搓拧绞法 (3)影响织物抗皱性的原因及主要因素 ①纤维性状 ②纱线结构 ③织物几何结构 ④环境条件 (4)改善抗皱性的方法 2.织物的褶裥保持性 (1)织物褶裥保持性的一般概念 织物经熨烫形成的褶裥(含轧纹、折痕),在洗涤后经久保形的程度称为褶裥保持性。 (2)褶裥保持性的测量及指标 通常采用目光评定法测试织物褶裥保持性。 基本程序是:织物→折叠→熨烫→洗涤→对比样照→褶裥保持性评价。 (3)影响褶裥保持性的主要因素 (4)改善织物褶裥保持性的方法 (

织物结构设计第3阶段练习题江大考试题库及答案一科共有三个阶段,这是其中一个阶段。答案在最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三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织物结构设计》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名词解释题 (共5题,总分值20分 ) 1. 重经组织(4 分) 2. 纵条纹组织(4 分) 3. 蜂巢组织(4 分) 4. 凸条组织(4 分) 5. 多层组织(4 分) 二问答题 (共3题,总分值30分 ) 6. 已知蜂巢组织如下图所示,分别指出A,B两点中那个点是下凹的,那个点是上凸的?并解释 原因。

(10 分)7. 为了保证重经组织中表、里基础组织的良好重叠,使里组织点不显露在织物表面,里组织应该如何选择和配置?(10 分) 8. 什么叫绉组织?为了使织物获得较好的起绉效应,设计时应注意哪些问题?(10 分) 三识图绘图题 (共5题,总分值50分,请根据题意正确作图,若答题需要使用原图的,请在答题卷中画出原图并作答。) 9. 已知表面组织为经面缎纹,反面组织为右斜纹,表里经纱的排列比为1:1,做经二重组织的上机图和经向切面图。(10 分) 10. 做重平与平纹构成的透孔组织的上机图,并说明透孔形成的原理。(10 分) 11. 已知表里组织均为右斜纹,表里经纬纱的排列比是1:1,做下接上双层接结组织的上机图和经向切面图。(10 分) 12. 以斜纹为基础组织,作方格组织,并结合绘图说明构作清晰的方格组织,应如何选择基础组织的起点。(10 分) 13. 已知配色模纹图如下,求至少三种可能的基础组织。 (10 分)

一名词解释题 (共5题,总分值20分 ) 1. 答案:由两组或两组以上的经纱与一组纬纱交织而成的经纱重叠组织称为重经组织。 解析过程: 2. 答案:在织物表面沿横向并列配置两种或几种不同的组织,从而形成纵条纹效应的组织,称为纵条纹组织。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标准

南通职业大学《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标准 适用专业:现代纺织技术及纺织类专业总学时:74 制定人:靳贺玲审核人:秦姝时间:2009年11月 一、课程性质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是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课,该课程主要培养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纺织产品开发和纺织产品设计的能力,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再结合实践技能的训练,学生不仅可以对来样进行分析,可以根据来样进行仿样设计,还可以根据所学知识和当前流行趋势进行创新设计。毕业后,学生可以作为纺织产品开发员和工艺员,在纺织企业从事纺织产品的开发和纺织产品的工艺设计与管理,该门课程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能力,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和职业素养养成起主要支撑作用。 通过课堂教学、织物分析实验、习题练习及织物试织等,使学生做到: 1.掌握织物结构方面的知识,能分析织物样品; 2.学会织物设计的原则和方法,能拟订织物组织规格和织物上机的有关项目。 二、课程定位 《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对应的岗位群主要是工艺设计、质量检测和产品开发,具体有面料分析员、面料设计员、纺织面料质量检验员、纺织面料质量分析控制员(生产管理人员)、市场营销和外贸工作的人员(销售员、跟单员)等,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设定该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技能训练。其中面料分析员对应来样分析技能、面料设计员对应小样设计技能,销售员、跟单员对应面料质量检验技能,生产管理人员对应面料检验和质量控制等技能。根据不同工作需求对学生进行不同模块的理论教学和单项训练或综合技能训练。

现代纺织技术专业的专业课程主要有《纺织材料学》、《织物结构与设计》、《现代机织技术》、《现代纺纱技术》、《棉纺织工厂设计》、《织物CAD》和《织物打样》等,该专业课程体系要求突出实用性和针对性;强化岗位工作综合能力;注重先进技术的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从而形成综合素质教育体系。 该门课程的铺垫课程是《纺织材料学》与《纺织材料实验》,后续课程是《现代机织技术》。《纺织材料学》是纺织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纺织材料学》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纺织材料的性能与织物性能的关系,从而为将来学习《织物结构与设计》进行产品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同时,本门课程又是《现代机织技术》学习的基础,学好本门课程才能根据织物的不同性能进行工艺设计和确定工艺参数,所以,《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与前、后续课程衔接得当。 三、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 通过《织物结构与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具有面料的识别和分析能力、小样制织能力、工艺设计能力、初步的产品开发能力,应具备以下知识结构: ●掌握织物的基本组织结构(各种组织); ●掌握织物的几何结构(紧度、密度、结构相); ●掌握织物分析的步骤和方法; ●合理设计织物规格; ●合理选择织造工艺流程; ●正确选择和计算织造工艺参数; ●能制作织物小样; ●能预测所织织物的性能。 2、方法能力 ●纺织检测仪器的使用能力;

织物组织与结构练习题及答案

织物组织与结构 一、填空题 1.织物的上机图是表示织物上机织造工艺条件的图解,它包括 组织图、穿筘图、穿综图、 提综图(纹板图)四个部分。 2.在织物上机图中,当纹板图位于组织图右侧时,纹板图的横行表示 投入一根纬纱对应的一排纹钉孔,纵行表示表示一片(列)综。 3.穿综的原则是:把沉浮规律相同的经纱一般穿入相同的综片,也可以穿入不同的综片,沉浮规律不相同的经纱必需穿入不同的综片。 4.在上机图中,穿综图的每一横行表示一片综或一列综丝、每一纵行表示与组织图中相对应的一根经纱。 5.山形斜纹组织常采用照图穿法(山形穿法) 穿综方法,纵条纹组织常采用间断穿法穿综方法。 6.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组织点飞数是常数、每根经纱或纬纱上只有一个经(纬)组织点,其它均为纬(经)组织点(即Rj=Rw=R)。 7.制织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隐条隐格织物是采用不同捻向的强捻纱相间排列(对光线的反射不同)的设计方法,从而在织物表面形成隐条隐格效果。稀密纹织物是在平纹织物中利用穿筘变化,从而改变了部分经纱的密度,可获得稀密纹外观效果。 8.写出下列织物的组织:府绸平纹,细平布平纹,单面纱卡其 3/1↖斜纹,单面线卡其 3/1↗斜纹,棉横贡缎 5/3纬面缎,双面华达呢 2/2↗斜纹。9.构成一个规则的缎纹组织应满足 Rj=Rw≥5 (6除外)、 1<S<R-1 、 R与S互为质数。 10.平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1 ,五枚缎纹组织的平均浮长为 2.5 在两种织物原料、线密度相同的条件下, 缎纹组织较疏松。 11.织制平纹组织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有顺穿法、 飞穿法。举出三种常见的平纹组织织物府绸、 凡立丁、派力司。 12斜纹组织中,在经纬密度近似的情况下,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增大)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纹组织。 13.制织府绸织物时,常采用的穿综方法为飞穿法。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巴里纱织物经纬纱采用强捻纱织造,织物密度较小,结构稳定,织物轻薄透明,可做夏季面料。 14.绘制经曲线斜纹时,经向飞数的确定应注意∑Sj等于0或为基础组织的组织循环纱线数的整数倍,最大飞数值必须小于基础组织中最长的浮线长度以保证曲线连续。 15.马裤呢织物的组织为急斜纹,双面华达呢织物组织为 2/2↗,横贡缎织物组织为 5/3纬面缎。 16.隐条织物经纱采用不同捻向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相间排列,在平纹织物表面会出现若隐若现的纵向条纹。泡泡纱织物采用双轴织造,织物表面呈现泡条效果。 17.分析织物时,判断织物经纬向的方法有有布边时,与布边平行的为经向、 一般密度大的为经向、筘痕明显的为经向等。 18.欲使斜纹织物的斜纹纹路清晰,应使其斜向与构成斜纹效应的那一系统纱线的捻向相反,单面纱卡的斜向为左斜纹。 19.经纱的平均浮长(Fj)是指组织循环纬纱数(Rw)与经纱交错次数(tj)的比值。 20.斜纹组织中增大经向飞数,可获得斜纹线倾斜角大于45°的斜纹组织,这种斜纹组织称为急斜 纹。 21.在纬重平组织的纬浮长线上填加平纹组织作固结组织,所构成的联合组织为纵凸条 _ 组织,织物外观特点为具有纵向排列的凸出条纹。 22.织物中纱线的投影面积与织物全部面积的比值称为织物的紧度。 23.设计纵条纹组织时应使两组织交界处组织点相反(呈底片翻转关系), 同时保证两组织的交错次数应近似。 24.绉组织织物的外观主要特征织物表面形成分散且规律不明显的细小颗粒状外观效应,常用的构成方法有增点法、移绘法、 省综设计法等。 25.“下接上”接结法是指里经与表纬作适当接结将两层紧密相连。

织物分类及鉴别的基础知识

织物分类及鉴别的基础知识(一) 一、织物组织1、定义:纺织品是在织机上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也就是经纬线按一定规律地相互沉浮,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和花纹,这种组织称为织物组织。 2、织物组织分类: ① 原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又称基本组织。它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种。 ② 小花纹组织:是由上面三种基本组织变化,联合而形成的。如山形斜纹布、急斜纹。 ③ 复杂组织:又包括二重组织(多织成厚绒布,棉绒毯等)、起毛组织(如灯芯绒布)、毛巾组织(毛巾织物)、双层组织(毛巾织物)和纱罗组织。 ④ 大花纹组织:也称提长花组织,多织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美丽图案。 ⑤ 缎纹组织:布表面光滑但不结实、易刮伤、易起毛。 3、织物的密度:密度指织坯成品单位长度中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常用10平方厘米或1平方英寸中纱线根数表示。床上用品织物常见密度:30S纱78*65,78*54,20S纱60*60,40S纱90*90、110*80、133*72,28S纱70*60,单位:根/1英寸。 4、织物的回潮率,公定重量。 ① 回潮率=(湿重-干重)/干重×100% 公定回潮率:棉纱%,棉布8%,涤棉纱65/35布匹%,涤 棉50/50,布匹% ② 公定重量:织物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为公定重量。 二、纺织品分类: 1、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 ① 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里衬等各种纺织辅料和针织成衣、手套、袜子等。 ② 装饰用纺织品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各方面较其他纺织品更要有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可分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

织物结构与设计

织物结构与设计 第五章课后题作业: 19.原织物为毛涤纶,平纹组织,经纬纱线密度均为16.7tex ?2,经纬密度为254根/10cm ?216根/10cm ,织物质量为248g/m ,要求改作279/g/m 的毛涤纶,其身骨手感和原织物相仿,求新织物的纱线线密度和密度。 解:由公式1w w j1j 1j 1j 1T T T T P P P P G G ===w w =1 w 1j w11j T 27.16T 27.16216P 254P 279248?=?=== 得:1j P =226根/10cm ,1w P =192根/10cm ,1j T =21?2tex ,1w T =21?2tex 20.原平纹组织的精纺花呢,经纬纱线密度为16.7tex ?2,经纬密度为274根/10cm ?236根/10cm ,现将改作成16.7tex ?2的2/2的左斜纹织物,求织物的密度。 解:j P =274?1.33=365根/10cm ,w P =236?1.33=314根/10cm 21.某精纺花呢织物,组织为2/2左斜纹,经纬纱线密度分别为18.5tex ?2和37tex ?2,求:方形织物的最大密度;如果坯布经密纬为378跟/10cm ,求织物纬密。 解:48.2372 2 3725.1831.11350P t m T CF max =?+??==方 tw tj T T 67.0max max P P K ?=方方=3172.9 tw tj T T j w P K P 67.0-?=方=190.4根/10cm 22.用26.3tex ?2毛纱织造2/2变化左斜纹织物,设计坯布经密为260根/10cm ,纬密为220根/10cm ,问织制是否有困难? 解:2 3.2631.11350P max ??==t m T CF =244根/10cm 67.1max P K =方=97045.41K P 67.0j 方方=?=-K P w =234根/10cm>220根/10cm 所以织造困难 23.用37tex ?2的精纺毛纱织制平纹织物,其经密:纬密=2:1,求织物上机经纬密度。 解:由已知得???==????==??????==-cm P cm P cm K K P P P w j w j w 10/11910/8.23710/157P 8.4646P 21max 67.0j 根根根方方方 24.某精纺毛织物,采用3/3左斜方平组织,经纬纱线密度为25tex ?2,经纱密度为380根/10cm ,求纬纱密度。 解:cm P 10/2922253135039 .0max 根方=??= 5.13097 P K 67.1max ==方方,cm K P w 10/245P 67.0j 根方=?=-

织物结构及设计习题

织物结构与设计习题集一、三原组织及上机图 1-1、试说明织物的含义。 1-2、试分别说明织物组织与织物结构的含义。 1-3、分别说明组织点、经组织点(经浮点)、纬组织点(纬浮点)的含义。 1-4、试说明织物中经、纬纱交叉和交织的区别。 1-5、试选用一组织图,分别说明下列名词: R)经纱循环数(1j R)纬纱循环数(2w S)组织点的经向飞数(3j S4)组织点的纬向飞数(w1-6、什么是三原组织,构成三原组织的条件是什么? 1-7、用分式表达法写出下列各种常见织物饿组织:府绸、细平、巴里纱、塔夫绸、单面纱卡、横贡缎。 1-8、平纹隐条、隐格织物是怎样形成条、格的? 1-9、机织泡泡纱织物的形成原理是什么? 1-10、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棉(或棉型)织物。 1-11、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丝织物。 1-12、举例说明由平纹组织构成的毛织物。 1-13、原组织的斜纹组织主要有什么组织和什么织物? 1-14、在设计斜纹组织织物时,是怎样确定斜纹方向的? 1-15、构成原组织的缎纹组织的必要条件是什么? 、什么是飞数?构成组织图时,用到的飞数的定义?16-1. 1-17、缎纹组织的数字表示方法与斜纹组织有什么不同,并举例说明。 1-18、构成合理的棉横贡缎的组织是什么?为什么? 1-19、试作8枚缎纹所有可能构成的缎纹组织的组织图。 1-20、试作所有可能的7枚纬面缎纹组织的组织图。 1-21、比较7枚缎纹和8枚缎纹组织图,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2斜纹和5、试比较平纹、枚缎纹组织图,并说明各自的特点。 1-2211-23、分别计算图1—23a — h组织图的经纱平均浮长,并说明它们各是什F1么组织。 图1-23 1-24、上机图的构成,各个部分的作用? 1-25、平纹组织常用什么穿综方法,为什么? 1-26、穿综的原则是什么? 1-27、什么叫复列式综框?为什么要采用复列式综框? 1-28、主要的穿综方法有几种,分别适用于那些组织? 1-29、卡其、华达呢常用什么穿综方法,为什么? 1-30、钢筘的作用是什么? 1-31、穿筘图中的每筘齿穿入数,一般与什么有关,怎样确定穿入数? 1-32、提综图的作用是什么?在踏盘式织机上由什么机件实现提综图的作用?在多臂机上又是什么机构实现提综图的作用的? 1-33、每面综上综丝密度有一定限制,否则不得织造,一般综框上100厘米宽

织物的分类

常用概念: 1、经向、经纱、经纱密度——面料长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经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经密(经纱密度); 2、纬向、纬纱、纬纱密度——面料宽度方向;该向纱线称做纬纱,其1英寸内纱线的排列根数为纬密(纬纱密度); 3、密度——用于表示梭织物单位长度内纱线的根数,一般为1英寸或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我国国家标准规定使用10厘米内纱线的根数表示密度,但纺织企业仍习惯沿用1英寸内纱线的根数来表示密度。如通常见到的“45X45/108X58”表示经纱纬纱分别45支,经纬密度为108、58。 4、幅宽——面料的有效宽度,一般习惯用英寸或厘米表示,常见的有36英寸、44英寸、56-60英寸等等,分别称作窄幅、中幅与宽幅,高于60英寸的面料为特宽幅,一般常叫做宽幅布,当今我国特宽面料的幅宽可以达到360厘米。幅宽一般标记在密度后面,如:3中所提到的面料如果加上幅宽则表示为:“45X45/108X58/60"”即幅宽为60英寸。 5、克重——面料的克重一般为平方米面料重量的克数,克重是针织面料的一个重要的技术指标,粗纺毛呢通常也把克重作为重要的技术指标。牛仔面料的克重一般用“盎司(OZ)”来表达,即每平方码面料重量的盎司数,如7盎司、12盎司牛仔布等; 6、色织——日本称做“先染织物”,是指先将纱线或长丝经过染色,然后使用色纱进行织布的工艺方法,这种面料称为“色织布”,生产色织布的工厂一般称为染织厂,如牛仔布,及大部分的衬衫面料都是色织布; 1、按不同的加工方法分类 (1)、机织物: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有牛仔布、织锦缎、板司呢、麻纱等。

织物结构

织物结构和设计 服装的物态三大构成要素为:设计、材料和制作。其中材料是服装的物质载体,是赖以体现设计思想的物质基础和服装制作的客观对象。服装材料又分为服装面料和服装辅料,其中面料是服装最表层的材料,决定了服装质地的外观效果,因此服装面料是服装设计中最起码的物质基础。之前我们已经了解过了纤维和纱线的一些基础知识,从这一节开始,我们着重了解服装面料的结构以及特点。 织物(Fabric)是由纱线或纤维经过加工制成片状物体而成,按不同的加工分类可以分为:机织物(weaving fabric)、针织物(knitted fabric)、非织造布(non-woven fabric).另外还有一种比较重要的分法,按构成织物原料是否染色分:白坯织物(white fabric)和色织物(yarn-dyed fabric).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还出现了越来越多的新颖织物,如粘合布、植绒布、泡沫塑料层压织物、涂层织物等。 一、机织物: 由相互垂直排列即横向和纵向两系统的纱线,在织机上根据一定规律交织而成的织物,纵向纱线称做经纱,横向纱线称做纬纱,它们之间互相沉浮的一定规律叫做织物组织(WEAVES)。(PS:近年来,为了改善普通机织物斜向强力差的缺点,出现了由两根相交60度的经纱和一根纬纱织造的机织物,用于军事和航空航天领域,比如降落伞) 1、织物组织: 在织物中,经纱浮于纬纱上面或经纱沉于纬纱下面之处均称为组织点或交织点,经纱浮于纬纱之上则称此交织点为经组织点,反之则为纬组织点。经组织点和纬组织点在每隔一定数目的经纱和纬纱之后,排列次序在纵横两个方向上发生重复,发生重复最基本单元称为一个组织循环,又称为一个完全组织,我们用组织图来表示,最常见的是方格纸表示法。 1)原组织: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锻纹组织,其他无数组织结构都是由这三种组织为基础变化组合而来,故又称作三原组织。 平纹组织:在一个完全组织中共有两根经纱和纬纱,此种织物正反面无明显差异,故把此类组织又称为同面组织,因为平纹组织织物是所有组织中交织点最多的,所以平纹组织织物的断裂强度较大。 府绸:就是一种平纹组织织物,因为经纱密度是纬纱的两倍,所以在织物表面呈现出由经纱形成的清晰的菱形颗粒。平纹的毛织物主要有凡立丁和派力司,都作为夏令衣料,质地薄爽,它们之间主要区别是派力司纱线是色纱,而凡立丁是单色的,因此在派力司呢面上散布均匀的轻微有色细条纹,这就是派力司的风格。 凡立丁:采用一上一下平纹组织织成的单色股线的薄型织物,其特点是纱支较细、捻度较大,经纬密度在精纺呢绒中最小。凡立丁按使用原料,分为全毛、混纺及纯化纤,混纺多用粘纤、锦纶或涤纶,尚有粘、锦、涤搭配的纯化纤凡立丁。

纺织品设计复习题_1

一、名词解释 纺织品:广义上是指可以经过纺织加工或已经经过加工的纺织制品;狭义上是指人们可以在生活中应用,能满足人们生产生活需求的某些功能性的纺织制品。P3 机织物:由纤维或纱线,经过整经排纱工序形成经纱系统和经过卷绕等工序形成纬纱系统,经纬纱系统相互垂直交错交织而形成的,具有包缠、包裹、披覆能力的片状物。P4 混交织物:经纬纱同时为混纺纱或其一方为混纺纱,但混纺所用原料经纬纱中至少有一种不同,这样的经纬纱制织而成的植物成为混交织物。P6 交并织物:由单一原料成分各自纺成纱线然后和其他不同种类的长丝相互并合后制织而成的织物。P6 混并织物: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原料混合纺成纱线与其他不同原料的混纱或长丝并合而制织而成的织物。P6 混并交织物:经纱和纬纱分别有不同的原料纺纱再与其他不同原料的纱线或长丝并合而制织而成的织物。P6 压扁系数:织物中纱线收到外力挤压时,纱线截面由圆或近似圆形变为非圆形的描述参数。 延宽系数:纱线截面由圆或近似圆形变为非圆形,出现的大直径与理论直径之比。P20 挤压面积系数:描述织物中纱线由于受力挤压其截面形状发生变化后,其截面的实际面积与纱线截面理论面积的关系。P20 织物的几何结构:织物中,经纬纱的空间结构形态和相互配合的关系,称为织物的几何结构。 屈曲波:纱线在织物中所呈现的几何空间形态,类似于一种类型的机械波,将这种波称为。。。 屈曲波高:纱线在织物中弯曲形成屈曲波,波峰和波谷的垂直距离称为屈曲波高。P22 织物的支持面:指与外界直接接触产生摩擦作用的纱线系统。P24 直径交叉理论:在浮长下纱线相互贴紧排列;在经纬纱交叉处,某一系统纱线被另一系统纱线交叉分开的距离等于另一系统纱线的直径,也就是交叉处纱线的中心距为两系统纱线直径之和。用这种交织状态对织物进行分析,称为直径交叉理论。(课件) 紧密织物:经纬纱与同一系统纱线之间或与另一纱线系统之间相互紧靠而不产生压力和形变,这样的织物称为紧密结构织物。P29 仿制(花型)差异率:表示产品与样品在花型上变化程度。(附样花区的密度—产品花区密度)*100%/产品花区密度 p58 府绸效应:由于府绸的经密比纬密大得多,因此,织物的经纱弯曲较大,纬纱比较平直,而且经组织点的浮长比纬组织点的浮长长,结果造成织物表面具有由经纱凸起部分所形成的菱形颗粒。一般称此为府绸效应. p61 上机充实率:实际上度与最论密度之比,用百分率表示,它在毛织物中一般只用于衡量呢坯的上机紧密程度,称为上机充实率。 结构相的升相:经纱曲屈波高不断地变大,由0变到dj+dw p25 结构相的降相:纬纱曲屈波高由0变到dj+dw,称为。。。 p25 紧度:紧度的原始物理意义是指一定面积的织物中纱线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织物面积的百分比。 P27

织物分类及鉴别的基础知识一

织物分类及鉴别的基础知识一、织物组织1、定义:纺织品是在织机上由相互垂直的两个系统的纱线,按一定的规律交织而成,也就是经纬线按一定规律地相互沉浮,使织物表面形成一定的纹路和花纹,这种组织称为织物组织。2、织物组织分类:①原组织:是最简单的织物组织,又称基本组织。它包括平纹组织、斜纹组织和缎纹组织三种。②小花纹组织:是由上面三种基本组织变化,联合而形成的。如山形斜纹布、急斜纹。③复杂组织:又包括二重组织(多织成厚绒布,棉绒毯等)、起毛组织(如灯芯绒布)、毛巾组织(毛巾织物)、双层组织(毛巾织物)和纱罗组织。④大花纹组织:也称提长花组织,多织出花鸟鱼虫、飞禽走兽等美丽图案。⑤缎纹组织:布表面光滑但不结实、易刮伤、易起毛。3、织物的密度:密度指织坯成品单位长度中经纱和纬纱的根数,常用10平方厘米或1平方英寸中纱线根数表示。床上用品织物常见密度:30S纱78*65,78*54,20S纱60*60,40S纱90*90、110*80、133*72,28S纱70*60,单位:根/1英寸。4、织物的回潮率,公定重量。①回潮率=(湿重-干重)/干重×100% 公定回潮率:棉纱8.5%,棉布8%,涤棉纱65/35布匹3.06%,涤棉50/50,布匹4.2% ②公定重量:织物在公定回潮率下的重量为公定重量。二、纺织品分类:1、按用途可分为衣着用纺织品、装饰用纺织品、工业用品三大类; ①衣着用纺织品包括制作服装的各种纺织面料以及缝纫线、松紧带、领衬、里衬等各种纺织辅料和针织成衣、手套、袜子等。②装饰用纺织品在品种结构、织纹图案和配色等各方面较其他纺织品更要有突出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种工艺美术品。可分为室内用品、床上用品和户外用品,包括家居布和餐厅浴洗室用品,如:地毯、沙发套、椅子、壁毯、贴布、像罩、纺品、窗帘、毛巾、茶巾、台布、手帕等;床上用品包括床罩、床单、被面、被套、毛毯、毛巾被、枕芯、被芯、枕套等。户外用品包括人造草坪等。③工业用纺织品使用范围广,品种很多,常见的有蓬盖布、枪炮衣、过滤布、筛网、路基布等。 2、按生产方式不同分为线类、带类、绳类、机织物、纺织布等六类:①线类:纺织纤维经纺纱加工而成纱,两根以上的纱捻合成线;②带类:窄幅或管状织物,称为带类;③绳类:多股线捻合而成绳;④机织物:采用经纬相交织造的织物称为机织物;⑤针织物:由纱线成圈相互串套而成的织物和直接成型的衣着用品为针织物;⑥无纺布:不经传统纺织工艺,而由纤维铺网加工处理而形成的薄片纺织,称为无纺织布。 三、织物的经纱或纬纱各种织品都有长度和宽度,与布边平行的长度称为匹长,匹长的方向就为织物径向;与布边相垂直的长度称其幅宽,幅宽的方向为织物的纬向。在织布时,用于径向的纱为经纱,用于纬向的纱称为纬纱。四、织物的缩水1、织物的缩水率织物的缩水率是指织物在洗涤或浸水后,织物收缩的百分数。一般来说,缩水率最大织物是合成纤维及其混纺织品,其次是毛织品、麻织品,棉织品居中,缩水较大,而最大的是粘胶纤维、人造棉、人造毛类织品。2、织品产生缩水的因素:①织物的原材料不同,缩水率不同。一般来说,吸湿性大的纤维,浸水后纤维膨胀,直径增大,长度缩短,缩水率就大。如有的粘胶纤维吸水率高达13%,而合成纤维织物吸湿性差,其缩水率就小。②织物的密度不同,缩水率也不同。如经纬向密度相近,其经纬向缩水率也接近。经密度大的织品,经向缩水就大,反之,纬密大于经密的织品,纬向缩水也就大。③织物纱支粗细不同,缩水率也不同。纱支粗的布缩水率就大,纱支细的织物缩水率就小。④织物生产工艺不同,缩水率也不同。一般来说,织物在织造和染整过程中,纤维要拉伸多次,加工时间长,施加张力较大的织物缩水率就大,反之就小。五、怎样识别织物:织物的手感是人们用来鉴别织物的品质质量的一项重要内容。具体地说,用手触摸织物的感觉在心理上的反应,由于织物的品种不同,质量高低也各有差异,织物的手感效果,也就有较大区别。手感有以下几个方面:①织物身骨是否挺括和松弛;②织物表面的光滑与粗糙;③织物的柔软与坚硬;④织物的薄与厚;⑤织物的冷与暖;⑥织物对皮肤有刺激与无刺少激的感觉。例如:手抚摸着真丝纺品有凉的感觉;纯毛织物有暖的感觉;手感细而平滑的确良棉织品多是高支纱织拷制成;手感粗糙的多为低支纱的织品。另外,人们还可借助力的作用,用手拉伸,抓纹等动作,再通过眼的观察,手的感觉,可以判断织物的弹性、强度、抗皱性及纤维类别等。但总的来说,手感是选购面料和服装时最重要的手段。 六、纯棉梭织物 1、定义:纯棉梭织物是以棉花为原料,通过织机,由经纬纱纵横沉浮相互交织而成的纺织品。 2、纯棉织物分为:①本色白布:普通布面、细布、粗布、帆布、斜纹坯布、原色布。②色布:有硫化蓝布、硫化墨布、士林蓝布、士林灰布、色府绸、各色卡叽、各色华呢。③花布:是印染上各种各样颜色和图案的布。如:平纹印花布、印花斜纹布、印花哔叽、印花直贡。④色织布:它是把纱或线先经过染色,后在机器上织成的布如条格布、被单布、绒布、线呢、装饰布等。 3 、纯棉织品的特点:①吸湿性:棉纤维具有较好的吸湿性,在正常的情况下,纤维可向周围的大气中吸收水分,其含水率为8-10%,所以它接触人的皮肤,使人感到柔软而不僵硬。如果棉布湿度增大,周围温度较高,纤维中含的水分量会全部蒸发散去,使织物保持水平衡状态,使人感觉舒适。②保湿性:由于棉纤维是热和电的不良导体,热传导系数极低,又因棉纤维本身具有多孔性,弹性高优点,纤维之间能积存大量空气,空气又

织物结构与设计作图.doc

参考答案 四、作图题 1.试画出13 线卡其织物的组织图,并画出采用飞穿法反织上机织造的上机图。 2.试设计五枚缎纹织物:经面缎纹采用S 捻股线作经纱; 3.试作1212及24变化纬重平组织的上机图,要求综框的负荷尽量相同。 4.试作231 2变化方平组织的上机图。 5.分别绘制下列变化斜纹组织图。 (1)3114 35↗为基础组织,Sj=2的急斜纹。

(2)1361↗为基础,Sw=2的缓斜纹。 (3)基础组织为3111 13,Kj=10的经山形斜纹。 (4)基础组织为211 3,Kw=10的纬山形斜纹。 (5)基础组织为312 2,Kj=8,Kw=8的菱形斜纹。 (6)基础组织为311 3,Kj=8,Kw=8的菱形斜纹(要求交界处清晰)。

(7)基础组织为2312,Kj=8,Sj=4的锯齿斜纹。 6. 以2211 22斜纹为基础组织,以12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6根经纱构成右斜;9根经纱构成左斜的规律排列经纱,绘作经山型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7.以221 3↗为基础组织,按下面经向飞数的变化作曲线斜纹,Sj 为1,1,0,1,0,1,0,1,0,0,-1,0,-1,0,-1,0,-1,-1。 8.以33 斜纹组织为基础,按照连续4根经纱右斜;连续6根经纱左斜的规律作一破斜纹组织的组织图。 9.已知某织物的基础组织为1221 15↗,经纬纱密度为133×72,其斜纹线倾斜角度 为74°,试作织物的组织图。(tg74°=3.5) ∵ tg74°=Sj*133/72=3.5 ∴ Sj=3.5*72/133=1.89≈2 10.以2/2↗为基础,画一菱形斜纹组织的上机图,Kj=Kw=8。

织物及其分类

第十四章织物及其分类 织物,简称布,是纺织材料的组成部分之一,是纤维制品的主要种类,是纺织品的基本形式。第一节织物的概念、分类及应用 一、织物的基本概念 所谓织物,是由纺织纤维和纱线制成的、柔软而具有一定力学性质和厚度的制品,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纺织品。 (a)机织物(b)编结物 图14-1 纱线相互交叉类织物 (a)纬编针织物(b)经编针织物 图14-2 纱线相互串套类织物 图 14-3 簇绒织物 图14-4 非织造织物 严格意义上说,片状织物在厚度方向也存在变化,是典型的三维结构,但织物一般看作二维,如通常的机织、针织、编结、非织造布。 1. 机织物的定义 机织物最基本的是由互相垂直的一组经纱和一组纬纱在织机上按一定规律纵横交错织成的制

品。有时也可简称为织物。现代的多轴向加工,如三相织造,立体织造等,已打破这一定义的限制。 2. 针织物的定义 一般针织物是由一组或多组纱线在针织机上按一定规律彼此相互串套成圈连接而成的织物。线圈是针织物的基本结构单元,也是该织物有别于其他织物的标志。现代多轴垫或填纱,甚至多轴铺层技术,针织可能已变为只是一种绑定方式,人们亦统称为针织物。 3. 非织造布的定义 非织造布是指由纤维、纱线或长丝,用机械、化学或物理的方法使之粘结或结合而成的薄片状或毡状的结构物,但不包含机织、针织、簇绒和传统的毡制、纸制产品。非织造布的主特征是直接的纤维成网、固着成形的片状材料。 4. 编结物的定义 编结一般是以两组或两组以上的条状物,相互错位、卡位交织在一起的编织物,如席类、筐类等竹、藤织物,其典型特征已为机织物采纳。而一根或多根纱线相互穿套、扭辫、打结的编结,被针织采用。 二、织物的基本分类 1.按原料构成分 (1)按纤维原料分 纯纺织物、混纺织物和交织织物。 (2)按纱线的类别分 纱织物、线织物、半线织物、花式线织物、长丝织物。 2.按织物的规格分 (1)按织物的幅宽分 带织物、小幅织物、窄幅织物、宽幅织物、双幅织物。 (2)按织物的厚度分 表14-1 棉、毛、丝织物厚度(mm)与类型 织物类型轻薄型中厚型厚重型 棉型织物<0.240.24~0.40>0.40 精梳毛型织物<0.400.40~0.60>0.60 粗梳毛型织物<1.10 1.10~1.60>1.60 丝织物<0.140.14~0.28>0.28 (3)按单位面积重量分 轻薄型织物、中厚型织物、厚重型织物。 2.按织物印染整理加工分 (1)按织前纱线漂染加工分 本色坯布、色织物。 (2)按织物的染色加工分 漂白织物、染色织物、印花织物。 (3)按织物后整理分 有仿旧、磨毛、丝光、模仿、折皱、功能整理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