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篇目

诗经篇目
诗经篇目

诗经篇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周南·关雎》:诗三百的开头第一篇便是如此富于魅力的作品。最有名的是它的第一章,有多经典用不着我再多说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桃夭》:寥寥几笔,桃花的神意情韵便勾勒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联想,第一章最为有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汉广》:这首诗的名气好象不是很大,不过却是单恋的最佳诠释,每章末四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一唱三叹,余韵袅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邶风·燕燕》:出色的送别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动人。?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邶风·击鼓》:这首诗一点名气也没有,但不要惊讶,被引用最多的千古名句中的经典“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就是此诗的第四章。当初看到的时候我也吓了一跳。汗……?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邶风·式微》:失意人欲归的心情。前两句被大量引用。式微,式微,胡不归?这句想必很多人都见过。王维的“怅然吟《式微》”就是“胡不归”的意思。?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

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

《邶风·静女》:第一章的末两句“爱而不见,搔首踟蹰。”实在可爱,一笔将两个人物点活,妙极。?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鄘风·相鼠》:初中语文课本中的必背篇目,骂得实在是痛快淋漓。?

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相鼠有齿,人而无止!人而无止,不死何俟??

相鼠有体,人而无礼,人而无礼!胡不遄死??

《卫风·淇奥》:前五句最有名。“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这样温润如玉的君子,恰是时下最受欢迎的一类。?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瑟兮间兮,赫兮咺兮。

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有匪君子,充耳秀莹,会弁如星。瑟兮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卫风·硕人》:最早,最成功的美人图,第二章开了千古以来描写女性美的文学作品的先河。无论是什么小说,大抵总会用上那两句“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还有最为光彩照人,让人佩服到五体投地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硕人敖敖,说于农郊。四牡有骄,朱幩镳镳。翟茀以朝。大夫夙退,无使君劳。?河水洋洋,北流活活。施罛濊濊,鱣鲔发发。葭菼揭揭,庶姜孽孽,庶士有朅。?

《卫风·木瓜》:郎情妾意的甜蜜蜜,而且绝对的只赚不赔的好生意。曾经被席绢拿去做最佳商业范例,那段真是爆笑啊……?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投我以木李,报之以琼玖。匪报也,永以为好也!?

《王风·黍离》:一唱三叹的深沉亡国之痛。“黍离”也成为国家衰败的代名词。?

彼黍离离,彼稷之苗。行迈靡靡,中心摇摇。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穗。行迈靡靡,中心如醉。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彼黍离离,彼稷之实。行迈靡靡,中心如噎。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

《王风·采葛》:最经典的怀念离人的诗篇,我不多说了,大家自个儿好好品味一下吧。?

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

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郑风·将仲子》:数千年前舆论的威力足以让数千年后的我们心有戚戚焉,人言可畏,人言可畏。?

将仲子兮,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岂敢爱之?

畏我父母。仲可怀也,父母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墙,无折我树桑。岂敢爱之?

畏我诸兄。仲可怀也,诸兄之言,亦可畏也。?

将仲子兮,无逾我园,无折我树檀。岂敢爱之?

畏人之多言。仲可怀也,人之多言,亦可畏也。?

《郑风·女曰鸡鸣》:互敬互爱的家庭生活典范,温情脉脉,因为平实而感人。?

女曰鸡鸣,士曰昧旦。子兴视夜,明星有烂。将翱将翔,弋凫与雁。?

弋言加之,与子宜之。宜言饮酒,与子偕老。琴瑟在御,莫不静好。?

知子之来之,杂佩以赠之。知子之顺之,杂佩以问之。知子之好之,杂佩以报之。?

《郑风·风雨》:既幽情深婉又大胆奔放的爱情诗篇,末一章最常见。《神雕侠侣》里就引用过.?

风雨凄凄,鸡鸣喈喈,既见君子。云胡不夷??

风雨潇潇,鸡鸣胶胶。既见君子,云胡不瘳??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

《郑风·子衿》:卫郑之声被讥为“淫荡之音”,实在却是好诗连篇的杰作。这首“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让雄才大略又诗酒风流的曹操也为之倾倒。我个人更爱后者的再创造:“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为君故,沉吟至今。”原意是君王求贤若渴,当然也可用来抒发思慕之情.?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郑风·野有蔓草》:

野有蔓草,零露漙兮。有美一人,清扬婉兮。邂逅相遇,适我愿兮。?

野有蔓草,零露瀼瀼。有美一人,婉如清扬。邂逅相遇,与子偕臧。?

《魏风·伐檀》:《相鼠》是直斥,《伐檀》则是暗讽。如棉絮里的针,尖锐而又不形于外。“彼君子兮,不素餐兮”是全篇关键。?

坎坎伐檀兮,置之河之干兮。河水清且涟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廛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貆兮?彼君子兮,不素餐兮!?

坎坎伐辐兮,置之河之侧兮。河水清且直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亿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特兮?彼君子兮,不素食兮!?

坎坎伐轮兮,置之河之漘兮。河水清且沦猗。不稼不穑,胡取禾三百囷兮??

不狩不猎,胡瞻尔庭有县鹑兮?彼君子兮,不素飧兮!?

《魏风·硕鼠》:与《相鼠》、《伐檀》鼎足而三的控诉统治阶级剥削劳动人民的诗篇。沉痛而不满的情绪洋溢其中,不妨仔细品味一下.?

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女,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乐土乐土,爰得我所。?

硕鼠硕鼠,无食我麦!三岁贯女,莫我肯德。逝将去女,适彼乐国。乐国乐国,爰得我直。?

硕鼠硕鼠,无食我苗!三岁贯女,莫我肯劳。逝将去女,适彼乐郊。乐郊乐郊,谁之永号??

《唐风·绸缪》:有情人成眷属的美丽的新婚之夜,那种喜气洋溢的氛围轻易就感染了所有的读者.?

绸缪束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见此良人?子兮子兮,如此良人何??

绸缪束刍,三星在隅。今夕何夕,见此邂逅?子兮子兮,如此邂逅何??

绸缪束楚,三星在户。今夕何夕,见此粲者?子兮子兮,如此粲者何??

《唐风·葛生》:悼亡之作。句式的变化层层揭露出作者内心遭受巨大打击的悲痛,末两句感人至深。?

葛生蒙楚,蔹蔓于野。予美亡此,谁与?独处??

葛生蒙棘,蔹蔓于域。予美亡此,谁与?独息??

角枕粲兮,锦衾烂兮。予美亡此,谁与?独旦??

夏之日,冬之夜。百岁之后,归于其居。?

冬之夜,夏之日。百岁之后,归于其室。?

《秦风·蒹葭》:从头到尾的经典,唯美、忧郁而浪漫。千古以来不知倾倒了多少人的心啊.?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曦。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秦风·黄鸟》:这首诗不常见,但也是《诗经》中的重要篇章之一。秦穆公死,令三良臣为之殉葬。国人伤贤人之死,作此歌以讽之。是很有名的典故,可以了解一下。?

交交黄鸟,止于棘。谁从穆公?子车奄息。维此奄息,百夫之特。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桑。谁从穆公?子车仲行。维此仲行,百夫之防。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交交黄鸟,止于楚。谁从穆公?子车针虎。维此针虎,百夫之御。临其穴,惴惴其栗。彼苍者天,歼我良人!如可赎兮,人百其身!?

《秦风·无衣》:激励士气的军歌,相当大气。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陈风·月出》:月下怀人的经典配乐,营造气氛不可或缺的好帮手啊!一定要用,保证一举打动爱人和读者的心。?

月出皎兮。佼人僚兮。舒窈纠兮。劳心悄兮。?

月出皓兮。佼人懰兮。舒忧受兮。劳心慅兮。?

月出照兮。佼人燎兮。舒夭绍兮。劳心惨兮。?

雅?

《小雅·鹿鸣》:宾主同欢的宴客之歌,觥斛交错,热闹非凡,一片其乐融融。?

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将。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呦呦鹿鸣,食野之蒿。我有嘉宾,德音孔昭。视民不恌,君子是则是效。我有旨酒,嘉宾式燕以敖。?

呦呦鹿鸣,食野之芩。我有嘉宾,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乐且湛。我有旨酒,以燕乐嘉宾之心。?

《小雅·采薇》:最经典的是末一章前四句: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被谢安谓道有雅人深致。此诗也是后世边塞诗的滥觞。?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

靡室靡家,犬严狁之故。不遑启居,犬严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

王事靡盬,不遑启处。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

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

四牡翼翼,像弭鱼服。岂不日戒?犬严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小雅·鹤鸣》:这首诗虽短,但佳句迭出:“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潜于渊”、“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都是名句。倒是整首诗原本含义却被盖过了.?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蘀。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谷。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小雅·斯干》:这首诗最好的是中间几段,但最出名的是末两段,因为充分反映男女之不平等。

秩秩斯干,幽幽南山。如竹苞矣,如松茂矣。兄及弟矣,式相好矣,无相犹矣。?似续妣祖,筑室百堵,西南其户。爰居爰处,爰笑爰语。?

约之阁阁,椓之橐橐。风雨攸除,鸟鼠攸去,君子攸芋。?

如跂斯翼,如矢斯棘,如鸟斯革,如翬斯飞,君子攸跻。?

殖殖其庭,有觉其楹。哙哙其正,哕哕其冥。君子攸宁。?

下莞上簟,乃安斯寝。乃寝乃兴,乃占我梦。吉梦维何?维熊维罴,维虺维蛇。?大人占之:维熊维罴,男子之祥;维虺维蛇,女子之祥。?

乃生男子,载寝之床。载衣之裳,载弄之璋。其泣喤喤,朱芾斯皇,室家君王。?乃生女子,载寝之地。载衣之裼,载弄之瓦。无非无仪,唯酒食是议,无父母诒罹。?

《小雅·小宛》:第三章、第六章(末段)?

宛彼鸣鸠,翰飞戾天。我心忧伤,念昔先人。明发不寐,有怀二人。?

人之齐圣,饮酒温克。彼昏不知,壹醉日富。各敬尔仪,天命不又。?

中原有菽,庶民采之。螟蛉有子,蜾蠃负之。教诲尔子,式谷似之。?

题彼脊令,载飞载鸣。我日斯迈,而月斯征。夙兴夜寐,毋忝尔所生。?

交交桑扈,率场啄粟。哀我填寡,宜岸宜狱。握粟出卜,自何能谷??

温温恭人,如集于木。惴惴小心,如临于谷。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小雅·蓼莪》:首章及第二章末两句、第四章?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抚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

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

不谷,我独不卒!?

诗经篇目

诗经篇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风 《周南·关雎》:诗三百的开头第一篇便是如此富于魅力的作品。最有名的是它的第一章,有多经典用不着我再多说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桃夭》:寥寥几笔,桃花的神意情韵便勾勒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联想,第一章最为有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汉广》:这首诗的名气好象不是很大,不过却是单恋的最佳诠释,每章末四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一唱三叹,余韵袅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邶风·燕燕》:出色的送别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动人。?

诗经经典篇目

诗经经典篇目选读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大雅”、“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1、《周南·桃夭》:寥寥几笔,桃花的神意情韵便勾勒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联想,第一章最为有名。 桃之夭夭1,灼灼其华2。之子于归3,宜其室家4。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5。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6。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1夭夭:花朵怒放,茂盛美丽,生机勃勃的样子。 2灼灼: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3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4宜:和顺、亲善。室家:家庭。此指夫家,下文的“家室”“家人”均指夫家。 5有蕡(fén):即蕡蕡,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蕡,果实硕大的样子。 6蓁(zhēn)蓁:树叶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邶风·燕燕》:出色的送别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动人。 燕燕于飞⑴,差池其羽⑵。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⑶,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⑷。之子于归,远于将之⑸。瞻望弗及,伫立以泣⑹。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⑺,其心塞渊⑻。终温且惠⑼,淑慎其身⑽。先君之思⑾,以勖寡人⑿。 ⑴燕燕:即燕子。⑵差(cī)池(chí)其羽:义同“参差”,形容燕子张舒其尾翼。 ⑶瞻:往前看;弗:不能。⑷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⑸将(jiāng):送。 ⑹伫:久立等待。⑺仲:兄弟或姐妹中排行第二者。指二妹。任:信任。氏:姓氏。只:语助词。⑻塞(sè):诚实。渊:深厚。⑼终…且…:既…又…;惠:和顺。 ⑽淑:善良。慎:谨慎。⑾先君:已故的国君。⑿勖(xù):勉励。寡人:寡德之人,国君对自己的谦称。

《四库全书》中关于《诗经》的篇目

(一)《四庫全書》(清)高宗弘曆年修訂,文淵閣影印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8月 6、第七十八冊經部詩類C003654 (1)《詩演繹》(明)梁寅撰 對朱彝尊《朱子詩傳的演繹》,有訓詁的內容,內容淺顯易懂。 (2)《詩解頤》(明) 朱善撰 大多是對朱子《集傳》的演繹,省略了其中的一些內容。本書的主要任務在於闡釋興、觀、群、怨的主旨,有溫柔敦厚的意思。 (3)《詩傳大全(朱子詩序辨說)》(明)胡廣等奉敕撰 7、第七十九冊經部詩類C003655 (1)《詩說解頤》(明)季本撰 本書多出新義,不肯剽襲前人,而其所征引的內容大多能資源其說。書中要改定舊的說法的地方,必定會反復的援引證據,明白的寫出爲什麽他會這樣改定。 (2)《讀詩私記》(明)李先芳撰 本書所釋大多從毛、鄭,毛、鄭書中不明白的地方就會參照呂氏《讀詩記》、嚴氏《詩輯》諸書。 (3)《詩故》(明)朱謀瑋 謀瑋編這部書氏用儒家的舊名,其說詩多以漢學為主,而且注意創新,不會剽竊陳言。 8、第八十冊經部詩類C003656 (1)《六家詩名物流》(明)馮復京撰 本書徵引頗為賅博,每條之末間附考證。 (2)《重訂詩經疑問》(明)姚舜牧撰 9、第八十一冊經部詩類C003657 (1)《詩經世本古意》(明)何楷撰 其論詩專旨孟子“知人論世”之旨,以時代為次,故名曰世本古義。 10、第八十三冊經部詩類C003659 (1)《欽定詩經傳說匯撰》(清)王鴻緒等奉敕撰 本書為康熙末,聖祖仁皇帝禦制。本書考證詳細明白,一字一句皆深溯詩人的本旨。參

考了許多前人的著作,補充前人的缺失。 11、第八十四冊經部詩類C003660 (1)《御纂詩義折中》(清)傅恒等奉敕撰 熔鑄眾說,演闡經義,體例與《周易述義》同。 (2)《田間詩學》(清)錢澄之撰 光采眾家之書,持論頗為精核,而於名物訓詁、山川地理言之尤詳。 (3)《詩經稗疏》(清)王夫之撰 本書皆辦正名物訓詁,以補充、間諸說遺漏的地方。 12、第八十五冊經部詩類C003661 (1)《詩經通義》(清)朱鶴齡撰 所采諸家,於漢用毛、鄭,唐用孔穎達,宋用歐陽修、蘇轍、呂祖賢、嚴粲,國朝用陳啟源。其釋音明用陳第,國朝用顧炎武。本書引據繁複而傷於蕪雜者有之,亦所謂武庫之兵,利鈍互陳者也。要其大致,則彬彬矣鶴齡於陳啟源同裡,據其自序,此書蓋與啟源商榷而成。 (2)《毛詩稽古編》(清)陳啟撰 題曰“毛詩”,明所宗也,曰“稽古編”,明為唐以前專門之學也。所辯正者,惟朱子《集傳》為多。歐陽修《詩本義》、呂祖謙《讀詩序》次之,嚴粲《詩輯》又次之,所掊擊者,惟劉瑾詩集傳通釋》為甚。輔廣《詩童子問》次之。 13、第八十六冊經部詩類C003664 (1)《毛詩類釋》(續編)(清)顧棟高撰 (2)《詩疑辯證》(清)黃中松撰 (1)《三家詩拾遺》(清)范家相撰 (2)《詩瀋》(清)范家相撰 14、第八十六冊經部詩類C003665 (1)《詩序補義》(清)姜炳璋撰 (2)《虞東學詩》(清)顧鎮撰 (3)《韓詩外傳》(漢)韓嬰撰

《诗经》背诵篇目说课讲解

《诗经》背诵篇目

《诗经》-文学常识 一、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二、内容:风雅颂 1.风(160):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也称“国风”。是诗的精华。 2.雅(105):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王畿”之乐。 (1).大雅(31):用于诸侯朝会; (2).小雅(74):用于贵族宴享。 3.颂(40):宗庙祭祀的乐歌,皆出自社会上层人物之手,都是些歌功颂德之作。“颂”即古代的“容”字,表演的意思。 (1).周颂(31) (2).鲁颂(4) (3).商颂(5) 4.笙诗(6):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三、表现手法:赋比兴 1.赋:铺陈直叙。铺排。 2.比:类比。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 3.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四、别名:《诗》《诗三百》《毛诗》《三百篇》。 五、历史意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11篇。其中,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六、儒学意义:宗旨为“无邪”。立言、立行的标准。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 3.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4.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

【古典文献汇编】《诗经》全文鉴赏大辞典 诗经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最早称为《诗》,后被儒家奉为经典之一,方称《诗经》。因其书为毛公所传,又称《毛诗》。其创作年代,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左右,大体产生于西周初叶至春秋中叶。它是奴隶制时代的诗歌,为我国诗歌创作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对我国文学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诗经》共三百零五首,简称“诗三百”。按其内容,可分为“风”、“雅”、“颂”三类。“风”乃风土之曲,即民间歌谣,共一百六十篇,总称为十五国风。“雅”乃朝廷之乐,多为京都一带朝廷官吏的作品,共一百零五篇,分为《大雅》和《小雅》。“颂”乃庙堂之音,是王侯举行祭祀或其他重大典礼专用的乐歌,共四十篇,分为《周颂》、《鲁颂》、《商颂》,合称三颂。对于《诗经》的解释,两千多年来众说纷纭,有的很难达成共识,甚至古今名家也“不知所谓”。为了文学爱好者阅读方便,这里只是博采众长,作一般性的简释和介绍。对于生僻和古今异读的字,由于种种限制,不能详细诠释,但尽可能地注音。 愚之见,《诗经》不宜翻译,任何译文都不如原文;同样,也不宜对其进行评说,任何评说都难免主观色彩。对于《诗经》的理解,因人因时因环境之不同而迥然有异,这正是《诗经》的妙处。如果仅从字面理解,一览无余,那就没有什么味道了。读《诗经》,重在读、贵在读、趣在读。在注音注释的帮助下,流畅地熟读,在诵读的同时去理解、去感悟,这是学习《诗经》最好、最聪明的方法。在此基础上,写出自己的感悟与人交流,或者本着“百家争鸣”的科学态度进行学术上的探讨,都是必要的和有益的,但是绝不能以己之见为终结性的。对于《诗经》,是不会有终结性的理解的。 做这个注释,旨在为喜欢读《诗经》的朋友们提供帮助,也是自己的一次再学习。由于编辑、打字等工作量很大,故只能隔一天续一次(有时候或许会耽搁几日),每次四篇(偶尔三篇)。但是不论怎样,一定会全部完成,不至于半途而废。 其间,难免会有错误疏漏之处,恳请各位不吝赐教,予以指正,以便及时更正,以免缪传误人。 但愿这件事能对朋友们有所益处,至少,可以为大家省去查阅辞典和打字的时间吧。这样,我所耗费的时间就显得很有价值了。 【F-001】-【F-160】、【Y-161】-【Y-265】、【S-266】-【S-305】分别表示风、雅、颂的篇目。余冠英注释的《诗经选》106首穿插其中,为了区分,在篇目后面标有(必读)字样,例如:【F-001】关雎(必读)。 国风周南 国风:也单称风,是采自各地的民间歌谣。朱熹《诗集传》:“国者,诸侯所封之域;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包括周南、召南、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豳十五国风,共计一百六十篇。大部分是东周的诗,小部分是西周后期的诗。 周南:西周初期,周公姬旦和召公姬奭(誓shì)分陕(今河南陕县)而治。周公旦居东都洛邑,统治东方诸侯。《周南》当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地区的民歌,范围包括洛阳以南,直到江汉一带地区。意为南国之诗,或以为用南国乐调写的诗。共计十一篇。《周南》、《召南》合称二南。 【F-001】关雎(必读)

《诗经》经典篇目

《诗经》选读 《国风·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的小洲。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是君子的好配偶。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捞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醒来睡去想追求她。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追求却没法得到,白天黑夜总思念她。长长的思念哟,叫人翻来覆去难睡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采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来亲近她。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从左到右去拔它。那美丽贤淑的女子,敲起钟鼓来取悦她。《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河边芦苇青苍苍,秋深露水结成霜。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水那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又太长。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在那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河边芦苇密又繁,清晨露水未曾干。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河岸那一边。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攀登难。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滩。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河边芦苇密稠稠,早晨露水未全收。意中之人在何处?就在水边那一头。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逆着流水去找她,道路险阻曲难求。顺着流水去找她,仿佛就在水中洲。《国风·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国风·郑风·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纵然我不曾去会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来来往往张眼望啊,在这高高城楼上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好像已有三月长啊! 《国风·卫风·氓》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 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找个机会谈婚事。送郎送过淇水西,到了顿丘情依依。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 不是我愿误佳期,你无媒人失礼仪。望郎休要发脾气,秋天到了来迎娶。 乘彼垝垣,以望复关。不见复关,泣涕涟涟。既见复关,载笑载言。 爬上那垛破土墙,遥向复关凝神望。复关远在云雾中,不见情郎泪千行。情郎即从复关来,又说又笑喜洋洋。尔卜尔筮,体无咎言。以尔车来,以我贿迁。 你去卜卦求神仙,没有凶兆心欢畅。赶着你的车子来,为我搬运好嫁妆。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 桑树叶子未落时,缀满枝头绿萋萋。嘘嘘那些斑鸠儿,别把桑葚吃嘴里。哎呀年轻姑娘们,别对男人情依依。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 男人若是恋上你,要丢便丢太容易。女人若是恋男子,要想解脱难挣离。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 桑树叶子落下了,枯黄憔悴任飘摇。自从嫁到你家来,三年穷苦受煎熬。淇水茫茫送我归,水溅车帷湿又潮。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 我做妻子没差错,是你男人太奸刁。反覆无常没准则,变心缺德耍花招。三岁为妇,靡室劳矣。夙兴夜寐,靡有朝矣。言既遂矣,至于暴矣。 婚后三年守妇道,繁重家务不辞劳。起早睡晚不嫌苦,忙里忙外非一朝。谁知家业已成后,渐渐对我施凶暴。兄弟不知,咥其笑矣。静言思之,躬自悼矣。 兄弟不知我处境,个个见我哈哈笑。静下心来细细想,独自伤神泪暗抛。及尔偕老,老使我怨。淇则有岸,隰则有泮。总角之宴,言笑晏晏。 当年发誓偕白头,如今未老心先忧。淇水滔滔终有岸,沼泽虽宽有尽头。回想少时多欢乐,谈笑之间露温柔。信誓旦旦,不思其反。反是不思,亦已焉哉! 海誓山盟犹在耳,哪料反目竞成仇。莫再回想背盟事,既已终结便罢休!《国风·邶风·静女》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 娴静姑娘真可爱,约我城角楼上来。故意躲藏让我找,急得抓耳又挠腮。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 娴静姑娘好容颜,送我一枝红彤管。鲜红彤管有光彩,爱它颜色真鲜艳。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 郊野采荑送给我,荑草美好又珍异。不是荑草长得美,美人相赠厚情意。《国风·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谁说我们没衣穿?与你同穿那长袍。君王发兵去交战,修整我那戈与矛,杀敌与你同目标。

诗经经典篇章汇集解读

诗经经典篇

汇 编 一、先秦篇 (一)《诗经》 风篇: 1、《诗经·国风·周南1·关雎2》 关关3雎鸠,在河之洲4。窈窕淑女,君子好逑5。 参差荇菜6,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7寐思服8。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9。 参差荇菜,左右芼10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1周南:西周初期周公旦(公元前1063-前1057年)住东都洛邑(在今河南省洛阳市),统治东方诸侯。“周南”都是周公统治下的南方诗歌。《关雎》是一首情歌,写一个贵族男子爱上了一个采荇菜的姑娘,思慕她,追求她,想和她结婚。 2关雎:篇名。它是从诗篇第一句中摘取来的。《诗经》的篇名都是这样产生的。 3关关:象声词,鸟的啼叫声。 4在河之洲:(雌雄雎鸠)在河中陆地上居住着。形容它们的融洽。 5好(hǎo)逑:等于说“佳偶”。逑:配偶。 6参差荇(xìng)菜:长短不齐的荇菜。参差,长短高低、大小不齐。荇菜,水生植物,圆叶细茎,根生水底,叶浮在水面,可供食用。 7寤:醒着。寐:睡着了。 8思服:思念。服:想。 9琴瑟友之:弹琴鼓瑟来表达对她的爱慕。 10芼(mào):摸,这里是选择的意思。

[参考译文] 雎鸠关关在歌唱,在那河中小岛上。善良美丽的少女,小伙理想的对象。 长长短短鲜荇菜,顺流两边去采收。善良美丽的少女,朝朝暮暮想追求。 追求没能如心愿,日夜心头在挂牵。长夜漫漫不到头,翻来复去难成眠。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手左右去采摘。善良美丽的少女,弹琴鼓瑟表宠爱。 长长短短鲜荇菜,两边仔细来挑选,善良美丽的少女,钟声换来她笑颜。 [赏析] 雎鸠的阵阵鸣叫诱动了小伙子的痴情,使他独自陶醉在对姑娘的一往深情之中。种种复杂的情感油然而生,渴望与失望交错,幸福与煎熬并存。一位纯情少年热恋中的心态在这里表露得淋漓尽致。成双成对的雎鸠就象恩爱的情侣,看着它们河中小岛上相依相和的融融之景,小伙子的眼光被采荇女吸引。诗人在这里采用了“流”、“采”等词描述小伙子的心里变化的过程。 这首诗的表现手法属于《诗经》咏物言志三法案——“赋、比、兴”之一的“兴”,即从一个看似与主题无关的事物入手,引出心声,抒泄胸臆。本诗语汇丰富,如使用“流”、“求”、“采”、“友”等动词,“窈窕”、“参差”等形容词,表明了诗人的文学技巧。全诗朗朗上口,韵律和谐悦耳。 2、《诗经·国风·秦风·蒹葭》 蒹葭1苍苍2,白露为霜。所谓伊人3,在水一方4。 溯洄5从6之,道阻7且长。溯游8从之,宛9在水中央。 蒹葭凄凄10,白露未晞11。所谓伊人,在水之湄12。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13。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14。 蒹葭采采15,白露未已16。所谓伊人,在水之涘17。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18。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9。 1蒹葭(jiān jiā):芦苇。 2苍苍:茂盛深色状。 3伊人:那人。 4方:旁一方,即一旁。 5溯洄:逆流向上。 6从:追寻,探求。 7阻:险阻;崎岖。 8溯游:顺流而下。 9宛:好像、仿佛。 10凄凄:同萋萋,茂盛状。 11晞:干。 12湄:水草交接处,即岸边。 13跻(jí):高起、登上高处。 14坻(chí):水中小沙洲。 15采采:众多的样子。 16已:停止。 17涘(sì):水边。 18右:向右转,道路弯曲。 19沚(zhǐ):水中小沙滩,比坻稍大些。

诗经目录及全文

詩經 毛詩序 国风周南召南邶風鄘風衛風王風鄭風齊風魏風唐風 秦風陳風檜風曹風豳風 小雅鹿鳴之什南有嘉魚之什鴻雁之什節南山之什谷風之什甫田之什魚藻之什 大雅文王之什生民之什蕩之什 周頌清廟之什臣工之什閔予小子之什 魯頌駉之什 商頌商頌 诗经全文 国风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葛覃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萋萋。黄鸟于飞,集于灌木,其鸣喈喈。 葛之覃兮,施于中谷,维叶莫莫。是刈是濩,为絺为绤,服之无斁。 言告师氏,言告言归。薄污我私,薄浣我衣。害浣害否,归宁父母。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顷筐。嗟我怀人,置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维以不永怀。 陟彼高冈,我马玄黄。我姑酌彼兕觥,维以不永伤。 陟彼砠矣,我马瘏矣,我仆痡矣,云何吁矣。 ○樛木 南有樛木,葛藟累之。乐只君子,福履绥之。 南有樛木,葛藟荒之。乐只君子,福履将之。 南有樛木,葛藟萦之。乐只君子,福履成之。 ○螽斯 螽斯羽,诜诜兮。宜尔子孙,振振兮。 螽斯羽,薨薨兮。宜尔子孙。绳绳兮。 螽斯羽,揖揖兮。宜尔子孙,蛰蛰兮。 ○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兔罝 肃肃兔罝,椓之丁丁。赳赳武夫,公侯干城。 肃肃兔罝,施于中逵。赳赳武夫,公侯好仇。 肃肃免罝,施于中林。赳赳武夫,公侯腹心。 ○芣苢 采采芣苢,薄言采之。采采芣苢,薄言有之。 采采芣苢,薄言掇之。采采芣苢,薄言捋之。 采采芣苢,薄言袺之。采采芣苢,薄言襭之。 ○汉广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汝坟 遵彼汝坟,伐其条枚。未见君子,惄如调饥。 遵彼汝坟,伐其条肄。既见君子,不我遐弃。 鲂鱼赪尾,王室如毁。虽则如毁,父母孔迩。 ○麟之趾

《诗经》赏析

《诗经》赏析 一、《诗经》概说 (一)《诗经》的名称、分类及篇目: 1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集有西周初年到春秋中叶五百年间的诗歌305 篇,《诗》,或以诗篇的约数称《诗三百》,汉代儒者尊之为经典,始称为《诗经》。 2 、《诗经》所收录的都是曾经入乐的歌曲,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分为风、雅、颂三类。“风”是指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雅”分为大雅、小雅,“雅”诗多数是贵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3 、《诗经》有标目的诗共311篇,实际留存305篇。305篇中,包括国风160篇,雅诗105篇(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诗40篇(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另有6篇有目无辞,称为“笙诗”。“笙诗”之称,可能源于它们用笙演奏,“有声无辞”,属于“过门曲”之类。 4、风雅颂:风雅颂是指按音乐性质的不同,对《诗经》作品的三种分类。“风”是指不同诸侯国和地区的地方土乐。《诗经》有十五国风,大部分是民歌。“雅”是指周朝京都地区的雅正之乐。“雅”包括大雅、小雅。“颂”是祭神祭祖时用的歌舞乐曲。“颂”包括周颂、鲁颂、商颂。 (二)《诗经》的作者和年代: 1、《诗经》中各篇诗歌的作者,绝大部分已不可考。其中民歌是民间普通人的口头创作,不能确指作者为谁。至于一些贵族文人的作品,除《鄘风·载驰》(许穆夫人)等个别篇章外,其余篇目作者已不可考。 2、《诗经》作品的写作年代,总的说来产生于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但具体作品难以指明写作年代。一般说,周颂当产生于西周初年,鲁颂是周平王东迁以后的作品。商颂可能是东周宋国的作品。大雅的大部分也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小部分产生于西周后期。小雅、国风的少数篇章当产生于西周初年,大部分产生于西周末年和春秋时期。 3、《诗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它产生的地域以北方的黄河流域为中心,向南扩展到了江汉流域(周南、召南)。 (三)《诗经》的结集和流传: 1、关于《诗经》中民歌的汇集,后代有“采诗”之说。采诗的目的是作为统治者了解民情的一种手段。大约还为了供祭祀、征伐、狩猎、宴庆举行仪式时用来演奏。《诗经》中贵族文人作

《诗经》中关于感恩的最经典篇章,为人子女必看!

《诗经》中关于感恩的最经典篇章,为人子女必看! 说到感恩,这是一个十分古老的话题。《诗经》中有大量关于感恩的篇章,接下来我们看最经典的一篇《小雅·蓼莪》: 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蓼蓼者莪,匪莪伊蔚。哀哀父母,生我劳瘁。 瓶之罄矣,维罍之耻。鲜民之生,不如死之久矣。无父何怙?无母何恃?出则衔恤,入则靡至。 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畜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⒀。欲报之德。昊天罔极!南山烈烈,飘风发发。民莫不谷,我独何害! 南山律律,飘风弗弗。民莫不谷,我独不卒! 此诗六章,似是悼念父母的祭歌,分三层意思:首两章是第一层,写父母生养“我”辛苦劳累。头两句以比引出,诗人见蒿与蔚,却错当莪,于是心有所动,遂以为比。莪香美可食用,并且环根丛生,故又名抱娘蒿,喻人成材且孝顺;而蒿与蔚,皆散生,蒿粗恶不可食用,蔚既不能食用又结子,故称牡蒿,蒿、蔚喻不成材且不能尽孝。诗人有感于此,借以自责不成材又不能终养尽孝。后两句承此思言及父母养大自己不易,费心劳力,吃尽苦头。朱熹于此指出:“言昔谓之莪,而今非莪也,特蒿而已。以比父母生我以为美材,可赖以终其身,而今乃不得其养以死。于是乃言父母生我之劬劳而重自哀伤也。”(《诗集传》)中间两章是第二层,写儿子失去双亲的痛苦和父母对儿子的深爱。 第三章头两句以瓶喻父母,以罍喻子。因瓶从罍中汲水,瓶空是罍无储水可汲,所以为耻,用以比喻子无以赡养父母,没有尽到应有的孝心而感到羞耻。句中设喻是取瓶罍相资之意,非取大小之义。“鲜民”以下六句诉述失去父母后的孤身生活与感情折磨。汉乐府诗《孤儿行》说“居生不乐,不如早去从地下黄泉”,那是受到兄嫂虐待产生的想法,而此诗悲叹孤苦伶仃,无所依傍,痛不欲生,完全是出于对父母的亲情。诗人与父母相依为命,失去父母,没有了家庭的温暖,以至于有家好像无家。曹粹中说:“以无怙恃,故谓之鲜民。孝子出必告,反必面,今出而无所告,故衔恤。上堂人室而不见,故靡至也。”(转引自戴震《毛诗补传》)理解颇有参考价值。 第四章前六句一一叙述父母对“我”的养育抚爱,这是把首两章说的“劬劳”、“劳瘁”具体化。诗人一连用了生、鞠、拊、畜、长、育、顾、复、腹九个动词和九个“我”字,语拙情真,言直意切,絮絮叨叨,不厌其烦,声促调急,确如哭诉一般。如果借现代京剧唱词“声声泪,字字血”来形容,那是最恰切不过了。

诗经经典篇目终审稿)

诗经经典篇目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诗经篇目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五百多年的诗歌311篇,又称《诗三百》。先秦称为《诗》,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始称《诗经》,并沿用至今。 《诗经》共收录诗歌305首,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其中“风”包括了十五个地方的民歌,叫“十五国风”,有160篇,是《诗经》中的核心内容。“风”的意思是土风、风谣。“雅”是正声雅乐,即贵族享宴或诸侯朝会时的乐歌按音乐的布局又分“”、“小雅”,有诗105篇,其中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是祭祀乐歌,分“”31篇、“”4篇、“”5篇,共40篇。是“五经”之一。《诗经》距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 风 《周南·关雎》:诗三百的开头第一篇便是如此富于魅力的作品。最有名的是它的第一章,有多经典用不着我再多说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周南·桃夭》:寥寥几笔,桃花的神意情韵便勾勒出来。更值得一提的是接下来的联想,第一章最为有名。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周南·汉广》:这首诗的名气好象不是很大,不过却是单恋的最佳诠释,每章末四句“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一唱三叹,余韵袅袅。 南有乔木,不可休思。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楚。之子于归,言秣其马。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翘翘错薪,言刈其蒌。之子于归。言秣其驹。 汉之广矣,不可泳思。江之永矣,不可方思。 《邶风·燕燕》:出色的送别之作,情感哀婉,深沉动人。 燕燕于飞,差池其羽。之子于归,远送于野。瞻望弗及,泣涕如雨。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之子于归,远于将之。瞻望弗及,伫立以泣。 燕燕于飞,下上其音。之子于归,远送于南。瞻望弗及,实劳我心。 仲氏任只,其心塞渊。终温且惠,淑慎其身。先君之思,以勖寡人。

中考必背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中考必背诗经中的经典名句 01、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语出《诗经·周南·桃夭》。 译:桃树繁茂,桃花灿烂。此以桃花的鲜艳茂盛比喻新嫁娘美丽成熟的风韵,语言质朴,但不乏流丽之态。 02、手如柔荑,肤如凝脂,脸如蝤麒qiú qí,齿如瓠犀hùxī。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译文】手指纤纤如嫩荑,皮肤白皙如凝脂,美丽脖颈像蝤蛴,牙如瓠籽白又齐,额头方正眉弯细。微微一笑酒窝妙,美目顾盼眼波俏。 03、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悠悠苍天,此何人哉?语出《诗经·王风·黍离》。 译:知道我的人,说我心烦忧;不知道的,问我有何求。高高在上的老天,是谁害我如此(指离家出走)? 04、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语出《诗经·小雅·采薇》。 译:回想当初出征时,杨柳轻轻飘动。如今回家的途中,雪花粉粉飘落。 05、风雨如晦,鸡鸣不已.既见君子,云胡不喜?语出《诗经·郑风·风雨》。 译:风雨晦暗秋夜长,鸡鸣声不停息。看到你来这里,还有什么不高兴呢? 08、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国风·卫风·淇奥》 译:这个文雅的君子,如琢骨角器一般,如雕玉石般完美无斑。 09.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①[投]这里指赠送。②[木桃]就是桃子。③[报]回赠。④[琼瑶]美玉。 译:你送我木桃,我就以琼浆玉液报答。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 10、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匪报也,永以为好也。《诗经·国风·卫风·木瓜》 译:你送我木瓜,我就送你佩玉。这哪里能算报答,只是为了彼此永远相好。 11.呦呦①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出自《诗经·小雅·鹿呜》。①[呦呦(yōuyōu) ]鹿呜声。译:野鹿呦呦叫着呼唤同伴,在那野外吃艾蒿。我有许多好的宾客,鼓瑟吹笙邀请他。 12.兄弟阋①于墙,外御其侮。出自《诗经·小雅·棠棣》。 译:兄弟在家中争吵,但对外来的入侵和侮辱却共同抵御。①[阋(xì)]争吵。 13.高山①仰止,景行②行止。出自《诗经·小雅·车舝(辖)》。 ①[高山]比喻道德崇高。②[景行]大路,比喻行为正大光明。 1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出自《诗经·小雅·鹤呜》。 译:它乡山上的宝石,同样可以雕刻成玉器。 15.战战兢兢,如临①深渊,如履②薄冰。出自《诗经·小雅·小旻》。 ①[临]来到。②[履]踩,走。 16.出自幽谷①,迁②于乔木③。出自《诗经.小雅·伐木》。 ①[幽谷]深谷。幽谷:深谷。迁:迁移。乔木:高树。原指鸟儿从幽深的山谷迁移到高树上去。比喻乔迁新居。17.靡①不有初,鲜②克③有终。出自《诗经·大雅·荡》。 ①[靡]没有谁。②[鲜(xiǎn)]少。③[克]能。 译:开始还能有些法度,可惜很少能得善终。原句大意是没有谁向善没有一个开始,但很少能坚持到底。19、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诗经·国风·王风·采葛》 译:采蒿的姑娘,一天看不见,犹似三季长。 20、青青子衿,悠悠我心。《诗经·国风·郑风·子衿》 译:你的衣领青又青,悠悠思君伤我心。 21、言者无罪,闻者足戒。(《诗经·周南·关雎·序》) 译:指提意见的人只要是善意的,即使提得不正确,也是无罪的。听取意见的人即使没有对方所提的缺点错误,也值得引以为戒。 22、衡门之下,可以栖迟。泌之扬扬,可以乐饥。《诗经·陈风·衡门》 【译文】陈国城门的下方,游玩休息很理想;泌丘泉水淌啊淌,清流也可充饥肠。 24、月月出皎兮,佼人僚liáo兮。《诗经·国风·陈风》 【译文】月亮出来,如此洁白光明,璀璨佳人,如此美貌动人。 25、硕鼠硕鼠,无食我黍。三岁贯汝,莫我肯顾,逝将去女,适彼乐土。(魏风。硕鼠) 【译文】老鼠老鼠,别再吃我的黍。多年侍奉你,可从不把我顾。发誓要离开你,到那舒心地。(这里把剥削阶级比作老鼠) 26、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诗经·国风·邶风·击鼓》 【译文】无论聚散与死活,我曾发誓对你说。拉着你手紧紧握,白头到老与你过。

诗经经典必备篇目

周南 1.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雎鸠:水鸟名,即鱼鹰。传说它们情意专一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逑:雔之借字。雔,双鸟之意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荇菜:水草名 窈窕淑女,寤寐求之。寤:睡醒。寐:睡眠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思:语助词。服:思念、牵挂。思服:思念,想念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芼:音帽,有选择之意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6.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夭夭:木少盛貌 之子于归,宜其室家。于归:指姑娘出嫁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蕡:音坟,果实将熟的样子 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邶风 13.简兮 简兮简兮,方将万舞。日之方中,在前上处。简:威武的样子。俣:音玉,英威武的样子硕人俣俣,公庭万舞。有力如虎,执辔如组。辔:音配,马缰 左手执龠,右手秉翟。赫如渥赭,公言锡爵。龠:音月,古乐器 山有榛,隰有苓。云谁之思?西方美人。隰:音席,低洼处 彼美人兮,西方之人兮。 鄘风 3.君子偕老 君子偕老,副笄六珈。笄:簪。珈:饰玉 委委佗佗,如山如河,象服是宜。象服:华丽的礼服 子之不淑,云如之何?如之何:奈之何 玼兮玼兮,其之翟也。鬒发如云,不屑髢也;玼:音此,花纹绚烂。其之翟也:绣着山鸡的象服 玉之瑱也,象之揥也,扬且之皙也。 胡然而天也?胡然而帝也?鬒:音诊,美发。髢:音敌,假发 揥兮瑳兮,其之展也,蒙彼绉絺,是绁袢也。瑱:音掭,耳坠 子之清扬,扬且之颜也。揥:音替,剃发针 展如之人兮,邦之媛也!瑳:音搓,同玼。绁袢:夏天穿的薄衫 卫风 1.淇奥

瞻彼淇奥,绿竹猗猗。淇奥:淇水的曲岸 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匪:斐之借,风度翩翩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切磋琢磨:均指文采好,有修养。僴:音县,心胸宽广 瞻彼淇奥,绿竹青青。咺:音宣,有威仪 有匪君子,充耳琇莹,会弁如星。谖:音宣,忘 瑟兮僴兮,赫兮咺兮,有匪君子,终不可谖兮!琇:音秀,晶莹。弁:音变,一种帽子 瞻彼淇奥,绿竹如箦。箦:音责,茂密的样子 有匪君子,如金如锡,如圭如璧。 宽兮绰兮,猗重较兮,善戏谑兮,不为虐兮! 郑风 ○有女同车 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琚。彼美孟姜,洵美且都。 有女同行,颜如舜英。将翱将翔,佩玉将将。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山有扶苏 山有扶苏,隰有荷华。不见子都,乃见狂且。 山有乔松,隰有游龙,不见子充,乃见狡童。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曹风编辑 ○蜉蝣 蜉蝣之羽,衣裳楚楚。心之忧矣,于我归处。 蜉蝣之翼,采采衣服。心之忧矣,于我归息。 蜉蝣掘阅,麻衣如雪。心之忧矣,于我归说。

《诗经》推荐篇目

《诗经》推荐篇目 初一 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毛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初二 蒹葭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 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 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⑿。 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⒀。 子衿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 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

初三 采薇 采薇采薇,薇亦作止。曰归曰归,岁亦莫止。靡室靡家,玁狁之故。不遑启用,玁狁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止。曰归曰归,心亦忧止。忧心烈烈,载饥载渴。我戍未定,靡使归聘! 采薇采薇,薇亦刚止。曰归曰归,岁亦阳止。王事靡盬,不遑启用。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彼尔维何?维常之华。彼路斯何?君子之车。戎车既驾,四牡业业。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驾彼四牡,四牡騤騤。君子所依,小人所腓。四牡翼翼,象弭鱼服。岂不日戒,玁狁孔棘!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高一

出其东门 出其东门,有女如云。 虽则如云,匪我思存。 缟(gao)衣綦(ji)巾,聊乐我员。 出其闉阇(yin du),有女如荼(tu)。 虽则如荼,匪我思且(cu)。 缟衣茹藘(lu),聊可与娱。 击鼓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高二 鸡鸣 鸡既鸣矣,朝既盈矣。匪鸡则鸣,苍蝇之声。 东方明矣,朝既昌矣。匪东方则明,月出之光。虫飞薨薨,甘与子同梦。会且归矣,无庶予子憎。 王风·黍离

国学经典诵读 《诗经》专场

《诗经》诵读篇目推荐 1.《桃夭》:表现桃花之美。(周南) 2.《甘棠》:表达深深的思念。(召南) 3.《凯风》:献给母亲的歌。(邶风) 4.《河广》:夸张中显真情。(卫风) 5.《木瓜》:表现了与人交往之道。(卫风) 6.《采葛》:表达深情。(王风) 7.《风雨》:启发情志。(郑风) 8.《子衿》:对友情的珍视。(郑风) 9.《硕鼠》:爱憎分明。(魏风) 10.《蒹葭》:优美的写景与抒情。(秦风) 11.《无衣》:抒发英雄情怀。 12.《伐柯》:含有哲理(豳风) 13.《采薇》:眷念和平生活,文辞优美。(小雅) 14.《鹤鸣》:可以开拓心胸。(小雅) 15.《白驹》:有好客之道。(小雅)

第一篇:《周南·桃夭》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译文: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家和睦。 注释: (1)夭夭(yāo):花朵怒放,美丽而繁华的样子。 (2)灼灼(zhu?):花朵色彩鲜艳如火,明亮鲜艳的样子。华:同?花?。 (3)之子:这位姑娘。于归:姑娘出嫁。古代把丈夫家看作女子的归宿,故称?归?。于:去,往。 (4)宜:和顺、亲善。 (5)蕡(f?n):草木结实很多的样子。此处指桃实肥厚肥大的样子。有蕡即蕡蕡。 (6)蓁(zhēn):草木繁密的样子,这里形容桃叶茂盛。

第二篇:《召南·甘棠》 蔽芾甘棠,勿翦勿伐,召伯所茇。 蔽芾甘棠,勿翦勿败,召伯所憩。 蔽芾甘棠,勿翦勿拜,召伯所说。 译文: 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砍伐,召伯曾经住树下。 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损毁,召伯曾经歇树下。 梨棠枝繁叶又茂,不要修剪莫拔掉.召伯曾经停树下。 注释: (1)蔽芾(fai):小貌。一说树木高大茂密的样子。甘棠:棠梨,杜梨,高大的落叶乔木,春华秋实,花色白,果实圆而小,味涩可食。 (2)蔽芾(fai):茂盛。 (3)召(shào)伯:姬虎,周宣王的伯爵,封地为召。 (4)茇(bá):草舍,此处用为动词,居住。 (5)败:毁坏。 (6)拜(bá):扒。 (7)憩(qì)、说(shuì税):通?税?,休憩,止息。

《诗经》背诵篇目

《诗经》-文学常识 一、作者:佚名。传为尹吉甫采集、孔子编订。 二、内容:风雅颂 1.风(160):带有地方色彩的音乐,也称“国风”。是诗的精华。 2.雅(105):周王朝直接统治地区的音乐,即“王畿”之乐。 (1).大雅(31):用于诸侯朝会; (2).小雅(74):用于贵族宴享。 3.颂(40):宗庙祭祀的乐歌,皆出自社会上层人物之手,都是些歌功颂德之作。“颂”即古代的“容”字,表演的意思。 (1).周颂(31) (2).鲁颂(4) (3).商颂(5) 4.笙诗(6):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 三、表现手法:赋比兴 1.赋:铺陈直叙。铺排。 2.比:类比。形象生动,鲜明突出事物的特征。 3.兴:托物起兴,先言他物,然后借以联想,引出诗人所要表达的事物、思想、感情。激发读者的联想,增强了意蕴,产生了形象鲜明、诗意盎然的艺术效果。 四、别名:《诗》《诗三百》《毛诗》《三百篇》。 五、历史意义: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共311篇。其中,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六、儒学意义:宗旨为“无邪”。立言、立行的标准。 1.四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2.五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诗、书、礼、易、春秋”。 3.六经:《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乐经》,“诗、书、礼、乐、易、春秋”。 4.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礼即礼节,乐即音乐,射即射骑技术,御即驾驭马车的技术,书为书法,数为算数。

《诗经》-背诵篇目 1.国风·周南·关雎 《国风·周南·关雎》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第一首诗,通常认为是一首描写男女恋爱的情歌。此诗在艺术上巧妙地采用了“兴”的表现手法。首章以雎鸟相向合鸣,相依相恋,兴起淑女陪君子的联想。以下各章,又以采荇菜这一行为兴起主人公对女子疯狂地相思与追求。全诗语言优美,善于运用双声、叠韵和重叠词,增强了诗歌的音韵美和写人状物、拟声传情的生动性。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关关和鸣的雎鸠,相伴在河中小洲。美丽贤淑的女子,真是君子好配偶。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采。美丽贤淑的女子,梦中醒来难忘怀。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美好愿望难实现,醒来梦中都思念。想来想去思不断,翻来覆去难入眠。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不停摘。美丽贤淑的女子,奏起琴瑟表亲爱。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参差不齐的荇菜,左边右边去拔它。美丽贤淑的女子,鸣钟击鼓取悦她。 2.国风·周南·桃夭 《国风·周南·桃夭》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诗。现代学者一般认为这是一首祝贺年轻姑娘出嫁的诗。全诗三章,每章四句,以桃花起兴,为新娘唱了一首赞歌。全诗语言精练优美,不仅巧妙地将“室家”变化为各种倒文和同义词,而且反复用一“宜”字,揭示了新嫁娘与家人和睦相处的美好品德,也写出了她的美好品德给新建的家庭注入新鲜的血液,带来和谐欢乐的气氛。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归夫家。 桃之夭夭,有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 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甜。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后嗣旺。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随风展。这位姑娘要出嫁,夫家康乐又平安。 3.国风·邶风·击鼓 《国风·邶风·击鼓》是中国古代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的一首典型的战争诗。这是一位远征异国、长期不得归家的士兵唱的一首思乡之歌。全诗共五章,每章四句。前三章征人自叙出征情景,承接绵密,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后两章描写战士间的互相勉励、同生共死,令人感动。此诗描写士卒长期征战之悲,无以复加。其中,描写战士感情的“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后世也被用来形容夫妻情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