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专业论文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专业论文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专业论文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

合适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来说,有效而恰当的提问,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试着从几方面对如何有效恰当的课堂提问进行了探讨:

一、注重提问的原则

(一)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我讲授三——六年级英语提问时就不是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是机械的训练学生的口语,回顾旧知。所以今后的提问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应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三)难易适度的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如:我在教授五年级牛津英语的时候,刚开始上课时,我总是把低年级学的一些简单的常用语(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等来提问,让学生有些许成就感,继而不断提高难度引导学生回忆Which …句型,把本课时的重点分解开来,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学到手了。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提问方式,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可扩大提问的面,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方式,都必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加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三、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

(一)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本事。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机应变、适时提问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某位教师在教学PEP unit 2 《my schoolbag》 part A Let’s talk 时,在教学关键句前,出示一个很重的盒子,且里面套着很多小盒子。

T:what’s this ?

S: It’s a box 。

T:please weight it ,how do you feel?

待学生拿一拿盒子后说:很重。这时及时教学heavy 一词。学生会产生盒子里有什么东西的念头。这时我马上提问:what’s in it ?(随后要学习的新句)guess.让学生猜一猜。

预习过课文的同学肯定会猜是book。结果里面却是一个稍小一点的盒子。接着问:what’s in the small one? 。结果还是一个更小的盒子。再接着猜接着问:what’s in the small one?…学生越猜越觉得有趣,等到后面几个盒子,学生已经会和我一起问了,而且一边问一边不时的笑。这样一来,不但学生的兴趣吊起来了,而且还掌握了关键句。

(二)幽默组织,为提问添彩

在英语教学中巧妙地运用幽默的课堂力,又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如有一次教yummy(好吃的)一词时,想到了一个笑话:有个美国人想为自己的母亲祝寿,可想来想去都不知送什么好。后来一位朋友向他推荐了一种神奇的鸟,这种鸟会说话,会唱歌,还很善解人意。于是美国人花高价买下了它送给母亲。”事后,他打电话给他母亲:“你觉得这只鸟怎么样?”你们想想看他母亲会怎么说?“yummy”结果学生们还没回答就开始笑了。这样一来,凝重的课堂气氛马上缓解,学生会带着愉快的心情继续下面的内容,同时“yummy”学生们也会格外记忆忧新。

(三)因材施问,注重针对性

教师在提问对象的选择上要照顾全体学生,更要因材施问。平时教学中,由于受到课堂时间、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数量多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一般情况下有些问题不可能一一进行提问。因此,教师在课堂提问时要考虑提问导入新课,即能吸引学生的注意中等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所能承受的能力,适当照顾优、差两头。如:我在上Unit 2 My toys 时,就注重不同层次学生的提高,提问的问题也因人而异。接受的快的学生我会要求其回答较难的问题,领读所学的单词,而稍差的我就会让其回答些简单的问题,并领读两三个单词,使其对英语更有兴趣。

综上所述,可以看到:只有精心设计每一次课堂提问,形成有自己特色、适合学生口味的提问艺术风格,才能达到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成为学生思维的向导,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赵梅峰

2011年12月21日

新目标初中英语七年级上册Unit1第一课时教学案例

一.教学课型:听说课

二.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新目标初中英语七上Unit1My name is Gina

教材处理:本单元的重点在于如何在一个新的场合下介绍自己和认识他人。让刚入学不久的初中新生用英语搭建起他们友谊的桥梁。学会用“What’s your name? / What’s her name? / what’s his name?”以及复习Starter U1-3 所学过的一些common English Greetings 来结识朋友。本课生词量不大,重点在于对学生的口语操练以及常用人名的熟悉。

三.教学过程:

Step1: 课前热身:通过欣赏一首英文歌曲,随着节奏的拍手以及一起说唱来激发学生进入课堂的状态并且引入本课主题“something about name”. (但是在授课中,发现学生不能很快熟悉这类chant, 本人为了抓紧时间进入课程,草草结束,并未达到预想的那种进入课堂的气氛。)

Step2: 新课导入并复习前面说学过的名词及句型;

1. Today, we will learn Unit1. My name is Gina. We know Gina is a girl’s name. First, let’s see something about Gina.

T: Look, this is Gina’s room, big and nice. What things can you see in her room?

S: I can see a/an clock, jacket, quilt, plant, ruler, lamp, trash bin…

T: Spell it, please.

(通过这一步骤,一是复习了前面所学的名词,也复习了前单元的句型。二是引入课文的Section A 1a 部分)

2. This is Gina’s classroom.

What things can you see in Gina’s classroom? Please write down.

Except for the things, we also can see many students in the classroom. They are talking with each other. (让学生熟悉第一单元的生词,并引导进入Step 3 )

Step3: 介绍人名以及对话操练:

1.Gina’s classmates: Jim, Mary, Alan, Jenny. They are making friends with each other.

Now, let’s listen how they are mak ing friends.

2. listening,让学生看课本,并对所听到的对话排序。

3. Pair work: Making friends with your partner.

让学生操练(What’s your name? I’m/My name is …)

Step4: Meet some new friends.

(导入“What’s her name? / What’s his name?)

1.Alice, Cindy, Grace, Helen, Eric, Frank, Bob, Dale;

(通过复习starter U1 所学的男名和女名,向学生介绍如何询问第三方的姓名)

What’s her name? / What’s his name?

2. 巩固“What’s her name? / What’s his name?“的句型,

呈现一些明星的图片,询问他们的姓名。

3. Group work: Know the students’ names in your group and make friends with them.

Step5: Listening: 课本section A, 2a,2b

listening

引导学生操练对话

Game: Let’s guess!通过文字的描述,让学生猜“What’s her name? / What’s his name?”猜的过程中,通过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不断地开口说“Her/His name is…?”然后逐渐的增加信息量,直至学生猜出真实的姓名。

Step6: Group work and report

1.教师演示:These famous people we referred are my good friends. His name is … Her name is … So , where are your friends?

2. 学生操练对话并做一个report

3. 上台展示

Homework:

四:教学反思

1.新课程的主旨主要是“以学生为主体,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的角色定位于示范者、引导者、合作者,而不是教师一言堂” 本人根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设计了大量问答、叙述、表演、讨论等形式多样的语言实践活动。但是在课堂中,并没有完全的做到很客观的去判断学生的实际操练过程。带着教师的主观想法:What’s your name? My name is …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句型,可以一笔带过的想法。所以忽略了尊重学生的思想情感和个体差异,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这节课设计的最根本宗旨。

2.机智教学,灵活过渡是每个优秀的英语教师所应该具备的个人素质。在本堂课上,我在引入本课的Step1部分,受到课堂用语的牵制,使得开头的介绍引入部分与前部分的铺垫脱节,过渡过于牵强,不够流畅自然。同时,我也根据青少年学生的心理特点,设计形式多样的活动,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趣味教学,激发、保持、巩固学生的兴趣,轻松愉快的开始、轻松愉快的过程、轻松愉快的结尾,使得整节课课堂气氛活跃、充满情趣。但是在处理听力部分的过渡中,过于牵强,似乎又把主角从学生那里抢了回来,把他们当成了完成我这个听力任务的工具。

3.教学内容“大众化”。不同的学生,对每一课的内容都会体现出不同的兴趣。所以,针对学习者构建知识结构,每一堂课都要求教师问题的设计也要根据难易,再由不同的学生基础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合理问题。在本堂课中,教师的主旨就是围绕“What’s your name? What’s her name? What’s h is name?”。教学任务设计虽然多元化,具体化。但是缺乏梯度化。忽略了最大限度地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多方思考练习、多方提高。

本节课在与组内老师认真研究和讨论下,让我受益匪浅。我不禁思考:在一节英语课中,怎样体现一节课的重点,怎样在某一特定的环节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怎样让不同的学生能有不同的所得,都是值得我去细细思量的。

《生命列车》

The Train Of Life

1.不久以前,我读了一本

书。书中把人生比作一

次旅行。

2.人生一世,就好比是一

次搭车旅行,要经历无

数次上车、下车; 时常1.Not long ago, I read a

book, in which a man’s

life was compared to a

journey.

2.The life of a man is just

like a hitchhiking,during

which many times we go

up and down. Now and

有事故发生; 有时是意

外惊喜,有时却是刻骨

铭心的悲伤……

3.降生人世,我们就坐上

了生命列车。我们以为

我们最先见到的那两个

人------我们的父母,会

在人生旅途中一直陪伴

着我们。

4.很遗憾,事实并非如此。

他们会在某个车站下

车,留下我们,孤独无

助。他们的爱、他们的

情、他们不可替代的陪

伴,再也无从寻找。5.尽管如此,还会有其他

人上车。他们当中的一

些人将对我们有着特殊

的意义。

6.他们之中有我们的兄弟

姐妹, 有我们的亲朋好

友。我们还将会体验千

古不朽的爱情故事。7.坐同一班车的人当中,

有的轻松旅行。

then things will happen

accidently, some of which

are to be unexpected

excitement,while some

heart-breaking sorrows.

3.When first embraced the

world,we are already on

the train of life. We take it

for granted that the first

two persons, our parents,

whom we are encountered

with, will accompany us

all the way.

4.Sadly,things do not go on

as we thought.Our

parents will get off the

train at a certain station,

leaving us, bereft and

helpless.Their love and

emotion to us and their

irreplaceable company

can be found in nowhere.

5.However,there will be

somebody else who will

get on the train. Some of

them will have special

meaning to us.

6.Some of them may be our

siblings , relatives and

friends, and we will also

expereince the

imperishable love.

8.有的却带着深深的悲

哀……还有的,在列

车上四处奔忙,随时准

备帮助有需要的

人……

9.很多人下车后,其他旅

客对他们的回忆历久弥

新……但是,也有一

些人,当他们离开座位

时,却没有人察觉。10.有时候,对你来说情

深义重的旅伴却坐到了

另一节车厢。你只得远

离他,继续你的旅程。

11.当然,在旅途中,你也

可以摇摇晃晃地穿过自

己的车厢,去别的车厢

找他……

12.可惜,你再也无法坐

在他身旁,因为这个位

置已经让别人给占

了…...

13.没关系。旅途充满挑

战、梦想、希望、离

别……就是不能回7.Some of our travelling

companions are quite

light-hearted on the way.

8.While some may bear

immense sorrow.Still

some ,back and forth, are

ready to hold out their

hands for others who need

help.

9.Some people alight off the

train, yet they are still

kept in the mind of the

other passengers for

long;some, to the opposite,

leave their seats without

being noticed.

10.S ometimes, the one,who is

dear to your heart, has

huddled into another

carriage. Nothing but one

you can do is just to keep

on going, far away from

him.

11.O f course, during the

journey, you may stagger

to another carriage to

look for him.

12.I t’s a pity that you will

never seat yourself beside

him because the seat has

been engaged by others. 13.N ever mind. The journey

头。因此,尽量使旅途

愉快吧!

14.善待旅途上遇见的

所有旅客,找出人们身

上的闪光点。

15.永远记住,在某一段

旅程中,有人会犹豫彷

徨,因为我们自己也会

犹豫彷徨。

16.我们要理解他人,因

为我们需要他人的理

解。

17.生命之谜就是:我们

在什么地方下车?坐在

身旁的伴侣在什么地方

下车?我们的朋友在什

么地方下车?我们无从

知晓……

18.我时常这样想:到我

该下车的时候,我会留

恋吗?我想我还是会

的。和我的朋友分离,

我会痛苦。让我的孩子

孤独地前行,我会悲伤。

我执著地希望在我们大

is full of

challenges,dreams, hopes

and departures--- but only

one thing is that you can’t

turn back. So, have a good

journey with heart and

soul.

14.S how your good-will to all

the passengers you are

encountered with, and

find the merits of theirs.

15.R emeber that someone

may oscillate just as we do

in the journey.

16.W e should understand

others just as we need

others’ understanding. 17.T he enigma of life is:

Where shall we get off the

train of life?And how

about the companions

beside us?And our

friends?We don’t know. 18.S ometimes I think:When

my time comes to get off

the train,shall I miss it?

I think I will.It is a

suffering when I part with

my friends.I will be sorry

for leaving my kids going

alone.I firmly hold that

when we get to the

家都要到达的那个终点

站,我们还会相聚……

19.我的孩子们上车时

没有什么行李,如果我

能在他们的行囊中留下

美好的回忆,我会感到

幸福。

20.我下车后,和我同行

的旅客都还能记得我,

想念我,我将感到快慰。

21.献给你, 我生命列车

上的同行者, 祝您旅

途愉快!

terminal,we will have

another reunion.

19.W hen my kids get on the

train of life, they have

only little luggage in their

travelling bags.

However,if I can leave the

beautiful memory in

them,I will be happy. 20.A fter getting off the train

of life, I will be content if

my fellow passengers will

remember me and miss

me.

21.T o you , the companions

on my train of life.May

you have a good journey!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玉蝉中学张航空 古希腊的学者普罗塔戈(Plutarch)早在3000多年以前就指出:“头脑不是一个需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把需要被点燃的火把。”教师的责任就是要用自己的星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火把,而有效的课堂提问正是这种星星之火。 一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的教学中,有不少教师的提问不注重提问的艺术性,没有真正地明确提问的目的,因而通常会出现以下几种课堂提问的误区。 1.提问的问题过于简单 诸如“Yes or No?”“Is there……?”“Do you see……?”等,表面上营造了热烈的气氛,但实质上流于形式、华而不实,不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积极性。 2.问题过于复杂,甚至超出学生的知识范围 如在还没讲授课文之前就提出“Describe the clou of the text”的问题,这大大超出了学生的理解范围,会让学生感到无所适从,从而抑制了学生的思维热情和信心。 3.对学生的回答只偏重结论,而不注重引导 如很少对学生提出“Why?”“How do you think about it?”等。这样就不善于了解学生的思维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缺陷得不到及时的纠正,思维水平难以提高。而有些提问只求学生的回答与答案一致,排斥求异思维,这样就大大地抑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二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与技巧 课堂提问是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上沟通的桥梁,但是如果教师没有经过计划和思考便随心所欲地发问将很难达到预期的效果。因此,教师应该在备课中花心思研究英语课堂提问的策略,而在授课中注重提问的技巧,才能最终将授课效果发挥到极致。 1.问题的设计技巧 第一,提问的整体性原则。在单位时间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依据教学的目的、重点、难点、疑点设疑置问,应注意提出的问题在宏观把握上的整体构成和各疑问之间在微观处理上的相互联系。单位时间内的群组疑问应涵盖本堂课的主要内容及其思维线路,让学生通过一系列的提问不断延展其思维轨迹、感知知识信息、把握突破途径,从而通过自我思考而获取新知、提高能力。因此,教师提问时一方面要加强各问题之间的相互构成、协调、配合、互补,另一方面要注意所提问题与课堂各因素之间的轻重、缓急、难易、深浅的发展序列组织,以达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效果。如在讲授《新目标英语》八年级上册Unit 4时可以组织出以下问题:How far is it from your home to school?How do you come to school?How long does it take?Are you late when you arrive at the school? 第二,过渡性。即将一个综合性的大问题分解成数个小问题来提问。如在课堂上请学生描述一幅建筑物的图片:“Can you describe the building in the picture?”时,为了消除学生的紧张心理,便接着问:What can you see on top of the picture?What’s the word can you see at

小学英语论文:基于话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新部编版.pdf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 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 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 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 xx市实验学校

小学英语论文 能言能语,又言又语 ——基于话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 【摘要】新课程小学英语教材多以“话题”作为编排教学内容的主线,但是话题被“沦陷” 的现象普遍存在。大多数教师按部就班地根据教材布局分模块进行教学,各模块孤立缺乏联系。本文结合PEP教材具体实例,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出发,整合教材,划分“话题”,使 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交际或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关键词】小学英语;话题教学;单元整体设计 目前PEP小学英语教材一律按单元进行设计和编写,大多数教师都对着主要模块(Let's learn、Let's talk、Let's read…)一一地进行教学,各个模块彼此孤立而缺乏语境或话 题的衔接。教师按照传统的英语教学模式,通常强调词→句→篇的教学顺序,这也是长期以来被认为的经典教学模式:单词、句式、语法、练习,每一个部分被清晰区分。教学模式单 一而固定,学生的学习是语言碎片的叠加,语言缺乏真实语境,可以说“一边学一边忘”。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理念与要求编写的教科书基本都是按照话题编 写的。教师可以以话题和功能意念为纲,在教学中将不同单元、不同年级的同一话题内容整合在一起设计跨课时、跨单元、跨年级的活动,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内容进行交际或交流, 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 课标指出,在小学阶段,学生要能用英语与教师或同学就熟悉的话题(如学校、家庭生 活)交流信息。小学毕业时学生应达到的二级要求中的话题目标是:“理解和运用有关下列话题的语言表达形式:个人情况、家庭与朋友、身体与健康、学校与日常生活、文体活动、 节假日、饮食、服装、季节与天气、颜色、动物等。” 因此,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从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出发,通过“话题”串联起各课时教学内容,关注“核心话题”,剖析围绕核心内容的“相关子话题”。在此,笔者结合 自己的教学实践与案例,基于话题的单元整体教学设计具体实施策略如下: 一、“话题”串线——整体设计单元教学内容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根据教学的需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对教材加以适当的取舍和调整。教师可以立足单元语境,依托语篇语义,划分几个紧密联系、环环相扣的话题来服务 单元主题,促进学生整体感知与理解单元内容。 以PEP小学英语六年级上册教材为例,依据课标二级话题,依托单元语境,整合各册的相关话题,六年级上册每个单元的编排顺序和各课时的话题如下:

英语课堂中-提问有技巧讲解

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易巾晶 英语课堂上,我正在热火朝天地给孩子们上着关于“英语一般现在时”的语法课。我写出了一个句子“He often play in the park”。提问:“这个句子正确吗?”大部分孩子立即回答“不正确”。“应该怎么改?”立刻就有思维敏捷的孩子要举手回答。我抽取了优生俊辉,他清晰流利地回答道:“一般现在时第三人称单数后动词应该加S。play 应该改为plays.”听完后,我很满意的示意俊辉落座,并继续提问:“谁能将这个句子变成问句?”又有三五名孩子举手要回答。我抽取了芝均,她也回答得完整流利。再提问:“谁能将这个句子改为否定句?”同样有四五名孩子立即举手,为了节约时间,我又抽取了举了手的欣悦,她也回答得完美无缺。我很开心的上完这堂课,发下了练习题,让孩子们继续做,有大部分孩子错误不断。 《学习的革命》中有一句名言:人的头脑不是一个要被填满的容器,而是一支需被点燃的火把。古语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人的思维往往从问题开始。 在全社会呼唤要积极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创新能力的今天,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精心设计问题、讲究提问艺术,要竭力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要千方百计地拓宽学生自由创造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展示各自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师应懂 得提问的技巧,才能不断引导学生、启迪学生进行积极思考。 Questioning(提问在英语教学环境中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也是所有的英语老师最熟悉的一个环节。教师通过提问,才能了解到学生是否理解并记住了知识点。提问,可以加强学生对语言知识的熟悉;可以帮助学生养成分析问题,积极解决问题的习惯;也能帮助学生在课堂上集中注意力,培养其思考的能力。提问是课堂教学最常用的策略之一,问答作为英语课堂中最普通的一种教学形式,对语言的习得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而且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在一定程度上取决于提问的策略性,即:提问的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浅谈初中英语课堂提问技巧 河西中学胡宜芳初中英语教学少不了课堂提问这一环节,然而有经验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以精心设计的提问启迪学生的思维,激发学习英语的兴趣,帮助他们理解旧知。如何在初中英语课堂教学中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呢?要想上好一堂课,教师必须要多掌握并运用一些提问技巧。 课堂提问要有目的性。教师提问并非无的放矢,随意发问,必须有明确的目的。其目的主要表现在:1、唤起学生注意,鼓励学生参与。2、检查学生的准备情况。3、调控整个教学过程,顺利导入新课。 课堂提问要有趣味性。提问设计要有情趣、意味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在思索答案时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教学。教师要着眼于课文巧妙的艺术构思设计提问,以唤起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 课堂提问要有针对性。教师要认真挖掘教材,设计出一些具有梯度,由易到难,循序渐近的提问,选择确定不同的对象。对基础知识的内容进行提问时,可以面向中下程度的学生,面对知识难点的提问,就要面向中上程度的学生,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提问要面向全体学生,并且把握住时间度。如果只提问好的学生而冷落学困生,就会有很多的学生不敢地站起来发言;课堂上尽量让每个学生活跃起来。小组讨论形式会促使每个学生的思维随着课堂的节奏而活跃起来。虽然每个答案会不尽相同,这无关紧要,只要每个学生都能开动脑筋开

口说,这就够了。 课堂提问要有启发性。多编拟能抓住教学内容的内在矛盾及其变化发展的思考题,为学生提供思考机会,能在提问中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怎样设计提问启发学生思维呢?一是创设问题情境。二是要揭示矛盾,引起思索。三是要适当设计一些多思维指向、多思维途径、多思维结果的问题,强化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课堂提问要有鼓励性。学生回答问题后,教师应及时恰当地评价学生,应以肯定鼓励为主。即使学生回答不正确,也要肯定其勇于回答问题,勇于发表个人见解的精神,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写道:“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学生好好学习的欲望。”所以,多鼓励学生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抓住学生思维和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另外,教师在提问学生时要多用鼓励性的课堂用语。如:Try it again. Don’t give up. That is right. Your pronunciation is quite good. I agree with you. Great. Super. Well done. Congratulations. etc.这样做,可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克服自卑心理。 课堂提问要有多样性。教师要活跃课堂气氛,驾驭学生思维,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就必须灵活运用多种提问方法,提问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单个回答----由个别学生单独回答某个问题;小组讨论----由小组成员集体讨论,最后由小组代表回答,其他成员补充;全班讨论----

英语课堂提问与答问策略

英语课堂提问与答问策略

新课标下英语课堂提问与答问策略 The tactics of asking and answering in English classes among new curriculum stadard 摘要:提问是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教师的角度看,提问是教师输出信息、 传递信息和获得教与学的反馈信息的重要渠道。从学生学的角度看,提问使学 习者的兴 致得以提高,使创造性思维得以发展,使新、旧知识得以连接和巩固。另外提问还具有锻 炼表达能力,检查学习效果等多种功能,被视为“有效教学的核心”。 Abstract:The asking questions in a class is one of the importang component part of the class teaching. To a teacher, putting questions to pupils is a important channel of messages-out, transmiting messages and acquiring feedback informations about tea ching and learning. To pupil’ studying, the asking quewtions in a class improves pupils’interest and it improves scientific thinking. And it strengthens the new and old acknowledges and pieces together over them. In addition, the asking questions in a class can temper the speaking ability, it also can examine the studying results, and so on and so forth.So we treated it as the core of the effective teaching. 关键词:新课标提问策略答问处理策略有效教学 The key words: The new curriculum satadard The tactics about asking The disposal tactics about answering and asking effective teaching 在英语课堂上,师生问题贯穿始终。长期以来,因提问策略不当而导致课堂教学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当前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是提高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重要途径,也是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在课堂上如何教,学生在课堂上怎样学,一直是研究者探讨的重要问题。近年来,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经过了改革和总结,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但目前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就这些问题我进行了分析探讨,并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以求教于同行者。 一、中学英语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1 、填鸭式。有些教师上课时滔滔不绝,黑板写得满满的,学生不停地记笔记。这种满堂灌、填鸭式的教法带来很多弊病。教师讲得过多,他所能提供给学生独立掌握知识、主动训练能力的机会就越少,学生常处于被动位置,没有时间及时思考、消化、吸收,所学知识当然没法巩固。再有,讲得过多,重点不突出,学生掌握不了要领,课堂气氛也沉闷,学生客易产生疲劳。 2 、陈旧式。有些教师上课停留在原始的教学状态中,没有语音室,没有幻灯片,没有电脑等现代化的手段来辅助教学,甚至连录音机都少用,从始至终都只靠教师讲述,根本提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 3 、应试式。学生参加中考和高考,只有笔试,不考核学生的听说能力。为了适应学生答卷的要求,很多教师不注重听说训练,学生满脑子装的全是语法、句型和条条框框,听说能力很差。 4 、厌学式。学生学习死记硬背,有些学生甚至不识音标,不会拼读单词。往往按照单词的字母顺序,象读电话号码那样反复背诵、书写生词。结果,学生的“ 努力学习” 收不到应有的成效,学过的单词念不准,新的单词不会念,加上作业过多,越学越吃力,就会在心理上产生害怕、厌恶甚至抵触的情绪。 5 、母语式。有些老师较多地利用母语教学,把英语课变成汉语课。在初一外语教学中,由于教学内容浅,容易听得懂,易于用直观手段进行教学,不必处处借助母语翻译。但在初中阶段,一些教师还习惯用母语来讲授和解释,学习外语的气氛还没有较好地形成。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

《英语课堂教学策略——如何有效选择和运用》 读书笔记 由朱晓燕编著的《英语课堂教学策略》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语教师教育系列”丛书之一。这本书和一般的英语专业理论书籍不同之处是理论清晰、事实详实,有好多实用有效的教学技巧。但第一次看的时候确实有很多不懂之处,本学期的读书摘记我就选择这本书,静下心来,细心研读,一下子就被书中先进的教学理念和大量的课堂操作方式以及技巧吸引住了,自己感觉收获很大。 一是本书语言浅显易懂,内容实用,举例具体。从内容来看,本书建立了一个引导专业思考的框架,这里称之为概念图。作者以英语教师专业发展的迫切需求为出发点,以现实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以外国语言学、英语课程标准、二语习得和英语教学法等理论为依据,针对现行英语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原因,结合作者从事英语教学和教师教育近30年的研究结果,综合提炼出这个“英语教学策略的思路框架”。看完书后,我感觉自己对以往一些教学中的做法有了一个清晰明确的认识,同时,也能更轻松,更灵活地运用各种策略来进行课堂教学。我对提到的“有效提问”感觉印象最为深刻。感觉很好的解决了自己在课堂上进行提问的一些困惑,如在技能教学策略中,就“听力教学策略”,它就提出了“由简到繁,循序渐进”、“听前热身,介绍背景”、“指导方法,授人以渔”等的方法;“阅读教学策略”中,它就提出“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采用多种教法”等策略。如在提问方面:我们要注意提问的梯度,提问最好是由具体到抽象,由浅层到深层,由聚合到发散,由是非问题到what问题再到why问题;如:给学生留出足够的准备时间,一般以三到五秒为宜,最多不能超过20秒;又如:提问不只局限于教师提问还应该有学生提问。学生提问要注意制造自由的空间和安全的环境使学生可以毫无顾虑地提问。还要注意一堂课的整个过程中教师都应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时间,而不应将学生提问留到节课课结束之时。我觉得这些策略非常切实,特别符合我们英语的教学,如果能充分学习并利用这些策略,对不同水平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方法,使每个学生都有所学、有所悟,我相信,我们的英语教学成效定能得到很大的提高。 二是读完本书让我羞愧于自己在教学理论和策略方面知识的匮乏同时,更让我明白英语教学的成功应体现在“培养学习者在真实的情景中有效使用英语的能力”,反思自己以前的教学,好多都是自己一些粗浅的经验积累,在教学中很多时候只是随心教学,所以一直以来,自己成熟稳定教学风格形成方面没有取得重大突破,而阅读此书,让我了解了许多有理论支持的教学方法。如:语法翻译法、直接教学法、认知法、自然法、社团教学法、沉默教学法、全身反应法、暗示教的原“教必有法”从书中我悟到了想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必须充分认识到学法。. 则性和“教无定法”的灵活性特点之间的统一关系。教师不应拘于一法一策,囿于一方一圆,而是要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将各类方法加以组合和调配,在吸收、借鉴已有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发挥,逐步形成富有教师个人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是书中的好多观点让我深受启发:呈现学习任务时,应当向学习者描述任务中的问题发生的物理背景、组织和社会文化背景。并且,问题的呈现必然是有趣的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常州市新北区实验中学印新毅 提要:课堂提问是课堂语言交流的基本形式。如何有效进行课堂提问,增强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培养学生良好的语言运用习惯是本文要研究的主要问题。本文拟从“为什么问、问什么、怎么问”等方面,探讨有效课堂提问的策略与做法。通过对问题设计的研究,开展备课、上课、说课、评课、反思等一系列活动,有效改善课堂提问,寻找问题设计的基本策略与原则,有效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英语知识训练中最常用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和手段之一。教师如能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特别是教材中难点和重点,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不失时机、恰如其分地提问,不但能培养学生流利的表达,及良好的思维习惯,而且能活跃课堂气氛,密切师生关系,激发学习兴趣。然而在课堂教学中经常会遇到学生“问而不答”,甚至“启而不发”的现象。笔者认为,这与教师的提问艺术有很大的关系。心理学家研究证明,制约学生发言的心理情绪主要与他人和自己的情绪有关,特别是教师提问时对学生的态度——表情、目光、动作、语言等等,对学生回答问题的情绪有着很大的刺激作用。为此,教师提问时,不仅要对所提问题的角度、深度、坡度、广度精心设计;而且要注意所提问题的针对性和灵活性,更要通过适当的提示语,使学生在充满愉快、信任的气氛中展开思维,踊跃地回答问题。

在一些英语课堂教学中,我们经常能看到这样的情景:教师手拿一本书,问学生:“What’s this?”学生回答:“It’s a book.”继而把书放在桌上,又问:“Where’s the book?”学生回答:“It’s on the desk.”这种操练在初学句型时固然不可缺少。但从交际教学的观点看,这种明知故问、缺乏信息沟通的问答训练,只是通过直观的手法呈现语言,是机械性的、低层次的操练。课堂提问,作为英语课堂教学中至关重要的方法,同时还是一种很重要的交际手段。提问对培养学生的口语水平及良好的思维品质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正确把握提问时机,正确运用提问技能显得尤为重要。 一、提问的目的(为什么提问)英语课离不开提问,许多教学环节都与提问紧密相关,提问贯穿于整个英语课堂教学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不同时间,提问有不同的功能。 1、讲授新知识前提问:这类提问是为新知识的学习铺路搭桥,启发学生运用旧知识去获取新知识,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2、学习新知识时提问:可以抓住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引导学生思考解惑,逐一突破。在指导学生运用分析、综合、比较、概括等思维方法的同时,教给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的学习方法,也就是说,通过提问,提供学生思维的空间。 3、强化新知识时提问:这时的提问,能抓住知识的疑难点。在强化新知识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常会碰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难问题,这时教师巧设问题可以让学生由疑惑不解,进而积极思考,最后豁然开朗。 4、交际操练时提问:可以引导学生运用己学的语言知识和语言材料

(完整版)小学英语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小学英语教学中几个常见问题及解决策略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人们的目光进一步聚焦教育的主阵地——课堂,各种各样的教学模式、学习方法纷纷出现,课堂教学改革异彩纷呈,极具创造性、观赏性。似乎我们已经走进了新课堂,落实了新课标,似乎学生的英语能力得到了很大提高。认真审视一下当前的课堂教学,我们感到:不少小学英语教师对于新课程缺乏全面的、深入的理解,重现象不重本质,重形式不重实质,有的完全放弃了传统教学中的优秀方法,盲目“跟风”,追求“时髦”,致使课堂教学出现虚假的繁荣。 一、教材使用中的误区及解决策略 新课程倡导教师“用教材”而不是简单的“教教材”。教师要创造性地用教材,要对教材内容和各个版块进行重组和整合。教学内容的范围是灵活的,是广泛的,可以是课内的也可以是课外的,只要适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从学生的实际出发的材料都可作为学习内容。教师“教教科书”是传统的“教书匠”的表现,“用教科书教”才是现代教师应有的姿态。 (一)现象分析 1. 教“死”书,“死”教书 有的教师,不能恰当地以旧引新;更不会滚动已经学过的知识,巧妙帮助学生温故而知新;不会适度拓展,而是死搬教条:只会教本课时、本单元出现的内容,书本上出现的课上一字不漏详细地讲解,要求学生全部掌握;书本以外的,生怕学生不会掌握不敢拓展。如《牛津小学英语》4AUnit2PartD是操练There isn’t a / aren’t any… Here’s a…for you. Here are some…for you.的句型,有的教师采用多种形式,帮助学生把书上八幅图里的内容练得相当熟练,就是没有想到把以前所学的文具类,学习用品类,家具类单词等滚动进去操练。出现这种现象,主要是教师对教材不熟悉,缺少有意识地随时帮助学生复习的意识。 2. 照本宣科,死搬教材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浅谈英语课堂提问的艺术 发表时间:2012-01-13T16:06:34.687Z 来源:《考试与评价》教师版2011年第11期供稿作者:李英 [导读]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次数不仅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频率,也反映了课堂节奏的快慢。 李英徐州市铜山区大彭镇中心中学 一、正确把握提问的频率 教师在课堂上提问的次数不仅反映了教师与学生的交流频率,也反映了课堂节奏的快慢。课堂节奏是影响课堂控制的一个重要因素。由于学生的注意力集中时间较短,会出现注意不稳定或注意范围狭窄的现象。而且,我国学生是在缺少目标语的语言环境中学习外语,再加上大班教学的客观环境,学生注意力不集中的现象更容易出现,因此保持课堂教学的快节奏和稍高的提问频率十分必要。为了节约教学时间,增加提问人次,扩大提问的覆盖面,需要师生之间的默契配合。教师应充分利用体态语调控全班学生的行为,甚至一个眼神都能成为督促学生时刻准备回答问题的信号,或是指挥学生个体答、集体答、依次答或随即答的教学指令。当然,并不是提问越多越好,过多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应接不暇,还容易使学生对提问产生紧张和厌倦的心理,而且会干扰学生的自主学习,直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果。课堂提问频率要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节奏相适应,并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做相应的调节,做到起伏有致,快慢相谐,相得益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此乃“文武之道,一张一弛也”。 二、合理把握提问类型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类型较为丰富,其中课堂秩序性问题运用较多。这种问题旨在落实教学计划,实施课堂活动和检验学生的理解状况,例如:let’s sing a song ,ok?/let’s play a game, understand?/ Who can read ? 等,在学习英语的初始阶段,学生主要以模仿正确的语音、语调,学习基本词汇和进行简单的句型操练为主,课堂提问的任务是保证学生有更多的模仿和操练的机会,例如:引出新词和新句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重复朗读或者做简单替换,此提问,只要求学生做出快速和正确的反应。故而,多数情况下,教师可采用“one by one ,pair by pair ,row by row ,group by group ,the whole class”等提问方式进行依次模仿和连锁回答,从而增加提问人次,扩大提问的覆盖面。在教学活动中采用程序性问题的提问形式不仅有利于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好奇心,还有利于教师控制课堂。 随着学生英语基础知识的增加,基本技能的形成和英语思维习惯的养成,在课堂教学中应增加课文理解性提问和有真实交际意义的提问比例,即教师应根据教材和学生的实际设计出能引发学生思考的问题。课文理解性问题是教师就具体教学内容进行的提问,教师运用此类问题可以给学生的阅读提供导向,检查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培养学生的听力,有利于突破教学重、难点;而有真实意义的问题有利于教师与学生沟通和交流,能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例如:“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 Why do you like it?”学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不仅要从大脑中搜寻相关的词汇,而且在聆听不同答案时也能扩展其词汇量,进而培养其用英语思维的能力,教师在设计此类问题时应注意由易到难的过渡,帮助学生作出正确的判断,这样有助于锻炼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三、巧妙把握提问时机 1.导入新课时提问 在一堂课的开始,教师以free talk 的形式,通过与学生回答交流,自然而然地过渡到新的学习主题,例如:在教学do you like +doing 句型时,教师可以用如下富有启发性和连贯性的问题导入新课:“I like apples/bananas? Do you like apples?”/what do you like? I like sports. I like playing football. What do you do after class? Do you like playing football? Why do you like it?”通过提问引出 do you like +doing 句型的学习,教师也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设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起学生强烈的解疑愿望。例如,在教学”what time is it?”这一句型时,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一个圆,再问学生:“what’s this? 他们可能会回答”It’s a zero /circle...”接着教师在圆内画一个小圆点,再问学生,他们可能会回答“It’ a cake /an apple...”最后,教师在圆内画长、短针或者标上数字,学生便会马上领悟:It’s a clock.”进而引出新句型:”what time is it?” 2. 新旧知识过渡提问 教师从一个知识点讲到另一个知识点时应衔接自然,多角度和多方位地设计各种问题,以发展学生的横向、类比、逆向和联想等思维方式,使学生不仅理解和掌握所学的内容,而且能利用已学知识去创造和探索。所以,教师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上设问可以帮助学生进行新旧知识的联系和整合,有利于突出知识的连贯性和整体性,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同时,还可以使学生养成注意力集中的良好习惯。 3. 强化重点时提问 一般来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主要句型)就是教学重点,设计课堂提问抓住了重点,也就抓住了主要的训练内容,教师备课时应准确把握好教学重点,并以此为主线,联系其他教学内容,从学生对问题的回答中,教师不仅可以了解其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还能根据学生的反馈信息及时补充与调整教学内容,并通过让学生反复操练促进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四、灵活掌握提问策略 1. 面向全体,兼顾差异 从提问的策略上讲,教师提出的问题后应目光扫视全体学生,使每一个问题都产生群体效应,保证全体学生都有时间、有动力对问题进行思考,同时,教师要针对不同的语言材料和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问”,实行分层次教学,以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操练的机会,并允许不同水平的学生在回答问题的深浅程度上有所差异。 2. 设置情景,化难为易 教师在提出问题时应精心简化问题语言,使用学生能听懂的词汇和句子结构表述问题。为了保证学生对问题的正确理解,教师可以使用图片、简笔画、板书和多媒体等直观演示以及表情、手势和动作等体态语言创设情景,以降低语言的难度,使学生在情景的提示下充分理解问题并作出正确的回答。 五、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会学生质疑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培养学生用英语思维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的能力。比如,在学习“Christmas”这一课时,教师拿出一张圣诞贺卡来启发学生的思维:“I got a postcard yesterday. Do you have any questions about it?”学生的发散思维会由这一张贺卡而延伸开来:“where is it from? What does it say?...”教师顺着学生的提问自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英语课堂提问策略 余丽娟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湖南长沙410004 [摘要]课堂提问一直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恰当的课堂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生 成为课堂的主体。然而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课堂提问所存在的问题却不容忽视,本文就存在的五个问题,根据衡量提问有效性的标准分别论述了所应采取的解决办法,使课堂提问真正成为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创新能力的主渠道。 [关键词]英语课堂;课堂提问;提问策略 [中图分类号]G 712[文章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1- 5136(200502-0117-03 Strategies of Teacher ’s Putting Q uestions in College E nglish Class Y u Li -juan (Changsha S ocial W ork C ollege ,Changsha ,Hunan 410004 Abstract :Putting questions in class is a important component in English teaching.The appropriate wa y of asking questions can inv oke the students ’learning interests and creativity ,and can make the students the principle part in the English class.H owever ,we cannot neglect s ome problems of putting questions that exist in the English class.The paper p robes into the in fluences of teachers ′questioning methods on student s ′learning effect s in college English classes.The effective way of questioning can be a main channel to open out the students ’thinking and enhance the students ’creative ability.K ey w ords :college English ;teaching in class ;teaching methods ;art of putting questions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 英语专业论文

如何巧妙设计英语课堂提问 合适的课堂提问,是一门艺术,它往往能把学生带入一个奇妙的问题世界,使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答案,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有效地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对于缺乏自制能力的学生来说,有效而恰当的提问,更能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下面是我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试着从几方面对如何有效恰当的课堂提问进行了探讨: 一、注重提问的原则 (一)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提问不等于启发式,好的提问才是启发式提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其思维能力。如:我讲授三——六年级英语提问时就不是很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只是机械的训练学生的口语,回顾旧知。所以今后的提问应该注意启发学生的思维,让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应此教师提问如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他们就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引人入胜地、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 (三)难易适度的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尤其是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问题解答,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如:我在教授五年级牛津英语的时候,刚开始上课时,我总是把低年级学的一些简单的常用语(How are you ?How old are you? )等来提问,让学生有些许成就感,继而不断提高难度引导学生回忆Which …句型,把本课时的重点分解开来,生在不知不觉中就把知识学到手了。 二、注重学生主体性 素质教育主张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把学生真正当作学习的主体,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各种提问方式,既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提问的积极性,又可扩大提问的面,增加学生练习的时间和机会。所以我们的课堂提问方式,都必须做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培养加强学生的提问意识。 三、注重提问的艺术性 课堂提问是一种技巧,更是一门艺术,并且是教学中用得最多而又很难用精、用巧的艺术。 (一)把握提问的最佳时机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具有驾驭教材,了解学生,优选教法的功夫,而且要有善于根据教学中的信息反馈,审时度势,不失时机地进行课堂提问的本事。课堂教学过程中,灵机应变、适时提问的机会是很多的。如某位教师在教学PEP unit 2 《my schoolbag》 part A Let’s talk 时,在教学关键句前,出示一个很重的盒子,且里面套着很多小盒子。 T:what’s this ? S: It’s a box 。 T:please weight it ,how do you feel? 待学生拿一拿盒子后说:很重。这时及时教学heavy 一词。学生会产生盒子里有什么东西的念头。这时我马上提问:what’s in it ?(随后要学习的新句)guess.让学生猜一猜。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三技巧

高中英语课堂提问三技巧 学中班级大(一般为50~60人),水准差别较悬殊的现象,增大了教师在课堂中对提问把握的难度。有些教师担心提问多了,课堂纪律往往难于驾驭;提问少了,师生之间很难沟通,教师也难以了解学生对所教知识的掌握水准。提问过难,水准较差的学生会感到不适合也容易造成学生中的两极分化;提问过于简单,则失去了提问的价值,也使学生对回答问题失去兴趣。其实,提问也是有技巧的,准确把握提问时机,精心设计提问难度,灵活使用提问方法,同样会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自如地驾驭45分钟。 一、准确把握提问时机 提问是丰富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是锻炼学生听说水平和英语思维水平的重要手段。教师在讲解中适当地插入一些提问,能够有效地控制学生的注意力,既起到锻炼学生思维与听说水平的作用,又能够起到组织教学的作用。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巧妙设问,即时吸引学生注意力,这是体现教师教学的重要方面。 根据提问的时间与作用,提问分为以下几种: 导入式提问——在导入新课时提问,目的是吸引学生对新课的兴趣。 讲解式提问——在讲解过程中提问,目的是引导学生对所学课文深入思考。 复习式提问——在讲完课文后提问,目的是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 以高二英语下册Unit 15中的Lesson 58 NOISES IN THE NIGHT(Ⅰ)为例:本课是一篇相关一起侦破案的课文,如果讲解形式过于单调将不利于学生注意力的稳定,可能会使学生迅速出现疲劳现象,使原本情节曲折的故事变得索然无味。所以,课前能够准备好以下的问题,以供课堂讲授中随机提问。 1.What's the problem with a young lady? 2.Was her life in danger? 3.Who will get the lady's money when she dies? 4.Is her uncle the very person who wants to kill her? 5.Why did the famous detective decide to spend the night locked in the lady's room? 6.Who wants to kill the young lady? 通过提问1、2问题导入新课,学生们注意力就会被女主人公的命运完全吸引,新课在学生对故事结果焦急地期待中实行。 在学习新课的过程中,同样能够通过提问制造一些悬念,3、4问题使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紧张的故事情节吸引、控制着学生的注意力,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增,课堂的学习气氛紧张而又愉快。 最后,通过问题5检查、了解学生灵活使用所学知识的情况以及对课文的掌握情况。同时,问题6又为故事的续集NOISES IN THE NIGHT(Ⅱ)埋下了巧妙的伏笔。 另外,教师在提问时不应过于盲目,应随时注意学生注意力和情绪的变化,准确把握提问时机,即时提问,保持学生的有意注意。 二、精心设计提问的难易水准 课堂教学是当前中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要求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听说读写都要实行全面的培养。针对班级大,学生水准不齐的实际,英语教师能够精心设计提问的难度,使优、中、差学生都能够获取所需信息,起到“优生能吃饱,差生能吃了”的良好作用,启发出每位学生的学习兴趣。通常的做法是利用系列提问,从易到难。 设计如下: 1.In what part of the United States is San Francisco? 2.In the spring of 1906,what happened to San Francisco? 3.How many people lost homes after the earthquake? 4.How many people died in the earthquake and the fires? 5.What happened again in the city in the fall of 1989? 6.Can you tell the reason why there are earthquakes? 7.Why did the two worst earthquakes both happen in San Francisco?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浅谈英语课堂中的提问技巧 福清龙华职业中专学校林美莺 [摘要]提问是一种既传统又有效的教学方法,有“问”必有“思”,问题能引发求学者的兴趣和思维,也能让老师了解到学生掌握知识的情况,适时地调整教学方法与进度,促进课堂教学的效率。它是一门艺术,利用得当,将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课堂提问遵循原则技巧 1提问的依据 课堂提问是一种常见、传统的教学方法,几乎所有的教育者都会用的一种方法。它是以问题为中心来展示教学活动的教学方法,就是老师通过创设问题情景,引导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过程中努力地发现问题,探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由此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会学习并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完成一个教学过程。问题教学法作为一种积极互动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深化课程内涵,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课堂提问又是一门艺术,它要求教师遵循一定的教学原则,重视学生的情感,熟悉教材,巧设问题,有艺术地提问,对学生的回答具有预见性,并作出恰当的评价,才能很好地掌控课堂,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提问的原则 2.1启发思维的原则 教师的提问,应富有启发性。因为课堂提问本身不是目的,而是启发学生思维的手段。“满堂问”其实是“满堂灌”的翻版,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这与新教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是相悖的。因此,所提问题应能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求知欲,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引导学生的探索活动,并在探索活动中培养创造力。不能为提问而提问,教师必须明确启发式提问重在所提问题有价值和有意义,能够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展思维能力。 2.2激发兴趣的原则 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是学习兴趣,教师提问应该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即使他们有了学习的原动力,这是启发式教学的关键。为此,教师必须从教材和学生心理特点出发,步步深入地提出富有趣味性、启发性的问题,用科学的、艺术的、生动的语言,吸引学生去积极思维。2.3难易适度的原则 课堂提问必须做到难易适度。难度较大的问题,一定要设计成一系列由浅入深,由旧导新、从易到难的小问题,使学生通过回答问题,逐步突破难点,把握要领,掌握规律。要避免那些答案过于简单的问题,但问题也不可太难。只有适当的难度,才能引发学生的认知要求。与此同时,对不同层次的学生也应视其具体情况来把握难易分寸,使全体学生都能从解答问题中体验到获取新知识的乐趣。 3提问的技巧 英语课堂提问中,在遵循以上原则的同时,还要从职专学生的实际出发,注意以下几个技巧,提高教学效率。 3.1要因“材”(学生)施问 教师提出的问题必须符合学生认知能力和英语水平。学生智力水平、个性特点、年龄特征、兴趣爱好等具备不同层次,教师提问时要兼顾各类学生,难度较高的问题可以安排优秀学生回答,比较容易的问题由普通学生回答。对于性格内向,比较害羞和英语基础差的学生,可以事先把问题给他们准备,然后在课堂上予以鼓励,或者适当延长思考时间,让他们有足够的时间准备。中职学校的学生英语基础普遍较薄弱,但也有少数,甚至个别学生英语相当不错,他们只是因为其他学科的成绩差而无法进入普高,因此在教学中要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相对于大部分同班同学)的问题让他们来回答,这样既能使他们避免因教材内容简单而忽略听课,也能让他们体验成功回答问题的喜悦,从而积极地听课,参与课堂活动。在教学中,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提问要具有针对性,避免机械的提问方式,如按照座位顺序、座号顺序逐一进行提问。也不要一次性提出很多问题,让学生感到无法应对,失去信心。在中职学校,教师还要根据不同专业学生的特点,结合他们的专业知识进行提问,把文化课学习和专业课的技能掌握紧密结合起来,促进英语以文化课方式为 902012 年第5期(总第65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