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紫菜的食用和养殖在我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水产品养殖业中传统的并较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在藻类当中仅次于海带位居第二。随着2005年2月日本对中国产干紫菜和调味紫菜的限制进口配额的取消,极大地提高了紫菜生产者的积极性。中国紫菜养殖业实现了又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有数的紫菜生产及出口大国。回顾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时把握产业现状对紫菜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紫菜养殖业在世界紫菜市场中的地位

世界的紫菜养殖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个国家。其中,日本至2000年为止其养殖产量一直高居世界榜首。但是从70年代开始由于日本国内紫菜价格的低迷和需求的减少导致经营体及经营规模不断缩小,加之其它国家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占世界总体的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在1996年之前与中国基本持平,保持在10%左右,1997年开始持续下降。相反,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尤其是90年代后期更是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2000年中国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紫菜养殖大国,2009年中国占世界养殖总量65%,比1971年养殖初始增加了54%(见图1)。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兴起对世界养殖产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紫菜养殖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技术水平的落后以及渔场开发等条件的限制,紫菜产量一直低迷。紫菜养殖作为一个产业整体的发展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正式拉开了帷幕。回顾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见图2)。

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

226007)

作者简介:李博(1982-),女,博士,研究方向:水产贸易、产业经济、渔业经济管理等。

摘要:紫菜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中的代表产业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引进

外资,开发新品种,创新养殖技术,推动出口,加强协会组织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经过30多年的发展,紫菜养殖产业逐步趋于成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有数的紫菜养殖及出口大国。但是,分析研究发现紫菜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在高效率生产及稳定供给、原藻质量保证、市场开发、行业协会建设以及政府管理投入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政策对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紫菜;养殖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6.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2)

01-0090-07

第一个阶段为20世纪80年代初到1990年的初步发展期。在此阶段中,中国的紫菜产量一直保持在1.2万吨左右,养殖面积约6.2千公顷。产地主要分布在福建和江苏两省,其中福建省占全国养殖量的约82%左右(见表1)。养殖品种主要是中国的传统品种-坛紫菜。与此同时,以批发商资本为中心的日本投资方以补偿贸易的形式开始入驻江苏等地的主要紫菜产地,并成功地引进了条斑紫菜,开始试验性养殖(娄小波,2005)。这种补偿贸易的形式一直持续到90年代初,为江苏地区紫菜养殖业此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第二阶段为1991~2006年的快速成长期。在这一时期里,在条斑紫菜大规模养殖成功的背景下中国养殖业实现了较大的飞跃。产量由1991年的1.15万吨上升至2006年的9.21万吨,增加了7倍。养殖面积也在不断地扩大,尤其是2001年江苏省外沙滩涂渔场开发之后,养殖面积达到23.7千公顷。从产地分布来看,江苏、浙江两地的养殖量和面积的逐步扩大填补了福建省市场份额的缩小。如表1,2所示,2010年江浙两省的紫菜养殖量占全体的44%,养殖面积的比例为73.1%,分别比1991年增加了21.6%、43.9%。另外,山东和广东两省也有少量的生产。

数据来源:FishstatPlus 。

(%)

图1世界紫菜养殖国家的构成

图2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过程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万吨)

(千公顷)

9080706050403020100

121086420

706050403020100(年)

(年)

中国紫菜养殖业迅速成长的原因除拥有丰厚的自然资源以外,主要有以下四点。第一,紫菜养殖业技术革新积累的成果。如表3所示,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经过40多年的努力中国紫菜养殖业从采苗、育苗、养殖、加工等各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的进步,科技的进步为紫菜养殖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二,资本投入的增加,推进了条斑紫菜产业化的形成。90年代以后,相继日本、台湾、香港以及本地资本也纷纷投入到市场运作中。资本和生产设备的投入、国外先进技术的引进等条件的改善为生产扩大提供了重要的保证。同时也推动了产业化的进程,由原来的分散型、以养为主的经营模式转变为现在的规模经营,并形成了一条包含种苗、养殖、流通、加

工、出口及与之相配套的关联行业的,完整的产业链。第三,对日贸易壁垒的打破给紫菜产品出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表1

中国紫菜养殖产地的构成(按养殖量)

(千吨)

表2

中国紫菜养殖产地的构成(按养殖面积)

(千公顷)

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口带来了希望。1996年以来,世界最大紫菜消费国日本开始实行进口配额制度,并且进口国只限于韩国。这一制度的实施极大地限制了我国紫菜产品的出口。可喜的是经过中日两方的多次协商,于2005年2月日本宣布取消对中国产干紫菜和调味紫菜的配额限制,出口量的增加刺激了紫菜养殖业的发展。第四,协会组织的建设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江苏省紫菜协会是其中代表之一。如上诉提到的对日反贸易壁垒的案例,就是2004年由该协会组织发起,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取得的胜利。该协会还借鉴日本的先进经验开创了符合市场经济需求的招标投标的竞卖方式-紫菜交易会,改变了以往传统的讨价还价式的价格决定体系,协议成交等方式,避免了无序竞争,恶性压价等现象的发生(于宇民,2005),并且规范了产品分级标准,实现了产品生产的标准化。良好的市场机制的形成,极大地提高了紫菜养殖产业发展的效率和效益。

第三阶段为2007~2008年的回落期。经过1992~2006年的快速成长期以后,生产规模急速扩大的同时,无秩序的渔场开发和过度养殖等问题也日益突出,无视环境破坏等不合理的经济生产活动的进行,加之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了坛紫菜烂苗病的大规模爆发。养殖量从2006年的9.21万吨下降到2008年的8.15万吨,降幅达到11.5%。

第四阶段为2009~2010年的再次突破期。通过总结2008年发生的大规模烂苗病的失败原因与经验,改良养殖技术,规范作业标准,使坛紫菜的产量得以恢复,加上条斑紫菜产量的继续上升,中国紫菜养殖业又实现了一次突破性的进步。2010年的养殖产量和养殖面积分别比2008年增加了31.6%、55.1%

表3

中国紫菜养殖业技术发展过程

三、中国紫菜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拥有强大自然禀赋优势的中国紫菜养殖业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通过不断创新养殖加工技术,积极开展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外资,加强组织协会建设,推动出口创汇,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产业形成逐步趋于成熟。但是,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也是不容忽视的。

(一)生产效率低以及生产供给的不安定性

近年来随着紫菜加工业的发展及出口的增加,对紫菜加工原料的需求不断加大。为满足市场需求,条斑紫菜的主产地江苏省通过外延渔场开发等方式力图扩大生产,提高产量。但是,从图3中可以看出,江苏省的产量增加很大程度上是依赖于养殖面积的扩大,其单产水平则没有得到提高。并且,其它主要产地的单产水平从2008年开始也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如何提高生产效益是当前必须要解决的问题。从全国范围来看,紫菜养殖受气候、水温等自然条件的变化影响较大,由苗种退化和育苗养殖操作不规范等原因所引起的养殖病害问题亟待解决。同时,海洋环境污染问题对紫菜养殖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另外,我国目前的紫菜养殖还是以坛紫菜为主,产品结构过于单一,加大了养殖风险。应科学规划产业可持续发展方向,改善渔场管理制度,合理控制开发规模和发展速度,避免无秩序的开发和过密养殖。同时,不断改革育苗及养殖技术,制定标准化操作体系,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开发适应中国海域环境条件的品种和养殖方式,丰富养殖品种改善产品结构是提高养殖效率及产量的有效途径。另外,在发展养殖业的同时应注重海域环境保护,避免自身污染和外部不经济现象的发生。

(二)紫菜原藻的质量问题

目前,食品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国际上最为关注的焦点,许多中国紫菜加工企业也通过采取导入食品安全管理系统,规范操作等方式借以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品竞争力。但是,由于中国紫菜养殖的主体还是以养殖户为主,食品安全意识不高、专业知识储备不足、求量不求质的现象普遍存在,导致紫菜原藻的质量劣化,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质量。目前,养殖阶段的质量管理还是一个薄弱环节,有必要通过对养殖户进行食品安全管理的意识和知识的灌输。应充分发挥紫菜加工企业在资

金、人才、技术和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和养殖户建立广泛的契约合作关系,提供技术指导以及资数据来源:中国渔业统计年鉴。

(万吨/公顷)

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0

图3中国主要紫菜养殖产地单产

金、生产设备上的支持。这样,不仅可以解决加工企业原料确保的问题,也能从源头上保证紫菜的质量,回应国内外消费者对高品质紫菜产品的需求。

(三)国内外消费市场的开拓问题

近几年日本、韩国等主要紫菜产地都把推动出口作为产业发展的战略重点。2008年日本在巴黎、澳门、上海等地开展了一系列的营销活动力图打开国际市场以弥补日本国内紫菜消费的低迷(日本全国紫菜贝类渔业协会,2008)。韩国也在日本、新加坡等地,利用韩流的影响挑选韩国料理店密集的地方进行产品宣传,近几年的出口量明显上升。然而相对这些国家中国在开拓国际市场上的努力不足,出口量增幅不明显。同时,随着人民可支配经济能力的不断提高,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国内紫菜消费需求的潜力显而易见。日本早在1997年就已经意识到中国国内紫菜消费市场的潜力并尝试进行市场开拓,近些年在上海成功获取了可以抗衡其他大牌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娄小波,2005)。可以预见在未来的国内外市场上围绕紫菜产品的竞争将会愈演愈烈。如何在市场争夺战中取胜,是中国紫菜业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以中国加工出口企业为主导从降低成本和产品差别化这两个市场战略出发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建议采取以下两点具体措施,一是在改善生产设备等硬件设施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加强和养殖户以及其他产业经济主体间的统合联系,建立信任合作关系,通过完善产业群建设实现产业内资源和信息的共享,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加快产业升级速度以提高产业生产性。二是依据市场特性和消费者需求特性将产品细分化,提高深加工及产品开发能力,开展品牌战略并加大营销策划和宣传力度,加强食品安全建设实现产品差别化。另外,目前我国的紫菜消费还是以传统品种坛紫菜为主。条斑紫菜则主要以出口为主,其在国内的消费形式主要集中在调味紫菜和业务用紫菜两个方面。提高国内消费者对紫菜产品的认知程度,有助于更好的发掘市场潜力。

(四)行业协会建设问题

一个产业要想实现健康有秩序的发展,行业协会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目前,我国紫菜行业的协会建设还尚未成熟。在如何构建中国紫菜行业协会的问题上江苏省紫菜行业协会的案例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好的经验可循。其成功之处在于脱离政府职能的管辖,采用自发、自营、自养的运作模式,通过减轻行政管理的负担从而强化了应起到的服务产业发展的功能。并且树立产业发展的共同目标,作为连接养殖、加工、出口行业的纽带,行业协会将产业内经济主体间的竞争关系转变为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带动了整个产业的发展。但是,目前中国紫菜行业协会主要是面向加工出口企业提供服务,建议将分散的渔民也列为其服务对象,建立交流平台引导他们进行正确的生产经营活动,并保护其利益。同时积极组织参加国内外展销活动,制造中国紫菜产品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协助企业开拓多元化销售渠道。

(五)政府的宏观调控和政策扶持问题

在保证生产稳定性和原藻质量安全、提高生产效率方面,政府应加大用于健康育苗、养殖技术研究和推广方面的投入,加快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速度,还需要制定质量标准,推进紫菜养殖的标准化建设,加大食品安全的管理和监督力度。并且组织专业人员对养殖户进行技术培训规范其操作。此外,政府应扶持能够有效参与市场竞争的经营主体,为其扩大生产规模和数量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使其更好的发挥对周围分散渔民的带动效应实现产业经济。同时还要指导出口企业参与国际标准认证,加强和国外的交流合作,并向企业提供国际市场信息,帮助其制定有效的市场开拓战略。政府还需要支持并规范民间行业协会组织的建设,协助并指导行业协会更好地发挥其市场功能和社会功能。

参考文献

[1]顾汉忠,施锋.南通市条斑紫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和途径[J].海洋开发与管理,2008(1):84-86.

[2]林增善.我国紫菜养殖现状及其进展[J].现代渔业信息,1986(6):13-16.

[3]赖平玉.2008年秋季福鼎市坛紫菜病烂情况调查与对策[J].现代渔业信息,2009(7):6-9.

[4]沈豹.江苏紫菜产业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J].渔业致富指南,2004(4):10-11.

[5]宋武林.坛紫菜烂苗原因分析及预防对策[J].福建水产,2009(6):72-75.

[6]膝亚娟,史志伟.连云港紫菜养殖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J].水利渔业,2005(4):114-115.

[7]于宇民.办农产品行业协会的发展和启示-江苏省紫菜协会调查报告[R].中国农村经济,2005(3):39-40.

[8]朱孔文.半浮动筏式条斑紫菜大面积减产的原因[J].中国水产,2007(7):57-59.

[9]张卫兵,周群霞等.ISO22000及HACCP原理在条斑紫菜一次加工中的应用[J].中国食物与营养,2011(11):35-38.

[10]娄小波.中国紫菜的加工贸易消费实况调查(中国における海苔の加工貿易消費実態調査)[R].平成16年度水产物流通全球

化对策事业调查报告书(平成16年度水産物流通グローバル化対策事業調査報告書),2005(3):4-7.

[11]日本全国紫菜贝类渔业协会.紫菜业界的现状-平成20年度动向-(ノリ業界の現況-平成20年度の動向-).2008(1).

[12]娄小波.中国紫菜的加工贸易消费实况调查(中国における海苔の加工貿易消費実態調査)[R].平成16年度水产物流通全球

化对策事业调查报告书(平成16年度水産物流通グローバル化対策事業調査報告書),2005(3):37.

Analysis of Development Process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China Laver Aquaculture

LI Bo

(Nantong Vocational College,Nantong226007,Jiangsu,China)

Abstract:Laver aquaculture is a representative of China aquaculture industries.From the1970s, through a series of measures such as,the introduction of foreign investment,developing new products,inno?vative farming techniques,promotion exports,strengthening of the construction of associations,abd China Laver aquaculture gradually matured.After thirty years of development,China,is now one of the few coun?tries in the world exports and seaweed aquaculture.However,by the analysis,it could be found tha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seaweed aquaculture while,high efficiency in production and a stable supply,quality as?surance of raw seaweed,marketing development,construction industry association and government invest?ment there were still some problems to be solved.Therefore,for these issues,to develop appropriate policy measures to solve laver aquaculture issues in China has an important significance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laver;aquaculture;development;current situation

我国水产养殖现状(详细资料)

1、简介:在过去20 年,水产养殖是世界范围内食品领域增长最快的行业 世界水产养殖以亚洲一些国家最为发达,主要有中国、日本、印度和东南亚诸国。我国是世界上从事水产养殖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之一,养殖经验丰富,养殖技术普及。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渔业调整了发展重点,确立了以养为主的发展方针,水产养殖业获得了迅猛发展,产业布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已从沿海地区和长江、珠江流域等传统养殖区扩展到全国各地。养殖品种呈现多样化、优质化的趋势,海水养殖由传统的贝藻类为主向虾类、贝类、鱼类、藻类和海珍品全面发展;淡水养殖打破以“青、草、鲢、鳙”四大家鱼为主的传统格局,鳗鲡、罗非鱼、河蟹等一批名特优水产品已形成规模。我国进行规模化养殖的水产品种类已达50 多种,工厂化养殖、深水网箱养殖、生态养殖等发展迅速。水产养殖业已成为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当前农村经济的主要增长点之一。 2、产量分析:中投顾问发布的《2016-2020年中国水产养殖业投资分析及前景预测报告》指出,中国的水产养殖产量已经达到4300万吨,有50%是不依赖饲料的,其中滤食性种类,草食性种类超过50%,再加上大量的杂食性种类,这三类占了全部种类的92%,肉食性种类仅占8%。中国的水产养殖是低营养级别的,我们用很少的渔业资源,养殖了大量的水产品。中国每年消耗的鱼粉大概是160万吨,其中100万吨是进口,但从2000年以后中国进口鱼粉量就停止增长。最近20年中国消耗的鱼粉产量没有增加,但是我们的饲料产量持续增加,这说明中国使用鱼粉的效率在提高。中国每年使用的160万吨鱼粉,大概有55%是用于水产养殖,我们用少量的渔业资源,养殖了大量的水产品,中国是绝对的净鱼生产国。中国的水产养殖不但解决了我国的水产品需求、粮食安全问题,还为三农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而且中国水产养殖对环境更为友好。 尽管我国水产品产量每年都有变化,但 总体格局不会变化。其基本概念是: (1)世界生产 3 条“鱼” ,其中 1 条是中国产的。 (2)中国生产 3 条“鱼” ,其中近 2 条是养殖生产的。 (3)养殖生产的 5 条“鱼” ,其中 3 条是淡水生产的,2 条是海水生产的。(4)淡水产品中70%是由池塘小水体生产的。 (5)海水产品中80%是贝类(1000 万吨左右),绝大部分都不能出口。(6)自1996 年起,我国渔产量统计方法与FAO 接轨:藻类(138 万吨右)属植物蛋白质,不计入渔产量,而贝类直接统计重量(以往去壳,为体重的1/5 计)。 3:农业大环境下的产业比重:水产养殖业已成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在农村养殖产业中,凡有水面的农村,绝大部分都将水产养殖放在首位,成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重要途径。在动物饲养业中,我国养殖的主体是生猪,其次是家禽等。但它们的发展均需要粮食为依托。而水产养殖,其自然资源的利用率高,它们对粮食的依赖性远低于生猪和家禽。2007 年,全国配合饲料总产量为1 亿吨,其中水产配合饲料仅占养殖总饲料的10%左右。而且鱼类等水产品均为冷血动物,不必消耗大量的能量维持其体温,故饵+料报酬低,饲料利用率高。因此,对粮食不富有的我国,优先发展水产品养殖应是粮食安全的重国策之一。在动物饲养业中,我国养殖的主体是生猪,其次是家禽等。但它们的发展均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范文最新推荐------------------------------------------------------ 养殖业发展现状调研报告 近年来,**县养殖业生产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得以蓬勃兴起,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一片看好。为了进一步准确摸清全县养殖业生产形势,最近,我们对**县养殖业生产情况,进行了一次比较全面的调查了解,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发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一、主要优势 1、养殖主业比较突出。据统计,2007年全县出栏(笼)猪114.6万头、牛5.25万头、羊91.1万只、家禽3022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71247吨、42800吨,实现养殖业产值27.51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52.3%,占据了农村经济的半壁河山。今年1-9月出栏(笼)猪87.76万头、牛3.97万头、羊60.53万只、家禽1789.6万羽,禽蛋、水产品产量分别达41035吨、24601吨,养殖业产值达17.9亿元,同比增长2.6%。 2、规模养殖比较迅速。全县正逐步实现由千家万户散养向规模化、标准化养殖模式转变。目前全县共有各类养殖大户2018户,畜禽养殖小区31个,常桃路养殖示范带已经成型,特别是生猪和蛋鸡养殖实现了飞速发展,生猪生产结合标准化规模养殖场建设项目的实施,已初步建成四喜、济庆、兴旺、宏慈等八大生猪标准化养殖场,三阳镇、陬市镇、青林乡、枫树乡4个万头猪场正在规划筹建中,**县2007年还被确定为全国生猪调出大县,1000羽以上蛋鸡养殖户达1046户,蛋鸡存笼总量达612万羽,已成为全省蛋鸡养殖大县之一。 3、服务体系比较健全。全县重新组建了乡、村两级动物防疫队伍,新招聘乡镇专职动物防疫员 1 / 6

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历史和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历史角度入 手,以时间为线索,介绍我国保险业的发展并阐述我国现在保险业的现状。 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发展历史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拼三余一"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史 (一)中国保险业的开端。 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加强了对我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的侵略。外国保险公司纷纷登陆中国,中国保险市场逐渐形成。外国保险公司凭借不平等条约所持有的政治特权扩张业务领域,利用买办招揽业务,垄断了早期的中国保险市场从中,攫取了巨额利润。 面对外商独占中国保险市场,每年从中国掠夺巨额利润,致使白银大量外流这一严峻事实,中国人民振兴图强、维护民族权利、自办保险的民族意识被激起。在此情况下,1865年5月25日义和公司保险行在上海创立。义和公司保险行,是我国第一家自办的保险机构,其成立打破了外商保险公司独占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为以后民族保险业的兴起开辟了先河。 提到保险业就不得不提到航运业,保险与贸易两者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轮船招商局于1872年在上海成立,是中国人自办的最早的轮船航运企业,也是现在的招商局集团的前身。它不仅是中国现代航运业的起点,也可以说是中国保险业的源头之一。轮船招商局自创办之日起就深刻明白保险对于航运业的重要作用。作为一种打击竞争对手的手法,早期依附于外商航运业的外资保险公司听命于上司,为了击垮轮船招商局,对其所属船舶百般刁难。收取高额保费、对中国本土产的船只不保等限制。以李鸿章为代表的洋务派,为适应航运业发展的需要,先后创办了“保险招商局”、“仁和水险公司”和“济和水火险公司”等官办保险公司,取得了较好的经营业绩,并坚持与外商保险公司进行斗争,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商对中国保险市场的控制。当然,洋务派在保险业方面的努力不能改变外商垄断中国保险市场的局面。 (二)建国前在夹缝中生存发展的民族保险业。 到民国初期,中国民族保险业获得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一是民国初建需要刺激工商业的发展以稳定政权;二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美列强卷入战争,无暇东顾,大大减缓了洋商

【开题报告】紫菜生物肥的研制

开题报告 生物技术 紫菜生物肥的研制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紫菜是一个具有良好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海水养殖种类,主要集中在中国、日本、韩国、朝鲜。中国的主要养殖品种分为条斑紫菜(集中在江苏、山东等北方海域)与坛紫菜(集中在浙江、福建等南方海域)。实际上,坛紫菜也是我国特有的紫菜品种,产量占紫菜总产量的三分之二左右。目前,虽然我国与世界先进国家在总产量的差距已经缩小,但在人均产量、产值和产品质量、市场开发等方面还存在很大差距,没有结合国内的紫菜的品种和特点,将发展与创新的目光转移到我国特有的坛紫菜的生产和加工上来。 现在国内坛紫菜产业的开发存在着众多的问题。中国传统的紫菜食用形式过于单调,常见的只有干紫菜、即食紫菜等,销售价格在每公斤20-30元,因此产品附加值无法得到提高。因此,无论从营养的利用率、普及率而言,都未得到实质性提高,这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紫菜业的健康、稳定和可持续发展。因此,我国迫切需要将紫菜产业发展的关键步骤转移到紫菜养殖后的产品形式改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紫菜的价格上升,农民的养殖热情提高等方面。 紫菜是一种海洋蔬菜,从营养成分的角度来看,紫菜是一类全营养的典型的高蛋白、低脂肪、高纤维、高矿物质的健康天然绿色植物。紫菜中富含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以及碘、硒、铁、镁等微量元素。紫菜细胞壁中的多糖具有的保水特性能够提高植物的耐旱能力,对于普通养殖的农业植物或沙漠地带的绿化植物都有很好的保水功能;另外,还有保护细胞膜的作用,能够防止渗透压对植物造成的破坏,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盐碱的能力;而近年来,许多研究指出,寡糖是许多植物甚至动物的防御机制的重要分子,当动植物遭受病虫害攻击时,会出现某些寡糖的含量增高,这些寡糖能够刺激动植物提高体内的活性氧,引发体内一系列的防御信号,从而起到抗菌、抗病虫害等作用。所以,紫菜多糖和多糖的降解产物寡糖经处理后,能够向绿色农药方向发展,成为生物肥的另一重要来源。另外也有很多关于海藻生物肥方面的报道,海藻肥含有丰富的营养,含有大量的非含氮有机物,有陆生植物列法比拟的K、Ca、Mg、Fe、Zn、I等40余种矿物质元素和丰富的维生素,特别含有海藻中所特有的海藻多糖、藻朊酸、高度不饱和脂肪酸和多种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如植物生长素、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多酚化合物及抗生素类物质等,具有很高的生物活性,可刺激植物体内非特异性活性因子的产生和调节内源激素的平衡。海藻肥中的有效组分经过特殊处理后,呈极易被植物吸收的活性状态,在施用后2一3h进入植物体内,并具有很快的吸收传导速度。海藻肥中含有天然植物生长调节剂如: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和赤霉素等,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十九大报告提出:“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加快推进体育强国建设”、“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型发展”。 2018“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深入推进体育改革、增加体育产品和服务供给、提升体育健康服务水平,最终使体育成为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从而促进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和体育产业的发展。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特征:发展空间大、发展速度快、产业结构快速调整、产业融合发展。 ?产业融合发展:体育与文化、旅游等产业呈现融合发展趋势。 ?体育文化发展:群众体育、竞技体育、青少年体育、体育赛事、体育场馆等发展迅速,不断完善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服务体系。 ?体育旅游发展:中国连续多年保持世界第一大出境旅游客源国和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地位; 旅游业将向高品质和全域化发展,逐渐涌现多个体育小镇、综合体育公园、休闲旅游场所等体育旅游目的地及高端体育赛事游等体育旅游产品。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态势

关于广东

广州概貌 广州是一线城市,是广东省省会、副省级市、国家 中心城市、超大城市、国际大都市、国际商贸中心、国 际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综合性门户城市,是粤港澳大湾 区、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的核心城市以及一带一路的枢 纽城市。 广州具有优秀的体育基础及深厚的旅游文化基础。广 州自2010年举办第16届亚洲运动会以来,体育产业发展 形势良好,体育服务业和体育制造业加快发展,竞赛表 演业、健身服务业、体育用品业、体育彩票为主的体育 产业结构初步形成,产业发展规模扩大。

苏州的水产科技与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苏州的水产科技和水产养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苏州市水产研究所有限公司张伟明 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了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在强调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特别强调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发展为中心,在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实现发展速度、结构、质量、效益的统一。坚持可持续发展,就是要统筹人和自然和谐发展,处理好经济建设人口增长和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苏州渔业历史悠久,境内湖泊罗列,河港交叉,水产资源十分丰富,素有“水乡泽国”、“鱼米之乡”的美称。自古以“范蠡养鱼致富而自豪”。随着时代的变迁和人类的进步,渔业事业不断得到发展。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渔业事业更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发展是硬道理,但如何发展才能使苏州地区水产养殖业实现跨越式发展,真正成为在国际竞争中为一个成熟的优势产业是值得我们深思的。 一、苏州渔业形势分析 以2003年为例,苏州市渔业各级主管部门紧紧围绕渔业结构调整、渔民增收目标,不断创新工作方法,强化了信息引导、技术指导和市场疏导,克服了气候异常、水产品价格低迷、“非典”影响等不利因素,渔业生产形势总体好于2002年,呈稳步健康发展态势,出现了“三增”的可喜局面。即养殖产量增、生产效益增、渔农民收入增。全市养殖总产量25.1万吨,同比增1.03万吨,增长4.28%;实现产值38.71亿元,同比增7.1亿元,增长22.3%;13万渔业劳动力人均增收2910元,农民来自渔业的收入人均增收150元以

上。我市的渔业生产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产业特色区域布局进一步显现。一是着力建设“沿江”、“沿湖”渔业特色产业,充分发挥靠江傍湖的资源优势。初步建成了以河蟹、青虾、罗氏沼虾、鳜鱼为主的渔业经济圈。二是培育专业生产区域。如专业化、规模化养殖面积已占全市养殖面积65%以上,形成了如太仓的后桥、常熟的东张等扣蟹培育基地;昆山的石牌、巴城,常熟的辛庄、吴江的金家坝、同里,东太湖吴中的横泾等青虾养殖基地;吴江的鳜鱼及鳜鱼饵料鱼鲮鱼的养殖基地;相城的阳澄湖、湘城、吴中区东山横泾和吴江苑坪的河蟹养殖基地。三是培育主导产品生产区域。如青虾、罗氏沼虾、南美白对虾、河蟹、鳜鱼的养殖面积达70.3万亩,产值达21.1亿元,占养殖总产值的49.2%。 2、技术服务进一步加强,科技兴渔成效显著。一是加大先进高效技术的推广力度。二是积极开展各种技术培训,提高渔农民素质。三是积极开展新品、新技术的引进及示范工作。 3、水产品质量建设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并取得了明显成效。一是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水产品质量安全,从组织管理、环境治理及资金投入上做了大量工作。二是还专门成立了水产协会及阳澄湖蟹业协会,积极探索运行机制,提高无公害水产品生产的组织化程度。 4、品牌意识进一步增强,市场开拓力度加大。通过在各地开展的推养活动,进一步扩大了水产品在全国的占有份额。 5、水产品加工出现好的苗头。太仓建立了一个淡水鱼加工企业,带动了周边的养殖农户的发展。 二、水产养殖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我国农业保险的现状问题和发展 所谓的农业保险,是指对种植业(农作物)、养殖业(禽畜)在生产、哺育、成长过程中可能遭到的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提供经济保障的一种。保险机构通过保险的形式,组织农业从业人员集体互助,使受损单位或个人得到应有的补偿,以便及时恢复生产,保证农业生产顺利进行。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始终是关系人民事业发展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要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促进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而农业风险问题一直是困扰我国农业发展中的核心问题,目前农业保险是许多国家普遍实行的一种农业保障方式,其主要的目的是用于降低农业生产中遇到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所以大力发展农业保险,对于促进新农村建设,实现五个统筹发展战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保障农业和农村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稳定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目前农业保险在我国的发展却没有得到大力推行,很多问题亟待解决。 一.农业保险的历史发展与现状 1.1农业保险的初步发展阶段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的农业保险只是在局部地区进行了零星的试点,没有形成大的气候。我国正式的农业保险应该是从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的,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于1949年10月20日成立。次年,在山东商河、重庆北碚以及北京远郊试办牲畜保险;在江苏南通、陕西咸阳和北京远郊试办棉花保险。1951年在个别地区试办了油菜和水稻保险。1952年牲畜、棉花等农业保险基本覆盖了全国各地。1953年社会主义三大改造开始,按照国家指示除东北地区外全国基本停办了农业保险。1955年中国人民保险公司又恢复办理农业保险。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保险,经历了起起伏伏,由于当时的政治环境影响,主要是学习的苏联模式。尽管当时的保险模式还不规范,但不能否认,农业保险对我国农业的发展起了一定的作用。 1.2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 1958年至1981年是农业保险的停办阶段。1958年,人民公社建立后,政府在认识上出现的偏差,认为人民公社规模大,后备力量强,抑制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增强,灾害的损失,公社有能力弥补。农村保险己不适应新形势,没有必要再继续办下去。’ 1.3以商业保险为主的农业保险发展阶段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农民需要独白面对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1982年国务院决定恢复办理农业保险,在我国停办了24年的农业保险终于重新走上历史的舞台。1985年,国务院颁布《保险企业管理暂行规定》,这是我国开展农业保险试点业务最早的法律依据,中央在《关于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的十项政策》中也提出应积极兴办农村保险事业。1982年至1995年间,随着农业保险的恢复办理,农业保险业务曾一度出现繁荣状态,保费收入逐年增加。但是到了1996年,原中国人民保险公司组建中国人民保险集团公司,农业保险由其中的中保财产保险公司经营。中保财产保险公司作为国有独资的商业保险公司,在兼顾商业利益的前提下,对农业保险进行了构调整,停办了一些亏损的险种,从此,农业保险的规模逐年呈现负增长。由一于损失率高,如果保费按照损失率来制定,农民保不起;

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 摘要:保险业是我国金融业开饭时间最早、开放力度最大、发展步伐最快的行业。在党中央的关心下,在不断对外开放的 过程中,保险业坚持改革创新,行业面貌放生了历史性的 变化。虽然我国的保险业在近几年中发展迅速,取得了一 定的成绩,但是与国外发展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的差距, 落后于外国保险业整体水平的发展,在目前国内保险业发 展中仍存在诸多问题。本文主要介绍现在保险业的现状。关键字:民族保险业初级阶段

保险是以合同形式确立双方经济关系,以缴纳保险费建立起来的保险基金,对保险合同规定范围内的灾害事故所造成的损失,进行经济补偿或给付的一种经济形式。人类社会从开始就面临着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的侵扰,在与大自然抗争的过程中,古代人们就萌生了对付灾害事故的保险思想和原始形态的保险方法。我国历代王朝都非常重视积谷备荒。春秋时期孔子的 " 拼三余一" 的思想是颇有代表性的见解。孔子认为,每年如能将收获粮食的三分之一积储起来,这样连续积储3年,便可存足1年的粮食,即"余一"。如果不断地积储粮食,经过27年可积存9年的粮食,就可达到太平盛世。保险业作为金融的三大支柱之一,在经济发展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中国保险在中国已有200多年的历史,早在1805年,英国东印度公司就在广州开办了中国第一家保险机构,主要为鸦片贸易服务。但是真正意义上的民族保险业的开端还是在十九世纪后页。 一、目前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一)中国保险业的整体实力与核心竞争能力不断提升、经 济功能初步显现。 回顾保险业60年来的改革发展历程,虽然经历了曲折,但全行业始终坚持改革创新,在探索中国特色保险业发展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特别是党的十六大以来,在“抓监管、防风险、促发展”的总体思路指导下,我国保险业保持了又好又快的发展势头,在各方面取得了突出的成绩。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2012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15488亿元,同比增长8.0%,保险业增速继续在低位徘徊,而且增速首次降为个位数,与近20年来超过20%的平均增速形成了明显反差。从外部环境看,复杂严峻的国内和国际经济形势,通过实体经济、金融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等多种渠道传导至保险业,增加了保险市场稳定运行和风险防范的难度与压力。2012年,保险监管强调“风险底线”和“消费者权益”,取得积极成效。从国际

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紫菜的食用和养殖在我国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中国水产品养殖业中传统的并较具有代表性的产业之一,产业规模在藻类当中仅次于海带位居第二。随着2005年2月日本对中国产干紫菜和调味紫菜的限制进口配额的取消,极大地提高了紫菜生产者的积极性。中国紫菜养殖业实现了又一次飞跃性的发展。如今,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有数的紫菜生产及出口大国。回顾产业的发展历程,及时把握产业现状对紫菜养殖业的可持续性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中国紫菜养殖业在世界紫菜市场中的地位 世界的紫菜养殖主要集中在中日韩三个国家。其中,日本至2000年为止其养殖产量一直高居世界榜首。但是从70年代开始由于日本国内紫菜价格的低迷和需求的减少导致经营体及经营规模不断缩小,加之其它国家市场占有率的增加,占世界总体的比例呈明显的下降趋势。韩国的市场占有率在1996年之前与中国基本持平,保持在10%左右,1997年开始持续下降。相反,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不断上升尤其是90年代后期更是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2000年中国超越日本一跃成为世界第一紫菜养殖大国,2009年中国占世界养殖总量65%,比1971年养殖初始增加了54%(见图1)。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兴起对世界养殖产量总体水平的提高做出了巨大贡献。 二、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过程 中国紫菜养殖的历史虽然悠久,但是由于20世纪80年代之前技术水平的落后以及渔场开发等条件的限制,紫菜产量一直低迷。紫菜养殖作为一个产业整体的发展是在1978年改革开放政策的指引下,20世纪80年代之后才正式拉开了帷幕。回顾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四个阶段(见图2)。 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发展现状研究 李 博 (南通职业大学,江苏南通 226007) 作者简介:李博(1982-),女,博士,研究方向:水产贸易、产业经济、渔业经济管理等。 摘要:紫菜养殖是中国水产养殖业中的代表产业之一。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通过引进 外资,开发新品种,创新养殖技术,推动出口,加强协会组织建设等一系列举措,经过30多年的发展,紫菜养殖产业逐步趋于成熟,中国已经成为世界有数的紫菜养殖及出口大国。但是,分析研究发现紫菜养殖业快速发展的同时,在高效率生产及稳定供给、原藻质量保证、市场开发、行业协会建设以及政府管理投入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针对这些问题制定相应的措施政策对中国紫菜养殖业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关键词:紫菜;养殖业;发展;现状 中图分类号:F326.5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189(2012) 01-0090-07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e1533493.html, 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及思考 作者:唐劲松 来源:《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年第11期 【摘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不断提升,国民的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观,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之下,公众越来越关注自身的身体健康和精神文化享受,国家也投入了许多人力、物力和财力促进我国基础设施的完善和相关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因此,我国的体育产业迎来了自身发展的繁荣期。作为国民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产业对推动国家的稳定发展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对此,文章站在宏观的角度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结合该产业在发展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为提高我国体育产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提供借鉴。 【关键词】体育产业发展;现状;思考 【中图分类号】G8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688(2018)11-0235-02 新时代,体育产业在我国实现了快速的发展,与其他的产业相比,体育产业所涉及的内容和形式更为复杂,我国除了需要采取市场经济运作的模式加快体育产业的发展与建设之外,还需要综合考虑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发展的区别,结合针对性的发展策略和手段为体育产业的稳定发展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空间。 1 体育产业发展的现状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体育产业的起步较晚,但是发展速度非常快,同时产业形式越来越丰富和多元化,产业领域规模实现了较大的拓宽。如果站在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那么不难发现,体育产业中的产品质量实现了较大的改观,同时该产品生产企业的经济发展空间越来越大,实际的产业效益有了较快的提升。 1995年6月,我国结合目前体育产业发展的实施情况提出了体育产业的发展纲要,结合 该纲要的具体内容可以看出,体育产业在未来发展的过程中将会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质要求,积极地构建符合经济发展的体制,保证体育产业的结构合理,以结构的完善与不同产业之间的合理配合为依据,积极地构建规范的体育产业体系。另外,该纲要规定了体育产业的经济发展目标必须以主体产业为基础,实现各大产业之间的共同发展,体育产业之中的企业和相关的组织必须采取市场化手段实现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 1.1 以本地市场为主体的规模,市场体系的基本框架渐渐清晰 市场经济理论明确强调市场能够实现流通、生产、消费、分配之间的紧密互动,同时作为这四大环节的中心组成部分,体育产业以服务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切入点和核心,因此在生产实践运作的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规律,明确自身的发展方向和发展要求。

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策略(精)

水产养殖现状及发展策略 临汾市是山西省第二大水产养殖主产区。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进入21世纪,全市水产养殖业迅猛发展,渔业经济总量和规模大幅增加,在全市农业和农村经济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1水产养殖业发展现状 在水产养殖业发展进程中,临汾市以市场为导向,不断加强名优特品种和池塘养殖结构调整力度,大力发展生态、休闲、水库和淤地坝渔业,拓展渔业市场,实现了水产养殖业发展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方向的转变。一是引进优良品种,加快结构调整。先后从北京、石家庄、青岛、天津等国家良种场引进“新吉富”罗非鱼、鲟鱼、甲鱼、乌克兰鳞鲤鱼等优良品种,“新吉富”罗非鱼鱼种经过培育和饲养取得了良好效果,乌克兰鳞鲤鱼也形成规模生产。目前全市推广面积达到130.8hm2,名特优产量达2000余t,占全市水产品总量的50%左右。二是发展水库精养、推广网箱养殖。充分利用全市水库渔业资源丰富的优势,增加对中小水库的鱼苗投放量,如尧都区的涝河水库、曲沃县浍河水库和天河水库、侯马二库在苗种投放上增加了50%~100%,鱼产量增加到 4500~4650kg/hm2,不仅增加了经济效益,而且提高了水体利用率,同时通过开发垂钓、餐饮、观赏等休闲渔业,促进了全市渔业的健康持续发展。2011年,全市休闲渔业产值达到720万元,年效益超过300万元。三是搞好技术服务,提升产品档次。临汾市把渔业科技入户作为促进渔业增效、渔民增收的一项重要工作,确立了尧都区茂金甲鱼养殖专业合作社、侯马市秦村水产养殖场、洪洞县辛村水产养殖基地3个科技养殖示范点,引导和推进渔业科技化进程。同时,通过举办渔业技术培训班及水产养殖专家现场指导等形式,提高渔民的知识水平和养殖技术。四是加强质量监管,确保产品安全。加大电视、电台、报纸、网络等媒体宣传,让群众和养殖户了解和树立水产品质量安全意识。在养殖场建立养殖记录制度,规范生产记录和销售记录,杜绝违禁药品和其他违禁投入品的使用。同时把水产品质量安全纳入对县(市、区)渔业工作的年度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制度,大大提高了全市水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全市产地水产品质量安全抽检合格率达100%。五是抓好无公害生产基地建设,带动产业发展。全市积极推进无公害养殖基地和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培育打造无公害水产品品牌,以品牌带动产业结构调整和渔业产业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农业部级水产养殖健康示范场达到3个,省级水产健康示范场达到5个,健康养殖示范场创建工作在全省名列前茅。 2存在问题 虽然临汾市水产养殖业发展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急需解决的问题,如行业建设规模偏小,资源利用不合理,管理水平低下,科技含量低,产品质量不高等,具体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当前我市畜牧业保险工作的调查报告

关于我市畜牧业保险工作的调查报告 畜牧业保险是农业保险的重要分支,主要是指畜牧业在生产养殖过程中,因畜牧动物遭受流行病害、自然灾害、发生意外事故等多方面情况而提供保障的保险品种。根据国内外农业保险发展经验来看,如果只靠商业保险公司运作,而缺少政府在资金和政策上的支持,畜牧业保险是不能推行的,从而不能有效保障畜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畜牧业保险在我市虽然经历了几年发展,但目前仍属于新生事物,为摸清我市畜牧业保险情况,市畜牧兽医局组成专题调研组,通过查阅资料、到市农业局农业科、财政局企业科了解,并与有关保险公司和区县畜牧兽医局实地调研,形成了关于我市畜牧业保险工作的有关材料。 一、我市畜牧业保险现状 我市畜牧业保险分类,目前针对畜牧类的保险主要包括政策性保险和商业性保险。 1. 政策性保险: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等部门印发的《山东省农业保险新增补贴品种实施方案》规定,我省享受中央财政补贴的养殖业品种主要有能繁母猪、育肥猪、奶牛三类。主要保险责任为在保险期限内,因重大病害、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所引致的保险个体直接死亡的。 2.政策性保险基本保障水平:养殖业的保险金额,投保费率为6%,具体标准为:能繁母猪保险费60元/头,保险金额为1000元/头;育肥猪保险费30元/头,保险金额500元/头;奶牛保险费300元/头,保险金额5000元/头。

3.各级财政承担比例:根据市财政局《关于进一步扩大农业保险保费补贴品种的通知》规定:中央财政承担40%、省级财政承担20%、市级承担10%、县级承担10%,养殖户自行承担20%。通知并要求,各级财政部门应积极会同当地农业、畜牧和保险等部门,对下一年度的保险规模和补贴资金进行认真测算,落实保费补贴配套资金,及时编报上级财政补贴资金预算申请,确保财政补贴资金足额安排。 4.承保单位:根据省农业厅、财政厅《关于公布农业保险承保机构名单的通知》和市农业局、财政局《关于做好2013年政策性农业保险的紧急通知》规定,省里统一确定各区县农业保险的承保单位:人保财险承保m县;安华农业保险承保m区;中华联合财险公司承保m县。 5. 我市畜牧业政策性保险开展情况:自2007-2008年,结合国家的能繁母猪补贴政策,我市开始了能繁母猪政策性保险。2007年,全市共参保能繁母猪14.4万头,参保率为79.92%,全市完成能繁母猪保险理赔8076头,理赔额484.56万元,赔付率70.5%,保险公司不亏损。2008年全市共参保能繁母猪20.85万头,参保率为98.5%,完成能繁母猪保险理赔25019头,保险额1518.16万元,赔付率13 6.8%,保险公司亏损,之后我市再没开展相关保险工作;2013年、2014年m区单独由人保财险开展能繁母猪保险6万头和2.6万头,保险不亏损;2014年,m县从生猪大县奖励资金中拨出12万元,保险1万头育肥猪,安华保险承保,年底发放保险费108万元,保险公司亏损。其中m猪场2014年参保育肥猪2000头,年底获赔付21.6万元。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20多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 (一)我国保险业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中国保险市场基本上还处于一种寡头垄断。从中国目前保险市场情况分析,中国人民保险公司、中国人寿保险公司、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中国太平洋保险公司四大保险公司已经占有目前中国保险市场份额的96%。这就是说,中国保险市场虽然初步形成了竞争的格局,但这种以国有独资保险公司高度垄断市场的局面,特别是以少数几家保险公司寡头垄断市场的局面,就是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的特点之一。 第二,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还处于一个低水平。按照保险业发展的规律,保费收入一般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的3-5%。从目前西方发达国家而论,年保费收入一般都占本国国内生产总值的8-10%左右,而我国1998年保费总收入约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5%,在世界排名70位左右。从总体上来说,我们的经济还不发达,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同时又说明在建立完善的市场经济体系过程中,中国居民的保险意识与投资意识还要有一个提高过程。 第三,中国保险市场结构分布不均衡。从目前中国保险公司机构的分布而论,30家中外保险公司的总部基本上都设置在北京和中国沿海城市。保险公司分支机构虽然在大陆已普遍设立,但多数又集中

在人口密集、经济发达的地区和城市,这就造成了保险市场发育不均衡性。这种分布上的不均衡,对中国保险业的长期发展是不利的。 第四,中国保险业的专业经营水平还不高。粗放式经营与销售方式单一,产品结构简单与供给不足,以及缺乏专业人才是经营水平较低的显著特点。这都表明了当前中国保险经营水平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第五,保险市场还未形成完整体系。目前中国保险市场相对来说两头大中间小,即保险主体与保险市场发展很快,而中介组织发展缓慢。 第六,再保险市场发展滞后和保险监管亟待加强。目前监管还基本上处于被动的监管状态,监管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前瞻性不够。对于关系到保险行业稳定的偿付能力、资产负债质量、再保险安排等重要方面的监管力度不够。至于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还缺乏严密、完善的成套法律法规。 (二)我国保险业发展现状 1.保费收入规模迅速扩大 保险业是国民经济中增长最快的行业之一, 2006年全国保费收入达到5,641亿元,是2002年的1.8倍,在世界排名第9位,比2000年上升了7位。也就是说,中国保险业的国际排名平均每年上升1位。截至2007年底,中国共有保险公司110家,其中外资公司43家,比2002年底的22家公司增加了21家;中国保费收入达7035.8亿元,是2002年的2.3倍,同期,外资保险公司保费收入达420亿元,是

我国休闲食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我国休闲食品现状及发展趋势 摘要:介绍休闲食品分类,分析我国休闲食品产业现状及存在问题,就我国休闲食品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关键词:休闲食品;现状;发展趋势 以水产品和畜禽肉为主要原料,经过特殊工艺加工制成的休闲食品#肉类休闲食品包括肉禽类休闲食品"水产品类休闲食品。肉禽类休闲食品包括肉松"肉脯"肉干"肉粒"鸡"鸭和各式卤水禽蛋小包装熟制品;水产品休闲食品有鱼干"鱼松"鱼片"鱼脯"海苔和即食调理高档珍稀水产品等。以糖为主要原料,以芝麻"豆粉"花生或爆米等为辅料加工制成的一种介于糖果和糕点之间的食品。例如,豆酥糖"薄荷糖"麻酥糖"果冻"花生糖等。食用菌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较低脂肪"人体8 种必需氨基酸"丰富的矿物质及多糖"三菇化合物"真菌溶菌酶等生理活性成分。经过加工后的食用菌类休闲食品有香菇牛肉松"多味金针菇干"平菇肉松"食用菌蜜饯"菌丝米雪饼等。 2 我国休闲食品产业的现状 2.1 市场状况 近年来,我国休闲食品进入不断创新和发展新阶段,由过去地域化"小而散格局,演变到现在各种休闲食品连锁专卖。市场规模呈几何级速度增长,高出食品市场平均增长率20%。另外,随着我国旅游业的不断兴旺发展,休闲食品市场地位将越来越重要。有数据显示,2009 年休闲食品制造业创造工业产值 4 364.54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53%;实现销售收入4 304.03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1.39%;实现利润117.71 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2.87%。 休闲食品的零售连锁专卖2011 年已达150 亿元规模,占整体休闲零食市场(约960 亿元)的15%以上,而且份额逐年增加。近年来,虽然我国休闲食品产量有较大幅度提升,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一定差距,尤其同世界休闲食品消费大国美国相比,人均消费差距约为150 倍。随着我国人民经济收入"消费水平"健康意识的不断提高,未来我国休闲食品市场仍将会以高速度增长,发展潜力和生存空间巨大。 2.2 目前休闲食品产业存在问题 目前,休闲食品行业总体存在规模小"数量庞大"种类繁多"行业门槛较低"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中国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及趋势分析 体育产业发展前景展望 体育是金色的,耀眼的不仅仅挂在健儿胸前的金牌,还有一座远未被充分开掘的“金矿”——体育产业。 2014年,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推动大众健身。此次常务会议,从国家层面力挺体育运动产业,这无疑为这一产业的深化改革吹响了号角。 体育产业成为下一个“金矿”已经若隐若现。在业界看来,简政放权,给体育产业不断松绑,将释放出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其前景值得期待。 2013年,体育产业领域并不平静,如期而至的改革大潮和社会各界要求改变体育发展现状的倒逼与追问,当然还来自于体育界自身在改革破冰过程中所感受到的困惑与纠结;2014年,体育产业领域迎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求新求变所积聚的内在动力,改革大势所释放的利好与激励,当然也还来自于改革所必然触动的自身利益以及由此带来的挑战。 (一)政策红利释放 2014年9月2日,李克强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和大众健身,并制定了取消审批、优化环境等具体措施。国务院支持体育产业发展,使得体育产业摆上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高度,其灿烂前景值得期待,体育产业黄金时代正式开启。 似乎在一夜之间,体育产业成为产业政策红利的一个释放窗口。 继财政部发布9月初调整体育彩票竞猜规则后,备受关注的体育产业改革政策也相继落地。此次国务院常务会议,从三方面具体提出了改革体育产业的措施。 1、简政放权、放管结合,取消商业性和群众性体育赛事审批,放宽赛事转播权限制,最大限度为企业“松绑”。姚明就曾吐槽,要想办一个简单的街头3人球赛都得经过审批。下放赛事审批权限,将激发民间资本参与举办体育比赛的热情;转播权的出售,也可以带来充分的市场竞争,这些都会带来很大的商业效应。 2、盘活、用好现有体育设施,积极推动公共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在更好地服务群众的同时提高自我运营能力。近期,“大妈广场舞”成了舆论关注的热点。抛开其中的种种议论不谈,老年人对健身场地的“争夺”,从一个方面反映了我国全民健身事业发展的滞后,也表明体育消费尚有巨大潜力有待开掘。城市里的体育场馆,很多都建立在市中心,供给重要比赛使用,不仅利用率低,也不能满足广大普通民众的健身需要。

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永新县畜牧业发展现状及对策 一、我县畜牧业发展现状 2008年全县生猪饲养量达万头,出栏万头,存栏万头,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6%、8%、3%;肉牛饲养量万头,出栏万头,存栏万头,比2007年同期分别增%、%、%;家禽饲养量万羽,出笼万羽,存笼万羽,比2007同期基本持平;肉类总产量万吨,比2007同期增4%。截止2009年3月底,全县生猪存栏万头、出栏625万头,牛存栏万头、出栏万头,家禽存笼万只、出笼万只。从总体来看,我县畜牧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以下四个特点: 1、畜牧产业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比重不断增大,畜牧业对于加速我县农业结构调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及地方财政收入,保障市场供给和社会稳定做出了突出贡献。 2、畜禽品种不断得到优化,畜产品质量逐年提高。通过繁育改良、引进推广优良品种,我县良种覆盖率不断增大。近年来,我们始终坚持“以改促繁,以繁促发展”的方针,繁改体系建设不断加强。目前我县良种公猪覆盖率达100%,良种母猪覆盖率达90%以上;2008年,黄牛冷配完成万头。 3、科技兴牧作用不断强化,畜产品效益水平稳步提升。近年来,我县大力推广畜牧业新技术,使我县养殖业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高。

4、依法行政,稳步推进,动物防疫及畜产品安全整治工作有序推进;齐抓共管,群防群控,重大动物疫病防治工作有效推进。落实“两强化、五强制”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有效控制重大动物疫病。近年来,我县按照上级要求,全面开展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疫病免疫率达100%。认真贯彻畜牧行业法规,动物防疫、草原、饲料、兽医、兽药等执法环境和市场经营秩序进一步规范。 二、存在的问题 1、畜牧业结构不合理,难以适应市场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县畜牧业内部畜种结构中,耗粮型生猪比重过大,节粮型、经济型草食牲畜及家禽偏低。家禽品种结构中,良种禽比例小、档次低、产品质量不高,竞争乏力。产品结构中,肉类产量过大,蛋产量低,奶产量为零。这种结构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我县丰富的饲草饲料资源,致使资源闲置浪费,造成养殖成本过高、效益太低。 2、缺少畜产品深加工龙头企业。全县目前还没有一家上规模的肉食品加工企业,畜禽产品只能原产原卖,由于没有进行深加工,所以,产品附加值不高,经济效益低。畜产品生产、精深加工的产业链还没有很好地形成,直接影响了畜产品的附加值和综合效益,制约了畜牧业的快速长远发展。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我国保险业发展的现状及趋势 班级:投资Q1041 姓名:谭志华学号:100307025 摘要:保险从诞生到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成为现代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政府提高管理效能的重要市场化机制。在发达国家,保险已经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为人们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保险服务。保险已经成为现代市场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保险在现代经济社会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一)保险业是现代经济的重要产业 (二)保险业是现代金融业的重要支柱 保险业与银行业、证券业一起,共同构成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 (三)保险是社会风险管理的重要手段 从发展趋势看,保险业在全球风险管理体系中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四)保险业是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我国保险业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 保险业在我国发展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发展速度惊人。作为朝阳行业,我国保险业处于快速成长期,业务扩张非常快,加上国外保险公司的涌入,行业的繁荣,市场主体的增加,人口红利期的到来,投资理财观念的更新,保险业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行业规模迅速扩大 (二)保险市场体系逐步完善 我国保险市场已经形成了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所有制并存,公平竞争、共同发展的市场格局。 (三)保险改革深入推进 多家保险公司成功进行了改制上市。通过改制上市,保险公司资本实力大大增强,经营理念明显转变,为长远健康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四)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在传统的财产保险和人身保险业务基础上,保险业积极创新,服务领域不断拓宽。 (五)保险资金运用向多领域扩展 (六)对外开放取得积极效果 (七)保险监管与风险防范能力不断加强 (八)全社会的风险和保险意识不断增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