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产1000吨水性涂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年产1000吨水性涂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年产1000吨水性涂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目录

前言 (1)

1总则 (2)

1.1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2)

1.2编制依据 (3)

1.3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4)

1.4 评价因子 (7)

1.5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8)

1.6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11)

1.7项目特点 (14)

1.8 评价时段及评价技术路线 (14)

2 建设项目概况 (16)

2.1建设项目的名称、地点及建设性质 (16)

2.2 建设项目产品方案 (16)

2.3项目工程组成及生产设备 (18)

2.4主要原辅材料及能耗 (19)

2.5公用工程 (25)

2.6工作制度和劳动定员 (26)

2.7工程环保投资 (26)

2.8项目工程平面布置 (26)

2.9 厂区周边情况简述 (27)

3 工程分析 (28)

3.1工艺流程及污染环节 (28)

3.2本项目物料平衡 (33)

3.3 项目水平衡 (35)

3.4 污染源分布及其排放情况 (36)

3.5污染物排放汇总 (40)

4.建设项目周边环境概况 (42)

4.1 自然环境概况 (42)

4.2 社会环境现状 (43)

4.3 环境质量现状调查及评价 (46)

5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3)

5.1施工期环境影响分析 (53)

5.2 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55)

6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经济、技术论证 (66)

6.1施工期环境保护措施 (66)

6.2废水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68)

6.3废气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70)

6.4 噪声治理措施可行性分析 (71)

6.5固体废物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72)

6.6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可行性分析 (72)

6.7环境风险对策及安全措施 (73)

7 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分析 (74)

7.1清洁生产的概念 (74)

7.2清洁生产的意义 (74)

7.3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结构 (75)

7.4 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考核评分计算方法 (77)

7.5 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的基准值和权重值 (80)

7.6 本项目清洁生产评价 (82)

7.7 本项目清洁生产评价结论 (86)

7.8 清洁生产建议 (86)

8 环境风险评价 (88)

8.1 风险识别的范围和类型 (88)

8.2 评价等级及评价范围 (88)

8.3 风险识别内容 (89)

8.4 风险可接受水平分析 (92)

8.5 风险管理 (93)

8.6 环境风险评价结论 (103)

9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104)

9.1总量控制的目的 (104)

9.2总量控制的原则 (104)

9.3 环保主管部门下达的总量控制指标 (104)

9.4项目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可达性分析 (104)

10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06)

10.1环保工程投资分析 (106)

10.2环境效益分析 (106)

10.3社会效益分析 (107)

10.4经济效益评价 (107)

10.5环保综合效益分析 (107)

11 环境管理及监测计划 (109)

11.1 环境管理 (109)

11.2环境监测 (111)

11.3 环保设施验收清单 (113)

12 公众参与 (115)

12.1 公众参与的意义 (115)

12.2 公众参与的目的 (115)

12.3公众参与 (115)

12.4调查结果统计 (122)

12.5公参调查四性符合性分析 (128)

12.6公众调查结论 (128)

13 项目选址环境可行性分析 (131)

13.1产业政策的相符性 (131)

13.2 与国家土地政策的符合性分析 (131)

13.3 与×府厅发[2008]58号文的相容性分析 (131)

13.4 与环发[2012]77、98号文相符性相容性分析 (132)

13.5 选址合理性分析 (132)

13.6总平面布置合理性分析 (133)

13.7 小结 (134)

14评价结论及建议 (135)

14.1项目建设概况 (135)

14.2产业政策符合性结论 (135)

14.3环境质量现状结论 (135)

14.4环境影响预测结论 (135)

14.5环境保护措施结论 (137)

14.6总量控制 (138)

14.7清洁生产 (138)

14.8环境风险评价 (138)

14.9项目可行性分析 (138)

14.10公众参与 (139)

14.11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139)

14.12总结论 (139)

14.13建议 (140)

附图

附图1 地理位置及监测布点图

附图2平面布置图

附图3园区总体规划图

附图4 水环境功能区划图

附图5 工业园污水管网图

附件

附件1 委托书

附件2标准函

附件3发改委备案文件

附件4营业执照

附件5关于《××××工业园(二期)概念规划环境影响报告书》的审查意见附件6 关于同意××县工业园化工产业区安全发展规划的批复

附件7监测报告

附件8公众参与调查表

附件9 审批登记表

前言

改革开放近20年来,我国经济迅猛发展,各种建筑的大量兴建和住宅装饰热的兴起,极大地带动了建筑涂料的需求量。1999年,全国涂料产量约195万吨、建筑涂料产量约为130万吨,居美国、日本之后,成为世界第三大建筑涂料生产国。传统的油性涂料由于使用苯、甲苯等有毒有害溶剂,市场份额迅速下降。近几年出现的新产品—水性涂料,使用水作为分散介质,具有环保概念,已经逐渐取代传统的油性涂料,成为国内城市建设、家庭装修中墙面装饰的主力品种。

鉴于水性涂料良好的发展前景,××县××涂料有限公司投资200万元在××县工业开发区药化产业园建设年产1000吨水性涂料项目,其中水性内外墙乳胶漆300吨,真石漆300吨,内外墙普通腻子粉400吨。该项目已在××县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立项备案(永发改字[2015]70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53号《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为切实做好本建设项目的环境保护工作,××县××涂料有限公司于2015年10月委托××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承担该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该项目属于先建后评,补办环评手续。

我所接受委托后,即组织人员到项目建设所在地及其周围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现场踏勘,详细了解并收集了与本项目有关的资料,参照《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结合该项目的特点,编制完成了本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敬请有关专家和领导审查。整个评价工作得到了吉安市环保局、××县环保局、××县环境监测站和××县××涂料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1总则

1.1评价目的及指导思想

1.1.1评价目的

(1)通过现场踏勘及资料分析,查清拟建项目周围的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生态环境现状。

(2)通过工程分析和类比调查,摸清工程建设的规模和主要内容,分析施工期和营运期的主要污染环节、污染类型、排污方式及污染程度,预测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提出切实可行的污染防治措施,在达标排放的前提下,制定污染物排放的总量控制指标。

(3)从技术、经济角度分析和论证拟采取的环保措施的可行性,必要时提出替代方案。

(4)明确拟建项目所处位置是否符合规划要求,并且对选址及平面布置合理性进行分析。

(5)从环境保护角度对拟建工程的可行性作出明确结论,为主管部门决策和环境管理提供依据。

通过以上工作,使本评价达到为管理部门决策、设计部门优化设计、建设单位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的目的。

1.1.2指导思想

(1)以各项环境保护法规、评价技术规定,环境标准和本区域环境功能规划目标为依据,指导评价工作。

(2)项目必须符合国家产业政策,选址必须符合总体规划要求。

(3)坚持环评工作为优化设计服务,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方针,不断提高环评工作的实用性。

(4)评价工作将在利用本区各种已有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必要的类比调查和分析,力求全面、公正、客观;评价中要体现“总量控制”、“达标排放”、“清洁生产”的原则。

(5)评价内容力求主次分明,重点突出,数据准确可靠,污染防治及环境影响防治措施可行,结论明确可信。

1.2编制依据

1.2.1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2015.1.1;

(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03.09.01;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2008.06.01;

(4)《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2000.09.01;

(5)《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1997.03.01;

(6)《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2005.04.01;

(7)《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2012.07.1;

(8)《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011.03.01;

(9)《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1997.11.01);

(10)《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2004.08.28;

(11)《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53号,1998.11.29;

(12)《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 2015.06.01;

(13)《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第28号);

(14)《××省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2010.09;

(15)《××省环境污染防治条例》,2009.01.01;

(16)《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2013修正)(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13第21号令),2013.02;

(17)《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公告2006年第51号,2006.9.);

(18)《关于进一步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2012]77号),环境保护部,2012年7月;

(19)《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国发[96]第31号,1996.8.3);

(20)《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国发〔2005〕39号);

(21)《关于执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环发[1999]107号,1999.4.2);

(22)《关于切实加强风险防范严格环境影响评价管理的通知》(环发[2012]98号);

(23)《××省环境保护厅关于进一步加强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环评字[2014]145号,××省环境保护厅,2014.7.1;

(24)《关于进一步严格建设项目环评审批的通知》(×环督字[2007]189号);

(25)《关于加强高能耗高排放项目准入管理的实施意见》(×府厅发[2008]58号);

(26)《涂料制造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试行),中国发展和改革委员会2007年第24号公告。

1.2.2评价技术规范

(1)《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1);

(2)《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 2.2—2008)

(3)《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水环境》(HJ/T2.3—93)

(4)《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 2.4—2009);

(5)《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生态影响》(HJ19-2011);

(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HJ610-2011);

(7)《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

(8)《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环发2006[28号],2006.2.14;

(9)《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

1.2.3其他

(1)《××县××涂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水性涂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委托书》,2015.10.10;

(2)《关于××县××涂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水性涂料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执行标准的回复函》(××县环境保护局,2015.12);

(3)《××县××涂料有限公司年产1000吨水性涂料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4)××县环境保护局《××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书》

(5)××县××涂料有限公司其他技术资料。

1.3环境功能区划及评价标准

1.3.1环境质量标准

一、水环境功能区划及其质量标准

本项目废水排入溶江河,最终汇入禾水河, 根据××省水环境功能区划水环境功能均为Ⅲ类水体。溶江和禾水水体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其中悬浮物SS执行《地表水资源质量标准》(SL63-94)三级标准。标准值列于表1.3-1:表1.3-1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标准值单位:mg/L,pH除外

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项目位于××县工业开发区药化产业园,属于一般工业区,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属

于二类区,TSP、PM10、SO

2和NO

2

执行《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二级标准,

VOCs参照执行《室内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T18883-2002)中标准限值;具体环境空气标准值列于表1.3-2:

表 1.3-2 环境空气质量标准浓度限值单位:mg/Nm3

三、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

地下水执行《地下水质标准》(GB/T14848-93)中III类水体标准,详见表1.3-3。

表1.3-3 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单位:mg/L,pH除外)

四、环境噪声标准

项目位于工业园区,环境噪声执行《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表1中3类声环境功能区限值,环境噪声限值列于表1.3-4:

表1.3-4 环境噪声限值(等效声级LAeq:dB)

1.3.2污染物排放标准

一、水污染物排放标准

本项目生产废水只有生产设备冲洗废水,生产废水经厂区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生产废水执行《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工业用水水质》(GB/T19923-2005)表1中洗涤用水标准。生活污水经厂区污水处理站地埋式污水处理设施处理达标后排入溶江,其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中一级标准;待工业园污水处理厂投入运营后,项目生活污水废水经化粪池厂区污水处理站预处理后排入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处理达标后排入溶江,其废水排放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中表4中三级标准和工业园污水处理厂进水水质要求,工业园污水处理厂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B标准。有关污染物及其浓度限值见表1.3-5。

表1.3-5 废水污染物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单位:mg/L,pH值除外

二、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工艺废气:本项目工艺废气中粉尘执行《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二级排放标准,VOCs参考执行《天津市工业企业挥发性有机物排放控制标准》(DB12/524-2014)表2涂料与油墨制造标准。详见表1.3-6。

表1.3-6 工艺废气指标

项目职工食堂产生的饮食油烟废气执行《饮食业油烟排放标准(试行)》(GB 18483-2001)表2中小型标准要求,具体标准见表1.3-7:

表1.3-7 饮食业单位的油烟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和油烟净化设施最低去除效率

三、噪声排放标准

(1)施工厂界噪声执行《建筑施工场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523-2011),具体指标见表1.3-8。

表1.3-8 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单位:dB(A))

(2)项目噪声执行《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3类标准,具体指标见表1.3-9。

表1.3-9 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标准(单位:dB(A))

四、固废标准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执行《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GB18599-2001)及其环保部2013年第36号修改单,危险废物执行《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GB18597-2001)及其环保部2013年第36号修改单。

五、其他标准

××县环境保护局《××省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确认书》,确定本项目的总量控制指标见表1.3-10:

表1.3-10 总量控制指标

1.4 评价因子

一、影响因素和评价因子

1、影响因素的识别

本项目环境影响因素识别和影响程度见表 1.4-1,根据表中主要影响环节与环境要素相关分析结果,可识别出本项目给环境所带来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1)施工期主要影响为:给排水工程管道施工对沿途生态、土壤、地下水的影响,

厂区建设对周围环境空气、水环境、声环境带来的短期负面影响。

(2)运行期主要影响为:新建项目生产过程的废水、废气和固废和员工生活污水、噪声对环境的影响。

表1.4-1 环境影响因素识别

备注:S短期影响L长期影响+正面影响-负面影响 1微小影响 2轻度影响、3重大影响

2、评价因子的确定

根据项目的污染物排放特征及所在区域的环境污染特征,该项目环境评价因子见表1.4-2:

表 1.4-2主要评价因子一览表

1.5 评价等级和评价范围

1.5.1大气环境

根据工程分析,通过估算模式计算,本项目有组织排放污染物的最大地面浓度及占标率列于表1.5-1。

表1.5-1 各污染物最大地面浓度占标率计算结果表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定为三级。

大气评价范围为以排气筒为中心,半径为2.5km的圆形区域。

1.5.2水环境

本项目的外排废水主要为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循环使用,不外排。外排生活污水量为360m3/a(1.20m3/d),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为简单,由厂内污水处理站处理达标后经过工业园污水管网排入溶江河,流经约2.5km后,汇入禾水河,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分级原则,本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均为三级。

评价范围为排污口上游500m至溶江河与禾水河交汇处,溶江河与禾水河交汇处上游500m至禾水河下游4000m。

1.5.3声环境

本项目涉及的噪声源少,经采取消声降噪措施,厂界噪声不会有明显增加,周围声环境功能区划为3类,周边声环境敏感点较少。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环境》(HJ2.4-2009),确定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三级。

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为距离厂界外100m以内的区域。

1.5.4风险评价

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中关于风险评价等级的判定依据,评价工作级别按表1.5-2划分。

表1.5-2 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级(一、二级)划分

本项目拟建厂址位于化工工业园,不属于环境敏感地区。根据《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和建设单位提供资料,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均未被列入《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GB18218-2009)监控目录。本项目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辅材料性质均较稳定、无毒或低毒。因此,可以这样说,本项目的储存场所和生产场所不构成重大危险源(详见后面风险评价章节),将本项目的风险评价级别定为二级。

项目所在地不属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分类管理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令第2号)中规定的需特殊保护地区、生态敏感与脆弱区及社会关注区。根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HJ/T169-2004),环境风险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

1.5.5生态环境

根据本项目概况可知,本项目占地面积远≤2km2,项目所在区域为一般区域,且项目为工业类项目,项目用地属规划工业区,项目周围分布为工业企业,对生态环境影响很小,因此,本评价对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分析。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工作划分依据如下:

表1.5-3 生态影响评价等级工作划分表

1.5.6地下水环境

本项目项目不以区域地下水作为生产用水;项目生产过程中不会出现原料和产品接触地面的情况;各种化学品储存以及危废暂存区设置在生产厂房仓储区,且地面均采取了防腐防渗措施;废水池采用钢混结构并池壁采取防腐防渗措施,且污水处理设施采用地上钢砼结构,不会出现渗水进入地下;各类废水厂内处理达标后经单独管网接入工业园污水排放管,管网均采取防腐防渗措施,可有效避免废水通过自然沟渠排放所导致的地下水环境问题,因此本项目对地下水进行定性分析。

1.6 控制污染与环境保护目标

一、控制污染的目标

为控制污染,减轻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本评价将遵循达标排放、总量控制和清洁生产的原则,严格控制各污染物的产生和排放,减少项目对环境的影响,达到保护环境的目的。本项目的污染控制目标列于表1.6-1。

表1.6-1 污染控制目标

二、环境保护目标

厂区附近分布的环境敏感点(区)主要有村民、地表水体等,无珍稀动植物资源和自然保护区。各敏感目标与项目厂址厂界的相对位置列于表1.6-2和图1.6-1:

表1.6-2 环境保护目标一览表

年产1000吨水性涂料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3赣州市环境科学研究所

图1.6-1 项目敏感点分布示意图

1.7项目特点

本项目属于水性建筑涂料生产项目。其中水性内外墙乳胶漆通过搅拌机将各种石粉、水和其它添加剂搅拌混合,真石漆通过搅拌桶将真石漆树脂乳液、彩石粉、水和各种添加剂搅拌混合而成,内外墙腻子粉系列是一种配以各项基础性功能原料采用干粉搅拌器混合精制而成,该产品生产过程中无需加水,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固体粉末,该产品外售后加水搅拌均匀即可投入建筑施工用。所有产品生产过程中均没有发生化学反应,为纯物理混合过程,各个产品质量指标全部达到国家标准。项目所产生“三废”的污染物如下:

1)废气的主要特征污染物为生产搅拌过程时的VOCs(主要成分由酯醇类气体和乙烯、丁二烯、苯乙烯等组成)挥发,以及项目固体原料在投料过程中产生的粉尘;

2)外排废水的主要污染物为生活污水产生的pH、COD Cr、BOD5、氨氮动植物油等,生产废水经沉淀池处理后循环使用,不外排。

3)产生的固废主要有生产废水处理站产生的沉淀渣,生活污水处理污泥、废气治理收集粉尘和生活垃圾等,所有固废均得到了安全有效的利用和处置。

4)噪声类:主要是原材料经分散机、搅拌机、砂磨机、风机等产生的机械噪声、废气处理塔风机的噪声和包装过程的机械噪声;

本项目厂址位于××××县工业开发区药化产业园,项目周边环境敏感程度一般。

1.8 评价时段及评价技术路线

一、评价时段

分施工期和生产期两个时段。

二、评价技术路线

本评价的编制技术路线见图1.8-1: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