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策的叙事艺术

战国策的叙事艺术
战国策的叙事艺术

一、《战国策》的独特叙事结构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由刘向校理群书,去其重复,共有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战国策》从地域的角度划分,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其具体表现为表层和深层两种叙事结构。

1、表层叙事结构

在作者所叙述的故事中,通常都会有一位统治者和一位策士。策士为了成功地说服君主,都通常会引用一个寓言或者历史故事。首先在叙述这些的寓言或历史故事时,都由策士们所讲述。其次是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所讲述的旁白。所以,读者既能感觉到这位叙事者是在叙述故事,又能明白他的身份是处在故事之外。也就是说作者叙述了一个策士为说服君主而讲述寓言或历史故事的故事。二这样的例子,在《战国策》中是大量存在的比如说《秦策二·甘茂亡秦且之齐》中,甘茂流亡到齐国,遇到苏代,希望苏代能给予自己一定的帮助,于是甘茂为苏代讲了一个处女无烛的故事: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义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甘茂把自己比作无烛的处女,甘愿为苏代“扫室布席",于是后来苏代游说秦王和齐王,使得甘茂在齐国取得了上卿之位和十分优厚的居住条件。在这里,处女无烛的故事是由甘茂讲述的,其中反映了甘茂与苏代的故事,是由故事外之的叙事者讲述,而整个故事的结构是由文章作者所创设。

又好比《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中“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当苏秦想去劝说时,孟尝君决绝地回应:“人事者,吾己尽知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这时苏秦想出了“以鬼事见君”。苏秦为孟尝君叙述了一个土偶人与桃梗的故事:

今者臣来,过于淄上,有土偶人与桃梗相与语。桃梗谓土偶人日:“子,西安之土也,挺子以为人,至岁八月,降雨下,淄水至,则汝残矣。”土偶曰:“不然。吾两岸之土也,吾残则复西岸耳,今子,东国之桃梗也,刻削子以为人,降雨下,淄水至,流予而去,则子漂漂者将何如耳。”

听完这个故事后,孟尝君毛骨悚然,想到如果自己去了秦国,岂不成了不知“漂漂者将何如”的桃梗,就改变了原来主意。在这篇策论中,土偶人与桃梗的寓言故事由苏秦讲述的。叙事者又为我们展现了孟尝君将入秦,众人劝谏无用,于是只好要苏秦出面的背景。这个故事我们称之为苏秦的故事。而被叙述的整个故事,我们可以称之为作者叙述的故事。由作者构造一个大的历史背景,在这个背景当中出现了苏秦与孟尝君的直接对话。而在对话当中,又借用苏秦之口,讲述了桃梗与土偶人的故事。这种三层结构的叙事结构,就是《战国策》的表层叙事结构。

2、深层叙事结构

上述总结出来的叙事结构类型,是《战国策》故事的表层叙述结构,而更深一层次的结构是风云变幻的战国时代所带来的传统和变革冲突。

在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群雄逐鹿中原,硝烟四起,各种思想进行着激烈碰撞。在各个国家的策士,摇唇鼓舌,使尽浑身解数,想让各国的统治者约纵或连横的表面下,实则暗藏的是策士们追求利益和权势不可遏制的欲望,以及十分强烈的实用主义手段。《战国策》一度被认为是历朝历代谋士们的教科书,刻画着各式各样的纵横之术。但其核心的思想,就是对自身利益的无止尽的追求。对策士而言,无论奔走于各国游说,还是对于君王的雄辩。不是为了自身的“立德、立功、立言”,而是为了要让自己取得“金玉锦绣、卿相之尊”。所以在《战国策》中,随处可见的是公开追求权势富贵的行为以及见利忘义的丑恶嘴脸。在《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中写到,苏秦在落魄之时与名利成就就之后,其父母妻嫂对他前倨后恭截然不同的两种态度,足可以显示战国时代的大背景下赤裸裸的利益关系。又比如对陈轸之徒的行为,朝秦暮楚已经是司空见惯。苏代在《燕策一·苏代谓燕昭王》中直接提出:“仁义者,自完之术,非进取之道也。”的观点。在当时那个时代,像尾生一样仁义信用的人,会被人家耻笑;家庭关系和骨肉亲情

也需要靠金钱和权势来维持。策士们为了在统治者和贵族们面前,争得一席之地,获取荣华富贵,不惜栽赃陷害他人、造谣坑骗,可谓是各种卑鄙手段无所不用其极。这正是因为在战国时期特殊社会下的环境、君主、贵胄、甚至是一般社会成员,都是极为现实的,在处理问题时,无不持面对现实的态度,以利益为核心,相互利用、相互攻击。

朝为布衣,暮为卿相,正是由于策士们追求利益权势的最大化的结果,无所不在的实用主义政治哲学才是《战国策》众多权谋奇策、阴谋诡计背后的动因所在。换而言之,这也是《战国策》一书深层叙事结构的主要内容之所在。

二、叙事时恢宏磅礴的气势,深入浅出的表达及逻辑严谨的

论证

叙事简练,详略得当是《战国策》的显著特点,叙述从大处落笔,而且善于写复杂的事件和重大的场面,不仅仅是单纯地叙写琐碎的小事,叙述这些琐事的同时是为了反映出更大的主题。叙事方式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恢宏磅礴的气势

《战国策》里的叙事话语虽然多是纵横策士的风流谈吐,但是合上书,就感觉到一股纵横捭阖的气势便扑面而来。这些敷张扬厉、肆无忌惮的言论往往能让人感到。可能只是几个弱小的身躯在书页间活动,但他们却能引起翻江倒海、波澜壮阔的宏大场面。请看《赵策二·苏秦从燕之赵》中,苏秦是如何说服年幼的赵王的:

臣闻,明王绝疑去谗,屏流言之迹,塞朋党之门,故尊主广地强兵之计,臣得陈忠于前矣。故窃本大王计,莫如一韩、魏、齐、楚、燕、赵六国从亲,以傧畔秦。令天下之将相,相与会于洹水之上,通质刑白马以盟之。约曰:‘秦攻楚,齐、魏各出锐师以佐之,韩绝食道,赵涉河、漳,燕守常山以北。秦攻韩、魏,则楚绝其后,齐出锐师以佐之,赵涉河、漳,燕守云中。秦攻齐,则楚绝其后,韩守成皋,魏塞午道,赵涉河、漳、博关,燕出锐师以佐之。秦攻燕,则赵守常

山,楚军武关,齐涉渤海,韩、魏出锐师以佐之。秦攻赵,则韩军宜阳,楚军武关,魏军河外,齐涉渤海,燕出锐师以佐之。诸侯有先背约者,五国共伐之。六国从亲以摈秦,秦必不敢出兵函谷关以害山东矣。如是则伯业成矣。

苏秦的华丽夸张语言,勾勒出了赵国加入合纵联盟之后的动人前景,即描述了赵国不参加合纵,而参加联合秦国的不利之处,又为赵王分析了赵国的有利因素,接着又指出赵王完全可以见建立千古功业而不必用向秦王臣服。最后,苏秦通过比对秦国与六国的实力,揭示了连横派只为了自己私利的本来面目,且为赵国谋划了详细的参加合纵联盟的方案。苏秦的语言气势磅礴,铺陈华丽,立意高远,能非常有效的说服和感染赵王。因此,他的言论获得了赵王的赏识,赢得了赵王的亲睐。

2、深入浅出的表达

《战国策》中有着大量寓言和比喻,它们通常是用具体的事物来揭示深刻的道理。通过有趣的寓言,比如说狐假虎威、危如累卵、画蛇添足、轻如鸿毛、抱薪救火等等,让许多复杂难明的情况和道理就好像一幅清晰的图画展现在人们眼前。如《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

王独不见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之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己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蜻蛉其小者也,黄雀因以是。俯啄白粒,仰栖茂树,鼓翅奋翼,自以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公子王孙,左挟弹,右射丸,将加己乎十仞之上,以其颈为招,昼游乎茂树,夕调乎算成.倏忽之间,坠于公子之手。

由于楚襄王的骄傲自满,没有看到秦国已经对楚国垂涎欲滴,虎视眈眈。庄辛阐明了当时的形势就好像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清晰而生动的画面使得楚襄王震撼不小。用这些栩栩如生的形象阐释复杂的道理和相应的情况,这些都靠的是纵横策士的智慧,也是《战国策》叙事艺术中的特色和亮点。

3、逻辑严谨的论证

战国时期,想要成为一个出色的策士,是有着很高要求的。不仅仅要有非凡的才华、渊博的学识,而且还要有过人的智谋和胆识。他们对各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军事有着较为深刻的了解。还要掌握各国近期的情况和长远的计划,甚至还要了解统治者的个性与民间习俗。只有当这些情况了如指掌之后,他们才能在君主面前进行深入分析,权衡利弊。可是,如果要统治者接受他们的主张,就离不开逻辑严谨的论证。比如在《秦策四·秦王欲见顿弱》中:

顿子曰:“天下有有其实而无其名者,有无其实而有其名者,有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知之乎?”王曰:“弗知。”顿子曰:“有其实而无其名者,商人是也。无把铫推耨之势,而有积粟之实,此有其实而无其名者也。无其实而有其名者,农夫是也。解冻而耕,暴背而耨,无积粟之实,此无其实而有其名者也。无其名又无其实者,王乃是也。已立为万乘,无孝之名;以千里养,无孝之实。”秦王悖然而怒。顿弱曰:“山东战国有六,威不掩于山东,而掩于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顿弱首先用商人与农夫作对比,批评秦王对其母后不孝,既无名又无实,连商人和农夫也比不上。指责其过失,引起秦王的重视。然后又由此指出“威不掩于山东”的现实状况,为秦王分析了各国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国家之间的力量对比,为他提出了统一天下的战略方针,并主动要求秦王能够给黄金万两,代表秦国出使六国,从而分散六国的合纵联盟。面对这种鲜明的对比论证,秦王自会作出正确选择。

三、叙事手法呈多样化的特征

1、语言生动活泼

阅读过《战国策》文本的读者都知道,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中充满意趣的对

话,那些对话深深地反映了《战国策》的叙事艺术和语言艺术。第一是劝说型的对话。这种类型是《战国策》论辩中对话的主要类型,它是立于双方观点有冲突的基础上。在论辩中,对话的一方需要说服另一方接受自己的观点。在《战国策》中出现的“邹忌讽齐王纳谏”和“触龙说赵太后”都是属于这个类型。值得一提的是,在该类对话中,对话双方并不是在所有方面都持对立的观点,论辩双方必须以对方所说的相关话语和观点作为前提而展开论辩。纵横家们常常用听、观、探、引四种方法来揣度对方的情和理,同时再用其来反驳和论证之前对话中所获取的信息。在《韩二·楚围雍氏五月》和《韩三赵魏攻华阳》两篇文章中,韩国求助于秦国,而秦兵迟迟不肯相助,韩使就佯装称病,日行一县,并对秦国的大臣说:“韩未急也……韩急则折而入于楚。”楚、韩、魏三国将要结成联盟,以对付秦国。“如此则伐秦之形成矣。”我们仔细看,在此篇文章中,韩国使臣把韩国单方面的危机变成秦国与韩国共同的危机,这里便显现出高超的劝说技巧。

第二是谈判型的对话。该类对话通常以两种形式在《战国策》中出现,一种是谋臣策士向统治者献计进言,多写策略计划,带有一定的虚无性。比如在《西周策·薛公以齐为韩魏攻楚》中,它的语言形式主要是描述预想的谈判过程。另一种则是描述实际发生的谈判事件,具有写实性。就像《西周策·雍氏之役》、《楚一·张仪为秦破从连横》等。谈判型对话的形成基础是双方共同的利益和需求的矛盾。在这类对话中,双方通常是为了维护自己国家的利益同时企图获得更多额外利益而讨价还价并订立协议。在对话过程中,双方会在对话的不同阶段,依据一定的原则,以自身利益为前提并结合对方的承诺而不断调整己方的策略,做出让步和妥协以减少或者消除分歧。所以这类对话往往带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商量性。

第三是雄辩型的对话。和前几种类型不一样,在雄辩型对话类型中.对话双方几乎是不存在商量余地的,双方并不是通过合乎理性的对话来减少或消除分歧,而是采用各种非理性方式以剥夺对方平等的论辩主体资格。以达到在论辩中或者在论辩前战胜对方的目的。那么这类对话就含有较大的攻击性甚至会出现些许不合实际的话语。

2、比喻妥当运用。

《战国策》中的比喻修辞随处可见,这与策士们喜欢用形象连贯的比喻是分不开的。在古代伴君如伴虎,若因一句言语不慎,一个行为不当而冒犯了君王,

轻者罢官,重者丧命。正是因为君王的难以捉摸,为保身家性命,战国时的策士们总是采用比较隐晦而又不难理解的方式与君王沟通以表达出自己的政见和策略。所以比喻就成为了他们首选的表达方式。

在《齐策一·靖郭君将城薛》中,靖郭君将要在自己的封邑薛筑城,许多门客劝他不要筑城,他不听。这时.门客中有个齐人请求见靖郭君。说:“臣请三言而已矣,益一言,臣请烹!”于是,靖郭君召见了他。齐人说“海大鱼”三字就要跑。靖郭君不知其所以然,让他说完。接着齐人劝说道:“君不闻海大鱼乎?网不能止,钧不能牵,荡而失水,则蝼蚁得意焉。夸夫齐,亦君之水也。君长有齐阴,奚以薛为?失齐,虽隆薛之城到于天,犹之无益也!”于是靖郭君接受其劝谏,停止了筑城。

这里,齐人通过事物来比喻道理,他把郭君比作大鱼,把齐国比作水,用比喻讲明鱼水关系就是靖郭君与齐国的关系。可见齐人辩词之巧妙,也可以看出采用比喻方式与当权者沟通的好处。而在《战国策》中妥当的比喻运用随处可见。

3、多种叙事手法同时运用。

在叙事方面,《战国策》还成功运用了多种叙述手法。比如对比、引用、反问等多种手法交杂并用。

第一,对比的修辞手法。对比,是把具有明显差异、矛盾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的表现手法。对比是把对立的意思或事物、或把事物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作比较,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写作中的对比手法,就是把事物、现象和过程中矛盾的双方,安置在一定条件下,使之集中在一个完整的艺术统一体中,形成相辅相成的比照和呼应关系。运用这种手法,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作为一种重要的修辞手法, 对比在《战国策》的人物描写中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在《燕太子丹质于秦亡归》中,秦武阳就是一个对比对象目的就是为了突出荆轲的沉着、勇敢, 秦武阳本是燕国勇士,“年十二, 杀人, 人不敢与忤视。”可是, 当秦武阳和荆轲站在雄伟壮观的咸阳宫前, 等待秦王接见之时, “秦武阳色变振恐, 群臣怪之。”秦武阳被声势浩大的场面和秦王显赫威严所吓倒了。就在这时, 荆轲的表现却与秦武阳截然不同,他先回头对秦武阳一笑, 并且安慰他让镇定下来, 然后走上前去, 用合情合理地解释消除了秦王和大臣们的猜疑, 也确保了自己和同伴的安全。我们不难发现通过两人的对比, 荆轲那种临危不

惧、沉着勇敢的性格跃然于纸上。

第二,引用的修辞手法。引用是指写文章时,有意引用现成语、诗句、格言、典故等,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说明自己对新问题、新道理的见解。引用可以使论据确凿充分,增强说服力,富启发性,而且语言精炼,含蓄典雅。

所以引用也是《战国策》中常用的语言表达手段。《战国策》语言之所以生动活泼, 还得归功于于它所引用的那些丰富且有趣材料。或引述《诗》、《书》、《传》里面的经典内容;或引用俚语、俗语、民间格言等。丰富的引用,既使文章语句显得通俗易懂且生动形象, 同时又能够起到论据的作用, 能够直接或间接地证明策士们的观点,使得《战国策》具有文学性与逻辑性统一的特色的同时还具有清新民间气息。大量的引用大大增加了《战国策》的基层性和艺术性。

第三,反问的修辞手法。反问是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以加重语气的一种修辞手法。反问只问不答,答案暗含在反问句中。人们可以从反问句中领会到表达者的真意。在《战国策》里, 反问的修辞法以接连反问的形式出现。策士们在一些特定的场合, 为了维护自己政客的尊严, 同时也为了方便自己掌握主动权并远离难堪的境地,通常用连续的反问来和论辩对手“硬碰硬”地辩论相关问题,以达到捍卫自己观点的目的。如《唐且为安陵君使秦》中, 在秦国统一六国前夕, 秦王派人对安陵君说, 要用方圆五百里的土地来交换安陵。安陵君婉言谢绝, 使得秦王不悦, 安陵君只好派遣唐且入秦与之周旋。唐且面见秦王,立即遭到秦王盛气凌人的逼问:“我大秦帝国已经灭韩亡魏, 而安陵君只以区区五十里地而幸存, 不过他是我的长辈, 我没有放在心上。现在我用十倍的土地,帮助他扩大的地盘, 他却不同意, 这难道不是轻视我吗? ”可谓是气势汹汹,容不得推搪。对此, 唐且对此却反问道“虽千里不易也, 岂直五百里哉?”驳斥了秦王的无理要求。秦王勃然大怒, 双方便展开了一场激烈的论争。唐且用连续的反问, 用义正辞严、针芒相对的言辞, 对秦王形成了巨大的威慑力, 最终使得骄横跋扈的秦王长跪而谢。所以,反问的修辞通常会在双方的论辩地位不平等的场合中出现,原因很简单,因为反问可以增强气势从而使论辩者掌握住论辩过程中的主导权。

四、章法整饬的叙事手法

1、时间

故事时间和叙事时间是叙事文本永恒的矛盾。故事时间,是指故事发生的自然时间状态;而叙事时间,则是指它们在叙事文本中呈现出来的时间状态。

《战国策》在叙事过程中,采用了许多手法来解决故事时间和文本时间之间的矛盾与差异。任何一个事件,在现实生活中或许会按照时间顺序发展,但在叙事作品中为了构建情节、揭示题旨等动机,常常在话语层次上任意拨动、调整时间让故事发生时间与叙述故事时间产生错位的现象。

比如在《齐策六·燕攻齐取其七十城》中,燕攻齐,夺齐七十余座城池。只有莒和即墨两座城池久攻不下。齐大将田单凭借即墨之地的兵力挫败了燕军,并斩杀了燕将骑劫。说到这里,叙事者却出人意料地笔锋一转,来回忆燕国攻打齐国的情景:

“初,燕将攻下聊城,人或谗之。燕将惧诛,遂保守聊城,不敢归。”

在此之后经鲁仲连的一阵游说,燕将班师回朝,齐国方才解除危难。在《战国策》中实际上有许多这种以现在为起点,以“初”字用来标志的回忆性段落。这种以回忆方式叙说过去发生的事件就是倒叙手法。它的特点就是让我们先了解“后事何”,然后再去知晓事情的起因和经过。它让读者了解的是一段悠久绵长的回忆,是在惊天动地的大事之后,给读者絮絮道来一段往日的故事,让读者轻易地便陷入到一段深深的回忆。

2、情节

情节是对故事的固有材料进行的加工再创造,这其中包含着时间、因果、人物等诸多重要因素。在《战国策》一书中,因为其结构完整,情节曲折而别具趣味,吸引了众多读者,而那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更是早已俘虏人心。

比如《秦策一·卫鞅亡魏入秦》中,卫鞅从魏国逃跑到秦国,受到重用,封之于商。商鞅在秦国推行自己的以法治国理念,功绩昭然,一年后,秦“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当秦孝公驾崩,惠王执政,然而商鞅也明白飞鸟尽良弓藏的道理,他很想逃出秦国以求保全。但是正因为自己当初亲手制定的严酷刑法,商鞅最终没能逃脱,被惠王处以车裂之刑,秦人没有一个为他

怜惜,可谓自食苦果。这篇文章里边,作者就是将故事按照时间顺序和因果联系层层推进。从商鞅落难至秦,到变法成功,权倾朝野,最后车裂而终。如果当初他自己不推行严刑峻法,也许他是可以逃脱的;如果不是他“刻深寡恩”,也不至于得不到百姓的半分同情。文章虽短,却以完整的情节再现了商鞅一生的功败垂成。

3、视角

叙事视角是指让叙事者从什么样的角度来看待整个故事,即在作品中通过谁的眼睛来看。同样是一个故事,倘若叙事视角不同,其效果也绝不一样。《战国策》很多时候喜欢采用第一人称和第三人称的叙事视角。

第一人称叙事模式,是指叙事者参与到故事情节当中,他给读者展示自己主观所经历和感受的。第三人称叙事视角是叙事者不参与情节,也就是说不在故事当中充当任何一种角色,只是故事的局外人、旁观者,他只是客观地叙述故事的发生、发展和结局,叙事者可以在叙述中插进自己对人物情节的解释和褒贬,也可以把褒贬隐含在情节结构和各种隐喻象征之中,让读者去做判断。而叙事者则把自己完全隐藏起来,使读者直接进入故事而不感觉叙事者这个中介的存在。纵览中国史传文学和古典小说,不难发现,几乎被第三人称叙事方式所垄断。这与中国异常发达的史官文化有着绝对的联系。秉笔直书的精神是史官修史的最高要求。司马迁所推崇的“不虚美、不隐恶”,便为历代史家所推崇。在《战国策》中,同样大量地选择第三人称的叙事角度。比如《东周·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中:

秦兴师临周而求九鼎,周君患之,以告颜率。颜率日:“大王勿忧,臣请东借救于齐。”颜率至齐,谓齐王曰:“夫秦之无道也,欲兴兵临周而求九鼎,周之君臣内自画计:与秦,不若归之大国。夫存危国,美名也;得九鼎,厚宝也。愿大王图之。”齐王大悦,发师五万人。使陈臣思将以救周,而秦兵罢。

叙事者先告诉我们故事的起因和背景环境,再讲颜率是如何巧舍利嘴,先诱使齐王相救,又让齐王知难而退,主动放弃对鼎的追求。叙事者完全是这个故事的一个忠实的记录者,而完全不掺杂任何自己的感受与见闻,更不进行任何评判和推测,只是对事件做了一个如实的记录。

五、引人入胜的故事性和戏剧性

《战国策》的诸多故事到现在也广为流传,也成为后来小说取材的首选对象,作为一部史书,对历史事件和人物应该是以实录为原则,但是在叙事时也需要追求一定的故事性和戏剧性。《战国策》在写某一个事件时,对于所选择的材料,作品不是平铺直叙,而是采用了些许的虚构,却注重细节的刻画,事实上今天来看来,是具有一定的小说影子的。这些历史故事的讲述,让读者仿佛亲眼目睹一般,犹如在看一出精彩戏剧。

结语

《战国策》在叙事艺术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它就像一座宝藏,而历代文人学者都只是一个挖掘者,在它这里学到了很多叙事技巧,为后代史家著述立言所借鉴,其叙事艺术也对后代小说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毫无疑问,《战国策》已经成为我国文学的发展树立了一面旗帜。

王蒙小说语言艺术特色研究

王蒙小说语言艺术特色研究 摘要 我国当代文坛中,王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作家。提到王蒙,必然绕不开他的作品《杂色》,深刻的思想内涵、多种形式的表现方式,在文学中产生巨大影响。在语言方面,王蒙通过隐喻性、哲理性的语句,将语言和内容完美结合,产生了独特的化学作用,呈现了全新的艺术表现方式,而作家的语言特点,大都是作家的生活经历和艺术追求影响。 关键词:杂色;小说语言;文学艺术 著名作家王蒙于1934年出生于北京,在新中国成立后进入青年团,从事文学创作工作。在他22岁的时候,创作出《组织部新来的年轻人》一鸣惊人,随后也因此被划为右派。经历过文革岁月,后来获得平反,仍然坚持创作,紧随而来的《坚硬的稀粥》、《青春万岁》、《春之声》和《恋爱的季节》等纷纷面世,在国内外掀起巨大风暴,获得广 泛关注,因此荣获国内外多项大奖。在鲜花和掌声包围下的王蒙,并 没有就此沉溺,而是追求创新,努力在语言上寻求突破,孜孜不倦地 书写,被文坛称为“长亲属”。 作品《杂色》于1981年发表,立即受到广泛关注。从思想内容来看,这部作品和王蒙的其它作品相同,都是通过对社会现象背后的严 肃思考,对人性的深刻探析,处处显示出王蒙个人生活经历的影子和 思想内涵。但是,从艺术的表现形式来看,这部小说又具有明显的特 别性,在文学创作中独树一帜,开创了小说艺术表现的新篇章,和王 蒙以前的作品都不一样,成为了作者对艺术手法探究的代表作品,阐 述全新的理念。 一、《杂色》蕴含的思想内涵 《杂色》中讲述的是一个没有稳定性、荒乱不堪、流离变幻的人生故事,当然并不代表这成为了作品的审美目标。《杂色》中描述曹千里和他的马的各种各样行为或者心理情绪,都是为了创造一个精神不振的人物,一个被社会扭曲灵魂的当代知识分子角色。通过这一形象的艺术创作和加工,使得读者感受到真实存在的社会历史。对于曹千里的精神面貌,没有办法用具体词汇描述出来,主要是因为太过复杂,

名著阅读之《战国策》

名著阅读之《战国策》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 《战国策》是战国时期各国史官记载的策士们游说诸侯国的言论资料。全册书记载了战国时期谋臣策士相互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以及相互倾轧的阴谋诡计。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上起三家分晋,下至楚汉之争二百多年中,各诸侯国之间和各国内部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斗争,统治集团的争权夺利、相互倾轧、昏庸腐朽,以及兼并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痛苦和灾难。这些都为研究战国史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是先秦历史散文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 社会影响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也非常突出,在中国文学史上,它标志着中国古代散文发展的一个新时期,文学性非常突出,尤其在人物形象地刻画,语言文字的运用,寓言故事等方面具有非常鲜明的艺术特色。 《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主体上体现了纵横家的思想倾向,同时也反映出了战国时期思想活跃,文化多元的历史特点。《战国策》的政治观比较进步,最突出的是体现了重视人才的政治思想。 《战国策》一书对司马迁的《史记》的纪传体的形成,具有很大影响。《战国策》历来为研究者称赞其文学价值,但是对它的思想却是众说纷纭。这是由于该书与后世的儒初中课本选自的篇目 一.《邹忌讽齐王纳谏》

选自我国著名国别体史书《战国策·齐策一》讲述战国时期齐国谋士邹忌劝说君主纳谏,使之广开言路,改良政治。该文是《战国策》中的经典名篇。 课文通过邹忌以自身经历对齐王进行类比从而得出直言不易的道理,讽劝齐王纳谏除弊的故事,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泛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弊,才可以兴国的道理。 这个故事明确说明了这样一个道理:一个人在受蒙蔽的情况下,是不可能正确认识自己和客观事物的。作为领导,更要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防止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不要偏听偏信,要广泛听取他人的批评意见,对于奉承话要保持警惕,及时发现和改正自己的缺点错误,不犯或少犯错误。 二.《唐雎不辱使命》 选自《战国策·魏策四》,标题为后人所加,又名《唐雎为安陵君劫秦王》。唐雎,也作唐且。不辱使命,不辜负出使的任务。辱,辱没,辜负。 唐雎是一个有胆有识的谋臣。在这场面对面的交锋中,他不为秦王的谎言所动,也不为他的威胁所屈,始终处于主动的地位。当秦王以“轻寡人”相责难时,他立即坚决予以驳斥:“否,非若是也。”不仅如此,为了掌握斗争的主动权,他有意激怒秦王,以“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进一步揭穿秦王的骗局,表达维护国土的强硬立场。当秦王恼羞成怒,以“天子之怒,伏尸百万,流血千里”相威胁时,他毫不惊慌,而是以非凡的机锋转问秦王是否听说过“布衣之怒”,再就秦王的答话点出“士之怒”这个要害,然后慷慨陈辞,历数专诸、聂政、要离三个刺客,以“怀怒未发,休祲于天”歌颂他们的壮举,在气势上完全压倒了对方。待到最后说出“若士必怒,伏尸二人,流血五步”,并且“挺剑而起”时,秦王就只剩下“长跪而谢之”一条退路了。这一场斗争,表现了唐雎的凛然正气和不畏强暴的布衣精神。

浅析《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特色

浅析《文化苦旅》语言的艺术独特性 【内容摘要】《文化苦旅》以其典雅精利的语言锤炼、气势磅礴的行文气势、半谐半庄的哲学思辨、多种修辞雕砌的绚丽描绘,成为当代散文史上的扛鼎之作。余秋雨先生将他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到散文的语言中,深入浅出的将深奥的历史文化展现于世人面前,表现出了一种历史浓郁的厚重感与沧桑感,从而形成了富有感染力的语言艺术。本文拟就其《文化苦旅》语言艺术特色的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探讨,第一,抒情与议论语言相结合;第二,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寓庄于谐;第三,语言具有的极强的叙事性特征。通过探讨进而剖析作者关于艺术创造的独特见解与其在文体方面的创新。 【关键词】语言艺术抒情与议论多种修辞叙事性 正文:余秋雨《文化苦旅》中散文的语言是比较独特的,打破了传统散文的束缚,运用抒情与议论的散文语言,将自己的情感内敛,借叙事和议论抒发个人情感。作者非常讲究遣词造句,常用多种修辞手法,气势磅礴,寓庄于谐。无论是抒情写景还是叙事说理,都有着极强的叙事性特征,并以强烈的文化意识和冷静的文化反思,寻求中国文化意蕴与人生真谛,探寻中国文化的巨大内涵与中国文人的人格构成。在《文化苦旅》这部作品中,新形式的语言艺术主要有以下表现: 一.抒情与议论语言的相结合 散文作为一种主体性很强的文学载体,它的语言特征多为“以小见大”,这是它在选材利立意上的基本原则,但余秋雨的散文不同,他的散文中的抒情是隐性的,大多将抒情的语言融入到记叙的语言之中,将感情的抒发和叙事议论相结合。在《文化苦旅》中,余秋雨先生很少对山水名胜做具体的描述,而是运用议论的语言人为的构造出一幅浓郁而又深沉的人文图景,进而对中国历史文化进行种种遐想和议论,使读者为文章的情绪所感染。并且在语言的运用上,余秋雨先生经常是把自己的情感内敛,借叙事和议论抒发个人情感。如《道士塔》中的一段文字“中国是穷,但只要看看这些官僚豪华的生活排场,就知道绝不会穷到筹不出这笔运费。中国官员也不是都没有学问,他们也已在窗明几净的书房里翻动出土经卷,推测着书写朝代了。但他们没有那副赤肠,下个决心,把祖国的遗产好好保护一下。他们文雅地摸着胡须,吩咐手下:‘什么时候,叫那个道士再送几件来!’已得的几件,包装一下,算是送给哪位京官的生日礼品。就在这时,欧美的学者、汉学家、考古家、冒险家,却不远万里、风餐露宿,朝敦煌赶来。他们愿意卖掉自己的全部财产,充作偷运一两件文物回去的路费。他们愿意吃苦,愿意冒着葬身沙漠的危险,甚至作好了被打、被杀的准备,朝这个刚刚打开的洞窟赶来。他

《战国策》语言艺术简析

《战国策》语言艺术简析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所编纂一部历史著作。该书是一部以游说之士的策谋和言论为主的优秀历史散文集[①]。本书最初有《国策》、《国事》、《事语》、《短长》、《长书》、《修书》等名称和本子,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取名《战国策》。 《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以及有关的谋议和说辞。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动荡,战火不断。各国君臣在战场上生死搏斗,为博取土地而人民的战争此起彼伏。而谋臣策士们在朝堂内外更是精心的打造自己的言辞,以获取君主的信任,进一步实现自己的目的。因而,《战国策》记录着春秋战国最为精彩的外交辞令、谋略辩驳,《战国策》中的语言艺术特色也代表了当时比较高的水平。宋代李文叔评价《战国策》:“文辞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②]禇斌杰编《中国文学史纲要》说:“《战国策》文笔清新流丽,富于文采”。[③]袁行霈编《中国文学史》第一卷中称其语言艺术空前成功,从容不迫。[④] 一.巧言雄辩,张驰自如,气势逼人 《战国策》记录的是策士们的游说之辞。而战国策士们功利主义倾向严重。他们的游说有极强的目的性,针对君主和群臣的发问和责难,必须有足够的底气和说服力。首先,跟现代辩论一样,《战国策》里的论辩很讲究“理直气壮”。论辩首要的是应该逻辑清晰,思路明确,合情合理,使用精确的词汇,抓住事情的理,掌握对方的论点要害。这样,只要抓住这个要害,往往是三言胜万军,具有不可辩驳的气势和能量。 “楚,天下之强国也;大王,天下之贤王也。楚地西有黔中、巫郡,东有夏州、海阳,南有洞庭、苍梧,北有汾陉之塞、郇阳,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车千乘,骑万匹,粟支十年,此霸王之资也。夫以楚之强与大王之贤,天下莫能当也。今乃欲西面而事秦,诸侯莫不南面而朝于章台之下矣。秦之所害于天下莫如楚,楚强则秦弱,楚弱则秦强,此其势不两立。故为王至计,莫如从亲以孤秦。大王不从亲,秦必起两军:一军出武关,一军下黔中。若此,则鄢郢动矣。臣闻‘治之其未乱,为之其未有’也。患至而后忧之,则无及已。故愿大王之早计之。大王诚能听臣,臣请令山东之国奉四时之献,以承大王之明制,委社稷宗庙,练士厉兵,在大王之所用之。大王诚能听臣之愚计,则韩、魏、齐、燕、赵、卫之妙音美人必充后宫矣。赵、代良马橐他必实于外厩。故从合则楚王,横成则秦帝。今释霸王之业,而有事人之名,臣窃为大王不取也。”

古代诗人的作品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

部分古代诗人的作品 所体现的艺术特色和语言风格李白(701--762),字太白,是我国文学史上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素有“诗仙”之称。李白的诗具有“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的艺术魅力,这也是他的诗歌最鲜明的艺术特色。作为一个浪漫主义诗人,李白调动了一切浪漫主义手法,使诗歌的内容和形式达到了完美的统一。李白的诗富于自我表现的主观抒情色彩十分浓烈,感情的表达具有一种排山倒海、一泻千里的气势。极度的夸张、贴切的比喻和惊人的幻想,让人感到的却是高度的真实。在读到“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些诗句时,读者不能不被诗人绵长的忧思和不绝的愁绪所感染。李白的这一艺术表现手法在《梦游天姥吟留别》、《蜀道难》等诗中表现得尤为突出。李诗中常将想象、夸张、比喻、拟人等手法综合运用,从而造成神奇异采、瑰丽动人的意境,这就是李白的浪漫主义诗作给人以豪迈奔放、飘逸若仙的韵致的原因所在。他的语言正如他的两句诗所说,“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明朗、活泼、隽永。 杜甫(712--770),字子美,是中国文学史上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的诗深刻地反映了唐朝由兴盛走向衰亡时期的社会面貌,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鲜明的时代色彩和强烈的政治倾向。他的诗激荡着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炽烈情感和不惜自我牺牲的崇高精神,因此被后人公认为“诗史”,诗人被尊称为“诗圣”。

杜甫诗风多变,但总体来看,可以概括为沉郁顿挫。这里的沉郁是指文章的深沉蕴蓄,顿挫则是指感情的抑扬曲折,语气、音节的跌宕摇曳。杜诗最大的艺术特色是,诗人常将自己的主观感受隐藏在客观的描写中,让事物自身去打动读者。例如《丽人行》中,诗人并没有直接去斥责杨氏兄妹的荒淫,然而从对他们服饰、饮食等方面的具体描述中,作者的爱憎态度已显露无遗。杜诗语言平易朴素、通俗、写实,但却极见功力。他还常用人物独白和俗语来突出人物性格的个性化。杜诗在刻画人物时,特别善于抓住细节的描写,如《北征》中关于妻子儿女的一段文字就是非常突出的例子。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有《刘梦得文集》。刘禹锡的咏史诗十分为人称道。这些诗以简洁的文字、精选的意象,表现他阅尽沧桑变化之后的沉思,其中蕴涵了很深的感慨,如《西塞山怀古》、《乌衣巷》、《石头城》、《蜀先主庙》等都是名篇。“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西塞山怀古》)“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乌衣巷》)前一首是诗人站在西塞山远眺的感慨,在他心中,是一种永恒与短暂的强烈对比:千帆竞发、铁锁沉江,无论是战降治乱、分裂统一,这一切比起默默无言的大自然来,都不过是过眼烟云,瞬间即逝。后一首则通过王谢这些士族的旧迹变为寻常百姓家的历史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 ?战国策?凡三十三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文章不是一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纵横家,也可能有假设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与?春秋?、?左传?、?国语?主要反映儒家思想不同,?战国策?表现了纵横家思想,反映了纵横家的人生观。在政治上他们崇尚谋略,强调审时度势,肯定举贤任能,在生观上那么是追求功名显达,富贵利禄。不过,?战国策?的思想内容又比较复杂,所记人物也反映出不同的价值取向。既有讲权术谋诈,图个人功名利禄的朝秦暮楚之徒,也有〝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之士〔?赵策三?〕。?战国策?的思想价值,在于它反映了战国时代〝士〞阶层的崛起。〝士贵耳,王者不贵〞〔?齐策四?〕的声音,反映出士人精神的张扬。书中大量描写策士奔走于诸侯之间,纵横捭阖,令〝所在国重,所去国轻〞〔刘向?战国策叙录?〕的重要作用和社会地位,可以说是一部士阶层,尤其是策士行迹的生动写照。 ?战国策?的文学成就首先表现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全书对战国时期社会各阶层形形色色的人物都有鲜明生动的描写,尤其是一系列〝士〞的形象,更是写得栩栩如生,光彩照人。纵横之士如苏秦、张仪,勇毅之士如聂政、荆轲、高节之士如鲁促连、颜斶等等,都个性鲜明,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代表了士的不同类型。由于作者对这些人物心仪不已,颇为倾慕,甚至不惜脱离史实,以虚构和想象进行文学性描写。?战国策?中,不是史实,出于虚构依托的内容颇多。如书中用力极深,描写得极成功的人物苏秦,其事迹言论有不少就是虚构的。至于在具体描写中,虚构的手法更为普遍,也更进一步。如?秦策一?写苏秦夜读,引锥自刺及慨叹之语,夜室独语,有谁知道,显然是作者根据传闻虚拟而成。而?齐策一? 邹忌讽齐王纳谏,写邹忌看见徐公时〝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不仅表现了邹忌内心的活动,而且涉及心理活动的过程,

林清玄散文语言艺术特色

语言艺术与写作 结课论文 林清玄散文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新闻二班梁雪玉 学号:20144103069

林清玄散文语言艺术特色 林清玄,当代著名作家、散文家、诗人、学者。1953年生于中国台湾省高雄旗山。毕业于中国台湾世界新闻专科学校。曾任台湾《中国时报》海外版记者、《工商时报》经济记者、《时报杂志》主编等职。他是台湾作家中最高产的一位,也是获得各类文学奖最多的一位,也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是我最喜欢的作家,尤爱他的散文。在他的写作生涯中,散文创作居多,特别是十本?菩提?系列,震撼文坛。他的散文,朴素自然,温润细腻,清新浪漫,不特别铺设辞藻,也不设故意的修辞,但是却有使人宁静下来的巨大力量。读其文字,犹如一泓清泉潺潺流过心田,伴随着花鸟鱼虫对生命和诗意的礼赞,伴随着檀香和禅音,伴随着朴实却厚重的人生智慧,在我们被膨胀的世俗利益占满的内心开出一丛清净之莲。 林清玄的散文浑然天成,若是分析其用词运句、辞藻修辞,就像是把一个完整的艺术品打碎,好的东西是不能割裂来看的。而且林清玄的散文重文意而轻结构,着重分析字词会导致点金成铁。但一个作家笔耕数十年,再怎么自由也会形成其独特的语言艺术风格。所以,在此,我谨以一个读者的视角,用我的阅读体验,来分析林清玄散文的语言艺术特色。 1、自然灵性——人道主义,万物有灵 在林清玄的笔下,所有的花、草、树、虫,都是有灵性的,每一

个生命自有其独特的灵魂,它们有个性,它们懂生活,它们善思索。于是,在他的笔下,?无花堪比伦?的昙花?吐出了美丽的网,绊住我们的眼睛,使我们一秒也不舍得移开?;于是,在他的笔下,草上有珍珠宫殿,万蚁留恋其间,?品尝到青菜最甘美的滋味,仿佛山上的青翠与流云一起来拜访了我们?;于是,在他的笔下,?朵朵璀璨,蕊蕊晶莹?的山茶花是聊斋中美丽的绛雪,?在历经红尘劫波时,还像清风拂面?;于是,在他的笔下,?这树见过温柔的月光,看过飘流的白云,听过悠扬的鸟声?;于是,在他的笔下,花开不是因为寂寞难耐,?雄孔雀喜欢独自开屏跳舞,公黄莺只是喜欢唱歌,它们只是想唱歌跳舞,心里自有神秘与美丽的国度?。 生命在林清玄的世界里得到了充分尊重,再细微的、再轻卑的存在都蕴含着自然界一个厚重的真理,而林清玄用他柔软清净的眼窥见并表述出来。 2、质朴典雅——寻求大自然中的浪漫 ?传说在北极的人因为天寒地冻,一开口说话就结成冰雪,对方听不见,只好回家慢慢地烤起来听……?林清玄的散文语言有种浪漫的气息,尽管文字质朴没有过多修饰,但是读过后萦绕在内心深处的那种典雅脱俗的浪漫让人印象深刻。?第一次与美相逢,我还是少不经事的少年,美便会与我会面,点头,微笑,错身,如翼飞入花丛,逸失于天空。多年以后,我们已识得门外的青草,品过甜美沁人的气息,听过深深叹息的声音,走过黑暗中长路点燃的灯光,这时又与美相会,心里的火被点燃、心里的水起波澜,从最深的地方传来一声惊

战国策

《战国策》(Intrigues of the Warring States)是一部国别体史书。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纵横家的政治主张和策略,展示了战国时代的历史特点和社会风貌,是研究战国历史的重要典籍。西汉末刘向编定为三十三篇,书名亦为刘向所拟定。宋时已有缺失,由曾巩作了订补。有东汉高诱注,今残缺。宋鲍彪改变原书次序,作新注。吴原师道作《校注》,近代人金正炜有《补释》,今人缪文远有《战国策新注》。 国别体: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国语》是中国第一部国别体史记,是一部分国记事的历史散文,起自西周穆王,讫于战国初年的鲁悼公,分载周、鲁、齐、晋、郑、楚、吴、越等八国的历史。在春秋战国之际由晋国的史官编纂成书。《国语》的记事比《春秋》详细生动的多,也保存了许多珍贵的史料。《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期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的刘向校理群书,加以整理,去其重复,得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定名为《战国策》。晋陈寿《三国志》记载了魏、蜀、吴三国的历史。主要有《战国策》,《三国志》。 吴冠中(1919年~2010年6月25日),江苏宜兴人,当代著名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1942年毕业于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曾任教于国立重庆大学建筑系;1946年考取教育部公费留学,1947年到巴黎国立高级美术学校,1950年秋回国,先后任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清华大学、北京艺术学院、中央工艺美术学院。2010年6月25日23时57分,吴冠中先生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医院逝世,享年91岁。作为善思考的艺术家,他勤于著述,立论独特,而且文字生动流畅。其中关于抽象美、形式美、形式决定内容、生活与艺术要如风筝不断线等观点,曾引起美术界的争论。

水浒传的语言艺术特色

浅谈《水浒传》的语言艺术特色 谢琴08 文秘单班31 号[ 摘要] :《水浒传》是一座蕴藏丰富的艺术宝库,其语言艺术尤为突出。作者熟练地驾驭了明快、生动、形象的语言,用字准确、精当,或生动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或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人物彼时彼地彼境的心理状态,或巧妙地烘托出人物活动的环境氛围,或清晰的叙述了故事情节,或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行为动作,为后人提供了值得模拟的语言标本。[ 关键字] :水浒传语言艺术人物描写场面描写人物对话 《水浒传》艺术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不仅在结构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在语言上的成就也十分的显著。由于它从话本发展而来,因此先天就有口语化的特点。施耐庵又在人民口语的基础上进行了巨大的艺术加工,使其成为优秀的文学语言。状人叙事,多作白描,能够抓住主要特征和细节,洗练而传神。《水浒传》则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比如第十回“林教头风雪神庙” 中的“那雪正下得紧” 一句,鲁迅就称赞它“比‘大雪纷飞' 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因为“紧”字不但写出了风雪之大,而且也隐含了人物的心理感受,烘托了氛围。特别是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水浒传》能“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 ,从对话中能看出不同人物的性格。例如第七回写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鲁智深赶来要打抱不平,林冲道: “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识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不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而鲁智深则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两句话,鲜明、准确地反映了林冲和鲁智深两人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性格:一个是有家小,受人管,只能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另一个是赤条条无牵挂,一无反顾。又如李逵初见宋江时的一段对话非常精彩,就是一些次要人物的语言也表现得很出色。例如武松打虎后,遇见两个猎户,他们吃了一惊道:“你那人吃了忽律(指鳄鱼)心,豹子肝,狮子腿,胆倒包着身躯,如何敢独自一个,昏黑将夜,又没器械,走过冈子来!不知你是人是鬼?”这就非常切合猎户的身分和他们当时的心情。此外像差拨语言的两面三刀,阎婆惜语言的刁钻泼辣,王婆语言的老练圆滑,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用这种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的英雄。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造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水浒传》的画面所以显得那样光辉夺目,绚丽多彩,人物形象所以表现得那样活灵 活现。呼之欲出。就是因为作者熟练地驾驶了明快、生动、形象的语言。用字准确、精当。或生动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或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人物的彼时彼地彼境的心理状态,或巧妙烘托出人物活动的环境氛围,或清晰地叙述了故事情节,或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行为动作。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写店小二不放金老走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面门牙。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跑向店里去躲了。”鲁达是个急性子的人,干什么事都是大咧咧的,打人亦此你看他还没说上几句话。便“大怒” ,不由分说就打起来。“揸开五指”如见其伸出大手, 往小二脸上打去。“只一掌” ,清脆响亮之声,响于耳际。“再复一拳” ,是一掌不足于解恨。“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跑向店里去躲了。”店小二的狼狈相活现于眼前。作者以幽默、

《战国策》体现的传记文学艺术风格

《战国策》体现的传记文学艺术风格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本文档(有偿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战国策》主要记述战国时代谋臣策士游说各国或互相辩论时所提出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反映当时各诸侯、各阶级、阶层之间尖锐复杂的矛盾和斗争,是研究先秦史的重要资料。它不仅是一部历史著作,而且是一部非常好的传记文学,是历史与文学结合的产物。本文仅从传记文学角度谈谈它体现的传记文学艺术风格。一是叙事生动形象,有不少完整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所写的人物生平经历具有相当的完整性,明显有别于只写人物一事数事突出性格某一方面的报告文学人物特写等;二是文笔多彩,刻画人物栩栩如生,写出较鲜明的人物形象较生动的情节和语言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明显有别于普通的人物传。三是说理论辩,言辞犀利、精辟,明显有别于普通政论文。四是善用丰富多彩的修辞手段和寓言故事,增强人物传记的表达效果,对后世传记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 一、叙事生动形象,有不少完整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 《战国策》摆脱传统思想的束缚,叙事生动形象,

有不少完整而富于戏剧性的故事,人物生平经历具有相当的完整性,文章更富于生机和趣味。 如《战国策》卷3(秦策一)“苏秦始将连横”章,是一则写纵横家发奋图强、锐意进取的好故事。这一章里说苏秦起初以连横术游说秦王未果,穷困潦倒,受辱于妻嫂,后来努力揣摩纵横之术,以合纵术游说赵国成功,功成名就,不可一世。又如《齐策?邹忌讽齐王纳谏》,从家庭说到朝政,从“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写到“虽欲言,无可进者”,阐明了纳谏除弊的道理,遣词用语生动而又耐人寻味。又如《燕策?荆轲刺秦王》中“易水送别”一段,描写了“白衣素冠”的人物形象,并用“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歌声,渲染悲壮气氛,读来令人极受感动。还有《齐策?冯谖客孟尝君》、《赵策?鲁仲连义不帝秦》、《魏策?唐且不辱使命》等名篇,叙事生动具体,将诸般情节细细写来,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相互穿插,便构成了惊心动魄的故事。这种模式代表了《战国策》的最高叙事水平,都受到了历代读者的赞赏。 二、文笔多彩,刻画人物栩栩如生。 《战国策》文笔多采,刻画人物栩栩如生,有鲜明的个性,有几种是特别具有代表性的。一种是写智谋出众的纵横家。纵横家为了出人头地,免不了互相

论语的语言艺术特色赏析

《论语》语言艺术特色赏析 《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辑录,从文本形式上看,是“重在记言”的语录体。《论语》虽为语录,实际上包括语录、对话及其简短记叙三种体式。语录记载孔子及其弟子的主要言论,对话和简短记叙在记载孔子与弟子以及时人的对答之辩的同时还运用一些形神兼备的小故事表现人物举止行为。《论语》的语言艺术特色就在这几种体式中得以体现。 一、言简意赅,富于哲理性和启示性 春秋时代,新旧交替,旧的制约制度——周礼已经被打破,新的制度还未萌生,思想界异常活跃,诸子百家应运而生。孔子及其弟子对现实人生有着深刻的体察,于是《论语》中不乏富有哲理和启示意味的辑录。这些句子言简意赅,读起来抑扬顿挫、朗朗上口,给人以节奏明快、音韵和谐的印象,颇似后世的散文诗,以其深刻的思想和隽永的韵致受到后世的推崇。 二、语言口语化,自然亲切 《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言论的记实性语录体的辑录,它不同于、官方语言和文献语言,它是孔子与弟子的教学、谈论的片段。书中大量运用生活化的语言,口语大量充斥其中,读起来亲切自然,有一种与圣人面对面交谈的感觉,这种口语化的辑录方式有助于后世的理解和运用。 三、片段对话形式表现思想感情和人物性格 《论语》除了记载夫子言论的纯语录体外,还有一些篇章大量的记录了人物之间的对话,可以说,比较集中的以对话形式入文在散文史上始于《论语》。论语中部乏情趣盎然的活泼场面和师生对话耐人寻味的片断,在这些简短的对话单元和叙事片断中,作者往往对具体的语境稍作记叙。子问公叔文子于公明贾

曰:信乎,夫子不言,不笑,不取乎?公明贾对曰:以告者过也。夫子时然后言,人不厌其言;乐然后笑,人不厌其笑;义然后取,人不厌其取。子曰的:其然?岂其然乎?由于具体的语言环境,“夫子风采,溢于格言”(《文心雕龙》),更能以简洁的语言传神写照,表现出人物的神情语态,显现出人物的性格。《论语》中的片段对话,神情活现的表现出每个人的丰富性格和思想感情,堪称一部绝好的散文辑录。 《论语》在哲言锐语的记叙之余,经常穿插一些富有生活情趣的片段,甚或无关宏旨的小事儿,闲中着色,为文章增添无穷的乐趣,有助于丰富人物性格,使人物可亲可近,人物形像跃然纸上,使哲理深刻的思想在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中被接受。 《论语》中的人物在叙述自己的理想时,往往通过一些具体的片段场景,创造一种诗情画意般的情景,以景入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 四、简洁明快,表达准确 《论语》语言的简洁明快,表达准确是这部书语言的主要特色和重要形式之一,这在古代典集中是绝无仅有的,许多复杂的社会现象、品格修养、礼义规范、伦理道德等问题,在《论语》中往往只言片语就概括的十分完美,十分准确,但同时又含蓄而不直白,委婉而不虚浮,是就是是,不是就是不是,是什么就是什么,不是什么就不是什么,很少在论语中看到模棱两可的话,语气肯切明快,语言洗练精准。尤其是孔子的语言,虽然生活化,但绝不拉杂,能用一句话说清楚的绝不多说一句,能用一个字表达的绝不多用一个字,可谓惜言如金。比如: 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

战国策的叙事艺术

一、《战国策》的独特叙事结构 《战国策》是一部战国时代的史料汇编。西汉后期由刘向校理群书,去其重复,共有33篇,按国别分为东周、西周、秦、齐、楚、燕、赵、魏、韩、宋、卫、中山12国策。《战国策》从地域的角度划分,以国家为单位,分别记叙历史事件。其具体表现为表层和深层两种叙事结构。 1、表层叙事结构 在作者所叙述的故事中,通常都会有一位统治者和一位策士。策士为了成功地说服君主,都通常会引用一个寓言或者历史故事。首先在叙述这些的寓言或历史故事时,都由策士们所讲述。其次是故事之外的叙述者所讲述的旁白。所以,读者既能感觉到这位叙事者是在叙述故事,又能明白他的身份是处在故事之外。也就是说作者叙述了一个策士为说服君主而讲述寓言或历史故事的故事。二这样的例子,在《战国策》中是大量存在的比如说《秦策二·甘茂亡秦且之齐》中,甘茂流亡到齐国,遇到苏代,希望苏代能给予自己一定的帮助,于是甘茂为苏代讲了一个处女无烛的故事: 夫江上之处女,有家贫而无烛者,处女相与语,欲去之。家贫无烛者将去矣,谓处女曰:“妾以无烛故,常先至扫室布席,何爱余明之照四壁者?幸以赐妾,何妨于处女?妾自以有义于处女,何为去我?”处女相语以为然而留之。 甘茂把自己比作无烛的处女,甘愿为苏代“扫室布席",于是后来苏代游说秦王和齐王,使得甘茂在齐国取得了上卿之位和十分优厚的居住条件。在这里,处女无烛的故事是由甘茂讲述的,其中反映了甘茂与苏代的故事,是由故事外之的叙事者讲述,而整个故事的结构是由文章作者所创设。 又好比《齐策三·孟尝君将入秦》中“孟尝君将入秦,止者千数而弗听”。当苏秦想去劝说时,孟尝君决绝地回应:“人事者,吾己尽知矣;吾所未闻者,独鬼事耳。”这时苏秦想出了“以鬼事见君”。苏秦为孟尝君叙述了一个土偶人与桃梗的故事:

语言艺术特色班级建设方案

语言艺术特色班级建设方案 中海康城小学龙倩卿 一、特色班级建设的目标:为继续配合学校“营造书香氛围,创建和谐校园”的活动,以特色班级创建为载体,以学生特长培养为抓手,以人为本,弘扬个性,要求人人都参与,个个求特长,更大程度地发掘学生各方面的潜能,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出“和谐发展,特长明显”的学生。 二、特色班级建设的原则:“人格自尊、学习自主、行为自律、生活自理”,使学生“人人成功,个个成才”。 口号:“我读书、我写作、我快乐” 班训:学海无涯趣作舟。 三、特色班级建设的特色 1、培养学生写作兴趣和审美能力,达到陶冶情操,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让学生感悟语言的魅力,懂得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知荣明耻,让学生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言行,使学生与环境保持和谐一致,使学生在心情愉悦的氛围中获得感悟,产生蓬勃向上的力量。 四、特色班级建设的理念 根据我班学生作文怕作文,爱看书的特点建设此特色班,因为我发现他们的文章多数内容是空话、大话、套话,“劣质”作文和“假货”充满了作文本。“新课标”对作文教学部分作了阐述:一是鼓励自由表达,二是既强调写实(记叙文),又提倡写虚(想象文),并对两者作了明确分工,前者要求表达真情实感,后者要求激发想象,发挥创造性。因此,在大力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学生良好的说话能力、习作能力非常有意义,这是对学生真正负责的体现。 五、特色班级建设的内容 为了进一步弘扬班级精神,各班级还积极开展了“行为规范示范班”争创活动,都认真制定了班级精神创建工作计划,进行了班级文化布置,举办了“学会感恩、奉献爱心”,“知荣明耻,寻找身边榜样”的主题班会,开展了以“培养团队意识,增强班级凝聚力”为目标的心理素质训练活动,这些活动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每个学生可以积极抒发感情,畅谈理想,为打造班级精神张扬自己的个性,发挥自己的才能,从而使班级精神得到深化。 六、创建特色班级的内容和具体措施 一、德育和书香互相结合 1、具体内容

《战国策》艺术成就简析

浅谈《战国策》艺术成就 10涉外二班孙亚伟20101004228 摘要:《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首先在于它创造和体现了战国时代特有的散文 风格,其次, 《战国策》的出现, 标志着各种散文文体的日趋成熟。运用各种艺 术手法, 创造出众多各不相同的、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也是《战国策》的重大 艺术成就之一。《战国策》为我们保存下来的这些离言故事, 丰富了我国的语言 宝库, 对我国的文学发展也是有所贡献的。 关键词:《战国策》艺术成就散文风格散文体的逐渐成熟艺术手法 一:《战国策》简介 《战国策》凡三十卷,杂记东周、西周、秦、齐、楚、魏、韩、赵、燕、宋、卫、中山诸国军政大事。时代上接春秋,下迄秦并六国。主要记载了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斗争策略。其中文章不是一个人所作,作者大多是战国后期的纵横家,也可能有若干篇章是秦汉间人所作。最后由西汉刘向编校整理成书,定名为《战国策》。 二:艺术成就简析 历代封建文人对《战国策》的思想内容持否定态度, 但对它的写作技巧、艺术成就却是赞扬备至的, 甚至把它作为典范文章进行学习和鉴赏。下面我们浅谈下《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1、创造和体现了战国时代特有的散文风格 《战国策》的艺术成就, 首先在于它创造和体现了战国时代特有的散文风格。这种风格当是那些思想活跃、政治经验丰富的士人们在游说活动中, 适应巧设机谋、互相辩难的特殊需要而创造出来的, 是他们精神风貌的体现。这种风格是通过语言的运用而表现出来的,其特点是铺张扬厉、雄辩态肆、刚健雄浑、气势磅礴。它的叙述多能作到简洁明快, 流利酣畅, 它的论述和辩驳更是旁征博引, 条分绒析。其行文或曲折迁回, 婉转含蓄, 或单刀直入, 准确犀利。至于其词汇的丰富性、叙述的条理性、说理的鼓动性、辩论的逻辑性、悄节的曲折性、结构的完整性以及修辞的巧妙性, 都是它前代和同时代的其它作品所不可企及的。 2、标志着各种散文文体的日趋成熟 其次, 《战国策》的出现, 标志着各种散文文体的日趋成熟。《战国策》中既有

亮剑 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亮剑》语言艺术特色分析 《亮剑》无疑是一部经典的影视剧,无论是故事情节方面,还是演员表演方面都十分精彩,不过,《亮剑》让我印象最深的还是独特的语言风格,我认为,它独特的语言风格,是《亮剑》这部影视剧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 一、主要语言风格特点 (一)粗放豪迈 豪迈粗放的语言风格是以李云龙为代表的这批中国军人,如和尚、孔捷等都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农民,他们因为生活所迫而加入了军队,所以他们的性格就是较为粗犷的。 纪律严明的军队并没有让他们改变自己的语言习惯,反而“变本加厉”。在《亮剑》这部影视剧中,从将领到士兵无一不说粗话,这似乎已经成了一种普遍现象,甚至是传统了。导演在处理这些军人的语言以及对他们描写时,语言风格便呈现出粗放豪迈的特点。 首先,他们以:“大老粗”自居,在称呼上,自称为“老子”,称别人为“小子”、“泥腿子”、“鬼子”等等。其次,他们说话时常有一定的粗话,比如:“他娘的”、“狗日的”、“奶奶的”、“狗娘养的”等等,剧中多次对话都包含一定的粗话,比如张部长说:“你狗日的就不像个当兵的,是他娘的商人,心算是黑到家了,我已经多给了你们独立团十箱了,还他娘的贪心不足。”李云龙说:“我早听别人说...这回可真信啦,是他娘的抠,这又不是金元宝,你存着想下崽咋的,你要不给,老子今天就不走了,你小子还得管饭。” 孔捷说:“你小子那次就是仗着在你地盘上,敢缴老子的械,妈的...一有你撑腰,你那帮熊兵他妈的六亲不认,差点把老子捆起来”。 剧中不只是李云龙这些没有文化的农民军官,就连赵刚这样接受过教育的大知识分子到了部队里,也变的粗话连篇。赵刚是个知识分子,在进入部队之前,他还是“一二九”运动的负责人之一,时北平燕京大学的学生。如此高的学历,在当时的八路军部队中当属凤毛麟角了。而当他进入部队,与李云龙朝夕相处之后,就渐渐地被草莽英雄李云龙所影响,他学会喝酒,说粗话甚至是骂人,比如:“站住,把烧鸡放下,老子担心吊胆了一天,你狗日的该给我点精神补偿。”“老李,你装什么蒜,有话说,有屁放”。 当然,豪迈和粗放并不是仅仅体现在他们使用的粗话上,若只有粗话,也只能体现其低俗。再看以下例子,“...所以说话也随便惯了,彼此不骂几句就太见外了。”“人家吃肉咱不眼馋,可好歹也给口汤喝呀。别拿自己当根葱似的,谁拿你蘸酱吃呀”“在酒桌上大家代表的可是中国军人的形象,头可断,血可流,就是喝死面子也不能丢。”这些语言也同样体现了粗放豪迈。在电视剧中,这些语言贯穿始终,虽然有点夸张,令人捧腹,但也不失为一种风格。 (二)大量俗语歇后语 除了粗语的使用之外,剧中还大量使用歇后语、俗语等。俗语如:好心当成驴肝肺、虱多了不痒,债多了不愁、脑袋掉了碗大个疤、占着茅坑不拉屎等等。歇后语如:猪鼻子上插大葱——装相(象),脱了裤子放屁——多费一道手,骑单车放屁——冒充摩托。 (三)大量专业术语 作为一部军事题材的影视剧,剧中也包含着很多与战争相关的专业术语,武器设备方面比如:红缨枪、零式战斗机、三八式步枪、希卖司“MP38”型冲锋枪、马克辛重机枪、卡宾枪、美国M制坦克等等。战术方面:地雷战、麻雀战、白刃战、凌空爆炸、主攻、佯攻、集火射击、空中轰炸、单发、连发、点射、海空战、宣传战等等。格斗方面:一对一格斗、腿功、拳掌、别肘擒拿、脱腕、反擒拿等等。其他方面比如:腹背受敌、交叉火力、弹药基数、火炮口径、机动能力、装甲厚度、行驶速度、66式军服等等。在一些战役描写中,官兵之间的对话还使用军事密语,还原当时战争的真实情况。

水浒传的语言艺术特色

浅谈《水浒传》的语言艺术特色 谢琴 08文秘单班 31号 [摘要]:《水浒传》是一座蕴藏丰富的艺术宝库,其语言艺术尤为突出。作者熟练地驾驭了明快、生动、形象的语言,用字准确、精当,或生动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或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人物彼时彼地彼境的心理状态,或巧妙地烘托出人物活动的环境氛围,或清晰的叙述了故事情节,或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行为动作,为后人提供了值得模拟的语言标本。[关键字]:水浒传语言艺术人物描写场面描写人物对话 《水浒传》艺术方面的成就是多方面的,不仅在结构艺术上有很大的成就,在语言上的成就也十分的显著。由于它从话本发展而来,因此先天就有口语化的特点。施耐庵又在人民口语的基础上进行了巨大的艺术加工,使其成为优秀的文学语言。状人叙事,多作白描,能够抓住主要特征和细节,洗练而传神。《水浒传》则能娴熟地运用白话来写景、叙事、传神,比如第十回“林教头风雪神庙”中的“那雪正下得紧”一句,鲁迅就称赞它“比‘大雪纷飞’多两个字,但那‘神韵’却好得远了”。因为“紧”字不但写出了风雪之大,而且也隐含了人物的心理感受,烘托了氛围。特别是在人物语言个性化方面,《水浒传》能“一样人,便还他一样说话”,从对话中能看出不同人物的性格。例如第七回写高衙内调戏林冲娘子,鲁智深赶来要打抱不平,林冲道:“原来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内,不识得荆妇,时间无礼。林冲本待要痛打那厮一顿,太尉面上须不好看。自古道:‘不怕官,不怕管。’林冲不合吃着他的请受,权且让他这一次。”而鲁智深则道:“你却怕他本官太尉,洒家怕他甚鸟!”两句话,鲜明、准确地反映了林冲和鲁智深两人不同的处境、不同的性格:一个是有家小,受人管,只能委曲求全、逆来顺受;另一个是赤条条无牵挂,一无反顾。又如李逵初见宋江时的一段对话非常精彩,就是一些次要人物的语言也表现得很出色。例如武松打虎后,遇见两个猎户,他们吃了一惊道:“你那人吃了忽律(指鳄鱼)心,豹子肝,狮子腿,胆倒包着身躯,如何敢独自一个,昏黑将夜,又没器械,走过冈子来!不知你是人是鬼?”这就非常切合猎户的身分和他们当时的心情。此外像差拨语言的两面三刀,阎婆惜语言的刁钻泼辣,王婆语言的老练圆滑,都给人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水浒传》作为一部长篇小说,就是用这种民间口语的基础上加以提炼、净化了的文学语言,塑造了一大批传奇的英雄。这不但标志着我国古代运用白话语体创造小说已经成熟,而且对整个白话文学的发展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水浒传》的画面所以显得那样光辉夺目,绚丽多彩,人物形象所以表现得那样活灵活现。呼之欲出。就是因为作者熟练地驾驶了明快、生动、形象的语言。用字准确、精当。或生动地显示出人物的性格,或恰到好处地传达出人物的彼时彼地彼境的心理状态,或巧妙烘托出人物活动的环境氛围,或清晰地叙述了故事情节,或准确地描摹了人物的行为动作。如“鲁提辖拳打镇关西”一节,写店小二不放金老走时,“鲁达大怒,揸开五指,去那小二脸上只一掌,打得那店小二口中吐血;再复一拳,打落两个当面门牙。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跑向店里去躲了。”鲁达是个急性子的人,干什么事都是大咧咧的,打人亦此你看他还没说上几句话。便“大怒”,不由分说就打起来。“揸开五指”如见其伸出大手, 往小二脸上打去。“只一掌”,清脆响亮之声,响于耳际。“再复一拳”,是一掌不足于解恨。“小二扒将起来,一道烟跑向店里去躲了。”店小二的狼狈相活现于眼前。作者以幽默、

_战国策_语言艺术探析

《战国策》语言艺术探析 程保生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人所纂集的一部历史著作。后经刘向加以整理,定名为《战国策》。《战国策》的基本内容是记录战国时代谋臣策士纵横捭阖的斗争及有关的谋议或辞说。春秋以来,社会动荡,战火连绵,人民渴望解甲息兵。诸侯之强大者,亦想“并天下,凌万乘”。诸侯各国的斗争,除武力的强弱外,谋臣策士的胜算和纵横势力的消长,也成为诸侯称霸的关键。《战国策》中策士们各骋才干,巧言雄辩,游说人主,在语言艺术上达到很高的成就。宋代李文叔称颂它:“文辞 乎上薄六经,而下绝来世。”(《书战国策后》见《战国策》附录,上海古籍出版社1985年版)王觉称它是“文辞之最”(《题战国策》见《战国策》附录)。褚斌杰编《中国文学史纲要》说:“《战国策》文笔清新流丽,富于文采”。 一、辞采绚丽,生动形象 《战国策》记录的是策士们的游说之辞。而战国策士们往往都是功利主义者,他们的游说都有明确的目的性,针对人君之所爱,投其所好。因而在游说时,就非常注意辞采的动听、传神,用绚丽的词汇,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述那些抽象的道德,寓理于形,使之鲜明可感,娓娓动人,使说辞具有诱人的感染力和勿用置疑的说服力。其主要方法是运用比喻、寓言来增加辞采的生动性和形象性。 第一,巧用生动形象的比喻,如《楚策三?苏秦之楚三日》: 苏秦之楚,三日乃得见乎王。谈卒,辞而行。楚王曰:“寡人闻先生,若闻古人,今先生不远千里而临寡人,曾不肯留,愿闻其说”。对曰:“楚国之食贵于玉,薪贵于桂,谒者难得见如鬼,王者难得见如天帝,今令臣食玉炊桂,因 鬼见帝”。 连用四个比喻,形象地描述了难见楚王的处境,抒发自己怨愤之情。再如《楚策四?庄辛谓楚襄王》: 王独不见夫蜻蛉乎?六足四翼,飞翔乎天地间,俯啄蚊虻而食之,仰承甘露而饮之,自认为无患,与人无争也。不知夫五尺童子,方将调饴胶丝,加已乎四仞之上,而下为蝼蚁食也。…… 庄辛的一段话,一个比喻紧连着一个比喻,这些比喻同是寄寓着一个道理,步步紧逼,阐述道理,开人视听。 《战国策》中的比喻俯拾皆是,而且比喻大多以动物、植物、人体以及人们日常生活中所习见的其他事物,作为表现观念的具体形象,让人心领神会,倍感亲切。如“辱亡则齿寒”,“譬若虎口”、“无异于驱群羊而攻猛虎也”,“如使豺狼逐群羊也”,“譬若抱薪而就火也”,“心摇摇如悬旌”,“危如累卵”,“轻于鸿毛”、“重于丘山”等等。 第二,善用有趣感人的寓言故事。寓言往往用假托的故事或自然物的拟人手法,借以使人们从它与人类现实生活的关联中得到一种带有普遍意义的启示和教训。恰当地运用寓言,可以使抽象道理变得浅显易懂,可以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如《齐策三?齐欲伐魏》: 韩子卢者,天下之疾犬也。东郭逡者,海内之狡兔也。韩子卢逐东郭逡,环山者三,腾山者五。兔极于前,犬废于后,犬兔俱罢,各死其处。田父见之,无劳倦之苦而擅其功。 以犬兔相逐而田父得利,来说明齐、魏相持而秦、楚得田父之功的道理,寓意深刻而故事优美。与此异曲而同调者还有“两虎相斗, ? 1 1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