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武汉理工大学华夏学院

信息工程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运动控制系统

课程设计总评成绩

学生专业班级自动化1113

学生姓名、学号10212411322

指导教师姓名李文彦

课程设计起止日期2014.9.9--2012.9.17

课程设计基本要求

课程设计是工科学生十分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课程设计,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先修课程的理论知识和专业技能,解决工程领域某一方面实际问题的能力。课程设计报告是科学论文写作的基础,不仅可以培养和训练学生的逻辑归纳能力、综合分析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也是规范课程设计教学要求、反映课程设计教学水平的重要依据。为了加强课程设计教学管理,提高课程设计教学质量,特拟定如下基本要求。

1. 课程设计教学一般可分为设计项目的选题、项目设计方案论证、项目设计结果分析、答辩等4个环节,每个环节都应有一定的考核要求和考核成绩。

2. 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要符合本课程设计教学大纲的要求,该项目应能突出学生实践能力、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该项目有一定的实用性,且学生通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是可以完成的。课程设计项目名称、目的及技术要求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一、二项中,课程设计项目的选题考核成绩占10%左右。

3. 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包括可行性设计方案论证、从可行性方案中确定最佳方案,实施最佳方案的软件程序、硬件电路原理图和PCB图。项目设计方案论证内容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三项中,项目设计方案论证主要考核设计方案的正确性、可行性和创新性,考核成绩占30%左右。

4. 项目设计结果分析主要包括项目设计与制作结果的工艺水平,项目测试性能指标的正确性和完整性,项目测试中出现故障或错误原因的分析和处理方法。项目设计结果分析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四项中,考核成绩占25%左右。

5. 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应认真阅读与本课程设计项目相关的文献,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和习惯,借以启发自己的思维,提高综合分和理解能力。文献阅读摘要记录于课程设计报告书第五项中,考核成绩占10%左右。

6. 答辩是课程设计中十分重要的环节,由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向答辩学生提出2~3个问题,通过答辩可进一步了解学生对课程设计中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掌握的程度,以及对问题的理解、分析和判断能力。答辩考核成绩占25%左右。

7.学生应在课程设计周内认真参加项目设计的各个环节,按时完成课程设计报告书交给课程设计指导教师评阅。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应认真指导学生课程设计全过程,认真评阅学生的每一份课程设计报告,给出课程设计综合评阅意见和每一个环节的评分成绩(百分制),最后将百分制评分成绩转换为五级分制(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总评成绩。

8. 课程设计报告书是实践教学水平评估的重要资料,应按课程、班级集成存档交实验室统一管理。

一、课程设计项目名称

转速电流双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的设计

二、项目设计目的及技术要求

设计目的

设计双闭环直流不可逆调速系统,掌握系统工作原理,学习调速系统

的主回路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技术要求及初始条件:

1.直流电机参数:电机型号:Z4-180-11,额定功率:160KW,额定电压440V,

额定电流339A,额定转速1500 r/min ,电枢内阻Ra=0.08Ω,飞轮惯量GD2=86.24

m,电机过载倍数λ=1.5,Ks=40,T l=0.03 s,Tm=0.18 s,α=0.07 v.min/r, N.2

β=0.05 v/A 。

2.测速发电机参数:23W,110V,0.21A,1900 r/min,永磁式。

3.设计指标:静态:D=10,S≦5%,转速和电流稳态无差;动态:电流超调量

小于5%,转速超调量小于10%。具有过电流过电压保护功能。

设计任务:

1. 主电路及其保护电路设计:i:选择主回路的电路形式;ii:整流变压器的计算;iii:SCR的选择;iv:SCR的保护。

2.转速调节器ASR及电流调节器ACR的设计。

3.触发电路设计或选择:要求产生双窄脉冲。

4.提供系统总电路图。

设计要求:

1.对系统设计方案的先进性、实用性和可行性进行论证,说明系统原理。

2. 画出单元电路图,给出系统参数计算过程,说明工作原理。

3.对项目设计结果进行分析。

3. 画出整体电路原理图,图纸、元器件符号及文字符号符合国家标准。

4.课程设计说明书应严格按统一格式打印,资料齐全,坚决杜绝抄袭,雷

同现象。

三、主电路及其保护电路设计

1、选择主回路的电路形式

转速、电流反馈控制直流调速系统原理图

2、整流变压器的计算:

2.1、整流电路的选择

整流电路选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它的输出电压波动小,适合直流电动机的负载,并且该电路组成的调速装置调节范围广,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整流电路。三相半波整流电路晶闸管使用数量为三相桥式可控整流电路的一半,但是性能不如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要好,故选择三相桥式整流电路

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实际上是组成三相半波晶闸管整流电路中的共阴极组和共阳极组串联电路,如图所示:

共阴极组的三个晶闸管分别为VT1、VT3、VT5,共阳极组的三个晶闸管分别为VT4,、

VT6、VT2。从分析可知,按此编号,晶闸管的导通顺序为VT1-VT2-VT3-VT4-VT5-VT6。为了构成一个完整的电流回路,要求有两个晶闸管同时导通,其中一个在共阳极组,另外一个在共阴极组,且不能为同一相的晶闸管。

2.2、变压器的选择与计算:

为了保证负载能正常工作,当主电路的接线形式和负载要求的额定电压确定之后,,晶闸管交流侧的电压U2只能在一个较小的范围内变化,为此必须精须精确计算整流变压器次级电压U2。影响U2值的因素有:

(1)U2值的大小首先要保证满足负载所需求的最大直流值Ud。

(2)晶闸管并非是理想的可控开关元件,导通时有一定的管压降,用UT表示。

(3)变压器漏抗的存在会产生换相压降。

(4)平波电抗器有一定的直流电阻,当电流流经该电阻时就要产生一定的电压降

(5)电枢电阻的压降。

(6)电网的波动

(7)整流主电路形式

所以,综上所述,可得U2表达式:

变流变压器的计算系数

V V I I CU B A nU I I r U U d d K T

d d a N 33567.332100%11max max 2≈=?????

??-+?????????? ??-+=ξ A I I d

936.414816.03395.13

2

2=??==λ 21S S = 111I mU S = 222I mU S = (m 为相数)

kVA A V I mU S S S 417936.4143353)(2

1

2221≈??==+=

所以选取容量S 为417kV A 的变压器。

2.3、SCR 的选择:

查课本表格可得,

U

DN

≥440V 时,

U

DRM

(额定断态重复峰值电压)与

U

PRM

(额定

反向重复峰值电压)≥1600V 。 晶闸管额定电压

晶闸管额定电压必须大于元件在电路中实际承受的最大电压

U

m

,考虑到电网电压的波动和

操作过电压等因素,还要放宽2~3倍的安全系数,即按下式选取U

TN

=(2~3)UM ,查表可

得三相半控桥的电压计算系数K

UT

=2.45,即约为6,电流计算系数为K

IT

=0.367。故晶闸

管额定电压为

U

TN

=(2~3)6

U

2

=(2~3)

6×335=1641~2461.7(V)。取U VT =2200(V)。

晶闸管的额定电流

I

AV T )

(

晶闸管额定电流指的是在指定管壳温度和散热条件下所允许的最大工频正弦半波电流的平均值,一般取计算结果的1.5~2倍,这里取:

I

AV T )

(=(1.5~2)

K IT

I

max

=(1.5~2)×0.367×339×1.5=278~373.239(A),取

I

TN

=350(A)。

2.4、SCR 的保护:

晶闸管换相过电压保护和晶闸管过电流保护:

在晶闸管元件两端并联RC 电路,起到晶闸管换相过电压的保护。串联电阻

R 的作用一是阻尼LTC 回路的震荡,二是限制晶闸管开通瞬间的损耗且可减小电流上升率di/dt 。R 、C 值可按经验数据选取,对于本设计晶闸管额定电流为220A ,故C 可取0.3F ,R 可取20Ω

采用快速熔断器是电力电子装置中最有效、应用最广的一种过电流保护措施。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电流可按下式计算:

额定电压U RN :不小于线路正常工作电压的方均根值 额定电流:()RN i a R I K K I A ≥

i

K 为电流裕度系数,取

i

K =1.1~1.5,

a

K 为环境温度系数,取

a

K =1~1.2,

R

I 为实际流过快熔的电流有效值。

对于本次课程设计:因U 2=339V ,取U RN =680V ;

A I I d R 72.1953393

1

31=?==

A I K K I R a i RN 296.35272.1952.15.1=??=≥

取=RN I 355A 因而二次侧可选取RS3系列680V/355A 的快熔。

2.5、平波电抗器的计算与选择

2.5.1总电感的计算

三相桥式整流的总电感L=0.693×U2/

I D

m in

,其中

I D

m in

=(5%~10%)

I

D

,故

L=

=

?I

U D MIN

2

693.0=??339

)1.0~05.0(335

693.0 6.85~13.7(mH ),要求变流器在最小输出电流I D m in 时

仍能维持电流连续时电抗器电感量L ,则要令

I D

m in

=5%

I

D

,故可得L=13.7(mH)。

2.5.2电枢电感的计算

10

3

2?=

I n U K L N

N

N

D

a p 其中p 为电动机磁极对数,KD 为计算系数,一般电机KD 取8~12,

对于本设计取p=2,KD=10;

所以

16.2339

15002244010103

=?????=

L a (mH )

2.5.3折算到整流变压器二次侧的每项漏感的计算:

)(100

%2mH I U U K L d

K B B =

其中U2为变压器次级相电压有效值,Id 为晶闸管装置直流侧的额定负载电流,K B 为

整流主电路形式有关的系数。这里K B =3.9,U K %=5

)(19.0)(339

10033559.3mH mH L B

=??=

2.5.4使平波电感器电感L K 的计算

L K =L-L a -2L B =13.7-2.16-2×0.19=11.14(mH) 所以平波电抗器电感量取L K=12 mH

电枢回路总电感:=+?+=∑αL L L L B K 212mH+0.38mH+2.16mH=14.54mH

计算系数

单相全控桥 三相半波 三相全控桥 d f /z H 100 150 300 u S 1.2 0.88 0.46 1K 2.85 1.46 0.693 B K

3.18

6.75

3.9

2.6整流变压器的保护:

2.6.1、交流侧的过电流与过电压保护:

在变压器的一次侧串联熔断器,当过电流时熔断器熔断,其额定电压应大于线路的工作电压本设计中一次侧电压最大值为2202V=380V ,熔断器的额定电压可先择400V 其额定电流应大于或等于电路的工作电流A 365380

414

335U I U I 1221=?==

A 5.5475.1365I 6.1I 1FN =?=≤

因此额定电流选545A

所以熔断气的规格为400V/545A

在变压器的二次侧过电压压敏电阻保护: 压敏电阻的额定电压可按式

V U m A 37.10913353233.11=?≥

20.7A

35.27.204.03

2I 32I 2z =??==

K I Rm

V I K U Rm R Rm 17787.2037.10914.120≈??==

因此压敏电阻取额定电压为1778V 的压敏电阻.

2.6.2、直流侧的过电压保护:

如图所示,在A 、B 之间接入的是压敏电阻,这是由氧化锌、氧化铋等烧结制成的非线性

电阻元件,它具有正反向相同的很陡的伏安特性,击穿前漏电流为微安数量级,损耗很小,过电压时则能通过达数千安的浪涌电流, 所以抑制电流能力很强。 压敏电阻的额定电压U1mA 的选取可按下式计算:

Ud0为晶闸管控制角α=00

时直流输出电压:

对于本次课程设计:

U

mA

1≥=?≥33534.2)2.2~8.1()2.2~8.1(0U d 1411~1724.6(V )

通常用于中小功率整流器操作过电压保护时,选额定电压为1700V 的压敏电阻。

四、电流调节器ASR 与转速调节器ACR 的参数计算:

1、电流调节器ASR 的参数计算:

1)、确定时间常数

整流装置滞后时间常数T

S

,由表可知三相桥式电路的平均失控时间

T

S

=1.67ms ,电流滤波

时间常数

T

oi

。三相桥式电路每个波头的时间是 3.33ms ,为了基本虑平波头,应有(1~2)

T

oi

=3.33ms ,所以

T

oi

可以取2ms ,

T

oi

=2ms 。

电流环小时间常数之和

T i

∑=T S

+T

oi

=3.67ms=0.00367s 。

2)、选择电流调节器的结构:

根据设计要求%5i ≤σ,并保证稳态电流无差,可按典型I 型系统设计电流调节器,电流环控制的对象是双惯性型的,一次可以用PI 型电流调节器。其函数传

递式为:

s

s K s W i

i i ACR τ

τ)

1()(+=。检查对电源电压的抗扰能力:17.800367

.003

.0≈≈

∑T T i l ,对照典型Ⅰ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各项指标都是可以接受的。

整流电路形式 最大失控时间T smax /ms

平均失控时间T s /ms

单相半波 20

10 单相桥式 10 5 三相半波 6.67

3.33 三相桥式

3.33

1.67

典型Ⅰ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和频域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3)、计算电流调节器参数:

s T

l

i

03.0==τ

电流环开环增益: 要求%5i ≤σ时,查下表,可得5.0i =∑T K I

参数关系KT 0.25 0.39 0.50 0.69 1.0 阻尼比ξ 1.0 0.8 0.707 0.6 0.5 超调量δ 0% 1.5% 4.3% 9.5% 16.3% 上升时间t r ∞ 6.6T 4.7T 3.3T 2.4T 峰值时间t p ∞ 8.3T 6.2T 4.7T 3.6T 相对稳定裕度γ

76.3°

69.9°

65.5° 59.2° 51.8° 截止频率ωc

0.243/T

0.367/T

0.455/T

0.596/T

0.786/T

s s

K

I

1

1

1.13500367

.05

.0--≈=

于是,ACR 的比例系数为:

013.105.0405.003.01.135≈???==

R K K K s

I

i i

β

τ

4)校验近似条件:

电流环截止频率:11.135-==S K I ci ω

(1)晶闸管整流装置传递函数的近似条件:

ci 1-s 1.1960017

.031

31ω?=?=S T 满足近似条件。 (2)忽略反电动势变化对电流环动态影响的条件:

s s

T

T l

m

1

1

82.4003

.018.0131

3

--≈??

= 满足近似条件。

(3)检验电流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

ci oi S s T T ω?=?=-18.180002

.00017.01

31131 满足近似条件。

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如下图所示,按所用运算放大器取R 0=40k Ω,各电阻和电容值计算如下:

Ω=Ω?==k k R

K R i

i

25.4040013.10

取40Ωk

F F R

C i

i i μτ75.075.04003

.01010

6

3

=?=?=

=- 取0.75F μ F F F R

T C o

oi

i μ2.0102.010

40002.0446

3

=?=??=

=

- 取 0.2F μ

按照上述参数,电流环可以达到的动态跟随性能指标

%3.4=σ

i

<5%,满足要求。

2、转速调节器的参数计算

(1)确定时间常数

1)、电流环等效时间常数1/K I :由上面可得,5.0i =∑T K I 则:

s T K i I

0074.021

=∑= 2)、转速滤波时间常数T ON 。根据所用测速发电机纹波情况,取=T on 0.01s 。 3)、转速环小时间常数T

n

∑。按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取

S S s T K

T on I

n

0174.001.00074.01

=+=+=∑

(2)、选择转速调节器结构

按照设计要求,选用PI 调节器,其传递函数为:s

s K s W n n n ASR ττ)

1()(+=

3)计算转速调节器参数

按跟随和抗扰性能都较好的原则,取h=5,则ASR 的超前时间常数为

s s h T

n

n

087.00174.05=?=∑=τ

由2221∑+=

n N T h h K 可得2

22222

4.3960174.052621--=??=∑

+=s s h h K T n

N 由∑

+=

n

m e n RT h C h K T αβ2)1(可得0174

.008.007.05218.005.062)1(???????=

+=

C T e n

m e n RT h C h K αβ

m

e m C C R

GD T 3752=和e m C C π

30= 所以010698

.018

.03753014

.308.024.863753022=????=?=m e

T R GD C π 103.0010698.0==e C 708.5≈n K

4)检验近似条件 转速环截止频率为:

11

5.34087.04.396-=?===

s K K n N N

cn τωω

(1)电流环传递函数简化条件为

cn i I s T K ω?==∑

-17.630037

.01

.1353131 满足简化条件。

(2)转速环小时间常数近似处理条件为

cn on I s T K ω?==-17.3801.01

.1353131,满足近似条件。

5)计算调节器电阻和电容 如图所示,取R 0=40k Ω,则

Ω=Ω?==k k R

K R n

n

32.22840708.50

取230Ωk

F F F R C n

n

n μτ378.010378.010

230087

.063

=?≈?=

=

- 取0.4F μ F F F R T C on on μ110110

4001.0446

30=?≈??==

- 取1F μ 6)校核转速超调量

当h=5,查下表可得%6.37=n σ,显然不满足要求。当实际上表中数据是按线性系统来计算的,而突加阶跃给定时,ASR 饱和,不再符合线性系统的要求,故ASR 退饱和的情况下重新计算超调量。

现在计算退饱和超调量。设理想空载启动z=0,已知:

h 3 4 5 6 7 8 9 10 δ 52.6% 43.6% 37.6% 33.2% 29.8% 27.2% 25.0% 23.3% t r /T 2.40 2.65 2.85 3.00 3.10 3.20 3.30 3.35 t s /T 12.15 11.65 9.55 10.45 11.30 12.25 13.25 14.20 k

3

2

2

1

1

1

1

1

m

n

N b b b n T T n n C C n n C C ∑?Z -?=??=**))((2)(max max λσ

e

dN b C R

I n =

? 查表得

满足设计要求。

典型∏型系统动态抗扰性能指标与参数的关系

h

3 4 5 6 7 8 9 10

b C C /max ? 72.2% 77.5% 81.2% 84.0% 86.3% 88.1% 89.6% 90.8%

T

t m / 2.45 2.70 2.85 3.00 3.15 3.25 3.30 3.40

T

t v /

13.60

10.45 8.80 12.95 16.85 19.80 22.80 25.85

五、触发电路

为了克服正弦波同步触发电路的缺点,减少电网波形畸变与电压波动的直接影响和扩大移相范围,本次课程设计采用锯齿波同步触发电路,此电路输出可为双窄脉冲,也可为单窄脉冲,适用于有俩个晶闸管同时导通的电路,如三相全控桥。电路可分为三个基本环节:脉冲的形成与放大、锯齿波的形成与移相、同步环节。此外,电路还有强触发和双窄脉冲形成环节。

为了保证晶闸管的可靠导通,本次设计采用相隔60°的双窄脉冲。由三个KJ004集成块和一个KJ041集成块组成,形成六路双脉冲,如图:

%

10%15.418.00174.01500103.008

.03395.1%2.812))((2)(max max ?=?????=∑?Z -?=??=**m n N b b b n T T n n C C n n C C λσ

脉冲变压器

触发电路常通过选用脉冲变压器来输出触发脉冲。脉冲变压器有以下作用:1.阻抗匹配,降低脉冲电压增大输出电流,更好触发晶闸管;2.可改变脉冲正负极性或同时送出两组独立脉冲;3.将触发电路与主电路在电气上隔离,有利于防干扰,更安全。

六、参考资料

[1]、陈伯时,《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运动控制系统》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3

[2]、王兆安,刘进军《电力电子技术》第五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3]、李发海,王岩《电机与拖动基础》第五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4]、邹伯敏《自动控制理论》第三版,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实训设计说明

摘要 电机自动控制系统广泛应用于机械,钢铁,矿山,冶金,化工,石油,纺织,军工等行业。这些行业中绝大部分生产机械都采用电动机作原动机。有效地控制电机,提高其运行性能,对国民经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0世纪90年代前的大约50年的时间里,直流电动机几乎是唯一的一种能实现高性能拖动控制的电动机,直流电动机的定子磁场和转子磁场相互独立并且正交,为控制提供了便捷的方式,使得电动机具有优良的起动,制动和调速性能。尽管近年来直流电动机不断受到交流电动机及其它电动机的挑战,但至今直流电动机仍然是大多数变速运动控制和闭环位置伺服控制首选。因为它具有良好的线性特性,优异的控制性能,高效率等优点。直流调速仍然是目前最可靠,精度最高的调速方法。 本次设计的主要任务就是应用自动控制理论和工程设计的方法对直流调速系统进行设计和控制,设计出能够达到性能指标要求的电力拖动系统的调节器,通过在DJDK-1型电力电子技术及电机控制试验装置上的调试,并应用MATLAB软件对设计的系统进行仿真和校正以达到满足控制指标的目的。

在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中,只有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对电枢电流加以保护,缺少对电枢电流的精确控制,也就无法充分发挥直流伺服电动机的过载能力,因而也就达不到调速系统的快速起动和制动的效果。通过在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基础上增加电流闭环,即按照快速起动和制动的要求,实现对电枢电流的精确控制,实质上是在起动或制动过程的主要阶段,实现一种以电动机最大电磁力矩输出能力进行启动或制动的过程。 一、设计要求 设一个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采用双极式H桥PWM方式驱动,已知电动机参数为:

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07 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 0706073 班级 题目转速单闭环的直流拖动系统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孙标 二ОО十年月日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课程设计 一、设计目的 加深对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对这些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以达到理论学习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的能力。 二、设计任务 设计一个转速单闭环的直流拖动系统

题目: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1 技术指标 电动机参数:PN=3KW, n N=1500rpm, UN=220V,IN=17.5A,Ra=1.25 。主回路总电阻R=2.5,电磁时间常数Tl=0.017s,机电时间常数Tm=0.075s。三相桥式整流电路,Ks=40。测速反馈系数=0.07。调速指标:D=30,S=10%。 2 设计要求 (1)闭环系统稳定 (2)在给定和扰动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为零。 3 设计任务(1)绘制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调节器设计; (3)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4)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 4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严格按**大学毕业设计格式书写,全部打印.另外,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中文摘要 ································································································ - 1 -第二章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1 -1.电力拖动简介 ··························································································· - 1 - 2.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2 -第四章课程设计内容·························································································· - 2 -第五章方案确定 ································································································ - 3 - 5.1方案比较的论证 ······················································································ - 3 - 5.1.1总体方案的论证比较········································································ - 3 - 5.1.2主电路方案的论证比较····································································· - 4 - 5.1.3控制电路方案的论证比较·································································· - 6 -第六章主电路设计····························································································· - 7 - 6.1主电路工作设备选择 ················································································ - 7 -第七章控制电路设计·························································································· - 8 -第八章结论 ·····································································································- 11 -第九章参考文献 ·······························································································- 11 -

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调速系统仿真与设计方案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题目:转速,电流双闭环可逆直流宽频调速系统设计 系部:自动化系 专业:自动化 班级:自动化1班 学号:11423006 11423025 11423015 姓名:杨力强.丁珊珊.赵楠 指导老师:刘艳 日期:2018年5月26日-2018年6月13日

一、设计目的 应用所学的交、直流调速系统的基本知识与工程设计方法,结合生产实际,确定系统的性能指标与实现方案,进行运动控制系统的初步设计。 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通过在MA TLAB软件上建立运动控制系统的数学模型,对控制系统进行性能仿真研究,掌握系统参数对系统性能的影响。 在原理设计与仿真研究的基础上,应用PROTEL进行控制系统的印制板的设计,为毕业设计的综合运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系统设计参数 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参数:< 直流电动机(3> ) 输出功率为:5.5Kw 电枢额定电压220V 电枢额定电流 30A 额定励磁电流1A 额定励磁电压110V 功率因数0.85 电枢电阻0.2欧姆 电枢回路电感100mH 电机机电时间常数1S 电枢允许过载系数=1.5 额定转速 970rpm 直流电动机控制系统设计参数 环境条件: 电网额定电压:380/220V。电网电压波动:10%。 环境温度:-40~+40摄氏度。环境湿度:10~90%. 控制系统性能指标: 电流超调量小于等于5%。 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小于等于30%。 调速范围D=20。 静差率小于等于0.03.

1、设计内容和数据资料 某直流电动机拖动的机械装置系统。 主电动机技术数据为: ,,,电枢回路总电阻,机电时间常数 ,电动势转速比,Ks=40,,Ts=0.0017ms,电流反馈系数,转速反馈系数,试对该系统进行初步设计。2、技术指标要求 电动机能够实现可逆运行。要求静态无静差。动态过渡过程时间,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 三、主电路方案和控制系统确定 主电路选用直流脉宽调速系统,控制系统选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方案。主电路采用25JPF40电力二极管不可控整流,逆变器采用带续流二极管的功率开关管IGBT构成H型双极式控制可逆PWM变换器。其中属于脉宽调速系统特有的部分主要是UPM、逻辑延时环节DLD、全控型绝缘栅双极性晶体管驱动器GD和PWM变换器。系统中设置了电流检测环节、电流调节器以及转速检测环节、转速调节器,构成了电流环和转速环,前者通过电流元件的反馈作用稳定电流,后者通过转速检测元件的反馈作用保持转速稳定,最终消除转速偏差, 从而使系统达到调节电流和转速的目的。该系统起动时,转速外环饱和不起作用,电流内环起主要作用,调节起动电流保持最大值,使转速线性变化,迅速达到给定值;稳态运行时,转速负反馈外环起主要作用,使转速随转速给定电压的变化而变化,电流内环跟随转速外环调节电机的电枢电流以平衡负载电流原理图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课程设计

课程设计任务书 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为: 直流电动机:U N=220V,I N=205A,=575r/min , R a=0.1,电枢电路总电阻R=0.2,电枢电路总电感L=7.59mH,电流允许过载倍数,折算到电动机轴的飞轮惯量。 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滞后时间常数 电流反馈系数( 转速反馈系数() 滤波时间常数取,。 ;调节器输入电阻R0=40。 设计要求: 稳态指标:无静差; 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空载起动到额定转速时的转速超调量。

目录 课程设计任务书 (1) 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 (3) 1.1系统的组成 (3) 1.2 系统的原理图 (4) 第二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器的设计 (6) 2.1 电流调节器的设计 (6) 2.2 转速调节器的设计 (13) 第三章系统仿真 (21) 心得体会 (26) 参考文献 (27)

第一章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原理 1.1系统的组成 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直流调速系统是性能很好、应用最广的直流调速系统。采用PI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是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的系统,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了。 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所以,我们希望达到的控制:启动过程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转速后只有转速负反馈,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作用。故而采用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来组成系统。 为了实现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分别起作用,可以在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之间实行嵌套(或称串级)联接,如图1-1所示。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把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换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实验二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实验二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2.掌握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试步骤,方法及参数的整定。 3.测定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静态和动态性能及其指标。 4.了解调节器参数对系统动态性能的影响。 二、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特征是系统的电流和转速分别由两个调节器控制,由于调速系统调节的主要参量是转速,故转速环作为主环放在外面,而电流环作为副环放在里面,可以及时抑制电网电压扰动对转速的影响。实际系统的组成如实验图2-1所示。 实验图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主电路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供电。系统工作时,首先给电动机加上额定励磁,改 变转速给定电压* n U 可方便地调节电动机的转速。速度调节器ASR 、电流调节器ACR 均设有 限幅电路,ASR 的输出*i U 作为ACR 的给定,利用ASR 的输出限幅*im U 起限制起动电流的作 用;ACR 的输出c U 作为触发器TG 的移相控制电压,利用ACR 的输出限幅cm U 起限制αmin 的作用。 当突加给定电压*n U 时,ASR 立即达到饱和输出* im U ,使电动机以限定的最大电流I dm 加速起动,直到电动机转速达到给定转速(即* n n U U )并出现超调,使ASR 退出饱和,最后稳 定运行在给定转速(或略低于给定转速)上。 三、实验设备及仪器 1.主控制屏NMCL-32 2.直流电动机-负载直流发电机-测速发电机组 3. NMCL -18挂箱、NMCL-333挂箱及电阻箱 4.双踪示波器 5.万用表 四、实验内容

1.调整触发单元并确定其起始移相控制角,检查和调整ASR 、ACR ,整定其输出正负限幅值。 2.测定电流反馈系数β和转速反馈系数α,整定过电流保护动作值。 3.研究电流环和转速环的动态特性,将系统调整到可能的最佳状态,画出)(t f I d =和)(t f n =的波形,并估算系统的动态性能指标(包括跟随性能和抗扰性能) 。 4.测定高低速时系统完整的静特性)(d I f n =(包括下垂段特性),并计算在一定调速范围内系统能满足的静态精度。 五、实验步骤及方法 1.多环调速系统调试的基本原则 (1)先部件,后系统。即先将各环节的特性调好,然后才能组成系统。 (2)先开环,后闭环。即先使系统能正常开环运行,然后在确定电流和转速均为负反馈后组成闭环系统。 (3)先内环,后外环。即闭环调试时,先调电流内环,然后再调转速外环。 2.单元部件参数整定和调试 (1)主控制屏开关按实验内容需要设置 (2)触发器整定 将面板上的U blf 端接地,调整锯齿波触发器的方法同实验1。 (3)调节器调零 断开主回路电源开关SW ,给定电压U g 接到零速封锁器DZS 输入端,并将DZS 的输出接到ASR 和ACR 的封锁端。控制系统按开环接线,ASR 、ACR 的反馈回路电容短接,形成低放大系数的比例调节器。 a)ASR 调零 将调节器ASR 的给定及反馈输入端接地,调节ASR 的调零电位器,使ASR 的输出为零。 b)ACR 调零 将调节器ACR 的给定及反馈输入端接地,调节ACR 的调零电位器,使ACR 的输出为零。 (4)调节器输出限幅值整定 a)ASR 输出限幅值整定 ASR 按比例积分调节器接线,将U g 接到ASR 的输入端,当输入U g 为正而且增加时,调节 ASR 负限幅电位器,使ASR 输出为限幅值* im U ,其值一般取为8~6--V 。 b)ACR 输出限幅值整定 整定ACR 限幅值需要考虑负载的情况,留有一定整流电压的余量。ACR 按比例积分调节器接线,将g U 接到ACR 的输入端,用ACR 的输出c U 去控制触发移相,当输入g U 为负且增加时,通过示波器观察到触发移相角α移至οο30~15min =α时的电压即为ACR 限幅值U cm ,可通过ACR 正限幅电位器锁定。 3.电流环调试(电动机不加励磁) (1)电流反馈极性的测定及过电流保护环节整定。 整定时ASR 、ACR 均不接入系统,系统处于开环状态。直接用给定电压g U 作为c U 接到移相触发器GT 以调节控制角α,此时应将电动机主回路中串联的变阻器M R 放在最大值处,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第十七单元 晶闸管直流调速系统 第二节 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一、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 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的原理如图l7-40所示。 转速负反馈直流调速系统由转速给定、转速调节器ASR 、触发器CF 、晶闸管变流器U 、测速发电机TG 等组成。 直流测速发电机输出电压与电动机转速成正比。经分压器分压取出与转速n 成正比的转速反馈电压Ufn 。 转速给定电压Ugn 与Ufn 比较,其偏差电压ΔU=Ugn-Ufn 送转速调节器ASR 输入端。 ASR 输出电压作为触发器移相控制电压Uc ,从而控制晶闸管变流器输出电压Ud 。 本闭环调速系统只有一个转速反馈环,故称为单闭环调速系统。 1.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工作原理及其静特性 设系统在负载T L 时,电动机以给定转速n1稳定运行,此时电枢电流为Id1,对应转速反馈电压为Ufn1,晶闸管变流器输出电压为Udl 。 n n I C R R C U C R R I U n d e d e d e d d d ?+=+-=+-=0)(φ φφ 当电动机负载T L 增加时,电枢电流Id 也增加,电枢回路压降增加,电动机转速下降,则Ufn 也相应下降, 而转速给定电压Ugn 不变,ΔU=Ugn-Ufn 增加。 转速调节器ASR 输出电压Uc 增加,使控制角α减小,晶闸管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d 增加,于是电动机转速便相应自动回升,其调节过程可简述为: T L ↑→Id ↑→Id(R ∑+Rd)↑→n ↓→Ufn ↓→△U ↑→Uc ↑→α↓→Ud ↑→n ↑。 图17-41所示为闭环系统静特性和开环机械特性的关系。

图中①②③④曲线是不同Ud之下的开环机械特性。 假设当负载电流为Id1时,电动机运行在曲线①机械特性的A点上。 当负载电流增加为Id2时,在开环系统中由于Ugn不变,晶闸管变流器输出电压Ud 也不会变,但由于电枢电流Id增加,电枢回路压降增加,电动机转速将由A点沿着曲线①机械特性下降至B’点,转速只能相应下降。 但在闭环系统中有转速反馈装置,转速稍有降落,转速反馈电压Ufn就相应减小,使偏差电压△U增加,通过转速调节器ASR自动调节,提高晶闸管变流器的输出电压Ud0由Ud01变为Ud02,使系统工作在随线②机械特性上,使电动机转速有所回升,最后稳定在曲线②机械特性的B点上。 同理随着负载电流增加为Id3,Id4,经过转速负反馈闭环系统自动调节作用,相应工作在曲线③④机械特性上,稳定在曲线③④机械特性的C,D点上。 将A,B,C,D点连接起来的ABCD直线就是闭环系统的静特性。 由图可见,静特性的硬度比开环机械特性硬,转速降Δn要小。闭环系统静特性和开环机械特性虽然都表示电动机的转速-电流(或转矩)关系,但两者是不同的,闭环静特性是表示闭环系统电动机转速与电流(或转矩)的静态关系,它只是闭环系统调节作用的结果,是在每条机械特性上取一个相应的工作点,只能表示静态关系,不能反映动态过程。 当负载突然增加时,如图所示由Idl突增到Id2时,转速n先从A点沿着①曲线开环机械特性下降,然后随着Ud01升高为Ud02,转速n再回升到B点稳定运行,整个动态过程不是沿着静特性AB直线变化的。 2.转速负反馈有静差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分析 对调速系统来说,转速给定电压不变时,除了上面分析负载变化所引起的电动机转速变化外,还有其他许多扰动会引起电动机转速的变化,例如交流电源电压的变化、电动机励磁电流的变化等,所有这些扰动和负载变化一样都会影响到转速变化。对于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来说,可以被转速检测装置检测出来,再通过闭环反馈控制减小它们对转速的影响。也就是说在闭环系统中,对包围在系统前向通道中的各种扰动(如负载变化、交流电压波动、电动机励磁电流的变化等)对被调量(如转速)的影响都有强烈的抑制作用。但是对于转速负反馈调速系统来说,转速给定电压Ugn的波动和测速发电机的励磁变化引起的转速反馈电压Ufn变化,闭环系统对这种给定量和检测装置的扰动将无能为力。为了使系统有较高的调速精度,必须提高转速给定电源和转速检测装置的精度。

案例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案例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一、概述 现以ZCC1系列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装置(简称ZCC1系列)为例,来阐述晶闸管—电动机直流调速系统分析、调试的一般方法与步骤。该装置的基本性能如下: (1)装置的负荷性质按连续工作制考核。 (2)装置在长期额定负荷下,允许150%额定负荷持续二分钟,200%额定负荷持续10秒钟,其重复周期不少于1小时。 (3)装置在交流进线端的电压为(0.9~1.05)380伏时,保证装置输出端处输出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电网电压下降超过10%范围时输出额定电压同电源电压成正比例下降。 (4)装置在采用转速反馈情况下,调速范围为20∶1,在电动机负载从10%~100%额定电流变化时,转速偏差为最高转速的0.5%(最高转速包括电动机弱磁的转速)。转速反馈元件采用ZYS型永磁直流测速发电机。 (5)装置在采用电动势反馈(电压负反馈、电流正反馈)时,调速范围为10∶1,电流负载从10%~100%变化时,转速偏差小于最高转速的5%(最高转速包括电动机弱磁的转速)。 (6)装置在采用电压反馈情况下,调压范围为20∶1,电流负载从10%~100%变化时,电压偏差小于额定电压的0.5%。 (7)装置给定电源精度,在电源电压下降小于10%以及温度变化小于±10℃时,其精度为1%。 二、系统的组成 1、主电路 ZCC1系列装置主电路采用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交流进线电源通过三相整流变压器或者交流进线电抗器接至380V交流电源。为了使电机电枢电流连续并减小电流脉动以改善电动机的发热和换向,在直流侧接有滤波电抗器L。 2、控制系统 ZCC1系列晶闸管直流调速装置的控制系统采用速度(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其原理方框图如图3-1所示

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

实验三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研究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在反馈控制下的工作。 2.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的工作及其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3.学习反馈控制系统的调试技术。 二.预习要求 1.了解速度调节器在比例工作与比例—积分工作时的输入—输出特性。 2.弄清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工作原理。 三.实验线路及原理 见图1-7。 四.实验设备及仪表 1.教学实验台主控制屏。 2.NMCL—31A组件 3.NMCL—33组件 4.NMEL—03组件 5.NMCL—18组件 6.电机导轨及测速发电机(或光电编码器)、直流发电机M01 7.直流电动机M03 8.双踪示波器 9.万用表 五.注意事项 1.直流电动机工作前,必须先加上直流激磁。 2.接入ASR构成转速负反馈时,为了防止振荡,可预先把ASR的RP3电位器逆时针旋到底,使调节器放大倍数最小,同时,ASR的“5”、“6”端接入可调电容(预置7μF)。 3.测取静特性时,须注意主电路电流不许超过电机的额定值(1A)。

4.三相主电源连线时需注意,不可换错相序。 5.系统开环连接时,不允许突加给定信号U g起动电机。 6.改变接线时,必须先按下主控制屏总电源开关的“断开”红色按钮,同时使系统的给定为零。 7.双踪示波器的两个探头地线通过示波器外壳短接,故在使用时,必须使两探头的地线同电位(只用一根地线即可),以免造成短路事故。 六.实验内容 1.移相触发电路的 调试(主电路未通电) (a)用示波器观察 NMCL—33的双脉冲观 察孔,应有双脉冲,且间 隔均匀,幅值相同;观察 每个晶闸管的控制极、阴 极电压波形,应有幅值为 1V~2V的双脉冲。 (b)触发电路输出 脉冲应在30°~90°范围 内可调。可通过对偏移电 压调节单位器及ASR输 出电压的调整实现。例 如:使ASR输出为0V, 调节偏移电压,实现 α=90°;再保持偏移电压 不变,调节ASR的限幅 电位器RP1,使α=30°。 2.求取调速系统在 无转速负反馈时的开环 工作机械特性。 a.断开ASR的“3”至U ct的连接线,G(给定)直接加至U ct,且U g调至零,直流电机励磁电源开关闭合。 b.合上主控制屏的绿色按钮开关,调节三相调压器的输出,使U uv、Uvw、Uwu=200V。 c.调节给定电压U g,使直流电机空载转速n0=1500转/分,调节直流发电机负载电阻,在空载至额定负载的范围内测取7~8点,读取整流装置输出电压U d,输出电流i d以及被测

直流电动机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课程设计 班级:电气0802 姓名:刘志勇 学号: 08140218

目录 第一章:设计内容 (2) 1.1设计内容: (2) 第二章:设计要求 (2) 2.1设计要求 (2) 2.2设计参数: (2) 第三章: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3) 3.1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成 (3) 3.2系统电路结构 (4) 3.3调节器的设计 (7) 第四章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14) 4.1闭环系统调速的组成及其静特性 (14) 4.2 稳态参数计算 (16) 第五章相关原理图设计波形图 (19) 5.1.主电路图 (19) 5.2.控制电路图 (20) 第六章设计总结及参考文献 (23) 6.1设计总结 (23) 6.2 参考资料 (23) 1

第一章:设计内容 1.1设计内容: (1)根据给定参数设计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2)根据给定参数设计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使用模拟电路元件实现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第二章:设计要求 2.1设计要求 2.1.1根据设计要求完成双闭环系统的稳态参数设计计算、判断系统的稳定性、绘制系统的稳态结构图 2.1.2直流调速系统的调节器,选择调节器结构、利用伯德图完成系统动态校正、计算系统的稳定余量γ及GM、计算调节器参数、绘系统动态结构图 2.1.3设计采用模拟调节器及MOSFET功率器件实现的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绘制控制电路及主电路电路图 2.1.4测试单闭环调速系统的PWM驱动信号波形、电压电流波形、转速反馈波形和直流电动机转速及控制电路各单元的相关波形。 2.2设计参数: =1.8Ω 2.2.1电枢电阻R a 电枢电感L =9.76mH、GD2=16.68N·cm2、Tm=35ms a 2

实验1: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B5参考格式)

《运动控制系统》实验报告 姓名: 专业班级: 学号: 同组人: 实验一 不可逆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静特性的研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2、加深理解转速负反馈在系统中的作用。 3、研究直流调速系统中速度调节器ASR 的工作原理及其对系统静特性的影响。 4、测定晶闸管--电动机调速系统的机械特性和转速单闭环调速系统的静特性。 二、实验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采用闭环调速系统,可以提高系统的动静态性能指标。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是常用的一种形式。图1-1所示是不可逆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实验原理图。 图中电动机的电枢回路由晶闸管组成的三相桥式全控整流电路V 供电,通过与电动机同轴刚性联接的测速发电机TG 检测电动机的转速,并经转速反馈环节FBS 分压后取出合适的转速反馈信号U n ,此电压与转速给定信号U n *经速度调节器ASR 综合调节,ASR 的输出作为移相触发器GT 的控制电压U ct ,由此组成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在本系统中ASR 采用比例—积分调节器,属于无静差调速系统。 图中DZS 为零速封锁器,当转速给定电压U n *和转速反馈电压U n 均为零时,DZS 的输出信号使转速调节器ASR 锁零,以防止调节器零漂而使电动机产生爬行。 RP 给定 图1-1 不可逆转速单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三、实验注意事项 1. 直流电动机M03参数为:P N =185W ,U N =220V ,I N =1.1A ,n =1500r/min 。 2. 直流电动机工作前,必须先加上直流激励。 3. 系统开环以及单闭环起动时,必须空载,且不允许突加给定信号U g 起动电机,每次起动时必须慢慢增加给定,以免产生过大的冲击电流,更不允许通过突合主回路电源开关SW 起动电机。 4. 测定系统开环机械特性和闭环静特性时,须注意电枢电流不能超过电机额定值1A 。 5. 单闭环连接时,一定要注意给定和反馈电压极性。 四、实验内容 1、晶闸管--电动机系统开环机械特性及控制特性的测定 (1)连接晶闸管—电动机系统为开环控制,不必使用转速调节器ASR ,可将给定电压U g (开环时给定电压称为U g ,闭环后给定电压称为U n *)直接接到触发单元GT 的输入端(U ct ),电动机和测功机分别加额定励磁。 (2)测定开环系统控制特性时,须先使电动机空载(测功机负载回路开路),慢慢加给定电压U g ,使电动机转速慢慢上升至额定转速1500r/min ,在0~1500r/min 之间记录几组 (3)测定开环机械特性时,须先使电动机空载(测功机负载回路开路),慢慢加给定电压U g ,使电动机转速慢慢上升至额定转速1500r/min ,然后合上负载开关SL ,改变负载变阻器R g 的阻值,使主回路电流达到额定电流I N ,此时即为额定工作点(n =n N =1500r/min ,I d =I N =1A )。然后减小负载变阻器R g 阻值,使主回路负载从额定负载减少至空载,记录几组转速 n 和负载转矩T 的数据,并在图1-3所示坐标系中画出开环机械特性曲线。 U g e 图1-2 开环控制特性曲线 图1-3 开环机械特性曲线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设计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仿真 摘要:本设计主要研究了直流调速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以及对MATLAB软件的使用。系统模型由晶闸管-直流电动机组成的主电路和转速电流调节器组成的控制电路两部分组成。主电路采用三相可控晶闸管整流电路整流,用PI调节器控制,通过改变直流电动机的电枢电压从而进行调压调速。控制电路设置两个PI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即分别引入转速负反馈和电流负反馈。二者实行嵌套连接,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形成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在Simulink中建立仿真模型,设置各个模块的参数,仿真算法和仿真时间,运行得出仿真模型的波形图。通过对波形图的分析,说明直流调速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静态和动态特性。 关键词: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MATLAB/SIMULINK仿真,ASR,ACR。 课程概述:直流调速是现代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中发展较早的技术。随着交流调速的迅速发展,交流调速技术越趋成熟,以及交流电动机的经济性和易维护性,使交流调速广泛受到用户的欢迎。但是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以其优良的调速性能仍有广阔的市场,并且建立在反馈控制理论基础上的直流调速原理也是交流调速控制的基础。采用转速负反馈和PI调节器的单闭环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条件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如要求快速起制动、突加负载动态速降时,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完全按照需要来控制动态过程中的电流或转矩。在单闭环系统中,只有电流截至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但它只是在超过临界电流值以后,靠强烈的负反馈作用限制电流的冲击,并不能很理想的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实际工作中,在电机最大电流受限的条件下,充分利用电机的允许过载能力,最好是在过渡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尽可能用最大的加速度启动,到达稳定转速后,又让电流立即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实际上,由于主电路电感的作用,电流不能突跳,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最快启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电流负反馈就能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问题是希望在启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而不能让它和转速负反馈同时加到一个调节器的输入端,到达稳态转速后,又希望只要转速负反馈,不要电流负反馈发挥主作用,因此需采用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这样就能做到既存在转速和电流两种负反馈作用又能使它们作用在不同的阶段。其次并基于双闭环的电气原理图的SIMULINK的仿真,分析了直流调速系统的动态抗干扰性能。采用工程设计方法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电力拖动自控系统课程设 计报告 题目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 计 学院:电子与电气工程学院 年级专业:2012级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力传动方向)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成绩:

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综合课程设计 设计任务书 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为: 直流电动机:kW 5.7P N =,V 400U N =,A 8.21I N = ,min /r 3000N =n , W 716.0R a =,电枢回路总电阻Ω=75.1R ,电枢电路总电感mH 60L =,电流允许 过载倍数5.1=λ,折算到电动机轴的飞轮惯量22m N 64.2GD ?=。励磁电流为1.77A 。 晶闸管整流装置放大倍数40K s =,滞后时间常数s 0017.0T s = 电流反馈系数)I 5.1/V 15(A /V 4587.0βN ≈= 电压反馈系数)/V 15(r m in/V 005.0αN n ≈?= 滤波时间常数s 002.0T oi =,s 01.0T on = V 15U U U cm *im *nm ===;调节器输入电阻Ω=K 40R o 。

设计要求:稳态指标:无静差; 动态指标:电流超调量00i 5≤σ;采用转速微分负反馈使转速超调量等于0。 目 录 1 概述 (1) 1.1问题的提出 ............................................................................................................ 1 1.2解决的问题 ............................................................................................................ 1 1.3实现目标要求设计 . (1) 2 主电路计算 (2) 2.1整流变压器的计算 .............................................................................................. 2 2.2晶闸管及其元件保护选择 (2) 3 直流双闭环调速系统设计 (8) 3.1转速和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的组成 .............................................................. 8 3.2系统静态结构图及性能分析 ............................................................................ 9 3.3系统动态结构图及性能分析 .. (10)

题目: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题目:单闭环不可逆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1 技术指标 电动机参数:PN=3KW, n N=1500rpm, UN=220V,IN=17.5A,Ra=1.25 。主回路总电阻R=2.5,电磁时间常数Tl=0.017s,机电时间常数Tm=0.075s。三相桥式整流电路,Ks=40。测速反馈系数=0.07。调速指标:D=30,S=10%。 2 设计要求 (1)闭环系统稳定 (2)在给定和扰动信号作用下,稳态误差为零。 3 设计任务(1)绘制原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2)调节器设计; (3)绘制校正后系统的动态结构图; (4)撰写、打印设计说明书。 4 设计说明书 设计说明书严格按**大学毕业设计格式书写,全部打印.另外,设计说明书应包括以下内容: (1)中文摘要 (2)英文摘要

目录 第一章中文摘要 ·························································································································- 1 -第二章英文摘要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三章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1 -1.电力拖动简介····················································································································- 1 - 2.课程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 2 -第四章课程设计内容··················································································································- 2 -第五章方案确定 ·························································································································- 3 - 5.1方案比较的论证·············································································································- 3 - 5.1.1总体方案的论证比较···························································································- 3 - 5.1.2主电路方案的论证比较·······················································································- 4 - 5.1.3控制电路方案的论证比较 ···················································································- 6 -第六章主电路设计 ·····················································································································- 7 - 6.1主电路工作设备选择 ·····································································································- 7 -第七章控制电路设计··················································································································- 8 -第八章结论······························································································································· - 11 -第九章参考文献 ······················································································································· - 11 -

传动教材第2章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第2章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 和调节器的工程设计方法 2.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及其静特性 采用PI 调节的单个转速闭环直流调速系统可以在保证系统稳定的前提下实现转速无静差。但是,如果对系统的动态性能要求较高,单闭环系统就难以满足需要,这主要是因为在单闭环系统中不能控制电流和转矩的动态过程。电流截止负反馈环节是专门用来控制电流的,并不能很理想地控制电流的动态波形,图2-1a)。 在起动过程中,始终保持电流(转矩)为允许的最大值,使电力拖动系统以最大的加速度起动,到达稳态转速时,立即让电流降下来,使转矩马上与负载相平衡,从而转入稳态运行。这样的理想起动过程波形示于图2-1b 。 为了实现在允许条件下的最快起动,关键是要获得一段使电流保持为最大值dm I 的恒流过程。按照反馈控制规律,采用某个物理量的负反馈就可以保持该量基本不变,那么,采用电流负反馈应该能够得到近似的恒流过程。应该在起动过程中只有电流负反馈,没有转速负反馈,达到稳态转速后,又希望只要转速负反馈,不再让电流负反馈发挥作用。 2.1.1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系统中设置两个调节器,分别调节转速和电流,如图2-2所示。把转速调节器的输出当作电流调节器的输入,再用电流调节器的输出去控制电力电子变换器UPE 。从闭环结构上看,电流环在里面,称作内环;转速环在外边,称作外环。这就形成了转速、电流双闭环调速系统。 转速和电流两个调节器一般都采用PI 调节器,图2-3。两个调节器的输出都是带限幅 + TG n ASR ACR U *n + - U n U i U * i + - U c TA M + - U d I d UPE - M T 图2-2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结构 ASR —转速调节器 ACR —电流调节器 TG —测速发电机 TA —电流互感器 UPE —电力电子变换器 内外 n i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运动控制课程设计 专业:自动化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5年07月 16 日

转速、电流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设计 1.设计目的 一般来说,我们总希望在最大电流受限制的情况下,尽量发挥直流电动机的过载能力,使电力拖动控制系统以尽可能大的加速度起动,达到稳态转速后,电流应快速下降,保证输出转矩与负载转矩平衡,进入稳定运行状态。为实现在约束条件快速起动,关键是要有一个使电流保持在最大值的恒流过程。根据反馈控制规律,要控制某个量,只要引入这个量的负反馈。因此采用电流负反馈控制过程,起动过程中,电动机转速快速上升,而要保持电流恒定,只需电流负反馈;稳定运行过程中,要求转矩保持平衡,需使转速保持恒定,应以转速负反馈为主。故采用转速、电流双闭环控制系统。 2.设计任务 某晶闸管供电的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整流装置采用三相桥式电路;基本数据如下: (1)直流电动机:220V、160A、1460r/min、Ce=0.129Vmin/r,允许过载倍数λ=1.5; (2)晶闸管装置放大系数:K s=40; (3)电枢回路总电阻:R=0.5Ω; (4)时间常数:T l=0.03s,T m=0.19s; (5)电流反馈系数:β=0.042V/A; (6)转速反馈系数:α=0.0068Vmin/r; 试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系统的电流调节器和转速调节器,并用Simulink建立系统模型,给出仿真结果。 3.设计要求 根据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理论,按工程设计方法设计双闭环调速系统: (1)设计电流调节器的结构和参数,将电流环校正成典型I型系统; (2)分析电流环不同参数下的仿真曲线; (3)在简化电流环的条件下,设计速度调节器的结构和参数,将速度环校正成典型II型系统; (4)分析转速环空载起动、满载起动、抗扰波形图仿真曲线 (5)进行Simulink仿真,验证设计的有效性。 4.设计内容 4.1双闭环直流调速系统的组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