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最全版)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最全版)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最全版)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实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2)设a 、b 是两个实数,它们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是A 、B .当点A 在点B 的左边时,a b .

(3)两个实数的大小与这两个实数差的符号的关系(不等式的意义)

???a >b ?a -b >0

a =

b ?a -b =0a

(4)两个实数比较大小的步骤

①作差;②变形;③判断差的符号;④结论.

2.不等关系与不等式

(1)不等号有≠,>,<,≥,≤共5个.

(2)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

任意给定两个实数,它们之间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现实生活中的两个量从严格意义上说相等是特殊的、相对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因此绝大多数的量都是以不等关系存在的.

(3)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4)不等关系的表示: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a >b ?b

(2)传递性:a >b ,b >c ?a >c ;

(3)可加性:a >b ,c ∈R ?a +c >b +c ;

(4)加法法则:a >b ,c >d ?a +c >b +d ;

(5)可乘性:a >b ,c >0?ac >bc ;a >b ,c <0?ac

(6)乘法法则:a >b >0,c >d >0?ac >bd ;

(7)乘方法则:a >b >0,n ∈N 且n ≥2?a n >b n ;

(8)开方法则:a >b >0,n ∈N 且n ≥2?n a >n b .

(9)倒数法则,即a >b >0?1a <1b .

2.基本不等式

1.重要不等式

定理1:如果a ,b ∈R ,那么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基本不等式

(1)定理2:如果a ,b >0,那么a b +≥ a +b 2≥ab),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定理2的应用:对两个正实数x ,y ,

①如果它们的和S 是定值,则当且仅当x =y 时,它们的积P 取得最大值,

最大值为S2 4.

②如果它们的积P是定值,则当且仅当x=y时,它们的和S取得最小值,最小值为2P.

3.基本不等式ab≤a+b

2的几何解释

如图,AB是⊙O的直径,C是AB上任意一点,DE是过C点垂直AB的弦.若

AC=a,BC=b,则AB=a+b,⊙O的半径R=a+b

2,Rt△ACD∽Rt△DCB,

CD2=AC·BC=ab,CD=ab,CD≤R?ab≤a+b

2,当且仅当C点与O点重合

时,CD=R=AB

2,即ab=

a+b

2.

4.几个常用的重要不等式

(1)如果a∈R,那么a2≥0,当且仅当a=0时取等号;

(2)如果a,b>0,那么ab≤(a+b)2

4,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3)如果a>0,那么a+1

a≥2,当且仅当a=1时等号成立.

(4)如果ab>0,那么a

b+

b

a≥2,当且仅当a=b时等号成立.

3.三个正数的算术-几何平均不等式

1.如果a、b、c∈R+,那么a3+b3+c3≥3abc,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

2.(定理3)如果a、b、c∈R+,那么3

++≥

a b c (a+b+c

3≥

3

abc),

当且仅当a=b=c时,等号成立.即三个正数的算术平均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

3.如果a1,a2,…,a n∈R+,那么a1+a2+…+a n

n≥

n

a1a2…a n,当且仅当

a1=a2=…=a n时,等号成立.即对于n个正数a1,a2,…,a n,它们的算术平均不小于它们的几何平均.

二绝对值不等式

1.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1.绝对值及其几何意义

(1)绝对值定义:|a |=?

????a (a ≥0)

-a (a <0) (2)绝对值几何意义:实数a 的绝对值|a |表示数轴上坐标为a 的点A 到原点O 的距离|OA |.

(3)数轴上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设数轴上任意两点A ,B 分别对应实数x 1,x 2,则|AB |=|x 1-x 2|.

2.绝对值三角不等式

(1)定理1:如果a ,b 是实数,则|a +b |≤|a |+|b |,当且仅当ab ≥0时,等号成立.

推论1:如果a ,b 是实数,那么|a |-|b |≤|a -b |≤|a |+|b |.

推论2:如果a ,b 是实数,那么|a |-|b |≤|a +b |≤|a |+|b |.

(2)定理2:如果a ,b ,c 是实数,那么|a -c |≤|a -b |+|b -c |,当且仅当(a -b )(b -c )≥0时,等号成立.

2.绝对值不等式的解法

1.|x |a 型不等式的解法

设a >0,则(1)|x |

(2)|x |≤a ?-a ≤x ≤a ;

(3)|x |>a ?x <-a 或x >a ;

(4)|x |≥a ?x ≤-a 或x ≥a .

2.|ax +b |≤c (c >0)与|ax +b |≥c (c >0)型不等式的解法

(1)|ax +b |≤c ?-c ≤ax +b ≤c ;

(2)|ax +b |≥c ?ax +b ≤-c 或ax +b ≥c .

3.|x -a |+|x -b |≤c 与|x -a |+|x -b |≥c 型不等式的解法

(1)利用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求解,体现数形结合思想,理解绝对值的几何意义,给绝对值不等式以准确的几何解释.

(2)以绝对值的零点为分界点,将数轴分为几个区间,利用“零点分段法”求解,体现分类讨论的思想.确定各个绝对值号内多项式的正、负号,进而去掉绝对值号.

(3)通过构造函数,利用函数的图象求解,体现了函数与方程的思想.正确求出函数的零点并画出函数图象(有时需要考察函数的增减性)是关键.

注:绝对值的几何意义

(1)|x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点x 与原点O 的距离;

(2)|x -a |+|x -b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点x 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之和;

(3)|x -a |-|x -b |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点x 到点a 和点b 的距离之差.

2.绝对值不等式的几何意义

(1)|x |≤a (a >0)的几何意义是以点a 和-a 为端点的线段,|x |≤a 的解集是[-a ,a ].

(2)|x |>a (a >0)的几何意义是数轴除去以点a 和-a 为端点的线段后剩下的两条射线,|x |>a 的解集是(-∞,-a )∪(a ,+∞).

3.解含绝对值不等式的关键是去掉绝对值变形为不含绝对值的不等式(组)

求解.

例题:例如:分类讨论法:即通过合理分类去绝对值后再求解。

例1: 解不等式125x x -++<。

分析:由01=-x ,02=+x ,得1=x 和2=x 。2-和1把实数集合分成三个区间,即2-x ,按这三个区间可去绝对值,故可按这三个区间讨论。

解:当x <-2时,得2

(1)(2)5x x

x <-??---+

解得:23-<<-x 当-2≤x ≤1时,得21,

(1)(2)5x x x -≤≤??-

-++

解得:12≤≤-x 当1>x 时,得1,

(1)(2) 5.x x x >??-++

解得:21<

例2:解不等式|2x -4|-|3x +9|<1.

解:①当x >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

????x >2,

(2x -4)-(3x +9)<1,

解得x >2.

②当-3≤x ≤2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

????-3≤x ≤2,-(2x -4)-(3x +9)<1,

解得-65

③当x <-3时,原不等式可化为

?

????x <-3,

-(2x -4)+(3x +9)<1,

解得x <-12.

综上所述,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x |x <-12或x >-65

}. 第二讲 证明不等式的基本方法

一 比较法

比较法主要有1.作差比较法 2.作商比较法

1.作差比较法(简称比差法)

(1)作差比较法的证明依据是:a >b ?a -b >0;a =b ?a -b =0;a

(2)基本步骤是:①作差;②变形;③判号;④结论.

2.作商比较法(简称比商法)

(1)作商比较法的证明依据是:当b >0时,a b >1?a >b ;a b =1?a =b ;a b <1?a

(2)基本步骤是:①作商;②变形;③比较与1的大小;④结论.

注意:对作差比较法的理解

(1)在证明不等式的各种方法中,作差比较法是最基本、最重要的方法.作差比较法是通过确定不等式两边的差的符号来证明不等式的,因而其应用非常广泛.

(2)不等式差的符号是正是负,一般必须利用不等式的性质经过变形才能判断,其中变形的目的在于判断差的符号,而不必考虑差的值是多少.变形的方法主要有配方法、通分法、因式分解法等.

(3)作差比较法,主要适用于不等式两边是整式或分式型的有理不等式的证明.

(4)在判定不等式两边的式子同号的条件下,如果直接作差不易变形,可以借助不等式性质作平方差或立方差,进行证明.

2.对作商比较法的理解

(1)使用作商法证明不等式a >b 时,一定要注意b >0这个前提条件.若b <0,a b <1?a >b ,a b =1?a =b ,a b >1?a

(2)当欲证明的不等式的两边是乘积形式、指数幂形式,不同底的对数式形式时,常用作商法证明.

二 综合法与分析法

1.综合法

一般地,从已知条件出发,利用定义、公理、定理、性质等,经过一系列的推理、论证而得出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综合法.综合法又叫顺推证法或由因导果法.

2.分析法

证明命题时,从要证的结论出发,逐步寻求使它成立的充分条件,直到所需条件为已知条件或一个明显成立的事实(定义、公理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等),从而得出要证的命题成立,这种证明方法叫做分析法.这是一种执果索因的思考和证明方法.

注意:

1.用综合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

A ?

B 1?B 2?…?B n ?B

由已知逐步推演不等式成立的必要条件,从而得结论.

2.用分析法证明不等式的逻辑关系

A?B1?B2?…?B n?B

由结论步步寻求不等式成立的充分条件,从而到已知.

3.综合法和分析法的比较

(1)相同点:都是直接证明.

(2)不同点:综合法:由因导果,形式简洁,易于表达;分析法:执果索因,利于思考,易于探索.

4.证明不等式的通常做法

常用分析法找证题切入点,用综合法写证题过程.

三反证法与放缩法

1.反证法

证明不等式时,首先假设要证的命题不成立,以此为出发点,结合已知条件,应用公理、定义、定理、性质等,进行正确的推理,得到和命题的条件(或已证明的定理、性质、明显成立的事实等)矛盾的结论,以说明假设不正确,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我们把它称之为反证法.

2.放缩法

证明不等式时,通过把不等式中的某些部分的值放大或缩小,简化不等式,从而达到证明的目的,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放缩法.

3.换元法

将所证的不等式的字母作适当的代换,以达到简化证题过程的目的,这种方法称为换元法.

注意:

1.关于反证法

(1)反证法的原理是否定之否定等于肯定.

即第一次否定—在假设中,否定了结论

第二次否定—通过推理论证,又否定了假设

(2)反证法的使用范围

一般以下几种情况适宜使用反证法:

①结论本身是以否定形式出现的一类命题;

②有关结论是以“至多…”或“至少…”的形式出现的一类命题;

③关于唯一性、存在性的命题;

④结论的反面是比原结论更具体、更容易研究的命题.

(3)使用反证法的主要步骤

(4)准确地作出反设是反证法证题的前提,下面是常用词语的反设

(5)①反设时一定不能把“假设”写成“设”.

②当结论的反面有多种可能时,必须全部列出,否则证明是不完整的. ③必须从结论的否定出发进行推理,就是一定把结论的否定作为推理的条件,只要推理中没有用到“假设”就不是反证法.

④最后导出的矛盾是多样的,可能与已知矛盾、与假设矛盾、与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已知的事实矛盾等,但矛盾必须是明显的.

⑤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明的方法.

2.关于放缩法

(1)放缩法证明不等式的理论依据有:

①不等式的传递性;②等量加不等量为不等量.其中减去一个正数值变小(缩),加上一个正数值变大(放);③同分子(分母)异分母(分子)的两个分式大小的比较;④基本不等式与绝对值三角不等式;⑤三角函数的有界性等.

(2)运用放缩法证题的关键是:

放大或缩小要适当,千万不能放(缩)过头,否则问题无法获证.

(3)使用放缩法的常用变形

放缩法是不等式证明中最重要的变形方法之一,放缩必须有目标,而且要恰到好处,目标往往从要证明的结论考虑.常用的放缩法有增项、减项、利用分式的性质、利用不等式的性质、利用已知不等式、利用函数的性质等进行放

缩.比如:? ????a +122+34>? ????a +122;1n 2<1n (n -1)(n ∈N 且n ≥2);1n 2>1n (n +1)

(n ∈N *);1n <2n +n -1(n ∈N 且n ≥2),1n >2n +n +1

;当a >b >0,m >0时,b a a +m

b +m 等.

第三讲 柯西不等式与排序不等式

1.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若a ,b ,c ,d 都是实数,则(a 2+b 2)(c 2+d 2)≥(ac +bd )2,当且仅当ad =bc 时,等号成立.

2.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

设α,β是两个向量,则|α·β|≤|α||β|,当且仅当β是零向量,或存在实数k ,

使α=kβ时,等号成立.

3.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

设x1,y1,x2,y2∈R,那么x21+y21+x22+y22≥(x1-x2)2+(y1-y2)2.

注意:

1.二维柯西不等式的三种形式及其关系

定理1是柯西不等式的代数形式,定理2是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定理3是柯西不等式的三角形式.

根据向量的意义及其坐标表示不难发现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及二维形式的三角不等式均可看作是柯西不等式的向量形式的坐标表示.

2.理解并记忆三种形式取“=”的条件

(1)代数形式中当且仅当ad=bc时取等号.

(2)向量形式中当存在实数k,α=kβ或β=0时取等号.

(3)三角形式中当P1,P2,O三点共线且P1,P2在原点O两旁时取等号.

3.掌握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常用变式

(1) a2+b2·c2+d2≥|ac+bd|.

(2) a2+b2·c2+d2≥|ac|+|bd|.

(3) a2+b2·c2+d2≥ac+bd.

(4)(a+b)(c+d)≥(ac+bd)2.

4.基本不等式与二维柯西不等式的对比

(1)基本不等式是两个正数之间形成的不等关系.二维柯西不等式是四个实数之间形成的不等关系,从这个意义上讲,二维柯西不等式是比基本不等式高一级的不等式.

(2)基本不等式具有放缩功能,利用它可以比较大小,证明不等式,当和(或积)为定值时,可求积(或和)的最值,同样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也有这些功能,利用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求某些特殊函数的最值非常有效.

二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1.三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设a1,a2,a3,b1,b2,b3是实数,则(a21+a22+a23)(b21+b22+b23)≥(a1b1+a2b2+a3b3)2,当且仅当b i=0(i=1,2,3)或存在一个数k,使得a i=kb i(i=1,2,3)时,等号成立.

2.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

设a1,a2,a3,…,a n,b1,b2,b3,…,b n是实数,则(a21+a22+…+a2n)(b21+b22+…+b2n)≥(a1b1+a2b2+…+a n b n)2,当且仅当b i=0(i=1,2,…,n)或存在一个数k,使得a i=kb i(i=1,2,…,n)时,等号成立.

注意:

1.对柯西不等式一般形式的说明:

一般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是二维形式、三维形式、四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的归纳与推广,其特点可类比二维形式的柯西不等式来总结,左边是平方和的积,右边是积的和的平方.运用时的关键是构造出符合柯西不等式的结构形式.

高中数学必修和选修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 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 的扩充与复数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 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2.重难点及考点: 重点:函数,数列,三角函数,平面向量,圆锥曲线,立体几何,导数 难点:函数、圆锥曲线 高考相关考点: ⑴集合与简易逻辑:集合的概念与运算、简易逻 辑、充要条件 ⑵函数:映射与函数、函数解析式与定义域、 值域与最值、反函数、三大性质、函 数图象、指数与指数函数、对数与对 数函数、函数的应用 ⑶数列:数列的有关概念、等差数列、等比数 列、数列求和、数列的应用

高中数学选修4-4知识点清单

高中数学选修4-4 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 第一讲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②数轴的正方向: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③坐标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坐标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坐标轴,x轴或y 轴统称为坐标轴; ④坐标原点:它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⑤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3)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x1,y1),P2(x2,y2),线段P1P2的中点为P 2.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 点P(x,y)对应到点P′(x′,y′),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二极坐标系 (1)定义:在平面内取一个定点O,叫做极点;自极点O引一条射线Ox叫做极轴;再选定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通常取逆时针方向),这样就建立了一个极坐标系. (2)极坐标系的四个要素: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及它的方向. (3)图示 2.极坐标 (1)极坐标的定义:设M是平面内一点,极点O与点M的距离|OM|叫做点M的极径,记为ρ;以极轴Ox为始边,射线OM为终边的角xOM叫做点M的极角,记为θ.有序数对(ρ,θ)叫做点M的极坐标,记作M(ρ,θ). (2)极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极坐标的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极点O的极坐标是(0,θ),(θ∈R),若点M的极坐标是M(ρ,θ),则点M的极坐标也可写成M(ρ,θ+2kπ),(k∈Z). 若规定ρ>0,0≤θ<2π,则除极点外极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ρ,θ)之间才是一一对应关系. 3.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互化公式 如图所示,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x轴的正半轴作为极轴,且长度单位相同,设任意一点M的直角坐标与极坐标分别为(x,y),(ρ,θ). (1)极坐标化直角坐标 =ρcosθ, =ρsinθW. (2)直角坐标化极坐标 2=x2+y2, θ=y x(x≠0). 三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如果平面曲线C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方程f(ρ,θ)=0,并且坐标适合方程f(ρ,θ)=0的点都在曲线C上,那么方程f(ρ,θ)=0叫做曲线C的极坐标方程. 2.圆的极坐标方程 (1)特殊情形如下表:

高中数学选修-5知识点(最全版)

高中数学选修4-5知识点 1.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实数大小的比较 (1)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2)设a 、b 是两个实数,它们在数轴上所对应的点分别是A 、B .当点A 在点B 的左边时,a b . (3)两个实数的大小与这两个实数差的符号的关系(不等式的意义) ???a >b ?a -b >0 a = b ?a -b =0a ,<,≥,≤共5个. (2)相等关系和不等关系 任意给定两个实数,它们之间要么相等,要么不相等.现实生活中的两个量从严格意义上说相等是特殊的、相对的,不等是普遍的、绝对的,因此绝大多数的量都是以不等关系存在的. (3)不等式的定义:用不等号连接起来的式子叫做不等式. (4)不等关系的表示:用不等式或不等式组表示不等关系. 3.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1)对称性:a >b ?b b ,b >c ?a >c ; (3)可加性:a >b ,c ∈R ?a +c >b +c ; (4)加法法则:a >b ,c >d ?a +c >b +d ; (5)可乘性:a >b ,c >0?ac >bc ;a >b ,c <0?ac b >0,c >d >0?ac >bd ; (7)乘方法则:a >b >0,n ∈N 且n ≥2?a n >b n ; (8)开方法则:a >b >0,n ∈N 且n ≥2?n a >n b . (9)倒数法则,即a >b >0?1a <1b . 2.基本不等式 1.重要不等式 定理1:如果a ,b ∈R ,那么a 2+b 2≥2ab ,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基本不等式 (1)定理2:如果a ,b >0,那么a b +≥ a +b 2≥ab),当且仅当a =b 时,等号成立. (2)定理2的应用:对两个正实数x ,y , ①如果它们的和S 是定值,则当且仅当x =y 时,它们的积P 取得最大值,

高中数学选修4系列1-4-5知识点总结(全套)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等函数(指、对、幂函数) 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 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 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其分布列,统计案例。 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 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 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 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

高中数学选修1 2知识点总结

知识点总结 1-2知识点总结选修统计案例第一章

.线性回归方程1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③线性回归方程:(最小二乘法) ay?bx?n??ynxxy??ii?1?i?b?其中,n2??2nxx?i?1?i? bx?a?y??.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x,n?)?yx)(y(x?ii.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21i??r nn??22)y?x)?y((x ii1?i1i?负相关; <0时,变量注: ⑴>0时,变量正相关;y,xyx,rr接近,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 ⑵①越接近于1||r||r时,两个变量之间几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0于条件概率3.ABAB发生的概对于任何两个事件和发生的条件下,,在已知BAAAPBPB)|, ) 其公式为|(. 率称为发生时发生的条件概率记为(ABP)(=AP)( 4相互独立事件 AB PABPAPB) ,则,如果_((())(1)一般地,对于两个事件=,AB 相互独立.、称 AAAnPAAA PAPA)(…(2)如果_,),…,=相互独立,则有)(…(n2111 22PA). (n----BBAABAAB也相互独立.(3)如果与,与相互独立,则,与,

:5.独立性检验(分类变量关系)列联表(1)2×2为两个变量,每一个变量设BA,变变量都可以取两个值,;?A,A:AA112量;?BB:B,B112通过观察得到右表所示数据: 列联表.×2并将形如此表的表格称为2 (2)独立性检验B,×2列联表中的数据判断两个变量A根据2 列联表的独立性检验.是否独立的问题叫2×2 的计算公式统计量χ 2(3)2bc n ad)-(2=χ

高中数学知识点总结选修

第一章计数原理 1.1分类加法计数与分步乘法计数 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有两类不同方案,在第1类方案中有m种不同的方法,在第2类方案中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分类要做到“不重不漏”。 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完成一件事需要两个步骤。做第1步有m种不同的方法,做第2步有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n种不同的方法。分步要做到“步骤完整”。 n元集合A={a1,a2?,a n}的不同子集有2n 个。 1.2排列与组合 1.2.1排列 一般地,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

个元素,按照一定的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一个排列(arrangement)。 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排列的个数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 个元素的排列数,用符号表示。 排列数公式: n 个元素的全排列数 规定:0!=1 1.2.2 组合 一般地,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 ≤n)个元素合成一组,叫做从n 个不同元素中取

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combination)。 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m≤n)个元素的所有不同组合的个数,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 中取出m个元素的组合数,用符号或 表示。 组合数公式: ∴ 规定: 组合数的性质: (“构建组合意义”——“殊途同归”) (杨辉三角) *

1.3 二项式定理 1.3.1 二项式定理(binomial theorem) *注意二项展开式某一项的系数与这一项的二项式系数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n∈N *) 其中各项的系数 (k ∈{0,1,2,? ,n})叫做二项式系数(binomial coefficient); 式中的叫做二项展开式的通项,用T k+1 表示通项展开式的第k+1项: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结 一、导数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x f y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 ) (x f y =在 x 处的导数,记作 ) (0'x f 或 |'x x y =,即 )(0'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 斜率。 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3)边际成本。 5、常见的函数导数和积分公式 函数 导函数 不定积分 y c = 'y =0 ———————— n y x =() *n N ∈ 1'n y nx -= 1 1n n x x dx n +=+? x y a =()0,1a a >≠ 'ln x y a a = ln x x a a dx a =? x y e = 'x y e = x x e dx e =? log a y x =()0,1,0a a x >≠> 1 'ln y x a = ———————— ln y x = 1'y x = 1 ln dx x x =? sin y x = 'cos y x = cos sin xdx x =? cos y x = 'sin y x =- sin cos xdx x =-?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版

高中数学选修2-2知识点总 结 第一章、导数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平均变化率 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 ) (x f y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 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 ) (x f y =在 x 处的导数,记作) (0'x f 或 |'x x y =,即 )(0' 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 5、常见的函数导数

6、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若() g x均可导(可积),则有: f x,()

.用导数求函数单调区间的步骤: ①求函数f(x)的导数'() f x ②令'() f 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③令'() f x<0,解不等式,得x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7.求可导函数f(x)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 求函数f (x )的导数'()f x (3)求方程'()f x =0的根 (4)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f x 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如果左负右正,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小值;如果左右不改变符号,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无极值 8.利用导数求函数的最值的步骤:求)(x f 在[]b a ,上的最大值与最小值的步骤如下: ⑴求)(x f 在[]b a ,上的极值; ⑵将)(x f 的各极值与(),()f a f b 比较,其中最大的一个是最大值,最小的一个是最小值。[注]:实际问题的开区间唯一极值点就是所求的最值点; 9.求曲边梯形的思想和步骤(“以直代曲”的思想) 10.定积分的性质 根据定积分的定义,不难得出定积分的如下性质: 性质1 a b dx b a -=?1 性质5 若[]b a x x f ,,0)(∈≥,则0)(≥?b a dx x f ①推广:1212[()()()]()()()b b b b m m a a a a f x f x f x dx f x dx f x dx f x ±±±=±±±????L L

高中数学选修2-3最全知识点汇总

数学选修2-3 第一章计数原理 知识点: 1、分类加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情,完成它有N类办法,在第一类办法中有M1种不同的方法,在第二类办法中有M2种不同的方法,……,在第N类办法中有MN种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情共有M1+M2+……+MN种不同的方法。 2、分步乘法计数原理:做一件事,完成它需要分成N个步骤,做第一步有m1种不同的方法,做第二步有M2不同的方法,……,做第N步有MN不同的方法.那么完成这件事共有N=M1M2...MN 种不同的方法。 3、排列: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按照一定顺序排成一列,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排列 4、排列数: 5、组合:从n个不同的元素中任取m(m≤n)个元素并成一组,叫做从n个不同元素中取出m个元素的一个组合。 6、组合数: 7、二项式定理: 8、二项式通项公式 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1、随机变量:如果随机试验可能出现的结果可以用一个变量X来表示,并且X是随着试验的结果的不同而变化,那么这样的变量叫做随机变量.随机变量常用大写字母X、Y等或希腊字母ξ、η等表示。 2、离散型随机变量:在上面的射击、产品检验等例子中,对于随机变量X可能取的值,我们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一般的,设离散型随机变量X可能取的值为x1,x2,..... ,xi , (x) X取每一个值xi(i=1,2,......)的概率P(ξ=xi)=Pi,则称表为离散型随机变量X 的概率分布,简称分布列 4、分布列性质①pi≥0, i =1,2,…;②p1 + p2 +…+pn= 1. 5、二点分布:如果随机变量X的分布列为: 其中0

高中数学文科选修1-2知识点总结

高中数学选修1-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统计案例 1.线性回归方程 ①变量之间的两类关系:函数关系与相关关系; ②制作散点图,判断线性相关关系 ③线性回归方程:a bx y +=∧ (最小二乘法) 其中,1 22 1n i i i n i i x y nx y b x nx a y bx ==? -? ?=??-??=-??∑∑ 注意:线性回归直线经过定点),(y x . 2.相关系数(判定两个变量线性相关性):∑∑∑===----= n i n i i i n i i i y y x x y y x x r 1 1 2 21 )()() )(( 注:⑴r >0时,变量y x ,正相关;r <0时,变量y x ,负相关; ⑵①||r 越接近于1,两个变量的线性相关性越强;②||r 接近于0时,两个变量之间几 乎不存在线性相关关系。 1.(2011·山东)某产品的广告费用x 与销售额y 的统计数据如下表: 根据上表可得回归方程y =b x +a 中的b 为9.4,据此模型预报广告费用为6万元时销售额为 ( ). A .63.6万元 B .65.5万元 C .67.7万元 D .72.0万元 解析 ∵x -=4+2+3+54=72,y -=49+26+39+54 4=42, 又y ^=b ^x +a ^必过(x -,y -),∴42=72×9.4+a ^,∴a ^ =9.1. ∴线性回归方程为y ^ =9.4x +9.1. ∴当x =6时,y ^ =9.4×6+9.1=65.5(万元). 答案 B 2.(2011·江西)为了解儿子身高与其父亲身高的关系,随机抽取5对父子的身高数据如下:

(文科)高中数学选修1-1、1-2、4-4重要知识点

选修1-1、1-2数学知识点 第一部分 简单逻辑用语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4、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5、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若A=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6、逻辑联结词:⑴且(and ) :命题形式p q ∧;⑵或(or ):命题形式p q ∨; ⑶非(not ):命题形式p ?. 7、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部分 圆锥曲线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2、椭圆的几何性质: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最全版)

高中数学选修 2-2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导数 1.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为 = ??=??x f x y x x f x x f x x x f x f ?-?+=--)()()()(111212 注1:其中x ?是自变量的改变量,平均变化率 可正,可负,可零。 注2: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可以看作是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导函数的概念:函数)(x f y =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是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则称函数)(x f y =在点0x 处可导,并把这个极限叫做)(x f y =在0x 处的导数,记作)(0'x f 或 |' x x y =,即)(0' x f =x x f x x f x y x x ?-?+=??→?→?)()(lim lim 0000. 3.函数的平均变化率的几何意义是割线的斜率; 函数的导数的几何意义是切线的斜率。 4导数的背景(1)切线的斜率;(2)瞬时速度; 5、常见的函数导数 函数 导函数 (1)y c = 'y =0 (2)n y x =()*n N ∈ 1'n y nx -= (3)x y a =()0,1a a >≠ 'ln x y a a = (4)x y e = 'x y e = (5)log a y x =()0,1,0a a x >≠> 1 'ln y x a = (6)ln y x = 1'y x = (7)sin y x = 'cos y x = (8)cos y x = 'sin y x =-

6、常见的导数和定积分运算公式:若()f x ,()g x 均可导(可积),则有: 和差的导数运算 []' ''()()()()f x g x f x g x ±=± 积的导数运算 []' ''()()()()()()f x g x f x g x f x g x ?=± 特别地:()()''Cf x Cf x =???? 商的导数运算 [] ' ''2 ()()()()() (()0)()()f x f x g x f x g x g x g x g x ??-=≠???? 特别地:()()2 1'()'g x g x g x ??-=???? 复合函数的导数 x u x y y u '''=? 微积分基本定理 ()b a f x dx =?F(a)--F(b) (其中()()'F x f x =) 和差的积分运算 1212[()()]()()b b b a a a f x f x dx f x dx f x dx ±=±? ?? 特别地: ()()() b b a a kf x dx k f x dx k =? ?为常数 积分的区间可加性 ()()()() b c b a a c f x dx f x dx f x dx a c b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增区间. ③令'()f x <0,解不等式,得x 的范围,就是递减区间; [注]:求单调区间之前一定要先看原函数的定义域。 7.求可导函数f (x )的极值的步骤: (1)确定函数的定义域。 (2) 求函数f (x )的导数'()f x (3)求方程'()f x =0的根 (4) 用函数的导数为0的点,顺次将函数的定义区间分成若干小开区间,并列成表格,检查/()f x 在方程根左右的值的符号,如果左正右负,那么f (x )在这个根处取得极大值;

最新最全面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总结(精华版)

数学选修 2- 1 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 . 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 2、“若 p ,则 q ”形式的命题中的 p 称为命题的条件, q 称为命题的结论 .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 .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 p ,则 q ”,它的逆命题为“若 q ,则 p ” . 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若原命题为“若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 . 中一 . 若原命题为“若 p ,则 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 p ,则 q ”. 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 p ,则 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 q ,则 p ” 。 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原命题 真 真 假 假 逆命题 真 假 真 假 否命题 真 假 真 假 逆否命题 真 真 假 假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 2 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p p q ,则 p 是 q 的充分条件, q 是 p 的必要条件. q ,则 p 是 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 7、若 若 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 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 q . 当 p 、 q 都是真命题时, p q 是真命题;当 p 、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 p q 是假命用联结词“或”把命题 p 和命题 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p q . 当 p 、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 对一个命题 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 命题. p q 是真命题;当 、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 p q 是假命题. p p .若 p 是真命题,则 p 必是假命题;若 p 是假命题,则 p 必是真 9、短语“对所有的” 、“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表示. x p x p x 全称命题“对 中任意一个 ,有 成立”,记作“ , ” . x 短语“存在一个” 、“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 ”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 . x p x p x 特称命题“存在 中的一个 ,使 成立”,记作“ , x 10、全称命题 p : p x ,它的否定 p : p x x x , ,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 p : p x p : p x , ,它的否定 x , 。特称命题的否定是全称命题。 x 第二章:圆锥曲线 知识点: 1、求曲线的方程(点的轨迹方程)的步骤:建、设、限、代、化 ①建立 适当的 直角坐标系; ②设动点 及其他的点; M x, y

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及其应用(最全)

高中数学选修2-1知识点总结及其应用 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 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它的逆命题为“若 q ,则p ”.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 ?,则q ?”.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若原命题为“若p ,则q ” ,则它的否命题为“若q ?,则p ?”。 6、四种命题的真假性: 原命题 逆命题 否命题 逆否命题 真 真 真 真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假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7、若 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8、用联结词“且”把命题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都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 q ∧是 假命题. 用联结词“或”把命题 p 和命题q 联结起来,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q ∨. 当p 、q 两个命题中有一个命题是真命题时,p q ∨是真命题;当p 、q 两个命题都是假命题时,p q ∨是假命题. 对一个命题p 全盘否定,得到一个新命题,记作p ?.若p 是真命题,则p ?必是假命题;若p 是假命题,则p ?必是真命题. 9、短语“对所有的”、“对任意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全称量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 ,记作“x ?∈M ,()p x ”. 10、全称命题 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

高中数学选修知识点考点总结

高二数学选修2-1知识点 第一章:命题与逻辑结构知识点: 1、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2、“若p,则q”形式的命题中的p称为命题的条件,q称为命题的结论. 3、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分别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和条件,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逆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q”,它的逆命题为“若q,则p”. 4、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条件的否定和结论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否命题.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q”,则它的否命题为“若p?,则q?”. 5、对于两个命题,如果一个命题的条件和结论恰好是另一个命题的结论的否定和条件的否定,则这两个命题称为互为逆否命题.其中一个命题称为原命题,另一个称为原命题的逆否命题. 若原命题为“若p,则q”,则它的逆否命题为“若q?,则p?”.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7、若p q ?,则p是q的充分条件,q是p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是q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词,用“?”表示. 含有全称量词的命题称为全称命题. 全称命题“对M 中任意一个x ,有()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短语“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在逻辑中通常称为存在量词,用“?”表示. 含有存在量词的命题称为特称命题. 特称命题“存在M 中的一个x ,使()p x 成立”,记作“x ?∈M ,()p x ”. 10、全称命题p :x ?∈M ,()p x ,它的否定p ?:x ?∈M ,()p x ?.全称命题的否定是特称命题.考点:1、充要条件的判定2、命题之 间的关系 第二章:圆锥曲线知识点: 1、求轨迹方程 求曲线的方程(点的轨迹方程)的步骤:建、设、限、代、化 ①建立适当的直角坐标系; ),M x y 及其他的点; ③找出满足限制条件的等式; ④将点的坐标代入等式; ⑤化简方程,并验证(查漏除杂)。 2、(一)椭圆 1、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即122()PF PF a a c +=> 2、椭圆的几何性质:

高中数学选修4-4知识点(最全版)

数学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知识点总结第一讲 一平面直角坐标系 1.平面直角坐标系 (1)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数轴.数轴上的点与实数之间可以 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2)平面直角坐标系: ①定义:在同一个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简称为直角坐标系; ②数轴的正方向:两条数轴分别置于水平位置与竖直位置,取向右与向上的方向分别为 两条数轴的正方向; ③坐标轴水平的数轴叫做x轴或横坐标轴,竖直的数轴叫做y轴或纵坐标轴,x轴或y 轴统称为坐标轴; ④坐标原点:它们的公共原点称为直角坐标系的原点; ⑤对应关系:平面直角坐标系上的点与有序实数对(x,y)之间可以建立一一对应关系. (3)距离公式与中点坐标公式: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1(x1,y1),P2(x2,y2),线段 P1P2的中点为P,填表: 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中点P的坐标公式 2+(y |P1P2|=(x1-x2)1-y2)2 x1+x2 x= y= 2 y1+y2 2 2.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伸缩变换 设点P(x,y)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任意一点,在变换φ:x′=λx(λ>0) y′=μy(μ>0) 的作用下, 点P(x,y)对应到点P′x(′,y′),称φ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伸缩变换,简称伸缩变换.

二 极坐标系 (1 )定义:在平面内取 一个定点 O ,叫做极点;自点 O 引一条射线 O x 叫做极选 定 一个长度单位、一个角度单位 (通常取弧度)及其正方向 (通常取逆时针方向 ),这立 了一个极坐标系. (2)极坐标系的四个要素:①极点;②极轴;③长度单位;④角度单位及它的方向. (3)图示 2. 极坐标 (1)极坐标的定义:设 M 是平面内一点,极点 O 与点 M 的距离 |OM |叫做点 M 的极径, ρ;以极轴 O x ,射线 O M 的角 x O M 叫做点 M 的极为 θ.有序数对 (ρ, θ)叫做点 M 的极坐作 M(ρ,θ). (2)极坐标系中的点与它的极坐标的对应关系:在极坐标系中,极点 O 的极坐标是 (0, θ),(θ∈R ),若点 M 的极坐标是 M (ρ,θ ),则点 M 的极坐标也M(ρ, θ+2k π), (k ∈Z ). 若规定 ρ>0,0≤ θ<2π ,则除极点外极坐标系内的点与有序数对 (ρ,θ)之间才是一一 对应关系. 3. 极坐标与直角坐标的式 如图所示,把直角坐标系的原点作为极点, x 轴的正 半轴作 为 极轴,且长度 设任意一点M 的直角坐标与极 (x ,y),(ρ,θ ). (1)极坐标化直角坐标 x =ρcos θ , y =ρsin θW . (2)直角坐标化极坐标 ρ 2=x 2+y 2, tan θ= y (x ≠0) . x 三 简单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1. 曲线的极坐标方程 一般地,在极坐标系中,如果平面曲线 C 上任意一点的极坐标中至少有一个满足方程 f(ρ,θ)=0,并且坐标适合方程 f(ρ,θ)=0 的点都在曲线 C 上,那么方程 f(ρ,θ)=0 叫做 曲线 C 的极坐标方程. 2. 圆的极坐标方程 (1)特殊情形如下表: 圆极坐标方程 图 形 圆心在极点 (0,0) ρ=r (0≤ θ<2π)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全)

高中数学选修1-1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简单逻辑用语 ● 命题:用语言、符号或式子表达的,可以判断真假的陈述句. 真命题:判断为真的语句.假命题:判断为假的语句. ● “若p ,则q ”形式的命题中的p 称为命题的条件,q 称为命题的结论. ● 原命题:“若p ,则q ” 逆命题: “若q ,则p ” 否命题:“若p ?,则q ?” 逆否命题:“若q ?,则p ?” ● 四种命题的真假性之间的关系: (1)两个命题互为逆否命题,它们有相同的真假性; (2)两个命题为互逆命题或互否命题,它们的真假性没有关系. ● 若p q ?,则p 是q 的充分条件,q 是p 的必要条件. 若p q ?,则p 是q 的充要条件(充分必要条件). 利用集合间的包含关系: 例如: 若B A ?,则A 是B 的充分条件或B 是A 的必要条件; 若A =B ,则A 是B 的充要条件; ● 逻辑联结词:⑴且:命题形式p q ∧; ⑵或:命题形式p q ∨; ⑶非:命题形式p ?. p q p q ∧ p q ∨ p ? 真 真 真 真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假 真 假 真 真 假 假 假 假 真 ● ⑴全称量词——“所有的”、“任意一个”等,用“?”表示. 全称命题p :)(,x p M x ∈?; 全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⑵存在量词——“存在一个”、“至少有一个”等,用“?”表示. 特称命题p :)(,x p M x ∈?; 特称命题p 的否定?p :)(,x p M x ?∈?.

第二章 圆锥曲线 ● 平面内与两个定点1F ,2F 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大于12 F F )的点的轨迹称为椭圆. 即:|)|2(,2||||2121F F a a MF MF >=+. 这两个定点称为椭圆的焦点,两焦点的距离称为椭圆的焦距. ● 椭圆的几何性质: 焦点的位置 焦点在x 轴上 焦点在y 轴上 图形 标准方程 ()22 2210x y a b a b +=>> ()22 2210y x a b a b +=>> 范围 a x a -≤≤且 b y b -≤≤ b x b -≤≤且a y a -≤≤ 顶点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10,a A -、()20,a A ()1,0b B -、()2,0b B 轴长 短轴的长2b = 长轴的长2a = 焦点 ()1,0F c -、()2,0F c ()10,F c -、()20,F c 焦距 ()222122F F c c a b ==- 对称性 关于x 轴、y 轴、原点对称 离心率 ()2 2101c b e e a a ==-<<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大全

高中数学必修+选修知识点归纳大全 引言 1.课程内容: 必修课程由5个模块组成: 必修1:集合、函数概念与基本初 等函数(指、对、幂函数)必修2: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必修3:算法初步、统计、概率。必修4:基本初等函数(三角函数)、平面向量、三角恒等变换。必修5:解三角形、数列、不等式。 以上是每一个高中学生所必须学习的。 上述内容覆盖了高中阶段传统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主要部分,其中包括集合、函数、数列、不等式、解三角形、立体几何初步、平面解析几何初步等。不同的是在保证打好基础的同时,进一步强调了这些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和实际应用,而不在技巧与难度上做过高的要求。 此外,基础内容还增加了向量、算法、概率、统计等内容。 选修课程有4个系列: 系列1:由2个模块组成。 选修1—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 线与方程、导数及其应 用。 选修1—2:统计案例、推理与证明、 数系的扩充与复数、框 图 系列2:由3个模块组成。 选修2—1:常用逻辑用语、圆锥曲线与方程、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选修2—2:导数及其应用,推理与 证明、数系的扩充与复 数 选修2—3:计数原理、随机变量及 其分布列,统计案例。系列3:由6个专题组成。 选修3—1:数学史选讲。 选修3—2:信息安全与密码。 选修3—3:球面上的几何。 选修3—4:对称与群。 选修3—5:欧拉公式与闭曲面分类。选修3—6:三等分角与数域扩充。系列4:由10个专题组成。 选修4—1:几何证明选讲。 选修4—2:矩阵与变换。 选修4—3:数列与差分。 选修4—4:坐标系与参数方程。 选修4—5:不等式选讲。 选修4—6:初等数论初步。 选修4—7:优选法与试验设计初步。选修4—8:统筹法与图论初步。 选修4—9:风险与决策。 选修4—10:开关电路与布尔代数。2.重难点及考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