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二章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二章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二章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1.核电荷数取决于下列微粒个数中的 ( )

A.质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中子数 D.都不对

2.在原子的结构中,微粒数目相同的是 (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都不相同

3.下列微粒: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在原子中一定存在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4.科学家制造出原子核内质子皴为112的新原子,关于该新原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其核内中子数为112 B.其核外电子数为112

C.原子带正电荷112个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对原子而言,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同位素不同原子即其核电荷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

B.属于同位素不同原子即其核电荷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C.属于同位素不同原子即其核外电子数相同但核电荷数不同

D.属于同位素不同原子即其中子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

7.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成功发射升空,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氮3。氦3的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1 B.2 C.3 D.6

8.有两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C.它们属于同种原子 D.以上叙述都不对

9.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B.氯化钠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D.以上叙述都不对

10.硫酸铜晶体由、和构成。

11. 氕、氘、氚三种原子的相同,互为。

12.具有相同的同类原子总称为元素,铁钉、铁锈中都含有。

13.根据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关系填写下表。

原子种

质子数中子数电子致相对原子质量

氢 1 1

氧8 8

钠11 23

14.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

约为原子半径的十万分之一,因此,相对而言,原子里有很大的空间。α粒子是带两个单位正电荷的氮原子。1911年,科学家用一束平行高速运动的α粒子袭击金箔时(金原子的核电荷数为79。相对原子质量为197),发现三种实验现象;

(1)有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路径。原因是口粒子途经金原子核附近时,受到斥力而稍微改变了运动方向。

(2)大多数α粒子不改变原来的运动方向。原因是。

(3)极少数α粒子被弹了回来。原因是。15.已知电子的质量约为质子(或中子)质量的1/1834,下表是几种原子的构成和它们的相对原子质量。

原子种类

原子核核外电子数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氢(H) 1 O l 1

氮 (He) 2 2 2 4

氮(N) 7 7 7 14

氧(O) 8 8 8 16

铁(Fe) 26 30 26 56

通过此表可以总结出如“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等结论,请你再总结出

两条。

(1)

(2)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D

6.B

7.B

8.A

9.C 10.铜离子硫酸根离子结晶水

11.质子数同位素原子

12.核电荷数铁元素

13.

原子种类质子

中子

电子

相对原子

质量

氢 1 O 1 1

氧8 8 8 16

钠11 12 11 23

14.(2)α粒子通过原子内、原子间的空隙(3) α粒子撞击了金原子核而被弹回

15.(1)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2)有的原子核内没有中子(其他合理答案均可)

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教案

鲁科版化学选修3《原子结构模型》教案 【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知道其合理因素和存在的不足。初步认识原子结构的量子力学模型 (2)能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3)能用n、ι、m、ms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4)知道n、ι、m、m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5)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及形状,能正确书写能级符号及原子轨道符号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介绍几种原子结构模型,培养学生分析和评价能力。 (2)通过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使学生认识到化学实验对化学理论发展的重要意义,使学生感受到在学生阶段就要认真作实验、认真记录实验现象。 (3)通过自主学习,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4)通过介绍四个量子数及有关量子限制,使学生感受到科学的严密性。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原子结构模型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教学,培养学生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2)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团队精神。 【学习重点】1、基态、激发态及能量量子化的概念。 2、利用跃迁规则,解释氢原子光谱是线状光谱及其他光谱现象。 3、用四个量子数描述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学习难点】1、n、ι、m、ms的相互关系及有关量子限制。 2、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 第1课时 【自主预习提纲】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 1、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建立原子学说的是英国化学家,1903 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二、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________排布的,研究表明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共分为______

九年级化学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3.2 原子的结构 相对原子质量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

第3课时相对原子质量 1.镁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其意义是( ) A.一个镁原子的质量为24 B.一个镁原子有24个质子 C.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24倍 D.一个镁原子的质量是一个碳12原子质量1 12 的24倍2.铁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 ) A.56 g B.56 C.9.288×10-26 kg D.1 56 3.决定相对原子质量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 A.核电荷数和电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质子数和中子数 D.中子数和电子数 4.已知磷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1,其原子核内有15个质子,则磷原子的核内有________个中子,核外有________个电子。 5.已知某氧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某硫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如果该氧原子的质量为m,则该硫原子的质量为( ) A.32m B.2m C.m D.不能确定

6.下表列出了几种原子的构成及相对原子质量的大小,其中电子的质量约是中子(或质 子)质量的1 1836 。 (1)填写表中空格。 (2)通过观察分析,可以总结出一条规律:在原子中,质子数等于核外电子数。请你将所能总结出的其他规律填入下列横线上。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已知某原子的质量为3.816×10-26kg,一个碳12原子质量的1 12 为1.66×10-27kg。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多少?

科学八年级下册第一章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2

第一章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知识要点1]原子结构 2. 原子结构 在原子中: (1)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 (3)原子内可以没有中子。 3. 电子的质量在整个原子质量中所占的比例极小,中子的质量和质子质量相近,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很小,原子核更小,原子核的体积仅为整个原子的几百万亿分之一。 4. 水的微观层次分析: 例1有下列粒子①分子②原子③质子④中子⑤电子,其中带正电荷的有,带负电荷的有。 例2. 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 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 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 对原子而言,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例3. (2)分析此表,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①在原子中,核电荷数=质子数=电子数; ②中子并不是所有的原子中都有; ③在原子中,质子数与中子数并不都相等; ④原子种类不同,质子数一定不同。 [知识要点2]元素和离子 1. 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总称为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注意:(1)区别元素的本质依据:原子的核电核数即质子数不同。 (2)“一类原子”是指核电荷数相同而核内中子数不一定相同的一类原子。 2. 同位素:原子中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相同的同一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 同位素原子属于同种元素但不是同种原子。 大多数元素都有同位素原子。如氢有氕、氘、氚三种同位素原子,我们依次用符号写成,表示它们的质子数均为1,中子数依次为0、1、2。 同位素原子在工业、农业、医疗、国防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如化学分析、消除细菌、医学诊断、发电等。 3. 离子 (1)离子的定义: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带正电的叫阳离子,如钠离子(符号Na+);带负电的叫阴离子,如氯离子(符号Cl-)。 (3)离子与分子、原子一样也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如氯化钠(俗称食盐)由钠离子(Na+)和氯离子(Cl-)构成;硫酸铜晶体由铜离子(Cu2+)和硫酸根离子(SO42-)构成。 例1. 元素的种类决定于原子的() A. 最外层电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质子数

八年级科学下册2_3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3新版浙教版

原子结构的模型 带电的原子---离子 教学目标 1、了解同位素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2、了解同位素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3、知道物质也可以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 4、体会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完善的。 教学重点 构成同位素的粒子的数量关系 教学难点 离子的概念和形成 教学准备 投影片、钠、氯气、表面皿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复习引入 质子数=荷外电子数=荷电荷数 二、新课讲授 1、同位素的概念 给出投影片 观察: A原子核中有个质子,有个中子; B原子核中有个质子,有个中子; C原子核中有个质子,有个中子。

启发:A、B、C三个原子核都有8个质子,但中子数不同,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吗? 讲述: A、B、C三个原子核的质子数相同,我们把质子数相同的同一类原子总称元素。如氧元素就是所有氧原子的总称。 我们同时可以看到虽然质子数相同但是原子的中子也可以不同。我们把原子核内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不同的同类原子统称为同位素原子。例如原子核内含8个质子,即核电荷数为8的所有原子(不管中子数多少)都是氧原子,都是氧的同位素原子。 提问: 上面的A、B、C三种同位素原子其核外电子是多少? 上面的A、B、C三种同位素原子其核外电子是多少? 举例: 氕含1个质子,不含中子 氢的三种同位素氘含1个质子,含1个中子 氚含1个质子,含2个中子 为了区分元素的同位素原子,我们采用如下的表示方法: 氕1H 氘2H 氚3H 2、同位素的用途 医学上同位素用于治疗疾病 用于鉴定古董 用于杀菌用于测定年代 3、离子 演示实验:(教材图1-26钠在氯气中的燃烧) 现象:钠在氯气中剧烈燃烧,生成一种白色的固体物质。 讨论:钠和氯气这两种物质是如何经过反应而生成另一种物质的?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同步练习题

人教版高三化学选修三原子结构同步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以美国为首的北约部队在对南联盟的狂轰滥炸中使用了大量的贫铀弹。所谓“贫铀”是 从金属铀中提取出U 23592 以后的副产品,其主要成分是具有低水平放射性的U 238 92。下列有关U 238 92 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中子数为146 B .质子数为238 C .质量数为330 D .核外电子数为146 2、在任何原子里都具有的粒子是( ) A .质子、中子、电子 B .质子、中子 C .质子、电子 D .中子、电子 3、在化学反应中,会发生变化的是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电子数 D .质量数 4.据报道,1994年12月科学家发现了一种新元素,它的原子核内有161个中子,质量数为272,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 A .111 B .161 C .272 D .433 原子核内的中子数与核外电子数之差是 A .32 B .67 C .99 D .166 6.电子数相等的微粒叫等电子体,下列各微粒属等电子体的是 A .N 2O 4和NO B 、CH 4和NH 3 C .CO 2和NO 2 D .NO 和O 2 7.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曾经起了很大作用。他的学说中包含有下述论点: 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 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这3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A .只有③ B .只有①,③ C .只有②③ D .有①②③ A .所含质子数 = A -n B .所含中子数 = A -Z C .所含电子数 = Z + n D .质量数 = Z+A 9、元素原子中,质子数和中子数的关系为 A 、前者大 B 、后者大 C 、相等 D 、不能确定 二.不定项(每小题有1到2个选项符合题意) 10、几种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则可说明 A 、可能是属于同一种元素 B 、一定是同一种元素 C 、核外电子数一定相等 D 、几种粒子可能是分子或离子 11、元素的化学性质主要决定于原子的 A 、质子数 B 、中子数 C 、核外电子数 D 、最外层电子数 12、下列微粒中与OH -具有相同的电子数,而质子数不同,该微粒可能是 A 、F - B 、Mg 2+ C 、NH 2- D 、CH 4 13、某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其他层电子数之和的二倍,则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 A 、8 B 、6 C 、12 D 、16 二、填空题: 14、有几种元素的微粒的核外电子层结构如右图所示: (1)若为不显电性的微粒,这微粒符号是____; (2)若为阴离子可能为_____ (3)若为阳离子可能为_______。 15、根据下列叙述,写出元素符号并画出原子结构示意图: (1)A 元素原子核外M 层电子数为L 层电子数的一半____________; (2)B 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三倍_________; (3)C 元素原子的次外层电子数是最外层电子数的1/4___________; (4)D 元素原子核外K 层和L 层电子数之和等于其M 层和N 层电子数之和_______________。 答案:一、1A 、2C 、3C 、4A 、5A 、6B 、7D 、8B 、9D 、 二、10A 、11D 、12BD 、13BC 三、14(1)Ar (2)S 2—、Cl — 、(3)K +、Ca 2+ 15(1)Si ; (2)O (3)Ne (4)Ca

原子结构模型的教学设计

《原子结构的模型》教学设计 浙江省海宁市实验初中宋竺 《原子结构的模型》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的学习、合作学习。案例的动画模型有直观、形象的优点,动画与单纯用语言描述相比,教学效果较好。 一、教学分析 (一)教材分析 本节为浙教版初中《科学》八年级(下)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的第3节第一课时,本节两个课时,第一课时主要对学生学习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完善。让学生沿着科学家的道路去构建原子模型,同时渗透模型的构建方法。通过对有关科学家和其研究的介绍,培养学生的科学兴趣,使学生体验、学习科学家提出问题、建立假设、修正模型的研究方法。教会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分析、学会总结,帮助学生认知,从而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本节的基本概念和基础原理多,如原子结构的概念,这些内容抽象,肉眼不可见,远离学生的生活,所以运用了大量的图片和动画来展示或模拟结构,使之形象化,便于直观认识。 本节还密切联系现代生活、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实际,有着浓郁的生活气息和时代气息。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科学与生活、科学与社会的关系。 (二)学生分析 从知识水平来看,本节内容抽象,肉眼又不可见,远离生活,学生难以理解,但学生在学习了前面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的基础上,继续来学习原子结构的模型,有一定的微观认识基础。 从人的思维发展阶段看,初中的学生还处于具体形象思维的阶段,要使他们形成正确的微观的结构表象和概念,需要教师提供直观的动画模型,帮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帮助学生构建知识。 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看,本节的丰富内容,精美的图片,与生活、科技紧密接合的事例,激起了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三)网络教室 学生上课时可以直接查找网络或到自主学习网站学习,方便快捷,课堂容量大。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同步练习附答案第二章第三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三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1.核电荷数取决于下列微粒个数中的 ( ) A.质子数 B质子数+中子数 C.中子数 D.都不对 2.在原子的结构中,微粒数目相同的是 ( ) A.质子数和中子数 B.质子数和电子数 C.中子数和电子数 D.都不相同 3.下列微粒:①质子、②中子、③电子,在原子中一定存在的是 ( ) A.①③ B.②③ C.①② D.①②③ 4.科学家制造出原子核内质子皴为112的新原子,关于该新原子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其核内中子数为112 B.其核外电子数为112 C.原子带正电荷112个 D.以上都不对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微粒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对原子而言,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属于同位素不同原子即其核电荷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 B.属于同位素不同原子即其核电荷数相同但中子数不同 C.属于同位素不同原子即其核外电子数相同但核电荷数不同 D.属于同位素不同原子即其中子数相同但核外电子数不同

7.我国自行研制的嫦娥1号月球探测卫星于2007年10月24日18时05分04秒成功发射升空,其任务之一是寻找一种新能源——氮3。氦3的原子核是由一个中子和两个质子构成的,其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 A.1 B.2 C.3 D.6 8.有两种原子,所含的质子数相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它们属于同种元素 B.它们属于不同种元素 C.它们属于同种原子 D.以上叙述都不对 9.下列有关氯化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氯化钠由氯化钠分子构成 B.氯化钠由钠原子和氯原子构成 C.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 D.以上叙述都不对 10.硫酸铜晶体由、和构成。 11. 氕、氘、氚三种原子的相同,互为。 12.具有相同的同类原子总称为元素,铁钉、铁锈中都含有。 13.根据组成原子的三种微粒关系填写下表。 原子种 质子数中子数电子致相对原子质量 类 氢 1 1 氧8 8 钠11 23 14.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构成的。原子核在原子中所占体积极小,其半径

浙教版-科学-八下-《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B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a粒子散射实验和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 2、了解原子核内各种微粒之间的数量关系。 3、了解同位素的概念和结构特点。 4使学生了解原子核内各种微粒的电性。 (二)过程与方法 1、结合教学内容,进行科学思维方法的教育,培养学生的创造意识。 2、知道物质也可以由离子构成,认识离子微粒大小的数量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了解同位素在实际生活中的用途。 2、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抽象思维能力、科学的分析推理能力及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力。 3、体会科学理论是不断发展完善的。 二、教学重点 1、a粒子散射实验原理及原子核式结构的建立。 2、组成原子核的几种微粒。 3、构成同位素的粒子的数量关系。 三、教学难点 1、组成原子核的各种微粒之间的联系。 2、离子的概念和形成。 四、教学方法 探究式教学、师生共同讨论、启发、诱导、设问、激疑、形象比喻、讨论、练习、讲述五、教具准备 第1课时:高亮度液晶投影仪、实物展示台、多媒体、鸡蛋1只、盛水烧杯1只 第2课时:投影仪、胶片、画面一样的音乐贺卡和普通贺卡、铁锁、电脑 第3课时:投影片、钠、氯气、表面皿

六、课时 3课时 七、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新课引入 出示一只鸡蛋并设问:假如你以前从来没有吃过鸡蛋,甚至没有见过鸡蛋,你想知道蛋壳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吗? 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回答:把它打碎! 又问:如果你不想打破它但又想知道这里面是什么,有什么办法呢? 学生议论,提出实验方案:透视、摇晃、称量……等等 演示实验:将鸡蛋放入清水中。 实验现象:这只鸡蛋漂浮在水面上 学生讨论:提出各种各样的猜想、假设 演示实验:得出鸡蛋里面是空的 归纳得出:科学家进行科学探索时常用的思维方法:即观察物理现象——建立理想模型——理论实验验证。 (注1:用1只鸡蛋作为课题的引入,一是寓意原子的核式结构;二是激活学生的思维。学生们对第一个问题会不介意,对第二个问题觉得有点棘手。但为了能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个个开动脑筋争先恐后地发言。当他们看到鸡蛋漂浮在水面上时,他们感到惊讶,又开始了新一轮的猜测,此时教学气氛十分活跃。创设具有感染力的物理情境,能激活课堂教学气氛,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第三是让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方法。) 二、新课教学 (l)电子的发现 简单介绍汤姆生发现电子的过程。 提问:①不同物质都能发射电子,这说明了什么?②电子的发现有何意义? 让学生讨论并回答。 (2)汤姆生原子模型 根据原子是电中性的、电子是带负电的事实,让学生讨论、猜测原子的结构投影展示学生提出的原子结构方案,并介绍汤姆生原子模型。

八年级科学上册-1.2《水的组成》教案-浙教版

在线分享文档 用科技让复杂 让每个人平等1.2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1.了解水的物理性质 2.通过电解水的实验了解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它的化学式是H2O 教学重点:根据电解水的实验确定组成水的元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原子、分子、单质、化合物的概念和相互关系,进一步理解化学变化的实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物理性质 文字表示:纯净的水是无色的、无气味、无味道的液体 文字体现:101Kpa ,冰(固态)-------水(液态)--------水蒸气(气态) 凝固点0℃ 沸点100℃ 思考:冰山浮于水面,说明了什么?答:冰的密度比水小 说明:4℃是时密度最大,为1g/cm3 二.化学性质 1.水的电解 ①实验过程:见书P7 ②实验现象:A.两个电极上出现了(气体),两支玻璃管内液面(下降) B.点燃的火柴接近液面下降较多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产生淡蓝色火焰);用带火星的木条接近液面下降较少的玻璃管尖嘴,慢慢打开活塞,观察到(木条又重新燃烧—复燃) ③V 正:V 负≈1:2 ④重点强调气体的检测: 正极气体:放时带火星的木条,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氧气的检验方法;负极气体:用燃着的木条点燃,气体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证明是氢气---氢气的检验方法 ⑤结论:水在直流电的作用下,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文字表达式: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 水的电解实验中,当直流电通过液态水时,水变成两种不同的气体:氢气和氧气,它们的体积比是2 :1。实验说明水分子由两种不同的、更小的粒子构成。这种比分子更小的微观粒子就是原子。早在1803年,英国科学家道尔顿就提出了原子概念。扫描隧道显微镜已经能够“看到”原子的图象 水电解时,水分子分裂成氢原子和氧原子。原子能重新组合生成另一些分子,因此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那么究竟由几个氢、氧原子组成一个水分子呢?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知识结构梳理: (一)、原子结构的演变: 1、原子结构模型的演变过程:古代原子学说→道尔顿原子模型→汤姆孙原子模型→卢瑟福原子模型→玻尔原子模型→电子云模型。 道尔顿原子模型: 1808年英国自然科学家约翰·道尔顿提出了世界上第一个原子的理论模型。他的理论主要有以下三点: ①原子都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 汤姆生葡萄干布丁模型: 1904年汤姆生在发现电子的基础上提出了原子的葡萄干布丁模型,汤姆生认为: ①电子是平均的分布在整个原子上的,就如同散布在一个均匀的正电荷的海洋之中,它们的负电荷与那些正电荷相互抵消。 ②在受到激发时,电子会离开原子,产生阴极射线。 卢瑟福核式模型: 1911年以经典电磁学为理论基础,提出了卢瑟福行星模型主要内容有: ①原子的大部分体积是空的②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核③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在原子核内,且几乎全部质量均集中在原子核内部。带负电的电子在核空间进行绕核运动。 卢瑟福的原子结构理论遇到的问题:根据卢瑟福的原子结构模型和经典的电磁学观点,围绕原子核高速运动的电子一定会自动且连续地辐射能量,其光谱应是连续光谱而不应是线状光谱。那么,氢原子的光谱为什么是线性光谱而不是连续光谱呢?(氢原子从一个电子层跃迁到另一个电子层时,吸收或释放一定的能量,就会吸收或释放一定波长的光,所以得到线状光谱) 波尔的轨道模型: 1913年为了解释氢原子线状光谱这一事实,玻尔在行星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核外电子分层排布的原子结构模型。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基本观点是: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确定半径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轨道能量值依n(1,2,3,...)的增大而升高。而不同的轨道则分别被命名为K(n=1)、L(n=2)、M(n=3)、N(n=4)、O(n=5)、P(n=6)。(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③当且仅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2、基态:电子处于能量最低的状态,称为基态。 激发态:电子能量处于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激发态。

2017-2018学年上海交大附中高一化学练习1-原子结构模型

高一化学练习1—原子结构模型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 1、下列说法中,不属于道尔顿近代原子论要点的是() A. 同一元素的原子质量相同 B. 原子中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 C. 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保持其不可再分性 D. 化合物中各种原子按照简单整数比结合 2、道尔顿的原子学说是现代化学的开端,道尔顿原子论认为:①原子时不可再分的粒子 ②同种元素的原子的各种性质和质量都相同③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体。从现代观点来看,这三个论点不确切的是()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①③ D. ②③ 3、下列不是Joseph John Thomson 的伟大贡献的是() A. 发现电子 B. 测量出了电子的电荷与质量比 C. 提出了原子结构的行星模型 D. 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传统观念 4、汤姆逊提出葡萄干面包模型的主要依据是() ①原子的构成中有电子②原子的构成中有质子③原子的构成中有中子④整个原子是电中性的 A. ①②③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④ 5、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 B. 原子在任何变化中都保持不变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原子最早是由墨子所提出的 6、科学家从下列哪些发现推测出原子具有复杂的结构() ①电子的发现②放射性的发现③质量守恒定律的发现④空气组成的发现 A. ① B. ①② C. ①②③ D. ①②③④ 7、与现代物质结构学说最接近的原子结构模型是() A. 原子是不可再分的微粒 B. 原子在任何变化中都保持不变 C.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D. 原子最早是由墨子所提出的 8、宇宙大爆炸理论认为在宇宙爆炸之初,首先产生了中子,中子分裂产生质子和电子,随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分子和原子

初三化学第三单元同步练习题:分子和原子 【典型例题】 例1:下列操作或现象与分子对应的特性不一致的选项是 选项操作或现象分子的特性 A 给篮球充气分子间有间隙 分子是有质量的 B 100mL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 200mL C 在花园中可闻到花的香味分子是运动的 D 加热氧化汞可得到金属汞和氧气分子是可以再分的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分子的基本性质与宏观现象的联系。宏观现象或操作可以反映分子的某些性质,同时分子的某些性质又可以解释宏观现象,二者是相互对应的。“100mL 酒精和100mL水混合在一起,体积小于200mL”对应分子的基本性质是:分子间有间隙。 【答案】B 例2:下列关于分子、原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能构成物质,原子不能构成物质 B. 分子能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原子不能 C. 分子大,原子小 D. 分子在化学反应中可以再分,而原子则不能再分 【解析】有些物质由分子构成,如水、氧气,也有物质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如汞、硅;故A错。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分子保持,原子构成的物质,物质的化学性质由原子保持,故B 错。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肯定比构成它的原子大,但是,毫无联系的分子和原子没有可比性,如汞原子比氢分子大,故C错。分子在化学反应中要改变,而原子则不能再分,只是重新排列组合形成新的分子或直接构成新的物质。 【答案】D 例3:微观模拟题:通过下图反应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丙物质属于纯净物中的___________(填物质分类)。 (2)该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反应。 (3)用分子和原子的观点来解释化学反应的实质____________。 【解析】试题通过模拟图示较为直观、形象地将有关粒子的构成情况展示出来,使本来很抽象的微观概念具体化、形象化。甲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甲的分子又是由不同种原子构成的,发生化学变化后,观察分子和原子的变化情况以及生成物的分子构成。 【答案】(1)单质(2)分解(3)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原子不能再分,只是重新组合形成其他物质的分子。 例4:科学研究发现:氮气不活泼,在3000℃时仅有0.1%的分子分裂。在0℃常压下,向密闭容器M中充入一定量的氮气,而后升高温度(不超过3000℃,压强不变),若该密闭容器的体积增大了一倍,则M内分子变化的示意图合理的是

第3节 原子结构的模型

第3节原子结构的模型 要点详解 知识点1 原子结构模型的建立 1.汤姆生的模型(又叫西瓜模型) 1897年,英国科学家汤姆生发现了电子(电子带负电),而原子是呈电中性的,即原子内还有带正电的物质。因此,他提出:原子是一个球体,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球体内,电子像面包里的葡萄干那样镶嵌在其中。有人形象地把该模型称为“枣糕模型”或“西瓜模型”。2.卢瑟福的模型(又叫行星模型) 1911年,英国科学家卢瑟福用带正电的α粒子轰击金属箔,实验发现多数α粒子穿过金属箔后仍保持原来的运动方向,但有α粒子发生了较大角度的偏转,甚至有极个别的α粒子被(如图所示)。 在分析实验结果的基础上,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即行星模型):在原子的中心有一个很小的,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的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空间绕核运动,就像行星绕太阳运动那样。 3.玻尔的分层模型 1913年,丹麦科学家玻尔改进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模型,认为电子只能在原子内的一些特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如图所示)。 4.原子的构成 原子核相对于原子来说,体积很小,但质量却很大,它几乎集中了原子的全部质量。由于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所以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例1 (绍兴中考)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经历了汤姆生、卢瑟福和玻尔等提出的模型的过程。 (1)卢瑟福核式结构模型是利用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的基础上提出的。下列能正确反映他的实验结果的示意图是(选填序号)。 (2)从原子结构模型建立的过程中,我们发现(选填序号)。 A.科学模型的建立是一个不断完善、不断修正的过程 B.模型在科学研究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C.玻尔的原子模型建立,使人们对原子结构的认识达到了完美的境界 D.人类借助模型的建立,对原子的认识逐渐接近本质 知识点2 揭开原子核的秘密 1.原子核的构成 (1)原子核是由更小的两种粒子——和中子构成的。 (2)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中子,一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2.构成原子的各种粒子之间的关系 (1)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如氧原子核内有8个质子,则氧原子核带8个单位正电荷,科学上把原子核所带的电荷数称为核电荷数,故氧原子的核电荷数为8,其核外电子数也为8。 (2)中子数不一定等于质子数。如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而中子数为12,两者并不相等;而普通氧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均为8,两者相等。 (3)原子核内一定有质子,但不一定有。如普通氢原子核内只有1个质子而没有中子。 3.质子、中子和电子的质量比较 (1)原子的构成及各微粒的质量:

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 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用 1、符号:是指有一定意义的图形、文字等。如数学运算符号、电路元件符号等。 符号的作用:能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还可以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和事物外形不同而引起的混乱。 如:交通符号、电学符号、元素符号… 2、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 如:地球仪、眼球模型、水分子模型…… 1.图 2.表 3.计算机图像 4.公式 5.化学方程式都是模型等等… 在自然科学研究中,人们通过一定的科学方法,建立一个适当的模型来反映和代替客观对象,并通过研究这个模型来揭示客观对象的形态、特征和本质,这样的方法就是模型方法。 第二节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一.分子的定义与性质: 1.分子的定义:在由分子构成的物质中,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注:“保持”是指构成物质的每一个分子和该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如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物理性质是物质的大量分子聚集所表现的属性,是宏观的,所以单个分子是不能表现的。保持化学性质的粒子除了分子外,还有其他的粒子,如原子、离子等。) 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2.分子的性质: (1)分子很小:肉眼看不见,需通过扫描隧道显微镜等显微设备来观察。 (2)分子不断运动: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如远处可闻到花香,樟脑球在衣柜中时间久了就不见了。 (3)分子间有空隙:一般来说气体分子间间隔很大,固体、液体分子间间隔较小,因此气体容易压缩(如可向轮胎中打气),固体、液体不易被压缩。不同液体混合总体积小于两者的原体积和等现象。(4)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此处的性质是指化学性质。 二、用分子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分子本身不变,只是分子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发生化学变化时,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变成其他物质的分子。如:水变成水蒸气时,水分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分子间的间隔变大。水通直流电时,水分子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氢分子和氧分子。 2、在化学反应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物质的分子; 三、原子的定义与性质 1、原子的定义: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用化学方法不能再分)(说明: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分裂成原子,而原子不可再分。) 2、原子的性质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练习

第1节原子结构模型练习 1.玻尔原子结构的基本观点是: ①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不辐射能量。 ②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而且能量是量子化的,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不能任意连续变化而只能取某些不连续的数值。轨道能量依n值(1,2,3…)的增大而升高,n称为量子数。对氢原子而言,电子处在n=1轨道时能量最低,称为;能量高于基态的状态,称为。 ③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辐射或吸收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被记录下来,就形成了光谱。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成功之处是 。 3.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的最大不足之处是。 4.我们引入四个量子数是来描述原子中单个电子的运动状态,其中: ①用主量子数n来描述,n值表示的电子运动状态称为。 ②角量子数l表示同一电子层中具有不同状态的分层,从能量的角度,也常叫。在一个电子层中,l有多少个取值,就表示该电子层有。若两个电子的n、l值均相同,说明。 ③对每一个确定的l,m值可取,共有个值。一旦确定了n、l、m,就确定了原子核外电子的,我们通常用表示n、l、m确立的核外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 ④一旦确定了n、l、m和m s,就确定了。 5.假定有下列电子的各套量子数,指出可能存在的是() A. 3,2,2,1/2 B. 3,0,-1,1/2 C. 2,2,2,2 D. 1,0,0,0 6. 下列各组量子数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n=2,l=1,m=0 (2)n=2,l=2,m=-1 (3)n=3,l=0,m=0 (4)n=4,l=1,m=1 (5)n=2,l=0,m=-1 (6)n=4,l=3,m=4 7. 磁量子数决定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伸展方向,共有多少种() A. m种 B. n+1种 C. 2n种 D.2l+1种 8. 在多电子原子中,具有下列各组量子数的电子中能量最高的是() A. 3、2、+1、+ 2 1 B. 2、1、+1、- 2 1 C. 3、1、0、- 2 1 D. 3、1、-1、- 2 1 9. 主量子数n=3能级层中电子的空间运动状态有几种() A. 4 B. 7 C. 8 D. 9 10. 在下表中填充合理的量子数。 11. 试回答:n=3,l有多少可能值?共有多少个轨道?电子的最大可能状态数为多少? 12. 玻尔理论不能解释() A. H原子光谱为线状光谱 B. 在一给定的稳定轨道上,运动的核外电子不发射能量—电磁波 C. H原子的可见光区谱线 D. H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13. 写出具有下列指定量子数的原子轨道符号 (1)n=2,l=1 (2)n=3,l=0 (3)n=5,l=2 (4)n=4,l=3 14. 2p轨道的磁量子数可能有() A. 1,2 B. 0,1,2 C. 1,2,3 D. 0,+1,-1 15. (1)当n=4时,l的可能值是多少?(2)当n=4时,轨道的总数时多少?各轨道的量子数取值是什么?

第一节原子结构模型

第1课时原子结构模型 【学习目标】 1.了解“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知道其合理因素和存在的不足。 2.知道原子光谱产生的原因。 3.能利用“玻尔原子结构模型”解释氢原子的线状光谱 4、理解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意义。 【学习难点】:原子轨道和电子云的概念 【教学过程】 【复习回顾】、必修中学习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规律: (1)原子核外的电子是________排布的,研究表明已知原子的核外电子共分 为______个电子层,也可称为能层,分别为: 第一、二、三、四、五、六、七……电子(能)层符号表示、、、、、、…… 能量由低到高 (2)原子核外各电子层最多容纳个电子。 (3)原于最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层为最外层时不能超过 个电子)。 (4)次外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K层为次外层时不能超过个), 倒数第三层电子数目不能超过个。 说明:以上规律是互相联系的,不能孤立地理解。例如;当M层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个电子;当M层不是最外层时,最多可排个电子 2.核外电子总是尽量先排布在能量较的电子层,然后由向,依 次排布在能量逐步的电子层(能量最低原理)。 例如:钠原子有11个电子,分布在三个不同的电子层上,第一层个电子,第二层个电子,第三层个电子。由于原子中的电子是处在原子核的引力场中,电子总是尽可能先从内层排起,当一层充满后再填充下一层。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一、原子结构理论发展史: 1.1803年提出原子是一个“实心球体”建立原子学说的是英国化学

家,1903年汤姆逊提出原子结构的“”模型,1911年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结构的模型,1913年玻尔提出 的原子结构模型,建立于20世纪20年代中期的模型已成为现代化学的理论基础。 二、氢原子光谱 人们常常利用仪器将物质吸收光或以射不的波长和强度分布记录下来,得到所谓的光谱,光谱分为和氢原子光谱为。丹麦科学家玻尔在原子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的原子结构模型,该理论的重大贡献在于指出了原子光谱源自在不同能量的上的跃迁,而电子所处的的能量是。 三、玻尔原子结构模型 1.玻尔原子结构模型基本观点: (1)原子中的电子在具有________的圆周轨道上绕原子核运动,并且_______能量。可理解为行星模型,这里的“轨道”实际上就是我们现在所说的电子层。(2)定态假设:玻尔原子结构理论认为:同一电子层上的电子能量完全相同。在不同轨道上运动的电子具有不同的能量(E),而且能量是_________的,即能量是“一份一份”的。各电子层能量差具有不连续性,既E3-E2≠E2-E1。 (3)只有当电子从一个轨道(能量为E i)跃迁到另一个轨道时,才会____________能量。如果辐射或吸收的能量以光的形式表现并记录下来,就形成了______________。 2.玻尔原子结构模型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是____________光谱的实验事实,但不能解决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问题和多原子复杂的光谱现象。 四、原子轨道、电子层与能级 1、原子轨道是描述,原子轨道的空间分布在 中表示出来,S轨道在三维空间分布图形为,具有对称性,P轨道轴对称。 2、电子层:用量子数n来描述,n的取值为正整数1,2,3,4…,对应符号为,n值越大,电子离核,能量。对于同一电子层,分为若干能级,如n=2时,有和,如n=3时,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 第三单元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同步练习 有答案

课题2 原子的结构 一选择题 1.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 A.原子 B.分子 C.质子 D.中子 2.已知1个C-12原子的质量为akg,则实际质量为b kg的另一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12b/a kg B.12b/a C.12a/b D.12a/b kg 3.已知某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又知碳原子的质量为N g ,则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A. B. C. D. 4.某些花岗岩石材中含有放射性氡。氡原子的质子数为86,中子数为136,这种氡原子核外电子数为( ) A.50 B.86 C.136 D.222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原子不能再分 B.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 C.相对原子质量只是一个比,没有单位 D.原子可以构成分子,也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6.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 B.一切物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 C.一切原子的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原子核内质子数必等于核外电子数 7.英国科学家道尔顿最先确立了原子学说,他的中心论点主要有:①原子是不能再分的粒子;②原子是微小的实心球;③同种元素的原子,其性质和质量都相同。而现代科学实验表明:同种元素的原子内部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一定相同的中子数。从现代的观点看,你认为道尔顿的三个论点中,不确切的是( ) A.①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

8.“神舟”五号不仅将杨利伟送上太空,实现了亿万中国人的梦想,同时还承担着其他的科研任务。比如探索宇宙中可能存在完全由反粒子构成的物质——反物质。物质与反物质相遇会发生“湮灭”现象,释放出巨大的能量,在能源研究领域中前景可观。正电子、负质子等都是反粒子。它们与通常所说的电子、质子相比较,质量相等但电性相反。请你推测,反氢原子的结构可能是( ) A.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B.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C.由一个带正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正电荷的电子构成 D.由一个带负电荷的质子与一个带负电荷的电子构成 9..为形象展示水分解的微观过程,某同学制作了一些模型,表示相应的微观粒子。其中表示水分解过程中不能再分的粒子是( ) 二非选择题 1.原子是____________中的最小粒子,是指在____________中不可再分,不等于原子不可再分。通常原子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粒子构成的。 2.俄罗斯科学家最近合成了核电荷数为114的元素的原子,经测定该原子的近似相对质量为289,则其中子数与电子数的差是____________。 3.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 kg,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80,则该原子的实际质量是____________kg。 4.构成原子的粒子及性质

浙教版八年级下册科学复习提纲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下册复习提纲 第一章粒子的模型与符号 1、模型的作用:模型可以帮助人们认识和理解一些不能直接观察到的或复杂的事物。模型可以是一幅图、一张表或计算机图象,也可以是一个复杂的对象或过程的示意。 2、符号的作用: (1)、简单明了地表示事物 (2)、可避免由于事物形态不同引起的混乱 (3)、可避免由于表达的文字语言不同引起的混乱 二.物质与微观粒子模型 1.分子由原子构成;分子的种类由原子的种类和数目决定。 2、分子是构成物质,并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同种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分子性质不同。 3.水分解过程的模型你能说出多少相关的信息? (1)、分子由原子构成。 (2)、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过程 (3)、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4)、在化学变化过程中分子可以成分更小的原子。 (5)、在化学变化过程原子不能再分,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 4水的三态变化(物理变化)从分子角度看,其变化的本质是水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而已。 三.原子结构的模型 1、原子结构模型的发展历史:道尔顿:实心原子结构模型→汤姆森:“汤姆森模型”、→卢瑟福:“核式模型→玻尔:“分层模型”→“电子云模型”。 2、第一个提出原子概念的人是道尔顿;第一个发现电子的人是汤姆生。 3、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也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由原子直接构成的物质有:金属单质(如:铁Fe、钠Na等)、稀有气体单质(:如氦气He、氖气Ne、氩气Ar等),部分固态非金属单质(如:碳C、磷P、硫S、硅Si等)。 4、原子结构的初步知识 质子:每一个质子带一个单位的正电荷 原子核(带正电) 原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氢原子没有中子) 核外电子(带负电):每个电子带一个单位的负电荷 说明:(1)、原子核和核外的电子所带的电荷总数相等,电性相反,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2)、质子和中子又是由更小的微粒夸克构成 (3)、核电荷数 = 质子数 = 核外电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 (4)、分子与原子的主要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可分。在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变化,而原子种类和原子数目没有发生变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