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影响资料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影响资料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影响资料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影响摘要:第三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第三产业也随之健康发展。本文浅谈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及就业状况与第三产业的回归分析,充分表明第三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并呈现出其独特的特点,但同时我国国民经济也面临着挑战,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把握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的国民经济将一直稳步发展。

关键字: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就业影响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又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及去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五”国民经济发展的建议,再次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明了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道路。“九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也提出了《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在继续发展批发零售贸易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行业协调等中介服务;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等等。

表一:从1978年到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

从上表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从1978年到2011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不断

上升,并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第三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如表一所诉,第三产业的飞度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持续向前,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1、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其投资成本低,见效快,所需要的劳动人员量大。我国的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其发展也提供了便利。

2、覆盖面积广,发展速度快。第三产业是一个混合产业,其涵盖的行业既有社会服务业,如市政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等,也有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行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等,亦有新兴行业,如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推广等。社会在进步,这些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并以较快的速度一直向前发展。

表二:1997年至2003年(2002年除外)的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生

产值的回归分析

据分析结果,可建立模型:

5.1=∧

Y +0.128876X 1+0.3348116X 2+0.5349966X 3

t=51.62 t=30.74 t=30.38 t=44.37

可决系数R 2=0.9988,拟合优度较好,该模型可以解释样本的99.88%,还有0.12%不能被解释。从斜率项t 值来看,第一产业对应的t=30.74>2,有意义,表明第一产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128876亿元,同样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应的t 值均大于2,表明第二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3348116

亿元,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5349966亿元,由此看出,第三产业对gdp 的影响力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较大。

表三:1997年至2003年(2002年除外)的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下细分产业

的回归分析

对1997年至2003年(2002年除外)的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下细分产业:农林牧渔服务业,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批发零售业,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模型如下:

43214679458.02787378.0055033.00761526.0953723.2X X X X Y ++++=∧

+0.

04752

t=54.39 t=4.95 t=2.92 t=10.24 t=15.44 t=3.04

58X 5+0.0862867X 6 t=4.93

可决系数R 2=0.9913,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可以解释该样本的99.13%,还有0.87%不能被解释。从斜率项t 值来看,各个产业对应的t 值均大于2,均有意义,表明第三产业下各个子产业的产值对gdp 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其中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0761526亿元,地质勘查水利管理业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055033亿元,交通运输及邮电通信业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2787378亿元,批发零售业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

0.4679458亿元,金融保险业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0475258亿元,房地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0862867亿元。

从2004年开始,第三产业下住宿和餐饮业发展迅速,在统计年鉴中被设立成一个新的子产业,对gdp 的贡献率不断增大。

表四:2004年至2011年的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生产值的回归分析

据分析结果,可建立模型:

9792926.0=∧

Y +0.0746808X 1+0.3750223X 2+0.5492653X 3

t=58.68 t=24.68 t=50.49 t=75.42

可决系数R 2=0.9990,拟合优度较好,该模型可以解释样本的99.90%,还有0.1%不能被解释。从斜率项t 值来看,第一产业对应的t=24.68>2,有意义,表明第一产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0746808亿元,同样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应的t 值均大于2,表明第二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3750223亿元,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5492653亿元,由此看出,依然是第三产业对gdp 的影响力相对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较大。并且相对于1997年到2003年的影响力,在近几年的发展之后,第三产业对gdp 的增长起到越来越关键的作用。

表五:2004年至2011年的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三产业下细分产业:交通运输和邮政业,批发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的回归分析

建立模型如下:

4321241777.01376807.02392305.03591687.0565295.2X X X X Y ++++=∧

+0.

01352

t=21.83 t=12.54 t=5.36 t=4.39 t=1.10 t=0.37

72X 5+0.2493823X 6 t=5.42

可决系数R 2=0.9861,模型的拟合优度较高,可以解释该样本的98.61%,还有1.39%不能被解释。从斜率项t 值来看,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对应的t 值大于2,有意义,表明交通运输业和邮政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3591687亿元,批发零售业对应的t 值大于2,有意义,表明批发零售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2392305亿元,住宿和餐饮业对应的t 值大于2,有意义,表明住宿餐饮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国民生产总值增加0.1376807亿元,金融业,房地产业及其他行业对应的t 值都小于2,无意义,表明近几年金融业,房地产业以及其他行业对gdp 生产总值没有影响。

第三产业下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近几年来,交通运输和邮政业对gdp 生产总值的影响最大,其次就是住宿餐饮业和批发零售业,这些行业带动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其带动了就业的进行,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快速发展,

以及行业本身集劳动密集型,知识技术密集型于一体,就业领域广阔,能够广泛吸收劳动力的特征。同时,第三产业强调技能技巧多样化,而对标准化程度要求相对较低,可以吸纳不同知识层次的劳动力,因此,第三产业是劳动力市场上对就业者需求较宽,使更多劳动力就业的新兴产业。下列数据是近几年第三产业下交通运输,邮电通信也,餐饮和住宿业以及批发零售业里年底就业人数的统计,从2009年至2011年,不论是企业个数,就业人数,还是营业额收入,都是呈直线增长趋势不断上升。在自己身边我们也会发现,如今由于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网购已经普遍,由此拉动了快递行业的发展,快递公司不断增多,从事快递行业的人员也不断增多,所以第三产业的发展是必然趋势。

表六:第三产业下各行业人员就业及经营情况

第三产业欣欣向荣的发展趋势是是不可挡的,其对国民经济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的。但不可忽视的是,制约着第三产业发展的因素也亟待解决,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人为的因素:中国经济结构非均衡发展,制度因素是一个重要的原因;2、市场化程度低3、我国第三产业在对外开放方面滞后,4、第三产业的实际产出下降。

途径1:要采取分类指导和突出重点的原则。第三产业是一个庞大的混合产业群,它所包含的行业有其自身的性质、特点,因而在发展中我们应区别对待,分类指导。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科学的确定第三产业中各行业的发展重点和优先秩序,选择优势的行业作为重点发展对象。

途径2:应坚持产业转换序列的多元化模式。(1)遵循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努力实现三大产业转移的依次推进,使第三产业比重随着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水涨船高”;(2)以二、三产业同步起飞为契机,缩短三大产业依次推进的过程,加速产业重心的变迁,实现第三产业的总量扩张和比重提高;(3)跨越产业更替和转换的梯度序列,以第三产业率先起飞的态势(尤其是以商品市场为起点的第三产业发展),携带整个经济的发展,从而把第三产业的发展定位在较高的起点上。应根据各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分别采取适合各自特点的产业转移顺序,以促进第三产业快速、高效的发展。

途径3:要重视国际服务贸易问题。国际服务贸易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第三产业的对外贸易,而我们要做的就是继续扩大远洋运输服务、涉外旅游、对外承包工程和对外劳务合作等传统服务贸易项目外,还要努力发展咨询服务、计算机软件服务、租赁服务以及综合技术服务等新兴服务贸易项目,从而进一步促进第三产业的开放和外向发展。

第三产业是整个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影响。如前面分析显示,自改革开放以来,第三产业总产值以2%—3%的幅度增加,2007年其总产值已超10亿万元。但是第三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受着一些阻碍的因素影响,只有把握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坚持可持续发展,同时协调好三大产业结构的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我国国民经济才能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定祥.统计学基础.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2):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

(3):李永禄、龙茂发.中国产业经济研究.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4):高双春:充分认识第三产业的作用[J]. 经济工作导刊.2008第01期.

附表:

year id gdp 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第三产业1997 1 1810.09 84.85 738.56 588.36 150.2 986.68 1997 2 1240.4 74.55 643.88 580.21 63.67 521.97 1997 3 3953.78 761.76 1934.38 1701.42 232.96 1257.64 1997 4 1480.13 191.84 789.45 703.02 86.43 498.84 1997 5 1094.52 322.52 445.5 374.34 71.16 326.5 1997 6 3490.06 485.38 1743.87 1567.56 176.31 1260.81 1997 7 1446.91 368.16 575.43 495.1 80.33 503.32 1997 8 2708.46 484.81 1449.25 1304.86 144.39 774.4 1997 9 3360.21 75.8 1754.39 1580.15 174.24 1530.02 1997 10 6680.34 1008.41 3411.86 3016.44 395.42 2260.07 1997 11 4638.24 637.48 2509.56 2254.9 254.66 1491.2 1997 12 2669.95 732.37 1260.9 1149.04 111.86 676.68 1997 13 3000.36 576.63 1293.5 1092.15 201.35 1130.23 1997 14 1715.18 475.18 658.25 548.39 109.86 581.75 1997 15 6650.02 1195 3185.05 2830.05 355 2269.97 1997 16 4079.26 1008.55 1920.05 1681.25 238.8 1150.66 1997 17 3450.24 767.92 1606.98 1453.31 153.67 1075.34 1997 18 2993 855.75 1166.97 1019.12 147.85 970.28 1997 19 7315.51 986.82 3647.82 3158.74 489.08 2680.87 1997 20 2015.2 631.62 759.54 669.96 89.58 624.04 1997 21 409.86 151.28 82.68 49.3 33.38 175.9 1997 22 1350.1 304.51 563.4 477.13 86.27 482.19 1997 23 3320.11 919.28 1385.38 1175.27 210.11 1015.45 1997 24 792.98 271.83 293.47 250.6 42.87 227.68 1997 25 1644.23 391.48 750.01 651.72 98.29 502.74 1997 26 76.98 29.18 16.95 8.13 8.82 30.85 1997 27 1326.04 271.52 555.86 456.94 98.92 498.66 1997 28 781.34 189.79 343.4 287.1 56.3 248.15 1997 29 202.05 40.65 78.8 57.69 21.11 82.6 1997 30 210.92 44.82 87.65 73.18 14.47 78.45 1997 31 1050.14 279.73 413.29 303.49 109.8 357.12 1998 1 2011.31 86.56 786.85 610.66 176.19 1137.9 1998 2 1336.38 74.03 660 587.83 72.17 602.35 1998 3 4256.01 790.6 2084.33 1822.05 262.28 1381.08

1998 4 1601.11 207.26 856.13 745.47 110.66 537.72 1998 5 1192.29 341.62 479.53 399.42 80.11 371.14 1998 6 3881.73 531.46 1855.22 1664.05 191.17 1495.05 1998 7 1557.78 429.5 597.29 504.12 93.17 530.99 1998 8 2832.84 463.05 1506.76 1332 174.76 863.03 1998 9 3688.2 78.5 1847.2 1646.7 200.5 1762.5 1998 10 7199.95 1016.27 3640.1 3157.69 482.41 2543.58 1998 11 4987.5 631.31 2709.08 2445.43 263.65 1647.11 1998 12 2805.45 739.7 1253.53 1112.97 140.56 812.22 1998 13 3330.18 610.04 1444.73 1208.75 235.98 1275.41 1998 14 1851.98 450.44 740.33 609.26 131.07 661.21 1998 15 7162.2 1215.81 3457.03 3052.44 404.59 2489.36 1998 16 4356.6 1071.39 2012.74 1742.18 270.56 1272.47 1998 17 3704.21 748.22 1752.91 1579.26 173.65 1203.08 1998 18 3211.4 828.31 1294.17 1117.61 176.56 1088.92 1998 19 7919.12 1004.92 3991.97 3463.12 528.85 2922.23 1998 20 1903.04 574.25 678.19 569.9 108.29 650.6 1998 21 438.92 164 90.63 55.7 34.93 184.29 1998 22 1429.26 298.67 585.38 480.88 104.5 545.21 1998 23 3580.26 941.24 1527.07 1272.41 254.66 1111.95 1998 24 841.88 264.89 326.03 273.16 52.87 250.96 1998 25 1793.9 408.43 828.37 699.46 128.91 557.1 1998 26 91.18 31.31 20.24 9.02 11.22 39.63 1998 27 1381.53 283.49 567.66 445.35 122.31 530.38 1998 28 869.75 202.21 382 311.8 70.2 285.54 1998 29 220.16 41.63 88.42 63.44 24.98 90.11 1998 30 227.46 48.69 94.01 76.07 17.94 84.76 1998 31 1116.67 291.05 430.73 300 130.73 394.89 1999 1 2174.46 87.48 840.23 649.34 190.89 1246.75 1999 2 1450.06 71.01 711.93 640.21 71.72 667.12 1999 3 4569.19 805.97 2243.59 1950.21 293.38 1519.63 1999 4 1506.78 159.96 760.72 650.62 110.1 586.1 1999 5 1268.2 342.91 515.46 428.33 87.13 409.83 1999 6 4171.69 520.8 2001.48 1795.71 205.77 1649.41 1999 7 1669.56 423.48 671.74 552.34 119.4 574.34 1999 8 2897.41 377.23 1587.76 1399.85 187.91 932.42 1999 9 4034.96 80 1953.98 1758.68 195.3 2000.98 1999 10 7697.82 1003.51 3920.15 3387.99 532.16 2774.16 1999 11 5364.89 631.94 2902.81 2630 272.81 1830.14 1999 12 2908.593 741.1427 1278.91 1135.98 142.93 888.54 1999 13 3550.24 628.86 1507.29 1268.95 238.34 1414.09 1999 14 1962.981 464.4 758.15 613.12 145.03 740.431 1999 15 7662.1 1221 3705.44 3251.77 453.67 2735.66 1999 16 4576.1 1123.14 2070.88 1788.84 282.04 1382.08

1999 17 3857.99 653.99 1887.93 1692.46 195.47 1316.07 1999 18 3326.75 778.25 1297.74 1096.56 201.18 1250.76 1999 19 8464.31 1021.3 4264.32 3705.88 558.44 3178.69 1999 20 1953.27 554.48 695.83 579.26 116.57 702.96 1999 21 471.23 176.42 94.95 59.43 35.52 199.86 1999 22 1479.71 284.28 604.39 492.39 112 591.04 1999 23 3711.61 941.02 1556.68 1293.53 263.15 1213.91 1999 24 911.86 267.57 348.59 284.16 64.43 295.7 1999 25 1855.74 412.17 825.12 680.01 145.11 618.45 1999 26 105.61 34.19 24 9.97 14.03 47.42 1999 27 1487.61 267.51 641.9 487.26 154.64 578.2 1999 28 931.98 191.21 423.79 327.68 96.11 316.98 1999 29 238.39 40.54 97.88 69.96 27.92 99.97 1999 30 241.49 48.01 102.68 80.7 21.98 90.8 1999 31 1168.55 268.51 460.71 317.93 142.78 439.33 2000 1 2478.76 89.97 943.51 745.32 198.19 1445.28 2000 2 1639.36 73.54 820.17 747.28 72.89 745.65 2000 3 5088.96 824.55 2559.96 2246.73 313.23 1704.45 2000 4 1643.81 179.86 827.59 706.39 121.2 636.36 2000 5 1401.01 350.8 556.28 455.21 101.07 493.93 2000 6 4669.06 503.44 2344.4 2114.89 229.51 1821.22 2000 7 1821.19 398.73 800.28 655.68 144.6 622.18 2000 8 3253 357 1868.55 1664.35 204.2 1027.45 2000 9 4551.15 83.2 2163.68 1956.66 207.02 2304.27 2000 10 8582.728 1031.17 4435.889 3848.521 587.3684 3115.669 2000 11 6036.34 664.16 3183.47 2883.37 300.1 2188.71 2000 12 3038.236 732.19 1296.312 1100.452 195.86 1009.734 2000 13 3920.07 640.57 1711.16 1470.07 241.09 1568.34 2000 14 2003.07 485.14 700.76 539.78 160.98 817.17 2000 15 8542.44 1268.57 4244.4 3737.38 507.02 3029.47 2000 16 5137.66 1161.58 2413.78 2078.94 334.84 1562.3 2000 17 4276.32 662.3 2123.7 1903.28 220.42 1490.32 2000 18 3691.88 784.92 1461.86 1230.71 231.15 1445.1 2000 19 9662.23 1000.06 4868.75 4295.03 573.72 3793.42 2000 20 2050.14 538.69 748 619.84 128.16 763.45 2000 21 518.48 196.56 102.45 65.76 36.69 219.47 2000 22 1589.34 283 657.51 527.48 130.03 648.83 2000 23 4010.25 945.58 1700.49 1393.84 306.65 1364.18 2000 24 993.53 270.99 387.85 314.73 73.12 334.69 2000 25 1955.09 436.26 843.24 697.69 145.55 675.59 2000 26 117.464 36.32 27.214 10.134 17.08 53.93 2000 27 1660.92 279.12 731.9 549.58 182.32 649.9 2000 28 983.36 193.36 439.88 328.41 111.47 350.12 2000 29 263.59 38.53 114 80.55 33.45 111.06

2000 30 265.57 45.95 120.04 93 27.04 99.58 2000 31 1364.36 288.18 586.84 422.08 164.76 489.34 2001 1 2845.65 93.08 1030.6 816.24 214.36 1721.97 2001 2 1840.1 78.55 904.64 821.18 83.46 856.91 2001 3 5577.78 913.9 2767.41 2439.56 327.85 1896.47 2001 4 1779.97 171.09 917.98 779.78 138.2 690.9 2001 5 1545.79 358.89 626.47 506.69 119.78 560.43 2001 6 5033.08 544.44 2440.55 2190.12 250.43 2048.09 2001 7 2032.48 409.1 880.84 724.73 156.11 742.54 2001 8 3561 409.3 1998.74 1767.79 230.95 1152.96 2001 9 4950.84 85.5 2355.53 2121.19 234.34 2509.81 2001 10 9511.91 1082.43 4907.46 4270.9 636.56 3522.02 2001 11 6748.15 695.15 3459.75 3106.29 353.46 2593.25 2001 12 3290.13 750.07 1415.32 1191.62 223.7 1124.74 2001 13 4253.68 651.11 1904.21 1645.34 258.87 1698.36 2001 14 2175.68 506 788.12 595.55 192.57 881.56 2001 15 9438.31 1359.49 4654.51 4092.24 562.27 3424.31 2001 16 5640.11 1234.34 2659.04 2279.89 379.15 1746.73 2001 17 4662.28 692.17 2313.66 2066.47 247.19 1656.45 2001 18 3983 825.73 1573 1309.5 263.5 1584.27 2001 19 10647.71 1004.35 5341.609 4732.409 609.2 4301.752 2001 20 2231.19 562.52 791.85 648.19 143.66 876.82 2001 21 545.96 201.79 111.25 71.59 39.66 232.92 2001 22 1749.77 293.03 727.66 576.58 151.08 729.08 2001 23 4421.76 981.68 1756.86 1407.81 349.05 1683.22 2001 24 1084.9 274.17 419.74 335 84.74 390.99 2001 25 2074.71 450.54 881.49 723.98 157.51 742.68 2001 26 138.73 37.47 32.18 10.84 21.34 69.08 2001 27 1844.27 287.24 816.34 606.12 210.22 740.69 2001 28 1072.51 207.05 481.07 356.51 124.56 384.39 2001 29 300.95 42.79 132.18 89.2 42.98 125.98 2001 30 298.38 49.57 134.37 102.23 32.14 114.44 2001 31 1485.48 288.12 630.37 450 180.37 566.99 2003 1 3663.10 95.64 1311.86 1032.03 279.83 2255.60 2003 2 2447.66 89.66 1245.29 1136.24 109.05 1112.71 2003 3 7098.56 1064.33 3657.19 3212.96 444.23 2377.04 2003 4 2456.59 215.19 1389.33 1192.74 196.59 852.07 2003 5 2150.41 420.10 973.94 721.59 252.35 756.38 2003 6 6002.54 615.80 2898.89 2556.82 342.07 2487.85 2003 7 2522.62 486.90 1143.39 929.28 214.11 892.33 2003 8 4430.00 500.80 2532.45 2248.59 283.86 1396.75 2003 9 6250.81 90.64 3130.72 2865.85 264.87 3029.45 2003 10 12460.83 1106.35 6787.11 6004.65 782.46 4567.37 2003 11 9395.00 728.00 4941.00 4381.00 560.00 3726.00

2003 12 3972.38 732.81 1780.60 1445.60 335.00 1458.97 2003 13 5232.17 692.94 2492.73 2147.00 345.73 2046.50 2003 14 2830.46 560.00 1227.38 849.32 378.06 1043.08 2003 15 12435.93 1480.67 6656.85 5860.63 796.22 4298.41 2003 16 7048.59 1239.70 3551.94 3034.14 517.80 2256.95 2003 17 5401.71 798.35 2580.58 2254.50 326.08 2022.78 2003 18 4638.73 886.47 1794.21 1452.86 341.35 1958.05 2003 19 13625.87 1093.52 7307.08 6532.98 774.10 5225.27 2003 20 2735.13 652.28 1007.96 813.81 194.15 1074.89 2003 21 670.93 248.33 151.16 102.52 48.64 271.44 2003 22 2250.56 336.36 977.30 768.37 208.93 936.90 2003 23 5456.32 1128.61 2266.06 1771.41 494.65 2061.65 2003 24 1356.11 298.37 579.31 457.12 122.19 478.43 2003 25 2465.29 502.84 1069.29 872.14 197.15 893.16 2003 26 184.50 40.62 47.99 13.77 34.22 95.89 2003 27 2398.58 320.03 1133.56 834.76 298.80 944.99 2003 28 1304.60 236.61 607.62 449.81 157.81 460.37 2003 29 390.21 46.15 184.26 120.77 63.49 159.80 2003 30 385.34 55.50 192.00 143.31 48.69 137.84 2003 31 1877.61 412.90 796.84 571.00 225.84 667.87

2004 1 4283.31 102.90 1610.37 1290.16 320.21 2570.04 2004 2 2931.88 102.29 1560.16 1436.73 123.43 1269.43 2004 3 8768.79 1370.40 4635.23 4086.43 548.80 2763.16 2004 4 3042.41 253.37 1810.08 1568.47 241.61 978.96 2004 5 2712.08 506.07 1332.47 1015.66 316.81 873.53 2004 6 6872.65 769.90 3278.88 2832.99 445.90 2823.87 2004 7 2958.21 560.96 1379.31 1142.08 237.23 1017.94 2004 8 5303.00 587.76 3155.33 2814.42 340.92 1559.92 2004 9 7450.27 96.71 3788.22 3492.89 295.33 3565.34 2004 10 15403.16 1315.38 8716.11 7714.40 1001.71 5371.68 2004 11 11243.00 816.00 6045.00 5381.40 663.60 4382.00 2004 12 4812.68 932.42 2169.82 1735.99 433.83 1710.44 2004 13 6053.14 777.87 2950.33 2532.68 417.65 2324.94 2004 14 3495.94 711.70 1595.74 1110.74 485.00 1188.50 2004 15 15490.73 1778.30 8724.52 7799.31 925.21 4987.91 2004 16 8815.09 1647.48 4515.35 3862.18 653.17 2652.26 2004 17 6309.92 1020.09 2994.67 2593.88 400.79 2295.16 2004 18 5612.26 1155.85 2214.41 1781.14 433.27 2242.00 2004 19 16039.46 1245.42 8890.29 8011.15 879.14 5903.75 2004 20 3320.10 811.38 1288.26 1044.83 243.43 1220.46 2004 21 769.36 283.84 180.41 119.68 60.73 305.11 2004 22 2665.39 431.32 1181.24 927.51 253.73 1052.83 2004 23 6556.01 1394.26 2690.00 2165.22 524.77 2471.76

2004 24 1591.90 334.11 714.66 574.62 140.04 543.13 2004 25 2959.48 604.33 1314.19 1053.36 260.83 1040.96 2004 26 211.54 43.33 57.61 15.43 42.18 110.60 2004 27 2883.51 394.98 1416.82 1064.81 352.01 1071.71 2004 28 1558.93 281.40 758.18 576.22 181.96 519.35 2004 29 465.73 57.81 227.06 158.64 68.42 180.86 2004 30 460.35 65.13 239.42 186.30 53.12 155.80 2004 31 2200.15 444.70 1010.07 745.00 265.07 745.38 2005 1 6886.31 97.99 2026.51 1707.04 319.47 4761.81 2005 2 3697.62 112.38 2051.17 1885.04 166.13 1534.07 2005 3 10096.11 1503.07 5232.5 4665.21 567.29 3360.54 2005 4 4179.52 262.42 2353.16 2117.68 235.48 1563.94 2005 5 3895.55 589.56 1773.21 1477.88 295.33 1532.78 2005 6 8009.01 882.41 3953.28 3489.58 463.7 3173.32 2005 7 3620.27 625.61 1580.83 1363.94 216.89 1413.83 2005 8 5511.5 684.6 2971.68 2696.3 275.38 1855.22 2005 9 9154.18 80.34 4452.92 4129.52 323.4 4620.92 2005 10 18305.66 1461.49 10355.03 9334.69 1020.34 6489.14 2005 11 13437.85 892.83 7166.15 6349.34 816.81 5378.87 2005 12 5375.12 966.49 2221.17 1818.45 402.72 2187.46 2005 13 6568.93 841.2 3200.26 2842.43 357.83 2527.47 2005 14 4056.76 727.37 1917.47 1455.5 461.97 1411.92 2005 15 18516.87 1963.51 10628.62 9568.58 1060.04 5924.74 2005 16 10587.42 1892.01 5514.14 4896.01 618.13 3181.27 2005 17 6520.14 1082.13 2810.01 2436.55 373.46 2628 2005 18 6511.34 1274.15 2596.71 2189.91 406.8 2640.48 2005 19 22366.54 1428.27 11339.93 10482.03 857.9 9598.34 2005 20 4075.75 912.5 1510.68 1264.84 245.84 1652.57 2005 21 894.57 300.75 220.07 156.16 63.91 373.75 2005 22 3070.49 463.4 1259.12 1023.35 235.77 1347.97 2005 23 7385.11 1481.14 3067.23 2527.08 540.15 2836.74 2005 24 1979.06 368.94 826.63 714.24 112.39 783.49 2005 25 3472.89 669.81 1432.76 1180.83 251.93 1370.32 2005 26 251.21 48.04 63.52 17.48 46.04 139.65 2005 27 3675.66 435.77 1849.28 1553.6 295.68 1390.61 2005 28 1933.98 308.06 838.56 685.8 152.76 787.36 2005 29 543.32 65.34 264.61 203.94 60.67 213.37 2005 30 606.1 72.08 281.23 229.07 52.16 252.79 2005 31 2604.19 509.99 1164.79 961.61 203.18 929.41 2006 1 7870.28 98.04 2191.43 1821.86 369.57 5580.81 2006 2 4359.15 118.23 2488.29 2292.73 195.56 1752.63 2006 3 11660.43 1606.48 6115.01 5490.54 624.47 3938.94 2006 4 4752.54 276.77 2748.33 2485.06 263.27 1727.44 2006 5 4791.48 649.62 2327.44 1978.19 349.24 1814.42

2006 6 9251.15 976.37 4729.5 4175.33 554.17 3545.28 2006 7 4275.12 672.76 1915.29 1659.29 256 1687.07 2006 8 6188.9 737.59 3365.31 3049.04 316.27 2086 2006 9 10366.37 93.8 5028.37 4670.11 358.26 5244.2 2006 10 21645.08 1545.01 12250.84 11110.24 1140.6 7849.23 2006 11 15742.51 925.1 8509.57 7590.57 919 6307.85 2006 12 6148.73 1028.66 2648.13 2190.18 457.95 2471.94 2006 13 7614.55 896.17 3743.71 3311.59 432.12 2974.67 2006 14 4670.53 786.14 2320.74 1806.15 514.59 1563.65 2006 15 22077.36 2138.9 12751.2 11555.99 1195.21 7187.26 2006 16 12495.97 2049.92 6724.61 6031.21 693.4 3721.44 2006 17 7581.32 1140.41 3365.08 2929.19 435.89 3075.83 2006 18 7568.89 1332.23 3151.7 2694.11 457.59 3084.96 2006 19 26204.47 1577.12 13431.82 12500.22 931.6 11195.53 2006 20 4828.51 1032.47 1878.56 1592.33 286.23 1917.47 2006 21 1052.85 344.48 287.86 217.55 70.31 420.51 2006 22 3491.57 425.81 1500.97 1234.12 266.85 1564.79 2006 23 8637.81 1595.48 3775.19 3144.72 630.47 3267.14 2006 24 2282 393.17 980.78 855.56 125.22 908.05 2006 25 4006.72 749.81 1712.6 1408.76 303.84 1544.31 2006 26 291.01 50.9 80.1 21.71 58.39 160.01 2006 27 4523.74 488.48 2440.5 2094.02 346.48 1594.76 2006 28 2276.7 333.35 1043.19 868.13 175.06 900.16 2006 29 641.58 69.64 331.16 265.12 66.04 240.78 2006 30 710.76 79.54 349.83 289.33 60.5 281.39 2006 31 3045.26 527.8 1459.3 1241.33 217.97 1058.16 2007 1 9353.32 101.26 2509.4 2082.76 426.64 6742.66 2007 2 5050.4 110.19 2892.53 2661.87 230.66 2047.68 2007 3 13709.5 1804.72 7241.8 6555.24 686.56 4662.98 2007 4 5733.35 269.68 3438.58 3141.89 296.68 2025.09 2007 5 6091.12 762.1 3154.56 2742.67 411.89 2174.46 2007 6 11023.49 1133.4 5853.1 5199.89 653.21 4036.99 2007 7 5284.69 783.8 2475.45 2170.74 304.71 2025.44 2007 8 7065 915.38 3695.58 3326.9 368.68 2454.04 2007 9 12188.85 101.84 5678.51 5298.08 380.43 6408.5 2007 10 25741.15 1816.24 14306.4 13016.84 1289.56 9618.52 2007 11 18780.44 986.02 10148.45 9095.65 1052.8 7645.96 2007 12 7364.18 1200.18 3289.12 2752.08 537.04 2874.88 2007 13 9249.13 1002.11 4549.42 4018.42 531 3697.6 2007 14 5500.25 905.77 2840.92 2277.69 563.23 1753.56 2007 15 25965.91 2509.14 14776.53 13412.72 1363.81 8680.24 2007 16 15012.46 2217.66 8282.83 7508.33 774.5 4511.97 2007 17 9230.68 1378 3966.68 3451.62 515.06 3886 2007 18 9200 1626.52 3916.44 3375.87 540.57 3657.04

2007 19 31084.4 1695.57 15939.1 14910.03 1029.07 13449.73 2007 20 5955.65 1241.35 2425.29 2090.1 335.19 2289 2007 21 1223.28 361.07 364.26 278.37 85.89 497.95 2007 22 4122.51 482.39 1892.1 1572.26 319.84 1748.02 2007 23 10505.3 2032 4641.3 3913.92 727.38 3832 2007 24 2741.9 446.38 1148.27 1007.75 140.52 1147.25 2007 25 4741.31 837.35 2051.08 1711.78 339.3 1852.88 2007 26 342.19 54.89 98.48 27.62 70.86 188.82 2007 27 5465.79 592.63 2964.56 2544.42 420.14 1908.6 2007 28 2702.4 385.97 1279.32 1063.84 215.48 1037.11 2007 29 783.61 83.41 417.78 344.52 73.26 282.42 2007 30 889.2 97.89 451.82 380.22 71.6 339.49 2007 31 3523.16 628.72 1647.55 1405.11 242.44 1246.89 2008 1 10488.03 112.81 2693.15 2198.49 494.66 7682.07 2008 2 6354.38 122.58 3821.07 3533.86 287.21 2410.73 2008 3 16188.61 2034.6 8777.42 7967.62 809.8 5376.59 2008 4 6938.73 302.48 4265.77 3919.8 345.97 2370.48 2008 5 7761.8 906.98 4271.03 3798.6 472.43 2583.79 2008 6 13461.57 1302 7512.11 6735.74 776.37 4647.46 2008 7 6424.06 916.7 3064.63 2686.98 377.65 2442.73 2008 8 8310 1089.1 4365.9 3927.58 438.32 2855 2008 9 13698.15 111.8 6235.92 5784.99 450.93 7350.43 2008 10 30312.61 2100 16663.81 15068.98 1594.83 11548.8 2008 11 21486.92 1095.43 11580.33 10359.77 1220.56 8811.17 2008 12 8874.17 1418.08 4137.35 3487.53 649.82 3318.74 2008 13 10823.11 1157.75 5415.77 4755.45 660.32 4249.59 2008 14 6480.33 1060.38 3414.88 2766.93 647.95 2005.07 2008 15 31072.06 3002.65 17702.17 16102.19 1599.98 10367.23 2008 16 18407.78 2658.8 10477.92 9546.08 931.84 5271.06 2008 17 11330.38 1780 4963.61 4330.2 633.41 4586.77 2008 18 11156.64 2007.4 4933.08 4280.16 652.92 4216.16 2008 19 35696.46 1970.23 18402.64 17254.04 1148.6 15323.59 2008 20 7171.58 1453.9 3037.74 2627.39 410.35 2679.94 2008 21 1459.23 437.61 434.4 321.18 113.22 587.22 2008 22 5096.66 575.4 2433.27 2036.4 396.87 2087.99 2008 23 12506.25 2366.15 5790.1 4922.84 867.26 4350 2008 24 3333.4 547.85 1408.71 1242.56 166.15 1376.84 2008 25 5700.1 1020.94 2451.09 2056.95 394.14 2228.07 2008 26 395.91 60.51 115.76 29.68 86.08 219.64 2008 27 6851.32 753.72 3842.08 3293.95 548.13 2255.52 2008 28 3176.11 463 1471.43 1221.66 249.77 1241.68 2008 29 961.53 105.58 529.4 442.85 86.55 326.55 2008 30 1098.51 120 581.24 490.14 91.1 397.27 2008 31 4203.41 691.1 2086.74 1790.7 296.04 1425.57

浙江2020年4月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精品自学考料推荐?????????????????? 浙江省 2018 年 4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165 一、填空题 (每空 1 分,共 10 分 ) 1.劳动是 _______________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_______________。 2.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的总和。 3.生产要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对概念,是指参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 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 4.所谓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_______________ 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_______________ 的现象。 5.职业声望是指人们从其职业地位上所获得的____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 1 分,共 20 分 )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劳动的是()。 A .打扫卫生B.科学研究 C.睡觉D.盖房子 2.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A .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 3.下列不属于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的是()。 A.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B.为职员提供反馈信息 C.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D.调查组织成员个人隐私 4.劳动力流动有多种类型,其中,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进行流动,是()。 A .岗位间流动B.企业间流动 C.地区间流动D.城乡流动 5.()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A .劳动产量B.劳动边际产量 C.产量D.边际产量 1

计量经济学---第三产业..

中国第三产业增长值指数 影响因素分析 ————计量经济学论文 专业名称:经济学 班级:经济121603班 学生姓名:武立婷 学号: 201216050329 指导老师:乔彬 二零一五年一月

摘要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第三产业不仅可以促进我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化的转化,而且还可以促进我国国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加快现代化的进程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而众所周知,中国的第三产业发展与发达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仍存在巨大差距。本文旨在对影响中国第三产业的因素进行分析,希望能找出其因素,并针对它提出一些可行的建议。 关键词:第三产业;分析;建议

1 模型设立的背景及意义 1.1 设立模型的背景 第三产业是指除了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企业,根据我国实际情况,可以分为流通部门和服务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讯业,商业,饮食业,金融保险业,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业等等。范围极为广泛,基本上可以算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在我国,第三产业总体规模持续扩大,占GDP比重不断提高,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也越来越大,以成为吸纳劳动力就业的主要渠道;第三产业的发展不断促进我国经济结构的调整,同时期内部结构也进一步得到优化,不但传统的第三产业,如交通运输,邮电通信,饮食业等继续保持快速增长,一些新兴的第三产业如旅游,电子信息服务,贸易及房地产等部门也保持着迅猛地发展势头。它不仅能够多方面的满足人民生活的需要,提供广阔的就业门路,而且还以其特有的服务职能,促进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因此,第三产业在社会经济格局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在当今世界,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随着中国加入WTO,国内服务市场会引入更为激烈的国际竞争,这对于尚处于稚嫩阶段,总体竞争实力还很弱的我国第三产业的发展势必形成巨大的压力和挑战。我们必须了解到影响第三产业的因素所在,并以此为基础,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供参考,使我国的第三产业在持续的增长的同时还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而且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提高第三产业的发展水平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劳动人口的就业压力。 1.2 模型设定的意义 首先,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增加地方财政收入和扩大就业。从地方财政收入看,工业经济以增值税为主,仅中央财政就拿走75%;第三产业则主要实行营业税制,其税收绝大部分留在地方,对地方财政收入的贡献最为直接。在就业方面,三产提供的就业岗位比重高、空间大。 其次,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可持续发展,降低单位GDP能耗,减轻环境污染。 第三,第三产业发展有利于促进社会和谐、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物质文化需要。

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意义 工商1301班陈蓉U201316308 【内容摘要】李克强主持召开“十二五”服务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座谈会时强调,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发展服务业是调结构的重要突破口。要按照“十二五”规划主题主线的要求,开创服务业发展新局面,促进结构调整取得更大进展。 服务经济是现代经济的重要标志,服务业是现代产业的主体。社会生产的林林总总,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与服务业息息相关。在三大需求中,消费需求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居民消费的扩大,主要要靠服务来实现。在三次产业中,服务业是最大的潜力所在,增加服务业供给,能够拉动经济增长、平衡供求关系、稳定市场价格。尤其应当看到,服务业是就业最大的容纳器和社会重要的稳定器,现代服务业具有技术密集、知识密集的特点。在我们这样一个人口大国,加快发展服务业,不仅有利于加强社会建设与管理创新、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而且有利于发挥人力资源丰富的优势、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推动经济由大变强。【关键字】服务业经济增长发展 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服务业的发展水平是衡量现代社会经济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现代服务业已成为推动经济全球化、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促进社会发展的新动力。随着经济的发展,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服务业作为关联性很高的产业,对实现需求结构、产业结构和要素结构的调整起着重要的作用,对经济增长、就业增加、产业结构优化等具有重要意义。具体可总结成以下五个方面。 一、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是我国经济社会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加速发展时期,已初步具备支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诸多条件。加快发展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尽快使服务业成为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必由之路,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的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迫切需要,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跃升的有效途径。加快发展服务业,形成较为完备的服务业体系,提供满足人民群众物质文化生活需要的丰富产品,并成为吸纳城乡新增就业的主要渠道,也是解决民生问题、促进社会和谐、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内在要求。 地处中部地区的长沙,近年来通过发挥自身综合优势,以敢为人先的长沙精神,大力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积极发展现代物流、文化旅游、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令人惊喜的现代服务业发展之路。长沙成为内地第一家聚集麦德龙、家乐福、沃尔玛三大世界商业性业巨头的城市;2005年起全市全社会消费品总额跻身全国十强之列。形成了以文化创意、休闲娱乐、商贸服务为特色品牌,以大型综合超市、在卖场、社会服务、教育卫生体育为主要特点,消费性服务业和生产性服务业共同发展的现代服务业发展格局。 二、有利于扩大居民消费,提高居民消费水平 服务业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其所涉范围之广决定了它对居民消费的重大影响。以上海家政服务业的发展为例。伴随着城市生活节奏加快、老龄社会的深度发展,上海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日益强烈,特别是在‘四个中心’与‘国际大都市’加速建设的背景下,大量国内外高端人才涌入上海工作与生活,上海家政服务行业亦得到较快发展。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上海家政服务从业人员数量超过50万,家政服务机构数量达到8000家左右,服务的家庭数量超过100万户。服务覆盖上海1/6家庭的家政服务业,每年创造的产值保守估计也高达400亿元。家政服务业已成为上海城市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群众服务需求、增加城市就业岗位、提高从业人员收入,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发挥了重要作用。

历年劳动与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

2010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横向社会的人们的利益关系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实现的,纵向社会的经济发展也是通过劳动关系来延续的,这体现了劳动关系的( ) A.直接性 B.普遍性 C.具体性 D.本质性 2.劳动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和法令已经公布,所有单位和劳动者都必须遵守,否则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和制度执行机构的惩罚。这是劳动制度的( ) A.存在的普遍性 B.构成的系统性 C.组织实施的强制性 D.相对的稳定性 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 ...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 B.潜在性特征 C.先天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4.目前,我国男性的法定劳动年龄是( ) A.16~50周岁 B.16~60周岁 C.16~55周岁 D.14~55周岁 5.劳动力资源的__________就是在科学管理原则的基础上,制定各项管理措施、加强对劳动力资源开发的政府领导力度,从而使劳动力资源开发在制度上得到保证。( ) A.教育开发 B.使用开发 C.政策开发 D.管理开发 6.“市场配置”模式较之其他类型的劳动力市场模式具有较高的配置效率,是因为( ) A.人的有限理性 B.人的全面发展 C.信息的完全性 D.信息的对称性 7.下列现象属于地区间流动的是( ) A.劳动者的就职岗位由一个企业转到另一个企业 B.劳动者从工资低、就业机会少的地区流向工资高、就业机会多的地区 C.劳动者在同一地位等级或同一声望等级的职业之间流动 D.劳动者由衰落的旧产业流向崛起的新产业

浅析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一)

浅析提高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几点思考(一) 本文通过对中小型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优势分析,具体研究了青海省中小型企业吸纳就业方面存在的问题,并从政府、企业自身管理及就业人员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相应的增强中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建议和对策。 当前,我国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的过程当中,就业的形势非常严峻,主要面临三大挑战。一是劳动力总量的矛盾还是相当突出。二是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会异常地显现。一方面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过程中,对技能工人、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会有明显的增加。另一方面与用人单位要求相适应的技工技能人才相对短缺,所以这个矛盾在今后一段时期内会更加显现。三是经济增长对就业的影响有一定的滞后性。 国内外研究和现实无不证明中小型企业是解决就业问题的关键因素,中小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活跃市场、促进就业、完善竞争、维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中小企业自身的原因以及某些客观因素存在,使得中小企业的发展存在很大的瓶颈。从全国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发展很不平衡,东部和中部的中小企业的发展无论是在规模上还是经济发展环境方面都要明显好于西部地区。 一、中小企业吸纳就业的优势 1.创业相对容易。相对于大企业,中小企业产业投资少,对经济资源的要求更少,门槛较低,创业风险较小。一个人或几个人联合就可以创办一个小企业,规模小,创办速度快,能迅速建成投产,提供劳动力就业机会也较为迅速。另外,从行业分布来看,目前中小企业的经营范围很广,涉及了几乎所有竞争性的行业和领域,除了航天、金融保险等技术、资金密集度较高和国家专控的行业外,广泛的分布在第二、三产业的各类行业中,如采掘业、建筑业、批发零售业、餐饮业和社会服务业等行业,这使得中小企业的创业很容易。 2.具有劳动密集型的特征。中小企业多为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的需求相对较大。中小企业集中在规模经济较小、资本需求量少、见效快的劳动密集型行业,为解决劳动力就业问题提供了很大的空间。虽然从单个企业来看,中小企业的就业人数少于大型企业,但是从整体来看,中小企业就业的人员要远远大于大型企业。 3.资本有机构成低。与大企业相比,中小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较低,相同的资金投入,中小企业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再创造新岗位的能力方面远大于大企业,可以吸纳更多的就业人员。据统计,同样的固定资产投资额,创办小企业提供的就业岗位是大企业的四倍多,可见中小企业能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吸纳更多的劳动力。 4.能够灵活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从发展模式看,中小企业更能适应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变化。在经济发达的地区,专业化分工细,中小企业的产业聚集化程度较高,多数以产业集群的模式发展,容易形成规模效应,降低成本,有较强的市场竞争力,更容易吸纳劳动力就业。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由于中小企业投资起点低,组织成本低、规模小,进入和退出市场容易,一方面它吸纳就业的成本低,另一方面中小企业的经营灵活,容易转产,适应外部环境的能力较强,能根据环境的改变快速进行转产,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均能形成对就业的快速需要,对劳动关系的调节起到了关键的作用。这也是保持中小企业较高就业机会的重要因素。 二、青海省中小企业吸纳劳动力就业存在的问题 位于西部青海省内的中小企业,近几年来得到了稳定的发展,具备了一定的发展条件,迎来了难得的新的发展机遇。首先是资源优势,经过多年的努力青海省已经形成了以水电、石油天然气、盐湖、有色金属等四大支柱产业,以及依托高原无污染环境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的特色产业,为中小企业在青海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产业空间;第二就是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最后是政策环境的完善带来的保障作用,如各地信贷体系的建立、产业集群化的推动、扶持重点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等。

自考00165劳动就业概论辅导资料(共十九章)

上篇就业 第一章就业概论 就业具有特殊的规律性: 1.就业是一种经济现象 2.就业具有社会性 3.就业既是劳动者个体的微观行为,也是一个宏观层面的问题 第一节就业 一、就业的概念 从理论上讲:就业是指具有劳动能力的人,运用生产资料从事合法社会劳动,并获得相应的劳动报酬或经营收入的经济活动. 在实际操作中,凡在年龄之内、具有下列情况之一的都算是就业: 1.在规定实际内从事有报酬的劳动 2.有职业而由于疾病、事故、劳动争议、度假、旷工或气候不良、设备损坏临时停工等原因而暂时没有工作 3.自己当雇主或营业,包括协助家庭经营企业或工厂,工作时间相当于正常工作时间的1/3以上,没拿报酬 我国的就业者包括: 1.职工; 2.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 3.私营业主; 4.个体户; 5.私营企业和个体从业人员; 6.乡镇企业从业人员; 7.农村从业人员; 8.其它从业人员,其中包括现役军人 二、就业的形式 1.按城乡划分的就业形式 2.按三次产业划分的就业形式 3.按行业划分的就业形式 4.按经济类型划分的就业形式 5.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 6.充分就业与不充分就业 第二节失业 一、失业的概念 在我国,失业是指在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有就业要求但无职业的劳动者. 下岗职工:指在本企业无工作岗位、没有与原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和在社会上没找到新的工作岗位的“三无”人员. 二、失业的分类 1.摩擦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在要求就业和获得工作岗位之间存在时间差而形成的. 造成摩擦性失业的原因有: A. 劳动力市场的动态属性

B.信息的不完善、不对称性,使求职者与拥有空缺岗位的雇主之间相互寻找、洽谈需要时间. 2.结构性失业:是由于劳动者的技能结构与现有的就业岗位技能结构错位,造成失业与岗位空缺并存的一种失业现象. 结构性失业的产生是 A. 劳动力内部的失衡. B. 产生于技术革命 C. 产业结构调整 D.产品结构调整时期. 3.季节性失业:是由于季节性的生产或市场的季节性变化等原因而引起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除夕季节性波动,从而形成季节性失业. 4.周期性失业:是由于经济运行总是处于周期性的循环状态,从而对就业需求产生周期性的波动而形成的失业. 5.隐性失业:是指经济部门中存在着边际劳动生产力等于或小于零的现象. 6.自愿失业:是指虽然有就业愿望,但由于才能得不到发挥,或由于兴趣、爱好、工资、保险福利及人际关系等原因自愿放弃就业机会而形成的失业. 三、失业的度量 对失业的度量要用失业率的概念. 失业率是失业人数与就业人数和失业人数之和的百分比,它反映在全部经济活动人口中失业人员所占的比重有多大,从而反映失业问题的严重程度. 失业率(﹪)=失业人数/就业人数+失业人数×100﹪ 年失业率=该年度有失业经历的人数占劳动力总数的比例*失业的平均周数/52周 四、失业的影响 1.经济资源浪费和产出减少 2.消费需求减少 3.失业津贴和社会救济支出增加 4.大量社会问题产生 5.失业者的精神损失和物质损失 第三节历史沿革 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劳动就业制度 计划经济体制下劳动就业制度的主要特点是:对劳动力的计划配置、统包就业、行政调配、城乡分割. 1.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一计划 2.国家对城镇劳动力实行统包就业 3.国家对单位用人实行统一招收 4.国家对劳动力调剂实行统一调配 5.城镇是国家劳动就业工作的重心 二、对传统就业制度的改革 1.把企业和劳动者推向市场 2.从市场的角度重新认识劳动就业工作 3.建立就业服务体系并发挥积极作用 第四节就业现状与问题 一、中国就业的总体形势 就业结构方面,从1980年到1998年,从事第一产业的人员比重由68.9﹪下降为49.8﹪,第二产业由18.5﹪增长到 23.5﹪,第三产业由12.6﹪上升为26.7﹪. 二、中国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增长关系计量分析

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增长关系计量分析 一般认为,第三产业是增加就业的主领域,而本文从另一个角度运用计量经济学方法研究了广东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增长的关系。格兰杰因果检验、协整检验到建立误差修正模型,探索了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动态关系。实证分析表明,从业规模的扩大有利于第三产业创造更多的增加值,但行业内部结构调整过程中就业结构的变化差异制约着第三产业吸纳就业能力的发挥。 标签:劳动就业;第三产业增长;协整;误差修正模型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保持着高速增长的态势,伴随着经济的不断深化改革,第三产业也取得了较快的发展。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发展的先行区,其第三产业增加值更是一直居于全国首位,而产业结构的调整必然会引起就业结构的调整。近年来,随着城市化建设的发展,农村剩余劳动力不断转移和外省劳动力大量涌入,导致广东劳动力供给的压力持续增大,同时制造业对就业增长的吸纳能力逐渐减弱以及就业的结构性矛盾等问题的涌现,使解决就业成为广东目前乃至今后长时期内的艰巨任务。因此,发展第三产业,解决就业问题,研究两者的相互关系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来从另一个角度来研究劳动就业对第三产业的影响。首先,对经过处理的数据进行平稳性分析,以避免“虚假回归”的问题。然后,通过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和协整检验,辩证地确定两者的相互关系。最后,在协整回归模型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误差修正模型,以研究两者的长期均衡关系以及短期动态关系。 2 广东劳动就业与第三产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2.1 变量选取与数据处理 本文分别选取1978—2007年的第三产业从业人数(L3)和第三产业增加值(GDP<SUB>3)作为劳动就业和第三产业增长的衡量指标。考虑到指标可得性以及时间序列资料的可比性,对广东第三产业增加值按1978年的可比价折算。同时,为消除异方差的影响以及数据的波动性,分别取自然对数形式表示为lnGDP<SUB>3和lnL3。 2.2 平稳性检验 本文运用ADF单位根检验(Augment Dickey-Fuller test)来对以上对数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表明,和均为非平稳时间序列,如果直接对它们进行回归分析就会出现“虚假回归”现象。因此,对它们分别取一次差分并再次进行平稳性检验。检验结果显示,它们的一阶差分形式ΔlnGDP<SUB>3和ΔlnL3都是平稳

劳动就业概论练习题

劳动就业概论练习题 (课程代码:00165 )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1、经济发展理论主要研究包括增长在内的全面的经济【】 A、现代化过程 B、总量减少 C、劳务总量减少 D、人均GDP减少 2、我国法律规定,男性的劳动年龄界限为【】 A、15——64岁 B、16——60岁 C、16——55岁 D、18——60岁 3、2005年,全国人口有【】 A、12亿 B、13.08亿 C、13亿 D、12.8亿 4、2020年,我国城市化将提高至【】 A、35%以上 B、45%以上 C、55%以上 D、65%以上 5、劳动力市场运行的基本规律是【】 A、劳动力供求规律 B、工资规律 C、劳动力市场组织规律 D、劳动制度 6、印制职业资格证书的是【】 A、劳动部门 B、教育部门 C、公安部门 D、人事部门 7、台湾地区劳动就业呈现出新的特征之一是【】 A、劳动力结构的变化 B、妇女就业难 C、自主创业 D、低龄化 8、我国女性的法定劳动年龄上限为【】 A、45周岁 B、50周岁 C、55周岁 D、60周岁 9、经济发展的基础是【】 A、经济增长 B、生活消费 C、收入分配 D、生产技术 10、我国法定最低劳动年龄界为【】 A、14周岁 B、15周岁 C、16周岁 D、18周岁 11、1978年至2005年我国GDP增长率为【】 A、6.4%左右 B、7.4%左右 C、8.4%左右 D、9.4%左右 12、我国1978年至2005年GDP的年均增长率与日本在经济起飞时期相比,高出日本【】 A、5% B、4% C、3% D、2% 13、人口每增加1%,要达到充分就业就需经济增长【】 A、3% B、4% C、5% D、6% 14、2005年,我国农村劳动力占全国总劳动力的比例为【】 A、55% B、60% C、62% D、72%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影响资料

第三产业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增长及就业的影响摘要:第三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第三产业也随之健康发展。本文浅谈第三产业的发展概况,通过国内生产总值及就业状况与第三产业的回归分析,充分表明第三产业对我国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并呈现出其独特的特点,但同时我国国民经济也面临着挑战,只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和把握好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我国的国民经济将一直稳步发展。 关键字:经济增长第三产业就业影响生产总值 第三产业是除第一、第二产业外的其他各业,亦称服务业,其发展水平是衡量生产社会化程度和市场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而积极发展第三产业又是促进市场经济发育、优化社会资源(包括自然资源、资金和劳动力)配置、提高国民经济整体效益和效率的重要途径。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及去年中共中央关于“十五”国民经济发展的建议,再次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一系列方针政策,指明了今后较长时期发展第三产业的发展道路。“九五”期间,党中央提出了大力发展第三产业的方针,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也提出了《关于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的指导意见》等,要求在继续发展批发零售贸易业和社会服务业等传统产业的同时,积极发展旅游、信息、咨询服务等新兴产业;规范和发展金融、保险业;引导房地产业健康发展;健全资产评估、业务代理、行业协调等中介服务;改革管理体制,建立适应市场竞争的运行机制等等。 表一:从1978年到2011年第三产业增加值

从上表第三产业增加值来看,从1978年到2011年,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不断

上升,并且上升幅度越来越大,由此可见,尤其是最近几年的发展中,第三产业逐渐发展成为社会上不可或缺的产业,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其特殊的地位和作用。如表一所诉,第三产业的飞度发展,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步伐持续向前,与此同时第三产业也呈现出其独有的特点: 1、投资小、吸收快、效益好,就业容量大。第三产业基本是一种服务性产业,其投资成本低,见效快,所需要的劳动人员量大。我国的人口多,劳动力资源丰富,为其发展也提供了便利。 2、覆盖面积广,发展速度快。第三产业是一个混合产业,其涵盖的行业既有社会服务业,如市政公共服务、社区服务等,也有国民经济中的基础行业,如信息产业、金融保险业等,亦有新兴行业,如信息咨询、技术服务、科技推广等。社会在进步,这些行业的发展也随之加快,并以较快的速度一直向前发展。 表二:1997年至2003年(2002年除外)的gdp 国民生产总值与第一,二,三产业的生 产值的回归分析 根 据分析结果,可建立模型: 5.1=∧ Y +0.128876X 1+0.3348116X 2+0.5349966X 3 t=51.62 t=30.74 t=30.38 t=44.37 可决系数R 2=0.9988,拟合优度较好,该模型可以解释样本的99.88%,还有0.12%不能被解释。从斜率项t 值来看,第一产业对应的t=30.74>2,有意义,表明第一产业的产值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128876亿元,同样的,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应的t 值均大于2,表明第二产业每增加一亿元,gdp 增加0.3348116

浙江省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浙江省2005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劳动是_______________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_______________。 2.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3.生产要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对概念,是指参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所谓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_______________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5.职业声望是指人们从其职业地位上所获得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题干的括号内。每 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劳动的是()。 A.打扫卫生B.科学研究 C.睡觉D.盖房子 2.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 3.下列不属于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的是()。 A.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B.为职员提供反馈信息 C.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D.调查组织成员个人隐私 4.劳动力流动有多种类型,其中,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进行流动,是()。 A.岗位间流动B.企业间流动 C.地区间流动D.城乡流动 5.()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A.劳动产量B.劳动边际产量 C.产量D.边际产量 6.()是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的某种投入要素,并售出由此增加的产品所带来的收益量,等于边际产量与边际收益的乘积。 ----------------------------精品word文档值得下载值得拥有---------------------------------------------- ----------------------------------------------------------------------------------------------------------------- ------------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 考试大纲

湖北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 课程名称:劳动就业概论课程代码:00165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目标 一、课程性质与特点 劳动就业概论课程是为培养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的基本理论知识和应用能力而设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设置本课程的目的,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的基本理论,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和就业观,提高对现行政策的理解力和洞察力,提高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开拓创新意识。 本课程的基本要求是:完整、准确地掌握劳动与就业的一系列关于劳动、就业、择业、创业的理论知识;了解国内外关于劳动、就业等问题的相关政策;学会用本书介绍的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特别是能应用一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对未来人生做出科学的规划和人生定位,为日后的创业积累丰富的经验。 三、与本专业其他课程的关系 应先修人力资源管理,与社会保障概论,可后修组织行为学等课程。 第二部分考核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现代劳动就业的挑战:全球化与知识经济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一体化与业务外包,掌握一体化的相关理论解释,了解分工与合作,理解劳动力跨国流动模型,了解人力资本的特性,掌握内生增长理论的内涵,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 二、考核知识点与考核目标 (一)生产组织方式:一体化抑或业务外包(重点) 识记:一体化的分类,一体化线性格局,企业外包格局, 理解:交易费用理论、范围经济理论、资源能力理论解释一体化,一体化与业务外包的理由 应用:解释业务外包对劳动就业的影响。 (二)分工与合作:跨国就业与跨行兼职(次重点) 识记:跨国就业的常见形式,兼职, 理解:什么引起了劳动力的国际流动,劳动力跨国流动模型,理解兼职的三方需求。(三)主导经济发展的生产要素:从物质资本转向人力资本(重点) 识记:人力资本与物质资本相比,人力资本的特性, 理解:物质资本向人力资本的转向原因,内生增长理论的内涵,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成果 应用: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关系

4月浙江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劳动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劳动竞争 2.失业 3.复杂劳动 4.评价中心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0分) 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无分。 1.劳动力供给有三个组成部分,分别为:劳动力数量、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劳动力市场歧视最主要的表现是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3.求职信一般有标题、称呼、正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部分组成。 4.就业信息分析主要是指信息的信度分析、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5.单独面试可以分为___________面试和___________面试两种。 三、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下列选项中关于劳动协作的分类描述不正确的是( ) A.自愿协作与非自愿协作 B.一般协作与特殊协作 C.直接协作与间接协作 D.有组织协作与非组织协作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行为动机系统所包含的因素的是( ) A.结果 B.需要 C.动机 D.目标 3.在劳动行为的行动系统中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 ) A.劳动计划 B.劳动准备 C.劳动行动方式 D.劳动实施 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劳动力特征的描述是( ) A.自然性特征 B.外显性特征 C.可教化性特征 D.开发的双重性特征 5.下列公式中正确的是( ) A.劳动力人口率=%总人口数 劳动适龄人口数100

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就业情况分析

中国第三产业的发展与就业情况分析 内容摘要: 第三产业是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吸纳就业能力强的产业。近年来,我国经济实现了快速的增长,2008年GDP增速保持在9%左右,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在经济增长的同时第三产业也取得了巨大发展。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拓宽了就业渠道,增加了就业岗位,实现了经济增长与劳动就业的同步发展。本文重点就我国产业结构变动、第三产业发展与就业人口变动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和测算,量化第三产业及内部主要行业的就业吸纳能力,为调整产业结构,缓解就业压力提供相关决策依据。 关键词:第三产业就业 一、第三产业发展状况及对劳动就业的带动情况 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大第三产业投资力度,调整投资结构,努力提高投资效益,投资建设成就显著。随着人民生产生活需求的日益多样化,新兴服务行业应运而生。家政服务、职业介绍、物业管理、信息咨询等服务形式方兴未艾,房地产开发、商品房买卖迅猛发展。会计和审计咨询、科技咨询、法律咨询、市场调查等行业积极发展,加快了会计师、律师等专门人才的培养步伐。规范发展了典当、拍卖等商品市场中介服务方式,稳步发展证券、保险、房地产、劳动力市场中介服务,建立健全了保险经纪代理等中介人制度,进一步建设和完善社会就业服务体系。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劳动就业提供了大量的机会,2008年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5717万人,占全部从业人数的33.2%。2008年第三产业增加值站GDP的比重为40.1% 2008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及第三产业情况 国内生产总值(GDP) 300670亿元 第三产业占GDP比重40.1% 就业人口77480万人 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5717万人 第三年产业从业人说占总就业人数比重33.2% 上述数据参照《中国统计年鉴(2009)》 对第三产业发展和就业情况的回归分析

00165 劳动就业概论2016年10月真题 及答案

2016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全国统一命题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卷 (课程代码00165)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关于素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C 】 A.素质是教化的结果 B.素质是自身努力的结果 C.素质是先天形成的 D.素质是一种比较稳定的身心发展的基本品质 2.可以判断一个人的能力优劣势与成功发展的可能性,为个人职业设计与开发提供科学依 据的是 【 A 】 A.职业测验 B.职业选择 C.职业类别 D.职业技术3.下列职业性格类型,适合从事的职业是秘书、翻译、办公室职员等的是 【 B 】 A.独立型 B.服从型 C.协作型 D.变化型 4.从事理科研究需要从业人员具有的计算能力和空间想象力等,属于从业人员应具备的 【 C 】 A.一般能力 B.心理能力 C.特殊能力 D.组织能力5.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目标指向和皈依是 【 D 】 A.诚实守信 B.爱岗敬业 C.办事公道 D.服务群众6.涉及3—7年内职业目标和任务的职业生涯规划是 【 A 】 A.人生规划 B.长期规划 C.中期规划D.短期规划 7.橱窗分析法中,“公共面孔”用 表示 【 A 】 A.窗1 B.窗2 C.窗3 D.窗4 8.要考查求职者的协调组织能力时,可选择的较好方法是 【 C 】 A.“文件筐”测试 B.笔试 C.无领导小组讨论 D.想象能力测试 9.实现择业理想的“资本”和“第一推动力”是 【 D 】 A.观察力 B.识别力 C.思考力 D.竞争实力 10.根据大学生就业市场的外在表现形式,可将大学生就业市场分为 【 C 】

高一政治上册三大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三大产业-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教学目标 1、第三产业的含义及划分 2、第三产业的地位 3、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在我国积极发展第三产业的意义 教学难点:第三产业的兴旺发达是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 教学方法:以讲授法为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党的十五大报告中明确指出:“鼓励和引导第三产业加快发展。”那么第三产业指哪些部门,第三产业的含义如何呢?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来研究有关第三产业的划分层次、含义,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如何加快发展等相关知识和问题。 一、什么是第三产业? 1、第三产业的划分层次 2、第三产业的概念 第三产业是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为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提供服务的各种行业的总称。 第一、二产业是物质生产部门,而第三产业提供的是服务,一个有形,一个无形。 第三产业不同于第一、二产业。无论是农业提供的粮食、棉花、牛羊肉、鱼,还是工业提供的布匹、钢材、汽车以及建筑业提供的房屋,它们都是有形的实物产品。而第三产业提供的却是无形的劳务服务。如旅游业,它是在无形中通过提供旅游服务,满足我们饱览壮丽河山、优美景观的消费需求。又如饮食服务、家政服务等都是通过其劳动过程提供劳务消费需求。 除此之外,第三产业还必须凭借一定的物质技术设备。因为不管进行何种服务活动,没有一定的场所、设备、工具、技术是不行的。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科技的贡献率不断增长,第三产业对技术物质设备的依赖越来越明显,其作用也将越来越突出。 从“第三产业”的出现至今,其发展速度十分迅猛,并在国民经济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占据着重要地位。 二、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 1、第三产业在世界各国蓬勃、普遍发展是生产力提高和社会进步的必然结果 (1)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促进了为生产服务的第三产业的发展。 (2)第一、二产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劳动力来源。 (3)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和消费结构的变化,为第三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市场。

浙江2020年4月自考劳动就业概论试题及答案解析

浙江省2018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劳动就业概论试题 课程代码:00165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1.劳动是_______________特有的,为满足自身的物质和精神需要,有目的地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界之间的物质变换过程的一种改变自然物的_______________。 2.劳动力是指达到一定法律规定年龄的人在创造社会财富过程中支出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的总和。 3.生产要素是一个不断发展的相对概念,是指参与人类社会生产和经营活动的各种要素,包括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4.所谓失业,是指能够并愿意接受工作的适龄_______________人口,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力市场做过努力,仍得不到_______________的现象。 5.职业声望是指人们从其职业地位上所获得的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 在题干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下列活动中不属于劳动的是()。 A.打扫卫生B.科学研究 C.睡觉D.盖房子 2.抽去了具体形式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它形成商品的价值。 A.具体劳动B.抽象劳动 C.简单劳动D.复杂劳动 3.下列不属于工作绩效评估的目的的是()。 A.获得人事决策信息 B.为职员提供反馈信息 C.发现组织中存在的问题 D.调查组织成员个人隐私 4.劳动力流动有多种类型,其中,劳动者在企业内部各工种、职位之间进行流动,是()。 A.岗位间流动B.企业间流动 C.地区间流动D.城乡流动 5.()是指当其他投入要素不变时,企业每增加一个单位劳动投入(或一个劳动力)所能增加的实物产出量。 A.劳动产量B.劳动边际产量 C.产量D.边际产量 1

我国三大产业与其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作业)

我国三大产业与其就业吸纳能力的实证分析 (08金融A班 第八小组) 摘要:本文对我国三大产业与其就业吸纳能力进行了分析。通过对三大产业就业弹性的模型设定与检验,剖析了各个产业就业吸纳能力及其变动,为解决就业问题提出一些建议。 * 就业弹性是经济增长每变化一个百分点所对应的就业数量变化的百分比。 关键词:就业结构、就业弹性。 第一节实证项目研究的选题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产业结构的不断升级,劳动力的就业总量和结构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在新增劳动力、下岗转移劳动力以及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综合作用下,我国就业问题日趋凸出。由于产业结构和就业之间的关联问题,有的行业增加投入可直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有些行业增加投入,虽然给本行业直接创造的就业机会不多,但它会直接或间接消耗其它行业的产品,引致其它行业或部门从业人员增加,最终带动整个经济系统的就业增加。因此,产业结构调整是解决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对经济系 统内部产业结构进行优化,可以使各行业吸纳劳动力达到最大。因此,研究我国三大产业吸纳就业的潜力对扩大就业潜力和制定就业政策具有重大意义。 我国经济连续多年高速增长,近几年经济增长率都在10%左右,是世界上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之一,但是,经济的高增长没有带来高就业。进一步讲,就业形势的好坏,与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有着密切关系。一般而言,一定的经济增长所带来的就业增长也是一定的,然而我国的经济增长对就业增长的贡献却不是很明显。 最近十多年来,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但就业增长却相对缓慢,中国目前有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以及存在大量的大学、大专毕业生面临就业选择,甚至毕业就失业的境况。可以说,中国的就业压力很大,劳动

【发展战略】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三大产业结构发展演变的规律与趋势及对文化发展的意义 作者:金元浦发布时间:2003-6-2 13:10:19 点击数:6419 经济的文化化更深一层的意义在于它代表着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随着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人们的社会需要不断提高。在基本的物质层次满足的基础上人们更多地关注文化上的、精神上的、心理上的需要。因此对文化产品的需求极大增加,比如人们对书籍、音像、影视、艺术产品的需求,对娱乐服务、旅游服务、信息与网络服务的需求。即使物质层次的衣、食、住、行需要也大大的文化化了。比如穿衣,不再讲究结实、耐穿、耐用,而更多地关注审美、时髦、品牌与流行等服饰文化的当代特征。 长期以来,我国文化发展一直采用计划经济下由国家统一规划统一领导统一步调的事业型模式。国家财政统包,人员、资金、物资统分统配,一个“统”字将文化包容无遗。在过去的经济核算体制中,也只承认物质生产劳动创造价值,而把非物质生产劳动的价值排除在国民经济收入之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历史性变革,社会经济的巨大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生活的日益增长的新的需求,使我国文化市场和文化产业的发展问题鲜明地凸现出来,文化的经济化成为历史性的潮流。从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正式采用了与世界多数国家一致的核算方式。即按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来划分各个行业,以国民生产总值来核算国家经济发展的程度。而文化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一个重要部分,才开始了由事业模式向产业模式的重大转变。 从理论上看,三次产业结构理论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完善并创新的过程。 三次产业的分类 产业分类是建立产业结构概念和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基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是西方学者进行产业结构研究的最重要的分类方法之一。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的提出和应用,使产业结构的理论水平和研究方法得到了进一步的拓展。 三次产业分类的主要原则,是把全部经济活动按照经济活动的客观序列与内在联系,划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是欧美、日本和前苏联等工业发达国家普遍采用的一种产业分类法。我国于1985年也首次对1984年的第三产业作出了统计,国务院并转发了国家统计局关于建立第三产业统计的报告。①在总结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根据我国的具体情况,指出建立这种分类法的必要性和我国三次产业的划分方法。 我国三次产业划分的具体标准和范围如下。 第一产业: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等)。 第二产业: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热水、煤气)和建筑业。 第三产业:除了上述第一、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各业。 由于第三产业包括的行业多、范围广,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第三产业可分为两大部分:一是流通部门,二是服务部门,具体又可分为四个层次。 第一层次:流通部门,包括交通运输业、邮电通信业、商业、饮食业,物资供销和仓储业。 第二层次:为生产和生活服务的部门,包括金融业、保险业、地质普查业、房地产业、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旅游业、咨询信息服务业和各类技术服务业等。 第三层次: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部门,包括教育、文化、广播电视事业,科学研究事业,卫生、体育和社会福利事业等。 第四层次:为社会公共需要服务的部门,包括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以及军队和警察等。 经济学界普遍认为,三次产业分类法的确立,实际上是由英国经济学家、新西兰突塔哥大学教授费希尔(A.G.D.Fisher)完成的。本世纪30年代初,费希尔研究认为,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并没有穷尽全部经济活动,于是,把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外的所有其他经济活动,统称为第三产业。费希尔在当时的英国和澳大利亚的经济杂志上发表了数篇论文,不仅提出了第三产业的概念,而且指出第三产业的本质在于提供服务。1935年,费希尔在《安全与进步的冲突》一书中,从世界经济史的角度对三次产业分类方法进行了理论分析。他认为:综观世界经济史可以发现,人类生产活动的发展有三个阶段。在初级生产阶段,生产活动主要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迄今世界上许多地区还停留在这个阶段上。第二阶段是以工业生产大规模地迅速发展为标志的,纺织、钢铁和其他制造业的商品生产为就业和投资提供了广泛的机会。显然,确定这个阶段开始的确切时间是困难的,但是很明显,英国是在18世纪末进入这个阶段内……第三阶段开始于20世纪初,大量的劳动和资本不是继续流入初级生产和第二级生产中,而是流入旅游、娱乐服务、文化艺术、保健、教育和科学、政府等活动中。处于初级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一产业,处于第二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二产业,处于第三阶段生产的产业是第三产业。 费希尔虽然提出了三次产业的分类方法,但他没有总结出规律性的东西。英国经济学家和统计学家克拉克则在继承费希尔研究成果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