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方式与措施样本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方式与措施样本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方式与措施样本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方式与办法

系统电压是电能质量首要指标,其过高或过低对电网及顾客均有危害。随着发展,电力顾客对电能质量规定越来越高。本文从系统电压调节必要性、办法及分时段调节办法几种方面进行阐述,以便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核心词】电压调节电力系统电能质量

1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必要性

电压是电能质量重要指标。电压偏移过大,就会直接影响工业、农业生产产量和质量,会对电力设备导致损坏,严重会引起系统"电压崩溃”,引起大范畴停电严重后果。

1.1 系统电压偏高

1.1.1 系统电压偏高因素

随着着电网发展,超高压电网中大容量机组直接并入,和超高压线路投入,其充电功率大,致使超高?旱缤?内无功增大,导致主网系统电压升高。

1.1.2 电压过高构成危害

将促使接入电网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速度加快,减少使用寿命。当电压过高时会导致变压器、电动机等铁芯过饱和,铁损增大,温度上升,减少寿命;也会影响产品质量,致使生产出不合格产品等。

1.2 系统电压偏低

1.2.1 系统电压偏低因素

由于初期设计供电及配电网络构造不尽合理,特别是一某些线路送电距离较长,供电半径较大,导线截面积较小,增大了线路电压损耗。系统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局限性是系统电压水平减少主线因素。变压器超负荷运营也会引起电压下降。不合理地摆放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不合理电网结线,负荷功率因数低,运营方式变化及异常方式等,均能引起电网电压下降。

1.2.2 系统电压偏低危害

对发电机也许引起定子电流增大。对异步电动机引起温升增长,减少效率,缩短寿命。会导致照明亮度局限性等。会导致冶金等行业产品不合格。系统电压过低还也许导致系统振荡、解列以至于大范畴停电,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安全。

2 系统调节电压方式与办法

2.1 系统调节电压方式

2.1.1 顺调压方式

所谓顺调压方式是指在高峰负荷时容许系统中枢点电压稍有减少,在低谷负荷时容许系统中枢点电压稍有升高。与逆调压相对,在供电线路较短、负荷较稳定中枢点可以采用顺调压方式。普通顺调压容许系统负荷高峰时中枢点电压

最低减少2.5%倍额定电压,在低谷负荷时电压最高升高不超过7.5%额定电压。

2.1.2 逆调压方式

指系统在高峰负荷时通过将增大中枢点电压方式去弥补甚至抵消电压损耗;系统在低谷负荷时通过将中枢点电压减少方式去补偿电压损耗减少。在系统采用逆调压时,高峰负荷时可将中枢点电压提高5%倍额定电压,低谷负荷时将其降至额定电压值。

2.1.3 恒调压方式

就是指在任何负荷下都保持不变电压中枢点电压。

2.2 系统调节电压办法

2.2.1 通过变化发电机端电压来调节系统电压

在各类调节电压办法中,通过发电机来调节电压压是最为直接、最为经济办法,由于这种办法不需要额外投资,因此它应当优先考虑。在发电机须通过多级变压器升压向远方供电时,仅仅依赖发电机调节电压主线不能保证这某些顾客电压,必要采用与其她调节电压方式一同调节电压。

2.2.2 通过变化变压器变比来调节系统电压

是通过选取变压器高压侧不同分接头,就是变化变压器变比去实现调压。在系统无功充分时,采用有载变压器调节电压以便、有效。在系统无功功率局限性时,必要补偿无功功率,若此时变化变压器分接头进行升压,会导致系统“电

压崩溃”。

2.2.3 通过无功补偿调压

当系统无功功率缺少时,需要考虑补偿无功进行调压。补偿方式有两种:串联补偿和并联补偿。串联补偿方式就是指通过串联电容器进行补偿,但是电容器串联补偿由于设计和运营等多方面因素,应用很少。并联补偿涉及并联电容器、调相机和静止补偿器。并联电容器长处:电容器可以依照需要分组连接,分散安装,就地补偿,减少线路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投切以便、投资较少,因而,并联电容器在电网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并联电容器缺陷:电容器不能吸取无功去实现减少电压。调相机长处:调相机调节电压是通过变化其励磁电流大小来变化感性无功功率输出或吸取。在较大负载时,可以输出无功功率,在负载小时可以吸取无功功率。调相机缺陷:调相机有较大有功功率损耗、维护量较大。静止补偿器是将可控电抗器和电容器并联使用一种能控动态无

功补偿装置,依照无功负荷变化对无功功率输出进行调节,来维持母线电压稳定。

2.2.4 恰当增大导线半径

大某些老城网都是由于导线半径小电阻大而导致电网

电压损耗太大。因而,增长供电线路线半径是重要改造内容。

2.2.5 组合调压

就是将几种调压办法组合起来使用。不同调压办法均有

各自优缺陷,应综合使用各种调压办法,取长补短,以使得调压效果最佳。

选取调压办法原则:一方面考虑发电机调压。当无功充分时,优先考虑变化变压器变比进行调压。当无功局限性时,考虑采用无功补偿设备。为能合理选取调压办法,要通过技术经济比较。所选办法不单在技术层面上有优势,能满足调节电压规定,更要满足最佳经济指标。经济上最优方案就是折旧维修费用、投资回收费用和电能损耗费用三个指标相加最小方案。

3 不同步段系统电压调节

3.1 系统寻常电压调节

当系统电压较低时,应当优先考虑提高电压最低地区发电厂输出电压,然后按照电压从低到高顺序投入无功补偿装置,再按照从配电网到主网顺序逐渐调节。当系统电压较高,与之前相反,应当优先考虑是减少主电网电厂及中枢点电压,然后减少该地区发电厂无功功率,如果系统电压仍就偏高,则按从高电压到低电压级别顺序去切除无功补偿设备。

3.2 节假日时系统电压调节

在节假日时候系统电压普遍是偏高,电压普遍升高因素是系统用电负荷减少,个别地区系统电压严重下降很有也许是发电机事故或电网联系线跳闸导致。调度人员应做好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分区平衡工作,未雨绸缪,事先做好事故解

电力系统过电压

电力系统过电压 一、单选: 1、外部过电压通常指(C)过电压。P216 A、操作 B、感应 C、雷电 D、直接 2、部过电压是在电力系统部(D)的传递或转化过程中引起的过电压。P216 A、电压 B、频率 C、波形 D、能量 3、在两块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当(D)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云层之间放电。P216 A、电流 B、电压 C、距离 D、电场强度

4、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其他物体,对其放电,强大的雷电流通过这些物体入地,产生破坏性很大的(C)。P216 A、热效应和电效应 B、电效应和机械效应 C、热效应和机械效应 D、热效应和电磁效应 5、雷电放电时,强大的雷电流由于(A)会使周围的物体产生危险的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人畜伤亡。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感应雷。P216 A、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 B、静电 感应和电压感应 C、静电感应和电流效应 D、电压感应和电流效应 6、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造

成建筑物、电气设备及其他被击中的物体损坏,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A)。P216 A、直击雷 B、感应雷 C、雷电波侵入 D、雷电的折射与反射 7、防雷设施及接地装置是(D)。P217 A、将导线与杆塔绝缘 B、将导线与与连接 C、将电流引入 D、将雷电流引入 8、在防雷装置中用以接受雷云放电的(B)称为接闪器。P217 A、引下线 B、金属导体 C、接地体 D、绝缘材料 9、单支避雷针的高度为h,其地面保护

半径是(B)。P218 A、1.8h B、1.5h C、2.0h D、1.0h 10、单支避雷针的保护围是一个(C)。P218 A、带状空间 B、圆柱空间 C、近似锥形空间 D、近似圆台空间 11、下列避雷针高度为h,其影响系数描述正确的是(A)。P218 A、h<30m时P=1 B、h>30m 时P=1 C、h<30m时P=5.5/h D、以上都可以 12、为防止直接雷击架空线路,一般多采用(B)。P219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接地装置

课程设计 设计题目:电力系统过电压与接地装置 班级:电气化铁道技术1132 姓名:刘浩 学号:201108023211 指导教师:赵永君 二〇一三年六月十九日 摘要 本课程设计中和运用高电压技术、电力系统过电压、接地技术等知识,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电力系统各种过电压防护措施研究接地装置的测量方法和降阻方式,设计电力系统的接地装置等。 关键词:内部过电压雷电过电压接地保护 前言 电力系统在特定条件下所出现的超过工作电压的异常电压升高,属于电力系统中的一种电磁扰动现象。电工设备的绝缘长期耐受着工作电压,同时还必须能够承受一定幅度的过电压,这样才能保证电力系统安全可靠地运行。研究各种过电压的起因,预测其幅值,

并采取措施加以限制,是确定电力系统绝缘配合的前提,对于电工设备制造和电力系统运行都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保护电力系统、用电设备和人员的安全,往往采用接地的方式来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本课程设计根据《高电压技术》简单的对电力系统的过电压与接地装置进行研究。 电力系统过电压与接地装置 一、电力系统过电压 在电力系统中,由于雷电、电磁能量的转换会使系统电压产生瞬间升高,其值可能大大超过电气设备的最高工频运行电压。其对电力系统的危害是很大的。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雷电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1内部过电压 1.1工频过电压 系统中在操作或接地故障时发生的频率等于工频(50Hz)或接近工频的高于系统最高工作电压的过电压。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当系统操作、接地跳闸后的数百毫秒之内,由于发电机中磁链不可能突变,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的惯性作用,使发电机电动势保持不变,这段时间内的工频过电压称为暂时工频过电压。随着时间的增加,发电机自动电压调节器产生作用,使发电机电动势有所下降并趋于稳定,这时的工频过电压称为稳态工频过电压。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规定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与规定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要满足用电设备对供电电压的要求,电力网应有自己的额定电压,并且规定电力网的额定电压和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相一致。为了使用电设备实际承受的电压尽可能接近它们的额定电压值,应取线路的平均电压等于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 由于用电设备一般允许其实际工作电压偏移额定电压±5%,而电力线路从首端至末端电压损耗一般为10%,故通常让线路首端的电压比额定电压高5%,而让末端电压比额定电压低5%。这样无论用电设备接在哪一点,承受的电压都不超过额定电压值的±5% 2、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发电机通常运行在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的状态下,所以发电机的额定电压规定比网络额定电压高5%。具体数值见表4.1-1的第二列。 表4.1-1 我国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 网络额定电压发电机额定电压 变压器额定电压 一次绕组二次绕组 3 6 103.15 6.3 10.5 3及3.15 6及6.3 10及10.5 3.15及3.3 6.3及6.6 10.5及11 13.8 15.75 18 20 13.8 15.75 18 20 35 110 220 330 500 35 110 220 330 500 38.5 121 242 363 550 3、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根据功率的流向,规定接收功率的一侧为一次绕组,输出功率的一侧为二次绕组。对于双绕组升压变压器,低压绕组为一次绕组,高压绕组为二次绕组;对于双绕组降压变压器,高压绕组为一次绕组,低压绕组为二次绕组。 ①变压器一次绕组相当于用电设备,故其额定电压等于网络的额定电压,但当直接与发电机连接时,就等于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②变压器二次绕组相当于供电设备,再考虑到变压器内部的电压损耗,故当变压器的短

论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论电力系统的电压调整 发表时间:2018-12-21T17:15:05.133Z 来源:《建筑学研究前沿》2018年第29期作者:赵渐进 [导读] 还会导致照明体系中降低了电灯功率,降低亮度等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比较低电压时还也许会导致电网的崩溃导致人们生活的不方便。 国网湖北省电力公司孝感供电公司 432000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当前我们的生活中已经跟电力有密切的关系,在我们的生活中电的作用的无法替代的,而作为电能展现的关键组成部分的电压,更是严重的影响着电力用户。随着社会的发展,对电能质量用户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从电力体系电压调整的必要性、对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电压调整的关键形式和适用场合、电压调整的措施几个方面实施了分析,便于更好的服务社会发展。 关键词:电力系统;方式;电压调整 引言 电能质量的关键指标是电压,电网会因为电压的不合格而导致严重的影响。太大的电压偏移,会关系到工农业生产的质量与产量,电力设备会损坏,甚至导致体系性“电压崩溃”,导致大面积停电。所以需要马上使用可靠安全的电压调整方法,通过某些方法进行调整电压,把体系中中枢点的电压校正到拟定的运行区域内或者预定的目标值上,由于非常多负荷都由这些中枢点供电,而且中枢点到各负荷点在最大最小负荷时电压损耗之差不可以大于负荷点许可上下限电压只差,因此如果可以把这些点的电压偏移调整住就可以对体系中大多数负荷的电压偏移进行调整。 1、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必要性 1.1电网电压偏低危害 通过多年的建设才达到当前的规模的是中国的电网,而建设早期的电网因为当时设计的不合理构造,造成部分线路供电区域太大,同时因为当时店里电缆太小的直径,导致电压消耗然后是比较低的电压,或者是因为电网补偿的无功功率电源不够或者是由于没有合理的维护设备导致不能应用。电网电压比较低时肯定会导致降低了发电机的出力,异步电动机中定子绕组中增大电流而且缩短了寿命,还会导致照明体系中降低了电灯功率,降低亮度等等问题,更为严重的是比较低电压时还也许会导致电网的崩溃导致人们生活的不方便。 1.2电网电压偏高危害 在当前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超高压电网内接入越来越多的大容量机组,大大的提高了电网线路的充电功率,造成超高压电网发生了无功过剩的情况,然后渐渐的提高了电压。在高压状态下,通常会大大的降低了照明灯的寿命,甚至直接报废;电压每增减5%,电子设计部就会降低50%的电子阴极的寿命。 2、电压调整的基本原理 第一,电力体系中电压的运行情况关键看无功功率的平衡。当体系中各类无功电压的无功输出大于或者等于体系负荷与网络消耗状况下额定电压对无功功率的需求量时,相对稳定的电压。相反,电压会渐渐偏离额定值,出现电压偏离。电力体系中确保可靠的运行电力,一般要配置一些无功备用容量,使无功功率满足增长。当体系的无功电量足够时,体系能在相对高的电压水平上运行,反之,体系的无功电源不足其运行电压水平则偏低,需要把无功补偿设置好进行转变。电力体系供电范围相对宽广,不可以长距离实施传输的无功功率,因此体系负荷所要的无功功率只可以分层分范围的平衡。由此能知道,调整电压一定要从补偿无功电源,使无功网络损耗减少的2个方面开始。 3、电压调整的关键形式和适用场合 在电路体系中,调整电压关键分别有逆调压方式、恒调压方式与顺调压方式3种调压形式,像中枢点供电到各负荷点相对长的线路,各负荷大概一样的变化规律,而且各负荷的改动相对大。中枢点电压以抵偿线路上由于最大负荷而增大的电压损耗则是在最大负荷时要提高。在最小负荷时,则要降低一些中枢点电压以避免负荷点的电压太高。这种中枢点的调压形式称为“逆调压”。通常使用“逆调压”形式的中枢点,在最大负荷时电压比线路额定保持高5%电压;在最小负荷时,电压则降低线路的额定电压。这种形式大部分可以让用户要求得到满足,所以通常要使用这种方法。假如相对小的负荷变动,线路上也相对小的电压损耗。这种状况只要把中枢点电压保持在比线路额定电压高(2%~5%)的数值,不用随负荷改变来对中枢点的电压进行调整依然能确保负荷的电压质量,这种调压形式称为“恒调压”,或称“常调压”。当线路上的负载改变比恒调压小时,线路特别小的电压损耗,能够使用顺调压的形式。在最小的负载时,电压要通过中枢点合理的提高,然而不可以超过线路108%的额定电压;在最大的负载时,中枢点的电压要通过合理的降低,然而不可以低于线路103%的额定值。用户处于电压偏移的相对大农业电网时,也能使用顺调压的形式。顺调压通常是在无功调整方法不足时才加以应用的,通常不使用这种方法。 4、电压调整的措施 4.1运用发电机调压 调压发电机是运用发电机励磁调节体系,经过对发电机端电压实施负反馈通过励磁机励磁来保持端电压的,负荷对电压质量的要求能完成逆调压来得到满足,不用附加投资。在全世界这种方法都已广泛的使用,然而有局限性,通常只适合在发电机不通过升压直接向用户供电的简单体系中应用。当发电机通过多级变压向负荷供电时,只是通过发电机调压就不能满足体系中各点的电压要求,一定要和别的调压方法相配合。 4.2转变变压器变比调压 从整个体系来看,无功电源不是变压器本身,在无功充裕或者无功平衡的电力体系中,转变变压器变比调压就是依据电压要求合理的选择分接头,简单方便的维护检修,要优先使用;然而对于无功不足的电力体系,不能使用变压器电压比调压,由于它也许会造成“电压崩溃”。绕组间匝数之比就是变压器的变压比,转变变压器的变比就是经过转变绕组间匝数比来完成。双绕组变压器的高压绕组与三绕组变压器的高、中压绕组常常有几个分接头可供选择。当使用一般变压器实施调压,电压损耗不可以减少,二次电压的改变幅度不可以减少,只在电压改变幅度不是非常大而不需要逆调压的场合下适用,并且供电还会造成不连续。对于电压改变幅度大或者要求逆调压或需要常常性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方式与措施样本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方式与办法 系统电压是电能质量首要指标,其过高或过低对电网及顾客均有危害。随着发展,电力顾客对电能质量规定越来越高。本文从系统电压调节必要性、办法及分时段调节办法几种方面进行阐述,以便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核心词】电压调节电力系统电能质量 1 电力系统电压调节必要性 电压是电能质量重要指标。电压偏移过大,就会直接影响工业、农业生产产量和质量,会对电力设备导致损坏,严重会引起系统"电压崩溃”,引起大范畴停电严重后果。 1.1 系统电压偏高 1.1.1 系统电压偏高因素 随着着电网发展,超高压电网中大容量机组直接并入,和超高压线路投入,其充电功率大,致使超高?旱缤?内无功增大,导致主网系统电压升高。 1.1.2 电压过高构成危害 将促使接入电网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速度加快,减少使用寿命。当电压过高时会导致变压器、电动机等铁芯过饱和,铁损增大,温度上升,减少寿命;也会影响产品质量,致使生产出不合格产品等。

1.2 系统电压偏低 1.2.1 系统电压偏低因素 由于初期设计供电及配电网络构造不尽合理,特别是一某些线路送电距离较长,供电半径较大,导线截面积较小,增大了线路电压损耗。系统无功补偿设备投入局限性是系统电压水平减少主线因素。变压器超负荷运营也会引起电压下降。不合理地摆放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不合理电网结线,负荷功率因数低,运营方式变化及异常方式等,均能引起电网电压下降。 1.2.2 系统电压偏低危害 对发电机也许引起定子电流增大。对异步电动机引起温升增长,减少效率,缩短寿命。会导致照明亮度局限性等。会导致冶金等行业产品不合格。系统电压过低还也许导致系统振荡、解列以至于大范畴停电,直接影响人们生活和社会安全。 2 系统调节电压方式与办法 2.1 系统调节电压方式 2.1.1 顺调压方式 所谓顺调压方式是指在高峰负荷时容许系统中枢点电压稍有减少,在低谷负荷时容许系统中枢点电压稍有升高。与逆调压相对,在供电线路较短、负荷较稳定中枢点可以采用顺调压方式。普通顺调压容许系统负荷高峰时中枢点电压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1.电力系统电压等级与变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电压等级有220/380V(0.4kV),3kV、6kV、10kV、20kV、35kV、66kV、110kV、220kV、330kV、500kV。随着电机制造工艺的提高,10kV电动机已批量生产,所以3kV、6kV已较少使用,20kV、66kV也很少使用。供电系统以10kV、35kV为主。输配电系统以110kV以上为主。发电厂发电机有6kV与10kV两种,现在以10kV为主,用户均为220/380V(0.4kV)低压系统。 根据《城市电力网规定设计规则》规定:输电网为500kV、330kV、220kV、110kV,高压配电网为110kV、66kV,中压配电网为20kV、10kV、6kV,低压配电网为0.4kV(220V/380V)。 发电厂发出6kV或10kV电,除发电厂自己用(厂用电)之外,也可以用10kV电压送给发电厂附近用户,10kV供电范围为10Km、35kV为20~50Km、66kV为30~100Km、110kV 为50~150Km、220kV为100~300Km、330kV为200~600Km、500kV为150~850Km。 2.变配电站种类 电力系统各种电压等级均通过电力变压器来转换,电压升高为升压变压器(变电站为升压站),电压降低为降压变压器(变电站为降压站)。一种电压变为另一种电压的选用两个线圈(绕组)的双圈变压器,一种电压变为两种电压的选用三个线圈(绕组)的三圈变压器。 变电站除升压与降压之分外,还以规模大小分为枢纽站,区域站与终端站。枢纽站电压等级一般为三个(三圈变压器),550kV/220kV/110kV。区域站一般也有三个电压等级(三圈变压器),220kV/110kV/35kV或110kV/35kV/10kV。终端站一般直接接到用户,大多数为两个电压等级(两圈变压器)110kV/10kV或35kV/10kV。用户本身的变电站一般只有两个电压等级(双圈变压器)110kV/10kV、35kV/0.4kV、10kV/0.4kV,其中以10kV/0.4kV 为最多。 3.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方案 1)一次接线种类:变电站一次回路接线是指输电线路进入变电站之后,所有电力设备(变压器及进出线开关等)的相互连接方式。其接线方案有:线路变压器组,桥形接线,单母线,单母线分段,双母线,双母线分段,环网供电等。 2)线路变压器组:变电站只有一路进线与一台变压器,而且再无发展的情况下采用线路变压器组接线。 3)桥形接线:有两路进线、两台变压器,而且再没有发展的情况下,采用桥形接线。针对变压器,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内为内桥接线,联络断路器在两个进线断路器之外为外桥接线。 4)单母线:变电站进出线较多时,采用单母线,有两路进线时,一般一路供电、一路备用(不同时供电),二者可设备用电源互自投,多路出线均由一段母线引出。 5)单母线分段:有两路以上进线,多路出线时,选用单母线分段,两路进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两段母线用母联开关连接起来。出线分别接到两段母线上。 单母线分段运行方式比较多。一般为一路主供,一路备用(不合闸),母联合上,当主供断电时,备用合上,主供、备用与母联互锁。备用电源容量较小时,备用电源合上后,要断开一些出线。这是比较常用的一种运行方式。 对于特别重要的负荷,两路进线均为主供,母联开关断开,当一路进线断电时,母联合上,来电后断开母联再合上进线开关。 单母线分段也有利于变电站内部检修,检修时可以停掉一段母线,如果是单母线不分段,检修时就要全站停电,利用旁路母线可以不停电,旁路母线只用于电力系统变电站。 6)双母线:双母线主要用于发电厂及大型变电站,每路线路都由一个断路器经过两个隔离开关分别接到两条母线上,这样在母线检修时,就可以利用隔离开关将线路倒在一条件母线上。双母线也有分段与不分段两种,双母线分段再加旁路断路器,接线方式复杂,但检

电力系统过电压

电力系统过电压 一、单选题 1.一般地,电力系统的运行电压在正常情况下不会超过(B)。P215 A、额定线电压 B、允许最高工作电压 C、绝缘水平 D、额定相电压 2.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成两大类(D)。P216 A、外部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 B、外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 D、雷电过电压和内部过电压 3.外部过电压,与气象条件有关,又称为(B)。p216 A、气象过电压 B、大气过电压 C、污秽过电压 D、条件过电压 4.电力系统过电压分成两大类(B)。P216 A、外部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 B、内部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 C、操作过电压和短路过电压 D、雷电过电压和大气过电压 5.云中的水滴受强烈气流的摩擦产生电荷,而且小水滴带(B)。P216 A、正电 B、负电 C、静电 D、感应电 6.在两块异号电荷的雷云之间,当(D)达到一定值时,便发生云层之间放电。P216 A、电流 B、电压 C、距离 D、电场强度 7.雷电直接击中建筑物或其他物体,造成建筑物、电气设备及其他被击中的物体损坏,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A)。 p216 A、直击雷 B、感应雷 C、雷电波侵入 D、雷电的折射与反射 8.雷电放电时,强大的雷电流由于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会使周围的物体产生危险的过电压,造成设备损坏、人畜伤 亡。雷电的这种破坏形式称为(B)。P217 A、直击雷 B、感应雷 C、雷电波侵入 D、雷电的折射与反射 9.防雷设施及接地装置是(D)。P217 A、将导线与杆塔绝缘 B、将导线与与大地连接 C、将电流引入大地 D、将雷电流引入大地 10.安装在烟囱顶上的避雷针直径不应小于下列数值(D)。p217 A、10mm B、12mm C、16mm D、20mm 11.下列避雷针高度为h,其影响系数描述正确的是(A)。P218 A、h<30m时P=1 B、h>30m时P=1 C、h<30m时P=5.5/h D、以上都可以 12.为防止直接雷击架空线路,一般多采用(B)。P219 A、避雷针 B、避雷线 C、避雷器 D、消雷器 13.避雷线一般用截面不小于(D)镀锌钢绞线。P219 A、25mm2 B、50mm2 C、75mm2 D、35mm2 14.下列关于避雷线保护角描述正确的是(D)。P219? A、保护角越小,越容易出现绕击 B、山区的线路保护角可以适当放大 C、保护角大小与线路是否遭受雷击无关 D、多雷区的线路保护角适当缩小 15.电气设备附近遭受雷击,在设备的导体上感应出大量与雷云极性相反的束缚电荷,形成过电压,称为(B)。老书 P168 A、直接雷击过电压 B、感应雷过电压 C、雷电反击过电压 D、短路过电压 16.与FZ型避雷器残压相比,FS型避雷器具有(D)特点。老书P181 A、残压低 B、体积小 C、有均压电阻 D、残压高 17.阀型避雷器阀电阻片具有(A)特性。P221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及控制

13.1基本概念及理论 电压控制:通过控制电力系统中的各种因素,使电力系统电压满足用户、设备和系统运行的要求。 13.1.1电压合格率指标 我国电力系统电压合格指标: 35kV及以上电压供电的负荷:+5% ~ -5% 10kV及以下电压供电的负荷:+7% ~ -7% 低压照明负荷: +5% ~ -10% 农村电网(正常) +7.5% ~ -10% (事故) +10% ~ -15% 按照中调调规: 发电厂和变电站的500kV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10%; 发电厂的220kV母线和500kV变电站的中压侧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10%;异常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5% ~ +10%。 220kV变电站的220kV母线、发电厂和220kV变电站的110kV ~ 35kV母线在正常运行方式情况下,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3% ~ +7%;异常运行方式时为系统额定电压的±10%。 带地区供电负荷的变电站和发电厂(直属)的10(6)kV母线正常运行方式下的电压允许偏差为系统额定电压的0% ~ +7%。 13.1.2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是指在频率恒定时,电压与负荷的关系,即U=f(P,Q)的关系。 13.1.2.1 有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有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决定于负荷性质及各类负荷所占的比重。电力系统有功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可用下式表示 13.1. 2.2无功负荷的电压静特性 异步电动机负荷在电力系统无功负荷中占很大的比重,故电力系统的无功负荷与电压的静态特性主要由异步电动机决定。异步电动机的无功消耗为 ― 异步电动机激磁功率,与异步电动机的电压平方成正比。 ―异步电动机漏抗的无功损耗,与负荷电流平方成正比。 在电压变化引起无功负荷变化的情况下,无功负荷变化与电压变化之比称为 无功负荷的电压调节效应系数()。它等于,其变化范围比的变化范围大,且与有无无功补偿设备有关。 阐述电力系统电压和无功平衡之间的相互关系。 13.1.3.1电压与无功功率平衡关系 电压与无功功率平衡关系:有网络结构与参数确定的情况下,电压损耗与输送的有功功率以及无功功率均有关。由于送电目的地,输送的有功功率不能改变,线路电压损耗取决于输送的无功功率的大小。如果输送无功功率过多,则线路电压损耗可能超过最大允许值,从而引起用户端电压偏低。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电力系统的电压等级 额定电压:各用电设备、发电机、变压器都是按一定标准电压设计和制造的。当它们运行在标准电压下时,技术、经济性能指标都发挥得最好。此标准电压就称为~。 一、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 1、电力系统的额定电压等级(输电线路的额定线电压) 220,kV 3,kV 6,kV 10,kV 35,kV 60,kV 110,kV 220,kV 330,kV 500,kV 750,kV 1000一般来说:110kv 以下的电压等级以3倍为级差:10kv 35kv 110kv 110kv 以上的电压等级,则以两倍为级差:110kv 220kv 500kv 确定额定电压等级的考虑因素: 三相功率S 和线电压U 、线电流I 的关系是UI S 3=。 当输送功率一定时,输电电压越高,电流越小,导线等载流部分的截面积越小,投资越小;但电压越高,对绝缘的要求越高,杆塔、变压器、断路器等绝缘的投资也越大。所以,对应于一定的输送功率和输送距离应有一个最合理的线路电压。 但从设备制造的角度考虑,线路电压不能任意确定。规定的标准电压等级过多也不利于电力工业的发展。 2、发电机、变压器、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的确定 1)用电设备的额定电压=线路额定电压 允许其实际工作电压偏离额定电压% 5±2)线路的额定电压: 指线路的平均电压(Ua+Ub )/2, 线路首末端电压损耗为10%;因为用电设备允许的电压波动是±5%,所以接在始端的设备,电压最高不会超过5%;接在末端的设备最低不会低于-5%; 3)发电机的额定电压 总在线路始端,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3kv 的线路发电机电压为3.15kv。

4)变压器的额定电压 一次侧:相当于用电设备 A、直接与发电机相连,额定电压与发电机一致。 B、直接与线路相连,额定电压与线路额定电压相同; 二次侧:相当于电源 A、二次侧位于线路始端,比线路额定电压高5%。计及自身5%的电压损耗,总共比线路额定电压高10%。 B、二次侧直接接用电设备(负荷)时,只需考虑自身5%的电压损耗。

过电压保护电路

新疆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所属院系:科学技术学院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课程名称:电子技术基础上 设计题目:过电压保护电路设计 班级:电气14-1 学生姓名:庞浩 学生学号:20142450007 指导老师:常翠宁 完成日期:2016.6.30

课程设计题目: 课程设计是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的过程,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此外,电子技术综 合课程设计是将我们所学的《模拟电子技术基础》和《电路》的综合应用,欲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将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生活实践之中去,一致更好的学习理论知识。我们此次的设计任务是“电网电压异常报警器过电压保护电路设计”,主要是针对我们学习模拟电子技术与之前所学的物理、电路基础综合起来,进行综合,以设计培养我们独立分析、思考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如何学以致用,将所学的课程运用到实践生活中。 通过此次的课程设计,我们应该达到以下的基本要求: 1.能够在理论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熟悉常用电子器件得的类型和特性,合理地进行选择和运用。 2.能够独立地对课题进行分析,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通过翻阅资料,设计出最优方案。 3.学会电子电路的安装与调试技能,培养我们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指导教师评语: 评定成绩为: 指导教师签名:2016年6月30日

电网电压异常报警器 过电压保护电路设计(Over Voltage Protection) 一、总体方案的选择 经过小组成员的分析与讨论,得出过电压保护电路设计的框图如下: 1.双向二极管限幅电路 运用二极管的单向导通性,可以对输入电压进行限幅。电路图如1-1所示,限幅后的波形图如图1-2所示。 图1-1二极管双向限幅仿真电路图

电力系统过电压考试复习汇编

当电力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接地故障时,就会在由电气设备构成的集中参数电路中产生电磁暂态过程,引起系统电压的升高或产生过电流。 当电力系统中某一点突然发生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时,这一变化并不能立即在系统其它各点出现,而要以电磁波的形式按一定的速度从电压或电流突变点向系统其它部位传播。 电磁波在分布参数电路中传播产生的暂态过程,简称波过程。 一般架空单导线线路的波阻抗Z?500 Q,分裂导线波阻抗Z?300 Q 冲击电晕对导线耦合系数的影响 发生冲击电晕后,在导线周围形成导电性能较好的电晕套,在这个电晕区内充满电荷,相当于扩大了导线的有效半径,因而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也增大。 冲击电晕对波阻抗和波速的影响冲击电晕将使线路波阻抗减小、波速减小 冲击电晕对波形的影响冲击电晕减小波的陡度、降低波的幅值的特性,有利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最大电位梯度出现在绕组的首端。冲击电压波作用于变压器绕组初瞬,绕组首端的电位梯度是平均电位梯度的a I倍。a l越大,电位分布越不均匀,相应绕组的抗冲击能力越差。(危及变压器绕组的首端匝间绝缘) 最大电位梯度均出现在绕组首端,其值等于 a U0,对变压器绕组的纵绝缘(匝间绝缘) 有危害。 绕组内的波过程除了与电压波的幅值有关外,还与作用在绕组上的冲击电压波形有关。过电压 波的波头时间越长(陡度越小),由于电感分流的影响,振荡过程的发展比较和缓,绕组各点的最大对地电压和纵向电位梯度都将下降;反之则振荡越激烈。波尾也有影响,在短波作用 下,振荡过程尚未充分激发起来时,外加电压已经大为减小,导致绕组各点的对地电压和电位 梯度也比较低。 变压器绕组内部保护的关键措施是:改善绕组的初始电位分布,使初始电位分布尽可能地接 近稳态电位分布。这可有效地降低作用在绕组纵绝缘上的电位梯度,并削弱振荡,减小振荡过 电压的幅值。 (1)补偿对地电容C0dx 的影响;(静电环)(2)增大纵向电容K0/dx (纠结式绕组)绕组匝间绝缘所承受的冲击电压为Uab= alab/v 侵入波的陡度愈大,每匝线圈的长度愈长,或波速愈小,则作用在匝间的电压也愈大。为了限 制匝间电压以保护绕组的匝间绝缘,必须采取措施来限制侵入电机的波的陡度。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方式与措施精编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方式 与措施精编 Jenny was compiled in January 2021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方式与措施 系统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首要指标,其过高或过低对电网及用户均有危害。随着发展,电力用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本文从系统电压调整的必要性、措施及分时段的调整的方法几个方面进行论述,以便能更好地服务社会。 【关键词】电压调整电力系统电能质量 1 电力系统电压调整的必要性 电压是电能质量的重要指标。电压偏移过大,就会直接影响工业、农业生产的产量和质量,会对电力设备造成损坏,严重会引起系统的"电压崩溃”,引发大范围停电的严重后果。 系统电压偏高 系统电压偏高的原因 伴随着电网的发展,超高压电网中大容量机组的直接并入,和超高压线路的投入,其充电功率大,致使超高旱缤内无功增大,导致主网系统电压升高。 电压过高构成的危害 将促使接入电网的电气设备绝缘老化速度加快,减少使用寿命。当电压过高时会造成变压器、电动机等铁芯过

饱和,铁损增大,温度上升,降低寿命;也会影响产品质量,致使生产出不合格产品等。 系统电压偏低 系统电压偏低的原因 由于早期设计的供电及配电网络结构不尽合理,尤其是一部分线路送电距离较长,供电的半径较大,导线截面积较小,增大了线路电压损耗。系统无功补偿设备投入不足是系统电压水平降低的根本原因。变压器超负荷运行也会引起电压下降。不合理地摆放变压器分接头位置、不合理的电网结线,负荷的功率因数低,运行方式改变及异常方式等,均能引起电网电压下降。 系统电压偏低的危害 对发电机可能引起定子电流增大。对异步电动机引起温升增加,降低效率,缩短寿命。会导致照明亮度不足等。会导致冶金等行业产品不合格。系统的电压过低还可能造成系统振荡、解列以至于大范围停电,直接影响人们的生活和社会安全。 2 系统调整电压的方式与措施 系统调整电压的方式 顺调压方式 所谓顺调压方式是指在高峰负荷时允许系统中枢点电压稍有降低,在低谷负荷时允许系统中枢点的电压稍有升

电力系统过电压考试复习

?当电力系统进行操作或发生接地故障时,就会在由电气设备构成的集中参数电路中产生 电磁暂态过程,引起系统电压的升高或产生过电流。 ?当电力系统中某一点突然发生雷电过电压或操作过电压时,这一变化并不能立即在系统 其它各点出现,而要以电磁波的形式按一定的速度从电压或电流突变点向系统其它部位传播。 ?电磁波在分布参数电路中传播产生的暂态过程,简称波过程。 一般架空单导线线路的波阻抗Z≈500Ω,分裂导线波阻抗Z≈300Ω ?冲击电晕对导线耦合系数的影响 发生冲击电晕后,在导线周围形成导电性能较好的电晕套,在这个电晕区内充满电荷,相当于扩大了导线的有效半径,因而与其它导线间的耦合系数也增大。 ?冲击电晕对波阻抗和波速的影响 冲击电晕将使线路波阻抗减小、波速减小 ?冲击电晕对波形的影响 冲击电晕减小波的陡度、降低波的幅值的特性, 有利于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最大电位梯度出现在绕组的首端。冲击电压波作用于变压器绕组初瞬,绕组首端的电位梯度是平均电位梯度的αl倍。αl越大,电位分布越不均匀,相应绕组的抗冲击能力越差。(危及变压器绕组的首端匝间绝缘) ?最大电位梯度均出现在绕组首端,其值等于αU0,对变压器绕组的纵绝缘(匝间绝缘) 有危害。 ?绕组内的波过程除了与电压波的幅值有关外,还与作用在绕组上的冲击电压波形有关。 过电压波的波头时间越长(陡度越小),由于电感分流的影响,振荡过程的发展比较和缓,绕组各点的最大对地电压和纵向电位梯度都将下降;反之则振荡越激烈。波尾也有影响,在短波作用下,振荡过程尚未充分激发起来时,外加电压已经大为减小,导致绕组各点的对地电压和电位梯度也比较低。 ?变压器绕组内部保护的关键措施是:改善绕组的初始电位分布,使初始电位分布尽可能 地接近稳态电位分布。这可有效地降低作用在绕组纵绝缘上的电位梯度,并削弱振荡,减小振荡过电压的幅值。 (1)补偿对地电容C0dx的影响;(静电环)(2)增大纵向电容K0/dx (纠结式绕组)绕组匝间绝缘所承受的冲击电压为Uab=ālab/v ?侵入波的陡度愈大,每匝线圈的长度愈长,或波速愈小,则作用在匝间的电压也愈大。 ?为了限制匝间电压以保护绕组的匝间绝缘,必须采取措施来限制侵入电机的波的陡度。

电力系统过电压知识点总结

第四章 1.地面落雷密度:一个雷电日每 km2 的地面上落雷的次数(次/雷电日·km 2 )。落雷密度为单位时间单位面积的地面平均落雷次数 2.保护设备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如何配合?为什么?答案: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应始终低于被保护设备的伏秒特性。这样,当有一过电压作用于两设备时,总是保护设备先击穿,进而限制了过电压幅值,保护了被保护设备。 3. ZnO 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哪些?答案:ZnO 避雷器的主要优点有无间隙、无续流、电气设备所受过电压可以降低、通流容量大、ZnO 避雷器特别适用干直流保护和 SF6 电器保护等优点。适于大批量生产,造价低,经济性能好。 4.跨步电压:人的两脚着地点之间的电位差称为跨步电压。(取跨距为 0.8m)工作接地中,对人身安全造成威胁的电位差包括接触电位差和跨步电位差人所站的地点与接地设备之间的电位差称为接触电势 5.内部过电压倍数:内部过电压倍数:内部过电压幅值与最大运行相电压幅值之比。 6.【简答题】什么叫做操作过电压?答案:电力系统是由电源、电阻、电感、电容等元件组成的复杂系统,当开关操作,或事故状态引起系统拓扑结构发生改变时,各储能元件的能量重新分配并发生振荡,在设备上将会产生数倍于电源电压的过渡过程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电力系统由于操作从一种稳定工作状态通过震荡转变到另一种工作状态的过渡过程所产生的过电压称为操作过电压。 7.简述电力系统中操作过电压的种类。答案:①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②空载变压器分闸过电压③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④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一种是计划性的合闸操作,另一种是自动重合闸操作⑤电力系统解列过电压 8.在不同电压等级中起主导作用的操作过电压类型?答案:(一)6~10kV,35~60kV:电弧接地过电压;(二)110~220kV:切空载变压器,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三)330~500kV:合空载线路过电压。 9.电弧接地过电压:在中性点绝缘的电网中发生单相接地时,将会引起健全相得电压升高到线电压。如果单相接地为不稳定的电弧接地,即接地点的电弧间歇性地熄灭和重燃,则在电网健全相和故障相上将会产生很高的过电压,一般把这种过电压称为电弧接地过电压。 10.影响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因素有哪些?答案:(一)电弧熄灭与重燃时的相位;(二)系统的相关参数(相间电容、线路损耗);(三)中性点接地方式。 11.电弧接地过电压的发展过程和幅值大小都与什么有关?答案:电弧过电压的发展过程和幅值大小都与熄弧的时间有关,存在两种熄弧时间:(1)电弧在过渡过程中的高频振荡电流过零时即可熄灭(2)电弧要等到工频电流过零时才能熄灭 12.什么叫做截流?答案:流过电感的电流在到达自然零点前被断路器强行切断,称为强制熄弧,使得储存在电感中的磁场能量被强迫转化为电场能,导致电压的升高。当采用灭弧能力很强的断路器切断很小的励磁电流时,工频励磁电流的电弧可能在自然过零前被强制熄灭,甚至电流在接近幅值 m I 时被突然截断,这就是断路器的截流现象。 13.为什么说切空载变压器容易发生截流现象?答案:切断 100A 以上的交流电流时,电弧通常都是在工频电流自然过零时熄灭的;但当被切断的电流较小时(空载变压器的激磁电流很小,一般只是额定电流的 0.5%~4%,约数安到数十安),电弧提前熄灭,亦即电流会在过零之前就被强行切断。 14.断路器的性能和变压器的参数是怎么影响切空变压器的?答案:切断小电流电弧时,性能差的断路器,由于切断电流能力不强,切除空载变压器时过电压较低;而切除小电流电弧时性能好的断路器,由于切流能力强,切除空载变压器过电压较高。另外,当断路器的灭弧能力差时,切流后在断路器触头间容易引起电弧重燃,而这种电弧重燃与切空线相反,使变压器侧的电容中电场能量向电源释放,从而降低了过电压。使用相同断路器,即使是在相同的截流能力下,当变压器的电容越大和电感越小时,过电压会降低。 15.如何限制切空载变压器的过电压?答案:(一)在断路器的变压器侧加装阀式避雷器。(二)在断路器的主触头上并联一线性或非线性电阻。(三)需频繁进行变压器的分合闸操作的场合可采用:在电弧炉变压器的低压绕组侧并接三相整流电路,直流回路中接有大容量电解电容。 16.在不同电压等级中起主导作用的操作过电压类型?答案:(一)6~10kV,35~60kV:电弧接地过电压;(二)110~220kV:切空载变压器,切除空载线路过电压;(三)330~500kV:合空载线路过电压。

多电压级电力系统

2.4多电压级电力系统 ?电力系统由不同电压的电力网通过变压器联结而成,系统的各设备均处于不同的电压等级中。在进行电力系统计算时必须建立全系统的等值电路。有两种方法: 1、把所有的电流归算到指定的电压等级下 为了减少运算量,一般选元件较多的高压网作为基准级。设乞,忍,…,心为某元件所在电压等级与基准级之间串联的n台变压器的变比。可按下列各式将该电压级中元件的参数及电气量归算到基准级: = B( __________ kg…-S u,==ugk? ?--心) z =z(--- 1———)**以上各式的变压器变比k取为: 指向基准级一侧的电压 = 被归算一侧的电压

2、标幺值表示 >标幺值定义: 标幺值计算的关键在于基准值的选取,遵循两个原则: ?首先各基准值必须应满足各有名物理量之间的各种关系 这样就可以保证标幺值表示的电路公式中各量之间的关系保持不变。在实际系统的计算中,一般先选定S B和4,其它的基准值可按电路公式求出: ?其次,基准值的选取应尽可能使标幺值直观,易于理解。 注意:嗣如目幽銅越舷區連蜩翊豳U岛艇初越舷凰

2.5简单电力系统的运行分析 ?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情况下,运行、管理和调度人员需要知道在给定运行方式下各母线的电压是否满足要求,系统中的功率分布是否合理,元件是否过载,系统有功、无功损耗各是多少等等情况。为了了解上述运行情况所做的计算,称为系统的

?视在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复功率的概念 ,为此引入 u = y[2U COS (COt + 久) i = V2Z cos(N +(p i) =u i = V2t/ cos(E + 久)x V2/ cos(曲+ ? )=Ul cos(0“ —?)+ ui cos(2奴 +(p u + ?)=UI cos 0 +1// cos(2d/ +(p u +(p.y 用来表述有功、 无功和视在功率 三者之间关系的 二 呼=UI厶入一? =VI cos cp + jUI sin (p 了的概念,其定义为: 瞬时功率P为^ I 指的是瞬时功率p在一个周期内的平均值: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电力系统无功功率平衡与电压调整 由于电力系统中节点很多,网络结构复杂,负荷分布不均匀,各节点的负荷变动时,会引起各节点电压的波动。要使各节点电压维持在额定值是不可能的。所以,电力系统调压的任务,就是在满足各负荷正常需求的条件下,使各节点的电压偏移在允许范围之内。 由综合负荷的无功功率一电压静态特性分析可知,负荷的无功功率是随电压的降低而减少的,要想保持负荷端电压水平,就得向负荷供应所需要的无功功率。所以,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必须保持平衡,即无功功率电源发出的无功功率要与无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损耗平衡。这是维持电力系统电压水平的必要条件。 一、无功功率负荷和无功功率损耗 1.无功功率负荷 无功功率负荷是以滞后功率因数运行的用电设备(主要是异步电动机)所吸收的无功功率。一般综合负荷的功率因数为0.6~O.9,其中,较大的数值对应于采用大容量同步电动机的场合。 2.电力系统中的无功损耗 (1)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励磁损耗,这种无功损耗占额定容量的百分数,基本上等于空载电流百分数0I %,约为1%~2%。因此励磁损耗为 0/100Ty TN Q I S =V (Mvar) (5-1-1) 另一部分为绕组中的无功损耗。在变压器满载时,基本上等于短路电压k U 的百分值,约为10%这损耗可用式(6-2)求得 2(%)()100k TN TL Tz TN U S S Q S =V (Mvar) (5-1-2) 式中,TN S 为变压器的额定容量(MVA);TL S 为变压器的负荷功率(MVA)。 由发电厂到用户,中间要经过多级变压,虽然每台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只占每台变压器容量的百分之十几,但多级变压器无功损耗的总和可达用户无功负荷的75%~100%左右。 (2)电力线路的无功损耗。电力线路上的无功功率损耗也分为两部分,即并联电纳和串联电抗中的无功功率损耗。并联电纳中的无功损耗又称充电功率,与电力线路电压的平方成正比,呈容性。串联电抗中的无功损耗与负荷电流的平方成正比,呈感性。因此电力线路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元件,究竟是消耗容性还是感性无功功率,根据长线路运行分析理论,可作一个大致估计。对线路不长,长度不超过100km ,电压等级为220kV 电力线路,线路将消耗感性无功功率。对线路较长,其长度为300km 左右时,对220kV 电力线路,线路基本上既不消耗感性无功功率也不消耗容性无功功率,呈电阻性。大于300km 时,线路为电容性的。 二、系统综合负荷的电压静态特性 电力系统中某额定功率的用电设备实际吸收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大小是随电力网的电压变化而变的,尤其是无功功率受电压的影响很大。电力系统综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类和特点

电力系统过电压分类和特点 电力系统过电压主要分以下几种类型:大气过电压、工频过电压、操作过电压、谐振过电压。 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 大气过电压:由直击雷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短暂,冲击性强,与雷击活动强度有直接关系,与设备电压等级无关。因此,220KV以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大气过电压决定。 工频过电压:由长线路的电容效应及电网运行方式的突然改变引起,特点是持续时间长,过电压倍数不高,一般对设备绝缘危险性不大,但在超高压、远距离输电确定绝缘水平时起重要作用。 操作过电压:由电网内开关操作引起,特点是具有随机性,但最不利情况下过电 压倍数较高。因此30KV及以上超高压系统的绝缘水平往往由防止操作过电压决定。 谐振过电压:由系统电容及电感回路组成谐振回路时引起,特点是过电压倍数高、持续时间长。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 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一般如何考虑? 答:变压器中性点接地方式的安排应尽量保持变电所的零序阻抗基本不变。遇到因变压器检修等原因使变电所的零序阻抗有较大变化的特殊运行方式时,应根据规程规定或实际情况临时处理。 (1)变电所只有一台变压器,则中性点应直接接地,计算正常保护定值时,可只考虑变压器中性点接地的正常运行方式。当变压器检修时,可作特殊运行方式处理,例如改定值或按规定停用、起用有关保护段。 (2)变电所有两台及以上变压器时,应只将一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该变压器停运时,将另一台中性点不接地变压器改为直接接地。如果由于某些原因,变电所正常必须有两台变压器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当其中一台中性点直接接地的变压器停运时,若有第三台变压器则将第三台变压器改为中性点直接接地运行。否则,按特殊运行方式处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