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

管理会计的基本方法(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对比)变动成本法和完全成本法的比较

(一)两种成本计算法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1、完全成本法要求把全部成本按经济用途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两类。

2、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将全部成本划分为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两大部分,其中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为变动成本;属于混合成本性质的制造费用按与业务量变动的关系分解为变动性制造费用和固定性制造费用两部分。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同样也要分解为变动和固定两部分。

(二)产品成本的构成内容不同

1、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全部生产成本。即按下式计算: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

2、在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全部由变动生产成本所构成。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变动性制造费用。即按下式计算:

产品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性制造费用

3、例(P32):MH公司只生产一种产品A产品,为简化计算,假定不存在在产品。

1、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仅包含全部非生产成本。即:

期间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在变动成本法下:

期间费用=固定性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3、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间费用。

即: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期末存货成本①

2、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由于单位产品成本中,既包括单位变动成本也包括单位固定成本,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固定成本与业务量成反比例变动,因而本期销售成本既与销售量有关又与生产量有关。所以在完全成本法下,当前后各期的生产量不相同时,其单位固定成本就会改变,所以本期销售成本应按照①式计算。

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在相关范围内,单位变动成本不随着业务量的变动而变动,因而①式可以改写成:

本期销售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期末存货量)

=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

3、显然两种方法下,由于对固定性制造费用的处理方法不同,导致计入销售成本中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的水平不同,从而造成销售成本的金额产生差异。

4、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销售成本。

1、理论上,无论是变动成本法还是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成本都可以按下列公式计算求得,即:

期末存货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发生的生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2、在完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3、在变动成本法下,由于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作为期间费用,在计算当期损益时全部扣除,因而期末存货中不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即期末存货成本应按下式计算: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单位变动成本×期末存货量

4、但是由于在完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中包括固定性制造费用,所以当本期存在期末存货时,本期发生的固定制造费用要在期末存货和本期销售存货之间分配,因此在完全成本法下,有一部分固定制造费用随着期末存货成本递延到下期,因而两种方法下计算期末存货成本的公式看似相同,但其内涵是不同的,因而计算出来的结果也是不同的。

5、例:沿用上例资料,分别采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期末存货成本。 解:因期初没有存货

在完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存货量

=8.5×(0+2000-1500)=4250(元) 在变动成本法下

期末存货成本=单位变动成本×期末存货量

=7.5×(0+2000-1500)=3750(元) 差额:为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金额。 500件×2000元/2000件=500元 (六)确定损益的程序和结果不同

两种成本计算法的区别不仅仅局限于成本方面,它们还会影响到营业利润的计量程序和计算结果。在完全成本法模式下则必须按传统式利润确定程序计量营业利润;而在变动成本法模式下,只能按贡献式利润确定程序计量营业利润。假定企业无其他业务,两种方法下计算经营损益的公式如下:

产成本

生的非生

本期发

-)生产成本固定性期末存货

+生产成本变动性期末存货

( +)生产成本

的固定性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的变动性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固定性期初存货+生产成本

变动性期初存货-(价

单量售销=产成本

生的非生

本期发-成本

存货期末+产成本

生的生本期发-成本

存货期初-价

单量售销=费用期间

成本营业-收入营业=利润营业营业(或税前)利润 销售毛利-期间成本=销售毛利

销售收入-销货成本=、在完全成本法下:

××1

----------------------------

(一)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的营业利润差异

生产成本

的非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的固定性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变动性期末存货-生产成本

的变动性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变动性期初存货-(价

单量售销=生产成本

的非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的固定性本期发生-成 本

生 产变动性-价

单量售销=)生产成本

的固定性非本期发生+生产成本

的固定性本期发生)-(成 本

非生产变动性+成 本

生 产变动性-(价

单量售销=定成本生的固本期发

-成本

变动

-收入营业

=利润营业

营业利润贡献毛益-固定成本=贡献毛益销售收入-变动成本=、在变动成本法下:

×××2

生产成本

存货固定性

期初单位

×存货量期初-生产成本存货固定性期末单位×存货量

期末

=生产成本固定性期初存货-生产成本固定性期末存货=业利润本法营变动成-业利润本法营完全成=差额利润营业

(二)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计算营业利润差异的成因

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营业利润差异成因是存货成本是否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在变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存货成本)中不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全部固定性生产成本都计入当期损益;而在完全成本法下生产成本(存货成本)中包括固定性生产成本(固定性制造费用),固定性生产成本随销售成本计入当期损益。

如果期初存货、期末存货数量或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存在差异,则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计算的损益必然存在差异。

差异形成的根本原因:一是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在当期销售后释放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二是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结转下期后从当期吸收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三是二者兼而

(三) 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营业利润差异的变动规律 1、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营业利润差异变动的一般规律

差异=期末存货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

(1)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等于期初存货带入(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两种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相等。即:营业利润的差额等于零;

(2)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大于期初存货带入(释放)的 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一定大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即: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大于零;

(3)如果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转移(吸收)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小于期初存货带入

(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那么,按完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一定小于按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即:营业利润差额必然小于零。

2、完全成本计算法和变动成本计算法营业利润差异变动的特殊规律

生产成本

存货固定性

期初单位

×存货量

期初

-生产成本存货固定性期末单位×)量销售本期-量生产本期+存货量期初本期 =(生产成本

存货固定性

期初单位

×存货量期初-生产成本存货固定性期末单位×存货量

期末

 =生产成本固定性期初存货-生产成本固定性期末存货=业利润本法营变动成-业利润本法营完全成=差额利润营业

从上计算式可见:差异受期初存货量、本期生产量、本期销售量、期初单位存货固定性

生产成本和期末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五个因素的共同影响。

(1)当期末存货量与期初存货量均为零时,亦即产销绝对平衡,营业利润差异等于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异必然相等。

(2)当期初存货量为零,而期末存货量不为零时,即产量大于销量,则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异为完全成本法期末存货结转下期后从当期吸收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营业利润差异大于零,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大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3)当期末存货量为零,而期初存货量不为零时,即产量小于销量,则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异为完全成本法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生产成本数额,营业利润差异小于零,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必然小于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4)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均不为零,当期与前期固定性生产成本和产量均不变,即前、后期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相等,则:

性生产成本单位存货固定×

销量) =(本期产量-本期生产成本固定性

单位存货

×]存货量

期初

)-量销售本期

-量生产本期+存货量期初本期

 =[(生产成本

固定性

单位存货

×)存货量

期初

-存货量期末

 =(生产成本固定性期初存货-生产成本固定性期末存货=业利润本法营变动成-业利润本法营完全成=差额利润营业

可见,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均不为零,当期与前期固定性生产成本和产量均不

变,即前、后期单位存货固定性生产成本相等时营业利润差额的性质取决于期末存货与期初存货量的数量关系(产销平衡关系),根据公式可得如下规律:①当期末存货量和期初存货量相等(即产销相对平衡)时,营业利润差额为零,两种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差异必然相等;②当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即产>销)时,营业利润差额>零,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③当期末存货量<期初存货量(即产<销)时,营业利润差额<零,完全成本计算法确定的营业利润<变动成本法确定的营业利润。

例:营业利润差额综合分析表 金额单位:元

造费用总额、固定性非生产成本总额均保持不变。则有:①在变动成本计算法下,如果销量不变,无论产量发生如何变动,各期的营业利润相等;②在完全成本法计算下,即使各年销量相同,但因各年产量不同,使各年期末存货吸收或各年期初存货释放的固定性制造费用不

五、对变动成本法与完全成本法的评价

(一)变动成本法的优点及缺点(P30)

1、变动成本法的优点

(1)能够提供各种有益的会计信息,有利于正确地进行短期决策和加强经营控制。

(2)能够使管理当局更加重视销售,防止盲目生产。

(3)便于正确进行不同期间的业绩评价。

(4)可以简化成本计算,避免固定成本分摊中的主观随意性。

2、变动成本法的缺点

(1)变动成本法不能适应长期决策的需要。变动成本法以成本性态分析为基础,以相关范围内固定成本和单位变动成本固定不变为前提条件,这在短期内是成立的。

(2)提供的成本信息不适应以成本为依据的定价决策的需要。

(3)不符合传统成本概念的要求。

(二)完全成本法的优点及缺点

1、完全成本法的优点

(1)鼓励企业管理当局重视生产环节。

(2)产品成本计算和存货计价完整。

(3)便于直接编制对外报表。

2、完全成本法的缺点

(1)不能真实反映生产部门的业绩。

(2)该法确定的分期损益难被管理当局理解。

★思考题:

1、当企业提供管理水平,实现准时生产(零库存)后,两种方法营业利润差异如何?

2、因劳动力缺乏,企业生产自动化程度提高时,两种方法营业利润差异会如下变化。

六、两种成本计算法在实践中的结合运用

会计准则规定用完全成本法进行核算,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而部分企业成本管理采取变动成本法又更为有利,如何协调?

由于变动成本计算法主要是为满足工作量较大和经常性的内部管理工作的需要,完全成本计算法主要是满足企业期末定期编制对外财务报告的需要。因此,日常的成本核算应以变动成本计算法为主,在期末编制财务报告时再调整为完全成本计算法。

(一)日常核算是变动成本计算法为基础

1、以成本性态为前提,将发生的全部成本分为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两类。

2、“制造费用”、“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账户分设“变动性制造费用”与“固定性制造费用”、“变动性销售费用”与“固定性销售费用”、“变动性管理费用”与“固定性管理费用”、“变动性财务费用”与“固定性财务费用”等账户,以分别核算所发生的变动性费用和固定性费用,同时增设“存货中固定性制造费用”账户。

3、企业“生产成本”、“库存商品”账户均按变动成本核算,即中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期末转入的变动性制造费用等变动性生产成本。

(二)期末调整为完全成本计算法以编制对外报表

1、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变动性制造费用”按一定标准分配结转“生产成本”账户。

2、期末,将本期发生的“固定性制造费用”结转“存货中固定性制造费用”。

3、期末,将本期已售产品应负担的固性制造费用由“存货中固定性制造费用”结转“主营业务成本”账户,分配率按如下公式计算:

“存货中固定性制造费用”账户的期末余额为本期在产品、库存商品承担的固定性制造费用,应与“生产成本”和“库存商品”账户的期末余额合计后列入资产负债表的“存货“项

目中。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卷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卷 The final edition was revised on December 14th, 2020.

全国2015年5月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题 (课程代码:11751) 第一部分必答题 (本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不考虑过去业务信息而进行的预算属于(D) A.固定预算 B.弹性预算 C.增量预算 D.零基预算 2.某企业的部分财务信息包括:本期销售收入460 000美元,期初存货48 000美元,本期购货280 000美元,期末存货60 000美元。该企业的存货周转天数为(B) 天天 天天 3.下列关于投资评价内部报酬率法的描述正确的是(C)。 A.不考虑货币时间价值 B.根据会计净收益计算 C.忽略投资规模 D.不以比率形式表示 4.某企业生产储藏盒,单位成本美元,完工产品40 000个,期末存货8 000个完工程度为40%,该企业的期末存货为(A) 680美元 B. 11 520美元 200美元 D. 38 400美元 5.下列反映直接材料价格差异的描述正确的是(A)

A. 实际成本-实际耗用量×标准价格 B. 实际成本-标准耗用量×标准价格 C. 实际产量×(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 D. 预算产量×(实际单位成本-标准单位成本)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说明安全边际的含义及其对管理决策的意义。 含义: 安全边际是指预计销售收入与损益平衡点销售额之差; 可以表示为销售量、预计销售量的百分比或预计销售收入的 百分比。 意义: 安全边际意味着企业在发生亏损之前,销售收入可以下降 的程度。 7.解释缺货成本的含义以及包括的内容。 含义: 缺货成本是指企业存货耗尽而发生的成本。 内容: 企业销售量受到损失而发生的成本; 不得不紧急订货以补充存货而发生的成本; 生产停工损失,例如机器不得不进行额外维护的成本; 工人停工带来的成本; 企业声誉和形象受损所带来的成本。 8.解释战略信息和战术信息的含义并举例说明。

管理会计_理论_工具与方法

管理会计 第一部分:理论 对于管理会计的理论框架的构成众说纷纭,下面对几种较为主流的看法进行简单介绍: 第一种,来自宋献中于1995年发表在《会计研究》中的题为《中国管理会计--透视与展望》的观点:1.管理会计理论和方法的基础;2、管理会计的本质;3、管理会计目标;4、管理会计对象;5、管理会计要素,包括收入、成本、损益、现金流等;6、管理会计的基本原则。 第二种,来自劳汉于1995年发表在《财会审论坛》中的题为《论管理会计》的观点:1、管理会计理论基础、管理会计原则理论;2、基础理论层次;3、管理会计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原则理论;4、管理会计事物理论层次,具体指管理会计程序方法理论、管理会计具体实践。 第三种,来自今池于1999年编著的《西方现代会计理论》一书中的观点:1、目标;2、概念,具体指计量、传送、信息、系统、规划、反馈和成本性态;3、原则;4、技术 第四种,来自王隶华的《试论管理会计的理论结构》中的观点:1、本质,即概念;2、对象;3、职能;4、目标;5、任务;6、环境; 7、假设;8、原则;9、道德;10、哲学;11、文化;12、程序;13、方法;14、行为 第五种,来自茂竹在其《管理会计的理论思考与架构》一书中的

观点:1、假设;2、对象;3、目标;4、信息质量特征;5、职责;6、重要活动 第六种,来自孟焰的于2004年发表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的研究》中的观点:图示如下 基本理论概念结构应用理论行为主体理论 目的目标技术规理论职业教育 本质假设 职能原则 对象要素实务操作理论职业道德 第二部分:方法 一、成本计算方法: (一)成本形态的计量 1、工程分析法:根据成本应该是什么而非成本现在是什么来计量成本性态,它需要对产品和服务所需的原料、物料、劳动力、支持服务和设备有一个系统的分析。 2、账户分析法:选择一个合理的成本动因,并将与该成本动因相关的各账户分类为变动或固定成本。 (二)成本的计量 1、传统作业成本法(ABC):以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为指导思想,把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作为产品消耗作业的成本同等对待,拓宽了成本的计算围,是计算出来的产品成本更为准确真实。 2、时间驱动作业成本法(Time-Driven ABC):对于传统作业成本法的改进,考虑了闲置的产能,运用“时间方程式”能够更加精确的计算出某项活动的具体时间,更贴近复杂的现实运营,避开对员工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

《企业成本管理会计》【目录】第1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第2章成本分类第3章成本性态第4章成本要素第5章成本核算系统第6章决策第7章预算与业绩评价【第1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1.1战略、战术与运营信息【选择】战略信息是指企业的高层管理者用来制定公司目标并评价这些目标是否已经达到的信息。典型的战略信息包括企业整体以及各部门获利能力的详细情况,未来的资金需求等。【筒答】战略信息的特征: (1)可以通过外部或内部渠道获得。(2)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高。 (3)与进行长期决策相关。 (4)所涉及的问题与企业整体相关。 (5)通常基于特定情况。 (6)既有定量信息,也有定性信息。【选择】战术信息是指与中层管理者做出可用资源应该如何进行分配,以及如何有效使用这些资源等决策相关的信息。如劳动力与设备生产率、预算控制、差异分析以及现金流预测等信息都是战术信息。【筒答】战术信息的特征:(1)信息大多来源于企业内部。(2)对信息使用者的知识水平要求较低。 (3)与中短期决策相关。 (4)通常描述和分析个别部门或区域的活动。 (5)通常基于常规情况。 (6)只有定量信息. 1.2决策过程【选择】决策过程开始于对活动的计划,结束于对这些活动的控制。计划可能由高层或中层管理人员实施,而控制职能则更可能由基层或监管人员实施。 1.3成本管理会计的性质【各词解释】成本会计:收集组织内部关于成本活动的信息,根据预算、产品成本等信息编制报表,将相关成

本归集到产品、服务和存货中去。【选择】管理会计是利用各种财务数据为使用者提供相关信息的会计。使用者可以利用这些信息做出决策、制订计划,并控制企业的活动。【筒答】成本会计最常见的要素包括以下内容: (1)生产、销售产品和服务的成本。(2)与某个特定部门或地区的活动有关的成本。(3)企业整体、某个部门或地区获得的收入。(4)企业整体、某个部门或地区取得的利润。(5)企业提供的每一产品或服务的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之间的关系。(6)企业在会计期末持有的存货的价值,包括全部原材料、在产品(即部分完工的产品)以及产成品。每→项目应单独计价以便准确反映企业资产的构成情况。(7)对企业未来成本的预测(8) 实际生产成本与计划生产成本之间的关系。【第2章成本分类】【2. 1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简答】产品或服务的总成本主要由三个要素构成: 原材料成本,指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原材料。人工成本,指与生产过程中雇用的劳动力相关的费用。(3)其他费用,指与生产相关的其他费用。例如电费、设备的折旧费、厂房的租金与税费等。【筒答】简述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1)直接成本是指能够采取追溯方式整体计入相关产品、服务或部门的成本。 直接成本包括: ①直接材料,指那些已经确知在生产过程中使用的材料。②直接人工,指为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必须支付报酬的劳动力成本。③直接费用,指那些制造产品必须整体满足的费用。(2)间接成本或间接费用是指与生产过程相关,但是不

成本管理会计案例一

案例一用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分别计算利润 某电视机厂连续两年亏损,厂长召集销售和生产部门的负责人开会,研究扭亏为盈的办法,会议要点如下: 厂长:我厂去年亏损500万元,比前年还糟,金融机构对于连续三年亏损的企业将停止贷款,如果今年不扭亏为盈,企业将被迫停产。 销售经理:问题的关键是我们以每台电视机1600元的价格出售,而每台电视机的成本是1700元。如果提高售价,面临竞争,电视机就卖不出去,只有降低成本这条路,否则,销售越多,亏损越大。 生产经理:我不同意。每台电视机的制造成本只有1450元,我厂的设备和工艺是国内最先进的,技术力量强,熟练工人多,控制物耗成本的经验得到同行业人士的肯定。问题在于生产线的设计能力是年产10万台,而销路打不开,去年只生产4 万台,所销售的5万台中,还有一万台是前年生产的。由于开工不足,内部矛盾增加,人心涣散。 厂长:成本到底是怎么回事? 对于销售经理和生产经理的分歧,厂长请财务经理做出具体意见,财务经理对厂长解释到:每台电视机的变动成本是1050元,全厂固定制造费用总额是1600万元,销售和管理费用总额是1250万元。并建议生产部门满负荷生产,通过扩大产量来降低单位产品所负担的固定制造费用。这样,即使不提价和扩大销售也能使企业扭亏为盈、度过危机。为了减少将来的风险,今年应追加50万元来改进产品质量,这笔费用计入固定制造费用;再追加50万元做广告宣传,追加100万元作职工销售奖励。厂长会采纳财务经理的建议吗? 1)请说明去年亏损的500万元是怎样计算出来的。 2)用完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3)用变动成本法计算的利润。 4)请你分析厂长若采纳财务经理的意见,今年能够盈利多少?

云《管理会计》习题2变动成本法 答案

《管理会计》习题2 一、单项选择题 1.在变动成本法下,其利润表所提供的中间指标是( B )。 A.营业毛利 B.贡献边际 C.营业利润 D.期间成本 2.下列项目中,不能列入变动成本法下的产品成本的是( C )。 A.直接材料 B.直接人工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变动制造费用; 3.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B )。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4.在变动成本法下,固定性制造费用应当列作( B )。 A.非生产成本 B.期间成本 C.产品成本 D.直接成本 5.在相同成本原始资料条件下,变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比完全成本法计算下的单位产品成本( C )。 A.相同 B.大 C.小 D.无法确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项目中,不会导致完全成本法和变动成本法确定的分期损益不同的是( ABCD )。 A.直接材料 B.管理费用 C.财务费用 D.销售费用 E.固定性制造费用 2.变动成本法下,产品成本包括( CDE )。 A.变动管理费用 B.变动销售费用 C.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 E.直接人工 3.在变动成本下,期间成本通常包括(CDE )。 A.间接人工费 B.间接材料费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E.销售费用 4.在完全成本法下,期间费用应当包括( DE )。 A.制造费用 B.变动性制造费用 C.固定性制造费用 D.销售费用 E.管理费用 5.完全成本法与变动成本法的区别在于( ABCDE )。 A.应用的前提条件不同 B.产品成本构成内容不同 C.对固定成本的认识与处理方法不同

成本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会计》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与试题命题的原则 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插班生考试(以下简称“插班生考试”)《成本管理会计》科目的考试,是普通高等学校(含离职班和各类成人高校从普通高考招生的普通班)应届和往届专科毕业生,以及通过自学考试、成人教育等国民教育系列获得大专毕业证书的人员,升入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就读的全省统考科目。 作为一项选拔性考试,插班生《成本管理会计》考试试题在设计上应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必要的区分度和合理的难度。 1.命题根据本大纲规定的考试目标和考核内容,考试命题应具有一定的覆盖面且重点突出,侧重考核考生对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试题对不同能力层次要求的分数比例,识记为10%,理解35%,应用55%。 3.合理安排试题难度结构。试题难易度分为易、较易、较难、难四个等级。试卷中四种难易度试题的分数比例,易约占20%,较易约占30%,较难约占30%,难约占20%。 Ⅱ.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 1.考试形式为闭卷、笔试,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 2.试卷的题型有: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等(各种题型的具体样式可参见题型示例)。根据考核的要求,适当安排各种题型数量的比例,达到考核考生对知识点的识记、理解和运用的水平和能力。 3、《成本管理会计》科目考试内容为《成本管理会计》。乐艳芬主编,《成本管理会计》(第二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0年2月。 Ⅲ.《成本管理会计》的考核内容和要求《成本管理会计》的考核内容为成本会计和管理会计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要求学生掌握成本计算的程序及各种成本费用的分配方法,熟练运用管理会计的分析方法对企业进行预算、决策、分析和考核。 第一章成本管理会计概述

管理会计成本差异分析

一、成本差异分析的意义 成本差异是指是指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实际成本偏离预定的标准成本而形成的差额,它表示实际成本脱离标准成本的程度,反映成本控制的业绩。 标准成本差异产生的原因包括以下五个方面:执行偏差、预测偏差、计量偏差、模型偏差和随机偏差。其中,执行偏差是指由于执行过程中某种措施的不当或失误,或机器接受了错误指令等原因而产生的偏差;预测偏差是指由于标准成本的制定过程中未能准确预测而产生的差异;计量偏差是由于执行过程中计量错误而产生的差异;模型偏差是由于为制定标准成本或编制预算而建立某种模型时,对各因素之间的关系估计错误而产生的差异;随机偏差是指由于执行过程中各种随机因素变过而产生的差异。 实际成本低于标准成本的差额为顺差,即有利差异;实际成本高于标准成本的差额为逆差,即不利差异。计算并分析成本差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查明差异产生的原因,有针对性地指定调整和消除差异的措施,以进一步加强成本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在标准成本法中,成本差异的计算与分析是最重要的一环,只有正确地分析成本差异形成的原因,才能提出恰当的成本控制措施。 成本差异可以分为两个方面,即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其中数量差异是指由直接材料的用量、直接人工的工时和制造费用的分摊基础等数量性质的因素变化引起的成本差异;价格差异是指由直接材料价格、直接人工工资率和制造费用分摊率等价格性质的因素变化引起的成本差异。 成本差异的通用计算公式如下: 成本差异= 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标准数量) =价格差异+数量差异 标准成本差异可用通用模式来表示,如下图所示。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 价格差异 实际数量×标准价格成本差异 数量差异 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二、直接材料成本差异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是指直接材料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包括材料用量差异和价格差异两部分。材料用量差异是指实际使用的直接材料和实际产量下按标准应使用的直接材料数量之差乘以标准价格。材料价格差异是指原材料实际价格和标准价格之差乘以实际采购的原材料数量。相关计算公式如下: 材料用量差异=(实际数量—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材料价格差异=(实际价格—标准价格)×实际数量 直接材料成本总差异= 实际数量×实际价格—标准数量×标准价格 如果计算结果为正,表示逆差,是超支,为不利差异,说明企业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大于标准成本;如果计算结果为负,表示顺差,是节约,为有利差异,说明企业直接材料实际成本小于标准成本。

管理会计 第八章 标准成本法

第八章标准成本法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经常在制定标准成本时被采用的是()。 A.理想标准成本 B.稳定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2.固定制造费用的实际差异与固定制造费用预算金额之间的差异称为() A.效率差异 B.耗费差异 C.闲置差异 D.能量差异 3.在日常实施成本全面控制的同时,应有选择地分配人力、物力和财力,抓住那些重要的、不正常的、不符合常规的关键性成本差异作为控制重点,该项成本控制原则是指()。 A.全面控制原则 B.责权利相结合原则 C.讲求效益原则 D.例外管理原则 4.在下列各项中,属于标准成本控制系统前提和关键的是()。 A.标准成本的制定 B.成本差异的计算 C.成本差异的分析 D.成本差异的账务处理 5.根据一般应该发生的的生产要素消耗量,预计价格和预计生产能力制定出来的标准成本()。 A.理想标准成本 B.稳定标准成本 C.现实标准成本 D.正常标准成本 6.与预算成本不同,标准成本是一种()。 A.总额的概念B.单位成本的概念 C.历史成本D.实际成本 7.无论是哪个成本项目,在制定标准成本时,都需要分别确定两个标准,两者相乘即为每一成本项目的标准成本,这两个标准是()。 A.价格标准和用量标准 B.价格标准和质量标准 C.历史标准和用量标准 D.历史标准和质量标准 8.成本差异按其性质的不同可划分为()。 A.数量差异和价格差异 B.纯差异和混合差异 C.有利差异和不利差异 D.可控差异和不可控差异

9.由于特定成本项目的实际用量消耗与标准用量消耗不一致而导致的成本差异称为()。 A.价格差异 B.价格差 C.数量差异 D.用量差 10.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中,成本差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所发生的()。 A.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B.实际成本与计划成本之差 C.预算成本与标准成本之差 D.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之差 11.标准成本法下,采用直接处理法进行成本差异的期末结转时,本月发生的各成本差异,应转入()。 A.生产成本科目 B.产成品科目 C.产品销售成本科目 D.管理费用科目 12.某企业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其中A材料价格标准为3元/千克,数量标准为5元/件,B 材料价格标准为4元/千克,数量标准为10元/件,则甲产品消耗直接材料的标准成本为()。 A.15元 B.40元 C.55元 D.65元 13.下列变动成本差异,无法从生产过程中找到原因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耗费差异 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D.直接人工耗费差异 14.固定制造费用的的能量差异应()。 A.质量控制部门 B.相关管理部门 C.生产部门 D.销售部门 15.材料价格差异一般由()负责。 A.生产部门 B.采购部门 C.财务部门 D.工程技术部门 二、多项选择题 1.原材料质量低劣,会造成()向不利方向转化。 A.直接材料数量差异 B.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C.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E.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2.下列各项中,能够造成变动制造费用差异的是()。

最新管理会计-模拟一-及答案

浙江经济职业技术学院成教学院 《管理会计》模拟一 2014—2015 年第二学期 班级:学号: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因实施某项具体方案而引起的成本称为() A.专属成本 B.增量成本 C.联合成本 D.机会成本 2.某企业本期产量1,000件,销售量800件,本期发生固定生产成本5,000元,单位变动生产成本10元,则完全成本法下期末存货的固定生产成本为() A.1,000元 B.3,000元 C.5,000元 D.20,000元 3.在成本性态分析基础上,分别按一系列可能达到的预计业务量水平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情况的预算,称为() A.滚动预算 B.零基预算 C.弹性预算 D.连续预算 4.在离散条件下,最优售价位置所处的地方是() A.边际利润等于零 B.边际利润小于零 C.边际利润大于零 D.边际利润最接近或等于零 5.某企业编制第四季度的直接材料预算,预计季度初材料存量为500千克,季度生产需用量为2,500千克,预计季度末材料存量为300千克。若材料采购货款有40%当期付清,另外60%在下季度付清,材料单位采购成本为10元,则该企业预计资产负债表年末“应付账款”项目为() A.10,800元 B.13,800元 C.16,200元 D.23,000元 6.成本中心业绩评价的重点是() A.产品成本 B.可控成本 C.责任成本 D.管理费用 7.作业成本计算法对于编外生产人员的工资,应计入的项目是() A.制造费用 B.期间费用 C.直接人工 D.产品成本 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 ...本量利分析前提假设的是() A.销售价格不变 B.产销平衡 C.成本是线性的 D.产销不平衡 9.按照现行市场价格购买功能与某项现有资产相同或相似的资产所需要支付的成本是

成本管理会计材料

第一章总论 一、名解 成本管理会计: 成本管理会计是会计与管理的直接融合, 向企业管理当局提供信息( 如预测、决策、预算、控制等) 以帮助其进行经营管理的会计分支。 二、简答: 1.成本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预测职能、决策职能、规划职能、控制职能、评价职能 2.成本管理会计和财务会计的联系和主要区别是什么? 联系: 1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同属于现代会计 2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最终目标相同 3成本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相互分享部分信息 4财务会计的改革有助于成本管理会计的发展 区别: 1.服务对象不同——( 成) 服务于企业内部各管理层次, 内部会计( 财) 服务于企业外部各利益关系人, 外部会计 2.会计主体不同( 成) 企业整体及企业内部各管理部门、单位、班组等( 财) 企业整体 3.工作侧重点不同( 成) 规划未来, 属于经营管理会计侧重于对未来的预测、决策和规划( 财) 反映过去, 属于报账型会计侧重于核算和监督 三、选择题( 见课后练习) 第二章成本信息的生成与运用 一、名词解释

1.生产费用: 企业一定时期内( 会计期间: 月) 在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 2.成本: 企业在生产经营中为特定对象( 甲产品成本、 103批别成本等) 而发生的耗费或支出。 3.期间费用: 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 与产品生产活动没有直接联系, 接计入产品成本, 而直接计入当期损益的费用。不宜直 二、熟悉费用、成本的各种分类 三、理解制造费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制造费用: 车间管理中发生的费用 销售费用: 销售部门发生的费用 管理费用: 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发生的费用 财务费用: 筹集生产经营资金而发生的费用。包括利息、汇兑损益、手续费等。 第三章生产经营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一、名词 约当产量法: 约当产量法: 指先将月末在产品的数量, 按照其完工程度折算为相当于完工产品的产量, 即约当产量。然后将生产费用合计按照完工产品产量和在产品的约当产量的比例进行分配的方法。具体: 在产品约当产量=在产品数量×完工百分比( 完工率或完工程度)

成本管理会计_第一、二、三阶段练习

江南大学网络教育第一阶段练习题 考试科目:《成本管理会计》第章至第章(总分100分) __________学习中心(教学点)批次:层次: 专业:学号:身份证号: 姓名:得分: 一单选题 (共15题,总分值15分,下列选项中有且仅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在答题卡上正确填涂。)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题1分,共15分) 1.成本会计的最基本职能是( C )。 A、成本预测 B、成本决策 C、成本核算 D、成本分析 2.生产经营费用按费用的( B )分类形成要素费用。 A、经济内容 B、经济性质 C、经济用途 D、经济作用 3.下列项目中不能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A )。 A、企业管理人员的工资及福利费 B、企业支付的动力费用 C、生产工人的工资及福利费 D、车间管理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4.一般来说,产品成本汇总表的编制依据是( A )。 A、产品成本明细账 B、费用明细账 C、科目汇总表 D、半成品明细账 5.车间维修人员的工资应计入( C )。 A、“应付账款” B、“生产成本” C、“制造费用” D、“管理费用” 6.甲、乙两种产品的重量不同、材料单位消耗量基本相同、企业没有制定材料单位消耗定额、材料领用时未能区分每种材料的消耗量,则对甲、乙产品共同消耗的材料费用,可以用作为分配标准的是( B )。 A、完工产品的重量 B、完工产品的数量 C、每种产品的材料消耗定额 D、每种产品的实际材料消耗量 7.基本生产车间本月归集制造费用15000元,本月该车间生产了A、B两种产品,产量分别为200件和300件。本月该车间为生产A、B产品共耗用生产工时8000小时。其中A产品3000小时,B产品5000小时。则该车间制造费用的分配率为( D )。 A、30 B、5 C、3 D、1.875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习题

例1:某企业计划期的生产量标准为1000直接人工小时,直接人工工资总额为7000元,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3000元,其中变动费用预算总额为5000元。制造每件A产品的直接人工的定额工时为80小时,直接材料的消耗定额为30千克,每千克材料的标准单价为60元,计算A产品的标准成本. 例2:某企业购进甲种材料1000千克,每千克的实际价格为2.1元,标准价格2元;购进乙种材料500千克,每千克的实际价格为6.8元,标准价格为7元;甲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1000千克,标准用量950千克,乙种材料的实际耗用量500千克,标准用量480千克.求两种材料的价格差异和数量差异. 甲材料价格差异=1000*(2.10-2.00)=100(元)(U) 乙材料价格差异=500*(6.8-7)=-100(元)(F) 甲材料数量差异=2*(1000-950)=100(元)(U) 乙材料数量差异=7*(500-480)=140(元)(U) 例3:某企业采用标准成本控制系统,甲产品的标准成本卡: 甲产品本期的实际产量为1200件,变动性制造费用的预算总额为5000元,固定性制造费用

A材料的用量差异=2*(11400-1200*9.6)=-240(元)(F) B材料的用量差异=3.6*(3840-1200*3.0)=864(元)(U) 直接材料的用量差异=-240+864=624(元)(U) A材料的价格差异=11400*(1.9-2.0)=-1140(元)(F) B材料的价格差异=3840*(3.8-3.6)=768(元)(U) 直接材料的价格差异=-1140+768=-372(元)(F) 直接材料成本差异=直接材料用量差异+直接材料价格差异 =624+(-372)=252(元)(U) 直接人工工时差异=4.0*(5760-1200*5)=-960(元)(F)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5760*(4.1-4.0)=576(元)(U) 直接人工成本差异=直接人工工时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960+576=-384(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1.0*(5760-6000)=-240(元)(F) 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5760*(1.1-1.0)=576(元)(U) 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工时差异+变动性制造费用分配率差异 =-240+576=336 (元)(U) 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3168-3000=168(元)(U)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3000-1200*3.0=0.6*(5000-6000)=-600(元)(F)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预算差异+固定性制造费用能量差异 =168+(-600)=-432(元)(F) 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实际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标准价格-标准用量*标准价格 =实际用量*(实际价格-标准价格)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用量差异 用量差异=纯用量差异 =标准价格*(实际用量-标准用量) 价格差异=纯价格差异+混合差异

管理会计标准成本法练习答案

标准成本法练习 练习一 某企业使用A材料生产甲产品,其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1、本月实际耗用材料4600千克,材料实际成本19320千克。 2、本月实际用工6400小时,人工成本33600元。 3、本期购进的材料全部用于生产,共生产甲产品2000件。 4、标准成本资料如下: 1.计算本月份的材料数量差异与材料价格差异。 2.计算本月份的人工工资率差异与人工效率差异 解:1、材料数量差异=(4600-2000×2)×4=600×4=2400(元)(不利差异) 材料价格差异=(19320/4600-4)×4600=(4.2-4)×4600 =920(元)(不利差异) 2、人工工资率差异=(33600/6400-5)×6400 =(5.25-5)×6400=1600(元)(不利差异) 人工效率差异=(6400-2000×3)×5=400×5=2000(元)(不利差异) 练习二 某企业生产B产品,实际产量4000件,使用工时8400小时,实际发生变动制造费用5208元,单位产品标准工时为2小时/件,标准变动制造费用分配率为0.6元/小时。 要求: 1.计算B产品变动制造费用的总差异。 2.计算B产品的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效率差异。 解:1、变动制造费用总差异=5208-4000×2×0.6 =5208-4800=408(元)(不利差异) 2、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5208/8400-0.6)×8400 =(0.62-0.6)×8400=168(元)(不利差异) 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8400-4000×2)×0.6=240(元)(不利差异) 练习三 某企业固定制造费用预算总额为15000元。该企业正常生产应完成机器小时为10000小时,固定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为1.5元/小时。固定制造费用实际发生额为15500元,其他有关资料见练习二。 要求: 1.用二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预算差异与能量差异。 2.用三因素法计算固定制造费用的耗费差异、能力差异和效率差异。 解:1、二因素分析法: 固定制造费用预算差异=15500-15000=500(元)(不利差异) 固定制造费用能量差异=1.5×(10000-8000)=3000(元)(不利差异)

管理会计学作业

《管理会计学》作业 第一章总论 思考题: 1.管理会计的职能是什么? 答:1.预测职能、2.决策职能、3.规划职能、4.控制职能、5.评价职能 2.管理会计的内容核心是什么? 答:1.预测决策会计、2.规划控制会计、3.责任会计。管理会计中的成本形态分析、变动成本法和本量利分析等重要内容,贯穿在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责任会计之中。 3.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区别和联系是么? 答:管理会计与财务会计的联系:1.两者目标一致;2.两者基本信息来源相同 同财务会计相比,管理会计具有如下特点: 1.管理会计侧重于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服务 2.管理会计不受公认的会计原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的严格限制和约束 3.管理会计侧重于预测决策、规划控制及业绩考核评价 4.管理会计无固定的核算程序,计算方法比较负责 5.管理会计的会计报告无固定的编报时间,内容不确定,可采用非货币计量单位。 6.对会计人员素质的要求与财务会计不同 第二章成本性态分析与成本计算方法 思考题: 1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哪几类? 答:成本按经济用途可以分为生产成本和非生产成本。生产成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非生产成本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2. 固定成本概念、特性及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固定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时期和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其总额不随业务量的变化而变化的那部分成本。 固定成本的特性:(1)固定成本总额具有不变性。(2)单位固定成本(a / x)在

业务量变动时,具有反比例变动性 固定成本的分类:(1)约束性固定成本(生产经营能力成本)。是指不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2)酌量性固定成本,是指受管理当局短期决策行为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3.变动成本概念、特性及其进一步分类。 答:变动成本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其成本总额会随着业务量的变动成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变动成本的特性 (1)变动成本总额()的正比例变动性 (2)单位变动成本(b)的不变性 变动成本的分类,变动成本按其发生的原因可分为: (1)技术性变动成本。是主要由技术性因素决定的那部分成本。 (2)酌量性变动成本。是主要由管理部门决策影响的那部分成本。 4. .混合成本的概念及其分类。 混合成本是介于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之间,既随业务量变动而变动,但又不呈正比例变动的那部分成本。 混合成本的分类: (1)阶梯式混合成本(2)标准式混合成本 (3)延期变动成本(4)曲线式混合成本 5.什么是相关范围? 答:相关范围是指不会改变固定成本、变动成本性态的有关期间和业务量的特定变动范围。 6.什么是作业成本法?什么是成本动因? 答:作业成本法是一种成本计算方法的专用名词,在这种方法下,间接成本要按其成本动因来进行分配。 成本动因是指那些产生间接成本的原因。 计算练习题:教材第50页1-9 参考答案见教材54-55页

2013年05月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题及答案

全国2013年5月企业成本管理会计试题(课程代码:11751) 第一部分必答题 (本部分包括一、二、三题,共60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5分) 1.劳动力和设备生产率报告属于( B ) A.战略信息 B.战术信息 C.公司目标 D.运营计划 2.采用完全成本法对产品进行计价时,成本是指(A) A.生产成本 B.生产成本、管理费用 C.生产成本、销售及配送费用 D.生产成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配送费用 3.下图描述了某种产品的损益平衡,XY表示(D)。 A.变动成本 B.净损失 C.毛利 D.固定成本 4.下列最有可能使用工序成本法的单位是(C) A.造船厂 B.电影制片厂 C.炼油厂 D.医院 5.在相关范围内,下列关于变动成本的描述正确的是( A ) A.变动成本总额随着业务量的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化 B.当业务量变化时,变动成本将保持不变 C.单位变动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D.单位变动成本将随着业务量的减少而增加 二、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6.举例解释在产品的含义。 答:在产品是指已经开始生产但没有完工的产品,发生在营运资金循环中的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的环节。例如已经完成部件加工但尚未完成组装汽车。 7.解释存货控制的帕累托(80/20)分类法。 答:基于存货价值与存货数量之间的统计关系发现,多数情况下,80%的存货价值其数量只占存货数量的20%。(3分);因此,企业应该将精力集中于高价值存货的有效控制。(2分) 8.解释零基预算的含义。 答:零基预算是一种与每一个业务活动的必要性都有关系的预算;

◆它不是基于前期的、甚至是考虑了通货膨胀情况而作出了调整的预算; ◆对每个业务活动都评价其与企业的相关性,以及预计取得的资金价值; ◆如果一种产品过去创造了价值,我们不应该假设下一个时期它会自动创造价值; ◆预算应该从零业务量开始,然后,加上增加的业务量所创造的额外价值。 三、案例分析题(仔细阅读下面案例,回答9-12小题,共40分) 长城家居公司 作为一名管理会计师,王勇在过去两年里向长城家居公司的老板提出了很多建议,并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公司由两兄弟建立,按合伙制进行管理,对经营结果不做系统性分析。兄弟俩最初对王勇的建议不感兴趣。但是当王勇向他们演示了分析法的运用之后,他们改变了想法,认为会计分析有助于经营控制。 最初,王勇向两兄弟介绍了本量利以及差异分析法。这些方法的应用为企业带来很大的成功,利润和营业额飞速增长。企业业绩已跃居该市场前五名。 两兄弟打算进一步扩张企业。他们已向银行经理申请增加公司借款额度。银行经理对此表示支持的同时,也略有担心,因为两兄弟似乎没有长期的投资计划,又没有制定经营投资评价战略。 两兄弟为此咨询了王勇。王勇建议他们采用正规的投资评价方法,例如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法(ARR)。两兄弟对这些方法毫无所知,因此,王勇选取一些会计信息向他们演示了如何使用这些方法。王勇使用的会计信息如下: ●企业正进行项目A和项目B的投资决策。项目A需要投资一台成本为475000元的新设备。该设备预计 每年会带来120000元的收入,每年的运营成本为70000元。该设备预计使用年限12年,到期无残值。 ●项目B需要投资一台成本为120000元的设备,预计使用年限5年。扣除运营成本后,该项目预计每年 净收益为30000元。 一段时间后,两兄弟已经能够熟练使用回收期法和平均报酬率(ARR)法。他们进一步向往勇咨询如何改进公司的经营。他们迫切希望扩大企业规模,以便能够成立有限责任公司。王勇提醒他们谨慎行事,因为他们仍然面临很多问题。 目前,企业的预算控制过于简化,王勇认为在一个多变的环境中,企业应采用零基预算法。王勇同意为企业建立该预算制度提供帮助。 王勇还对企业急于扩张表示担心。他认为企业应采用标杆法来进行业绩评价。银行经理对该建议表示完全赞同,他提出只要使用该方法得到的结果是有利的,他就准备增加企业的借款额度。 9.说明长城家居这类企业需要进行投资及认真对每一个项目进行评价的原因。(10分) 答:进行投资的原因: ★1.)当现有资产陈旧、不再可靠或过时的时候,对其进行更换; ★2.)为增加产量或降低生产成本而引入新资产; 3.)为保持竞争力而购买最新技术; ★ 4.)通过购置能够推动研发并改进产品的新生产设备而进行内部扩张; ★ 5.)通过企业并购或企业联合进行外部扩张…

管理会计变动成本法本量利分析练习题及其答案

管理会计前三讲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费用中不属于酌量型固定成本的是()。 A.广告宣传费 B.技术研发费 C.职工培训费 D.不动产税金 2.在Y=a+( )X中,Y表示总成本,a表示固定成本,X表示销售额,则X的系数应是()。 A.单位变动成本 B.单位边际贡献 C.变动成本率 D.边际贡献率 3. 关于固定成本,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固定成本总是不随着业务量的增加而增加 B. 随着产量的上升,单位固定成本下降 C. 固定成本总是针对某一特定范围内而言的 D. 酌量性固定成本可以有管理人员自由控制 4.机会成本概念应用的理财原则是()-2011注会真题 A.风险报酬权衡原则 B.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C.比较优势原则 D.自利行为原则 5.下列成本估计方法中,可以用于研究各种成本性态的方法是()。-2011注会真题 A.历史成本分析法 B.工业工程法 C.契约检查法 D.账户分析法 6. 混合成本的分解方法中,主观性最强的方法是() A. 账户分析法 B. 高低点法 C. 散点图法 D.回归直线法 7.如果企业采用变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的计算范围是()-2011注会真题 A.直接材料、直接人工 B.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制造费用 C.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 D.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变动制造费用、变动管理及销售费用 8.如果某期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5 000元,该期产量为2 000件,销售量为1 000件,期初存货为零,固定性制造费用总额为2 000元,则按完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为()。 A. 0元 B. 1 000元 C. 5 000元 D. 6 000元 9.如果完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20 000元,而变动成本法的期末存货成本比期初存货成本多8 000元,则可断定两种成本法的营业利润之差为()。 000元000元 C. 28 000元 D. 20 000元 10.若某企业连续三年按变动成本法计算的营业利润分别为10 000元,12 000元和11 000元,则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A.第三年的销量最小 B.第二年的销量最大 C.第一年的产量比第二年少 D.第二年的产量比第三年多 11.按照管理会计的解释,成本的相关性是指()。 A.与决策方案有关的成本特性 B.与控制标准有关的成本特性 C.与资产价值有关的成本特性 D.与归集对象有关的成本特性 12.某企业只生产一种产品,单位变动成本是36元,固定成本总额4 000元,产品单位销售价格56元,要使安全边际率达到50%,该企业的销售量应达到()。 A .400件B.222件C.143件D.500件 13.已知企业某产品的单价为2 000元,目标销售量为3 500件,固定成本总额为100 000元,目标利润为600 000元,则企业应将单位变动成本的水平控制在( )。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答案

《成本与管理会计》习题库 一、填空题 1、在分类法中,确定系数时,一般是在类内选择一种产量较大、生产比较稳定或规格折中、的产品作为标准产品,将这种产品的系数定为“1”。 2、脱离定额的差异,是指生产过程中,各项生产费用的实际支出脱离定额或预算的数额。 3、在定额法下,原材料的领用应实行限额领料或定额领料的制度。 4、定额变动差异,是指因修订消耗定额或生产耗费的计划价格而产生的新旧定额之间的差异。 5、定额法是将产品成本的计划工作、核算工作、分析工作有机结合起来,将事前、事中、事后的反映和监督融为一体的一种产品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管理制度。 6、在定额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的月初在产品定额成本调整与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两者金额,正负号。 7、成本性态是指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总数之间的依存关系。 8、混合成本的种类比较多,常见的4种是半变动成本、半固定成本、延伸变动成本和曲线变动成本。 9、本量利分析是在成本性态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展开的一种分析方法,着重研究成本、业务量和利润三者之间的关系。 10、短期经营决策的相关成本是指受决策影响而在短期经营决策过程中必须考虑的成本。 二、单项选择题 1、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适用于(c)。 A.品种、规格繁多的产品; B.可以按照一定标准分类的产品; C.品种、规格繁多,而且可以按照产品结构、所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的不同划分为若干类别的产品; D.只适用大批大量生产的产品。 2、定额法的主要缺点是(b)。 A.只适用于大批大量生产的机械制造企业; B.较其他成本计算方法核算工作量大; C.不能合理、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的费用分配问题; D.不便于成本分析工作。 3、在完工产品成本中,如果月初在产品定额变动差异是正数,说明(B)。 A.定额提高了;B.定额降低了; C.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不利;D.本月定额管理和成本管理取得了成绩。 4、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在适用范围上(a)。 A.与生产的类型没有直接关系; B.与生产的类型有着直接的关系;

《管理会计学》第八章答案

《管理会计学》第8章 标准成本法 练习题答案 简(选择、计算、综合)1 第八章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5 CDDAC 6----10 BACCA 11----15 CCBCB (二)多项选择题 1.ACD 2.CDE 3.ABDE 4.ABC 5.ABCE 6.ABC 7.ABC 8.AB 9.BCD 10.AD 11.ABC 12.ABCDE 13.ABCE 14.ABCE 15.BD (三)判断题 1. √ 2.√ 3.√ 4.× 5.√ 6.× 7.× 8.× 9.√ 10.√ (四)计算题 1.解:依题意得 直接材料标准成本=20×5+32×9=388(元/件) 直接人工标准成本=7.5×13=97.5(元/件) 变动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 38 00010 000 ×13=49.4(元/件) 固定性制造费用标准成本=61 00010 000 ×13=79.3(元/件) A 产品标准成本=388+97.5+49.4+79.3=614.2(元/件) 2.解:依题意得 (1)直接材料成本差异=9 000-450×20=0(元) 直接材料价格差异=(9 000900 -9)×900=+900(元) 直接材料用量差异=9×(900-50×20)=-900(元) (2)直接人工成本差异=3 325-180×20=-275(元) 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3 325950 -4)×950=-475 (元) 直接人工效率差异=4×(950-45×20)=+200(元) (3)变动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 375-135×20=-32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 375950 -3)×950= -475(元) 变动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3×(950-45×20)=150(元) (4)固定性制造费用成本差异=2 850-90×20=+1 05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耗费差异=2 850-2×1 000=+85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效率差异=2×(950-45×20)=+100(元) 固定性制造费用能力差异=2×(1 000-950)=+100(元) 3.解:(1)单位标准成本=3×10+5×8+12×3+8×3+12×3=30+40+36+24+36=166(元/件) (2)∵实际工资-12×3×1300=-800 ∴实际工资=12×3×1 300-800=46 000(元) (3)效率差异=12×(4 100-3×1 300)=+2 400(元) 工资率差异=46 000- 12×4 100=46 000-49 200=-3 200(元) 4.解:(1)直接材料标准成本差异=23 700-22 000=+1 700(元) (2)直接材料数量差异=10×(1 200-1 000)+6×(2 100-2 000)=+2 600(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