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植物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植物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物质与能力量转换、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3个方面。

2.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

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等过程。

3.植物生长物质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可分为两类: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

剂。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激素

4.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一起被称为5大类激素。近来也发

现了油菜素内酯类、茉莉酸、水杨酸、多胺类与多肽等。

5.生长素类的一些种类:吲哚-3-乙酸(IAA)、苯乙酸(PAA)、4-氯-3-吲哚乙酸(4-Cl-IAA)、

吲哚丁酸(IBA)。其中IAA是生长素类中最主要的一种植物激素。

6.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制:化学渗透学说:①IAA以非解离型(IAA)被动的进入细胞或

以阴离子型(IAA-)主动协同进入细胞;②细胞壁因质膜H+-ATP酶活动而维持细胞壁酸性;③胞质溶胶pH呈酸性,阴离子型(IAA-)占优势;④阴离子型通过聚集于长距离运输途径细胞基部的阴离子输出载体运出细胞。其关键是建立于细胞基部的质膜上有专一的生长素输出载体。

7.细胞壁空间的生长素通过扩散或在输入载体AUX1蛋白的协助下,从细胞的顶端流入胞

质溶胶;胞质溶胶的生长素又在细胞基部质膜的输出载体PIN和PGP蛋白的协助下,输出细胞。如此反复进行,就形成了生长速度极性运输。

8.IAA的生物合成:

●色胺途径:色氨酸(Trp)→色胺(TAM)→吲哚-3-乙醛(IAld)→吲哚-3-乙酸(IAA)

●吲哚丙酮酸途径:色氨酸(Trp)→吲哚-3-丙酮酸(IPA)→吲哚-3-乙醛(IAld)→吲哚-3-

乙酸(IAA)

●吲哚乙氰途径:Trp→吲哚-3-乙醛肟→吲哚-3-乙腈(IAN) →IAA

●吲哚乙酰胺途径:Trp→吲哚-3-乙酰胺→IAA

9.IAA的生物降解:

?酶促降解:可分为脱羧降解和非脱羧降解

?光氧化:在强光下体外的IAA在核黄素催化下可被光氧化,产物是吲哚醛等。

10.IAA的生理作用:

a)促进作用:促进雌花增加,单性结实,子房壁生长,细胞分裂,维管束分化,光合

产物分配,叶片扩大,茎伸长,偏上性生长,乙烯产生,叶片脱落,形成层活性,伤口愈合,不定根形成,种子发芽,侧根形成,根瘤形成,种子和果实生长,坐果,

顶端优势。

b)抑制作用:抑制花朵脱落,侧枝生长,块根形成,叶片衰老。

11.赤霉素(现已发现有136种,最常见的是GA3)的一些种类:C20赤霉素(如:GA12,13,25,27等)

和C19(如:GA1,2,3,7,9,22等);赤霉素也有自由赤霉素和结合赤霉素。

12.生理活性强的GA有GA1、GA3、GA7、GA30、GA32、GA38等,生理活性弱的GA有GA13、

GA17、GA25、GA28、GA39等。市售的GA主要是赤霉酸(GA3)。

13.赤霉素在植物体内的运输没有极性,根尖合成的赤霉素沿导管向上运输,而嫩叶产生的

赤霉素沿筛管向下运输。

14.GA的生物合成:

◆在质体内:牻牛儿牻牛儿焦磷酸(GGPP)→CDP→内根-贝壳杉希。

◆在内质网中:内根-贝壳杉希→内根-贝壳杉希酸→GA12-醛→GA12或GA53

◆在胞质溶胶中:GA12和GA53在C20处进行一系列氧化转变为其他GA s

15.GA的生理作用:

●促进作用:促进茎伸长,两性花的雄性花形成,单性结实,某些植物开花,花粉发

育,细胞分裂,叶片扩大,抽薹(tái),侧枝生长,胚轴弯钩变直,种子发芽,果

实生长,某些植物坐果。

●抑制作用:抑制成熟,侧芽休眠,衰老,块茎形成。

16.细胞分裂素(CTK)的一些种类:天然存在的CTK可分为游离的细胞分裂素和在tRNA

中的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也有自由CTK和束缚CTK两种存在形式。

17.CTK在植物体内的运输,主要是从根部合成处通过木质部运到地上部,少数在叶片合成

的CTK也可能从韧皮部运走。

18.CTK的生物合成(在细胞的微体中进行):主要有两种途径:由tRNA水解产生(次要的)

和从头合成(主要的)。高等植物的CTK是从头直接合成的。

19.CTK的生理作用:

?促进作用:促进细胞分裂,细胞膨大,地上部分化,侧芽生长,叶片扩大,叶绿体

发育,养分移动,气孔张开,偏上性生长,伤口愈合,种子发芽,形成层活动,根

瘤形成,果实生长,某些植物坐果。

?抑制作用:抑制不定根形成和侧根形成,延缓叶片衰老。

20.乙烯的生物合成:甲硫氨酸→S-腺苷甲硫氨酸(SAM)→1-氨基环丙烷-1-羧酸(ACC)

→乙烯。各过程需要的酶分别是:甲硫氨酸腺苷转移酶、ACC合酶、有氧条件和ACC

氧化酶。

21.乙烯的自我抑制的原因是抑制ACC合酶的合成或促进这种酶的降解;果实成熟、花衰老、

IAA、物理伤害、寒害、干旱胁迫、水涝可引发乙烯的自我催化。

22.乙烯的生理作用(既促进营养器官的生长,又影响开花结实):

◆促进作用:促进解除休眠。地上部和根的生长和分化,不定根形成,叶片和果实脱

落,某些植物的花诱导形成,两性花中雌花形成,开花,花和果实衰老,呼吸跃变

型果实成熟,茎增粗,萎蔫。

◆抑制作用:抑制某些植物开花,生长素的运转,茎和根的伸长生长。

23.脱落酸(ABA)的生物合成:异戊烯焦磷酸(IPP)→法尼焦磷酸(C15)→玉米黄质(C40)

→全反式堇菜黄素(C40)→9'-顺-新黄素(C40)→黄质醛(C15)→ABA醛→ABA

24.ABA的降解:

●氧化降解途径:ABA→红花菜豆酸(PA)→二氢红花菜豆酸(DPA)

●结合失活途径:ABA和糖或氨基酸结合形成没有活性的结合态ABA,其中主要是ABA

植物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1.植物生理学是研究植物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其内容大致可分为生长发育与形态建成、 物质与能力量转换、信息传递与信号转导3个方面。 2.生长发育是植物生命活动的外在表现。形态建成具体表现为种子萌发,根、茎、叶生长, 开花、结果、衰老死亡等过程。 3.植物生长物质是一些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可分为两类:植物激素和植物生长调节 剂。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并从产生之处运送到别处,对生长发育产生显著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指一些具有植物激素活性的人工合成的物质。 激素 4.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乙烯、脱落酸一起被称为5大类激素。近来也发 现了油菜素内酯类、茉莉酸、水杨酸、多胺类与多肽等。 5.生长素类的一些种类:吲哚-3-乙酸(IAA)、苯乙酸(PAA)、4-氯-3-吲哚乙酸(4-Cl-IAA)、 吲哚丁酸(IBA)。其中IAA是生长素类中最主要的一种植物激素。 6.生长素极性运输的机制:化学渗透学说:①IAA以非解离型(IAA)被动的进入细胞或 以阴离子型(IAA-)主动协同进入细胞;②细胞壁因质膜H+-ATP酶活动而维持细胞壁酸性;③胞质溶胶pH呈酸性,阴离子型(IAA-)占优势;④阴离子型通过聚集于长距离运输途径细胞基部的阴离子输出载体运出细胞。其关键是建立于细胞基部的质膜上有专一的生长素输出载体。 7.细胞壁空间的生长素通过扩散或在输入载体AUX1蛋白的协助下,从细胞的顶端流入胞 质溶胶;胞质溶胶的生长素又在细胞基部质膜的输出载体PIN和PGP蛋白的协助下,输出细胞。如此反复进行,就形成了生长速度极性运输。 8.IAA的生物合成: ●色胺途径:色氨酸(Trp)→色胺(TAM)→吲哚-3-乙醛(IAld)→吲哚-3-乙酸(IAA) ●吲哚丙酮酸途径:色氨酸(Trp)→吲哚-3-丙酮酸(IPA)→吲哚-3-乙醛(IAld)→吲哚-3- 乙酸(IAA) ●吲哚乙氰途径:Trp→吲哚-3-乙醛肟→吲哚-3-乙腈(IAN) →IAA ●吲哚乙酰胺途径:Trp→吲哚-3-乙酰胺→IAA 9.IAA的生物降解: ?酶促降解:可分为脱羧降解和非脱羧降解 ?光氧化:在强光下体外的IAA在核黄素催化下可被光氧化,产物是吲哚醛等。 10.IAA的生理作用: a)促进作用:促进雌花增加,单性结实,子房壁生长,细胞分裂,维管束分化,光合 产物分配,叶片扩大,茎伸长,偏上性生长,乙烯产生,叶片脱落,形成层活性,伤口愈合,不定根形成,种子发芽,侧根形成,根瘤形成,种子和果实生长,坐果, 顶端优势。 b)抑制作用:抑制花朵脱落,侧枝生长,块根形成,叶片衰老。 11.赤霉素(现已发现有136种,最常见的是GA3)的一些种类:C20赤霉素(如:GA12,13,25,27等)

第九章 光形态建成习题及答案

第九章光形态建成 一、英译汉(Translate) () potential() response() red light() () light-absorbing form,Pfr( ) low fluence response,VLFR( ) | effect () avoidance respone( ) 二、汉译英(Translate) 1、光形态建成() 2、光敏色素() 3、隐花色素() 4、红光( ) 5、生色团() 6、红光吸收型() 7、光稳定平衡() { 8、高辐照度反应( ) 9、向光素() 三、名词解释(Explain the glossary)

1、光形态建成 2、暗形态建成 3、光敏色素 四、是非题(对的打“√”,错的打“×”)(True or false) 1、黄化幼苗的光敏色素含量比绿色幼苗低。() 2、Pr比较稳定,Pfr不稳定,在黑暗的时候Pfr浓度降低。() 3、种子经过光处理R-FR-R-FR-R的萌发率比经光处理R-FR-R-FR 的低。() 4、光敏色素也具有酶的活性。() 5、一般来说,蛋白质丰富的分生组织中,含有较少的光敏色素。() 、 6、光敏色素是通过酶的活动,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分化的。() 7、光量子通过光敏色素调节植物生长发育的速度,反应迅速。() 8、干种子也有光敏色素活性。() 9、光周期是受光敏色素调控的生理反应。() 10、光处理可以使植物体内的自由生长素增加。() 11、Phytochrome is the main photorecetor for photoperiodism. 五、选择题(Choose the best answer for each question) 1、波长为400-800nm的光谱中,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不大重要的波段是( )光区。 A、红 B、远红 C、蓝 D、绿 2、光敏色素是在()年被美国一个研究组发现的。 ) A、1930 B、1949 C、1959 D、1976

第六章 光形态建成

第六章光形态建成 一、名词解释: 光形态建成:依赖光控制植物生长、发育和分化的过程。 暗形态建成:黑暗中生长的双子叶植物幼苗,下胚轴伸长、茎细长柔弱、顶端弯勾不伸直、叶片小且不扩展、缺乏叶绿素而呈白色或黄色,叶绿体发育不正常,许多酶的活性,低; 光受体:是指植物体中存在的、能够感受外界光信号并把光信号放大,使植物做出相应的生理反应,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形态建成的物质。 光敏色素:是在植物体内存在的一种吸收红光和远红光并且有逆转效应的色素蛋白,是参与光形态建成、调节植物发育的主要光受体。 光稳定平衡: 二、知识点: 光受体的三种类型及其接收的光波长范围? 光敏色素:接收红光和远红光(650~740nm)信号; 隐花色素,或称蓝光/ 紫外光-A受体:接收蓝光和330-390nm的紫外光信号; 紫外光-B受体:接收280-320nm的紫外光信号。 光敏色素的化学性质? 是一种易溶于水的蓝绿色二聚体色素蛋白,每个单体均由生色团和脱辅基蛋白质共价结合而组成。 生色团由排列成链状的 4 个吡咯环组成,称为光敏色素质,以硫醚键结合到多肽N端的半胱氨酸残基上。 光敏色素的两种构型及其区别? 红光吸收型(Pr,蓝绿色)——是生理失活型 远红光吸收型(Pfr,黄绿色)——是生理激活型 Pr 和Pfr 相互转化时,生色团发生构象变化带动蛋白质构象变化。 植物体中两种构型的光敏色素如何相互转化? Pr 和Pfr 相互转化时,生色团发生构象变化带动蛋白质构象变化。 光敏色素将光信号转化为植物生长发育变化的机制? 1)光敏色素本身是一种蛋白激酶,通过光依赖过程进行信号转导,最终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2)光敏色素以光依赖方式与另外一种分子相互作用进行信号转导,最终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光敏色素是如何通过调节基因表达影响植物生长发育?

7 第7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自测题及参考答案

第 7 章 植物的生长生理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 植物生长 2. 分化 3. 脱分化 4. 再分化 5. 发育 6. 极性 7.种子寿命 8.种子生活力 9. 种子活力 10. 需光种子 11. 细胞全能性 12. 植物组织培养 13. 人工种子 14. 温周期现象 15. 协调最适温度 16. 顶端优势 17. 生长的相关性 18. 向光性 19. 生长大周期 20. 根冠比 21. 黄化现象 22. 光形态建成 23. 光敏色素 24. 光受体 25.感性运动 26.生物钟 二、缩写符号翻译: 1. TTC 2. R/T 3.Pr、Pfr 4. PhyⅠ 5.PhyⅡ 6.R 7.FR 8. UV-B 9. BL https://www.360docs.net/doc/1e2767786.html,R 11. LAI 12.GI 13.RH 三、填空题: 1. 按种子吸水的速度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 、 。 2. 为使果树种子完成其生理上的后熟作用,在其贮藏期可采用 法处理种子。 3. 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 、 和 。 4. 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 、 和 。 5..种子萌发初期进行 呼吸,然后是 呼吸 6. 有些种子的萌发除了需要水分、氧气和温度外,还受 的影响。 7. 在种子吸水的第l阶段至第2阶段,其呼吸作用主要是以 呼吸为主。 8. 将柳树枝条挂在潮湿的空气中,总是在 长芽,在 长根。这种现象称为 。 9. 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 ,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植物材料称为 。 10. 植物组织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 、 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11. 在组织培养诱导根芽形成时,当CTK/IAA的比值高时, 诱导 的分化;当CTK/IAA的比值低时, 诱导 的 分化;中等水平的CTK/IAA的比值,诱导 的分化。 12. 蓝紫光对植物茎的生长有 作用。 13. 烟草叶子中的烟碱是在 中合成的。 14. 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 和 ,其中 型是生理激活型。 15. 光敏色素的单体是由一个 和一个 所组成。 16. 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三种光受体为: 、 、 。 17. 光之所以抑制多种作物根的生长,是因为光促进了根内形成 的缘故。 18. 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使根冠比值 ;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 19. 土壤中缺氮时,使根冠比值 ;土壤中氮肥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 20. 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 运动和 运动。 21. 向光性的光受体是存在于质膜上的 。 22. 关于植物向光性反应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 分布不均匀,一是 分布不均匀。 23. 向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感性运动的方向与外界刺激的方向 。 24.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 和 。 25. 植物借助于生理钟准确地进行 。 26. 温度对种子萌发的影响存在三基点,即 、 和 。但 有利于种子的萌发。 四、 选择题く单项和多项 ): 1.促进莴苣种子萌发的光是( )。 A.蓝紫光 B.紫外光 C.红光 D.远红光 2.花生、棉花种子含油较多,萌发时较其他种子需要更多的( )。 A.水 B.矿质元素 C.氧气 D.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 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 (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光质随着地理位置和季节的变化而变化;

植物生长和发育

?植物生长和发育 ?褚建君 ?生命科学技术学院 ?一、植物体 ?被子植物在营养生长时期,其植株可以区分为根、茎、叶等部分。 ?这些部分共同担负着植物体的营养生长活动,是被子植物的营养器官(vegetative organ)。 ?被子植物营养生长到了一定阶段,便会进入生殖生长,开花结果。花、果实和种子 就是植物的生殖器官(reproduction organ)。 ?胚embryo ?由受精卵(合子)发育而成的新一代植物体的雏型(即原始体)。是种子的最重要 的组成部分。 ?1、根 根(root)是植物在长期适应陆生生活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器官,构成植物体的地下部分。 根的主要功能是固定植株,并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矿质营养和氮素,供植物生活所利用。 根还具有生物合成的功能,至少有十余种氨基酸以及植物碱、有机氮等有机物是在根内合成的。 此外,有些植物的根容易发生不定芽而萌发为新枝,因而具有营养繁殖的功能。 ?定根与不定根 ?定根normal root:发生于特定位置的主根与侧根。 胚根、主根(初生根primary root);侧根lateral root(次生根secondary root),一级、二级。 ?不定根adventitious root。也可产生侧根。 ? 1.1 根尖的形态与结构 ?根尖的形态结构 ? 1.2 双子叶植物根的初生结构 ? 1.3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 ?大多数双子叶植物的主根和较大的侧根在完成了初生生长之后,由于形成层的发生 活动,不断产生次生维管组织和周皮,使根的直径增粗。这种生长过程称为次生生长(secondary growth)。 ?形成层有两种,即维管形成层(vascular cambium)和木栓形成层(phellogen或cork cambium)。 ?双子叶植物根的次生生长 ? 1.4 禾本科植物根的解剖结构特点 ?禾本科植物属于单子叶植物,其根的基本结构与双子叶植物类似,也可分为表皮、 皮层和中柱三个基本部分。 ?但各部分的结构却有其特点,特别是没有维管形成层和木栓形成层,不能进行次生 生长。 ?水稻根的解剖结构 ? 1.5 侧根的发生 ?2、茎Stem ?上胚轴和胚芽向上发展为地上部分的茎和叶。

植物生长与环境试题库及答案

《植物生长与环境》测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地球上的植物种类繁多,形态、结构、颜色和生活习性各不相同,但他们具有相同的组织构成即:()。 2、()是植物体生长发育的结构基础。 3、植物体所有的生理活动都是以()为单位完成的。 4、植物体的生理活动是通过()来完成的,它是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5、()是生物体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6、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可概括为()和()两大部分。 7、()存在于细胞的最外方,是植物细胞区别于动物细胞的显著特征之一。 8、()起着保护和支持细胞的作用,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细胞的形态和功能。 9、胞间层主要成分是(),它的存在使相邻的细胞连在一起。 10、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它构成了细胞壁的骨架。 11、()在细胞间起着物质运输、传递刺激及控制细胞分化的作用。 12、通过胞间连丝,是整个植物体的原生质连成一个整体,称为()。不同细胞的细胞壁也连成一体,称为()。 13、细胞壁包括()、()和次生壁。 14、细胞膜是有两层染色较深的暗层中间夹着一层染色较浅的亮层组成,这样的结构称为()。 15、细胞质可分为()和()两大部分。前者为后者的实体完整性提供所需要的环境,而后者为前者提供支持结构。 16、()是细胞的核心结构,控制着蛋白质的合成与细胞的生长发育。 17、细胞核有()、()和()三部分组成。 18、合成蛋白质的主要场所是()。 19、核质的主要成分是()。 20、()是原生质中最丰富的有机物质,占原生质干物种的50%,是生命最要的物质基础。 21、()是组成蛋白质分子的基本结构单位,其分子都具有()和()的基本结构。 22、各种氨基酸的区别在于()的不同。 23、在酸性溶液中氨基酸带()电荷,在碱性溶液中氨基酸带()电荷。 24、在某种pH下,某一种氨基酸带着相等的正负电荷,称电中性,这一pH称为这个氨基酸的()。 25、氨基酸分子以肽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叫()。 26、维持蛋白质分子空间结构除肽键外,还有()、()、()、盐键和疏水键。 27、蛋白质的二级结构有()和()两种形式。 28、蛋白质分子属于()胶体。胶体有两种状态即:()和()。

高中生物植物生产与环境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自测题一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自测题一、名词解释 1. 种子发芽 2. 种子休眠 3. 发芽率 4. 发芽势 5. 植物生长大周期 6. 极性 二、填空题 1. 种子的萌发一般要经过_________ 、_________ 和________ 个过程。 2. 种子萌发所需的外界条件是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_ 。 3. 由于极性现象,生产中扦插枝条时不能 ________ 。 4. 植物生长的相关性有________ 、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 。 5. 种子的发芽率和发芽势的高低与种子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 及_有密切的关系。b5E2RGbCAP 6. 根据小麦春化过程对温度要求的不同,可分为__________ 、______ 三类。plEanqFDPw 7. 感受春化处理的部位一般是___________ ,近年来还证明凡是________ 接受春化处理。DXDiTa9E3d 8. 不同植物感受春化的时期不同,小麦以______ 的幼苗发生春化作用最快都可以,甘蓝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自测题一和洋葱只有_____ 才能进行春化作用。RTCrpUDGiT

9. 根据植物开花对光周期反应(开花与否)不同可将植物分成 、 ________ 和 ________ 三种类型。5PCzVD7HxA 10. 试验证明, 植物只要在 ______ 形成之前的一段时间得到必要的光周期就能 开花, 这种现象叫光周期诱导。jLBHrnAILg 11. 试验证明, 诱导植物开花是在 ______ ,但不否定光期的作用。暗期长短决定 ____ 形成,, 光期长短决定__ 的数量。xHAQX74J0X 12. 试验证明, 植物感受光周期的器官是 ___________ , 发生光周期反应的器官是 _________ 。 13. 一般短日照作物南种北引, 生育期会___ ;北种南引,生育期 会 _________ 。 14. 长日照植物, 如果南种北引, 应引种 _______ 品种;北种南引,应种 ________ 品种。 15. 生态因子依其性质分为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 _ 、 __________ 和__________ 五类。LDAYtRyKfE 16. 草本植物的植株调整主要有_____ 、__________ 、 __________ 、 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_ 和______ 等。Zzz6ZB2Ltk 17. 目前已经知道植物体内的天然激素有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 和_________ 五大类。dvzfvkwMI1 18. 植物的生长物质包括_________ 和_________ 两大类。 19. 合成生长素的主要部位是___________ 。 20. 生长素主要集中在_________ 、_______ 、_________ 、 __________ 、

植物的生长过程

植物的生长过程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白菜生长发育与产品形成 白菜生育周期分营养生长期和生殖生长期。 以秋冬白菜为例,营养生长期包括: ①发芽期:从种子萌动到子叶展开,真叶显露。 ②幼苗期:从真叶显露到形成一个叶序。 ③莲座期:植株再展出1-2个叶序,是个体产量形成的主要时期。 生殖生长期包括: ①抽薹孕蕾期:抽生花薹,发出花枝。主花茎和侧枝上长出茎生叶,顶端形成花蕾。 ②开花结果期:花蕾长大,陆续开花、结实。 白菜以莲座叶为产品。秋播白菜一般天分化一片新叶。如杭州油冬儿等品种单株,一般具25-30片叶,其中主要由第9-24片莲座叶构成产量。幼苗期叶面积的增长速度比叶重增长快;莲座期则叶重增长速度较快。到生长后期,叶重增长主要是叶柄的增长,叶柄重常占叶总重的75-80%,为养分的贮藏器官。单位面积产量由株数和单株重所构成,而单株重则受叶数和叶重两个因素所制约。多数品种为叶重型,叶重增加主要靠叶面积增大和叶柄增重。 白菜喜冷凉气候,平均气温18-20℃和阳光充足的条件下生长最好。-2~-3℃能安全越冬。25℃以上的高温生长衰弱,易感病毒病,只有少数较耐热品种可在夏季栽培。白菜萌动的种子及绿体植株在气温15℃以下,经历一定的天数完成春化,苗端开始花芽分化,而

叶分化停止。在长日照及较高的温度条件下抽薹、开花。但不同品种对长日照的要求有明显差异。 栽培技术 白菜类型、品种繁多,适应性广泛,在中国江、淮地区,除冬季和早春行简易覆盖栽培外,可多茬露地栽培;华南地区可周年生产。 在栽培上一般按三季安排: 1.秋、冬白菜:育苗移栽,收获成株为主。华南是9-12月陆续播种,分期收获至翌年2月;江、淮地区是8月上旬~10月中旬陆续播种,封冻前收获完毕。 2.春白菜:晚秋播种,小苗越冬,翌春收获成株;早春播种,采收幼苗。早春用冷床播种育苗或春分后播种育苗的,也可收获和成株。 3.夏白菜:以栽培采收菜秧为主,5月上旬~8月上旬可随时播种,不断收获。白菜常与瓜类、豆类及大田作物轮作。春白菜与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蔬菜间作套种;夏白菜与芹菜、茼蒿、胡萝卜等蔬菜混播;秋冬白菜可与结球甘蓝、花椰菜、莴笋、马铃薯等间作或套种。利用不同品种排开播种,可实现周年供应。 4.秋大白菜是我市秋季蔬菜主栽品种之一,是从业农民秋季增收的重要来源,种好秋大白菜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2章植物生长发育与环境条件 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四、植物的生殖生长与环境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体重上的增加,是不可逆的量变过程;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的质的变化过程。 (二)生长和发育的关系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概念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限。营养生长: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它是指植物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生殖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它是指植物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是植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就影响生殖生长,造成植物生长不协调;反之,营养生长不良也会影响生殖生长。只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植物的生长发育才能达到理想状态。 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胀 2.萌动 3.发芽 (二)种子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或具有完整而健康的胚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与环境 (一)植物生长的周期性 1.植物生长大周期 2.昼夜周期 3.季节周期(二)植物的衰老 1.概念衰老是指一个器官或整个植株生理功能逐渐衰弱,最终自然死亡的过程,是生物界遍规律。 2.特征对整株植物来说,衰老首先表现在叶片和根系。 3.影响因素植物衰老受遗传因素的影响,但也与环境因素有关,如高温、干旱、缺少氮肥、短

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植物的生长变化知识点 1.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用种子繁殖后代的。 2.不同植物的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各不相同。 3.播种前,挑选那些饱满的、没有受过损伤的种子的过程叫选种。 4.种子里面有什么?(图) 5.观察植物的种子,可以借助放大镜。 6.“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但不是只有春天才能播种。 7.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叶,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根的生长速度很快。 8.植物的根的作用: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还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9.植物的绿叶的作用: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叶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 10.绿色开花植物如凤仙花的身体由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个部分(器官)组成。 11.植物的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温度、土壤和适宜的水分等条件。 12.植物的茎的作用: 具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和养料的作用。 能从下到上将根吸收的水分和矿物质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从上到下将植物制造的养料运输到植物的各个部分。 13.我们给植物浇水一般往土壤里浇,因为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 14.植物生长发育不仅需要水分,还需要养料,养料是由叶子制造出来的。 15.什么是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是叶利用水分和二氧化碳依靠阳光提供的能量,制造氧气和养料。 16.多数植物可以自己制造食物---养料。 17.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绿色植物可以更新空气。后来,实验证明这是植物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的结果。 18.绿叶是植物的食品加工厂。

19.将一盆植物和一个老鼠放在一个空气不流通的密封容器中在阳光下照射,小老鼠为什么没有被憋死? 植物的叶子利用水分和小老鼠呼出的二氧化碳,依靠阳光的能量,制造出养料植物自身吸收,制造出氧气供小老鼠呼吸,往复循环,所以不会被憋死。 20.植物的叶子和幼小的茎为什么大部分都是绿色的?因为含有叶绿素。 21.生长了四周的凤仙花的叶子在植株上的分布有什么特点?这样分布有什么好处? 答:叶子都是平展的,交叉生长,伸向四面八方;这样分布能最大限度地接受阳光。 22.植物茎在不同生长阶段外部形态不同,不同时期的茎生长速度也不同。 23.凤仙花的果实是由花的一部分发育而成的。 24.果实中有种子。 25.一粒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下能发育成一株植物,并结出许多种子。 26.植物在生长过程中需要阳光、土壤、适宜的水分和温度等条件。 27.风仙花出土时长有的第一对叶片是由种子的子叶发育来的; 第二对和以后的叶子是由叶芽(胚芽)发育来的,称为真叶。(图) 28.种子萌发时需要的养料来自于种子中的子叶所储存的养料,真叶出现以前,幼苗生长所需的养料依然主要来自于子叶。绿色的茎和浅绿色的子叶,也可进行微弱的光合作用,提供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等到真叶长出后,植物所需要的养料主要是真叶通过光合作用来提供的。 29.植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绿色开花植物一生中会经历种子萌发、幼苗期、营养生长期和开花结果期。 30.凤仙花的果实大约有二十多个,每个果实中大约有十几粒种子。 31.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花要经历(花开花谢)的过程,花(凋谢)后结果。 32.花包括(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部分。(图) 33.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研究植物根的作用,请写出实验需要的材料和实验步骤。实验材料:试管、水、植物油、带根的植物、记号笔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 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 ③在水面上滴些植物油,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在水面处做好标记。 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实验现象:我发现试管中的水在慢慢(减少)。 实验结论:植物的根(具有)吸收水分的作用。

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大纲

《植物生长与环境》教学大纲 第一部分大纲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目的: 按照教育部对高职高专的教学要求,高职院以培养应用性高等技术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授课内容要讲究针对性和实用性。《植物生长与环境》是种植类专业如园艺、园林、生物技术、农艺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及植物生长发育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技术技能,学会结合当地生产实际,运用所学知识和技术技能解决生产上存在的问题,为后续专业课学习以及将来从事现代农业生产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大纲规定的教学内容把种植类的主要专业基础课《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土壤学》、《肥料学》和《农业气象学》综合在一起,合成《植物生长与环境》。在教学过程中紧扣理论为实践服务的宗旨,把理论讲活,增加学生兴趣;实践教学结合学生将来从事的工作环境,为学生将来学以致用打下基础。 二、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在学习之前应具有一定的普通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知识,是种植类专业学生农作物、蔬菜、果树、花卉类植物栽培学等课程的基础。

三、课程的任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使学生系统掌握种子植物的形态结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了解植物界中各类群的特征及代表植物的形态结构、亲缘关系等植物系统学知识。掌握被子植物分类的一般知识和重要科、属、种的特征,认识当地常见的代表植物,并通过实验和实习,掌握观察、解剖、描述、检索、鉴定植物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学习植物生理过程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重要机理,以及环境因素对各种生理过程的影响和调节作用。研究植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环境、水分、温度、养分之间的机理和关系,将植物、生理、土壤、肥料、小气候有机地交互融合成一个整体。为种植类专业课-栽培学、遗传育种、植物保护等专业课打下理论和技能基础。 本课程参考学时总计160学时(理论教学118学时,实验教学4 0学时),实践实训1.5-2.0周,学时分配参考表见下表。

第九、十章-植物生长生理

重点与难点 重点:(1)细胞发育三个时期的生理特点。 (2)植物生长大周期规律及植物生长的相关性。 (3)影响植物生长的因素。 (4)光形态建成。 难点:光敏色素与光形态建成。 自测题 一、名词解释 1.植物生长 2.分化 3.脱分化4.再分化 5.发育 6.极性7.种子寿命 8.种子生活力 9.种子活力 lO.顽拗性种子 11.需光种子 12.细胞全能性13.植物组织培养 14.胚状体 15.人工种子16.温周期现象 17.协调最适温度 18.顶端优势19.生长的相关性 20.向光性 21.偏下性22.生长大周期 23.根冠比 24.黄化现象25.光形态建成 26.光敏色素 27.光受体28.向性运动 29.感性运动 30.生物钟 二、缩写符号翻译 1.TTC 2.R/T 3.Pr、Pfr 4.Phy I 5.PhyⅡ 6.R 7.FR 8.UV-B 9.BL 10.AGR ll.RGR 12.LAR 13.LM 14.GI 15.RH 三、填空题 1.按种子吸水的速度变化,可将种子吸水分为三个阶段:——、——、——。 2.为使果树种子完成其生理上的后熟作用,在其贮藏期可采用法处理种子。 3.检验种子死活的方法主要有三种:——、——和——。 4.植物细胞的生长通常分为三个时期:——、——和——。 5.种子萌发初期进行——呼吸,然后是——呼吸。 6.有些种子的萌发除了需要水分、氧气和温度外,还受——的影响。 7.在种子吸水的第一阶段至第二阶段,其呼吸作用主要是以——呼吸为主。 8.将柳树枝条挂在潮湿的空气中,总是在——长芽,在——长根,这种现象称为——。 9.组织培养的理论依据是——,用于组织培养的离体植物材料称为——。 10.植物组织培养基一般由无机营养、碳源、——、——和有机附加物等五类物质组成。 11.在组织培养诱导根芽形成时,当CFK/LAA的比值高时,诱导——的分化;当CTX /IAA的比值低时,诱导——的分化;中等水平的CTK/IAA的比值,诱导——的分化。 12.蓝紫光对植物茎的生长有——作用。 13.烟草叶子中的烟碱是在——中合成的。 14.光敏色素有两种类型:——和——,其中——型是生理激活型。 15.光敏色素的单体是由一个——和一个——组成。 16.存在于高等植物中的三种光受体为:——、——、——。 17.光之所以抑制多种作物根的生长,是因为光促进了根内形成——的缘故。 18.土壤中水分不足时,使根冠比值——;土壤中水分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19.土壤中缺氮时,使根冠比值——;土壤中氮肥充足时,使根冠比值——。 20.高等植物的运动可分为——运动和——运动。 21.向光性的光受体是存在于质膜上的——。 22.关于植物向光性反应的原因有两种对立的看法:一是——分布不均匀,一是——分布不均匀。

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激素

节植物生长发育的五大激素 一、教学目标:理解五大类激素的生理作用,存在和产生部位;初步掌握五大激素在农业上的应用。 二、教学过程: (一)、植物激素 植物激素是指一些在植物体内合成的,从产生部位运输到作用部位,并且对植物体的生命活动产生显着的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植物激素共有五类:生长素类、赤霉素类、细胞分裂素类、脱落酸和乙烯。 1.生长素类 (1)生长素的产生。分布和运输生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合成部位主要是叶原基、嫩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生长素的分布大多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位。生长素具有极性运输的特性,只能从植物体的形态学上端向下端运输,而不能倒转。 (2)生长素的生理作用生长素是吲哚乙酸,它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生长素能引起细胞壁松弛软化,促进RNA和蛋白质的合成。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作用具有两重性。一般地,低浓度的生长素可以促进植物生长,而高浓度的生长素则抑制植物生长。植物的不同器官对不同浓度生长素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最敏感,茎最不敏感,芽居中。 (3)生长素在农业生产上的应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有萘乙酸、2,4–D等。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2.赤霉素类 赤霉素是在水稻恶苗病的研究中发现的,引起该病的病菌叫赤霉菌,它能分泌促进稻苗徒长的物质,取名叫赤霉素。植物体合成赤霉素的部位一般在幼芽、幼根、未成熟的种子等幼嫩的组织和器官里。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4.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5.乙烯 乙烯是一种气体激素,它广泛存在于植物各种组织和器官中,在正在成熟的果实中含量更多,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植物的光形态建成

第九章植物光形态建成 一、名词解释 1.光的形态建成 2.光敏色素 3.光稳定平衡 4.隐花色素 5.棚田效应 二、填空题 1.植物中除含有大量的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和花青素外,还含有一些微量色素,已知的有色素、色素和受体。(光敏,隐花,紫外光-B, 2..光敏色素有两种可以互相转化的形式:吸收红光(R)的型(最大吸收峰在红光区的660nm)和吸收远红光(FR)的型(最大吸收峰在远红光区的730nm)。型是生理钝化型,型是生理活化型。(Pr,Pfr,Pr,Pfr) 三、选择题 1. 植物的光敏色素是一种水溶性的色素蛋白二聚体,生色团是一个()。 A. 线状的四吡咯环 B. 环状的四吡咯环 C. 卟啉环 D. 单吡咯环 2. ()的相互可逆反应,可说明该过程由光敏素参与。 A. 红光和兰紫光 B. 红光和白光 C. 红光和绿光 D. 红光和远红光 四、问答题 1. 光受体有哪几种类型?它们参与哪些生理反应? 2. 何为光敏色素?试述其性质和作用。 3. 设计试验,证明光敏色素在植物体内的存在。 4. 试述光敏色素的特点及其在植物成花中的作用。 5. 举例说明种子的需光萌发并论述光在萌发中的作用。 6. 试述光对植物营养生长的作用。 7. 叙述光敏色素的发现过程。 8. 举例说明光敏色素的快反应和慢反应并说明作用机理。

答案: 一.名词解释 1. 光的形态建成:植物依赖光来控制细胞的分化、结构和功能的改变,最终汇集成组织和器官的建成,即以光控制植物发育的过程。 2. 光敏色素:一种对红光和远红光的吸收由逆转效应,参与光形态的形成,调节植物发育的色素蛋白。红光吸收型(Pr,吸收高峰在660nm,生理失活型)和远红光吸收型(Pfr,吸收高峰在730nm,生理激活型)。 3. 光稳定平衡:在一定波长下,具生理活性的[Pfr]和[Ptot]Ψ的比值就是光稳定平衡,用Ψ表示。 4. 隐花色素:植物体内吸收蓝光(波长400~500 nm的光)和近紫外光(UV-A,波长320~400 nm的光)的一类光受体。参与调节、抑制茎的伸长、幼苗去黄化反应,开花的光周期,生理钟及花色素苷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5.棚田效应:指离体绿豆根尖在红光下诱导膜产生少量正电荷,所以能黏附在带负电荷的玻璃表面,而远红光则逆转这种黏附现象。以小时和天数计。 二、填空题 1.光敏,隐花,紫外光-B 2..Pr,Pfr,Pr,Pfr 三、选择题 1.A 2.D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 影响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光照强度、光照时间(光周期)和光的组成(光质)三个方面。 (一)光照强度 1.光强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 ?光照不足,光合作用减弱;植株徒长或黄化;抑制根系; ?植物受光不良,花芽形成和发育不良;果实发育受阻,造成落花落果; ?光照过强,发生光抑制(光破坏);日烧; ?光强对蔬菜品质的双向调节作用:果菜类强光、叶菜类弱光;软化栽培嫌光。 2.光形态建成 由低能量光所调控的植株器官的形态变化称为光形态建成。 ?马铃薯植株在黑暗中抽出黄化的枝条(匍匐茎),但其每天只要在弱光下照射5~10 min,就足以使黄化现象消失,变为正常地上茎。 ?消除在无光下植物生长的异常现象,是一种低能反应,它与光合作用有本质区别。 3.需光度 植物对光强的需求,与植物的种类、品种、原产地的地理位置和长期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有关。 ?原产于低纬度、多雨地区的热带、亚热带植物,对光的需求一般略低于高纬度植物。 ?原生在森林边缘和空旷山地的植物多为喜光植物。

?同一植物的不同器官需光度不同。 ?不同的生育时期需光度也不相同。 (1)根据蔬菜生长发育对光强的要求,可将蔬菜分为: ?强光照蔬菜:饱和光强1500μmol·m-2·s-1左右,西瓜、甜瓜、番茄、辣椒、茄子等。 ?中光照蔬菜:饱和光强800~1200 μmol·m-2·s-1,白菜类、根菜类、黄瓜等。 ?弱光照蔬菜:饱和光强600~800 μmol·m-2·s-1,绿叶菜类、葱蒜类等。(2)根据种子萌发对光的需求不同,将蔬菜种子分为: ?需光种子:伞形花科、菊科 ?嫌光种子:百合科、茄果类、瓜类 ?中光种子:豆类 4.影响光照强度的因素 ?气候条件:如降雨、云雾等。 ?地理位置:纬度、海拔。 ?栽培条件:如栽植密度、行向、植株调整以及间作套种等,会影响田间群体的光强分布。 ?栽培设施: (二)光质 1.太阳光谱 太阳辐射的波长范围150-3000nm,其中400-700nm的可见光约占52%,红外线占43%,而紫外线只占5%。

第七章生长生理(光形态建成)

第七章生长生理(光形态建成) 一、选择题 1、能促进莴苣种子萌发的光为()。 A. 远红光 B. 蓝紫光 C. 红光 D. 日光 2、协调最适温是指()的温度。 A. 短期生长最快又健壮 B. 短期生长次快,但很健壮 C. 生长最快,但不太健壮 D. 生长很慢,但很健壮 3、感性运动方向与外界刺激方向()。 A. 有关 B. 关系不大 C. 无关 D. 不一定 4、种子萌发需要光的植物有()。 A. 大豆 B. 莴苣 C. 苋菜 D. 番茄 5、植物激素()可代替低温促进部分植物开花。 A. IAA B. CTK C. ABA D. GA 6、一般种子在下列温度条件下发芽,其结果是()发芽最好。 A. 21℃ B. 12℃恒温 C. 昼21℃夜12℃ D. 昼12℃夜21℃ 7、树木的冬季休眠是由()引起的。 A. 低温 B. 水分缺乏 C. 光照缩短 D. 落叶 8、紫外线能明显地抑制细胞的伸长生长,使茎矮壮的生理原因主要是促进了植物体内 ()的分解。 A. GA B. CTK C. NAA D. IAA 9、花生、棉花种子含油较多,萌发时较其他种子需要更多的()。 A. 水 B. 氧气 C. 矿质元素 10、由外部一定方向的刺激引起的运动现象,称为()运动。 A. 向性 B. 趋性 C. 感性 D. 生物钟 11、促进莴苣种子萌发和诱导白芥幼苗弯钩张开的光是()。 A. 蓝光 B. 绿光 C. 红光 D. 远红光 12、使种子健壮萌发的温度应()。 A. 低于种子萌发最适温度 B. 略高于种子萌发最适温度 C. 等于种子萌发最适温度 13、红光促进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 A. ABA的含量降低 B. GA的形成 C. 乙烯的形成 D. 生长素的形成 14、产于新疆的哈密瓜比种植于大连的甜,主要是由于()。 A. 光周期差异 B. 温周期差异 C. 土质差异 D. 品种差异 15、在茎的整个生长过程中生长速率都表现出()。 A. 慢-快-慢 B. 慢-慢-快 C. 快-慢-快 D. 快-快-慢

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第一节植物的生长发育与环境 一、植物的生长发育 (一)生长和发育的概念 在植物的一生中,有两种基本生命现象,即生长和发育。生长是指植物在体积和重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变过程。生长是通过细胞分裂、伸长来体现的。发育是指植物的形态、结构和机能上发生的质的变化过程。发育表现为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 (二)生长和发育的关系 区别:生长是植物生命过程的量变过程;而发育是植物生命过程的质变过程。 联系:在植物生活周期中,生长和发育是交织在一起的,二者互相依存不可分割,具有密切的“互为基础”关系。 (三)植物的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 1.概念植物的生长发育又可分为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一般以花芽分化为界限。 营养生长:植物的营养器官根、茎、叶等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它是指以分化、形成营养器官为主的生长。 生殖生长:植物的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等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它是指以分化、形成生殖器官为主的生长。 2.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关系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具有密切关系。营养生长是植物转向生殖生长的必要准备。二者也存

在矛盾,即如果营养生长过旺,必然影响生殖生长,造成植物生长不协调;反之,营养生长不良也会影响生殖生长。只有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协调,植物生长发育才最理想。 二、种子的萌发与环境 植物学中的种子是指由胚珠受精后发育而成的有性生殖器官。作物生产中所说的种子则泛指用来繁殖下一代作物的播种材料,通常包括:(1)由胚珠发育而成的种子;(2)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3)进行无性繁殖的根或茎等营养器官。 (一)种子萌发的过程 1.吸胀种子吸水后逐渐变为溶胶状态,种子便慢慢膨胀。 2.萌动种子胚乳和子叶中贮藏的养料分解转化,用于构成新细胞,使胚生长,出现萌动。当胚根突破种皮,露出白嫩的根尖时,即称萌动(露白)。 3.发芽种子萌动后,胚根伸长扎入土中形成根,胚轴伸长生长将胚芽推出地面,当根与种子等长,胚芽等于种子一半时,称发芽。 (二)种子的萌发的条件 1.种子萌发的内部条件具有生活力的种子或具有完整而健康的胚的种子。 2.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种子萌发所需要的外界条件是:适当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足够的氧气。 三、植物营养生长与环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