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散数学》本科教学大纲

《离散数学》本科教学大纲
《离散数学》本科教学大纲

《离散数学》

本科教学大纲课程编号:140B7030

上海立信会计学院

《离散数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离散数学

英文名称:Discrete Mathematics

课程编号:140B7030

课程类别:学科基础课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C语言程序设计》

开设部门:信息科学系

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

学分:3

总课时:51学时其中:理论教学课时:51学时,实践教学课时0学时

选用教材:邓辉文:《离散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

二、课程性质、目的

本课程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要基础课。其目的是介绍在用计算机进行问题求解时常用的数学模型以及相关的数学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问题抽象能力、推理能力、利用数学模型解决问题的能力。要求学生掌握集合、关系和映射、图、代数系统等几类模型的有关概念、基本理论和一定的应用技巧,了解一些基于这些模型的典型算法,初步掌握通过建立数学模型来解决非数值应用问题的思维方法和基本技术。

三、与其他课程的衔接

为加强离散结构的训练,修完此课程后,可选修数据结构、数据库原理,这样对于集合和图论的应用能加深了解,温故知新。另外,离散数学与计算机网络与通信,以及计算机系统结构等课程关系密切,是本专业其它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的先修课程。

四、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离散数学的基本概念,特别是数理逻辑、图论和代数系统的基本内容,是离散数学的主要组成部分。

2.在讲授基本理论的过程中,应注意引入离散数学的在计算机科学中的应用实例。

3.本课程是一门综合的数学学科,概念抽象,推理严格,因此教学形式以讲授方式为主。

4.有些关键性概念(如图论)的问题可辅以算法描述。

5.条件许可,应利用网络技术进行授课、答疑和讨论。

6.安排必要的作业、习题课与辅导答疑,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

五、教学内容与课时

本课程教学内容与课时分配见下表:

六、课程考核

1.考核方式:考试。

2.考核内容:以离散数学的基本理论、概念、方法为主要内容。3.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

七、参考文献资料

1.耿素云等:《离散数学》(第三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2.李大友主编:《离散数学》,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八、制定与审定签章

本大纲自2007年2月起开始执行。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教学大纲

湖南中医药大学专业课课程教学大纲 《中西医结合精神病学》 一、课程性质和教学目的 本大纲适用中西医临床医学专业。中西结合精神病学是临床 医学的一门分支,是研究精神疾病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表现、疾病发展规律以及中西医结合治疗和预防的一门学科。中西结合精神病学的基本内容包括:精神病学基本概念、精神障碍的症状学、精神障碍的检査和诊断、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各种常见精神障碍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及中西医结合治疗、预防和康复等。通过学习本门课程使学生基本掌握精神疾病基础理论知识、举握精神疾病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和急、危重疾病的处理原则,通过理论、见习和实习使学生基本上具有从事本专业业务工作的实际能力。本课程的先修课程包括“普通心理学”“医学心理学”“神经病学”;后续课程有“行为医学”“临床心理学”“心理治疗”“儿童精神病学”、“神志病学”等。 二、课程目标 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精神病学进展,了解精神疾病的病因及发病机制,掌握精神疾病的分类及诊断原则,举握精神疾病症状学及接触检査精神障碍患考的技能,重点第握脑器质性椿神障碍、精神分裂症、心境障碍、神经症及儿童期精神障碍的临床表现、西医诊断、中医辩证分型方法和屮西医结合治疗预防措施。目标是通过教学提高学生将来在综合医院、儿保、社区全科医学匸作中识别、筛査精神疾病的能力,并促进中医精神病学的发展。 三、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 1?概述:精神病学、梢神障碍、其他相关学科; 2. 脑与精神活动: 3. 精神障碍的病因学: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因素和精神障碍的心理、社会因素: 中医对精神疾病的认识 4. 展望。 【目的要求】 1. 掌握脑的结构,脑的神经化学,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的关系。 2. 熟悉精神障碍的病因、生物学因素、中医的理论解释、心理和社会因素 3. 了解精神障碍的定义与相关医学的联系及展望。 【难度与重点】 1. 教学重点:精神障碍的概念

诊断学教学大纲四川大学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 诊断学教学大纲(供口腔、法医、预防、医检、妇幼、医技、营养等) 四川大学华西临床医学院内科教研室 二O一五年九月 目录

前言………………………………………………………………………………………………绪论………………………………………………………………………………………………常见症状………………………………………………………………………………………… 一、发热……………………………………………………………………………………… 二、疼痛……………………………………………………………………………………… 三、呼吸困难……………………………………………………………………………… 四、咳嗽、咳痰、咯血…………………………………………………………………… 五、水肿、心悸、紫绀…………………………………………………… 六、腹泻、腹痛…………………………………………………………………………… 七、消化道出血……………………………………………………………………………… 八、黄疽………………………………………………………………………………………问诊、书写病历……………………………………………………………………………… 检体诊断………………………………………………………………………………………… 一、基本检查方法及一般状态检查……………………………………………………… 二、头、颈部检查………………………………………………………………………… 三、胸廓、肺部检查……………………………………………………………………… 四、心、血管的检查…………………………………………………………………… 五、腹部检查……………………………………………………………………………… 六、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七、神经系统检查………………………………………………………………………… 八、病历编写及诊断方法概述……………………………………………………………器械检查………………………………………………………………………………………… 一、心电图检查………………………………………………………………………… 二、超声波检查…………………………………………………………………………… 三、实验诊断学(检验系)、血常规检查(讲、习)………………………………… 前言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总学时/学分:40/2.5 理论学时:32实践学时:8 一、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研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又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当代医学和护理学不但关心病变的器官,更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这种趋势在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中显得尤为突出。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各种常见的精神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护理和预防。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学会识别精神症状,熟悉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程序,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及康复护理。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本课程是一门护生必修课程,选用刘哲宁主编的《精神科护理学》教材。本课程的设置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影响,了解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能初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讲课内容以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为主,并讲授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护理等。由于精神科护理需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物-心理-社会全方位的服务于照顾,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相互沟通的技巧,并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为其向精神疾病患者及普通民众提供护理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考核办法 1.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笔试(开卷) 2.成绩构成:理论考试80%,平时成绩20% 二、讲授内容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标 1.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

离散数学代数结构作业部分答案

第四章代数结构(作业) 作业:P86:4、7、9 4、 (1)若a和b是整数,则a+b+ab也是整数,故a*b也是整数,所以运算*是封闭的。(2)任选整数集合中的三个元素x,y和z。则有: (x*y)*z = (x+y+xy)*z = (x+y+xy)+z+(x+y+xy)×z = x+y+z+xy+xz+yz+xyz x*(y*z) = x*(y+z+yz) = x+(y+z+yz)+x×(y+z+yz) = x+y+z+yz+xy+xz+xyz = (x*y)*z 因此,*运算满足结合律。 (3)假设e为(Z,*)的幺元,则有: 任选整数集中的一个元素x,都有 0*x = 0+x+0×x=x且 x*0 = x+0+x×0=x 故0是(Z,*)的幺元。 7、N+上的所有元素都是(N+ ,*)等幂元; (N+ ,*)无幺元; (N+ ,*)的零元为1。 9、(A,*)中的等幂元:a、b、c、d; (A,*)中的幺元:b; (A,*)中的零元:c; a-1 = d,b-1 = b,c-1 不存在,d-1 = a, 作业:P87:12、13、18 12、(A,*)到(N4,⊕4)的同构映射f为: f(a)=0, f(b)=1, f(c)=2, f(d)=3; 或者: f(a)=0, f(b)=3, f(c)=2, f(d)=1; 13、同构映射f为: f(0)=?, f(1)={a}, f(2)={b}, f(3)={a,b};

或者: f(0)=?, f(1)={b}, f(2)={a}, f(3)={a,b}; 18、任选a ∈N +,b ∈N +, 只需证明f(a+b)=f(a)+f(b) 由f 的定义可知:f(a+b)=2a+2b=f(a)+f(b),故f 是(N +,+)到(E +,+)的同态映射。 作业:P96:3,P97:7 3、(1)显然,*运算对Z 是封闭的。 (2) (a*b)*c = (3(a+b+2)+ab)*c = 3((3(a+b+2)+ab)+c+2)+(3(a+b+2)+ab)×c = 3(3a+3b+c+ab+8+ac+bc+2c)+abc = 3(3a+3b+3c+ab+ac+bc+8)+abc a*(b*c) = a*(3(b+c+2)+bc) = 3(a+(3(b+c+2)+bc)+2)+a(3(b+c+2)+bc) = 3(a+3b+3c+bc+8+ab+ac+2a)+abc = 3(3a+3b+3c+ab+ac+bc+8)+abc = (a*b)*c 故*运算满足结合律。 (3)任选a ∈Z ,(-2)*a=a 且a*(-2)=a ,所以-2是(Z,*)的幺元。 所以(Z,*)是独异点。 7、因为1为(A,*)运算的幺元,而且对任意A 的子集A ’,*在A ’上都是封闭和可结合的运算,因此,(A,*)的所有子独异点为(A ’,*),其中A ’必须包含1。即:(A,*)的所有子独异点为: ({1},*),({1,2},*),({1,3},*),({1,4},*),({1,2,3},*),({1,2,4},*),({1,3,4},*),({1,2,3,4},*) P105:3、4、13 3、??????1100b a ×??????220 0b a =??? ?? ?212100b b a a ,a 1,a 2∈{1,-1}, 所以a 1×a 2∈{1,-1},b 1×b 2∈{1,-1}。 故(G,×)是封闭的。 而 (??????1100b a ×??????2200b a )×??????3300b a =??????212 100b b a a ×????? ?3300b a =??????3213 2100b b b a a a ??????1100b a ×(????? ?22 00b a ×??????3300b a )=??????1100b a ×??????323 200b b a a =??????3213210 0b b b a a a 故(G,×)是可结合的。(也可以说因为矩阵乘法是可结合的。)

精神病学历届测试试题

精神病学历届试题

————————————————————————————————作者:————————————————————————————————日期:

答案仅供参考 参照八年制第二版教科书 04级八年制精神病学 名解 1、心因性遗忘(psychogenic amnesia)P26 又名界限性遗忘(circumscribed amnesia),指同以往经历的某一特定时期/阶段有关的记忆丧失。通常这一阶段/时期发生的事件是不愉快的,或与强烈的恐惧、愤怒、羞辱情境有关,具有高度选择性。多见于分离性障碍。 2、钟情妄想(delusion of amor or sexuality)P20 患者认为自己被异性看中、所爱,因而眷恋、追逐对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被洞悉感(即思维播散,thought broadcasting)P20 患者觉得自己的思维即使不讲出来别人也会知道,好似新闻被广播,人人皆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4、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116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认为是病态。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该组疾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较多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有效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 5、自知力insight 指个体对自身精神状况和躯体状况的认识。 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百度) 问答 1、抑郁发作的临表(三低)P149 1.心境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典型病例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特点。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 交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被动、疏懒、兴趣减退、回避社交、“抑郁性木僵”,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认知功能障碍近事记忆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 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导致社会功能障碍。 5.躯体症状睡眠障碍(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入睡,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乏力、食欲减退、性欲减退。 6.其他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一)核心症状 1、抑郁心境(情绪低落) 愉快感丧失,抑郁、悲观、绝望、失去信心。无助感(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无用感、无价值。

教学大纲-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Ⅱ)教学大纲 (非化学类专业用) 四川大学化学学院 绿色化学课程组 2004.10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中、英文):绿色化学(Ⅱ)-1(Green Chemistry(Ⅱ)-1) 课程号(代码):20318620 课程类别:公共选修课 学时:36 学分:2 二、课程的目的和任务 “绿色化学(Ⅱ)”是非化学类(文管等类)本科生的素质教育选修课程,总学时数36学时,一学期完成。 绿色化学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才产生的一门新兴学科,是研究如何节约资源、开发新资源和从源头上消除污染的化学,是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科学技术基础。在大学生中普及绿色化学基本知识,培养绿色化学意识,普及如何利用科学技术实现可持续发展知识,对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十分重要。 本课程面对全校非化学类学生开出,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系统学习绿色化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发展规律。了解如何通过发展科学技术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使用、节约使用和循环使用,以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延长现有资源的使用时间;了解如何通过科学技术的发展实现新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以实现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课程以循环经济和可持续发展思想为主线,通过绿色化学发展的实例的讲解,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普通化学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术,以及如何利用这些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基本技术解决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通过课堂讲授、专题讲座、课堂讨论、演算习题、自学和课程小论文等教学环节达到本课程的教学目的。

三、讲授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10学时) 第一节化学是中心的、适用的、创造性的学科 化学是中心的、适用的、创造性的学科;化学与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由猿到人――火(燃烧化学反应的利用);铜器时代(还原反应的利用);铁器时代(还原反应、合金技术的利用);聚合物时代(聚合反应的发明与使用);可持续发展时代(绿色化学)。 英国的发达与化学,德国的发达与化学,美国的发达与化学,日本战后的发展与化学。 化学与生命科学,疾病的防治,基因工程;化学与信息科学,硅革命与计算机的发展,分子器件,量子计算机; 第二节人类目前面临的环境危机与化学 造成目前人类社会环境问题、资源问题的原因;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社会的影响,全球气候变暖的原因;核冬天的威胁;臭氧层破坏对人类社会的影响,臭氧层破坏的化学本质;光化学烟雾的化学本质;大气污染的化学本质及其危害;酸雨及其危害;生物多样性锐减;森林的破坏;荒漠化。 第三节人类面临的资源问题与化学 能源问题,能源对国民经济和人类社会的重要作用;石油、煤和天然气的有效使用与化学,生物质资源与化学。 其他资源问题,矿产资源,土地资源。 第四节人类面临的健康问题与化学 现代医药的发展与化学,手性分子的概念,治疗目前不治之症的新药的开发与化学,分子修饰的概念及其在药物研究中的应用,减少药

《精神科护理学 》教案:第四章 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教案编号: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 教案 课程名称精神病护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 授课年级2007年级 教案内容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

教师 日期2010 年 3 月9 日 教案概要 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编写时间:2010 年 2 月18 日 温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制

第四章精神科护理基本技能 第一节治疗性护患关系的建立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要求、治疗性沟通的技巧。 (二)熟悉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过程。 (三)了解影响护患关系的相关因素。 二、教学与内容 (一)详细介绍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具体要求。 (二)重点讲解接触患者与建立护患关系的沟通技巧。 (三)一般介绍影响护患交流的相关因素。 第二节精神疾病的护理观察与记录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精神疾病的观察和护理记录。 (二)熟悉精神疾病的观察。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介绍精神疾病护理记录的方式和内容,以及记录的要求。 (二)重点介绍精神疾病观察的内容、方法和要求。 第三节精神科的基础护理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精神科基础护理中安全、日常工作、饮食和睡眠等内容。 (二)熟悉安全、饮食和睡眠护理。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介绍精神科安全、日常工作、饮食和睡眠护理内容。 (二)重点介绍安全、饮食和睡眠护理。

第四节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与管理 一、目的与要求 (一)熟悉精神疾病患者分级护理管理。 (二)了解精神疾病患者的组织和管理。 二、教学内容 (一)重点介绍精神疾病患者各级护理管理具体内容。 (二)一般介绍精神患者的组织和管理。 第五节精神科整体护理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精神科护理评估的方法 (二)熟悉评估的内容 (三)了解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的制定 二、教学内容 自学 第六节精神科康复训练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精神科康复训练方法的种类 (二)熟悉放松训练方法 (三)了解建立康复信念、社会技能训练、学习行为技能训练、职业行为训练的方法。 二、教学内容 自学

(完整word版)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Ⅰ》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11150401(第一临床医学院)、11160601(第二临床医学院)、11480017(附四院)、11490016(附属延安 医院)、11500018(附属甘美医院)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Ⅰ 英文名称:NeurologyⅠ 总学时:28学时(理论授课:22学时;见习课:6学时) 学分:1.5学分 适用对象:临床医学专业(含法语、全科)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习考核(10%)、 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 期中考核(10%)。 《神经病学Ⅰ》是临床医学的一门分支学科,与其他临床学科有着密切联系,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神经病学》教学必须用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和我省的实际、系统阐述本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以培养同学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学习,让学生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同时还要深入研讨病因、发病机理、病理解剖、病理生理等方面的知识,并应用临床实践检验认识的正确性,通知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以达到充分掌握理论知识,并具有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剖问题的能力。 《神经病学Ⅰ》是一门具有高度逻辑性和理论性的临床学科,由于学科发展,专业学科的形成,神经病学、精神病学等已由内科分出成为独立学科,目前神经病学重点讲述神经系

统常见病病因、发病机理、临床表现、诊断及鉴别诊断等。此外,解剖学、病理学、诊断学、免疫学等方面内容也与神经病学课程密切相关,相互渗透,但神经病学教材中仅简要加以叙述,更详细的知识由专业教材加以阐述。总学时数为28学时。理论授课:22学时,见习:6学时。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一、了解: 1.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神经病学,分子生物学,神经影像学。 二、主要教学内容: 1. 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简要说明神经病学发展史及现状。 2. 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各学科的关系及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3. 学习神经病学的目的、态度、方法。 第二章总论 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规检查方法。 二、熟悉:神经系统损害的主要症状与体征。熟悉常用的辅助检查。 三、了解: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与定性诊断原则。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5.0学时。见习课3.0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或关键词:意识障碍,失语症、失用症及失认症,眩晕,感觉障碍,瘫痪,不自主运动,共济失调,反射。 二、主要教学内容:

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日语专业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1 Basic Japanese(1) 课程号:1050188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 学分:8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为零起点的本科日语专业学生而设置。通过一学期的学习,达到使学生对日语的发音、文字、书写、语法、词汇等日语基础知识有一个初步了解及掌握的目的,为其进入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具体要求学生在学期结束时掌握初级语法知识,100个左右的日语汉字,1000个左右单词,能进行简单对话,读写简单句子及文章,即达到日语能力水平考试的4级水平。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第一部分拟用一个月时间(32个学时)教授日语语音知识并进行系统的语音训练,使学生基本掌握日语标准音的发音、声调及语调的基本规律。其余部分即二、三、四单元基本按教学大纲及教材编排,阶梯式教学,使学生逐步掌握日语的四大基本句式,十大格助词,部分助动词、提示助词、副助词及初级句型。每课包括正文、对话文、功能用语、语法词法解释,练习及阅读文。 四、教材 《新编日语》第一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 《新编日语习题集》第一册,陆静华编,上海外教育出版社,1994年5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本教材附有相应的练习册,平时对每一课的练习进行抽检,并以十分制打出分数,各单元作相应的测试,并以百分制打分,二者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百分之十计算。 另外,平时的语音语调操练、背诵、朗读、写作等都将作为考核项目供期末参考。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基础日语-2 Basic Japanese(2) 课程号:10501980 课程类别:必修课 学时:128 学分:8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该课程的设计对象为日语专业第一学年第二学期的本科学生,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完成第一学期约150个学时,掌握基本语音、语法、词汇知识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展语法知识,增加词汇量(400个汉字,1,500个单词),熟练日常会话,具备初级写作能力。总课时在150小时以上。最终水平达到日语能力测试3级。 三、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以教材编排为主要依据,分为四个单元,每单元有五课,每单元最后一课为复习总结。每课仍包括正文、会话文、功能用语、语法、句法、词法、阅读、练习等部分,题材涉及学校、家庭、社会生活诸方面,并兼有日本文化、风俗习惯等内容。教学重点放在语法、词法、句法的讲解上,使学生基本掌握日语所有的格助词、助动词及大部分提示助词、副助词、形式体言、掌握几十种惯用句型。教学进度为每课8学时,单元复习课4学时。 四、教材 《新编日语》第二册周平陈小芬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4年5月 《新编日语习题集》第二册陈静华编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3年11月 五、主要参考资料 六、成绩评定 本教材附有相应的练习册,平时对每一课的练习进行抽检,并以十分制打分,各项各单元作相应的测试,并以百分制打分,二者作为平时成绩占期末总成绩的百分之十计算。 另外,平时的朗读、背诵、写作、情景对话等都将作为考核项目供期末参考。

离散数学结构试题集5-6

一.填空题 1. 群中有唯一的()。 2. 如果群运算是可交换的,则群为()。 3.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A中任意的两个元素x,y,都有x*y∈A,则称 二元运算*在A上是()。 4.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A中任意的两个元素x,y,都有x*y=y*x,则称 二元运算*在A上是()。 5. 设★是定义在有理数集合Q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Q中任意的两个元素x,y,都有x ★y=x +y-x*y,其中*表示普通乘法元算,则二元运算★在Q上是()。(填写可交 互/不可交换) 6.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A中任意的元素x,y,z,都有(x*y)*z=x*(y*z) ,则称二元运算*在A上是()。 7. 设★是定义在非空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A中任意的两个元素x,y,都有x*y=y,则二元运算★在A上是()。(填写可结合/不可结合) 8.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两个二元运算,如果对于A中任意的元素x,y,z,都有(x*y) ★z=(x★z)*(y★z),z★(x*y)=(z★x)*(z★y),则称二元运算★对于*在A上是()。 9.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两个可交换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A中任意的元素x,y,都有x *(x★y)=x, x★(x*y)=x,则称二元运算*对于★在A上满足()。 10.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对于A中任意的元素x,都有x*x=x,则称二元运算 *是()。 11.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在A中存在元素el,对于A中任意的元素x,都有el *x=x,则称el为A中关于运算*的()。 12. 设*是定义在集合A上的二元运算,如果在A中存在元素ol,对于A中任意的元素x,

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神经病学 授课专业:五年制预防医学专业 学分与学时:45学时(理论课30学时,见习课15学时),3学分 一、课程性质和目的 神经病学是一门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症状、诊断、治疗、预后以及预防的一门科学。 本大纲系根据全国高等学校医学规划教材(神经病学)并结合职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的,供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之用。本学科的讲授内容,以现代医学科学的最新成就结合我国资料,系统地阐述神经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及神经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断与防治知识,教学时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地进行讲课与示教,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和独立工作能力。神经系统精细而复杂,学习过程中学生要在结合神经解剖等基础知识的同时,对纷杂的临床表现做出定性诊断及定性诊断。并应有整体观念,注意到患者的全身情况。学生通过学习掌握神经病学的常见病、多发病的病因、临床表现、诊断和防治方法,熟悉各种常用的诊疗操作。 理论课讲授时数及分配总表

二、理论课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第一章绪论 【目的要求】 使学生了解神经病学研究对象与范围,它在临床各科中的地位,如何才能学好神经病学。【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内容】 一、神经病学的研究对象与范围 二、临床神经病学与基础及临床各学科的关系,它在临床各学科中的地位。 三、学习神经病学的方法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及定位诊断 【目的要求】 一、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临床常用的神经系统检查方法。 二、熟悉神经系统解剖及损害时的主要症状与体征。 三、掌握神经系统疾病的定位诊断与定性诊断原则,了解与诊断有关的常用的辅助检查。【教学方法】课堂讲授 【教学时数】8.5学时 【教学内容】 脑神经 1.详细讲解十二对脑神经的解剖及生理。

离散数学结构试题集1-4

第1章 一.填空题 1. 2. 公式P→(Q→R)在联结词全功能集{﹁,∨}中等值形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3. 4. 5. 6. 7. 全体小项的析取式必为____________________式。 8. P,Q为两个命题,则德摩根律可表示为7. 全体小项的析取式必为_________式。 9. P,Q为两个命题,则吸收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0. 设P:我有钱,Q:我去看电影。命题“虽然我有钱,但是我不去看电影”符号化为_____ _______________。 11. 设P:我生病,Q:我去学校。命题“如果我生病,那么我不去学校”符号化为_________ ___________。 12. 13. 14.

15. 设P、Q为两个命题,交换律可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 16. 17. 命题“如果你不看电影,那么我也不看电影”(P:你看电影,Q:我看电影)的符号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18. 19. 20. 21. P:你努力,Q:你失败。命题“除非你努力,否则你将失败”的翻译为_______________ _____。 22. 23. 24. 一个重言式和一个矛盾式的合取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5. 全体小项的析取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 。 26. 命题“如果你不看电影,那么我也不看电影”(P:你看电影,Q:我看电影)的符号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7. 28. 设P:它占据空间,Q:它有质量,R:它不断运动,S:它叫做物质。命题“占据空间的 ,有质量的而且不断运动的叫做物质”的符号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 29.

精神科规培教学大纲(试行)

自贡市精神卫生中心 精神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教学大纲 精神科部分 (试行) 根据《卫生部普通专科培训标准》和《精神科医师培训细则》制定本大纲。 理论教学:60学时,临床实践:2年病区轮转 概论 【目的要求】 掌握精神病学的概念、精神障碍的特点、流行病学 掌握脑与精神活动的关系(脑的结构、脑神经递质与精神活动) 掌握精神障碍的病因学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精神病学的概念、研究范围、任务 精神障碍的特点、流行病学资料、疾病的负担 脑与精神活动(脑的结构、神经递质与精神活动的关系的研究)、脑可塑性与精神活动精神障碍的生物学、心理社会因素 小结、展望(简述) 【学时】 理论教学:2学时 精神障碍的症状学 【目的要求】 掌握精神症状学的概念、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掌握常见精神症状的各种临床表现、以及妄想的特点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精神症状的概念、对精神症状的判断、特点、以及影响因素 感觉障碍(过敏、减退、内感不适)、知觉障碍(错觉、幻觉----概念及表现) 思维障碍(形式障碍、内容障碍)、妄想的特点

注意障碍、记忆障碍、情感障碍、意志障碍、行为障碍(精神运动性兴奋、抑制)自知力 意识障碍 【学时】 理论教学:4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PICU 精神障碍的检查 【目的要求】 熟悉医患关系、 掌握精神检查的一般原则、病史采集、精神状况检查 熟悉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精神科诊断过程、标准化精神检查 熟悉常用评定量表的应用 熟悉精神病历的书写 【主要内容】 讲授内容 医患关系、注意的原则 精神检查中的一般原则、病史采集、精神检查 躯体检查与特殊检查 精神科诊断过程、标准化精神检查和评定量表的应用 【学时】 理论教学:精神检查4学时体格检查2学时、常用量表应用4学时特检相关检查临床应用2学时、检验指标临床意义2学时、MRI临床应用2学时病历书写2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 精神障碍的分类与诊断标准 【目的要求】 熟悉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 了解精神障碍分类系统(国际、国内) 【主要内容】 ICD-10 CCMD-3等精神障碍分类系统 【学时】 理论教学:2学时 实践教学:各精神科病房(含PICU)、心身疾病科

四川大学华西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神经病学教学大纲 (供五年制本科临床、影像医学专业用) 前言 神经病学是医学各专业学生的临床课程之一,对培养医学生的临床知识和临床技能有重要作用,医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掌握程度影响着其它课程的学习。神经病学与其它医学学科有着密切关系,首先与神经解剖、神经生理、神经生化、神经免疫等基础学科互相渗透,互相推动,其次又与其它临床学科密切联系。神经系统的功能紊乱可导致其它系统器官的功能障碍,如丘脑出血常引起消化道溃疡,重症脑病可导致心律失常;而其它系统疾病同样可导致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均可促进脑梗死的发生。因此,神经病学与基础、临床多门学科密切相关。 神经病学是研究神经系统疾病与骨骼肌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病理、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和预防的一门临床学科。学习本学科的目的在于:掌握神经病学的病史采集,神经系统检查法和神经科基本操作技能,掌握神经系统常见病、危重病的诊治原则,熟悉神经病学的定位和定性诊断,了解辅助检查的方法和意义。 本大纲与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由贾建平主编的、全国高等医学院校规划教材《神经病学》第6版配套使用,适用于临床、影像等专业的教学。大纲所列教学内容可通过课堂讲授、实验、自学、讨论、计算机多媒体等方式进行教学。本大纲指出要求学生重点掌握的内容,其它为普通熟悉及一般了解的内容。理论课总学时为30学时。 本课程为考查课,学生理论课考核采用笔答考试方式为主,其成绩可占总成绩的60%。平时成绩占40%。 各章的参考学时分配 章节内容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0.5 第二章神经系统的解剖、生理和病损的定位诊断自学 第三章神经系统疾病的常见症状 4 第四章神经系统疾病的病史采集和体格检查 1 第五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辅助检查 1 第六章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原则0.5 第七章头痛 1 第八章脑血管疾病 6 第九章神经系统变性疾病 2 第十章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2 第十一章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 1 第十二章运动障碍疾病 1.5 第十三章癫痫 1.5 第十四章脊髓疾病 2 第十五章周围神经疾病 2 第十六章自主神经系统疾病自学 第十七章神经-肌肉接头和肌肉疾病 2 第十八章神经系统遗传性病自学 第十九章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疾病自学 第二十章睡眠障碍 1 第二十一章内科系统疾病的神经系统并发症 1 合计30

四川大学本科教学大纲

四川大学本科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高等代数-1 英文名称:Linear Algebra-1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必修课 课程代码:20100850-1 本大纲主笔人:谭友军 面向专业:数学学院各专业 习题课讲义:自编 一、课程学时学分 课程总学时:102学时课程总学分:5学分 习题课总学时:24学时习题课总学分:不单独计学分 二、习题课的地位、作用和目的 习题课在《高等代数-1》的教学过程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是该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习题课的教学,以达到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熟悉线性代数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基本原理及课程简介 《高等代数-1》包括多项式理论、线性方程组理论、矩阵(行列式)理论,是学习线性空间、线性映射(线性变换)、欧式空间及二次型理论的基础。其中,多项式理论包括研究一般数域上的多项式的基本性质;线性方程组理论主要包括一般数域上的线性方程组的解的存在性与结构理论,同时也包括基本的向量空间理论;矩阵(行列式)理论介绍一般数域上的矩阵的基本性质。 四、习题课教学方式及基本要求 习题课的教学是在主讲教师的指导下由助教老师和同学们在课堂上通过讲、练结合的方式进行。主讲教师通过批改部分同学的作业(助教老师批改其余同学的作业),将教材上习题的完成情况反馈给助教;助教老师将补充有一定难度和综合度的例题,以拓宽同学们的思路。同学们应充分认识到习题课的重要性,习题课与主讲课同等重要。 五、实验报告

不要求 六、考核与考试 助教老师根据同学的作业完成情况和参加习题课的情况,向主讲老师提供信息,以便确定同学的平时成绩。不举行习题课的考核与考试 七、基本设备与器材配置(名称及数量) 课堂教学,不需要另外的实验设备与器材 八、习题课内容提要 配合主讲课程的教学进度,合理安排习题课的教学内容。 1.整数与多项式 2.线性方程组 3.矩阵与行列式

精神科护理学教学大纲

1. 掌握精神科护理学的概念 精神科护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精神科护理学 适用专业:护理本科 、说明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 精神科护理学研究对精神障碍患者实施护理的一门学科。它是精神病学的一个重要组 成部分, 又是临床护理学的一个分支。 随着医学教育模式的转变, 当代医学和护理学不但关 心病变的器官,更关注具有社会心理特征的“整个病人” 中显得尤为突出。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各种常见的 精神疾病的病因、 床特点、疾病的发展规律以及治疗、 护理和预防。 熟悉精神科护理的基本技能,学会识别精 神症状,熟悉精神疾病患者的护理程序,了解精神疾病治疗过程、护理及康复护理。 二)课程的教学要求 现、诊断、 治疗和护理等。 由于精神科护理需要为精神疾病患者提供生物 -心理- 社会全方位 的服务于照顾,希望通过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与精神疾病患者及其家属相互沟通的技巧, 并将精神卫生保健知识传递给普通民众, 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素质, 为其向精神疾病患者 及普通民众提供护理服务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考核办法 1. 考核方式:理论考试为笔试(开卷) 2. 成绩构成:理论考试 80%,平时成绩 20% 、讲授内容 第一章 绪论 一)教学目标 2. 熟悉精神科护理学的主要任务 3. 熟悉现代精神科护理工作的内容、特点及精神医学相关的伦理学与法律问题 总学时 / 学分: 40/ 理论学时: 32 实践学时: 8 ,这种趋势在精神科护理学的发展 本课程是一门护生必修课程, 选用刘哲宁主编的《精神科护理学》 教材。本课程的设置 旨在使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了解包括精神因素在内的社会心理因素对人体健康和疾病的 影响, 了解心理治疗的基本知识, 能初步对常见的精神疾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 讲课内容 以精神科临床工作中可能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为主, 并讲授精神科常见的精神疾病的临床表

离散数学结构 第17章 平面图及图的着色习题

典型习题1 习题1. 设G是简单平面图,面数r<12,δ(G)≥3。 (1)证明G中存在次数小于等于4的面。 (2)举例说明,当r=12,其它条件不变时,(1)中结论不真。 提示解本题的思路是,用欧拉公式、握手定理、面与次数的概念等,方法是反证法。(1) 证明: 为了使用欧拉公式,不妨设G是连通的(否则可对它的某连通分支讨论)。 由欧拉公式:n-m+r=2 其中,n,m,r分别为G的顶点数、边数和面数。从而有 r=2+m-n < 12 (已知条件) 解得n > 2+m-12 ① 又由于δ(G) ≥3,由握手定理可得2m ≥ 3n ② 将①代入②得2m ≥ 3n >3(2+m-12)=3m-30 从而得m < 30 ③ 若不存在次数小于等于4的面,则2m > 5r (定理17.4) 再用欧拉公式得2m > 5r = 5(2+m-n) = 10+5m-5n ④ 由②与④又得2m ≥ 10+5m-10m/3 ⑤ 由⑤解得m ≥ 30 ⑥ ③与⑥矛盾,因此必存在次数小于等于4的面。 (2)下图为正十二面体图,它是平面图,面数r=12,δ(G)=3,可是它每个面的次数均为5。由此说明当r=12时,(1)中结论不真。 习题2. 设G是n(n≥11)阶无向简单图,证明G或必为非平面图。 提示参看补图以及定理17.12。 答案证明:用反证法,假设G与都是平面图。 由鸽巢原理(参看第十四章第1节习题课第3题提示)可知, G与的边数中至少有一个≥K n边数的一半。不妨设G的边数

m ≥ 由定理17.12有≤ m ≤ 3n-6 即n2-13n+24 ≤ 0 解此不等式,得到 2 ≤ n ≤ 10 这与n≥11 相矛盾。故G中必为非平面图。 分析其实,当n=9,10时,G和中已经必有非平面图了。 习题3. 证明下图中(1)与(2)均为非平面图。 提示参看库拉图斯基定理和图的同胚。 证明:(1)为了使用库拉图斯基定理,先将顶点标定顺序。见图①所示。 在(1)中取子图如②所示,该图与K3,3同胚,其中2度顶点分别为f和h。由库拉图斯基定理可知,原图不是平面图。

精神病学历届试题

答案仅供参考 参照八年制第二版教科书 04级八年制精神病学 名解 1、心因性遗忘(psychogenic amnesia)P26 又名界限性遗忘(circumscribed amnesia),指同以往经历的某一特定时期/阶段有关的记忆丧失。通常这一阶段/时期发生的事件是不愉快的,或与强烈的恐惧、愤怒、羞辱情境有关,具有高度选择性。多见于分离性障碍。 2、钟情妄想(delusion of amor or sexuality)P20 患者认为自己被异性看中、所爱,因而眷恋、追逐对方。多见于精神分裂症。 3、被洞悉感(即思维播散,thought broadcasting)P20 患者觉得自己的思维即使不讲出来别人也会知道,好似新闻被广播,人人皆知。常见于精神分裂症。 4、精神分裂症(schizophrenia)P116 是一组病因未明的精神疾病,多发生于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感知、思维、情感、行为等多方面的障碍以及精神活动的不协调,大多数患者对疾病缺乏自知力,不认为是病态。患者一般无意识障碍和明显智能障碍。该组疾病起病往往较为缓慢,病程多迁延,呈反复加重或恶化,较多患者最终出现衰退和精神残疾,而部分患者经有效治疗可保持痊愈或基本痊愈的状态。 5、自知力insight 指个体对自身精神状况和躯体状况的认识。 指病人对其自身精神状态的认识能力,即能否判断自己有病和精神状态是否正常,能否正确分析和识辨,并指出自己既往和现在的表现与体验中,哪些属于病态。(百度) 问答 1、抑郁发作的临表(三低)P149 1.心境低落显著而持久的情感低落,抑郁悲观。典型病例具有晨重夜轻的节律改变特点。 2.思维迟缓思维联想速度缓慢,反应迟钝,思路闭塞。临床上可见主动言语减少,语速明显减慢,声音低沉,对答困难,严重者交 流无法顺利进行。 3.意志活动减退被动、疏懒、兴趣减退、回避社交、“抑郁性木僵”,常伴有消极自杀的观念或行为。 4.认知功能障碍近事记忆下降,注意力障碍,警觉性增高,抽象思维能力差,学习困难,语言流畅性差,空间知觉、眼手协调及 思维灵活性等能力减退。导致社会功能障碍。 5.躯体症状睡眠障碍(早醒,一般比平时早醒2-3小时,醒后不能入睡,对抑郁发作具有特征性意义)、乏力、食欲减退、性欲减退。 6.其他人格解体、现实解体及强迫症状。 (一)核心症状 1、抑郁心境(情绪低落) 愉快感丧失,抑郁、悲观、绝望、失去信心。无助感(对自己的现状缺乏改变的信心和决心)、无用感、无价值。 2、兴趣减少或缺乏“不在热心”、“看破红尘”,离群索居。 3、精力减退全身乏力,力不从心。 (二)心理症状群

四川大学结构力学本科教学大纲

结构力学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结构力学(Structural Mechanics) 课程号: 课程类别:选修课 学时: 64 学分: 4 二、教学目的及要求 本课程是土木工程专业必修的一门主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在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的基础上进一步掌握分析计算杆件体系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了解各类结构的受力性能,培养结构分析计算(包括手算与电算)方面的能力,为学习有关专业课程及进行结构设计和科学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的基本要求: 1. 了解结构力学的任务以及与其它课程的关系,正确理解结构计算简图的概念、简化要点和条件,了解杆件和荷载的分类与特点。 2. 理解几何不变体系、几何可变体系、几何瞬变体系、(静力)自由度、约束及其类型等基本概念。正确理解和应用几何不变体系的组成规则(两刚片法则、三刚片法则、二元体法则),对体系进行几何构造分析。掌握体系的计算自由度的概念及计算。 3. 熟练掌握杆件上的荷载与内力的微分关系、增量关系,并用以定性分析和判断内力图的形状。熟练掌握分段叠加法作弯矩图的方法。正确、灵活地选取和画出隔离体图,熟练掌握应用隔离体图及平衡条件计算结构支座反力、内力的方法;熟练掌握静定梁、静定刚架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以及静定平面桁架内力的求解方法;掌握静定组合结构、三铰拱的内力计算和内力图的绘制方法;了解静定结构的力学特征。 4. 理解变形体虚功原理的内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荷载作用下静定结构的位移计算方法(主要是图乘法);掌握静定结构由于温度改变和支座移动所引起的位移计算方法;了解互等定理。 5. 正确理解影响线的概念以及与内力图的区别;熟练掌握静力法作静定梁、刚架和桁架的内力(支反力)影响线;了解用机动法作影响线;会用影响线求移动荷载作用下结构的最大内力。 6. 了解超静定结构的特点和掌握判定超静定结构的次数,充分理解和掌握力法的基本原理,能够熟练的用力法计算超静定结构(梁、刚架、桁架、排架、组合结构和两铰拱)在荷载作用、温度改变和支座移动影响下的内力,并利用结构和荷载特点来简化计算,会计算超静定结构的位移,了解超静定结构内力图的校核方法和力学特征。 7. 充分理解和掌握位移法的基本原理,充分理解转角位移方程中每一项的力学意义,正确判断结构的未知位移数量,能够用位移法熟练计算无侧移刚架和有侧移刚架在荷载作用下及支座移动下的内力计算,会用对称性简化结构计算。 8. 正确理解力矩分配法和位移法的关系及力矩分配法的适用条件,能够正确计算转动刚度和分配系数,用力矩分配法熟练计算多结点连续梁和无侧移刚架在荷载作用下及支座移动下的内力,会用对称性简化结构计算。 9. 理解结构失稳的两种基本形式,掌握静力法和能量法计算结构临界荷载的基本原理,会计算简单杆件结构的临界荷载。 10. 理解极限弯矩、极限荷载的概念,掌握超静定梁的极限荷载的计算方法,了解比例加载时的一般定理。了解用静力法和机动法求刚架极限荷载。 三、教学内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