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管理培训教材

设备管理培训教材
设备管理培训教材

设备管理培训教材

设备,指可供人们在生产中长期使用,并在反复使用中基本保持原有实物形态和功能生产资物质资的总称

工业企业所使用的设备,按在生产中的用途,一般可以分为生产设备和非生产设备两大类。生产设备是指直接用于生产产品的设备,即从原材料进厂后到成品出厂前整个生产过程中所使用的设备;非生产设备是指不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设备,即基本建设、科学试验和管理上所使用的设备。企业生产中所用的机器设备由于企业性质的不同及设备自身用途的不同,其在形状、大小、性能等方面也是不相同的,种类极其繁多。为了设计、制造、管理及工作方便,我们按不同的需要、不同的目的对设备进行分类,最常用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按机器设备的适用范围分类

1.通用机械

通用机械指国民经济各部门中广泛应用的机器设备,如用于制造、维修机器的各种机床,用于搬运、装卸用的起重运输机械,以及用于工业和生活设施中的泵、阀、风机等均属于通用机械。

2.专用机械

专用机械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或行业为完成某个特定的生产环节、特定的产品而专门设计、制造的机器,这些机器只能在特定部门、特定的生产环节中发挥作用,不具有普遍应用的能力和价值。如冶金工业中的冶炼、轧制设备;纺织工业中的纺织机械;地质部门的勘探机械;铁路运输中的机车;水泥行业的回转窑;电石行业的矿热炉等。

※按设备用途分类

这类分类方法应用十分广泛,是各管理部门、生产部门常用的一种分类方法,共分为10类。1.动力机械

动力机械用做动力来源的机械,也就是原动机。如日常机器中常用的电动机、内燃机、蒸汽机以及在无电源的地方使用的联合动力装置。

2.金属切削机械

金属切削机械指对机械零件的毛坯进行金属切削加工用的机械。由于其产品的工作原理、结构性能特点和加工范围的不同,又分为车床、钻床、镗床、磨床、齿轮加工机床、螺纹加工机床、铣床、刨插床、拉床、电加工机床、锯床和其他机床等12类。

3.金属成型机械

金属成型机械指除金属切削加工机床以外的金属加工机械。如锻压机械、铸造机械等。

4.交通运输机械

交通运输机械用于长距离载人和物的机械。如飞机、汽车、火车、船舶等。

5.起重运输机械

起重运输机械用于在一定距离内运移货物或人的提升和搬动机械。如各种起重机、运输

机、升降机、卷扬机等。

6.工程机械

工程机械指在各种建设工程设施中,能够代替笨重体力劳动的机械与机具。它包括挖掘机、铲运机、工程起重机、压实机、打桩机、钢筋切割机、混凝土搅拌机、装修机、路面机、凿岩机、军工专用工程机械、线路工程机械以及其他专用工程机械等。.

7.农业机械农业机械指用于农、林、牧、副、渔业等各种生产中的机械。如拖拉机、排灌机、林业机械、牧业机械、渔业机械等。8.通用机械如国防建设和生活设施中的机械。通用机械指

广泛用于工农业生产各部门、科研单位、泵、阀、制冷设备、压气机和风机等。轻工机械9.轻工机械指用于轻纺工业部门的机械。如纺织机械、食品加工机械、印刷机械、制药机械、造纸机械等。专用机械10.专用机械指国民经济各部门生产中所特有的机械。如冶金机械、采煤机械、化工机械、石油机械等。※按使用性质分类6这种分类是以现行会计制度按使用性质的区别作为基本依据,将机器设备分为以下类:生产用机器设备1. 生产用机器设备指发生直接生产行为的机器设备。如动力设备、起重运输设备、电气设备、工作机器及设备、测试仪器及其他生产用具等。非生产用机器设备 2. 非生产用机器设备主要指企业中福利、教育部门和专设的科研机械等单位所使用的设备。

3.租出机器设备租出机器设备指按规定出租给外单位使用的机器设备。

4.未使用机器设备尚未验未使用机器设备指未投入使用的新设备和存放在仓库准备安装投产或正在改造、收投产的设备等。不需用设备

5. 不需用设备指不适合本单位需要、已报请上级等待调出处理的各种设备。融资租入机器设备

6. 融资租入机器设备指企业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机器设备。

企业设备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通过经济、技术、组织措施,逐步做到对企业主要生产设备的设计、制造、购置、安装、使用、维修、改造,直至报废、更新全过程进行管理,以获得设备寿命周期费用最经济、设备综合产能最高的理想目标。或者可以说设备管理是以设备为研究对象,追求设备综合效率,应用一系列理论、方法,通过一系列技术、经济、组织措施,对设备的物质运动和价值运动进行全过程(从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使用、保养、维修、改造、更新直至报废)的科学型管理。共分三个阶段:1、前期(规划、设计、选型、购置、安装、验收);

2、中期(使用、保养、维修、改造);

3、后期(更新、报废)。

设备管理的内容1、设备的选择评价

这是指企业须根据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原则和生产的需要,正确地选择设备。同时要进行技术经济论证和评价,以选择最佳方案。

2、设备使用

设备使用管理是指针对设备的特点,正确合理地使用设备、安排生产任务。这样,企业可以减轻设备的亏损、延长使用寿命,防止设备和人身事故的发生,减少和避免设备闲置等。

3、设备的检查、保养和修理

这是设备管理方面的中心环节,也是工作量最大的部分。企业要合理制订设备的检查、维护保养和修理等方面的计划,并采用先进的检修技术进行定期检修与保养。

4、设备改造与更新

企业需根据生产经营的规模、产品的品种与质量,以及发展新产品、改造老产品的需要,有计

划、有重点地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与更新。

5、设备的日常管理

(1)主要包括设备的分类、登记、编号、封存、报废、事故处理和技术资料管理等。

(2)设备的封存和迁移。企业对闲置不用或停用三个月以上的设备,应由车间提出计划,经生产部门和设备管理部门审核,报企业领导批准后进行封存。封存的设备应采取防尘、防潮、防锈等措施,并要定期维护和检查。当企业生产工艺改变需要迁移设备时,必须由生产工艺部门提出方案,经设备管理部门审查,企业领导批准后,办理迁移手续后方可迁移。.

)设备的调拨和报废。对本企业已不适用,长期闲置不用或利用率极低的设备应予(3

调出的形式有出企业调出的设备,需报有关部门批准,并做好账务处理后方可调出。调出。租和有偿转让两种。或由于事故造成精度低劣、生产效率低、能源消耗高,由于超过使用年限而结构陈旧、损坏而在经济上、技术上都不值得修复改装的设备,都可报废。企业要报废的设备,通常由并报请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后使用部门提出申请,设备管理部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技术鉴定,方可报废。。由于非正常损坏而导致设备效能降低或不能使用即为设备事故(4)设备的事故处理。

应积极组织抢修,分企业应采取积极有效措施,预防各种事故的发生。当设备发生事故后,凡是人从中吸取经验教训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类似事故的发生。析原因并进行严肃处理,及处理情况要及时向上对重大设备事故为原因所引起的设备事故,应视情节轻重给予处分。级主管部门报告。、积累设备技术资料及加强设备资料的管理设备档案5)设备技术资料的管理。建立(设备安设备进厂验收单、是做好设备管理的重要环节。设备档案一般包括设备出厂检验单、装工程记录单、设备修理卡片、定期检查记录、设备的全套图纸、说明及检修工艺文件等。通过对设备技术资设备档案是保证设备正确使用、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修理的重要依据。从而制订出切合实际的检查修理料的分析,可以掌握设备的技术状况和零部件磨损的程度,计划,预防设备事故的发生。)设备管理的评价指标(6

设备运动过程既然存在物质和价值两种运动形态,就要求从技术和经济两个方面加强对

设备的管理,以求得设备的技术状态最佳和设备的维修费用最经济。

设备管理的分类

设备管理分为自有设备管理和租赁设备管理。自有设备按照设备折旧、使用台班进行自有机械费的核算;租赁的机械费按照租赁时间和单价核算机械租赁费;自有机械使用费、机械租赁费共同构成工程项目的机械费,进行成本核算。

1.自有设备管理

系统根据设备使用计划进行设备的调配,提高设备使用效率,合理调配设备资源,保证工程顺利施工,主要处理现场设备的日常管理及机械费的核算业务。主要包括:使用计划、采购管理、库存管理、设备台帐管理、设备使用、设备日常管理、机械费核算等。

2.设备租赁管理

根据工程预算和整体进度计划,结合自有设备情况制订设备租赁计划,合理调配资源,提高设备利用率,确保工程顺利施工。根据租赁数量、租出时间、退租时间、租赁单价核算租赁费,根据租赁费、赔偿费结合工程项目进行机械料费的核算。主要包括:租赁计划、租赁合同管理、设备进场、机械出场、租赁费用结算等费用结算支付。

设备管理的意义

1.设备管理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

企业内部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完成既定生产经营目标而在企业内部开展的一切管理活等等。现场管理、班组管理、财务管理、设备管理、质量管理、企业的计划管理动,它包括

人们常把加强企业内部管理称作练内功。内部管理水平的高低,体现了企业内功的强弱。内功强,企业抗风雨的能力就强,市场竞争力就强,生存和发展的能力就强。因此,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经常开展各项活动,管理工作常抓不懈,千方百计地提高内部管理水平。在各项基础管理工作中,任何一项管理对于提高企业的综合素质都是非常重要的。而企业内部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只有选择好内部经营管理工作的切人点和突破口,抓住重点,以点带面,才能提高企业的整体素质。设备管理就是企业内部管理的重点之一。

生产设备是生产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基本要素之一,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重要工具和手段,是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物质财富,也是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的物质标志。生产设备无论从企业资产的占有率上,还是从管理工作的内容上,以及企业市场竞争能力的体现上,它都占有相当大的比重和十分重要的位置。管好用好生产设备,提高设备管理水平对促进企业进步与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2.设备管理是企业生产的保证

在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设备管理的主要任务是为企业提供优良而又经济的技术装备,使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建立在最佳的物质技术基础之上,保证生产经营顺利进行,以确保企业提高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增加花色品种,降低生产成本,进行安全文明生产,从而使企业获得最高经济效益。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和市场预测,决定进行产品的生产经营活动。在产品的设计、试制、加工、销售和售后服务等全过程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无不体现出设备管理的重要性。为赢得和占领市场,降低生产成本,节约资源,生产出满足用户需求、为企业创造最大经济效益的高质量的产品,设备管理是保证。设备管理水平是企业的管理水平、生产发展水平和市场竞争能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开发生产先进产品,必须建立在企业具备先进设备及良好的管理水平之上。若疏于管理,用先进设备生产一般产品,会使生产成本增加,失去市场竞争能力,造成极大的浪费;有的先进设备带病运转,缺零少件,拆东墙补西墙,不能发挥全部设备的效能,降低了设备利用率;有的设备损坏,停机停产,企业虽有先进的设备,不但没有发挥出优势,反而由于设备价高,运转费用大,成为沉重的包袱,致使企业债台高筑,生产经营步履维艰。而一些设备管理好的企业,虽然没有国外的先进装备,由于管理水平高,设备运转状态良好、效率高,一样能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市场竞争能力强,企业效益也稳步增长。

设备管理是企业产量、质量、效率和交货期的保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往往是按合同组织生产,以销定产。合同一经签定,即受到法律保护,无特殊情况不能变更,违约将受严厉的经济制裁。如果没有较高的设备管理水平和良好设备运转状态做保证,是不可能很好地履行合同规定的。一旦违约,给企业带来的就不仅仅是经济上的损失,还往往失去市场,对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影响。

设备管理是企业安全生产的保证。安全生产是企业搞好生产经营的前提,没有安全生产,一切工作都可能是无用之功。所以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和部门,无不强调安全生产,紧抓常抓安全生产。安全生产是强制性的,是必须无条件服从的,企业的任何生产经营活动都必须建立在安全生产的基础之上。根据有关安全事故的统计,除去个别人为因素,80%以上的安全事故是设备不安全因素造成的,特别是一些压力容器、动力运转设备、电器设备等管理不好则更是事故的隐患。要确保安全生产,必须有运转良好的设备,而良好的设备管理,也就消除了大多数事故隐患,杜绝了大多数安全事故的发生。

3.设备管理是企业提高效益的基础

企业进行生产经营的目的,就是获取最大的经济效益,企业的一切经营管理活动也是紧紧围绕着提高经济效益这个中心进行的,设备管理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

另一方面简单地说,企业经济效益,一方面是增加产品产量,提高劳动生产效益;提高是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在这一系列的管理活动中,设备管理占有特别突出的地位。提高产品质

量,增加产量,设备是一个重要因素。加强设备管理是提高质量、增产(1)加强设备管理一定增收的重要手段。因此党和政府多次提出贯彻国务院《设备管理条例》,确保设备有良好的运转技术创新,要与企业开展双增双节活动相结合,应用现代技术,开展预防和发现设备故障隐患,对于新设备要充分发挥其先进性能,保持高的设备利用率,状态;对于老设备要通过技术改造和更新,改善和提高装备素质,增强设备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性能,延长设备使用寿命,从而达到提高效益的目的。

(2)提高劳动生产率,关键是要提高设备的生产效率。企业内部多数人是围绕设备工作的。要提高这些人的工作效率,前提是要提高设备生产效率、减少设备故障、提高设备利用率。

(3)减少消耗、降低生产成本更是设备管理的主要内容。原材料的消耗大部分是在设备上实现的。设备状态不好会增大原材料消耗,如出现废品,原材料浪费更大。在能源消耗上,设备所占的比重更大。加强设备管理,提高设备运转效率,降低设备能耗是节约能源的重要手段,也是企业节能降耗永恒的主题。在设备运转过程中,为维护设备正常运转,本身也需要一定的物资消耗。设备一般都有常备的零部件、易损件,设备管理不好,零部件消耗大,设备维修费用支出就高。尤其是进口设备,零部件的费用更高。设备运转一定的周期后还要进行大修,大修费在设备管理中也是一项重要的支出,设备管理抓得好,设备大修理周期就可以延长,大修理费用在整个设备生命周期内对生产成本的影响,所占的比重就可以下降,从而为降低生产成本打下基础。

4、设备管理日常工作的重点是设备的日常保养、维护。如1604皮带输送电机,加油过度,电机内腔半腔是油。

5、西部环保今后设备管理的现场工作重点是润滑、密封。化工生产泄漏主要是腐蚀造成,水泥生产泄漏主要是磨损造成。

设备维修发展概况

设备维修体制的发展过程可划分为事后修理、预防维修、生产维修、维修预防和设备综合管理五个阶段。

事后修理折叠事后修理是指设备发生故障后,再进行修理。这种修理法出于事先不知道故障在什么时候发生,缺乏修理前准备,因而,修理停歇时间较长。此外,因为修理是无计划的,常常打乱生产计划,影响交货期。事后修理是比较原始的设备维修制度。目前,除在小型、不重要设备中采用外,已被其它设备维修制度所代替。.

预防维修折叠第二次大战时期,军工生产很忙,但是设备故障经常破坏生产。为了加强设备维修,减少设备停工修理时间,出现了设备预防维修的制度。这种制度要求设备维修以预防为主,根据零件磨损规律和检查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在设备运用过程中做好维护保养工作,使得设备有由于加强了日常维护保养工作.结果,在设备发生故障之前有计划地进行修理。使设备修理停歇时间大便于做好修理前准备工作,效寿命延长了,而且由于修理的计划性,为缩短,

提高了设备有效利用率。生产维修折叠年1954预防维修虽有上述优点,但有时会使维修工作量增多,造成过分保养。为此,其特点生产维修要求以提高企业生产经济效果为目的来组织设备维修。又出现了生产维修。对生产影响不大的一般设重点设备采用预防维修,是,根据设备重要性选用维修保养方法,同时也可以节一方面可以集中力量做好重要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备

采用事后修理。这样,省维修费用。维修预防折叠人们在设备的维修工作中发现,虽然

《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报告五linux设备管理

《实用操作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5 实验项目名称:设备管理 班级:学号:姓名: 地点:时间:2013 年11 月13 日 一、实验内容 1、添加硬盘,创建二个主分区、一个扩展分区,二个逻辑分区 注意:ide、scsi 提示:分区、格式化、挂载(fdisk,mkfs,mount) 2、查看常见的设备文件有哪些?(ls /dev ) 常见的设备文件:/dev/hd* IDE接口的硬盘(IDE接口的设备) /dev/sd* SCSI/USB设备/dev/cua* 串口设备/dev/lp* 并口设备/dev/tty* 终端设备/dev/consol 控制台设备/dev/eth* 以太网设备/dev/cdrom IDE光驱/dev/fd* 软驱/dev/audio 音频设备/dev/scd SCSI的光驱/dev/ppp PPP设备/dev/isdn* ISDN设备 3、挂载光盘,查看光盘内容创建挂载点要求:以本人姓名缩写为目录mkdir / 目录/设备挂载mount 空格源设备空格挂载点 4、显示管理System-config-display 5、声卡管理System-config-soundcard 6、打印机管理System-config-printer 7、网卡管理System-config-network 二、实验步骤及结果 1.添加硬盘,创建分区; 在启动虚拟机前,在工具栏中点击“虚拟机”,找到“设置”选项,在左面的硬件中找到硬盘,进行硬盘设备添加,这里有IDE和SCSI两种硬盘类型可供选择添加。完成硬盘添加后即可启动虚拟机进入linux系统。在这我添加了容量相同的硬盘设备类型各一;

操作系统实验六_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课程报告实验六设备管理 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

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 该程序中包括: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实验报告内容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图: (2)设备分配 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然后,

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设备管理系统程序设计

《C#程序设计》大作业 题目:设备管理系统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s 学号: 121096143 姓名:朱晓敏 完成日期: 2012/11/6

目录 1 前言 (2) 2 需求分析 (2) 2.1要求 (2) 2.2任务 (2) 2.3运行环境 (2) 2.4开发工具 (2) 3 概要设计与详细设计 (3) 3.1系统流程图 (3) 3.2数据库设计 (4) 3.2.1建立数据字典 (4) 3.2.2数据库详细设计 (4) 4 编码与实现 (5) 4.1分析 (5) 4.2具体代码实现 (7) 4.3界面实现 (16) 5 课程设计总结 (24) 参考文献 (25) 评语及成绩 0

1 前言 设计一个设备管理系统,该系统主要针对设备管理员。系统首先要求用户登录,用户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系统主界面包括设备查询功能及数据维护功能,设备查询功能是按一定的条件查询所需要的设备信息,数据维护主要是通过增加或删除来修改数据。 2 需求分析 2.1要求 (1)用Csharp语言实现程序设计; (2)采用.NET开发工具来设计主窗体和子窗体等; (3)画出系统模块的流程图; (4)完成数据库的设计; (5)界面友好(良好的人机互交),程序要有注释。 2.2任务 (1)设计一个登陆窗体和主窗体,7个子窗体来显示相关信息; (2)管理员必须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和密码,才能进入主窗体进行相关操作; (3)画出所有模块的流程图; (4)完成数据库的设计; (5)编写代码; (6)程序分析与调试。 2.3运行环境 (1)WINDOWS2000/XP系统 (2)Visual Studio 2005编译环境 2.4开发工具 C#: C#(C Sharp)是微软为NET Framework量身订做的程序语言,C#拥有C/C++的强大功能以及Visual Basic简易使用的特性,是第一个组件导向(Component-oriented)的程序语言,和C++与Java一样亦为对象导向(object-oriented)

完整版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办法 1.0 目的 实验室的仪器设备是保证科研工作正常进行的物质条件。为做好本公司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特制定本办法。 2.0 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部门。 3.0 职责 3.1实验室仪器设备,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技术部负责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工作,须指定专人管理本实验室的仪器设备。 3.2实验室仪器设备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在仪器设备的立项、论证、采购、安装、验收、使用、维护直至报废的全过程中,要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经济管理,做好日常管理,使仪器设备在整个寿命周期中充分发挥效益,保证科研工作的需要。 4.0 具体内容 4.1总则 实验室仪器设备的管理,必须贯彻勤俭节约的方针,实行共享,减少不必要的重复,避免浪费,挖掘现有仪器设备的潜力,重视功能开发工作,不断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能力。 4.2设备的划分标准 4.2.1能独立使用且使用年限在一年以上、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形态、单价在500 元以上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800元以上的专用仪器设备列入固定 资产管理范围。 4.2.2单价在200元以上500 元以下的一般仪器设备及单价在200元以上800 元以下的专有仪器设备列入地低值仪器设备管理范围。

4.2.3专用设备是指各种具有专门性能和专门用于的设备,包括各种各样仪器和机械设备等。 4.2.4 调拨、捐赠的仪器设备,符合上述规定的亦列入固定资产管理。 4.2.5 自制设备属固定资产的,应按需要的材料、配件成本和加工费计价,经技术部验收合格,按固定资产管理。 4.3仪器设备的计划审批程序 4.3.1经费预算,技术部在年度末根据科研、生产等实际需要,提前做出 下 一年度所需经费预算,报采购部汇总后统一向财务部递交仪器设备经费预 算,最 后由公司根据财力情况确定设备经费预算后,技术部开始编制下一年度设备计划。 4.3.2仪器设备计划,设备预算计划经技术部审核通过并签字盖章后上交采购部,经总经理审核通过后,由采购部进行采购。 4.3.3实验室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在购置前必须进行可行性论证。实验室提出的申请计划中必须包括购置理由、效益预测、选型论证、公司内相同仪器设备台套数、安装和使用条件等。 4.3.4仪器设备进入采购环节必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经过公司采购批准立项。 2)设备经费、安装配套经费已全部落实。 3)设备负责人明确。 (4)大型精密贵重仪器设备,必须做出可行性论证结论,填写统一规定的文件、表格,并经领导批准。 (5)自制设备,订购非标准设备,必须具备经过讨论且领导批准的正规的设计图纸和完整的技术文件资料。 4.3.5编制原则,设备计划的编制必须以科研和生产的实际需要为基础认

操作系统实验七设备管理实验(广西师大)

操作系统课程实验 年级2012级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应用型)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黄玲 日期2013年12月26日

实验七、设备管理实验 一、关键问题 1、实验目的 观察Linux下U盘的访问;理解设备虚拟分配技术。 2、实验环境 Ubuntu8.0或者以上,Eclipse集成开发环境 3、实验内容 3.1观察Linux下的U盘访问 从键盘获得符号串,写入磁盘文件,然后读取该文件。 3.2设备管理模拟实验要求:设计一个SPOOLing输入模拟系统。提示:输入井设计成结构体数组,每块存放一个输入文件内容。三个用户进程与一个后台输入进程并发执行,后台输入进程接受用户键盘输入的文件到输入井,每个用户进程从输入井获取输入数据。 老师所给的例子为为利用内存SPOOLing输入模拟系统,而问题的关键就是如何参考spoolout()设计spoolin()以及修改用户进程usepro()和输入#进程spoolsever()。 二、设计修改思路 spoolout()进程:键入要输入的用户id,如果用户输入文件未完成则键入文件内容,将文件内容mybuf发到输入井。 spoolsever()输入#进程:登记输入请求块,将缓冲区mybuf的数据送入输入井well。若成功送入,返回TRUE,否则返回FALSE。 usepro()用户进程:遍历输入请求块如找到该用户的输入请求,将输入请求块的数据送入用户缓冲区userbuf,并在屏幕输出userbuf。 三、实现修改的关键代码 #include #define WELLSIZE500//输入井的大小 #define FALSE0 #define TRUE1 //进程控制块 struct { int id;//进程标识数 char status;//进程状态,'e'为执行态,'c'为完成态。 int bufflag;//用户缓冲区userbuf空闲标志:FALSE为无数据,TRUE为有数据。 int filec;//本进程需要输出的文件数(用户指定) }pcb[4];//pcb[0]为SPOOLing进程,pcb[1]、pcb[2]、pcb[3]为3个用户进程

操作系统实验 设备管理汇总

操作系统实验 名称实验六设备管理 姓名 专业 学号 日期 2015年12月01日指导老师

一、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二、实验内容与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该程序中包括: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 三、实验原理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 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 设备类表设备表 控制器表通道表 设备队列队首指针。凡因请求本设备而未得到满足的进程,其PCB都应按照一定的策略排成一个队列,称该队列为设备请求队列或简称设备队列。其队首指针指向队首PCB。在有的系统中还设置了队尾指针。 设备状态。当设备自身正处于使用状态时,应将设备的忙/闲标志置“1”。若与该设备相连接的控制器或通道正忙,也不能启动该设备,此时则应将设备的等待标志置“1”。

与设备连接的控制器表指针。该指针指向该设备所连接的控制器的控制表。在设备到主机之间具有多条通路的情况下,一个设备将与多个控制器相连接。此时,在DCT中还应设置多个控制器表指针。 (2)设备分配 1)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 2)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 3)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 4)然后,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设备分配程序的改进 增加设备的独立性:为了获得设备的独立性,进程应使用逻辑设备名I/O。这样,系统首先从SDT中找出第一个该类设备的DCT。若该设备忙,又查找第二个该类设备的DCT,仅当所有该类设备都忙时,才把进程挂在该类设备的等待队列上,而只要有一个该类设备可用,系统便进一歩计算分配该设备的安全性。 四、程序流程图

设备管理系统(论文+开题报告+源码)

目录 前言―――――――――――――――――――――――摘要―――――――――――――――――――――――第一章系统需求分析 第二章系统设计 2.1系统方案确定 2.2系统功能实现 第三章怎样开发一个人事工资管理系统? 3.1 编程环境的选择

3.2 关系型数据库的实现 3.3 二者的结合(DBA) 第四章 Visual basic下的控件所实现的功能 4.1实现菜单选项 4.2 实现工具栏 4.3 帮助 第五章系统总体规划 5.1 系统功能 5.2 流程图 第六章系统具体实现 6.1 用户界面的实现 6.2 数据库的实现 第七章结束语 第八章主要参考文献 第九章程序源代码、各功能模块的程序流程图 --------------前言-------------- 设备管理信息系统是一个企事业单位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企事业单位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设备管理信息系统应该能够为用户提供充足的信息和快捷的查询手段。但一直以来人们使用传统人工的方式管理设备的信息,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保密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都带来了不少的困难。本论文主要介绍的是设备管理信息系统的整个设计过程。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应用于各大领域,并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在固定管理系统亦是如此。以往设备员由于缺乏适当的软件而给其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本论文所介绍的便是一个设备管理信息系统,以方便在设备安排和设备管理信息上的工作任务。 该系统适用于普通设备的管理,在使用上力求操作容易,界面美观,另外,本系统具有较高的扩展性和可维护性,可能在以后需要的时候进行软件升级。 整个系统的开发过程严格遵循软件工程的要求,做到模块化分析、模块化设计和代码编写的模块化。 作为计算机应用的一部分,使用计算机对设备信息进行管理,具有着手工管理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例如:检索迅速、查找方便、可靠性高、存储量大、保密性好、寿命长、成本低等。这些优点能够极大地提高设备管理信息的效率,也是企业的科学化、正规化管理,与世界接轨的重要条件。 --------------摘要--------------

实验10 操作系统设备管理

实验10 操作系统设备管理 一、按课本第139页【实例分析4-7】内容熟悉设备管理器界面。(若课本没带,打开我的电脑-右键-管理-设备管理-查看相应设备。)记录你使用的电脑的处理器、磁盘存储器等的型号分别是什么。二、学习如何在Microsoft Windows XP 中如何使用设备管理器管 理设备。 使用设备管理器管理设备 设备管理器提供一个图形视图,可显示计算机上安装的硬件以及与硬件关联的设备驱动程序和资源。在设备管理器上,可以集中更改配置硬件的方式以及更改硬件与计算机微处理器交互的方式。 使用设备管理器管理设备及其驱动程序需要拥有下列权限,系统管理员被授予了所有这些权限:?加载/卸载驱动程序权限。 ?向system32\drivers 目录复制文件所需的权限。 ?向注册表写入设置所需的权限。 设备管理器具有下列功能: ?确定计算机上的硬件是否工作正常。 ?更改硬件配置设置。 ?标识为每个设备加载的设备驱动程序,并获取每个设备驱动程序的有关信息。 ?更改设备的高级设置和属性。 ?安装更新的设备驱动程序。 ?禁用、启用和卸载设备。 ?重新安装驱动程序的前一版本。 ?找出设备冲突并手动配置资源设置。 ?打印计算机上所安装设备的概要信息。 通常,设备管理器用于检查计算机硬件的状态以及更新计算机上的设备驱动程序。如果您是高级用户并且通晓计算机硬件知识,则可以使用设备管理器的诊断功能来消除设备冲突和更改资源设置。 要访问设备管理器,请使用下列任一方法: ?单击开始,单击运行,然后键入devmgmt.msc。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单击管理,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 ?右键单击我的电脑,单击属性,单击硬件选项卡,然后单击设备管理器。

操作系统实验六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课程报告 实验六设备管理 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

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该程序中包括: 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 实验报告内容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图:(2)设备分配 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

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然后,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2、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 设备分配: 设备回收: 3、程序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alse 0 #define true 1

JAVAEE课程设计 之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软件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书 课程名称 Java高级框架应用开发 设计题目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 专业班级软件工程10-6班 学号1020010627 姓名萧翎 指导教师郭鹏飞 2013 年 1 月

目录 1 设计时间..............................................................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设计目的.............................................................. 错误!未定义书签。3设计任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 设计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需求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1总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2具体目标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3系统数据建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4系统功能建模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1.5数据字典 ...................................................... 错误!未定义书签。 4.2总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3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4.4运行与测试 ...................................................... 错误!未定义书签。 5 总结与展望.......................................................... 错误!未定义书签。附:系统程序主要代码 ......................................... 错误!未定义书签。参考文献.................................................................. 错误!未定义书签。成绩评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c语言程序设计实验设备管理系统-百度文库

本文由导员0000贡献 doc文档 课程设计报告书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班学姓
级:号:名:
0909方 0909-1 20096409 王晶康亚男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石家庄铁道大学四方学院
二零一零年七月十五号
1
课程设计报告内容
1. 选择题目
题目:实验设备管理系统题目:实验设备管理系统 2. 内容摘要
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典型的设备信息管理系统,要求能为学校实验摘要:室管理提供信息化动态化的管理,方便实验室设备管理工作,提高设备管理质量和使用效率。而且系统应符合设备管理的有关规定,包括新设备的申请、购买确认、新设备信息录入、旧设备维修和报废及用户管理等。能满足日常工作的基本需要,并达到操作过程中的直观、方便、实用、安全等有关要求。实验室设备管理系统是一个典型的信息管理系统,采用面向对象的分析方法,给出系统的基本结构?设计特色?设计模型及实现途径,并且对系统的开发技术进行研究?本系统是一个为适应对学校实验室设备管理的迫切需求而设计开发的软件系统。
3. 索引关键词
关键词:结构体、文件、数组、函数
4.目录目录
目录……………………………………………………………目录题目要求………………………………………………………3 题目要求设计思想……………………………………………………3-4 设计思想系统完成及功能系统完成及功能……………………………………………… 4 界面设计……………………………………………………4-5 界面设计
2
核心算法及说明………………………………………….5-11 核心算法及说明结论…………………………………………………………11 结论考资料………………………………………………………12 考资料后记…………………………………………………………12 后记附录………………………………………………………12-13 附录
5. 正文
包括课程设计的要求,设计思想,系统完成的功能,及界面设计,核心算法及说明,和结论几部分,正文必须从页首开始。。
5.1 课程设计题目要求
实验设备信息包括:设备编号,设备种类(如:微机、打印机、扫描仪等等),设备名称,设备价格,设备购入日期,是否报废,报废日期等。主要功能:主要功能: 1、能够完成对设备的录入和修改 2、对设备进行分类统计 3、设备的破损耗费和遗损处理 4、设备的查询要求:使用二进制文件方式存储数据,系统以菜单方式工作
5.2 设计思想

常用设备管理操作实验

实验一常用设备管理操作 一、实验目的: 掌握通过console登录设备 掌握修改设备名称 掌握显示、修改系统时间 掌握四种命令视图 掌握查看版本、当前配置、接口信息 二、实验描述及组网图: 三、实验步骤: 实验任务一: 使用console口进行设备的连接 1、通过console口将pc机与交换机或者路由器相连。 2、通过超级终端进行连接: 首先,通过【开始】|【所有程序】|【附件】|【超级终端】启动超级终端程序并创建一个新连接,输入一个连接的名字。 3、选择所用的通讯串口(com)

注:com口信息在“我的电脑”“管理”下的设备管理器中查看到。 4、设置属性参数,在串口属性中设置波特率为9600,参数位为8,奇偶校验为无,停止位为1,流量控制为无。(可以使用“还原为默认值”就能完成参数配置)。 5、设置好参数后,直接点击【确认】,就可以进入到如下的设置界面。就可以对设备进行配置。

实验任务二: 掌握四种命令视图 1、进入用户试图: 如上图,通过console口登录到设备上的时候就进入了用户视图。 在这个视图中使用的是用来查看设备启动后基本的运行状态和统计信息的命令。 2、进入系统视图 system-view [H3C] 在这个视图下配置系统全局通用参数。 注:使用键系统可以自动补全命令 sys 按键自动补全 如果有多个一这样的字母开头的命令则按键会逐个的出现在屏幕上。 system-view 3、路由协议视图 在这个协议下能够配置路由协议参数。路由协议的大部分参数都在此视图下配置。 根据使用的不同的路由协议进入该视图的命令也不同,例如使用rip协议则通过[H3C]rip [H3C-rip-1] 如果使用ospf协议则使用 [H3C]ospf [H3C-ospf-1] 4、接口视图 在这个视图下可以配置接口参数:在interface后面加上接口名称 [H3C]interface Serial 0/2/0 [H3C-Serial0/2/0] 5、用户界面视图 在这个视图下可以配置登录设备的各个用户属性

操作系统实验五文件和设备管理

宁德师范学院计算机系 实验报告 (2014—2015 学年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操作系统 实验名称实验五文件和设备管理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非师)年级2012 级 学号B2012102147 姓名王秋 指导教师王远帆 实验日期2015-06-9

实验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Windows 2000 提供的文件与文件夹加密、磁盘配额管理、进行磁盘清理、执行备份操作、使用CHKDSK维护文件完整性和整理磁盘碎片等功能进行操作: (1)熟悉Windows 2000 的文件系统。 (2)明确应用NTFS文件系统的积极意义。 (3) 掌握优化Windows 2000 磁盘子系统的基本方法。 (4) 进一步理解现代操作系统文件管理知识。 实验设备(环境): (1)一台安装有Cygwin Terminal 的计算机 (2)Windows XP 操作系统 (3)VC++6.0 实验内容: (1)文件系统的了解和管理操作 (2)磁盘设备的了解和管理操作 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及分析: 步骤1:阅读“背景知识”,请回答: 1) Windows 2000 支持哪三种主要的文件系统: a. 文件分配表(File Allocation Table ,FAT) 文件系统(FAT16) b. 保护模式FAT文件系统(FAT32) c. Windows NT 文件系统(NTFS) 2) NTFS文件系统只能用于哪些操作系统环境: NTFS卷标只能为Windows NT 、2000 和XP操作系统所访问。 步骤2:登录进入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 步骤3:加密文件或文件夹。 为加密文件或文件夹,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1) 在“Windows 资源管理器”中,右键单击想要加密的文件或文件夹,然后单击“属性”命令。 2) 在“常规”选项卡上,单击“高级”按钮。

设备管理系统任务书(参考Word)

数据库应用系统设计与实践课程设计任务书 学院名称:数学与计算机学院课程代码:_______8424141__________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年级: 09 一、设计题目 设备管理系统 二、设计目的 学生根据所学的数据库原理与程序设计的知识,能够针对一个小型的数据库管理系统,进行系统的需求分析,系统设计,数据库设计,编码,测试等,完成题目要求的功能,从而达到掌握开发一个小型数据库的目的。 三、具体要求及应提交的材料 具体要求: 1.主要数据表 设备明细帐表,设备使用单位代码表,国家标准设备分类表等。 2.功能模块 1)实现设备的录入、删除、修改等基本操作。 2)实现国家标准设备代码的维护。 3)能够对设备进行方便的检索。 4)实现设备折旧计算。 5)能够输出设备分类明细表。 6)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 应上交的材料:

1、课程设计报告 2、程序源代码清单 四、主要技术路线提示 1.仔细阅读设计指导书内容,认真掌握任务要求 2. 需求分析 3.概念结构设计 4.逻辑结构 设计 5.物理结构设计 6.编码. 五、进度安排 1.第一周完成系统分析和设计 2.第二周完成程序开发,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六、推荐参考资料(不少于3篇) 1、《软件工程概论》张海藩清华大学出版社 2、《实用软件工程基础》陈明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3、《数据库系统概论》萨师煊,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5月第 3版 4、数据库基础与应用-SQL SERVER2000, 成先海, 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2003 指导教师签名日期年月日 系主任审核日期年月日 (注:文件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请预览后才下载,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

操作系统习题集之设备管理(含答案)

操作系统习题集之设备管理 来源:北大的MSE:有关计算机的一些辅导资料 日期:2010-12-5 第5章输入输出设备第6章管理 学习重点: (1)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设备分类和使用特点:按输入输出传送方式分为字符型设备和块设备;按资源特点分为独享设备、共享设备和虚拟设备;按设备硬件物理特性分为顺序存取设备、直接存取设备;按设备使用分为物理设备、逻辑设备和伪设备。 (3)设备I/O方式:询问、中断和通道技术。 (4)设备分配技术和管理:设备分配算法按先来先服务和优先级队列。 (5)缓冲技术: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和缓冲池等。 (6)虚拟设备的技术(SPOOLing技术):共享打印机实例。 (7)设备处理程序的功能。 (8)设备处理程序特点和编制内容(设备标题、数据存储和局部过程、策略过程、中断过程、命令处理子程序)。 教学要求: (1)理解设备管理的任务和功能。 (2)熟练掌握设备分类及其特点,设备的I/O方式。 (3)了解外部设备的安装。 (4)掌握输入输出设备的分类设计方法。 (5)理解使用缓冲技术的目的和缓冲区的设置方式。 (6)了解SPOOLing系统的功能和实现思想。 (7)了解输入输出设备处理程序的编程要点。 (8)了解I/O控制过程。 习题 1、从资源分配的角度看,可以把设备分为独占设备和共享设备。打印机属于独占设备,而磁盘属于共享设备。 2、虚拟设备是通过SPOOLing技术把独占设备变成能为若干用户共享的设备。 3、通道是一个独立于CPU的专管输入输出的处理机,它控制外设或外存与内存之间的信息交换。 4、缓冲区的设置可分为单缓冲,双缓冲,多缓冲和缓冲池。 5、在UNIX系统中,键盘、终端、打印机等以字符为单位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设备称为字符设备;而磁盘、磁带等以块为单位组织和处理信息的设备称为块设备。 6、在多道程序环境中,用户程序的相对地址与装入内存后的实际物理地址不同,把相对地址转换为物理地址,这是操作系统的地址重地位功能。 7、用户编写的程序与实际使用的物理设备无关,而由操作系统负责地址的重定位,我们称之为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 8、在设备管理中,为了克服独占设备速度较慢、降低设备资源利用率的缺点,引入了虚拟分配技术,即用共享设备模拟独占设备。 9、CPU输出数据的速度远远高于打印机的打印速度,为了解决这一矛盾,可采用()。 A.并行技术 B. 通道技术 C.缓冲技术 D. 虚存技术 10、设备管理的目的是为了合理地利用外部设备和[1],设备按照信息的传递特性可分为[2]和[3]。设备管

实验四 设备管理

实验四设备管理 【实验目的】 1)加深对设备管理概念及设备管理中虚拟设备的理解。 2)熟悉设备管理中Spooling技术的主要数据结构和井管理程序,通过一个简单的SPOOLing 系统来模拟实际的SPOOLing输入/输出过程,以掌握这种有用的技术。【实验要求】 调试并运行一个简单的SPOOLing模拟系统,了解SPOOLing 系统的输入/输出处理程序是如何与其它请求输入/输出的进程并发运行;SPOOLing 进程是如何把从输入设备读入的信息送到外存输入井中,或把外存输出井中的信息送到打印机等输出设备上输出。理解模拟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显示的状态和有关参数变化情况的意义。 【实验环境】 具备Windows或MS-DOS操作系统、带有Turbo C 集成环境的PC机。 【实验重点及难点】 重点:理解SPOOLing技术的概念,SPOOLing系统中主要数据结构的设计和信息的流向、井的管理与控制。 难点:实验程序的问题描述、实现算法、数据结构。 【实验内容】 一.阅读实验程序 程序代码见【实验例程】。 二.编译实验例程 用Turbo C 编译实验例程。 三.运行程序并对照实验源程序阅读理解实验输出结果的意义。 【实验例程】 #include #define WELLSIZE 500 井的大小 #define FALSE 0 #define TRUE 1 struct { int id; char status; int bufflag; 输出缓冲区标志,FALSE为空 int filec; 输出文件计数 } pcb[4]; 进程控制块 struct { int reqid; 请求进程标识 int size; 输出文件长度 int addr; 输出文件在输出井中的首地址 } reqblock[10]; 输出请求块 int well [WELLSIZE]; 数组表示的输出井 int userbuf[3] [50]; 用户输出缓冲区 int f[4];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设备管理实现源代码

操作系统课程设计设备管理实现源代 码 1

2

#include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struct PCB{ int id; char name[10]; int size; struct PCB *next; }; struct PCB *running; struct PCB *ready; struct PCB *blocked; struct PCB *q; struct PCB *p; int id=1; int size; char name[10]; ////////////////////////////////////////////////////////////////////////////////////// struct DCT{ //设备 char name[10]; 3

int busy; PCB * occupied; PCB * waiting; struct DCT *next; struct COCT* coct; //上级控制器 }; struct COCT{ //控制器 char name[10]; int busy; PCB * occupied; PCB * waiting; struct COCT *next; struct CHCT* chct; //控制器的上级通道 }; struct CHCT{ //通道 char name[10]; int busy; PCB * occupied; PCB * waiting; struct CHCT *next; 4

操作系统实验六设备管理

操作系统实验六设备管 理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操作系统课程报告 实验六设备管理 学号 姓名 班级 教师 华侨大学电子工程系

实验目的 1、理解设备管理的概念和任务。 2、掌握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并编程实现。 实验内容与基本要求 1、在Windows系统中,编写程序实现对独占设备的分配和回收的模拟,该程序中 包括:建立设备类表和设备表、分配设备和回收设备的函数。 实验报告内容 1、独占设备的分配、回收等主要算法的原理。 为了提高操作系统的可适应性和可扩展性,现代操作系统中都毫无例外地实现了设备独立性,又叫做设备无关性。设备独立性的含义是:应用程序独立于具体使用的物理设备。为了实现独占设备的分配,系统设置数据表格的方式也不相同,在实验中只要设计合理即可。这里仅仅是一种方案,采用设备类表和设备表。 (1)数据结构 操作系统设置“设备分配表”,用来记录计算机系统所配置的独占设备类型、台数以及分配情况。设备分配表可由“设备类表”和“设备表”两部分组成,如下图:(2)设备分配 当进程申请某类设备时,系统先查“设备类表”如果该类设备的现存台数可以满足申请要求,则从该类设备的“设备表”始址开始依次查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登记项,找出“未分配”的设备分配给进程。分配后要修改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把分配给进程的设备标志改为“已分配”且填上占用设备的进程名。然后,把设备的绝对号与相对号的对应关系通知用户,以便用户在分配到的设备上装上存储介质。 (3)设备回收

当进程执行结束撤离时应归还所占设备,系统根据进程名查设备表,找出进程占用设备的登记栏,把标志修改为“未分配”,清除进程名。同时把回收的设备台数加到设备类表中的现存台数中。 2、程序流程图。 主程序流程图: 设备分配: 设备回收: 3、程序及注释。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define false 0 #define true 1 #define n 4 /*宏定义,用于修改设备类型数目*/ #define m 10 /*宏定义,用于修改设备数目*/ struct /*该结构体用于定义设备类表各信息*/ { char type[10]; /*设备类型名*/ int count; /*拥有的设备总台数*/ int remain; /*现存的可用设备台数*/ int address; /*该类设备在设备表中的起始地址*/ }

Java课程设计报告-设备管理系统

JAVA课程设计报告课题名称:设备管理系统

目录 1 项目总体规划1 2 系统需求分析4 2.1用户管理基本功能分析5 2.2设备管理基本功能分析6 2.3数据管理基本功能分析2 3 数据库设计1 4 关键技术和难点1 4.1 数据库连接3 4.2 SQL语句的使用2 5 系统详细设计与实现1 5.1用户管理设计与实现5 5.2设备管理设计与实现6 5.3数据管理设计与实现2 6 项目测试1 7 参考文献1

摘要: 随着社会生产活动中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的监控及其数据的存储越来越重要。 本系统使用JAVA语言,结合实际编写了该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准确操作,完成用户的登录、修改密码、添加用户、删除用户,及设备的添加和删除,设备数据的添加、删除和查询等一系列功能。 关键词: 设备管理系统数据库技术JDBC SQL语句

1.项目总体规划 随着社会生产活动中自动化水平越来越高,设备的监控及其数据的存储越来越重要。数据库技术已经成为现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在计算机信息系统和计算机应用系统的基础和核心。对于任何一个企业来说,数据是企业重要的资产,如何有效利用这些数据,对于企业发展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在工厂中,为了有效管理各种设备及其在运作过程中产生的数据,开发一个方便高效的管理软件是非常必要的。本系统使用JAVA 语言,结合实际编写了该设备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对数据库的准确操作,完成用户的登录、修改密码、添加用户、删除用户,及设备的添加和删除,设备数据的添加、删除和查询等一系列功能。 本系统开始运行时首先进入登陆界面,用户输入正确的用户名及密码后进入主窗体,然后通过点击主窗体的各项菜单进入各项功能。 2.系统需求分析 2.1用户管理基本功能分析 系统中用户需要正确的密码才能获得能录权限,登录之后可以进行一系列数据操作。 其功能定义如图1所示。 图1 2.2设备管理基本功能分析 设备管理可以实现对设备的添加和删除,其功能定义如图2所示。

设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设备管理系统使用手册 目录 一:系统简介 一幢高度智能大厦设备投资少则千万多则上亿,这些设备种类繁多,数量庞大,成千上万个设备分布于智能大厦主楼,裙楼和附楼的每一层楼中,对这些设备的管理,需要用科学高效的方式进行。本系统专用于智能化楼宇设备管理。界面直观明了,操作简单方便,管理科学详尽,该系统将成为贵公司的知识库,可让维护人员专业知识更全面的扩充,使维护工作的管理更周到。提高物业公司的管理水平。它有以下功能: 1.该系统将设备分类为几大类并根据管理者的喜好分成不同的子系统,管理明晰,一目了然。主要包括:楼宇智能系统(BAS),给排水系统,消防系统,照明系统,门禁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电梯系统,停车场系统,办公系统。 2.该系统记录设备最基本的资料,如设备名称,类型,编号,位置等。这是基本的也是重要的资料。鉴于维护人员的换岗频繁,工作交接很难全面完整,新人接手后可能对大厦的设备在哪里都不知道,很难立即着手工作。对于设备编号采用自动编号的方式大大方便了管理。 3.该系统记录每个维护人员的工作内容,任务计划。管理者可方便查询维护人员的维护情况。 4.建立设备相关的资料库,详细介绍设备性能,用途,使用方法,常见故障及解决办法。便于维护人员能即时解决故障。

5. 记录设备相关的资料库详细记载设备厂家,供应商的地址,电话,联系人,原施工单位的地址,电话,联系人等等。 6.详细记载每一设备的维修记录,故障分析,结论,解决方案,以便提供将来参考。 7.管理人员可根据具体情况制定维护计划,系统根据计划提醒维护人员实施并填写日志。 8.系统具有一定程度的智能,如通过邮件提醒管理者哪个设备没按计划进行维护,能为管理者协调工作。若与BMS,BAS 系统结合,可实现即使短信通知管理者。 9.系统具有打印功能,为每年度年检设备打印标签,设备卡,定制打印维护记录。 本系统将对物业公司的设备管理工作更加有条不紊,方便快捷。是智能大厦物业管理的得力助手。 本系统用MICROSOFT VISUAL C++ 开发数据库可用SQL SERVER网络版或ACCESS单机版。 本系统在windows 2000 server ,windows 2000 professional .windows xp professional 下测试可用。 二.安装配置注册 1)。安装要求安装office 2000 中的excel 和aeccess. 单机版将“智能大厦设备管理.exe”解压到硬盘上。直接运行和使用即可。 网络版安装还要求安装SQL SERVER.将“智能大厦设备管理.exe”解压到硬盘上。然后在解压文件里找到文件。在SQL SERVER 里运行查询生成devicemanage数据库。 如果要使用邮件提示,需有邮件系统,或能上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