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规划所需清单

村庄规划所需清单
村庄规划所需清单

村庄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一、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等资料

上位规划主要包括:

镇(乡)域规划、乡镇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其他各种专项规划,如产业规划、农业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防灾规划、文化教育系统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等。

相关文件有:

镇(乡)总体规划、镇五年计划、村庄发展规划设想、村镇体系布局规划相关资料、镇(乡)域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镇(乡)域农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村内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资料、村庄预计实施的工程施工方案及预算,各种相关的专项规划等。

政策法规主要包括:

关于新农村规划的有关政策,如新农村试点、农村建设项目、帮农扶农政策等。

二、图纸资料

1、由政府部门或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描述村域及周边相关环境的卫星影像图

2、由该村所属镇提供的,镇域行政区划

3、由测绘部门提供的,村域的CAD现状地形图,比例为1:10000

4、由测绘部门提供的,村庄的CAD现状地形图,比例为1:1000—1:2000

5、由国土部门提供的,基本农田分布图

6、由土地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规划

7、由水利部门提供的,村庄给水排水系统现状CAD图以及防洪设施设计图

8、由供热部门提供的,村镇供热系统现状图

9、由电力部门提供的,村镇电力系统现状图

三、其他需要提供的规划依据和要求

1、现状、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位置范围;现状、规划基础设施位置范围。

2、是否有地方关于村镇规划的技术规定

3、产业发展资料

耕地草场面积及投入与产出、牲畜的存栏与出栏数;加工业、采掘业、水电业的发展状况;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专业性商店和便民小卖部的数量和规模;农民年(月)均收入与支出、主要的建设项目及其分布、主要的企业和民间组织的规模和职能、各类产业基地的建设情况。

4、旅游业发展资料

旅游资源的分布、数量、类型、经营状况;景区(点)旅游规划资料;游客的数量、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的主要活动及旅游产品的种类;旅游路线的组织。

5、基础设施

1) 道路交通

道路名称道路宽度结构形式

过境公路

村庄主要道路

村庄次要道路

停车场位置、规模

2) 给水及供水方式、供输水设施

水源位置、取水方式、管网布局、给水管长度、管径、重要供水设施

3) 排水

主要排水沟渠断面、标高、布局形式、河道防洪要求、排水管位置、长度、管径、坡度

4) 电力

变压器位置、数量、容量进线电压供电量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农业用电量生活用电量用电负荷

5) 电讯及广播电视

程控交换机位置、数量、容量、电话装机数、电话普及率、国家光缆光纤位置及容量

6、卫生环境设施

厕所位置、数量、面积,公厕类型

垃圾站及垃圾中转站位置、数量、面积

7、防灾工程

消防——消防站位置、人员、车辆,消防给水水源及消火栓等消防设施状况,消防重点保护单位及消防建设情况;防洪——降水与河流水文资料(河流流量、历年平均水位、最高水位)及山洪情况,现状防洪标准,防洪堤、泄洪沟渠、蓄水水库等防洪设施建设资料;抗震——抗震设防标准及抗震专项规划,建筑物、工程设施和设备的抗震能力评估相关资料,地质灾害情况等。

8、生态环境资料调查

环境质量基本情况、三废总排放量,主要污染源分布、有害物质成分、污染范围与强度、发展趋势及治理措施,村庄垃圾、粪便、污水处理情况等。

村庄及周围草地、森林退化面积(历年)、草地、森林覆盖度数据,草场质量、种类等数据。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所需清单

美丽乡村规划设计所需 清单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规划设计所需基础资料清单 一、基本图纸资料 1.用地红线范围控制图 2.红线范围内地形测绘图(精度1:1000以上) 3.县域、镇域总体规划(最新版);村庄发展规划(如果有请提供); 4.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图;暖通、电气管线规划图;建筑资料和图纸 二、地理人文资料 1.区域条件 2.自然条件 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水文 3.社会经济条件 人口(包括户数、人数;人口结构;耕地面积);经济发展状况(村庄总体收入状况、人均收入状况、村镇及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4.公共服务设施 村庄行政办公设施;广场个数及其设施(娱乐、文化、健身)状况;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设施状况,可容纳师生数量等;卫生所或医疗点设施,医疗人员配置。 5.文化相关资料 村庄内是否古迹遗址、寺庙、古树名木,如果有请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地点、规模、现状等);村内存留的民间习俗及村民经常参与的文化形式(如戏曲)。 6产业 村庄的支柱产业及其它产业;村内及周边企业。 7居民住宅 民居风格,格局,以及民居的现状情况。 三、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工程 现状道路状况,路面宽度,路面材质,路面状况,道路长度,道路等级 2.给水工程 村庄的水源与取水点(水库、河流、湖泊);输水设施建设(管道、渠等) 3.排水工程 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雨水、洪水的处理;明沟、明渠所在位置 4.电力工程 照明设施数量、布置与其他状况(如有无损坏、安全状况等);村内供电站分布、供电线路现状,电气的供需状况 5电信工程 有线电话的接入状况、线路布置;无线信号站建设情况;邮政局及邮政站点状况;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建设。 6环卫工程 垃圾中转站点、处理站点和垃圾的处理方式 7其它 天然气、沼气建设和接入情况 四、其它 1.近年来在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取得的成就 2.拟建设的设施占地面积、建筑面积及单位面积造价等

国土空间规划前期专题研究资料收集清单

部门 政府办自然资源 与 规划局 国土空间规划前期专题研究资料收集清单 (矢量数据统一为2000坐标) 资料名称 备 注 2013-2018年政府工作报告(电子成果) 关于本市(区)的纲领性、战略性研究 地方志或关于地方的文字介绍材料 2013-2018年地方统计年 鉴 主要领导有关的重要讲话 第三次国土调查数据成果【基础数据(开发区主区和发展方向区范 围、林地及湿地调查指引图斑(部下发)、采矿权、探矿权审批数据、 历史高标准农田项目(已验收阶段)、历史遗留与自然灾害损毁土地矢量数据数据库、三轮矿规等)、耕地后备资源、初始数据库/阶段成果】; 二调数据库及统计出表(2005、2010、2014-2018年)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最新成 果(全县和各乡镇) 矢量数据正射遥感影像图(遥感数据) 矢量数据地形图(高程数据); 矢量数据数字高程模型(DEM) 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成果矢量数据耕地后备资源调查成果矢量数据农用地分等定级成果、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成果、耕地监测成果矢量数据用地审批资料(2006-2018年建设用地报批红线,新增建设用地台账, 项目用地审批台账,出让台账,划拨台账,土地整治耕地增加减少矢量数据汇总表) 土地综合整治等各类土地专项规划(土地整治、开发、增减挂等)矢量数据 地质图矢量数据地质灾害图及防治方案(地质灾害易发程 度)、矿区污染图件及治理 矢量数据情况 现行市县城市总体规划(2009-2030)(基础资料汇编、实施评估、文 矢量数据本、说明书、jpg、cad)、乡镇总体规划(带坐 标CAD文件) 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矢量数据现行市县旅游总体规划矢量数据

美丽乡村规划基础资料清单

规划设计所需基础资料清单 一、基本图纸资料 1.用地红线范围控制图 2.红线范围内地形测绘图(精度1:1000以上) 3.县域、镇域总体规划(最新版);村庄发展规划(如果有请提供); 4.给水、排水管网规划布置图;暖通、电气管线规划图;建筑资料和图纸 二、地理人文资料 1.区域条件 2.自然条件——包括地形、地质、地貌;气候气象;水文 3.社会经济条件——人口(包括户数、人数;人口结构;耕地面积);经济发展状况(村庄总体收入状况、人均收入状况、村镇及个人的主要收入来源)。 4.公共服务设施——村庄行政办公设施;广场个数及其设施(娱乐、文化、健身)状况;学校(幼儿园、小学、中学等)设施状况,可容纳师生数量等;卫生所或医疗点设施,医疗人员配置。 5.文化相关资料——村庄内是否古迹遗址、寺庙、古树名木,如果有请提供相关资料(包括地点、规模、现状等);村内存留的民间习俗及村民经常参与的文化形式(如戏曲)。 6产业——村庄的支柱产业及其它产业;村内及周边企业。 7居民住宅——民居风格,格局,以及民居的现状情况。 三、基础设施状况 1.道路工程——现状道路状况,路面宽度,路面材质,路面状况,道路长度,道路等级 2.给水工程——村庄的水源与取水点(水库、河流、湖泊);输水设施建设(管道、渠等) 3.排水工程——生活污水和工业污水处理;雨水、洪水的处理;明沟、明渠所在位置 4.电力工程——照明设施数量、布置与其他状况(如有无损坏、安全状况等);村内供电站分布、供电线路现状,电气的供需状况 5电信工程——有线电话的接入状况、线路布置;无线信号站建设情况;邮政局及邮政站点状况;有线电视、广播线路建设。 6环卫工程——垃圾中转站点、处理站点和垃圾的处理方式7其它天然气、沼气建设和接入情况。

规划资料收集清单

实施规划资料收集清单 一、市级部门文字资料部分: 2、市域农业区划及产业规划 3、市域各项专业规划说明书(交通、旅游、环保、电力、电信、燃气、广播等) 4、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 5、市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 6、市志 7、市总体规划(已收到) 8、市近期建设规划 9、市域有关新农村建设的文件 10、农村电网改造规划说明书 精彩文档

二、镇乡收集文字资料清单 1、本镇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计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 2、本镇乡近5年政府工作报告 3、本镇乡近5年统计信息年报表 4、本镇乡土地利用规划说明书 5、上版本镇乡规划资料 6、本镇乡基本农田保护规划和农村电网改造规划说明书 7、镇(乡)志 8、本镇乡上年度农村统计报表 9、本镇乡上年度工作总结和今年工作安排报告 10、本镇乡一、二、三、产业现状及发展思路文字材料 11、其它介绍本镇自然、地理、水文、历史、文化、经济和发展的相关文字资料。精彩文档

三、主要要收集的图纸 1、本市地图或航拍图 2、镇乡域1:10000地形图 3、镇乡域土地利用现状图和规划图(1:10000)jpg电子文件(国土部门) 4、集镇区1:500—1:2000地形图 5、上一轮规划的图纸及电子文件 6、已有的乡村居民点或农房建设、新农村规划设计图纸电子文件 四、与镇乡政府和业务部门交流的主要问题 1、镇(乡)域总人口 2、近 3、5年场镇人口增减情况 3、各行政村总人口、各村居民点个数和规模、 4、全镇(乡)和各村外出打工人员数 5、包括劳务经济在内,本镇(乡)前5位的产业(产品)情况 精彩文档

村庄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word版本

村庄规划基础资料收 集清单

A 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A.0.1 村域辖区范围线。规划面积。 A.0.2 镇(乡)总体规划、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等与对本规划相关的上位规划和专项规划。 A.0.3 历史沿革、自然条件及地理位置。(镇志/统计年鉴) A.0.4 本村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气候等资料。 A.0.5 提供村基本农田分布情况,村域地质灾害评估报告。本村庄建设用地现状,用地性质分类(至小类)。 A.0.6 本村庄现状人口状况(近五至近十年资料)。 A.0.7 本村庄建筑物现状,包括建筑物性质、产权、建筑面积、层数、建筑质量、建筑年代。 A.0.8 本村庄公共设施规模和分布。 A.0.9 本村庄市政基础设施现状情况(包含道路、给排水、供热、燃气、电力、电信、环卫等)。 A.0.10 本村庄历史文化(传说、文化遗迹)、建筑特色、古树名木等资料。 A.0.11 本地区建设工程等造价资料。 A.0.12 本村庄地形图,比例尺为:1:500~1:2000;村域地形图比例尺为1:1000~1:5000。 航拍卫星图。 A.0.13 需与当地甲方即时补充资料(地形图上) ⑴村域界限 ⑵重要水文资料

⑶现状和规划道路情况(名称) ⑷核定工矿、仓储、农副各产业及规模以上林地、果林位置及范围 ⑸核定公共基础服务设施位置范围。 ⑹核定震后保留,新建、拟建建筑位置及规模。 ⑺重要县级以上文物和古树名木保护情况 A.0.14 其他需要提供的规划依据和要求a.是否有地方关于村镇规划的技术规定b.当地政府关于此次规划的相关会议记录(比如产业机构调整的纪要等)。 A.0.15 近期建设项目清单。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文本

.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 文本 武汉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仙桃市人民政府 仙桃市科学发展规划合作领导小组 张沟镇人民政府

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文本 目录 总则 (1) 第一章城镇性质、发展目标与规模 (2) 第二章镇域城乡统筹和新农村建设规划 (3) 第三章镇区规划布局 (7) 第四章镇区用地布局 (8) 第五章综合交通规划 (10) 第六章绿地水系景观规划 (11) 第七章镇区市政公用设施规划 (12) 第八章防灾减灾规划 (13) 第九章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规划 (14) 第十章环境保护规划 (15) 第十一章近期建设规划 (16) 第十二章规划实施 (17) 附则 (18)

总则 一、编制背景 第一条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设置是湖北省委、省政府加快推进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从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全省区域发展的高度出发,做出的战略决策。为了加快仙洪实验区发展,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提出“按照小城市建设规模,在试验区改造建设一批中心集镇”,并选择了仙桃张沟镇、洪湖峰口镇、监利白螺镇为中心镇建设试点镇。根据湖北省委、省政府的指示精神,在省建设厅的要求和指导下,制定了《仙桃市张沟镇城镇总体规划(2009—2030年)》(以下简称“总体规划”)。 第二条“十一五”期间,张沟镇的发展取得了较好成绩,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张沟位于仙洪试验区的“门户”,将承担“先行先试”的发展责任;良好的区位和交通条件,特别是武汉至潜江的城际铁路即将建设,将使张沟成为承接和传递武汉经济向外辐射的重要节点区域;仙桃城区实施“南扩战略”,将使张沟融入城区实现“同城化”发展;以“养蟮”为主的特色农业和初具规模的工业、较好的新农村建设基础,将形成工农互动的发展局面,促进张沟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发展。良好的内、外部条件,为张沟跨越式发展带来巨大机遇。 二、规划指导思想和主要任务 第三条总体规划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抓住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建设和仙洪试验区建设的战略机遇,积极对接仙桃城区“南扩战略”,按照仙桃市委市政府建设“市域副中心”的总体要求,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提升特色农业,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促进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建设江南水乡特色的宜居城镇和“荆楚明珠”。 第四条立足张沟发展的新形势、新格局和新挑战,按照“区域协调、城乡统筹、促进发展、生态优先、集约节约和可操作性”的规划原则,确定本次总体规划的主要任务是: (1)促进张沟镇与周边区域城镇和仙洪试验区的协调互动优势互补,建立区域基础设施共享共建机制,实现区域协调发展; (2)按照“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方针,加强城镇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向农村地区延伸,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3)对接仙桃城区“南扩战略”,突出城镇建设重点和方向,实施“战略空间北移”,合理确定发展规模,优化空间布局,与仙桃城区无缝对接,实现“同城化”发展; (4)全面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和服务能力,按照“市域副中心”的标准培育小城市功能; (5)坚持“工业兴城”,积极承接城南工业园产业辐射,优化产业布局,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 (6)按照“现代化小城市”标准,完善道路交通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解决过境交通干扰和环卫、污水处理、燃气等设施不足的问题; (7)集约节约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彰显江南水乡的城镇特色,促进“两型”社会建设。 三、规划依据、期限与规划区范围 第五条本次总体规划的主要依据是: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村庄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村庄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1、村庄发展的历史沿革、民族构成、工农业特征和自然条件概况性介绍。 2、行政村围的土地的家庭承包发展概况(户均或人均面积、近年来的调整情况、承包地的到期年份)及家庭承包划分图(可示意性)。 3、行政村围的工业的发展概况(工厂名称、资源能源消耗、工人数量、年产值、雇工来源情况、工厂占地面积及位置、污染处理情况)及分布示意图。 4、行政村的村庄建设的简要介绍,个自然村的户籍户数和人口数,以及常年半年以上在家居住的人口数,常年半年以上外出打工人数,在外读大学人数(把户口迁走的、没迁户口的)。对上述情况近5年来的变化提供数据。 5、行政村村庄各项公共设施和公用工程设施详细列表(名称、用地和建筑面积)及简介。 6、需要进行建设和整治的村庄公共设施的位置、名称、建筑面积、层数、实际使用情况。 7、需要进行建设和整治的村庄的基础设施现状(包括道路、给排水、燃气、电力、电讯、环卫等)。 8、行政村围的具有一定特色值得保护的建筑物、构筑物、古树名木的位置即具体资料。

***村庄规划调查问卷 调查日期:2015年月日调查地点:村 庄 个人基本情况: 1.您的性别: 口男口女 2.您的年龄: 口18以下口18~30 口30~40 口40~50 口50以上 3.您的学历: 口无口小学口初中口高中口大专及以上 4.您的职业(可多选): 口务农口养殖/牧业口务工口个体经商口公务员口学生口自由职业 家庭基本情况: 5.您的家庭户籍所在地是: 口本村口本镇外村口乡镇外县口外省市 6.您家户口本上有个人,其中常年居住在本村的有个人 7.您家的住宅面积大约为: 口50平米以下口50~80平米口80~120平米口120~150平米口150平米以上 8.您家的人均年收入约为: 口3000元以下口3000~5000元口5000~8000元口

控规资料收集清单

资料收集清单 1、规划范围1:1000电子地形图、地籍图 2、社会与经济发展情况(近5年统计年鉴,市志); 3、自然地理(地形地貌、气候特征等),包括基本农田范围等; 4、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等相关资料; 5、自然景观与城市特色;历史、文化、风貌等资料; 6、总体规划及近期建设规划对本区域的规划要求,及已批相关规划(如综合交通规划、旅游规划、绿地系统规划等);(电子版) 7、规划范围内编制过的其他规划,如:分区规划、道路交通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以及批准的修建性详细规划 8、规划区人口分布资料,以街道办事处或街坊为单位统计 9、规划区土地批建状况,内容:用地单位、用地性质、用地面积、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规划设计平面图纸、效果图 10、规划区土地经济分析资料:房地产价格、地价等级、土地级差效益、有偿使用状况、开发方式等 11、公共设施现状规模布局及部门发展设想(商业服务、医疗卫生、文化娱乐、文教体育、其他) 12、对规划区有重大影响的近期建设项目情况,如可研报告及方案、铁路、桥梁等 13、现状市政公用设施 14、相关政府工作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及十二五规划资料 15、地方相关城市规划条例及实施细则; 16、规划设想及其他尚需说明情况。

调查提纲: 1、土地使用现状调查,用地参照《城市规划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分至小类(GBJ-137-90);用地权属调研。 2、建筑物现状调查 ■建筑物使用性质调查,重点调查公共设施的分布,包括中、小学、幼托、医院、酒店、银行、邮局、市场、影剧院、图书馆、科研机构、高等教育院校、体育场馆、车站、水厂、污水处理厂、加油站、公交站场、燃气站、变电站、垃圾收集站等 ■建筑物产权、面积、层数调查 ■建筑质量调查:根据建筑层数、建筑年代等参数划分为四类: 一类建筑:多层、小高层、高层框架结构建筑或多层砖混结构且建设年代在5年以内;二类建筑:多层砖混结构且建设年代较新或新建低层框架结构; 三类建筑:低层民宅;多层砖混结构且建设年代较长,低层砖混结构或低层框架且建设年代较长; 四类建筑:危棚简屋或违章搭建的建筑; ■建筑风貌调查照片 ■建筑年代调查:分古代、近代、50-70年代,70年代后四类。 3、土地批租情况调查 已批待建、已批在建的土地状况调查,调查内容:用地单位、用地性质、用地面积、主要规划指标(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高度、绿地率)、规划设计平面图纸、效果图纸。 周边拟规划、规划中及已批规划的项目详细信息(电子版)。

集团项目内部资料收集清单

某项目二手资料收集清单(内部) 某集团负责人: 你们好!首先感谢你们给我们工作的大力支持。 下面罗列的是我们本次工作需要的二手资料清单。这些资料对我们工作的进行将起到很大的作用。因此,麻烦您在百忙之中抽出时间协助我们进行收集整理。 我们希望这些信息有电子文件的最好提供电子版,以利于项目组全体成员查看。 基本资料 1.某集团公司部门经理以上人员简历。 2.某集团公司营业执照复印件、公司章程。 3.某集团公司历史和现状介绍资料。 4.某集团近3年(1999-2002)的经营计划与总结。 5.经审计过的某集团公司近3年的财务报表及附注与相关资料,某集团公司预算与财务管 理与分析方面的制度与近三年的资料,某集团公司与营销公司结算的价格与付款政策。 6.某集团公司组织结构、主要业务流程与工作程序文件、子/分公司设置、工作职责、子/ 分公司管理控制方法、决策权限与程序。 7.某集团设备情况介绍。 8.某集团是否以前请咨询公司做过咨询?如果有,请提供咨询公司咨询的资料 9.某集团拥有的近3年内部刊物和相关行业方面资料(包括国内鞋业、印刷业、以及国外 鞋业)。包括近年来行业的产值、利润、竞争格局、对今后几年的预期。按照地区、时间等不同角度分析统计的资料。 10.国外制鞋行业发展历史、现状。 11.有关我国进入WTO以后国外制鞋产业对国内制鞋产业的影响的报告; 12.某集团公司近3年的重大人事任免和高层人员的兼职情况; 13.某集团公司董事会或总经理办公会关于公司发展、集团公司与下属公司关系的决议; 14.某集团现有战略环境分析、集团战略资源评估、战略目标、战略制定、战略计划、战略 实施方面的信息

(完整版)镇总体规划资料收集清单

镇总体规划收资清 下列的内容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经验总结得出,如有不足,请指正! 相关表格见附表。1、历版总体规划以及其它相关规划的电子版(文字和图纸)2、当地行政区划图(能够显示该城镇在上级区域的地理位置,行政界线明显)3、地方志 ⑴ 气象资料(风玫瑰图)当地主导 风向,风速、日照时数、冰冻深度及 灾害性天气等一些相关记载 ⑵ 水文资料镇域内的河流、湖泊等名称、水位、流量、流速、流向、洪水淹没界线,现有防 洪设施(是否有山洪发生) ⑶ 历史资料主要包括城镇历史沿革、城址变迁、建设区的扩展等资料。 ⑷ 地质资料工程地质:小城镇所在地域的地质构造情况地震地质:小城镇所在地区断裂带 的分布及地震活动情况 4、2013年度政府工作报告5、最近5 年统计年鉴6、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7、城镇经济发展状况(当地各产业的具体概况,特色产业详细说明) (1)包括经济总量及其增长变化情况、整体的产业结构、三产的比例、工农业总产值及各自的比重等,就当地资源状况而言的优势产业与未来发展状况 (2)一、二、三产业的状况 (3)招商引资项目及优惠政策,企业入驻情况,企业类型、产值状况;近期重点建设项目安排 (4)当地工业发展情况8、主要资源及利用价值 ⑴ 自然资源主要涉及到城镇及周边地区的野生动、植物种类与分布,生物资源、自然植 被、城镇废弃物的处置与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⑵ 矿产资源:主要矿产种类、储量、品位、开采条件、分布及目前开发利用情况以 及矿产资源分布图。 ⑶ 旅游资源:主要景点的等级及介绍 9、给排水现有自来水、污水、雨水处理设施数量、位置、管道长度、管径。 10、清洁能源(燃气、沼气等)现状用气气源种类、位置、供气量、气化率;输配气管网分布、管径;燃气其它设施位置、规模。 11、环保镇域及镇区内主要污染源的位置、单位名称、污染物、排放量、污染等级及污染范围

村庄规划资料调查清单模版

樟树村调查清单 1、村庄历史(村志) 2、村庄基本情况 a、区域位置(1、画出樟树村在地图上的范围2、确定樟树村在衡阳市的位置) b、地貌类型及气候、地质类型 c、山脉、河流、地标性建筑 d、村域总面积、各类用地面积及个体户庭院面积、宅基地面积 3、基础设施 a、道路(1、道路等级2、各等级道路的宽度3、道路的新旧程度) b、学校(1、幼中小的数量2、幼中小的位置) c、电力(1、村内电力供给状态2、电路的接拉状态3、变压器的稳定性4、电力输送点的数量及位置) d、供水(1、生活用水的主要来源2、工业用水的来源3、供水管道的直径) e、排水系统(1、雨天路面积水情况2、排水系统的主要类型3、排水管径的直径) f、水渠灌溉(1、水渠的长度及通达性) g、公共空间(1、广场的数量及位置2、公园的数量及位置) h、医疗(1、医院或诊所的数量及位置2、诊所的医疗设备基础3、诊所的患者容量) i、村政服务(1、村委会的位置) j、垃圾收集站(1、垃圾转运站2、垃圾桶的数量及分布情况) 4、人口 a、迁出人口 b、外来人口(1、在外务工租房2、长期定居) c、近5年村庄人口总数量

5、文化 a、传统习俗 b、传统美德思想 c、历史文物 6、经济 a、村产总值 b、村民均年收入 c、产业类型(PS:主要是调查各产业的年产总值及近几年产业发展趋势) 1、第一产业 ◆农作物种类、主要农作物 ◆基本农田的面积 ◆大棚种植的主要作物 ◆农田承包制 2、第二产业 ◆工业种类 ◆污染程度 3、第三产业 ◆服务业的种类 ◆店铺的类型及数量

村庄用地现状表

村域用地现状表 村庄基本情况问卷调查 您好,我们是XXXXXX学院的学生,目前我们正在对村庄规划进行调查,希望你能如实填写,谢谢您的配合,祝您生活愉快。 1、家庭人口数量男丁人口数量女丁人口数量 60岁以上的人口数量在校学校人口数量劳动力人数外出打工人数 2、家里建筑房子年代房间数量建筑面积院落面积农业用地面积林业面积 3、家庭主要经济来源每年净收入约主要支出 4、您在该村的居住时间用水是否方便用水来源用电是否方便 5、农业灌溉是否方便水的主要来源家庭用水主要排放地 6、您平时逛街的出行方式为去田土里面干农活的出行方式为 7、您希望您的孩子,小学是在村庄里读书还是去城里读书 8、您受教育的程度您孩子受教育的程度 9、该村的防洪措施是否完善

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清单(很全面,很实用)

总规基础资料清单 一、地形图 1、镇区范围内1: 1000地形图 2、镇域地形图(1: 1万或1: 5千)及行政区划图 二、相关规划 1、上一级规划 2、已编制的其它规划(如重点项目的修建性详细规划等) 3、镇域现状土地利用及规划情况(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 三、地质灾害资料 1、镇区范围内地质灾害评估报告 2、水土流失情况、地质灾害类型、主要河流防洪标准 四、城镇概况 1、镇志 2、地理位置(经、纬度)、镇域面积 3、历史沿革、行政区划情况 4、气温、日照、降水等气候条件、主导风向、水文条件(河流水系) 5、地形地貌、地质构造 五、人口资料(详见附表) 1、镇区近五年人口统计资料(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 2、镇域各村近五年人口统计资料(户籍人口、常住人口及流动人口)

六、社会经济资料 1、近5年镇政府工作报告 2、近5年镇(镇区及各村)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年度报告(报表),镇区及各村GDP及各产业产值,各村主导产业、发展优势 3、《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 七、资源情况 1、社会文化、人文景观相关资料(文字﹑照片) 2、土地资源、动植物资源等自然资源相关资料 3、地方特色、旅游资源相关资料 4、矿产﹑水利等其他资源相关资料 八、社会服务设施 现状各公共设施情况(行政、市场、教育、医疗、文体等) 九、道路交通资料 1、高速公路﹑铁路情况 2、镇域过境交通现状及规划情况 3、镇域乡村道路现状及规划情况 4、水运现状及规划情况 5、加油站、加气站、消防站现状及规划情况 十、基础设施资料(包括图纸、文字等) 1、镇区及各村供水、排水、供电、电信、邮政、供气、广播电视、垃圾处理等现状及规划发展设想等资料。 2、规划区水源: 水厂规模:位置:

村庄规划目标的制定原则与编制流程

村庄规划目标的制定原则与编制流程 乡村发展目标制定包括分析背景条件、确定总体目标、明确各自目标等环节。要以国家乡村振兴总体要求为基础,契合省、市、县、乡、村发展总目标,评估乡村的机遇与挑战,结合乡村资源环境价值评估,综合判断乡村所处的发展阶段其主要短板,在总目标的基础上,可以进一步从区域分工定位、生态环境提升、产业经济发展、历史文化彰显、乡村设施建设、社会文明和谐等方面定性或定量提出乡村发展的子目标。 村庄规划编制流程“七步走” 日前发布的《关于统筹推进村庄规划工作的意见》明确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首先要做好

法定的村庄规划,并要求到2020年底,结合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在县域层面基本完成村庄布局工作,有条件的村可结合实际单独编制村庄规划,做到应编尽编。本文总结已经编制的村庄规划,探索村庄规划编制的基本过程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村庄规划的编制原则 (一)多规合一 按照“多规合一”的总要求,村庄规划编制要做到规划工作底图、技术标准、规划范围、规划指标、规划目标期限、规划数据建库等方面统一。 (二)突出村庄特色 按照“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要求,以全域规划的理念,以多样化为美,突出地方特点、文化特色和时代特征,保留村庄特有的民居风貌、农业景观、乡土文化,防止“千村一面”。 (三)坚持保护建设并重 按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科学发展理念,坚持保护与建设并重,保护好建设开发的生态底线,为生产、生活创造优质的生态环境,防止调减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面积。(四)坚持以农民为主体 坚持“听民声、汇民智、重民意”的工作理念,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充分听取村民诉求,组织村民充分发表意见,参与集体决策,确保规划符合村民意愿。 二、村庄规划编制流程 从现有的村庄规划编制来看,村庄规划编制大致需要以下七步程序:工作准备、现状调研及分析评价、规划目标确定、规划方案编制、村民意见征询、规划论证审查、规划上报。(一)村庄规划的前期准备工作

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潦河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班级:104653 学号:105040650051 姓名:苟武林 指导老师:王丹

目录 潦河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 (1) 1 镇域基本情况 (1) 1.1地理位置及镇域范围 (1) 1.2自然环境 (1) 1.3历史沿革 (1) 2 现状人口 (1) 2.1现状人口概况 (1) 2.2劳动力状况 (2) 3 镇域经济发展情况 (2) 4 居住现状 (2) 4.1居住概述 (2) 4.2乡镇住宅类别 (3) 4.3住宅配套设施 (3) 5 社会事业 (3) 5.1行政办公事业 (3) 5.2科学、文化与教育事业 (3) 5.3卫生事业 (3) 6 工业和仓储现状 (3) 6.1工业用地 (3) 6.2仓储用地 (5) 7 基础设施建设 (5) 7.1道路交通 (5) 7.2给排水现状 (5) 7.3电力、通信及有线电视 (6) 7.5供热工程规划 (6) 7.6环保现状 (6) 7.7防灾工程规划 (6) 8 绿地系统现状 (6)

1 镇域基本情况 1.1 地理位置及镇域范围 潦河镇位于南阳市境西南部。其辖区东与溧河乡以白河为界,南靠陆营,西与镇平县彭营乡接壤,北与王村乡为邻。总面积76. 25平方公里,辖潦东村、潦西村、王营村、崔营村、闫庄村、张茂庄村、胡庄村、姚营村、元西袁营村、清凉寺村、王陈庄村、西粱庄村、大陈营村、吴集村、刘谢营村、中庄村、上范营村、李庄村、丁奉店村、大周庄村、小周庄村、大官庄村、小官庄村、前宋马营村、后宋马营村、辛店村26个村委会,80个自然村 1997年总人口6010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988人。主要为汉族,有回族、蒙古族、维吾尔族、侗族等兄弟民族。 1.2 自然环境 地形地貌:潦河镇地处丘陵地区,地势东高西低,东有新店岗自北而南延伸,海拔145米,西部海拔110米。 气候特征:潦河地处中原,属北亚热带季风型大陆性气侯,季风的进退与四季的替换较为明显。四季气侯特点:冬干冷,雨雪少;夏炎热,雨量充沛;春回暖快,降雨逐渐增多;秋季凉爽,降雨逐渐减少。春秋时间55-70天,夏季110-120天,冬季时间110-135 天。年平均气温14.4-15.7℃,七月平均气温26.9-28.0℃,一月平均气温0.5-2.4℃。年降雨量703.6-1173.4mm,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水文:境内地表水、地下水丰富,且水质良好。白河、段长8公里;潦河,段长10公里;沐垢河,段长12公里 1.3 历史沿革 历史上该镇辖区传统手工业比较发达,新店的毛笔、宋马营的柳编制品、清凉寺的陶器、西梁庄的苇编、上范营的稿荐都久享盛名。现在潦河是辖区的中心集镇,80年代以来,集市贸易繁荣,逢集可上市2万余人,商业、服务业沿南邓公路两侧兴起。新店、于刘营、吴集、新集4个传统集镇的开发建设也取得新的进展。 文物古迹有张茂庄村北汉墓、新集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潦西村委会潦河遗址。 2 现状人口 2.1 现状人口概况 根据2009年人口统计结果,林坛镇全镇人口30776人,共7702户。其中镇区人口2464人,共684户。

温岭市石塘镇总体规划基础资料汇编_secret

温岭市石塘镇总体规划 (2001—2020) 基础资料汇编 上海交通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上海城科规划设计事务所 2002年6月

目录 第一章基本概况................................................................... 1 一.区域位置及行政区划 ................................ 1 二.历史沿革................................................... 1 三.自然地理................................................... 1 四.资源状况................................................... 1第二章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 一.经济发展状况 ........................................... 2 二.人口状况................................................... 2 三.附表.......................................................... 2

第一章 基本概况 一. 区域位置及行政区划 新石塘地域范围包括撤扩并前的箬山、钓浜、石塘三镇,位于浙江省南部台州湾南端温岭市东南松(门)石(塘)半岛。东经121°35′北纬28°16′,北临松门镇,离温岭市20公里,东南西三面环海,距上海至福州、广州航道1海里。镇域面积28.47平方公里,总人口76373人,辖60个行政村。 二. 历史沿革 石塘历史悠久,原为东海海滨岛屿,清朝时因水道渐淤,石塘逐渐与大陆相连,形成半岛。宋元时黄岩第六十六都,乾隆六十年归太平县所辖,嘉庆时为石塘庄属五都。民国时称石塘镇,属松门区。1948年曾与箬山合为石箬乡。1951年属石陈区,箬山分离为乡,石塘镇为区政府所在地。1956年石陈区撤消,改属松门区。1958年称石塘营,属松门人民公社。1959年改称石塘镇,1979年11月属石陈区。1992年在撤区扩镇并乡中,把原石塘镇、车关乡和上马乡的金星、盐南、盐北、后沙扩并成新的石塘镇。2001年,温岭市城镇体系调整,原石塘、钓浜、箬山三镇合一,成为目前的石塘镇。 三. 自然地理 1、地质地貌 温岭市地质构造属浙闽地质的东南边缘,位于我国东南部新华夏系第一级构造复式第二隆起带南端的东南侧。燕山期总的属隆起剥蚀区,由于新构造运动的影响,石塘东南部的剥蚀平原被抬升,经侵蚀切割成山地,这些山脉直通海洋,经长期风化,侵蚀合海浪冲击,切 割较深,坡芭较陡,土层浅薄。沿海山脚深入海洋、岩石裸露、石芽嶙峋,呈独特的岩坡海 岸。其西滩涂平坦,淤泥松软,泥质肥沃。石塘属沿海丘陵,全镇被山体分隔,山多为荒山 秃岭,水土流失严重,土壤以红壤为主,由近代海积物形成,含盐量较高。 2、气候及水文 石塘镇气候受海洋影响较大,四季分明,冬温夏凉,雨量充沛,阳光适宜,早春回温迟,秋季降温慢,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7.1℃,最热月八月,平均气温28.1℃,极端最高温度36.9℃,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6.3℃,极端最低温度-5.9度。年平均降雨量1570毫米,年平均无霜期258天,年平均雾日数56天,年日照数1840.5小时常年风向为东北偏北。由于风大,陆地年蒸发量1427.5毫米,多年平均径流深度600毫米,同时境内山体小,集雨面积少,植被破坏严重,储水条件差,水资源贫缺,生活用水不足。 主要自然灾害是发生在夏末和秋季的台风,其次为干旱、暴雨。 3、植被 石塘山体多裸露岩皮,植被浅薄稀松,境内缺少成片茂盛的树林。 四. 资源状况 石塘镇海洋渔业资源丰富,主要有海洋捕捞、水产养殖、水产加工、滩涂围垦、海盐生产等,其中海洋捕捞产品中,主要有带鱼、绿鳍马面屯、大黄鱼、中国毛虾、乌贼、鲳鱼、蓝点马鲛等浅海滩涂现养殖有蛏子、泥哈、抟哈、牡蛎、对虾等,浅海岩礁的野生生物品种有50余种,为国家一级渔港,浙江渔业重镇,台州渔业第一镇。 石塘三面环海,旅游资源丰富: 有雷公山、老公头山、狮子山等山石景观;洞下沙滩、三蒜等沙滩景观;有大小蚊虫岛、

村庄规划所需清单

村庄规划所需资料清单 一、上位规划及相关政策法规等资料 上位规划主要包括: 镇(乡)域规划、乡镇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其他各种专项规划,如产业规划、农业规划、水利规划、交通规划、防灾规划、文化教育系统规划、市政设施规划等。 相关文件有: 镇(乡)总体规划、镇五年计划、村庄发展规划设想、村镇体系布局规划相关资料、镇(乡)域工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镇(乡)域农业发展布局规划资料、村内相关产业发展规划资料、村庄预计实施的工程施工方案及预算,各种相关的专项规划等。 政策法规主要包括: 关于新农村规划的有关政策,如新农村试点、农村建设项目、帮农扶农政策等。 二、图纸资料 1、由政府部门或规划管理部门提供的,描述村域及周边相关环境的卫星影像图 2、由该村所属镇提供的,镇域行政区划 3、由测绘部门提供的,村域的CAD现状地形图,比例为1:10000 4、由测绘部门提供的,村庄的CAD现状地形图,比例为1:1000—1:2000 5、由国土部门提供的,基本农田分布图 6、由土地部门提供的,土地利用规划 7、由水利部门提供的,村庄给水排水系统现状CAD图以及防洪设施设计图 8、由供热部门提供的,村镇供热系统现状图 9、由电力部门提供的,村镇电力系统现状图 三、其他需要提供的规划依据和要求

1、现状、规划公共服务设施位置范围;现状、规划基础设施位置范围。 2、是否有地方关于村镇规划的技术规定 3、产业发展资料 耕地草场面积及投入与产出、牲畜的存栏与出栏数;加工业、采掘业、水电业的发展状况;接待国内外游客的数量、专业性商店和便民小卖部的数量和规模;农民年(月)均收入与支出、主要的建设项目及其分布、主要的企业和民间组织的规模和职能、各类产业基地的建设情况。 4、旅游业发展资料 旅游资源的分布、数量、类型、经营状况;景区(点)旅游规划资料;游客的数量、市场;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情况;开展的主要活动及旅游产品的种类;旅游路线的组织。 5、基础设施 1) 道路交通 道路名称道路宽度结构形式 过境公路 村庄主要道路 村庄次要道路 停车场位置、规模 2) 给水及供水方式、供输水设施 水源位置、取水方式、管网布局、给水管长度、管径、重要供水设施 3) 排水 主要排水沟渠断面、标高、布局形式、河道防洪要求、排水管位置、长度、管径、坡度 4) 电力 变压器位置、数量、容量进线电压供电量用电量工业用电量农业用电量生活用电量用电负荷 5) 电讯及广播电视

规划基础资料收集清单

资料收集主要内容 一、文字资料 1、上层次规划资料。 2、规划区土地利用规划(国土局提供) 3、最新规划区1:2000至1:500的地形图。 4、其他专业规划包括:《XX经济分区规划》、《XX交通规划》、《XX电力规划》、《XX电讯规划》等。 5、关于本规划区发展纲要,发展计划和发展定位等相关政府文件及决议。 二、表格资料(调查情况见附表) 1. 综合状况 2. 人口状况 3. 建筑状况 4. 道路及交通设施状况 5. 土地状况 6. 市政设施状况 7. 行政部门状况 8. 教育设施状况

9. 文体设施状况 10. 医疗卫生设施状况 11. 商业设施状况 12. 人防设施状况 13. 企业状况 14. 规划区仓库调查表 15. 规划区人口情况统计表 16. 规划区劳动力就业状况调查表 17. 规划区水利工程设施一览表 18. 规划区现状人口性别、年龄状况调查表 19. 规划区七岁以上文化程度统计表 20. 规划区居住面积情况统计表 21. 规划区各类建筑质量调查统计表 22. 规划区现状道路广场一览表 23. 规划区给排水管网现状一览表 24. 规划区供电设施一览表 25. 规划区邮政、电讯、广播电视情况调查表 26. 规划区绿化一览表 27. 规划区公厕和其它环卫设施一览表 28. 规划区环境污染情况统计表 29. 规划区建设项目调查统计表 30. 规划区医疗卫生设施调查表 31. ______年气象资料

编号:规调2014-01 综合状况 1、区域及城区气象基本情况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规划区及集镇建成区的气象资料:包括温度、湿度、降水、蒸发、风向、风频、风速、日照、冰冻等(近期资料); 3、规划区风玫瑰图(最新的)、风向和风速频率统计表; 4、气象站和气象观测环境条件及保护范围等资料; 5、自然灾害情况概述; 6、规划区地形图(比例1/500及1:2000) 7、规划区用地评价,即新发展区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形地貌、地震基本烈度等资料; 8、城区发展历史演变图,上次规划实施情况及存在问题总结,已批准的总体规划说明书及总体规划实施后情况总结以及规划的实施情况评价; 9、对本次规划编制的技术要求; 编号:规调2014-02 人口状况 1、规划区总人口; 2、规划区劳动力总量,从事一、二、三劳动力比例,剩余劳动力情况; 3、规划区总人口,其中非农业人口及常住(一年以上)无户籍人口数; 4、规划区内人口结构情况(分性别、年龄、劳动、民族、文化)《人口普查资料》; 3

村庄规划建设要求

目前进行的村庄规划建设,多属于旧村整治并适当发展的范畴,完全新建是少数,因此,旧村整治改造规划要强调以下几点: 一、不要改变用地的性质。主干道路的走向,大部分建筑物的朝向,尽量避免大拆大建。 二、认真鉴定好旧建筑物的建筑质量等级,为规划决策提供可靠依据。建筑质量等级的划分是: Ⅰ级建筑:内外结构完好,建成时间较短,为二层以上建筑,无碍村庄公用设施等建设的的建筑。 Ⅱ级建筑:结构完好或稍有损坏,多为70—80年代所建,无碍村庄近期建设的建筑。 Ⅲ级建筑:60年代前后所建,结构有损坏或损坏较严重,多为“空心村”,有碍村庄重要公共设施或基础设施建设的建筑。 一般情况下尽可能保留一级建筑,整治改造二级建筑,拆除或改造三级建筑。 三、坚持原地改造与搬迁改造相结合的原则,合理利用,逐步改造,不断完善。对规划无影响的Ⅰ、Ⅱ级建筑可保留或原地改造;对有碍规划的Ⅲ级建筑均须拆除或改造。 四、改造村庄道路。村庄道路对于体现村庄的功能、布置各类建筑,配套各类公用设施,反映村庄面貌具有重要作用,故村庄道路改造要从全局考虑,其宽度、标高、走向及路面质量要依据经济发展来确定,通过道路改造来解决村庄内行路难、排水难、房屋布局混乱等问题。 五、突出特色进行旧村整治改造。村庄特色主要体现在房屋的造型设计与建筑风格,改造与保护相结合,功能布局与地形利用得到充分发挥,村庄环境的绿化与洁化上。 第八节新农村规划图的绘制 一、村庄规划图应绘制在近期现状图上,以明确反映规划与现状的关系。 二、图形比例:一般为1:500—1:1000 三、以道路为主线,勾画出村庄规划各功能区,并将各规划区内具体各类建筑、用地安排用线条展示出来。 四、用简单、明显的图例表示各类建筑物、构筑物及绿化带。 五、用层次分明的颜色表示各类建筑及用地,一般用色表示法是:米黄色:住宅用地和建筑;红色:公共建筑;蓝色:水面及水利工程建筑;灰色:交通设施及道路;绿色:公用绿地、林地、农田;黑色:污水、排水管线;红色:电力线;蓝色:供水管线。 六、图面修饰以充实、完整、节约工料为原则。通常作法是:图名布置于图纸上面或左侧;图例放在图纸左下角;图签位于右下角;比例尺布置在方向示意图下方;图框采用内细外粗线绘制;注字应当使用仿宋体。 第九节竖向规划的设计 竖向规划的内容是确定建筑物、构筑物、场地、道路、排水沟等的规划标高;确定地面排水方式和相应的排水构筑物;进行土方平衡,确定填土、取土的位置及土方去向。 一、竖向规划要点: 1、村庄内道路纵坡为0.3%—4%;道路横坡为1.2—2%。 2、道路交叉口高程确定原则:主要道路要低于次要道路,次要道路要低于房屋地面,整个路面不积水,土方工程量为最小。 3、地面坡度一般要求不小于0.3%,不大于4%,当地形自然坡度大于8%时,村庄地面连接形式宜选用台地式,台地之间用挡土墙或护坡连接。 4、明沟排水坡度一般为1%,以保证自流排水。明沟断面通常做成梯形,沟底宽应不小于0.3米,以利清理沟底沉积物。 5、各种场地的适宜坡度:广场0.3—3.0%,停车场0.2—0.5%,运动场0.2—0.5%,绿

总体规划的基础收集

总体规划的基础资料收集 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应收集齐备有关城市和区域的勘察、测量、经济、社会、自然环境、资源条件、历史、现状和规划情况等基础资料,并作分析。 城市总体规划基础资料应包括:市、县、镇域基础资料:城市基础资料。 一、市、县、镇域基础资料应包括: 1.市、县、镇域近期测绘的地形图:一般为省测绘院购买的1:10000的地图,若乡镇能够提供其他比例尺的地图,则必须有明确的村镇界限、地表水体的位置、大小,道路、铁路的走向等。 2.自然条件: 2..1气象资料。 应包括:历年平均气温,绝对最低、最高气温,最大降雪量,历年平均降水量,暴雨强度(要有公式),历年平均风速、风向频率等。 来源:县(镇)志,气象局等 2..2水文资料。 应包括:沿江河城市的水位、水系和流域特征,年平均流量,丰水和枯水期流量,最高洪水位和淹没范围(洪水频率标准),城市堤防的防洪等级等。 来源:县(镇)志,访谈,水利局、水文局等 2. 3地貌资料。 应包括:地面形状:水——陆的轮廓;地势起伏;坡度分析。自然特征:陆地、水面、植被、地形价值、自然景色的价值。人工的特征:分界标志和边界,道路交通,居民点,市政设施,污染源分布 来源:县(镇)志,现场踏勘,访谈等 2. 4地质资料。 应包括:地质构造及地基承载力,地基最大冻结深度,不良地基的分布及地质灾害情况等。基岩层:断面和露头;面层地质:土壤类型和分类;土壤稳定性:对断层、滑动、侵蚀和下沉的敏感性;土壤生产力:构成和条件。地下水的种类及其主要物理性质及化学成分,主要的水文地质参数,资源评价。 来源:县(镇)志,地质局等

2. 5自然灾害资料。 应包括:国家最近确定的城市所在地的用于抗震设计的地震加速度(速度、位移)时程曲线、加速度反应谱和峰值加速度,抗震设防烈度,历史记载地震发生状况及市域内地质断裂带分布情况等。滑坡、崩塌、泥石流、暴风雨(雪)、异常气候(干旱、洪水)等。 来源:县(镇)志,地震局 2. 6生态环境资料。 应包括:生态群落、植物、鸟类、兽类、鱼类和水生物、昆虫、生态系统:价值、变化和控制 来源:县(镇)志,现场踏勘,访谈等 3.资源状况: 应包括:矿产资源的种类、分布、范围、贮量及可采量等;自然资源,如特产、乡土树种等;土地资源;旅游资源等。 来源:县(镇)志,现场踏勘,访谈等 4.主要产业及工矿企业状况: 应包括:名称,产品,产量,销路,原材料,运输方式,污染情况,规模,位置等 来源:县(镇)志,工业局,访谈等 5.主要城镇状况: 应包括:分布,历史沿革,性质,人口和用地规模,经济发展水平等 来源:各地走访、踏勘 6.区域基础设施状况: 应包括:水源,水量,水质,供水普及率等,电力来源,一次、二次变电所位置,容量等,各电讯设施(移动、固话、网络等)容量,运转状况等,邮政局所位置,规模,等级,排水设施、能力,燃气、供热(本地区冬季供热标准)、加油站等情况,垃圾填埋点位置,规模等等,以及各专业的发展计划。 来源:各部门访谈,实地踏勘等 7.主要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自然保护区状况: 应包括:规模,位置,使用(保护)状况,价值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