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将相和》阅读训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将相和》阅读训练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课《将相和》阅读训练

6.《将相和》

一、阅读提升

1.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蔺相如到了秦国,进宫见了秦王,献上和氏璧。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蔺相如看这情形,知道秦王没有拿城换璧的诚意,就上前一步,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让我指给您看。”秦王听他这么一说,就把和氏璧交给蔺相如。蔺相如捧着璧,往后退了几步,靠着柱子站定。他理直气壮地说:“我看您并不想交付十五座城。现在璧在我手里,您要是强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子上!”说着,他举起和氏璧就要向柱子上撞。秦王怕他真的把璧撞碎了,连忙说一切都好商量,就叫人拿出地图,把允诺划归赵国的十五座城指给他看。蔺相如说和氏璧是无价之宝,要举行个隆重的典礼,他才能交出来。秦王只好跟他约定了举行典礼的日期。

(1)“蔺相如看这情形”中“这情形”指的是什么?用“”在文中画出来。从这情形可以看出秦王____________________。

(2)蔺相如说“这块璧有点儿小毛病”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他又提出要举行隆重的典礼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可以看出蔺相如____________________。

(3)画“_______”的句子写的是蔺相如理直气壮的言行,对他的做法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A.秦王不讲理在先,而如今璧在蔺相如手中

B.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把自己的生死置之度外

C.一个“撞”字,把蔺相如的勇敢无畏体现得淋漓尽致

D.他想璧碎了,秦王就得不到这块璧了

二、课后练笔

2. 课文抓住蔺相如的语言、动作,写出了他的性格特点和精神品质。请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对他(她)的动作和语言进行描写,表现出其性格特点或精神品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思维拓展

3..回顾对联的特点,结合《史记》的内容,把下面的对联补充完整。(填序号)(选做题)

A.负荆请罪

B.横刀立马

C.唇枪舌剑

D.退避三舍

E.覆雨翻云

(1)渑池会相如_________斗秦王国境线廉颇_________御强敌

(2)宰相肚里能撑船,相如_________ 将军回头金不换,廉颇_________

(3)辩士舌尚在?当以此换千金裘,哪管他朝秦暮楚

客卿计安出?只要能得三分利,尽可去_________

参考答案

1.(1)答案秦王双手捧住璧,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不守信用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联系上文就能知道,“这情形”指的是“秦王双手捧住壁,一边看一边称赞,绝口不提十五座城的事”,从中可以看出秦王言而无信。

(2)答案想把璧要回来拖延时间,安排人把璧送回赵国足智多谋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联系上下文可以知道,蔺相如这样做是想把璧要回来,并拖延时间,把璧送回赵国。从这些做法中可以看出蔺相如足智多谋。

(3)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形成解释的能力。要回答蔺相如为什么说话“理直气壮”,就要看他说了什么,做了什么。从蔺相如的话里,可以得到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蔺相如知道秦王特别喜欢这块璧,可以抓住秦王的这一心理,威胁和吓唬秦王;二是秦王不想拿城换璧,理亏;三是蔺相如抱定了“人在璧在,誓与璧共存亡”的决心。“撞”说明蔺相如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表现了他勇敢无畏和爱国的高尚品质。因此D项不正确。本题选D。

2.答案示例:爸爸强打起精神,对我说:“可以……”我高兴地跳起来。爸爸看看我,看看表,又看看桌上的饭菜,知道饭是吃不成了,苦笑了一下,赶紧洗了把脸,急匆匆地带我上路了。

解析本题考查写话的能力。在写话时,注意读懂题目要求。题目要求通过描写人的动作、语言来表现这个人的特点或精神品质,在写的时候,一定不能漏写。

3.答案(1)C B (2)D A (3)E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对联的理解。对联的特点是上下旬整齐相对,因此单从形式上看,B和C一组,A和D一组。第(1)题中,由课文内容和词语意思知道,蔺相如主要是在语言上和秦王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所以第一空选“唇枪舌剑”,第二空即选“横刀立马”了;第(2)题中,廉颇“负荆请罪”主动认错,恰恰是蔺相如“退避三舍”的结果。前两道题确定了,第(3)题的答案也就出来了。第(3)题中,“朝秦暮楚”和“覆雨翻云”都属于联合式成语,注意积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