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淋塔操作手册

喷淋塔操作手册
喷淋塔操作手册

喷淋塔操作规程

一、操作要求

请仔细阅读一下的提示并以此为标准进项系统的操作。

1、喷淋塔净化设备在使用运行前,认真检查各设备电源是否配电正确,并严禁人员接近。

2、检查废气管路开通情况,保证畅通;

二、喷淋塔简介

设备本身包含有本体、填充层、除雾层、循环洒水管路,及循环水槽等。

酸碱废气处理(喷淋塔)主要的运作方式是不断酸雾废气由风管引入净化塔,经过填料层,废气与氢氧化钠吸收液进行气液两相充分接触吸收中和反应,酸雾废气经过净化后,再经除雾板脱水除雾后由风机排入大气。吸收液在塔底经水泵增压后在塔顶喷淋而下,回流至塔底循环使用。

(1)、洗涤塔本

洗涤塔本体包含了废气入口、出口、视窗,维修入孔及洗涤塔内部用以支撑及固定用之结构,以确保设备本身之耐蚀性增加其使用寿命。

(2)、填充层

塔内的填料能提供足够大的表面积,促进气相充分接触。要较大的比表面积;有较高的传质速率;良好的温润性能及有利于气液均匀分布;较高的空隙率,气液通过能力和气流阻力小;耐腐蚀,易清洗而不易破碎。常采用多面空心球为填充材料,作为洗涤塔填充材料,其材质为PP。

(3)、循环洒水管路

管路材质采用PP材质,主要功能是用来将循环水送至洒水系统,而洒水系采用旋螺喷嘴,喷嘴具有不易堵塞、喷洒角度大,使洗涤塔能发挥之处理效果!(4)、循环水箱

循环水箱预留有洗涤水之入口溢流口及排放水口,根据现场情况拟定。(5)、洗涤塔配件

立式洗涤塔标准配备:视窗及维修人孔、入风口法兰、出口法兰、洗涤塔进水口、排水口、多面空心球填充材、循环水泵、循环水管路、洒水喷嘴。

1、检查废气管路开通情况,保证畅通;

2、开启已进行工作的抽风管道或吸气罩阀门,保持畅通,并关闭未工作的抽风管道或吸气罩阀门;

3、循环水池水至设定高度;

四、操作步骤

1、开启循环水泵,对喷淋装置进行喷淋;其次再开启风机;

2、定期开启沉淀槽排泥(约一个星期),排除湿尘及杂质;

3、停止运行时,依次关闭风机、循环水泵、加药系统、阀门。

五、喷淋塔的操作注意事项

1、只有在水泵、风机完全正常的情况下方可运转;

2、如水泵在检修后开动时,则必须注意水泵各部位是否正常;

3、定期清洗、更换填料,防止风阻增大,降低处理效果。由于填料容易受到杂物堵塞,并且在废气处理过程会产生结晶,需经常冲洗填料,以防堵塞。同时需定期更换填料;清洗、更换周期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般清洗周期为一年两次,更换周期为2年一次;

4、定期开启沉淀槽排泥(约一星期),排除湿尘及杂质;

5、必须确保水泵在有水的情况下运转,防止水泵抽空造成损坏。

六、日常维修

1、喷淋塔检修口用于对填料和喷头的检查。

2、每周对整个系统进行观察,确认喷淋装置、除雾装置、循环水泵和电控设备操作正常。

3、每月的进出风阀门控制器、电机和设备按其操作功能进行详细检查。

4、定期对填料、喷头进行冲洗,以防堵塞和结晶等。

5、每月定期一次对水泵及风机线路进行绝缘电阻检查,方法是用500V

兆欧表由热继电器的出线端对地(电箱体的接地端)测量绝缘电阻,若低于0.5兆欧,应查出原因,排除故障,恢复正常;

6、每年对水泵及风机进行保养维护,电机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兆欧。水泵的操作与维护说明

1、进口管道必须充满液体,禁止泵在汽蚀状态下运行。

2、定时检查电机电流值,不得超过电机额定电流。

3、泵进行长期运行后,由于机械磨损,使机组噪音及振动增大时,应停机检查。必要时可更换易损件,机组大修期一般为一年。

4、每年定期一次对于水泵进行维护保养:拆机——检查各易损件,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电机轴承一年应更换一次;

5、每年对水泵进行保养维护,电机的绝缘电阻值应大于2兆欧。定期对设备进行防腐保养。

喷淋塔的设计以及设备原理

喷淋塔的设计以及设备 原理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喷 淋 塔 的 设 计 以 及 控 制 原 理 和 设 备 分 析 目录 1 简介 (10) 引言 (10) 版权声明 (10) 注意操作 (10) 指导和培训援助 (11) 样本训练主题 (12) 确认命令 (13) 2 安全 (14) 概述 (14) 使用 (14) 剩余风险 (15) 关键符号 (16) 操作人员的安全指导 (17) 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的安全指导 (18) 特别危险的说明 (20) 防雷 (20) 防电 (20) 易燃易爆物品 (20) 溶剂,油,油脂和其他化学物质 (20) 噪音 (21)

3喷淋塔的功能描述 (22) 喷淋塔的结构 (22) 喷淋塔的功能 (24) 1-30-T-01Q的淬火阶段/洗涤阶段1 (24) 1-30-T-01Q的吸附阶段/洗涤阶段2 (25) 1-30F-03气溶胶分离器的功能 (25) 保护装置的说明 (26) 在现场实施的保护指导方针 (27) 电气控制 (27) 设计资料,技术资料 (28) 设计数据 (28) 喷淋塔的技术数据1-30-t-01q / 1-30-t-01a / 1-30-f-03 (28) 淘洗容器的技术数据1-30-s-32 (30) 1-30-p-19和1-30-p-20(淬火阶段的冲洗水供给) (31) 1-30-p-21和1-30-p-22(吸收阶段的冲洗水供给) (32) 热交换器1-30-e-20(淬火阶段) (33) 热交换器1-30-e-21(吸收阶段) (34) 喷淋塔的标致和迹象 (34) 4控制/调节 (3) 6 测量点...................................................................................................................................... 3 6 1-30-T-01Q淬火阶段测量点的洗水电路 (40) 1-30-T-01A吸收阶段测量点的洗水电路 (40) 淡水供应测量点........................ ............................... . (43)

喷淋塔设计方案规范参考

欢迎阅读 喷淋塔设计标准参考 塔型选择原则: 要选择合适的喷淋塔型必须通过调查研究,充分了解使用条件,选择有较好特性的合理塔型。一般说来,同时满足生产任务要求的喷淋塔塔型有多种选择,但应从经济观点,生产经验和具体条件等方面综合考虑。现将选择时一些考虑因素列举如下。 (4)对伴有化学反应(特别是当此反应并不太迅速时)的吸收过程,采用板式塔较有利,因液体在板式塔中的停留时间长,反应比较容易控制,有利于吸收过程。 (5)气相处理量大的系统宜采用板式塔,小则填料塔适宜。因大塔板式塔价廉,小塔则填料塔便宜,一般塔径小于φ800mm宜采用填料塔。 以下为喷淋塔设计时的一些要点考虑,主要包括

1空塔流速 空心喷淋除尘器的气流速度越小对吸收效率越有利,一般为1.0~1.5m/s。 2填料层厚度 错流模拟式填料洗涤除尘器中,通过两层筛网所夹持的填料层厚度一般小于0.6m,最大1.8m。 喷淋段:自喷淋层(最上一层喷嘴)至进气管上口,气液在此段进行接触传质,是 填料小球静止床层高度H st大约为球形填料直径的5~8倍,最大的静止床层高度 H st(max)应遵从H st/D≦1的关系式。湍流塔为多层时,上一层支撑筛板到下一层支撑筛板间的距离为1~1.5m,限位栅板与支撑板间的距离为0.8~0.9m。 3喷嘴数量 喷嘴的功能是将洗涤液喷洒为细小液滴。构造合理的喷嘴能使洗涤液充分雾化,增大气液接触面积。反之,所有庞大的塔体而洗涤液喷洒不佳,气液接触面积仍然很小,

影响设备的净化效率。理想的喷嘴如下: 1.喷出液滴细小,液滴大小取决于喷嘴结构和洗涤液压力。 2.喷出液体锥角大锥角大则覆盖面积大,在出喷嘴不远处便布满整个塔截面。喷嘴中装有漩涡器,使液体不仅向前进方向运动,而且产生旋转运动,这样有助于将喷出液洒开,也有利于将喷出液分散为细雾。 3.所需的给液压力小给液压力小,则动力消耗低。 4.喷洒能力大喷洒能力理论计算公式为

喷淋塔自动加药装置设计说明书资料

喷淋塔自动加药装置设计说明书 一、高锰酸钾几个重要特性 1、高锰酸钾粉末放置时间太长会吸潮板结; 高锰酸钾粉末本身不吸收水分,但其中的少量杂质会吸收水分而结成饼块。 2、高锰酸钾在水中的溶解度为6.4g/100ml; 3、高锰酸钾溶液具有一定的腐蚀性; 4、高锰酸钾溶液具有强氧化性,其作为氧化剂的反应产物是锰的氧化物,是土 壤成分之一,不会造成环境污染; 5、高锰酸钾能破坏部分有机化合物中的碳碳双键(C=C),将这部分有机化合物 降解; 6、高锰酸钾溶液在空气中的保存时间不长。 医学上用于口腔消炎的高锰酸钾溶液浓度为0.002%,其在空气中的存放时间仅有2小时。浓度越高其保存时间会越长。 二、在喷淋塔循环冷却水中投放高锰酸钾的作用 1、利用高锰酸钾的强氧化性杀灭部分细菌、微生物; 2、除去部分有机污染物。 三、原有方案 原有方案采用的是干粉投料的方式,依靠“插板阀+翻板阀”的装置进行投料,在投料的过程中计量不准确。 四、新方案 新方案采用溶液加药的方式。具体做法是:将高锰酸钾粉末投进搅拌罐中配置成一定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再用水泵定量抽取到喷淋塔中。采用新方案主要是为了使投药量更加准确、高效。 1、新方案目标参数 ①喷淋塔内高锰酸钾浓度控制在0.05%~0.2%范围内; ②搅拌罐内高锰酸钾的浓度控制在5g/100ml左右; ③喷淋塔每周换水量大于50%,每月清空一次; ④每季度(或半年)人工加高锰酸钾粉料1次(配套料位计,能发出少料 警报)。

(③喷淋塔每天运行8小时,每隔4小时更换部分循环水,每天2次。 ④搅拌罐每天自动加高锰酸钾并且自动补水1次; ⑤每周(5天)人工加高锰酸钾粉料1次(配套料位计,能发出少料警报)。) 2、新方案中需要解决的几个问题: ①搅拌罐中的高锰酸钾溶液如何保证浓度? 解决方法:用小型螺旋机来投放高锰酸钾粉末,通过控制螺旋输送机的运转时间来控制每次的投放量,而且螺旋机自带破拱机构,可以防止粉末板结,保证粉末的输送连续、均匀;另外,用液位传感器来控制每次的补水量。 ②从搅拌罐到喷淋塔的高锰酸钾溶液投放量如何保证? 解决方法:用计量泵定量加药。 ③如何避免设备被高锰酸钾溶液腐蚀? 解决方法:搅拌罐采用SUS321不锈钢材料,喷淋塔采用SUS304不锈钢材料,输送管道采用SUS321不锈钢管。 3、新方案所需的设备 新方案所需的设备主要有:搅拌罐、小型螺旋输送机、搅拌器、液位计、液位传感器、干粉料位计、计量泵、Y型过滤器、脉冲阻尼器、背压阀、安全阀、密度计、管路、支架等,详见图纸。 4、加药流程 喷淋塔水箱加药流程:喷淋塔加药设定两个程序,程序一为喷淋塔水箱清空的首次加料,程序二为过程排放50%的加料。具体步骤如下: ①首次加料:喷淋塔水箱进水泵启动,计量泵延时一定时间(120s)后启动, 达到设定的加药量后计量泵关闭,水箱水位到达设定位置后(水位感应器)停止进水; ②过程加料:喷淋塔运行一段时间后排水阀自动打开,当水位达到水位感应 器设定的水位下限后自动关闭;此时喷淋塔补水阀打开,计量泵同时启动,达到设定的加药量后计量泵关闭,水箱水位到达设定位置后(水位感应器)停止进水; 喷淋塔的首次加药靠人工调试,将喷淋塔内的溶液浓度调至0.15%。从第二

喷淋塔的设计以及设备原理

喷淋塔的设计以及控制原理和设备分析

目录 1 简介 (10) 1.1引言 (10) 1.2版权声明 (10) 1.3 注意操作 (10) 1.4 指导和培训援助 (11) 1.5样本训练主题 (12) 1.6 确认命令 (13) 2 安全 (14) 2.1概述 (14) 2.2使用 (14) 2.3剩余风险 (15) 2.4关键符号 (16) 2.5操作人员的安全指导 (17) 2.6维护保养和故障排除的安全指导 (18) 2.7特别危险的说明 (20) 2.7.1防雷 (20) 2.7.2防电 (20) 2.8易燃易爆物品 (20) 2.9溶剂,油,油脂和其他化学物质 (20) 2.10噪音 (21) 3喷淋塔的功能描述 (22) 3.1喷淋塔的结构 (22) 3.2喷淋塔的功能 (24) 3.2.1 1-30-T-01Q的淬火阶段/洗涤阶段 1 (24) 3.2.21-30-T-01Q的吸附阶段/洗涤阶段2 (25) 3.2.31-30F-03气溶胶分离器的功能 (25) 3.3保护装置的说明 (26) 3.4 在现场实施的保护指导方针 (27) 3.4.1电气控制 (27) 3.5设计资料,技术资料 (28) 3.5.1设计数据 (28) 3.5.2喷淋塔的技术数据1-30-t-01q / 1-30-t-01a / 1-30-f-03 (28) 3.5.3淘洗容器的技术数据1-30-s-32 (30) 3.5.4 1-30-p-19和1-30-p-20(淬火阶段的冲洗水供给) (31) 3.5.5 1-30-p-21和1-30-p-22(吸收阶段的冲洗水供给) (32) 3.5.6热交换器1-30-e-20(淬火阶段) (33) 3.5.7热交换器1-30-e-21(吸收阶段) (34) 3.6喷淋塔的标致和迹象 (34) 4 控制/调节 (36) 4.1测量点 (36) 4.1.1 1-30-T-01Q淬火阶段测量点的洗水电路 (40)

喷淋塔课程设计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课 程 设 计 2012年6月

目录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3) 1设计任务与目的 (3) 2设计内容和步骤 (3) 二石灰石/石膏施法烟气脱硫的主要影响因素 (5) 1吸收机理 (5) 2传质速率方程和吸收系数 (5) 三湿法钙基烟气脱硫工艺介绍 (7) 1 工艺原理 (7) 2 主要化学反应 (7) 3 工艺特点 (8) 4 工艺系统构成 (8) (1)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8) (2)烟气系统 (9) (3)吸收系统 (9) (4)石膏脱水系统 (9) (5)公用系统 (9) (6)浆液排放系统 (10) 四工艺设计计算 (11) 1 主要标准和规范 (11) 2 物料计算 (11) 3 吸收塔设计计算 (12) (1)喷淋塔内径设计 (13) (2)喷淋塔塔高设计 (14) (3)除雾器区设计 (15) (4)再循环系统设计 (16) 4配套设施设计计算 (17) (1)增压风机的选型 (17) (2)烟气换热器的选型 (17) (3)浆液循环泵的选型 (17) (3)氧化风机的选型 (18) (5)氧化吸收池搅拌机的选型 (18) (6)石灰石浆液制备系统 (19) 五脱硫产物的处置和综合利用 (21) 1脱硫产物的化学成分 (21) 2脱硫产物的填埋处理 (21) 3脱硫石膏的综合利用 (21) 六平面图设计 (23) 1 一般规定 (23) 2 总平面布置 (23) 3 交通运输 (24)

4 管线布置 (24) 七课程设计心得体会 (25) 八致谢 (26) 九参考文献 (26)

一课程设计任务书 1设计任务与目的 任务:完成某电厂湿法钙基烟气脱硫工艺流程中吸收塔设计。 目的:通过该设计,使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课堂上学过的理论知识和专业知识。以巩固和深化课程内容;熟悉使用规范、设计手册和查阅参考资料,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学生计算、绘图和编写说明书的基本技能。 2设计内容和步骤 某电厂地处东南季风区,四季分明,温暖湿润,春季温暖雨连绵,夏季炎热雨量大,秋季凉爽干燥,冬季低温,少雨雪。 根据当地气象台多年气象资料统计,其特征值如下: 累年平均气压:1011.0hPa 累年最高气压:1038.9hPa 累年最低气压:986.6hPa 累年平均气温:17.6℃ 极端最高气温:40.9℃ 极端最低气温:-9.9℃ 厂址处全年北(N)风出现频率为20.0%,西北(NW)风出现频率为14.7%,西(W)风出现频率13.1%,南(S)风出现频率6.0%,东北(WE)风出现频率9.6%,东(E)风出现频率8.3%,东南(SE)风出现频率8.0%,西南(SW)风出现频率7.2%,静风出现频率为13.1%。 电厂有4台60MW的发电机组,占地面积25000m2。电厂所用煤的组成成分:C 70.7%;灰分12.1%;S 2.7%;H 3.2%;水分9.0%;O 2.3%,每小时煤的用量90t,采用石灰石——石膏脱硫工艺流程,脱硫率要求为85-90%。 1. 1. 根据上述资料,确定烟气量(锅炉燃烧的过剩空气系数取a=1.05-1.2,锅炉每小时用煤90t)、烟气中SO2浓度和每天石灰石(其纯度为90%)的消耗量(设系统钙硫比为1.1-1.2时,脱硫率达到85-90%);(过剩空气系数系数、钙硫比和脱硫率在给的范围内自定,希望不要雷同)。

废气处理系统废气塔设计方案

电镀车间通风及废气治理工程设计方案 (方案编号:G-HO-002) 建设单位: 设计单位: 二○○四年一月五日 某某有限公司新增了锌合金双阴极电镀线,设备正在安装主,根据环保三同时原则,电镀车间的通风及废气治理需要规划设计,受其委托,本公司提供设计方案。 一、设计依据 1.《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新污染源二级 标准。 2.《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B4427-2001) 3.《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97) 4.《恶臭污染物的排放标准》(GB14554-93) 二、设计要求 1、治理过的气体达到《广东省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主 DB4427-2001)所规定的二级地区排放标准。 2、车间内的通风流畅,基本没有异味。 三、设计方案 (一)车间通风量计算

电镀车间的酸碱性气体较多、温度较高。通风不畅,很容易产生异味。根据以往的经验,总的换气次数以15次/小时计算,效果比较好,基本可以满足通风要求。 1、车间空间体积。 如图所示,电镀车间的总长82米,一层宽20米,高5米。则一层的空间体积为: V1=L×W×H=82×20×5=8200(m3) 电镀车间的二层总长82米,二层宽8米,高米。则二层的空间体积为: V2=L×W×H=82×8×=2296(m3) 则电镀车间的总体积为:V总=V1+V2=10496(m3) 2、车间的总通风量 车间的换气次数为15次,甲方要求电镀车间保持正压运行,则鲜风量大于排风量。 (1)车间的总鲜风量 车间的换气次数以15次/小时,则总的鲜风量为: Q鲜=nV=15×10496=157440m3/h (2)车间的总排风量 车间保持正压运行,排风量按鲜风量的85%计算,则车间内的总 的排风量为:Q排总=Q鲜×85%=133824m3/h A、车间的局部设备排风量 a、控制点1(氰化铜区)

脱硫吸收塔直径和喷淋塔高度设计

吸收塔的直径和喷淋塔高度设计 脱硫工艺选用的吸收塔为喷淋塔,喷淋塔的尺寸设计包括喷淋塔的高度设计、喷淋塔的直径设计 1.1 喷淋塔的高度设计 喷淋塔的高度由三大部分组成,即喷淋塔吸收区高度、喷淋塔浆液池高度和喷淋塔除雾区高度。但是吸收区高度是最主要的,计算过程也最复杂,次部分高度设计需将许多的影响因素考虑在内。而计算喷淋塔吸收区高度主要有两种方法: (1) 喷淋塔吸收区高度设计(一) 达到一定的吸收目标需要一定的塔高。通常烟气中的二氧化硫浓度比较低。吸收区高度的理论计算式为 h=H0×NTU (1) 其中:H0为传质单元高度:H 0=G m /(k y a)(k a 为污染物气相摩尔差推动力的总 传质系数,a 为塔内单位体积中有效的传质面积。) NTU 为传质单元数,近似数值为NTU=(y 1-y 2)/ △y m ,即气相总的浓度 变化除于平均推动力△y m =(△y 1-△y 2)/ln(△y 1/△y 2)(NTU 是表征吸收困难程度 的量,NTU 越大,则达到吸收目标所需要的塔高随之增大。 根据(1)可知:h=H0×NTU=)ln() ()(***2 2*11*22*112121y y y y y y y y y y a k G y y y a k G y m m y m ------=?- a k y =a k Y =9.81×1025.07.04W G -]4[ 82.0W a k L ?=]4[ (2) 其中:y 1,y 2为脱硫塔内烟气进塔出塔气体中SO 2组分的摩尔比,kmol(A)/kmol(B) *1y ,*2y 为与喷淋塔进塔和出塔液体平衡的气相浓度,kmol(A)/kmol(B) k y a 为气相总体积吸收系数,kmol/(m 3.h ﹒kp a ) x 2,x 1为喷淋塔石灰石浆液进出塔时的SO 2组分摩尔比,kmol(A)/kmol(B) G 气相空塔质量流速,kg/(m 2﹒h) W 液相空塔质量流速,kg/(m 2﹒h) y 1×=mx 1, y 2×=mx 2 (m 为相平衡常数,或称分配系数,无量纲) k Y a 为气体膜体积吸收系数,kg/(m 2﹒h ﹒kPa) k L a 为液体膜体积吸收系数,kg/(m 2﹒h ﹒kmol/m 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