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理统计习题集-抽样分布

数理统计习题集-抽样分布
数理统计习题集-抽样分布

样本及抽样分布知识讲解

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内容提要】 一、简单随机样本与统计量 1. 总体 用来表征某一随机试验的数量指标X ,其概率分布称为总体的分布。 2. 简单随机样本 在相同条件下,对总体X 进行n 次独立的重复观察,将所得结果12,,...,n X X X 称为从总体X 中抽取的容量为n 的简单随机样本,试验结束后,可得一组数值12,,...,n x x x ,称其为 12,,...,n X X X 的观察值。 注:若12,,...,n X X X 为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则12,,...,n X X X 相互独立,且与总体X 同分布。 3. 统计量 设12,,...,n X X X 为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12(,,...,)n T g X X X =为样本12,,...,n X X X 的实值函数,且不含任何未知参数,则称12(,,...,)n T g X X X =为一个统计量,将样本值12,,...,n x x x 代入后算出的函数值12(,,...,)n t g x x x =称为该统计量的值。 注:设12,,...,n X X X 为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12,,...,n x x x 为相应的样本值,则常用的统计量有: 4. 经验分布函数 设12,,...,n X X X 为总体X 的简单随机样本,12,,...,n x x x 为相应的样本值,将样本值 按由小到大的顺序重新编号12,1r x x x r n ***<

样本及抽样分布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基本要求】1、理解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 2、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概念并会计算; 3、理解统计量的概念,掌握几种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及其结论; 4、理解分位数的概念,会计算几种重要分布的分位数。 【本章重点】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计算;抽样分布——2 分布,t分布, F分布;分位数的理解和计算。 【本章难点】对样本、统计量及分位数概念的理解;样本矩的计算。 【学时分配】4学时 【授课内容】 §6.0 前言 前面五章我们研究了概率论的基本内容,从中得知: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分支。它是从一个数学模型出发(比如随机变量的分布)去研究它的性质和统计规律性;而我们下面将要研究的数理统计,也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且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门数学分支。所不同的是数理统计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利用观测随机现象所得到的数据来选择、构造数学模型(即研究随机现象)。其研究方法是归纳法(部分到整体)。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做出种种合理性的估计、判断和预测,为决策者和决策行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数理统计的内容很丰富,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重点研究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6.1 随机样本 1

一、总体与样本 1.总体、个体 在数理统计学中,我们把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而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例如:在研究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时,该批灯泡的全体就组成了总体,而其中每个灯泡就是个体;在研究我校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的分布情况时,该校的全体男大学生组成了总体,而每个男大学生就是个体。 但对于具体问题,由于我们关心的不是每个个体的种种具体特性,而仅仅是它的某一项或几项数量指标X(可以是向量)和该数量指标X在总体的分布情况。在上述例子中X是表示灯泡的寿命或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在试验中,抽取了若干个个体就观察到了X的这样或那样的数值,因而这个数量指标X是一个随机变量(或向量),而X的分布就完全描写了总体中我们所关心的那个数量指标的分布状况。由于我们关心的正是这个数量指标,因此我们以后就把总体和数量指标X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等同起来。 定义1:把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为数量指标X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总体中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我们对总体的研究,就是对相应的随机变量X的分布的研究,所谓总体的分布也就是数量指标X的分布,因此,X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分别称为总体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今后将不区分总体与相应的随机变量,笼统称为总体X。根据总体中所包括个体的总数,将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例1:考察一块试验田中小麦穗的重量: X=所有小麦穗重量的全体(无限总体);个体——每个麦穗重x 2

习题六 样本及抽样分布.

习题六样本及抽样分布 一、填空题 1.设来自总体的一个样本观察值为:2.1,5.4,3.2,9.8,3.5,则样本均值 = 4.8 ,样本方差 =; 2.在总体中随机地抽取一个容量为 36 的样本,则均值落在4与6之间的概率 = 0.9332 ; 3.设某厂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 (单位:小时,抽取一容量为9的样本,得到 ,则; 4.设为总体的一个样本,则 0.025 ; 5.设为总体的一个样本,且服从分布,这里, ,则1/3 ; 6.设随机变量相互独立,均服从分布且与分别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则统计量服从参数为 9 的 t 分布。 7.设是取自正态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且 ,则 0.05 , 0.01 时,统计量服从分布,其自由度为 2 ;

8.设总体 X 服从正态分布,而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 本,则随机变量 服从 F 分布,参数为 10,5 ; 9.设随机变量则 F(n,1 ; 10.设随机变量且,A为常数,则 0.7 二、选择题 1.设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是样本均值, 记 则服从自由度的分布的随机变量是( A ); A. B. C. D. 2.设是经验分布函数,基于来自总体的样本,而是总体的分布函数,则下列命题错误的为,对于每个给定的( B ) A.是分布函数 B.依概率收敛于 C.是一个统计量 D.其数学期望是

3.设总体服从0-1分布,是来自总体的样本,是样本均值,则下列各选项中的量不是统计量的是( B ) A. B. C. D. 4.设是正态总体的一个样本,其中已知而未知,则下列各选项中的量不是统计量的是( C )。 A. B. C. D. 5.设和分别来自两个正态总体和的样本,且相互独立,分别为两个样本的样本方差,则服从的统计量是( B ) A. B. C. D. 6.设是正态总体的一个样本,和分别为样本均值和样本方差,则下面结论不成立的有( D ) A.相互独立; B.与相互独立; C.与相互独立D.与相互独立。

统计学抽样与抽样分布练习题

第6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 练习题 6.1 从均值为200、标准差为50的总体中,抽取100=n 的简单随机样本,用样本均值x 估计总体均值。 (1) x 的数学期望是多少? (2) x 的标准差是多少? (3) x 的抽样分布是什么? (4) 样本方差2 s 的抽样分布是什么? 6.2 假定总体共有1000个单位,均值32=μ,标准差5=σ。从中抽取一个样本量为30的简单随机样本用于获得总体信息。 (1)x 的数学期望是多少? (2)x 的标准差是多少? 6.3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样本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6.4 设总体均值17=μ,标准差10=σ。从该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量为25的随机样本,其均值为25x ;同样,抽取一个样本量为100的随机样本,样本均值为100x 。 (1)描述25x 的抽样分布。 (2)描述100x 的抽样分布。 6.5 从10=σ的总体中抽取样本量为50的随机样本,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1)重复抽样。 (2)不重复抽样,总体单位数分别为50000、5000、500。 6.6 从4.0=π的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 (1)p 的数学期望是多少? (2)p 的标准差是多少? (3)p 的分布是什么? 6.7 假定总体比例为55.0=π,从该总体中分别抽取样本量为100、200、500和1000的样本。

(1) 分别计算样本比例的标准差p σ。 (2) 当样本量增大时,样本比例的标准差有何变化? 6.8 假定顾客在超市一次性购物的平均消费是85元,标准差是9元。从中随机抽取40个顾 客,每个顾客消费金额大于87元的概率是多少? 6.9 在校大学生每月的平均支出是448元,标准差是21元。随机抽取49名学生,样本均值 在441~446之间的概率是多少? 6.10 假设一个总体共有8个数值:54,55,59,63,64,68,69,70。从该总体中按重复 抽样方式抽取2=n 的随机样本。 (1) 计算出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差。 (2) 一共有多少个可能的样本? (3) 抽出所有可能的样本,并计算出每个样本的均值。 (4) 画出样本均值的抽样分布的直方图,说明样本均值分布的特征。 (5) 计算所有样本均值的平均数和标准差,并与总体的均值和标准差进行比较,得 到的结论是什么? 6.11 从均值为5.4=μ,方差为25.82=σ的总体中,抽取50个由5=n 个观测值组成的 随机样本,结果见Book6.11。 (1) 计算每一个样本的均值。 (2) 构造50个样本均值的相对频数分布,以此代表样本均值x 的抽样分布。 (3) 计算50个样本均值的平均值和标准差x σ。 6.12 来自一个样本的50个观察值见Book6.12。 (1) 用组距为10构建频数分布表,并画出直方图。 (2) 这组数据大概是什么分布?

(完整版)统计学习题答案第5章参数估计

第5章 参数估计 ●1. 从一个标准差为5的总体中抽出一个容量为40的样本,样本均值为25。 (1) 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x σ等于多少? (2) 在95%的置信水平下,允许误差是多少? 解:已知总体标准差σ=5,样本容量n =40,为大样本,样本均值x =25, (1)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差 x σσ5=0.7906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σ Z 6×0.7906=1.5496。 ●2.某快餐店想要估计每位顾客午餐的平均花费金额,在为期3周的时间里选取49名顾客组成了一个简单随机样本。 (3) 假定总体标准差为15元,求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 (4) 在95%的置信水平下,求允许误差; (5) 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求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 解:(1)已假定总体标准差为σ=15元, 则样本均值的抽样标准误差为 x σσ15=2.1429 (2)已知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于是,允许误差是E = α/2 σ Z 6×2.1429=4.2000。 (3)已知样本均值为x =120元,置信水平1-α=95%,得 α/2Z =1.96, 这时总体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α/2 x Z 0±4.2=124.2115.8 可知,如果样本均值为120元,总体均值95%的置信区间为(115.8,124.2)元。 ●3.某大学为了解学生每天上网的时间,在全校7500名学生中采取不重复抽样方法随机抽取36人,调查他们每天上网的时间,得到下面的数据(单位:小时): 3.3 3.1 6.2 5.8 2.3 4.1 5.4 4.5 3.2 4.4 2.0 5.4 2.6 6.4 1.8 3.5 5.7 2.3 2.1 1.9 1.2 5.1 4.3 4.2 3.6 0.8 1.5 4.7 1.4 1.2 2.9 3.5 2.4 0.5 3.6 2.5

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授课对象】理工类本科二年级 【授课时数】4学时 【授课方法】课堂讲授与提问相结合 【基本要求】1、理解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 2、了解经验分布函数和直方图的作法,知道格林汶科定理; 3、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概念并会计算; 4、理解统计量的概念,掌握几种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及其结论; 5、理解分位数的概念,会计算几种重要分布的分位数。 【本章重点】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计算;抽样分布——2 分布,t分布,F分布;分位数的理解和计算。 【本章难点】对样本、统计量及分位数概念的理解;样本矩的计算。 【授课内容及学时分配】 §6.0 前言5分钟前面五章我们研究了概率论的基本内容,从中得知: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的一门数学分支。它是从一个数学模型出发(比如随机变量的分布)去研究它的性质和统计规律性;而我们下面将要研究的数理统计,也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且是应用十分广泛的一门数学分支。所不同的是数理统计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利用观测随机现象所得到的数据来选择、构造数学模型(即研究随机现象)。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做出种种合理性的估计、判断和预测,为决策者和决策行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数理统计的内容很丰富,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重点研究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6.1 随机样本25分钟一、总体与样本

1.总体、个体 在数理统计学中,我们把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而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例如:在研究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时,该批灯泡的全体就组成了总体,而其中每个灯泡就是个体;在研究华北工学院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的分布情况时,该校的全体男大学生组成了总体,而每个男大学生就是个体。 但在数理统计里,由于我们关心的不是每个个体的种种具体特性,而仅仅是它的某一项或几项数量指标X (可以是向量)和该数量指标X 在总体的分布情况。在上述例子中X 是表示灯泡的寿命或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在实验中,抽取了若干个个体就观察到了X 的这样或那样的数值,因而这个数量指标X 是一个随机变量(或向量),而X 的分布就完全描写了总体中我们所关心的那个数量指标的分布状况。由于我们关心的正是这个数量指标,因此我们以后就把总体和数量指标X 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等同起来。我们对总体的研究,就是对相应的随机变量X 的分布的研究,所谓总体的分布也就是数量指标X 的分布,因此,X 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分别称为总体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 定义1:把研究对象的某项或几项数量指标的值的全体称为总体; 总体中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根据总体中所包括个体的总数,将总体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Ex 1:考察一块试验田中小麦穗的重量: X =所有小麦穗重量的全体(无限总体);个体——每个麦穗重x 对应的分布: +∞<<= ≤= ≤=? ∞ --- x N dt e x x P x F x t 0),(~21 }{)(22)(2 2σμσ πξσμ总麦穗数的麦穗数重量 Ex 2:考察一位射手的射击情况: X =此射手反复地无限次射下去所有射击结果全体; 每次射击结果都是一个个体(对应于靶上的一点) 个体数量化???=未中射中 01x 1在总体中的比例p 为命中率

第6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121126

第6章 样本与抽样分布 第6章的教学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及其分布的概念. 2.了解直方图和条形图、经验分布函数.会求经验分布函数. 3.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与样本标准差、样本原点矩、众数和中位数等数字特征,并会根据数据计算这些数字特征的方法. 4.了解2χ分布、t 分布、F 分布.会查表计算上α分位数. 5.理解统计量的概念,掌握来自正态总体的抽样分布. 在概率论中,一切的分析和运算都是基于分布已知这个假设进行的.但在实际问题中,情况往往并非如此,常常是我们对所要研究的随机变量知道不多或知之甚少.这时需要经试验或观测,获得反映随机变量信息的数据,并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从而对研究对象的性质和统计规律做出合理、科学的估计和推断.这就是数理统计基本的和主要的任务. 数理统计研究统计的一般原理与方法. 本章主要介绍数理统计中的基本概念、基本分布和正态抽样分布及性质. §6.1 总体与样本 6.1.1 总体和个体 在数理统计中,概括性地说,把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把总体中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例如,研究……学生,……总体,……个体. 但在实际中,我们说研究……学生,一般是带有“目的性”的.如:我们想研究学生的……,根据这种“目的性”,我们研究对象的全体就具体为“……”、个体则为“……”. 因此,也说——总体是研究对象的某数量指标. 记数量指标为X ,则X 是随机变量. 例如,若X 是表示学生的……数量指标,则每个个体的指标值即为X 的取值.注意到,在进行研究时,个体的指标值事先是不知道的,我们一般是通过“随机抽样”的方式来获得个体的指标值及有关情况——即总体X 的取值及其分布的.因此,数量指标X 是一个随机变量. 总体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量称为总体容量.根据总体容量的有限或无限,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6.1.2 样本和简单随机样本 通常人们以随机抽样的方式了解总体分布. 把从总体中抽取出的一部分个体称为总体的一个样本,样本中的个体称为样品,样本中所包含的个体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 由于是通过样本来了解总体,所以样本应该具有代表性. 如何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 获得具有代表性的样本最常采用的方法是:在相同条件下对总体X 进行n 次重复且独立的随机观测,把n 次观测的结果按试验的次序记为12,,,n X X X .采用这种有放回抽取得到的样本12,,,n X X X 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且均与总体X 有相同的分布,因此它具有代表性,这个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样本的一次观测值记为12,,,n x x x ,称为样本的一个样本值,这里n 即是样本容量. 如果没有特别说明,在今后的讨论中所提到的样本都指简单随机样本,并简称为样本. 怎样才能获得简单随机样本呢? 对有限总体来说,采用有放回抽取方式就可以得到简单随机样本.但是有放回抽取在实际中有时使用起来不太方便.采用不放回抽取方式取得的样本则不是简单随机样本,但是当总体容量比样本容量大很多时,可以把它当作简单随机样本.对无限总体来说,抽走少量样本后不影响总体的构成或影响很小,因此常采用不放回抽取. 6.1.3 样本的联合分布

(完整版)样本及抽样分布.doc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基本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和样本的概念; 2、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概念并会计算; 3、理解统计量的概念,掌握几种常用统计量的分布及其结论; 4、理解分位数的概念,会计算几种重要分布的分位数。 【本章重点】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矩的计算;抽样分布—— 2 分布,t分布, F分布;分位数的理解和计算。 【本章难点】对样本、统计量及分位数概念的理解;样本矩的计算。 【学时分配】 4 学时 【授课内容】 §6.0前言 前面五章我们研究了概率论的基本内容,从中得知:概率论是研究随机现象统计规律性的一 门数学分支。它是从一个数学模型出发(比如随机变量的分布)去研究它的性质和统计规律性; 而我们下面将要研究的数理统计,也是研究大量随机现象的统计规律性,并且是应用十分广泛的 一门数学分支。所不同的是数理统计是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利用观测随机现象所得到的数据来 选择、构造数学模型(即研究随机现象)。其研究方法是归纳法(部分到整体)。对研究对象的客观规律性做出种种合理性的估计、判断和预测,为决策者和决策行动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数理 统计的内容很丰富,这里我们主要介绍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重点研究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 § 6.1随机样本 1

一、总体与样本 1.总体、个体 在数理统计学中,我们把所研究的全部元素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而把组成总体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例如:在研究某批灯泡的平均寿命时,该批灯泡的全体就组成了总体,而其中每个灯泡就是 个体;在研究我校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的分布情况时,该校的全体男大学生组成了总体,而每 个男大学生就是个体。 但对于具体问题,由于我们关心的不是每个个体的种种具体特性,而仅仅是它的某一项或几 项数量指标 X ( 可以是向量 ) 和该数量指标X在总体的分布情况。在上述例子中 X 是表示灯泡的寿命或男大学生的身高和体重。在试验中,抽取了若干个个体就观察到了X 的这样或那样的数值,因而这个数量指标X 是一个随机变量(或向量),而 X 的分布就完全描写了总体中我们所关心的那个数量指标的分布状况。由于我们关心的正是这个数量指标,因此我们以后就把总体和数量指标 X 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等同起来。 定义 1:把研究对象的全体(通常为数量指标X 可能取值的全体组成的集合)称为总体;总体中的每个元素称为个体。 我们对总体的研究,就是对相应的随机变量X 的分布的研究,所谓总体的分布也就是数量指 标 X 的分布,因此, X 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分别称为总体的分布函数和数字特征。今后将不区分总体与相应的随机变量,笼统称为总体 X 。根据总体中所包括个体的总数,将总体分为:有限总体 和无限总体。 例 1:考察一块试验田中小麦穗的重量: X =所有小麦穗重量的全体(无限总体);个体——每个麦穗重x 2

统计学习题答案 第4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

统计学习题答案第4章抽样与抽样分布

第4章抽样与抽样分布——练习题(全免) 1. 一个具有64 n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抽自于均 = 值等于20、标准差等于16的总体。 ⑴给出x的抽样分布(重复抽样)的均值和标 准差 ⑵描述x的抽样分布的形状。你的回答依赖于 样本容量吗? ⑶计算标准正态z统计量对应于5.15 = x的值。 ⑷计算标准正态z统计量对应于23 x的值。 = 解: 已知n=64,为大样本,μ=20,σ=16, ⑴在重复抽样情况下,x的抽样分布的均值为 a. 20, 2 b. 近似正态 c. -2.25 d. 1.50 2 . 参考练习4.1求概率。 ⑴x<16;⑵x>23;⑶x>25;⑷.x落在16和22之间;⑸x<14。 解: a. 0.0228 b. 0.0668 c. 0.0062 d. 0.8185 e. 0.0013 3. 一个具有100 n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 = μ、16=σ的总体。试求下列概率的近似值:30 =

解: a. 0.8944 b. 0.0228 c. 0.1292 d. 0.9699 4. 一个具有900=n 个观察值的随机样本选自于100=μ和10=σ的总体。 ⑴ 你预计x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是什么? ⑵ 你认为x 至多偏离μ多么远? ⑶ 为了回答b 你必须要知道μ吗?请解释。 解:a. 101, 99 b. 1 c. 不必 5. 考虑一个包含x 的值等于0,1,2,…,97,98,99的总体。假设x 的取值的可能性是相同的。则运用计算机对下面的每一个n 值产生500个随机样本,并对于每一个样本计算x 。对于每一个样本容量,构造x 的500个值的相对频率直方图。当n 值增加时在直方图上会发生什么变化?存在什么相似性?这里30,10,5,2====n n n n 和50=n 。 解:趋向正态 6. 美国汽车联合会(AAA )是一个拥有90个俱 乐部的非营利联盟,它对其成员提供旅行、

应用统计学:参数估计习题及答案.(优选)

简答题 1、矩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2、极大似然估计的推断思路如何?有何优劣? 3、什么是抽样误差?抽样误差的大小受哪些因素影响? 4、简述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的区别和特点。 5、确定重复抽样必要样本单位数应考虑哪些因素? 计算题 1、对于未知参数的泊松分布和正态分布分别使用矩法和极大似然法进行点估计,并考量估计结果符合什么标准 2、某学校用不重复随机抽样方法选取100名高中学生,占学生总数的10%,学生平均体重为50公斤,标准差为48.36公斤。要求在可靠程度为95%(t=1.96)的条件下,推断该校全部高中学生平均体重的范围是多少? 3、某县拟对该县20000小麦进行简单随机抽样调查,推断平均亩产量。根据过去抽样调查经验,平均亩产量的标准差为100公斤,抽样平均误差为40公斤。现在要求可靠程度为95.45%(t=2)的条件下,这次抽样的亩数应至少为多少? 4、某地区对小麦的单位面积产量进行抽样调查,随机抽选25公

顷,计算得平均每公顷产量9000公斤,每公顷产量的标准差为1200公斤。试估计每公顷产量在8520-9480公斤的概率是多少?(P(t=1)=0.6827, P(t=2)=0.9545, P(t=3)=0.9973) 5、某厂有甲、乙两车间都生产同种电器产品,为调查该厂电器产品的电流强度情况,按产量等比例类型抽样方法抽取样本,资料如下: 试推断: (1)在95.45%(t=2)的概率保证下推断该厂生产的全部该种电器产品的平均电流强度的可能范围 (2)以同样条件推断其合格率的可能范围 (3)比较两车间产品质量 6、采用简单随机重复和不重复抽样的方法在2000件产品中抽查200件,其中合格品190件,要求: (1)计算样本合格品率及其抽样平均误差

统计学 第六章 抽样与参数估计

《统计学》 第六章 抽样与参数估计 1、某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想调查下岗职工中女性所占的比重,随机抽取300个下岗职工,发现其中195个为女性职工。试以95.45%的概率保证程度,估计该市下岗职工中女性比重的区间范围。 解: 已知n=300,概率保证程度95.45%,Z 0.0455/2 =2 P=300195=65% 区间范围P n )1(2 p p -Z ±α=0.65300 ) 65.01(65.02-±=0.65±0.055 该市下岗职工中女性比重的区间范围为59.5%~70.5之间 2、某灯管厂生产10万只日光灯管,现采用简单随机重复抽样方式抽取1‰灯管进行质量检验,测试结果如下表所示: 耐用时间(小时) 灯管数(只) 800以下 10 800-900 15 900-1000 35 1000-1100 25 1100以上 15 合计 100 根据上述资料: (1)试计算抽样总体灯管的平均耐用时间 (2)在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下,估计10万只灯管平均耐用时间的区间范围。 (3)按质量规定,凡耐用时间不及800小时的灯管为不合格品,试计算抽样总体灯管的合格率,并按95%的概率保证程度下,估计10万只灯管的合格率区间范围。 (4)若上述条件不变,只是抽样极限误差可放宽到40小时,在99.73%的概率保证程度下,作下一次抽样调查,需抽多少只灯管检验? 解: 耐用时间(小时) 灯管数(只)f 组中值x xf f x x 2)(- 800以下 10 750 7500 484000 800-900 15 850 12750 216000 900-1000 35 950 33250 14000 1000-1100 25 1050 26250 160000 1100以上 15 1150 17250 486000

统计学第九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第九章抽样与抽样估计 一、单项选择题 1、抽样极限误差是指抽样指标和总体指标之间(D)。 A.抽样误差的平均数B.抽样误差的标准差 C.抽样误差的可靠程度D.抽样误差的最大可能范围 2、样本平均数和总体平均数(B)。解析:样本平均数是以总体平均数为中心,在其范围内变动(P213) A.前者是一个确定值,B.前者是随机变量, 后者是随机变量后者是一个确定值 C.两者都是随机变量D.两者都是确定值 3、某场要对某批产品进行抽样调查,一直以往的产品合格率分别为90%,93%, 95%,要求误差范围小于5%,可靠性为95.45%,则必要样本容量应为(B)。A.144B.105C.76D.109 4、在总体方差不变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误差(C)。 A.缩小1/2B.为原来的3/√3C.为原来的1/3D.为原来的2/3 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若要求误差范围缩小1/3,则样本容量(B)。 A.增加9倍B.增加8倍 C.为原来的2.25倍D.增加2.25倍 6、抽样误差是指(C)。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误差的定义(P213) A.在抽查过程中由于观察、测量等差错所引起的误差 B.在调查中违反随机原则出现的系统误差 C.随机抽样而产生的代表性误差 D.人为原因所造成的误差 7、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A)。

A.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B.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 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 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8、抽样平均误差是(B)。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平均误差的定义(P214)A.总体的标准差B.样本的标准差 C.抽样指标的标准差D.抽样误差的平均差 9、对某种连续生产的产品进行质量检验,要求每隔一小时抽出10分钟的产品进行检验,这种抽查方式(D)。 A.简单随机抽样B.类型抽样 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 10、先将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形式被称为(C)解析:这题考的是抽样调查的几种不同的方式的定义(P211)。 A.简单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11、事先确定整体范围,并对整体的每隔单位都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码表》 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样本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B)。 A.简单随机抽样B.机械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12、在同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的抽样标准误差于重复抽样的抽样的标准误差相 比,(A)。 A.前着小于后者B.前者大于后者 C.两者相等D.无法判断 13、在重复的简单随机抽样中,当概率保证程度从68.27%提高到95.45%时(其 他条件不变),必要的样本容量将会(C)。

样本与抽样分布

第六章样本与抽样分布 §6.1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数理统计研究的对象 例:有一批灯泡,要从使用寿命这个数量指标来看其质量,设寿命用X表示。 (1)若规定寿命低于1000小时的产品为次品。此问题是求P(X 1000)=F(10000),求F(x)? (2)从平均寿命、使用时数长短差异来看其质量,即求E(x)?、D(x)?。 要解决二个问题

1.试验设计抽样方法。 2.数据处理或统计推断。 方法具有“从局部推断总体”的特点。 二.总体(母体)和个体 1.所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一个对象成员(基本单元)称为个体。 说明: (1)对总体我们关心的是研究对象的某一项或某几项数量指标(或属性指标)以及他们在整体中的分布。所以总体是个体的数量指标的全体。 (2)为研究方便将总体与一个R.V X

对应(等同)。 a.总体中不同的数量指标的全体, 即是R.V.X的全部取值。 b.R.V X的分布即是总体的分布 情况。 例:一批产品是100个灯泡,经测试其寿命是: 1000小时1100小时 1200小时 20个30个50个 X 1000 1100 1200 P 20/100 30/100

50/100 (设X表示灯泡的寿命)可知R.V.X的分布律, 就是总体寿命的分布,反之亦然。 常称总体X,若R.VX~F(x),有时也用F(x)表示一个总体。 (3)我们对每一个研究对象可能要观测两个或多个数量指标,则可用多维随机向量(X,Y,Z, …)去描述总体。 2.总体的分类 有限总体 无限总体

三.简单随机样本. 1.定义6.1 :从总体中抽得的一部分个体组成的集合称为子样(样本),取得的个体叫样品,样本中样品的个数称为样本容量(也叫样本量)。每个样品的测试值叫观察值。 取得子样的过程叫抽样。 样本的双重含义: (1)随机性: 用(X 1,X 2, ……X n) n维随机向量表 示。 X i表示第i个被抽到的个体,是随机变量。(i=1,2,…n)

统计学答案 第八章 抽样与抽样分布

第八章抽样与抽样分布 一、名词解释 1、统计抽样:按照随机原则从被研究现象的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进行观察,然后根据 观察的结果运用数理统计的原理,来估计总体综合指标或者对总体综合指标的某种假设进行 检验。 2、重复抽样:是从总体中每抽出一个样本单位后,把结果记录下来,随即将该单位放回到 总体中去,使它和其余的单位在下一次抽选中具有同等被抽中的机会,再抽取第二个单位,直至抽取n个单位为止。 3、不重复抽样:一个单位被抽中后不再放回总体,然后再从所剩下的单位中抽取第二个单位,直到抽出n个单位为止,这样的抽样方法不可能使一个总体单位被重复抽中,所以称为 不重复抽样。 4、简单随机抽样:在从总体中随机抽取n个单位作为样本时,要使得每一个总体的单位都 有相同的机会(概率)被抽中。 5、分层抽样:在抽样之前先将总体的单位划分为若干层(类),然后从各个层中抽取一定数 量的单位组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分层抽样,也称为分类抽样。 6、系统抽样:在抽样中先将总体各单位按某种顺序排列,并按某种规则确定一个随机起点, 然后,每隔一定的间隔抽取一个单位,直至抽取n个单位形成一个样本。这样的抽样方式称 为系统抽样,也称等距抽样或机械抽样。 7、整群抽样:调查时,先将总体划分成若干群,然后再以群作为调查单位从中抽取部分群, 进而对抽中的各个群中所包含的所有个体单位进行调查或观察,这样的抽样方式称为整群抽样。 8、总体分布:总体是我们关心的若干个元素的集合,总体中每个元素的取值是不同的,这些 观察值所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就是总体分布。 9、样本分布:是指一个样本中各观察值所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 10.抽样分布:某个样本统计量的抽样分布,从理论上说就是在重复选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 由该统计量的所有可能取值形成的相对频数分布。 11、比率:是指总体(或样本)中具有某种属性的单位与全部单位总数之比。 12、样本比率的抽样分布:在重复选取容量为n的样本时,由样本比率的所有可能取值形成 的相对频数分布称为样本比率的抽样分布。 二、判断题 1、× 2、√ 3、× 4、× 5、√ 6、× 7、√ 8、√ 9、× 10、√ 三、选择题 1、A 2、A 3、B 4、B 5、C 6、D 7、D 8、D 9、C 10、D 11、C 12、B 13、C 14、C 15、A 16、D 17、A 18、B 19、C 20、B 21、B 22、B 23、B 24、A 25、A 四、简答题 1、简述统计抽样的基本特点。

第六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第六章样本及抽样分布 §1总体与样本 从理论上讲,对随机变量进行大量的观测,被研究的随机变量的概率特征一定能显现出来,可是实际进行的观测次数只能是有限的,有时甚至是少量的。因此,我们关心的问题就是怎样有效地利用收集到的有限的资料,尽可能地对被研究的随机变量的概率特征作出精确而可靠的结论. 我们把被研究的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或母体),而把组成总体的各个元素称为个体。代表总体的指标是一个随机变量,所以总体就是指某个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的全体。 从总体中抽取一个个体,就是对代表总体的随机变量进行一次试验(或观测),得到的一个试验数据(或观测值)。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个体,就是对随机变量进行若干次试验(观测)。 从总体中抽取若干个个体的过程称为抽样。抽样结果得到的一组试验数据(观测值),称为样本(或子样);样本中所含个体的数量称为样本容量。 从总体中抽取样本,一般总是假设满足下述两个条件: (1)随机性为了使样本具有充分的代表性,抽样必须是随机的,应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同等的机会被抽取到,通常可以用编号抽签的方法或利用随机数表来实现。 (2)独立性各次抽样必须是相互独立的,即每次抽样的结果既不影响其它各次抽样的结果,也不受其它各次抽样结果的影响。 这种随机的、独立的抽样方法称为简单随机抽样,由此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 例如,从总体中进行放回抽样,显然是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就是简单随机样本。 从有限总体(即其中只含有有限多个个体的总体)中,进行不放回抽样,虽然不是简单随机抽 样,但是若总体容量很大而样本容量较小(,则可以近似地看作是放回抽样,因而也就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简单随机抽样,得到的样本可以近似地看作是简单随机样本。 今后,凡是提到抽样与样本,都是指简单随机抽样与简单随机样本。 从总体中抽取容量为n的样本,就是对代表总体的随机变量随机地、独立地进行n次试验(观测),每次试验的结果可以看作是一个随机变量,n次试验的结果就是n个随机变量 。 这些随机变量相互独立,并且与总体服从相同的分布。设得到的样本观测值分别是 ,

贾俊平《统计学》(第5版)课后习题-第6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圣才出品】

第6章 统计量及其抽样分布一、思考题 1.什么是统计量?为什么要引进统计量?统计量中为什么不含任何未知参数? 答:(1)设12n X X X ,, …,是从总体X 中抽取的容量为n 的一个样本,如果由此 样本构造一个函数12()n T X X X ,,…,,不依赖于任何未知参数,则称函数12()n T X X X ,,…,是一个统计量。 (2)在实际应用中,当从某总体中抽取一个样本后,并不能直接应用它去对总体的有关性质和特征进行推断,这是因为样本虽然是从总体中获取的代表,含有总体性质的信息,但仍较分散。为了使统计推断成为可能,首先必须把分散在样本中关心的信息集中起来,针对不同的研究目的,构造不同的样本函数。 (3)统计量是样本的一个函数。由样本构造具体的统计量,实际上是对样本所含的总体信息按某种要求进行加工处理,把分散在样本中的信息集中到统计量的取值上,不同的统计推断问题要求构造不同的统计量,所以统计量不包含未知参数。 2.判断下列样本函数哪些是统计量?哪些不是统计量? 1121021210310410()/10 min() T X X X T X X X T X T X μ μσ =+++==-=-…,,…,()/答:统计量中不能含有未知参数,故1T 、2T 是统计量,3T 、4T 不是统计量。

3.什么是次序统计量? 答:设12n X X X ,, …,是从总体X 中抽取的一个样本,()i X 称为第i 个次序统计量,它是样本 12()n X X X ,,…,满足如下条件的函数:每当样本得到一组观测值12X X ,,…,n X 时,其由小到大的排序 (1)(2)()()i n X X X X ≤≤≤≤≤……中,第i 个值()i X 就作为次序统计量()i X 的观测值,而(1)(2)()n X X X ,,…,称为次序统计量,其中(1)X 和()n X 分别为最小和最大次序统计量。 4.什么是充分统计量? 答:在统计学中,假如一个统计量能把含在样本中有关总体的信息一点都不损失地提取出来,那对保证后边的统计推断质量具有重要意义。统计量加工过程中一点信息都不损失的统计量通常称为充分统计量。 5.什么是自由度? 答:统计学上的自由度是指当以样本的统计量来估计总体的参数时,样本中独立或能自由变化的变量的个数。 6.简述2 χ分布、t 分布、F 分布及正态分布之间的关系。答:(1)随机变量X 1,X 2,… X n 相互独立,且都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则它们的平方和21 n i i X =∑服从自由度为n 的2 χ分布。(2)随机变量X 服从标准正态分布,Y 服从自由度为n 的2 χ分布,且X 与Y 独立,

第5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课后习题答案(高教出版社,浙江大学)

第5章 样本及抽样分布 1,设总体X 服从均值为1/2的指数分布,4321,,,X X X X 是来自总体的容量为4的样本,求 (1)4321,,,X X X X 的联合概率密度;(2)}2.17.0,15.0{21<<<x ,所以 (1) 联合概率密度为)()()()(),,,(43214321x f x f x f x f x x x x g = )(2432116x x x x e +++-=,(0,,,4321>X X X X ) (2)2 1,X X 的联合概率密度为) (2212x x e +-,所以 ????----== <<<<2 .17 .0221 5 .01215.02 .17 .021222121 2 1224}2.17.0,15.0{dx e dx e dx dx e X X P x x x x ))((4.24.121------=e e e e (3),21)(41)(41==∑=i i X E X E 16 1 2141)(161)(2 41=? ?? ???==∑=i i X D X D ; (4)4 1 )()()(2121==X E X E X X E ,(由独立性) ]4 1)()([21]41[21])5.0[()(])5.0([22 2222221221+-=+-= -=-X E X E X X E X E X E X X E 8 1]412141[21]4121)()([212 222=-??? ??+=+-+=X E X D ; (5)2 2 22 12122212141)()()(])[()(?? ? ??-=-=X E X E X X E X X E X X D 16 3161)4141)(4141(161)]()()][()([222121=-++=- ++=X E X D X E X D 。

(完整word版)习题六样本及抽样分布

习题六 样本及抽样分布 一、填空题 1.设来自总体X 的一个样本观察值为:2.1,5.4,3.2,9.8,3.5,则样本均值 = 4.8 ,样本方差 =22.716; 2.在总体~(5,16)X N 中随机地抽取一个容量为 36 的样本,则均值X 落在4与6之间的概率 = 0.9332 ; 3. 设某厂生产的灯泡的使用寿命2~(1000,)X N σ (单位:小时),抽取一容量为9的样本,得到940,100x s ==,则(940)P X <= ; 4.设127,,...,X X X 为总体2 ~(0,0.5)X N 的一个样本,则7 21 (4)i i P X =>=∑ 0.025 ; 5.设126,,...,X X X 为总体~(0,1)X N 的一个样本,且cY 服从2χ分布,这里, 22123456()()Y X X X X X X =+++++,则c =1/3 ; 6.设随机变量,X Y 相互独立,均服从2(0,3)N 分布且129,,...,X X X 与129,,...,Y Y Y 分 别是来自总体,X Y 的简单随机样本,则统计量U =服从参数为 9 的 t 分布。 7.设1234,,,X X X X 是取自2~(0,2)X N 正态总体的简单随机样本且 22!234(2)(34),Y a X X b X X =-+-,则a = 0.05 ,b = 0.01 时,统计量Y 服从 2χ分布,其自由度为 2 ; 8.设总体 X 服从正态分布2~(0,2)X N ,而1215,,...,X X X 是来自总体的简单随机 样本,则随机变量 22 110 22 1115...2(...) X X Y X X ++=++ 服从 F 分布,参数为 10,5 ; 9.设随机变量21 ~()(1),,X t n n Y X >=则~Y F(n,1) ; 10.设随机变量~(,)X F n n 且()0.3P X A >=,A 为常数,则1 ()P X A > = 0.7 二、选择题 1.设12,,...,n X X X 是来自总体2(,)N μσ的简单随机样本,X 是样本均值, 记22222 21 23111 111(),(),(),11n n n i i i i i i S X X S X X S X n n n μ====-=-=---∑∑∑ 2 241 1(),n i i S X n μ==-∑则服从自由度1n -的t 分布的随机变量是T =( A ); A . B C D 2.设()n F x 是经验分布函数,基于来自总体X 的样本,而()F x 是X 总体的 分布函数,则下列命题错误的为,对于每个给定的,()n x F x ( B ) A .是分布函数 B .依概率收敛于()F x C .是一个统计量 D .其数学期望是()F x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