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义 - 变压器习题(很经典)

讲义 - 变压器习题(很经典)
讲义 - 变压器习题(很经典)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数 ( )

A .V 1不变、V 2不变、A 1变大、A 2变大

B .V 1不变、V 2不变、A 1变小、A 2变小

C .V 1变大、V 2变大、A 1变小、A 2变小

D .V 1变小、V 2变小、A 1变大、A 2变大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 B .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

C .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大

D .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3、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总匝数比为1:2,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恒为220V 的交流电源相连,P 为滑动头.现令P 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缓慢匀速上滑,直至“220V60W ”的白炽灯L 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U 1表示副线圈两端的总电压,U 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I 1表示流过副线圈的电流,I 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4、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A.A1示数不变,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

B.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V2示数变小,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

D.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

5、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所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

6、如图所示,有一台交流发电机,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和理想降压变压器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

电阻为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和,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和;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和,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和. 设的输入电压一定,

当用户消耗的电()

A.减小,变大 B.不变,变小

C.变小,变小 D.变大,变大

7、在如图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 .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8、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通过导线接两个相同的灯泡L 1和L 2。导线的等效电阻为R 。现将原来断开的开关S 闭合,若变压器原线圈两端的电压保持不变,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副线圈两端的电压不变

B .通过灯泡L 1的电流增大

C .原线圈中的电流减小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减小

9、如图8所示,有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电压一定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电路中接入三个电阻R 1 、R 2 、R 3,各交流电表的阻值对电路的影响不计,原来开关s 是断开的,当开关s 闭

合时,各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

A .电流流A 1 示数变大

B .电流表A 2 示数变大

C .电压表V 1 示数变小

D .电压表V 2 示数变小

10、生活中处处用电,而我们需要的电都是通过变压器进行转换的,为了测一个已知额定电压为100V 的灯泡的额定功率,如图,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分别接有理想电流表A 和灯泡L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值范围时0-100Ω不考虑温度对灯泡电阻的影响,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2:1,交流电源的电压为U 0=440V ,适当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触片位置,当灯泡在额定电压下正常工作时,测得电流表A 的示数为1.2A ,则 ( )

A.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0W

B.灯泡的额定电流为2.4A

C.滑动变阻器上部分接入的电阻值为50Ω

D.滑动变阻器消耗的电功率为240W

11、如图,有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 ,原线圈接正弦交流电,输出端接有一个交流电压表和一个电动机。电动机线圈电阻为R ,当输入端接通电源后,电流表读数为I ,电压表读数为U ,电动机带动一重物匀速上升。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动机两端电压为 B 、电动机消耗的功率为U 2

/R

C 、电动机的输出功率为nUI-n 2I 2R

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UI/n

1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4∶1,若原线圈上加u=400sin100πt (v)的交变电压,则在副线圈两端

A 、变电压表测得电压为100 v B、用交变电压表测得电压为100 v

C、交变电流的周期为0.02s D 、100π hz

13、如图5所示,T 为理想变压器,副线圈回路中的输电线ab 和cd 的电阻不可忽略,其余输电线电阻可不计,则当电键S 闭合时 ( )

A .交流电压表V 1和V 2的示数一定都变小

B .交流电压表只有V 2的示数变小

C .交流电流表A 1、A 2和A 3的示数一定都变大

D .只有A 1的示数变大

14、如图甲,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n 1∶n 2=11∶5,原线圈与正弦交变电源连接,输入电压u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副线圈仅接入一个10 Ω的电阻.则

A .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最大值是220V

B .正弦交变电流的周期是s

C.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是W

D. 电压表的示数是100

V

15、如图所示,在副线圈两端连接了定值电阻R 0和滑动变阻器R ,在原线圈上加一电压恒为U 的交变流电,则 ( )

A.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变小

B.保持Q位置不变,将P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C.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电流表的读数变小

D.保持P位置不变,将Q向上滑动,变压器输出功率变小

16、如图7甲所示,M是一个小型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n1:n2=10:1,接线柱、接上一个正弦交变

电源,电压随时间变化规律如图8乙所示。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电阻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制成的传感器,R1为一定值电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V示数为22V B.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压表V的示数减小C.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流表A的示数减小D.当传感器R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电阻R1的功率变小

17、下图中,可以将电压升高给电灯供电的变压器是

18、一个理想变压器的副线圈连接有电阻R和两个完全相同的灯泡和

,如图所示,开始时开关K断开,灯泡恰好能正常发光。当把开关K

接通以后,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上的电流将减小

B、灯泡将变暗

C、变压器的输出功率减小

D、原线圈中的输入电流减小

19、如图所示,50匝矩形闭合导线框ABCD 处于磁感应强度大小B =

T 的水平匀强磁场

中,线框面积S =0.5m 2

,线框电阻不计。线框绕垂直于磁场的轴OO ′以角速度ω=200rad/s 匀速转动,并与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相连,副线圈线接入一只“220V ,60W ”灯泡,且灯泡正常发光,熔断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10A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示位置穿过线框的磁通量为零 B .线框中产生交变电压的有效值为V

C .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25︰11

D .允许变压器输出的最大功率为5000W

20、如图甲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R1=

20

,R2=

30 ,C 为电容器。

已知通过R1的正弦交流电如图乙所示,则( ) A.交流电的频率为0.02 Hz B.原线圈输入电压的最大值为200 V

C.电阻R2的电功率约为6.67 W

D.通过R3的电流始终为零

21、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副线圈向电阻R1、R2和R3供电,为交流电流表,为交流电压表,开关K 闭合后与闭合前相比 ( )

A.V示数变大,A示数变小,R1消耗的电功率变小B.V示数变大,A示数变大,R1消耗的电功率变大C.V示数变小,A示数变小,R1消耗的电功率变小D.V示数变小,A示数变大,R1消耗的电功率变小22、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总匝数比为1:2,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恒为220V的交流电源相连,P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缓慢匀速上滑,直至“220V60W”的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U1表示副线圈两端的总电压,U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I1表示流过副线圈的电流,I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

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23、如图9所示,有一台交流发电机E,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T1和理想降压变

压器T2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R。T1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

别为U1和P1,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2和P2;T2的输入电压和输

入功率分别为U3和P3,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U4和P4。设T1的输

入电压U1一定,当用户消耗的电功率变大时()

A.U2减小,U4变大 B.U2不变,U3变小 C.P1变小,P2变小 D.P2变大,P3变大

24、图1中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的匝数n1与副线圈的匝数n2之比为10 : 1。变压器的原线圈接如图2所示的正弦式电流,两个20Ω的定值电阻串联接在副线圈两端。电压表V

为理想电表。则

A.原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为100V B.原线圈上电压的有效值约为70.7V

C.电压表V的读数为5.0V D.电压表V的读数约为3.5V

25、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原线圈所接正弦交流电源两端的u-t图象。原、副线圈

匝数比n1 :n2=10 :1,串联在原线圈电路中交流电流表的示数为1 A,

则()

A.变压器原线圈所接交流电压的有效值为220V B.变压器输出端所接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C.变压器输出端交变电流的频率为50Hz D.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220W

26、一理想变压器的的原线圈为50匝,副线圈为100匝,当原线圈接入正弦交变电流

时,副线圈的输出电压为10V,则铁芯中磁通量变化率的最大值

为()

A.0.14Wb/S B.0.4Wb/s C.0.2Wb/s D.0.28Wb/s

27、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b是原线圈的中心抽头,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c、d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u1=220sin100πt(V),则

A. 当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2V

B. 当t=s时,c、d间的电压瞬时值为110V

C. 单刀双掷开关与a连接,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D. 当单刀双掷开关由a扳向b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均变小

28、如图所示,MN和PQ为两个光滑的电阻不计的水平金属导轨,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今在水平导轨部分加一竖直向上的匀强磁场,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ab棒匀速运动,则IR≠0,IL≠0,IC=0

B.若ab棒匀速运动,则IR≠0,IL=0,IC=0

C.若ab棒在某一中心位置两侧做往复运动,则IR≠0,IL≠0,IC≠0

D.若ab棒做匀加速运动,IR≠0,IL≠0,IC=0

29、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在原线圈输入电压不变的条件下,要提高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可采用的方法是

A只增加原线圈的匝数 B只增加副线圈的匝数

C只减小用电器R1的电阻 D断开开关S

30、某理想变压器的原、副线圈按如图所示电路连接,图中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R、R1、R2为定值电阻,且R1=R2,交流电源的输入电压U1一定。电键S原来闭合,现将S断开,则电压表的示数U2、电流表的示数I、电阻R1上的功率P1、变压器原线圈的输入功率P的变化情况分别是()

A.U2增大 B.I增大 C.P1增大 D.P增大

31、如图是一种理想自耦变压器示意图。线圈绕在一个圆环形的铁芯上,P是可移动的滑动触头。AB间接交流电压U,输出端接通了两个相同的灯泡L1和L2,Q为滑动变阻器的滑动触头,当开关S闭合,P处于图示

的位置时,两灯均能发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图中自耦变压器是升压变压器

B. Q不动,将P沿逆时针方向移动,L1将变亮

C. P不动,将Q向右移动,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 P、Q都不动,断开开关S,

变压器的输入电流变小

32、如图所示,原、副线圈匝数比为2∶1的理想变压器正常工作时,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原、副线圈磁通量之比为2∶1 B.原、副线圈电流之比为1∶2

C.输入功率和输出功率之比为1∶1 D.原、副线圈磁通量变化率之比为1∶1

33、如图所示,为一自耦变压器的电路图,其特点是铁芯上只绕有一个线圈。把整个线圈作为原线圈,而取线圈的一部分作为副线圈。原线圈接在电压恒为的正弦交流电源上,电流表Al、A2均为理想电表。当触

头向上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l读数变大 B.A2读数变小C.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大 D.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不变

34、如图所示的交流电路中,理想变压器原线圈输入电压为U1,输入功率为P1,输出功率为P2,各交流电表均为理想电表.当滑动变阻器R的滑动头向下移动时()

A.灯L变亮 B.各个电表读数均变大 C.因为U1不变,所以P1不变 D.P1变大,且始终有P1= P2 35、如图所示为理想变压器,电表均可视为理想电表,原线圈接线柱接电

压u=311sin314t(V)的交流电源。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下滑动时,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1示数变小

B.A2示数变小

C.A1示数不变

D.V2示数变大

36、如图所示的变压器为理想变压器,A和V分别为交流电流表和交流电压表。若输入变压器电压的有效值不变,则电键闭合前后两表读数的变化情况是------------------------( )

A.安培表读数变大,而伏特表读数不变B.安培表读数变小,而伏特表读数变小

C.安培表读数变大,而伏特表读数变小D.安培表读数变小,伏特表读数不变

37、某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输入电压按图3所示的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则()

A.变压器输入、输出电流之比为55∶9 B.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C.变压器输出电压的有效值为36V D.变压器输出电压的频率为2×10-2

Hz

二、填空题

38、如图所示的理想变压器原线圈Ⅰ接到220V的交流电源上,副线圈有两个,

副线圈Ⅱ的匝数n2=30匝,与一个标有“12V 12W”的灯泡L组成闭合回路,

且灯L正常发光,副线圈Ⅲ的输出电压U3=110V,与电阻R组成闭合回路,

通过电阻R的电流强度为0.4A,副线圈Ⅲ的匝数n3=______匝;原线圈Ⅰ中

的电流强度I1=

3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接入一电压为u

=U0sinωt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一个R=27.5 Ω的负载电阻.若U0=

220V,ω=100πHz,则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原线圈中电流

表的读数为。

40、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之比为4∶1.原线圈接入一电压为u=U0sinω

t的交流电源,副线圈接一个R=27.5 Ω的负载电阻.若U0=220V,ω=100π Hz,

则副线圈中电压表的读数为,原线圈中电流表的读数为。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1、D 2、BD 3、ABD 4、D 5、D 6、BD 7、CD 8、A 9、ABD 10、【答案】AC

11、C 12、bc 13、B 14、AC 15、B 16、B 17、C 18、【标准答案】B 19、CD 20、C 21、D 22、ABD 23、BD 24、BD 25、AC 26、A 27、A 28、CD 29、BC 30、C 31、BD 32、A 33、AC 34、D

35、AB 36、 A 37、C

二、填空题

38、n3=__275____匝;I1=_0。26_____A。 39、55 V , 0.5 A 40、55 V , 0.5 A

三绕组变压器

三绕组变压器 13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 三绕组变压器 英文名称: three wi ndi ng tran sformer 定义具有三个独立绕组的变压器。 应用学科: 电力(一级学科);变电(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疋委贝会审疋公布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三绕组变压器 三绕组变压器的每相有3个绕组,当1个绕组接到交流电源后,另外2个绕组就感应出不同的电势,这种变压器用于需要2种不同电压等级的负载。发电厂和变电所通常出现3种不同等级的电压,所以三绕组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每相的高中低压绕组均套于同一铁心柱上。为了绝缘使用合理,通常把高压绕组放在最外层,中压和低压绕组放在内层。 目录 一、结构和用途 二、特性 特点 三绕组变压器在发电厂中应用 一、结构和用途 二、特性 特点 三绕组变压器在发电厂中应用 展开 色编辑本段一、结构和用途 额定容量是指容量最大的那个绕组的容量,一般容量的百分比按高中 低压绕组有三种形式100/100/50、100/50/100、100/100/100 。

编辑本段二、特性 3个变比: k12=N1/Nb U1/U2 k13=N1/NA U1/U3 k23=N2/NA U2/U3 负载运行时若不计空载电流10,贝变压器的磁势平衡方程为 I1N1+I2N2+I3N3=O I1+l2/k12+13/k13=0 I1+I2'+I3'=0 简化等效电路中的Z仁R1+jX1为1次侧的阻抗,Z2'=R2'+jX2'为2次侧折算到1次侧的阻抗;Z3'=R3'+jX3'为3次侧折算到1次侧的阻抗,6个参数可以根据短路试验求得。 Zk12=Rk12+jXk12=(R1+R2')+j(X1+X2') Zk13=Rk13+jXk13=(R1+R3')+j(X1+X3') Zk23'=Rk23'+jXk23'=(R2'+R3')+j(X2'+X3') R1=1/2(Rk12+Rk13-Rk23') X1=1/2(Xk12+Xk13-Xk23') R2'=1/2(Rk12+Rk23'-Rk13) X2'=1/2(Xk12+Xk23'-Xk13) R3'=1/2(Rk13+Rk23'-Rk12) X3'=1/2(Xk13+Xk23'-Xk12) 知道参数后就可以根据等效电路计算特性了。 编辑本段特点 在电力系统中最常用的是三绕组变压器。用一台三绕组变压器连接3 种不同电压的输电系统比用两台普通变压器经济、占地少、维护管理也较 方便。三相三绕组变压器通常采用丫-丫- △接法,即原、副绕组均为丫接法, 第三绕组接成△接法本身是一个闭合回路,许可通过同相位的三次谐波 电流,从而使丫接原、副绕组中不出现三次谐波电压。这样它可以为原、 副边都提供一个中性点。在

干式变压器培训范本

干式变压器培训 1、干式变压器发展历程简述 1885年,匈牙利三位工程师发明了变压器及感应电机,并研制出第一台工业实用性变压器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当时和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所生产的变压器无例外的均为干式变压器。但限于当时的绝缘材料的水平,那时的干变难于实现高电压与大容量。到20世纪初发现了变压器油,它具有高绝缘强度,高导热能力,用于变压器是再好不过的绝缘和冷却介质。而干变因受限于绝缘使电压上不去,受限于散热使容量上不去,造成它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呈现前所未有迅猛增长,城市面积、人口、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地铁等重要中心场所不断增多。而由于油浸式变压器以下缺点:1、变压器油具有可燃性,当遇到火焰时可能会燃烧、爆炸;2、变压器油对人体有害;3、变压器油需定期检查;4、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差;5、油浸式变压器密封性能不良且宜老化,在运行场所渗漏油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影响环境;6、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等级低,按A级绝缘设计、制造。油浸式变压器现场常见故障:1、由于绝缘受潮、绝缘老化和变压器油劣化等将导致变压器绝缘降低;2、由于表面潮湿加之尘埃、盐分等致使变压器套管脏污引起套管闪络,同时由于赃物吸水后导电性能提高使泄漏增加,引起表面放电后导致击穿;3、由于油标管、呼吸管或防爆管通气孔堵塞等导致变压器存在假油位现象;4、当变压器二次短路或变压器内

部放电等将造成变压器喷油事故;5、由于运行中存在渗漏油、缺油等现象,导致运行中必需采取补油措施。由于油浸式变压器上面种种的缺点,因而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深入负荷中心,又能防火、防爆并且环保性能好的变压器。自1964年德国AEG公司研制出第一台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起,干式变压器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美国也发明了Nomex绝缘纸,可作H级干式变压器,这样干变就就有了二种主要大类,一类为环氧树脂型干式变压器,另一类为H级敞开型干式变压器。 2、干式变压器的发展现状 目前干式变压器制造技术已成熟,国内外许多工厂能大批量生产。现在整个国际干式变压器市场,存在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和浸漆型干式变压器两大类型。在欧洲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如日、韩等)前者应用广泛,而北美市场则以后者为主。我国绝大多数干式变压器的制造厂家引进的是环氧树脂浇注式结构,无论从产量还是技术水平方面,目前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干式变压器最高电压等级已达35kV。山东金曼克电气集团于1999年开发出一台110kV树脂浇注电力变压器,并通过中国变压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所做的例行、温升、冲击、声级及短路试验,同年11月通过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电力公司鉴定,这在树脂浇注变压器国内外历史上是第一次,为电网提供一种新型防灾电力变压器奠定了物质基础。该电力变压器组于2000年9月装于山东兖州电力局运行至今情况良

经验谈写给新手的反激变压器KRP详解

反激变压器的优点自是不必多说,很多新手都通过反激电源的制作来熟悉电源设计,目前网络上关于反激变压器的学习资料五花八门且比较零散,本文就将对反激变压器的设计进行从头到尾的梳理,将零散的知识进行整合,并配上相应的分析,帮助大家尽快掌握。 今天将进行一个较为完整的分析,KRP作为反激变压器中的灵魂参数,该如何对其进行取舍,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首先先对文章当中的将要提到的一些名词进行解释。 工作模式:即电感电流工作状态,一般分DCM、CCM、BCM三种(定性分析)。 KRP:描述电感电流工作状态的一个量(定量计算); KRP定义:

KRP的意义:只要原边电感电流处于连续状态,都称之为CCM模式。而深度CCM模式(较小纹波电流)与浅度CCM模式(较大纹波电流)相比较,电感量相差好几倍,而浅度CCM模式与BCM、DCM模式的各种性能、特点可能更为相似。显然需要一个合适的参数来描述所有电感电流的工作状态。通过设置KRP值,可以把变压器的电感电流状态与磁性材料、环路特性等紧密联系起来。我们也可以更加合理的评估产品设计方案,例如:KRP较大时(特别是DCM模式),磁芯损耗一般较大(NP较小),气隙较小(无气隙要求,仅满足LP值),LP较小,漏感会较大,纹波电流较大(电流有效值较高); KRP较小时(特别是深度CCM模式),磁芯损耗一般较小(NP较大),气隙较大(有气隙要求,平衡直流磁通),LP较大,漏感会较小,纹波电流较小(电流有效值较低); 注:KRP较小时,气隙也是可以做到较小,但这需要更大的磁芯和技巧; KRP较大时,磁芯损耗也是可以做的较小,但这同样需要更大的磁芯和技巧; 这里说一点题外话,大部分人通常认为,相同磁芯、开关频率,DMAX,DCM模式比CCM模式下的输出功率更大;其实这是不完全对的(至少不符合实际,因为需要限制DMAX,导致空载容易异常),原因在于DCM模式下磁芯损耗会超出你的想象(电应力也会如此);DCM模式下,如果想大幅度降低

变压器典型习题解答

变压器典型习题解答 1. 变压器在制造时,一次侧线圈匝数较原设计时少,试分析对变压器铁心饱和程度、激磁电流、激磁电抗、铁损、变比等有何影响? 答:根据1114.44m U E fN φ≈=可知, 1 1 4.44m U fN φ=,因此,一次绕组匝数减少,主磁通m φ将 增加,磁密m m B S φ= ,因S 不变,m B 将随m φ的增加而增加,铁心饱和程度增加,磁导率μ 下降。因为磁阻m l R S μ= ,所以磁阻增大。根据磁路欧姆定律01m m I N R φ=,当线圈匝数减少时,励磁电流增大。 又由于铁心损耗2 1.3 Fe m p B f ∝,所以铁心损耗增加。 励磁阻抗减小,原因如下: 电感20 110100m m m N N i N L i i R R ψ?=== , 激磁电抗2 12m m m N x L f R ωπ==,因为磁阻m R 增大,匝数1N 减少,所以励磁电抗减小。 设减少匝数前后匝数分别为1N 、'1N ,磁通分别为m φ、'm φ,磁密分别为m B 、' m B , 电流分别为0I 、'0I ,磁阻分别为m R 、'm R ,铁心损耗分别为Fe p ,' Fe p 。根据以上讨论再设,'11(1)m m k k φφ=>,同理,'11(1)m m B k B k =>, '22(1)m m R k R k =>,' 1313(1)N k N k =<, 于是'' ' 1212 00' 1313 m m m m R k k R k k I I N k N k φφ= = =。又由于2 1.3Fe m p B f ∝, 且20(Fe m m p I r r =是 励磁电阻,不是磁阻m R ),所以''2'2'0220Fe m m Fe m m p B I r p B I r ==,即22'2 1212 3m m k k r k k r =,于是,2'2231m m k r k r =,因21k >,31k <,故' m m r r <,显然, 励磁电阻减小。励磁阻抗 m m m z r jx =+,它将随 着m r 和m x 的减小而减小。 2. 有一台SSP-125000/220三相电力变压器,YN ,d 接线,11/220/10.5kV N N U U =,求①变压器额定电压和额定电流;②变压器原、副线圈的额定电流和额定电流。 解:①. 一、二次侧额定电压 12220kV,10.5kV N N U U == 一次侧额定电流(线电流)1328.04A N I === 二次侧额定电流(线电流)26873.22A N I === ② ② 由于YN ,d 接线 一次绕组的额定电压 1N U Φ 127.02kV == 一次绕组的额定电流11328.04A N N I I Φ == 二次绕组的额定电压2210.5kV N N U U Φ== 二次绕组的额定电流2N I Φ = 3968.26A ==

电工培训-变压器知识讲义

电工知识专项培训 ---------------变压器相关知识讲义 1、在变压器的图形符号中Y表示三相线圈星形连接。 2、变压器油枕的作用是调节油量、延长油的使用寿命。油枕的容积一般为变压器总量的十分之一。 3 、变压器内部故障时,瓦斯继电器上接点接信号回路,下接地接开关跳闸回路。 4、变压器的冷却方式有油浸自冷式、油浸风冷式、强油风冷式和强油水冷却式。1、什么规定变压器绕组温升为65℃? 答:变压器在运行中要产生铁损和铜损,这两部分损耗将全部转换成热能,使绕组和铁芯发热,致使绝缘老化,缩短变压器的使用寿命。国家规定变压器绕组温升为 65 ℃的依据是以 A 级绝缘为基础的。 65 ℃ +40 ℃=105 ℃是变压器绕组的极限温度,在油浸式变压器中一般都采用 A 级绝缘, A 级绝缘的耐热性为 105 ℃,由于环境温度一般都低于 40 ℃,故变压器绕组的温度一般达不到极限工作温度,即使在短时间内达到 105 ℃,由于时间很短,对绕组的绝缘并没有直接的危险。 2、为什么变压器的低压绕组在里边,而高压绕组在外边? 答:变压器高低压绕组的排列方式,是由多种因素决定的。但就大多数变压器来讲,是把低压绕级布臵在高压绕组的里边。这主要是从绝缘方面考虑的。理论上,不管高压绕组或低压绕组怎样布臵,都能起变压作用。但因为变压器的铁芯是接地的,由于低压绕组靠近铁芯,从绝缘角度容易做到。如果将高压绕组靠近铁芯,则由于高压绕组电压很高,要达到绝缘要求,就需要很多多的绝缘材料和较大的绝缘距离。这样不但增大了绕组的体积,而且浪费了绝缘材料。再者,由于变压器的电压调节是靠改变高压绕组的抽头,即改变其匝数来实现的,因此把高压绕组安臵在低压绕组的外边,引线也较容易。 3.油浸式变压器的保养规程 处于运行或停运的变压器每年例行保养一次,停止运行的变压器在投入使用前增加保养一次。 保养步骤: (1)断开待保养变压器低压侧断路器,拉下隔离开关,在手把上悬挂相应的标示牌。 (2)断开变压器高压侧的负荷开关,确认在断开位臵后合上接地刀,并完成开关的安保险和悬挂相关标识牌。 (3)进入油变压器室,首先应用高压验电器确认该台变压器是否在停电状态,然后拉开高压隔离刀,再检查外壳、瓷瓶及引线有无变形现象,有破损的应进行更换,油位是否正常,如有漏油现象,应更换胶垫,检查硅胶是否有效,如有变色

三绕组变压器的短路容量计算

短路容量计算 (1)110kV : 最大短路容量 m a x 1825d S M VA =; 最小短路容量 m i n 855d S M VA =; 110 kV :m in 6.630s X =Ω ; m i n 21.104s L m H =; max 14.152s X =Ω ; m a x 45.047s L m H =; 10kV :min 0.0548s X =Ω ; m i n 0.1744s L m H =; m a x 0.11696s X =Ω ; m a x 0.3723s L m H =; 6kV :m in 0.01973s X =Ω; m i n 0.0628s L m H =; m a x 0.0421s X =Ω; m a x 0.1340s L m H = ; (2) 3#主变: 6kV :2 6 0.10090.145325 T X = ?Ω=Ω;T 0.4625L m H = ; (3) 1#或2#主变阻抗计算 11%(10.1 18.0 6.5)% 10.8%2 k u = +-=; 21%(10.1 6.518.0)%0.7%2k u =+-=-; 31%(18.0 6.510.1)%7.2% 2 k u = +-=; 10kV :2 110 0.1080.34331.5T X = ?Ω=Ω, 1 1.091T L m H =; 2 210 (0.007)0.02231.5T X = ?-Ω=-Ω, 20.0707T L m H =-; 2 310 0.0720.228631.5 T X = ?Ω=Ω; 30.728T L m H =; 6kV : 1360.1080.123431.5T X =?Ω=Ω , 10.3929T L m H =; 236(0.007)0.00831.5T X =?-Ω=-Ω , 20.0255T L m H =-; 336 0.0720.082331.5 T X = ?Ω=Ω ; 30.262T L m H =; (5) 10kV 母线短路容量计算

反激变压器计算实例

反激变压器计算实例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was revised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3, 2020

技术要求:输入电压Vin:90-253Vac 输出电压Vo: 输出电流Io:6A 输出功率Po:166W 效率η: 输入功率Pin:195W 一、输入滤波电容计算过程: 上图为整流后滤波电容上电压波形,在最低输入电压下,如果我们想在滤波电容上得到的电压Vdc为115V,则从上图可以得到: Vpk=90*=127V Vmin=Vdc-(Vpk-Vdc)=103V 将电源模块等效为一个电阻负载的话,相当于在T3时间内电容对恒定功率负载进行放电,电容电压降低(Vpk-Vmin)V。 Idc*T3=C*△V 其中: △V=Vpk-Vmin=127-103=24V

关键部分在T3的计算,T3=t1+t2,t1为半个波头,时间比较好算,对于50Hz 的交流来说,t1=5mS,然后就是计算t2,其实t2也很好计算,我们知道交流输入电压的公式为 Vx=Vpksinθx,根据已知条件,Vx=103V,Vpk=127V,可以得到θx=54度,所以t2=54*10ms/180=3mS, T3=t1+t2=8mS。 C=*8/24==570uF 二、变压器的设计过程 变压器的设计分别按照DCM、CCM、QR两种方式进行计算,其实QR也是DCM的一种,不同的地方在于QR的工作频率是随着输入电压输出功率的变化而变化的。 对于变压器磁芯的选择,比较常用的方法就是AP法,但经过多次具体设计及根据公司常用型号结合,一般可以直接选择磁芯,象这个功率等级的反激,选择PQ3535的磁芯即可。磁芯的参数如下:AE=190mm2,AL=4300nH,Bmax≥ 1)DCM变压器设计过程: 开关频率选择80K,最大占空比选择,全范围DCM,则在最低输入电压Vdc下,占空比最大,电路工作在BCM状态,根据伏秒平衡,可以得到以下公式, Vdc*Dmax=Vor*(1-Dmax), 从而计算反射电压为Vor=95V 匝比 n=Vor/(Vo+Vf)= Vf为整流二极管压降 计算初级匝数 计算副边匝数 Ns=Np/n=,选择7匝,

人教版高中物理选修2-1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一只电阻、一只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并联后接入手摇交流发电机的输出端.摇动频率不断增加,则通过它们的电流I R、I C、I L如何改变[ ] A.I R不变、I C增大、I L减小 B.I R增大、I C增大、I L减小 C.I R增大、I C增大、I L不变 D.I R不变、I C增大、I L不变 解答:应选C. 点拨:手摇发电机的磁场、线圈形状和匝数都是不变的,输出电压与频率成正比.纯电阻电路中,电阻R与频率无关,I R=U/R,所以I R与频率成正比;纯电容电路中,容抗X C=1/2πfC,I C=U/X C=2πfCU,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纯电感电路中,X L=2πfL,I L=U/X L=U/2πfL,与频率无关. 【例2】图18-17为理想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次级线圈接在一个标有“12V 100W”的灯泡上.已知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为18∶1,那么灯泡正常工作时,图中的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V,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A. 解答:由公式U1/U2=n1/n2,得U1=U2n1/n2=216(V); 因理想变压器的初、次级功率相等, 所以I1=P1/U1=P2/U2=0.46(A)

即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216V、0.46A. 点拨:分析理想变压器问题时应注意正确应用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特别是初、次级功率相等的关系. 【例3】如图18-18所示,甲、乙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的接法,它们各在什么条件下采用?应怎样选择电容器? 点拨:关键是注意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成反比.甲应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乙应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 参考答案 甲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通交流,阻直流、乙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通直流,去掉交流. 【例4】如图18-19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分别接有“24V 12W”、“12V 24W”的灯泡,且都正常发光,求当开关断开和闭合时,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之比. 点拨:关键是初、次级功率始终相等. 参考答案:1∶3. 跟踪反馈 1.如图18-20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灯泡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正常发光,下列哪种情况可使灯泡变暗[ ] A.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电介质 B.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 C.错开电容器两极的正对面积 D.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金属板(不碰及极板) 2.关于电子电路中的扼流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扼流圈是利用电感线圈对交流的阻碍作用来工作的 B.高频扼流圈的作用是允许低频交流通过,而阻碍高频交流通过 C.低频扼流圈的作用是不仅要阻碍高频交流通过,还要阻碍低频交流通过 D.高频扼流圈的电感比低频扼流圈的电感大 3.变压器原线圈1400匝,副线圈700匝,并接有电阻R,当变压器工作时原副线圈中 [ ] A.电流频率之比为2∶1

变压器习题 - 答案

第一单元变压器的分类、结构和原理 课题一变压器的分类和用途 一、填空题 1.变压器是一种能变换_交流__电压,而____频率___不变的静止电气设备。 2.变压器的种类很多,按相数分,可分为单相和三相变压器;按冷却方式分,可分为__ 油浸_风冷式、自冷式和__干式___变压器。 3.电力系统中使用的电力变压器,可分为__升压__变压器、___降压____变压器和__配电 _____变压器。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打“×”) 1.在电路中所需的各种直流电,可以通过变压器来获得。(× ) 2.变压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电流的磁效应。(× ) 三、简答题 1.为什么要高压送电? 在传输功率一定时,升高输电电压就可以降低输电电流,这样就可以减小输电线路上的损耗。 2.变压器能改变直流电压吗? 不能 如果接上直流电压会发生什么现象? 副边无输出,原边或电源将会烧毁。 为什么? 接直流电源时,铁芯中产生稳恒磁场,原、副边都不会产生感生电动势。 课题二变压器的结构与冷却方式 一、填空题 1.变压器的绕组常用绝缘铜线或铜箔绕制而成。接电源的绕组称为____一次侧___;接负载的绕组称为__二次侧____。也可按绕组所接电压高低分为___高压绕组____和___ 低压绕组____。按绕组绕制的方式不同,可分为同心绕组和交叠绕组两大类型。’2.变压器的铁心常用__硅钢片_____叠装而成,因线圈位置不同,可分为___芯式____和__壳式___两大类。 3.气体继电器装在____油枕___ 与___油箱____之间的管道中,当变压器发生故障时,气体继电器就会过热而使油分解产生气体。 4.绝缘套管穿过___油箱盖____,将油箱中变压器绕组的___输入、输出线____从箱内引到箱外与__电网_____相接。 5.绝缘套管由外部的__瓷套_____和中间的___导电杆____组成。对它的要求主要是____绝缘性能___和____密封性能___要好。 二、判断题(在括号内打“√”或打“×”) 1.同心绕组是将一次侧、二次侧线圈套在同一铁柱的内、外层,一般低压绕组在外层,高压绕组在内层。 (× ) 2.热轧硅钢片比冷轧硅钢片的性能更好,其磁导率高而损耗小。 (× ) 3.储油柜也称油枕,主要用于保护铁心和绕组不受潮,还有绝缘和散热的作用。 (× ) 4.芯式铁心是指线圈包着铁心,其结构简单、装配容易、省导线,适用于大容量、高电压。 (√ )

反激变压器设计实例(二)

反激变压器设计实例(二) 目录 反激变压器设计实例(二) (1) 导论 (1) 一.自跟踪电压抑制 (2) 2. 反激变换器“缓冲”电路 (4) 3. 选择反击变换器功率元件 (5) 3.1 输入整流器和电容器 (5) 3.2 原边开关晶体管 (5) 3.3 副边整流二极管 (5) 3.4 输出电容 (6) 4. 电路搭接和输出结果 (6) 总结 (7) 导论 前面第一节已经将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具体参数计算出来,这里整个反激电路最核心的部件已经确定,我们可以利用saber建立电路拓扑,由saber得出最初的输出参数结果。首先进行开环控制,输出电容随便输出一个值(由于C1作为输出储能单元,其容值估算应考虑到输出的伏秒,也有人用1~2uF/W进行大概估算),这里选取1000uF作为输出电容。初始设计中的输出要求12V/3A,故负载选择4欧姆电阻,对于5V/10A的输出,通过调节负载和占空比可以达到。由实际测量可得,1mm线径的平均电感和电阻值分别为6uH/匝和2.6mΩ/匝,寄生电感通常为5%,由于副边匝数较少,可不考虑寄生电感,所以原边寄生电感为27uH,电阻为11.57mΩ,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反激电路主拓扑 图2.开关管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首先由输出情况可以看出,变压器的设计还是满足要求的。查看图2中开关管电压曲线可以看出,其开关应力过高,不做处理会导致开关管导通瞬间由于高压而击穿。 在反激变换器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会引起高开关应力。这两个原因都与晶体管自带感性负载关断特性有关。最明显的影响是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集电极电压在关断边沿会产生过电压。其次,不是很明显的影响是如果没有采用负载线整形技术,开关关断期间会出现很高的二次测击穿应力。 一.自跟踪电压抑制 当警惕管所在电路中带感性或变压器负载,在晶体管关断时,由于有能量存储在电感或变压器漏感的磁场中,在其集电极将会产生高压。 在反激变换器中,储存在变压器中的大部分能量在反激期间将会传递到副边。可是由于漏感的存在,在反激期间开始时,除非采用一定形式的电压抑制,集电极电压会有增加的趋势。在图3中,变压器漏感、输出电容电感和副边电路的回路电感集中为L TL,并折算到变压器原边与原边主电感L p相串联。 考虑在关断后紧接着导通这个动作,在此期间T1原边绕组中已建立电流。当晶体管Q关断

【高中物理】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变压器·典型例题解析 【*例1】一只电阻、一只电容器、一只电感线圈并联后接入手摇交流发 电机的输出端.摇动频率不断增加,则通过它们的电流I R、I C、I L如何改变 [ ] A.I R不变、I C增大、I L减小 B.I R增大、I C增大、I L减小 C.I R增大、I C增大、I L不变 D.I R不变、I C增大、I L不变 解答:应选C. 点拨:手摇发电机的磁场、线圈形状和匝数都是不变的,输出电压与频率 成正比.纯电阻电路中,电阻R与频率无关,I R=U/R,所以I R与频率成正比;纯电容电路中,容抗X C=1/2πfC,I C=U/X C=2πfCU,与频率的二次方成正比;纯电感电路中,X L=2πfL,I L=U/X L=U/2πfL,与频率无关. 【例2】图18-17为理想变压器,它的初级线圈接在交流电源上,次级线圈接在一个标有“12V 100W”的灯泡上.已知变压器初、次级线圈匝数之比为18∶1,那么灯泡正常工作时,图中的电压表读数为________V,电流表读数为________A. 解答:由公式U1/U2=n1/n2,得U1=U2n1/n2=216(V); 因理想变压器的初、次级功率相等, 所以I1=P1/U1=P2/U2=0.46(A) 即电压表、电流表读数分别为216V、0.46A. 点拨:分析理想变压器问题时应注意正确应用电压关系和电流关系、特别是初、次级功率相等的关系. 【例3】如图18-18所示,甲、乙两电路是电容器的两种不同的接法,它们各在什么条件下采用?应怎样选择电容器?

点拨:关键是注意容抗与交流电的频率成反比.甲应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乙应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 参考答案 甲是电容较大的电容器通交流,阻直流、乙是电容较小的电容器通直流,去掉交流. 【例4】如图18-19所示,理想变压器的两个次级线圈分别接有“24V 12W”、“12V 24W”的灯泡,且都正常发光,求当开关断开和闭合时,通过初级线圈的电流之比. 点拨:关键是初、次级功率始终相等. 参考答案:1∶3. 跟踪反馈 1.如图18-20所示,一平行板电容器与一个灯泡串联,接到交流电源上,灯泡正常发光,下列哪种情况可使灯泡变暗 [ ] A.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电介质 B.将电容器两板间的距离增大 C.错开电容器两极的正对面积 D.在电容器两极间插入金属板(不碰及极板) 2.关于电子电路中的扼流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三绕组变压器

三绕组变压器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三绕组变压器 英文名称:three winding transformer 定义:具有三个独立绕组的变压器。 应用学科:电力(一级学科);变电(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三绕组变压器 三绕组变压器的每相有3个绕组,当1个绕组接到交流电源后,另外2个绕组就感应出不同的电势,这种变压器用于需要2种不同电压等级的负载。发电厂和变电所通常出现3种不同等级的电压,所以三绕组变压器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比较广泛。每相的高中低压绕组均套于同一铁心柱上。为了绝缘使用合理,通常把高压绕组放在最外层,中压和低压绕组放在内层。 目录

二、特性 特点 三绕组变压器在发电厂中应用 展开 编辑本段一、结构和用途 额定容量是指容量最大的那个绕组的容量,一般容量的百分比按高中低压绕组有三种形式100/100/50、100/50/100、100/100/100。 编辑本段二、特性 3个变比: k12=N1/N2≈U1/U2 k13=N1/N3≈U1/U3 k23=N2/N3≈U2/U3 -------------------------------------------------------------------------------- 负载运行时若不计空载电流I0,则,变压器的磁势平衡方程为 I1N1+I2N2+I3N3=0 I1+I2/k12+I3/k13=0 I1+I2'+I3'=0 简化等效电路中的Z1=R1+jX1为1次侧的阻抗,Z2'=R2'+jX2'为2次侧折算到1次侧的阻抗;Z3'=R3'+jX3'为3次侧折算到1次侧的阻抗,6个参数可以根据短路试验求得。 Zk12=Rk12+jXk12=(R1+R2')+j(X1+X2') Zk13=Rk13+jXk13=(R1+R3')+j(X1+X3') Zk23'=Rk23'+jXk23'=(R2'+R3')+j(X2'+X3') -------------------------------------------------------------------------------- R1=1/2(Rk12+Rk13-Rk23') X1=1/2(Xk12+Xk13-Xk23') R2'=1/2(Rk12+Rk23'-Rk13) X2'=1/2(Xk12+Xk23'-Xk13) R3'=1/2(Rk13+Rk23'-Rk12) X3'=1/2(Xk13+Xk23'-Xk12) 知道参数后就可以根据等效电路计算特性了。

经典变压器习题复习课程

经典变压器习题

经典变压器习题 1、如图所示,当滑动变阻器滑动触头p逐渐向上移动时,接在理想变压器两端的四个理想电表示 数() A.V1不变、V2不变、A1变大、A2变大 B.V1不变、V2不变、A1变小、A2变小 C.V1变大、V2变大、A1变小、A2变小 D.V1变小、V2变小、A1变大、A2变大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 理想交流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则()A.电压表的示数为 B.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2的示数变小 C.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1的示数变大 D.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3、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总匝数比为1:2,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恒为220V的交流电源相连,P 为滑动头.现令P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缓慢匀速上滑,直至“220V60W”的白炽灯L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U1表示副线圈两端的总电压,U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I1表示流过副线圈的电流,I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 变化趋势的是 4、为探究理想变 压器原、副线圈电 压、电流的关系, 将原线圈接到电压 有效值不变的正弦 交流电源上,副线 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A.A1示数不变,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 B.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V2示数变小,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 D.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 5、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所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 6、如图所示,有一台交流发电机,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和理想降压变压器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电阻为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和,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和;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和,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和. 设的输入电压一定, 当用户消耗的电() A.减小,变大 B.不变,变小 C.变小,变小 D.变大,变大 7、在如图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C.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增大 D.输电线上损耗的功率占总功率的比例增大

反激变压器设计实例(二)

反激变压器设计实例(二)

反激变压器设计实例(二) 目录 反激变压器设计实例(二) (2) 导论 (2) 一.自跟踪电压抑制 (4) 2. 反激变换器“缓冲”电路 (8) 3. 选择反击变换器功率元件 (10) 3.1 输入整流器和电容器 (11) 3.2 原边开关晶体管 (11) 3.3 副边整流二极管 (12) 3.4 输出电容 (13) 4. 电路搭接和输出结果 (14) 总结 (15) 导论 前面第一节已经将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具体参数计算出来,这里整个反激电路最核心的部件

已经确定,我们可以利用saber建立电路拓扑,由saber得出最初的输出参数结果。首先进行开环控制,输出电容随便输出一个值(由于C1作为输出储能单元,其容值估算应考虑到输出的伏秒,也有人用1~2uF/W进行大概估算),这里选取1000uF作为输出电容。初始设计中的输出要求12V/3A,故负载选择4欧姆电阻,对于5V/10A 的输出,通过调节负载和占空比可以达到。由实际测量可得,1mm线径的平均电感和电阻值分别为6uH/匝和2.6mΩ/匝,寄生电感通常为5%,由于副边匝数较少,可不考虑寄生电感,所以原边寄生电感为27uH,电阻为11.57mΩ,最终结果如图1所示。 图1.反激电路主拓扑

图2.开关管电压、输出电压、输出电流 首先由输出情况可以看出,变压器的设计还是满足要求的。查看图2中开关管电压曲线可以看出,其开关应力过高,不做处理会导致开关管导通瞬间由于高压而击穿。 在反激变换器中,有两个主要原因会引起高开关应力。这两个原因都与晶体管自带感性负载关断特性有关。最明显的影响是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集电极电压在关断边沿会产生过电压。其次,不是很明显的影响是如果没有采用负载线整形技术,开关关断期间会出现很高的二次测击穿应力。 一.自跟踪电压抑制 当警惕管所在电路中带感性或变压器负载,

讲义 - 变压器习题(很经典)

龙文教育学科教师辅导讲义 数 ( ) A .V 1不变、V 2不变、A 1变大、A 2变大 B .V 1不变、V 2不变、A 1变小、A 2变小 C .V 1变大、V 2变大、A 1变小、A 2变小 D .V 1变小、V 2变小、A 1变大、A 2变大 2、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10:1,电压表和电流表均为理想交流电表,从某时刻开始在原线圈两端加上交变电压,其瞬时值表达式为 , 则 ( )A .电压表的示数为 B .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 2的示数变小 C .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电流表A 1的示数变大 D .在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上移动的过程中,理想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变小 3、图中为一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总匝数比为1:2,其原线圈与一电压有效值恒为220V 的交流电源相连,P 为滑动头.现令P 从均匀密绕的副线圈最底端开始,沿副线圈缓慢匀速上滑,直至“220V60W ”的白炽灯L 两端的电压等于其额定电压为止.U 1表示副线圈两端的总电压,U 2表示灯泡两端的电压,用I 1表示流过副线圈的电流,I 2表示流过灯泡的电流,(这里的电流、电压均指有效值).下列4个图中,能够正确反映相应物理量的变化趋势的是

4、为探究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电压、电流的关系,将原线圈接到电压有效值不变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副线圈连接相同的灯泡L1、L2,电路中分别接了理想交流电压表V1、V2和理想交流电流表A1、A2,导线电阻不计,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 A.A1示数不变,A1与A2示数的比值不变 B.A1示数变大,A1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 C.V2示数变小,V1与V2示数的比值变大 D.V2示数不变,V1与V2示数的比值不变 5、某变压器原、副线圈匝数比为55∶9,原线圈所接电源电压按图所示规律变化,副线圈接有负载。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为36V B.原、副线圈中电流之比为55∶9 C.变压器输入、输出功率之比为55∶9 D.交流电源有效值为220V,频率为50Hz 6、如图所示,有一台交流发电机,通过理想升压变压器和理想降压变压器向远处用户供电,输电线的总 电阻为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和,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和;的输入电压和输入功率分别为和,它的输出电压和输出功率分别为和. 设的输入电压一定, 当用户消耗的电() A.减小,变大 B.不变,变小 C.变小,变小 D.变大,变大 7、在如图的远距离输电电路图中,升压变压器和降压变压器均为理想变压器,发电厂的输出电压和输电线的电阻均不变,随着发电厂输出功率的增大,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升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B.降压变压器的输出电压增大

干式变压器培训资料(doc 13页)

干式变压器培训资料(doc 13页)

干式变压器培训 1、干式变压器发展历程简述 1885年,匈牙利三位工程师发明了变压器及感应电机,并研制出第一台工业实用性变压器距今已有一个多世纪了。当时和以后的一段时期内,所生产的变压器无例外的均为干式变压器。但限于当时的绝缘材料的水平,那时的干变难于实现高电压与大容量。到20世纪初发现了变压器油,它具有高绝缘强度,高导热能力,用于变压器是再好不过的绝缘和冷却介质。而干变因受限于绝缘使电压上不去,受限于散热使容量上不去,造成它的发展几乎停滞不前。 二战以后,世界经济呈现前所未有迅猛增长,城市面积、人口、高层建筑、地下建筑、地铁等重要中心场所不断增多。而由于油浸式变压器以下缺点:1、变压器油具有可燃性,当遇到火焰时可能会燃烧、爆炸;2、变压器油对人体有害;3、变压器油需定期检查;4、油浸式变压器抗短路能力差;5、油浸式变压器密封性能不良且宜老化,在运行场所渗漏油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同时影响环境;6、油浸式变压器绝缘等级低,按A级绝缘设计、制造。油浸式变压器现场常见故障:1、由于绝缘受潮、绝缘老化和变压器油劣化等将导致变压器绝缘降低;2、由于表面潮湿加之尘埃、盐分等致使变压器套管脏污引起套管闪络,同时由于赃物吸水后导电性能提高使泄漏增加,引起表面放电后导致击穿;3、由于油标管、呼吸管或防爆管通气孔堵塞等导致变

压器存在假油位现象;4、当变压器二次短路或变压器内部放电等将造成变压器喷油事故;5、由于运行中存在渗漏油、缺油等现象,导致运行中必需采取补油措施。由于油浸式变压器上面种种的缺点,因而人们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深入负荷中心,又能防火、防爆并且环保性能好的变压器。自1964年德国AEG公司研制出第一台环氧浇注干式变压器起,干式变压器进入一个大发展的阶段,与此同时,美国也发明了Nomex绝缘纸,可作H级干式变压器,这样干变就就有了二种主要大类,一类为环氧树脂型干式变压器,另一类为H级敞开型干式变压器。 2、干式变压器的发展现状 目前干式变压器制造技术已成熟,国内外许多工厂能大批量生产。现在整个国际干式变压器市场,存在环氧树脂浇注干式变压器和浸漆型干式变压器两大类型。在欧洲及一些新兴工业国家(如日、韩等)前者应用广泛,而北美市场则以后者为主。我国绝大多数干式变压器的制造厂家引进的是环氧树脂浇注式结构,无论从产量还是技术水平方面,目前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目前,干式变压器最高电压等级已达35kV。山东金曼克电气集团于1999年开发出一台110kV树脂浇注电力变压器,并通过中国变压器质量监督检测中心所做的例行、温升、冲击、声级及短路试验,同年11月通过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电力公司鉴定,这在树脂浇注变压器国内外历史上是第一次,为电网提供一种新型防灾电力变压器奠定了物质基础。该电力变压器组于2000年9月装于山东兖州电力局运行至今情况

反激变压器的详细公式的计算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变压器设计 单端反激开关电源的变压器实质上是一个耦合电感,它要承担着储能、变压、传递能量等工作。下面对工作于连续模式和断续模式的单端反激变换器的变压器设计进行了总结。 1、已知的参数 这些参数由设计人员根据用户的需求和电路的特点确定,包括:输入电压V in、输出电压V out、每路输出的功率P out、效率η、开关频率f s(或周期T)、线路主开关管的耐压V mos。 2、计算 在反激变换器中,副边反射电压即反激电压V f与输入电压之和不能高过主开关管的耐压,同时还要留有一定的裕量(此处假设为150V)。反激电压由下式确定: V f=V Mos-V inDCMax-150V 反激电压和输出电压的关系由原、副边的匝比确定。所以确定了反激电压之后,就可以确定原、副边的匝比了。 N p/N s=V f/V out 另外,反激电源的最大占空比出现在最低输入电压、最大输出功率的状态,根据在稳态下,变压器的磁平衡,可以有下式: V inDCMin?D Max=V f?(1-D Max) 设在最大占空比时,当开关管开通时,原边电流为I p1,当开关管关断时,原边电流上升到I p2。若I p1为0,则说明变换器工作于断续模式,否则工作于连续模式。由能量守恒,我们有下式: 1/2?(I p1+I p2)?D Max?V inDCMin=P out/η 一般连续模式设计,我们令I p2=3I p1 这样就可以求出变换器的原边电流,由此可以得到原边电感量: L p= D Max?V inDCMin/f s?ΔI p 对于连续模式,ΔI p=I p2-I p1=2I p1;对于断续模式,ΔI p=I p2 。 可由A w A e法求出所要铁芯: A w A e=(L p?I p22?104/ B w?K0?K j)1.14 在上式中,A w为磁芯窗口面积,单位为cm2 A e为磁芯截面积,单位为cm2 L p为原边电感量,单位为H I p2为原边峰值电流,单位为A B w为磁芯工作磁感应强度,单位为T K0为窗口有效使用系数,根据安规的要求和输出路数决定,一般为0.2~0.4 K j为电流密度系数,一般取395A/cm2 根据求得的A w A e值选择合适的磁芯,一般尽量选择窗口长宽之比比较大的磁芯,这样磁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