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之真题直击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09?奉化市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电压表测电压时所设计的一个电路图,下列有关此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不可能同时测得L1、L2两端的电压

B.S1和S2不能同时闭合,否则电路将短路

C.若S1和S2都断开,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在测得L1两端电压后,只需断开S1、闭合S2,就能直接测出L2两端的电压

2.(2014春?龙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的阻值分别是12欧、18欧、18欧和12欧,电源电压恒为12伏,电压表的量程有两挡:0~3V和0~15V,该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应该是()

A.“+”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B.“+”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C.“﹣”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D.“﹣”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3.(2014?十堰模拟)甲、乙、丙三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当甲灯由于接触不良而熄灭后,以下可能发生的是()

A.乙、丙灯立即变得更亮 B.乙灯变暗,丙灯变亮

C.丙灯烧毁,乙灯不亮D.乙灯烧毁,丙灯不亮

4.(2014?乌鲁木齐)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乙两地检修员先后用相同的电源和电流表做成的测量仪如图,进行了如下测量,将测量仪接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将测量仪接入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A.40km B.33.3km C.16.7km D.10km

5.(2014?宜宾)如图所示,是一科技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电压表是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升降情况.水位最低时,滑杆P位于R的a端处.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不计导线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水位不变时,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B.当水位下降时,则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亮

C.当电压表示变大,指示灯变暗,则表明水位上升

D.若将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则电压表零刻度线即为水位计零刻度线

6.(2013?昌平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若把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其余元件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有一只电压表示数变为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

B.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

C.电源电压为6V

D.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阻R1两端电压为1V

7.(2014?泉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与V2

的示数之比为3:2;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5:3,则R1与R2

的电阻之比为()

A.3:5 B.2:3 C.4:3 D.5:3

二.填空题(共2小题)

8.(2013?哈尔滨)如图电源电压恒定,闭合S0.当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7:5;当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I甲:I乙=,此时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

9.(2014?北京)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R0.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1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断开开关S,把电阻R换成阻值为3R0的另一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0,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Ω.

10.(2014?湖北)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2为滑动变阻器,R1、R3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改变滑片P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对应关系的图象分别表示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则:

(1)当滑片移至a端时,对应的是图乙中的点;

(2)当滑片移至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A;

(3)R1的阻值为多少?

(4)电源的电压为多少?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1.(2015?成都)在自然灾害中输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科技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来体验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的方法.他们用AB、CD两根长为L的长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在电阻丝的左右两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如图1所示,在左侧安装检测电路,其中R0为保护电阻,右侧用导线连接.线路无故障时,电压表V1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

(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V1示数为U,表明输电线故障为.(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大于I,电压表V1示数为U,表明输电线可能出现短路或形成间隙电阻.如图2所示,小组在AB、CD之间某处连接一根导线模拟输电线短路,或在另一处连接未知电阻R x模拟输电线之间形成间隙电阻,在右侧连接电压表V2.若输电线短路,则电压表V2示数;若输电线之间形成间隙电阻,则电压表V2示

数.

(3)在图2中,若输电线的故障是短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V1的示数为U,则故障处与A端的距离为(用r、I1、U、R0表示).

12.(2013?镇江)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为“30Ω,0.25A”滑动变阻器,R1为“10Ω,0.4A”电阻,电压表量程为0﹣3V.图中虚线框内接一只“20Ω,0.3A”电阻R2(未画出).已知:①闭合S1和S2,断开S3时,调节R,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此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2W;②断开S1,闭合S2、S3,调节R,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1)在情形①中,求电路的总阻值;

(2)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虚线框内的电路;

(3)当闭合所有开关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13.(2013?烟台)图甲为某型号电子秤,其原理结构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R是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改写电压表(量程为3V)的表盘数值后可直接读出所称量物体的质量,设踏板的质量为5kg,电源电压保持9V不变,g取10N/Kg.

(1)空载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R0的阻值.

(2)该电子秤的量程是多大?

(3)如果保持电子秤结构和电压表量程不变,只在电路中增加一个电阻,使电子秤的量程变为110kg,计算说明应使用多大的电阻?如何连接?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09?奉化市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电压表测电压时所设计的一个电路图,下列有关此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不可能同时测得L1、L2两端的电压

B.S1和S2不能同时闭合,否则电路将短路

C.若S1和S2都断开,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在测得L1两端电压后,只需断开S1、闭合S2,就能直接测出L2两端的电压

【考点】电路的三种状态;电压表的使用.

【专题】错解分析题.

【分析】根据电压表的正确使用方法进行分析,即电压表与被测用电器并联,且电流必须从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

电路有三种状态:通路、开路和短路;所谓电源短路,就是用导线不经过用电器直接将电源两极相连.

【解答】解:A、因为L1、L2是串联在电路中,则电压表不可能同时与L1、L2并联;故A 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S1和S2同时闭合时会直接连通了电源的两极,电流将不再经过灯泡,发生短路,故B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C、若S1和S2都断开,电压表不能连入电路,故电压表不能测量,电压表示数就为零,故C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

D、在测得L1两端电压时,电流是从电压表的正接线柱流入,负接线柱流出.则断开S1、闭合S2时,电流就会从电压表的负接线柱流入,正接线柱流出;使电压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了,不能使用;故D选项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压表的使用.会根据电压表的使用方法将电压表正确接入电路中.

2.(2014春?龙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的阻值分别是12欧、18欧、18欧和12欧,电源电压恒为12伏,电压表的量程有两挡:0~3V和0~15V,该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应该是()

A.“+”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B.“+”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C.“﹣”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D.“﹣”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电源的作用﹣﹣提供电压,由电路中的电阻分担,利用欧姆定律求出R2、R4两端的电压,进而确定电压表两端的电压、电流方向,进而确定正确的选项.

【解答】解:

由题知,R1+R2=R3+R4=12Ω+18Ω=30Ω,

由于R1和R2串联,U1:U2=R1:R2=12Ω:18Ω=2:3,而U=12V,所以U2=U=×12V=7.2V;由于R3和R4串联,U3:U4=R3:R4=18Ω:12Ω=3:2,而U=12V,所以U4=U=×12V=4.8V;

电压表接通后,电压表下面接线柱(A点)电压高、上面接线柱(B点)电压低,电流将从下接线柱进、从上接线柱出,“﹣”接线柱在上端,电压表两端电压U'=7.2V﹣4.8V=2.4V<3V,使用0~3V量程即可.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应用,确定电压表上、下接线柱的电压高低是本题的关键.

3.(2014?十堰模拟)甲、乙、丙三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当甲灯由于接触不良而熄灭后,以下可能发生的是()

A.乙、丙灯立即变得更亮 B.乙灯变暗,丙灯变亮

C.丙灯烧毁,乙灯不亮D.乙灯烧毁,丙灯不亮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甲乙两灯泡并联后与丙灯泡串联,根据电阻的并联特点可知当甲灯由于接触不良而熄灭后并联部分电阻的变化、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电流的变化和丙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乙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化,比较此时乙灯泡两端的电压和原来灯泡两端的电压关系判断其可能发生的情况,进一步得出答案.

【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甲乙两灯泡并联后与丙灯泡串联,

因并联电路中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分电阻倒数之和,

所以,当甲灯由于接触不良而熄灭后,并联部分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总电阻变大,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减小,丙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小,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乙灯泡两端的电压变大,大于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压,则乙灯泡可能会被烧坏,电路断路,丙灯泡不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的动态分析,涉及到电阻的串并联和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三灯泡原来是正常发光的,当灯泡两端的电压大于正常发光时的电压时可能会被烧坏.

4.(2014?乌鲁木齐)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乙两地检修员先后用相同的电源和电流表做成的测量仪如图,进行了如下测量,将测量仪接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将测量仪接入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A.40km B.33.3km C.16.7km D.10km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根据欧姆定律可计算电路中的电阻,进一步计算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

【解答】解: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设每km输电线的电阻为R0,导线的短路位置离甲地为s,短路位置离乙地为50km﹣s,则R ab=2sR0,R cd=2(50km﹣s)R0,

由欧姆定律得:U=I ab R ab,U=I cd R cd,

∴I ab R ab=I cd R cd,

即:0.3A×2sR0=1.2A×2(50km﹣s)R0,

∴s=40km.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运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根据题意求从检修点到短路处的总电阻是关键的一步,再进一步根据总电阻得出导线的总长度,值得注意的是:短路处距甲处的距离则是导线总长度的一半.

5.(2014?宜宾)如图所示,是一科技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电压表是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升降情况.水位最低时,滑杆P位于R的a端处.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不计导线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水位不变时,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B.当水位下降时,则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亮

C.当电压表示变大,指示灯变暗,则表明水位上升

D.若将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则电压表零刻度线即为水位计零刻度线

【考点】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错解分析题;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图示电路中,指示灯与变阻器串联,电压表串联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变阻器的金属滑杆P上下移动时,电路中电阻改变,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化.根据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分压特点,分析电压表示数的变化.

【解答】解:

A、由图可知:指示灯与变阻器串联连接在电源上,处于通路状态,指示灯发光;当水位不变时,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不变,则电流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不变.故A错误.

B、电压表测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特点可知,当水位下降,即滑动触头P向下运动时,电压表示数变小;电路处于通路状态,指示灯变亮,故B 正确;

C、当电压表示变大,根据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特点可知,变阻器连入电路的阻值变大,表明触头P向上移动,即水位上升;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流变小,所以指示灯变暗,故C正确.

D、若将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则电压表零刻度线时,即滑杆P位于R的a端处,由题干可知,此时水位最低,但不是水位计零刻度线,故D错误.

故选:BC.

【点评】本题考查电路的分析,关键抓住串联电路电压与电阻成正比的特点分析电压表示数与变阻器的阻值变化关系.

6.(2013?昌平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若把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其余元件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有一只电压表示数变为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

B.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

C.电源电压为6V

D.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阻R1两端电压为1V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路的动态分析.

【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路变化分析综合题.

【分析】电路图中R1、R2和R3串联在电路中,V1测的是R1和R2的总电压,V2测的是R2和R3的总电压;当R2与R3位置对调后,三个电阻仍是串联,此时V1测的是R1和R3的总电压,V2测的仍是R2和R3的总电压,所以V1示意改变,V2示意不变.然后由欧姆定律列出方程即可求出电源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可知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电阻R1两端电压.

【解答】解:由图可知,电路由三个电阻串联而成,设电源电压为U,电路中的电流为I,则有:

I(R1+R2)=3V﹣﹣﹣﹣﹣﹣﹣﹣﹣﹣﹣①

I(R2+R3)=4V﹣﹣﹣﹣﹣﹣﹣﹣﹣﹣②

当R2与R3位置对调后,三个电阻仍是串联,电路中电流不变,V2示数不变,故A正确,B不正确;

则:

I(R1+R3)=5V﹣﹣﹣﹣﹣﹣﹣﹣﹣﹣③

①②③式相加得:

I(R1+R2+R3)=6V﹣﹣﹣﹣﹣﹣﹣﹣﹣④

因为U=I(R1+R2+R3)=6V,故C正确;

④减③可得:

U1=2V,故D不正确.

故选AC.

【点评】首先要看懂电路图中电阻的连接方式,是做题的基础,然后确定每个电压表的示数,再根据欧姆定律列出式子,从几个式子中找出规律是关键.

7.(2014?泉州)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只闭合开关S1时,电压表V1与V2

的示数之比为3:2;只闭合开关S2时,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5:3,则R1与R2

的电阻之比为()

A.3:5 B.2:3 C.4:3 D.5:3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计算题;应用题;欧姆定律.

【分析】只闭合开关S1时,电阻R1与R0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1两端电压;

只闭合开关S2时,电阻R2与R0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两端电压;

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处处相等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先得出电阻R1与R0的比值,

再得出电阻R2与R0的比值,最后即可得出R1与R2的电阻之比.

【解答】解:只闭合开关S1时,电阻R1与R0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1两端电压;

因为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3:2,即U:U1=3:2,则U1:U0=2:1,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1:R0=U1:U0=2:1,∴R1=2R0;

只闭合开关S2时,电阻R2与R0串联,电压表V1测电源电压,电压表V2测电阻R2两端电压;

因为电压表V1、V2示数之比为5:3,即U:U2=5:3,则U2:U0′=3:2,

根据串联分压原理可知:R2:R0=U2:U0′=3:2,∴R2=R0;

∴R1:R2=2R0:R0=4:3.

故选C.

二.填空题(共2小题)

8.(2013?哈尔滨)如图电源电压恒定,闭合S0.当S闭合、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表示数之比U甲:U乙=7:5;当S断开、甲乙两表为电流表时,两表示数之比I甲:I乙=2:7,此时R1、R2消耗的功率之比P1:P2=5:2.

【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0、S,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两电阻串联,电压表甲测电源电压,电压表乙测电阻R2电压,由串联电路特点及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阻值之比;

由电路图可知,闭合S0、S断开且两电表为电流表时,两电阻并联,电流表甲测通过R2的电流,电流表乙测干路电流,由欧姆定律及并联电路特点求出两电流表示数之比,由P=UI 求出电阻消耗的功率之比.

【解答】解:闭合S0、S,两电阻串联,甲乙两表为电压表时,

U甲:U乙=7:5,令U甲=7U,U乙=5U,

则U1=U甲﹣U乙=2U,U2=U乙=5U,

有I=,

则====,

闭合S0、断开S,两电阻并联,两电表为电流表时,

===,I1=I2,

由于甲电流表测量R2的电流,乙电流表测量干路电路,

则I甲=I2,I乙=I1+I2=I2,

==;

两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之比:

===;

故答案为:2:7;5:2.

9.(2014?北京)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的电压不变,定值电阻R的阻值为R0.闭合开关S,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1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断开开关S,把电阻R换成阻值为3R0的另一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0,则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30Ω.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由电路图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列出等式即可求得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

【解答】解:设电源电压为U,此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R,

由“当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值为10Ω时,电压表的示数为U0.”根据串联电路电流

处处相等可得,﹣﹣﹣﹣①,

当“电阻R换成阻值为3R0的另一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P的位置使电压表的示数仍为U0,”

则=﹣﹣﹣﹣②,

由①②解得R=30Ω.

故答案为:30.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根据电压表的示数和电源的电压不变建立方程进行解答.

10.(2014?湖北)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R2为滑动变阻器,R1、R3为定值电阻,电源两端电压保持恒定不变.改变滑片P的位置,两电压表的示数与电流表的示数对应关系的图象分别表示在图乙所示的坐标系中.则:

(1)当滑片移至a端时,对应的是图乙中的B点;

(2)当滑片移至b端时,电路中的电流为1A;

(3)R1的阻值为多少?

(4)电源的电压为多少?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应用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移至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根据欧姆定律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据此进行判断;

(2)当滑片移至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象可知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3)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当滑片移至b端时,R1两端的电压最小,据此判断R1的I﹣U图象,并读出对应的电压和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

(4)根据电阻的串联和欧姆定律分别表示出滑片位于a端、b端电源的电压,联立等式即可求出电源的电压.

【解答】解:(1)由电路图可知,当滑片移至a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为0,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小,

由I=可知,电路中的电流最大,

由图象可知,对应的是图乙中的B点;

(2)当滑片移至b端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

由图象可知电路中的电流为1A;

(3)因串联电路中电阻越大分得的电压越大,

所以,当滑片移至b端时,R1两端的电压最小,图象中AB是R1的I﹣U图象,

此时U1=1V,电路中的电流I=1A,

则R1===1Ω;

(4)由图象可知,滑片位于a端时,V2的示数为3V,电路中的电流I′=3A,

滑片位于b端时,V2′的示数为9V,电路中的电流I=1A,

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且电源的电压不变,

所以,U=U V2+I′R3=U V2′+IR3,

即3V+3A×R3=9V+1A×R3,

解得:R3=3Ω,

电源的电压U=U V2+I′R3=3V+3A×3Ω=12V.

答:(1)B;

(2)1;

(3)R1的阻值为1Ω;

(4)电源的电压为12V.

【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关键是判断出滑片位于两端时对应的电表示数之间的关系,对学生的读图能力要求较高.

三.解答题(共4小题)

11.(2015?成都)在自然灾害中输电线路容易出现故障,科技小组的同学通过实验探究来体验判断故障类型和位置的方法.他们用AB、CD两根长为L的长直电阻丝模拟输电线,在电阻丝的左右两侧可以安装检测电路,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如图1所示,在左侧安装检测电路,其中R0为保护电阻,右侧用导线连接.线路无故障时,电压表V1示数为U,电流表示数为I.

(1)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V1示数为U,表明输电线故障为断路.(2)若检测电路中电流表示数大于I,电压表V1示数为U,表明输电线可能出现短路或形成间隙电阻.如图2所示,小组在AB、CD之间某处连接一根导线模拟输电线短路,或在另一处连接未知电阻R x模拟输电线之间形成间隙电阻,在右侧连接电压表V2.若输电线短路,则电压表V2示数为0V;若输电线之间形成间隙电阻,则电压表V2示数小于U.(3)在图2中,若输电线的故障是短路,电流表的示数为I1,电压表V1的示数为U,则故

障处与A端的距离为(用r、I1、U、R0表示).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1)电压表有示数说明两接线柱与电源之间是通路,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源板并联部分断路;

(2)若输电线短路,电压表V2被短路示数为0;若输电线之间形成间隙电阻,电路为R0、R x与R x左侧电阻丝串联,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2示数与电压表V1示数之间的关系;

(3)若输电线的故障是短路,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电阻丝的阻值,再根据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求出电阻丝的长度,然后除以2即为故障处与A端的距离.

【解答】解:(1)电流表示数为0,电压表V1示数为U,说明电压表并联部分断路,即输电线断路;

(2)若输电线短路,电压表V2被短路,示数为0;

若输电线之间形成间隙电阻,电路为R0、R x与R x左侧电阻丝串联,电压表测R x两端的电压,

由串联电路的分压特点可知,电压表V2示数小于电压表V1的示数U;

(3)若输电线的故障是短路,由I=可得,电路中的总电阻:

R=,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电阻丝的阻值:

R线=R﹣R0=﹣R0=,

因电阻丝单位长度的阻值为r,

所以,电阻丝的长度:

L线===,

则故障处与A端的距离:

L==.

故答案为:(1)断路;(2)为0V;小于U;(3).

【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路故障的判断和串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应用,要注意电阻丝的长度是故障处与A端距离的2倍.

12.(2013?镇江)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为6V,R为“30Ω,0.25A”滑动变阻器,R1为“10Ω,0.4A”电阻,电压表量程为0﹣3V.图中虚线框内接一只“20Ω,0.3A”电阻R2(未画出).已知:①闭合S1和S2,断开S3时,调节R,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10Ω,此时电路消耗的电功率为1.2W;②断开S1,闭合S2、S3,调节R,使其接入电路的阻值为6Ω,此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0V.

(1)在情形①中,求电路的总阻值;

(2)请在答题卷的图中画出虚线框内的电路;

(3)当闭合所有开关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求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电功率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作图题;压轴题;电路和欧姆定律;电能和电功率.

【分析】(1)知道电源的电压和情形①中电路消耗的总功率,根据P=求出电路的总阻值;

(2)情形②中,根据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总电阻大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和R1的阻值之和,据此可知此时R2应串联在电路中,据此画出虚线框内的电路;

(3)闭合所有开关时,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根据滑动变阻器和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确定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利用电阻的串联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当电压表的示数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根据电阻的串联求出R2两端的电压,利用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进一步得出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

【解答】解:(1)根据P=可得,在情形①中电路的总阻值:

R总===30Ω;

(2)情形②中,电路中的电流:

I===A,

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36Ω,

因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此时电路应为R1与R2、滑动变阻器R串联组成,虚线框内的电路如下图所示:

(3)闭合所有开关时,电阻R2与滑动变阻器R串联,电压表测R两端的电压,

当电路中的电流最大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最小,

因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且滑动变阻器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25A,电阻R2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0.3A,

所以,电路中的最大电流为0.25A,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24Ω,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小阻值:

R min=R总″﹣R2=24Ω﹣20Ω=4Ω;

当电压表的示数U滑=3V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R2两端的电压:

U2=U﹣U滑=6V﹣3V=3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 min===0.15A,

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最大阻值:

R max===20Ω,

故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4Ω~20Ω.

答:(1)在情形①中电路的总阻值为30Ω;

(2)虚线框内的电路如上图所示;

(3)当闭合所有开关时,为保证电路安全,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阻值范围为4Ω~20Ω.【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电功率公式的应用,关键是根据情形①判断出电阻R2的位置和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中最大、最小阻值的确定.

13.(2013?烟台)图甲为某型号电子秤,其原理结构如图乙所示,R0为定值电阻;R是压敏电阻,其阻值随所受压力F变化的关系如图丙所示.改写电压表(量程为3V)的表盘数值后可直接读出所称量物体的质量,设踏板的质量为5kg,电源电压保持9V不变,g取10N/Kg.

(1)空载时,电压表的示数为1V,求R0的阻值.

(2)该电子秤的量程是多大?

(3)如果保持电子秤结构和电压表量程不变,只在电路中增加一个电阻,使电子秤的量程变为110kg,计算说明应使用多大的电阻?如何连接?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串联电路的电流规律;串联电路的电压规律;电阻的串联.【专题】计算题;压轴题;电路和欧姆定律;图像综合题.

【分析】(1)根据G=mg求出空载时踏板的重力,由图乙得出对应压敏电阻的阻值,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压敏电阻两端的电流,利用欧姆定律和串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R0的阻值;

(2)电子称的质量最大时对应的电压表量程最大值,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根据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电流,利用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压敏电阻的阻值,由图乙读出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即为踏板和最大称量的重力之和,再根据G=mg求出该电子秤的量程;

(3)先求出最大称量为110kg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再由图丙读出压敏电阻的阻值,利用欧姆定律求出电路中的总电阻,最后根据串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求出所需串联电阻的阻值.【解答】解:(1)空载时,踏板的重力为:

G=mg=5kg×10N/kg=50N,

由丙图可知,此时压敏电阻的阻值R=240Ω,

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

所以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U R=U﹣U0=9V﹣1V=8V,

由于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

所以根据欧姆定律可得,电路中的电流:

I1===A,

R0的阻值:

R0===30Ω;

(2)电子称的质量最大时对应的电压表量程最大值,此时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为3V,

此时电路中的电流:

I2===0.1A,

压敏电阻两端分得的电压:

U R′=U﹣U0′=9V﹣3V=6V,

压敏电阻的阻值:

R′===60Ω,

由丙图可知,此时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950N,

该电子秤的量程:

m max===90kg;

(3)当电子称的量程变为110kg时,

G″=m′g=110kg×10N/kg=1100N,

压敏电阻受到的压力为1100N+50N=1150N,由图丙可知压敏电阻R″=20Ω,

此时电路中的总电阻:

R总===90Ω,

由于串联电路中的总电阻等于各分电阻之和,

所以R加=R总﹣R0﹣R″=90Ω﹣30Ω﹣20Ω=40Ω,

要使电子称的量程变为110kg,应串联一个40Ω的电阻.

物理压轴题专题欧姆定律的经典综合题及详细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灯泡L的电流随电压变化关系如图甲所示,现把灯泡L接入如图乙所示的电路中,电路中电源的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电路消耗的总功率保持不变 B.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C.电流表的示数增大,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D.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C.灯与R串联,电压表测L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的电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左滑动时,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小,电路的总电阻变小,由欧姆定律,电路的电流变大,根据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大;通过灯的电流变大,灯的电压变大,故AC错误; P UI B.由欧姆定律,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即灯的电阻,如下所示,通过灯的电流随电压变大而变大,而且电压的增大量大于电流的增大量,由欧姆定律,灯的电阻变大,即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B错误; D.电路的总电阻变小,故灯泡电阻的增大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减小量,即灯泡电阻的改变量小于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电阻的改变量,D正确。 故选D。 2.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开关 S 后,滑片 P 从b端移动到 a端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与电流表示数I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电源电压为 4V B .电路总功率的最大值为 2.4W C .R 1 电功率的最小值为 0.4W D .R 2 的最大阻值为 10Ω 【答案】C 【解析】 【详解】 由图甲可知,两电阻串联,电压表测R 2两端的电压,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当滑片于a 端时,其接入电路电阻为0,电路中的电流最大,由图乙可知I 1=0.6A ,由U I R =可得,电源的电压 1110.6A U I R R ==?…① 当滑片于b 端时,变阻器接入电路中的电阻最大,电路中的电流最小,由图乙可知,I 2=0.2A ,U 2=4V ,则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2224V =20Ω0.2A U R I = = 故D 错误; 因串联电路中总电压等于各分电压之和,所以电源的电压 21210.2A 4V U I R U R =+=?+…② 因电源的电压不变,由①②可得 110.6A 0.2A 4V R R ?=?+ 解得:R 1=10Ω,电源的电压 10.6A 0.6A 10Ω6V U R =?=?= 故A 错误; 电路消耗的最大功率 116V 0.6A 3.6W P UI ==?= 故B 错误; R 1电路消耗的最小功率 221210.2A 10Ω0.4W P I R == ?=() 故C 正确。 故选C 。 3.如图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不变,R 1为热敏电阻,其阻值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闭合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经典、全面、附参考答案)

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压表V 1的示数为9伏,电压表V 2 的示数为3伏,那么R 1 与R 2 的阻 值之比为 A.2:1B.1:2 C.3:1D.1:3 2.如图所示,电路中的两只电压表的规格完全相同,均有两个量程(0~3V,0~15V).闭合开关,两只电压表的指针偏转角度相同,则电阻R1与R2的比值为 A.1∶5 B.5∶1 C.1∶4 D.4∶1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为10?。闭合开关S,电流表A 1 的示数为2A,电流表A 2 4c 与滑 A 5 为 A B.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V C.电压表示数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不变D.电压表的示数减少 (1题图) 6Ω,只闭合开关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关的阻值为Ω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Ω,当只闭合开关 P 83V A C 9. 压表示数为1.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其原因可能是() A.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B.电源电压3V太高C.20Ω的阻值太小D.控制的电压1.5V太高 (6题图)(7题图)(8题图)(9题图) 10.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A20欧姆”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I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的是 11.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3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5Ω1A”字样。在a、b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尺,移动滑片P,使

电压表示数为1.5V ,读出电流表的示数。当20Ω的电阻接入a 、b 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1.5V ,其原因可能是() A .滑动变阻器阻值太小 B .电源电压3V 太高 C .20Ω的阻值太小 D .控制的电压1.5V 太高 12.如图所示,是用电流表A 、单刀双掷开关S 、电阻箱R '和已知电阻Ro 来测量未知电阻Rx 阻值的电路图现将开关S 拨到a ,此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再将开关S 拨到b ,调节电阻箱 R '的阻值。当电流表的示数为时,电阻箱的阻值为R ,则被测电阻Rx 的阻值为C A . B .R C . D . 13.甲、乙两地相距40千米,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 .如图电路中,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 I 2=I —I 1=0.4A —0.24A =0.16A R 2=U 2/I 2=2.4V /0.16A =15 小谢同学的错误根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解答是: ??1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 1的阻值是5Ω,干路中的电流I 是0.5A ,电阻R 2两端的电压是2V 。求: (1)通过R 1的电流;(2)通过R 2的电流;(3)R 2的阻值。 20.干电池是我们实验时经常使用的电源,它除了有稳定的电压外,本身也具有一定的电阻。实际使用时,可以把干电池看成一个理想的电源(即电阻为零)和一个电阻r 串联组成,如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压轴题(含答案解析)

欧姆定律及其应用之真题直击 一.选择题(共8小题) 1.(2009?奉化市模拟)如图所示为某同学在实验室用电压表测电压时所设计的一个电路图,下列有关此电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压表不可能同时测得L1、L2两端的电压 B.S1和S2不能同时闭合,否则电路将短路 C.若S1和S2都断开,电压表示数为零 D.若在测得L1两端电压后,只需断开S1、闭合S2,就能直接测出L2两端的电压 2.(2014春?龙山县校级月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R2、R3和R4的阻值分别是12欧、18欧、18欧和12欧,电源电压恒为12伏,电压表的量程有两挡:0~3V和0~15V,该电压表的正确连接应该是() A.“+”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B.“+”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C.“﹣”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15V D.“﹣”接线柱在上端,量程用0~3V 3.(2014?十堰模拟)甲、乙、丙三只小灯泡,按如图所示连接时恰好都能正常发光.当甲灯由于接触不良而熄灭后,以下可能发生的是() A.乙、丙灯立即变得更亮 B.乙灯变暗,丙灯变亮 C.丙灯烧毁,乙灯不亮D.乙灯烧毁,丙灯不亮

4.(2014?乌鲁木齐)甲乙两地相距50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的电阻与其长度成正比,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确定短路位置,甲乙两地检修员先后用相同的电源和电流表做成的测量仪如图,进行了如下测量,将测量仪接入ab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A,将测量仪接入cd时,电流表的示数为1.2A.则短路位置离甲地() A.40km B.33.3km C.16.7km D.10km 5.(2014?宜宾)如图所示,是一科技创新小组同学们设计的水位计工作原理图,绝缘浮子随水位的升降带动滑动变阻器R的金属滑杆P升降,通过电压表是显示的数据来反应水位升降情况.水位最低时,滑杆P位于R的a端处.L是一个指示灯,电路各部分接触良好,不计导线电阻.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当水位不变时,则电压表示数不变,指示灯不亮 B.当水位下降时,则电压表示数变小,指示灯变亮 C.当电压表示变大,指示灯变暗,则表明水位上升 D.若将电压表改装成水位计,则电压表零刻度线即为水位计零刻度线 6.(2013?昌平区一模)如图所示电路,当开关闭合后,电压表V1的示数为3V,电压表V2的示数为4V.若把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其余元件位置不变,闭合开关后,有一只电压表示数变为5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1的示数为5V B.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压表V2的示数为5V C.电源电压为6V D.电阻R2和R3的位置对调后,闭合开关,电阻R1两端电压为1V

欧姆定律最简单计算题

请同学们写清楚解题过程,例如:写出依据的主要公式或变形公式,要有数据代入、单位和运算结果,画图要规范。 1.灯泡L 1和L 2串联在电路中(灯丝电阻不受温度影响),加在它们两端的总电压为12V ,L 1电阻是8Ω,L 2两端的电压是4V ,则 (1)L 1中的电流多大? (2)L 2 电阻是多大? 2.已知电阻R 1 和R 2并联,电源电压为6V ,电阻R 1为10Ω。位于干路的电流表示数为1A ,则 (1)通过R 2的电流多大? (2)R 2电阻是多少Ω? 3. 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 ,开关S 闭合后,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分别是0.10A 和2.0V ,则 (1)通过R 1的电流多少A ? (2)R 2的电阻是多少Ω? 4.如图所示电路,已知R 1阻值6Ω,R 2阻值3Ω,电流表示数0.5A ,求: (1)伏特表的示数。 (2)电源电压。 5.如图所示,已知电流表A 1示数为0.4安,R 1阻值20欧,R 2阻值为10欧,求: (1)A 的示数 (2)电源电压。

6.如图所示电路,电压表示数为6V ,电流表的示数为0.5A ,如果R 1:R 2=1:2,求:(1)R 2的阻值 (2)电源电压。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是36V ,灯泡E 1的电阻是10Ω,E 2的电阻是40Ω,求 (1)电路的等效电阻 (2)干路里的电流。 8. 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是6V 的蓄电池组。R 1的阻值是20Ω,R 2的阻值是10Ω,电流表的示数是0.2A ,求 (1)通过R 2的电流I 2 (2)干路的电流I 。 9.如图所示,电源电压U=12V ,R 1=12Ω,R 2=6Ω,R 3=8Ω。 (1)当开关S 接到位置1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安? (2)当S 接到位置2时,电流表的示数为多少安? 10.如图所示电路,S 闭合时,安培表示数是0.25A ,伏特表示数是9V ,当S 断开时,安培表示数是0.2A ,求: (1)电阻R 2的阻值。 (2)S 断开时伏特表示数。

欧姆定律经典练习题附答案

《欧姆定律》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某同学为研究导体电阻大小与长度、材料、横截面积是否有关,他保持电路两端电压不变,把表中合金线分别接入该电路中测出通过合金线的电流大小进行对比研究,则正确的是:( ) A 、采用序号1与2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 B 、采用序号1与3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长度有关 C 、采用序号2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 小是否与材料有关 D 、采用序号3与4对比,是研究电阻大小是否与横截面积有关 2.如图所示的两个电路中,电源电压相等,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都向右滑动时,灯泡L 1和L 2的亮度变化是( ) A 、L 1和L 2都变亮 B 、L 1和L 2都变暗 C 、L 1变亮,L 2变暗 D 、L 1变暗,L 2不变 第2题 第4题 3.小明在研究“并联电路”特点时,用电流表测得通过灯泡L 1、L 2中的电流分别为1A 和2A ,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干路电流为3A B.L 1的电阻小于L 2的电阻 C.L 1两端的电压小于L 2两端的电压 D.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流一定不同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4.5V 且保持不变.闭合开关S 后,电压表的示数是3V ,则( ) A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3V B 、小灯泡两端的电压为1.5V C 、向右移动滑片P ,电流表压数变小 D 、向右移动滑片P ,电流表示数变大 第5题 第6题 5.如图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 0为定值电阻.闭合开关S ,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在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0.5~1.5安,电压表的示数变化范围是6~3伏.则电源电压为( )

物理欧姆定律-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问题 1. 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闭合电键S,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时,则 A.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变大 B.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变小 C.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大 D.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比值变小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B. 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移动的过程中,接入电路电阻变大,通过的电流变小,即电流表A1示数变小,但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不变,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就等于通过定值电阻R2的电流,所以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1示数的差值不变,故A、B错误; CD.根据欧姆定律可知,I1 1 U R =;干路电流I U R 总 =,电流表A示数与电流表A 1示数的比值为 1112 12 12 12 + == + R R R R I R R I R R R R = 总 , 因为R1在变大,所以比值变大,故C正确;D错误. 2.在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U保持不变。现有如下两种操作:①用电压为2U的电源替换原来的电源;②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其中可以使电流表A1示数与A2示数的比值变大的操作有 A.只有①可行B.只有②可行 C.①②都不行D.①②都可行 【答案】B 【解析】 【详解】

由图可知,R 1和R 2并联,电流表A 1 测量干路中的电流,电流表A 2测量通过R 2的电流,用电压为2U 的电源替换原来的电源,两电阻不变,由I =U R 可知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大小不变,两电表示数之比也不变,不可行; 并联电路中各个用电器两端的电压相等,由并联电路电流的特点和欧姆定律可知,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 121 1222212 111U I I I R R I U I I I R R +==+=+=+, 将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右移,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即R 2的阻值变大,R 1的阻值不变, 2 1R R 变大,2I I 变大,电流表A 1示数与A 2示数的比值变大,②可行,故选B 。 3.如图甲所示,R 1为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从a 端滑到b 端的过程中,R 2消耗的电功率P 与其两端电压U 的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R 1的阻值为20 Ω B .当R 2接入阻值为50 Ω时它的功率最大 C .电源电压为6 V D .该电路消耗的最大电功率为0.9 W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C .从图乙可以看到,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2V 时,其功率是0.8W ,可计算得到这时电路中的电流是 1 110.8W 0.4A 2V P I U = == 同理,当滑动变阻器两端电压是5V 时,其功率是0.5W ,电路中的电流是 2220.5W 0.1A 5V P I U = == 设电源电压是U 电源,可以得到关系式 10.4A 2V R U ?+=电源

(完整版)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docx

2017 年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训练 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A、B 两点间的电压是 6V ,电阻 R1=4Ω,电阻 R1两端的电压是 2V ,求: R1中的电流和电阻 R2。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 R1=5Ω,当开关 S 闭合时, I=0.6A , I 1=0.4A ,求 R2 的电阻值。 3.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示数为 0.3A ,电阻 R1=40 Ω,R2=60 Ω, 求:干路电流 I。 4.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1的阻值为10欧。闭合开关 S,电流表 A l的示数为 0.3 安,电流表 A 的示数为 0.5 安。求: (1) 通过电阻R2的电流。 (2)电源电压。 (3)电阻 R2的阻值。 5.如图所示电路, R0=10 Ω,电源电压不变,当在电路中再随意串联一个 R1=30 Ω的电阻时, 电流表示数为 I1=0.25A , ⑴求电源电压 ⑵若要使电流表示数为I2=1.2A ,需在右图中如何连接电阻?阻值为多大? 6.有一电阻为20Ω的电灯,在正常工作时它两端的电压为12V 。但是我们手边现有的电 源电压是20V ,要把电灯接在这个电源上,需要给它___联一个电阻,电阻的阻值为多大? 7.阻值为 10 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 0.3 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 0.8 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8.两只定值电阻,甲标有“10Ω1A ”,乙标有“15Ω0.6A ”,把它们串联在同一电路中,电路中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为_____A ;电路两端允许加的最大电压为_____V 。 9.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 R的阻值为 20Ω,电源电压不变。当S 、S断开, S 闭合时, 1123 电流表的示数为0.45A ; S1断开, S2、S3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求: (1)电源电压为多少 ? (2) R2的阻值为多少 ? (3)S2、S3断开, S1闭合时,加在电阻 R1两端的电压为多少 ? 10.(2016 厦门 ) 如图所示, R1= 25 Ω,小灯泡 L 的规格为“ 2.5 V 0.3 A ”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1)S 1、 S2都断开时,小灯泡L 正常发光,求电源电压。 (2)S 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变为0.6 A,求 R2的阻值。 11.如图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 ,且保持不变,电阻R1、 R2、 R3的阻值分别为 8Ω、 4Ω、 12Ω。 求:( 1)如果开关 S1、S2都断开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是多 大? ( 2)如果开关 S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是多大?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R3= 5Ω,当开关 S1、 S2都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 为 0.6A ,电压表示数是 6V , S1、 S2都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 1A ,求 R1、 R2的阻值?

最新欧姆定律经典例题1

最新欧姆定律经典例题1 一、欧姆定律选择题 1.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滑片P由b移到a的过程中,电压表示数U及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R0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 A. 电阻R1的阻值为20Ω B. 滑片P移到b端时,R2两端的电压为6V C. 滑片P移到a端时,R1消耗的功率为0.2W D. 当滑片P移到中点时,通过R1的电流为0.3A 【答案】 D 【解析】【解答】图像是串联电路,根据乙图,当滑片在b端时,电压表示数最大为6V,则电源电压为6V,电压表测量R1的电压,R2两端电压为0,B不符合题意;当滑片在a 端,电压表示数最小,此时电压表为2V,滑动变阻器分压4V,滑变电阻为最大,电阻为20Ω,根据U1:U2=R1:R2,R1的阻值为10Ω,A不符合题意;滑片P在a端时,R1分压最 小,为2V,此时R1的电功率为,C不符合题意;滑片P在中点 时,电阻为10Ω,此时电路中的电流为, 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结合电压和滑动变阻器变化的图像,分析在不同电阻时对应不同电压,利用欧姆定律可以计算电流的大小,根据电压和电阻计算电功率的大小。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恒为5V,电压表的量程为0~3V,电流表的量程为0~0.6A,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20Ω1A”灯泡标有“3V1.8W”字样.闭合开关,在电路安全的情况下(不考虑灯丝电阻的变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滑动变阻器的电阻允许调节的范围是0~20Ω B. 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0.1~0.6A C. 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1.5V~3V D. 灯泡的最小功率是0.2W 【答案】 D 【解析】【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滑动变阻器与灯泡串联,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初三物理欧姆定律计算题专题练习(难度加深)

————————————————————————————————作者:————————————————————————————————日期:

欧姆定律典型题 四、滑动变阻器电路 1.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 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2、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 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3、、如图所示,R 1=10Ω,滑动变阻器R 2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20Ω。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左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6A 。当滑片P 移至R 2的最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各是多少? 9、右图所示,R 1=10Ω,将滑动变阻器R 2的滑片置于右端,这时电压 表、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10V 、0.2A 。 求:⑴、电阻R 1两端的电压; ⑵、当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后电流表的示数如 右下图所示,求这时滑动变阻器接入电路的电阻。 10、右图所示,电源的电压为6V 保持不变,电阻R 1=5Ω,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是10Ω。求: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的变化范围。 11、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 1=30Ω,闭合开关S 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移动到a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1=0.2A ;当滑动变阻器P 移动到b 端时,电流表的示数I 2=0.1Ω。求:滑动变阻器ab 间的阻值 Rab 是多少? 三、取值范围 滑动变阻器专项 1、如图所示,R 为一个滑动变阻器,其阻值范围是0~50Ω,若电压的示数为1.5V ,电流表的示数为0.75A ,R 1=10Ω,电源电压U=12V ,(1)则R 2? V U R 1 2 R R 3 A R 1 S R 2 P V A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压轴题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压轴题及答案 中考真题 同学们在做教材上的电学实验时,发现2B、HB铅笔芯的软硬不同,其实验效果亦不同.他们猜想铅笔芯的电阻可能与其软硬程度有关,于是同学们通过做实验来检验其猜想是否正 确. (1)林清同学的设计思路如图所示.请指出她设计中的错误和不足. (2)伟鹏同学说:“不如直接用‘伏安法’测量它们的电阻进行比较。”请你写出他的实验方案,要求: ①画出电路图(铅笔芯用“电阻符号”表示); ②写出实验步骤; ③进行分析论证. 【示范解析】 (1)错误:没有控制两支铅笔芯的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不足:先后两次观察比较灯的亮度不如同时观察比较灯的亮度更直观、更明显:通过视觉判断灯的亮度不可靠.(2)①如图所示.②实验步骤:A.按照电路图连接实物电路,取长度和横截面积相同的2B、HB 铅笔芯分别接入AB间;B.闭合开关S,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分别为U和I,并把数据记录在设计好的表格中;C根据公式,I=U/R, 分别计算出2B、HB铅笔芯的电阻值,并进行比较.③分析论 证:若2B、HB铅笔芯的电阻值相等,则铅笔芯的电阻与其软硬程 度无关,若2B、HB铅笔芯的电阻值不相等,则铅笔芯的电阻与其 软硬程度有关. 拓展延伸 1.甲、乙两小组同学用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1)甲组选取的定值电阻为15 Ω,电阻箱阻值如图乙所示,其值为_______Ω,此时 电压表的示数为3.5 V,则该小组所用电源的电压为_______V; (2)实验中若增大电阻箱阻值,电压表示数将怎样变化?为什么? (3)乙组选用其它规格的电源和定值电阻进行实验,他们通过调节电阻箱得到几组电阻箱的阻值和对应的电压值,并作出U-R图像,如图丙.由图像可知该组所选用的电源电压和定值电阻的阻值分别为多大? 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40 Ω,闭合开关S后,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置于b端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3 A,电压表的示数为6 V.求: (1)电阻R 1的阻值是多少? (2)滑动变阻器滑片置于a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为多大? (3)滑片P在a、b两端点处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为多大? 3.学校课外活动小组为检测某传感器是否还能有效使用而设计的电路如图所示.传感器上标有“3 V 10 Ω”的字样(传感器可看作一个电阻),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 Ω、1A”的字样,电流表所用量程为0~0.6 A电压表所用量程为0~3 V. (1)该传感器的电阻和额定电流各是多少? (2)若电路元件均完好,检测时,为了确保电路各部分的安全,

欧姆定律练习题及答案

、选择题 1如图所示是“研究电流跟电压、电阻的关系”的电路图。设电阻 两端的电压为U ,通过R 的电流为I ,改变滑动变阻器 R ?连入电路的 阻值,记录下多组实验数据。某同学对其分析后得出如下结论,其中 正确的是( ) A .当U 增大n 倍,R 就减小为原来的1/n B .不论U 怎样变化,U 与I 的比值不变 C . R 跟U 成正比、跟I 成反比 D .当U 为零时,I 为零,R 也为零 2. 如图所示,电源 电压不变,要使电流表的读数最大, 下列做法中正 确的是( ) A . S 、S 2都断开 B . S l 断开,S 闭合 C . S l 闭合,S 2断开 D . S l 、E 都闭合 3. 一根铜线和一根镍铬合金线, 长短粗细都相同,把它们串联在电路 中,铜导线中的电流为I I ,两端的电压为U i ;镍铬金合线中的电流为 ∣2 ,两端的电压为U 2 ,则I i 与∣2 , U i 与U 2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 I 1 = I 2,U 1 =U 2 B . I 1 = I 2,U 1 :::U 2 4. 在如图所示电路中, R =30,R 2=60。当开关S 与S 2 闭合、S 3断 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 1。当开关S 与S 3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 数为I 2。则I 1与I 2的比值为( ) A . 1 : 2 B . 2: 1 C . 2: 3 D . 3: 2 5. 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 S,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 P 向右 端滑动过程中,电流表 A 和A ,电压表V 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 A . 6V~0V B . 6~2.4V C . 6V~3.6V D . 3.6V~2.4V 7.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 S 、S 2闭合,S 3断 本章测试 c . 11 ∣2 ,U 1 =U 2 D . I 1 l 2,U 1 :: U 2 A . A 示数变小, A 示数变小, V 示数不变 B . A 示数未变, A 示数变小, V 示数不变 C . A 示数不变, A 示数变大, V 示数变小 D . A 示数变小, A 2示数变大, V 示数变小 6 . 如图中的滑动变阻器 R 的阻值是20^1 ,电阻R 1 =300",电源的 &电阻R 接在电压为U 的电源两极上, 电压是6V 且保持不变,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从 a 端滑到b 端,电压表示数的变化是( R 1中的电流为I 。当将另一电

欧姆定律经典题型含方法总结

欧姆定律常见题目 第一类:公式的基本运用 这类问题只需直接代公式计算,注意每个物理量必须针对同一研究对象而言 例1.一只电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灯丝电阻是440Ω,如果电灯线路的电压是220V,则灯丝中 的电流为A。若一个电热水器工作时电热丝的电阻是44Ω,通过的电流是5A,则 加在该电热丝两端的电压是V。 第二类:基本的串并联电路 这类题目计算时抓住串联和并联的电流、电压大小关系,等量代换即可计算(可以根 据实际情况考虑是否使用等效电路的算法) 例2.电阻R1=30Ω,R2=50Ω串联,电阻R1两端的电压为6V,则: 1)R1的电流为多少?2)R2的电压为多少? 请注意书写过程必须包含必要公式 计算过程中的每个物理量要带单位 例3.电阻R1=30Ω,R2=50Ω并联,通过R1电流为0.15A,则: 1)R1两端电压为多少?2)通过R2的电流为多少安? 请注意书写过程必须包含必要公式 计算过程中的每个物理量要带单位 第三类:简单的等效电路问题 等效电路是一种解题思维,主要是为解决问题提供一种更为简单、方便、快捷的解题 方式。使用等效电路过程中主要涉及到整体思维和分割思想。 例4.电阻R1=20Ω,R2=30ΩR3=6Ω并联,已知电源电压为9V,求: 干路电流为多少安? 此题先求解总电阻(等效电阻),再用总电压除以总电阻计算总电流更为方便 第四类: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原理解决比值问题 例5.电阻R1=20Ω,R2=60Ω串联,则通过R1和R2的电流之比为________,R1和R2两端的电压之比为_______ 例6.R2=2R1,将两个电阻并联接入电路,通过R1的电流为I0;若将R1、R2串联在原来的电源上,通过R1的电流为I1,则I0:I1等于________ 例7.如图所示电路,已知三个电流表示数之比A1:A2:A3之比为2:3:4,若R1=10Ω,则电阻R2的阻值为多少欧?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经典压轴题及答案

一、初中物理欧姆定律的实际应用问题 1.某实验小组设计了一种测定水平方向风力的装置(如图甲),绝缘轻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压敏电阻R 上,右端与中心有孔、表面竖直的金属迎风板相连,一起套在粗细均匀的水平金属杆上,迎风板与金属杆之间的摩擦忽略不计,电源电压保持7.5 V 不变,电流表的量程为0~0.6 A ,电压表的量程为0~15 V ,小灯泡上标有“6 V 3 W ”字样,且灯泡两端电压不允许超过额定电压(灯丝电阻不变),压敏电阻R 的阻值随压力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为了保证电路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值为0.8 A B .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范围是0~18 Ω C .当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为0时,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0.75 W D .当压力由0变大到5 N 时,电压表的示数从1.5 V 变大到4.5 V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 A .由P UI =和U I R = 可知小灯泡的电阻 ()2 6V 12Ω3W L U R P == =灯 由P UI =得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流 3W 0.5A 6V P I U = == 所以为了保证电路安全,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值是0.5 A ,A 错误; B .当电路中的最大电流值是0.5 A 时,压敏电阻阻值最小,灯泡两端的电压U 灯=6 V ,压敏电阻两端的电压 7.5V 6V 1.5V R U U U --===灯

由U I R = 得压敏电阻的阻值 1.5V 3Ω0.5A R U R I = == 由图乙可知,当F =0时,压敏电阻的阻值最大,压敏电阻此时的阻值是18 Ω,所以压敏电阻的阻值变化范围是3~18 Ω,B 错误; C .当压敏电阻所受的压力为0时,压敏电阻R =18 Ω,电路中的电流为 7.5V 0.25A 12Ω18ΩU U I R R R '= ===++总灯 小灯泡的实际电压为 0.25A 12Ω3V U I R '?===灯灯 小灯泡的实际功率为 3V 0.25A 0.75W P U I '?===灯灯 C 正确; D .当压力为0时,压敏电阻R =18 Ω,压敏电阻的电压为 0.25A 18Ω 4.5V U I R ='=?= 当压力为5 N 时,压敏电阻R =4 Ω,电路中电流 7.5V 15A 12Ω4Ω32 U I R R ''===++灯 则 15 A 4Ω 1.875V 32 R U I R "= ?== 当压力由0增大到5 N 时,电压表的示数会从4.5 V 减小到1.875 V ,D 错误; 故选C 。 2.如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S 闭合后将滑片P 向右移动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灯丝电阻变化忽略不计)( ) A .电路消耗的总功率变小 B .小灯泡两端电压变化量和V 2示数变化量相当 C .电压表V 1示数和电压表V 2示数之和不变 D .电压表V 1示数变化量与电流表A 示数变化量之比不变 【答案】ABD 【解析】 【分析】

欧姆定律练习题

欧姆定律练习题 课堂练习 一、填空题: 1、欧姆定律的数学表达式是,公式中的三个物理量I、U、R的单位分别是、、 。 2、某导体的电阻是40Ω,通过它的电流是200mA,则这个导体两端的电压是V。 3、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是3V,通过它的电流是200mA,则这个导体的电阻是Ω。如果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增大到9V,通过导体的电流是 A,导体的电阻是Ω。 4、要想使1000Ω的电阻通过8mA的电流,那么应给它的两端加V的电压;如果该电阻所允许通过它的最大电流是25mA,那么它的两端所能加的最大电压是V。 5、三个阻值相等的电阻串联后的等效电阻是180Ω,那么它们并联后的等效电阻是Ω。 二、选择题: 1、对欧姆定律公式 U I R =的理解,下面的哪一句话是错误的( ) A.对某一段导体来说,导体中的电流跟它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在相同电压的条件下,不同导体中的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C.导体中的电流既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也与导体的电阻有关 D.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所以导体中的电流只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有关,与导体的电阻无关。 2、甲、乙两导体通过相同的电流,甲所需的电压比乙所需的电压大。则它们的阻值大小的关系是( ) A.甲的电阻大于乙的电阻 B.甲的电阻等于乙的电阻C.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D.无法比较 3、某段金属丝两端加6V电压时,通过它电流是0.2A,若将它两端的电压变为2V时,则它的电阻值是( ) A.10ΩB.20ΩC.30ΩD.40Ω 4、一导体接在某电路中,如果把加在该导体两端的电压减少到原来的一半,则导体的电阻和通过它的电流将( ) A.都减少到原来的一半B.都保持不变 C.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一半D.电阻不变,电流是原来的2倍 三、计算题: 1、一个定值电阻两端加6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为0.3A,如果电压增大到18V时,能否用量程为0~0.6A的电流表来测量通过它的电流? 2、某定值电阻的阻值是3Ω,通过它的电流是1.2A,若用电压表测量这个电阻两端的电压,电压表有“+”、“3”和“15”两个接线柱,问应使用哪两个接线柱? 3、内电阻为0.03Ω的电流表的两个接线柱分别标有“+”和“3”的字样,通过计算说明能否直接把它与1.5V的干电池相连? 4、在电压不变的电路中,当电阻增加10Ω时,电流强度变为原来的4 5 ,则原来的电阻是多少Ω? 提升练习

《欧姆定律》经典习题(六)解析

欧姆定律 一、学习指要 1. 本章中考考试内容及要求(“▲”表示该标准要求属于评价水平这一层次) 评价目标 标准要求 评价水平 知识性 目标 技能性 目标 体验性 目标 了 解 认 识 理 解 独立 操作 经 历 认 同 内 化(1)通过实验,探究电流、电压和电阻的关系。▲ (2)理解欧姆定律。用欧姆定律解决实际问题。▲ (3)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 2.中考怎样考 电阻及欧姆定律试题题型全面,以填空题、选择题、实验探究题和计算题为主,所占分值一般在6—10分左右。解答电路及欧姆定律的题,需要正确分析电路的连接,准确掌握串联和并联电路特点,欧姆定律等基础知识,所以这部分考题是中考重点,且个别难度较大。 二、单元高频考点例析 【例1】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时,三个电表的示数变化情况是 A.○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小 B.○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大,V2的示数变小 C.○A的示数变小,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变大 D.○A的示数变大,V1的示数变小,V2的示数变大 【答案】C

【详解易错点】此题易错点是:(1)电路是串联还是并联的判断;(2)三个电表分别测量哪个物理量的分析;(3)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电路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掌握这几个方面知识点后,结合欧姆定律及其变形,分别研究就可以得出正确的结论。 【例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S1和 S2为定值电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只闭合 S1,滑片P 向右滑动,电压表示数变大 B .先闭合S1,再闭合S2,电压表示数变大,电流表示数不变 C .先闭合S1和S2,再闭合S3,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 D .闭合S1、S2和S3,滑片P向右滑动,电压表与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大、 【答案】C 【解析】闭合合S1和S2,R1被短路,电路中只有R2有电流通过,电压表与电流表之比为R2的阻值,再闭合S3,R1、R2和变阻器组成并联电路,电流表测量通过R1、R2的总电流,电压表电流表之比为R1、R2并联后的总电阻,根据并联电路的电阻特点: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支路电阻,故电压表和电流表示数的比值变小。【考查的知识点】欧姆定律的理解 【例3】在图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电压表V1与V2的示数之比为3∶5,电流表A的示数为1A;若将电压表V1换成电流表A1,则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那么R1∶R3=________.

专题11_欧姆定律应用、电功率计算题讲解学习

图2 图1 欧姆定律应用、电功率计算题 一、填空题 1、如图1所示,要使铃和灯泡组成并联电路,则应断开开关,闭合开关。若S1、S 2、 S3都闭合,将会发现现象。 2、如图2所示,要使两灯组成串联电路,则应闭合开关;要使两灯组成并联电路,则应闭 合开关;若S1、S2、S3都闭合,将会发生现象。 3、在如图3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6V,当开关S2断开,S1 、S3闭合时,电流表示数为0.6A,R1的电阻 是________Ω. 当开关S2闭合,S1 、S3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2V,则R2的电功率为 W。 4、如图4所示,当闭合开关S.时,灯正常发光;再闭合S2使电炉开始工作,灯变暗了。对以上现象的分 析是:因为电炉的__________大,使用后导致下路中的________大,导线分压增大,灯两端实际电压__________。 5、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L1和L2是两只标有“6V3W”字样 的小灯泡,电源电压6V.闭合开关两灯正常工作.则a是 ________表,b ________表,a表的示数是________。 6、两个电热丝R1、R2,R1:R2=2:3,若将它们串联在电路中,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在相同的时间里,产生的热量之比Q1:Q2=;若将它们并联在电路里,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7、学习了电能的知识后,小燕观察了家中的电能表的规格如图6所示, 她家同时使用的用电器总功率不能超过___________W,本月初抄表 数如图6所示,若本月应交电费66元,且电价为0.5元/度,则本月 末抄表的示数为______________kW.h她家本月消耗的这些电能可 供一盏“220V 40W”字样的白炽灯连续工作___________h。 8、将一支铅笔芯接在3V电源两端,测出通过铅笔芯的电流是0.15A,则该铅笔芯的电阻为______Ω;若将这支铅笔芯两端的电压增加到6V,则通过它的电流是______A。 9、如图8示的电路中,电压U保持不变,电阻R1=R2, 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I1;开关S闭合时, 电流表的示数为I2,则I1:I2= 。 图3 图4 图5 图6 图8

欧姆定律计算题(典型整理版)

欧姆定律典型题 一、串联电路 1.如图所示,电阻R 1=12欧。电键SA 断开时, 通过的电流为0.3安;电键SA 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 0.5安。问:电源电压为多大?电阻R 2的阻值为多大? 2.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上标有“20Ω 2A”字样,当滑片P 在中点时,电流表读数为0.24安,电压表读数为7.2伏,求: (1)电阻R 1和电源电压 (2)滑动变阻器移到右端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的读数。 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且不变。电阻R 1的阻值为10欧,滑动变阻器R 2上标有“20Ω 2A”字样,两电表均为常用电表。闭合电键S ,电流表示数为0.2安。 求:(1)电压表的示数; (2)电阻R 2连入电路的阻值; (3)若移动滑动变阻器滑片P 到某一位置时,发现电压表和电流表中有一个已达满刻度,此时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 二、并联电路 1、两个灯泡并联在电路中,电源电压为12伏特,总电阻为7.5欧姆,灯泡L 1的电阻为10欧姆,求: 1)泡L 2的电阻 2)灯泡L 1和L 2中通过的电流 3)干路电流 2、如图2所示电路,当K 断开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伏, 电流表的示数为1A ; K 闭合时, 电流表的读数为1.5安, 求: ⑴灯泡L 1的电阻 ⑵灯泡L 2的电阻 R 1 S R 2 P V A 图2 S R 2 R 1 A

3.阻值为10欧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3安,现要把它接入到电流为0.8安的电路中,应怎样连接一个多大的电阻? 三、取值范围 1、如图5所示的电路中,电流表使用0.6A 量程,电压表使用15V 量程,电源电压为36V ,R 1为定值电阻,R 2为滑动变阻器,当R 2接入电路的电阻是24Ω时,电流表的示数是0.5A ,现通过调节R 2来改变通过R 1的 电流,但必须保证电流表不超过其量程,问: (1)R 1的阻值是多大? (2)R 2接入电路的阻值最小不能小于多少? (3)R 2取最小值时,电压表的读数是多大? 2、如右图所示的电路中,R 1=5Ω,滑动变阻器的规格为“1A、20Ω”,电源电压为4.5V 并保持不变。电流表量程为0~0.6A ,电压表的量程为0~3V 。 求:①为保护电表,则滑动变阻器的变化范围为多少? ②当滑动变阻器R 2为8Ω时,电流表、电压表的示数分别为多少? 四、电路变化题 1、如图2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是12V 且保持不变,R 1=R 3=4Ω, R 2=6Ω.试求: (1)当开关S 1、S 2断开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当开关S 1、S 2均闭合时,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各是多少? 2、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 1 闭合、S 2断开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2A ;当 开关S 1、S 2都闭合时,电流表的示数为O.8A 。则电阻R 1与R 2的比值为? 图 2

物理 欧姆定律(知识点+经典练习题+答案)

欧姆定律

●定义:由于某种原因,电路中不该相连的两点被直接连在一起的现象,叫做短路。或电流不通过电器直接接通叫做短路。 ●短路的危害:电源短路是十分危险的,由于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灯泡的电阻,所以通过它的电流会非常大,这样大的电流,电池或者其他电源都不能承受,电源会损坏;更为严重的是,因为电流太大,会使导线的温度升高,严重时有可能造成火灾。日常生活中我们常采用保险丝、空气开关、熔断器等防止短路或过载带来的危害。 ●短路分电源短路和用电器短路两类。用电器短路时,一般认为用电器中无电流流过,不会对电路造成损害。 ●电路的三种连接状态。 (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即闭合回路。 (2)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端叫做电源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用电器两端叫做用电器短路。 (3)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做断路(或开路)。 串联电路的特点: 1、电压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压等于各部分电路两端电压之和。即: n U U U U U ++++= 321 2、电流特点: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即: n I I I I I ===== 321 3、电阻特点:串联电路的总电阻等于各部分电路的电阻之和。即: n R R R R R ++++= 321 4、串联正比分压。即:U 1∶U 2∶U 3∶……∶U n =R 1∶R 2∶R 3∶……∶R n 并联电路的特点: 1、电压特点:并联电路中各支路电压与总电压相等。即: n U U U U U ===== 321 2、电流特点: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 n I I I I I ++++= 321 3、电阻特点:并联电路总电阻的倒数等于各支路电阻的倒数之和。即: n R R R R R 11111321++++= 4并联反比分流。即: I 1∶I 2∶I 3∶……∶I n =1 1R ∶21R ∶31R ∶……∶n R 1 一、填空题 1、两只灯泡L 1和L 2的额定电压相同,额定功率之比P 1∶P 2=2∶1,并联后接在电路中总电流为3安培,则通过L 1的电流为_______安;若将两只灯泡L 1和L 2串联后,仍接在原来的电路中,则通过L 1的电流为_______安。 2、(10·攀枝花)小明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关系”时,将记录整理的实验 数据绘制成如下图所示I -U 关系图象,则甲、乙两个电阻串联后总电阻是_________Ω;这两 个电阻串联后接在电压为6V 的电源上,电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这两个电阻并联后接在 6V 电源上,干路中的电流为________A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