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通病规范

质量通病规范
质量通病规范

厦门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若干技术措施

(试行)

厦门市建设与管理局

目录

第1章总则

第2章地基基础工程下沉或变形过大防治的技术措施2.1一般规定

2.2 天然地基

2.3 桩基

2.4 建筑回填

第3章地下室裂缝和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3.1 一般规定

3.2 地下室顶板

3.3 地下室外墙

3.4 地下室底板

3.5 地下室防水工程

第4章墙体裂缝和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4.1 一般规定

4.2 现浇钢筋混凝土墙

4.3 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第5章钢筋混凝土现浇楼、屋面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5.1一般规定

5.2 厕浴间、厨房、阳台楼板

5.3 现浇屋面板

第6章楼地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6.1 一般规定

6.2 楼板

6.3 墙角

6.4 管道穿越处

第7章钢筋混凝土现浇屋面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7.1 一般规定

7.2 卷材防水屋面

7.3 涂膜防水屋面

7.4 刚性防水屋面

第8章外门窗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8.1 一般规定

第9章室内标高和几何尺寸偏差防治的技术措施9.1 一般规定

第10章室内初装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10.1 一般规定

10.2 地面找平层起砂、空鼓、开裂

10.3 墙面、顶棚抹灰空鼓、开裂

第11章外立面装修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1.1 一般规定

11.2 阳台等临空处设置玻璃栏板的安全隐患

11.3 飘窗弧形玻璃的安全隐患

11.4 建筑饰面和装饰构件安全隐患

第12章给排水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2.1 一般规定

12.2 给水、排水管道渗漏

12.3 排水系统防臭、排水管道堵塞或排水不畅12.4 管道安装通病

12.5 给排水系统噪声

12.6 消防隐患

12.7 给排水设备安装不到位

第13章建筑电气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13.1 一般规定

13.2 防雷装置的连接(焊接)

13.3 桥架接地

13.4 电气线路连接

13.5 配电箱安装

13.6 开关、插座安装

13.7 照明灯具安装

13.8 电气线路配管

第14章通风与空调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技术措施

14.1 一般规定

14.2 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及各风口的风量与设计要求偏差较大

14.3 风机、冷却塔噪声太大,影响使用

14.4 住宅的分体空调,其室外机布置不合理,影响空调制冷效果14.5 室外竖井风口或外墙风口风速过大,产生噪声,影响系统风量14.6 管道及风机房内设备离墙体距离未满足安装要求

第1章总则

1、为提高住宅工程质量,克服住宅工程质量通病,规范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制定本技术措施。

2、本技术措施是结合本地区住宅工程质量实际,对住宅工程存在的裂缝、渗漏、堵塞、脱落等影响正常使用功能和社会公共安全的质量通病进行有效的控制。

3、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本行政区域内新建的住宅工程,同时可供改扩建住宅工程参考。

4、在住宅工程建设过程中,除执行本技术措施外,尚应符合国家、省市有关法律、法规和相关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

第2章地基基础工程下沉或变形过大防治的技术措施

2.1 一般规定

2.1.1 设计要求

1、住宅工程的地基与基础设计应按变形控制设计,沉降变形计算值不应大于120mm,并应严格控制沉降差异值。

2、符合以下条件的住宅建筑桩基础设计时,除应进行沉降与差异沉降的计算以外,桩基结构的重要性系数

不应小于1.05。

o

(1)标志性或纪念性住宅建筑的桩基;

(2)20层以上或高度超过60m高层住宅建筑的PHC管桩;

(3)体型复杂且层数相差超过6层的高低层连体住宅建筑的PHC管桩;

(4)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超过8000kN的住宅建筑桩基;

(5)施工桩长超过40m的泥浆护壁的冲钻孔灌注桩;

(6)岩土条件复杂的6层以上住宅建筑的桩基;

(7)坡地、岸边住宅建筑的桩基;

(8)受相邻环境或工程施工影响较大的住宅建筑的桩基;

(9)场地土质或地下水具有中等、强腐蚀性的住宅建筑的桩基。

3、当采用新型的复合地基、复合桩基设计方案时应组织专门的技术论证,技术论证通过后方可实施。

4、施工图设计文件中应明确有关地基与基础沉降变形监测内容,明确变形量和变形速率等预警值指标等,并对监测过程中发现异常情况时的应急措施提出设计指导性意见。

2.1.2 施工要求

1、地基与基础施工的施工组织方案中应编制排(降)水专篇,明确基槽(坑)各种工况的临时排(降)水措施及其平面与剖面图,施工中严禁基槽(坑)底积水。

2.2 天然地基

2.2.1 设计要求

1、单体建筑中天然地基持力层存在承载力差异或其下卧层可压缩量较大时,设计应计算地基的差异沉降变形。

2、扩展基础的设计宜优先采用台阶状型式。

2.2.2 施工要求

1、基础开挖时严禁使持力层受到浸泡和扰动,机械开挖时应留300mm厚度土层由人工清理,开挖完应及时通知监理单位组织验槽并浇筑垫层。

2、基础混凝土构件的浇水湿润养护应不少于14天,混凝土浇注完成应养护不少于36 小时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2.3 检测要求

1、天然地基的承载力必须通过现场浅层载荷板静载试验的检验。

2.3 桩基

2.3.1 设计要求

1、当采用先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管桩(以下简称管桩)基础设计时,应执行以下规定:

(1)第一节应采用整体式带桩尖的管桩,或采用厚度不小于12mm的钢板桩尖封闭桩端,不应采用分体式预制桩尖或开口型桩尖;

(2)抱压式沉桩施工的终压力宜控制在基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的2.1~2.2倍。

2、当设计泥浆护壁的冲(钻)孔混凝土灌注桩基础时,桩径不应超过2.0m。

3、泥浆护壁的冲(钻)孔混凝土灌注桩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应对桩端(或桩端和桩侧)采取预埋导管后注浆处理。

(1)施工桩长大于40m;

(2)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大于8000kN;

(3)设计认为应采用后注浆工艺的情况(含施工异常情况)。

4、混凝土灌注桩设计时,对于容易造成基桩缩径的、中等或强腐蚀性场地,其钢筋保护层厚度应增加不少于20mm。

5、桩周围较厚的软弱土层因自重固结或者基桩及场地周边的(堆)填土、地面大面积堆载、降低地下水位等原因而产生的沉降大于基桩的沉降时,应计算桩侧软弱土层的负摩阻力对基桩的影响。

6、当采用管桩作为抗拔桩设计时,除应符合第1条的规定外,接桩均应采用机械啮合接头方式,不得采用焊接方式;当采用锚索、锚杆作为抗浮措施时,应优先采用三级钢或精轧螺纹钢抗浮锚杆。

2.3.2 施工要求

1、基桩施工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对周边环境的不利影响,并设观测点和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监测,必要时应对周边环境有关对象进行加固、改造或暂停使用等处理。当周边环境特别复杂时,应组织专家对施工方案进行论证。

2、挤土桩对周边环境有影响时,成桩施工速率不宜超过8根/天,并配合采取消减孔隙水压力及跳越施工成桩等措施。当地基为饱和淤泥、淤泥质土、粉质粘土及黏性土时,应设置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或疏干井消减超孔压等措施;在压桩施工过程中,应对不同日期施工具有代表性部位的桩设置上浮和水平偏位观测点。定时检测桩的上浮量及桩顶水平偏位值,若上浮和偏位值较大,应采取复压等措施。

3、泥浆护壁的冲(钻)孔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中,护壁的泥浆应采用膨润土拌制,并严格执行采用反循环的施工和清孔方法;对于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甲级的冲(钻)孔桩,循环出的泥浆应采用泥浆过滤机处理后,方可再进入循环。

4、管桩静压施工中发现异常情况时应报勘察、设计单位复核或处理。

5、护壁式干作业成孔灌注桩施工时,应对成孔后的截面直径与中心线偏差情况进行复核;对于偏差较小且可安全修复的,应进行修复,以确保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满足要求;当成孔变形(含局部变形)较大时,不可安全修复或经安全修复后、受力钢筋的保护层厚度仍不能满足要求的,应报设计处理。

2.3.3 检测要求

1、管桩施工后应进行施工桩长检测,检测数量为基桩总数的10%。必要时可进行基桩孔内摄像检测。

2、桩基检测的选桩应严格执行代表性和随机性相结合的原则,不得采用预留检测桩的方法。

3、对于大直径桩无法进行单桩竖向抗压静载试验时,应取得同一场地相同持力层采用相同工艺施工的较小直径桩的桩侧阻力和桩端阻力结果,并结合大直径桩桩身及桩端施工质量,作为验收综合评价的依据之一。

4、复合桩基中基桩的承载力原则上应通过静载荷试验确定,当场地环境条件限制或者成桩质量可靠性高且单桩竖向承载力小于3000kN时,可通过钻芯取样、低应变动力测试和桩端土层深层载荷板(长螺旋板)等综合测试评价作为验收依据。

2.4 建筑回填

2.4.1 设计要求

1、室内回填应根据回填对象的使用功能要求和施工环境条件,确定回填材料、设计指标;当施工环境条件限制不能采用与压实系数相匹配的机械设备施工时,应改用施工可行和能够满足质量要求的回填材料和设计指标,不得盲目制定指标要求。

2、地下室外墙与基坑侧壁间隙回填材料及其技术指标,应根据基坑支护型式、间隙空间大小和基坑侧壁外侧与地下室底板以下岩土层等情况综合确定。

2.4.2 施工要求

1、建筑回填之前,应排除积水,清除虚土和建筑垃圾,回填材料应按设计要求选料,严格分层夯实(或捣实),对称进行。

2、当回填材料采用土质材料时,必须采用最优含水量的素土或砂土,并进行试填检验合格后方可施工,严禁采用建筑垃圾、杂土、淤泥(质)土、耕植土代替。

3、每个分层回填掩蔽前均应进行拍照或摄像,作为验收旁证依据;照片或摄像内应有可靠的参照物、标尺牌和有关人员。

第3章地下室裂缝和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3.1 一般规定

3.1.1设计要求

1、钢筋保护层及绑扎位置控制

(1)墙体两排钢筋网片间应设置支撑筋,支撑筋直径不小于φ12,间距不大于1200 mm,呈梅花状布置。

(2)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面层钢筋应采用支架支撑。

2、当地下室混凝土采用60天强度进行配合比设计、强度评定及竣工验收时,其28天同条件养护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混凝土设计强度一个等级。

3、后浇带间距不宜超过40m。

4、地下室顶板不应采用空心板。

5、对地下室顶板覆土厚度,景观绿化设计单位应提出明确要求;用于抗浮作用的覆土,应明确施工期间的覆土时限要求。

3.1.2 施工要求

1、地下防水层、底板混凝土施工期间,必须保持地下水位稳定在基底500mm以下。

2、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时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包括对配合比的要求),并经专家论证后方可实施。

3、对于厚度不小于2m的大体积混凝土应进行温度测试以指导混凝土的养护,以保证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大于25℃。

4、水泥出仓使用温度应控制在60℃以下。

5、地下室大体积混凝土60天同条件养护强度检测要求:应及时进行钻芯取样检测,每500立方米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1次,且不少于3组。

6、支撑楼板面层钢筋的支架间距应满足: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不宜大于1000mm。且支架应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度不大于200mm时,支架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厚度为200~300mm时,支架应用Φ12钢筋制作;当厚度不小于300mm时,支架应使用型钢制作或加大钢筋直径的方法。

3.1.3 检测要求

1、预拌混凝土生产企业对用于同一主体结构的混凝土配合比、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的验证应不少于一次。

2、严禁把清洗设备回收的水用于拌制混凝土。

3.1.4材料要求

1、梁、板、柱、墙、基础的钢筋保护层控制宜选用塑料垫卡作支垫,严禁使用碎石及短钢筋头作梁、板、基础等钢筋保护层的垫块。

2、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控制掺合料的总掺量。

(1)大体积混凝土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胶结料用量的30%,粉煤灰和矿渣粉掺合料的总量不宜大于混凝土中胶凝材料用量的50%,粉煤灰等级应不低于Ⅱ级。

(2)防水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得大于配合比实际水泥用量的20%,硅粉掺量不得大于配合比实际水泥用量的3%,每立方米混凝土配合比实际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粉煤灰等级应不低于Ⅱ级。

3.2 地下室顶板

3.2.1设计要求

1、地下室顶板厚度应不小于200mm,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钢筋间距不大于150mm。当为种植顶板时,其厚度应不小于250mm。

2、地下室顶板内严禁水平埋设给排水管。

3、当有管道穿越地下室顶板时,应采用套管,套管与管道之间环缝间隙宜为10~15mm,顶部高出装饰地面20mm,卫生间或潮湿场所高出装饰面50mm。

3.2.2 施工要求

1、混凝土顶板养护不得少于14天,当处于暴晒环境中时,其混凝土应保持28天的湿润状态。

2、地下室顶板最早加荷时间应经计算确定,但不得早于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72小时。当掺缓凝剂或气温低于15℃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3、施工缝与后浇带

(1)顶板设计有后浇带的,应采取独立的支撑体系,不得拆除后再支撑而改变了结构受力。

(2)在施工缝处继续浇混凝土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表面凿毛,清除浮浆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并均匀喷涂(刷)与混凝土同水泥且水灰比0.6的水泥浆后,铺20~30mm厚与混凝土同成分水泥砂浆,及时浇灌混凝土。

(3)顶板有防水要求的,应在施工缝处的迎水面做防水增补处理。

4、预埋管线

板内暗埋PVC线管时,必须把它设置在上下钢筋网中间,并应在竖向和水平方向同时固定,水平固定点间距不大于500mm。

5、穿板的管道

管道穿越板采用金属套管的,应采用Φ8钢筋与结构钢筋焊接牢固,有防水要求的,应采用焊有止水环的钢套管。

3.3 地下室外墙

3.3.1 设计要求

1、地下室外墙混凝土强度不宜大于C35,当墙体厚度大于500mm时,墙中部应增设Φ10@200mm附加钢筋网片。

2、地下室外墙水平钢筋应通过计算复核,并应考虑具有双向板的因素。水平钢筋配筋率内外二层合计不得小于0.5%,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且水平钢筋宜布置在竖向钢筋外侧。

3、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应留在高出底板不小于500mm的墙体上,采用钢板止水带,宽度不小于300mm,厚度不小于3mm,采用满焊连接。

3.3.2 施工要求

1、地下室外侧墙体模板应采用工具式带止水片的穿墙螺栓,或采用带止水片、墙厚限位片且迎水面或双面带有30~50×30~50mm,厚18mm木堵头的普通螺栓,拆除时应采用切割方式进行,凹穴应用1:2水泥砂浆封闭压实。墙厚的限位严禁采用木料、钢筋直接支撑。

2、防柱角边开裂、墙面开裂措施:

(1)混凝土浇筑应严格分层浇筑,混凝土液面高差不宜超过1米厚度。

(2)墙体混凝土抗压强度达到1.2MPa后松动侧模,并向混凝土与模板之间浇水湿润,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天。

3、预埋管线处防裂措施:线管接头应严密牢固,线管排列间距应大于3倍管径,且不小于50mm,并应沿线管在墙厚和竖直方向上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宜大于1m。

4、施工缝、后浇带处防裂措施:施工缝在继续浇筑混凝土之前,应将其表面凿毛,清除浮浆杂物,用水冲洗干净,保持湿润,对于水平施工缝,应再铺上一层20~30mm厚与混凝土同成分水泥砂浆,对于竖向施工缝应喷涂(刷)水灰比0.6的水泥浆或界面处理剂后,方可浇筑上层混凝土。

3.4 地下室底板

3.4.1 设计要求

1、当地下室底板厚度不小于500mm时,板中部应增设直径不小于Φ10@200mm的附加钢筋网片;当地下室筏板(或承台)厚度不小于1000mm时,板中部应增设直径不小于Φ12@250mm 的附加钢筋网片;对于厚度较大的承台,内部宜增设多层钢筋网片,钢筋网片之间的间距不宜大于800mm。

3.4.2 施工要求

1、施工缝、后浇带防裂、渗措施:后浇带混凝土应采用蓄水方式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28天。

2、混凝土防裂、渗措施:

(1)混凝土浇筑应分层连续进行,采用泵送混凝土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流淌长度、分条宽度和长度、混凝土初凝时间和混凝土供应能力测算间隙时间。

(2)当板厚达到150mm以上时,宜在混凝土初凝之前进行二次振捣,二次抹压收浆。二次抹压收光也可采用电动转盘式抹光机进行。

3.5 地下室防水工程

3.5.1 设计要求

1、顶板防水层与刚性保护层之间应设隔离层。

2、当地下室顶板为种植顶板时,应设一道耐根穿刺的防水层。

3.5.2 施工要求

1、施工缝处的迎水面宜做防水增强处理。

2、埋入式橡胶或塑料止水带施工时,严禁在止水带的中心圆环处穿孔,应埋设在变形缝横截面的中部,木丝板应对准圆环中心。止水带接长时,其接头应锉成斜坡,毛面搭接,并用相应的胶粘剂粘结牢固。

第4章墙体裂缝和外墙渗漏防治的技术措施

4.1一般规定

4.1.1设计要求

1、外墙的涂料装饰抹灰面层必须设置分格缝,水平向每层设置一道,或沿竖向设置,间距不应大于6米;不同墙体材料交接处宜设置分格缝。建筑设计应根据立面需要划分分格缝。

2、外墙粉刷面层应掺入耐碱抗裂纤维。

3、主体结构设变形缝时,应在变形缝两侧设置墙体,形成封闭山墙,并宜设墙面防潮。应避免变形缝出现在住宅户内。

4、当室内地面标高低于室外地面标高时,应在外墙外表面设防潮层并与墙身防潮层闭合。

5、外墙饰面砖不应设计密缝粘贴,外墙饰面砖应采用嵌缝剂嵌缝,严禁采用水泥砂浆嵌缝。

6、外墙面、有防水要求的内墙迎水面,应明确设置一道无机防水层,也可选择墙体找平层兼作防水层。

4.1.2 施工要求

1、墙体砌筑时应设立皮数杆,杆上除应标明皮数、灰缝外,还应标明窗台板、门窗过梁、圈梁、预制件等的高度。砌筑时应一皮一挂线,对有防水设防要求的墙体,线应挂在有防水设防的一侧。砌到窗台标高前,应在各房间弹出500mm水平线,以利于安装、装饰等专

业配合作业。

2、插筋、拉结筋应在浇捣砼时预埋,因预埋误差不能满足使用要求时,不得弯折使用,应重新植入同规格钢筋,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拉拔试验。

3、构造柱下部模板应留有清扫口,上部模板应在利于浇捣的一侧支成喇叭口,混凝土的浇捣应分段进行,振捣密实,特别是构造柱上部要浇满喇叭口,待终凝后凿除。

4、砌体设置暗管、暗线、暗盒时,应优先使用同种材料带纵槽的异型辅助砌块,确需在砌体内后埋暗管(管径不宜大于25mm)、暗盒时,应在砌筑砂浆达到14天强度后,采用专用电动工具开槽、钻孔。

5、外墙的脚手架连墙点洞眼、悬挑脚手架孔洞,应用微膨胀细石混凝土分层填塞密实。

6、外墙基底抹灰层必须设置分格缝,间隔不宜大于3m×3m,分格缝宽度宜为5~10mm,深度不宜小于10mm;水平分格缝可设置在楼层框架梁中的位置,贯通并交圈,竖向分格缝可参照外立面门窗洞口设置;外墙基底抹灰层验收合格后,应用耐候柔性材料封闭。

7、抹灰应分层进行,混合砂浆每层厚度宜为7~9mm,水泥砂浆宜为5~7mm;后一层抹灰与前一层抹灰时间间隔不应小于12小时,面层抹灰与前一层抹灰时间间隔不应小于2天。抹灰分层搭接应相互错开200mm以上。

8、外墙不同材料基体交接处表面的抹灰,应铺设抗裂钢丝网,钢丝网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并应位于抹灰层中部。

9、在设置抗裂钢丝网的墙面安装钢丝网时应符合以下要求:

(1)钢丝网应展平,与梁柱或墙体连接可用射钉或预埋的钢筋点焊固定,间距不宜大于250mm,以保证钢丝网不变形起拱;网材搭接应平整、连续、牢固。

(2)固定钢丝网应铺在砂浆找平层上,用钢钉(水泥钉)宜为20-25mm(长度)×2.5mm (直径),宜加0.3-0.5mm厚,长宽各20mm的金属或塑料垫片,混凝土固定点应用冲击钻植入塑料锚栓,固定点间距以双向@500mm为宜。

(3)满铺钢丝网的安装应平整、连续、牢固,不应变形起拱,必须置于抹灰层内,不得外露,防止生锈和腐蚀。

10、墙体抹灰层在凝结前应防止雨淋、水冲、撞击、振动、暴晒。抹灰层若采用水泥类水硬性砂浆,抹灰完成24小时后应喷水养护不少于2天。

11、砌体内预埋的拉结筋应符合设计要求或规范的规定,埋设时应在端头作出标识。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和建设单位代表应进行现场检查。

4.1.3检测要求

1、当砌体与混凝土结构构件间的拉结钢筋采用植筋技术设置时,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其锚固拉拔承载力进行检测,每一验收批锚固件应按总数的1%且不少于3件随机抽取。

2、单位工程每次结构验收前,必须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对构造柱采用回弹法进行混

凝土抗压强度检测,检测数量不少于5个构造柱。

3、由施工单位组织淋水试验,监理单位复核。外墙、坡屋面等必须做淋水试验,淋水管离墙面距离一般控制在100—150mm左右,供水压力不应低于市政管网供水压力(最远端淋水点水压力一般不宜小于1.5kg),淋水量应控制在3L/(m2.min)以上,持续淋水时间不少于2小时。试验时,在山墙的女儿墙顶部全长安装淋水管,管上钻孔,间距不宜超过20cm。

4.1.4 材料要求

1、用于加强和抗裂的钢丝网应采用镀锌钢丝,网目规格不应大于20mm×20mm,钢丝直径不应小于1.0mm。

2、砌筑砂浆不得使用含粘土的混合砂浆,应使用含泥量低于3%的中砂。

3、抹灰工程用砂应使用含泥量、泥块含量低于2%、细度模数不小于2.3中砂。严禁使用海砂。

4、砂浆中掺入的外加剂,应经有资质的检测机构检测和性能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且不得使用引气型砂浆外加剂。

4.2现浇钢筋混凝土墙

4.2.2 施工要求

1、墙体模板应优先使用组合钢模板或钢木定型大模板,按墙体位置上下左右编号,模板安装时每块模板的位置应正确,避免穿墙拉杆预留孔错位重新钻孔引起漏浆。

2、混凝土墙、柱、梁侧钢筋保护应使用滚轮式塑料垫块,间距不宜大于500×500mm,以便严格控制钢筋保护层厚度。

3、混凝土墙体抹灰前表面应毛化处理。其方法可采用人工凿毛,或提前2~3小时在表面洒水润湿后喷、甩、涂1~3mm厚度的聚合物水泥膏浆,或采用专用界面处理剂的方法;无论采用那种方法,均应达到界面粗糙毛化的效果。

4.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墙

4.3.1 设计要求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最低强度等级要求:砌块抗压强度不得低于5.0MPa,砌筑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0,且不得以部分粘土砖代替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不得采用非标的加气混凝土砌块。

2、墙长大于4m时,墙中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进户门、宽度大于2m的洞口两侧、独立墙端部、不同隔墙墙材交接处应设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构造柱。

3、顶部为自由端的墙体应在顶面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高度超过4m的墙体应在半高处(或窗台顶)设置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且应与柱连接、沿墙全长贯通。

4、跨度大于0.6m的门窗洞口的顶面,或洞口上部砌体高度小于洞口跨度1/2时,应设计截面宽度与墙厚相同的过梁。

5、下列部位抹灰时应挂抗裂钢丝网:

(1)不同材料基体结合处,如加气混凝土砌体与混凝土梁、柱、剪力墙、窗台压顶等相交接处;

(2)暗埋管线的孔槽处;

(3)外墙找平抹灰时(满挂);

(4)顶层填充墙(满挂)。

6、当抹灰总厚度大于或等于35mm时,在找平层中应附加一道加强钢丝网。

7、多层建筑顶层填充墙拉结筋应采用沿墙全长贯通设置;高层建筑的顶部三层填充墙拉结筋应采用沿墙全长贯通设置。

8、砌至接近梁(板)底位置时,宜预留40-60mm的空隙,至少隔7天后加100 mm(长)×100mm(宽)×10~50 mm(高)@600(间距)防腐木楔,楔紧后用微膨胀砌筑砂浆灌实。

9、墙内管线应沿砌块的模数位置横平竖直地预埋,不应斜置。当管线集中或管径较大时,应预留管线位置,在管线两侧布设拉结筋或钢筋网片,浇筑C15细石混凝土。

10、外墙窗应设置100mm高窗台板,混凝土强度不低于C20,内配2Φ10纵筋和Φ6@200分布筋,两端入墙不小于300mm。

4.3.2施工要求

1、砌体水平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90%,垂直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应小于80%。其水平灰缝和垂直灰缝的厚度均不宜大于15mm。砌体灰缝缺陷应随砌、随修,并双面勾缝密实,勾缝深度凹进墙面1~3mm为宜。

2、砌体的转角处应同时砌筑,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搓,斜搓水平投影不应小于砌体高度,接搓时,应先清理基面,洒水湿润,然后用相同材料接砌。

3、墙面抹灰前应清扫砌体浮灰,用1:3聚合物水泥砂浆填塞孔洞和缝隙,应采用专用界面处理剂作基层表面处理,或在前一天适当浇水湿润后用聚合物水泥细砂浆涂满或用齿式刮板刮满砌体表面,厚度为1~3mm,涂刮要密实,表面要粗糙。

4、不得使用龄期不足15天、破裂、不规整、浸水和表面被污染的砌块。对破裂和不规整的砌块可切割成小规格后使用。切割时应使用合适的工具,不得用瓦刀凿砍。砌块砌筑时的含水率应不大于25%,抹灰时的含水率应不大于20%。抹灰应在砌体工程完毕至少7天且经验收合格后进行。

4.3.3检测要求

1、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进场,除按批次检验立方体抗压强度、干密度等检验项目外,每个单位工程应进行不少于一次的砌块干燥收缩值见证取样送检。

4.3.4 材料要求

1、砌块应存放5天以上方可出厂,产品运输时,宜成垛绑扎或有其它包装等防潮、防雨措施,并标明强度等级、干密度等级及生产日期。

2、非承重墙采用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其抗压强度等级不得低于5.0MPa。干燥收缩值应满足:标准法不大于0.50mm/m,快速法不大于0.80mm/m。

3、砌筑砂浆等级不应低于M5.0,且不应超出加气混凝土砌块一个强度等级。冲筋、贴灰饼所用砂浆的品种、强度等级应与大面积抹灰砂浆一致。

4、砌筑使用的砂浆应符合《蒸压加气混凝土用砌筑砂浆与抹面砂浆》(JC 890-2001)标准要求,且与砌块有良好的匹配性和粘结性。

第5章钢筋混凝土现浇楼、屋面板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5.1 一般规定

5.1.1 设计要求

1、住宅工程楼(屋)面板的建筑平面宜规则,避免平面形状突变;若平面有凹口或形状不规则时,应采取加强措施。后浇带间距不宜超过40m,且不宜设置在住宅户内。

2、现浇楼(屋)面板厚度不应小于120mm,但阳台、厨房、厕浴等板厚不应小于100mm,且单向板厚不小于L/30(L为板跨度)、双向板厚不小于L/35 (L为板短向跨度)。

3、建筑物两端和变形缝二侧开间楼板、跨度大于3.9m的楼板以及厨房、卫生间楼板,应设置双层双向钢筋,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但对于跨度大于

3.9m的楼板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50mm。

4、屋面板应沿板的上、下设置双向通长钢筋,单层单向的配筋率不小于0.25%,且不得小于Φ6@100。

5、房屋阳角处楼板板面应设置双向钢筋网,钢筋间距不应大于100mm,钢筋直径不宜小于8mm,长度不小于板短跨净跨度的1/2,但当阳角处设有短肢墙时,应沿板面通长设置。

6、楼板内不应预埋水管。当预埋其它管线时,应布置在板上、下两层钢筋中的中和轴附近,与钢筋成斜交布置,可采用塑料垫卡或挂丝砂浆块控制管线在板厚的中部,垫块间距不应大于500 mm,且应在管线处增设Φ6@100宽600加强钢筋,严禁三层及三层以上管线交错叠放。电线、电缆导管直径大于20mm时应采用金属导管。

7、在连续板的设计中,对于端部板块与相邻板块标高不同的板块,配置板跨中受力钢筋时,板块外边缘支座按铰支计算;配置板块边缘钢筋时,板块外边缘支座按固端计算。 8、外挑阳台应首选采用梁式结构,宜设置封口梁。室外悬臂板挑出长度不宜大于800mm。当大于800mm时,应采用梁式结构。当外挑板长度为400~800mm时,应沿板宽方向配置抗裂分布钢筋(双层筋),直径不应小于6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

9、楼板高低差处应采用分离式配筋。

5.1.2 施工要求

1、严格控制现浇楼板钢筋保护层厚度,受力钢筋保护层宜优先采用塑料垫卡,若采用砂浆垫块,其强度等级应不小于M15,面积应不小于40×40mm,间距不得大于500mm×500mm;负弯矩钢筋下面应设置间距不大于500mm的钢筋保护层支架。

2、严格控制现浇楼板厚度,在浇筑混凝土前做好现浇板厚度的控制标识,每个房间的四周及板中均应设置一处。特别是对有预起拱要求的现浇楼板,在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注意与模板起拱相一致。

3、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

(1)判定预拌混凝土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应以交货检验结果为依据,交货检验应在施工现场混凝土运输车卸料点进行,有关试验报告作为施工单位材料进场复验报告。

(2)预拌混凝土交货检验应由施工、监理和搅拌站三方联合取样并制作试件,三方在试件上共同签封标识。

4、在浇筑楼板混凝土过程中,严格按浇筑程序、振捣密实,应在混凝土初凝前进行二次平板振捣,并在混凝土终凝前进行二次压抹。

5、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在12小时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和浇水或用砂浆做封闭式的拦水、蓄水养护,避免阳光直射。

6、楼板最早加荷时间不得早于楼板混凝土浇筑完毕后72小时。当掺缓凝剂或气温低于15℃时,应适当延长时间。

5.1.3检测要求

1、工程结构实体检验

(1)蓄水检测:施工单位应对有防水要求的楼板在未施工防水前进行蓄水检测,蓄水检测按自然间进行蓄水24小时以上,水深50mm,排水并干燥后检查楼板是否有裂缝导致的水痕存在。监理单位应抽取10%自然间且不少于5间的楼板进行平行检验。

(2)裂缝检测:对钢筋混凝土现浇楼、屋面板出现裂缝,应委托有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裂缝检测。

(3)保护层厚度检测:监理单位应至少抽取梁、板类构件总数的2%且不小于5个构件进行检测;当有悬挑构件时,抽取的构件中悬挑梁、板类构件所占比例均不宜小于50%。应抽取不少于6根的纵向受力钢筋(当为双向通长钢筋时,则纵横向抽查均不少于6根)进行检测。

(4)混凝土结构实体强度检测:在结构分户验收时,应委托检测机构对混凝土墙﹑柱﹑梁构件的实体强度采用回弹法进行检测,当碳化深度大于5mm的泵送混凝土应采用钻芯法检测。监理单位按单位工程构件代表数量的1%且不少于5个构件进行平行检验;并应对混凝土墙﹑柱﹑梁板尺寸进行实测抽检。

(5)楼板厚度检测:单位工程结构验收前,必须对楼板厚度进行抽样检测,在监理见证下,由施工单位组织自检,抽检10%有代表性的自然间且不少于5间楼板。检测方法:距离墙边、梁边500mm的 4个交叉点及板几何中心1个点, 5个点的平均值作为板厚的代表值。

2、混凝土耐久性检验

掺加矿粉的砼和地下室底板、外墙和顶板砼应按《普通混凝土长期性能和耐久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2进行“抗氯离子渗透试验”,且每个检验批不少于一组进行试验检测。

3、对掺膨胀剂、抗裂防水剂、防水剂、阻锈剂和纤维等特殊混凝土,施工单位应组织监理单位(建设单位)到混凝土生产企业进行配合比验证:

当施工单位组织业主或监理等到预拌混凝土企业进行开盘鉴定核对原材料时,三方应联合特殊外加剂、纤维供应商对特殊外加剂、纤维、水泥、掺合料、减水剂、砂石等共同取样签封,所有样品统一由预拌混凝土企业妥善保管,保存时间应不少于90d。当遇有质量纠纷时,则将共同签封的样品送各方共同认可的检测机构进行仲裁检验和/或配合比验证。

5.1.4 材料要求

1、混凝土原材料

(1)水泥:主体结构混凝土应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不得采用组分超过《通用硅酸盐水泥》(GB175-2007)表1规定的水泥。

(2)矿渣粉:用于混凝土的矿渣粉应是采用符合GB/T203的粒化高炉矿渣粉磨而成,粉磨矿渣时不得掺入其他工业废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

(3)粉煤灰:用于混凝土的粉煤灰应是电厂煤粉炉烟道气体中收集的粉末,粉磨粉煤灰时不得掺入其他工业废渣、火山灰质混合材料和非活性混合材料,粉煤灰强度活性指数应不小于70%,并应进行放射性检测。

(4)砂:混凝土用河砂的含泥量应不大于3.0%,泥块含量应不大于1.0%;人工砂或混合砂中石粉含量在MB小于1.4时,应不大于7.0%,在MB不小于1.4时,应不大于3.0%;且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相关规定。不得使用细砂和海砂。

(5)石:混凝土用碎石的针、片状含量应不大于15%,含泥量应不大于1.0%,泥块含量应不大于0.5%,压碎值指标不大于20%,且应符合《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JGJ52的相关规定。

(6)阻锈剂:严禁使用具有一定的毒性和致癌性的亚硝酸盐类钢筋阻锈剂。

(7)膨胀剂:补偿收缩混凝土所使用的膨胀剂应检测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包括空气中21天限制膨胀率。膨胀剂必须在各项技术指标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8)抗裂防水剂:用于主体结构混凝土的抗裂防水剂,应检验其减水率、混凝土泌水率比、含气量、凝结时间之差、坍落度保留值、抗压强度比、限制膨胀率、限制干缩率、渗透高度比、48小时吸水量比、钢筋锈蚀作用等。抗裂防水剂必须在各项技术指标检验合格后才能使用。

2、预拌混凝土

(1)选用外加剂时应根据混凝土的性能要求、施工工艺及气候条件,结合混凝土的材料性能、配合比以及对水泥的适应性等因素,控制掺合料的总掺量,混凝土不允许掺矿渣粉

掺合料,混凝土掺粉煤灰量不得大于配合比中水泥用量的15%,粉煤灰等级应不低于Ⅱ级。

(2)用于限制早期收缩裂缝的合成纤维混凝土,其限裂等级不宜低于二级。

(3)对抗渗等级大于P12(S12)的防水混凝土,设计单位可提出抗渗等级指标,但不得指定外加剂的品牌和品种等。

(4)用于对硬化混凝土有增韧要求的合成纤维混凝土,其韧性指数应满足I5不小于3.0的要求。

(5)应尽量采用较小的水灰比,混凝土水灰比不宜大于0.6。

(6)楼板、屋面板的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大于120mm。

3、特殊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对掺膨胀剂、抗裂防水剂、阻锈剂和纤维等特殊混凝土的配合比,应采用工程实际使用材料,根据设计图纸对混凝土性能的具体要求,经过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后确定。特殊混凝土配合比的各项技术指标必须满足设计要求并经监理确认后才能使用。

5.2 厕浴间、厨房、阳台楼板

5.2.1 设计要求

1、排气(烟)道预留洞口应按设计要求设置加强筋,且洞口周边必须上翻120mm高50 mm宽的现浇砼挡水带。

2、厕浴间等有防水要求的建筑地面楼板四周除门洞外,应向上做一道高度不小于200mm 的混凝土翻梁,与楼板同时浇筑。

5.2.2 施工要求

1、主管道穿过楼板处,应设置金属套管。金属套管外应设止水环,止水环宽不小于100mm。

2、现浇板预留洞口填塞前,应将洞口清洗干净、毛化处理,涂刷加胶水泥浆作粘结层。洞口填塞分二次浇筑,先用细石混凝土浇筑至楼板厚度的2/3处,待混凝土凝固后进行24小时蓄水试验,无渗漏后进行第二次混凝土浇筑,并应在管四周留出8~10mm深的凹槽,填塞柔性防水材料。

5.2.3 检测要求

1、在监理单位的旁站下,施工单位对已浇筑成型的厕浴间,应全部进行蓄水试验,蓄水深度50mm,时间应在24小时以上。

5.3现浇屋面板

5.3.2施工要求

1、混凝土保护层偏差控制:

屋面板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或马凳应立在下层钢筋网上面,不得直接支在模板上。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钢筋的直径均小于10mm时,应采用钢筋支架支撑钢筋。支架间距为:当采用Φ6分布筋时,不大于500mm;当采用Φ8分布筋时,不大于800mm。支架与

受支撑钢筋应绑扎牢固。当板面受力钢筋和分布筋的直径均不小于10mm时,宜用马凳支撑钢筋。马凳在纵横两个方向的间距均不大于800mm,并与受支承的钢筋绑扎牢固。当板厚度不大于200mm时,马凳可用Φ10钢筋制作。当厚度为200-300mm时,马凳应用Φ12钢筋制作。当厚度不小于300mm时,制作马凳的钢筋应适当加大。

2、混凝土浇筑应一次连续完成不得留置施工缝。

3、由于屋面板处于爆晒环境中,其混凝土应保持润湿状态 28天。

4、当板内暗埋PVC管线时,要做到:

(1)暗埋管线应在板厚及水平方向固定,固定点间距不大于500mm。

(2)在板跨中部位,无上部负筋处,PVC管外壁表面距板上表面的距离应不小于1/3板厚度,且不小于30mm;当不能满足要求时,应在PVC管上部增设Φ6@150宽各300以上的钢筋网。

(3)PVC管相交重迭处,至多允许两层管重迭,且两重迭处间距大于20倍管直径,并大于300mm,相交角度大于45℃。

图5.3.2-1

(4)PVC管并排敷设净距应大于管直径的3倍,且不小于50mm。当不满足要求时,应采取加设Φ6@150宽各300以上钢筋网的技术措施防止混凝土板局部削弱。

PVC管

6@150

图5.3.2-2

图5.3.2-3

5.3.3 检测要求

1、补偿收缩混凝土的配比应经试验确定,补偿收缩混凝土的自由膨胀率应为0.05%~0.1%。混凝土水灰比不应大于0.55;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330kg;含砂率宜为35%~40%;灰砂比宜为1:2~1:2.5。

2、钢纤维混凝土的配比应经试验确定。水灰比宜为0.45~0.50;砂率宜为40%~50%;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与掺合料用量宜为360~400kg;混凝土中的钢纤维体积率宜为0.8%~1.2%。

3、细石混凝土作为刚性防水屋面工程的防水层时,原材料及配合比必须经试验并符合设计要求。每立方米混凝土水泥用量不得少于280kg,混凝土水灰比不应大于0.55。

4、屋面板的蓄水试验同5.2.3条。

5.3.4 材料要求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办法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管理办法 (试行) 总则 第一条为了便于公司对工程质量通病的有效防治,加强公司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管理力度,强调对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过程管理,达到事前、事中、事后控制的目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是提高工程质量的有效途径,是树立公司品牌、扩大公司声誉的可靠保障,公司工程部必须将此项工作列入日常重点检查内容,狠抓落实。 第三条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主要是指对卫生间地面渗漏、窗户漏水、墙面抹灰空鼓开裂、水管渗漏、小区配套工程因施工不当导致物业不易管理等质量问题的预防和治理,特别是有关工程使用功能质量问题的防治。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对单位工程、配套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管理。第五条本办法包括组织机构与职责、工作组织程序、管理措施、质量标准、奖惩办法等共七部分内容。 组织机构与职责 第六条为了便于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管理工作,公司建立由经理总负责、工程副总经理具体负责、工程部经理、技术主管、现场工程师分别负责的五级质量通病防治组织。

第七条在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过程中,公司确定以上组织机构人员职责如下: 1、公司经理听取工程副总经理的意见和建议,对易发生质量通病部 位的专业承包队伍和采用的主要材料等进行决策;负责有关质量标准的签发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学习;向相关人员传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的重要性。 2、工程副总经理负责组织有关人员对使用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的质 量问题的分析和处理;组织成立客户意见反馈快捷通道,对客户反映的质量问题进行分析,并组织有关人员进行及时处理;检查质量标准及相应措施执行的有效性。 3、公司工程部经理负责本部门在通病防治工作中的人员分工;督促 指导本部门人员完成在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任务中的本职工作;对本部门人员在此项工作中的业绩进行评价。 4、技术主管负责技术标准、新材料及新工艺的确认和推行;每 月对工程质量通病防治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全面总结并向上级主管提交总结报告;参与对工程使用功能产生重要影响的质量问题的调查和处理。 5、现场工程师负责收集工程出现质量通病的有关情况,及时向 上级主管进行汇报;向监理单位、施工单位传达有关指令;参与易发生质量问题部位的隐蔽验收和工序验收;协调各方人员,确保质量通病防治有关质量标准的贯彻执行。

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摘要:房屋建筑是建筑业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人们生活的根本保证。本文简单以房屋建筑中的地面起砂、内墙抹灰层空鼓开裂、外墙渗漏霉变以及卫生间和厨房的防渗漏等方面的问题为例,浅谈我国房屋建筑工程中质量通病以及相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建筑质量房屋建筑通病预防 1 引言 随着我国建筑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房屋建筑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就我国目前的房屋建筑质量上来看,还存在不少的通病和问题。房屋建筑不但是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跟人们的基本生活紧密的联系在一起。因此,加强对房屋建筑质量通病上的预防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2 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 2.1地面起砂 地面起砂是目前房屋建筑质量中最大的问题,原因归结起来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1.水泥的强度无法达到建筑质量要求,强度过低,致使砂浆的强度不够而产生的地面起砂;2.在搅拌砂浆的时候过量的加水,或者是对砂浆的搅拌不均匀,没有充分的混合;3.对地面的表面压光的次数不够或者是压光的时机把握不准,致使砂浆的表面遭到破坏而起砂;4.砂浆收缩中浇水过多而带来的起砂和脱皮。 2.2 内墙抹灰层空鼓、开裂 内墙抹灰层出现问题的原因主要是因为对内墙的基层没有做好清扫工作,同时也没有按照不同的基层情况浇水;2.由于部分墙面凸凹不平,一次对其的抹平过厚;3.砂浆配比上出现的问题,使砂浆的保水性较差,同时硬化的收缩大,致使砂浆的粘结

强度降低;4.施工人员的操作不当,没有对墙体进行分层抹灰;5.对一些电线、煤气管等基础设施的埋藏较浅而且没有加以固定所导致的内墙抹灰层的开裂。 2.3 外墙渗漏,内部霉变 房屋建筑中外墙出现的问题一般都是渗漏和内部的霉变,这些问题的原因在于:1.房屋建筑的外墙表面没有防水的措施,并且很多建筑中使用的防水涂料都不合格,因此没有在墙体表面形成有效的防水薄膜;2.外墙表面的防水涂料脱落或者开裂,致使雨水从开裂处渗漏进来所引起的内部霉变;3.施工时脚手架的洞眼的添堵不严,还有外墙与窗户的连接处开裂老化,致使雨水从这些洞眼或者开裂处渗透进来。 3 如何有效的预防房屋建筑工程中的质量通病 3.1 房屋起砂的预防措施 必须要按常规控制砂子、水泥的质量,砂子最好用水冲洗过,同时也要彻底清除基层表面的砌筑、粉刷落地灰及泥砂,并将凸出表面的水泥及混凝土块凿去,平整和冲洗基层。在抹面层时,基层表面要充分湿润,以免吸收砂浆水分;并要擦干凹坑处的积水,使其既潮湿又干净。在砂浆的初次凝固之前对水泥砂浆进行抹平,终凝前进行压光,最后用力压出亮光来,以压三次为宜,同时也要掌握压光的时间。最后一定要做好养护工作,地面经过一段时间硬化后,应定时洒水进行养护,并避免损坏表面状态,保持湿润的时间以十天为宜。 3.2 内墙抹灰层空鼓、开裂预防措施 首先,如果基层太光滑,应用介面处理剂处理或用1∶1水泥砂浆加环保型胶先薄薄地刷一层。在抹灰前对凹凸不平的墙面必须剔凿平整,凹处用1∶3水泥砂浆分层填实找平。基层表面污垢隔离剂等必须清理干净,墙面脚手架孔和其他洞应在抹灰前填堵抹平。在基层抹灰工序前要先将基层浇水湿润,砖基层要浇水两遍以上。如果砂浆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天保大道建设工程(迎宾大道南延线-- 锦江桥) 质量通病防治专项措施方案 四川源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天保大道项目部 2013年7月

天保大道建设工程(迎宾大道南延线-- 锦江桥)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方案 编制人: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单位: 四川源泰建设工程有限公司天保大道项目部 编制日期: 2013年7月16日 第一章工程概况 本道路工程设计起点K0+020,接现状迎宾大道南延线车道边缘线,设计终点K3+200,位于锦江桥附近。道路全长3200米,红线宽度40米,道路两侧各有一定宽度的规划绿地,道路北侧规划绿地为15米,道路南侧规划绿地为30米。 道路沿线共有六处交叉口(含起点与迎宾大道南延线线交叉口),第一处交叉口为起点处天保大道与迎宾大道平交口,天保大道顺接现状迎宾大道南延线车道边缘线;第二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规划道路平交;第三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元华路底层道路平交;第四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规划道路平交,第五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赛事中心连接线平交;第六处交叉口为天保大道与站华路平交。与元华路相交路口,元华路40米红线范围由元华路实施,元华路红线范围外由本道路实施;与站华路相交路口已由站华路实施。其余路口由本道路设施。 本项目位于双流县华阳区,处于天府新区的核心地带,作为与元华路、红星路南延线、正公路同期开工的天府新区第一批重点项目,建设意义非常重大。不仅可以在区域交通中起到连通“三纵”的作用,同时可带动周边区域地块的招商引资、开发建设。本道路规划红线宽

40米,北侧规划绿地为15米宽,南侧规划绿地为30米宽。横断面布置要素及尺寸如下: 其中车行道路面具体划分为: 32米=0.25米路缘带+4.5米非机动车道+(3.75+3.75+3.5)米机动车道+0.5米中央双黄线+(3.5+3.75+3.75)米机动车道+4.5米非机动车道+0.25米路缘带。 车道横坡度为1.5%向外侧,人行道横坡度为2%向内侧,均采用单折线型式;人行道路缘石外露高度22cm。 路面设计标高线为道路中线。 设计标准: (1)道路等级:城市主干路; (2)计算行车速度:60km/h;

电建质监[2004]18号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doc

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文件 电建质监[2004]18号 关于印发《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 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的通知 各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中心站: 目前,在一些电力基建工程移交生产后的一个时期内,不同程度地暴露出屋面、外墙、门窗渗漏和混凝土楼板、外墙裂缝等质量问题,已成为一种质量通病。针对上述问题,总站在参考了南京地区住宅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做法,组织电力行业的部分设计、监理、施工、质监和建设管理的专家,研究制定了《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现正式印发。 凡二OO五年一月一日后开工的电力建设房屋工程,均要按“规定”的要求开展上述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质量监督机构应将质量通病防治工作列入近期的重点监督内容之一。

执行过程中如有问题,请及时与总站联系。 附件:《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主题词:电力建设房屋质量通知 抄送:国家电网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中国华能集团公司,中国华电集团公司,中国国电集团公司,中国电力 投资集团公司,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电 工程顾问集团公司,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中国 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 2004年12月9日印发

附件: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1 总则 1.1 为进一步提高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克服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规范电力建设(发电工程、输变电工程)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以下简称通病防治)工作,特制定本规定。 1.2 本规定适用于全国电力系统范围内新建、改扩建的电力建设工程中的主厂房、控制楼、高压开关室、办公楼等重要建筑物。 1.3 本规定是针对当前电力建设房屋工程存在混凝土楼板、墙体和粉刷层裂缝,以及楼地面、门窗、屋面渗漏等方面的质量通病,为进行有效的控制和治理而制定。 1.4 引用标准及参考文献:现行设计、施工及施工验收规范;《电力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守则》和《南京市住宅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导则》。 1.5 在电力建设房屋工程的设计、施工、监理和建设管理等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执行本规定。 2 基本规定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大全)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1.土方工程 1.1场地积水场地范围内局部积水 原因分析: (1)场地平整填土未分层回填压(夯)实,土的密实度很差,遇水产生不均匀下沉。(2)场地周围未做排水沟,或场地未做成一定排水坡度,或存在反向排水坡。(3)测量错误,使场地标高不一。 防治措施:场地内的填土认真分层回填碾压(夯)实,使密实度不低于设计要求,避免松填;按要求做好场地排水坡和排水沟。做好测量复核,避免出现标高误差。 1.2填方边坡塌方填方边坡塌陷或滑塌 原因分析: (1)边坡坡度偏陡。(2)边坡基底的草皮、淤泥松土未清理干净;与原陡坡接合未挖成阶梯形搭接;或填方土料采用淤泥质土等不符合要求的土料。(3)边坡填土未按要求分层回填压(夯)实。(4)边坡坡角未做好排水设施,由于水的渗入,土内聚力降低,或坡角被冲刷而导致塌方。 防治措施:永久性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种类和工程重要性按设计规定放坡;按要求清理基底和做阶梯形接槎;选用符合要求的土料,按填土压实标准进行分层、回填碾压或夯实;在边坡上下部做好排水沟,避免在影响边坡稳定的范围内积水。 1.3填土出现橡皮土填土夯打后,土体发生颤动,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

原因分析:在含水量很大的腐殖土、泥炭土、黏土或粉质粘土等原状土上进行回填,或采用这种土作土料回填,当对其进行夯实或碾压,表面易形成一层硬壳,使土内水份不易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 防治措施: 夯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避免在含水量过大的原状土上进行回填。填方区如有地表水时,应设排水沟排水,如有地下水应降低至基底。治理方法:可用干土、石灰粉等吸水材料均匀掺入土中降低含水量,或将橡皮土翻松、凉干、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1.4回填土密实度达不到要求回填土经碾压或夯实后,达不到设计要求的密实度。原因分析1)填方土料不符合要求;采用了碎块草皮、有机质含量大于8%的土、淤泥质土或杂填土作填料。(2)土的含水率过大或过小,因而到不到最优含水率的密实度要求。(3)填土厚度过大或压实遍数不够。(4)碾压或夯实机具能量不够,影响深度较小,使密实度达不到要求。 防治措施: 选择符合要求的土料回填;按所选用的压实机械性能;通过实验确定含水量控制范围内每层铺土厚度、压实遍数、机械行驶速度;严格进行水平分层回填、压(夯)实;加强现场检验,使其达到要求的密实度。 处理方法:如土料不符合要求,可采取换土或掺入石灰、碎石等措施压实加固;土料含水量过大,可采取翻松、凉晒、风干或掺入干土重新压、夯实;含水量过小或碾压机具能量过小,可采取增加压实遍数或使用大功率压实机械碾压等措施。 1.5挖方边坡塌方在挖方过程中或挖方后,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塌陷或滑塌。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整改措施

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151号一期、153号二期、1号地块1-1号、1-2号、1-3号市政道路建设项目 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及整改措施 编写人:日期: 审核人:日期: 批准人:日期: 中铁六局集团有限公司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区 五条市政道路工程项目部 二零一六年六月

昆明呈贡信息产业园151号一期、153号二期、1号地块1-1、1-2、1-3号市政道路建设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及整改措施 一、土方工程 1、质量通病 (1)边坡塌方: 现象:在场地平整过程中或平整后,挖方边坡土方局部或大面积发生塌方或滑坡现象。 原因分析:采用机械整平,未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坡度过陡或将坡脚破坏,使边坡失稳,造成塌方或流坡。 在有地表水、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开挖边坡,未采取有效的降、排水措施,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侵入坡体内,使土的粘聚力下降,坡脚被冲蚀掏空,边坡在重力作用下失稳而引起塌方。 软土地段,在边坡顶部大量堆土或堆放建筑材料,或行驶施工机械设备、运输车辆。 (2)橡皮土(弹簧土) 现象:填土碾压后,基土发生颤动,碾压处下陷,四周鼓起,形成软塑状态,而体积并没有压缩,人踩上去有一种颤动的感觉。在人工夯土地基内,成片出现这种橡皮土(又称弹簧土),将使地基的承载力降低,变形加大,地基长时间不能得到稳定。 原因分析:土夹石填筑时,由于原状土被扰动,颗粒之间的毛细孔遭到破坏,水分不易渗透和散发。当施工时气温较高,对其进行夯击或碾压。表面形成一层硬壳,更加阻止了水分的渗透和散发,因而使土形成软塑状态的橡皮土。这种土埋藏越深,水分散发越慢,长时间不易消失。 (3)路基下沉 现象及原因分析:填筑过程中,由于填筑厚度、含水率及碾压不到位,产生下沉。 2、预防措施: (1)边坡塌方: 在斜坡地段开挖边坡时应遵循由上而下,分层开挖的顺序,合理放坡,不要过陡,同时避免切割坡脚,以防导致边坡失稳而造成塌方。 在有地表滞水或地下水作用的地段,应做好排、降水措施,以拦截地表滞水和地下水,避免冲刷坡面和掏空坡脚,防止坡体失稳。特别在软土地段开挖边坡,应降低地下水位,防止坡体发生侧移。 施工中避免在坡顶堆土和存放建筑材料,并避免行驶机械设备和车辆振动,以减轻坡体负担,防止塌方。 (2)橡皮土(弹簧土): 夯(压)实填土时,适当控制填土的含水量,土的最优含水量可通过灌砂法试验确定; 将橡皮土翻松、晾晒、风干至最优含水量范围,再夯(压)实。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质量通病整改措施 1、常见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 1.1、蜂窝 混凝土结构局部出现酥松、砂浆少、石子多、石子之间形成空隙类似蜂窝状的窟窿。产生的原因: (1)混凝土配合比不当或砂、石、水泥材料加水量计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2)混凝土搅拌时间不够,未拌合均匀,和易性差,振捣不密实。 (3)下料不当或下料高度过高,使混凝土离析,造成石子集中。 (4)混凝土未分层下料,振捣不实,或漏振,或振捣时间不够。 (5)模板缝隙未堵严,水泥浆流失。 (6)钢筋较密,使用的石子粒径过大或坍落度过小。 (7)基础、柱、墙根部未稍加间歇就继续灌上层混凝土。 1.2、麻面 混凝土局部表面出现缺浆和许多小凹坑、麻点,形成粗糙面,但无钢筋外露现象。产生的原因: (1)模板表面粗糙或粘附水泥浆渣等杂物未清理于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被粘坏。 (2)模板未浇水湿润或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的水分被吸去,使混凝土失水过多出现麻面。 (3)摸板拼缝不严,局部漏浆。 (4)模扳隔离剂涂刷不匀,或局部漏刷或失效。混凝土表面与模板粘结造成麻面。 (5)混凝土振捣不实,气泡未排出,停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 1.3、孔洞 混凝土结构内部有尺寸较大的空隙,局部没有混凝土或蜂窝特别大,钢筋局部或全部裸露。产生的原因:(1)在钢筋较密的部位或预留孔洞和埋件处,混凝上下料被搁住,未振捣就继续浇筑上层混凝土。 (2)混凝上离析,砂浆分离,石子成堆,严重跑浆,又未进行振捣。 (3)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过厚,下料高度过高,振捣器振动不到,形成松散孔洞。 (4)混凝土内掉入木块、泥块等杂物,混凝土被卡住。 1.4、露筋 混凝土内部主筋、负筋或箍筋局部裸露在结构构件表面。产生的原因: (1)在灌筑混凝土时,钢筋保护层垫块位移或垫块太少或漏放,致使钢筋紧贴模板外露。 (2)结构构件截面小,钢筋过密,石子卡在钢筋上,使水泥砂浆不能充满钢筋周围,造成露筋。

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控制措施.

1.概述 1.1编制目的 为进一步提高旺西幼儿园工程施工质量,全面开展质量通病治理活动,杜绝施工过程中质量通病,消除有较大影响和影响观感质量的质量通病,提高工程项目整体质量水平,实现工程创优目标。 根据相关标准要求,结合公司质量通病重点治理工作要求,特编制《旺西幼儿园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控制措施》计划,要求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各参建队伍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全面、规范地执行。 1.2编制依据 《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控制标准》DGJ32J16-2014 《建筑工程质量问题通病防治手册》(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4版); 本工程特点及近年来公司在检查中暴露出系列质量通病问题; 现行设计、施工及施工验收规范。 2.质量通病防治领导小组及工作质责 2.1领导小组 组长:范正刚 副组长:徐建东、王宇晨 成员:陈岳平、徐鹤民、方文祥、花申海、李为宏 2.2工作质责 1)严格实施经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的《旺西幼儿园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2)定期开展专项整治活动。 3)做好原材料、半成品的第三方试验检测工作,未经复试或复试不合格的原材料、半成品等不得用于工程施工。试验检测应执行见证取样制度,必须送达经电力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机构认证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或经监理单位审核认可并报质监机构备案的第三方试验室进行检测。采用新材料时,除应有产品合格证、有效的新材料鉴定证书外,还应进行必要检测。 4)记录、收集和整理质量通病防治的施工措施、技术交底和隐蔽验收等相关资料。 5)根据经批准的《旺西幼儿园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确保措施落实到位。

6)专业分包工程的质量通病防治措施由分包单位编制,施工总承包单位审核,报监理单位审查、建设单位批准后实施。 7)工程完工后,应认真填写《旺西幼儿园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总结》。 3.质量通病防治计划 根据本工程特点,下列质量通病将作为本工程的控制重点,并制定相应控制措施: 1)墙体裂缝防治; 2)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裂缝防治; 3)楼地面渗漏防治; 4)外墙渗漏防治; 5)门窗渗漏防治; 6)屋面渗漏防治。 4.质量通病控制措施 4.1墙体裂缝防治的技术措施 4.1.1技术措施 1)房屋工程建筑物长度大于40m时,宜设置变形缝,当有其它可靠措施时,可在规定范围内适当放宽。 2)多层及主要建筑物砌体工程的顶层和底层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窗台梁,高度不宜小于120mm,纵筋不少于4φ10,箍筋φ6@200;其它层在窗台标高处应设置通长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房屋两端顶层砌体沿高度方向应设置间隔不大于1.3m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板带。板带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小于C20,纵向配筋不宜少于3φ8。 3)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轻质隔墙,应增设间距不大于3m的构造柱;层高超过4m 时,中部增设厚度为120mm与墙体同宽的混凝土腰梁,砌体无约束的端部必须增设构造柱,预留的门窗洞口应采取钢筋混凝土框加强。 4)顶层砌筑砂浆的强度等级不应小于M7.5。 5)主体与阳台栏板之间的拉结筋必须预埋。 6)在两种不同基体交接处,应采用钢丝网抹灰或耐碱玻璃网布聚合物砂浆加强带进行处理,加强带与各基体的搭接宽度不应小于150mm。顶层粉刷砂浆中宜掺入抗裂纤维。 7)灰砂砖、粉煤灰砖、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宜采用保水性强的砂浆砌筑。 8)顶层框架填充墙不宜采用灰砂砖、粉煤灰砖、混凝土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等材料;当采用上述材料时,墙面应采取满铺钢丝网粉刷等必要的措施。

土建施工质量通病

1、回填土下沉得原因有哪些? (1)回填土选用得土料含水率大。 (2)如选用得土料为粘土时因含水率过大,夯击时变成“橡皮土”,在这种基土上作混凝土垫层,易产生开裂。 (3)回填土未作分层夯(压)实,或夯实密实度不符合规定,导致下沉量过大,而造成回填土下沉。 (4)基底存在橡皮土,未做处理。 2、回填土下沉有哪些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回填土选用得土料与含水率。 (2)填方必须分层铺土与压实;铺土厚度及压实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与规范规定。 (3)严禁在含水率过大得腐殖土、亚粘土、泥炭土、淤泥等原状土上填方。(4)填方前应对基底得橡皮土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 ①翻晒、晾干后进行夯实; ②换土。将橡皮土挖除,换上干性土,或回填级配砂石;

③用干土、生石灰粉、碎砖等吸水性强得材料掺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得水分,减少土得含水率。 3、砂浆不符合要求得原因有哪些? (1)水泥质量不合格。 (2)砂得含泥量大。 (3)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确。 (4)加料顺序颠倒,砂浆搅拌不均匀。 (5)人工拌合。 (6)水灰比控制不好,与易性差。 (7)砂浆保水性差。 (8)砂浆品种与设计不相符,或掺外加剂后无相应措施。 上述原因将酿成砌筑砂浆强度低,满足不了设计得砌体强度,导致砖砌体得水平裂缝、竖向裂缝与斜向裂缝。 4、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得原因有哪些? 1)砌筑砂浆得与易性差,直接影响砌体灰缝得密实与饱满度。 (2)干砖上墙与砌筑操作方法错误,不按“三一”砌砖法砌筑。 (3)水平灰缝缩口太大。

综合上述将降低砌体得抗压强度与抗剪能力。 ?5、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得预防措施有哪些? (1)改善砂浆与易性,如果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及时调整砂浆得稠度,确保灰缝得砂浆饱满度与提高砌体得粘结强度。 (2)砌筑用烧结普通砖必须提前1天-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在10%~15%,严防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 (3)砌筑时要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或“二三八一”砌砖法等。严禁铺长灰而使底灰产生空穴与摆砖砌筑,造成砂浆不饱满。(4)砌筑过程中要求铺满口灰,然后进行刮缝。 6、砌体得整体性与稳定性差得原因有哪些? (1)外墙转角处楼梯间与纵(横)墙交接处,留置直槎。 (2)承重墙得最上一皮砖、梁与梁垫下面、砖砌台阶得水平面上以及砖砌体得挑出层中(挑檐、腰线等),采用顺砖,当上部承受荷载作用后砌体易被拉开,使砌体失去稳定性。 (3)填充墙得顶部与梁、板得下面,摆砌平砖,造成墙与梁与墙与板为活节点,因为这种砌法打灰不能密实,导致填充墙稳定性与整体性差。 (4)拉结筋设置得不准确,位置不对,长度、数量、弯钩得制作不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7、砌体得整体性与稳定性差得预防措施有哪些?

质量通病防治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质量通病防治及 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编制人: 审核人: 审批人: 编制单位: 质量通病防治及质量控制管理措施

工程质量的好坏很大一部分取决于防治“渗、漏、壳、裂、堵”等质量通病,这些质量通病主要表现为:卫生间地面倒泛水和渗漏滴水,外墙面渗水、外墙窗四周渗水、屋面渗水、地面渗水;管道漏水、穿越楼层的管道四周填嵌不实造成的漏水、卫生器具周边镶嵌不实造成的漏水;楼地面砼面层起壳,平顶起壳;建筑物的墙体裂缝、楼地面裂缝;下水管道堵塞不畅等。 对这些质量通病,我公司通过创多项优质工程的实践,已经较彻底的被消除,分析以往成功的经验,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1、要减少质量通病的出现除了要有必要的技术措施外,更加需要有严密的质量管理措施和监控措施,需要施工现场各层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重视。 2、在本工序开始前的召开班组级的技术交底会,制定详细的质量控制细则,明确各施工人员和管理人员的职责,制定详细的奖罚措施。 主要质量通病的防治 1、露筋的预防措施 (1)浇筑砼时,应及时检查钢筋位置,采取限位措施防止钢筋偏位。 (2)及时检查保护层的垫块厚度、数量、位置是否准确,发现问题及时修整。 (3)砼振捣时,严禁直接振动在钢筋上。 2、砼裂缝的预防措施 (1)按设计要求注意砼级配的优化,应严格控制水灰比和水泥用量,砂石要洁净,选择级配良好的石子。

(2)控制拆模强度,侧模拆模时,砼强度不小于1.2Ma。 (3)楼面砼浇筑好之后,采取两次抹实压平方法,即在砼收水前再在表面进行抹实压平工作。 (4)门窗洞口和房屋四角等薄弱部位适当放置加强筋,以防止这些部位裂缝。 (5)加强砼的养护工作。 卫生间倒泛水和渗漏滴水的防治措施 1、卫生间倒泛水的预防措施: (1)施工时首先应保证楼地面基层标高准确,抹地面前,以地漏为中心向四周辐射冲筋,找好坡度,用刮尺刮平。抹面时,注意不留洼坑。 (2)水暖工安装地漏时,应注意标高准确,宁可稍低,也不要超高。 (3)加强土建施工和管道安装施工的配合,控制施工中途变更,认真进行设计交底,做到一次留置正确。 外墙面渗水的防治措施 1、造成外墙面渗水的主要种类有: (1)填充外墙的渗水; (2)外粉刷施工质量问题引起的渗水。 (3)预留洞修补不当造成的渗水。 (4)外墙窗口接缝处渗水。 2、防治外墙面渗水问题的管理方式: (1)在图纸会审阶段,我们将充分参照以往的施工经验,与设计单位详细周密的探讨外墙的防水设计,防于未然。 (2)严格把好材料质量关,特别重视控制砼及现场砂浆的

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整改措施

砼结构质量通病防治及整改措施 1.模板工程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整改措施 1.1 梁模板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整改措施 1.1.1. 梁底支撑间距应能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泥土地面,要认真夯实,可铺填通长垫木。梁底模应起拱。 1.1. 2.梁侧模根据高度配制,若超过80cm,应加对拉螺栓用双钢管将梁侧模夹紧,防止涨模。 1.1.3.支梁木模时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梁模与柱模连接处,应考虑梁模板吸湿后长向膨胀的影响,下料尺寸一般应略为缩短,使混凝土浇筑后不嵌入柱内。 1.1.4.组装前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接缝符合规定,侧模支撑牢靠。 1.2 深梁模板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整改措施 1.2.1. 根据深梁的高度和宽度核算混凝土振捣时的重量及侧压力。钢模板外侧可加双排钢管围檩,间距不大于50cm,并加穿对拉螺栓。 1.2.2. 梁底模板按施工规范要求起拱。 1.2.3.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接缝符合规定,侧模支撑牢靠。支撑底部泥土地面,应认真夯实,可铺填通长垫木。

1.3柱模板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整改措施 1.3.1. 成排柱子支模前,将柱子位置兜方找中。柱子支模前必须先校正钢筋位置。 1.3. 2.成排柱支撑时,先立两端柱模,校直与复核位置无误后,顶部拉通长线,再立中间各根柱的柱模。每根柱子支模时必须在柱顶用钢筋扎丝挂纵横两垂直线,以检查柱模板的垂直度。柱距不大时,相互间应用剪力撑及水平撑搭牢。柱距较大时,各柱单独拉四面斜撑,保证柱子位置准确。 1.3.3.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柱模外面每隔30~60cm 应加设牢固的柱箍,防止炸模。柱子截面≥700mm,加穿对拉螺栓来加固柱箍,柱箍间距必须符合施工方案的要求。 1.3.4.组装前应将模板上残渣剔除干净,模板接缝符合规定,侧模支撑牢靠。 1.3.5. 柱子较高时,在模板中部一侧留临时浇灌孔,以便浇筑混凝土,插入振动棒,当混凝土浇筑到临时洞口时,即封闭牢固。 1.3.6柱模板拼缝处必须贴双面胶带,防止浇筑砼时漏浆。 1.4 楼板模板质量通病的预防及整改措施 1.4.1. 楼板模板下钢管支架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1.4. 2. 支承材料要有足够的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如在软土地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可铺设通长垫木。 1.4.3.楼板模板与梁模板连接处,模板应拼铺到梁侧模板外口齐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目录 一、编制目的 (2) 二、编制依据 (2) 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2) (一)、墙体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3) (二)、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防治施工措施 (4) (三)、楼地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6) (四)、外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7) (五)、门窗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8) (六)、屋面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9) (七)、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0) (八)、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1) (九)、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2) (十)、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2) (十一)、站区围墙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 (13)

XXXXXXX土建工程 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方案和施工措施 一、编制目的 质量通病量大面广,危害较大,消除和防治质量通病是提高工程质量的重要环节,也是工程质量创优的重要措施之一。为保证工程质量,防止出现屋面、外墙、门窗渗漏和混凝土楼板、外墙裂缝等质量通病,特编制此方案。 二、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验收规范》 《110kV-1000kV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与评定规程》 《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范手册》 三、预防质量通病的施工技术措施 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虽多,涉及面虽广,但究其主要原因是参与项目施工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缺乏质量意识。只要真正在思想上重视质量,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观念,认真遵守施工程序和操作规程及强制性条文有关规定,认真贯彻质量责任制,认真总结质量通病的经验教训,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要解决质量通病是完全可能的。 同时必须加强对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严格工序质量,将工程质量通病和不足之处消除在分项工序中。工序验收按班组自检、班组负责人(观察、翻样)复检、专职质量员核验的三检程序。一道工序未经验收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施工。质量员还应通过抽检等实测实量的手段,把发现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地方及时加以纠正和更改。同时加强技术复核、隐蔽工程验收等过程验收,分项工程施工完毕后,由单位工程负责人组织有关工程技术人员,按照验评标准进行评定,专职质量员负责质量核定。 1、制订消除质量通病的规划,综合分析这些通病产生的原因,采取什么措施治理较适宜。 2、通过图纸会审,方案优化,消除由设计欠周出现的工程质量通病。属于设计方面的原因,则通过改进设计来治理。

各种质量通病及整改措施教案资料

一、地下室防水工程 通病(一):混凝土施工缝渗漏水 1、预防措施 (1)施工缝是防水混凝土工程中的薄弱部位,应尽量不留或少留。底板混凝土应连续浇灌,不得留施工缝。底板与墙体间如必须留施工缝时,应留在墙体上,并且要高出底板上表面不少于200毫米。墙体上不得留垂直施工缝,必须留时,应与变形缝统一起来。本工程设计采用设置钢板止水带的工艺处理地下室外墙的施工缝,为保证止水带的效果,必须将钢板止水带中部预制“V”形。 (2)认真做好施工缝的处理,使上、下两层混凝土之间粘结密实,以阻隔地下水的渗漏。 ○1认真清理施工缝处,凿掉表面上的浮粒和杂物,用钢丝或剁斧将老混凝土面打毛,并用水冲刷干净。 ○2在施工缝处先浇一层与混凝土灰砂比相同的水泥砂浆,再浇灌上层混凝土。 ○3加强施工缝处的混凝土振捣,保证振捣密实。 (3)施工缝不宜采用平口缝,应尽量采用不同形式的企口缝,以延长渗水路线。 2、治理方法 (1)根据施工缝渗漏情况和水压大小,采取促凝胶浆或氰凝灌浆堵漏。 (2)对不渗漏的施工缝,可沿缝剔成八字形凹槽,刷洗干净后,用水泥素灰打底,抹1:2.5水泥砂浆找平压实。 3、砼孔眼渗漏 (1)直接快速堵漏法:水压不大,漏水孔眼较小时采用 具体作法:在混凝土上以漏点为圆心,剔成直径10-30mm,深20-50mm的圆

孔,孔壁必须垂直基面,然后用水将圆孔冲洗干净,随即用快硬水泥砂浆,(水泥:促凝剂=1:0.6),捻成与孔直径接近的圆锥体,待胶浆开始凝固时,迅速用姆指将胶浆用力堵塞入孔内,并向孔壁四周挤压密实,使胶浆与孔壁紧密结合,持续挤压1min即可,检查无渗漏后,再做防水面层。 (2)下管堵漏法:水压较大,且渗漏水孔洞较大时采用 具体作法:根据渗漏水处混凝土的具体情况,决定剔凿孔洞的大小和深度。可在孔底铺碎石一层,上面盖一层油毡或铁片,并用一胶管穿透油毡至碎石层内,然后用快硬水泥胶浆将孔洞四周填实、封严,表面低于基面10-20mm,经检查无漏后,拔出胶管,用快硬水泥胶浆将孔洞堵塞。如系地面孔洞漏水,在漏水处四周砌挡水墙,将漏水引出墙面。 (3)水楔堵漏法:当水压很大,漏水孔不大时采用 用水泥胶浆—直径适当的铁管,稳牢于漏水处,已剔好的孔洞内,铁管外端应比基面低2-3mm,管口四周用素灰和砂浆抹好,待有强度后,将浸泡过沥青的木楔打入铁管内,并填入干硬性砂浆表面再抹素灰及砂浆各一道,经24h后,再做防水面层。 二、混凝土工程 (1)砼麻面 现象:砼表面局部缺浆粗糙,或有许多小凹坑,但无钢筋和石子外露。 原因分析:1、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拆模时砼表面被粘损。2、钢模板脱模剂涂刷不均匀,拆模时砼表面粘结模板。3、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灌注砼时缝隙漏浆。4、砼振捣不密实,砼中的气泡未排出,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 预防措施:模板面清理干净,不得粘有干硬水泥砂浆等杂物。木模板灌注砼前,用清水充分湿润,清洗干净,不留积水,使模板缝隙拼接严密,如有缝隙,填严,防止漏浆。钢模板涂模剂要涂刷均匀,不得漏刷。砼必须按操作规程分层

31个土建施工质量通病

1、回填土下沉的原因有哪些? (1)回填土选用的土料含水率大。 (2)如选用的土料为粘土时因含水率过大,夯击时变成“橡皮土”,在这种基土上作混凝土垫层,易产生开裂。 (3)回填土未作分层夯(压)实,或夯实密实度不符合规定,导致下沉量过大,而造成回填土下沉。 (4)基底存在橡皮土,未做处理。 2、回填土下沉有哪些预防措施? (1)严格控制回填土选用的土料和含水率。 (2)填方必须分层铺土和压实;铺土厚度及压实遍数,应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规定。 (3)严禁在含水率过大的腐殖土、亚粘土、泥炭土、淤泥等原状土上填方。 (4)填方前应对基底的橡皮土进行处理,处理方法可采用:

①翻晒、晾干后进行夯实; ②换土。将橡皮土挖除,换上干性土,或回填级配砂石; ③用干土、生石灰粉、碎砖等吸水性强的材料掺入橡皮土中,吸收土中的水分,减少土的含水率。 3、砂浆不符合要求的原因有哪些? (1)水泥质量不合格。 (2)砂的含泥量大。 (3)砂浆配合比计量不准确。 (4)加料顺序颠倒,砂浆搅拌不均匀。 (5)人工拌合。 (6)水灰比控制不好,和易性差。 (7)砂浆保水性差。 (8)砂浆品种与设计不相符,或掺外加剂后无相应措施。 上述原因将酿成砌筑砂浆强度低,满足不了设计的砌体强度,导致砖砌体的水平裂缝、竖向裂缝和斜向裂缝。

4、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的原因有哪些? 1)砌筑砂浆的和易性差,直接影响砌体灰缝的密实和饱满度。 (2)干砖上墙和砌筑操作方法错误,不按“三一”砌砖法砌筑。 (3)水平灰缝缩口太大。 综合上述将降低砌体的抗压强度和抗剪能力。 5、水平或竖向灰缝砂浆饱满度不合格的预防措施有哪些? (1)改善砂浆和易性,如果砂浆出现泌水现象,应及时调整砂浆的稠度,确保灰缝的砂浆饱满度和提高砌体的粘结强度。 (2)砌筑用烧结普通砖必须提前1天-2天浇水湿润,含水率宜在10%~15%,严防干砖上墙使砌筑砂浆早期脱水而降低强度。 (3)砌筑时要采用“三一”砌砖法(即一块砖、一铲灰、一揉挤)或“二三八一”砌砖法等。严禁铺长灰而使底灰产生空穴和摆砖砌筑,造成砂浆不饱满。 (4)砌筑过程中要求铺满口灰,然后进行刮缝。

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塔谈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控制措施 批准年月日审核年月日编制年月日 泉舜工程设计监理 塔谈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监理项目部 2016年11月

目录 1 编制目的 (1) 2 编制依据 (1) 3 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主要工作容及监督措施 (2) 3.1质量通病防治监理控制主要监督措施: (2) 3.2质量通便防治监理控制主要工作容 (3) 1、钢筋混凝土现浇楼板质量通病的控制 (4) 2、墙体质量通病的控制 (6) 3、楼地面质量通病的控制 (7) 4、外墙质量通病的控制 (8) 5、门窗安装质量通病的控制 (10) 6、屋面质量通病的控制 (11) 7、楼梯、栏杆、台阶质量通病的控制 (13) 8、构支架质量通病的控制 (13) 9、主变、高抗、电容器、断路器等主设备基础、保护帽质量通病的控制14 10、主变、高抗防火墙质量通病的控制 (15) 11、电缆沟及盖板质量通病的控制 (15) 12、道路及散水质量通病的控制 (16) 13、站区围墙质量通病的控制 (17) 14、电气一次设备安装质量通病的控制 (19) 15、母线施工质量通病的控制 (19)

16、屏、柜安装质量通病的控制 (20) 17、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质量通病的控制 (21) 18、接地装置安装质量通病的控制 (22) 3.3监理人员在控制质量通病防治中的责任 (22) 4 记录 (23)

1 编制目的 为规开展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落实质量通病防治技术措施,提高质量通病防治工作效果,进一步提高国家电网公司系统输变电工程质量,制定了《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监理部根据本措施加强塔谈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工作,按照国网公司要求,确保工程达到一次性达标投产,监理部对工程质量通病的防治控制措施严格按照规要求进行实施。 2 编制依据 根据《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要求及技术措施》(基建质量〔2010〕19 号)的要求,制订塔谈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的监理预控和检查专项措施。 本措施参照《变电(换流)站土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Q/GDW1183-2012)、《电力建设房屋工程质量通病防治工作规定》DL/T5210.1-2012《电力建设施工质量验收及评价规程》、《输变电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实施管理规定》(Q/GDW248-2015)、《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施工工艺示手册》等文件基础上,针对塔谈110kV变电站新建工程在混凝土现浇梁板柱、墙体和粉刷层,以及楼地面、门窗、屋面防水施工,设备基础、电缆沟及盖板、站道路、围墙等方面的质量通病,以及变电站电气安装调试工程的一次设备安装调整、母线施工、屏柜安装、电缆敷设、接线与防火封堵、接地装置安装等方面的质量通病,做出了针对性的防治控制措施。

质量整改措施

质量整改措施 篇一:质量控制及整改措施 红岛连接线二合同质量自检及整改方案 我单位承担红岛连接线双高路至海湾大桥段第二合同段施工,在业主、监理处和驻地办的领导下,现已进入正常的施工阶段。按照建设办和监理处的文件精神,我单位的质量主要针对前期各专业项目的质量进行总结与回顾,自查自纠改正不足 现将质量问题自查情况和整改措施汇报如下: 一、问题自查情况 1、现场控制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 1)箱涵、桥梁等结构物施工过程中出现钢筋错漏、施工缝处理不当等质量通病。 2)现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不够。对混凝土浇注控制不力,欠振、漏振、钢筋安装焊接不规范等问题时有发生,对已发现的也未及时处理。 3)路基填筑材料不合规范,出现大粒径块石和含水量过高的材料,填筑厚度过后。 4)施工单位现场协调不力。施工程序未完善落实或流于形式,导致发生施工质量问题。 2、没有围绕优良工程目标有的放矢的进行控制。 1)对砂石料和砼拌和物的检测成果统计分析不够。没

有按有关规程规范的要求进行分析,以至于一些指标已偏离优良工程的要求。 2)对施工质量仅进行了单元工程验收评定,而对于由单元到分部,再到单位工程逐级汇总评定工作没有及时跟上。 3)忽视了对外观质量的控制。目前对外观质量仅限于目测、观感,没有 严格按标准进行检测、评价。 4)在质量资料方面,存在报验、签证不及时和签证不规范、不完整或漏签现象。 3、砼保护层厚度问题 1)施工中模板刚度不够,发生走模,相应地发生腹板保护层偏大。 2)为了保证各节段梁顶表面顺畅,导致顶板保护层偏大。 4、箱梁外观 1)材料方面 A.水泥:由于不同品种的水泥在色泽上有一定差异会影响砼的外观颜色,故砼拌和物所用水泥应采用同一品种。同时由于本工程现浇箱梁砼方量大、构件截面面积大,故所用水泥尽量选用中、低热水泥品种,尽量降低水泥硬化过程中的水化热,以防止砼表面的细微裂缝。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复习题

建筑工程质量通病复习题 1. 工程质量事故的特点? 答: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多发性。 2. 对建筑工程事故,应从哪几个方面分析其产生的原因? 答:?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勘测设计方面的问题、?问题设计计算、?建筑材料及制品的质量问题、?施工质量方面的问题、?使用不当与其他方面的问题、?施工组织管理不善、?灾害性因素。 3. 事故处理必须具备的条件? 答:(1)事故情况清楚、(2)事故性质明确、(3)事故原因分析准确、全面、(4)事故评价基本一致、(5)处理目的和要求明确、(6)事故处理所需资料齐全。 4. 哪些情况下质量事故可以不作处理? 答:(1)不影响结构安全和正常使用、(2)施工质量检验存在问题、(3)不影响后续工程施工和结构安全、(4)利用后期强度、(5)通过对原设计进行验算可以满足安全要求。 5. 简述建筑工程质量事故的分类、特点? 答:分类?(损失程度):①.特别重大事故,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②.重大事故,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③.较大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④.一般事故,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直接经济损失的事故。 分类?(事故责任):①.指导责任事故:指由于工程实施指导或领导失误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②.操作责任事故:指在施工过程中,由于实施操作者不按规程和标准实施操作,而造成的质量事故。 ③.自然灾害事故:指由于突发的严重自然灾害等不可抗力造成的质量事故。 特点:复杂性、严重性、可变性、多发性。 6. 简述基础错位事故处理方法及其使用范围? 答:?、吊移法:适用于上部结构尚未施工、现场有所需起重设备、基础有足够的强度和抗裂性能的情况。 ?、顶推法:适用于上部结构尚未施工、有适合的顶推设备、顶推后坐力所需的支护设施较简单的情况。 ?、顶推牵拉法:适用于基础与上部结构同时产生错位。 ?、扩大法:适用于错位的基础不影响其他地下工程、基础允许留设施工缝的情况。 ?、托换法:此方法施工周期长,耗资较大,且影响正常生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