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江苏专用练习: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江苏专用练习: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地理选择性必修三江苏专用练习:第二章章末综合检测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读中国西北地区局部图,回答1?3题。

1 .上图中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 )

A ?库布齐沙漠B. 土默川平原

C.呼和浩特市

D.阴山山脉

2.河套平原从“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发展成为“塞外粮仓”主要是由于该地( ) A .地质条件稳定B.灌溉条件改善

C.年降水量增多

D.黄河水量减少

3.河套平原农业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是( )

A .湿地破坏B.森林锐减

C. 土壤盐渍化

D.水土流失

解析:第1题,图中行政区域有明确界线,所以有明确区域边界的是呼和浩特市,C对。

库布齐沙漠、土默川平原、阴山山脉是自然地理界线,没有明确界线,

A 、

B 、D 错。第2题,河套平原地处西北地区,降水少,其发展农业的限制性因素为水源。从

“ 地固泽卤,不生五谷”到“ 塞外粮仓”主要是灌溉条件得到了改善, B 对。地质条件稳定不能改变水源条件,A错。气候条件不变,年降水量没有明显变化,C错。黄河水量减少,水源更紧张,D

错。第 3 题,河套平原位于半干旱区,降水少,晴天多,蒸发旺盛,水土流失问题少, D 错。该处地势平坦,排水不畅,发展灌溉农业时,不合理浇灌很容易引发土壤盐渍化, C 对。河套平原水资源短缺,湿地破坏不是主要问题, A 错。该地是草原区,主要植被是草地,森林锐减不是主要问题, B 错。

答案: 1.C 2.B 3.C

读我国局部地区土地类型示意图,回答4?5题。

4.甲、乙、丙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别是( )

A .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

B .土地荒漠化、水土流失、森林破坏

C.水土流失、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

D .土地荒漠化、森林破坏、水土流失

5.乙地区可持续发展应采取的措施主要是( )

A ?开辟水源,合理灌溉

B .植树造林,保持水土

C.保护草场,合理放牧

D ?合理采伐,及时抚育

解析:第 4 题,从图中可知甲地位于大兴安岭地区,乙地位于内蒙古高原,丙地位于黄土高原,故三地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依次是森林破坏、土地荒漠化和水土流失。第 5 题,乙地可采取保护草场、合理放牧等措施,维持该地的可持续发展。

答案: 4.A 5.C

土壤盐渍化是指土壤底层或地下水的盐分随毛管水上升到地表,水分蒸发后,盐分积累

在表层土壤中的过程。结合下图,回答6?8题。

6.据图推测,华北平原最容易发生土壤盐渍化的季节为( )

A .春季B.夏季

C.秋季

D.冬季

7. 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最容易造成土壤盐渍化的灌溉方式是( )

A ?排灌结合B.大水漫灌

C.管道渗灌

D.精准滴灌

8. 土壤盐渍化对当地农业生态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是( )

A ?生物物种减少B.水土流失加剧

C. 土壤板结加重

D.地下水水位下降

解析:第6题,图中显示影响土壤盐渍化的因素主要是降水和蒸发,降水量越大,土壤中的盐分下渗淋溶越多,土壤中盐分含量越低;盐分随着水分的蒸发向地表集聚,蒸发量越大,地表和土壤中盐分含量越高。华北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而此时锋面雨带尚

未到达,降水少,淋溶作用弱,所以容易使盐分向地表或土壤表层集聚,导致土壤盐渍化。

故选A。第7题,通过上题分析可知,盐渍化的形成与土壤中水盐运动有关。在农业生产的灌溉过程中,大水漫灌、只灌不排容易导致地下水水位上升,在干旱的季节由于蒸发强烈,

地下水容易向地表或土壤表层运动,形成土壤盐渍化。故选 B 。第8 题,土壤盐渍化使土体

通气性、透水性变差,土壤板结变硬,养分有效性降低,影响农作物的生长,使产量降低,但不会导致物种的减少,所以 A 错、 C 对;水土流失的强度与降水强度、地形和植被覆盖率等因素有关,与土壤盐渍化无关, B 错;在半湿润、半干旱地区,土壤盐渍化往往是地下水位高引起的,土壤盐渍化不会引起地下水水位下降, D 错。故选C。

答案: 6.A 7.B 8.C

(2019襄阳五中高二期末)下图为新疆和田地区人口增长、耕地扩大所产生的影响关联

图。读图回答9?11题。

9.图中,甲表示( )

A .土地盐碱化

B ?河流下游水位上升

C.河流下游流量减少

D .流动沙丘向绿洲侵袭

10.导致图示地区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 )

①燃料短缺②砍伐森林③不合理灌溉④盲目扩大耕地⑤风沙侵袭

A. ①③④

B.②③④

C. ①④⑤

D.①③⑤

11.防治该地区荒漠化的有效措施是(

)

A. 控制人口增长和转移农业劳动力

B. 扩大工业用水和发展采矿业

C.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和提高商品率

D ?发展节水农业和大规模开采地下水

解析:第9题,读图可知,甲是用水增加导致的,在干旱地区,人类活动主要在河流中上游地区,所以中上游地区过度用水,会导致河流下游地区流量减少。第10 题,风沙侵袭和燃料短缺不是人类活动;导致荒漠化问题加剧的人类活动有砍伐森林、不合理灌溉和盲目扩大耕地。第11 题,该地区荒漠化加剧的根本原因是人口增长,所以控制人口增长与转移农业劳动力是有效防治荒漠化的措施;扩大工业用水可能会加剧水资源紧张状况,造成水污染,发展采矿业可能导致土地荒漠化;大规模发展畜牧业和提高商品率会使草场载畜量增加,造成草地退化;大规模开采地下水可能使地下水水位下降,导致地表植被死亡。

答案:9.C 10.B 11.A

(2019南京师大附中期末)河套灌区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河套平原,是引黄河水灌溉的自然灌区。下图为河套灌区局部略图。读图回答12?13题。

12 ?乌梁素海湿地的主要作用是()

A ?为灌区提供灌溉水源B.调蓄黄河洪水

C.发展航运和水产养殖

D.汇集灌溉余水

13 ?为防治河套灌区土壤盐碱化,宜采取的措施有()

①秸秆还田,改良土壤②完善排水系统

③建库蓄水,储存水资源④增加水量,大水漫灌

A .①②B.③④

C.①③

D.②④

解析:第12 题,由图可知,乌梁素海连接排水渠道,用以汇集农业灌溉余水,故正确。第13 题,河套平原地区日照强烈,蒸发大,秸秆还田、改良土壤,可抑制下层土壤盐分上移,从而降低土壤盐碱化的危害。完善当地的排水系统,使水分尽快排出,可防治土壤盐碱化。

答案:12.D 13.A

(2019昆明明德中学质检)植被覆盖度是指单位面积内植被地上部分(包括叶、茎、枝)在

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占统计区总面积的百分比。图甲示意2001 -2010 年内蒙古三大统计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图乙示意这种变化与年降水量和年均温的相关性。据此回答14?15 题。

A ?森林区、荒漠区、草原区

B ?森林区、草原区、荒漠区

C.草原区、森林区、荒漠区

D ?草原区、荒漠区、森林区

15 ?内蒙古2001 —2010年植被覆盖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气候要素的相关性为()

A .与2001年相比,2010年内蒙古的植被覆盖度整体呈下降趋势

B ?年均温的变化对内蒙古荒漠区植被覆盖度的影响大于年降水量的变化

C.森林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大小取决于年均温的变化

D ?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负相关,与年降水量呈正相关

解析:第14题,由图甲可知,植被覆盖度由大到小的排序是①②③ 。森林树冠大,单

位面积内植被地上部分在地面的垂直投影面积大,故森林区植被覆盖度最大,草原区次之,荒漠区最小,选择 B 项。第15题,由图甲可知,内蒙古植被覆盖度整体上波动变化,并非整体上呈下降趋势。由图乙可知,荒漠区植被覆盖度与年降水量相关性较强,森林区植被覆盖度与年均温的相关性较强,而草原区植被覆盖度的年际变化与年均温呈正相关。

答案:14.B 15.C

下图为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内某河流流量年变化

示意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 ?图中反映人类活动对湿地破坏后的气温曲线、流量曲线分别是()

A .甲和丙B.乙和丁

C.甲和丁

D.乙和丙

17?下列关于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