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样本

市政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样本
市政道路岩土工程勘察报样本

泉州市华侨经济开发区(三期)经九十九路、纬二十五路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1.1、工程概况

拟建场地位于泉州市河市镇华侨经济开发区下庄村境内,下庄自然村东侧及东南侧。拟建经九十九路南侧位于棋爬山与曲石山间坡地上,北侧位于清山西侧农田上,该道路南与省道310线连接,北接规划中滨江北路,道路走向为南北向。拟建纬二十五路东侧位于清山与曲石山间山坡农田内,西侧位于下庄村前农田上,该道路西接规划中滨江北路,东侧终结于山坡农田,道路走向为东西向。各道路设计指标如表1.

拟建各道路设计指标一览表表1.

管、电力电缆及通讯电缆等。雨水管及污水管道重要铺设在车行道下,其中污水管管底位于设计路面约2.50m如下,雨水管道管顶覆土控制在0.70m以上。电力电缆重要铺设在经九十九路西侧、纬二十五路北侧人行道下,顶覆土控制在0.80m以上。通信电缆铺设于经九十九路东侧、纬二十五路南侧有人行道路下,顶覆土控制在0.80m以上。所有管道路拟采用明挖施工办法。

场地环境状况:拟建道路位于山间坡地及山前平地上,场地重要以种植地为主,农作物重要以水稻、地瓜、蔬菜等,局部地段种有龙眼等经济作物,拟建道路场地及场地附近未见污染源,环境状况良好。拟建九十九路南侧与省道310线相接,该段交通条件便利,北侧交通便利条件普通。纬二十五路整个路线位二农田内,场地内只分布一条小土路与下庄村内道路相接,施工器具及筑

路材料进场较不以便,交通条件较差。

拟建建筑工程重要性级别为二级,场地属中档复杂场地,中档复杂地基,本次勘察级别为乙级,勘察阶段为施工图设计阶段。该工程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负责设计,受泉州市华侨经济开发区委托,我院承担了该工程场地施工图阶段岩土工程详勘任务。

1.2、勘察目及任务规定

1.2.1、勘察目

通过详细勘察,查明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对沿线各地段路基稳定性及岩土性质作出工程地质评价,并为路基设计、拟定路基设计回弹模量和适当路面构造组合类型、路基压实、防护与加固、路基排水设计及不良地质现象防治等提供工程地质根据和必要设计参数,并提出相应建议。

1.2.2、任务规定:

依照委托书规定和设计单位提出地质勘察任务规定,本次详细勘察重要任务如下:

①、查明沿线地段地形、地貌特性,划分地貌单元;

②、查明沿线地段地质构造、岩土类型、性质及其分布,基岩风化层厚度及风化破碎限度;

③、提供沿线各地段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天然地基承载力特性值;

④、实测沿线地下水位及类型,查明场地地下水埋藏状况、变化规律及含水层渗入性能,鉴定地下

水、地表水建筑材料腐蚀性;并评价地下水对路基施工影响;

⑤、判明场地地基土类型及场地类别,对场地内分布饱和砂土进行液化鉴别,评价场地所处有利、

不利及危险地段,提供场地地震特性参数;

⑥、查明不良地质现象成因、类型、分布范畴、发展趋势及危害限度,论证对路基稳定性影响限度,

并提出相应防治办法建议和防治工程设计所需参数;

⑦、查明沿线地下回填土土类、厚度、密实度及天然承载力;

⑧、查明沿线各路段路基湿度状况,提供划分土基干湿类型所需参数;

⑨、查明沿线暗埋河、湖、沟、坑和坟场分布。

1.2.3、勘察根据

本次勘察根据合同、任务委托书及设计单位勘察规定,执行如下规范:

《市政工程勘察规范》(GJJ56-94)

《公路工程地质勘察规范》(JTJ064—98)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本设计规范》(JTJ024—85)

《公路工程石料实验规程》(JTJ054—94)

《公路土工实验规程》(JTJ051—93)

《公路工程水质分析操作规程》(JTJ056—8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

《建筑地基基本设计规范》(GB50007-)

《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J004-89)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

《都市道路设计规范》(CJJ37-90)

《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GD30-)

福建省《建筑地基基本勘察设计规范》(DBJ13-07-91)

福建省《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J13-84-)

《福建省建筑工程施工图文献设计深度及阐明规定》(建筑工程勘察某些)

1.2.4、资料运用状况

本工作中参照了福建省地质局《1:20万区域地质调查报告》(泉州幅)(1977)。

1.3、工作量布置及勘察办法

1.3.1工作量布置

依照拟建道路性质、特性及场地条件,根据规范按Ⅱ类场地布孔规定进行布孔。布孔重要沿路中心线布设,并在具备代表性路段布设控制性横断面,每横断面布钻孔数3个。经九十九路原布钻孔32个,因线路两次调节,依照规范有关规定,对调节后道路重新布孔。纬二十五路设计起点段运用滨江路钻孔1个,孔号为“zk19”,为以示区别,于孔号前加“江”。详细布孔状况如表2.:

布孔状况一览表表2.

十九路局部地段下某些布有淤泥质粘土软弱土,依照规范规定,在分布有淤泥质粘土地段加密钻孔2个。符合详勘规定。

钻孔深度控制按《市政工程勘察规范》(CJJ56-94)第6.0.8条规定控制,详细控制状况如下:普通状况下,宜达到原地面如下2-3m,在挖方地段应达到设计路面标高如下2-3m,沿绪实测地下水位勘察孔应达到初见水位如下0.50m。最大应达到路面设计标高如下5m。当线路段遇软土及可液化土层时,勘探孔应钻穿该层。

1.3.2勘察办法及完毕工作量评述:

1、勘察办法:

本次勘察采用回转岩芯钻探及锤击钻探,结合原则贯入实验、重型动力触探实验、室内土、水实验等各种办法进行。野外钻探严格执行关于规范及勘察纲要规定,室内资料整顿及编制采用理正勘察软件进行。岩土分类定名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3.3.3~3.3.6条执行,同步结合野外钻探成果及室内土工实验成果综合拟定。

2、测量放样:

本次钻孔放样是依照建设单位提供道路设计平面图及测量控制点N1(2769187.984,512876.400)及测量观测点N2(2769046.835,513222.874)(该两点位于省道310线路缘),用经标定合格全站仪按图上尺寸测放而成,同步以N2点地面高程H=28.43引测各孔孔口高程,为泉州市独立坐标系,黄海高程系统。各孔孔口坐标及高程详见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图1)、勘探点一览表(附表1)。

3、岩芯钻探:

采用二台XY-1型液压岩芯钻机,地下水位以上采用干钻方式,地下水位如下采用泥浆护壁,土层及全风化、强风化岩层使用口径Φ110mm合金钻头回转钻进,中风化岩层采用口径Φ75mm金刚石钻头回转钻进。野外钻探严格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原则》(JGJ87-92)规定进行。

在各孔完毕有关测试后,按规定进行封孔回填。

4、原位测试:

本次勘察原位测试采用原则贯入实验及重型动力触探实验办法,测试器具均经计量检定合格,测试数据精确,测试数量均不少于6次。

5、土、水样采用及土工实验:

A、试样采用及试样数量:

粘性土原状样(含耕植土)按Ⅱ级土样质量级别规定采用厚壁取土器采用,对于淤泥质粘土重要采用活塞薄壁取土器取样。砂类土重要采用标贯器采用,对卵石重要由岩芯管取样。取样数量依照规范规定于原地面下或设计路面标高下1.50m内持续取样,取样间距0.50m。其下每重要粘性土层每一层采用不少于6件原状样。在拟建线路内取4组土样及4件地下水及3件地表水样做室内土、水简化学分析。

B、土样实验项目:

物理力学指标:含水量、重度、比重、液限、塑限、压缩模量、固结系数、剪切强度、残积土细粒土界限含水量、砂类土及碎石土室内颗分,取样点力求在空间分布上具备代表性。

C、水、土样实验项目:

测定地下水、地表水及土规范规定所有腐蚀性介质含量。

地下水位观测:沿线各孔均用测水钟量测地下水初见水位、重要含水层稳定水位及地下水混合稳定水位。

6、施工时间及完毕工作量:

野外钻探工作于11月16日始至1月10日结束野外钻探任务,完毕工作量如表3.:

完毕工作量一览表表3

政公路勘察规范,钻孔采用全站仪实地放测,采用水、土样品具备代表性,岩土设计物理力学参数采用实验指标数理记录、现场原位测试并结合关于规范和地区工程经验提出,真实可靠,所提供岩土技术参数等能满足拟建工程施工图设计及施工需要。

2、场地岩土工程地质条件

2.1、自然地理特性

1、气象

拟建场地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基本无冬,四季常青,全年湿暖,降雨充沛,气候条件优越,气候资源丰富。全年平均气温12.5℃~21℃;降雨量1010.9~1681.6毫米;年日照为1892.7~2131小时。泉州冬季以东北风居多,夏秋季有台风及暴雨袭击。

2、场地地形、地貌及场地周边环境

A、地形:拟建道路位于山坡及山沟前缘地带耕作地及农田,详细如下:

九十九路道路沿线横穿两个水沟及东清溪,场地地形局部受到地表水切割,形成“V”字形,拟建场地地形总体北低南高,东高西低,坡度相对较缓,以K0+380以南及K0+980-K1+120段坡度相对较大,最大坡度可达30,场地地面高程9.80-26.10m,场地农作物重要以谷物及菜地为主,勘察期间局部农田种有地爪、花生等农作物,其中K0+600-K0+720段及K1+970+K1+100段为龙眼种植地。

纬二十五路道路场地重要为耕作地,沿线各段受人类耕作影响,呈台阶状,地势总体东高西低,坡度以K0+400以东较大,最大坡度可达3o,近东清溪段相对平缓,场地农作物重要以谷物及菜地为主,勘察期间局部农田种有蔬菜等农作物,其中以K0+160至K0+195段见有龙眼级别济作物。

B、地貌:拟建场地位于棋爬山、清山及曲石山间冲积平地及山坡前缘,沿线岩性以燕山初期第一次侵入二长花岗岩为主,受新华夏系构造运动影响,拟建道路所在区域地貌重要为山地、丘陵地貌。依照钻探揭露地层状况,沿线地貌重要以山麓斜坡冲、堆积成因山前平原地貌为主,小某些为残积坡麓地貌。现分述如下:

山前平原地貌:重要分布于经九十九路K0+140至K0+850段及K0+960至K1+070段,以及纬二十五路全线地段。地形发育平缓,形态呈辽阔平坦,近河床处地势发育较低。以山沟洪流冲洪积作用为主,夹有山坡面流坡积作用。地表受人类耕作影响,原始地貌普遍破坏,大某些形成台阶及低陡坎状。

残积坡麓地貌:重要分布在经九十九路K0+000至KO+140、K0+850至K0+960段,地形坡度较缓,原始地貌受雨水冲蚀及人类种植等因素受到破坏,局部形成台阶或陡坎状,其中K0+100至K0+140地段位于山体前缘,原始地貌保存较完整,地表植被发育普通,植被重要以灌木及杂树为主。

拟建场地周边无已建建筑物,经勘察,拟建场地内未发既有地下构筑物及地下管网分布,场地周边

环境条件简朴,详见建筑物和勘探点位置图(图1)。

2.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参照区域地质调查报告资料,依照现场钻探揭露,拟建场地上覆地层重要以第四系长乐组冲、洪积地层,残、坡积层,下覆基岩为燕山初期第一次侵入二长花岗岩。现依照各地貌揭露地层状况自上而下描述如下:

1、耕植土(Q

4

ml)①灰黑色,湿,松散状,由粘性土及石英中粗砂构成,层表局部地段可见少量植物根系,局部地段含大量灰黑色碳化物质,工程性能较差,分布较薄,最大厚度1.20m,普通厚度0.40-0.50m。沿线各路段普遍有分布,需要阐明是,因该层局部地段分布厚度不大于0.30,因而未对厚度不大于0.30m单独分层。

2、第四系冲、洪积层(Q4al+pl)

①、粉质粘土②:灰色,灰黑色,可塑状,湿,以粘性土为主,该层于纬二十五路东侧地段及经九十九路北侧地段含少量碎石,含量占5-10%,上部段含大量褐黄色铁质浸染,局部可见少量碳化物质,切面光滑-粗糙,干强度中档,韧性中档,无振反映,质地均匀性普通,工程性能普通,为冲洪积成因,该层于zk13孔深1.90-2.50m段石英中砂含量占30-40%,体现为中砂透镜体,于zk18孔深4.20m-6.00m,zk10孔深1.40-3.60m段呈软塑状,体现为淤泥质粘土。该层于近东清溪及水沟处缺失,大某些钻孔有分布,厚度分布均匀性普通,层厚0.50-7.20m。

②、中砂③:灰黄、灰白色,饱和,松散-稍密状,以中粒石英砂为主,石英砂颗粒棱角明显,粘粒含量10-20%,近河沟处粘粒含量较少,石英粗砂含量占10%左右,局部体现为粗砂,分选性普通,胶结差,级配普通,工程性能普通,冲洪积成因,该层重要分布于经九十九路K0+200-K0+720段,呈局某些布,层厚0.70-4.10m。

③、淤泥质粘土④:深灰色,灰色,软塑状,以粘性土为主,含大量灰黑色碳化物质,局部含少量中粗砂,有少量腥臭味,切面光滑,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土柱稍可直立,手按易变形,工程性能差,湖泊相沉积而成。该层仅于zk11、zk12、zk20及江zk19有分布,其中zk12分布较厚,局某些布,层厚1.90-5.60m。

④、卵石⑤:褐黄色,青灰色,稍密-中密状,饱和,以卵石为主,卵石粒径3-8cm,个别不不大于20cm 卵石含量占50%以上,卵石成分重要以火成岩及岩浆岩为主,卵石间重要以中粗砂充填,排列混乱,分选性差,胶结差,级配普通,卵石颗粒形状以亚圆形为主,其中纬二十五路东侧卵石颗粒棱角明显,体现为碎石。该层于经九十九路南侧zk1-zk13地段缺失,局某些布,层厚0.50-7.90m

3、第四系坡、残积层(Q

4

dl+el)

①、粉质粘土⑥:砖红色,可塑状,重要以粘性土为主,石英中粗砂含量占10-20%,石英棱角明显,切面粗糙,干强度中档,韧性中档,无摇振反映,工程性能普通,该层重要分布于经九十九路zk1-zk5、zk19及经九十九路第二次线路方案zk25,zk38-zk44地段,局某些布,该层最大厚度7.30m,平均厚度3.69m。

②、残积砂质粘性土⑦:灰黄、灰白色,局部为灰绿、灰黑色,可塑-硬塑状,湿,以粘性土为主,土层重要成分有石英,长石风化物及少量云母,石英中粗砂含量占20%左右,局部地段石英中粗砂含量较少,体现为残积粘性土,构造较模糊,干强度低,切面粗糙,韧性低,无摇震反映,岩芯遇水易崩解软化,吸水及散水性强,工程性能普通,土质均匀性差,依照土工实验及野外钻探成果,对该层综合定名为残积粘性土。

辉绿岩残积粘性土⑦

-1

:灰黄色,棕黄色,湿,可塑状,以粘性土为主,含少量灰黑色粘土矿物呈丝状分布,重要成分有辉石及长石风化物,见少量铁质浸染,切面光滑,干强度低,韧性低,无摇振反映,土质均匀性普通,工程性能普通,该层系岩脉穿插风化而成。

该层于zk56孔深3.40-6.00m及zk64孔深5.00-5.50m分布有砂土状强风化花岗岩孤石,本次勘察某些钻孔以该层作终孔地层,未揭穿,依照揭露状况,该层呈局某些布,分布厚度不均匀,揭露厚度0.20-9.70m。

4、燕山期二长花岗岩(γ

5

3)

①、全风化花岗岩⑧:灰黄、灰白色,湿,裂隙节理极发育,中粗粒构造,土状构造,重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及长石风化物、少量云母及闪长石等,岩芯呈砂土状,手捏成土状,岩体构造极破碎,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Ⅴ级,工程性能普通。

全风化辉绿岩⑧

-1

:棕黄、浅灰色,湿,裂隙节理极发育,土状构造,细粒构造,岩体构造极破碎,为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Ⅴ级,重要矿物成分有辉石、长石及其风化物,可见少量铁质浸染,岩芯呈土状,手捏成土状,呈局某些布,系岩脉穿插风化而成。

本次勘察某些该层钻孔有揭露,依照揭露状况,该层局部地段缺失,局某些布,揭露厚度1.10-12.30m。

②、强风化花岗岩⑨:灰黄色、灰白色,湿,裂隙节理发育,中粗粒构造,碎块状构造,岩石重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及长石风化残留物等,可见少量云母及黑色矿物质,裂隙面见铁锰质浸染,岩芯

呈碎块状,手捏成砂砾状,钻进时有明显拨钻声。岩体构造较破碎,属极软岩,岩体基本质量级别Ⅴ级,工程性能较好,

强风化辉绿岩⑨

-1

:浅灰色,灰黄色,湿,节理裂隙发育,砂砾状构造,中细粒构造,重要岩石矿物成分有辉石及长石,裂隙面可见少量褐黄色铁质浸染,岩体构造极破碎,为极软岩,岩芯呈砂土状,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Ⅴ级,工程性能普通,系岩脉穿插风化而成。

本次勘察某些地段仅某些钻孔有揭露,未揭穿,依照揭露状况,该层局部地段缺失,层面埋深变化较大,揭露厚度1.60-11.20m。

③、中风化花岗岩⑩:灰色,灰白色,湿,节理裂隙中档发育,块状构造,中粗粒构造,重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及少量云母,裂隙面可见少量铁质浸染。岩体构造较完整,为较硬岩,岩石质量指标RQD=23.80-78.2,岩体基本质量级别为Ⅲ级,本次勘察仅某些钻孔有揭露0.90-3.70m。

上述各土岩层埋藏分布状况见工程地质剖面图(图2~29)。

2.3、场地各岩土层物理力学参数选用

2.3.1岩土参数记录

本次勘察土样采用及室内实验严格按《原状土取样技术原则》及《土工实验办法原则》(GB/T50123-1999)规定进行,野外原位测试严格按《建筑工程地质钻探技术原则》(JGJ87-92)规定操作。原位测试成果详见原则贯入实验成果表(附表2),重型动力探实验成果表(附表3),土工实验成果详见土工实验成果总表(附表4)。对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及原位测试成果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第14.2.2第2条公式进行数理记录,依照记录成果,当各指标变异系数不不大于0.30时,对参加记录离散性较大数据元素按1.5倍原则差粗差剔除界限予以合理取舍,或取记录平均值。记录数据均能达到6个以上,记录成果详见物理力学指标登记表(表4)。场地内分布残积砂质粘性土及辉绿岩残积粘性土依照标贯修正击数记录成果及土工实验成果,该两层物理力学指标相近,且辉绿岩残积粘性土属岩脉穿插风化而成,因而本勘将该两层合并为一层进行记录分析。据标贯修正击数记录成果,全风化辉绿岩及全风化岗岩根两层物理力学指标相近,本勘将该两层并为一层记录分析,强风化花岗岩及强风化辉绿岩两层物理力学指标相近,本勘将该两层并为一层记录分析。

2.3.2岩土参数选用

依照物理力学指标记录成果,依照规范关于规定计算各土(岩)地基承载力,并参照地区经验,综合拟定各岩土层重要物理力学指标原则值、地基承载力特性值f

ak

。拟建场地各岩土层地基承载力及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见表5,本次勘察所提供岩土参数可靠、合用,可作为设计根据。现对取值根据阐明如下:

1、粉质粘土②、淤泥质粘土④、粉质粘土⑥及残积土⑦层天然含水量、天然孔隙比、粘聚力、内摩擦角及各岩土层标贯修正击数均按记录原则值采用。

2、粉质粘土②、淤泥质粘土④、粉质粘土⑥及残积土⑦层天然容重按记录平均值采用,别的土层天然重度参照地区经验拟定。

3、粉质粘土②、淤泥质粘土④、粉质粘土⑥压缩性指标均按记录平均值采用。残积土⑦压缩模量依照经验取值。

各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参数表表5

3、场地水文地质条件概况

3.1、场地重要水系特性

场区内水系发育简朴,重要体现为山间自然形成小溪及水沟,场区内发育水系有东清溪,别的零星分布山间形成水沟,重要体现于曲石山与清山间及棋爬山与曲石山间水沟。详细特性如下:东清溪:分布于场区西北侧,与拟建经九十九路于K1+020处呈X形交接,及纬二十五路K0+220处呈十字形交接。溪内断面宽度7-15m不等,汇水面积约1165680m2,水流流向总体以NE30o自北往南流入洛阳江,

(完整版)2019年岩土工程勘察.doc

岩土工程勘察 课程设计指导书 简文彬编 福州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资源与城乡建设系 2004.5.

目录 一、目的与意义 (1) 二、课程设计时间 (1) 三、主要内容 (1) 四、课程设计要求 (2) 五、提交的课程设计成果要求 (5) 六、主要参考规范及文献 (7) 附录1:勘察纲要示例 (10) 附录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提纲 (17)

《岩土工程勘察》课程设计指导书 (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适用) 一、目的与意义 《岩土工程勘察》是勘察技术与工程专业(岩土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主干课程,是一门实践性相当强的课程。在《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中安排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将使学生所学到的岩土工程勘察基础理论和专业技术知识更加系统、巩固、延伸和拓展,使学生在生动、具体的课程设计实践中提高自身独立思考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生经过课程设计的教学环节后,可系统掌握工程建筑中岩土工程地质条件的分析评价、工程地质问题的处理方法,进行场地工程建设适宜性评价;掌握工程勘察的基本理论与各种实用方法。在毕业设计或论文中,能充分应用本课程知识完成实际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毕业后从事实际工程项目时,能很快熟悉工作方法,完成相应的工程地质工作,提出合格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二、课程设计时间 本课程设计安排在学生学完《岩土工程勘察》课程之后进行,学生在掌握各类工程建筑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识的基础上,才能总体把握课程设计的内容。一般定在教学日历的最后一周半进行课程设计的教学工作。 三、主要内容 侧重于工业与民用建筑岩土工程勘察实践,使学生掌握该类型岩土工程勘察

岩土工程勘察土石比勘探合同样本[详细]

岩土工程勘察合同 [土石比勘探]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合同编号: (由勘察人编填) 勘察证书等级: 发包人: (以下简称甲方)勘察人: (以下简称乙方)签订日期: 201 年月日

甲方委托乙方承担地块挖方区域的土石比勘探任务.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岩土工程勘察规范》及国家有关法规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勘察质量,经甲方、乙方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规模、特征: 总用地面积: 亩; 1.2工程勘察任务委托文号、日期: 2019年月日 1.3工程勘察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按照现行勘察规范和预算定额执行 1.4勘察方式地质调查、地质断面测绘、槽、井探及机械钻探相结合. 第二条:甲方应及时向乙方提供下列文件资料,并对其准确性、可靠性负责. 2.1提供本工程批准文件(复印件),以及用地(附红线范围)、施工、勘察许可等批许(复印件). 2.2提供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技术要求和工作范围的1:100~1:1000地形地貌地物图(至少是电子文件). 2.3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已有的技术资料及工程所需的坐标与标高资料(至少是电子文件). 2.4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地下已有埋藏物的资料(如电力、电讯电缆、各种管道、人防设施、洞室等)及具体位置分布图(至少是电子文件). 2.5提供勘察工作范围内实时的挖、填方土石方测量、且不大于10米边长的、每个角点带高程坐标数据的正方格网图(至少是电子文件). 2.6甲方不能提供上述资料,由乙方收集的,甲方需向乙方支付相应费用. 第三条:乙方向甲方提交勘探成果资料并对其质量负责. 土石比及其岩土强度相对于整个场地,是相对而言的概率和概念,其具有不绝对性,只有在正常和约定的多种勘察手段和方式下,进行实地的勘探勘测,以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报告编号: 2017-10) 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二O一七年一月 实验学校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勘察阶段:详细勘察 工程编号: 2017-10 建设单位: 项目负责人: 报告编制: 校对: 审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察公司 勘察日期: 2017年1月

目录 第一部分文字报告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 1、1 拟建工程概况 1 1、2 勘察目的、任务要求与依据 1 1、3 勘察工作方法及勘察工作完成情况 2 2、场地环境与工程地质条件 3 2、1 地形地貌、气象 3 2、2 邻近建(构)筑物、管线情况与施工临时荷载 3 2、3 区域地质概况 3 2、4 岩土的构成与特性 4 2、5 不良地质作用 5 2、6 不良地质条件与特殊性岩土 5 2、7 水文地质条件 5 3、拟建场地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 5 3、1 场地稳定性与适宜性评价 5 3、2 环境介质腐蚀性评价 6 3、3 岩土层物理力学指标分析评价与岩土设计参数 6 3、4 地基基础工程分析与评价9 3、5 基坑工程分析与评价10 4、结论与建议10 5、说明11 第二部分图表 1、图例1页 2、地基土物物理力学性质统计表1页 3、(综合)固结试验成果图1页 4、建筑物总平面布置图、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

页 5、工程地质剖面图3页 目录 6、钻孔柱状图8页 7、(分层)土工试验成果总表2页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工程与勘察工作概况 1、1 工程概况 委托单位:中兴建安公司 勘察单位:山东泰山地质勘查公司 地理位置:拟建场地位于枣庄市峄城区,交通便利。 拟建工程特性:拟建工程为办公楼1栋,宿舍1栋,餐厅1栋,总建筑面积***m2,建筑物主要特征见下表1、1。 具体建筑物的尺寸、层数及平面布置详见《建筑物与勘探点平面位置图》。 勘察等级: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属二级场地,二级地基,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丙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与依据 1.2.1 勘察的目的、任务要求 本次勘察为详细勘察,勘察的目的就是提出岩土工程地质资料与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地基做出工程地质、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岩土利用、整治与改造的方案提出建议。主要任务有: ⑴查明建筑范围内各岩土层的年代、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提供各岩土层的物理力学参数。 ⑵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发展趋势与危害程度。 ⑶查明不良地质的特征与分布。 ⑷查明特殊性岩土的分布范围与危害程度。 ⑸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其变化幅度。查明各含水层的水力联系、补给、径流条件及土层的渗透系数。调查场地周边地表水汇集、排泄及地下管网渗漏情况。 ⑹调查施工临时荷载(材料、设备等)的要求,调查邻近建(构)筑物、各类管

岩土工程勘察

名词解释 1岩土工程:以工程地质学、土力学、岩体力学和基础工程学为理论基础,以解决在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与岩体和土体有关的工程技术问题,是一门地质与工程紧密结合的学科。 2不良地质现象:是对工程建设不利或有不良影响的动力地质现象,泛指地球外动力作用为主引起的各种地质现象。 3工程的安全等级:工程的安全等级是根据由于工程岩土体或结构失稳破坏、导致建筑物破坏,而造成生命财产损失、社会影响及修复可能性等后果严重性来划分的。4场地复杂程度:由建筑抗震稳定性,不良地质现象发育情况,地质环境破坏程度和地形地貌条件四个条件衡量的,也划分为三个等级. 5工程地质测绘: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进行现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与其他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 6标志层:指岩性、岩相、层位和厚度都较稳定,且颜色、成分和结构等具特征标志,地面出露又较好的岩土层 7岩心采取率:指钻探取出的完整岩心加上破碎岩石的总长度与本回次进尺的百分比。 8岩石质量指标(RQD):指在取出的岩心中只选取长度大于10cm的柱状岩心长度与本回次进尺长度的百分比 9钻孔柱状图:是钻孔观测与编录的图形化,将每一钻孔内岩土层情况按一定的比例尺编制成柱状图,并作简明的描述。 10地球物理勘探:是用专门的仪器来探测各种地质体物理场的分布情况,对其数据及绘制的曲线进行分析解释,从而划分地层,判定地质构造,水文地质条件及各种不良地质现象的一种勘探方法。 11地震勘探:通过人工激发的地震波在地壳内传播的特点来探查地质体的一种物探方法。 12土体原位测试:一般指在岩土工程勘察现场,在不扰动或基本不扰动土层的情况下对土层进行测试,以获得所测土层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及划分土层的一种土工勘测技术。 13静力触探试验:是把具有一定规格的圆锥形探头借助机械匀速压入土中,以测定探头阻力等参数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14动力触探试验:是利用一定的锤击动能,将一定规格的探头打入土中,根据每打入土中一定深度的锤击数来判定土的性质,并对土进行粗略的力学分层的一种原位测试方法 15十字板剪切试验:是用插入软粘土中的十字板头,以一定的速率旋转,在土层中形成圆柱形破坏面,测出土的抵抗力矩,然后换算成土的抗剪强度 16旁压试验:是岩土工程勘察中的一种常用的原位测试技术,实质上是一种利用钻孔作的原位横向载荷试验。 17岩体原位测试:是在现场制备试件模拟工程作用对岩体施加外荷载,进而求取岩体力学参数的试验方法,是岩土工程勘察的重要手段之一。 18钻孔变形法:利用钻孔膨胀计或压力计对孔壁施加径向水压力,测记各级压力下钻孔径向变形(U)。按弹性力学中厚壁筒理论可以求得岩体的变形模量。 19水压致裂法:是利用橡胶栓塞封堵一段钻孔,然后通过水泵将高压水压入其中,使孔壁岩体产生拉破裂。

正规勘察报告顺序

石柱县三河乡卫生院住院楼工程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直接详勘) 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二O 一O年十二月

石柱县三河乡卫生院住院楼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直接详勘) 董事长:范胜利(高工) 总工程师:王时龙(高工) 审核:陈彬彬(注册岩土师) 项目负责:黄代忠(工程师) 报告编写:姚永贵(助工) 黄代忠(工程师) 提交报告单位:中铁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提交报告日期:2010年12月13日

勘察报告内审意见书

目录 1 前言 (1) 2 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4) 2.1 自然地理与气象水文 (4) 2.2 地形地貌 (4) 2.3 地质构造 (4) 2.4 地层岩性 (5) 2.5 水文地质条件 (6) 2.6 不良地质作用与地质灾害 (6) 3 岩土物理力学特征 (6) 3.1 岩土物理力学性质评价 (6) 3.2 岩土参数的选用 (7) 4 场地稳定性评价 (8) 4.1 地震效应评价 (8) 4.2基坑开挖对相邻构筑物的影响评价 (9) 4.3 场地稳定性与建筑适宜性 (9) 5 地基评价 (9) 5.1 地基均匀性评价 (9) 5.2 地下水对地基基础的影响 (10) 5.3 基础持力层选择 (10) 5.4 基础形式建议 (10) 6 结论与建议 (11) 附表 附表1 勘探点数据一览表1张附表2 勘探点测量成果表1张 附图 1. 勘探点平面布置图1:500 1张 2. 工程地质剖面图1:200 4张 3. 钻孔柱状图1:100 4张 4. 动力触探试验曲线图1:30 6张 附件 1. 岩石试验报告1份 2. 岩土工程勘察任务委托书1份 3. 岩土工程勘察纲要1份 4.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1份 5. 勘察报告内审意见书1份5. 建设工程勘察外业见证报告3份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二)》[示范文本]

建设工程勘察合同(二)(示范文本) GF-2000-0204 [岩土工程设计、治理、监测] 工程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承包人编填) 勘察证书等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签订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工商行政管理局监制 发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承包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发包人委托承包人承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经发包人、承包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工程名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工程地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工程立项批准文件号、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岩土工程任务委托文号、日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工程规模、特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岩土工程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承接方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8预订的岩土工程工作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三河县某中学教学楼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前言 1.1 工程概况 国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甲方)拟在三河县某中学兴建教学楼。该项目由廊坊市××建筑设计院设计,委托我院对其进行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拟建工程由主楼组成。 根据国标《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岩土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场地等级为二级,地基等级为二级,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地基基础设计等级为乙级。 1.2 勘察目的及要求 根据设计单位提出的“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本次勘察目的及要求如下:1、查明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地层结构、持力层和下卧层的工程特性、土的应力历史和地下水条件以及不良地质作用等。 2、提供满足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确定地基承载力,预测地基变形性状。 3、提出地基基础、基槽支护、工程降水和地基处理设计与施工方案的建议。 4、提出对建筑物有影响的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方案建议。 5、对于抗震设计防烈度等于或大于6度的场地,进行场地与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查明建筑范围内岩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7、对需进行沉降计算的建筑物,提供地基变形计算参数,预测建筑物的变性特征。 8、查明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 9、判定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

10、钻孔布置原则上沿建筑物周边和建筑物主要控制线布置,最大孔距≤24米,当相邻两孔所揭露的持力层层面高差大于2米或土层性质变化较大,或存在较多孤石分布的情况时,应及时与设计院联系,共商是否适当加密勘查点示意。 11、在本工程部位应提出抗浮设计水位。 12、勘查报告应交由勘察审查所审查。 1.3 勘察依据 设计单位提出的“勘探点布置图”及“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01);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 50007-2002); 《建筑基槽技术规程》(JGJ120-99);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1.4 勘察工作量布置及完成情况 本次岩土工程勘察工作量是根据建设方及设计单位提供的“总平面规划图”、“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结合拟建建筑物规模及对场地岩土勘察的初步分析,参照现行规程、规范及邻近场地地质资料确定。 本次勘察按桩基勘察进行,勘探点按拟建物轮廓线及角点共布置钻孔10个(编号ZK1~ZK10),沿边线外10m处布置基槽钻孔12个(编号JK1~JK12),钻孔勘探点间距10~20m,勘探孔深39.0~41.0m(一般性钻孔进入强风化岩不小于10m,控制性钻孔进入中风化岩1~2m);基槽孔勘探点间距10~20m,勘探孔深大于20m,勘探深度均满足规范要求。 我院于2011年3月23日进场施工,至4月9日完成外业工作;在钻探过程中发现局部地段可作为桩基持力层的强风化砂岩的层面起伏较大(层面坡度>10%),

岩土工程勘察汇总版

绪论岩土工程勘察的目的和任务:基本任务是按照建筑物或构筑物不同勘察阶段的要求,为工程的设计,施工以及岩土体治理加固、开挖支护和降水等工程提供地质资料和必要的技术参数,对有关的岩土工程问题做出论证和评价。其任务为:(1)查明建筑场地的工程地质 条件,指出场地内不良地质作用发育情况及其对工程建设的影响,对场地稳定性和适宜性作出评价。(2)查明工程范围内岩土体的分布。性状和地下水活动条件,提供设计、施工和整理所需的地质资料和岩土技术参数。(3)分析研究与工程建设有关的的岩土工程工程问题,并做出确切的评价结论。(4)对场地内建筑总平面布置、各类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加固处理、不良地质作用整治等具体方案做出论证和建议。(5)预测工程施工和运行过程中对地质环境和周围建筑物的影响,并提出保护措施的建议。基本特点是在研究岩土工程问题时,必须考虑他们与工程建设的关系及相互影响,预测工程建设活动与地质环境间可能产生的工程地质作用的性质和规模及将来发展的趋势。 第一章简述工程地质条件的概念及各要素的内涵。工程地质条件是指与工程建筑有关的地址要素的综合,包括地形地貌、岩土类型及其工程地质性质、地质结构与地应力、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地质作用以及天然建筑材料等六要素。 岩土工程分析思路(1)分析工程建筑物与工程地质条件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影响因素,作用机制与过程,作出定性评价。(2)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利用各种参数和计算公式进行计算,作出定量评价。(3)明确两者之间作用的强度或岩土工程问题的严重程度、发生发展的进程,并预测工程施工过程中和造成以后这种作用的影响,作出确切结论和评价,提供设计和施工时参考,共同制定防治措施方案,以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消除对周围环境的危害。 岩土工程勘察的方法: 1 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2 勘察与取样 3 原位测试和室内实验 4 现场检验与监测 5 勘察资料室内整理。 岩土勘察阶段是如何划分的各阶段采用的勘察方法有何不同?(1),可行性研究勘察 阶段:主要是通过搜集、分析已有资料,进行现场踏勘、工程地质测绘和少量勘查工作。(2) 初步勘查阶段:在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场地内建筑地段的稳定性作出工程评价。(3)详细 勘察阶段:对岩土工程设计,岩土体处理和加固,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工程进行计算和评价。 (4)施工勘察阶段:主要检验与监测工作、施工超前地质报告,施工和运行过程中突发岩土工程问题勘察。 第二章 工程地质测绘研究的内容有哪些? 是运用地质,工程地质理论,对与工程建设有关的各种地质现象和作用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初步查明拟建场地或各建筑地段的工程地质条件,将工程地质条件诸要素采用不同 的颜色符号,按照精度要求标绘在一定比例尺的地形图上,并结合勘探,测试和其他的勘察工作的资料,编制成工程地质图,作为岩土工程的重要成果提供给建筑物规划设计和施工部门使用。 .简述工程地质测绘范围比例尺和精度之间的关系?在工程地质测绘与调查之前,必须先确定范围,选择合理的比例尺。这是保证测绘精度的基础。比例尺越大精度越高。 .简述工程地质测绘法及其特点? 方法:(1)综合性测绘(2)专门性测绘 特点:(1)工程地质测绘对地质现象和作用的研究,应围绕建筑物的要求进行。(2)工 程地质测绘要求精度高。(3)为了满足工程设计和施工的要求,工程地质测绘经常采用大比例尺专门性测绘。 第三章: 1. 简述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其特点? 任务:首先是全面确切的查明地壳表层与建筑物相互作用的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

工程报告(含封面)详解

增财审[2016]W482号 工程 结算评审报告 审核单位: 审核日期:二○一六年十一月九日

附件1 工程 结算评审报告 评审机构名称: 委托评审时间:2016年9月13日 委托评审文号: 项目评审起止时间:2016年9月13日-2016年11 月 9日评审报告时间:2016年11月9日

目录 1、工程评审确认表 (1) 2、基本情况表 (2) 3、基本建设工程预(概)算、决(结)算评审情况明细表 (3) 4、评审情况摘要、结论与建议 (4) 5、评审报告 (5) 6、工程结算审核书 (6) 7、工程评审会签表 (7) 8、工程评审现场勘察备忘录 (8) 9、工程评审对数备忘录 (9) 10、工程复核情况记录表 (10) 11、工程复核反馈情况记录表 (11) 12、工程审定情况记录表 (12) 13、工程审定反馈情况记录表 (13) 14、工程结算书 (14) 15、工程量对比表 (15) 16、工程量计算表 (16)

工程 结算评审报告 增城区财政局: 我司2016年9月13日接受贵单位委托,对工程结算进行评审。我司于2016年10月28日完成评审,现将评审结果报告如下: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名称:工程 2、工程地点: 3、建设单位: 4、工程内容: 二、评审原则 1、本工程实施综合单价包干,招标范围为施工图中所有工程项目及工作内容。在施工期内,除已经审核确认的设计变更及图纸内容以外的现场签证外,投标书内有的项目或类似的项目,按投标书内的项目的单价,按照实际计算工程量;如投标书内没有的项目,按招标文件和本合同相应条款规定的要求计算单价和工程量,报监理工程师和发包人审核。设计、监理、建设单位的审核意见仅作为投资控制的参考,不作为工程结算的依据,具体结算价格以增城区财政局审批结果为准。 三、评审依据 1、依据设计的工程竣工图纸图纸编号有:WL-01 2、SM-01~02,ZP-01 PM-01~13,WZ-01~03,SY-01~04 FQ-01

地质勘察工程合同协议书范本

(地方名称)建设工程勘察合同 工程名称: 工程地点: 合同编号: 勘察证书等级: 发包人: 勘察人: 签订日期: (地方名称)勘察设计协会监制

发包人: 勘察人: 发包人委托勘察人承担项目详勘工程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地方)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设工程勘察设计市场管理规定》及国家有关法律规定,结合本工程的具体情况,为明确责任,协作配合,确保工程勘察质量,经发包人、勘察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共同遵守。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 1.2 工程建设地点: 1.3 工程规模、热证: 1.4 工程勘察任务委托文号、日期: 1.5 工程勘察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 本合同工程包括永久工程、临时工程等建构筑的地质条件详细勘察和对桩超前钻勘察。 1、详细勘察阶段应按每个单体建筑物或建筑群提出详细的岩土资料和设计、施工所需的岩土参数;对建筑物、构筑物地基做出岩土工程评价,并对地基类型、基础形式、地基处理、基坑支护、工程降水和不良地质作用的防治等提出建议。主要应进行的工作有: 1) 按国家及当地现行规范及设计要求进行详细阶段工程地质勘察,由 设计方布置勘察钻孔个。其中控制性孔位置和数量应根据规范要求

由现场确定,控制性钻孔占总钻孔个,一般性钻孔个(以设计院最终勘察任务书为准)。 2) 钻孔深度要求:根据现场实际情况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9、《高层建筑岩土工程勘察规程》JGJ 72-2004以及所在地方规定的要求。对于岩质地基,勘探线和勘探点的布置,勘探孔的深度,应根据地质构造、岩体特性、风化情况等,按地方标准或当地经验确定,控制性勘探孔进入连续稳定中风化岩层不小于10 米(或进入微风化8米);一般性勘探孔进入连续稳定中风化岩层不小于 6 米(或进入微风化5米);对于土质地基,应符合《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9的相关规定(以设计院最终勘察任务书为准)。 3) 查明地质构造、地层结构、岩土工程特性。 4) 查明场地不良地质作用的成因、分布、规模、发展趋势,并对场地的稳定性做出评价。 5) 对抗震设防烈度等于或大于 6 度的场地,应对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 应做出综合评价。 6) 查明地下水状况(埋藏条件、渗透性及水位变化幅度等)及对钢筋、混凝土及钢结构侵蚀性判定。 7) 高层建筑勘察时,应对可能采取的地基基础类型、基坑开挖与支护、 工程降水方案进行初步分析评价。 8) 查明地震基本烈度、场地土类型及建筑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9) 提供建筑物基础选型的建议及依据。 10) 此建筑场地附近有溶洞出现,故在桩基础施工图完成后进行一桩一孔或大桩多孔的补勘验证。 2、地质勘察的其他要求: 1) 勘探线应垂直地貌单元、地质构造和地层界线布置。 2) 每个地貌单元均应布置勘探点,在地貌单元交接部位和地层变化较大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6529

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初步勘察阶段) 一、工程概况 受中国石化销售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的委托,我院对拟建的陈山油库山北扩建工程进行初勘阶段的岩土工程勘察。 本工程由中德工程设计有限公司设计,拟建建(构)筑物的勘探点位置图和勘察技术要求由设计单位提供。 拟建建(构)筑物平面特征详见勘探点平面布置图(编号: 1),有关拟建建筑物性质见下表。 拟建建(构)筑物性质一览表表:1 依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本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一级,场地和地基等级均为中等复杂程度,综合确定本工程的勘察等级为甲级。2.勘察执行的主要技术标准、勘察目的、工作方法及完成的工作量 2.1勘察执行的主要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依据下列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2009年版);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 《土工试验方法标准》(GB/T50123-1999); 《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2008) 《石油化工建(构)筑物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453-2008)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岩土工程勘察安全规范》(GB50585-2010); 《地基动力特性测试规范》(GB/T 50269-97); 浙江省工程建设规范: 《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B33/T 1065-2009)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33/1001-2003)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2008); 《浅层地震勘查技术规范》(DZ/T0170-1999)。 2.2勘察目的 本次勘察为初步勘察,其目的是为地基基础设计,地基处理和地基施工方案提供初步的岩土工程地质资料,并做出分析评价与建议。 ⑴、初步查明建筑物地基压缩层计算深度范围内土层的构成、成因、分布、特征及其物理力学性质。 ⑵、初步查明场地内暗浜、墓穴、地下洞室、地下障碍物等不良地质现象的分布范围、埋深。 ⑶、对场地20m深度范围内饱和砂质粉土和砂土进行液化判别,并对场地地震效应作出评价,划分场地土类型和判定建筑的场地类别,提供抗震设计有关参数。

岩土工程勘察基本知识

第二篇岩土工程勘察 第7章岩土工程勘察基本知识 7.1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任务 岩土工程是土木工程中涉及岩石、土的利用、处理或改良的科学技术。它是以土力学、岩体力学、工程地质学、基础工程学、弹塑性力学和结构力学等为基础理论,并将其直接应用于解决和处理各项土木工程中土或岩石的调查研究、利用、整治或改造的一门技术科学,是土木工程的一个分支。 根据我国近二十年来推行岩土工程体制的实践总结,岩土工程包括岩土工程勘察、岩土工程设计、岩土工程治理、岩土工程检验和监测、岩土工程监理等,涉及工程建设的全过程。 岩土工程勘察是指根据建设工程的要求,查明、分析、评价建设场地的地质、环境特征和岩土工程条件,编制勘察文件的活动。

7.2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程序 岩土工程勘察的基本程序(即主要工作环节)可分为 ①编制勘察纲要、 ②工程地质测绘和调查、 ③勘探和取样、 ④岩土测试、 ⑤岩土工程分析评价和成果报告的编制等。

7.3 岩土工程勘察的分级 一个岩土工程勘察项目可根据其工程的重要性、场地的复杂程度和地基的复杂程度等三方面因素进行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反映该勘察项目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因而是勘察工程管理、确定勘察工作量和技术要求的重要依据。 根据标准《岩土工程勘察规》(GB50021—2001),岩土工程勘察等级的划分步骤是先将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等级和地基等级各分为三级,然后根据三者的不同组合确定岩土工程勘察等级。 岩土工程勘察等级分为三级,具体分级方法和步骤如下。 1)工程重要性等级划分 根据工程的规模和特征以及由于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可分为三个工程重要性等级: ①一级工程:重要工程,后果很严重; ②二级工程:一般工程,后果严重; ③三级工程:次要工程,后果不严重。 对于工程重要性,由于涉及各个行业,涉及房屋建筑、地下洞室、线路、电厂及其他工业建筑、废弃物处理工程等,很难做出具体划分标准,上述划分标准仅是比较原则的规定。以住宅和一般公用建筑为例,30层以上的可定为一级,7~30层的可定为二级,6层及6层以下的可定为三级。应注意这一工程重要性划分标准与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GB50007—2002)中地基基础设计等级的划分略有差别。

岩土工程勘察合同书样本--范本.doc

岩土工程勘察合同书样本 工程名称:_________ 工程地点:_________ 合同编号:_________(由承包人编填) 勘察证书等级:_________ 发包人:_________ 承包人:_________ 发包人委托承包人承担_________工程项目的岩土工程任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及国家有关法规,经发包人、承包人协商一致签订本合同。 第一条工程概况 1.1 工程名称:_________

1.2 工程地点:_________ 1.3 工程立项批准文件号、日期:_________ 1.4岩土工程任务委托文号、日期: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 1.5 工程规模、特征:_________ 1.6 岩土工程任务(内容)与技术要求:_________ 1.7 承接方式:_________ 1.8 预计的岩土工程工作量:_________ 第二条发包人向承包人提供的有关资料文件 第三条承包人应向发包人交付的报告、成果、文件 第四条工期 本岩土工程自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开工至_________年_________月_________日完工,工期为_________天。由于发包人或

承包人的原因,未能按期开工、完工或交付成果资料时,按本合同第八条规定执行。 第五条收费标准及支付方式 5.1 本岩土工程收费按国家规定的现行收费标准_________计取;或以“预算包干”、“中标价加签证”、“实际完成工作量结算”等方式计取收费。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中没有规定的收费项目,由发包人、承包人另行议定。 5.2 本岩土工程费总额为_________元(大写_________),合同生效后3天内,发包人应向承包人支付预算工程费总额的20%,计_________元作为定金(本合同履行后,定金抵作工程费)。 5.3 本合同生效后,发包人按下表约定分_________次向承包人预付(或支付)工程费,发包人不按时向承包人拨付工程费,从应拨付之日起承担应拨付工程费的滞纳金。 第六条变更及工程费的调整 6.1 本岩土工程进行中,发包人对工程内容与技术要求提出变更,发包人应在变更前_________天向承包人发出书面变更通知,否则承包人有权拒绝变更;承包人接通知后于_________天内,提出变更方案的文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内容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内容 要依据。在保证外业和实验资料准确可靠的基础上,文字报告和有关图表应按合理的程序编制。要重视现场编、原测试和实验资料检查校核,使之相互吻合,相互印证。地基岩土分层是一个重要环节,要根据岩土地质时代、土的成因类型、岩土性质、状态、岩石风化程度和物理力学特征合理划分。岩土的工程力学性质是根据原测试和实验资料的数理统计值综合判定。报告要充分搜集利用相关的工程地质资料,做到内容齐全,论据充足,重点突出,正确评价建筑场地条件、地基岩土条件和特殊问题,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合理适用的建议。 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图表编制程序岩土分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是工程地质勘察的最终成果,是建筑地基基础设计和施工的重要依据。报告是否正确反映工程地质条件和岩土工程特点,关系到工程设计和建筑施工能否安全可靠、措施得当、经济合理。当然,不同的工程项目,不同的勘察阶段,报告反映的内容和侧重有所不同;有关规范、规程对报告的编写也有相应的要求。下面着重谈一谈有关工业与民用建筑的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且侧重于详细勘察阶段。 1、报告的编制程序 一项勘察任务在完成现场放点、测量、钻探、取样、原测试、现场地质编和实验室测试等前期工作的基础上,即转入资料整理工作,并着手编写勘察报告。岩土工程勘察报告编写工作应遵循一定的程序,才能

前后照应,顺当进行。不然的话,常会出现现场编与实验资料的盾、图表间的盾、文图间的盾,改动起来费时费力,影响效率,影响质量。 通常的编制程序是: (1)外业和实验资料的汇集、检查和统计。此项工作应于外业结束后即进行。首先应检查各项资料是否齐全,特别是实验资料是否出全,同时可编制测量成果表、勘察工作量统计表和勘探点(钻孔)平面置图。 (2)对照原测试和土工试验资料,校正现场地质编。这是一项很重要的工作,但往往被忽视,从而出现野外定名与实验资料相盾,鉴定砂土的状态与原测试和实验资料相盾。例如:野外定名为粘土的,实验出来的塑性指数却17;野外定名为细砂的,实验资料为中砂,其0.25~0.5mm颗粒含量百分比达50%以上;野外定为可塑状态粘性土的,实验出来的液性指数却0;野外定为稍密状态的砂性土,标准贯入击数却10击;野外定为淤泥或淤泥质土的,实验出的孔隙比却1;野外定为硬塑粘性土的,标贯击数却18击……产生诸如此类的盾,或由于野外分层深度和定名不准确,或试验资料不准确,应找出原因,并修改校正,使野外对岩土的定名及状态鉴定与实验资料和原测试数据相吻合。 (3)编绘钻孔工程地质综合柱状图。 (4)划分岩土地质层,编制分层统计表,进行数理统计。地基岩土的分层恰当与否,直接关系到评价的正确性和准确性。因此,此项工作必须按地质年代、成因类型、岩性、状态、风化程度、物理力学特征来综合考虑,正确地划分一个单元的岩土层。然后编制分层统计表,包括各岩土层的分布状态和埋藏条件统计表,以及原测试和实验测试的物

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岩土工程勘察分析 摘要:水文地质问题在地质勘察中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本文首先分析水文地质的勘察要求,随后说明了地下水引起的岩土工程危害,最后以具体工程为例,论述了岩土工程中水文勘察的具体内容。关键词:岩土工程勘察水文地质 abstract: the problem of hydrogeology plays a role can not be ignored in geological exploration. this paper analysis on hydrogeological investigation requirements, then illustrates the geotechnical hazards caused by groundwater, the specific project as an example, discusses the concrete content of hydrologic survey in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keywords: geotechnical engineering, surveying, hydrology geology 中图分类号:p641.7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工程概况 广州市城市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受广州市建城房地产有限公司 委托,对其拟建的广州珠光路综合楼场地进行详细岩土工程勘察,目的主要是查明场地内岩土层的分布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查明不良地质现象的发育分布状况,查明地下水类型、埋藏条件、透水层的渗透性及地下水的腐蚀性情况,以及地下水对基础施工、基坑开挖的影响,并提出预防措施;对场地和地基的稳定性及地基岩土的承载力作出评价,为基础、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提供适用、可靠

地质勘察招投标文件

广播电视集团 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地质勘察招标文件 招标编号:NBGD2009--21号 招标人:广播电视集团 二零零九年八月

目录 第一部分投标须知 第二部分合同的订立与主要条款 第三部分地质勘查技术标准与质量要求第四部分廉政保证书 第五部分附件

第一部分投标须知 投标须知前附表 序号容说明与要求 1 工程名称影视创作基地工程 2 合同名称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地质勘察委托合同 3 合同编号69440902 4 招标人广播电视集团 5 工程建设地点余市四明山镇大山村 6 招标围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地质勘察 7 计划工期25日历天 8 招标式邀请招标 9 ★投标人资格工程地质勘察专业类岩土工程乙级及以上且满足在余市开展业务的前置条件 10 现场考察时间:8月17日08:30 地点:市开明街4号广电大厦集合,统一组织 联系人:唐云飞: 11 标前会议8月19日17:30分前以传真形式解答 12 ★投标文件有效期投标截止时间起30日历日 13 ★投标保证金人民币壹万圆(10000.00)[只接收汇票、本地转帐支票和密封现金] 收取时间:2009年8月21日15:15(请勿提前直接电汇或转帐) 开户名称:广播电视集团 开户行:银行营业部 账号: 14 投标文件份数正本1份、副本5份 15 投标文件的递交地点:市开明街4号广电大厦二楼会议室 16 投标截止时间2009 年8 月21日15:00 分

17 开标时间地点地点:市开明街4号广电大厦二楼会议室时间:2009 年8 月21 日15:15 分 18 评标标准及法采用综合评分法,按《评分标准》对各投标单位进行打分,依各投标单位的总得分进行排名,排名第一的企业成为中标单位。 19 合同签订中标人收到中标通知书后5天 2、总则 2.1工程概况 2.1.1工程名称:影视创作基地工程 2.1.2合同名称: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地质勘察委托合同 2.1.3合同编号:69440902 2.1.4招标人:广播电视集团,该工程建设单位为广播电视发射中心,广电集团为该单位主管部门,负责组织该项目的招标。 2.1.5建设地点:位于余市四明山镇大山村,海拔860米,距离余市区约40公里,距离奉化市区约45公里。 2.1.6工程规模:占地143229.45平米,新建接待主楼等建筑9446平米。其中,接待主楼6416平米,餐厅1570平米,会议中心940平米,员工宿舍500平米,门卫20平米。 2.1.7招标围:影视创作基地工程建筑项目围所有工程项目地质勘察(详见所附光盘图示)的地质详勘。 ★2.1.8质量标准:符合有关地质勘察技术规、标准、规程的要求,

岩土工程勘察报告范文

目录 1 勘察工作概述 (2) 1.1工程概况 (2) 1.2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2) 1.3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2) 1.4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2) 1.5勘察工作方法及完成工作量 (4) 1.5.1勘探点布置原则 (3) 1.5.2勘探点的数量与深度 (3) 1.5.3完成工作量 (3) 2 场地岩土工程条件 (5) 2.1地形、地貌及周围环境 (5) 2.2地层分布及岩土性质 (4) 3 地震效应 (11) 3.1抗震设防烈度、抗震设防类别 (11) 3.2建筑场地类别 (11) 3.3地震液化判别 (11) 3.4场地、地基与基础应采取的抗震措施 (12) 4 岩土工程分析与评价 (15) 4.1场地稳定性评价 (15) 4.2土层工程性质评价 (12) 4.3水文地质条件评价 (13) 4.3.1场地环境类型 (13) 4.3.2场地冰冻区和冰冻段分类 (13) 4.3.3地下水的腐蚀性 (13) 4.4各土层的承载力特征值、基础设计计算参数 (13) 4.5持力层与地基强度验算 (14) 4.6地基下卧层强度验算 (14) 4.7 复合地基 (19) 4.8基坑开挖与降水 (17) 5 结论 (21)

1 勘察工作概述 1.1 工程概况 我公司承担并完成了某大队篮球馆工程的岩土工程详细勘察工作。该工程位于某市某路以南,交通便利。拟建工程为1栋1层的篮球馆,荷载按每层15kPa计,基础埋深约1.5m。 1.2 岩土工程勘察阶段及等级 本工程勘察阶段为详细勘察阶段。 本工程具有以下特征: 1)根据由岩土工程问题造成工程破坏或影响正常使用的后果,该工程为一般工程,工程重要性等级为二级工程; 2)该场地抗震设防烈度为7度,场地等级为二级场地(中等复杂场地); 3)根据附近地质资料:场地岩土种类较多,不均匀,性质变化较大;地基等级为二级地基(中等复杂地基)。 根据工程重要性等级、场地复杂程度等级和地基复杂程度等级,按《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之规定,该工程岩土工程勘察等级为乙级。 1.3 勘察目的、任务及要求 本次勘察的主要目的是为设计、施工提供详细可靠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及有关参数。依据委托书,结合现行规范有关规定,确定本次岩土工程勘察的主要任务及要求如下: 1)查明场地范围内土层的类型、深度、分布及工程特性,分析和评价地基的稳定性、均匀性和承载力; 2)提供各层土的物理力学性质指标,提供地基土的承载力特征值; 3)查明不良地质作用的类型、成因、分布范围及危害程度,并提出整治方案建议。 4)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提供地下水位及变化幅度,判定地下水对建筑材料的腐蚀性;5)进行场地和地基的地震效应评价; 6)根据岩土工程条件,结合拟建建筑物特点,对地基基础方案做出评价。 为完成上述勘察任务及要求,主要提供以下指标: 地基土的比重、含水量、重度、孔隙比、饱和度、液限、塑限、塑性指数、液性指数、压缩系数、压缩模量、粘聚力、内摩擦角、标准贯入试验锤击数及静力触探试验指标、承载力特征值、桩极限侧阻力和端阻力标准值等。 1.4 勘察执行的规范、标准 本次勘察根据《岩土工程勘察委托书》之要求,主要执行下列规范和标准: 1、《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 50021—2001)及局部修订条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