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台湾青春电影的成功

浅析台湾青春电影的成功
浅析台湾青春电影的成功

浅析台湾青春电影的成功

衣妍昆 08220726

中文摘要

21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电影逐渐成为台湾电影的一大标志。2000年的影片《蓝色大门》取得成功之后,衍生了一大批题材类型相似的影片,如初期《盛夏光年》、《九降风》再到08年以来的《海角七号》、《艋舺》、《翻滚吧阿信》、《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些影片在表演风格和艺术特征上大相径庭,并在电影市场上取得了醒目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救了台湾电影萎靡的市场现状。

在本文中,首先论述了台湾青春电影发展的背景与历程。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台湾青春电影的风格特征。从地域特征、叙事主题和镜头语言三小部分进行分述的。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的是台湾青春电影取得票房成功的因素。主要是从市场、类型特征和宣传手段三个论点进行论述。

第四部分是分析大陆电影产业应学习台湾青春电影取得成功的那些因素。

第五部分是对台湾青春电影从现状前景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

前言

2012年的情人节档期,来自台湾钮承泽导演的《Love》横扫《我愿意》、《高海拔之恋2》、《真心话大冒险》等同期影片,在全国上映首日就斩获了4000万票房,刷新了华语片情人节单日票房纪录。而2011年的青春题材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自8月19日在台湾上映截至8月27日,全台湾票房总数杀破了2.2亿新台币,台湾新兴导演林育贤的《翻滚吧!阿信》创下超过6000万新台币(约合1319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2011年,台湾电影传达的全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青春电影在台湾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就连杨德昌都说,台湾只有两类电影—青春片和非青春片。何为青春电影?本文认为青春电影一般是讲述主人公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或校园生活所发生的故事电影,这类电影题材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而对台湾电影而言,近些年青春电影的盛行,是逐渐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一、台湾青春电影的发展历程

台湾将自产电影称为“国片”,即国产片之意,但此用法仅用来指1946年光复后、或1949年两岸分治后的台湾电影。青春电影一般指以青少年的成长经历或校园生活为主要内容的电影,这类电影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有的青春片甚至以独特的面貌曾引起过人们的广泛关注。[1]《北京电影学院学报》2011年3期沈小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80年代到90年代的台湾电影,无论是从制片的出产数量还是影响力度上都处于下降趋势,到1998年台湾电影生产数量可少,并且大部分均为政府出资的辅导金影片。在欧美商业片的挤压下,20世纪90年代后,台湾本土电影市场一片低迷,因为缺少观看的受众,没有了票房的支持,台湾电影工业似乎陷入窒息的窘境,台湾电影工业的冬天格外寒冷。2001年,就连台湾影评人王清华都承认,“台湾电影市场却看不到新的希望,反而是以怵目惊心的数字持续向下坠落,而且不知伊于胡底”。20世纪初的台湾本土电影基本已经成为了电影市场的弃儿,已无立足之地。

进入21世纪,台湾电影在总体上依旧延续了20 世纪九十年代的低迷状态,然而,青春电影却在这种低迷的状态下依旧保持着一丝活力,2002 年,一部《蓝色大门》引发了台湾对青春电影关注的热潮,被称为是台湾“新青春电影”的开端,这部只有89分钟时长的清新小电影,受到了青年人的热烈追捧,取得了不错的票房,引领台湾电影走出九十年代的低谷。2006年陈正道导演的影片《盛夏光年》作为转折点,台湾电影正式进入“新青春电影”时代,2008年底《海角七号》被誉为是吹响台湾电影复苏的响亮号角,让人们看到了台湾电影的希望。随着近几年《艋舺》、《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翻滚吧阿信》等陆续票房过亿,台湾电影收益开始起色,市场开始回暖,台湾本土电影有了再度兴起的希望,而台湾青春电影则慢慢成为了台湾电影的标志性影片类型。

青春之风是拯救电影市场的最好方式,例如泰国电影产业就凭借《初恋这件小事》这部青春电影在亚洲刮起一股强烈的校园清新风,为泰国电影打出另外一片天地,而青春是台湾电影的优势,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青春拯救了台湾电影,同时也让台湾电影重新焕发了生命力。

二、台湾青春电影的风格特征

1、鲜明的地域特色

不同国家不同地区产出的电影在不同的的自然环境,人文以及历史沉淀的熏陶感染下,影片自然而然会映射出这个地区的特色,各个国家不同的地域风格已经在影片风格上已经拥有了特定所指的可视性文化符号,例如美国青春题材电影标志性的拉拉队,运动衫,橄榄球队队长发达的肌肉和棱角清晰的脸庞和校园舞会成了高度商业化下产业式的产物,成为了美国青春片的标签,而日本青春题材电影则充斥着制服,单车,还有新干线,这些符号很好的体现了日本青春电影的风格特征。乍一看,台湾青春电影虽然没有美国青春电影那样浓厚的商业味道,倒是与日本青春电影有着些许相同,影片里统一的国中制服,学生时代必备的单车等。但同时,台湾电影也有着鲜明的本土特色,在乡土题材的作品中,长长的海岸线、美丽的田间小道,宁静的小渔村、皮肤黝黑的少年、道路上穿着花衬衫骑着摩托的人、等常见的视觉符号,听到台湾普通话与客家话的频繁交换使用,无论是城市题材还是本土题材,都成功地构建出一个个性鲜明、独一无二的台湾形象。

导演钮承泽指导的影片《艋舺》,花衬衫,窄脚裤的人物形象展现了上世纪80年代台湾万华地区踏入黑道的年轻人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实际是对准的是当下的台湾年轻人的普通心态的现实状态。这部影片从各个细节上最真实的还原给观众当时的样貌,庙口繁华的夜市,眼花缭乱的台湾小吃,平淡的大佬生活,人们的衣着打扮,随时随地都在展现着一个真实的台湾。而影片之所以取得巨大的成功,很大部分就是因为给观众展现的是那个年代最真

实的台湾,从而引起了观众的共鸣,引起轰动。

事实证明,并不是所有的影片都应该遵循好莱坞式的追求统一的大众的风格特征,生搬硬套的手段也不能让一个国家的影视产业重换活力,更重要的是要经过本土消化深深烙上自己地域的特色。具有明显地域特色并不会让一部电影变得狭隘,相反明显的地域特色会让影片自身更独特、并且具有有市场亲和力。

2、青春的回顾和成长的迷茫

青少年群体在面对成人世界里所规定的的角色模式与传统秩序时,有着各种各样多元反应态度。体现着年轻人所独特的锐气和生机。体现着“青年层中共通的、独特的意识及行为的类型”[2][ 日] 二关隆美《青年文化的问题》,《大阪大学人间科学纪要》第1 卷,日本大阪出版社1975 年版,第189—246 页。“当代台湾电影在成长经验这一叙事主题上的审美创造主要沿着两个方向发展,一是从个体的成长经验上升到对生与死这一具有普世意义和哲学意味的人生根本问题的思考,二是把对台湾历史的反思编码到个体成长经验的书写之中”。

[3]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7年版,第78页而台湾新电影里面对青春的表达以及对个体成长经验的反思直接影响了新世纪以后的台湾青春电影。但是21世纪以后的青春电影相比较20世纪的台湾电影在叙事主题上更注重平淡化和平面化,没有过多的和繁杂的深度折射,更倾向于对故事剧情的直接描述,成为一种纯粹的成长经验的展示。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的女孩》记录着五个男生与一个女生之间的成长故事,讲述了一段纯真的友情和懵懂的爱情,《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的成功在于对于青春细节的毫无保留,向观众展现最原始的青春,从而引起了受众的共鸣。通过观看《那些年》寻找自己已经丢失的青春,换一种说法也就是一种消费。如今,人们都在消费爱情,无论是电视节目《非诚勿扰》还是电影《失恋33天》,它们引人入胜的原因在于现实中的人无法追回自己的青春和丢失的爱情,在电影中看别人的故事来抒发自己的感慨,未尝不是一种安全的情感补偿。

台湾青春电影在叙事主题上的另一特点是大篇幅地涉及复杂而微妙的同性情感体验。可以说,在90年代以后的台湾电影已经成为了一件很普遍的现象。台湾电影在侯孝贤和杨德昌之后的八十年代末期过分看重艺术性质,进而忽视了电影的商业价值,导致了台湾电影沉醉在自己的文艺美梦中久久不愿醒来。当好莱坞电影通过高昂的制作成本、先进的电影技术占据了台湾电影大半市场时,台湾本土电影只有依靠恐怖、同性恋等小众题材来抢夺观众的眼球。但是,台湾青春电影在延续了同性感情的同时,把同性恋情用在对青少年性启蒙意识的深切思考中,无疑在青少年情感的启蒙方面涂上了重要的一笔。影片《盛夏光年》里的因为跟老师的一个约定,康正行和余守恒做了形影不离的朋友。直到有一天,康正行和新转来的女生慧嘉一起逃学到台北过夜的时候,才发现自己不喜欢女生。第二天偷偷到图书馆看有关论性别的书,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他发现自己就是爱上了余守恒。而影片《蓝色大门》中,孟克柔在缺失父爱的童年里长大,,而父亲角色的缺失使她对性别概念比其他更模糊,在女伴的交往中她也总是像男生一样包容、担当。当他渐渐长大,而张士豪的出现迫使孟克柔面对性别的问题,她开始怀疑自己到底是喜欢谁。而这也可以是十七八岁的男女爱情的迷惑与不解,并对自己的想法产生质疑与疑问。

台湾青春电影表达初恋表达感情的时候往往转变成性别认定的过程,是学会认识感情的过程。即使是同性的感情也只是对成长过程单纯的去记录去描述。台湾春电影涉及的同性情感话题实际上就是以同性恋亚文化和青春亚文化之间相互结合、逃避着难以确定的现实世界,并造成了对台湾电影中的父权神话的嘲讽和解构。而无论如何,这种身份认同与对感情的疑问仍然会展示在这些台湾青春电影之中。影片里的年轻人对于感情的迷惑于成长的恐惧,其实就是折射了年青一代成长的一种无意识的身份焦虑,对成长的一种迷茫状态。这种无意识的身份焦虑的迷茫状态正好符合了这个时代青年们的在理想与现实夹缝生存的一种生存状态。

3、丰富的镜头语言符合大众的审美选择

台湾青春影片在画面上注重的简洁和唯美,在构图上非常能打动人,台湾青春电影在镜语的选择和运用上并没有统一的美学指导思想,也不会刻意地去坚持某一种镜头语汇,因而台湾青春电影显得十分丰富。台湾青春电影的画面更直白,和观众距离更近。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中有很多唯美的构图,画面更注重意境的体现。在柯景腾与沈佳宜的分手以后,一个人跑完步躺在操场上的画面,柯景腾平躺在跑道上,身后的跑道线恰巧构成一个十字架,与张开双臂的柯景腾组成“耶稣受难图”,暗示柯景腾正在忍受着失去沈佳宜的痛苦。(图1)

(图1)

台湾青春电影在细节、画面、音乐等方面非常用心,观感很舒服。这些电影剧情简单,在细节处打动人心。在影片《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讲述勃起出国的时候,画面则是左下角是骑着摩托的柯景腾右上角是划过天空的飞机,画面简单但是却完全把故事的内容展现出来,影片传递出来的细心简单明了,同时具有表现力和感染力。(图2)

(图2)

长镜头、深焦镜头和固定镜头构成台湾青春电影的基本镜语模式,这是由影片现实主义的创作理念所决定的。巴赞说,“现实主义就表现为保持空间的同质性。”[2]2〔法」巴赞:《电影是什么?》,崔君衍译,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53页。虽然说长镜头减少了镜头的组接工作,并且拥有得天独厚的优势,画面语言非常具有生命力,在情感表达上具备高度的纪实感和现场感。但是台湾青春电影的镜头语言节奏更快、可以表达情绪,更重要的是镜头语言所承担的叙事功能、增强吸引力和感染力,也注重了镜头语言在视觉上的流畅感和愉悦感。避免了动不动长达几分钟的长镜头很容易造成的观众的审美疲劳,从而降低了影

片的耐看性。从另一个角度看,台湾“青春电影”似乎已经在摸索中找到了亲近市场的一条捷径一一通过对镜头的揣摩,讲述一个观众能看懂的、并且可以让观众产生共鸣的故事。

三、台湾青春电影票房成功的原因

1、清晰的市场定位

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我们步入一个消费社会。经济价值的观念成为我们社会里一种强烈的文化影像,使消费文化蔓延到我们生活的所有领域。根据调查结果显示,电影消费群体的年龄层次以19岁—35岁为绝对主体,在这个选择的过程中,消费者最看重的因素是影片的故事题材,其次是演员阵容。消费者对导演、口碑、制作规模、媒体评论和获奖情况的注重程度相差不大,都不及前两者。(图3)

(图3)

而台湾青春电影就是以迎合中青年为主,这个年龄段范围的人追求个性,有思想,逐渐在各个领域成为主流力量,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消费主力军,因此青少年和刚刚踏入社会的年轻人恰恰是电影市场的消费主题。符合了中产阶级趣味,而且中产阶级已经成为台湾社会最为庞大的阶级。有明确的市场定位,对于一部青春题材的电影,因为受众受限的缘故,对自身的定位很重要,比如《九降风》将影片风格定位于青春的残酷,表现的少年在面对生命变故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一系列反应,生命的脆弱和人之间的冷漠,表达对逝去青春的缅怀与祭奠,这样的残酷青春正好符合年轻人的成长迷茫,从而引起消费主体的共鸣。

2、台湾青春电影的类型化

自从《蓝色大门》在台湾取的巨大的影响之后,《蓝色大门》的模式就开始不断地被以后的电影复制与模仿。形成了现如今的影片类型。但是换一个角度来看,不断地模仿复制《蓝色大门》的成功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巩固台湾本土的电影市场、培养新的受众群体、也积累了后续拍片的资本,因为类型片的最大的优势就在于,他拥有稳定和可观的市场。

这种看似为“跟风”的模仿和复制《蓝色大门》的成功模式的行为,为十年来的台湾青春电影衍生出了《盛夏光年》、《九阵风》、《艋舺》以及最近大热的《翻滚吧阿信》、《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等诸多经典台湾青春电影,并且取得了良好的口碑与不错的票房。2011年《翻滚吧,阿信》在全台湾开出7000多万新台币(约1484.7万人民币)的亮眼成绩,九把刀执导的校园青春题材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自8月19日上映来,全台票房已破3亿元新台币。而在上世纪90年得是的台湾电影,正在被外来的的好莱坞大片与其它国家商业片挤压的没有生存的空间,1998年,台湾电影生产不到20部,2001年1-10月间,仅达11部,至2006年,台湾电影于台湾市占率则仅1.62%。就票房方面,以台北

市首轮票房为例子,台湾电影的票房收入仅有163万元,占全部台北电影票房收入不到1%,比起美国好莱坞所占台北票房的95%以上相差甚远。对比上世纪90年代的台湾电影市场,不得不承认类型化的台湾青春电影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台湾电影的“救世主”。

电影《蓝色大门》剧情模式可以归纳为如下特征:三为主人公,二男一女或者是两女一男,故事情节简单,往往彼此与彼此相互具有若有若无的感情纠结,十分注重细节刻画。主人公拥有强烈的纯粹的感情观;以主人公的成长作为结束,性别认知障碍问题悬念未决,情窦初开时的懵懂、不问对象、不理世俗功利显得分外纯粹、感人。而经过模仿改进后,台湾青春电影对感情的迷茫和萌动的状态不仅仅是用同性恋群体的生存状态和社会地位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表达,像《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青苹果般的初恋故事,男主角柯景腾的爱情轨迹,就是对青春时期感情的怀念,表述了十七八岁时那个感情最纯粹的年纪所发生的故事。表达了对初恋的美好与怀念。影片的美化程度较高,成为了另一种意义上的台湾偶像剧,但在以年轻为主的观众群体中,这种充满美化的影片确实拥有强大的票房号召力。

另一方面,台湾青春电影标榜的付出必有收获坚持必定成功的励志型主题,无论是《海角七号》还是《翻滚吧阿信》,在票房上都取得了巨大的突破。《海角七号》之所以可以成功,很大原因在于它的视角选择,主人公为了梦想展开的一系列的努力,有的让人捧腹一笑,有的让人感到淡淡的失落,但不断减持之后终于取得成功的励志故事,让人感到原来我们所做的一切努力,其实都是有意义的。这些都像是一剂强心剂,激发了社会底层小人物的心志。为每个人找到一个情绪的出口,梦想的入口。但是如果说《海角七号》的出现让台湾电影有了些许的青春气息的话,那么《翻滚吧阿信》的成功则把这种青春推向了一种极致,《翻滚吧阿信》讲述的是小时患过小儿麻痹症双脚不齐的男主角阿信,自幼喜欢体操,但17岁辍练并堕入黑道,后来经历了一系列的大悲之后迷途知返,并在后来的体操国际邀请赛上获得金牌,重新找到人生方向、获得人生价值的青春故事。

台湾青春电影中的励志型青春片通常由一个类似“任务”的事件贯穿始终,“任务”既是目标也是动力,主人公在执行这一“任务”的同时,必须要经历种种困难并一一克服,最终完成“任务”,并且最后主角都会获得升华而成熟。《海角七号》中主角阿恒被要求带领一群完全外行的人组成一支临时乐队来完成日本歌手沙滩演唱会的暖场任务。这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经历层层困难后不仅完美完成,男主角阿恒还重新感受到了爱的意义,并收获了他和友子的爱情。

台湾青春电影的类型化证明,有针对性的对影片进行分类整合统一,是提高票房的一种有效的方式。

3、大众流行文化的宣传和包装手段

不论是什么题材类型的台湾青春电影,在演员角色的选择上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外表形象姣好的男女演员,已达到在视觉的第一感觉上先征服观众的感受。其实选择年轻帅气漂亮的演员在一定程度上是借鉴台湾偶像剧的成功之处。尽管“浓厚”的偶像色彩会让在一些地方影响到故事的合理性,但是在整体看来,台湾青春电影追求唯美的画面质感,追求票房,因此借助偶像等大众流行文化来包装影片也不足为过,影片《艋舺》的男主角赵又廷阮经天,两位当红小生凭借着帅气青春的外表吸引了大批青年的目光,《九降风》的七位青年各个阳光,不过就是希望对青春的定义更为唯美,更为赏心悦目而已。

每一部成功的台湾青春电影非常重视流行音乐的作用,通常会邀请知名音乐人加盟电影配乐和主题曲,如《蓝色大门》和陈绮贞、《盛夏光年》和阿信、《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和胡夏等。流行音乐的元素融入到电影离去,也是大众流行文化对影片的包装,音乐人慢慢开始站在幕后与电影明星并肩作战,甚至也有一些影片直接邀请流行歌手担纲主演,如范逸臣主演的《海角七号》等。一方面,不仅音乐作为一个重要的辅助兀素,烘托影片的氛围,为影片增色,而且音乐人的知名度和号召力也成为了影片一个重要的商业祛码,并带动

电影原声大碟的热卖。同时又因为影片去提高音乐人本身的知名度。

在宣传方面,由于台湾青春电影多为小成本制作,启用的导演,演员大多也是新人,没有票房号召力。没有经费没有影响力的台湾青春电影在实践的道路上摸索出了一条有效的适合自身的宣传手段,利用网络等覆盖面广,见效快的特点。一方面这种宣传手段成本较低,另一方面年轻观众接触网络资源更频繁,这样有利于影片宣传和与观众进行互动。《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在宣传前期便成立了官方微博,并在上面举办了许多的活动,包括“电影海报票选”、“文案征选”、“赠票”、“小说心得征文”等,与网友进行充分互动的同时,也为影片获得了不少关注。在影片上映前半年开始在网络上到处充斥着影片的宣传片,吊足了观众的胃口,不可谓不是导演和创作人员们为了票房的用心良苦。人与人之间在互联网上的传播威力是惊人的,小规模的口碑效应引发了更大规模的口碑效应,观影人数像滚雪球一样急速猛增,最终造就了我们大家缅怀那些年一起追过的女孩的“全民初恋”效应。《海角七号》成功的关键在于它大搞口碑式营销。手段很简单,先在台湾疯狂举办试映会,有超过10000名的观众免费观看了影片,要知道台湾的常住人口只有2000万而已,就是这些看了试映的观众,看完之后四处推荐自己的朋友去看《海角七号》,最终创造了《海角七号》的票房奇迹。

四、对大陆青春电影产业发展的启示

大陆青春电影产业在经历了因这样或那样的原因被禁的历程后,逐渐在二十一世纪初回归主流体制,进入影院,努力在艺术与商业票房之间寻找平衡,但是不见起色的票房使得青春片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台湾青春电影旺盛的生命力似乎可以为中国大陆青春电影产业提供一些帮助,让大陆青春片稳定的市场和可观的票房。

首先,标志性的元素赋予电影产业独一无二的特征属性,在上文中已经提到,单车、机车、邮筒、公共电话亭、篮球场、旧卡带……这些在台湾青春电影中不可或缺的小清新印记。而回看大论青春电影,恰恰缺少了属于我们自己的特征,带有一代人符号标志的影片,很容易让观众进入影片中的时代氛围。让观众找到属于自己的那个年代的时代符号和青春基因,才能够触发观众内心深处共鸣的感染力,才能够让吸引观众,取得成功。

其次,需要有一个好剧本做支撑,故事框架是一部影片生命力的发起点,没有好的剧本,纵使画面再华丽特效再先进都会被观众冠以空洞无内涵的帽子。《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最强大的优势就在于这部影片的剧本改编自同名网络畅销小说。讲述青春时代男孩对女孩的痴心,这种看似低能、智障、白痴的状态却可以让触及到观众的内心,引起共鸣。

五、总结

近年来,台湾青春电影在大陆电影市场如鱼得水,取得了口碑票房双赢的好成绩。台湾青春电影提升了青春校园题材的理论深度,台湾青春电影的效应应该依旧会继续保持,青春模式除了造就了台湾青春电影的盛行之外,还为台湾的电影产业培养了一大批新导演和极具潜质的影视新星。但同时也暴露了台湾青春电影效应所带来的弊端,同性恋情题材,固定模式的情节运用等等都会成为台湾青春电影发展过于促狭的格局,如果不加以注意和改进,台湾青春电影也会走下“神坛”。而对于新世纪的台湾青春电影、甚至整个台湾电影来说,如何摆脱格局过小的状况,更好的更加完美的把市场可能变为经济现实,就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实际上,在电影的生产销售日益全球化的今天,台湾青春电影更像是台湾电影产业的寻找自身解救重新发展的一个过渡期,一个寻找成功模式的实验基地。台湾电影人也正在努力的寻找着艺术与商业票房的平衡点,努力弥补现实与理想的差距。而大陆电影的工作者来说,台湾电影人锲而不舍与努力拼搏的精神也是值得好好学习和借鉴的,使得大陆电影产业能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青春电影经典语句

青春电影经典语句 导读:1、安生,我恨过你,但我也只有你。——《七月与安生》 2、只要那一抹笑容尚存,我便心无旁骛。——《声之形》 3、我们结婚,他干嘛给自己加这么多戏啊。——《乘风破浪》 4、如果声音有形状,那一定是我爱你的样子。——《声之形》 5、自己喜欢的人未必喜欢自己,人的感情并不是相对的,这才是有趣之处。——《你的名字》 6、爱上一个人,会让你真正变成孤单一人。——《朝花夕誓》 7、在茫茫人海中,寻找从未见过的你。——《你的名字》 8、不是华北之大容不下一张平静的课桌,而是整个国家都危亡了,我们要去当兵。——《无问西东》 9、孤独的一人加上同样孤独的另一人,等于两人。——《声之形》 10、我已记不得你的名字,却还记得喜欢你。——《你的名字》 11、你自己不尝试,怎么知道不喜欢。——《前任攻略》 12、只是一切都无法在最美好的时刻凝固。——《七月与安生》 13、无问西东,只问自由,只问盛放,只问深情,只问初心,只问敢勇,无问西东。——《无问西东》 14、我也有一个哥哥,可我把他弄丢了。——《快把我哥带走》 15、其实很多情侣吵架,都是为了证明自己更在乎对方,更爱对

方,然而说出来的话却往往变成了宣泄不满,对方越不想听什么,越说什么!原本想证明的是爱,却变成证明被伤害!——《前任攻略》 16、再深的感情也抵不住缘分的交错。一想到罗茜会从我的生命中渐渐的淡去,心中确实有一种撕裂的痛。——《前任攻略》 17、经为流逝的日月。纬为人们的生业。——《朝花夕誓》 18、让誓约的花朵,点缀起离别的早晨。——《朝花夕誓》 19、以彗星为龙,以彗星为绳结。描绘出割裂的彗星舞动的形态。又是一轮岁月。——《你的名字》 20、我要的是你的真心,你的全部,我不希望你心里有任何其他人的位置,藏得再深也不行。——《前任攻略》 21、月亮?是啊,今晚的月亮真美啊。——《声之形》 22、我以前想象过的将来都是有你的。——《七月与安生》 23、你们我一个都不想要,我只要我哥。——《快把我哥带走》 24、他们从未结婚,却待人温和,彼此相偎一生。——《芳华》 25、别让时间带走最美的时光。——《谁的青春不迷茫》 26、傻瓜,我是你哥,怎么会把你落下呢?——《快把我哥带走》 27、谁也不是谁的谁,你可能是谁的谁,谁也可能是你谁的谁,人际关系,莫过于此!——《前任攻略》 28、越是沉重,越要飞翔,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谁的青春不迷茫》 29、有些人,因为太相信在一起,最后分手了。——《前任攻略》

这部讲述台湾黑帮往事的电影是我看过的最生猛最华丽的青春片了

这部讲述台湾黑帮往事的电影是我看过的最生猛最华丽的 青春片了 青春片的质量总是良莠不齐,有精彩的,也有狗血的,这些年大湿也看过一些不错的青春片。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姜文的导演处女作, 这部片子在内地的青春片里到现在都无人能及。透过《阳 光灿烂的日子》,大湿看到了生猛,青春的悸动,萌发,蓬 勃的荷尔蒙。《海角七号》一部清新,淡雅,浪漫,克制的电影。阿嘉相拥友子时说的“留下来或者我跟你走”, 是大湿听过的最美的情话之一。 《香港制造》一部青春残酷物语式的影片,淋漓尽致的展现了一个冷冰冰的残酷,现实的世界,1997年是《古惑仔》盛行的一个年份,人人崇拜英雄化的人物,对古惑仔的世界充满了向往,而陈果偏要反其道而行之,用影像告诉你,这是个世界是现实的,你崇拜的古惑仔的世界只是你想象的。而现实的残酷是你远远想不到的。《小时代》系列《栀子 花开》《匆匆那年》....除了狗血,傻逼外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这或许就是好片与烂片的区别吧。风往哪个方向吹,草就要往哪个方向倒。年轻的时候,我也曾经以为自己是风。可是最后遍体鳞伤,我才知道我们原来都只是草。这段话 是电影《艋舺》中外省帮老大灰狼跟蚊子说的一番话,道

出了黑道中人物的宿命,以为自己是风,其实都是草。 今天就跟大家讲讲《艋舺》这部电影,一部生猛,华丽的青春动作片。《艋舺》是由钮承泽导演阮经天,赵又廷,凤小岳,柯佳嬿等主演。什么是生猛?在我看来,我大学里的舍友冬天依然用凉水洗头,洗澡就是生猛。而在这部电影里,生猛似乎就是在青葱的岁月里为了义气毫无意义的打架。当然这在很多人看来可能会是一件很傻逼的事情。不过,谁还没傻逼过呢。《艋舺》豆瓣评分7.7分,这在青春片里算是很不错的一个评分了。阮经天也凭借在《艋舺》里的精彩表现夺得了第47届台湾金马奖最佳男主角。众所周知,钮承泽能导能演,他曾导演过一些比较受欢迎的偶像剧,可能因为这个缘故,影片的画面色彩华丽饱满。整个影片透露着一股怀旧色彩。影片好似是在怀念一段往事,怀念一段青春,怀念一个逝去的时代。《艋舺》的故事情节很简单,刚刚转学的蚊子因为一根鸡腿踏入江湖,自此他加入了李志龙,和尚,白猴,阿伯一伙,五个人组成了一个太子帮, 一起混黑道。喝酒,抽烟,打架,光顾妓院,他们肆意的挥霍中青春中过剩的荷尔蒙。他们打的不是架,是友情,是义气,就像片中白猴说的,义气是三小,你爸只听过义气,没听过意义。因为李志龙是庙口老大geta的儿子的缘故,所以他们在年轻人里算是混的风生水起的一派。后来,

关凯元:浅谈青春文化——以一些当下中国热门青春电影为例

写在前边的PS:流行文化,年轻人,以此为主题的文章,我多年不写了。正好要交作业,就将就写了一篇依旧不像论文的论文。 浅谈青春文化 ——以一些当下中国热门青春电影为例 年轻人,如今在社会上的影响力日益增强和扩大,以其为主体的青春文化,更是迅猛发展,参与者已经不仅仅是年轻人了。为了解这种现象,有必要对青春文化进行研究。 而青春文化形式繁多,内容也各有不同,以一篇论文涵盖,并阐释清楚,恐无人能做到。故笔者以一些由热门小说改编成的热门青春电影为例,进行评析,指出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 《小时代》 暑假来了,四娘(郭敬明)领着一群“小鲜肉”又开骚了。且不说里边绚丽的装饰,高大上的生活,现实中的奢侈生活也并非如此;也不说里边错乱的情感纠纷,就像郭敬明小说,只是把一个简单的事,用错乱的语言,如语法错误,甚至经验和逻辑错误,显得与众不同,显得很有“内涵”。就那核心思想——多少人有相貌、有手段、有内涵,付出多少都没上位,一群没手段、没内涵,其实也没啥相貌的小男人、小女人,自以为有爱、有能耐,想靠些小确幸、小努力,反倒能获得自己的小时代? 也不必多说了,一起坐看十年后的四娘能有多妖娆,其粉丝能有多灿烂,它们的小时代在现实中结局会怎样!

二 《后会无期》 韩二(韩寒被公众质疑其有代笔,而其至极未能有效澄清,故享有此称呼,意思应有两层:1.韩寒二号,一号是其代笔;2.骂人很“二”的二)还是老样子。 主角不传统,又传统:为了梦想,迷茫,倔强,仍放不下名誉,亲故,家乡。现实又不现实:各种嘲讽各种伤,始终迷茫,几次说右转,暗喻政治,却无理由,结果也依旧;主角最终虽成功,作为片尾却失败——照那样折腾下去,如何能突然成功? 抓嫖那一段,还可以有另一种设计:消费者假装突遭抓嫖,勇救服务者,包夜变成包年,还免费。 虽然看这片不是我出钱,但非我愿,结果不出所料。《后会无期》,后会无期。

31部关于青春的电影

一些关于青春的电影 1,【听说】 主演: 彭于晏,陈意涵,陈妍希 【剧情介绍】:秧秧为了完成姊姊小朋参加听障奥运的梦想,在游泳池旁为小朋加油打气,天阔送便当来给都是听障队员的游泳队,看见秧秧和小朋用手语对话,遂主动上前用手语攀谈,对秧秧留下深刻印象,甚至跟她要了MSN帐号。 为了制造见面机会,天阔到体育馆前卖便当,每次都特地留一个便当给秧秧,也因此知道秧秧的经济拮据,开始替秧秧制作爱心便当。秧秧感动不已,但还是详细画下爱心便当的内容并标上不同的价钱,坚持待日后手头宽裕再一并偿还。透过送便当的过程,天阔对秧秧和小朋的生活有愈来愈多的了解,也被秧秧全心照顾小朋的手足之情触动,利用秧秧在百货公司中庭广场做街头艺人的契机表白自己的心意。两人对彼此的好感急速加温,却因沟通上的误会发生无声口角,加上秧秧自责没照顾好小朋,决定断绝跟天阔的连络。 天阔想要挽回对秧秧的情感,想尽办法让秧秧开心,买玻璃水鸟甚至是扮成树木在家里等着秧秧。小朋取消资格而与朋友喝酒晚归,引起秧秧的愧疚,小朋向秧秧表明别在依附她的梦想,秧秧也应该有自己的人生,找寻属于自己的梦想,姊妹深情手语沟通过相拥而泣。最后,烧腊店收到秧秧还清的便当钱,天阔在追出去前向父母说明他是否可交一个聋人女朋友,准许之下,随即追寻秧秧。

天阔在游泳池,背对着听不见的秧秧自我排演表明心意对话,而正视秧秧时却又畏缩,邀他来家里打工。隔日,天阔带着秧秧见父母,父母俩也万全准备纸板留言给秧秧。提到是否和天阔在一起时,秧秧突然开口说出“我愿意”。众人震惊之于才晓得秧秧并不是听障,而秧秧当初也误以为天阔听不见,于是两人先前谈了一段听不见的恋爱。 2,【六号出口】 主要演员:彭于晏阮经天刘荷娜 【剧情介绍】:在六号出口前寻找人生出口的「西门飞侠」范达音,这个夏天与麻吉Vance、Fion、小薇,卷入一连串牵涉到轻功、捆绑老妖、高校女生连续失踪的神秘事件。在范达音追查下,所有线索指向新兴部落格「秋叶会」,那隐藏在纯白樱花与血红枫叶寓意下,令人战栗的真相,即将爆发……。如果青春就是不断向前跑,那,他们的出口到底在哪里? 3,【夏天的尾巴】 主演:张睿家藤冈靛郑宜农林涵

分享10部经典青春励志电影

分享10部经典青春励志电影 勤奋学习的同时也需要休息,空闲之余,看一些励志电影,会让自己更有动力和 正能量!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了十部经典青春励志电影,希望大家喜欢! 经典青春励志电影一:《单独》 旅途中,每一个青涩不断尽力着,在人不知鬼不觉中体味到的实在滋味…… “献 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所有看过电影的,都无法不被这句话打到吧。不论你阅人 无数,仍是至今孤单,你的身边,确定有那么一个或者一些人。你爱的时候,她不爱你,你不爱的时候,她爱你,就这样不受把持地桀骜不驯。 寻求的梦想,成为一个的人。 Gabriella 的智力超群,她将和兴致很好地统筹,因为她有别人给予的鼓励和信任。 Troy 有了友人的支撑和父亲的,从一个除篮球之外闭口不谈的男孩变成一个热忱合群的人。他们用音乐抒发的主意。看了这部影片,我们 清楚了一个情理:凡事不要被部分影响而导致自己无奈在竞争中真正快活,只有敢于,才干得到! 等国度不断发明新的收视佳绩,寰球已吸引超过1亿7千万收视人次,一股强劲 的“歌舞青春”高潮正在世界范畴内蔓延。该剧之所以深受众多年青观众爱好并取得宏大,要害在于男女主角清爽脱俗的形象跟动感出色的歌舞表演以及向上的价值观—勉 励青少年追赶自己幻想的踊跃和富有教导意思的主题,再加上琅琅上口的青春风行摇 滚乐,让这部原创片子回味无限。影片以歌舞这个世界性的语言,激励青少年信任自己、表白自己、一直地去追寻自己的妄想。 不知鼓励了多少人,不知让多少脆弱者,让多少懦弱着,让多少迷茫者找到出口! 历经多少年之后,当我们再细细地看一遍这部电影,心里对星爷的史又多了一些敬仰。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醒。在这个充实的世界,只有梦想在陪着自己。只有这样,自己,永远不会倒下。而通往梦想大陆道上的,都是靠自己争夺来的! 经典青春励志电影二:《歌舞青春》 身为篮球天才的男孩 Troy 并没有排斥众人的希望,也没有放弃追求的梦想,成为一个快乐自信的人。 Gabriella 的智力超群,她将学习和兴趣很好地兼顾,因为她有 别人给予的鼓励和信赖。 Troy 有了朋友的支持和父亲的理解,从一个除篮球之外闭口不谈的男孩变成一个热情合群的人。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看了这部影片,我

致青春电影观后感200字左右

致青春电影观后感200字左右本文为致青春电影观后感200字左右范文,让我们通过以下的文章来了解。 四位新人女生则各个神采飞扬,杨子珊扮演的郑微,不得不失,但个别哭喊场景,颇有赵薇版“小燕子”上身的感觉,不知道是不是来自导演的言传身教。扮演朱小北的刘亚瑟,让人眼前一亮,此种帅气的短发女生,一定是男女通杀的类型,是当下演艺圈比较缺乏的类型演员,应会成为通过《致青春》得到迅猛发展。江疏影和张瑶,同样给人印象深刻,这一组新人,演技比较平均,搭在一起的感觉很谐和,所以剧中没有出现被舍友下毒的事件,也不会令人意外。 三位男生,则很好的烘托了众鲜花和绿叶的戏份,包贝尔的喜剧化悲剧性寻爱之路,漫不经心中的坚持与坚忍,是最容易催男观众共情泪下的感动点。郑恺的招摇与炽热,同样是青春情感的标签,另一帅哥黄明戏份不多,无太多亮点。 就这样一票人,用各自的“傻逼”,铸就了那个“牛逼”的热血青春时代,每个人都曾付出满怀真情,即使撞到头破血流,即使也有背叛别离,十年后再次回望,一切都如风。 电影《致青春》上映了,是赵薇的第一部影片,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演员的选择与塑造上,还是很到位的。赵

又廷、韩庚的加盟,一方面保证了影片的商业品质,另一方面,也确实发掘出了二人前所未见的演技水准。更多关于《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观后感尽在巨人作文网。 有一句话常被提起,那就是:“再多各自牛逼的时光,也比不上曾经一起傻逼的岁月!”,《致青春》同样很契合这句话,虽然片中的大学,对很多人来讲,是唯一的群体生活时光,宿舍、食堂、晨读、夜修,当然也会包括相思、追求、恋爱、失恋等等爱的体验,这是一生中难得的大家一起“傻逼”的岁月。 影片的成功之处在于,对演员的选择与塑造上,还是很到位的。赵又廷、韩庚的加盟,一方面保证了影片的商业品质,另一方面,也确实发掘出了二人前所未见的演技水准。先说下赵又廷,作为来自海峡对岸的男生来讲,大陆的学校氛围和他们必定会很大的差异,因此在片中,陈孝正略显生涩,但到结局其实可以发现,这个角色是很其实和赵又廷亦真诚亦虚伪亦正亦邪的混搭风格很相近,并不出戏,而且陈孝正这个名字,其实很符合海峡对岸的文化风景,总能令人联想起忠孝东路、中正、神马的,也算巧合。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叙事经历了十多年的时间跨度:从校园生活一直到社会生活。而这前后两部分叙事却呈现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影片基调。在前半部分的校园生

11度青春系列电影 经典语录 中英文

11度青春系列电影经典语录中英文 The bright eleven 《老男孩》 Old Boys 编剧导演:肖央 梦想这东西和经典一样,永远不会因为时间而腿色,反而更显珍贵。 Dreams are like classics, never fading but growing more precious with time passing by. 《江湖再见》 Farewell 编剧:唐浚导演:沈严唐浚 这次的分别是为了下次的相遇,说好的幸福其实一直都在。 Happiness has always been in. The difference is that for the next encounter. 《哎》 Ai 编剧导演:尹丽川 有时,选择会让我们彼此错过,但,梦想的脚步终究会在某个路口不期而遇,哎。We may have missed each other, then unexpectedly, our dream brings us together at some crossroad. Let's say ai. 《拳击手的秘密》Le Secret D'un Boxeur 编剧:谢智勇导演:张亚光 黑暗并没有带走光明,反而让我找到最真实的自己。 The blindness didn't take away the light from me, but helped me to know the real myself. 《泡芙小姐的金鱼缸》Miss Puff's Goldfish Bowl 编剧:皮三徐燕妮导演:皮三 其实,这个城市里的许多人都和泡芙一样,在占有和自由之间,寻找着真爱,泡芙小姐的金鱼缸是等待爱情的空白。 In fact, in this city, like Puff, many people looking for true love between possessing some one being free of restraints. Miss Puff's goldfish bowl is a blank of waiting for love. 《夕花朝拾》Meeting Me 编剧导演:庄宇新: 当青春遇见57岁的自己,让我明白,人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坎。 I finally understand there's no difficulties that cannot be overcame when youth meets me at my 57.

浅析台湾青春电影的成功

浅析台湾青春电影的成功 衣妍昆 08220726 中文摘要 21世纪以来,台湾青春电影逐渐成为台湾电影的一大标志。2000年的影片《蓝色大门》取得成功之后,衍生了一大批题材类型相似的影片,如初期《盛夏光年》、《九降风》再到08年以来的《海角七号》、《艋舺》、《翻滚吧阿信》、《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这些影片在表演风格和艺术特征上大相径庭,并在电影市场上取得了醒目的成就。在一定程度上解救了台湾电影萎靡的市场现状。 在本文中,首先论述了台湾青春电影发展的背景与历程。 第二部分主要讲述了台湾青春电影的风格特征。从地域特征、叙事主题和镜头语言三小部分进行分述的。 第三部分主要分析的是台湾青春电影取得票房成功的因素。主要是从市场、类型特征和宣传手段三个论点进行论述。 第四部分是分析大陆电影产业应学习台湾青春电影取得成功的那些因素。 第五部分是对台湾青春电影从现状前景影响等各个方面进行总结。

前言 2012年的情人节档期,来自台湾钮承泽导演的《Love》横扫《我愿意》、《高海拔之恋2》、《真心话大冒险》等同期影片,在全国上映首日就斩获了4000万票房,刷新了华语片情人节单日票房纪录。而2011年的青春题材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自8月19日在台湾上映截至8月27日,全台湾票房总数杀破了2.2亿新台币,台湾新兴导演林育贤的《翻滚吧!阿信》创下超过6000万新台币(约合1319万元人民币)的票房成绩。2011年,台湾电影传达的全是振奋人心的消息。 青春电影在台湾电影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就连杨德昌都说,台湾只有两类电影—青春片和非青春片。何为青春电影?本文认为青春电影一般是讲述主人公青年时期的成长经历或校园生活所发生的故事电影,这类电影题材在世界范围内都比较常见,而对台湾电影而言,近些年青春电影的盛行,是逐渐成为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

电影史上最棒的30部青春影片

电影史上最棒的30部青春影片 ???? 1.《野性骑手》美国·1954 ????该片细致描述了当时青年的反叛心理。摩托车同电吉他、朋克头、嬉皮风格一样曾作为一代青年人反叛的标志。骑着摩托车风驰电掣,在街道上惹事生非,而后呼啸而去,它就是这么幼稚,但当时青年把它视为对抗社会的手册。该片被称为“摩托公路片”的始祖,《逍遥骑士》早期探索版,值得一看。 ????2.《无因的反抗》美国·1955 ????该片集中表达了那个时代的青年人对被理解和认同的渴望。青年人的不满情绪第一次得到了大规模的合法发泄。影片任何一点看上去都算不上经典,包括它的首创性。它之所以成为经典,只有一个理由———詹姆斯·迪恩。 ????3.《精疲力竭》法国·1959 ????有人说《精疲力竭》的出现是一次电影观念、形式和表现方法的革命,以至于影片所赋予的青春主题几乎都要被忽略了。“真可恶”———米歇尔死前的诅咒,无论警察还是观众都感到迷惑,但这正是那个时代法国青年的迷惑,莫非真如存在主义所说的———生活本身就是可恶的。 ????4.《青春残酷物语》日本·l960 ????该片是佳作频出的大岛渚最重要的代表作,对日本电影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影片中大岛渚冷静地审视着青年的反抗和愤怒,伤感地反思着自己的青春,最后得出了悲观的结论。有许多以残酷为名和标榜残酷的影片,但没有哪一部像大岛渚的《青春残酷物语》那么惊心动魄。 ????5.《毕业生》美国·1967 ????毕业的含义一语双关,105分钟的时间集中展示了大学毕业生从幼稚走向成熟,超越自我,真正从社会大学毕业的过程。没有哪部电影像它那样真实而完整地展示了60年代中后期的青春。在此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看《毕业生》唱《寂寞之声》在世界范围内成为一种青春的标志,包括80年代初的中国。 ????6.《邦妮与克莱德》美国·1967 ????强盗片历史上划时代的经典之作。一对没有归属感、反传统、反社会的青春情侣一路抢劫并大肆宣扬他们的暴力行径。他们通过抢劫抒发对社会的愤恨和反抗;施暴的过程中他们确认了自我价值,即使是死亡都那么浪漫和诗意。既然悲剧早已注定,他们还有什么可犹豫的。 ????7.《逍遥骑士》美国·1969 ????披散的长发、怪异的服装、锃亮的高把摩托车。怀特和比利两位“逍遥骑士”就以这样的形象在《寻找美国》的歌声中穿越了南部未拓的荒原,进行了一场反抗压制追求自由的长征。60年代的动荡在本片中得到了最率真的体现。 ????8.《爱情故事》美国·1970

致青春影片观后心得感悟6篇

致青春影片观后心得感悟6篇 观后感一《致青春》,好一部怀念青春的情感史,观览末了,它让我真真切切,深深刻刻地感受到了两件事。 第一,时间不等人,当你低下头眨眼思绪,再抬头仰望之时,你会发现,记忆带走了这许多年,连赵薇都从我们曾经认识的一个青春演员演化成为了今天的导演。 第二,时间真的真的不等人,我们这代人已经开始“老”了,此时此刻,我们已经完完全全,在这个时代的舞台中扮演起了中流砥柱的角色。那超过5亿的票房纪录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70&80后的同学们啊,我们功不可没。青春,究竟是怎样一种回忆,我想,每个人心中都有属于自己值得纪念的地方。 《致青春》之所以特别,特别在于它的视角是从一个女孩的成长史开始的,不说绝无仅有,但也算的上屈指可数。我想,作为观众群体的大众之中,我们还是乐意普遍“屈”称自己为屌丝或草根,一个小人物的艰辛履历,最终实现大英雄主义的成长史,还是相当的迎合大众拟身化成就感的思想。正是如此,在此片中,女性视角的“另类”演绎,很好地展露了这位年轻女导演所要表达的情感思路,在一个“女性”英雄主义的战争史里,爱情这样一个永恒的主题,也可以演绎的如此细腻动人,如此共鸣犀利。如果说片中从头至尾反复强调的中心是怀念青春,倒不如说这是一部有血有肉

可圈可点的爱情启明片。在整部影片精湛的结尾处,弗如点化般的巧思剧情安排下,我们发现,原来这场女性角色英雄主义战争的结局不是团圆般的喜剧,而是略带悲凉煽情而又无奈的感叹。 我同意,“在爱情的长河中,每个人都是瞎子,都在摸着石头过河“。我才懂得,原来”满天星”的花语是什么,那就是甘愿作配角。我能体会,爱情的力量真的伟大,因为它,让许许多多的“爬行动物直立行走起来”。但是,我也有不同意,“其实爱一个人,应该像爱祖国,山川,河流”,这是多么“可笑”的说辞。还有在这部片子里,竟然没有坏人,都是好人,几乎从每一个主角到配角,都有你值得去学习,去钦佩的地方。 总之,《致青春》是一部佳作,是一段我们这辈人值得去欣赏和回忆的故事,它是一部比《那些年我们曾经追过的女孩》还要青春,还有动人,还要深刻许多的好作品。 观后感二我相信很多人在赵薇要拍这部电影之前都看过这部小说,很不幸,由于拖延症我一直没看完整部小说,但看完电影之后,我还是有兴趣再去把小说看一遍。 看完电影之后,给我的感觉是这个青春不是小说作者写的那个青春,而更像是导演赵薇的青春,电影中郑薇大学的年代被赵薇提前了,提起到了一个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的大学生活,这样的改动是我不喜欢的,也许这样的大学生活赵薇

电影《青春派》全部经典台词

1.泰戈尔说,沉默是一种美德。但我觉得在喜欢的人面前,便是懦弱 2.黄晶晶同学,你愿意携手和我告别高中时代吗? 3.老师,我毕业了. 4.我的班主任是撒老师,她是学校最”负责”的老师。她说的最多的是不放弃我们,但我经常 听成:不放过我们。 5.当一个人美梦成真的时候,你会觉得有些不真实,拉着她的手,我以为,只是幸福的开 始。 6.我喜欢什么样的男孩,您应该没有发言权吧。 7.上一秒,我可能喜欢一个勇敢的居然;而这一秒,就可能看穿他所谓的勇敢,而喜欢上 别人。 8.居然在您那是个宝,可是在我这儿,他只是个有待考验的备选。 9.本来挺好的,还不是被你挤兑的。 10.高三一年,我和我妈住在出租屋里,而我爸和狗住在郊区的家心烦意乱的时候想想我爸, 心里就平衡了很多。但此刻,我只想着黄晶晶。 11.下一秒,我依然勇敢。 12.没人能阻止我去见她,我要让她知道,我依然勇敢。只不过今天运气不好,更没想到所 有的勇敢,换来的却是……(一阵惨叫) 13.老师,我尾巴骨折了,坐不下 14.每个人对高考的记忆各不相同,我的高考记忆是一片空白。因为,我只想着她 15.因为你的懦弱,让你妈妈在你面前那样羞辱我。这一秒,咱俩什么关系都没有。 16.居然小朋友,好好考试吧,要不然妈妈该担心了。 17.如果今年的考题,是关于黄晶晶的一切,我一定能拿满分。 18.世界上只有两种人:一种是考上的,一种是没考上的。 19.不管结果怎样,我决定把复习资料全卖了,我要把我受的苦,让学弟学妹们都尝一遍。 20.笔记五百,别的随便拿。 21.我看你还是别卖了,万一没考上复读了呢。 22.你要连个大学都考不上,你这辈子就完了。 23.我就是要饭也是我自己的事。 24.阿姨第一见你吧,就特别的喜欢你,就觉得呢,你是又聪明又懂事的女孩儿。那会儿, 就是怕耽误你们俩的学习,不是不希望你们来往 25.我要考上她的大学。 26.全力以赴,我是超人。 27.你们谁要是能在二十秒钟之内,我这蛋糕给我吃了,这二十块钱就是谁的。 28.你怎么会到这儿复读啊,不是官二代,就是交了很多钱吧 29.我现在终于明白你们这个班的症结在哪里了,就是因为有几匹害群之马。 30.我叫居然,撒老师班唯一的落榜生。 撒老师:说说为什么落榜 居然:因为早恋。早恋害人啊,但是我不后悔。 我落榜起码证明我是真心的。 31.就这货也能当老大? 32.有本事单挑,三个打一个算什么本事。 33.听说你就是声震学校的毕业照情圣,够厉害,还是跳楼的勇士。 34.我现在给你两个选择:第一,让我们三个揍你一顿。第二,就是你加入我们,做我们的 军师。然后把我们三个塑造成“情仙、情神、情霸”

浅析国产青春类型电影的价值取向

阜阳师范学院信息工程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浅析国产青春电影的价值取向 学生姓名:范吴迪学号: 201207010104 系别:新闻传媒系专业:播音与主持艺术 指导教师:李歌朗职称:助教 完成日期: 2016 年 4 月 18 日 浅析国产青春电影的价值取向

摘要:电影是一种比较有新颖性的影视艺术作品,相比于长篇的电视剧来讲,电影叙事的结构特点稍有所不同,具有简短性和集中性的两大特点。电影在表现故事方式时要把故事情节表达控制在简短的时间内,就像短篇小说一样要有故事的开头、经过、高潮和结尾,电影呈现的故事必须要具备一定的完整性,让观影人通过数字化的屏幕方式了解这个故事。电影是展现给群众的艺术,所以电影在取材时大多数来源于群众的生活。青春原本是每个人最难忘的时光,也是每一个人最值得回忆的时光。青春这个题材通过电影方式呈现出来,得到了观众的喜爱,同时也得到了许多人的关注。所以近年来青春电影在市场上比较有卖点。本文主要通过通过分析国产青春电影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借鉴了国外极其台湾地区青春电影的构思特点以及发展趋势,提出了国产青春电影未来发展的方向。 关键词:青春电影;现状分析;对策建议 Title Abstract:The movie is a novelty of the film works of art, structural features compared to the long drama narrative in terms of slightly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embodi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hort and concentrated characteristics. Film in the story mode to the time control in a short period of time as short stories to a story at the beginning of, after, climax and end presents the story must show some integrity, let people use digital screen know the story. The movie is to show the art of the masses, so were the most in life comes from the masses. It was originally each 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time, but also every one of the most memorable time. Show the theme of youth by the film, get the audience to get the attention of many people. So in terms of youth movie in the market have a comparison point. In this paper,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status quo of Chinese youth movies and existing problems, from the direction of the development of an extremely Taiwan youth movie Youth Movie, puts forward the future development direction of domestic films. Keywords: youth film; current situation analysis; Countermeasures

10部“最青春”励志电影

10部“最青春”励志电影 青春励志是这个时代的主题,年轻,总是要励志自己的未来,给予自己更多的正能量才能让自己更加坚定的走下去!下面励志网小编为你推荐10大最青春励志电影,希望能给你带来正能量! 《同桌的你》 电影《同桌的你》创意来源于1994年高晓松创作的校园民谣《同桌的你》。本片由郭帆执导、高晓松任制片人、杜扬担任监制,周冬雨、林更新、mike隋、王啸坤、龚格尔、李岷城、赵思园、曹阳等人主演,影片拍摄取景地包括北京、厦门、纽约、费城,辗转中美两国四地。 《中国合伙人》 《中国合伙人》是由香港导演陈可辛执导,黄晓明、邓超、佟大为主演的一部青春励志剧。《中国合伙人》一上映就引发了许多争议,这与其本身所具有的质素和话题性有很大关系。这是一部评价两极分化的电影,有些人爱得不行,有些人恨得不行。 《中国合伙人》讲述由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大时代下三个年轻人从学生年代相遇、相识,拥有同样的梦想至一起打拼事业,共同创办英语培训学校,最后功成名就实现梦想的励志故事。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 电影《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改编自作家辛夷坞的同名小说,由赵薇导演,关锦鹏担任监制,李樯改编剧本,赵又廷、韩庚、杨子姗、刘雅瑟、江疏影等

领衔主演,本剧是赵薇的导演处女作,也是其在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研究生的毕业作品。 凭借《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赵薇获得了第29届金鸡奖最佳导演奖等一系列殊荣,本片最终在内地斩获了7.2亿元的票房总成绩。 《将爱情进行到底》 电影版《将爱情进行到底》是1998年电视剧版的电影版续集,由原班人马打造,是电视剧版的延续,讲述了十年之后,杨铮和文慧的感情生活。此剧通过描写杨铮和文慧大学毕业以后的三种感情故事路线,深深而彻底的打动了大量对爱情充满希望,誓将爱情进行到底的执着男女青年,引发了此类观众的共鸣。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 《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是一部典型青春爱情电影,本片由柴智屏监制,作家九把刀自编自导,陈妍希、柯震东等主演。该片于XX年6月25日在中国台湾上映,获得了1亿7746万新台币的票房,并于XX年1月6日在中国内地上映,获得了7580万人民币的票房且创下了中国台湾电影在中国内地的票房纪录。 该片主创入围第四十八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女主角奖和最佳导演奖等奖项并获得最佳新人奖,此外该片还获得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两岸华语电影奖。 《三傻大闹宝莱坞》 《三傻大闹宝莱坞》由印度导演拉库马·希拉尼执导,是根据印度畅销书作家奇坦·巴哈特的处女作小说《五点人》改编而成。本片讲述了三位主人公法罕

经典电影的经典台词

经典电影的经典台词 导读:1、我没说过身边那个不是自己最喜欢的最喜欢的那个已经不在身边。——《前度》 2、对斗剑士来说,只有一种自由,当你死在竞技场上,却从未被征服过。——《庞贝末日》 3、那时我的心一直像小鹿乱撞,那应该是我这辈子最性感的一刻了,至少在此之前没有过。——《泰坦尼克号》 4、几个小时前,大老板愿意用一千万买我春节的时候拍戏,没想到现在,有人要我几百万买回自己的命。——《解救吾先生》 5、我记得他的样子,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大鱼·海棠》 6、我一看有人提着包离开这个城市,别管他去哪,我都很羡慕。——《立春》 7、我曾经一天看的病人比你一周看的病人还多。——《北京遇上西雅图》 8、说好了是一辈子,差一年,差一个月,差一个时辰,都不是一辈子!——《霸王别姬》 9、我人生中最幸运的地两件事,一件是时间终于将我对你地爱消耗殆尽,另一件事,很久很久以前我遇到了你。——《青春期》 10、或许我活在你的心中,是最好的地方,在那里别人看不到我,没有人能鄙视我们的爱情。——《茶花女》 11、悲哀的是,我没有权力悲哀,我最大的悲哀就是没有权力为

你做任何事情。——《后来的我们》 12、当你不能再拥有的时候,唯一可以做的,就是令自己不要忘记。——《东邪西毒》 13、越是沉重,越要飞翔,不要在意他人的眼光。——《谁的青春不迷茫》 14、最好的爱情就是,在你离开之后,我活成了你。——《这个杀手不太冷》 15、十年了,我们家那点事,你不早就查的底朝天了吗?——《全城通缉》 16、我相信真实纯正的爱情能产生一个纾解死亡的阶段,所有的懦弱都出自于没有爱或爱的不彻底,这两者都一样。勇敢而真诚的人,能够直面死神。——《午夜巴黎》 17、你可以嘲笑我年少轻狂,我会告诉你什么叫胜者为王。——《小时代》 18、非让现实给你一巴掌,你才知道现实有多残忍。——《小时代》 19、恐惧让你沦为囚犯,希望让你重获自由,坚强的人只能救赎自己,伟大的人才能拯救别人、记着,希望是件好东西,而且从没有一样好东西会消逝、忙活,或者等死。——《肖申克的救赎》 20、她习惯于说谎,可是这样的谎言却再也听不到了。——《只是爱着你》

十部青春励志电影,让梦想与青春一同成长!

引导语:在你的生命中,是否有那么一些故事让你难忘,在你的成长中,是否有那么一些电影会让你刻苦铭心?十部青春励志电影,让爱与青春一同成长! 青春励志电影之一:《喜剧之王》 是星爷最喜欢的一部电影,这我早有耳闻。“其实,我是一个演员”,这句经典台词不知激励了多少人,不知让多少懦弱者勇敢,让多少脆弱着坚强,让多少迷茫者找到出口!历经多少年之后,当我们再细细地看一遍这部电影,心里对星爷的奋斗史又多了一些敬佩。每个人都在追求着自己的梦醒。在这个空虚的世界,只有梦想在陪着自己。只有这样,自己,永远不会倒下。而通往梦想大陆道上的机会,都是靠自己争取来的! 青春励志电影之二:《永不妥协》 一个单身母亲,带着三个孩子,没有受过高等教育,社会地位低下,数度求职而被拒,银行帐户上只有十四元钱,车停在道上挨罚单,还被其他的车撞……一个在事业、家庭、爱情之间摸爬滚打、不辞辛劳的女人,心直口快,善良机敏,偶尔还有些粗俗。她先是为自己的权益而战,继而为公众的权益而战,把公众的权益当作了自己的权益。爱害人痛苦的样子,令她深感同情,而别人的信赖,也令她找到了自我的价值,她的直觉,最终引导她走向了更高远的目标,完成了一件别人无法想像的事,可以说是奇迹。只要有一线希望,就不轻言放弃,正如片名:永不妥协。一个平凡而伟大的女人,被朱丽娅罗伯茨演得细腻入微。 十大青春励志电影之三:《独自等待》 这是很现实的一部影片,在独自等待的人生旅途中,每一个青涩生命不断努力实践着梦想,在不知不觉中体味到成长的真实滋味…… “献给那个从你身边溜走的人”,所有看过电影的朋友,都无法不被这句话打到吧。不管你阅人无数,还是至今孤独,你的身边,肯定有那么一个或者一些人。你爱的时候,她不爱你,你不爱的时候,她爱你,感情就这样不受控制地横冲直撞…… 十大励志电影之四:《歌舞青春》 身为篮球天才的男孩Troy 并没有排斥众人的希望,也没有放弃追求的梦想,成为一个快乐自信的人。Gabriella 的智力超群,她将学习和兴趣很好地兼顾,因为她有别人给予的鼓励和信赖。Troy 有了朋友的支持和父亲的理解,从一个除篮球之外闭口不谈的男孩变成一个热情合群的人。他们用音乐表达自己的想法。看了这部影片,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凡事不要被局部影响而导致自己无法在竞争中真正快乐,只有勇于面对,才能得到!美国首播之后,该片随即在澳大利亚、新西兰、英国、新加坡、东南亚、中国等国家不断创造新的收视佳绩,全球已吸引超过1亿7千万收视人次,一股强劲的“歌舞青春”热潮正在世界范围内蔓延。该剧之所以深受众多年轻观众喜爱并获得巨大成功,关键在于男女主角清新脱俗的形象和动感精彩的歌舞表演以及健康向上的价值观—鼓励青少年坚持追逐自己梦想的积极和富有教育意义的主题,再加上琅琅上口的青春流行摇滚乐,让这部原创电影回味无穷。影片以歌舞这个世界性的语言,鼓励青少年相信自己、表达自己、不断地去追寻自己的梦想。 十大青春励志电影之五:《一球成名》

十部高分欧美青春爱情电影推荐

十部高分欧美青春爱情电影推荐 1.《大河恋》影片讲述一心以严肃的父亲为榜样的诺曼以及狂放不羁的保罗这对兄弟俩的数十年人生,贯穿影片始终的,则是他们从小跟随着父亲钓鱼的那条川流不息的小河。当Paul站在岩石上甩起悠长的鱼线,当Tristan在旷野上策马呼啸而过,我的心也为之震颤。。。 2.《牛仔裤的夏天》影片讲述了四个妙龄少女和一条会飞的牛仔裤之间的故事。在一个旧货店,他们发现一条适合四个人体形的牛仔裤,虽然四个女孩会在不同的地方度过这个夏天,但是他们决定用这条牛仔裤来维系之间的感情。 3.《戏梦巴黎》影片以法国1968年学运为背景,讲述三名青年雷奥、马修、伊莎贝拉以情欲探索在历史的洪流中梦想优游的故事。 4.《Love, Rosie》 剧中包含了很多青春片的元素,但剧情很自然,演员都是青春无敌的少男少女,Rosie和Alex各自充满魅力,在一起时又拥有奇妙的化学感觉。他们眼里都是戏,说着好听的英国口音。看完电影的你会思考一个问题:真爱是否只给你一次机会?5.《Have Dreams,Will Travel》影片中文有梦就去闯,一部很怀旧经典的影片,男主帅气,女主也漂亮。值得观看。 6.《成长边缘》成长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该片讲述了正值青春期的叛逆少女娜丁,在意外发现自己唯一的朋友与哥哥交往后,陷入孤独的她所经历的种种迷茫和痛苦。 7.《壁花

少年》影片讲述的是一名性格内向的青少年,通过他的书信,剖析青春期男孩在性、毒品和生命价值等方面的困惑,并涉及同性恋话题的故事。8.《荒野生存》影片讲述了男主角出生在一个优越的家庭里。但是,他从学校毕业后,选择了截然不同的人生,放弃令人羡慕的工作,把存款捐给慈善机构,去阿拉斯加寻找自我。在家人的劝阻声中,他踏上了回归自然的慢慢长路,成为名副其实的流浪者。一路上,他遇到 不少人,也数次遭受野外生存的挑战,每一步都充满了艰辛,他以坚韧的毅力,实践着寻找自我的梦想……9.《绯闻计划》影片讲述了一个小美女奥利弗在学校里毫不受重视,直到有一天在派对上,她和另一个小男生上演一场轰动的“破处戏”,从而一举成名的故事。10.《律政俏佳人》影片讲述了善于打扮的金发美女艾丽,因为社会偏见被考上法学院的男友甩了,她为了追回男朋友也考进哈佛法学院,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故事。图片源于网络。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电影观后感

致我们终将逝去青春电影观后感1 上个周和舍友去看了《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有一点儿小清新,有一点儿小忧伤,但更多的感受是杂乱,疑惑,莫名其妙和不知所措。 郑微的青春是大胆的,尽情绽放的。她勇于爱,勇于追求,可以倾其所有,使出浑身解数,一副洒脱与无畏。但我不懂的是,一个人真的可以爱上两个全然不同的人吗?陈孝正与林静究竟是多么的不同啊。如果说她与林静是从小到大两小无猜习惯彼此的话,那么在她的生活中的出现是多么富有戏剧性啊。我看完电影时觉得她的青春是不可复制的,我没办法理解她,但有些佩服她,即便我也不会向她学习什么。小说让很多事情有了关联,似乎解决了我的很多疑惑。如果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不要让太多人跟你走得太近。 和舍友的感受一样,故事越到最后越压抑。非此即彼的选择题,让三个人的情绪带动着我们跌宕起伏。就像宿命一样,郑微和林静最后走到了一起,可不可以再狗血一点儿,让宿命发生一些变化呢,不然陈孝正的出现就是多余就是败笔,即使你说他的存在是为了给郑微一份青春的记忆我也不会苟同。离开校园后的几年,每个人都变了好多,变成了自己当初厌恶的模样,但有什么关系呢,总有一些藕断丝连。那时的人,变得好复杂,好复杂。他们用成年人的隐忍寻求着自己排解压力的良方,不惜伤害别人,更会保护自己。 我觉得我和阮阮有几分相似,或者说我从她身上隐约可以看出自己的影子。虽然我没有她最痴情的那段,没有一个赵世永让我死心塌地,摊上自己最美妙的青春年华。也许,我还没有长大,就像今天会被当成高中生一样还自以为傲窃喜一番。姥爷说现在是最好的时候,一定要多学习。或许真的是这样,就像高中没住过宿大学离家住宿一点儿不适应也没有,大概就是因为成长过了容易感受孤单的时候吧。可是,我渐渐发现,我开始变得想家了,在离家一年半载之后,这么的后知后觉,让我不禁诧异,又不紧不慢地学会与孤独为伴。 我们宿舍拍了个视频,参加宿舍风采大赛。拍得不错,看了好几遍。我在想是否以后我们也会想《致青春》里面后来宿舍的姐妹还是最好的姐妹。至少目前来看相互之间的关系还是一阵一阵的。每个人都小心地处着,维系着最好的平衡。不管怎么说,就像视频结尾我说的那样,我的青春就是一杯凉白开,简简单单的,

中外青春电影之浅析

中美青春电影之浅析 青春的意义,在于你经过世事磨拭后,能够懂得长大所必须要舍弃的东西。时光沉淀下,你会慢慢懂得成长过程中的这些羁绊,不曾见远山,开始摒弃年少的轻狂与幻想,慢慢学会一个人的成长。这也是为什么这本书叫做不曾见远山。因为我们现在都在成长的路上,有些事情我们看不到,那些人情世故,那些职场暗箭。不要再抱怨你的青春,人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这东西弥足珍贵,堪费你的一生去缅怀和追悼,这东西最不易保存和看守,总有一天,你愿拿一切去换取一张不复存在的回程票,来完成人生中惟一对美好的祭奠。但愿在这个纯净的年纪,记录下我们不曾见远山的少年情怀。 一、关于中国青春电影 电影从诞生至今走过的100多年历程,青年人的生命体验一直是电影创作者非常热衷的题材之一,虽然到目前为止,青春电影还不能算作一个严格的电影分类,但青春电影是一个极其普遍的电影现象和文化现象。在美国、英国、日本、韩国,都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青春电影体系。而在中国,由于传统文化和社会发展重心等问题,青春电影发展并不充分,没有非常清晰的脉络和完整的体系。影片创作和理论关注的角度偏向于成年化,使得青春电影无法发出真正属于自己的强有力的声音。正如有人指出,在中国电影史上,“青春电影是在场的缺席者”。新时期以来,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出现一个很重要的趋势,就是社会主流群体年轻化,这使得青年人的价值观念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观念和强势观念。社会历史的变迁在青年人命运思想上的体现尤为敏感和生动,这种相关的时代变迁又很直观地表现在电影中,随之出现一批真正意义上的青春电影。电影创作环境更加宽容自由,第六代导演创作了一大批以书写青春、反思青春为重点的青春电影,迎来了中国青春电影的真正繁荣。尤其是新世纪十年,青春电影创作硕果累累,风头正劲。一方面,青年导演在目前的中国影坛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号召力,他们用颠覆性的艺术理念亲手培育了青春电影,是青春电影忠实的拥护者,他们的镜头懂得如何去捕捉和表现青春;另一方面,虽然电影创作者持有不同的电影观念和创作理念,对于青春记忆却都有着程度不同的相似记忆和书写。另外,从受众群体看,青年是目前观影市场上的绝对主流群体,他们是推动国产电影票房的生力军。反过来,青年对于电影的观赏喜好和评价,对电影的创作也有一定的反作用。青春电影塑造了很多深入人心的青春形象,从社会生活方式到意识形态集中体现了青年人独特鲜明的文化样式。 《阳光灿烂的日子》 1995年姜文 《阳光灿烂的日子》是九十年代中国影界的意外之喜。《阳关灿烂的日子》发生的背景,是距现在的我们已经很遥远了的六十年代。主流社会里,那场著名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而马小军们却是生活在边缘地带的小丛灌木,大风来的时候,他们会很高兴地变换一下自己的姿态,而当大风过后,他们仍然还是要按照自己的原始模样恣意地生长。 王朔的黑色幽默,夏雨宁静等演员略显稚拙但决不生涩的演绎,还有导演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