叙事元素和叙事策略

叙事元素和叙事策略
叙事元素和叙事策略

中国传媒大学老师博文:叙事元素在娱乐节目中的作用

来源:卢宝腾的日志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娱乐节目的发展情况,就会发现不管从国际还是国内的情况看,都能看出电视的娱乐节目有一个从综艺向游戏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在电视发展的早期,都会有一个综艺节目兴盛的阶段。比如像美国在二次大战以后一直到50 年代、60年代,有一种非常热门的节目――杂耍节目,其实就是综艺节目。此类节目一方面会有一个幽默的主持人,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幽默风格,同时会把当时各种各样的娱乐素材,包括百老汇的演出、歌舞、流行歌曲,也包括一些比较古典的元素,还有杂技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汇集在一起。这些节目跟我们中国的综艺节目其实没有什么两样。但现在我们如果再去看看美国的电视节目,我们会发现它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现在比较主流的综艺节目只有一个是NBC在每周末晚上11 点半播出的,叫《星期六夜直播》。这个节目因为它是在主流的电视频道里播出,虽然已经超出了黄金时段,但毕竟还是一个很主流的节目,所以目前影响还比较大。只是综艺节目在世界范围内,包括在我们中国都在衰败。

另一方面是游戏性的节目,就是带有游戏色彩或者是以游戏为主体的电视节目作为娱乐节目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以90 年代末、新千年开始的时候反映得尤为突出,大量的游戏节目在国内外都占据着大量的荧屏时段。如果到国外看一看就会发现,过去在主流频道的晚间黄金时段,节目基本上是电视剧。但是最近这些年我们看到,这个天下已经被传统的游戏节目或者是真人秀的游戏节目占领了1/3 了。更为重要的是,在收视率排名靠前的节目中,这种游戏类节目更多。比如说去年美国的收视率总榜显示,第一名是《美国偶像》,第二名是《与星共舞》,从第三名以后才是电视剧。

这种趋势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早期的电视因为频道少,观众看电视很新鲜,大家喜欢看综合性的东西。那时不仅娱乐节目是综艺性的,包括平常说的社教节目也是杂志性的。但是随着多频道的竞争,大家对电视的要求不一样了,可能综合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我今天说的是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从综艺到游戏,又从传统的、古典的游戏样式到后来新式的游戏样式的发展,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其实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说叙事元素在这种娱乐节目里面的作用越来越强了。在综艺时代,综艺节目几乎没有什么叙事元素,基本上是一个平面的形象,仅给大家展示可以欣赏的节目,不具备也毋须具备像叙事的比如说悬念、冲突、结果等等元素。而现在的游戏类节目,包括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快乐大本营》一类游戏综艺节目,正是通过加入竞赛的内容让原来平面展示的综艺节目增加了叙事的元素。

我们平常说的叙事是一个非常大的词,有不同的解释,我在这里讲的叙事基本上就是指讲故事,但是和我们平常说的讲故事又不太一样。换句话说,构成一个事件,这个事件里面有形象、有冲突、有悬念,最后有结果,这就叫叙事。而在平常各种各样节目中,吸引观众眼球的主要是三方面的元素:第一是信息元素,这种元素主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大量新闻节目还有教育节目就是以此为特征。其实在很多其他节目内容里,包括电视剧、娱乐节目里面也含有这样的元素,但不太突出。第二是欣赏元素。欣赏元素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让我们有一种直感的愉悦的东西。它可以说带有审美意味的,但并不能进入我们很深的感情。

而所谓叙事是说它会引起对事件、人物命运、事件结果的一种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如果能够做得好,就一

定会引起我们内心的观照,人都爱听故事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有很多我们关注的事物在形态上恰恰是一个很好的叙事,比如说一场体育比赛,我们平常可能不会从叙事的角度去认识它,其实它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完美的叙事。而对于同一足球赛不同方式的直播,我们能感觉到它里面的信息元素、欣赏元素和叙事元素给我们的作用是不一样的。

比如有时候我会对一场球赛特别关心,但是处在一种没法看电视,也没法听广播的特殊情况下,于是只有通过上网来了解这个情况。网上对很多重要球赛都有所谓的直播,但只是文字直播。一是要比实际情况滞后几分钟,另外就是只有文字表达。对于当记者的人来说,这些文字很重要,但是对于受众来讲,就是看个字而已。换句话来说,这个直播对于我而言,它满足的是我的信息需求,主要提供的是一个信息元素。介绍两边都出了什么人,然后在这场比赛中哪方处于攻势,哪方处于守势,大概是什么情况。让我基本了解现在如何,最后结果如何。但是如果碰巧这场比赛在我开车的时候进行,我就会选择听广播。听广播的时候满足我的不仅是信息元素,更多的是叙事元素。因为广播体育解说员很有职业素养,他们会把现场的基本情况全都告诉你,而且还带有很生动的描述。这个时候我对现场主要的情况就会有一个较深的认识。我可以一边开车听比赛,同时还能进入情况,就是说会跟着着急、跟着惋惜等等。而电视的转播,除了可以接受上面的信息元素和叙事元素,我还可以观赏,就是具有欣赏的元素。这是三种转播有三种不同的效果。但是如果不是直播,而是一场已经完成了的比赛,我仍然可能去看电视的重放。这个时候基本上信息的元素没有了,叙事的元素对于我来讲也没有什么意义了,看到的基本上就是一个欣赏的元素。通过一场足球赛,我们可以看到三个元素以及它们的不同作用。对于现代的娱乐节目来讲,叙事元素实际上是在不断地加深之中,有很多节目的发生、发展,其实都和怎么样加强叙事相关。

我想叙事大概主要有这几个核心点:第一是关注,能不能引起关注是对叙事强度大小的一个特别重要的衡量指标。国外有一些游戏节目奖金很高,备受关注,而在国内,我们去做节目策划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政策限制。但是为什么高奖金的节目相对来讲就比低奖金的节目好做,其实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引起了更高度的注意。因为一个一百万美元的大奖,即使整个叙事很平庸,和一个一万块钱的奖金比较起来,它就是不一样,它能够引起一般观众更为重视,这就是一种关注。

当然更多的关注靠节目自己的营造,就是我们平常说的铺垫。在一个电影院里面,当我们看到一个人物出场5 分钟后就被打死了,这个时候你对这个事没有太多的感觉。比如说《功夫》里面冯小刚饰演的角色,他一出场已算是很好的铺垫了,因为冯小刚是个名人,观众会对他有一个期待,以为他以后还有戏,没想到不到5 分钟就被人打死了。作为这个角色来讲,他被打死了也无所谓,因为他没有被充分铺垫,所以这个角色无法引起内心关怀,不能被充分地关注。而一个在整个电影里面已经经过长期铺垫的人物,他再出现什么问题,不管他是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当他被打死时,观众或是出于惋惜,或是觉得很解恨,感觉总会不同。

所以说在叙事中,一定的时长、一定的铺陈对于引起观众对这个叙事的关注也是非常重要的。当然还有一种借力的方式,就是说外部已经造成了很多条件。比如前面说的足球赛,如果是一场广院两个系之间的足球赛,即使对于广院人,其关注度都非常有限。但若是中国队和澳大利亚踢世界杯预选赛,就会有很高的

关注度,因为外部形势造成了这个事物一定会引起高度关注。加强外部的关注情况,就是很多节目所谓的造势,我认为2005 年的超女在这方面做得是最好的。他们通过种种的手段在节目开始前制造舆论,而且在开始以后又把自身变成了一个能引起很多观众高度关注的重要事件。记得2005 年超女在进入决赛以后,北京好几个地方如西单、王府井,玉米一拨、凉粉一拨在那儿拉选票,几乎变成了社会游行。实际上在网上更是热闹,两派还在互相漫骂。总之这个事件至少在一部分观众中引起了极度关注。最后前三名决赛会出现什么情况,对于很多人来讲,会非常想知道、非常想了解。正是这样一种情况造成了高度的关注,这是叙事的一个很重要的基础,或者说一个强叙事不管是通过外部原因,还是通过自己内部的营造,必须取得一个较高的关注。

其次就是形象。回顾一下人类历史上所有的故事,不管它讲述什么内容,都离不开人物这一重要元素。这个人物可以变成大灰狼、小老鼠,甚至可以是一棵大树、一个板凳。但它都是拟人化的,就是说他一定是人物。这一元素其实正是一个叙事能够打动人,能够令人关注的一个核心。

实际上我们前面说引起关注也好、树立形象也好,恰恰是真人秀节目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在所谓古典式的游戏节目,如《谁想成为百万富翁》中,选手和他的客观环境是相冲突的,通过答题过关获得奖金。如果谁一下15 关全都过了,谁就是英雄,谁就能拿到一百万的奖金。节目本身是一个人和外界的冲突,当然还有其他各种各样的游戏节目。但是这类节目有一个非常致命的弱点,就是它的时空十分有限。一般这些节目都是在一个封闭的演播室里,在一期节目里就要完成一次游戏,甚至有的节目在一期节目里要完成几轮游戏。由于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有限,我们会发现古典游戏节目的铺垫能力就特别差,只能靠自己这种高奖金、高强度的现场冲突来引起关注,它没法用铺垫来引起关注,尽管铺垫非常重要。

同时最重要的欠缺是游戏节目比较难塑造形象。并不是说它不能塑造形象,事实上在电视史上,比如美国在50 年代有一个节目人物凡·多伦,就是被电视游戏节目塑造出的形象,上了《新闻周刊》的封面,成了全民的平民英雄。但是总体来讲,古典游戏节目因为时间和空间都非常有限,很难塑造起丰满的形象,也不太容易引起关注。比如像《开心辞典》是一个不错的节目,但是里面基本没有哪位选手让观众记住了,知道他是什么名字,干什么的,以前怎么样、后来怎么样。观众只是当时感觉喜欢某位选手,无法提高关注度。而真人秀节目在某种意义上正是弥补了老式游戏节目无法强化、展开叙事的缺陷。所以像早期的真人秀,一方面把空间由演播室转为户外,另一个更重要的方面是延长了游戏时间。如果说那些传统的游戏节目基本上都是半个小时、一个小时一集的小系列剧的话,那么这种早期的真人秀节目基本上采用了连续剧的方式,一个演季可能是六集、八集甚至于十五、六集。像美国的《幸存者》,观众会发现观看它与看戏无异。一开始观众可能对里面的人物不是很熟悉,但是看过三、四集以后,就会对里面一些人物越来越熟悉,而且会对他产生认同,或者很喜欢这个人,或者很讨厌这个人。然后观众会考虑这个人这么诡计多端,他在下一个阶段会是阴谋不断得逞、越来越往前走呢,还是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被别人淘汰出局。如果里面有一个选手观众觉得特别好,又能干又朴实,但也很傻、很天真的人,是否能在游戏里面坚持到最后,观众会为他担心。其实当观众进入了这个情况之后,会记住里面的角色,就是人物形象,然后会对他产生越来越大的关注度。以至于当我们从网上下载节目后,就会没白天没黑天地看,如果没时间还会跳着看,急于了解结局。如果不产生关注的话,观众不可能会有这种行为。正是因为这种原因,出于叙事的需要,为了通过铺垫来提高关注度,通过不断的演示来使形象具体化、成熟化,所以真人秀这种节目才产生了。当然这个看法可能比较片面,可能别的很多专家会说真人秀产生另有原因,但这可能至少是重要的原因之一。

除了关注形象之外,谈到叙事更容易被大众理解的是冲突和悬念。即是说所有的叙事一定是要有冲突,只不过这个冲突并不仅指俩人吵架。正如前面所讲,一个人和他客观外界的这种对立,就是巨大的冲突。两个人之间一种争夺、斗争,像足球赛也具有一种强烈冲突。一个人当面临选择需要是这样还是那样的时候,心里面非常矛盾,这仍然是非常重大的冲突。其实像美国的游戏节目《成交不成交》,它在某种意义上就是选择性的节目。就是让选手站在台上选择百宝箱,选择这个可能一无所有,选择那个可能又增加几万身家。另外还可以选择成交还是不成交,是保住现在已经得到的这笔奖金还是再冒一次险,所有这些都是内在的冲突,而且是多种多样的。冲突直接影响到了叙事的强度,有相当的冲突就会有相当的叙事强度,不管是引起关注也好,还是树立的形象也好,其实最后大家要得到的无非是好的收视效果。

有人问怎么区别人和动物?有很多种区别办法,比如劳动不劳动、会思想不会思想、会笑不会笑。但是也有一种说法,就是听不听故事、讲不讲故事。动物似乎到现在不会讲故事,也不会听故事,但是人会。因为人的思想复杂,他会关注跟自己毫无关系的东西,他会从里面产生一种参照,就是从别人的喜怒哀乐中产生自己的喜怒哀乐。所以别人在那儿得了一百万,他会激动不已;别人在那儿伤心落泪,他也黯然神伤。正是因为人的特性,使得许多娱乐节目都在致力于营造叙事感。

比如说央视三套的节目,如果说这两年央视三套节目和五年以前有什么明显不同,就是游戏化了。现在央视三套的节目不能说百分之百,但绝大多数节目都或多或少安排了游戏性的环节,有很多节目直接套用游戏结构,比如说《星光大道》。它把文艺表演、模仿完全放在一个叙事模式当中,这个叙事模式就是几个从不同地方来的民间天才选手到这个地方通过竞争展现自己,最后一步步走向星光大道的光辉舞台。而其中只有一个人或者一组人能够站在最高点,这里面就产生了冲突。当然它本身更多地展现的是综艺节目的欣赏元素,但整个结构是用叙事的元素把它贯穿起来。至少现在央视三套感觉用这样的方式来做娱乐节目更加稳妥,也容易制造形象,使它里面有些选手已经变成了具有一定公众形象意义的人物了。

在其他类型节目中,我们也同样能看到这种情况,包括近年来火爆异常的选秀类节目。其实大家做选秀类节目可能出发点不一样,有的说是因为国外流行,或是因为国内利于操作,或是它有利于互动,能够产生自我造星的机制等等。但是我们不可否认,这种节目在结构上有一个很强的叙事性结构,这种强叙事结构统领下的综艺表演就同以前平面化的欣赏和展示起的作用是完全不一样,或者说它里面包含的潜力是完全不一样的。只有在这种叙事模式下才可以大做文章,可以用很多方法来铺垫,来提高它的关注度,就是说可以用盘外招,可以用很多跟这个节目本身没关,但是跟叙事有关的手段,制造大量粉丝。

总而言之,因为制播节目是一个叙事过程,所以你可以把外面的很多办法都使上,一旦引起观众的高度关注,这个节目就会越来越火。实际上总局好像从来没有说不许做选秀节目,只是对这些节目里面的低俗化倾向做了一定的限制。而这种节目在国外的思想体系,也就是它所反映出来的叙事道路恐怕仍然是需要我们借鉴的。

把节目本身做成叙事性结构是最好的办法。实际上我们中国人也有发明,像江苏台的《人间》,就是把老式的谈话节目变成了一个进行时的叙述状态,棋高一招。以前的谈话节目有一种类型,叫故事性的谈话,

仅把一个过去的故事讲述出来,但显然这个力度不够,这就为真情类的节目打下基础。要把一个已经发生却没有完成的故事放到现场来完成,这就不仅仅是用节目展示过去的叙事,而是让节目变成叙事的一部分。尽管这里面也出现了很多问题,但是这样的方法还是可行的。

去年年底的时候有个杂志采访我,问明年哪种节目可能火?我说不可妄言,这是谁都算不准的卦,因为电视观众是最不可知的,全世界都一样。但是从趋势上看,这种现场继发叙事的真情类节目,有可能会在今年发扬光大。现在看起来这种节目已有上升趋势,因为它相对来讲操作简单,成本不高,收视率较好。当然它的成功有很多其他方面的原因,但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元素就是这种节目把一个谈话节目的构架完全叙事化了,不但讲过去的故事,还讲现在的故事,让节目本身就充满了不可知性。比如说最后把那两个主人公请到台前,他们是和好如初还是剑拔弩张,无法预测。当然我听说有的导演在演播室外面诱导当事人,“你得动手打他,他太可恨了。”这可能不太合适。但是我们能感觉到其实他是想通过在现场让这个叙事进行下去,让这个冲突能到一个高点爆发。

我们前面讲的真人秀也是一样。真人秀发展到一定程度已经超出一般的竞赛范围,现在国外各种各样的真人秀都有,比如说环保、老龄问题、表扬先进思想这种类型全都有。现在只要是一个人造的虚拟情境,然后对它进行一个真实的记录,就可以变成真人秀。过去我们通常只把叙事元素赋予戏剧,只有虚拟性节目才完成叙事任务,现在我们把它和真实联合起来了,变成一种我们给它造一个情境让它叙事。尽管现在真人秀在我们的发展路途中遇到很多问题、矛盾,但是我们通过想各种办法,制造虚拟情境,让叙事在里面充分展开,这可能是今后娱乐性电视节目非常重要的一个方向。

除了设计整个结构来叙事之外,还有一种稍微简单的方法,就是在节目里面直接讲故事。节目本身不是故事,但我可以在节目里讲故事。《百家讲坛》和这类节目的兴盛就是一个很有代表性的案例,《百家讲坛》这类节目我觉得是中国的原创,我没有在国外看到过同类节目。我见过教育节目,就一板一眼做教育,但没有人敢拿这个节目当娱乐节目。我们中国人就把教育和娱乐结合起来了,而且把弘扬传统文化和大众娱乐结合起来了。这个节目我接触得比较多,其实节目一开始是真正想要由专家来讲科普知识,当然是以文化知识为主。但是后来发现效果不好,于是慢慢修改,结果是讲授专家变成了准专家。在央视有一次研讨会我和万卫一起谈过《百家讲坛》,我说你们的专家都是准专家,真专家不行。他们其实也同意了,节目中所有讲得好的人,都是在这个事上明白点但都不是特别较真的人,由专业化变成了半专业化。其次,节目的讲述方式由原来的严肃讲述变成了一种娱乐性讲述,其讲述方式基本上跟中国传统的评书艺术、相声艺术相一致了。然后就题材而言,由原来的一、两集讲述一个主题变成长篇的连续剧。

《百家讲坛》从雏形到成熟大概是05 年、06 年,我们看到它是一个非常典型的,由原来的一个以信息为主的节目演化成一个以叙事为主的娱乐节目。其实娱乐节目里面有一种办法就是直接来讲故事,现在这种节目也很多,我们中国也有一个新叫法――故事类节目。我去年参加一个故事类节目研讨会,发现中国有很多节目就是讲故事,沈阳台现在有一个《王刚讲故事》,江西台的《传奇故事》是最有代表性的,我们发现在电视里直接讲故事也是一个不错的办法。

如果我们实在没办法做成一个叙事结构,也无法直接在节目里就讲故事,我们还可以想办法在节目里面插入一些叙事元素。这些叙事元素可以是在大节目里讲小故事,也可以是在节目里展开一些小的游戏类、竞争类的东西,所有这些东西其实都是一种叙事元素的运用。实际上今年相当一些节目都在自觉地运用这些元素。比如去年天津台的春节晚会,以三个队互相竞争作为整个节目的框架,其实它在某种意义上讲就放

入了叙事的元素。同时我们在很多晚会上都要做所谓语言类的节目,其实就是戏剧小品和幽默小品、相声,这类节目通常也都是运用了它自身的叙事特性。春晚有一个最大缺陷,就是不太容易把叙事性元素放入其中。于是所有的春晚都会很注意语言类节目的运用,甚至于把它当成亮点,因为这个小节目本身是一个完整的叙事型节目。

所以我们能看到,从电视娱乐发展的角度讲,叙事元素的运用应该说是越来越被看重。从方法上看,我们既可以想方设法把整个节目结构变成一场叙事,让它变成一场比赛、变成一场寻找等等,总之变成一个情节的过程。如果不适用,我们还可以把故事安排到节目里面,就让节目来讲故事。如果仍有困难,我们还可以想方设法把各种各样的叙事元素加到节目之中,让这个节目尽可能有较强的叙事感。众所周知,只是欢聚一堂跳舞、唱歌,没有一点叙事元素的节目是很难有市场的。

这是我自己一点粗浅的体会,跟大家一块分享,大家可以琢磨琢磨,也许可以想出更多好的论点,反正中国有这么多优秀的综艺节目、娱乐节目的人才,我想将来这类节目一定会做的更好。

电影叙事中空间的建构与意义

电影叙事中空间的建构与意义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研究动机 从卢米埃兄弟的第一部电影放映开始,人们即开始臣服于电影所展现出的无穷魅力之中。在早期卢米埃兄弟(Lumière Brothers)出品的影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从世界各地,用底片捕捉了真实生活中自然流动的影像,电影就像是一扇世界之窗,向人们展示了那些他们从未到访的地方:在城市的人们得以浏览乡村风光,乡村的人们也可以目睹未曾到访过的繁华都市,人们仿若跟随着电影远至世界各地旅游。至于与卢米埃兄弟同时期的乔治?梅里叶(Georges Mélières)则发展出风格回异、充满想象的奇幻影片。在著名的《月球之旅》(A Trip to the Moon)中,以舞台式的手法打造出一个不存在于现实的魔幻空间,有别于卢米埃兄弟影片中的真实空间。然而不论是卢米埃兄弟纪录片式的电影,或是梅里叶具高度风格化的电影,都让人们能够透过视觉触及身体所无法到达的空间。「每个故事都是一部游记,一场空间之旅。」(de Certeau,1984:115;引自Bruno,1997;简伯如译:2004) 当我们在观影的时候,也总是可以发觉电影导演不断地在创造与电影故事相符的真实。而这样的真实通常无可避免地必须透过与故事相符的空间的真实感来完成。观众也总是会期待对特定的类型电影有特定的场景期待,如科幻电影中总是不可少的太空景象、或是为各式充满科技感的新奇设施所包围的环境。

以黑色电影(film noir)这一类的类型电影来说,故事发生的场景多在城市。《霹雳神探》(The French Connection,1971)以纽约为背景,而影片里,我们看到的纽约不同于旅游手册里到处都是光鲜的高楼大厦的景象,取而代之的是属于夹缝中的暗巷、酒吧。而片中最精采刺激的飞车追逐场面里,主角穿梭在大小巷弄,潜于高架铁下追逐坏人,城市在此是破碎的、被分割的,意谓着各式的所谓的都市之瘤潜伏其中,总是会等待适当的机会浮于其上。最后警察包围坏人所聚集的大型仓库,也是一个类似废弃的大型仓库。阴暗的纽约市,与明媚充满阳光的马赛成一对比,纽约似乎更显得污秽不堪。 在黑色电影中故事所发生的城市,多半不会选择象征城市进步繁华光明的一面,而会刻意选择其扭曲、阴暗的角落来作为主要的场景,城市所展现的不是其进步繁荣等现代性的表征,相反地城市所代表的是一个在光鲜外表下,交杂了对于权力的欲望以及人性贪婪面的展现。电影叙事中的空间同时成为了具有意指性的元素,人物活动的空间和人物心理的空间以及和影片意义成形成某种对称的关系。空间在故事中其实是很重要的一个要素,空间决定了故事的真实性,同时也增强了故事的戏剧张力。而由这一类的电影中,我们发现空间已经不仅仅只是故事发生的场景,如黑色电影中的城市一般,空间同时也可以是各类文体与电影中叙事产生的核心所在(Konstantarakos,2000)。 叙事需要一个接纳产生行动的空间环境,电影叙事也是。空间在电影叙事的过程中,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故事发生的空间(地点)、

叙事学分析

叙事学分析 第十章叙事学分析 一、从叙事学的角度看文学 韦勒克曾说:“无论从质上看还是从量上看,关于小说的文学 理论和批评都在关于诗的文学理论和批评之下”。(韦勒克、沃伦: 《文学理论》,三联书店,1984年,第236页。)这一论断 至少是符合20世纪中期以前的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现状的,但这一 现状与最近一百多年来小说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却极不相称。 之所以会出现小说理论与批评长时间落后于诗歌理论与批评 这样的情况,与小说批评一直找不到自己的突破口有关。由于诗 歌语言在节奏、韵律、平仄等方面与日常语言相比有很大差异, 形式因素十分突出,因而从语言学、文体学的角度规定与把握诗 歌的本质不仅是可行的,而且也是很容易被想到的思路。对小说 而言,情况却复杂得多。一方面,小说语言与日常语言在形式上 的差异比诗歌要小得多,小说语体往往是混杂不纯的,因而传统 的以语词选择为核心的形式研究在面对小说这一文体时总是显得 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小说内容层面的东西(人物、情节、故事) 又太容易吸引批评家的注意力,从而使小说话语层面的东西很容 易被掩蔽。中外小说批评几乎都是从最直观的地方开始的。只要 我们稍微涉猎一些19世纪和20世纪初的小说批评,就会发现它们毫无例外都是以情节和人物为核心而展开的批评。这种以人物 和情节为中心的旧式批评,没有抓住小说文体的要害,没有提炼 出概括小说文体本质特征的核心范畴,因而使得小说批评缺乏牢

固的理论基础,无法超越教条式批评和印象式批评的局限,而拥 有广阔的自我发展空间。这种状况只有到20世纪60年代以后, 法国叙事学建立起来的时候,才得到了改观。 叙事学(法文的narratologie,英文译为narratology)一词由法 国结构主义学者托多罗夫在1969年出版的《〈十日谈〉语法》一书中首次使用。用托多罗夫的话说,这是一门“关于叙事作品的 科学” ,“主要是研究叙事文和故事之间的关系,叙事文和叙述 行为之间的关系,以及故事和叙述行为之间的关系。” (见张德寅 编选:《叙述学研究》第191页。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9年。)实际上,在此之前,有关叙事学的理论就以诸如叙事作品结构分 析、叙事语法、叙事诗学、叙事话语等不同名称在法国文学研究 和文学批评中出现,但并没有引起理论界太大的关注。叙事学理 论的影响力的扩大最初直接得益于结构主义理论的传播。70年代 以后,叙事学已经成为西方文学理论和批评界广泛关注的一种理 论,这一理论不但由法国波及英美等其它国家,而且在理论形态 上也日趋完善。 托多罗夫的叙事学研究是从用“故事”与“话语”这两个概 念来区分叙事作品的素材与素材的表达方式开始的。托多罗夫认 为,“故事” 是按实际时间及实际的因果关系排列的事件,“话语” 则是指对故事的艺术处理或形式上的加工。在以后的西方叙事学 研究中,尽管不同的理论家对叙事作品的层次划分有不同的看法, 但托多罗夫的这一区分仍然是叙事学研究的起点。作为一种修辞 批评,叙事学批评关注的是叙事作品的话语层面而不是其故事层 面。这正是叙事学批评与传统的关于叙事作品的批评之间的差异

差异空间与叙事策略

差异空间与叙事策略 加拿大女作家艾丽丝·门罗(1831-)是当代文坛重要短篇小说作家,于201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本文从叙事学视角研究门罗的第十部短篇小说集《恨,友谊,追求,爱情,婚姻》中不同空间的构建,探究 第二空间在这些短篇小说中的意义及空间构建与叙事策略的关系。其中,倒叙、预叙,全知、有限视角的使用与转换构成了本部作品中重要的叙事策略并极大地促进了不同空间与女性不同身份的构建。本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引文,主要介绍作者和作品信息、目前的研究背景、本文的研究问题及研究意义、理论框架、论文结构。第二章分析九篇小说中女主人公的生活空间。房子、丈夫和日常生活构成了这一空间的主要元素。这一章主要考察倒叙和有限视角如何刻画出女性沉闷的生活和压抑的身份。人物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态作为叙事的一部分, 构成了不同的叙事层次,解释了基本叙事中女性的身份危机。第三章 分析第二空间的构建以及这一空间对于女性人物身份的重要影响。第二空间区别于人物日常生活空间,为人物暂时地逃离生活中心提供了 契机。在这里,往往有一名男子与女主人公发生爱恋。人物体验视角 是呈现这一空间的重要叙事视角。由于这种内视角只能透过人物的视野、感觉、知觉来表现事物,因此其感知范围是有限的。但正是这样 的局限使得人物前后的改变愈加明显,引人注目。随着人物不断深入 第二空间,悬念逐层解开,危机也不断化解。叙事层层推进,直到主要 事件在此发生。第四章探究女主人公在回归日常空间后,对于第二空 间的回顾、反思以及这一空间对其产生的后续影响。本部短篇小说集

结尾叙事通常采用预叙和人物回顾视角等策略。作者常采用预叙手法叙述多年后的情景片段,那时的女主人公则采用回顾视角追忆过往年华。在主要事件发生后,对第二空间的叙事就此终止,叙事时间穿梭到多年以后。尘封于记忆之中的某个片段突然显现,以外视角重新审视当年的自己,人物往往会获得重要的体悟。最后是本文结论部分。本集中的女性人物经历了两种不同的空间。第一空间是人物生活中心,其中埋藏着人物的身份危机。第二空间更为边缘、自由,为人物化解危机提供场所和契机,对于本部作品具有重要意义。不同的叙事视角和叙事时间构建出了两种不同的空间,促进了外部空间与人物心理空间的互动,揭示了作品的积极主题:女性的生活可能表面看似平静,但实际非常复杂;女性拥有抵抗窒息生活的空间,尽管她们有时以逃离作为抵抗的策略,但这仍然体现了女性的自主性。

真人秀节目策划

真人秀节目策划

目录 前言 (4) 一、相关概念解析及背景介绍 (5)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概念、起源及发展概况 (5) 1.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概念 (5) 2.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5) (二)叙事学概念、起源及发展概况 (5) 1.叙事学概念 (5) 2.叙事学起源及发展概括 (5) 二、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元素 (6) (一)叙事主体:故事主体和观众观看客体的人物元素——参与者 (6) (二)叙事动力:推动故事发展、吸引观众收视的动力元素——悬念 (6) (三)叙事情节:形成人物关系和情节变化的结构元素——竞争 (6) (四)叙事框架:人物命运戏剧性转折的规定元素——淘汰与选拔 (6) (五)叙事情境:形成故事假定性的情境元素——时空规定 (7) (六)叙事细节:形成节目基本过程的细节元素——现场记录 (7) (七)叙事强化:强化故事的感染元素——艺术加工 (7) 三、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策略 (7) (一)研究本土文化 (8) (二)研究关注主体和被关注客体以规划节目制作 (8) (三)重视图线电视真人秀的创新性与平衡性 (8) (四)重视电视真人秀的"人与事” (8) 四、真人秀的社会影响探究 (9) (一)以《等着我》为例--公益电视真人秀的社会影响 (9) (二)对电视真人秀社会影响发展的建议 (9) 结论 (10) 参考文献 (11)

前言 近年来,电视真人秀作为一种全国风靡的电视节目形态,被电视电视专家、节目制作人员,以及各方面学者等从不同角度进行过研究。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大型公益栏目《等着我》为例,对真人秀节目叙事元素和叙事策略进行研究,以及结合这个节目的社会影响,旨在透彻分析真人秀节目文本结构,以利于这类节目的创新、改进,保持其生命力。力求在研究实际问题的同时,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通过课题的调查分析,让现实生活中实际的问题有所帮助。 电视真人秀节目的叙事元素和叙事策略——《等着我》 一、相关概念解析及背景介绍 (一)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概念、起源及发展概况 1.电视真人秀节目的概念 电视真人秀是指普通人或明星在制作方所设置的特定情境中,遵循一定规则进行某项竞赛,整个比赛过程被电视记录下来并最终以节目形式编辑播出,获胜者通常会得到物质奖励或某种承诺。一般电视真人秀节目分为娱乐类真人秀、生活服务类真人秀、公益类真人秀、情感类真人秀四类。 而本次论文探讨的《等着我》则是中央电视台综合频道节目中心制作和播出的国内首档大型公益寻人服务类电视真人秀节目。 2.电视真人秀节目的起源与发展概况 “舶来”于欧美的电视真人秀,种数繁多,类型多样,历经了不同的发展阶段。它不断将真人推上屏幕,让观众去观看、窥视、消费和娱乐,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人们对娱乐的需求。然而,这种真人秀节目发展过程中存在着各家媒体为抢占市场而大量模仿和同质化竞争的问题。因此,境外真人秀引入中国的过程中,如何创新,如何促进节目的本土化发展,是真人秀节目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中国电视真人秀的发展历程,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划分,谢耘耕教授将中国节目真人秀发展的过程大体划分为兴起和发展二个阶段。 兴起阶段(20XX~20XX年):《生存大挑战》节目是我国真人秀节目的雏形,此后,这类节目在国内被广泛模仿或移植,如《金苹果》、《幸运52》等。 发展阶段(20XX年至今):20XX年真人秀节目迅速发展,这一时期“表演选秀类真人秀”成为最大赢家,如《超级女声》、《梦想中国》等,同时,一批职场求职类、创业类真人秀节目也发展起来,成为国内真人秀节目的又一大热点,例如中国教育电视台的《职来职往》东南卫视的《爱拼才会赢》等。 目前,真人秀节目处在快速发展时期,但发展过程中也存有不少争议。当前热门的电视真人秀笔者做出了以下的分类: 娱乐类:《我是歌手》《中国好声音》《中国好歌曲》 益智类:《最强大脑》 公益类:《中国梦想秀》《等着我》 亲子类:《爸爸去哪儿》等 (二)叙事学概念、起源及发展概况 1.叙事学概念 叙事学(法文中的“叙述学”)是由拉丁文词根narrato(叙述、叙事)加上希腊文词尾logie(科学)构成的。顾名思义,叙事学应当是研究叙事作品的科学。然而这种定义经

叙事元素和叙事策略

来源:卢宝腾地日志 一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娱乐节目地发展情况,就会发现不管从国际还是国内地情况看,都能看出电视地娱乐节目有一个从综艺向游戏发展地趋势.世界各国在电视发展地早期,都会有一个综艺节目兴盛地阶段.比如像美国在二次大战以后一直到年代、年代,有一种非常热门地节目――杂耍节目,其实就是综艺节目.此类节目一方面会有一个幽默地主持人,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幽默风格,同时会把当时各种各样地娱乐素材,包括百老汇地演出、歌舞、流行歌曲,也包括一些比较古典地元素,还有杂技等各种各样地东西汇集在一起.这些节目跟我们中国地综艺节目其实没有什么两样.但现在我们如果再去看看美国地电视节目,我们会发现它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现在比较主流地综艺节目只有一个是在每周末晚上点半播出地,叫《星期六夜直播》.这个节目因为它是在主流地电视频道里播出,虽然已经超出了黄金时段,但毕竟还是一个很主流地节目,所以目前影响还比较大.只是综艺节目在世界范围内,包括在我们中国都在衰败. 另一方面是游戏性地节目,就是带有游戏色彩或者是以游戏为主体地电视节目作为娱乐节目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以年代末、新千年开始地时候反映得尤为突出,大量地游戏节目在国内外都占据着大量地荧屏时段.如果到国外看一看就会发现,过去在主流频道地晚间黄金时段,节目基本上是电视剧.但是最近这些年我们看到,这个天下已经被传统地游戏节目或者是真人秀地游戏节目占领了了.更为重要地是,在收视率排名靠前地节目中,这种游戏类节目更多.比如说去年美国地收视率总榜显示,第一名是《美国偶像》,第二名是《与星共舞》,从第三名以后才是电视剧. 这种趋势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早期地电视因为频道少,观众看电视很新鲜,大家喜欢看综合性地东西.那时不仅娱乐节目是综艺性地,包括平常说地社教节目也是杂志性地.但是随着多频道地竞争,大家对电视地要求不一样了,可能综合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我今天说地是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从综艺到游戏,又从传统地、古典地游戏样式到后来新式地游戏样式地发展,这样地一种发展趋势其实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说叙事元素在这种娱乐节目里面地作用越来越强了.在综艺时代,综艺节目几乎没有什么叙事元素,基本上是一个平面地形象,仅给大家展示可以欣赏地节目,不具备也毋须具备像叙事地比如说悬念、冲突、结果等等元素.而现在地游戏类节目,包括年代中后期出现地《快乐大本营》一类游戏综艺节目,正是通过加入竞赛地内容让原来平面展示地综艺节目增加了叙事地元素. 我们平常说地叙事是一个非常大地词,有不同地解释,我在这里讲地叙事基本上就是指讲故事,但是和我们平常说地讲故事又不太一样.换句话说,构成一个事件,这个事件里面有形象、有冲突、有悬念,最后有结果,这就叫叙事.而在平常各种各样节目中,吸引观众眼球地主要是三方面地元素:第一是信息元素,这种元素主要满足人们地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大量新闻节目还有教育节目就是以此为特征.其实在很多其他节目内容里,包括电视剧、娱乐节目里面也含有这样地元素,但不太突出.第二是欣赏元素.欣赏元素是直接作用于我们地感官,让我们有一种直感地愉悦地东西.它可以说带有审美意味地,但并不能进入我们很深地感情. 而所谓叙事是说它会引起对事件、人物命运、事件结果地一种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如果能够做得好,就一定会引起我们内心地观照,人都爱听故事就是这个道理.事实上有很多我们关

电影《化身姑娘》的叙事策略研究

电影《化身姑娘》的叙事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3-11-06T13:16:30.733Z 来源:《赤子》2013年9月下总第290期供稿作者:李晨 [导读] 著名软性电影论者之一的刘呐鸥,也是上海三十年代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新感觉派”的领军人物。 李晨 (重庆大学,重庆 400065) 摘要: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发展离不开三十年代时软性电影的推动。软性电影所提倡的“审美关照与现代眼光”、“视觉快感”、“戏剧对于人生原有的趣味性的吸引力”对于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功劳。本文试从软性电影代表作《化身姑娘》的叙事策略特点来探讨软性电影中存在着的推动商业电影发展的元素。 关键词:《化身姑娘》;软性电影;商业元素;叙事 中图分类号:J9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035(2013)09-0000-03 1896年8月11日,上海徐园内的“又一村”放映了“西洋影戏”。随着帝国主义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的入侵,外国大量的电影投机商人来到中国放映电影。自这开始,电影这一新鲜玩意儿便给中国的商业市场带来了新的契机。当电影还未被当做艺术产物被学者们研究讨论的时候,电影所带来的经济效益就已经开始逐渐吸引到更多的人投身进来。中国摄制故事片的开端是1913年由张石川指导的故事短片:《难夫难妻》。作为我国第一部故事短片的《难夫难妻》的意义,还在于它接触了社会现实生活的内容,提出了社会问题。[1]p19而这也是在接下来中国电影行业中始终在热烈探讨的议题。电影的教化作用和娱乐作用或是电影的艺术性与商业性到底应该怎样判断。也是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史上的一场关于左翼电影与软性电影之间的争论来来回回,不断上演。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到三十年代,是中国电影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2]因为在这一时期,电影逐渐被艺术解读,早期的中国商业电影也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虽然,在当时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的时代,软性电影论者所提出的“艺术快感论”被左翼论者视为“逃避现实的低级趣味”“背叛艺术”。而后随着战乱时代的纷沓而至,软性电影论渐渐被高涨的战争情绪所淹没。也就在这其中,软性电影所带来的效果仍然对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形成有着功不可没的影响。 著名软性电影论者之一的刘呐鸥,也是上海三十年代现代主义小说流派“新感觉派”的领军人物。众所周知,“新感觉派”这一文艺思潮之由日本输入中国,实有赖于刘呐鸥的介绍。[3]“新感觉派”小说内容主要强调对大都市繁华的捕捉以及对都市中现代人精神生活的挖掘,着重对现代都市中畸形的两性关系和人物灵魂不安的探讨。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刘呐鸥与其他知识分子一样热衷于在闲暇之余去到戏院看电影。也就是在这一时期,他对电影的狂热逐渐攀升,并且形成了一套自己的观影理论。在他认为“影戏是有文学所不到的天地”“电影是建立在光学和几何学上视觉的诗”。而另一位同样是“新感觉派”的代表人物,软性电影论者穆时英也认为“电影是诉诸视觉的”。刘呐鸥与穆时英对电影的“视觉审美批评”是一场对现代电影审美观念的自由抒发。1933年,黄嘉谟在《现代电影》上连续发表文章《电影之色素与毒素》、《硬性影片与软性影片》中提出“电影是给眼睛吃的冰淇淋,是给心灵坐的沙发椅”“电影是软片制成的”。认为中国戏院里的观众由多变少是因为“中国影片硬化的缘故”。并称“现代的观众已经都是比较坦白的人,他们一切都讲究实益,不喜欢伪善的说教”。黄嘉谟揭示了具有现代大众文化性质的海派文化环境候总大众的文化心理,他强调了影片的感官娱乐特征。[4]软性电影论者认为,电影是一场自由的心灵之旅,而不是具有意识形态的传教工具。“内容偏重主义”忽略了形式上的美感,抛弃了电影的基本方法。刘呐鸥说,电影是机械的儿子,制作者们其凭赖自己的灵感,依靠自己的艺术的组立法,还不如用Wethod(方法),降幅摄影机Mechanism(机械主义)来得自然。他认为电影就是要在片中运用光线、镜头、Montage,等手法增加电影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实则,软性电影论者的观点与产生于1906、1907年的“吸引力电影”有着相似之处。吸引力电影直接诉诸观众的注意力,激起视觉上的好奇心,通过令人兴奋的奇观——一件独特的事,无论是虚构还是实录,它本身就很有趣——提供快感。[5]在叙事上,吸引力电影与软性电影同样都要求故事本身的有趣性。在表现手法上,吸引力电影讲求“不把电影看做一种讲故事的方式,而是看做呈现一系列景观给观众的方式,因为他们只在制造的幻觉力量和异国情调而着迷。”软性电影又何尝不是呢,“让人们在柔软的沙发上渐渐陷下去”。看电影,作为一种30年代主流的生活方式,上海电影文化不可避免地与商业利益绑定在一起。软性电影的风格对于观众试听消费的满足,对于日后商业电影的发展提供了前车之鉴。 1937年,日本发动淞沪之战之后,上海沦为国中之国,孤岛电影在这个时候繁荣但却畸形的发展着。当时的上海处于一种极为尴尬的境地。一面是面对帝国主义强势压制,东西方文化交流的滞后以及白话现代主义对旧观念旧思想的冲突。另一面,政府部门行政管理的薄弱和无力以及电影审查制度的打压。这种错综复杂的境地制约着中国早期电影的叙事格局。大批量的难民涌入上海这座“孤岛”,他们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有限,又不愿意在这一时期接受严肃寓意电影的教化。而同时,左翼大批电影人支援前线或转而去香港,留下了“软性电影”的一部分势力。软性电影势力群体正好根据群众的消费需要大力发展带有娱乐性的电影。而一些电影公司则受迫于政治环境压力,为了生意只能拍没有意识色彩的电影。“孤岛”电影在夹缝中求得生存,却有着“影坛惊人的产量和浓重的商业气息”。[6]p105在孤岛电影的时期里,古装片的大量问世以及言情片、喜剧片、时装片的活跃出现。这一时期中国商业电影创作在类型上也更加丰富和完备。[6]p11020年代的邵氏“天一公司”后来由上海前置香港,而成为中国商业电影的第一次浪潮。孤岛时期,当时软性电影的两位导演,拍摄《神秘之花》《花烛之夜》的岳枫,以及以拍摄软性电影代表作的《化身姑娘》导演方沛霖都成为香港商业电影拍摄的主力。而方沛霖又被成为“中国早期商业电影的风向标”,50、60年代拍摄的歌舞片独树一帜,为他赢得了票房又赢得了口碑。方沛霖的作品“成功的融合了上海的都市文化、商业文化、和市民文化。”比如《花外流莺》中,就描写了一对上海男女恋爱之纠结最终走到一起的感情生活。软性电影的主张从最初影响早期中国商业电影到孤岛时期的香港商业电影的叙事风格。软性电影的独具特色,并没有继承中国古典叙事中“文以载道”的传统,而是从一种独特的叙事手段获得商业上的肯定。这其中一定有其叙事之规律。而《化身姑娘》作为软性电影的代表作,从拍摄第一部的好评如潮,到后来连拍3部续集,实际上从叙事策略上的戏剧化、偶然性、故事情节的环状叙事也十分符合商业电影中的基本元素。 一、满足受众需求的叙事策略 在《现代的观众感觉》一文中,黄嘉谟明确地把电影观众定位于“现代人”,并指出了几个重要的心理特征。“喜新厌旧的”“敏感的”“急性的”“怜香惜玉的专家”“神经衰弱病患者”。[7]p72当价值说教和教化式的引导都成为大众所抗拒的对象,那么为了得到市场的认可获取电影制造商的经济利益,电影必须去卸下“文以载道”的叙事方法。《化身姑娘》软性电影的代表作,讲述的是一个富人家的女孩丽英被父亲要求女扮男装回国安抚爷爷的“重男轻女”的思想,回国后因自己时男时女的装扮惹了一身的麻烦。丽英爱上了一个男孩,但另一个女孩爱上了男装的丽英。错综复杂的关系中,爷爷发现丽英是女孩,气到生病。得知儿子又生了个真正的孙子爷爷顿时病愈。爷爷的侄儿又起背叛之心,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在欧美思想界兴起的一种文化理论和批评方法。20世纪末,随着新历史主义思潮波及的范围越来越大,更多的西方纪录片工作者转向编年史纪录片的制作,纪录片界出现了偏重于回顾历史的“新纪录电影”潮流。80年代后期新历史主义思潮引入中国,深刻地影响了新时期中国文艺的创作实践和理论批评。在小说创作领域,出现了书写各种“家族史”、“村落史”、“心史情史”和“野史秘史”的“新历史主义小说”以及“重构”、“戏说”、“调侃”和“解构”历史的影视剧,在文艺批评界,则掀起了轰动一时的“重写文学史”和“重写电影史”运动。作为一种以历史为主要表现对象的艺术形式,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在创作实践中已经常采用新历史主义的某些叙事策略,但是因为文献纪录片本身的复杂性和中国特色文献纪录片的特殊性,所以在理论上,学界还极少有人论及新历史主义思潮与中国当代文献纪录片的关联。 文献纪录片并不是中国的专利,而是发源于苏联的一种纪录片样式。文献纪录片在西方通常被称为汇编影片(compilation film),意指利用以往拍摄的资料片(有时辅以新拍摄的素材)编辑的纪录片。法国电影史学家乔治?萨杜尔在《世界电影史》中提到,早在1921年前苏联导演吉加?维尔托夫就通过对新闻片的剪辑制作了历史长片《内战史》。美国电影史学家埃里克?巴尔诺认为,文献 纪录片是苏联电影工作者艾瑟?苏勃在20世纪20年代确立的一种纪录片类型,其完成于1926年的影片《罗曼诺夫王朝的灭亡》是世界文献纪录片的开端。中国纪录片学者单万里认为,1927年黎民伟完成的影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是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端,如果以此为起点,中国的文献纪录片迄今已走过了80年不平凡的历史。 大历史,小细节 直到上世纪80年代末期,中国纪录片创作的主流其实是那些主题先行,先写好解说词,然后再根据解说词去搜集影像资料或拍摄画面的专题片的方式,其创作视角大多采取居高临下的俯视,创作素材也基本来源于官方文献或正史档案,而新历史主义的叙事对历史题材的兴趣却全然不同,新历史主义“尤其表现出对历史记载中的零散插曲、逸闻逸事、偶然事件、异乎寻常的外来事物、卑微甚至简直是不可思议的情形等许多方面的特别兴趣。历史的这些方面在‘创造性’的意义上可以被视为‘诗学的’”。在“诗学的”意义上对待史料促使中国文献纪录片在叙事策略上发生了重要转向,中国近20年的文献纪录片从宏大叙事走向个人视角、细节叙事就是这一转向的具体体现。 重大革命和重大历史题材文献片是中国特色文献片的主要片种,主要内容涉及重大节日、重大事 新历史主义思潮与当代中国 文献纪录片的叙事策略 张 宗 伟 Arts criticism 27

重复与对比:《活着》的叙事策略

重复与对比:《活着》的叙事策略 《活着》讲述的是主人公福贵从建国前到建国后四十多年充满宿命感的苦难人生。年轻时的福贵是一个浪荡少爷,骄奢无度、不思进取、嗜赌成性。当他输光家产后,不幸也随之而来:父亲被气死,妻子被岳父接走,他自己也被国民党抓了壮丁,一去就是两年,在这期间母亲因病去世,女儿凤霞也因病导致聋哑。当他从战场上回来,迎接他的是更大的打击。在他随后的人生中,儿子有庆、女儿凤霞、妻子家珍、女婿二喜、外孙苦根这些身边最亲近的人都因各种各样的原因离他而去,他亲手埋葬了他们,最后孑然一身,与一头老牛相依为命,共度余生。 《活着》之所以被众多的读者接受,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和启发意义,不仅在于它的主题,还在于它独特的叙事魅力。在小说中,我们虽然读到的是苦难,但在余华的叙事中感受到了“活着”时忍受苦难的韧性和面对苦难的乐观精神。 一.重复的叙事策略 在小说中,重复的结构是为了达到某一特定的文学效果而重复叙述相同的或相似的事件、行为。“在余华的许多作品中,重复是一种常用的叙事手段。他善于通过制造不断的重复表达对现实、人生、小说艺术的理解。”《活着》更是将这一叙事手法发挥得淋漓尽致。 (一)“中断”的重复 小说采用的是双重叙事视角,就是叙述中嵌套叙述的策略。第一重叙事视角“我”是去乡间收集民间歌谣的采风人,是整个故事的叙述者,讲述了在采风过程中听到的福贵故事。第二重叙事视角福贵,是整个故事的亲历者,是叙事的核心。 作者的这一安排造成了两个叙述者的讲述交替进行,福贵讲他自己的人生故事,采风人“我”讲与福贵的故事,而福贵的讲述也因为“我”的参与出现中断。文中一共出现了四次中断:第一次中断在福贵讲完

叙事元素和叙事策略

中国传媒大学老师博文:叙事元素在娱乐节目中的作用 来源:卢宝腾的日志 一 如果我们回顾一下娱乐节目的发展情况,就会发现不管从国际还是国内的情况看,都能看出电视的娱乐节目有一个从综艺向游戏发展的趋势。世界各国在电视发展的早期,都会有一个综艺节目兴盛的阶段。比如像美国在二次大战以后一直到50 年代、60年代,有一种非常热门的节目――杂耍节目,其实就是综艺节目。此类节目一方面会有一个幽默的主持人,在整体上形成一种幽默风格,同时会把当时各种各样的娱乐素材,包括百老汇的演出、歌舞、流行歌曲,也包括一些比较古典的元素,还有杂技等各种各样的东西汇集在一起。这些节目跟我们中国的综艺节目其实没有什么两样。但现在我们如果再去看看美国的电视节目,我们会发现它已经淡出历史舞台。现在比较主流的综艺节目只有一个是NBC在每周末晚上11 点半播出的,叫《星期六夜直播》。这个节目因为它是在主流的电视频道里播出,虽然已经超出了黄金时段,但毕竟还是一个很主流的节目,所以目前影响还比较大。只是综艺节目在世界范围内,包括在我们中国都在衰败。 另一方面是游戏性的节目,就是带有游戏色彩或者是以游戏为主体的电视节目作为娱乐节目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以90 年代末、新千年开始的时候反映得尤为突出,大量的游戏节目在国内外都占据着大量的荧屏时段。如果到国外看一看就会发现,过去在主流频道的晚间黄金时段,节目基本上是电视剧。但是最近这些年我们看到,这个天下已经被传统的游戏节目或者是真人秀的游戏节目占领了1/3 了。更为重要的是,在收视率排名靠前的节目中,这种游戏类节目更多。比如说去年美国的收视率总榜显示,第一名是《美国偶像》,第二名是《与星共舞》,从第三名以后才是电视剧。 这种趋势我们可以从很多方面来解释,一方面早期的电视因为频道少,观众看电视很新鲜,大家喜欢看综合性的东西。那时不仅娱乐节目是综艺性的,包括平常说的社教节目也是杂志性的。但是随着多频道的竞争,大家对电视的要求不一样了,可能综合就不是那么重要了。我今天说的是另外一个角度,就是从综艺到游戏,又从传统的、古典的游戏样式到后来新式的游戏样式的发展,这样的一种发展趋势其实给我们一个提示,就是说叙事元素在这种娱乐节目里面的作用越来越强了。在综艺时代,综艺节目几乎没有什么叙事元素,基本上是一个平面的形象,仅给大家展示可以欣赏的节目,不具备也毋须具备像叙事的比如说悬念、冲突、结果等等元素。而现在的游戏类节目,包括90年代中后期出现的《快乐大本营》一类游戏综艺节目,正是通过加入竞赛的内容让原来平面展示的综艺节目增加了叙事的元素。 我们平常说的叙事是一个非常大的词,有不同的解释,我在这里讲的叙事基本上就是指讲故事,但是和我们平常说的讲故事又不太一样。换句话说,构成一个事件,这个事件里面有形象、有冲突、有悬念,最后有结果,这就叫叙事。而在平常各种各样节目中,吸引观众眼球的主要是三方面的元素:第一是信息元素,这种元素主要满足人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大量新闻节目还有教育节目就是以此为特征。其实在很多其他节目内容里,包括电视剧、娱乐节目里面也含有这样的元素,但不太突出。第二是欣赏元素。欣赏元素是直接作用于我们的感官,让我们有一种直感的愉悦的东西。它可以说带有审美意味的,但并不能进入我们很深的感情。 而所谓叙事是说它会引起对事件、人物命运、事件结果的一种高度关注。这种关注如果能够做得好,就一

纪实真人秀《奇遇人生》的叙事策略研究

纪实真人秀《奇遇人生》的叙事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19-05-13T16:07:33.467Z 来源:《知识-力量》2019年8月26期作者:刘庆[导读] 叙事策略的构建和运用是一档节目的基础。《奇遇人生》以其成功的叙事策略在诸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其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构建起广泛的心理认同,赢得观众认可。本文从叙事的风格特征、叙事的表现手法和叙事的镜头语言三大方面对纪实真人秀节目《奇遇人生》进行分析 (山东师范大学新闻与传媒学院,山东济南 250014)摘要:叙事策略的构建和运用是一档节目的基础。《奇遇人生》以其成功的叙事策略在诸多综艺节目中脱颖而出,以其思想性、娱乐性和艺术性构建起广泛的心理认同,赢得观众认可。本文从叙事的风格特征、叙事的表现手法和叙事的镜头语言三大方面对纪实真人秀节目《奇遇人生》进行分析,探索其成功的叙事策略,进而为国内综艺节目的发展提供些许参考。关键词:奇遇人生;叙事策略;真实;情感 一、叙事的风格特征 (一)真实化 相对于传统真人秀节目过度注重“秀”的成分,强调节目内容的娱乐性,《奇遇人生》则更注重“真”的成分,强调节目内容的思想性。节目首次采用“纪录片+综艺真人秀”的形式,以真实电影的拍摄方式记录旅程点滴,力求展现嘉宾最真实的生活状态,实现了“真”与“秀”的平衡。比如在节目的第一期中,嘉宾小s在寻找丢失的小象过程中意外看到“非洲象惨遭猎杀”的景象,小S看到这样的画面难掩内心的震颤失控大哭,而镜头也将她这种真实反应记录下来。这种真实性带来的独特的“体悟感”让观众在观看节目时不自觉的对照自己的人生经历,深刻体会到嘉宾小s内心的痛苦,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使观众对保护野生动物有了更多的反思。 (二)平实化 不管是歌手、演员亦或是主持人,在节目中都被还原为最平凡的普通人。他们卸下“光环”,像普通人一样默默讲述他们的故事,回忆他们独特又真实的人生,营造了一种平等的对话与交流模式,形成了平实化的叙事风格。比如在《奇遇人生》第9集,赵立新和白举纲都不约而同的提到“快乐从何而来”的问题,涉及到关于“我们如何自处”“如何满足自己的内心”的思考,从而用这些人们共有的困惑与观众建立平等的交流关系,引发观众精神世界的情感共鸣。导演赵琦认为“人生没有白活的”,不管是明星还是普通人,都是一座丰富的待挖掘的宝藏。在他看来,镜头下的任何一个人都有他的可贵之处,有他表现之下值得人思考的东西。 (三)温情化 在《奇遇人生》节目中,嘉宾卸下包袱,抛开繁杂日常,抵达一直向往却未曾实现的“诗与远方”,通过温暖的故事表达自我的探索和思考,使节目在整体上呈现出温情化的叙事风格,让观众在看节目时感受到深厚的人性内涵和独特的人文气质。在第四集毛不易走进养老院跟随音乐治疗师一起探望临终老人,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便能体会到音乐治疗师和歌手毛不易内心对病弱老人的关怀。节目所传递的这种温情跟人们普遍认可的的价值观相契合,这让节目更容易触动观众心灵,同时也能使节目本身更具情怀和情感魅力。 二、叙事的表现手法 (一)悬念的设置 在叙事学理论中,悬念是叙事结构的重要一环,同时也是节目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手法。巧妙的运用悬念亦能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增强故事的生动性,激发观众的观看兴趣。如在第三期节目中,窦骁和阿雅带着满心期待来到印尼想要登顶查亚峰,但过程中却发生各种意外,首先是阴雨天气使团队被困在山下,其次是高海拔环境带给嘉宾强烈的高原反应,这些逐次出现的“意外”便自然形成了“他们能否成功登顶”的悬念。这些悬念一方面会迫使观众将自己置于现场环境中,使观众产生与节目中的人物同呼吸共命运之感,从而最大限度的吸引观众,另一方面也能使节目摆脱平淡叙事,增强故事的生动性。 (二)冲突的生成 一是人与环境的冲突。在《奇遇人生》中,明星会离开自己所熟悉的生活环境到一个陌生的环境,这就形成了人与环境的冲突。二是人与人的冲突。在节目中涉及到了包括主持人、嘉宾、同行人以及现场导演、摄像人员在内的诸多人物,他们覆盖了各个年龄层次、有不同的价值观念和性格特征,也由此产生了不同人物之间的冲突。三是个人与自我的冲突。黑格尔认为,“冲突是人物性格在某种具体情境中所遭受到的两种普遍力量的分裂和对立。”[1]也就是说特定情境会促成人物内心的分裂和对立,使人物情绪在某个时间点爆发出来,进入一种心理上的两难之境,形成个人与自我的冲突。比如,主持人阿雅在攀登查亚峰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她一方面想挑战一下自己坚持登峰,一方面又考虑到自己的安全而想要放弃。她内心的这种冲突让她失控大哭,而观众也能通过镜头体会到她内心的矛盾与纠结。 (三)细节的处理 细节是揭示人物思想和性格的有力手段,通过细节化表达进行叙事,能够加强情感的感染力,打动观众。特别是在将人物作为表现主体的综艺节目中,细节具有更加重要的作用。《奇遇人生》节目的导演便很注意细节的处理。比如宋佳在节目中回忆起自己与父母的往事时,控制不住流下眼泪。这个时候摄像师用特写将人物脸部表情的细微变化捕捉下来,让观众感受到宋佳心理的微妙变化,极具感染力,同时这个细节也反应了宋佳坚强外表下内心的柔弱和细腻,丰富了人物性格。 三、叙事的视听语言 (一)空镜头 虽然空镜头在讲故事方面没有普通镜头那般直接,但空镜头在叙事中却有重要作用。一是空镜头能起到展现自然环境、交代故事背景的作用。比如节目中出现的神秘而令人震撼的冰岛、晚霞下迷人的非洲荒野等这些画面不仅增加了节目整体美感,还能让我们了解到异域风情,丰富了节目的文化内涵。二是空镜头能体现导演对于某种情绪的暗示或是人物情感的表达,进而传达出一定的言外之意、画外之情,给人以特殊的哲学体验。比如在探访老人院的第四期节目中,有一个长达半分钟的关于树的空镜头,“干枯的树干”便是对这些生命慢慢凋零的老人的一种映射,“枝丫吐出新芽”便指音乐治疗者的出现让老人的生活有了乐趣和色彩,让他们的生命有了新的生机和希望,从而利用空镜头映射了这期节目临终关怀的主题。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分恶慧拦裟 叙事理论的空间转向 ——叙事空间理论概述 ■程锡麟等 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本文主要从叙事理论空问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叙事空间理论的概念和基本观点等方面,对过去数十年来的西方叙事空问理论的主要著作进行了梳理和评介,以期引起国内学界的关注,促进我国叙事理论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空问形式;空间转向;叙事空间理论 【中图分类号】1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518x(2007)11一0025—11 程锡麟(1947一),男,四川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四川成都610064) 本文是四川大学英文系博士课程“叙事空间理论”研讨班的集体成果,除了笔者之外,参与本文写作的博士生有:王安、孙薇、王欣、张新军、秦苏珏、李权文。 长时期里,多数批评理论著作都有着重视时间问题而忽视空间问题的倾向。自约瑟夫?弗兰克的《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发表以来,空间问题逐步受到批评理论界的重视。自20世纪后期开始,批评理论出现了“空间转向”。现在,空间问题也成为叙事理论关注的焦点之一。下面先就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学术背景和前期论著做一简要介绍,然后将依据国外的相关论著着重对叙事空间理论的主要概念和基本观点分别加以梳理、概述。 一、叙事理论空间转向的前期论著和学术背景 1945年,约瑟夫?弗兰克在《西旺尼评论》上发表了《现代文学中的空间形式》一文。此文结合对现代主义文学作品的讨论,明确地提出了文学中的空间形式问题。此文的基本观点是:现代主义的文学作品(包括T.S.艾略特、庞德、乔伊斯和普鲁斯特等人的作品)是“空间的”,它们用“同在性”取代“顺序”。现代主义的作家“试图让读者在时间上的一瞬间从空间上而不是从顺序上理解他们的作品”【1】‘嘲’。他们通过“并置”这种手段来打破叙事时间顺序,使文学作品取得空间艺术的效果。弗兰克从叙事的三个侧面,即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分析了现代小说中的空间形式。这篇原创性的论文在批评界引发了长期的争议,也引起了人们对文学作品中空间形式问题的关注。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这篇文章是叙事空间理论的滥觞之作。 西方文论史上一些理论家从不同的侧面对空间问题进行了探索。早期如莱辛的《拉奥孔》,通过比较诗与画的媒介与手法得出美学规律说:“时间上的先后承续属于诗人的领域,而空间则属于画 面藏25

非情节化叙事策略在贾樟柯电影中的应用

[摘要]大部分电影的叙事都是围绕情节展开的,通常都是以故事发生的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纵观贾樟柯的电影基本上都是关注小人物的生存状态,社会的变迁。用再普通不过的视角来描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非情节化叙事可以说是贾樟柯电影的最直观和最典型的叙事风格。本文在研究贾樟柯电影的基础上研究非情节叙事策略的叙事结构和方式,进一步研究贾樟柯电影的叙事风格。 [关键词]贾樟柯电影;叙事风格;非情节化叙事 通过小人物的生存状态来反映社会的变迁、时代的发展,这是贾樟柯电影的永久不变的主题。当然贾樟柯的电影也是最能反映社会底层民众的思维方式的。纵观贾樟柯电影的叙事风格,我们会发现非常情节化叙事策略是常用的策略。电影的叙事风格是电影研究中的一个分支,过去我们一般采用线性叙事方式,贾樟柯的非情节化叙事策略打破了这种格局。他的电影在叙事结构上采用非情节化记录故事的方式,对人物、环境和社会折射的问题留给观众去想。生活化的不经意表象只有深入生活的观众亲身体验才知道。 一、贾樟柯电影与他的电影叙事 新生代代表性导演贾樟柯于1970年5月24日在山西汾阳出生,1996年北京电影学院文学系毕业,在学校期间就开始编导工作。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导演作品有《小武》《任逍遥》《世界》《东》《三峡好人》《海上传奇》《无用》《站台》《二十四城记》,等等。《小武》摆脱了中国传统电影的许多常规拍摄手段,采用冷静的镜头,纪实的风格,是新生代电影导演的风格,标志着新生代电影的复兴,重塑了新一代人对电影的理解和诠释。随后《小武》获得了8个奖项,还进入了柏林电影节青年论坛。《三峡好人》将纪实性的叙述中带着虚构,用这种非情节性手段展现中国的变迁。正因如此还获得了第63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金狮奖。 自1995年他开始涉入电影导演这行以来,贾氏电影的个人风格和独有特质就非常明显,全世界的电影评论家都给予他非常高的评价。其中德国电影评论家乌利希就把他称为亚洲电影界闪电般耀眼的希望之光。日本电影评论家市川尚三还将他与张艺谋进行了一番比较,并且给予他非常高的期望。他认为贾樟柯必将会成为新一代电影大师,他将是中国电影与世界电影的使者。贾樟柯给自己的定位是民间导演,他要用电影去表现普通人,去扫描世俗生活。 贾樟柯的电影叙事非常单纯,从来不张扬,而是通过纪实性的扫描让观众去做道德的判断。与批判现实主义比较,更为沉静,与现代虚无主义比较,专注于细枝末节。贾樟柯的电影不能归属于哪个派别,既有非常明快的色彩,又有电影导演深层次的思考。他拍的电影往往是一个历史、一个地区、一代人,一个事件本身蕴含的更为深刻的内容,不是一个单独的、非常离奇的故事。贾樟柯开创了中国电影乃至世界电影的先河,给观众一种新鲜的审美体验,电影就是在表达我们观众自己的生活。本文从贾樟柯电影的叙事风格进行研究,进一步探讨他的独特的风格以及电影里所含有的独特美学内涵,为我们欣赏贾樟柯的电影提供参考依据。 二、电影的非情节化叙事策略 (一)非情节化叙事结构 中国大多数的电影采取的叙事策略都是围绕情节开展的,通常都是以故事发生的顺序为线索,以故事发生的因果关系为动力,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局这样的逻辑结构来组织故事情节的,比较追求故事的情节逻辑性,环环相扣,有因果关系的存在,这也是戏剧的叙事方式,我们一般称之为戏剧式的叙事结构或情节化叙事。但贾樟柯的电影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方式,比较追求自由,不落入单纯的道德观,一般采用比较有个性的纪实性风格,非情节化叙事,或比较淡化情节的一种叙事方式,这也给观众全新的,不同的审美,是新生代导演的叙事方式。电影《小山回家》中这种非情节化叙事方式就有比较好的体现。这种电影采用的是非常纯朴的纪录片式的叙事方式,讲述了小山北京打工一整年,年关了,想回家过年,但老板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