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用)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用)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用)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9章 第二节 血液循环教案1 北师大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2、能力方面: (1)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2)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教学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教学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系。 教学用具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 4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二)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三)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四)课堂练习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心脏的结构 实验观察心脏 交流五分钟后,每组选派代表发言 多媒体展示心脏的结构 小结师生共同总结出: (1)心脏壁主要由心肌构成,心肌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当它收缩时,血液被压出心脏,舒张时,血液流回心脏。就这样,心脏昼夜不停地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里循环流动。(2)心脏有四个腔:上面有左心房和右心房;下面有左心室和右心室。由于输送血液距离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整理

血液循环 百科名片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目录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简介 过程和分类 血液的作用 肾脏血液循环 系统介绍 路线介绍 历史发现 能量介绍 *主要功能 展开 编辑本段简介 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1628年提出的科学概念。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1661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 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循环。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 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血液由右心室 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 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编辑本段过程和分类循环过程 心血管系统 (systemacardiovaschlare )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心血管系统 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动脉自心脏发出,经反复分支,血管口径逐步变小,数目逐渐增多,最后分布到全身各部组织内,成为毛细血管。毛细血管呈网状,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就在此进行。毛细血管逐渐汇合成为静脉,小静脉汇合成大静脉,最后返回心脏,完成血液循环。 循环种类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_1

---------------------------------------------------------------最新资料推荐------------------------------------------------------ 人体血液循环系统 血液循环百科名片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目录简介过程和分类血液的作用肾脏血液循环系统介绍路线介绍历史发现能量介绍简介过程和分类血液的作用肾脏血液循环系统介绍路线介绍历史发现能量介绍主要功能展开编辑本段简介血液循环是英国哈维根据大量的实验、观察和逻辑推理于 1628 年提出的科学概念。 然而限于当时的条件,他并不完全了解血液是如何由动脉流向静脉的。 1661 年意大利马尔庇基在显微镜下发现了动、静脉之间的毛细血管,从而完全证明了哈维的正确推断。 动物在进化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形式是多样的。 循环系统的组成有开放式和封闭式;循环的途径有单循环和双 1 / 10

循环。 人类血液循环是封闭式的,由体循环和肺循环两条途径构成的双循环。 血液由左心室射出经主动肪及其各级分支流到全身的毛细血管,在此与组织液进行物质交换,供给组织细胞氧和营养物质,运走二氧化碳和代谢产物,动脉血变为静脉血;再经各级表肪汇合成上、下腔静脉流回友心房,这一循环为体循环。 血液由右心室射出经肺动脉流到肺毛细血管,在此与肺泡气进行气体交换,吸收氧并排出二氧化碳,静脉血变为动脉血;然后经肺静脉流回左心房,这一循环为肺循环。 编辑本段过程和分类循环过程心血管系统( systemacardiovaschlare)包括心、动脉、毛细血管和静脉。 心血管系统是一个完整的封闭的循环管道,它以心脏为中心通过血管与全身各器官、组织相连,血液在其中循环流动。 心脏是一个中空的肌性器官,它不停地有规律地收缩和舒张,不断地吸入和压出血液,保证血液沿着血管朝一个方向不断地向前流动。 血管是运输血液的管道,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动脉自心脏发出,经反复分支,血管口径逐步变小,数目逐渐增多,最后分布到全身各部组织内,成为毛细血管。 毛细血管呈网状,血液与组织间的物质交换就在此进行。

生物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9章人体的物质运输第2节 《血液循环》学案2

第2节血液循环 【学法指导】先通读教材P34-37,勾画出人体三种血管结构及特点;了解不同血管的出血特点及止血方法。通读教材P38-40,,勾画出人体心脏的结构和相连的血管。最后尝试分析血管和心脏的关系。 探究案(课前完成,夯实基础) 探究一:三种血管结构特点 小资料1:心脑血管疾病是心脏血管和脑血管疾病的统称。心脑血管疾病是一种严重威胁人类,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即使用目前最先进、完善的治疗手段,仍有50%以上的脑血管意外幸存者生活不能完全自理,全世界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人数高达1500万人,居各种死因首位。

小资料2:蚁人,一位曾经拯救世界维护和平的英雄,决定利用身体变小的力量深入人体血管和心脏中, 了解血管和心脏的结构,以便更好地帮助人类彻底治愈这些顽疾。请根据资料思考问题: 1.蚁人缩小进入人体,他首先到了一个是血流飞速的血管A ;顺着血流前进,发现到了血流速度极慢的血 管B ,他需要与红细胞一起排队逐个通过;继续往前走,到了血管C ,发现血流速度快了一点,而且管 腔内部有“门”。你能告诉蚁人A 、B 、C 分别是什么血管吗?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提示:结合蚁人的路线图: 2.蚁人顺着血流来到了心脏,他打开心脏结构图,发现心脏有多个腔室,连接的血管也各不相同,他一不小心,被突如其来的血流冲到了“肺动脉”,才发现伸缩器落在“右心室”了……要帮蚁人制定一个返回心脏的计划才行! (1)完成心脏及相连血管的结构图。 记忆口诀: 心脏和我面对面 我左它右正相反 地下室上盖楼房 上下相通左右墙

房连静脉室连动左室主动右室肺 右心房连上下腔静房室动毛回静 单向流动因瓣膜 (2)蚁人能否直接由肺动脉返回右心室?为什么?(提示:会被什么结构阻挡?) (3)请你帮蚁人制定重返心脏取回伸缩器的路径。(提示:填“动脉”、“静脉”或“毛细血管”) 探究三:急救——出血处理 练习案(达标检测,学习提升) 一、达标提升 1.在医院里输液或抽血的时候,针插入的血管是() A.静脉 B.动脉 C.毛细血管 D.不能确定 2.毛细血管是人体内血液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的场所,与该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C.管内血流速度缓慢 D.以上都是 3.小明的手臂被毒蛇咬伤,为防止蛇毒扩散,应该用止血带扎住他手臂的() A.被毒蛇咬伤处 B.近心端处 C.远心端处 D.以上都可以 4.下图是截取人体某部位连通的三种血管的片段,其中的血液依次流经() A.①→②→③ B.③→②→① C.②→③→① D.③→①→② 5.下列关于出血急救知识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脉出血时,血流速度较慢 B.静脉出血时,呈喷泉式射出 C.毛细血管出血时,血量较少可自行凝固 D.动脉出血时应压远心端止血 二、中考热身 6.(2014·广东)关于血液在人体心脏中流动方向正确的是( ) A.肺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B.肺静脉→左心室→左心房→主动脉 C.主动脉→左心房→左心室→肺静脉 D.上下腔静脉→左心房→左心室→主动脉 7. (2016?咸宁)图中能正确表达下肢静脉内血液方向的是()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练习题

2019-2020年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练习题 一、单选题 1、图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哪项解释合理 A.血管1的血流速度最快 B.血管3是动脉血管,流静脉血 C.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身体以免其乱蹦 D.毛细血管极细,应用高倍显微镜寻找 答案: A 解析:解答:选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是利于鱼的呼吸,血管有三种,动脉是运血出心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是运输血液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最小,数量最多,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通过分析图一和图二,图中的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选项BCD解释不合理,选项A解释合理,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流的流动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2、我们去医院看病,中医切脉实际上是以下哪个部位()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答案:A 解析:解答: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切脉是汉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切”主要是在桡动脉. 分析:本题主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回答。 3、下列各项中,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C、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D、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答案:B 解析:解答: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没瓣膜有,B错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慢,毛细血管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只有B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毛细血管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4、下列对血管内血流速度表述正确的是 A.静脉>动脉>毛细血管B.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动脉>静脉>毛细血管D.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答案:C 解析:解答:选C.。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度快.静脉: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血流速度很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毛细血管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本题考查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结合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5、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A 、心脏 B 、肺C、肝脏D、动脉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向前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A正确; 分析:心脏由主要由心肌组成,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密闭的管道中往复流动,是血液循环动力器官。 6、关于心脏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心脏四个腔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房 C.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心脏全部由肌肉组织构成 答案: C 解析:解答:选C。心脏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房、左心室内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是静脉血,心房、心室间有房室瓣,可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合心脏的图解和模型解答即可。 7、人体心脏存在瓣膜,保证血液在心脏的流动方向是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word练习题

苏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十章第二节 血液循环同步训练 、单选题 1图示“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及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以下哪项解释 合理 A ?血管1的血流速度最快 B ?血管3是动脉血管,流静脉血 C.湿棉絮包裹小鱼的身体以免其乱蹦 D ?毛细血管极细,应用高倍显微镜寻找 答案:A 解析:解答:选A。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实验,湿棉絮包裹小鱼主要是利于鱼的呼吸, 血管有三种,动脉是运血出心的血管,血流速度最快,静脉是运输血液回心脏的血管,血流速度较慢,毛细血管最小,数量最多,血流速度最慢,管腔小,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是判断毛细血管的依据。通过分析图一和图二,图中的1是动脉,2是毛细血管,3是静脉, 选项BCD解释不合理,选项A解释合理,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流的流动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注意事项;三种血管的结构特点。 2、我们去医院看病,中医切脉实际上是以下哪个部位() A、动脉 B、静脉 C、毛细血管 D、神经 答案:A 解析:解答:脉搏即动脉搏动,脉搏频率即脉率?正常人的脉搏和心跳是一致的?切脉是汉 族独创的诊法,两千多年来中医则习惯脉诊,即用手指按脉,根据脉象来诊断疾病.“切脉”,“切”主要是在桡动脉. 分析:本题主要结合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知识回答。 3、下列各项中,哪项与毛细血管特点不相符合? A、数量多,分布广 B、管腔内有瓣膜防止血液倒流

解析: 解答:毛细血管数量多,分布广,毛细血管没瓣膜有, B 错误;毛细血管血流速度最 慢,毛细血管管腔极细,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所以只有 B 符合题意。 分析:本题考查毛细血管的特点,意在考查考生对相关知识的识记能力和理解能力。 4、 下列对血管内血流速度表述正确的是 A .静脉〉动脉〉毛细血管 B .毛细血管〉静脉〉动脉 C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D .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答案: C 解析:解答:选 C.。动脉:将血液从心脏运到全身各处的血管.管壁厚,弹性大,血流速 度快. 静脉: 将身体各部分血液送回心脏的血管. 管壁薄,弹性小, 管腔大,血流速度很慢。 毛细血管: 是连通于最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 毛细血管数量最多, 分布最广, 它的管壁 极薄,管内血流速度也最慢,毛细血管的这些得血液与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本题考查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特点,结合基础知识回答即可。 5、 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是( ) A 、心脏 B 、肺 C 、 肝脏 D 、 动脉 答案: A 解析:解答:选A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有节律的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血管内向 前流动,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所以 A 正确; 分析: 心脏由主要由心肌组成, 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密闭的管道中往复流动, 是血液循环 动力器官。 6、 关于心脏的说法,以下正确的是 A. 心脏四个腔内流的都是动脉血 B.心脏壁最厚的是右心房 C.心脏中的瓣膜可防止血液倒流 D.心脏全部由肌肉组织构成 答案: C 解析:解答:选C 。心脏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心脏分为左心房、右心房、左心室和右 心室,其中左心室的壁最厚,左心房、左心室内是动脉血,右心房、右心室内是静脉血,心 房、心室间有房室瓣,可使得血液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会倒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心脏的结构和功能,结合心脏的图解和模型解答即可。 C 、管内血流速度很慢 答案: B D 、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

【新苏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10.2《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3)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 教学用具 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 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二)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 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 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 间进行物质交换。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 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心脏的结构 实验观察心脏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1 (2)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 一、知识目标: 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的录像片,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思路: 1、课上结合血液循环的录像、VCD和挂图,从感性认识入手,识记血液循环途径。先安排学生观察录像,在观察录像时,最好采用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列出观察提纲: (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 (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 (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 (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一步都及时进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结合挂图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血液循环途径概念图(见板书设计)。 2、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实质来分析,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完后,教师在板书概念图中,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肺静脉),流静脉血的结构用蓝色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肺动脉)。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3、最后教师用投影写出下列图解并配合录像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学设计

第十章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人体的血液循环》为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学》(苏科版)七年级下册第十章《人体内物质的运输和能量供给》中的第二节内容,课时设计为三课。在学习了血液和血型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人体需要的氧气和养料必须及时运来,并把产生的二氧化碳废物运走,人体才能维持正常的生命活动,而这些都必须通过血液循环来实现。因此,本节内容是本章的重点和核心,在全章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七年级的学生好奇心浓,思维敏捷,但抽象思维略有不足,在课堂上,他们喜欢自己动手,不喜欢老师的空洞说教,拒绝老师将思想强加给他们,在学校可利用的资源条件下,尽可能的满足学生自我探究,小组讨论模式来学习新知。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4. 说出心率和脉搏的基础知识。 5. 了解血压的概念以及如何测定血压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分析、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2、通过收集有关高血压的知识,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血液循环途径的学习,了解自己及家人的身体,自觉养成卫生习惯和自我保健意识。 2.引导学生热爱科学,建立科学的价值观。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 1. 区别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2.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 描述血液循环的过程。 难点: 1. 描叙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2. 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 五、教学工具和手段 观察、讨论、交流并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及生物教学模型和视频教学相结合完成。 六、教法和学法 突破重点与难点: (一)、教法 1、启发式——逐步引导,逐渐深入。 2、直观式——利用生物模型和多媒体课件展示。 3、探究式——发现问题,寻求规律。 (二)、学法 1、分组探究法。 2、归纳总结法。 3、动眼观察、动脑思考、动口表达。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十章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1 (新版)苏教版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 一、知识目标: 复述血液循环的概念,概述血液循环的途径。 二、能力目标: 1、通过分析血液循环的血液成分变化,培养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 2、通过学习血液循环的途径,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归纳、总结的思维能力。 三、情感目标: 1、通过观察血液循环的录像片,培养学生的相互合作精神和创新精神。 四、教学设计思路: 1、课上结合血液循环的录像、VCD和挂图,从感性认识入手,识记血液循环途径。先安排学生观察录像,在观察录像时,最好采用分步观察,先观察体循环,再观察肺循环,为了使观察针对性强,教师指导学生观察时,最好列出观察提纲: (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大致路径? (2)体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及发生变化的地点? (3)肺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 (4)在肺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又有哪些变化?在何处发生的变化?使观察明确具体,并且每观察一步都及时进行反馈,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再结合挂图引导学生归纳并板书血液循环途径概念图(见板书设计)。 2、分析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在分析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时,采用教师引导学生联系已有的知识:毛细血管壁的特点、血红蛋白、动脉血的特点、呼吸作用氧化分解有机物的实质来分析,而肺循环中血液成分的变化可让学生自己分析,以锻炼学生举一反三及语言表达能力。分析完后,教师在板书概念图中,把流动脉血的结构用红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动脉和肺循环中的肺静脉),流静脉血的结构用蓝色粉笔来表示(如体循环中的静脉和肺循环中的肺动脉)。这样使学生更深刻地理解并不是动脉血管里一定流动脉血,静脉血管并不一定流静脉血。 3、最后教师用投影写出下列图解并配合录像来使学生获得:体循环和肺循环是同时进行的,它们的起止点都是心脏,二者在心脏处汇合,组成一条完整的循环途径,血液循环的原动力来自心脏。 五、教学设计:

《第二节 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3

《第二节人体的血液循环》教案 教学目标 1、能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血管的功能,及其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能够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能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能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意义。 5、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流动现象的实验,学习用比较法归纳三种血管的区别。 6、在解读血液循环模式图的过程中,学习用辩证法分析人体血液循环途径的方法。 重点难点 1、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和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难点 (1)不同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2)心脏与其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心动周期与心脏功能的方法。 (3)体循环、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4)血压、脉搏的形成;探究运动与脉搏的关第。 教学用具 显微镜血管的横切片猪心脏水蚤鲫鱼 教学方法 探究试验讨论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血液流动的管道----------血管 (一)复习提问 1、常见的血型有几种?

2、输血时有什么原则 (二)新课 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实验:用显微镜观察各种血管 观察步骤 (1)在显微镜下观察血管的横切片,区别并比较动脉与静脉管壁结构的差异。 (2)观察毛细管装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学习 多媒体展示三种血管的模式图 讨论三种血管的特点。 小结师生共同得出: (1)动脉:A概念: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B特点: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最快。 (2)静脉:A概念: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输送回心脏的血管。B特点:与同级动脉相比,静脉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较慢。 (3)毛细血管:A概念:是连通微小动脉和静脉之间的血管。B特点: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它的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径极小,红细胞只能单行通过,管内血流速度最慢,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进行物质交换。 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人体内的血管包括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离心血管,静脉是回心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最小动脉和最小静脉之间的血管,它有很多特点有助于血液和细胞之间进行物质交换。 第2课时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课件演示用多媒体课件讲述世界上第一张心电图的故事: 今天课堂讨论的主题就是心脏。人只要活着,心脏就在不断地跳动。将你的右手按住胸部的左侧,感觉一下心脏的搏动。一般来说,一旦心脏停止跳动,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生命结束了。那么,心脏的结构究竟是怎样的,它又是怎样工作的呢? (二)合作交流,解读探究 1、心脏的结构

北师版生物七年级下册第9章第2节《血液循环》教学设计(第5课时)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第2节血液循环(第5课时) 安徽淮南洞山中学罗慧武 一、教学目标 1.描述血压与脉搏的形成过程。 2.说出脉搏与心率的关系。 3.认同维持正常血压与脉搏对人体健康的有益之处。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 (一)教学重点 1.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2.维持正常血压对人体健康的好处。 (二)教学难点 血压与脉搏的形成原理。 三、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习呈现血液循环图片,引导学生回忆血液循环途径。观看图片,回忆血液循环 途径。 引入 讲述: 血液循环过程中,心脏的腔室会因搏动而产生一 定的压力,这种搏动和压力也会对周围的血管产生一 定的影响。 呈现:医生测量血压和中医诊脉图片。 提问: 同学们知道这两种常见的诊断方式有什么科学依 据吗? (板书: 聆听。 观看图片。 讨论、思考,产生学习兴 趣。

第2节血液循环 第5课时血压和脉搏) 探究血压的 形成 呈现:测量血压的用具(水银血压计)图片、实 物,测量血压的相关文字资料。 提问: 1.测量血压时,气压带一般放置在人体什么部 位? 2.你知道测量血压时,听诊器中听到的声音是如 何变化的吗? 3.你认为我们通常所测量的血压是哪一种血管所 受到的压力?它的压力来自哪里? 师生总结: 血压与心脏收缩力直接相关。血液在血管内向前 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叫血压。我们通常所 说的血压是指体循环的动脉血压。 (板书:一、血压 1.血液在血管内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侧压力 叫血压。 2.血压测量部位一般在上臂肱动脉处。 3.血压与心脏收缩力直接相关。) 学生观看测量血压的图片 和实物,阅读相关文字资 料。 分组讨论、分析,尝试作 答。 形成血压的概念。 高血压和低 血压 提问: 1.同学们是否注意过,测量血压后,医生一般会 记录几个数值? 2.这些数值是如何书写的呢? 3.你们知道其中的数值分别反映动脉血压的什么 状况吗? (板书:4.收缩压和舒张压。) 呈现:正常血压的范围表格、高血压和低血压的 相关资料。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舒张 压和收缩压的含义。 讨论、分析、回答。 观看、阅读,了解。

七年级生物下册 第9章 第二节 血液循环教案4 北师大版

《血液循环》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两条循环途径及其相互关系。 2、血液在循环中的变化即循环的意义。 3、动脉与动脉血、静脉与静脉血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 能力目标: 通过师生间、学生间的相互讨论,学习运用原有知识自主地获取新知识。 情感目标: 1、在合作学习中获得民主生活的体验。 2、通过血液循环的发现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 教学重难点 血液循环的途径和意义。 教学方法和教学媒介 根据教材分析和教学目标,在授课过程中采用教师引导、学生小组合作的方法组织教学。血液循环是一个动态过程,将这一过程形象地展示给学生不仅便于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识和理解,更有利于在抽象与形象、静止与动态之间建立思维通道,发展认知能力。因此在教学中依据实际条件,在有多媒体设备的班级选用电脑课件,其他班级选用动态投影。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问: 1、心脏四个腔的名称及与它们相连的血管分别是什么? 2、血液循环的概念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要求及时纠正错误) 导入:我们已学习了血液、血管、心脏,心脏和全身的血管组成一个密闭的管道系统,血液就在这个管道中循环地流动。 提问:3、血液在心脏内如何流动? (回答:从静脉到心房再到心室再到动脉) 过渡:那么血液在血管内按什么方向流动? 下面我们通过观察录像来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二、指导学生活动: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学会根据血流方向、血流速度和血管特点,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能观察毛细血管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倒像,沿写流方向逐渐分支的血管是动脉,逐渐汇合的血管是静脉。 三、演示录像了解人的血液循环途径: 先观察体循环:指导观察:(1)体循环的起点、止点及大致路径(或体循环是由心脏的哪一腔开始?血液流经何处?最后流回心脏的哪一腔?)(2)在体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有

9章第2节血液循环

第2节血液循环 课程要求 学习目标 1、观察血管,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说明不同类型的血管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2、观察心脏,辨认心脏的结构,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 3、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认识体育运动有利于心脏的健康; 4、描叙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成分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 5、选择一种运动方式,探究脉搏与运动的关系; 6、了解我国卫生部门和慈善机构对“先心病儿童”免费手术的事例,体会自己生活在幸福的国家和幸福的时代。 学习重点 1、血管的结构与功能; 2、心脏的结构与功能; 3、血液循环的途径; 4、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预习导学——不看不讲 我自学 知识点一:血管 1、读课本35页——36页,“血管”部分课文 将以下表格中要填的内容在课文中划杠 瓣膜在静脉中,可防止血液倒流。 4、读图9—8,填:图中箭头表示血流方向,动脉的血是离心方向,静脉的血是向心方向,毛细血管的血由动脉流向静脉。 5、读图9—6,在图上标出动脉和静脉的名称。 左是动脉,右是静脉 6、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循环,动脉的血液是由粗端流向分支的细端,静脉的血液由分支的细端流向粗端。毛细血管细如毛发,在显微镜下最显著的特征红细胞呈单行通过。 知识点二:心脏

1、认识外形,根据老师提供的心脏全面观和后面观图 (1)选用以下词语填空 心房心室厚薄偏左偏右房室沟室间沟 心脏的心尖略偏左,上面是心房,下面是心室,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沟,两个心室之间有室间沟 (2)根据图中标注的血管名称填空,与心脏相连的几条大血管分别是:主动脉、肺动脉、肺静脉、上腔静脉和下腔静脉。 (3)指出心脏模型或实物上相应的大血管 2、认识结构:读课文38页“心脏的结构“部分和图9—11根据以下问题在课文中划杠再简答 (1)心脏有几个腔?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分别叫什么? 心脏有几个腔,左心室连通主动脉,左心房连通肺静脉,右心室连通肺动脉,右心房连通上、下腔静脉。 (2)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有几条? 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有几条,主动脉和肺动脉个一条,上下腔静脉各一条,肺静脉4条。(3)心脏的四个腔室相互连通吗? 左心房和左心室相通,右心房和右心室相通,心脏左右不相通。与心脏直接相连的血管有几条 (4)心脏内的血流方向是怎样的? (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5)心脏内的血液能倒流吗?为什么? 心脏内的血液不能倒流,因为心脏内有瓣膜。 3、认识功能和生理机制:读课本38页——40页正文,先在文中划杠再作答 (1)心脏的功能是什么? 推动血液循环,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2)什么叫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是多少?不同人的心率是否相同? 每分钟心跳的次数较心率,正常成年人安静时的心率是75次/分。心率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的不同而不同。 (3)什么叫每搏输出量?什么叫每分输出量? 心脏每次收缩由心室向动脉射出的血量叫每搏输出量,每分钟射出的血量叫每分输出量。(4)什么叫心动周期?一个心动周期内心脏的工作分哪几个阶段? 心脏每收缩和舒张一次为一个心动周期。一个心动周期内,先是心房收缩心室舒张:接着心室收缩心房舒张,最后心房心室同时舒张。 4、认识锻炼对心脏的意义,读课本41页正文简答 (1)经常锻炼对心脏有什么好处? 心肌发达,每博输出量大,安静时心率慢。 (2)具有强健心脏的人为什么能持久的工作? 通过提高每博输出量来提高心输出量,心脏有充分的休息时间。 知识点三:血液循环 1、读课本42页正文,在课文中划出体循环和肺循环,血液流经的结构再填空。 (1)体循环:左心室→(主动脉)→(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动脉) →(上、下腔静脉)→右心房 (2)右心室→(肺动脉)→(肺毛细血管网)→(肺静脉)→左心房

第9章 第2节--血液循环-习题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2节血液循环学习内容 1.血管是血液流动的管道 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1.区分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 2.说明三种血管的功能及结构特点 3.学会止血包扎1.观察血管切片 2.三种血管的比较 3.模拟练习止血包扎 (一)目的要求:学习止血包扎方法 (二)材料用具:碘酒或,消毒纱布、医用胶布、、、。 (三)方法步骤:两人1组相互模拟处理。 (1)皮肤表面毛细血管出血的处理 ①用药棉蘸取碘酒或对部位处理; ②用消毒纱布覆盖部位后,用固定纱布或用覆盖出血部位。 (2)动脉出血的处理

①按压止血法:用手指出血血管的心端。 ②加压包扎止血法:用覆盖伤口,然后用 缠紧包扎。 ③止血带结扎止血法:用或紧紧扎住出血血管的心端。时间不可过长,每小时需要放松次,每次min。 (3)静脉出血的处理 ①用碘酒或消毒及周围皮肤。 ②用覆盖伤口后用缠绕纱布,缠绕纱布须稍加。 ③较大静脉受伤出血,还需用手或其他物体在包扎伤口 心端施以压力,持续min。 反馈练习 1.(1)左图中的编号①血管是________血管,理由是该血管的管壁较________。 (2)左图中的编号②血管是________血管,血液在该血管内流动的速度________。 2.左图中的血液是在________血管内流动,该血管壁是由________层上皮细胞构成。 3.写出血液在三种血管之间流动的方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9章人体内的物质运输第2节血液循环学习内容 2.心脏是血液流动的动力器官 学习目标自主学习 1.观察心脏的结构能。 2.说明心脏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 3.概述心脏的生理特征。 4.理解心脏的功能。 5.了解心率、心输出量及心脏的锻炼。。1.观察心脏模型,认识心脏结构。 心脏主要由组成。 2.心脏有四个腔,同侧的 与相连。心脏的四 个腔分别连接不同血管。 3.血液流动的方向:通过静脉进入,由 进入心室,再通过离开心脏。血液流动不会倒流是因为在心房与心室之间、心室与动脉之间有,它只能开放。 4.心肌有节律地和形成心脏的搏动,心肌 时推动血液进入动脉,流向全身;心肌时,血液由静脉流回心脏。心脏是血液运输的器官。 5.心率、心输入量及心脏的锻炼 (1)心率:心脏每跳动的次数叫心率。成年人在安静状态下平均心率为次/min。 (2)心脏每收缩时由心室向动脉输出的血量叫做,每分钟输出的血量叫做,又称为 。正常人安静状态下每搏输出量约为70ml。 的多少,是衡量心脏工作能力的一项指标。

第二节血液循环2

第二节、血液循环 一、教学目标 描述血液循环的途径,简述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循环的变化,说出血液循环在人体中的作用与意义 二、教学重点 1、血液循环的途径与意义 2、血压与脉搏的概念 三、教学难点 1、体循环和肺循环中的气体交换 2、血压、脉搏的形成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识,引入新课 师:通过上一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血液循环系统的组成器官有哪些?生:血管和心脏 师:那血管分为哪几种? 生:动脉、静脉、毛细血管 师:对。其中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位的血管,静脉是将血液从身体各部位送回心脏的血管,而毛细血管使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物质交换的场所。 师:好这是血管的相关知识,那心脏有包括多少个腔? 生:分为四个腔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对上一节课的内容掌握的很好。下面老师来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你生病了,比如头痛,医生告诉你吃药可以治好你的病,打屁股针可以治好你的病,打点滴一可以治好你的病,你们会选择哪一种方法?生:吃药(打点滴、打屁股针) 师:有的同学选择打点滴,有的同学选择打屁股,也有少数人选择吃药,那这些治病方法是如何起到作用的呢?哪一种的疗效更快呢?要想知道答案,大家就认真学习这节课的内容:血液循环 (二)血液循环途径 师: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我们把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那体循环是怎样的一个过程呢? 生: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在流经全身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过程。 师:好。下面我们结合黑板上的挂图来认识一下体循环的具体过程。这些蓝色的表示静脉血,红色的表示动脉血,而这只是一个血液循环途径示意图,并不是像我们看到的这样,左边流的是动脉血,右边流的是静脉血。 师: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是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师:对,心脏的搏动推动着血液的流动。(用教鞭指着黑板上的挂图)当左心室收缩的时候,血液就由左心室流入主动脉。而体循环就是指血液由左心室流

人体血液循环途径

互动课堂环境下“血液循环途径”一节教学设计 顾源媛(西安交通大学苏州附属初级中学苏州215000) 1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苏科版八年级上册第15章第1节《人体内物质的运输》第4课时内容。营养和废物的运输都离不开血液的循环流动。本节内容承上启下,与消化、呼吸、泌尿系统均有密切的联系。本课时是在学习了血管、心脏、血液等知识的前提下,讲述人体血液循环的相关知识,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的观察、血液循环的途径、动脉血静脉血的区分,是学生掌握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可尝试在互动课堂环境下开展活动,将信息技术融入教学环节,通过学情前测、分组实验、观察模型、小组讨论等手段,让学生主动观察、分析、发现,参与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同时教师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通过适当的启发、点拨等手段,师生共同搭建构成重要概念的知识框架。 2 教学目标 基于课程标准并围绕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制订了如下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观察及小组合作学习,了解血液循环的概念,掌握体循环、肺循环的途径,体会血液成分的变化及意义,形成稳态与平衡观。 (2)通过实验观察和分析,培养归纳、推理等科学思维能力,及观察、综合分析等科学探究能力。 (3)通过资料分析,理解科学发展的艰难和曲折,形成尊重事实和证据,崇尚严谨和务实的求知态度。 3 教学过程 3.1 教学前准备 3.1.1完成预实验,确定实验材料 本节课学生需要对小鱼尾鳍血液流动情况进行观察,以此理解血液在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情况。本地区易捕捉或购买到的小鱼有泥鳅和草金鱼。教师可在课前完成预实验,尝试观察,确定实验材料。泥鳅易得,价格便宜,生命力强。因其活动能力较强,可在5%的酒精溶液中麻醉约5分钟后,进行观察【1】。但泥鳅尾鳍中色素斑点较多,血液流动速度快,学生可能无法在显微镜下快速分辨三种血管(如图1);而草金鱼尾鳍内无色素斑点,血流速度相对和缓,若选择尾鳍色素较少的草金鱼,观察更为便捷(如图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