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化作用与气候

风化作用与气候
风化作用与气候

我国三峡地区陡山沱期海洋氧化与生物演化关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表时间:2008-04-15)本文提要:中美科学家通过对三峡地区九龙湾等剖面陡山沱组开展高分辨的碳硫同位素和大型疑源类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揭示了埃迪卡拉时期海洋脉冲式的氧化与大型疑源类化石出现、多样化和灭绝之间的关系。研究证实了埃迪卡拉时期的海洋确实存在一个巨大的有机碳库,致使深海维持在缺氧甚至硫化(含硫化氢)的状态,并发现深部还原的海洋经历了两次脉冲式的氧化,而海洋每一次的氧化事件都对应着一次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研究表明导致全球性生物多样化发展的海洋完全氧化是在5.51亿年之后。以中国科学家为主要贡献者的该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被誉为关于多细胞动物成因与埃迪卡拉时期(先于寒武纪)古环境变化的最重要论文。

“雪球地球”理论是地球科学界影响广泛、争议不断的一个假说。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霍夫曼等人的“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假说认为,在宏观后生动物出现之前的2亿年(大约7.5-5.5亿年前)间,由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解体,增加的大陆风化作用过度消耗了大气圈的CO2,造成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新元古代冰期—“雪球地球”。其间可能至少有2次全球性的冰川曾推进到赤道地区的海平面,使海洋全部结成很厚的冰,地球成为了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大雪球。尽管存在着新元古代的冰期究竟是“雪球”还是“泥球”的争议,但随着冰期温度的下降,海洋能够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氧气,这些氧气与海洋中悬浮的微小有机体作用产生碳酸盐,即通过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CO2,这些气体最终帮助地球温度迅速反弹,这种温室效应对地球生物圈产生了保护作用。

我国科学家2007年在三峡地区陡山沱组底部发现的“滞育卵囊中动物胚胎”化石,将动物的起源时间提前到6.32亿年以前,将动物的化石记录前推了5千万年,即动物在新元古代晚期“雪球地球”事件结束之后就已经出现了。动物绝对需要氧气,海洋只有氧化了,海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动物才会出现。也只有深海基本氧化了,才会发生多细胞生物的大幅射。动物演化的重要一幕发生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的埃迪卡拉纪(6.35-5.42亿年前),是全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为了解释在埃迪卡拉时期出现的生命的飞跃(动物的出现)以及随后复杂的生命现象,科学家们对阿曼、加拿大等地埃迪卡拉系剖面做过地球化学研究,但是由于缺乏地层年代、古生物化石等资料,无法将高分辨的地球化学数据和古生物资料结合起来,直接论证海洋环境的变化对生命演化的影响。

三峡地区震旦系已有80多年研究历史,全国地层委员会2005年重新定义的震旦系即相当于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为这个系下面的一个岩性地层单元。2005年中外学者发表了多篇三峡地区锆石U-Pb年龄或SHRIMP锆石U-Pb年龄数据,将陡山沱组沉积年龄锁定在6.35-5.51亿年之间,使我国陡山沱组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具有可靠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埃迪卡拉系地层剖面。10年来,中外学者先后在陡山沱组中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动物化石证据,曾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贵州瓮安陡山沱组上磷块岩(大约5.8亿年前)中发现的动物胚胎化石、原始海绵动物化石和两侧对称动物化石。不久前在三峡地区发现的6.3亿年前“休眠卵”动物胚胎化石。这些成果分别发表在著名的《自然》、《科学》杂志上。明确的年龄和丰富的早期动物化石记录使三峡地区成为研究埃迪卡拉时期古海洋环境与生物演化的理想地区,吸引了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学者前来考察和工作。

2002年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地球化学家安巴和古生物学家诺尔合署的述评文章,指出“元古代(25-5.42亿年前)大部分时期地球的海洋表面是含氧的,深部是硫化(含硫化氢)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部分海洋环境会是缺少生物所需的微量金属,潜在地阻

碍了氮循环,影响初级生产力,并限制了真核藻类的生态分布”。氧化还原敏感的微量金属(如Mo、Fe、Cu)是生物固氮酶中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起到无机生物桥的作用。元古代末期多细胞藻类和后生动物的出现标志着硫化(含硫化氢)海洋的结束,也即深海的氧化。因此近几年人们关注的焦点转向海洋氧化与生物演化的关系,如海洋深部究竟是什么时候氧化的?生物的演化与海洋的环境变化究竟关系如何?

宜昌西陵峡观景三峡大坝的新公路开辟出的九龙湾剖面,是目前发现的出露最好、保存最完整、最连续的陡山沱组沉积记录。主要由碳酸盐岩、黑色页岩构成的陡山沱组沉积厚度近200米,这些岩石保存的多种地球化学代指标是研究古海洋氧化还原环境变化的重要证据。结合保存的丰富的大型凝源类化石的研究,能够揭示埃迪卡拉时期海洋氧化与真核生物多样化的耦合关系。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项目的共同资助下,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博士生黄晶(第二作者)、导师储雪蕾研究员(通讯作者)以及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周传明、袁训来研究员等同美国3所大学的学者合作,在2008年3月4日出版的《美国科学院院刊》(PNAS)发表了题为“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脉冲式氧化与生物演化”的论文,通过对三峡地区九龙湾等剖面陡山沱组开展高分辨的碳、硫同位素和大型疑源类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揭示埃迪卡拉时期海洋脉冲式的氧化与大型疑源类化石出现、多样化和灭绝之间的关系。这篇论文对采自三峡地区九龙湾剖面完整的陡山沱组样品进行了高分辨的碳和硫的同位素和大型疑源类化石的研究分析。

麻省理工学院罗斯曼等人在2003年通过非稳态的碳循环模型的模拟,提出在新元古代冰期之后深海曾存在一个巨大的有机碳库,但一直没有被进一步证实。黄晶、储雪蕾等人的该项研究所获得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显示,陡山沱组下部拥有非常稳定的有机碳同位素组成和扰动的无机碳同位素、微量硫酸盐同位素组成,表明陡山沱早期的海洋拥有巨大的有机碳库和低的硫酸盐含量,是一个还原的海洋。这与罗斯曼等人提出溶解有机碳库的模型完全吻合,证实了埃迪卡拉时期的海洋确实存在一个巨大的有机碳库,致使深海维持在缺氧,甚至硫化(含硫化氢)的状态。

该项研究还发现,陡山沱组中、上部的两次无机碳同位素负漂移显示了深部还原的海洋经历了两次脉冲式的氧化,直到陡山沱期结束之后溶解有机碳库源消失,深海才完全被氧化。结合大型疑源类化石的研究发现,海洋每一次的氧化事件都对应着一次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研究证明了早期埃迪卡拉真核生物的发展是沿着海洋氧化的轨迹进行的。这篇文章还通过全球对比提出,导致全球性的生物多样化发展的海洋完全氧化是在5.51亿年之后。

由于丰富的同位素地球化学数据和古生物资料,霍夫曼认为该论文给出的数据是至今得到的最详细的(环境)多种代指示资料,是关于多细胞动物成因与埃迪卡拉时期(先于寒武纪)古环境变化的最重要论文,对研究埃迪卡拉时期的海洋环境与生物演化具有重要价值。

我国学者在构思、数据分析和论文写作等方面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论文引用的数据平行来自中美两国的实验室,其中中方数据由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所的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实验室独自完成,包括碳酸盐、有机碳、微量硫酸盐和黄铁矿的碳和硫同位素分析。国内分析的数据与国外的数据完全可以对比,而且微量硫酸盐的数据质量还高于国外。

中科院专家表示:风化作用让珠峰矮了1.2万米

(表时间:2007-08-07)

正在南京进行的“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上,专家们表示,化石数据证明,如果不是风化作用,世界第一高峰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应该为2万米左右。

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陈挺恩表示,化石的证据表明:青藏高原的形成,经历了五次板块运动,喜马拉雅山则形成于第五次板块冲撞,而且如果没有自然界的风化力量,它的顶峰——珠穆朗玛峰还要高得多。

化石证据表明,珠峰是在第三纪全新世形成,按照这个推断,珠峰的峰顶应该是第三纪的地层,然而登山人员从峰顶采得的地层证据却表明,这里是奥陶纪地层。那么奥陶纪之后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直到第三纪全新世,这一大段的地层究竟跑到哪里去了?

“这是因为大自然环境的风化作用让珠峰的个头变矮了。”陈挺恩告诉记者,在喜马拉雅山的北面山坡的坡底地区,来自全国的化石专家分别找到了那些在顶峰上遗失的志留纪、泥盆纪、石炭纪、二叠纪、三叠纪、侏罗纪、白垩纪……直到第三纪全新世这些地层,而且推算出它们的厚度相加应该是在1.2万米,因此,板块冲撞形成喜马拉雅山的隆起,地壳的隆升高度应该是在2万米左右。

参加“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的专家们表示,喜马拉雅山目前仍处于隆升的过程之中,然而这并不意味着它肯定会越来越高。珠峰未来究竟是长高还是变矮,取决于两大力量的对比,即珠峰隆升的速度和风化的速度谁快谁慢,如果风化快过隆升,那么珠峰无疑就会变矮,而如果隆升速度快过风化过程,那么世界第一高峰还会长高。

由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和中国科协科普办公室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化石爱好者”大会4日-5日在南京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200多名化石爱好者与古生物化石专家参加了大会。

早期陆生维管植物起源和演化研究取得重要突破

(发表时间:2009-12-08)

具根的维管植物的出现加速了地球的风化作用,改变了陆地的生态系统。故维管植物根的起源和演化是早期生命起源和演化的前沿和热点。

传统的观念认为,陆地上最古老的植物是茎轴裸露、没有真正的根和叶子的原始植物,它们通常被称作裸蕨,最早期的陆生植物生活的时代泥盆纪也被称作是裸蕨植物的时代。真正的根和叶子是随后才在地球上演化出来的。

事实果真如此吗?在自然科学基金持续的支持下,北京大学地球与空间科学学院郝守刚教授的古植物研究组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研究,完全改变了这些传统的观念。

最近,该研究组报道了世界上最古老的根。这是一种发现于云南4.1亿年前(早泥盆世)的地层中裸蕨植物工蕨类(Zosterophyllum shengfengense)的簇生根。该研究组经过野外调查和认真的实验室工作,揭示了地球上最古老的根的形态学特征,并依据完整的化石标本,

引进了现代生态学的概念,第一次计算了这种最古老植物的生物量,获得了该压型化石植物的根茎比信息。这种古老的根仅占整个植物生物量的不到3%,通过与现生植物的根茎比数据的比较,表明这种细小的簇根能够为相对较大的茎轴系统有效地提供养分,这也表明早期陆生植物具有较强的吸收能力和水分利用效率,也表明这种植物可能生活在高温、高降水量以及水分供应充足的环境之中。由于早期根的形态和生态学信息的记录极度缺乏,已报道的化石资料非常少,所以该项地球上最古老的根系统的研究引起了审稿人高度关注,该项成果发表在国际重要的学术期刊“New Phytologist”上。该研究不仅对早期微观植物起源演化具有重要的意义,而且对全球变化效应的建模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该研究组一直致力于早期陆生维管植物的起源、演化及其环境制约的研究。上个世纪90年代,在自然科学基金持续的支持下他们研究了地球上最古老的叶子和具叶植物—优美始叶蕨(Eophyllophyton bellum),表明在植物登陆之初,就有了真正的叶子。始叶蕨是当今植物的祖先类型,茎轴矮小,只有几十厘米高。叶子只有四、五毫米大小,具有完善的叶肉组织和脉序,但缺少现今叶子所具有的栅栏组织和海绵组织,显示了它的原始性。这一发现将叶子的起源前移了近2000万年。叶子的出现提高了植物光和作用的效率,促进了全球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在泥盆纪时期的急剧下降,改变了地球环境和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作为碳水化合物,早期陆生植物构成陆生生物食物链的基础,为动物界及整个陆生生态系统的演化奠定了基础。该研究是和美国密歇根大学Charles B. Beck教授的古植物实验室共同完成的,成果发表在德国经典的古生物学杂志“Palaeontographica B”上。该项研究以及其他关于华南陆生植物的研究发表后,引起了古植物学同行的高度重视,称之为“中国之谜”,并将“中国之谜”作为下一千年陆生植物古地理研究的挑战。

气源营养与痕量元素向西北太平洋沿岸海的输送

Transport of Atmospheric Nutrient and Trace Elements to

Marginal Seas of the Northwest Pacific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 49006061)资助下,青岛海洋大学张经教授等创造性地进行了有关气源物质向大洋输送的研究,其研究成果主要由四部分组成:

1.发现了地表风成堆积物(例如黄土)、海洋气溶胶及北太平洋深海粘土三者在化学成分上的相似性和成因上的关联。

2.在西北太平洋沿岸海发现痕量元素(Cu、Cd、Pb、Zn等)通过大气的输送较河流更为重要,而主要来自地壳风化作用的元素(Al、Fe、Mn等),则以河流输入为主。

3.在黄海和东海发现大气降水中的化学物质对初级生产力有促进作用,且降水对营养物质的输送通量与赤潮的发生之间存在正相关。

4.证实了黄海上空酸雨的频率受碳酸盐浓度的控制,特别是春季风沙盛行时雨水的pH 值与Ca CO3的浓度明显高于酸雨多发的冬季。

该研究揭示了气源物质的输送对西北太平洋生态地球化学系统有显著影响,这对研究经济迅速发展的西太平洋地区海洋生态问题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该研究已完成和发表论文约20 篇,其中40% 以上发表于国际刊物(如“Deep-Sea Res.”,“Mar. Chem.”,“Geo ch im. Cosmochim. Acta.”和“Water Res.”等)。鉴于上述成绩,课题组已受UNESCO/IO

C/WESTPAC委托,负责组织和领导近20个国家和地区在海-气相互作用领域“物质通过大气向海洋输送”的研究。

海水变化造就寒武纪生命大爆发

(发表时间:2012-04-25)

六亿年前的海洋已是生机盎然,那时海洋的主人是一种软体生物,后来成了地球上所有动物的祖先,但是浩瀚的大海几乎没有保存它们柔软的行迹。又过了数千万年——这与地球历史相比也只是一眨眼的工夫——生命开始以爆发的速度演化、分化,变得越来越复杂,出现了多细胞动物,有些动物拥有了外壳或内骨骼。

寒武纪大爆发的化石证据不胜枚举,但其原因和精确的发生时间一直是一个谜。另外,为什么自那以后再也没有类似的现象了呢?

新的研究认为,寒武纪生命的奥秘可能蕴藏在地质学第二大谜团:“大不整合面(Great Unconformity)”之中,它是一个世界范围的地层特征,指远古大陆的基岩与较年轻的寒武纪浅海沉积物之间的一个分界线。“大不整合面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地质分界面,在整个地史时期是唯一一例,”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的地球科学教授S.Peters说。大不整合面将数十亿年前地球深部形成的古老基岩与相对年轻的寒武纪海洋沉积接合在了一起,且遍布全球各地。这条界线之间包含了上亿年的时间空隙,而寒武纪大爆发的秘密可能就隐藏在那些缺失的岩层中。

在四月十九日的《自然》杂志上,Peters和他的同事们共同撰文称,造就“大不整合面”的力量,或许就是寒武纪大爆发的最终原因。

研究人员发现,这种岩层上的巨大缺失还伴随着海洋化学的深层变化,那时的海洋正在孕育原始生命。海洋化学的变化可能是生命大爆发的驱动力。

“我们推测,在不整合面最终形成时,地表受到风和水流的严重剥蚀,这些剥蚀产物被带入海洋中,随后海洋里出现的生物矿化作用,如动物的外骨骼等,就是对海洋化学成分改变的应答。”Peters说。他和同事Gaines研究了采自北美各处的两万余块岩石样本,找到了各种各样的证据,如罕见的地球化学条件下出现的奇特矿物沉积,是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

在寒武纪早期,北美大陆的浅海海面不断起伏变化,常年侵蚀海床沉积,渐渐地露出大地深处的基岩。沉睡了数十亿年后,这些基岩第一次探出头来,与空气和水相接触,化学风化作用将其中的一些成分如二氧化硅及钙、铁、钾等金属离子释放到海水里,海水的化学组成发生了改变。

随后,暴露出来的基岩又渐渐被海洋沉积覆盖,形成了一条中间有断层的界线,这就是大不整合面。日益增加的碳酸盐沉积以及扩张的海绿石海床,便是海水化学成分改变的证明。

大量涌入的无机离子对海中生物构成了威胁。“要正常生活,身体必须维持水盐平衡,”Peters解释说。“过量的无机盐参与生命活动,是非常不利的,必须把它们排除在外。方法之一就是将体内的无机盐结晶矿化。”

目前,地球上主要有三种生物矿化物:磷酸钙(脊椎动物的骨骼和牙齿)、碳酸钙(无脊椎动物的外骨骼)和二氧化硅(放射虫的外壳),生成这三种生物矿化物的生物学机制,几乎是同时演化出来的。随后便各自开枝散叶,才有了今天多姿多彩的动物世界。

从动物出现到矿化骨骼的形成,其中有一段时间间隔。这样看来,三种矿化作用同时产生,且殊途同归,并非是为了获得某种新功能或新器官,而更像是对某些现象的应答。大不整合面的形成过程中,海水化学的变化,正好与矿化作用对应起来。也正是因为大量无机离子释放入海,为生命演化确定了方向。现在,生物矿化现象被赋予了各种各样的功能:保护(动物体表的刺和外壳)、支持身体(内骨骼)与捕食(螯和牙齿)。

研究者们得出结论,大不整合面的形成或许是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的驱动力。

“我们的设想将许多线索串了起来,例如各种独特的沉积现象、丰富完好的化石记录等。我们推测海水化学的变化对早期生命构成了深远影响。”Gaines说。这项成果让我们看到,地层之书的缺页与空白其实可能蕴含珍贵宝藏。(化石网/faywater 编译)

一粒尘沙的气候解读——科学基金和一个交叉学科的发展

发表时间:2012-11-07来源:中国科学报

气候变化对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受到重视,如何掌握全球气候变化趋势并为正确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是科学家们的努力方向之一。

对从事全球风尘研究的科学家们来说,探究一粒沙尘的“前世今生”,也是认知整个世界的途径之一。

在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南京大学“表生地球化学过程与环境变迁”研究群体以地球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以元素、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和矿物学为研究手段,并结合年代学、沉积学研究方法,探讨了亚洲风尘起源、沉积和风化的地球化学过程机理及全球变化背景下人类活动与环境变化之间的关系,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一沙一世界

科学家们从风尘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产生、输送、沉降与沉积风化过程及环境效应上,即可解读风尘沉积的古环境、预测风尘的环境效应及指导沙尘治理,并推知全球变化。因此,亚洲风尘研究也成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变化研究”优先资助的领域之一。

我国北方及邻国蒙古地处亚洲内陆,是全球重要的风尘释放中心,对亚洲风尘进行研究也成为全球变化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20世纪,科学家们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诸多成就,从李希霍芬最早提出黄土风成学说,到新中国成立后建立专门的黄土考察队,再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中科院院士刘东生为首的专家学者完成《黄土与环境》专著并逐步形成黄土研究热潮,我国黄土研究取得了可与深海和冰川研究媲美的成就。

近十年来,亚洲风尘研究不断取得进展,研究范围进一步扩大,黄土与沙漠过渡带研究反映了沙漠的进退,揭示了冬夏季风强弱转换,沙漠沉积记录的研究反映了不同气候时期的活化与固定。对不同区域黄土的研究,反映了区域尺度环境的演变,也为揭示气候环境的耦合变化提供了依据。

比如,学术界对长江历史演化这一“百年谜题”存在较大争议,该团队利用先进的物源示踪法,提出长江可能在渐新世末中新世初就已经贯通东流入海。

“这和过去许多观点有很大的不同。”该群体成员之一,南京大学教授郑洪波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长江中下游有很好的沉积物记录,这些沉积物记录了长江的演化历史和古环境演化的信息。我们是把长江流域作为一个整体系统,并结合区域构造地貌背景和地球动力学方法得出这一结论的。”

“定量化重建亚洲季风的古降水一直是个难题,由于分析测试技术的发展,气相色谱—同位素质谱联机测试方法使得单体有机化合物的氢同位素组成测定成为可能,可以从分子生物地层学的角度提供古降水量重建方法。”该群体成员之一、南京大学教授张朝晖对《中国科学报》说,“利用地球化学方法,可以定量化地重建湖光岩地区5000年来古降水的变化过程。”

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下,亚洲风尘地球化学研究从构造—气候耦合的理论高度研究亚洲风尘从产生、输送、沉降到风化成壤的地球化学过程,结合湖泊沉积、南海沉积记录,揭示了东亚季风气候的演变规律,取得了集成性创新成果。为认识新生代全球气候变化的机理和区域响应提供了重要科学资料和新理论。

从“点”发展到“面”

1994年,南京大学教授陈骏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中青年专项基金项目,开始用酸溶法研究风尘物质组成。此后,他又在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资助下,从风尘物质沉积过程入手,研究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并与同位素、矿物学研究结合,探讨化学风化、古气候变化和圈层相互作用的成因联系。

2003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黄土高原风尘来源、沉积和风化过程的地球化学研究”将研究范围由黄土高原拓展到周边沙漠,并与青海湖、南海沉积及北太平洋沉积对比,在源区示踪、地球化学指标的建立、古季风气候变化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重要进展。

受益于科学基金的持续资助,亚洲风尘地球化学学科逐步发展,并与全球变化学科交叉融合,研究方向从最初的以元素地球化学为主的定性现象描述,逐步向系统的元素、同位素、有机地球化学和矿物学相结合的定量半定量过程和机制研究发展,研究范围从黄土高原扩展到北半球风尘源区和沉积区。

该学科通过剖析元素、矿物在风尘物质搬运沉积和风化成壤过程中的不同行为特征,筛选出成因明确、分析方法简便准确、可量化计算的气候替代性指标。这一研究思路受国内外学者关注,并借鉴推广为目前河流、湖泊、海洋沉积研究中常用的研究方法。

该团队首次将矿物学与元素、同位素地球化学结合来示踪风尘源区,该研究对沉积物物源示踪具有重要意义。他们首创用漫反射光谱定量测定风尘矿物中针铁矿和赤铁矿含量的方法,对测定土壤和其他沉积物中铁氧化物含量具有重要意义,并可推广到土壤环境普查、环境质量检测及遥感地球化学等研究领域。

方向逐渐清晰队伍逐渐壮大

得益于科学基金的资助,该群体学科方向逐渐清晰,一个以亚洲风尘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地球化学为研究特色的研究群体逐渐成长和壮大。

在几个前期项目良好的研究基础上,2006年,该校教授季峻峰获得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从铁氧化物矿物角度探讨亚洲风尘物质来源和演化;2008年新加入的郑洪波教授获得了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从河流沉积物角度探讨青藏高原隆升、亚洲内陆干旱化对风尘源区及物源演化的影响;2009年,该团队成员之一、南京大学教授鹿化煜获得重点项目,开始了沙地风尘物质记录的气候和环境变化研究。

“环境演变和古气候研究可以了解地球的历史,对预测未来地球环境具有重要的借鉴和参考价值,同时还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鹿化煜对《中国科学报》记者说,“从博士毕业拿第一个青年基金,到后来的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基金项目把我们推到了科学前沿,也促进了学科发展。”

“科学基金曾经是,而且依然是我国科学家进行基础研究最重要的资助来源,其程序也最阳光、最公平的。”郑洪波说,“到目前为止,我大多数科研活动,都是在基金资助下进行的。”

“我认为科学基金是国内现在项目管理中最好的,希望能够保持这一状态。”鹿化煜说。

张朝晖也认为,科学基金对其个人科研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非常感谢国家基金委的资助,我回国以后主要依靠科学基金的支持来开展研究,地球化学学科也主要靠科学基金支撑。有机地球化学研究涉及各种高纯度的载气、溶剂,需要较大的投入,因此该学科的发展更依赖科学基金的资助。”张朝晖说。

地史时期最大的生物灭绝事件研究取得重大进展

发表时间:2012-01-18

本文提要: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研究员带领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在2011年12月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卡定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时间”的研究论文。该项研究是迄今为止有关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时间精度最高、研究手段最为综合的一项原创性成果,揭示了大灭绝发生在2.52亿年前,并在20万年这样极其短暂的地质时间内,造成了约95%海洋生物和75%陆地生物物种的灭绝、地球海、陆生态系统的迅速全面崩溃—地质历史时期最严重的超级生物灭绝事件。这项研究显示,地球生态系统对地表环境恶化的反应可以是长期的,但是一旦环境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地表生态系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崩溃。

2011年12月9日,《科学》杂志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刊登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沈树忠研究员领导的一个国际研究团队取得的一项重要科研成果:“卡定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的时间”。

自地球上出现生物以来,共发生过5次大的生物灭绝事件。准确认识这些事件发生的特征、过程和原因,对于探讨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具有重要启示。2.5亿年前发生在二叠纪最末期的生物大灭绝,是地质历史时期最严重的超级生物灭绝事件,造成了约95%海洋生物和75%陆地生物物种的灭绝,并让地球进入了一个长达500万年以上的生命“萧条”期。然而,这次生物大灭绝的原因,长期以来一直是争论的热点。2000年,中国科学院金玉玕院士在《科学》杂志上撰文提出瞬间事件导致了生物的灭绝。因此,美、日等科学家推断当时有一颗小行星或者彗星猛烈地撞击了地球,如同6500万年前的恐龙灭绝事件一样。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晚古生代研究团队的沈树忠、王玥等人,联合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美国加州大学等单位的22位科学家,历经近十年,选择华南和西藏等地数十条二叠—三叠系界线剖面,通过高精度的生物地层学、火山灰高精度地质年代学和同位素地球化学等多学科综合研究,揭示出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发生在2.52亿年前,并在20万年这样极其短暂的地质时间内,快速地造成了地球海、陆生态系统的全面崩溃,其灭绝速度远远快于前人已有的研究报道。由此建立了多剖面复合的突发式综合生物大灭绝模式。

该项研究表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过程中,海、陆生态系统同时发生崩溃。论文作者通过对我国西南地区多条海陆过渡相和陆相剖面的生物地层、火山灰的精确年龄、植物群和煤层分布、碳同位素变化、沉积特征等研究,首次从生物地层、地质年龄和化学地层等多方面,建立了可信的海陆生态系统变化的对比关系,由此提出当时位于赤道地区的以大羽羊齿为代表的热带雨林植物群,在二叠纪末与海洋生物同时遭到快速毁灭性打击。

与美、日科学家构想的天体撞击造成大灭绝的模型不同,该项研究提出了地球自身火山活动与气候共同作用导致大灭绝的模式。沈树忠等人在广泛的野外地质工作和大量分析数据的基础上,基于高精度时间框架,恢复了华南二叠纪末碳同位素变化的速度和幅度,认为二叠纪末由于大规模地下岩浆活动造成地表甲烷释放以及火山喷发等的共同作用,使得当时大气二氧化碳浓度快速增加,温室效应加剧,海水缺氧,从而导致海洋生物大量灭绝。同时,全球气候快速变暖并干旱化,造成全球范围内大规模森林野火事件频繁发生,使得森林快速消亡。森林的破坏又造成地表风化加剧,地表土壤系统快速崩溃。从此,地球进入一个长达500万年以上的生命萧条期。

这项研究表明,地球生态系统对地表环境恶化的反应可以是长期的,但是,一旦环境压力超出生态系统的承受能力,地表生态系统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快速崩溃。此外,虽然二叠纪末大灭绝破坏性巨大,但是也留下了巨大的生态空间,为此后三叠纪的陆地和海洋生物的兴盛,甚至为很快出现的地球霸主恐龙提供了生态发展的“机遇”。

该项成果是迄今为止有关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事件研究时间精度最高、研究手段最为综合的一项原创性研究,使得过去关于二叠纪末生物大灭绝模式的许多观点需要重新认识。这项重大成果的产出,是以我为主,中美科学家长期合作的结晶,也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长期

和稳定的支持结果。

风化程度判断

岩石风化程度的判断 岩石受风化作用,改变了物理化学性质,其变化情况随风化程度轻重而不同。如岩石的裂隙度、孔隙度、透水性、亲水性、胀缩性等都随风化程度加深而增加,抗压、抗剪强度随风化程度加深而降低。所以岩石风化程度愈深的地区,工程建筑地基承载力愈低,岩石边坡愈不稳定,所以,为达到对其防治的作用,要对岩石的风化程度有所判断,以下从六个方面阐述了岩石风化程度的判断方法。(一)颜色的改变 岩石的风化程度不同,则其颜色也表现出差异。从整体来性来看,有的原岩新鲜时为灰绿色,经风化后,其剖面上颜色由上往下为:黄绿、黄褐、棕红、红。从局部来看,颜色的变化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仅沿岩石裂隙面发生变化,有的仅部分岩体发生变化,有的则全部岩体发生变化。总的来说,随风化程度加深,岩石的颜色光泽与新鲜原岩相比会变得暗淡。 (二)岩石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 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的变化,是原岩矿物成分和结构变化的综合反映。在风化壳剖面上,有上到下的趋势是:①孔隙性和压缩性由大到小②吸水性有强到弱③声波速度由小到大④强度由低到高 (三)次生矿物的产生 由于不同矿物抗风化能力不同,岩石中中那些不稳定的矿物总是首先风化变异,当风化进一步发生时,那些稍稳定的矿物才会依次发生风化。此外,化学风化在不同时期主要作用的化学反应是不同的,因此,在风化壳的不同部位,具有不同的矿物共生组合。一般而言,同一种岩石,越疏松,次生矿物越多,风化程度越深。 (四)节理裂隙的情况 当岩石中节理裂隙不发育时,表明岩石较为新鲜。节理裂隙不太发育时,岩石微风化。节理裂隙发育时,岩石弱风化。简而言之,随风化程度加深,节理裂

隙越发育,(某些岩石风化后表现为粘土或次生矿物较多,则节理裂隙表现不明显)。 (五)机械破碎程度 岩石越破碎,机械风化作用越严重,但构造作用也会造成岩石破碎,但是构造作用与机械分风化作用区别在于:构造成因的,岩石破碎有规律,或附近有地质构造特别是断层,还有构造作用与气候的关系不大,而机械作用恰恰相反。(六)风化深度 随风化程度加深,风化深度也随之加深,其判别方法可用钻探、物探等,物探即就是通过测量波在岩石中的传播速度来确定风化深度,相比之下,钻探更为准确。

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和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一、气候条件 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和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和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二、地形条件 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 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三、岩石性质 1. 成分 (1)岩浆岩比变质岩和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 (2) 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 (3) 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或由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通过差异风化,我们可以确定岩层产状。 2. 岩石的结构构造 (1) 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2) 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3) 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球形风化:在节理发育的厚层砂岩或块状岩浆岩中,岩石常被风化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现象叫做球形风化,它是物理风化为和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 球形风化的主要条件有:(1)岩石具厚层或块状构造;(2) 发育几组交叉裂隙;(3)岩石难于溶解;(4)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被三组以上裂隙切割出来的岩块,外部棱角明显,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棱角首先被风化,最后成球状。 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也可分为自然因素和工艺因素两大类: (1)岩石中石英及其他坚硬矿物或碎屑含量愈多,胶结物的硬度越大,岩石的颗粒越细,结构越致密,则岩石的硬度越大。而孔隙度高,密度低,裂隙发育的岩石硬度将会降低。 (2)岩石的硬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但层理对岩石硬度的影响正好与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相反。垂直于层理方向的硬度值最小,平行于层理的硬度最大,两者之间可相差1.05~1.8倍。岩石硬度的各向异性可以很好地解释钻孔弯曲的原因和规律,并可利用这一现象来实施定向钻进。 (3)在各向均匀压缩的条件下,岩石的硬度增加。在常压下硬度越低的岩石,随着围压增大,其硬度值增长越快。

风化程度划分教学内容

风化程度划分

岩石风化程度 学科:工程地质学 词目:岩石风化程度 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 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确定岩石风化程度主要依据的是矿物颜色变化、矿物成分改变、岩石破碎程度和岩石强度变化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为未风化、微风化、弱风化、强风化和全风化。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 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 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 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 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范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 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应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5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 颜色光泽 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

风化作用与气候

我国三峡地区陡山沱期海洋氧化与生物演化关系研究取得重要进展(发表时间:2008-04-15)本文提要:中美科学家通过对三峡地区九龙湾等剖面陡山沱组开展高分辨的碳硫同位素和大型疑源类古生物化石的研究,揭示了埃迪卡拉时期海洋脉冲式的氧化与大型疑源类化石出现、多样化和灭绝之间的关系。研究证实了埃迪卡拉时期的海洋确实存在一个巨大的有机碳库,致使深海维持在缺氧甚至硫化(含硫化氢)的状态,并发现深部还原的海洋经历了两次脉冲式的氧化,而海洋每一次的氧化事件都对应着一次生物多样性的发展,研究表明导致全球性生物多样化发展的海洋完全氧化是在5.51亿年之后。以中国科学家为主要贡献者的该论文发表在“美国科学院院刊”上,被誉为关于多细胞动物成因与埃迪卡拉时期(先于寒武纪)古环境变化的最重要论文。 “雪球地球”理论是地球科学界影响广泛、争议不断的一个假说。美国科学院院士、哈佛大学霍夫曼等人的“新元古代雪球地球”假说认为,在宏观后生动物出现之前的2亿年(大约7.5-5.5亿年前)间,由于罗迪尼亚超大陆的解体,增加的大陆风化作用过度消耗了大气圈的CO2,造成了地球历史上最严重的新元古代冰期—“雪球地球”。其间可能至少有2次全球性的冰川曾推进到赤道地区的海平面,使海洋全部结成很厚的冰,地球成为了一个被冰雪覆盖的大雪球。尽管存在着新元古代的冰期究竟是“雪球”还是“泥球”的争议,但随着冰期温度的下降,海洋能够从大气中吸收更多的氧气,这些氧气与海洋中悬浮的微小有机体作用产生碳酸盐,即通过浮游生物的呼吸作用释放出CO2,这些气体最终帮助地球温度迅速反弹,这种温室效应对地球生物圈产生了保护作用。 我国科学家2007年在三峡地区陡山沱组底部发现的“滞育卵囊中动物胚胎”化石,将动物的起源时间提前到6.32亿年以前,将动物的化石记录前推了5千万年,即动物在新元古代晚期“雪球地球”事件结束之后就已经出现了。动物绝对需要氧气,海洋只有氧化了,海水中溶解的氧气达到一定浓度动物才会出现。也只有深海基本氧化了,才会发生多细胞生物的大幅射。动物演化的重要一幕发生在“寒武纪生命大爆发”之前的埃迪卡拉纪(6.35-5.42亿年前),是全世界科学家关注的焦点。为了解释在埃迪卡拉时期出现的生命的飞跃(动物的出现)以及随后复杂的生命现象,科学家们对阿曼、加拿大等地埃迪卡拉系剖面做过地球化学研究,但是由于缺乏地层年代、古生物化石等资料,无法将高分辨的地球化学数据和古生物资料结合起来,直接论证海洋环境的变化对生命演化的影响。 三峡地区震旦系已有80多年研究历史,全国地层委员会2005年重新定义的震旦系即相当于埃迪卡拉系,陡山沱组为这个系下面的一个岩性地层单元。2005年中外学者发表了多篇三峡地区锆石U-Pb年龄或SHRIMP锆石U-Pb年龄数据,将陡山沱组沉积年龄锁定在6.35-5.51亿年之间,使我国陡山沱组成为国际上第一个具有可靠同位素年龄数据的埃迪卡拉系地层剖面。10年来,中外学者先后在陡山沱组中发现了一些最早的动物化石证据,曾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例如,在贵州瓮安陡山沱组上磷块岩(大约5.8亿年前)中发现的动物胚胎化石、原始海绵动物化石和两侧对称动物化石。不久前在三峡地区发现的6.3亿年前“休眠卵”动物胚胎化石。这些成果分别发表在著名的《自然》、《科学》杂志上。明确的年龄和丰富的早期动物化石记录使三峡地区成为研究埃迪卡拉时期古海洋环境与生物演化的理想地区,吸引了包括美国、日本、德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多国学者前来考察和工作。 2002年美国《科学》杂志上发表了美国地球化学家安巴和古生物学家诺尔合署的述评文章,指出“元古代(25-5.42亿年前)大部分时期地球的海洋表面是含氧的,深部是硫化(含硫化氢)的,在这样的条件下大部分海洋环境会是缺少生物所需的微量金属,潜在地阻

岩石级别 分类

岩石级别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 Ⅰ 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f=20) Ⅱ 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矿,不坚固的花岗岩。(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 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石。(f=4) 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f=1.5) 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f=1) 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0.8) 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f=0.6) 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f=0.5) 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 A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 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 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

岩石风化

岩石风化工程地质研究 第一节概述 一、定义 风化:地表岩石和矿物在温度、大气、水溶液和生物等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 风化壳:表层不同深度的岩石,遭受风化程度的不同,形成不同成分和结构的多层残积物,由其构成的复杂剖面称为风化壳。不同岩石,不同地区,风化壳有很大差别。其厚度很大差别,大则几百米。地壳表层保留的主要为现代时期形成的风化壳。当风化壳形成后,被后来的堆积物掩埋,被保留下来成为古风化壳。 二、风化类型 物理风化:由于温度变化、水的冻融、盐类结晶、植物根劈等力的作用下,引起岩石的机械破碎,而不伴随有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明显变化的现象。主要发生在干旱寒冷的地区,风化深度相对较小。 生物风化:生物新陈代谢产生有机质或机械破坏,如释放大量有机物酸及CO2 ,加强水溶液溶解能力。 化学风化:岩石在水、氧及有机体等作用下所发生的一系列化学变化过程,引起岩石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风化作用:氧化、溶解、水、水解、碳酸化和硫酸化等作用。多发生于温暖潮湿的地方,风化深度可达百米以上。 三、风化结果及工程意义 岩体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岩体完整性遭受破坏,结构性丧失,空隙性增大,矿碎成块石、碎石或土体。 岩石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可溶矿物溶解流失,耐风化矿物残留下来,形成稳定性好的次生矿物:如绿泥石、绢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 岩体的工程地质性质发生变化如:力学强度的降低,压缩性变增大(由基岩→粘土),渗透性增强。次生矿物的抗水性降低、亲水性增强,易崩解、膨胀、软化。 总体上:恶化了岩石的工程性质在工程选址、岩土体稳定、地基处理、灾害防治、工程造价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基础建基面处置、确定矿坑边坡角、洞室围岩支护、基坑开挖层支护、抗滑工程设置等都要考虑到风化问题。 第二节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

岩石强度分类

第二章天然石料 天然石料:天然岩石经机械或人工开采、加工(或不经加工)获得的各种块料或散粒状石材。 第一节岩石的形成与分类 岩石由于形成条件不同可分为: 岩浆岩(火成岩) 沉积岩(水成岩) 变质岩 一、岩浆岩 (一)岩浆岩的形成与分类 岩浆岩是由地壳深处熔融岩浆上升冷却而成的。 (1)深成岩:岩浆在地壳深处,在上部覆盖层的巨大压力下,缓慢且比较均匀地冷却而形成的岩石。 特点:矿物全部结晶,多呈等粒结构和块状构造,质地密实,表观密度大、强度高、吸水性小、抗冻性高。 建筑上常用的深成岩主要有花岗岩、闪长岩、辉长岩等。 (2)喷出岩:岩浆喷出地表时,在压力急剧降低和迅速冷却的条件下形成的。 特点:岩浆不能全部结晶,或结晶成细小颗粒,常呈非结晶的玻璃质结构、细小结晶的隐晶质结构及个别较大晶体嵌在上述结构中的斑状结构。 建筑上常用的喷出岩主要有玄武岩、辉绿岩、安山岩等。 (3)火山岩:火山岩也称火山碎屑岩,是火山爆发时喷到空中的岩浆经急速冷却后形成的。 常见的有火山灰、火山砂、浮石及火山凝灰岩等。 (二)岩浆岩的主要矿物成分 (1)石英:结晶状态的SiO2 强度高、硬度大、耐久性好。 常温下基本不与酸、碱作用。 温度达575℃以上时,石英体积急剧膨胀,使含石英的岩石,在高温下易产生裂缝岩浆岩分为:

酸性岩石(SiO2>65%) 中性岩石(65%≥SiO2≥55%) 碱性岩石(SiO2<55%) (2)长石:强度、硬度及耐久性均较低(与石英相比) 正长石(K2O·Al2O3·6SiO2) 斜长石钠长石(Na2O·Al2O3·6SiO2) 钙长石(CaO·Al2O3·2SiO2) 干燥条件下耐久性高, 温暖潮湿的条件下较易风化,特别遇CO2,更易于被破坏。风化后主要生成物是高岭石(Al2O3·2SiO2·2H2O)。 (3)云母:含水的铝硅酸盐,柔软而有弹性的成层薄片。 白云母 黑云母 云母含量较多时,易于劈开,降低岩石的强度和耐久性,且使表面不易磨光。 (4)暗色矿物:角闪石、辉石、橄榄石等着色深暗的铁镁硅酸盐类矿物,统称为暗色矿物。 特点:密度特别大(3~4)g/cm3。 与长石相比,强度高,冲击韧性好,耐久性也较高。 在岩石中含量多时,能形成坚固的骨架。 其它:黄铁矿(FeS2), 特征:岩石表面具有锈斑。 黄铁矿遇水,易氧化成硫酸,腐蚀其它矿物,加速岩石风化。 二、沉积岩 (一)沉积岩的形成与分类 位于地壳表面的岩石,经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风化作用,逐渐被破坏成大小不同的碎屑颗粒和一些可溶解物质。这些风化产物经水流、风力的搬运,并按不同质量、不同粒径或不同成分沉积而成的岩石,称为沉积岩。 特点:有明显的层理,较多的孔隙,不如深成岩密实。 (1)化学沉积岩:原岩石中的矿物溶于水,经聚集沉积而成的岩石。 常见:石膏、白云岩、菱镁矿及某些石灰岩。 (2)机械沉积岩:原岩石在自然风化作用下破碎,经流水、冰川或风力的搬运,逐渐沉积而成。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断

岩体风化程度的判别 1.岩体风化的基本特征 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岩石所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过程称为岩石风化。其中影响岩石风化的风化营力主要是太阳热能、水溶液(地表、地下及空气中的水)、空气(氧气及二氧化碳等)及生物有机体等。同时按照风化营力的类型及引起岩石变化的方式,风化作用可以分为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和生物风化三种。 与原岩相比,风化使岩石发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从工程地质的角度出发,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岩体结构构造发生变化,即其完整性遭到削弱和破坏;岩石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发生变化;岩石工程地质性质恶化。 风化后的岩石在工程建筑上的优良性质削弱了,不良性质则增加了,使工程地质条件大为恶化。 2.岩石风化的判别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

岩石风化程度判断 1.岩石风化 岩石在各种风化营力作用下,发生的物理和化学变化的过程称为岩石风化。岩石风化是岩石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作用下出现破碎、疏松及矿物成分次生变化的现象。 常用分带标志主要有:颜色、岩体破碎程度、矿物成分的变化、水理性质及物理力学性质的变化、钻探掘进及开挖中的技术特性。 具体原则包括: (1)要充分反映各风化带岩石变化的客观规律,反映各带岩石因风化程度不同所具有的不同特性; (2)分带标志视具体条件选择,应既有代表性,又明确,便于掌握,尽量避免人为因素的影响; (3)将定性与定量研究、宏观与微观研究结合起来,综合各种标志进行分带; (4)分带数目要考虑工程建筑的实际需要,既不要过于繁琐,分级过多;也不要过于简略,致使同一带内的岩石特性差异过大。 2.岩石风化程度和各种性质变化 岩石风化程度的划分及工程特性研究,对于大型水利水电工程、高层建筑、道路桥梁等工程建基面的选择以及地基基础设计施工方案的确定起着关键性作用,对评价围岩的稳定和边坡工程亦具有重要意义。 影响岩石风化的因素有很多,其中最主要的有气候、岩性、地质构造、地形地貌和一些其他的因素。岩石的风化往往不是单因子作用的结果,而是由多种因素所共同控制的。 目前,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多采用工程地质定性评价方法,从岩石颜色、次生矿物的发生、节理裂隙发育情况、机械破碎程度、风化深度、以及岩石的物理、力学和水理性质变化等方面综合分析确定。关于岩石风化程度的定量评价,目前常采用的是对岩体工程地质性质比较敏感的一些物理力学性质指标,通过室内或现场测试岩石物理力学性质单项或综合指标进行风化程度分带。由于岩石类型的千差万别,影响岩石风化因素复杂,各种岩石风化速度和风化后形态的变化也各异。因此,很难建立岩石风化程度划分的统一、定量的标准。岩石风化程度划分应当采用定性描述和定量指标相结合的方法,两者互为印证以积累利用定量指标划分岩石风化程度的经验。 2.1颜色的改变 风化前岩石断面颜色鲜艳,有光泽。而经过风化后的岩石。微风化,仅沿裂隙面颜色略

防止岩石的风化

由于岩石风化作用能降低岩石的强度,影响边坡及建筑物地基的稳定,因此,在工程上常需要采取措施来防止岩石的风化。常用的方法有三种: (1)覆盖防止风化营力入侵的材料; (2)灌注胶结和防水的材料; (3)整平地区,加强排水。 第一种办法可以起到隔绝作用。如要防止水和空气侵入岩石,可用沥青、三合土、粘土以及喷水泥浆或石砌护墙来覆盖岩石表面。施工时先将岩石表面已风化的部分清除,然后在新鲜面上进行覆盖。如要防止温度变化,可以铺一层粘土或砂,其厚度应超过年温度影响深度5~10cm。 第二种方法能提高地基的强度和稳定性。水泥、水玻璃、沥青和粘土浆是封闭和胶结岩石裂缝的好材料,但是,多半需要施加压力才可灌入。 第三种方法主要是以防为主的方法。水是风化作用的活跃因素之一,隔绝水就能减弱岩石的风化速度。 岩石的风化速度一般发展比较缓慢,但是对于容易风化的岩石如页岩、泥岩及片岩等在敞开期限较长的情况下(如大型基坑、道路深堑及矿井等),就必须注意岩石的风化速度。如果发现岩石风化速度较快,就应该通过敞露的探槽进行观察,考虑采取保护基坑或矿井免受风化破坏的措施。有时也可特意不将基坑或路堑底部挖至所设计的深度,直到封闭基坑的施工前才挖至设计深度,这样也能避免基底岩石遭受风化。 现在,岩石地基处理的资料比较少。各位如有和岩石处理的资料,请上传。我这里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大约在200年前,人们可能认为高山、湖泊和沙漠都是地球上永恒不变的特征。可现在我们已经知道高山最终将被风化和剥蚀为平地,湖泊终将被沉积物和植被填满,沙漠会随着气候的变化而行踪不定。地球上的物质永无止境地运动着。暴露在地壳表面的大部分岩石都处在与其形成时不同的物理化学条件下,虽然所有的岩石都会风化,但并不是都按同一条路径或同一个速率发生变化。经过长年累月对不同条件下风化岩石的观察,我们知道岩石特征、气候和地形条件是控制岩石风化的主要因素。不同的岩石具有不同的矿物组成和结构构造,不同矿物的溶解性差异很大。节理、层理和孔隙的分布状况和矿物的粒度,又决定了岩石的易碎性和表面积。风化速率的差异,可以从不同岩石类型的石碑上表现出来。如花岗岩石碑,其成分主要是硅酸盐矿物。这种石碑就能很好地抵御化学风化。而大理岩石碑则明显地容易遭受风化。

风化程度划分

岩石风化程度 学科:工程地质学 词目:岩石风化程度 英文:degree of rock weathering 释文:岩石风化程度是风化作用对岩体的破坏程度,它包括岩体的解体和变化程度及风化深度。 岩石的解体和变化程度一般划分成:全风化、强风化、弱风化、微风化等四级。 四个方面的特征变化情况;根据对上述4个方面的判断,可以 如何确定基岩的风化程度 请大家来谈谈基岩风化程度的划分依据 1 沿海花岗岩地区分带明显且厚度大,具备定量划分的条件,其他岩性不好说 2 用标贯可确定。 n<30残积土,30<=n=<50全风化,n>50强风化 楼上给出的老岩土规范的划分标准,而且不修正的,实践中看,n>50不修正作为强风化上限多数是土状的东西

用标贯是不准确的,有两个方面:1、标贯操作有误差,工作人员一般不热心打标贯。2, 是标贯超过20米(有的说是25米),标贯数据误差比较大,通过修正也不能完全反应地层情况。 3根据钻孔用肉眼判定岩层的风化程度,各个行业应该是一致的。 如果岩芯呈土状或土柱状,或者大部分呈土状或土柱状,手可搓碎,即可判定是全风化。 如果岩芯大部分呈块状、碎块状,手不可掰开,或者用力才能掰开,锤击声闷,即可判定为强风化。 若岩芯颜色新鲜,很少矿物质,多呈柱状,锤击声脆,即可判定是弱风化或微风化。 4我想各个地质区域的岩性其划分条件是不一样的,比如花岗岩就可以用力学指标去判定,其它的大多数还是以经验判定。主要还是根据各类岩石岩性,其风化后所表现出的各种特征来判定。我在江西南昌,以泥质粉砂岩为主,其强风化就表现出泥土状及碎片状,强度很低,手可折断;中风化,裂隙较发育,层面多见Fe、Me质,而且泥质成分肉眼就可感觉偏多;余下划分的基本就需靠岩石强度去调整了。 5岩体风化程度划分分级 颜色光泽 岩体组织结构的变化及破碎情况 矿物成分的变化情况 物理力学特征的变化 锤击声 全风化 颜色已全改变光泽消失 组织结构己完全破坏,呈松散状或仅外观保持原岩状态,用手可折断,捏碎 除石英晶粒外,其余矿物大部分风化变质,形成次生矿物 浸水崩解,与松软土体的特性近似 哑声 强风化 颜色改变,唯岩块的断口中心尚保持原有颜色 外观具原岩组织结构,但裂隙发育,岩体呈干砌块石状,岩块上裂纹密布,疏松易碎 易风化矿物均已风化变质形成风化次生矿物,其他矿物仍部分保持原矿物特征物理力学性质显著减弱,具有莱些半坚硬岩石的特性,变形模量小,承载强度低哑声 弱风化 表面和沿节理面大部变色,但断口仍保持新鲜岩石特点 组织结构大部完好,但风化裂隙发育,裂隙面风化剧烈 沿节理裂隙面出现次生风化矿物 物理力学性质减弱,岩体的软化系数与承载强度变小

(整理)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工程地质岩石分类及鉴定 中国?宜昌 2016年5月4日

目录 1.工民建工程 (3) 2.公路工程 (5) 3.港口工程 (10) 4.铁路工程 (13) 5.工程岩体分级标准 (18)

1 工民建工程 1.1、岩石坚硬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1 当无法取得饱和单轴抗压强度数据时,科用点荷载试验强度换算,换算方法按现行国家标准《工程岩体分级标准》(GB50218)执行; 2 当岩体完整程度极为破碎时,可不进行坚硬程度分类。 1.2、岩石坚硬程度等级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3、岩体完整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 完整性指数为岩体压缩波速与岩块压缩波速之比的平方。 1.4-1、岩石完整程度的定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4-2、岩体完整程度划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5、岩石按风化程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1 波速比Kv为风化岩石与新鲜岩石压缩波速度之比; 2 风化系数K f为岩石与新鲜岩石饱和单轴抗压强度之比; 3 花岗岩类岩石,可采用标准贯入试验划分,N≥50为强风化;50>N≥30为全风化;N<30为残积土。 4 泥岩和半成岩,可不进行风化程度划分。 1.6、岩体基本质量等级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7、岩石按质量指标RQD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8、岩层厚度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1.9、岩石按在水中软化系数分类《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注:软化系数(K R)等于饱和状态与风干状态的岩石单轴极限抗压强度之比。

风化作用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利大于弊

风化作用定义:指岩石在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地方由于温度变化、水及水溶液的作用、大气及生物等的作用下发生的机械崩解及化学变化过程。 一、物理风化定义:地表岩石发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作用,也不形成新矿物的作用称为物理风化。 物理风化产物:岩石碎屑、矿物碎屑。(风蚀蘑菇等自然风光,裂隙:蓄水) 现象: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 1、温差风化(剥离作用):岩石为热的不良导体,白天升温、晚上降温,导致内部温度的差异,使岩石内部产生 引张力,使岩石产生裂缝。有利于蓄水。(干旱半干旱) 2、冰劈作用:气温变化,岩石中的水分反复结冰融化,岩石裂隙矿大,致使岩石裂解。(高纬度及高山区) 3、盐类结晶:岩石崩解(干旱半干旱) 二、化学风化定义: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物质的作用。 1、溶解作用:矿泉水一般是由岩石风化后被地下水溶解其中可溶解部分生成的,此处所指的风化是指矿物与水及二氧化碳同时作用的过程。 2、氧化作用: 、水化作用:赤铁矿-----褐铁矿,硬石膏----石膏。石膏:主要化学成分是硫酸钙。 No1医用:功能: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主治: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内服,外用。 No2水泥建筑:石膏在水泥厂可作为原材料,矿化剂,缓凝剂,激发剂。1、作为原料,生产硫铝酸盐体系水泥、石膏矿渣水泥、石膏铝矾土膨胀水泥等;2、作为矿化剂,降低煅烧温度,节约用煤;3、作为水泥调凝剂,起缓凝效果,使水泥凝结时间符合国标和用户要求。4、作为硫酸盐激发剂,激发粉煤灰、矿渣等工业废渣的活性和提高粉煤灰水泥、矿渣水泥的强度;5、适量石膏可改善水泥性能,如强度、收缩性能和抗腐蚀性能;6、调节熟料中硫碱化,以降低结皮、堵塞的可能性和改善与混凝土的相容性。 4、水解作用: 5、碳酸化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喀斯特地区地表异常缺水和多洪灾,对农业生产影响很大。) 1地下水蕴藏丰富,径流系数在热带喀斯特区域为50~80%。亚热带喀斯特区域为30~40%,温带为10~20%。在华北一些石灰岩分布地区,地下水在山前以泉的方式流出,如济南的趵突泉。合理开发利用喀斯特泉,对工农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在南方多地下河,引喀斯特泉入地下河,钻井提水等方法可解决工农业用水。 2地下河纵剖面呈阶梯状,有丰富的水能资源,可以筑坝发电。如云南丘北六郎洞水电站,是中国第1座利用地下河的水电站。湘、黔也利用这种优越条件建造了多座400千瓦以上的地下水电站。(喀斯特地区的地下洞穴,常造成水库渗漏,对坝体、交通线和厂矿建筑等构成不稳定的因素)。

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

风化作用的速度主要取决于自然地理条件与组成岩石的矿物性质。 一、气候条件 气候寒冷或干燥地区,生物稀少,寒冷地区降水以固态形式为主,干旱区降水很少。以物理风化作用为主,化学与生物风化为次。岩石破碎,但很少有化学风化形成的粘土矿物,以生物风化为主形成的土壤也很薄。 气候潮湿炎热地区,降水量大,生物繁茂,生物的新陈代谢与尸体分解过程产生的大量有机酸,具有较强的腐蚀能力,故化学风化与生物风化都十分强烈,形成大量粘土,在有利的条件下可形成残积矿床。可形成较厚的土壤层。 二、地形条件 地形影响气候,间接影响风化作用;另一方面,陡坡上,地下水位低,生物较少,以物理风化为主、地势平坦,受生物影响较大,化学风化作用为主。 三、岩石性质 1、成分 (1)岩浆岩比变质岩与沉积岩易于风化。岩浆形成于高温高压,矿物质种类多(内部矿物抗风化能力差异大)、 (2) 岩浆岩中基性岩比酸性岩易于风化,基性岩中暗色矿物较多,颜色深,易于吸热、散热、 (3) 沉积岩易溶岩石(如石膏、碳酸盐类等岩石)比其它沉积岩易于风化、 差异风化:在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矿物组成的岩块由于风化速度不等,岩石表面凹凸不平; 或由不同岩性组成的岩层,抗风化能力弱的岩层形成相互平行的沟槽,砂岩、页岩互层,页岩呈沟槽。通过差异风化,我们可以确定岩层产状。 2、岩石的结构构造 (1) 岩石结构较疏松的易于风化; (2) 不等粒易于风化,粒度粗者较细者易于风化; (3) 构造破碎带易于风化,往往形成洼地或沟谷。 球形风化: 在节理发育的厚层砂岩或块状岩浆岩中,岩石常被风化成球形或椭圆形,这种现象叫做球形风化,它就是物理风化为与化学风化联合作用的结果。 球形风化的主要条件有:(1)岩石具厚层或块状构造;(2) 发育几组交叉裂隙;(3)岩石难于溶解;(4)岩石主要为等粒结构。被三组以上裂隙切割出来的岩块,外部棱角明显,在风化作用过程中,棱角首先被风化,最后成球状。 影响岩石硬度的因素也可分为自然因素与工艺因素两大类: (1)岩石中石英及其她坚硬矿物或碎屑含量愈多,胶结物的硬度越大,岩石的颗粒越细,结构越致密,则岩石的硬度越大。而孔隙度高,密度低,裂隙发育的岩石硬度将会降低。 (2)岩石的硬度具有明显的各向异性。但层理对岩石硬度的影响正好与对岩石强度的影响相反。垂直于层理方向的硬度值最小,平行于层理的硬度最大,两者之间可相差1、05~1、8倍。岩石硬度的各向异性可以很好地解释钻孔弯曲的原因与规律,并可利用这一现象来实施定向钻进。 (3)在各向均匀压缩的条件下,岩石的硬度增加。在常压下硬度越低的岩石,随着围压增大,其硬度值增长越快。 (4)一般而言,随着加载速度增加,将导致岩石的塑性系数降低,硬度增加。但当冲击速度小于10m/s时,硬度变化不大。加载速度对低强度、高塑性及多孔隙岩石硬度的影响更显著。

矿物岩石的风化和土壤形成

第二章矿物岩石的风化和土壤形成主要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由岩石经过风化形成母质,再由母质发育成土壤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要特别注意什么是母质,母质与土壤有什么区别以及土壤层次的发育顺序。 第一节风化作用 一、风化作用任何事物只是处于它生存的环境时才能稳定。而地表的矿物岩石处于和它形成时的不相同的外界条件时,这种稳定性被破坏,从而发生变化,这就是矿物岩石的风化。 二、风化作用的类型 1、物理风化:由物理作用引起的矿物岩石发生物理变化的过程。又叫机械崩解作用。影响因素 :温 度变化 ,水分冻结 ,风力, 流水,冰川的摩擦力等。风化的结果使大岩石变成碎块,增大接触面,更利于化学风化进行。 2、化学风化:岩石的矿物成分发生化学成分和性质的变化。主要因素:水、二氧化碳、氧气等 主要化学风化作用的类型有 4 个:溶解作用:矿物在水中溶解的过程。造岩矿物的溶解度大小顺序为:方解石>白云石> 橄榄石>辉石>角闪石>斜长石>正长石>黑云母>白云母>石英。 水化作用:矿物与水相结合。如赤铁矿变成褐铁矿。 水解作用:矿物与水相遇,引起矿物分解并形成新矿物。如正长石水解后释放出钾离子,变成了高岭石。 氧化作用:二价铁氧化成三价铁。使许多矿物和岩石表面染成红褐色。 3 、生物风化:生物作用使岩石就地引起的破坏。 主要因素:根系的压力和根系分泌物 10-15 磅 /cm2 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酸 , 三、岩石风化的产物 包括三部分: 1 、可溶性盐 : 硫酸盐、磷酸盐、碳酸盐、氯化物等 2 、合成次生矿物 : 如伊利石 , 蒙脱石 , 高岭石等粘土矿物,以及铁铝的氧化物和氢氧化物。 3 、残余的碎屑 : 难风化的矿物和各种岩屑。 四、矿物风化的难易 1、影响因素:外界环境条件和矿物本身的成分和结构。 2、外界条件相同时,矿物风化的相对稳定性,由易到难顺序为: 石膏,方解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正长石<白云母<石英<粘土矿物 五、影响岩石风化难易的因素: 1、矿物的组成、结构和构造 2、形成时的热力条件与目前所处环境的差异 3、岩石的节理和裂隙发育状况。在有棱和角的地方,岩石的自由表面积最大,首先遭受风化,棱角首先消失变成球形,这种现象称为球状风化。 第二节风化产物的类型 一、风化产物的生态类型有五种: 1、硅质风化物 : 硅质组成或硅质胶结的岩石。石英岩 , 硅质砾岩 , 石英砂岩风化物的厚度极薄,砂质,多石砾,各种营养元素也十分贫乏,分散的石英颗粒及岩石碎屑保水能力很低。 酸性土壤。 2、长石质风化物 : 花岗岩,正长岩,正长斑岩 ,流纹岩 ,粗面岩 ,长石砂岩厚层砂壤质或壤质风化物。 发育的土壤通透性能良好,植物需要的磷、钾、钙、镁等营养元素比较丰富,土壤常呈微酸性反应。

岩石分类及硬度级别

岩石分类及硬度级别 岩石级别坚固程度代表性岩石 Ⅰ最坚固最坚固、致密、有韧性的石英岩、玄武岩和其他 各种特别坚固的岩石。(f=20) Ⅱ很坚固很坚固的花岗岩、石英斑岩、硅质片岩,较坚固 的石英岩,最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f=15) Ⅲ坚固致密的花岗岩,很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石英矿 脉,坚固的砾岩,很坚固的铁矿石.(f=10) Ⅲa 坚固坚固的砂岩、石灰岩、大理岩、白云岩、黄铁 矿,不坚固的花岗岩。(f=8) Ⅳ比较坚固一般的砂岩、铁矿石(f=6) Ⅳa 比较坚固砂质页岩,页岩质砂岩。(f=5) Ⅴ中等坚固坚固的泥质页岩,不坚固的砂岩和石灰岩,软砾 石。(f=4) Ⅴa 中等坚固各种不坚固的页岩,致密的泥灰岩.(f=3) Ⅵ比较软软弱页岩,很软的石灰岩,白垩,盐岩,石膏, 无烟煤,破碎的砂岩和石质土壤.(f=2) Ⅵa 比较软碎石质土壤,破碎的页岩,粘结成块的砾石、碎 石,坚固的煤,硬化的粘土。(f=1.5) Ⅶ软软致密粘土,较软的烟煤,坚固的冲击土层,粘土质土壤。(f=1) Ⅶa 软软砂质粘土、砾石,黄土。(f=0.8) Ⅷ土状腐殖土,泥煤,软砂质土壤,湿砂。(f=0.6) Ⅸ松散状砂,山砾堆积,细砾石,松土,开采下来的煤. (f=0.5) Ⅹ流沙状流沙,沼泽土壤,含水黄土及其他含水土壤. (f=0.3) A

表示矿岩的坚固性的量化指标. 人们在长期的实践中认识到,有些岩石不容易破坏,有一些则难于破碎。难于破碎的岩石一般也难于凿岩,难于爆破,则它们的硬度也比较大,概括的说就是比较坚固。因此,人们就用岩石的坚固性这个概念来表示岩石在破碎时的难易程度。坚固性的大小用坚固性系数来表示又叫硬度系数,也叫普氏硬度系数f值)。 坚固性系数f=R/100 (R单位kg/cm2) 式中R——为岩石标准试样的单向极限抗压强度值。 通常用的普氏岩石分及法就是根据坚固性系数来进行岩石分级的。 如: ①极坚固岩石f=15~20(坚固的花岗岩,石灰岩,石英岩等) ②坚硬岩石f=8 ~10(如不坚固的花岗岩,坚固的砂岩等) ③中等坚固岩石f=4 ~6 (如普通砂岩,铁矿等) ④不坚固岩石f=0.8~3 (如黄土、仅为0.3) 矿岩的坚固性也是一种抵抗外力的性质,但它与矿岩的强度却是两种不同的概念。强度是指矿岩抵抗压缩,拉伸,弯曲及剪切等单向作用的性能。而坚固性所抵抗的外力却是一种综合的外力。(如抵抗锹,稿,机械碎破,炸药的综合作用力)。

第六章风化作用

第六章风化作用 目的要求 风化作用是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与出露在地表岩石之间的相互作用,主要通过物理力和化学分解两种方式破碎岩石。风化作用的产物,最终停留在基岩的表面,形成一层各地厚薄不等的疏松薄壳,其上部进而成为土壤。而土壤则是大部分陆生生物活动的基础,因此风化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学意义,要求深入理解。 课时:6学时 授课内容 一、风化作用的概念 二、风化作用的类型 (一)物理风化作用 (二)化学风化作用 (三)生物风化作用 三、影响风化作用的因素 (一)气候与地形 (二)岩石的性质 四、土壤与风化壳 重点 1、机械风化包括多种应力作用,但最明显的是冰劈作用; 2、化学风化的主要类型是氧化、溶解和水解作用; 3、在风化作用中裂隙很重要,因为它使空气和水能在很深的地方侵蚀岩石,同时还大大增加了岩石发生化学反应的表面积; 4、风化作用有一种使被破坏的岩石块体产生球形表面的普遍趋势。 难点 本节课的难点在如何简要阐述风化壳的时间意义。 教学方法 本节课以叙述为主配合图件,择重讲授。 讲授重点内容提要 一、风化作用(weathering)的概念 所谓风化作用,就是岩石在地表常温常压下,遭受大气、水、水溶液及生物的破坏作用,使坚硬的岩石变成疏松堆积物的过程。 风化作用是一种自然现象,如古墙的层层脱落;石刻的模糊不清、残缺不全;路基的斑剥,甚至铁器的生锈等等,均与风化作用有关。 风化作用可以是机械的破坏,也可以是化学分解,而生物风化作用两者皆而有之。

风化作用是一种岩石在原地遭受破坏的作用。破坏下来的产物除部分被水溶液带走外,一般不发生显著的位移,这是与其它外动力作用最明显的区别。 必须指出,风化作用与风的地质作用,在概念上是毫不相关的。 二、风化作用的类型 根据风化作用的性质,将风化作用分为三大类:物理风化、化学风化及生物风化作用。 (一)物理风化作用(physical weathering) 岩石、矿物在地表条件下,在原地产生机械破碎,而不改变其化学成分的过程称为物理风化作用。 1、物理风化作用最重要的方式是:卸载(释荷)、温差和冰劈作用。 (1)卸载作用(unloading) 卸载作用是处在地下深处的岩石,由于受高温高压的影响,因此坚硬而致密。当它转移到地表常温常压条件下时,由于静压力解除,在张应力作用下自发膨胀,这种现象就叫卸载,即能量释放,负荷减轻,结果使岩石表面产生一系列平行或垂直于地表的裂隙,这种裂隙就叫席理。由于长期的卸载作用,促使岩石层层剥离崩解,所以又叫剥离作用。 (2)温差作用 温差作用是因气候变化而导致岩石产生崩解。由于岩石导热性差,不同的造岩矿物有不同的体胀系数。白天太阳照射,热向岩石内部传递,岩石内外之间出现温差,结果在岩石表里之间产生平行裂隙,使岩石表面出现层层脱落。晚上因内热外冷,表里不一,于是出现垂直于岩石表面的裂隙,最后崩解为沙泥(图5—1)。 (3)冰劈作用(riving)

风化作用

风化作用 科技名词定义 中文名称:风化作用 英文名称:weathering 定义1:大气、水汽凝成物及悬浮杂质对暴露物质的形态、颜色或构成所产生的力学、化学或生物学作用。 所属学科:大气科学(一级学科);应用气象学(二级学科) 定义2:地球表面的岩石受太阳辐射、温度变化、氧、二氧化碳、水和生物等的联合耦合作用,发生崩解破碎、化学性质改变与元素迁移的现象。 所属学科:地理学(一级学科);地貌学(二级学科) 定义3:地球表面或近地球表面的岩石在大气圈和生物圈各种营力作用下所产生的物理和化 学变化。 所属学科:土壤学(一级学科);土壤发生、分类和制图(二级学科) 定义4:地表岩石与矿物在太阳辐射、大气、水和生物参与下理化性质发生变化,颗粒细化,矿物成分改变,从而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所属学科:资源科技(一级学科);资源地学(二级学科) 本内容由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审定公布 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目录

编辑本段 风化作用(weathering)是指地表或接近地表的坚 风化作用 硬岩石、矿物与大气、水及生物接触过程中产生物理、化学变化而在原地形成松散堆积物的全过程。根据风化作用的因素和性质可将其分为三种类型: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生物风化作用。 岩石是热的不良导体,在温度的变化下,表层与内部受热不均,产生膨胀与收缩,长期作用结果使岩石发生崩解破碎。在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都较突出的地区,岩石中的水分不断冻融交替,冰冻时体积膨胀,好像一把把楔子插入岩石体内直到把岩石劈开、崩碎。以上两种作用属物理风化作用。 岩石中的矿物成分在氧、二氧化碳以及水的作用下,常常发生化学分解作用,产生新的物质。这些物质有的被水溶解,随水流失,有的属不溶解物质残留在原地。这种改变原有化学成分的作用称化学风化作用。 此外植物根系的生长,洞穴动物的活动、植物体死亡后分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