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争与和平法》的法学突出贡献

《战争与和平法》的法学突出贡献
《战争与和平法》的法学突出贡献

摘要格劳秀斯是著名的法学家,是国际法之父。而他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法》则是他法学理论的奠基之作。《战争与和平法》是法学发展史的一座里程碑,它不仅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石,而且体现了对民法,刑法等法律的论述。对于此书的分析有助于我们理解当时的时代背景,更好地了解法学发展的脉络,为现代法学的发展和进步提供参考。通过《战争与和平法》的剖析,对此书中的法学思想进行归纳,总结以及评述,包括国际法,民法和刑法三部分内容,对比分析了这些法学思想与今天现行法律的内容,探讨此书的法学研究价值。

关键词国际法法学贡献自然法格劳秀斯国家主权

一、格劳秀斯其人与其书

格劳秀斯出生于尼德兰革命期间,其父为莱顿大学著名的人文主义学者。格劳秀斯是家庭的长子,极好的家教以及个人的天才,使得他很早就博得了“神童”的称号。格劳秀斯14岁便入大学,16岁随荷兰大使赴法兰西,20岁任官修《荷西战史》总编辑,25岁担任荷兰等省检察长,这一切都让人觉得格劳秀斯是一位天才,然而格劳秀斯的成功并不限于此,他的著作《战争与和平法》、《捕获法》和《论海上自由》,在基于自然法的基础上,全面系统地论述了近代国际法的基本原理,使他成为近代国际法学的奠基人,而被世人誉为“国际法始祖”。其中,格劳秀斯的两大贡献不能让人忘记:(1)他第一次真正意义上阐述了国际法的概念;(2)他提出了公海自由的经典理论。此外,他还是一个著名的神学家,《基督教信仰的真理》阐述了他的虔诚的宗教信仰思想。格劳秀斯还有大量有关政治学与神学的剧作流传于世。

格劳秀斯名著《战争与和平法》(1625年)不仅是重要国际法著作,而且是西方资产阶级人权学说的基础自然法或自然权利理论的开创性著作。他在国际法领域中提出了一系列较为完整的原则,这些原则对国家关系的调整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尤其是对后来国际法理论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被称为“国际法之父”。

这本书集中体现了他对于和平的执着追求和对人类的爱,他在书中写道:“我看到制造战争的许可证在整个基督教世界泛滥着,这甚至对野蛮民族都是应该感到可耻的;我看到人们为了微不足道的理由或根本没有理由就诉诸武力,而一旦拿起武器,神法或人类法就被抛到九霄云外,恰如一纸敕令让一个疯子无法无天,无恶不作”,但他绝不是一味地反对一切战争,相反格劳秀斯探讨的是在什么时间,什么人,用什么方式使得战争得以合法地进行。主要内容为:第一编,共三章,论述战争是否合乎正义,并解释主权的意义;论述战争与非正义战争、公战与私战的区别。第二编,共二十五章,论述了战争的起源,以及人的权利、皇帝继承法、使节的尊严、刑罚的性质等。第三编,共二十五章,论述战时的合法行为、和平的种类和战争条约等项内容。

二、国际法贡献

自然法,格劳秀斯把它作为研究国际法的起点。关于,历代思想家均有过论述。例如在古希腊诡黔学派哲学家、斯多噶派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和中世纪一些学者的作品中,就包含了自然法学说的成份。但是,格劳秀斯关于自然法的论述是具有开拓性的,他使得自然法系统化,剥开自然法的神学的面纱,使之披上世俗的外衣,成为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

格老秀斯认为,自然法是正当理性的命令,他指示任何合乎本性的理性相一致的行为,反之,就是道义上恶的行为。自然法建立于人的理性,神也是无法改变的。格劳秀斯在始终指出:“不可改变的自然发事实上是不会发生任何变化的。”。而因为自然法是被所有国家,或者是被相对文明的国家所接受的。所以,以自然法为真理来建立国际法体系就有了可能。正如赫西奥德所言,凡是在许多国家中普遍流行的任何看法都必定是某种共同的基础。除了自然法外,很少能够找到其他任何法律是对所有国家共同适用的,所以自然法本身常常被称作“万国法”。

在笔者看来,格老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对于自然法与国际法的观点是具有开创性

的。首先是人的理性的回归,人是理性的、社会的动物。人会追求和平的生活,并且有对行为的判断力,这说明人是具有社会性的。其次是自然法与神学的分道扬镳。虽然格老秀斯不是无神论者并且他认同上帝的意志也是自然法的来源,但是理性主义的反神学是他的立场。正如马克思的评价,他是用人的眼光来观察国家,从理性和经验中而不是从神学中引申出国家的自然规律。最后是对于国际法的论证。他认为国际法是基于自然法的,是自然法的延伸和补充。这个观点对于国际法具有奠基意义。他生活在变革的时代,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主权国家的形成,加上两大社会形态对于国家,民族,宗教的论战还有各种新兴的社会思潮相互交织这一系列的变动让国家,社会,人的思想都处于动荡的状态。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推动国际法的建立就必须在纷繁复杂的思想交锋中找到可以统一的,让不同国家和国民可以凝聚的“点”。而格老秀斯选择的这个“点”就是自然法。自然法来自于人,即使人的生存发展环境会不同,但是人对于社会和理性的追求是不变的。因此,把自然法作为国际法之基是最佳选择。

格老秀斯的《战争与和平法》对于国际法第二大贡献是对于国家主权的论述。格老秀斯提出的一些具体的法律规范可能随着时代的进步已经落伍,但是有关国家主权的内容和原则却仍然指导着今日国际法的实施与发展。国家主权的内容不论是在当时(欧洲战争,威斯特伐利亚体系)还是现在(反对霸权)都具有重要的意义。当时神圣同盟摇摇欲坠,西方世界进入一个民族国家的建构时代,新兴民族遭受着频繁而血腥的内战和对外战争,一阵阵腥风血雨席卷欧洲大陆。这时对于国家主权与对外关系的关系把握,就成了构建国际关系的重点。尽管法国思想家让?不丹已经提出过国家主权理论,但是是格老秀斯把它引入了国家关系的领域。

关于国家,格老秀斯否定了国家是按照神的诏合建立起来的理论,而是发展了国家起源的世俗理论。他认为人们为了巩固相互之间的关系,对抗横暴不法的行为,保障社会的安宁,才联合成国家的。他对于国家的定义是:国家是自由的人民为了守法、为了维护公共利益而建立的完善的联盟。而对于战争,格老秀斯分为了三类:私战,公战及公司混合性战争。其中的公战就是又拥有主权的人所进行的战争。合法的战争必定是双方基于国家主权权力进行的,只有国家主权当局才有权决定是否发动战争。同时,国家主权包含缔约废约,决定战争与和平的权力。

由格老秀斯关于主权的论述可以看出,他强调主权是一国处理内部事务的权力,不受其他人干涉,且对主权的行为规范在对外行使范围内同样不可忽视。这种思想对于现代社会国际法的发展以及建立世界新秩序都有些重要影响。反对霸权主义,让第三世界国家在国际事务中有平等的发言权,推进建立和平共处的世界,这些都依赖于对于国家主权的认同与尊重。

三、民法和刑法贡献

除了对于国际法的突出贡献以外,《战争与和平法》中还闪现了很多有关民法和刑法的观点,这些观点对于当代民法,刑法的发展都有着借鉴意义。

格劳秀斯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有关民法的论述主要集中在第二编,主要内容包括人身和财产的保护,物权以及契约等内容。

格劳秀斯在论证正当战争时提到,发动战争的正当理由是侵害,尽管这种侵害可能没有实际发生,但它却对我们的人身或财产的安全构成了威胁。他认为剥夺人们已经获得的任何东西就会是一种非正义行为,这也是与自然法原则相适应的。格劳秀斯还指出如果杀死强盗对保护我们的财产来说是绝对必要的话,那么我们有权杀死强盗。这个观点虽然在今天看来有些偏激,甚至是残忍,但是却表现了格劳秀斯对于私人财产权和物权的重视和认可。

物权的的直接支配性和排他性是当代民法的重要内容,对于激励、引导人们积累财产、创造财富,化解权利纷争、利益冲突有重要意义。格劳秀斯在那个年代能提出有关物权的先进理论,实属不易。

除了物权,还有一些当代中国民法的重要概念,规范和原则在《战争与和平法》中有所体现:

(1)格劳秀斯强调契约平等,卖方应该向买方披露商品的瑕疵――合同法中的意思表示瑕疵(欺诈);

(2)以欺诈、暴力或不正当的恐吓所获得的契约或允诺,受损方有权要求恢复原状。――合同法中的意思表示瑕疵(受胁迫),合同可撤销、可变更;

(3)损害包括言语攻击、诽谤。――名誉权保护;

(4)时间不能阻碍抵押物的赎回;

(5)如果缔约方之一在另一协议中负有同样或更多的债务,并且除了当前契约之利加以清偿之前别无他法,那么也是可以进行抵消的――同时履行抗辩权;

(6)每一个惩罚都被认为是一项罪行所引起的债,因为违法者承担了北场受害者的义务――债权(侵权之债,违约之债)的追偿。

格劳秀斯的刑法思想主要在“论惩罚”这一章当中体现,涉及的内容主要是刑罚。虽然格劳秀斯关于刑法的论述还包含着一些“野蛮”的内容,如支持奴隶制。但是其中的刑法内容已经有了现代刑法的影子。笔者总结出格老秀斯在书中的观点,并且与刑罚原则和中国现行刑法进行比照:

(1)惩罚和罪行之间建立起一种等量关系――罪行相适应原则,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2)正义施加惩罚是要阻止相似的事情发生――刑罚的惩罚,矫正,安抚,威慑,教育功能。

(3)犯罪意图不惩罚――犯意表示和预备犯罪的区别;

(4)惩罚的重要性只能用其施加的对象的状态来衡量(受害者的特点)――量刑的原则;

(5)主犯或从犯不能以没有帮助或教唆辩护――主犯,从犯,教唆犯;

(6)疏忽所引起的损失赔偿――疏忽大意的过失;

(7)如果为了危机情势所迫,任何人都可以从他人那里拿走对于维持其生命来说必不可少的东西。――紧急避险;

(8)自卫的情形下杀人免受处罚――正当防卫。

《战争与和平法》毕竟不是民法,刑法的著作,对于这两个方面的讨论比较分散。但即使这样,这本国际法奠基之作,仍然能看到现代民法,刑法的闪光点。对于生活在中世纪黎明前夕的格老秀斯来说,这些思想足以证明他的天才。

四、启示和结论

当然从格劳秀斯和他的书中我也获得不少启示:(1)痛苦和孤独让人成长。虽然格老秀斯被誉为神童,但是他的名作确实在颠沛流离的生活中完成的。这其实我们做学术需要耐得住寂寞,孤独也是一种正能量;(2)真正能够民留青史的杰作使能够看到未来的趋势,开拓新天地的。一般的著作大多数是在已有的领域进行深挖,而杰作能够跨越时间的现场,对人类历史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开拓出全新的一门学问。(3)一切法律的诞生和发展都要以人的理性为基础,法律不是对人的禁锢而是积极的引导。国际法要尊重国家主权,同样国内法要以人为本,这样的良法才能维护世界的和平,促进世界的繁荣。

总之,格老秀斯的心血之作《战争与和平法》是法学发展史上一本不可多得的奇书,它不仅奠定了国际法的基石,而且闪现了民法,刑法等法律的精华,对人类法学的发展和国际关系的调整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同样也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学者。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

前言 (3) 第一章课程设计要求 (4) 1.1、设计题目 (4) 1.2、课程设计的目的意义 (4) 1.3、设计的时间及分组 (4) 1.4、课程设计内容 (4) 1.4.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4) 1.4.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 (5) 1.4.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5) 第二章小组成员及任务分配 (6) 第三章四阶段中各阶段做法及成果展示 (6) 3.1 相关资料收集 (6) 3.2 交通发生和吸引预测及平衡 (6) 3.2.1交通区划分原则及划分结果 (6) 3.2.2交通生成预测 (7) 3.2.3 预测结果 (8) 3.3 交通分布预测 (8) 3.4 交通方式划分 (10) 3.5 交通分配预测 (11) 3.6 交通分配评价 (13) 3.7 对我校道路网分析及建议 (14) 3.7.1道路网规划 (14) 3.7.2慢行交通系统设计 (14) 3.7.3道路横断面设计 (15) 3.7.4总结 (15) 第四章 transcad中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具体操作 (15) 4.1生成初始路网图 (15) 4.1.1 生成路网前准备 (15) 4.1.2 新建路网层(线层) (16)

4.2 生成小区图 (17) 4.3 在路网与交通区层填入数据并进行人口预测 (18) 4.4 生成小区质心 (19) 4.5 创建网络 (21) 4.6 生成阻抗矩阵 (22) 4.7 对未来年限小区发生与吸引量进行平衡 (23) 4.8 用重力模型进行交通分布预测 (24) 4.9 进行交通分配并查看结果 (25) 4.10 绘制小区质心间的期望线 (27) 4.11 交通方式划分 (27) 第五章总结 (28)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21424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掌握交通规划四阶段交通需求预测的原理方法。 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和出行分配的基本原理方法。(2)学习交通规划软件TransCAD的操作方法 了解交通规划软件的作用;了解TransCAD的软件结果与主要功能;熟悉TransCAD的工作模式。 学习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网络编辑的基本方法,主要包括节点、路段和小区等的处理方法、属性数据描述等。 掌握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生成、交通分布预测和交通流分配的方法,了解使用TransCAD进行交通方式划分预测的方法。 掌握对交通需求结果进行分析的基本方法,以及TransCAD数据保存与转换方法等。 (3)对研究区域提出交通改善策略 从道路网、交通设施、交通管理、静态交通、公共交通、慢行交通等方面进行调查,初步提出交通规划改善方案策略。 二、交通规划原理 交通规划的四阶段:交通发生与吸引、交通分布、交通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 交通生成预测的目的主要是:未来年各小区的发生和吸引交通量,需要的基础数据有:现状的各小区的发生于吸引交通量,社会经济与土地利用基础资料,常用的方法有:原单位法,交叉分类法,回

归分析法。 交通分布预测主要是为了预测未来年各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需要准备的基础数据:现状年各小区之间的出行分布量,小区间的费用矩阵,常用的方法:增长系数法和重力模型。 交通方式划分主要运用概率模型与将各小区间的全方式的分布量划分为方式的分布量。需要准备的基础数据:未来年各小区的全方式交通分布量,小区各种交通方式的距离,方式选择的样本数据。 交通分配,将各种方式的分布量分配到交通网络上,求出个路段上的交通流量,使用用户平衡模型。 三、实验主要内容 3.1基础资料

城市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课程设计报告

河南城建学院 《城市交通规划》课程设计说明书 课程名称: _____________ 城市交通规划___________________ 题目:城市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课程设计_________ 专业: _____________ 交通工程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姓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 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指导教师: ______________ 李爱增、吴冰花、张蕾 ____________ 设计教室: ____________ 10#B504、505 _____________________ 开始时间:2016 年06月3日 完成时间:2016年06月3日 课程设计成绩: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1.交通生成预测 (1) 1.1交通生成总量的预测 (1) 1.1.1理论知识 (1) 1.1.2分部计算过程 (1) 1.2发生与吸引预测 (6) 1.2.1理论知识 (6) 1.2.2分部计算过程 (6) 2.................................................................................................................................................. 交通分布预测 (9) 2.1理论知识 (9) 2.2计算过程 (10) 3.交通方式划分 (14) 3.1换算基础资料 (14) 3.2分部计算过程 (17) 4.交通分配 (17) 4.1理论知识 (17) 4.2分布计算过程 (18) 4.3预测结果 (19) 5.设计小结 (20) 5.1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 5.2对城市交通规划及交通需求预测的认识及看法 (20) 5.3设计收获及感想体会 (21)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需求预测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需求预测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 ———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 姓名:专业:班级:学号:指导教师: 邯郸市某道路网络如图所示。交通节点1、3、7、9分别为A、B、C、D四 个交通区的作用点,边线上的数据为路段行驶时间。各条道路均为设有中央分隔带和机非分隔带的双向两车道道路。 A 4 1 4 4 4 2 4 3 6 B 4 2 5 2 4 4 C 7 4 8 9 D 1.交通生成预测 不同月收入的家庭出行率经过调查见下表: 收入分类出行率 0~600 600~1200 1200~1800 1800以上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家庭数以及不同收入家庭的比例。 小区现状家庭数目标年家庭数0-600 600-1200 比例 1200-1800 1800以上 A 9000 10100 B 8000 9100 C 9500 11100 D 8500 9900 使用交叉分类法,计算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的交通生成量。

现状交通生成量: 交通小区A:9000××+9000××+9000××+9000××=27810 交通小区B:8000××+8000××+8000××+8000××=24152 交通小区C:11100××+11100××+11100××+11100××=28842 交通小区D:8500××+8500××+8500××+8500××=25772 目标年交通生成量: 交通小区A:10100××+10100××+10100××+10100××=31209 交通小区B:9100××+9100××+9100××+9100××= 交通小区C:9500××+9500××+9500××+9500××= 交通小区D:9900××+9900××+9900××+9900××= 2.交通分布预测 已知现状交通分布的OD矩阵为: O D A 0 6180 6180 15450 B 6180 0 15450 3090 C 6180 15450 0 7725 D 15450 3090 7725 0 A B C D 使用增长系数法计算目标年的OD矩阵。计算过程如下: A B C D A 0 6180 6180 15450 27810 B 6180 0 15450 3090 24720 C 6180 15450 0 7725 29355 D 15450 3090 7725 0 26265 合计 27810 24720 29355 26265 108150 预测值31209 合计 求各小区的发生增长系数 FOA=UA/OA =31209/27810= FOB=UB/OB =/24720=

交通规划及需求预测

交通规划及需求预测 规划,即是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而现代规划的概念有两层独立的含义:1、战略规划:通常是长期的反映规划的经济及商务方面内容,涉及高层管理者或企业的管理层;2、战术规划:反映设施的技术层面,涉及技术管理层,他们负责具体设施管理,以及与高层管理者或企业的管理层协调后在战略规划范围内进行未来扩展的事物。 一、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交通规划是指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未来的道路交通需求,规划道理网络,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通常分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及公路网规划两部分。 1、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原则 (1)一般原则 满足人流、客货车流的安全畅通,同时反映出城市风貌、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它设施提供空间,并满足城市日照通风与城市救灾避难要求。 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是道路网络系统的首要目标,为达到此目标,规划的道路网络系统必须“功能分清,系统分明”,为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创造条件,使城市各交通区之间有“方便、迅速、安全、经济”的交通联系。 按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作用、交通性质、交通速度及交通流量等指标,可将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快速路及主干路为交通性干道,次干路兼交通性和生活性两重功能,并以交通功能为主,支路一般为生活性道路。 (2)各种城市道路规划原则 道路网规划首先应规划以通行机动车为主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构成城市道路网的骨架,在此基础上规划次干路、支路等其它道路。 ①快速路:为高速、行程长的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的重要道路,一般在大城市、带状城市或组团城市内设置,并与城市出入口道路和市际高等级公路有便捷的联系。应设置中央分隔带以分离对向车流,并限制非机动车进入,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出入。快速路出入道路的间距以不小于1.5km为宜。快速路与快速

交通量需求预测方法

在可行性研究阶段,预测交通需求量有多种方法,例如趋势类推法、弹性分析法、OD调查法、专家调查法以及四阶段模型系统法(出行生成模型、交通分布模型、方式分担模型、交通量分配模型)。本报告主要在介绍建设建立在区域经济学分区理论基础上,预测精度较高,技术难度较大的四阶段模型系统法。 一、出行生成模型 出行生成模型作为交通需求预测的第一步,其主要任务是对研究地区的每个分区的出行量进行估计。首先将研究区域进行分区,并对每个分区的社会经济性质、土地利用特点进行研究,建立以分区为基础的联合出行生成模型,从而导出研究区域的交通出行生成总量。 由于每个分区及时出行的起始点,优势出行的目的地,因此出行生成由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两部分组成。相应的就是出行产生量O i 和出行吸引量D j两种度量方法。二者的影响因素是不同的。出行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交通用户(出行者)的社会经济性质,如人口、收入、小汽车拥有量等;出行吸引的主要影响因素是地区的土地利用性质,如土地利用类型(商业企业、工业区等)、土地利用密度、就业水平、可达性等。由于出行产生和出行吸引二者的影响因素不同,一般情况下应分别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出行生成通常采用两种传统的模型方法:回归模型和分类模型。 ①回归模型 回归模型是计量经济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它以社会经济作为分析基础,属于经验性定量模型,在交通需求预测中有广泛的应用。出

行生成回归模型的一般表达公式为: Y=a0+a1X1+a2X2+?+a k X k+u 式中:Y——地区出行生成量; X1、X k——地区出行生成主要影响因素; a0、a k——回归系数; U——随机变量。 出行生成回归模型的输入是地区影响因素的量化值和出行生成量的时间序列历史数据。模型建立以后,利用常见的最小二乘等参数估计方法对模型进行标定。单元回归模型的标定过程比较简单,多远回归模型的最小二乘计算公式要通过解k+1个联立方程得出,比较复杂,但现在有许多方便的计算机软件可供使用。当完成对模型标定并通过检验后,即可用于预测未来年度出行生成的变化趋势。 回归模型所需数据均为地区性的总量数据或平均数据,分析方法比较完善和简单易行,应用比较广泛。回归模型的缺点是使用这种方法要有严格的前提条件,即模型必须满足一系列统计基本架设,因而是模型的应用受到一定的局限性。而且,模型中所使用的地区性总量数据,可能会使某些突出的社会经济特点变得模糊。比如,某地区家庭收入的特点是贫富不均,模型采用平均收入指标后,地区的这种收入特点被中和淡化,无法反映到出行生成预测中去,影响力估计结果的真实性。

(完整版)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需求预测.docx

《交通规划》课程设计———四阶段法交通需求预测 姓名: 专业: 班级: 学号: 指导教师:

邯郸市某道路网络如图所示。交通节点1、3、7、9 分别为 A 、 B、C、D 四个交通区的作用点,边线上的数据为路段行驶时间(单位min)。各条道路均为设有中央分隔带和机非分隔带的双向两车道道路。 144 B A23 4 3.64 422 56 4 3.64 744 C89D 1.交通生成预测 不同月收入的家庭出行率经过调查见下表: 收入分类(元/月)0~ 600600~ 12001200~ 18001800 以上出行率(人次/天) 2.5 2.8 3.0 3.2 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家庭数以及不同收入家庭的比例。 小区A B C D 现状家庭数9000800095008500 目标年家庭数101009100111009900 0-6000.020.030.10.02比例 600-12000.130.240.110.21 1200-18000.220.320.250.35 1800 以上0.630.410.540.42 使用交叉分类法,计算现状及目标年各小区的交通生成量。 现状交通生成量: 交通小区 A : 9000×0.02 ×2.5+9000× 0.13 ×2.8+9000× 0.22 ×3.0+9000×0.63 ×3.2= 27810交通小区 B : 8000×0.03 ×2.5+8000× 0.24 ×2.8+8000× 0.32 ×3.0+8000×0.41 ×3.2=24152交通小区 C: 11100×0.1 ×2.5+11100×0.11 ×2.8+11100×0.25 ×3.0+11100×0.54 ×3.2=28842交通小区 D : 8500×0.02 ×2.5+8500× 0.21 ×2.8+8500× 0.35 ×3.0+8500×0.42 ×3.2=25772目标年交通生成量: 交通小区 A :10100×0.02 ×2.5+10100× 0.13 ×2.8+10100× 0.22 ×3.0+10100× 0.63 ×3.2=31209

第三章 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第三章道路规划及交通量预测 第一节道路路网现状及道路服务水平评价 庐山区道路主要由十里大道、长江大道、外环路、学府路、学府二路,前进东路,并与周边的城市外围主干道长虹大道、庐山大道、芳兰大道、金凤路,九莲南路联系。 由于现有主要道路兼有区内交通、对外交通、以及生活性、交通性多重功能,虽在目前区域交通量并非十分巨大,但作为XX市区的规划范围,随着土地开发利用,规划道路应按城市道路“人车分离、机非分离”的原则规划设计。随着土地的开发利用,对道路运输能力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路网的不完善,将制约了经济的发展,现状道路的服务水平将无法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 第二节区域路网规划 一、交通运输规划调查 道路系统历来被称为城镇的动脉和骨架,是一个城市能否规划合理的重要因素。因此道路的布局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到城镇能不能经济合理的发展。 道路规划本着“快速、顺畅、通达”的原则,合理调整布局,合理布置集镇道路网络。规划道路等级分为三级,即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主干道间距大于500米,红线30—60米;次干道间距为250—500米,红线宽度为20—40米;支路间距150—250米,红线宽度为9—20米以下。 二、路网规划

项目建设区域道路等级分为主干道、次干道和支路三个等级。其中主干道有十里大道、庐山大道、濂溪大道、芳兰大道、长江大道、欣荣路、外环路,道路宽度为30—50m;次干道学府路、学府二路,前进东路,道路宽度20—30 m;支路道路宽度15—20 m。 三、道路新建必要性论证 交通建设对土地利用有导向作用,土地的开发利用,必须以道路的修建为基础。濂溪大道为XX市庐山区道路骨架中最重要的一条主干道,本工程(濂溪大道延伸线)是濂溪大道的一部分。它的建设是城区土地资源使用开发的前提和必要条件。 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经济发展对加强人居环境的开发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居住环境离不开道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也将直接服务于经济建设。为了能更好地改善XX市投资环境,改善人居生活环境,提高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加快基础设施的建设开发就成为必然。 道路建设不可避免地征集土地,拆迁房屋,造成建设区人口动迁,劳动力重新安置等社会问题。对农村居民而言,由于道路建设占用一定农田,菜地等耕地,由此会使农民的生存和生活最基本的生产资料受到影响;且对农民的劳作带来不便。但随着城镇建设发展,农民也将从务农为主转变成服务、务工、务商为主,故由此所造成的社会影响是在可承受范围内的。从长远来看,道路的建设有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有利于推进XX的城市化建设进程。 本次工程沿线地势较起伏,因土地、规划部门工作到位,全线道

四阶段法读书笔记

四阶段法 1四阶段法遵循的,是从宏观的角度把握城市居民出行的特点,然后分阶段预测分析的思路。 2四阶段法包括出行生成、出行分布、方式划分和交通分配四阶段。1)出行生成是将小区交通量的发生量和吸引量与有关社会经济指标相联系,通过适宜的预测方法,预测小区在预测年度的发生吸引量。2)出行分布是将出行生成的结果分到各OD对间的过程。 3)方式划分是将各OD对间的交通需求量分到各交通方式上。 4)交通分配是根据设计年度的路网构成,将各交通方式的需求量分配到相应的路径上去。 通过上述方法,就可以预测出设计或规划年度研究范围内各种交通方式的交通需求量。 3操作方法 一、交通生成模型 交通出行生成模型是用于预测一个交通小区每天或每一高峰时段所生成的交通出行量。交通生成预测是在研究城市未来社会经济发展规模、人口规模和土地利用情况的基础上,预测划分的各个交通小区可能产生或吸引的交通总量。即0D矩阵中行和列交通生成模型分为交通产生模型及交通吸引模型两个部分,常用的模型包括增长率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类型分析模型等。 增长率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从OD调查中,可以得出单位用地面积、单位人口或单位经济指标等参数的交通产生、吸引量,如果假定

其交通量是稳定的,则根据未来各交通区的用地面积、人口数量或经济指标等参数进行交通生成预测。 回归分析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假定未来年的交通生产量与各因素(自变量)的关系与当前年相同。根据调查资料,建立交通产生或吸引与其主要影响因素之间的回归方程,利用所建立的回归方程进行交通生成预测。 类型分析模型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以家庭为分析单位,根据对出行起决定作用的一些因素将整个对象区域的家庭划分成若干类型。以基于同一类型的家庭出行因素相同、各家庭的出行次数基本相同、各类家庭当前年的出行率一直到未来年都不变的假设,确定未来年各类家庭的出行率和各交通小区中家庭数目,进行交通生成预测。 二、交通分布模型 交通出行分布模型预测从每一个出行发生的交通小区i到每一个出行吸引的交通小区j的出行交通流q,推求各个交通小区间的交通分布量,构成一个分布矩阵。出行分布模型的种类较多,如增长系数模型、重力模型、机会模型等,其中重力模型使用最为普遍。该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假定交通分布的模式在当前年和未来年变化不大,能够用某一增长系数对未来年的交通分布状况进行预测。增长系数模型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分布模型,包括平均增长率模型、Detroit模型及Frator 模型等。重力模型的基本思想是:交通小区i到交通小区j的交通分布量与交通小区i的交通产生量、交通小区j的交通吸引量成正比,与交通小区i和j之间的交通阻抗系数参数(如两区之间交通的距离、时

交通规划四阶段法详细步骤

一、 transcad中交通规划四阶段法具体操作 1.1生成初始路网图 1.1.1 生成路网前准备 ?打开背景图片(Open:*.tif ) ?设置单位为:Meters Edit—preferences—system—map units:meters 1.1.2 新建路网层(线层) ?New-Geographic File ?选择Line Geographic File,层名:street,端点层名:node ?域字段:speed、capacity(4bytes)time(8bytes)

?画路网:Tools-Map Editing-Toolbox ?画完路网检查路网的连通性:Tools-Map Editing-check line layer connectivity 1.2 生成小区图 ?新建交通区层(面层) ?New-Geographic File,选择Area Geographic File,options选择第二项,输入层名:area ?添加域字段:交通区编码ID,现状base,现状吸引量A base,现状交通区容量POP base,未来发生量P fur,未来吸引量A fur,未来交通区容量POP fur

?画交通区:Tools-Map Editing-Toolbox 1.3 在路网与交通区层填入数据并进行人口预测 ?根据调查所得的数据填入路网与交通区数据表中 ?进行交通区未来人口预测 (1)、打开交通区数据表 (2)、操作过程 ?点击statistics—Model Esticmation,在dependent选项里面选择P base,independent里面选POP base—add—POP base—OK—保存(文件名为P fur);

综述各个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

综述各个交通需求预测的方法 定性预测方法 1.经验判断法 经验判断法,也称主观估计预测法,是以一部分熟悉业务,具有一定实践经验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人所作出的判断为基础来进行预测的一类方法。 -经理人员判断法 经理人员判断法是由负责的经理人员把与运输市场有关的和熟悉运输市场的计划、运务、市场营销、财务管理等职能部门的负责人召集在一起,请他们对未来运输市场的发展形势发表意见,做出“判断和估计”。然后,经理人员在此基础上做出预测。经理人员判断法简便易行,耗时短,企业不必另行支付预测费用,在实际工作中应用比较广泛。 -专家意见法 专家意见法是依靠专家的知识、经验和分析判断能力,依靠专家所掌握的信息,在对历史事实和信息资料进行分析综合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运输发展做出判断的一种预测方法。这种预测方法,按照预测过程和收集、归纳各专家意见专家会议法和德尔菲法等。 2.运输市场调查法 运输市场调查法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征求购买运输产品的顾客的意见,了解顾客购买意向和心理动机,从而对运输需求情况进行收集、记录整理和分析,在此基础上进行运量预测的方法。 -时间序列预测法 基本依据是:在一定时间段内,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延续性往往使运量预测对象的变化呈现很强的趋势性,因此可以根据预测对象的历史态势推测未来的发展趋势。 优点是预测所需的数据信息量较小,预测方法简便易行,只要在所研究的时间序列上预测对象没有大的波动,则预测效果较好; 缺点是以时间作为单一的预测因素,无法反映预测对象的实际影响因素。

定量预测方法 常用的方法有:移动平均法、指数平滑法、自回归分析法 。 -移动平均法 假定条件:预测期内预测变量的数值同预测期相邻的若干观察期内的数据存在着密切关系。方法:将观察期内的数据由远而近按一定跨越期进行平均,随着观察期的推移,按既定跨越期的观察期数据也向前移动,逐一求得移动平均值,并以最接近预测期的移动平均值作为确定预测值的依据。移动平均法常用的有一次平均法和二次平均法两种。 ①一次移动平均法。一次移动平均法的移动平均值计算公式为 (t ≥n ) 式中: -第t 期的移动平均值,该值可作为下一期的预测值; -移动跨越期内各期的实际值; -移动平均的跨越期数,即每次移动平均所包含的实际发生值的个数。 -应用一次移动平均法进行预测,本期的移动平均值就是下一期的预测值,既 -二次移动平均法 二次移动平均法是在一次移动的基础上再进行的一次移动平均。二次移动平均值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 - t 期的二移动平均值。 例: 已知淮安火车站2007年1~11月的客运量如表1,试用移动平均期数3预测12月份的客运量。 n x x x x N n t t t t t 121) 1(...+---++++=)1(1t t N Q =+n t n N N N N N n t t t t t ≥++++=+---)1(1)1(2)1(1)1()2(...

【交通运输】交通规划及需求预测

公共设施规划及需求预测原则及方法探讨 规划,即是确定目标与设计、达到目标的策略和行动的过程。而现代规划的概念有两层独立的含义:1、战略规划:通常是长期的反映规划的经济及商务方面内容,涉及高层管理者或企业的管理层;2、战术规划:反映设施的技术层面,涉及技术管理层,他们负责具体设施管理,以及与高层管理者或企业的管理层协调后在战略规划范围内进行未来扩展的事物。 一、交通规划的基本原则 交通规划是指经过调查分析、预测未来的道路交通需求,规划道理网络,并加以实施和修正的全过程。通常分为城市道路网规划及公路网规划两部分。 1、城市道路网规划的原则 (1)一般原则 满足人流、客货车流的安全畅通,同时反映出城市风貌、历史和文化传统,为地上地下工程管线和其它设施提供空间,并满足城市日照通风与城市救灾避难要求。 满足城市交通运输要求是道路网络系统的首要目标,为达到此目标,规划的道路网络系统必须“功能分清,系统分明”,为组成一个合理的交通运输网络创造条件,使城市各交通区之间有“方便、迅速、安全、经济”的交通联系。 按道路在城市中的地位、作用、交通性质、交通速度及交通流量等指标,可将道路分为快速路、主干路、次干路及支路。快速路及主干路为交通性干道,次干路兼交通性和生活性两重功能,并以交通功能为主,支路一般为生活性道路。

(2)各种城市道路规划原则 道路网规划首先应规划以通行机动车为主的城市快速路和主干路系统,构成城市道路网的骨架,在此基础上规划次干路、支路等其它道路。 ①快速路:为高速、行程长的汽车交通连续通行设置的重要道路,一般在大城市、带状城市或组团城市内设置,并与城市出入口道路和市际高等级公路有便捷的联系。应设置中央分隔带以分离对向车流,并限制非机动车进入,部分控制快速路两侧出入。快速路出入道路的间距以不小于1.5km为宜。快速路与快速路、快速路与主干路或交通量较大的次干路相交时,宜采用立交形式。与交通量较小的次干路相交时,可采用进口拓宽式信号控制。原则上不能与支路相交。 ②主干路:道路网络的骨架,是连接城市各主要分区的交通干线,以交通功能为主。机非分流,干路两侧不宜设置吸引大量人流、车流的公共建筑物出入口。主主相交宜采用立交,近期可采用信号控制,但应保证有建立交的空间。 ③次干路:介于主干路和支路间的车流、人流交通的主要集散道路,应设大量的公交线路,广泛联系城内各区。 ④支路:次干路与街坊内部道路的连接线,其上可设公交线路。 ⑤环路:当穿越市中心车辆过多,造成市中心区道路超负荷时,应在道路网络中设置环路。可全环和半环;等级不宜低于主干路。 ⑥城市出入口道路:具有城市道路与公路双重功能,考虑城市用地发展,出入口道路两侧的永久性建筑物至少离道路红线20~25m。城市每个方向应有两条以上的出入口道路。 2、公路网规划的原则 公路网规划是公路建设前期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公路建设决策的

交通量需求预测方法与应用

交通量需求预测方法与应用 邱锦盛 (福建省工程咨询总公司,福州350001) 摘要为了提高交通量预测精确度,充分应用区域经济学分区理论,采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在分析项目区域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而预测项目区域未来各小区的趋势和诱增的交通出行产生与吸引量,得到未来特征年的出行分布OD表;在充分考虑预测期内项目区域交通路网或其它运输方式对交通量的分流影响,通过交通量分配,最终获得拟建公路项目交通量的预测结果。 关键词公路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 交通需求量预测即远景交通量,是确定公路项目建设规模与技术标准的主要依据之一,是提高公路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重要环节。因此,在公路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阶段,如何应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做好建设项目交通需求量预测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思路与方法 交通需求历来被认为是派生性需求,经济活动、社会活动等本源性需求的变化直接决定交通需求这一派生性需求的大小。可见,通过分析经济活动和社会活动的变化规律,分析它们与交通运输的关系,便可较为准确地掌握交通需求的变化规律。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其相关区域的通道交通需求量将跟随呈现出增长趋势,必然产生趋势交通量;而公路项目的建成,又将改善公路服务区域内的交通条件,改善沿线地区投资环境,进一步促进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从而诱发潜在的交通需求,产生诱增交通量;同时,由于新建公路的走向和连结,还将改变原有路网与其它运输方式,以及预测期内其它新建运输方式对对通道内交通量的吸引,形成转移交通量。因此,在预测交通需求量时,必须对趋势交通量、诱增交通量和转移交通量进行相应的预测,以得出较为符合实际情况的远景交通量。 预测交通需求量有多种方法,为了提高预测精确度,充分应用区域经济学分区理论,采用四阶段交通量预测法,即根据基年交通调查所获得的项目所在区域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资料和OD分布情况,在分析该地区的社会经济、交通运输现状的基础上,预测其社会经济发展趋势,从而预测区域未来各小区的趋势和诱增的交通出行产生与吸引量;然后进行交通量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