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疾病的分布教案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教案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教案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了解疾病的分布特点是人类认识疾病的基础和起点,是描述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通过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全面、系统地描述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及其分布特征,以探索疾病的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形成病因假设及探索病因提供基础数据,为临床医学和卫生服务需求提供重要信息,为制订和评价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感染病,如无严重并发症,病情温和、病程自限,预后良好,隐性感染者、病人为HFMD的主要传染源。HFMD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4、A5、A8、A10、A16、B3、B7等引起,其中以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为主要病原体,两者均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HFMD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流行。2008年3~5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HFMD暴发疫情,共报告6 882例病例,发病率为82/10万。张进等通过对2010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HFMD病例和安徽省开展的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安徽省自2008年出现HFMD暴发疫情以来,HFMD在安徽省2010年的流行特征,结果如下:

1疫情概况2010年安徽省共报告HFMD85155例,较2009年报告病例数增加50.20%,2010年全省报告发病率138.89/10万,略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132.96/10万),其中重症病例61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72%;报告死亡病例22例,病死率为0.03%,重症病例病死率为3.58%。

2地区分布安徽省17个市的所有县区均有HFMD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部分地区,沿江江南地区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少。全省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市分别是阜阳市(19 906例)、合肥市(9 589例)、六安市(6 813例)、滁州市(6 704例)和蚌埠市(6 022例),这5个市HFMD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的57.58%;从报告发病率来看,铜陵市最高,居前5位的依次为铜陵市(398.24/10万)、马鞍山市(262.23/10万)、阜阳市(235.35/10万)、合肥市(205.60/10万)和蚌埠市(176.27/10万),见图1、2。

报告重症病例主要分布在合肥市(212例)、六安市(139例)、滁州市(94例),占报告重症病例总数的72.36%。重症病例分布呈现出一定的县(区)聚集性,主要分布在六安市的寿县、霍邱县、舒城县;合肥市蜀山区、长丰县、肥东县、肥西县;滁州市的明光市。上述县区大都地理位置相邻,且都位于安徽省的江淮分水岭地区。通过对填报有详细现住址信息(具体到自然村)的HFMD病例进行分析,共计40 802张报告卡,占总报告卡的47.91%。发现每村1例HFMD 病例的自然村占自然村总数的92.35%,说明绝大多数自然村只有1例病例,提示安徽省HFMD 疫情呈现点多面广的分布。

图1 安徽省2010年HFMD报告发病数地区分布图

图2 2010年安徽省HFMD报告发病率地区分布图

3时间分布

2010年安徽省HFMD全年均有发病,从3月开始,发病数快速上升,发病高峰集中在4~6月,进入7月后,报告病例数出现下降趋势(图3);重症病例的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7月,与HFMD发病趋势一致,5~7月共报告重症病例369例,占重症病例总数的60.00%;死亡病例发病时间主要集中在5~7月,与重症病例和HFMD 发病趋势一致,期间共报告死亡病例15例,占死亡病例总数的68.18%。

图3 2010年安徽省HFMD发病时间分布

4年龄与性别分布报告病例中男性54 768例,女性30 387例,男女性别比为1.80∶1;男性总发病率173.75/10万,明显高于女性( 102.01/10万)(χ2=5 682.81,P<0.001)。报告病例以5岁以下儿童为主,共报告77 769例,占发病总数的91.33%,其中4岁以下儿童70 384例,占发病总数的82.65%;从发病率来看,各年龄组报告发病率与2008、2009年基本一致,其中2岁组报告发病率最高,为3 116.64/10万。

重症病例中男性427例,女性188例,男女性别比为2.27∶1,与普通轻症病例相比,性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04,P=0.008);死亡病例中男性16例,女性6例,男女性别比2.67∶1。重症和死亡病例均以4岁以下儿童为主,分别占重症和死亡病例的88.62%和86.36%,重症和死亡病例的年龄中位数分别为1.9岁和2岁。

5职业分布HFMD病例的职业分布以散居儿童为主,共报告67 961例

(79.83%),其次为幼托儿童,共报告14 802例(17.38%)。

6实验室检测结果2010年安徽省通过开展HFMD的病原学监测,共检出肠道病毒核酸阳性标本2 211份。经分型检验,以EV71为主,共计1 169份,占阳性标本的52.9%;CoxA16阳性688份,占31.1%;其他肠道病毒354份,占16.0%,见表1。

通过2年的连续监测发现,HFMD的主要致病病原体型别随着时间的推移发生变化,从2009年3月起,EV71所占阳性样本的比例逐月上升,5月略有下降,7月

份以后逐月下降,此时CoxA16所占比例开始上升;2010年1~2月EV71所占比例较高,3月份所占比例较低,随后又有所上升,而CoxA16所占比例开始下降,但

EV71所占比例一直维持在较高水平(图4)。安徽省不同地域之间,HFMD病原构成存在差异。分地域对安徽省2010年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分析显示,病原分布从沿淮淮北、江淮之间到沿江江南,EV71所占阳性样本的比重逐渐下降,CoxA16所占比重在逐渐升高,其中沿淮淮北、江淮之间以EV71为主,沿江江南以CoxA16

为主,见表1。

2010年615例重症病例中,实验室诊断441例,其中EV71阳性400例,占实验室诊断重症病例的90.70%;22例死亡病例中,实验室诊断13例,均为EV71感染。

表1 安徽省2010年分流域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

图4 2009-2010年安徽省HFMD监测病原型别构成图

【问题的提出】

一、案例应用了哪些频率测量指标?其定义是什么?各有什么用途?

案例中描述手足口病疫情总体概况时,用了发病率,描述重症病例时用了构成比,描述死亡病例和重症病例死亡病例时用了病死率;描述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等时用了构成比和发病率。

疾病频率测量指标包括:率与比、发病频率测量指标、患病频率测量指标、死亡及生存

频率测量指标和疾病负担指标。

(一)比、比例与率

1、比(ratio):两个变量的数值之比。比=甲指标/乙指标。

2、比例(proportion):某一事物内部各组成部分所占的比重或分布。常以百分比

(percentage)表示。构成比=某个组成部分的数量/各组成部分数量之和。

3、率(rate):某种事物发生的频率或强度。率=某事物实际发生的例数/可能发生该事物的总数×K。

(二)发病频率测量指标

1、发病率(incidence rate):是指一定期间内,一定范围人群中某病新发生

病例出现

的频率。计算公式为:

发病率= 某年(期)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同年(期)暴露人口数×K

发病率是疾病流行强度的指标,反映疾病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程度,通过对发病率的比较,可了解疾病流行特征,探讨发病因素,提出病因假说,且可评价预防措施效果。计算发病率时,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新发病例数:观察期间内的新发病例数作为发病率计算公式的分子,若观察期间内一个人多次发病,则应计为多个新发病例数。对难以确定发病时间的一些疾病可将初次诊断的时间作为发病时间,如恶性肿瘤等;

(2)暴露人口数:危险人群或受危人群,须同时符合两个条件:①观察时间内观察地

区人群;②有可能发生观察的疾病。暴露人口不应包括正在患病、曾经患病或因免疫而不会患病的人。一般情况下使用年中人口数来代替暴露人口数;

(3)观察时间:一般情况下发病率常以年为单位计算。

2、罹患率(attack rate):性质上与发病率相近。指某一局限范围、短时

间内疾病的

发生频率,观察时间以日、周、旬、月为单位。计算公式为:

罹患率= 观察期间某病新病例数/同期暴露人口数×K

罹患率反映局部地区疾病的暴发,如食物中毒或传染病的暴发,可精确测量人群发病概率。

3、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SAR):也称二代发病率,指在某些传染

病最短潜

伏期到最长潜伏期之间,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占所有易感接触者总数的百分比。计算公式为:

续发率=易感接触者中续发人数/易感接触者总数×100%

第一个病例出现后,在该病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出现的病例称续发病例,也称二代

病例。应注意在计算续发率时,应将原发病例从分子及分母中去除。在同一家庭中来自家庭外感染、短于最短潜伏期或长于最长潜伏期者均不应计入续发病例。续续发率可用于比较传染病传染力的强弱,分析传染病的流行因素,包括不同因素对传染病传播的影响(如年龄、性别、家庭中儿童数、家庭人口数等),以及评价卫生防疫措施的效果。

(三)患病频率测量指标

1、患病率(prevalence rate):也称现患率,是指某特定时间内总人口中

某病新旧病

例所占的比例。按观察时间的不同可分为时点患病率和期间患病率,时点患病率的时间一般不超过一个月,而期间患病率所指的是特定的一段时间。计算公式为:

时点患病率=某一时点内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K

期间患病率=某观察期间某人群中某病新旧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K

患病率对急性病无应用价值,适用于病程长的慢性病:可评价人群的健康状况,为医疗设施规划、医疗质量评估及医疗经费投入提供科学依据。影响患病率的原因有很多,包括:

①升高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增加(即发病率增高);治疗水平提高,患者免

于死亡,但

未痊愈,病程延长;未治愈者的寿命延长;病例迁入;健康者迁出;易感者迁入;诊断水平提高;报告率提高。

②降低的主要因素:新病例减少(发病率下降);病死率增高;病程缩短;

治愈率提高;

健康者迁入;病例迁出。

当某地某病的发病率和该病的病程在相当长时间内保持稳定时,患病率取决于两个因

素,即发病率和病程,三者关系是:患病率=发病率 病程。图5所示为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关系:患病率如同一个蓄水池,如果将蓄水量比作患病率的话,当流出量一定时,水源流入量增加(发病率增加),则蓄水池水量增加,即患病率增高,反之,患病率降低;当流水量一定(发病率稳定)时,水源流出量增加(如死亡或痊愈及康复加速)时,则蓄水量减少,即患病率降低。患病率与发病率的区别见表2

图5 发病率与患病率的关系

表2 患病率与发病率的比较

2、感染率(infection rate) :性质与患病率相似,是指在某时间内被检人

群中某病原体现

有感染者人数所占的比例,通常用百分率表示。计算公式为:

感染率=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100%

感染率常用于研究某些传染病或寄生虫的感染情况和评价防制工作的效果,为评估

某病的流行态势和制定防制措施提供依据,也是评价人群健康状况的常用指标,特别适用于隐性感染、病原携带及轻型和不典型病例的调查。

(四)死亡及生存频率测量指标

1、死亡率(mortality rate, death rate):指在一定期间内,某人群中总

死亡人数在该人群中所占的比例,是测量人群死亡危险最常用的指标。计算公式为:

死亡率=某人群某年总死亡人数/该人群同年平均人口数×K

死亡率是反映一个人群总死亡水平的指标,用于衡量某一时期,某一地区人群死亡危险

性的大小。它既可反映某地区不同时期人群的健康状况和卫生保健工作的水平,也可为该地区卫生保健工作的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计算死亡率时需注意以下事项:

(1)不同地区人群某病死亡率的比较。粗死亡率不能直接比较,必须进行

年龄、性别、种族、职业、社会经济阶层及其他可能影响死亡的因素作调整(调整死亡率或称标准化死亡率),以排除因这些因素所造成的假象。注意可比性。

(2)某些病死率高的恶性肿瘤,死亡率与发病率接近,死亡率可基本代表发

病率,且死亡率准确性高于发病率,因此死亡率常用作癌症病因探讨的指标。

2、病死率(fatality rate):表示一定时期内某病死亡者占该病患者的比例,表示某病患者因该病死亡的危险性。计算公式为:

病死率=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确诊该病的病例数×100%

病死率表示确诊疾病患者的死亡概率,可反映疾病的严重程度,也反映医疗水平和诊断

能力,通常多用于急性传染病,而较少用于慢性病。一种疾病的病死率受疾病严重程度、疾病诊断及治疗水平和病原体毒力的影响,随医疗水平、病因、环境和宿主等因素的变化而变化。用病死率作为评价不同医院的医疗水平时,要注意可比性。

3、生存率(survival rate):指接受某种治疗的病人或某病患者中,经n年随访尚存活的病人数所占的比例,计算公式为:

生存率=随访满n年(通常为1、3、5年)尚存活病例数/随访满n年的病例数×100%

存活率反映疾病对生命的危害程度,可用于评价病程较长疾病的远期疗效,常用于癌症、

心血管疾病、结核病等慢性疾病的研究。

(五)疾病负担指标

1、潜在减寿年数(potential years of life lost,PYLL):指某病某年龄

组人群中死亡者的

期望寿命与实际死亡年龄之差的总和。即以期望寿命为基础,计算不同年龄死亡造成的潜在寿命损失年数。计算公式为:

潜在减寿年数是人群中疾病负担测量的一个直接指标,也是评价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

指标,是在考虑死亡数量的基础上,以期望寿命为基准,进一步衡量死亡造成的寿命损失,强调了早死对人群健康的损害。具体用途包括:

(1)可用于比较不同疾病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每种或每类疾病所致的寿命减少年数,衡量某种死因对人群的危害程度,确定重点疾病,明确重点卫生问题;

(2)比较不同地区级不同时间潜在减寿年数的特点及变化趋势;

(3)多用于综合估计导致某人群早死的各种死因的相对重要性,为确定不同年龄组重点疾病提供依据;

(4)适用于防制措施效果的评价和卫生政策的分析。

2、伤残调整寿命年(disability adjusted life year,DALY):指从发病到死亡所损失的全

部健康寿命年,包括因早死所致的寿命损失年(YLL)和疾病所致伤残引起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LD)两部分。计算公式为:

DALY=YLL+YLD

伤残调整寿命年的用途主要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定量计算因各种疾病造成的早死与残疾对健康寿命年损失的综合。反映危害健

康严重的疾病和主要卫生问题。

(2)成本效果分析。研究不同干预措施挽回一个DALY所需的成本,以求采用最佳

干预措施防治重点疾病。

二、疾病的流行强度包括哪些?

疾病流行强度常用散发、暴发、流行及大流行表示,指在一定时期内,某病在某地区某

人群中发病率的变化及其病例间的联系程度。

1、散发(sporadic):指发病率呈历年的一般水平,各病例间在发病时间和

地点上无明

显联系。确定散发时多与当地近三年该病的发病率进行比较。散发常见于如下情况:

(1)病后免疫力持久的疾病,或因预防接种使人群维持一定免疫水平的疾病常呈散发,如麻疹。

(2)以隐性感染为主的疾病,常以散发形式存在,如脊髓灰质炎、乙型脑炎等。

(3)传播机制不容易实现的传染病也可出现散发,如斑疹伤寒、炭疽等。

(4)某些长潜伏期传染病也以散发形式存在,如麻风。

2、暴发(outbreak)是指在一个局部地区或集体单位中,短时间内突然发生

很多症状相

同的病人。这些人多有相同的传染源或传播途径。大多数病人常同时出现在该病的最短和最长潜伏期之间。

3、流行(epidemic)是指在某地区某病的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

平。流行出

现时各病例之间呈现明显的时间和空间联系。当某地出现某种疾病的流行时,提示当地可能存在共同的传播因素。

4、大流行(pandemic)是指某病发病率显著超过该病历年发病率水平,疾病

蔓延迅速,

涉及地区广,在短期内跨越省界、国界甚至洲界形成世界性流行。

三、案例中怎么描述疾病的分布?疾病的分布包括哪些内容?

案例中分别应用了地区分布、时间分布、年龄与性别分布、职业分布等对手足口病进行了描述,并辅有统计图和统计表进行统计描述。

由于致病因子、人群特征以及自然、社会环境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影响,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地区及不同时间的流行强度不一,存在状态也不完全相同。疾病的分布既反映了疾病本身的生物学特性,也集中体现了与疾病有关的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效应及其相互作用的特点。疾病的流行特征通过疾病在人群、地区、时间的分布得以表现。对于已知病因的疾病,流行特征是判断和解释病因的依据。对于病因未明的疾病,流行特征是病因的外在表现,是形成病因假设的重要线索,是探索流行因素和制定防制对策的前提。疾病的分布是流行病学研究中重要的内容,是描述性研究的核心,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是制定疾病防制策略和措施的依据。疾病的分布主要包括下列内容:

(一)人群分布

1、年龄年龄是人群最主要的人口学特征之一,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及发

展均与年龄有相当密切的关系。一般来说,慢性病有随年龄增长发病率随之增加的趋势,急性传染病有随年龄的增加发病率下降的趋势。如图6:

图6 我国年龄别慢性病患病率(‰)(200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

疾病年龄分布的分析方法有两种:横断面分析(cross sectional analysis)和出生队列分析(birth cohort analysis )。横断面分析主要分析同一时期不同年龄组或不同年代各年龄组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的变化,多用于某时期传染病或潜伏期较短疾病的年龄分析。出生队列即同一时期出生的一组人群,可对其随访若干年,以观察发病情况;出生队列分析是利用出生队列资料将疾病年龄分布和时间分布结合起来描述的方法,在评价疾病的年龄分布长期变化趋势及提供病因线索等方面具有很大意义。

2、性别某些疾病的死亡率与发病率存在着明显的性别差异,这种疾病的性别差异与男、女性的遗传特征、内分泌代谢、生理解剖特点和内在素质的不同以及致病因子暴露的特点有关,这些因素影响了人们对疾病的易感性。在描述疾病的性别分布时,除了比较男、女的发病率、患病率或死亡率等指标以外,还可用性别比和死因构成比表示,有助于探讨致病因素。

3、职业某些致病的发生于职业密切相关,由于机体所处职业环境中的致病因素,如职业性的精神紧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的不同均可导致疾病分布的职业差异。在研究职业与疾病的关系时应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职业是劳动者所处的作业环境、社会经济地位、卫生文化水平、体力劳动强度和精神紧张程度等因素的综合指标。

(2)疾病的职业分布与作业环境致病因子暴露有关。

(3)职业相关致病因子的暴露及其作用与劳动条件、防护设施有关。

(4)不同职业人群疾病种类不同,防制重点各异。

(5)职业暴露时间及既往职业史对疾病发生的影响。

4、种族和民族种族和民族是长期共同生活并具有共同生物学和社会学特征的相对稳定的群体。不同民族由于长期受一定自然环境、社会环境、遗传背景的影响,疾病分布也显示出了差异性,见表3。不同种族和名族疾病分布不同主要由于:

(1)各民族和种族群体间遗传基因的表型差异;

(2)不同的民族和种族间风俗习惯、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社会经济状况存在差异;

(3)各民族和种族的定居环境不同,包括地理环境、自然条件以及社会条件等存在差异;

(4)各民族和种族间的医疗卫生质量和医疗水平不同。

表3 美国2004-2008年不同种族癌症年龄调整发病率(1/10万)

5、婚姻与家庭婚姻状况由于近亲婚配、精神、怀孕、分娩、哺乳、性生活、遗传等原因对人的健康有很大影响,尤其对女性健康有明显影响。而由于家庭成员的数量、年龄、性别、免疫水平、文化水平、风俗习惯、嗜好不同对疾

病分布频率也会产生影响。某些疾病还具有家庭聚集性,研究家庭集聚现象有下列意义:

(1)研究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在发病中所起作用;

(2)闸明疾病流行特征;

(3)评价防疫措施效果。

6、行为生活方式人类各种疾病的发生与其行为密切相关,健康行为有益于促进人群健康水平,吸烟、酗酒、吸毒、性乱等不良行为可增加某些疾病发生的危险。

国内、外研究显示吸烟与多种疾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吸烟者的肺癌、喉癌、咽癌、食管癌、膀胱癌等疾病的死亡率均高于不吸烟者,而且存在剂量-反应关系。饮酒是肝硬化、高血压、脑出血等疾病的危险因素。同性恋、不良性行为是性传播疾病的主要传播途径。

宗教信仰对人群生活方式会产生一定影响,不同人群因宗教信仰不同,其生活方式也有明显差异,疾病的分布频率也呈现显著的差别。

(二)地区分布

疾病在不同地区的分布特征反映出致病因子在这些地区作用的差别,根本的原因是由于疾病的危险因素的分布和致病条件不同所造成的。疾病频率在国家间及国家内不同地区间和城乡之间的分布存在差别,某些疾病存在地区聚集性。

1、国家间及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包括两种:

(1)疾病在不同国家间的分布:某些疾病呈世界范围流行,但不同国家流行强度差异较大。传染病和慢性非传染病均可呈现国家间分布的差异性。比如食管癌呈世界范围分布,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作为WHO的机构,在可估计全球癌症负担和检测地区分布及变化趋势,Globocan是其数据库之一,它发布了182个国家和地区的癌症流行情况,图7为男性食管癌的世界范围分布情况,发病率差别较大,中国属高发病率国家。

图7 男性食管癌年龄调整发病率(1/10万)(GLOBOCAN,2010)

(2)疾病在同一国家内不同地区的分布:疾病在同一国家不同地区的分布存在明显差异,如我国血吸虫流行区分布于长江流域及其以南的江苏、浙江、安徽、江西、福建、上海、湖南、湖北、广东、广西、云南、四川12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经过五十余年的有效防治,至2003年,已有广东、上海、福建、广西、浙江5个省(市、区)阻断了血吸虫病的传播;然而仍有7个省(市、区)110个县尚未控制流行,见表4

表4 2003年全国血吸虫病患者地区分布

2、城乡分布由于生活条件、卫生状况、人口密度、交通条件、工业水平、动植物的分布等情况不同,在疾病的病种、死因顺位、发病率或死亡率等均表现出明显的城乡差异。据36个城市和78个农村县死因统计,2007年城市及农村居民前十位死因顺位有所不同,见表5:

表5 2007年中国城乡居民前十位疾病死亡专率(1/10万)

3、地区聚集性(endemic clustering)即某地区发病及患病等疾病频率高于周围地区的情况。提示该地区特定的致病因子对人群健康产生了影响。包括地方性和输入性疾病。

(1)地方性(endemic)即由于自然因素或社会因素的影响,某种疾病经

常存在于某一地区或只在一定范围人群中发生,而不需自外地输入时称为地方性,其中普遍性分布的疾病在某些特定地区可表现为发病(或死亡)率显著高于其它

地区,称为统计地方性疾病;受自然地理条件影响,仅发生于某些特定地区的疾病称为自然地方病;疾病的病原体以动物为贮存宿主,不依赖人类而在动物中长期循环,当人进入疫源地时可以受到感染,这类由动物传播给人的疾病称为自然疫源性疾病。

(2)输入性传染病又称外来性疾病,凡本国或本地区不存在或已消灭的传

染病,从国外或其他地区传入时,称为输入性传染病。如:20世纪80年代,艾滋病传入我国。

4 、地方性疾病(endemic disease)指局限于某些特定地区内相对

稳定并经常发生的疾病。如:地方性氟中毒、地方性砷中毒、碘缺乏病。判断一种疾病是否属于地方性疾病的依据是:

(1)该地区的居民发病率高。

(2)其它地区居住的人群发病率低,甚至不发病。

(3)迁入该地区一段时间后,其发病率和当地居民一致。

(4)迁出该地区后,发病率下降,患病症状减轻或自愈。

(5)当地的易感动物也可发生同样的疾病。

(三)时间分布

时间分布即疾病频率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出动态变化,这是由于人群所处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生物学环境等因素的改变所致。疾病的时间分布特征与变化规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归纳与描述:

1、短期波动(rapid fluctuation)一般是指持续几天、几周或几个月的疾病流行或疫情暴发,是疾病的特殊存在方式。含义与暴发相近。区别在于暴发常用于少量人群,而短期波动常用于较大数量的人群。其意义在于:大多数病例在该病最长和最短潜伏期,流行曲线显示:发病高峰相当该病平均潜伏期,通过发病高峰推算暴露日期,找出引起短期波动的原因。

2、季节性(seasonal variatio,seasonality)疾病在一定季节内呈现发病率增高的现象。有严格季节性和季节性升高两种表现形式:

(1)严格季节性指疾病仅发生于某几个月份,其他时间不会发生。例如流脑病例90%发生在7~9月份。如图8:

图8 四省市流行性乙型脑炎季节分布(1955年)(耿贯一,

1996)

(2)季节性升高是指疾病在一年中的任何季节均可发生,但在某个季节可以表现为多发,例如菌痢、伤寒、甲型肝炎等肠道传染病,多发生于夏、秋季;一些非传染病如脑卒中多发于严冬,营养缺乏病多发生于冬春。如图9:

八年级生物教案-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第二章认识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列举生物多样性三个层次,概述它们之间的关系。2.认识我国生物多样性的现状及其独特性。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重要意义。能力目标1.通过对课本资料分析,培养学生思考分析、归纳总结能力,学会收集和整理信息的方法。2.培养学生在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获取新知识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能力。情感目标1.通过本章学习,主要在同学心目中建立起生物(包括人)与环境相适应的辩证观点。2.激发同学们保护生物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的热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教学重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基因多样性。3.说明保护多样性的意义。4.培养学生收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教学难点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方面内容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2.基因多样性。●教学方法多媒体演示、引导启发、对比分析归纳等多种教学方法。●教具准备1.教师准备:有关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的多媒体片断或图片。2.学生准备:(1)复习已学过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的种类。(2)生物的性状是基因控制的内容收集。(3)生态系统的概念及种类。●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创设问题情境,抓住重点,直接导课]教师:请问“生物的多样性”这个词侧重于哪个字?学生:“多”字。教师:那自然界里的生物是怎样一个“多”法呢?有几个层次内容呢?“多”的意义何在呢?好,先请同学们看一段多媒体片断。请注意收集信息及时记录。投放多媒体课件,有关内容如下:画外音:“自然界存在着形形色色的生物。”画面中出

现:游戈的鱼群、飞翔的海鸥、扑腾入水的企鹅、跳跃的猴群、飞跑的麋鹿、追逐的猎豹、悠然的丹顶鹤、开屏的蓝孔雀、快速旋转运动的草履虫、成片的森林(配有节奏较快的背景音乐随画面一幅幅闪过)学生:积极思维,收集信息,及时记录。教师:从刚才的片断中,你收集到多少种生物?学生:近十种。(注意:可适当的增加播放次数)教师:自然界里的生物远不止这些,到底有多少,请同学们看书p90页图表。学生:分析图表。[概述生物多样性三方面内容及我国生物多样性现状及独特性]教师:试分析生物多样性,从种类上看,多在什么地方?学生:生物种类繁多,植物约有50多万种,动物约有 150多万种,微生物约10多万种。教师:通过分析图表,你 能得到什么样的信息?学生1:表中第一竖行表示生物类群, 共8种。第二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第三行表示世界已知种数,第四行表示我国已知种数占世界已知种数的百分比。学生2: 我国的裸子植物在世界上占的百分比较高是26.7%。所以,我 国有“裸子植物故乡”的美称。相对的,爬行类占百分比是 5.97%,相对较少。我国总种数占世界平均百分比 是……14.96%。教师:好,同学们收集信息能力相当准确。刚才同学说表中有8种生物类群,除了这8种,还有哪些类群?学生抢答:苔藓植物、藻类植物、微生物。教师:从表中分析我国生物种类现状如何?学生:我国总数占世界已知总数的百分比是14.96%。我国是生物种类最丰富的国家之一。我国植 物资源十分丰富。其中苔藓、蕨类和种子植物仅次于巴西和哥伦比亚,居世界第三位;我国裸子植物是世界上最丰富的国家,被称为“裸子植物故乡”,我国也是动物种类最多的国家之一,其中脊椎动物中的鱼类、鸟类和哺乳类的种数都位于世界前列。

第二章-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教案资料

第二章以社区为中心的护理 【教学目的】 1、掌握社区护理诊断、居民健康档案概念及重点建档案对象。 2、熟悉社区护理诊断优先顺序原则以及社区护理评估内容。 3、了解健康档案的类型和内容、收集资料的主要方法,以及社区护理评估与临 床护理评估的区别。 【教学重点】 社区护理诊断、居民健康档案概念及重点建档案对象 【教学难点】 1、社区护理诊断、居民健康档案概念及重点建档案对象。 2、社区护理诊断优先顺序原则以及社区护理评估内容。 【教学过程】 案例 开学初,某社区护理人员在为本社区内二年级两个班100名学生进行体检时发现又有7名学生戴上眼镜,加上原有15名学生在上学期开学时戴上眼镜,共计22人戴上眼镜。于是进行家庭访视,发现假期中有85%的学生在家中每天看电视持续时间在4小时以上,家长与学生对眼睛保护相关知识均了解不够。 (1)还应收集的资料有哪些? (2)提出社区护理诊断。 (3)制订社区护理计划。 导入新课 第一节社区护理评估 社区护理评估是社区护理程序的第一步,主要收集社区整体健康状况相关的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其目的是发现社区健康问题,并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相关因素,为社区护理诊断和计划提供依据。 一、评估范围及内容 (一)社区地理环境 1、社区的基本情况社区所处地理位置、面积大小、与整个大环境的关系等。 2、自然环境 3、气候 4、动植物分布情况 5、人为环境 (二)社区人群 社区的核心是人,不同人群有不同的健康需求。 1、人口分布包括性别、出生年月、民族、信仰、婚姻状况、职业、

文化程度、籍贯等情况。 2、人口流动情况 3、健康水平 4、健康行为包括基本健康行为、预警行为、保健行为等。 (二)社会系统 1、卫生保健系统 2、经济系统 3、交通与安全系统 4、通讯系统 5、社会服务及福利系统 6、娱乐系统 7、教育系统 8、政治系统 9、宗教系统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教案

第二章疾病的分布 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疾病分布是指疾病在不同人群、不同时间、不同地区的存在状态及其发生、发展规律,主要描述疾病发病、患病和死亡的群体现象。了解疾病的分布特点是人类认识疾病的基础和起点,是描述性研究的主要内容,也是分析性研究的基础。通过现场调查和相关资料分析,全面、系统地描述疾病在不同时间、不同地区和不同人群中的频率及其分布特征,以探索疾病的流行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形成病因假设及探索病因提供基础数据,为临床医学和卫生服务需求提供重要信息,为制订和评价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案例】 手足口病(hand-foot-mouth disease, HFMD)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引起的一种儿童常见传染病,是一种具有高度传染性的发疹性感染病,如无严重并发症,病情温和、病程自限,预后良好,隐性感染者、病人为HFMD的主要传染源。HFMD由肠道病毒71型(enterovirus 71,EV71)和柯萨奇病毒A4、A5、A8、A10、A16、B3、B7等引起,其中以EV71和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sackievirus A16,CoxA16)为主要病原体,两者均属小RNA病毒科肠道病毒属成员。HFMD以发热和手、足、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传染性强,传播途径复杂,可在短时间内造成大规模流行。2008年3~5月,安徽省阜阳市发生了HFMD暴发疫情,共报告6 882例病例,发病率为82/10万。张进等通过对2010年“中国疾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系统”报告的HFMD病例和安徽省开展的HFMD病原学监测结果进行分析,得到了安徽省自2008年出现HFMD暴发疫情以来,HFMD在安徽省2010年的流行特征,结果如下: 1疫情概况2010年安徽省共报告HFMD85155例,较2009年报告病例数增加50.20%,2010年全省报告发病率138.89/10万,略高于全国平均发病水平(132.96/10万),其中重症病例615例,占报告病例总数的0.72%;报告死亡病例22例,病死率为0.03%,重症病例病死率为3.58%。 2地区分布安徽省17个市的所有县区均有HFMD病例报告。病例主要集中在沿淮淮北和江淮之间部分地区,沿江江南地区报告病例数相对较少。全省报告病例数前5位的市分别是阜阳市(19 906例)、合肥市(9 589例)、六安市(6 813例)、滁州市(6 704例)和蚌埠市(6 022例),这5个市HFMD报告发病数占总报告发病数的57.58%;从报告发病率来看,铜陵市最高,居前5位的依次为铜陵市(398.24/10万)、马鞍山市(262.23/10万)、阜阳市(235.35/10万)、合肥市(205.60/10万)和蚌埠市(176.27/10万),见图1、2。

流行病学 2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

第二章教案 课程第二章 疾病的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授课时间周次课次学时 4 教学大纲要求(教学目的)掌握内容:疾病的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疾病频率测量主要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及病死率)的概念、应用及注意事项。 熟悉内容:有关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了解内容:疾病分布的意义。 教材分析(重点、难点)疾病的人群分布、地区分布、时间分布的流行病学描述;疾病频率测量主要指标(发病率、患病率、感染率、死亡率及病死率)的概念、应用及注意事项;有关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移民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教学方法双语教学,启发式-讲授法与提问相结合 案例教学:以2003年传染性非典型肺炎(SARS)为案例 教具多媒体演示 新内容 新知识 潜在寿命年数(PYLL);伤残调整寿命年(DALY) 思想教育内容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教育,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作风 双语内容疾病分布(distribution of disease) 累积死亡(发病)率(cumulative mortality (incidence) rate ) 发病率(incidence rate)罹患率(attack rate )患病率(prevalence rate)感染率(infection rate)续发率(secondary attack rate)病残率(disability rate)死亡率(mortality rate)病死率(fatality rate)生存率(survival rate)散发(sporadic) 暴发(outbreak)流行(epidemic) 大流行(pandemic) 要求自学内容潜在寿命年数、伤残调整寿命年的计算 参考资料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六版 2007 李立明主编《流行病学》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五版 2002 《Clinical Epidemiology》,Fletcher, Fletcher, Wagner, Williams and Wilkins,Baltimore Maryland,1982; 《Epidemiology》Third edition, Gordis L. Elsevier Saunders, Philadelphia, PA,2004; 《Epidemiology in medical practice》Fifth edition, Barker DJP, Cooper, Cyrus. Churchill Livingstone (London), 1998 复习题或要点研究疾病分布的意义;疾病频率测量主要指标的概念、应用及注意事项;散发、爆发、流行的概念;疾病人群、时间、地区分布的意义;有关疾病频率测量指标的计算;出生队列分析;移民流行病学的概念

教学设计生物必修一第二章

西宁市第四高级中学教案 科目: 生物必修1 授课章节:第二章 课题:组成细胞的分子 备课形式:电子备课 主备教师:陈永娇 授课教师:陈永娇 授课班级:高一6-9班

2 0 —2 0 学年度学期 时间: 年月日

第1节细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 一、教材分析 第一章主要概括的介绍生命的最基本组成元素—细胞。第二章则深入分子水平对细胞进行阐述。第一节介绍的是组成细胞分子的最基本元素和由这些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本节学习的内容比较的简单比较容易理解,重点在于检测糖类,脂肪,蛋白质的三个实验,着重让学生理解实验的原理,并掌握实验的具体方法。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简述组成细胞的主要元素和化合物,说出构成细胞的基本元素是碳。 2.能力目标: 尝试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探讨细胞中主要化合物的种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生命的物质性。 三、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2.教学难点:(1)组成细胞的元素和化合物。 (2)检测生物组织中的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四、教学过程 (一)引入 以“问题探讨”引入组成地壳和细胞的部分元素表,提出问题:从表格中大家可以得出什么结论?通过学生的回答师生共同总结: 1. 组成细胞的化学元素在自然界的无机环境中都能找到,没有一种元素是生命特有的。 (统一性)

2. 元素在细胞中和无机环境中的含量却有区别。(差异性) 从而引入“组成细胞的元素” (二)组成细胞的元素 1.分别列出大量元素和微量元素并分析其概念。 大量元素:C H O N P S K Ca Mg等 微量元素:Fe Mn B Zn Cu Mo Cl Ni等 (谐音记忆:铁门碰醒铜母驴) 2.大量元素相关讲解: (1)分析饼状图:组成人体细胞的主要元素占细胞干重和细胞鲜重的比例,并提出问题: ①占细胞鲜重和干重最多的元素是什么?怎么来解释这种现象。(可能学生无法直接回 答,可利用以下问题循序引导。) ②鲜重和干重最主要的区别是什么?(水分) ③那么水是由什么元素组成的呢? 由此一步步引出C为构成细胞最基本的元素。并利用化学知识简单说明原因:在元素周期表中,碳的原子序数为6,说明一个碳原子核中含有6个质子,核外有6个电子,在最外层有4个电子。因此,碳原子具有了4个能成键的价电子,能使碳原子之间、碳原子与其他元素之间结合形成更多的化学键。由于每个碳原子可以形成4个化学键,所以就有可能形成含有成千上万个甚至更多个碳原子的物质。 (2)以玉米和人体细胞部分元素的含量比较图说明: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种类上大体相同,但是含量相差很大。 3.微量元素相关讲解: 给出一段资料让学生分析,并由师生共同总结微量元素的重要性。并列举一些元素缺乏导致相关疾病的例子加深理解。 组成细胞的元素大多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直接引出化合物的概念。 (三)组成细胞的化合物 列出概念图直接讲授,并强调各化合物的相对含量。 “思考与讨论”: 1. 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有什么区别?并举例说明。 2. 细胞中最多的化合物和有机化合物分别是?它们对生命的意义是? 3. 根据你的生活经验,说说哪些植物器官的细胞中富含糖类、脂质或 蛋白质?怎样提取? 五、板书设计

第二章 第四节 心脏和血管的保护 教案2

第四节心脏和血管的保护教学设计(一) 一、教学设计思路 课本首先运用列数字的方法,说明了心血管疾病的严重性和普遍性。心血管疾病是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类似新闻报道的语言方式和准确的数字足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此外,心脏和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范围比较大的疾病,学生在平时对这些疾病也有一些认识。但是,具体到怎样预防这些疾病还需要在课堂上学习,因此本课可以设计成一节比较有意思的实验和活动课。课前教师准备好水蚤、酒精和显微镜,课堂上可让学生将酒精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溶液,用来刺激水蚤观察心跳的频率。也可以按照课本的方法做无刺激和酒精刺激的实验,对比两种情况下心跳的频率,借以说明酒精对心脏健康的影响。 课前布置学生分组对心脏病的种类,发病原因,治疗手段,预防方法,危害等方面的资料进行收集整理。课堂上教师分出不同的类别,让学生将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填充到相应栏目里边。教师应注意将体育运动的作用加以突出,促使学生养成热爱体育运动、积极锻炼的好习惯。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阐述心血管疾病的危害性。 2.列举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法。 3.举例说出吸烟、喝酒、不良的饮食和生活习惯及体育锻炼分别对心脏的影响。 能力目标 1.通过收集资料的过程,提高资料收集和整理能力。 2.通过学习心血管疾病的预防知识,提高保护自身健康的能力。 情感目标 1.关注心血管疾病对人类健康及对社会生活的危害。 2.拒绝吸烟和酗酒,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三、重点难点 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方法。 四、教学媒体 活水蚤、酒精、水、显微镜 五、课时建议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脏和血管疾病的致病原因是什么?( 知道大家完成了没有,下面我们来看看大家

常见疾病预防教案

常见疾病预防教案 常见的传染病教案根据传染病的主要传播途径,分为以下几类: 1、肠道传染病:霍乱(二号病)、痢疾、伤寒、甲肝、戊肝、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感染性腹泻等; 2、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肺结核、流行性感冒、麻疹、流脑、流行性腮腺炎、白日咳、白喉、猩红热、风疹等; 3、血源性传染病:乙肝、丙肝、丁肝、艾滋病等; 4、虫媒传播及自然疫源性传染病:鼠疫、狂犬病、钩体、乙脑、疟疾、登革热、黑热病等; 5、其它:炭疽、布鲁氏菌病、急性出血性眼结膜炎(红眼病)等。二、传染病的基本特征1、有病原体: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螺旋体、原虫、蠕虫等; 2、有传染性:传染病病人必须隔离治疗; 3、有流行病学特征:不同传染病的发病时间、地区、人群等方面有各自的分布特点;4、有感染后免疫:人体感染病原体后,体内会产生相应的抗体,可抵抗相同的病原体。三、肠道传染病的预防(一)什么是肠道传染病, 肠道传染病是一组经消化道传播的疾病。常见的主要有伤寒、副伤寒、细菌性痢疾、霍乱、甲型肺炎、细菌性食物中毒等。肠道传染病病人的病原体从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出,污染了周围环境,再通过水、食物、手、苍蝇、蟑螂、等媒介经口腔进入胃肠道,在人体内繁殖、产生毒素引起发病,并继续排出病原体再传染给其他健康人。 (二)肠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 1、经水传播由于生活饮水源被肠道传染病人和病原携带者的粪便、呕吐物中排入水中或洗涤病人的衣裤、器具、手等造成了水源污染,可引起霍乱、伤寒、细菌性痢疾的暴发流行。 2、经食物传播在食品的加工、储存、制作、运输的销售等过程中被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污染,可造成局部的流行和暴发流行。 3、接触传播通过握手、使用或接触过病人的衣物、文具、门具、门把手、人民币等造成病原体传播。 4、昆虫传播有些肠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在人体内存活一段时间,通过到处活动的苍蝇、蟑螂等昆虫进行传播。

第二章 疾病概论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多选题A型题 1.健康是指 A.没有躯体疾病 D.强壮的体魄、健全的精神状态 B.精神饱满、乐观向上 E.有自我保健意识 C.没有烟、酒等不良嗜好 [答案]D [题解]健康应是身心健康的总称。不生病或只有心理健康都是不全面的。 2.疾病的概念是 A.在致病因素作用下,躯体上、精神上以及社会上的不良状态 B.在病因的作用下机体出现的成套的病理过程 C.在病因作用下,因机体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 D.疾病(disease)英文原意为“不舒服” E.机体对外界环境的协调发生障碍而有异常活动 [答案]C [题解]疾病本质的概念为在病因作用下,因内外环境失调而发生的不同于健康的异常生命活动。 3.能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性、决定其特异性的因素称为 A.疾病的原因 D.疾病的内因 B.疾病的条件 E.疾病的外因 C.疾病的诱因 [答案]A [题解]原因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而且决定了该病的特异性 4.下列有关疾病条件的叙述哪项是错误的? A.是影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D.某些条件可以延缓疾病的发生 B.是疾病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 E.某些条件也可以称为诱因 C.某些条件可以促进疾病的发生 [答案]B [题解]有些疾病发生只有病因,没有明显的条件参与,如刀伤。 5.下列哪一项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 A.疾病的经过与归转 D.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程序 B.疾病过程中因果转化 E.疾病过程中的社会因素影响 C.疾病过程中原因和条件的关系 [答案]B [题解]因果交替是发病学的重要规律。因为疾病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揭示因果交替就会掌握疾病的发展趋势,把握疾病的主导环节进行治疗。 6.在损伤与抗损伤的发病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贯穿疾病的始终 D.相互联系,相互斗争 B.决定疾病的消长和转归 E.疾病的临床症状是损伤的表现 C.同时出现,不断变化 [答案]E [题解]疾病的临床症状和体征有时是损伤表现,有时也是抗损伤表现。 7.在局部和整体的发展规律中,以下哪种叙述是错误的 A.任何疾病基本上都是整体疾病 D.全身疾病可以表现在局部

高中数学选修2-3第二章随机变量及其分布教案

第二章 随机变量及其分布 2.1.1离散型随机变量 第一课时 思考1:掷一枚骰子,出现的点数可以用数字1 , 2 ,3,4,5,6来表示.那么掷一枚硬币的结果是否也可以用数字来表示呢? 掷一枚硬币,可能出现正面向上、反面向上两种结果.虽然这个随机试验的结果不具有数量性质,但我们可以用数1和 0分别表示正面向上和反面向上(图2.1一1 ) . 在掷骰子和掷硬币的随机试验中,我们确定了一个对应关系,使得每一个试验结果都用一个确定的数字表示.在这个对应关系下,数字随着试验结果的变化而变化. 定义1:随着试验结果变化而变化的变量称为随机变量(random variable ).随机变量常用字母 X , Y ,ξ,η,… 表示. 思考2:随机变量和函数有类似的地方吗? 随机变量和函数都是一种映射,随机变量把随机试验的结果映为实数,函数把实数映为实数.在这两种映射之间,试验结果的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定义域,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相当于函数的值域.我们把随机变量的取值范围叫做随机变量的值域. 例如,在含有10件次品的100 件产品中,任意抽取4件,可能含有的次品件数X 将随着抽取结果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随机变量,其值域是{0, 1, 2 , 3, 4 } . 利用随机变量可以表达一些事件.例如{X=0}表示“抽出0件次品” , {X =4}表示“抽出4件次品”等.你能说出{X< 3 }在这里表示什么事件吗?“抽出 3 件以上次品”又如何用 X 表示呢? 定义2:所有取值可以一一列出的随机变量,称为离散型随机变量 ( discrete random variable ) .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例子很多.例如某人射击一次可能命中的环数 X 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1,…,10;某网页在24小时内被浏览的次数Y 也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它的所有可能取值为0, 1,2,…. 思考3:电灯的寿命X 是离散型随机变量吗? 电灯泡的寿命 X 的可能取值是任何一个非负实数,而所有非负实数不能一一列出,所以 X 不是离散型随机变量. 在研究随机现象时,需要根据所关心的问题恰当地定义随机变量.例如,如果我们仅关心电灯泡的使用寿命是否超过1000 小时,那么就可以定义如下的随机变量: ?? ≥?0,寿命<1000小时;Y=1,寿命1000小时. 与电灯泡的寿命 X 相比较,随机变量Y 的构造更简单,它只取两个不同的值0和1,是一个离散型随机变量,研究起来更加容易. 连续型随机变量: 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取某一区间内的一切值,这样的变量就叫做连续型随机变量 如某林场树木最高达30米,则林场树木的高度ξ是一个随机变量,它可以取(0,30]内的一切值 4.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的区别与联系: 离散型随机变量与连续型随机变量都是用变量表示随机试验

八下生物《第二章 人体的营养》教案

第二章人体的营养 【目标导学】 考纲要求:人体需要的营养物质,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和功能,食品安全。 复习目标: 1、说出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2、说明能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 3、描述人体消化系统的组成; 4、概述食物的消化和营养物质的吸收过程; 5、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夯实基础】 一、人体需要的主要营养物质 典例1、4位同学参加运动会的长跑项目,他们各自准备了一些补充能量的食物:甲准备了糖,乙准备了牛肉干,丙准备了水果,丁准备了奶油蛋糕。请问哪位同学的食物最实用?()A.甲 B.乙 C.丙 D.丁 典例2、李某经常偏食,结果他的上皮组织发生了角质化,皮肤粗糙,而且还出现了皮下血管出血,这是由于他偏食造成体内缺乏()。 A.维生素A、维生素B B.维生素A、维生素C C.维生素C、维生素D D.维生素A、维生素D 二、消化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器官的功能 1、此图中属于消化道的有: 【】、【】、【】、【】、 【】、【】、【】等。

2、属于消化腺的有【】、【】、 【】,和分布在器官内壁上的、。 3、消化和吸收的主要场所是【】。 ①适于消化的结构特点是:。 ②适于吸收的结构特点是:。 三、三大营养物质的消化过程 问题:馒头为什么越嚼越甜? 各种营养物质的消化场所及消化过程: 淀粉 蛋白质多肽 (初步消化产物) 脂肪脂肪微粒+ 典例3:如图表示食物通过人体消化道时淀粉、脂肪和蛋白质消化的程度,字母代表组成消化道的各器官及排列顺序。请根据该图完成问题: ⑴曲线甲是的消化,曲线乙是的消化,曲线丙是的消化。 ⑵没有消化功能的是[ ],有吸收水分功能的是[ ]。 ⑶在①的位置上多了物质,在②的位置上多了物质。 ⑷肝脏分泌的胆汁是从[ ]进入消化道;能消化淀粉的是[ ]。 ⑸若从某部位抽取内容物化验,发现送检物中含有淀粉、蛋白质、脂肪、麦芽糖和开始消化的蛋白质,则送检物可能抽取于。 变式1、在小烧杯中倒入10毫升植物油,加入配制的消化液,充分振荡并置于37℃的温水中。1小时后,植物油不见了。所配制的消化液中,最合理的一组是()。A.唾液、胆汁、胃液 B.胆汁、肠液、胰液 C.胃液、肠液、唾液 D.胰液、肠液、唾液 变式2、下列各项中,与小肠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特点无关的是()。 A.绒毛壁、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仅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B.有肠液、胰液、胆汁等消化液 C.小肠粘膜表面有环形皱襞,并有许多小肠绒毛 D.小肠与大场相接 变式3、花生,民间又称“长生果”,其营养价值很高。花生红衣能促进血小板新生,对多种出血性疾病都有良好的止血功效。但是患了下列哪种病的人不适于多吃花生?()A.冠心病 B.胆囊炎 C.糖尿病 D.白血病变式4、对于小肠严重吸收不良的病人,可以采用静脉输入全营养液地方法提供营养。全营养液的成分不能含有()。 A.蛋白质 B.葡萄糖 C.无机盐和维生素 D.氨基酸 胆汁(乳化作用) 小肠 唾液淀粉酶 口腔 肠液、胰液中消化糖类的酶 小肠 胃蛋白酶 胃 肠液、胰液中消化蛋白质的酶 小肠 肠液、胰液中消化蛋脂肪的酶 小肠

《第二章.免疫系统》教案

课程免疫系统教师姓名赵萌 周次 1 课次 2 执行 日期班次1—5班 课时 2 课型理论讲授、多媒 体演示、角色扮 演、情景教学 日期9.15-9.19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掌握免疫器官的组成和免疫功能 2.熟悉外周免疫器官的功能 3.了解免疫器官的结构组成 技能目标:1.复述免疫器官的组成 2.复述T、B淋巴细胞的免疫方式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对《病原生物与免疫学基础》这门课程的兴趣,学会思考。教学重点:免疫系统的组成及其功能。 教学难点:免疫防御功能;自身耐受功能;免疫监视功能。 课外思考1.免疫系统的组成有哪些? 2.免疫器官的组成有哪些,其主要功能是什么? 3.思考T、B淋巴细胞的来源、分布、主要表面标志及重要功能。 4.抗原呈递细胞的概念与组成。 5.细胞因子的种类有哪些? 课后记 结合临床实际进行讲解,通过案例突破了本堂课的重点和难点。时间分配合理,采取了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在教授知识的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上课精神状态良好,部分同学能够进行积极互动。但个别同学上课注意力不集中,需要多次提醒。

教学内容 时间 (分) 教学活动评价 案例引导 分别破坏甲、乙、丙三小组小鼠的胸腺、骨髓、和胸腺,结果甲组的仅有体液免疫功能,乙组和丙组丧失了特异性免疫功能。现给三组小鼠分别输入淋巴干细胞,发现仅有乙组恢复了细胞免疫功能,分析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而其结构基础是免疫系统。免疫系统包括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和免疫分子三部分。 第一节、免疫器官 免疫器官根据其功能不同可分为中枢免疫器官和外周免疫器官。 中枢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发生、分化、筛选与成熟的场所。它包括骨髓(bone marrow)、胸腺(thymus)。骨髓是造血多能干细胞所在地、人及哺乳类动物B细胞分化、成熟场所;胸腺是T 细胞分化、成熟场所;腔上囊是禽类特有的免疫器官,是禽类B 细胞分化、成熟场所。 外周免疫器官是免疫细胞定居和增殖的场所,也是免疫细胞接受抗原刺激产生特异性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应答的场所。它包括淋巴结、脾脏、扁桃体及皮肤粘膜淋巴相关组织等。 淋巴结的免疫功能有:①滤过、清除淋巴液中抗原异物的作用。②是T、B淋巴细胞居留增殖的场所。③是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场所。④参与淋巴细胞再循环。 脾脏的功能有:①滤过、清除血液中抗原异物的作用。②是T、B淋巴细胞居留增殖的场所。③是淋巴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场所。④合成某些生物活性物质。 皮肤、粘膜相关淋巴组织的免疫功能主要可概括为:①构成机体防御外来抗原的第一道防线。②执行局部特异性免疫作用。 第二节、免疫细胞2 5 33 组织教学 案例引导 引入 从免疫的 发展角度 叙述免疫 的概念 多媒体视 频教学,板 书 观察学 生学习 情绪着 装是否 规范 学生学 习兴趣 得到启 发 掌握了 免疫的 基本组 成及其 功能

第二章第二节海陆分布教学设计教案

“世界的海陆分布”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运用地图和数据说出全球海陆面积所占比例,描述海陆分布的特点。 (2)分清大陆、半岛、岛屿、大洲、海、海峡。 (3)、运用地图说出七大洲、四大洋的地理分布和概况 (4)、能简单地说出大洋与海的区别,记住四大洋的名称、位置及其各自的主要特点 1)、能看懂简单的地理统计图,并初步了解如何用统计图表表示地理事物。初步学会绘制简单几何图形表示大洲的基本轮廓及相互 位置关系。 (2)、构建七大洲的基本轮廓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能够在地图上找出七大洲和四大洋; (3)、主动探究学习能力的培养; (4)、材料的收集和整理能力及报告的撰写能力的培养。 1)、培养学生勇于探索的精神和创新精神; (2)、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科学态度,逐步体会学习和生活必须具有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理解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通过读图掌握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4.学会用简单的几何图形绘制七大洲、四大洋的轮廓。 全球海陆面积比较,海洋和陆地分布的特点。 2.大陆、岛屿、大洲、洋、海、海峡、等的概念。 3.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分布及突出特征。 的形式让学生感受七分海洋、三分陆地。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较熟悉, 关键在于通过读图直观感受,并理解其逻辑关系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读图掌握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进一步熟悉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亚洲与欧洲、非洲;北美洲与南美洲之间的分界线。 2、世界七大洲、四大洋的位置及相互关系。 3、阅读地图习惯的培养。 正是在此基础上加强读图训练,强调七大洲、四大洋的相互位置关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