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D-PQ18-01A3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概论

RD-PQ18-01A3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概论
RD-PQ18-01A3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概论

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

(三级文件)

修订人余江华

审核人

批准人

编制部门:质量部

发布日期:2016-7-29 实施日期:2016-7-29

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睿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充电器外观控制标准的规范化。

修改摘要

修订时间修改号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

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5-7-29 A/0 新制定

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3-23 A/1 更新产品缝隙检验标准

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4-26 A/2 更新USB与胶壳偏移标准

余江华廖文元王成2016-7-29 A/3 更新溢胶标准/缝隙标准

1目的

用于界定来料胶壳以及胶壳在产线加工后的成品外观检验外观判定的标准依据。

2 范围

适用于充电器成品外观的检验,即充电器成品的外露可视部位。如输出线、AC插脚、外壳、标签等。

本标准为公司充电器内部使用资料,禁止外发。

本标准为通用标准(IQC、PQC、FQC、OQC),相应机种存在差异,客户特批等有特殊要求的标准以特批单据或客户规格书为准。

作业指导书未注明的参数项参见此标准,与作业指导书有差异的以具体机种的作业指导书为准。

3 职责

质量部: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检验文件,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质量问题。

工艺工程部: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作业文件。

生产部:负责将此文件转为内部培训文件,负责宣导产线员工。

QE: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检验文件,同时监控现场各个环节,检查是否相应的工位会造成对充电器的损伤。

QC:严格按照工作指示执行操作,及时反馈品质异常。

4 定义

4.1 成品三级面定义:

I 级面:是指观察到的充电器胶壳面向使用者的面,如果是直插式的充电器一般为充电器上壳正面可视部位,如果是用输入输出线连接的适配器(即非直插式的),一般是有灯面;或使用者会关注的部位,如灯、输出线插头部分等;部分充电器纹路较细,面壳侧面亦可定为I 级面。

II 级面:是指观察到的充电器胶壳的侧面(指易视地方);或者非直插式适配器的底面与侧面;或者是配件的外表面(除I 级面),如输出线胶壳的侧面等。

Ⅲ级面:除一、二级面以外的面,如一些不直观面、难以避免损伤地方,如:胶壳、装饰线周边胶壳外观等。

4.2 产品按外观分为以下几类:

外观分类缺陷分级外观“允收极限”的界定方式备注

加严外观A类外观无明显缺陷,或非常轻微缺陷;适用高端项目客户对外观

要求非常严格。

正常外观B类外观有轻微缺陷,在普通室内的照明下,人眼与产品距离

300-450MM,正视无法发现明确不良,或不存在于I级面轻微缺陷,

不影响性能。

绝大部分客户

外观NG品NG类一般指,外观不合格,但经过返工后可纳入I-III类产品。现场返修

IQC、FQC、OQC抽检或客诉仲裁:

(1)针对(A类)产品抽检中,允许出现少量(B类)产品,一般不超过1%,不允许出现(C类)及更差的产品;

(2)针对(B类)产品抽检中,不允许出现少量(NG类)产品;

4.3 外观缺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②划痕/划伤:是指由于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划伤。

③断差:组件配合后存在的错位尺寸

④银纹:在塑料件表面上沿树脂流动方向上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

⑤溢胶/披锋:超焊时两壳接合处有多余的胶溢出,和高温模具或气体烫伤胶壳本面.

⑥缝隙(装饰线):两个组件配合后两者间的间隙为缝隙;装饰线为胶壳设计时预留的配合后的间隙.

⑦缩水/烫伤: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⑧细碎划痕/划伤: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浅淡色印迹,目测看不出深度

⑨五金镀铜:指五金(一般为银白色)破损或因加工工艺影响而造成的受损部位

⑩夹水线: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11USB错位:超焊后USB与胶壳互配后存在错位尺寸

12激光字体偏移:打码字体在标贴框内偏移.

13色差:注塑温度产生的光面色泽差异

14气纹/顶白: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造成

5 检验方法

距离:人眼与被测物表面的距离为300~450mm。

角度:眼睛与被测物成45°~90°视角。

时间:每面检验时间不超过5秒钟。

普通室内的照明(灯光与被测物的距离:90cm;灯光强度:100W冷白荧光灯,光源距被测物表面500mm~550mm,(光照度达500Lux~900Lux)

检验工具:卡尺、菲林尺、塞规、色差仪等工具进行协助判断。重点检验充电器一级面/二级面缺陷可适度放宽。

备注:

1、当客户有特殊要求,依照客户标准为准,未特殊要求,按照内部标准执行。

2、当对文字照片不良标准存在异议,同时可参考质量限度样品或客户封样.

代码名称代码名称

N 数目 D 直径(mm)

L 长度(mm) H 深度(mm)

W 宽度(mm) DS 距离(mm)

S 面积(mm2)

1、点缺陷

缺陷定义指具有气泡、凸凹坑等点形状的缺陷.

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充电器表面没有任何点形状缺陷

接收标准检验项目I级面II级面III级面异色点

D≤0.2mm

N≤2

DS≥15mm

D≤0.25mm

N≤2

DS≥15mm

D≤0.4mm

N≤2

DS≥15mm 同色点

D≤

0.25mm

N≤2

DS≥15mm

D≤0.3mm

N≤2

DS≥15mm

D≤0.6mm

N≤2

DS≥15mm

拒收标准点缺陷超以上尺寸标准不可接收.

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

2、硬划伤/硬划痕

缺陷定义指由于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深度的划痕/划伤。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充电器表面无任何划痕.

接收标准检验项目I级面II级面III级面硬划痕/

划伤

(碰伤)

D≤0.25mm

L≤0.5mm

W≤0.2mm

N≤1

D≤0.3mm

L≤1mm

W≤0.1mm

N≤1

D≤0.5mm

L≤2mm

W≤0.1mm

N≤2

DS≥15mm

拒收标准

充电器侧边缘大面积划痕,充电器平面明显划痕长度>2mm,直径>0.5mm,手摸有明显刮手.

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

3、断差/浮高

缺陷定义组件配合后存在的错位尺寸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充电器组合后无错位.

接收标准目视充电器上下胶壳组件配合后存在的错位尺寸

1、宽度为≤0.2mm

2、水桶式结构产品后盖必须低于本体表面0.2mm以内(包含平齐),不允许高于本体表面

拒收标准断差超过0.2MM,后盖高于本体表面.

检查方法用塞规,卡尺

4、银纹

缺陷定义在塑料件表面上沿树脂流动方向上所呈现出的银白色条纹.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充电器胶壳上无任何银纹的迹象.

接收标准在检验条件内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银纹,区域面积不超过单面面积的1/15

拒收标准充电器侧边缘大面积银纹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卡尺

5、溢胶/披锋

缺陷定义超焊时两壳接合处有多余的胶溢出,和高温模具或气体烫伤胶壳本面.

缺陷等级轻微

理想状态充电器结合处表面无任何披锋溢胶.

接收标准检验

项目

I级面II级面III级面

溢胶/

披锋

水桶式后盖产品

缝隙周围不允许

有夹胶、溢胶.

上下盖结构式

L≤0.2mm

D≤0.2mm

N≤1

D≤0.2mm

L≤1.0mm

N≤1

插脚面

S≤0.6mm

L≤1.0mm

N≤1

拒收标准严重突起,有明显的手感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

6、缝隙(装饰线)

缺陷定义两个组件配合后两者间的间隙为缝隙;装饰线为胶壳设计时预留的配合后的间隙.

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组件配合后无间隙.

接收标准1.新型系列充电器缝隙外观标准

a. 后盖周圈与本体内壁的缝隙要求≤0.2mm,且缝隙要均匀一致;

备注:新型国标、美规USB口部底壳有0.3mm的倒角,断差值不算倒角尺寸

2. 除了新型系列充电器之外:

a. 无美工线(装饰线)的充电器缝隙要求≤0.2mm,MINI 欧制按≤0.15MM检验.且缝隙要均匀一致;

b. 有美工线(装饰线)的充电器缝隙要求≤0.3mm,且缝隙要均匀一致;

3. 超声后两端无缝隙而中间有缝隙在标准内是不接受的,此类被定义为缝隙不均匀。

拒收标准缝隙大于接收标准、缝隙不均匀、跌落压力不合格. 检查方法塞规

7、缩水和烫伤

缺陷定义当塑料熔体通过一个较薄的截面后,其压力损失很大,很难继续保持很高的压力来填充,在较厚截面而形成的凹坑

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充电器表面没有任何缩水的痕迹

接收标准在检验条件内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缩水,缩水部位直径≤3.0mm,数量≤1条

拒收标准缩水部位直径>3.0mm,数量>1条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卡尺

8、细碎划痕/划伤

缺陷定义由于摩擦或滑划而造成产品表面留下点、线或块状的轻度残留浅淡色印迹,目测看不出深度

缺陷等级轻微

理想状态充电器表面无任何划痕

接收标准检验项目I级面II级面III级面

细划痕/

划伤

L≤2.0mm

W≤0.05mm

N≤1

L≤4.0mm

W≤0.05mm

N≤1

L≤5.0mm

W≤0.05mm

N≤2

DS≥15mm

拒收标准面宽≥0.1mm 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

9、五金镀铜

缺陷定义指五金(一般为银白色)破损或因加工工艺影响而造成的受损部位

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五金表面无任何损伤

接收标准在检验条件内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不良现象

1、划伤磕伤长度≤1.0mm,宽度≤0.5 mm,深度≤0.2 mm 数量≤1处

拒收标准五金表面范围大,且深度深. 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目测

10、夹水线

缺陷定义

塑料熔体在型腔中流动时,遇到阻碍物时,熔体在绕过阻碍物后不能很好的融合,于是在塑料件的表面形成一条明显的线

缺陷等级轻微

理想状态塑胶表面无夹水线

接收标准夹水线轻微时一侧数量≤2条,长度≤6.0mm;明显时,一侧数量仅限1条,长度<4mm。

拒收标准超出限度样品不可接收

检查方法用菲林比对、目测

11、USB错位

缺陷定义超焊后USB与胶壳互配后存在错位尺寸.

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USB与胶壳互配后无错位

接收标准在检验条件内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可以看到非常轻微的不良现象.

1、不影响USB插、拔.

2、眼睛与被测物直视后盖处五金偏移0.1MM.

3、如USB有卡槽,USB卡槽与USB无错位.

拒收标准眼睛与被测物直视USB面漏五金.USB变形.

检查方法目测、卡尺比对

12、激光字体偏移

缺陷定义打码字体在标贴框内偏移.

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激光标贴字体与封样件一致.

接收标准打标字体与封样件核对,偏移≤0.2MM,不断字不搭边. 拒收标准打码字体偏移搭边,打码断字.字体无法识别.

检查方法目测、菲林尺、卡尺

13、色差

缺陷定义注塑温度产生的光面色泽差异

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胶壳互配无色差

接收标准底面壳互配颜色一致,采用D65光源,容差值≤1.0

拒收标准超出容差值标准的不给予接收

检查方法目测、色差仪

14、气纹/顶白

缺陷定义由于塑料件的包紧力大,顶杆区域受到强大的顶出力造成缺陷等级严重

理想状态无气纹及顶白

接收标准光源300-350mm距离平面角度看S≤3.0mm,不可有明显发白或是发蓝等不良

拒收标准超出封样及限度标准不可接收检查方法目测、菲林尺

移动电源成品检验标准

移动电源检验标准 一、目的: 通过对批次的检验保证获得合格的产品。 二、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移动电源产品的检验 三、内容: 1.抽样方案:依据,IL=II,AQL CR=0、Maj.=、Min.= 2.缺陷定义: CR(Critical):致命缺陷,对产品使用、维修或有关人员会造成危害或不安全的缺陷,抵触安全规格要求的; MAJ(Major):不构成致命缺陷的,但可能造成故障,或对单位产品预定的目的使用性能会有严重的降低的缺陷,或妨碍到某些主要的功能的缺陷; MIN(Minor):不构成致命缺陷或严重缺陷,只对产品的有效使用或使用性能有轻微的影响的。 3.检验项目及标准: 区域定义: A区:正面部分 B区:侧面部分 C区:底面及电池室等其他使用者可见部分 检验环境要求: 相对温度:25℃±10℃ 相对湿度:45%~85% 光照条件:在正常灯光照射下,光源300~500Lux,距物品1米以上 视距:眼睛与物品距离40~50cm 视角:水平垂直±45° 目视时间:物品之每一面注视3~5秒 包装检验:

外观检验

性能检验

四.可靠性试验: 移动电源在环境温度为20℃±5℃条件下,以5H率放电至终止电压时所应提供的电量,用C5表示。单位为安时(AH)或毫安时(MAH) 采用下列制式之一进行充电: 4.2.1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8H,停止充电。此充电制式为检测的仲裁充电制式。 4.2.2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以1C5A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充电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最长充电时间不大于3H,停止充电。 荷电保护能力 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在环温度为20℃±5℃条件下将移动电源开路搁置28天,再以电流进行放电至终止电压,其放电时间应不低于256MIN. 持续充电 移动电源按规定充电结束后,然后保持充电限制电压持续充电28天,应不起火,不爆炸。 循环使用寿命 4.5.1移动电源循环使用寿命应在环境温度20℃±5℃条件下进行。 4.5.2以充电,当移动电源电压达到限制电压时,改为恒压充电,直到充电电流小于或等于,停止充电,搁置~1H,然后以放电至终止电压,放电结束后。搁置~1H,再进行下一轮充放电循环,直至三次放电电容小于标称容量的75%,则认为寿命终止,移动电源的循环使用寿命不低于300次。 环境适应性

五金件、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五金件\塑胶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定义五金件、塑胶件产品外观品质的基本要求,并确立允收、拒收的准则。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公同现有产品所使用的五金件和塑胶件。 3职责和权限 3.1 开发部:对本标准的制定提出指导并提供相关的设计要求。 3.2 生产部:负责对本标准提出改善建议。 3.3 品质部:负责本标准的制定和升级换版。 4定义 4.1 表面重要度定义 A级面:产品正常使用时经常看到的面,如面板,前壳,产品的上表面、正面。 B级面:产品正常使用时不经常看到的面,如产品的后面、侧面等。 C级面:产品在移动或被打开时才能看到的面,如产品的底面,内部零件的表面等。 4.2 缺陷定义 4.2.1 五金件(包括喷粉、丝印)常见外观缺陷定义 4.2.1.1 变形:零件整体或局部有弯曲、凹凸、不平、不直,有明显的形位偏移。 4.2.1.2 毛刺:金属表面、边缘出现余屑和表面极细小的金属颗粒。 4.2.1.3 压痕:零件表面的呈不规则的浅沟。 4.2.1.4 生锈/氧化:暴露在空气中的金属表面发生的化学反应。 4.2.1.5 零件松脱:冲压螺母、螺柱等松动、脱落,铆钉松脱等。 4.2.1.6 划伤:由尖锐物件在零件表面造成的沟痕。 4.2.1.7 软划伤:沒有明显深度的划痕(无手感,但肉眼能明显看出)。 4.2.1.8 露底:露底为该喷的部位没喷或喷涂厚度过薄,可看见底色。 4.2.1.9 气泡:有气泡或无附着力的喷涂区域。 4.2.1.10 杂质:喷涂面上的外来物。 4.2.1.11流痕:喷涂涂料过多且不均匀干燥后导致的流痕。 4.2.1.12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4.2.1.13色差:同一产品上喷涂面颜色不一致或同一批产品里喷涂颜色不一致。 4.2.1.14 丝印不完整:字体、符号、图案印刷不完整 4.2.1.15 锯齿边状:字体、符号、图案边缘不圆滑,拖尾。 4.2.1.16 字体倾斜:字体、符号、图案丝印倾斜。 4.2.1.17 丝印颜色不对:油墨颜色不对。 4.2.2 塑胶件(包括喷油、丝印)常见外观缺陷定义 4.2.2.1 缺料:塑件边缘光滑,形状不规则,有不齐整之感。

锂电池充电器标准.(DOC)

锂电池充电器测试标准

目录 1范围 ----------------------------------------------------------------------------3 2参考标准-----------------------------------------------------------------------3 3技术要求-----------------------------------------------------------------------------------3 3.1使用环境-----------------------------------------------------------------------------------3 3.2外观要求-----------------------------------------------------------------------------------3 3.3供电方式-----------------------------------------------------------------------------------3 3.4充电方式-----------------------------------------------------------------------------------4 3.5绝缘强度-----------------------------------------------------------------------------------4 3.6温升----------------------------------------------------------------------------------------.4 3.7保护功能----------------------------------------------------------------------------------.4 3.8指示功能----------------------------------------------------------------------------------.4 3.9输出电压峰-峰值------------------------------------------------------------------------5 3.10输出电流峰-峰值-----------------------------------------------------------------------5 3.11防反充功能------------------------------------------------------------------------------5 3.12启动、断开电流脉冲限制------------------------------------------------------------5 4试验方法-----------------------------------------------------------------------5 4.1试验环境-----------------------------------------------------------------------------------5 4.2测量仪表要求-----------------------------------------------------------------------------5 4.2.1电压表要求------------------------------------------------------------------------------5 4.2.2电流表要求------------------------------------------------------------------------------5 4.2.3温度仪表要求---------------------------------------------------------------------------5 4.3外观检查-----------------------------------------------------------------------------------5 4.4充电方式,充电电压试验--------------------------------------------------------------6 4.5充电电流试验-----------------------------------------------------------------------------6 4.6绝缘强度试验-----------------------------------------------------------------------------6 4.7短路,反接保护试验,指示性能-----------------------------------------------------6

手机充电器可靠性测试标准

手机充电器可靠性测试标准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手机充电器需要满足的可靠性能要求,以及其试验方法及质量评定标准。 本标准适用于公司在新产品开发及生产和出货过程中充电器样品的确认、周期性质量监控、出货可靠性能检测标准。 1.1.每个实验项目试验品数量:5PCS 1.2.项目前应对试验品做外观检查和功能测试,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实验,检查结果应记录于可靠性试验记录表。 2.检测项目与要求 2.1 常规性能指标 2.1.1 线充摇摆试验 a)测试区域:插头。 b)测试条件:摇摆试验机 c)测试要求: 1)吊重100g,角度±60°,25次/分,1000次,试验后无断线及短路异常。 2.1.2盐雾测试 a)测试区域:插脚/USB母座 b)测试条件:1.实验溶液:浓度为5%的Nacl溶液,PH值6.5-7.2;

2.实验箱温度:35±1℃,压力桶温度:47±1℃; 3.喷雾压力:1.0±0.01kg/cm2 ; 4.喷雾时间:12H。 c)测试结果:试验完后,被测试物体表面不可有腐蚀及生锈现象,具体判定标准见《盐雾实验标准》 2.1.3拉力测试 a)测试区域:插头 b)测试条件:1.0kg持续时间1分钟,无断线。 c)测试结果:充电器不可有断路等电性能不良。 2.1.4 接口插拔测试 a)测试区域:插头。 b)测试条件:USB母座 c)测试要求: 1)插拔力8-35N,无负荷状态下15次/分1000次。 2)试验后检查充电器母座的外观和功能,无接触不良现象。 2..1.5高温贮存试验 a)测试区域:成品充电器。 b)测试条件:恒温试验机。 c)测试要求:

1)温度60℃±2℃中放置8小时后无异常现象(常温下2小时后测试)。 2.1.6 低温储存试验 a)测试区域:成品充电器。 b)测试条件:恒温试验机。 c)测试要求: 1)温度-20℃±2℃中放置8小时后无异常现象(常温下2小时后测试)。 2.1.6 跌落测试 a)测试区域:成品充电器 b)测试条件:跌落架 c)测试要求: 1)从75cm的高处向水泥面自然落下6次,无结构损坏、功能异常现象 2.1.7恒温恒湿 a)测试区域:成品充电器 b)测试条件:恒温湿试验机。 c)测试要求: 1)温度40℃±2℃,适度90-95%,中放置12小时后无异常现象(常温下2小时后测试)。 2.1.8老化测试 a)测试区域:成品充电器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五金行业质量标准: 一.目的 为规范五金件的检验作业,明确检验内容和要求,有效管控材料品质,确保满足顾客和生产需要。 二.范围 适用于公司所有五金件的进料检验。 三.抽样方案 采用GB/T2828.1-2003单次抽样,检查水平(IL)和接收质量(AQL)遵循如下规定: 四.定义 4.1 A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正前面、上表面(在使用过程能直接看到的表面); 4.2 B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侧面(需将视线偏转45°~90°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4.3C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背面及底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背面及底面)。 4.4△E(DELTA-E):在均匀颜色感觉空间中,人眼感觉色差的测试单位。当△E为1.0时,人眼就可以感觉到色彩的变化了。这种测试方法用于当顾客指定或接受某种颜色时,用以保证色彩一致性的量度。 4.5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4.6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4.7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4.8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4.9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4.10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4.11“R角”过大: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 4.12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4.13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4.14焊接疤痕:产品焊接后未经打磨刨光而残留的凸起疤痕。 4.15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4.16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现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4.17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4.18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4.19堆漆: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4.20阴影:喷涂件表面出现的颜色比周围暗的区域。 4.21露底:喷涂件出现局部的油漆过薄而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 4.22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4.23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4.24剥落:产品表面出现涂层脱落的现象。 4.25色差:产品表面颜色与标准样品颜色有差异。 4.26光泽度:产品表面光泽与标准样品光泽有差异。 4.27手印:产品表面出现的手指印。 4.28硬划痕:由于硬物摩擦而造成产品表面有明显深度的划痕(用指甲刮有明显感觉)。 4.29软划伤:没有明显深度的划痕(无手感,但肉眼能明显看出)。

RD-PQ18-01 A3 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

充电器外观检验标准 (三级文件) 编制部门:质量部 发布日期:2016-7-29 实施日期:2016-7-29

前言 本标准适用于深圳市睿德电子实业有限公司充电器外观控制标准的规范化。修改摘要

1目的 用于界定来料胶壳以及胶壳在产线加工后的成品外观检验外观判定的标准依据。 2 范围 适用于充电器成品外观的检验,即充电器成品的外露可视部位。如输出线、AC插脚、外壳、标签等。 本标准为公司充电器内部使用资料,禁止外发。 本标准为通用标准(IQC、PQC、FQC、OQC),相应机种存在差异,客户特批等有特殊要求的标准以特批单据或客户规格书为准。 作业指导书未注明的参数项参见此标准,与作业指导书有差异的以具体机种的作业指导书为准。 3 职责 质量部: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检验文件,负责协调相关部门协调解决质量问题。 工艺工程部: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作业文件。 生产部:负责将此文件转为内部培训文件,负责宣导产线员工。 QE:负责将此标准转为内部检验文件,同时监控现场各个环节,检查是否相应的工位会造成对充电器的损伤。 QC:严格按照工作指示执行操作,及时反馈品质异常。 4 定义 4.1 成品三级面定义: I 级面:是指观察到的充电器胶壳面向使用者的面,如果是直插式的充电器一般为充电器上壳正面可视部位,如果是用输入输出线连接的适配器(即非直插式的),一般是有灯面;或使用者会关注的部位,如灯、输出线插头部分等;部分充电器纹路较细,面壳侧面亦可定为I 级面。 II 级面:是指观察到的充电器胶壳的侧面(指易视地方);或者非直插式适配器的底面与侧面;或者是配件的外表面(除I 级面),如输出线胶壳的侧面等。 Ⅲ级面:除一、二级面以外的面,如一些不直观面、难以避免损伤地方,如:胶壳、装饰线周边胶壳外观等。 4.2 产品按外观分为以下几类: 4.3 外观缺陷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深圳凯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KaiJuYuan Technology CO.,Ltd 文件名称五金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 KEN-QC-002文件版次A/0 制定日 期 2012/06/0 2 页次 1/ 8目的: 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凯聚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验证、生产组装之五金制品部件及其表面的喷油、印刷。 责任: 本规范由工程部制定,品管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检验标准:

采用GB/单次抽样,检查水平(IL)和接收质量(AQL)遵循如下规定: 、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定义: 缺点分类: 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次要缺陷(MIN):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问题描述: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者分型面处所 产生的金属毛刺。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内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氧化生锈: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深圳凯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文件名称五金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KEN-QC-002文件版次A/0 制定日2012/06/0 页次 2/

车载充电机检验规范

车载充电机检验规范 1、目的 为了规范充电机参数测试及性能检验工作,使充电机符合我国有关设计标准及技术条件,保证总成出厂质量,特制定本规范。 2、范围 本规范规定了车载充电机性能及功能检验要求。 3、引用标准 QC/T 859-2011 电动汽车传导式车载充电机 QC/T 413 汽车电气设备基本技术条件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低温)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高温)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盐雾) GB/T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二部分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弦) GB/T 电工电子产品基本环境试验规程试验N:温度变化试验方法 GB/T 低压电器外壳防护等级 4、外观检验 充电机应有良好的外观质量,表面漆膜应均匀,无气泡、空白、堆积和流溢现象,印字清晰。面板螺丝齐全紧固。 充电机的外形和安装尺寸采用通用或专用量具检测,满足尺寸公差要求。 5、性能检验 环境检验 低温试验 车载充电机的低温试验按GB/T 相关要求进行,试验温度选取-20℃,持续时间不下于2h。试验过程中,车载充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 高温试验 车载充电机的低温试验按GB/T 相关要求进行,试验温度选取+60℃,持续时间不下于2h。试验过程中,车载充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 湿度试验 车载充电机的低温试验按QC/T413-2002中的规定进行,可进行2个循环;试验过程中,在0℃~45℃时,车载充电机在正常工作状态。 盐雾试验盐雾试验按GB/T 相关要求进行,试验温度选取+60℃,持续时间不小于16h。试验过程中,DC/DC变换器回复1h~2h后,检查其通电是否正常工作。 振动试验 车载充电机的振动试验按GB/T 413-2002中规定进行。 电压波动范围试验 开启车载充电机,使充电机在额定负载条件下运行,分别调整其输入电压为额定值的85%、100%和115%,在各个输入电压下持续1min,充电机应能正常工作。 充电功能试验 在充电机额定工作电压下,开启充电机,通过CAN总线模拟电池管理系统向充电机发送指令,使车载充电机输出额定功率。 壳体机械强度试验

移动电源测试规范

移动电源产品测试验证状态 项目名称: 产品型号: 产品阶段: □ 初样阶段 □ 正样阶段 □ 试产阶段 □ 量产阶段 测试验证时间及验证状态: 验证开始时间: 验证结束时间: 产品最新验证状态图:(例如) 移动电源产品最新验证图 60% 20%20% 测试Pass 测试Fail 未完成测试项目 验证中出现的严重问题: 总测试项目 5 测试合格项目 3 测试不合格项目 1 未完成的测试项目 1

移动电源测试规范 1:目的: 规范移动电源的测试,包括测试项目、测试条件、测试方法以及判定 标准。 2:使用范围: 适用于欣旺达研发中心研发一部所有的移动电源项目的测试。 3:参考标准: 《移动电源通用规范》 《EN55022-2006》 《GB-18287-2000》 《GJB4477-2002》 《EN61000-4-2》 《IEC61000-4-2》 《IEEE1725-2006》 《UL1642安全标准》

测试仪器、测试工具、测试环境:测试仪器: 仪器序号 仪器仪表 备注仪器名称仪器型号 1 直流电源Agilent E3634A 2 直流电源Agilent U8032A 3 万用表Agilent 34401A 4 万用表Fluke 187 5 直流电阻负载Chorma63640 6 温度采集仪Fluke Hydra Series 7 示波器Tektronix MSO3054 8 电流放大器TCP0150 9 静电测试仪 NS61000-2K 10 恒温恒湿箱 11 老化柜恒翼能老化柜 测试工具: 实验室所有的测试工具。 测试环境: 测试实验室、环境实验室。

五金件检验标准

东莞市倍优电子有限公司 塑 胶 件 检 验 标 准

1、目的 明确五金件来料品质验收标准,规范检验动作,使检验、判定标准能达到一致性。 2、范围 适用于深圳市创品新媒体科技有限公司五金件检验。 3、定义 3.1 基本定义 3.1.1) A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正前面、上表面及丝印面(在使用过程能直接看到及吸引视觉的表面)。 3.1.2) B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背面(需将视线偏转45°~ 90°才能看到的四周边); 3.1.3) C 面:指组装成整机后的底面(正常使用时看不到的背面及底面)。 3.1.4) 限度样板:对于文字难以描述清楚或不易判定合格与不合格之外观缺点,则以提供承认 样品及说明图片,供检验时作依据。 3.2 缺陷定义 3.2.1)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属毛刺。 3.2.2) 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3.2.3)切割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3.2.4)变形:因加工设备调校不当或材料因內应力而造成的产品平面形变。 3.2.5)氧化:因产品加工后未进行相应防锈处理或处理措施不当,而导致产品表面出现锈斑。 3.2.6)尺寸偏差:因加工设备的精度不够,导致产品尺寸偏差超过设计允许水平。 3.2.7)“R 角”过大/小:产品因折弯或冲压设备精度不够,导致折弯处弧度过大/小。 3.2.8)表面凹痕:由于材料热处理不好或材料生锈,其内部杂质导致金属表面形成的凹痕。 3.2.9)倒圆角不够:产品裁切边缘因切割或冲压原因产生的锐边未处理成圆弧状,易导致割手。 3.2.10)异色点:在产品表面出現颜色异于周围颜色的点。 3.2.11)破裂:因机加工损伤而造成产品的裂纹或细小开裂。 3.2.12)麻点:喷涂件表面上有附著的细小颗粒。 3.2.13)堆漆:喷涂件表面出现局部的油漆堆积现象。 3.2.14)阴影:喷涂件表面出现的颜色比周围暗的区域。 3.2.15)露底色:喷涂件出现局部的油漆过薄而露出底材颜色的现象。 3.2.16)鱼眼:由于溶剂挥发速度不对而在喷涂件表面出现凹痕或小坑。 3.2.17)飞油:超出了规定的喷涂区域。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检验规范为了进一步提高五金制品的质量,在产品成产及出厂时能严格把关,制定出适应本公司的五金件检验标准,为外观检验提供科学、客观的方法。对某些无法用定量表明的缺陷,用供需双方制定的检验标准和封样的办法加以解决。 2、适用范围 本检验规范适用于金属五金件制成的烧烤、不粘锅、不粘蛋糕模的检验与验收。 3、内容 3.1常用缺陷术语 刮伤---手指能感觉出之线凹痕或痕迹。 裂缝---材料部分断裂,典型的例子是以生在折弯引伸加工之外侧。 披锋---剪切或冲压导致残留不平整边缘,模具设计需使客人接触到的披锋减至最少。 氧化---材料与空气中的氧起化学反应,失去原有特性:如生锈。 凹凸痕---表面异常凸起或凹陷。 擦花---指材料表面因互相接触摩擦所导致的损伤。 污渍---一般为加工过程中,不明油渍或附着造成。 拉模---一般为加工过程中,因冲制拉伸或卸料不良导致。 变形---指不明造成的外观形状变异。 材质不符---使用非指定的材质。 颗粒---产品表面未清洗干净或油漆未过滤干净有杂质致使喷涂后表面形成的凸点。 色差---与客户承认的颜色相差较大,目视明显。 脱落---零件之间连接时未放正或压力不到位照成零件连接不牢而脱离。 集油---在产品表面某一区域油漆较厚或堆积。 少油---在产品表面某区域油层较薄,可以返照出底材颜色。 短装---包装时少装数量。 条码错误---扫描出来的条码与实际要求条码不对。 包装不符---与要求的包装方式有一处或多处不符合。 3.2检验方法 3.2.1外观缺陷的检验方法及要求: 将待检品置于以下条件,作检验判定: A、目测距离:距离产品30cm左右。 B、检验角度:被测物与日光成45度角度左右目视检查。 C、检验光源:正常日光灯,室内无日光时用40W日光灯或65W普通灯泡的照度为标准。 D、观察时间:10秒(A级面5秒;B级面3秒;C级面2秒)。 E、检查半成品、成品之前应核对相关检验资料。 3.2.2外观尺寸及尺寸的配合的检验方法 使用普通长度测量仪或各种量规进行测量。 3.3检验项目及标准 3.3.1冲压件判定标准(表一) 3.3.2成品五金件的检验项目及标准(表2) 3.3.3检验时注意事项: 1、本规范如与客户要求不同时,以客户之检验标准(如客户提供之检验规范或备注在客户注意事项内)。

移动电源测试规范

移动电源测试规范

1.目的: 为保证深圳安科科技有限公司所生产移动电源质量及新开发产品性能验证,确保设计能满足合同及顾客的要求,达到或超过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要求.特制定本测试规范. 2.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市安科科技有限公司所有研发阶段及客户送样移动电源产品相关测试. 3.职责: 3.1技术部 技术部负责编制并且监督执行产品设计验证、设计确认工作。负责处理车间生产制造过程中发生的产品测试问题。 3.2品质部:品质部协助进行设计过程中所需的检验,测量和试验工作。 3.3采购部:负责测试过程中的配套采购。 4.名词解释: 4.1 移动电源:一种为各类手机及数码产品提供充电的后备供电产品。 4.2 新产品:指在本公司没有进行合格批量生产的所有产品都称之为新产品。 5.测试条件: 5.1本测试报告除另有规定外,各项试验均应在试验的标准大气条件下(以下称标准条件)进行: 温度:15℃~35℃相对湿度:45%~75% 大气压:86kPa~106kPa

6. 测试项目: 6.1充电测试: 1. 测试定义: 测试充电状态下的各种指标 2. 测试设备: 直流电源、模拟电池 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输入 4.5V- 5.5V/2A(依据相关产品设计参数设置) 4. 测试数量:2-5个 6.2 负载效应: 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负载效应 2. 测试设备: 直流负载仪 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 4. 测试数量: 2-5个 ) 6.3 动态负载: 1. 测试定义: 测试电池动态放电性能 2. 测试设备: 直流负载仪 3. 测试条件: 标准条件、放电电流由 100mA到产品最大放电电流输出;(动态时间 100ms) 4. 测试数量: 2-5个

(完整word版)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1、目的 本标准为IQC对五金来料检验、测试提供作业方法指导。 2、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所有须经IQC检验、测试五金来料的检验过程。 3、职责 IQC检验员负责按照本标准对相关来料进行检验、测试。 4、工具 卡尺(精度不低于0.2mm)。 5、外观缺陷检查条件 5.1距离:肉眼与被测物距离30CM。 5.2时间:10秒钟内确认缺陷。 5.3角度:15-90度范围旋转。 5.4照明:600-800LUX之间(有客户要求按照客户要求执行)。 5.5视力:1.0以上(含矫正后)。 6、检验项目及要求 6.1外壳 6.1.1外观 a.所有外观面光滑过渡、无冲压不良。 b.外观面无划伤、拖花痕迹。 c.非喷涂面不能有喷涂印。 d.烤灯会面均匀完整、不粗糙、无暗纹,不能有局部堆积、少油、纤维丝。烤 漆是否牢固,硬度是否符合要求。 e.烤漆层色差光泽均匀、光亮。 6.1.2尺寸 测量下列尺寸,所有尺寸均须同图纸吻合或与样板一致。 a.外型轮廓。 b.定位孔位置。 c.特殊点位置及规格(如美观线)。 6.1.3材质 a.原材料是符合相关设计要求。 b.供应商应提供材质证明资料。 6.1.4试装配 将零件与相应的组件试装应配合良好。 7、检验方法 7.1外观 使用目测法检查被检品的外观。检测过程中,产品应被倾斜、摇动、移动,以使待测平面能获得不同的光线,而非在灯光下以常规方式检验。当缺陷在某一特定的光线下被观察到时,应翻转产品至少5度,以确保能在此时的下能观察到该缺陷。缺陷至少能在两种光线下能被检查得到。 7.2尺寸 使用卡尺测量被检品的尺寸。 8、塑壳表面分类

五金件检验标准范本

五金件检验标准范本 1.范围: 本协议规定了五金件产品的质量标准和验收规则。 2.质量标准: 2.1包装:包装方式应能有效保护产品不受损、不受潮等,物料有品名、数量、出厂日期、物料编号及检验合格标签等标志。 2.2外观: 2.2.1内结构件外观要求:表面应平整均匀,无氧化锈蚀、水渍污斑、毛刺、凹凸、缺陷、裂痕、 划伤、变形、打弯移位、碰伤等影响使用的缺陷;涂层、镀层表面光洁 发亮,均匀一致,无起泡、掉层、烧焦等影响使用的缺陷。 2.2.2外结构件外观要求: 2.2.2.1机壳类 ①表面平整均匀、光洁发亮,纹理与色泽目视应一致,表面无氧化锈蚀,水渍污斑、毛刺、凹凸、 裂痕划伤碰伤、拉丝不良及残缺少孔等缺陷,无冲坏变形及其它影响使用的械损伤,漆层平整均匀,无积漆、流挂、掉漆、气泡等影响外观及使用的缺陷。 ②保护膜完好无损,无划伤、破损等。 ③丝印文字清晰,无流挂、断线、模糊等,丝印内容及位置应符合设计要求。 ④机壳部件所含的子件与装配方式应符合设计要求;且铆接、粘接等装配件应牢靠到位。 ⑤四周倒角应均匀一致,视窗口交棱处应无毛刺及缺口问题。 ⑥喇叭网孔孔径及孔位均匀正确,喇叭网孔应无冲坏、堵孔、条纹毛刺等缺陷。 ⑦制品边角处不得有刮手感,颜色符合甲方设计要求。 ⑧杂物、杂色点、损伤(杂物高度、损伤深度要求无手感) 项目标准 线状杂物 范围 允许缺陷数 宽度(mm)两端间距离(mm) W<0.2 L≤0.2 A区允许总数≤2处,且折数不超过2折 B区允许总数≤3处,且折数不超过3折 C区允许总数≤4处,且折数不超过4折 损伤W<0.1 L≤5 A区不允许 B区允许总数≤2处C区允许总数≤3处 点状杂质、杂色点直径(mm)允许缺陷数Φ≤0.3 A区允许总数≤2处Φ≤0.4 B区允许总数≤3处Φ≤0.5 C区允许总数≤4处 备注: ㈠.A区指朝向整机正面及顶面的区域; ㈡.B区指朝向整机两侧面及背面的区域; ㈢.C区指朝向整机底面的区域; ㈣.缺陷间的距离≥100mm; ㈤.一件产品上缺陷种类不得超出3种,缺陷总数不得超过5个,缺陷位置不得出现在丝印、铭牌等标志上,缺陷位置也不得出现在丝印、铭牌周围S=10mm×10mm范围内。 2.2.2.2非机壳类

充电器来料检验标准

分发部门: □行政人事部□品质保证部□生产技术部□采购部计划管理部□软件部□硬件部□财务部□市场部

1.0 目的 规范手机充电器的检验方法及内容。 2.0 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充电器的来料检验。 3.0 职责 3.1 来料检验员(IQC)负责按此检验规范对来料进行检验并正确填写《来料检验报告》,《来料检验 报告》需记录所有的测试结果。 3.2 品质保证部来料品质工程师负责《来料检验报告》的审核。 3.3 来料检验员(IQC)负责保存《来料检验报告》。 4.0 引用标准 YD/T 998.2-1999移动通信手持机用锂离子电源及充电器第二部分:充电器 YD 1268-2003-I 移动通信手持机锂电池及充电器的安全要求和试验方法 GB 4943-2001 信息技术设备的安全 GB 9254-1998 信息技术设备的无线电骚扰限值和测量方法 GB 1002-1996 家用和类似用途单项插头插座型式、基本参数和尺寸 GB/T 2423.1-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A:低温 GB/T 2423.2-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B:高温 GB/T 2423.8-2001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Ed:自由跌落 GB/T 2423.9-1989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Cb:设备用恒定湿热 GB/T 2423.10-1995 电工电子产品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Fc:和导则振动(正 弦) GB/T 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EN55022:1998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RADIO DISTURBANCE CHARACTERISTICS LIMITS AND METHODS OF MEASUREMENT EN61000-3-2 LIMITS FOR HARMONIC CURRENT EMISSIONS(EQUIPMENT INPUT CURRENT UP TO AND INCLUDING 16 PER PAHSE) EN61000-3-3 LIMITATION OF VOLTAGE CHANGES,VOLTAGE FLUCTUATIONS AND FLICKER IN PUBLIC LOW-VOLTAGE SUPPLY SYSTEMS,FOR EQUIPMENT WITH RATED CURRENT≤16A PER PHASE AND NOT SUBJECT TO CONDITIONAL CONNECTION UL1950 SAFETY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EQUIPMENT 5.0 检验规则 5.1按GB/T2828.1-2003正常抽样检验,检验水平:II 致命缺陷:AQL=0.0 严重缺陷:AQL=0.4 轻微缺陷:AQL=1.0 5.2不良等级: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五金件外观检验标准

深圳凯聚源科技有限公司 ShenZhen KaiJuYuan Technology CO.,Ltd 文件名称五金件检验标准 文件编号KEN-QC-002 文件版次A/0 制定日期2012/06/02 页次1/8 1.0 目的: 确定检验作业条件,确定抽样水准,明确检验方法,建立判定标准,以确保产品品质。 2.0 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深圳凯聚源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验证、生产组装之五金制品部件及其表面的喷油、印刷。 3.0 责任: 本规范由工程部制定,品管部负责实施和维护。 4.0 检验标准: 4.1 项目检查水平(IL)接收质量限(AQL) 外观Ⅱ0.65 尺寸S-2 1.5 性能S-2 1.5 4.2、相关抽样标准或判定标准,可视品质状况或客户要求等做修正。 5.0 定义: 5.1缺点分类: 5.1.1 严重缺陷(CRI):可能对机器或装备的操作者造成伤害;潜在危险性的效应,会导 致与安全有关的失效或不符合政府法规;影响机械或电气性能,产品在组装后或在客户使用时会发生重大品质事件的。 5.1.2 主要缺陷(MAJ):性能不能达到预期的目标,但不至于引起危险或不安全现象;导 致最终影响产品使用性能和装配;客户很难接受或存在客户抱怨风险的。 5.1.3 次要缺陷(MIN):不能满足规定的要求,但不会影响产品使用功能的;客户不易发 现,发现后通过沟通能使客户接受的。 5.2问题描述: 5.2.1 毛边:由于机械冲压或切割后未处理好,导致加工件边缘或者分型面处所产生的金 属毛刺。 5.2.2划伤:由于在加工或包装、运输过程中防护不当导致产品表面出现的划痕、削伤 5.2.3裁切不齐:由于产品在加工过程中定位或设备固定不当,导致产品边缘切割不齐

锂电池充电器标准

锂电池充电器测试标准 目录 1范围 ----------------------------------------------------------------------------3 2参考标准-----------------------------------------------------------------------3 3技术要求-----------------------------------------------------------------------------------3 3.1使用环境-----------------------------------------------------------------------------------3 3.2外观要求-----------------------------------------------------------------------------------3 3.3供电方式-----------------------------------------------------------------------------------3 3.4充电方式-----------------------------------------------------------------------------------4 3.5绝缘强度-----------------------------------------------------------------------------------4 3.6温升----------------------------------------------------------------------------------------.4 3.7保护功能----------------------------------------------------------------------------------.4 3.8指示功能----------------------------------------------------------------------------------.4 3.9输出电压峰-峰值------------------------------------------------------------------------5 3.10输出电流峰-峰值-----------------------------------------------------------------------5 3.11防反充功能------------------------------------------------------------------------------5 3.12启动、断开电流脉冲限制------------------------------------------------------------5 4试验方法-----------------------------------------------------------------------5 4.1试验环境-----------------------------------------------------------------------------------5 4.2测量仪表要求-----------------------------------------------------------------------------5 4.2.1电压表要求------------------------------------------------------------------------------5 4.2.2电流表要求------------------------------------------------------------------------------5 4.2.3温度仪表要求---------------------------------------------------------------------------5 4.3外观检查-----------------------------------------------------------------------------------5 4.4充电方式,充电电压试验--------------------------------------------------------------6 4.5充电电流试验-----------------------------------------------------------------------------6 4.6绝缘强度试验-----------------------------------------------------------------------------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