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科学模拟试题

大气科学模拟试题
大气科学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自由大气中常取 和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 力的影

响。

2. 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 、 和 三层。

3. 根据雷诺平均有:AB = ;A B ±= 。

4. 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 出发,以理查孙数Ri 为代表;另一类是

以 为基础,以Монии-Обухов(M -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5. 由11()()K F K nS n =可以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

相同。

6. 无量纲量*2L L

μ∏==因含L ,可代表 。 7. 在近地层以上,风向随高度变化很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可忽略,因而决定大气边界

层中湍流状态高度分布的参数除 外,还应加上一个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大气边界层

2. 闭合问题

3. 中性层结

4. 通量理查逊数R f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边界层大气运动有哪些特征?

2. 简述近地层主要物理特征。

3. 在强稳定层结中为什么z 不是控制变量,即无z 尺度?

4. 湍流达到充分发展状态时,其能谱可分为哪几个区?

5. 什么叫边界层的参数化问题?

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试根据基本方程,应用一定的假设条件,推导求解动量常值层的厚度h c 。

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自由大气中常取 科氏力 和 气压梯度力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 湍流粘

性 力的影响。

2. 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 粘性副层 、 近地层(常通量层)和 Ekman 层(上部摩擦层)

三层。

3. 根据雷诺平均有:AB AB A B ''=+;A B A B ±=±。

4. 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 湍流能量方程 出发,以理查孙数Ri 为代表;另

一类是以 相似理论、量纲分析 为基础,以Монии-Обухов(M -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5. 由11()()K F K nS n =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对数波数谱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 对数

频率谱 相同。

6. 无量纲量*2L L

μ∏==因含L ,可代表 边界层的稳定度 。 7. 在近地层以上,风向随高度变化很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可忽略,因而决定大气边界层中湍流状态高度分布的参数除*,

,,p H g u z c T ρ外,还应加上一个地转参数 f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大气边界层——为大气受下垫面影响的层次,或大气与下垫面相互作用的层次,更精确

地说,应是在小于一天的时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层次,因为如果时间尺度更长,下垫面

影响的高度会更高。

2. 闭合问题——是研究在哪阶相关矩处截断以及如何用有关参数来表征方程中出现的更

高一阶的相关矩。

3. 中性层结——是热力因子不起作用的大气层结,数学描述就是:阿基米德浮力为零或者

湍流热通量为零;位温不随高度变化;空气微团按绝热过程运动。

4. 通量理查逊数R f ——定义为热力湍能产生率的负值与机械湍能产生率之比,即

2*'p f g H g w T c T R u u u w u z z θρ'=-=-??''-??

5.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答:边界层大气运动的特征有:

(1)必须考虑地球自转的影响 —引入科氏力

(2)大气密度不均匀,特别是在铅直方向的不均匀 —层结流体

(3)大气运动的水平尺度大于垂直尺度 —视为浅层流体

(4)大气边界层主要是湍流运动 —运动方程中增加湍流项

2. 答:近地层大气的主要特征:受地面的动力和热力的强烈影响,气象要素随高度激烈变

化,运动尺度小,科氏力可忽略不计,以大气湍流运动为特征,湍流输送占有压倒优势

作用,该层中动量、热量和水汽的铅直湍流输送通量几乎不随高度改变,又称常通量层。

3. 答:在中性层结,|L| → ∞,这时唯一的特征长度就是z ,这标志着湍涡的尺度可以达到

离地面的高度。但当层结很稳定度时,有强烈的“恢复力”,湍涡受到很大抑制,湍涡尺

度小于中性层结的情况。当层结稳定度不断增加时,可以预期湍涡尺度完全受层结制约

而与高度无关。

4. 答:边界层中大气湍流的能谱分布大致如下图所示,可以分为三部分:含能区、惯性区

和耗散区。

含能区:为低频区,它是从大尺度湍涡得到能量而传递给较小尺度湍涡,也是主要

的湍能产生区,大部分湍能集中在该区,典型的长度尺度约几米到几千米,对应的时间

尺度是几十秒到几十分钟。在这个区内,谱函数取决于风速、粗糙度和边界层厚度等特

征量。

惯性区:其典型的长度尺度或波长比其离地面的距离小,湍能在含能区产生,该区

内湍能只是从较大的涡传递给较小的涡,能量既不增加也不损耗,只是起到由低频向高

频的惯性传递作用,故名惯性区。该区内湍流可近似看作是局地各向同性。

耗散区:随着湍涡尺度的减小,由于受粘滞性的影响愈来愈强,能量损失也不断增

大。该区内湍能逐渐被耗散。

5. 答:大气环流、数值预报等研究中需要考虑边界层的影响。如何考虑边界层内湍流过程

对大尺度宏观运动的定量影响就构成了所谓的边界层的参数化问题。其中重要的一点是

如何将地面的湍流通量(以u*、T*)与宏观参数如地转风、边界层上下界间的位温差、粗

糙度等联系起来,以便由外参数求内参数或反之。

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答: 对运动方程

23320()1i j i i d d i j i c ij j j i j j

u u u u p T u u g f u t x x T x x δενρ''?-????+=-++++?????

略去平流项,分子粘性项,可写成:

1p 1x x u fv t z τρρ???=-+???

此处u'w'x τρ=-为由上向下的动量通量,

u t ??比右端各项小一个量级,右端三项具有相同的量级,这是边界层特点;在自由大气中就主要是气压梯度力和科氏力。在中纬度地

区,f=10-4s -1,v=10m·s -2 ,即 3

1()10x O z

τρ-?=? 由此可以估计出高度变化多少可使τx 变化一个预先给定的相对值,例如,我们问在多大

的△z 上可使△ τx 等于其地面值τx0的1/10,此时△z 就等于常值通量层的厚度h c 。则

有:

取3

201,1x kg m N m ρτ--=?=?,代入右式得:h c =100m ,即在100m 高度处,通量减少10%。即若我们容忍10%的误差,则100m 可认为是常值通量层的厚度。

模拟试卷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历史上大气边界层气象学是在 和 研究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前者需

要弄清大气边界层的 ;后者需要 。

2. 根据点乘运算规则有:i j = ;i i = 。

3. 目前,用的最多的闭合方案是 。

4. 由动力因子形成的湍流称 ;由热力因子形成的湍流称 。

5. 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 出发,以理查孙数Ri 为代表;另一类是

以 为基础,以Монии-Обухов(M -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6. 判断粗糙流和光滑流的标准是 。

7. 根据现代湍流理论,湍流有两类尺度:一类称作 ;另一类称作 。

8. *

*u L f κ=是具有长度量纲的新的长度尺度,认为与 只差一个常数因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4分,共20分)

1. 低空急流

2. 大气边界层

3. 局地闭合

4. 波恩比

5. 非局地闭合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大气边界层分哪些层?各层特点?

2. K 理论的优缺点如何?

3. 简述空气动力学光滑流和空气动力学粗糙流区别。

4. 经常用的理查孙数有哪些?分别介绍之。

5. 常用的谱图有哪些形式?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试绘图说明各种层结稳定度下的风廓线规律。

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历史上大气边界层气象学是在 大气污染扩散 和 数值预报 研究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

前者需要弄清大气边界层的 湍流场结构和时空分布 ;后者需要 求解大气边界层方程

组及解决大气模式中边界层参数化问题 。

2. 根据点乘运算规则有:0i j =;1i i =。

3.目前,用的最多的闭合方案是一阶闭合(K理论)。

4.由动力因子形成的湍流称动力湍流或机械湍流;由热力因子形成的湍流称热力湍流。

5.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湍流能量方程出发,以理查孙数Ri为代表;另

一类是以相似理论、量纲分析为基础,以Монии-Обухов(M-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6.判断粗糙流和光滑流的标准是边界层附近分子粘性力和湍流粘性力的相对大小。

7.根据现代湍流理论,湍流有两类尺度:一类称作湍流的微尺度;另一类称作湍流的

大尺度或积分尺度。

8.

*

*

u

L

f

κ

=

是具有长度量纲的新的长度尺度,认为与中性时大气边界层高度只差一个常数因子。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低空急流——边界层内,在几百米的高度上,特别是在夜间,经常出现风速极大值的区

域,如果这种风极大区域比较薄,风速又较大,就称为低空急流。

2.大气边界层——为大气受下垫面影响的层次,或大气与下垫面相互作用的层次,更精确

地说,应是在小于一天的时间尺度上相互作用的层次,因为如果时间尺度更长,下垫面影响的高度会更高。

3.局部闭合——是空间任一点的未知量是用同一点已知量的值和(或)梯度来参数化的。

4.波恩比——定义为感热通量和潜热通量之比。

5.非局部闭合——是空间任一点的未知量是用空间许多点的已知量的值和(或)梯度来参

数化的。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答:大气边界层一般可分为粘性副层,近地层(常通量层),Ekman层(上部摩擦层)

三层。粘性副层:紧贴地面的一薄层,分子粘性力远大于湍流切应力,分子输送过程处于支配地位。这一层的典型厚度1cm~几个cm,因此对多数实际问题而言,可以忽略它。

近地层(常通量层):从粘性副层到50-100m,这一层大气运动呈现明显的湍流性质,湍流输送占有压倒优势作用。由于近地层中湍流强烈混合的结果,该层中各物理属性的铅直输送通量近似为常值,故又称为常通量层。Ekman层(上部摩擦层):从近地层以上到1-1.5km。湍流粘性力、科氏力和气压梯度力同等重要,需要考虑风随高度的切变。

2.答:将湍流交换用分子交换同样的方法来处理的做法称为K理论,又因它带有一定的经

验性,亦称半经验理论,它的好处是简单,缺点是理论基础不够,并不能普遍适用,对大气而言,在强不稳定层结时几乎不能用,因为不稳定时,湍流交换主要由“大涡”完成,而大涡的输送机制并不服从上面的规律。但由于简单,它如今仍是用得最多的办法。

3.答:空气动力学光滑流与粗糙流的区别:光滑流的固壁边界比较光滑,湍流微弱,以分

子粘性为主;粗糙流的固壁边界凹凸不平,且凹凸厚度超过粘性副层,形成湍流,以湍流粘性为主。

4.答:常用的有三种理查孙数有:

①通量理查逊数R f

R f数定义为热力湍能产生率的负值与机械湍能产生率之比,即

静力不稳定时: R f <0,表示热力作用增强湍能;

静力中性时: R f =0,表示热力湍能产生率为零;

静力稳定时: R f >0,表示热力作用减弱湍能。

无论如何,R f 的绝对值越大,热力作用越强。

②梯度理查逊数R i

R f 虽然物理概念清楚,但是其中含有脉动量的协方差('',''w u w θ-),直接测量比较困

难,应用很不方便。 于是引入用平均风、温度梯度表示的梯度理查逊数R i 。

定义梯度理查逊数R i

d i 22

T z R g g z u u T T z z θγ??+??==????()()

R i 数的好处是可由温度和风速的梯度计算,即只要有温、风的梯度观测,即可算得。

R i 的符号与R f 是一致的,稳定层结均为正值,不稳定层结均为负值,中性时皆为零。

③总体理查逊数Rb

Ri 好处是它可以代表某一高度的稳定度,但如果平均风场、温度场的的观测数据精度

不高,则由此计算的风、温度梯度,特别是分母的风梯度平方,会引起较大的误差,并

且计算中的差分取对数毕竟麻烦,如果取线性差分,便不能代表某一高度,而只能代表

z 2和z 1高度间的总体稳定度状况,这边是总体理查逊数Rb ,两个高度中一个常取为地

面,设z 处与地面处位温差为△θ,因地面风为零,设z 处风为u ,则0~z 间的Rb 数:

b 2g R z T u

θ?= Rb 数由于简单,在实用中也很有用。

5. 答:谱图有以下形式:

1)线性-线性表示法:s(n)~n 或F(K 1) ~K 1。

因为 2()v S n dn ∞

-∞'=

? ,

所以曲线下方的面积与所在频率范围表示的方差成正比。很容易说明这个频率范围的湍涡对总能量的贡献。可以清晰地反映出湍能的频率分布情

况。

2)半对数表示法:n S (n )—ln n

纵坐标为线性,横坐标为对数,画出n S (n)—ln n。纵坐标用n S (n)是为了使曲线下面的面积仍然等于该频率段的方差。这样的谱图至少会出现一个极大值,而这个极大值所在位置往往是湍流的典型尺度。

3)对数—对数表示法:ln[n S(n)]—ln n

能使各种各样的频率和谱密度显示出来,S(n)与n之间的任何幂律关系也表示为直线,S(n)与n-5/3成正比,但曲线下方的面积不再与能量成正比。

四.论述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答:非中性层结的大气,由于受热力因子的作用,湍流结构要发生相应的变化。气象要

素的铅直分布受大气稳定度影响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风速为例,平均风廓线,在平坦、均一的下垫面上,中性层结时呈对数分布,在单对数坐标系为直线形式,如图 5.1所示。非中性层结风廓线偏离对数分布,稳定层结呈上凸型,不稳定层结呈下凹型,而且高度愈低,愈接近对数律,即热力作用愈不显著。

2.

图上的三条风廓线,也表示了典型的风速分布的日变化。清晨或傍晚,近中性层结,风廓线接近对数律;白天太阳辐射强,温度超绝热递减,为不稳定层结;夜晚地面辐射降温,为稳定层结。晴空、小风时,日变化明显;阴天、大风时,这种日变化不明显。风廓线日变化定性解释:层结不稳定,湍流发展,上下各层空气湍流交换强烈,风速分布趋向均匀,差异减小,故呈下凹型;层结稳定,湍流受抑制,湍流交换微弱,上下风速差异大,故呈上凸型。

模拟试卷三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 、 和 三层。

2. 根据叉乘运算规则有:i j ?= ;i i ?= 。

3. 稳定层结中,M-O 长度L 0;中性层结中,M-O 长度L 0;不稳定层结中M-O

长度L 0。

4. 与中性层结不同,非中性层结的基本特征就是 同机械作用一起参与对湍流结

构的影响。

5. 如果把湍流场分解为不同频率或不同大小的湍涡的叠加,则可见能量是由 的湍

涡即 涡向 的 涡传输。

6. 由11()()K F K nS n =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 相同。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大气边界层有别于其上的自由大气的基本特点就是其运动的湍流性。 ( )

2. 粘性副层中大气运动呈现明显的湍流性质,湍流输送占有压倒优势作用。( )

3. 近地层中动量通量、水汽通量和热通量等均为恒定的常值。 ( )

4. 通过运用相似理论分析可以得到无量纲组之间满足的具体方程或关系式。( )

5. 中性近地层风速廓线为“对数+线性律”。 ( )

6. 粗糙度z 0并不等于地面上各个粗糙元的高度,但这些粗糙元与z 0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

系。 ( )

7. 无论稳定还是不稳定,R i 的绝对值越大,热力作用越强。 ( )

8. 机械湍流与热力湍流相比,热力湍流能量更集中于低频端,也就是说不稳定层结引起的

热力湍流主要是小涡,当热力湍流强盛时,脉动场的低频部分占主要地位。( )

9. 热交换规律说明可由稳定度μ及外参数求地面湍流动量通量。 ( )

10. 根据实测资料发现,在不同高度上都呈现温度波,高度愈高,振幅愈小,而温度最大时

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落后。 ( )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何谓闭合问题?通常如何解决?

2. 简述近地层主要物理特征。

3. 什么叫湍流通量的参数化?

4. 近地层中影响湍流场的主要参变量有哪些?

5. 确定边界层高度的方法和途径有哪些?

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试推导近地层粗糙流下的风速随高度分布的对数律廓线。

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 粘性副层 、 近地层(常通量层)和 Ekman 层(上部摩擦层)

三层。

2. 根据叉乘运算规则有:i j k ?=;0i i ?=。

3. 稳定层结中,M-O 长度L > 0;中性层结中,M-O 长度L = 0;不稳定层结中M-O 长度L < 0。

4. 与中性层结不同,非中性层结的基本特征就是 热力作用 同机械作用一起参与对湍流结

构的影响。

5. 如果把湍流场分解为不同频率或不同大小的湍涡的叠加,则可见能量是由 尺度大 的湍

涡即 低频 涡向 尺度小 的 高频 涡传输。

6. 由11()()K F K nS n =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对数波数谱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 对数

频率谱 相同。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大气边界层有别于其上的自由大气的基本特点就是其运动的湍流性。 (T )

2. 粘性副层中大气运动呈现明显的湍流性质,湍流输送占有压倒优势作用。(F )

3. 近地层中动量通量、水汽通量和热通量等均为恒定的常值。 (F )

4. 通过运用相似理论分析可以得到无量纲组之间满足的具体方程或关系式。(F )

5. 中性近地层风速廓线为“对数+线性律”。 (T )

6. 粗糙度z 0并不等于地面上各个粗糙元的高度,但这些粗糙元与z 0之间是一一对应的关

系。 (T )

7. 无论稳定还是不稳定,R i 的绝对值越大,热力作用越强。 (T )

8. 机械湍流与热力湍流相比,热力湍流能量更集中于低频端,也就是说不稳定层结引起的

热力湍流主要是小涡,当热力湍流强盛时,脉动场的低频部分占主要地位。(F )

9. 热交换规律说明可由稳定度μ及外参数求地面湍流动量通量。 (F )

10. 根据实测资料发现,在不同高度上都呈现温度波,高度愈高,振幅愈小,而温度最大时

的位相随高度增加而落后。 (T )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答:所谓闭合问题实质上是研究在哪阶相关矩处截断以及如何用有关参数来表征方程中

出现的更高一阶的相关矩。 这一问题十分重要,因为边界层内运动的湍流性是关键特征,它的变化是引起边界层结构变化的重要因子。 解决方法:使用一个有限数目的方程组,然后用已知量来近似未知量。这种闭合近似或闭合假说是通过保留最高阶的预报方程命名的。常用的闭合方案有:0阶闭合、1阶闭合、高阶闭合,非局地闭合等。

2. 答:近地层大气的主要特征:受地面的动力和热力的强烈影响,气象要素随高度激烈变

化,运动尺度小,科氏力可忽略不计,以大气湍流运动为特征,湍流输送占有压倒优势作用,该层中动量、热量和水汽的铅直湍流输送通量几乎不随高度改变,又称常通量层。

3. 答:根据湍流通量的定义,直接计算需要有湍流脉动资料,如θ''''、‘u w w 等,

而湍流观测及其资料并非常规气象量,没有专门的观测就很难得到,因此常用气象量将其参数化就成为计算通量的主要方法。这当中,前面讲过的风、温、湿廓线求通量就成为最主要的方法,因为这些廓线都表示了通量和风、温、湿梯度的关系。 也就是说,

应用近地层相似理论,以尽可能少的平均风、温资料,可以确定动量、热量和水汽通量,这就是湍流通量的参数化。

4. 答:应用相似理论,近地层大气影响湍流结构的主要通量是:动量通量τ(特征速度u *),

热通量H (特征温度T *),水汽通量E (特征湿度q *),这些通量在近地层为常量。此外还有阿基米德净浮力系数 g/?T (或g/?θ ) ,在近地层中近似可作为常数,分子导温系数k T ,分子粘性系数ν,高度z ,粗糙度z 0。

5. 答:大气边界层高度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在大气模式中边界层参数化,大气污染扩散,

边界层结构,各物理量廓线中都是一个重要参数,它是一个变量,前面讲的边界层高度为1km 只是一个平均概念。实际上,白天有对流时,它可以达到1~2km ,而夜间强逆温时甚至只有100~200m 。 从边界层高度的确定来说,可以有不同的途径和方法。例如从风随高度的变化讲,可以取风向达地转风的高度(h d ),风速达地转风的高度(h v ),或风速达最值的高度(h m ),这是从动力因素出发的。 从热力因素出发,将温度梯度变为自由大气所具有的值的高度,或温度梯度明显不连续的高度,或温度日变化非常小,接近消失的高度作为边界层高度。 从能量出发,将湍流能量接近消失或湍流应力接近消失的高度作为边界层高度。在大气模式中往往把Ri 数等于临界值的高度作为边界层高度,即是根据这一点。

不同方法确定的边界层高度有的相互接近,有的有差别。从实用上说,而不是从严格的物理上说,由温度廓线定边界层高度更清楚,容易一些,例如在白天对流发展时,就将对流混合层的顶即上部稳定层的底作为边界层高度;而夜间稳定时当逆温发展到一定程度就将地面逆温层的高度作为边界层高度。但从物理上说,把湍流消失的高度作为边界层高度应更合理。

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答:对数律风廓线 推导方法1:

Prandtl 假设:在固壁附近湍流混合长与离固壁的距离成正比,即

l z κ= (3.1)

式中k 为karman 常数,通常取0.4,l 为混合长。

近地层---常值通量,湍流应力u'w'x τρ=-为不随z 变化的常数,并有

2*

u 'w 'u -= (3.2) 式中*u 为摩擦速度,其值表征脉动速度的大小,是大气湍流的一个重要参数,与湍流应力一样,在近地层*u 也是常数。

由湍流半经验理论有: ''x m u u w K z

τρρ?=-=? (3.3) K m 为湍流动量交换系数,u 为近地层风速,取x 轴沿风速方向。

根据混合长理论,有 2(

)m u K l z

?=? (3.4) 综上:

取边界条件:z= z 0时,u=0,定积分上式中常数C ,得: *0

ln u z u z κ=

上式适用于z> z 0的范围,当z ≤ z 0 ,平均风速u 皆为零。

模拟试卷四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自由大气中常取和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力的影

响。

2.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Momin和Obukhov建立的成了现代边界层气象

学的基础。

3.标量的通量是量,矢量的通量是量。

4.写出最常用的粗糙流的近地层风速廓线公式:。

5.| |越大,则表示热力作用相对机械作用越,因而大气越或。

6.根据现代湍流理论,湍流有两类尺度:一类称作;另一类称作。

7.如果比较不同粗糙度的风廓线,则在相同稳定度下,粗糙度小的地区,风对高度增加

较,在较高度即达到地转风大小,而粗糙度大的地区则风随高度增加比粗糙度小时要。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近地层中大气受地表动力和热力影响强烈,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激烈,各物理属性的铅

直输送通量近似为常值。()

2.自由大气中不存在湍流运动。()

3.热通量、水汽通量、动量通量均可分成一个垂直分量和两个水平分量,共3个分量。()

4.方程中每当两个相同的指数出现在同一项中时,它总是意味着重复指数取每一个值(1,

2,3)后对该项求和。()

5.0阶闭合是最简单的闭合方案,即不计湍流脉动相关矩项,是研究边界层问题时用的最

多的闭合方案。()

6.整个边界层中风向随高度的变化可以忽略。()

7.要计算热量通量,至少需要两层的风和两层的温度的观测。()

8.湍能来源主要是尺度较大的湍涡。()

9.中性时K自地面向上增加,最大值在200m左右,然后向上递减。( )

10.全边界层相似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即内外参数间存在相应的关系,可以由外参数求出内

参数来,这就为边界层内通量的参数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Boussinesq近似下的大气运动方程组有何特点?

2.闭合问题是如何产生的?

3.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是近地层大气的湍流场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的作用因

子有哪些?

4.试解释有效中性的产生。

5.分别解释内参数、外参数。说明以下方程里面的参数哪些是内参数,哪些是外参数?

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试推导阻力规律并说明其意义。

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自由大气中常取 科氏力 和 气压梯度力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 湍流粘

性 力的影响。

2.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科学家Momin 和Obukhov 建立的 相似理论 成了现代边界层气象学的基础。

3. 标量的通量是 矢 量,矢量的通量是 张 量。

4. 写出最常用的粗糙流的近地层风速廓线公式:*

ln u z u z κ=。 5. |ζ|越大,则表示热力作用相对机械作用越 大 ,因而大气越 不稳定 或 越稳定 。

6. 根据现代湍流理论,湍流有两类尺度:一类称作 湍流的微尺度 ;另一类称作 湍流的大尺度或积分尺度 。

7. 如果比较不同粗糙度的风廓线,则在相同稳定度下,粗糙度小的地区,风对高度增加较 快 ,在较 低 高度即达到地转风大小,而粗糙度大的地区则风随高度增加比粗糙度小时要 慢 。

二.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近地层中大气受地表动力和热力影响强烈,气象要素随高度变化激烈,各物理属性的铅

直输送通量近似为常值。 (T )

2. 自由大气中不存在湍流运动。 (F )

3. 热通量、水汽通量、动量通量均可分成一个垂直分量和两个水平分量,共3个分量。(F )

4. 方程中每当两个相同的指数出现在同一项中时,它总是意味着重复指数取每一个值(1,

2,3)后对该项求和。 (T )

5. 0阶闭合是最简单的闭合方案,即不计湍流脉动相关矩项,是研究边界层问题时用的最

多的闭合方案。 (F )

6. 整个边界层中风向随高度的变化可以忽略。 (F )

7. 要计算热量通量,至少需要两层的风和两层的温度的观测。 (F )

8. 湍能来源主要是尺度较大的湍涡。 (T )

9. 中性时K 自地面向上增加,最大值在200m 左右,然后向上递减。 (T)

10. 全边界层相似理论的一个重要结论即内外参数间存在相应的关系,可以由外参数求出内

参数来,这就为边界层内通量的参数化提供了一个可行的途径。 (T )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答:Boussinesq 假设下的大气近似方程组为

002d 320022001210d Vd

V d i i d i j i ijk j k j i j j p j T j j p j p j j

T T T z

z u u p T u u g u t

x x T x R L E u k t

x x C x C u x ρρθμδωεηρρθθθρρ?????=-?????=?????????+=-++-????????????+=-+???????=? 从以上的方程组,可以清楚看出Boussinesq 近似有以下特点:连续方程中可以不考虑密度的扰动,仍可认为空气是不可压的。状态方程中密度的偏差项主要由温度偏差引起的,如果已知温度扰动,则密度扰动也就确定。在运动方程中,由于温度的扰动产生的密度扰动在中立作用的配合下,构成了阿基米德净浮力,它主要存在于垂直分量运动方程中,即在与重力有关的运动中要考虑密度的变化。这一附加的力的产生,使边界层大气出现了许多重要的现象。所以Boussinesq 近似成功地考虑了大气的层结作用。

2. 答:在导出描写边界层运动的平均运动的控制方程组时,方程内出现了由湍流脉动量组成的统计量,例如()

i j j u u x ''?-?,j j u x θ''??项。于是,方程所包括的未知量超过了方程的个

数,必须要给出i j u u ''和j u θ''项,方程组才能求解。 然而,当建立起有关二阶相关矩i j u u ''和j u θ''方程时,方程中又出现了脉动量的三阶相关矩。当然可以重复上面推导二阶矩方程的步骤,建立三阶矩的方程式,但在这些方程的右端必然有出现四阶矩。依此类推,但建立第n 阶相关矩方程时,将出现n+1阶相关矩项。故为使方程闭合可解,必须针对所研究的问题需要,在某阶相关矩方程处截断。所谓闭合问题实质上是研究在哪阶相关矩处截断以及如何用有关参数来表征方程中出现的更高一阶的相关矩。

3. 答:气象要素的分布状况,是近地层大气的湍流场各种因子综合作用的结果。主要的作

用因子有两类:

一类是靠近地表受下垫面机械作用的影响,这与下垫面的几何状态有关,粗糙表面

和光滑表面不同,起伏地形与平坦地形不同,同时也与离地面高度有关,即离地面愈远,受地面作用愈小;

另一类是受温度层结的影响,不稳定层结有利于湍流的发展,而稳定层结抑制湍流

的发展,不同层结对湍流场的作用不同。

前一类通常称为动力因子,由动力因子形成的湍流称动力湍流或机械湍流;后一类称为热力因子,由热力因子形成的湍流称热力湍流。

4. 答:中性层结是非中性层结的一种极限情况,即无量纲高度|z/L| →0的情况。|z/L| →0

有两种可能:固定高度z , |L| → ∞;固定|L| ,z → 0。前者表示铅直热通量|H| →0,

这就是通常的中性稳度层结;后者表示|L| 有一定大小,这时湍流铅直热通量并不为零,但只要高度足够低,z<< |L| ,这时的大气状况可以作为中性层结处理,称“有效中性”。故靠近地面处(例如1m 处),风廓线总接近对数律,这为观测所证实。定性解释:愈近地面愈接近中性,层结影响(与动力作用比)愈不重要,愈远离地面(仍在近地层范围),层结影响愈重要。

5. 答:外参数:V g 、?θ ,与边界层内湍流通量没有直接关系;内参数:u *、T *,与湍流

有关;局地参数:f 、g/T 、z 0,有时也并入外参数。

(5.1.3)式和(5.1.4)式表明,内外参数之间有对应关系。或者说,边界层内参数应由外参数决定,即湍流通量应能由外参数如Vg 、△θ、z0等决定出来。因而这就为确定地面通量提供了另一个方法,因为外参数都是易测或易在模式中计算的量,因而这就为确定难以实测的湍流通量提供了一种可能。当然,它要比前面介绍的近地层风、温求通量的方法精确度要差些。

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答:取x 轴沿地面风向,复速度W=u+iv

2121***

()()(,)(,)W W W z W z z z F F u L L μμ-=- 令z 2=h ,()i g W h V e α-=,α为上层风与地面风的夹角或地面风与等压线的夹角。 α由边界层内部的湍流过程决定,是内参数。也需要寻找α与外参数的关系。

z 1取得很低,靠近地面,v =0,在近地层内满足:

*1110()ln ()s u z z W z F z L κ??=+????

已略去小项Fs(z0/L) 考虑到*()u h F f

μ=,代入前式,得 : 111*

0*

11ln ()()(,)i g s W W V e z z z F F F u z L L α

μμκκ---=- 左端加、减lnf/u *得: 0111****

ln ln ()()(,)i g s W W V e fz fz z z F F F u u u L L α

κκμκμ-+=++- 11*

z z L L μ= , 所以上式右端是z 1/L *和μ的函数,但上式左端并不含z 1,所以右端相加的结果必然也不含z 1,而仅是μ的函数,有:

**ln ln ()i g g V e V Ro M u u α

κμ-+-=-

M(μ)是μ的函数,分离实部、虚部,M(μ)=B(μ)+iA(μ),得阻力规律:

说明内参数u*和α即由稳定度参数μ和外参数V g、Ro表达。

《大气探测学》课后答案

《大气探测学》习题参考答案 第1章绪论 1.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是什么? 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范围是近地层大气、高空大气以及一些特殊区域的大气(如大气边界层,城市热岛环流,峡谷风场,海陆风场等)。大气探测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气探测的要素量和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分为近地面层大气探测、高空大气层探测和专业性大气探测。近几十年来,作为主动遥感的各种气象雷达探测和作为被动遥感的气象卫星探测,以及地面微波辐射探测等获得较多信息的大气探测方法,正在逐步进入常规大气探测领域。这些现代大气探测技术应用于大气科学的研究领域,极大的丰富了大气探测的内容。 2.大气探测的发展主要有那几个时期? ①创始时期。这是在16世纪末发明第一批大气探测仪器以前的漫长时期,这期间发明了相风鸟、雨量器和风压板等,不能对大气现象进行连续记录。 ②地面气象观测开始发展时期。16世纪末,随着气象仪器的发明,开始了气象要素定量测量阶段。 ③高空大气探测的开始发展时期。这时期陆续有人采用系留气球、飞机及火箭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大气探测。 ④高空大气探测迅速发展时期。这时期,前苏联、德国、法国、芬兰等国家都开始研制无线电探空仪,以及其他高空探测技术,为高空大气探测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⑤大气探测的遥感时期。1945年美国首次将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后来发射了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把探测高度延伸到了500千米。 ⑥大气探测的卫星遥感时期。这个时期,大气探测不仅从根本上扩大了探测范围,也提高了对大气探测的连续性。 3.简述大气探测原理有那几种方法? ①直接探测。将探测元件直接放入大气介质中,测量大气要素。应用元件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大气作用而产生反应作用的原理。 ②遥感探测。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③施放示踪物质。向大气施放具有光学或金属性质的示踪物质,利用光学方法或雷达观测其随气流传播和演变规律,由此计算大气的流动状况。 ④模拟实验。有风洞模拟和水槽模拟。风洞模拟大气层边界层风、温及区域流场状况。水槽模拟大气层环流、洋流、建筑物周围环境流场特征。可调控温度场,模拟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层结。 4.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包括那几个? ①精确度。即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又包括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精密度考察的是连续测量值彼此相互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考察的是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探测仪器的精确度取决于感应元件的灵敏度和惯性。 ②灵敏度。即单位待测量的变化所引起的指示仪表输出的变化。 ③惯性(滞后性)。即仪器的动态响应速度。具有两重性,大小由观测任务所决定。 ④分辨率。即最小环境改变量在测量仪器上的显示单位。 ⑤量程。即仪器对要素测量的最大范围。取决于所测要素的变化范围。 5.如何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代表性和可比性? 代表性分为空间代表性和时间代表性。要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空间代表性,原则上要确定台站地形具有典型性。站址的选择、观测站的建立要防止局地地形地物造成大气要素不规则变化。一般说来,平原地区的台站资料代表性较好,山区、城市台站资料代表性较差。要保证时间代表性,则要保证大气要素观测的同时性。 要保证大气探测资料的可比性,则要求观测时间、观测方法、仪器类型、观测规范、站台地理纬度、地形地貌条件等的一致性。 第2章云的观测

(完整版)气象学练习题

气象学练习题 1、天气晴朗时,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小值出现在【】 A.傍晚 B.午夜 C.日出前后 D.中午 2、下列哪种现象的出现可预兆天气晴好?【】 A.雨凇 B.平流雾 C.辐射雾 D.云 3、赤道附近区域没有台风形成,是因为【】 A.海水温度不够高 B.没有热带扰动 C.没有地转偏向力 D.无风 4、向冷气团方向移动的锋是【】 A.冷锋 B.暧锋 C.准静止锋 D.锢囚锋 5、天气晴朗的午后山区的风多是【】 A.从山谷吹向山坡 B. 从山坡吹向山谷 C.无法确定 D.静风

6、某地地面吹东北风,则可知【】 A. 该地东北方有高压 B.该地西南方有高压 C. 该地北方有高压 D. 该地东方有高压 7、风产生的原动力是【】 A.气压梯度力 B.地转偏向力 C.惯性力 D.摩擦力 8、“清明时节雨纷纷”主要与下列哪个天气系统有关?【】 A.暖锋 B.锋面气旋 C. 准静止锋 D.气团 9、我国绝大部分地区位于大气三圈环流模式中的【】 A. 东北信风带 B. 副热带高压带 C. 西风带 D.副极地低压带

10、印度季风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海陆热力性质差异的季节性变化 B.行星热源的分布 C.行星风带的季节性位移 D.地形 11、大气中的臭氧主要集中在()。 A.对流层 B.平流层 C.中间层 D.暖层 12、请列举出3种大气中的温室气体。 13、我国北方地区秋冬季节雾霾天气频繁发生的原因不包括()。 A.静风天气多 B.近地面常出现逆温 C.气溶胶粒子多 D. 冷空气活动频繁 14、对流层大气为何下热上冷? 15、可见光中波长最长的是(),能量最高的是()。 A.红光 B.红外线 C.紫光 D.紫外线 16、秋分日,下列城市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是()。 A.广州 B.上海 C.北京 D.哈尔滨 17、秋分日,广州和哈尔滨的昼长关系是()。 A.广州长 B.哈尔滨长 C.相等 D.无法确定 18、太阳辐射比地面、大气辐射强的原因是()。

2018年下中学综合素质真题(附答案)

2018 年下半年全国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中学)》真题及解析(完整版)注意事项: 1、考试时间为 120 分钟,满分为 150 分 2、请按规定在答题卡上填涂,作答,在试卷上作答无效,不与评分。 一、单填选择题(本大题共 29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8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目要求的,请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字母按要求涂黑。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李老师坚持写“作业札记”,其中记录了学生敬作业过程中的一些有趣的,特殊的现象,并据此分析学生在完成作业中的心理变化,然后再将自己的判断结果作为设计、布置、批改和反馈作业的重要依依据,从学生观的角度分析,该教师的做法() A.注重了学生发展的差异性 B.发挥了教学的专业自主性 C.注重了学生发展的主体性 D.提升了布置作业的有效性 答案: A。 2.关于图 I 反映的情形,正确的说法是() A.忽视了学生的智力发展 B.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C.忽视了学生的主动发展 D.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发展 答案: B 3.桂老师专门找朱松谈话,告诉他:“你这段时间虽然学习效果不太好,但比以前刻苦多了,只要你改进学习方法,会有明显进步的。”桂老师的做法()

A.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B.不利于保护学生的自尊心 C.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合作意识 D.不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 答案:A。 解析:有利于激发朱松的学习动力。 4.青年教师王老师为提高教学水平,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方法,乃至教学语言都严格认真模仿特级教师李老师的做法,但教学效果仍然不佳,导致王老师教学效果不佳的原因不包括() A.王老师缺乏反思意识。 B.王老师忽视学生的差异性 C.王老师缺乏教学创新 D.王老师缺乏诚恳学习态度 答案:D。 5.某中学非法招生获利 80 多万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教育行政部门或其他有关行政部”可以对该校采取的措施是()。 A.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追究民事责任 B.责令其退回所招学生并退还所收费用 C.对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D.没收其非法所得的财物 答案:B。 6、某中学规定,教师因体产假不能工作的,其工资由学校扣除用作其他代课教的代课费用。该学校的做法() A 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B.不合法,代课教师的工资应由学校自筹经费予以保障 C.合法,学校享有对教师实施奖励或处分的权利 D.合法,学校享有按照章程进行自主管理的权利 答案: A。 解析:不合法,侵犯了教师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的权利 7、某足球学校是专门招收适龄儿童,少年进行足球专门调练的学校,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该学校自行对适龄儿童、少年实施义务教育具有审批权的主体是()

(完整word版)海洋气象学复习题答案

海洋气象学复习题 2013. 6.30 1 说明海洋气象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海洋气象学是研究海上大气的物理和动力特征,以及海洋与大气相互作用规律的学科。海洋气象学既涉及大气又涉及海洋,因此它是大气科学和海洋科学共同研究的领域。 由于地球表面的绝大部分为海洋所覆盖,而海水又具有和陆地迥然不同的物理、化学性质,这就决定了海洋在海洋气象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 2 说明海洋气象预报的基本内容 一、海洋环境气象水文要素和灾害的监测、预报以及海上事故救援、海洋调查、海洋航运、海上工程等方面的气象保障。 二、海洋气象预报的内容包括海洋气象水文要素的预报和海洋灾害性天气的预报警报两大类 三、按预报时效来划分,海洋气象预报业务包括海洋天气监测、沿海及海区临近预报、短时预报、短期预报、中期预报、延伸期预报。对各类预报都要进行预报质量检验。 四、海洋气象业务还包括建立各种海洋气象灾害的应急预案和按海域分等级的海上事故救援气象保障预案,提供海事区域风、能见度、浪、降水、气温等要素预报评估,开展海洋气象灾害评估和各类气象保障服务效果评估。 3 什么是大气环流, 驱动大气环流的主要因子 水平尺度2000km以上的大气运动称为行星尺度运动,大气环流是一种全球行星尺度的大气运行现象。其活动的水平空间范围在几千公里以上。大气的运动就是风。大气环流也是风的大尺度水平流动和流动状态轨迹以及流动的分布状态。 大气环流是在热力因子和动力因子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和维持的。热力因子主要的是指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动力因子主要包括地球自转,海陆分布和大地形起伏等。其中太阳辐射随纬度分布不均匀,是影响大气环流形成和维持的最基本的因子,是大气环流产生的源动力。 4 海陆热力差异的表现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表现在三个方面: 1.辐射性质差异: 太阳辐射在陆地上只限于一个薄层内,而在海洋里可以达到几十米深。因此大陆上的温度远比海洋上温度对太阳辐射敏感。 2.热容量差异: 海水的热容量是陆地热容量的两倍, 海洋升温和降温速度远小于陆地。 3.下垫面的差异:海水具有流动性,海水的流动使热量在较大范围和较深层次内均匀分布。海面相对柔软平坦。 5 什么是大气环流活动中心,如何分类? 在海陆热力差异影响下, 冬季陆上气温低,海上气温高,大陆高压发展,海上为低压控制。夏季则相反, 大陆上低压发展, 海洋为高压控制。

大气科学测习题

精心整理 大气科学基础习题集(分章分知识点) 第2章 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 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 A 、H 2、He 和CO B 、CO 2、CH 4、NH 3和H 2O C 、N 22、kg/m3) 3A C 4A C 56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P20 A 、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 B 、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 C 、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

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 9、若气压和温度相同,干空气的密度比湿空气的密度 10、()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 A C 11 A C 12 13 14 15 16 17 18 19、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为:() A、氧气 B、水汽 C、臭氧 D、二氧化碳 20、一些大气污染成分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有害物质,最常见的有() A、酸雨和粉尘 B、氢氧化合物和粉尘 C、氢氧化合物和光化学烟雾 D、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21、降水能清除掉大气中的气溶胶粒子,是能见度好转,空气清新。平均而言,降水能洗刷()%左右的气溶胶粒子。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22、大气三大部的组成分为() A、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 B、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C 23 A 0 24 A.30% 1 A C E 2 A、 C、 3、逆温层指的是温度随高度()的某层大气 A、降低 B、升高 C、不变 D、视具体情况而定 4、气团变性: 5、锋(面):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答案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测试题及 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以身立教”、“为人师表”体现了教师劳动的( )特点。 A.示范性 B.复杂性 C.创造性 D.劳动方式个体性 2.第多斯惠曾说,“教师本人是学校最重要的师表,是最直观的、最有教益的模范,是学生最活生生的榜样。”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创造性 B.示范性 C.广延性 D.连续性 3.“教育有法可依,但无定法可抄”,这说明教师劳动具有( )。 A.情境性 B.创造性 C.示范性 D.个别性 4.教师劳动手段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劳动具有( )的特点。 A.创造性 B.长期性 C.复杂性 D.示范性 5.教师的根本任务是( ),全面实现教育目的。 A.关心学生的学习 B.教书育人 C.班主任工作 D.教学

6.我国公民道德建设的核心是( ) A.尊老爱幼 B.竞争与协作 C.集体主义 D.为人民服务 7.人类在长期生活实践中逐渐积累起来的为社会公共生活所必需的,最简单、最起码的公共生活原则是( ) A.社会公德 B.家庭道德 C.职业道德 D.法律规定 8.社会主义公民道德建设的基本原则是( ) A.自由主义 B.平均主义 C.集体主义 D.个人主义 9.从( )上看,应用文的实用性主要体现在有一套为内容服务的相应体式。 A.表现手法 B.表现主题 C.表现形式 D.写作重点 10.( )是提高应用文写作质量和行文效率,以及增强权威性和约束力的重要保证。 A.真实性 B.时限性 C.实用性 D.程式性 11.“教书”和“育人”的关系是( )。 A.并列的 B.递进的 C.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辩证统一

大气科学概论复习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r r昼夜夜昼时间时间 三圈环流单圈环流 .地球的冷热极。2℃。,热极在索马里境内,为℃(乔治峰)63 90 世界冷极在南极,为-P20-21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O氮气,氧气,Ar,CO,32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90。≤°≤太阳光线与地表水平面之间的夹角。(0h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绝大多数地区近海地区及其它大型水体的周围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季风性显着、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长波辐射 9.下列城市中,气温年较差最小的城市 例:1 上海 2 西安 3 兰州 4 乌鲁木齐(B) A 1234 B 4321 C 1324 D 4132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大西北)、极地太平洋气团(东北地区) 11夏季,不同纬度城市中光照时间最长的 例:A哈尔滨B上海C成都D海口(A) 12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如何变化时间。 一天中地面最高温度、地面最低温度出现在地面热量收支相抵(平衡)的时刻。对于北半球而言,一年中地面最热月温度,一般出现在7月或8月,地面最冷月温度一般出现在1月或2月。 13一天中近地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即日常所指的气温)出现时间。 季节最高气温最低气温 14~15h 05 夏季~06h 13~14h 04 冬季~05h 14饱和水汽气压和温度的关系。

大气科学模拟试题

模拟试题 模拟试卷一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自由大气中常取 和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 力的影 响。 2. 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 、 和 三层。 3. 根据雷诺平均有:AB = ;A B ±= 。 4. 常用的稳定度参数有两类,一类是从 出发,以理查孙数Ri 为代表;另一类是 以 为基础,以Монии-Обухов(M -O) 的相似理论最为完整。 5. 由11()()K F K nS n =可以说明在给定时刻,测得的 与空间固定点测得的 相同。 6. 无量纲量*2L L μ∏==因含L ,可代表 。 7. 在近地层以上,风向随高度变化很大,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不可忽略,因而决定大气边界 层中湍流状态高度分布的参数除 外,还应加上一个 。 二.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 1. 大气边界层 2. 闭合问题 3. 中性层结 4. 通量理查逊数R f 三.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50分) 1. 边界层大气运动有哪些特征? 2. 简述近地层主要物理特征。 3. 在强稳定层结中为什么z 不是控制变量,即无z 尺度? 4. 湍流达到充分发展状态时,其能谱可分为哪几个区? 5. 什么叫边界层的参数化问题? 四.推导题(每小题15分,共15分) 1. 试根据基本方程,应用一定的假设条件,推导求解动量常值层的厚度h c 。 答案:(供参考)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1. 自由大气中常取 科氏力 和 气压梯度力 二力平衡,而在边界层中还需要考虑 湍流粘 性 力的影响。 2. 大气边界层由下到上分为 粘性副层 、 近地层(常通量层)和 Ekman 层(上部摩擦层) 三层。 3. 根据雷诺平均有:AB AB A B ''=+;A B A B ±=±。

大气科学练习题及答案剖析

一、地球大气的成分及分布 1、现代地球大气的主要成分是(C) A、H2、He和CO B、CO2、CH4、NH3和H2O C、N2和O2 3、两块气团的相对湿度分别为36%和78%,其中含有较多水汽的是(C) A、相对湿度为36%的气团 B、相对湿度为78%的气团 C、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4、未饱和湿空气块绝热抬升,下列湿度参量中随之增大的是(B) A、露点温度 B、相对湿度 C、比湿 D、水汽压 5、地球大气的演化大体上可分为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现代大气三个阶段,次生大气主要成分是CO2、CH4、(H20)和(NH3)等 7、对于地球大气中对流层臭氧的来源,以下说法错误的是(D)P20 A、平流层臭氧是以扩散和湍流方式输送来的 B、对流层大气中发生的光化学反应 C、雷暴闪电、有机物氧化生成 D、分子氧吸收波长小于0.24微米紫外辐射离解为原子氧,此后原子氧在第三种中性粒子的参与下与分子氧结合形成臭氧。 8、何为干洁大气?若按浓度分类,干洁大气可分为几部分,主要成分分别是?答:除水汽以外的纯净大气即是干结大气。 主要成分、微量成分、痕量成分 9、已知某气块的温度为15℃,气压为1015hPa,混合比为0.01g/g,求该气块的饱和水汽压、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和比湿的大小。

10、(B)在大气中所占比例很小,却是大气中很活跃的成分 A、惰性气体 B、水汽 C、臭氧 D、气溶胶 11、气溶胶粒子也称为大气粒子。按尺度大小分为三类,不包括以下哪类(A) A、小核(r<0.1) B、大核(0.11) D、爱根核(r<0.1) 12、臭氧主要分布在(10-50km)高度的平流层大气中,极大值在(20-30km)之间。 13、相对湿度是指(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水汽和饱和水汽的摩尔分数之比(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之比)) 14、露点温度是指(湿空气定压降温到饱和时(相对于水面)的温度) 15、在相同状态下,平液面饱和水汽压(大于)平冰面饱和水汽压 16、对流层臭氧的一个主要来源是从平流层以(湍流和扩散)的方式输送来的,(对流层顶的裂缝)是平流层臭氧向对流层输送的主要通道。 17、臭氧在大气中所占的比例极小,但它对(紫外辐射)有强烈的吸收作用。 18、温度越高,(饱和水汽压)越高。 19、能产生温室效应的大气成分为:(BCD) A、氧气 B、水汽 C、臭氧 D、二氧化碳 20、一些大气污染成分在大气中发生化学变化形成有害物质,最常见的有(D) A、酸雨和粉尘 B、氢氧化合物和粉尘 C、氢氧化合物和光化学烟雾 D、酸雨和光化学烟雾 21、降水的作用能消除气溶胶粒子的(D)左右,因此能见度好转空气清新。 A、50-60% B、60-70% C、70-80% D、80-90% 22、大气三大部的组成分为(A) A、干洁大气、水汽、气溶胶 B、氮气、氧气、二氧化碳 C、干洁大气、水汽、二氧化碳 D、气溶胶、水汽、氧气 23、在温度低于0℃后,水面上的饱和水汽压比冰面上饱和水汽压大,这个差值在(-12℃)时最大

大气科学导论试题库

大气科学导论试题库 第一章 1、什么是大气科学? 参考答案 答:大气科学是研究大气的各种现象及其演变规律,以及如何利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一门学科。 2、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什么? 参考答案 答:大气科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覆盖整个地球的大气圈,也研究大气与其周围的水圈、冰雪圈、岩石圈和生物圈相互作用的物理和化学过程,此外还研究太阳系其他行星的大气。 3、大气的组成如何? 参考答案 答:地球大气的组分以氮、氧、氩为主,它们占大气总体积的99.96%。其它气体含量甚微,有二氧化碳、氪、氖、氨、甲烷、氢、一氧化碳、氙、臭氧、氡、水汽等。大气中还悬浮着水滴、冰晶、尘埃、孢子、花粉等液态、固态微粒。 第二章 1、基本的气象要素有哪些? 参考答案 答:描述大气基本状态的参数有:温度、压力、湿度和风。这4个物理量是表征大气基本状态的参数,又称气象要素,此外,还有降水量、云量、云状等。 2、常见气压场的形式有哪些?常用温标有哪几个? 参考答案 答:常见气压场形式:高压、低压、槽、脊、鞍形场。气温的单位—般有用摄氏温标,华氏温标和绝对温标。 3、参考系有哪几个分类?地球参照系属于什么参照系? 参考答案

答:参考系有惯性系和非惯性系之分。在大气科学的研究中,一般是以旋转的地球作为参考系,这是一个非惯性系。 4、为什么流体质点既要小又要大? 参考答案 答:连续介质假设中的流体质点既要充分小,以使它在流动中可当作一个点,同时又要足够大,能保持大量分子具有确定的平均效应值——各种宏观物理量值。这种既大又小的流体质点,有时也称作流体微团或流体体素,一般则简称为流点。在我们气象研究上,经常会用到这个概念——流体块,一个小的空气块。 5、站在转动的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力有哪些?各作用力定义特点 如何? 参考答案 答:站在旋转地球上观测单位质量空气所受到的力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真正作用于大气的力,称做基本力,或牛顿力,包括气压梯度力、地心引力、摩擦力。另一类是站在随地球一起旋转的非惯性系中观察大气运动时所表现的力,称做惯性力,包括惯性离心力和地转偏向力。各作用力定义如下: 气压梯度力:作用于单位质量气块上的净压力,由于气压分布不均匀而产生。 地心引力:指向地心真实存在的力/地心引力是始终作用于大气的实在的力。 摩擦力:指大气因具有粘性,当有相对运动时所受到的一种粘性力。单位质量所受到的净粘滞力,指向速度的反方向 惯性离心力:在旋转坐标系中物体受到向心力的作用却静止。违反牛顿运动定律,从而引入此力以平衡向心力,使牛顿运动定律成立。惯性离心力在纬圈平面内,与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地转偏向力:由于坐标系的旋转导致物体没有受力却出现加速度,违反牛顿运动定律,从而引入,以使牛顿运动定律在旋转参考系中成立 6、重力方向如何?它是哪几个力的合力? 参考答案 答:重力:单位质量大气所受到的地心引力与惯性离心力的合力。重力垂直于水平面,赤道最小,极地最大。 7、什么是地转风?什么是梯度风?他们有什么特点? 参考答案 答:地转风是指自由大气中水平气压梯度力和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的空气的水平运动。

气象学考试题(含答案)

第三篇《气象学》 一、填空题 1、气象学就是研究地球外围大气中所发生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本质和这些现象的演变规律的科学。 2、大气以下面四种形式储存能量显热能、位能、潜热能和动能。 3、湿度可用多种方式来表征,常用的有水汽压、相对湿度、绝对湿度、比湿、饱和差、露点温度等六种。 4、实验证明,蒸发速率决定于蒸发面的性质、大小,蒸发面上空气的相对湿度,风速、气压、蒸发体的温度及水中所含杂质的多少等因素。 5、玻璃液体温度表球部的容积越大,毛细管横截面越小,视膨胀系数越大,则灵敏度越高,读数越精确。 6、在同温同压下,湿空气的密度比干空气的密度小。 7、大气中水汽凝结或凝华的现象有云、雾、露、霜、雾凇、雨凇等。 8、影响太阳直接辐射的因子是太阳高度角、大气透明度、云量、海拔高度、地理纬度。 9、影响气温日变化的因子是纬度和季节、地形、下垫面性质、天气状况、海拔高度。 10、凝结高度是指未饱和湿空气在其绝热上升到变为饱和状态开始发生凝结的高度。 11、动力引起的垂直运动,根据其形成条件,主要有地形引起的、辐合辐散引起的和波动引起的三种。 12、云的形成和消散的公式形式为上升运动+水汽→云形成、下沉运动→云消散。 13、云的分类方法基本上有二种,一种是形态学分类,另一种是发生学分类。按照形成云的上升运动的不同形式,将云分成对流形成的云、大范围的规则上升运动形成的云、波动形成的云、乱流形成的云四大类。 14、气象学上把水平方向上物理属性比较均匀的一大团空气称为气团。 15、用玻璃液体温度表测温时,被测物体的热容量越大、温度表的热容量越小,则测出的温度越接近被测物体原有的温度。 16、在北半球,反气旋区的梯度风应按顺时针方向沿等压线吹,气旋区的梯度风应按逆时针方向沿等压线吹。 17、在其他条件相同,水滴冰晶共存时,其大小变化是:冰晶增大,

2019上中学综合素质真题+解析

2019上中学综合素质 1.某中学校长对素质教育检查组说:“我们学校度素质教育十分重视,课外活动开展得丰富多彩,有科技小组,美术小组,音乐小组。。。但现在学生正在上课,下午课外活动时,请你们知道。”该校长对素质教育的理解() A不正确,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B不正确,素质教育不包括兴趣小组 C正确,素质教育要开展课外活动 D正确,素质教育要组建兴趣小组 A【参考解析】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必须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因此,素质教育不等于课外活动。 2.陈涛成绩不太好,但上课时总是爱举手回答问题。有时候老师问题还没说完,他便把手高高举了起来,让他回答时他又不会,不时被其他同学讥笑。老师课下向陈涛问明原因后给予鼓励。老师的做法() A正确,不得罪每一个学生 B正确,不放弃每一个学生 C不正确,挫伤了其他同学的积极性 D不正确,伤害了其他同学的正义感 B 【参考解析】略。 3.“孟母三迁”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故事,它说明了环境对人的成长具有重要作用。关于学习优化育人环境,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A促进了人的认识的发展 B促进了人的气质的发展 C促进了人的精神的发展 D促进了人的实践的发展 B 【参考解析】气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特征,不易受环境影响。 4.张老师在教学中经常考虑的问题是:“对班上不同层次的学生,我用哪些办法教学更有效呢?”“这些材料适不适合所有学生?”张老师所处的教师专业发展阶段是()A关注发展阶段

B关注生存阶段 C关注情景阶段 D关注学生阶段 D【参考解析】处于关注学生阶段教师将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认识到不同发展水平的学生有不同的需要,根据学生的差异采取适当的教学,促进学生发展。 5.《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我国的根本制度是() A人民民主协商制度 B民主专政制度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社会主义制度 D 【参考解析】根据《宪法》第1条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因此,社会主义制度是我国的根本制度。 6.某初中校向学生收取练习本费用,未向社会公开收费项目,该校做法() A不合法,义务教育学校不能收费 B不合法,学校必须公开收费项目 C合法,学校有自主管理权 D合法,学校是按规定收费 B【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三十条规定,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应当履行遵照国家有关规定收取费用并公开收费项目的义务。 7.某中学老师黄某认为自己学历和能力都已达标,拒绝参加教育行政部门利用假期组织的教师培训活动,黄某的做法() A正确,教师可以放弃个人权利 B不正确,教师不能放弃培训的权利 C 正确,教师享有专业自主权利 D不正确,提高业务水平是教师义务 D【参考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的义务。 8.大学毕业的陈某曾因故意犯罪呗判处有期徒刑1年,刑满释放后,他前往某初中学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

大气科学基础王伟明版课后答案 ——选择题、填充题、简述题1.通常北半球各个纬度地区盛行风。 答:0°-30°低纬:东北信风; 30°-60°中纬:盛行西风(西南风); 60°-90°高纬:极地东风(东北风) 2.地球的冷热极。 答:冷极:南极乔治峰,最低气温-90° 热极:索马里境内,最高温为63° 3.干洁大气中的成份 答: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洁空气。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以上。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P20) 4.一天中太阳高度角变化,最小、最大。 答:变化:0°~90°最小:最大:正午 5.通常一天中相对湿度最值最有可能出现时间。 答:白天温度高,蒸发快,进入大气的水汽多,水汽压就大;夜间相反。每天有一个最高值出现在午后,一个最低值出现在清晨,在海洋上,或大陆上的冬季,多属于这种情况。但是在大陆上的夏季,水汽压有两个最大值,一个出现在9~10时,另一个出现在21~22时。在

9~10时以后,对流发展旺盛,地面蒸发的水汽被上传给上层大气,使下层水汽减少;21~22时以后,对流虽然减弱,但温度已降低,蒸发也就减弱了。与这个最大值对应的是两个最小值,一个最小值发生在清晨日出前温度最低的时候,另一个发生在午后对流最强的时候。而相对湿度的大小,不但取决于水汽压,还取决于温度。气温升高时,虽然地面蒸发加快,水汽压增大,但这时饱和水汽压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减小。同样的道理,在气温降低时,水汽压减小,但是饱和水汽压随温度下降得更多些,使相对湿度反而增大。所以相对湿度在一天中有一个最大值出现在清晨,一个最小值出现在午后。 6.大冰期一般持续时间。 答:全球已出现过3次大冰期和2次大间冰期。大冰期持续时间约1,000万~2,000万年,气温和雪线下降;大间冰期持续时间约3亿年,气候变暖,冰川退缩,气温和雪线上升,中纬度温度变化幅度高达10℃。 7.我国东部的总体气候特征 答;季风性显著,大陆性强 8.地面和大气所放射的辐射类型 答:太阳辐射是短波辐射,人、地面、大气辐射是长波辐射 10.在夏季影响我国的气团中,影响范围最广的气团是哪个 答:最广的:【热带太平洋气团】(东部地区)、热带大陆气团(西部地区)、赤道气团(长江以南地区)、西伯利亚气团(长城以北、

(整理)大气科学概论试卷

《大气科学概论》试卷 姓名评分 一、名词解释(5*4=20) 1、虚温—— 2、静力平衡—— 3、大气逆辐射—— 4、位温—— 5、梯度风—— 二、填空(12*2=24) 1、地球大气经历了原始大气、次生大气和三个演化阶段。 2、大气的垂直结构分为对流层、、中层、热层和外逸层。 3、据观测,对流层大气的的温度垂直递减率(γ)约为℃/100M。 4、大气中吸收红外辐射的成分主要是和液态水。 5、太阳和大气的辐射光谱都与波长和有关。 6、常见的大气温度极值有和极端极值两种。 7、未饱和湿空气上升达到饱和的高度称为。 8、在假绝热过程中,为保守量。 9、在层结曲线位于状态曲线的侧时,大气具有不稳定能量。 10、当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大气沿等压线作匀速运动。 11、三圈经向环流是指、弗雷尔环流和极地环流。 12、北半球的四个气压带是极地高压带、副极地低压带、和 赤道辐合带。 三、选择(8*2=16) 1、大气圈中水的更新周期大约为() A 一周 B 一个月 C 一个季度 D 一年 2、观测表明,在1.5-2km高度上,水汽含量为地面的() A 1/2 B 1/3 C 1/4 D 1/5 3、大气的降水显弱酸性,酸雨的PH值则小于() A 6.6 B 6.5 C 5.6 D 5.5 4、大气中对太阳直接辐射的紫外线吸收最多的成分是() A O2 B O3 C H2O D CO2 5、气温日较差随季节变化最大的地区是() A 极地 B 高纬度 C 中纬度 D 低纬度 6、决定饱和湿空气稳定度的是() A γ B γd C γm D γAC 7、在纬度和气压梯度相同的情况下,气旋的风速相比于反气旋要()

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2017上半年中学教师资格证《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7.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A.给予孙某行政处分 B.给予孙某行政处罚 C.取消孙某教师资格 D.给予孙某罚款处理 8.母亲杨某外出打工,将15岁的儿子小强留下长期单独居住。杨某的做法()。 A.合法,可以改善小强的物质生活条件 B.合法,可以提高小强的独立生活能力 C.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6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D.不合法,不得让不满18周岁者脱离监护单独居住

(完整版)大气探测学-复习题及答案(2)

第1章绪论 1.大气探测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特点是什么? 大气探测是对表征大气状况的气象要素、天气现象及其变化过程进行个别或系统的连续的观察和测定,并对获得的记录进行整理。研究范围是近地层大气、高空大气以及一些特殊区域的大气(如大气边界层,城市热岛环流,峡谷风场,海陆风场等)。大气探测的特点: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大气探测的要素量和空间范围越来越大。分为近地面层大气探测、高空大气层探测和专业性大气探测。近几十年来,作为主动遥感的各种气象雷达探测和作为被动遥感的气象卫星探测,以及地面微波辐射探测等获得较多信息的大气探测方法,正在逐步进入常规大气探测领域。这些现代大气探测技术应用于大气科学的研究领域,极大的丰富了大气探测的内容。 2.大气探测的发展主要有那几个时期? ①创始时期。这是在16世纪末发明第一批大气探测仪器以前的漫长时期,这期间发明了相风鸟、雨量器和风压板等,不能对大气现象进行连续记录。 ②地面气象观测开始发展时期。16世纪末,随着气象仪器的发明,开始了气象要素定量测量阶段。 ③高空大气探测的开始发展时期。这时期陆续有人采用系留气球、飞机及火箭携带仪器升空,进行高空大气探测。 ④高空大气探测迅速发展时期。这时期,前苏联、德国、法国、芬兰等国家都开始研制无线电探空仪,以及其他高空探测技术,为高空大气探测事业开辟了新的途径。 ⑤大气探测的遥感时期。1945年美国首次将雷达应用于气象观测,后来发射了气象火箭和探空火箭,把探测高度延伸到了500千米。 ⑥大气探测的卫星遥感时期。这个时期,大气探测不仅从根本上扩大了探测范围,也提高了对大气探测的连续性。 3.简述大气探测原理有那几种方法? ①直接探测。将探测元件直接放入大气介质中,测量大气要素。应用元件的物理、化学性质受大气作用而产生反应作用的原理。 ②遥感探测。根据电磁波在大气中传播过程中信号的变化,反演出大气中气象要素的变化,分为主动遥感和被动遥感。 ③施放示踪物质。向大气施放具有光学或金属性质的示踪物质,利用光学方法或雷达观测其随气流传播和演变规律,由此计算大气的流动状况。 ④模拟实验。有风洞模拟和水槽模拟。风洞模拟大气层边界层风、温及区域流场状况。水槽模拟大气层环流、洋流、建筑物周围环境流场特征。可调控温度场,模拟大气边界层的温度层结。 4.大气探测仪器的性能包括那几个? ①精确度。即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又包括仪器的精密度和准确度。精密度考察的是连续测量值彼此相互间的接近程度。准确度考察的是测量值与实际值的接近程度。探测仪器的精确度取决于感应元

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答案份合集

2017年上半年中学综合素质真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由于生源存在差异,某中学将学生按入学成绩高低,分为快慢班,该学校的做法()。 A.正确,有利于因材施教 B.正确,有利于资源配置 C.错误,不利于教育公平 D.错误,不利于均衡发展 2.为了改变学生从课本中找“标准答案”的习惯,刘老师经常在课堂上设计一些开放性问题,引导学生自由讨论、探索答案。同事马老师对刘老师说:“你这样会使学生思维太发散,也浪费时间,将来考试肯定会吃亏的,我从不这样做!”下列选择中正确的是()。 A.马老师的说法合理,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B.刘老师的做法得当,有利于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C.马老师的说法欠妥,不利于维持课堂教学秩序 D.刘老师的做法欠妥,不利于保证正常教学进度 3.进入初三年级后,班主任石老师把每周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用于补数学,中考时该班的数学成绩名列前茅,石老师的做法()。 A.正确,是提高学习成绩的有效途径 B.正确,是提高班级声誉的有利措施 C.错误,不利于学生公平竞争 D.错误,不利于学生全面发展 4.吴老师把可从教学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归纳、提炼为若干主题进行研究,并发表系列论文,这表明吴老师具有()。 A.良好的教学研究能力 B.良好的可从管理能力 C.良好的课堂开发能力 D.良好的校本研修能力 5.《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建立城乡一体化义务教育发展机制,在有些方面向农村倾斜,下列选项中不符合要求的是()。 A.财政拨款向农村倾斜 B.课程标准向农村倾斜 C.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 D.学校建设向农村倾斜 6.某初级中学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学生收取补课费,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有权责令该校退还所收费用的是()。 A.教育行政机关 B.纪检部门 C.公安机关 D.物价部门 7.某高中教师孙某旷工给学校教学工作造成一定损失,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学校可依法()。 A.给予孙某行政处分 B.给予孙某行政处罚 C.取消孙某教师资格 D.给予孙某罚款处理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考答案

农业气象学练习题及参 考答案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第五章气压与风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 1、风由东吹向西,则称为_____风。 ①东②东南③西④西北 2、在北半球,吹地转风时,背风而立,低压在_____ 。 ①右边②右前方③左边④左前方 3、随着海拔高度增高,气压会______。 ①增大②降低③先增后降④先降后增 4、一个标准大气压等于_____ 百帕。 ①4/3 ②760 ③1000 ④1013 5、在陆地上,_____气压高。 ①春季②夏季③秋季④冬季 6、随着海拔高度的增高,_____增大。 ①大气质量②大气压力③单位气压高度差④大气柱 7、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 的作用。 ①水平地转偏向力②水平气压梯度力 ③摩擦力④惯性离心力 8、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是由_____ 。 ①高压指向低压②低压指向高压 ③中间指向四周④四周指向中间 9、在北半球,水平地转偏向力指向物体运动方向的____ 。 ①左前方②右后方③左方④右方 10、___ 越大,地转风的风速越大。 ①纬度②大气密度 ③气压梯度④地球自转角速度 11、梯度风未考虑_____ 的作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惯性离心力④摩擦力 12、在三圈环流中,南、北半球各形成 _____ 个气压带。 ①2 ②3 ③4 ④5 13、由于季风影响.在_____ 季,我国东南沿海地区风从大陆吹向梅洋。 ①春②夏③秋④冬 (二)多项选择 14、我国是着名的季风区,夏季盛行_____。 ①东南风②东北风③西南风④西北风⑤东风 15、梯度风是自由大气中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①水平气压梯度力②水平地转偏向力 ③惯性离心力④重力⑤浮力 16、_____为自由大气中的风。 ①季风②梯度风③海陆风④焚风⑤地转风 17、地转风是空气所受_____相平衡时的运动。

大气科学基础试题库

气象气候学试题 一、名词解释 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3、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6、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7、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8、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9、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0、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1、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12、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1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 14、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5、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6、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17、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18、季风: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显著改变的现象,一般地风向的改变角度达180度。 19、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20、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局地气候。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即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 21、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2、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3、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24、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32.6m/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