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综合能力模拟考题二卷

消防综合能力模拟考题二卷
消防综合能力模拟考题二卷

【解析】高层建筑计算消火栓系统消防用水量时,火灾延续时间为3小时,其他建筑火灾延续时间为2小时。

A.消防救援口设置位置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

B.窗口的玻璃易于破碎,并在外侧设置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C.消防救援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小于0.80m和1.00m,窗口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

1.20m

【解析】预制灭火系统、柜式气体灭火装置喷口前2m内不得有阻碍气体释放的障碍物。【解析】泡沫液管道出液口不能高于泡沫液储罐最低液面1m,泡沫液管道吸液口距泡沫

液储罐底面不小于0.15m,且最好做成喇叭口形。

【解析】电动式高倍数泡沫产生器的发泡倍数较高,一般在600倍以上,发泡量范围大,一般为200~2000m3/min。

【解析】预制干粉灭火装置是按一定的应用条件,将干粉储存装置和喷头等部件预先组装起来的成套灭火装置。

【解析】采用全淹没储气瓶型干粉灭火系统,喷头的最大安装高度不大于8m。

【解析】开门型灭火器箱箱门开启角度不小于165°,箱盖型不小于100°。

【解析】住宅楼每层公共部位建筑面积超过100㎡的,配置一具1A手提式灭火器,每增加100㎡,增配1具1A的手提式灭火器。

【解析】手提式、洁净气体灭火器出厂期满5年;首次、维修以后每满2年建筑使用管理单位需要分批次向灭火器维修企业送修。

【解析】常用的排烟管道采用镀锌钢板加工制作,厚度接高压系统要求,并应采取隔热防火措施或与可燃物保持不小于150mm的距离。

【解析】室外变、配电装置距堆场、可燃液体储罐和甲、乙类厂房库房不应小于25m。【解析】消防应急照明灯具,最好安装在棚顶或距楼地面2m以上的侧面墙上。

【解析】R==×=80×0.2+75x0.2+65x0.3+75x0.3=74,属于中风险。

【解析】建筑人员撒离的疏散时间与安全裕度时间之和要小于建筑物火灾危险来临时间,即建筑人员撤离的疏散时间t,1.5t<6,t<4。

【解析】快速火达到1MW的火灾规模所需时间为150s。

【解析】火灾应急预案编制对初期火灾处置程序和措施进行规定,发现火灾时,起火部位现场员工应当于1分钟内形成灭火第一战斗力量。

【解析】需设临时消防救援场地的施工现场有建筑高度大于24m的在建工程;建筑工程单

体占地面积大于3000㎡的在建工程;超过10栋,且为成组布置的临时用房。

【解析】动火操作人员经过岗位理论和实践知识培训后,并持证上岗作业。

【解析】消防产品市场准入文件有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消防产品,查验其依法获得的强制认证证书;新研制的尚未制定国家或者行业标准的消防产品,查验其依法获得的技术鉴定证书;目前尚未纳入强制性产品认证的非新产品类的消防产品,查验其经国家法定消防产品检验机构检验合格的型式检验报告;非消防产品类的管材管件以及其他设备查验其法定质量保证文件。

【解析】城市总体布局要满足城乡的总体规划和城市消防规划的要求,从保障城市消防安全出发,城市总体布局应符合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布置在城市(区域)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并位于城市(区城)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汽和可燃粉尘的工厂和大型液化石油气储存基地,布置在城市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大中型石油化工企业、石油库、液化石油气借罐站等,沿城市河流布置时,布置在城市河流的下游,并采取防

止液体流入河流的可靠措施;汽车加油、加气站远离人员集中的场所、重要的公共建筑;街区道路中心线间距离一般在160m以内,市政消火栓沿可通行消防车的街区道路布置,间距不得大于120m等。

【解析】二级消防安全评估机构可以从事技术服务范围有社会单位消防安全评估、一般火灾隐患整改咨询等。

【解析】按照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进行防火分隔、防烟排烟、安全疏散、建筑构件耐火等设计时,难以满足工程项目特殊使用功能的;超出现行国家消防技术标准适用范围的。可对其全部或部分进行消防性能化设计

【答题要点】(1)管网可能有堵塞;(2)报警阀通向水力警铃的管路堵塞,或该管路阀门关闭,或水力警铃损坏,或报警阀后压力大于阀前压力;(3)显示起泵的位置;显示消防泵启动工作或故

障状态。

67.简述建筑性能化设计消防安全总目标内容及建筑性能化设计步骤。

【答题要点】(1)内容:减小火灾发生的可能性;在火灾条件下,保证建筑物内使用人员以及救

援人员的人身安全;建筑物的结构不会因火灾作用而受到严重破坏或发生垮塌,或虽有局部垮塌,但不会发生连续垮塌而影响建筑物结构的整体稳定性;减少由于火灾而造成商业运营、生产过程的中断;保证建筑物内财产的安全;建筑物发生火灾后,不会引燃其相邻建筑物;尽可能减少火灾对周围环境的污染。(2)步骤:确定工程范围;确定总体目标;确定设计目标;建立性能判定标准;设定火灾情景;建立试设计;评估试设计及性能指标判定;确定最终设计方案;完成报告,编写设计文件。

69.简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与建筑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和设置的部位

1)与建筑其他部位的防火分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

于1.00h的不燃性楼板与其他场所或部位隔开,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为乙级防火门。2)设置部位。不得布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宜布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物

内的首层、二层或三层的靠外墙部位;不宜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或尽端。受条件限制时,可布置在地下一层,但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大于10m。

70.简述重大火灾隐患直接判定条件。)生产、储存和装卸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工厂、仓库

和专用车站、码头、储罐区,未设置在城市的边缘或相对独立的安全地带;2)甲、乙类厂房设置在建筑的地下、半地下室;3)甲、乙类厂房与人员密集场所或住宅、宿舍混合设置在同一建筑内;4)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的安全出口、楼梯间的设置形式及数量不符合规定;5)旅馆、公共娱乐场所、商店、地下人员密集场所未按规定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或火灾自动报警系统;6)易燃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储罐(区)未按规定设置固定灭火、

冷却设施。

新增: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l.OO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乙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

于50m,甲乙类厂房与高层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

:高层建筑的地下商店总建筑面积大于20000㎡,是否可参照现行《建规》的规定部分连通?回答:尽量不在防火墙上开门,相邻区域确需局部水平或竖向连通时,可选用:1)下

沉式广场等室外开敞空间。该广场短边尺寸水平距离不应小于13m,净面积不小于169㎡;广场内有直通地坪的疏散楼梯;2)防火隔间。防火隔间设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甲级防火门,防火门之间最近距离不小于4m;墙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3)避难走道。可参照本规范的相关规定;

4)防烟楼梯间

问题6:当餐饮、商店等商业设施通过有顶棚的步行街连接时,其防火设计如何处理?回答:1)步行街两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2)步行街两侧建筑相对面的距离和步行

街端部的开口宽度均不应小于相应高度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且不应小于9m,步行街的长

度不宜大于300m:3)相邻商铺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每间商铺的建筑面积不宜大于300㎡:4)商铺面向步行街—侧宜采用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的实体墙,且相邻商铺之间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

实体墙,门、窗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l.00h的C类防火玻璃门、窗:

当步行街为多层结构时每层面向步行街一侧应设置防止火灾竖向蔓延的措施,当设置回廊或挑檐时,其出挑宽度不应小于1.5m:各层楼面在步行街部位的开口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37%,且开口宜均匀布置:5)步行街的顶棚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其承

重结构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50h。步行街内不应布置可燃物,相邻商铺的招牌或广告牌之间的距离不宜小于1.0m:6)疏散楼梯应靠外墙设置并直通室外,确有困难时,在首层可直接通至岁行街:商铺的疏散门可直接通至步街:步行街内任一点到达最近室外安全地点的步行距离不应大于60m:7)步行街顶棚下檐距地面的高度不应小于6.0m,顶棚应设置自然排烟设施并宜采用常开式的排烟口,且自然排烟口的有效面积不应小于步行街地面面积的25%。常闭式自然排烟设施应能在火灾时手动和自动开启。8)步行街内沿两侧的商铺外

每隔50m应设置DN65的消火栓,并应配备消防软管卷盘。步行街两侧的商铺内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每层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步行街内宜设置自动跟踪定位射流灭火系统:9)步行街内宜设置疏散照明、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

急广播系统。

:确有困难且从任一疏散门至最近疏散楼梯间入口的距离小于l0m时,可以。1、楼梯间应为防烟楼梯间:2、梯段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l.00h的防火隔墙:3、楼梯间的前室应分别设置:

4、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

2:在高层建筑中,若有局部出屋面的房间在一定的面积、层数控制下,是否可只设一部楼梯?回答:新规范要求:1、疏散楼梯不少于2部2、高出部分的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乏和不超过50人:

3、每层面积不大于200时

4、至少应另外设1个直通建筑主体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

18:高层病房楼设置避难间的要求是什么?回答:新规范中高层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的病房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应符合下列舰定: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个护理单元不小于25.,0mz确定:2、避难间兼作其他用途时,应保证人员的避难安全和可供避难的净面积不变;3、应靠近楼梯间,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部位分隔;4、应设置消防专线电话和消防应急广播;5、避难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6、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C类防火窗。

当建筑物沿街道部分的长度大于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

车道,确有困难时,应设置环形消防车道

建筑高度不大于50m的建筑,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确有困难时,可间隔布置,但间隔距离不宜大于30m,且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的总长度仍应符合上述规定。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在每层的适当位置设置可供消防救援人员进入的窗口。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应小于0.8m和l.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20m而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设置位置应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桕对应。窗口的玻璃应易于破碎,并应设置可在室外易于识别的明显标志。

原规

新规

1、塔式住宅,12层及以上的单元式住宅等:

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1)当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1500平方米时,应设1台

2)当大于1500平方米但不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2台

3)当大于4500平方米时,应设3台

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

2、—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相邻两个防火分区可共用1台消防电梯。

解读

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而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叶的其它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消防电梯应到达)

1:什么建筑应设室内消防栓?回答1:1、建筑占地面积大于300平方米的厂房和仓库;

2、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21m的住宅建筑;

3、体积大于5000立方米的车站、码头、机场的候车建筑、展览建筑、商店建筑、旅馆建筑、医疗建筑和图书馆建筑等单、多层建筑;

4、特等、甲等剧场,超过800个座位的其他等级的剧场和电影院以及超过1200个座位的礼堂、体育馆等单、多层建筑;

5、建筑高度大于15米或体积大于10000立方米的办公建筑、教学建筑和其他单、多层民用建筑。问题2:什么部位设消防软管卷盘或轻便消防水龙?回答2:1、人员密集的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lOOm的建筑和建筑面积大于200叶的商业服务网点。2、高层住宅建筑的户内宜配置轻便消防水龙。问题3:哪些高层建筑或场所应设自动灭火系统?回答3:1、一类高层公共建筑(除游泳池、溜冰场外)及其地下,半地下室;2、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及其地下,半地下室的公共活动用房、走道、办公室和旅馆的客房、可燃物品库房、自动扶梯底部;3、高层民用建筑内的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4、建筑高度大于100m的住宅建筑。

灯光疏散指示标志的间距不应大于2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

1、消防用电设备应采用专用的供电回路,当建筑内的生产、生活用电被切断时,应仍能保证消防用电。

2、备用消防电源的供电时间和容量,应满足该建筑火灾延续时间内各消防用电设备的要求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侧外墙为防火墙,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

满足耐火等级要求的防火玻璃可否作为防火墙?

回答:三个条件:

支撑能力——自身不能解体或垮塌;

完整性——不能有穿透裂缝或穿火的孔隙;

隔火作用——背火面平均温升不能达到140度,

背火面测温点温度不能达到220度。

问题2:甲级、乙级防火窗的具体指标控制?甲级、乙级防火窗是否不能开启?

回答:同防火门(1.5h、1.0h)。

可以开启,但在火灾时要能够自行关闭。

1、除中庭外,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不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10m,当防火分隔部位的宽度大于30m时,防火卷帘的宽度不应大于该部位宽度的1/3,且不应大于20m;

2、不宜采用侧式防火卷帘。

原规范

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或具有停滞功能的防火卷帘。

新规范

1、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

2、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

1、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或3层及以上的地下、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应采用采用防烟楼梯间;

2、其它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其疏散楼梯间采用封闭楼梯间。

1)除一级耐火等级外,设置自动灭火系统的:多层

丙类厂房屋顶承重构件,单层丙类厂房、单、多层丁、戊

类厂房(仓库)梁、柱、屋顶承重构件可采用无防火保护

的金属结构。

2)一级耐火等级的单层、多层厂房(仓库),当采

用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能有效保护无防火保护的金属构件全

部部位时,其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

3)民用建筑的中庭和屋顶承重构件采用金属构件时,

可采取外包覆不燃材料、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喷涂防

火涂料等措施,保证耐火极限不低于要求。

2.耐火等级与建筑分类的适应性

(1)厂房和仓库

①使用、储存特殊、贵重物品时,应为一级。

②高层厂房,甲、乙类厂房,使用或产生丙类液体的

厂房和有火花、赤热表面、明火的丁类厂房,油浸变压器

室、高压配电装置室,锅炉房,高架、高层、甲类和多层

乙类仓库,粮食筒仓,不低于二级。

(2)民用建筑:地下、半地下和一类高层建筑,应为

一级;单、多层和二类高层不低于二级。

(3)地下、半地下和高层汽车库,应为一级。

3.最多允许层数与耐火等级的适应性

1)厂房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