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路径分配

交通路径分配
交通路径分配

总结

1、排版较好,建模思路清晰,过程合理,结论明确。

2、速度和车流量如果用反比例函数,操作过程会更简单

点。

3、小标题前的空格最好能保持一致,其他没什么问题。

交通量优化配置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摘要

本文针对两点之间的交通量优化配置问题,利用非线性规划建立了最优化行驶方案的模型,使交通流量达到最优化配置以解决部分由流量不均而导致的交通堵塞问题。

问题一中,将车辆的有效行驶路径定义为向右向下行驶的路径,基于此建立有效路径搜索算法并求解得7条有效路径。分别为路径一:1->2->3->4->7->0;路径二:1->2->3->6->7->0;路径三:1->2->3->6->10->0;路径四:

1->2->5->6->7->0;路径五:1->2->5->6->10->0;路径六:1->2->5->9->10->0;路径七:1->8->9->10->0。

问题二中,假设车子单辆行驶且所有有效路径都被利用,首先建立密度与速度、速度与路段车辆数的基本函数,并由此得到各路段行驶时间关于各路段车辆数的模型。按优化方案中要求各条路径行驶时间最短的目标,并且以每条路径耗时相等和各节点总流入车辆数与总流出车辆数相等为约束条件,建立非线性规划模型。

问题三中,基于问题二中建立的模型,根据已知的车辆数条件,并对最大速度、最大车辆密度和路段长度进行合理假设代入模型中,并用MATLAB编程求得近似最优分配方案:路径一1981辆;路径二1000辆;路径三611辆;路径四1379辆;路径五819辆;路径六28辆;路径七4182辆。

在上述模型中,仅考虑了路段单位长度车辆数对速度的影响,而忽略了横向路段宽度对通行速度的影响,且实际生活中有效路径往往不会被同时利用。由此本文又考虑了路段最大车流量,并引入了美国BPR函数,得到路段出行时间关于实际车流量的函数,并以各条路径行驶时间最短为目标,根据用户均衡分配原理,以流量平衡为约束条件,建立一个非线性规划模型,并对路段最大车流量和路段无任何车辆时的行驶时间进行合理假设,运用Lingo软件得到一个近似最优分配方案:路径一2264辆;路径二437辆;路径三357辆;路径四2248辆;路径五325辆;路径六0辆;路径七4369辆。

关键词:非线性规划模型车流量车辆密度用户均衡分配MATLAB Lingo

一、问题重述

某区域道路网络如图1所示,每条道路等级完全相同,某时间段内,有N 辆车要从节点1出发,目的地是节点0(假设该时间段内,路网中没有其它车辆)。在该时间段内,道路截面经过的车辆数越多,车辆在该路段行驶的速度就越慢。 (1)确定有效的行驶路径及其算法;

(2)确定每条路径上的通过的车辆数,使N 辆车从节点1到节点0的总行驶时间最小;

(3)N=10000,请给出具体的计算结果。

注:横向路段长度是纵向路段长度的2倍,如节点1到节点2的长度为2,节点2到节点5的长度为1。

1

65993

2

80

7

4

图1 某区域道路网络图

二、模型的假设

(1)在每个路段上车辆都为单辆路道行驶,无并排车辆,且不允许超车; (2) 源点1是以最大流量向两条路发车; (3)假设每一条有效行驶路径上都有车通过;

(4)假设车辆的最大行驶速度为120km/h ,纵向路段长为200km ,每公里最大车辆密度为200辆/km ;

(5)假设速度v 是密度 的线性函数。

三、符号说明

a,b:路网中节点的标号(其中0,1,2,10

和取值都为,且节点b为节点a的

a b

后继节点)

a:第a个节点的横坐标

x

a:第a个节点的众坐标

y

b:第b个节点的横坐标

x

b:第b个节点的众坐标

y

s x:第b个节点的横坐标与第a个节点的横坐标之差

()

s y:第b个节点的众坐标与第a个节点的众坐标之差

()

i:第i个路段

j:第j条有效行驶路径

T:路段i的自由流出行时间,即当路段无任何车辆时的行驶时间(通常为已知,i

可根据问题合理假设);

N:从节点1出发的车辆数;

t:车辆在路段i上的行驶时间;

i

l:路段i的长度;

i

L:纵向路段的长度;

v:车辆在路段i上的行驶速度;

i

:路段i的密度;

i

n:路段i的车流量;

i

k:路段i的交通通行能力,即路段的最大交通流量(通常为已知,可根据问题i

合理假设);

I:所有路段的集合;

j f :路径j 的车流量;

J :从起讫点间所有有效路径的集合;

j i ,δ:0-1开关变量,当路段i 为路径j 的一部分时1,=j i δ,否则0,=j i δ;

j H :车辆在路径j 上的行驶时间;

H :起讫点间最短路径的行驶时间;

i K :路段i 的车辆比例系数

四、模型的分析与建立

4.1问题一 4.1.1 问题的分析

问题所要解决的是定义有效行驶路径,并给出相应的算法确定有效的行驶路径。

在一个较大的网络中,每一个OD 对之间都有很多的行驶路径,但是在实际网络配流中,有很多路径是明显不会被出行者考虑的,出行者只在一部分“合理”路径(有效行驶路径)中进行选择。因此,在分配前必须先确定每一对OD 之间的有效行驶路径。

本文认为有效行驶路径应为无重复、折回的行驶路径,即行驶方向始终朝向目的地,即向右向下行驶的路径。要找到有效行驶路径,可以利用图建立直角坐标系,以节点1为原点,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向下为y 轴的正方向,这样路网中的每一个节点都可以用相应的坐标来表示。因此,有效行驶路径通俗的解释是:从路段的起始节点走到终止节点后,终止节点离起点更远,同时离终点更近。[3]如某一路段(,)a b 是否位于有效路径上可以用()s x 和()s y 来判断,当满足()0s x >(其中()x x s x b a =-)或者()0s y >(其中()y y s y b a =-)时,路段(,)a b 即位于有效行驶路径上。

综上,如果OD 对(1,0)之间的路径j 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称路径j 为有效行驶路径:

(1) 路径j 上的路段(,)a b 满足()0s x >或者()0s y >; (2) 路径j 是无环简单路径。 4.1.2 有效行驶路径算法步骤

根据上述的分析,本文定义的寻找有效行驶路径的算法步骤如下: Step1:建立一个以节点1为原点,向右为x 轴的正方向,向下为y 轴的正方向的直角坐标系;

Step2:将路网中的每一个节点按照建立的直角坐标系,在遵循题目中“横向路段长度是纵向路段长度的2倍” 的原则下表示出每一个节点的坐标;

Step3:找到节点a 所有的后继节点b ,判断节点a 与节点b 是否满足()0s x >或者()0s y >。如果满足,则该路段(,)a b 位于有效行驶路径上,如果不满足,则该路段不位于有效行驶路径上;

Step4:将所有在有效行驶路径上的路段在路网中标注出来,能够从节点1连通到节点0的路径就是有效行驶路径。

4.1.3 确定有效行驶路径

本文以节点5为例,找出所有经过节点5的在有效行驶路径上的路段。 根据上述的算法可得节点5的坐标为(2,1),节点5 的所有的后继节点有节点2,节点6和节点9,坐标分别为(2,0)、(4,1)和(2,2)。节点5与节点2的

()220s x =-=、()0110s y =-=-<,不满足条件,因此该路段不位于有效路径

上;节点5与节点6的()4220s x =-=>、()110s y =-=,满足条件,因此该路段位于有效行驶路径上;节点5与节点9的()220s x =-=,()2110s y =-=>,满足条件,因此该路段也位于有效行驶路径上。

综上,可得出经过各节点的且在有效行驶路径上的路段,如表4.1所示。

表4.1 经过各节点且在有效路径上的路段

节点 1 2 3 4 5 6 7 8 9 10 路段n1,n4 n2,n5 n3,n6 n7 n8,n10 n9,n11 n12 n13 n14 n15

将表4.1中的路段在路网中标注出来,如图4.1所示。

图4.1 标有路段的路网图

根据算法第四步,可以确定从节点1出发到达节点0的所有有效行驶路径,一共有7条,分别为:

(1)1->2->3->4->7->0;

(2)1->2->3->6->7->0;

(3)1->2->3->6->10->0;

(4)1->2->5->6->7->0;

(5)1->2->5->6->10->0;

(6)1->2->5->9->10->0;

(7)1->8->9->10->0;

4.2问题二

4.2.1 问题二的分析

在问题一所确定的7条有效行驶路径的基础上,需要对每一条有效行驶路径上行驶的车辆数进行合理地优化配置,使N辆车从节点1到节点0的总行驶时间最小。根据最优化理论,当系统总的行驶时间最小时,每辆车走7条路径中的任意一条所用去的时间都是相等的,否则车辆必然会选择时间最短的那条路径,从而使那条路径上的车流密度变大,车速下降,走完路程所需的的时间就会相应上升,进而车辆又会选择其它路径,这一过程必定会达到一种动态平衡,此时就

可近似认为,走任意一条路径所花的时间是相等的。

问题二的目标是使得N 辆车从节点1到节点0的总行驶时间最小,由于车辆在7条有效行驶路径所花费的时间都是相等的,因此只需要求出每一个路段车辆所花费的时间,然后再计算出车辆在某一条有效路径上花费的时间,将该时间和车辆的总数相乘,即为N 辆车从节点1到节点0的总行驶时间。因此,目标函数为:

j min H N ? (4-1)

其中j H 为7条有效路径中的任意一条有效行驶路径车辆所花费的时间,

N 为从节点1出发的车辆数。

假设现在是第1N +辆车准备从节点1出发到节点10,前N 辆车所组成交通流的配流结果应该使得对第1N +辆车而言,它在所有的7条路径行使时间应该严格相等。也就是说第1N +辆车通过第j 条有效行驶路径的时间和前N 辆车通过第j 条有效行驶路径的时间是相等的。

为了求得j H ,就必须先求出第1N +辆车在每个路段i 上的行驶时间。根据交通流理论可知,对于各路段而言,当车辆密度达到最大值max ρ时,车辆速度为0;当车辆密度趋向于0时,车辆速度达到最大值max v 。假设i v 与i ρ为线性关系,即格林希尔治模型:

1i

i max max

v v ρ

ρ??

=- ???

(4-2) 同时本文还引入路径车辆比例系数i K (i

i i

n K l =

),(其中i n 表示第i 个路段上的车流量,i l 表示路段i 的长度),并且令其等于每个路段的车流量密度i ρ,即:

i

i i i

n K l ρ=

= (4-3) 由公式(4-2)和公式(4-3)可以求得每个路段的车辆速度i v 与该路段经过的车辆数之间的函数表达式,即:

max max (1)i

i i

n v v l ρ=-

(4-4)

则第1N +辆车通过第i 路段的时间为:

2()i i max

i i max max i i l l t v v l n ρρ==

- (4-5) 通过公式(4-5)可以求出每个路段车辆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从而求出车辆在每一条有效行驶路径上所花费的时间j H 。本文选择第7条有效行驶路径,即路径1->8->9->10->0,车辆在路径7上所花费的时间为:

74131415

2222

413141544131314141515()()()()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H t t t t l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

---- (4-6) 根据公式(4-1)和公式(4-6)可得最终的目标函数为:

2222

413141544

131314141515min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l l l l N v l n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 ?----??

同理可得车辆在其余6条路径上所花费的时间,即:

1123712H t t t t t =++++ (4-7) 2126912H t t t t t =++++ (4-8) 31261115H t t t t t =++++ (4-9) 4158912H t t t t t =++++ (4-10) 51581115H t t t t t =++++ (4-11) 615101415H t t t t t =++++ (4-12)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1234567H H H H H H H ======,因此可以列出以下约束条件:

3769t t t t +=+,

此时12H H = (4-13) 9121115t t t t +=+,

此时23H H = (4-14) 261151014t t t t t t ++=++,

此时36H H = (4-15) 1510413t t t t t ++=+,

此时67H H = (4-16) 将公式(4-5)中的表达式带入上述约束条件,得:

376933776699()()()()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v l n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

---- (4-17) 2222

912111599121211111515()()()()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l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

---- (4-18) 22226112266111122251014

5510101414()()()

()()()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ρρρρ++=

---++

--- (4-19)

222

15101155101022413

441313()()()

()()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l l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ρρ++

---=

+

-- (4-20)

同时,由于每个节点的车辆的流入量等于流出量,因此可以列出以下约束条件:

14125

236375810689117912413101314111415121500000000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

+--=??+-=??-=?

+-=??+-=?+=?? (4-21) 4.2.2 模型的建立

根据前面的分析,为使得N 车辆总的行驶时间最短,应满足下面的非线性规划模型:

目标函数:

2222413141544

131314141515min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l l l l N v l n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 ?----??

约束条件:

376933776699()()()()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v l n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

----

22229121115991212

11111515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l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

+

----2

222611226611112

22

510

14

551010

1414()()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m a x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ρρρρ++

=

---++

---

222

15101155101022413

441313()()()

()()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max l l l v l n v l n v l n l l v l n v l n ρρρρρρρρρρ++

---=

+

--

14125

236375810

689117912413101314111415121500000

000001,215i i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i +=??--=??--=?

-=??--=?+--=??

+-=??-=?

+-=??+-=?+=??

≥=? ,且为整数, 4.3问题三

4.3.1 问题的分析

要使得10000车在该路网中总的行驶时间最短,就需要将一些已知的数据带入问题二所构建的非线性规划模型中。因此将问题三中的10000N =和假设的一系列数据,即120/max v km h =,200/max km ρ=辆和200L km =带入模型,通过MATLAB 软件即可编程进行求解。

4.3.12模型求解

将已知的数值带入问题二中的非线性模型,然后通过MATLAB软件进行编程求解。其中M函数文件详见附录8.1,通过编写的M函数文件,直接调用MATLAB 工具箱中的函数,最终求得每个路段上的车流量,结果如表4.2所示。(结果详见附录8.2)。

表4.2 每个路段的车流量

路段车流量路段车流量路段车流量

n1 5818 n6 1611 n11 1430

n2 3592 n7 1981 n12 4360

n3 1981 n8 2198 n13 4182

n4 4182 n9 2379 n14 4210

n5 2226 n10 28 n15 5640

由于问题要求的是每一条有效路径上的车流量,因此将MATLAB求得的结果进行转化后可求得每条有效行驶路径上的车流量,结果如表4.3所示。

表4.3 每条有效路径的车流量

行驶路径通过的车辆数(辆)

1 1->2->3->4->7->01981

2 1->2->3->6->7->01000

3 1->2->3->6->10->0611

4 1->2->5->6->7->01379

5 1->2->5->6->10->0819

6 1->2->5->9->10->028

7 1->8->9->10->04182

五、模型的评价

本文的模型有许多假设,需要进一步检验假设初始条件与模型结论是否存在敏感关系来验证其合理性,本文将采取灵敏度分析来判断模型的可靠性。如果初始条件有微小的偏差,结果就有显著的变化,那这个模型是毫无意义的。所以低灵敏度在某种意义上意味着高可靠性。

在模型构建中,2i i max

i i max max i max i

l l t v v l v n ρρ?==

??-?含有3个常量假设分别为:i l 、max ρ、max v ,下面将分别对这3个假设进行灵敏度分析。

5.1 对max ρ进行灵敏度分析

将max ρ的假设值由200辆/米变为400辆/米,其他值不变,改变前和改变后用MATLAB 求得的结果如表5.1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改变前后的值只有微小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max ρ对模型的灵敏度低,其假设可靠性高。

表5.1

max ρ改变前后对照表

改变前 5818 3592 1981 4182 2226 1611 1981 2198 改变后 5850 3552 1989 4150 2298 1563 1989 2295 改变前 2379 28 1430 4360 4182 4210 5640 改变后

2431

3

1427

4421

4150

4153

5580

5.2 对max v 进行灵敏度分析

将max v 的假设值由120km/h 变为200km/h ,其他值不变,改变前和改变后用MATLAB 求得的结果如表5.2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改变前后的值只有微小的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明max v 对模型的灵敏度低,其假设可靠性高。

表5.2 max v 改变前后对照表

改变前 5818 3592 1981 4182 2226 1611 1981 2198 改变后 5817 3569 1976 4183 2248 1593 1976 2245 改变前 2379 28 1430 4360 4182 4210 5640 改变后

2388

3

1449

4364

4183

4186

5636

5.3 对i l 进行灵敏度分析

在对i l 进行灵敏度分析时,考虑到存在i

i i

n l ρ=

的关系,且当路段长度变长时,路段的通行能力会变大,路段的车流量也会按照比例增加,但是每条路段分配的车流量比例不会有很大差异。将i l 的假设值由200km 变为180km 和由100km 变为90km ,其他值不变,改变前和改变后用MATLAB 求得的结果如表5.3所示。从表中可以看出,改变前后的值有一定的偏差,但是流量分配比例无大偏差,可以说明i l 的假设不会对模型造成大偏差,模型可靠。

表5.3 i l 改变前后对照表

改变前 5818 3592 1981 4182 2226 1611 1981 2198 改变后 5237 3246 1785 3764 1991 1460 1785 1952 改变前 2379 28 1430 4360 4182 4210 5640 改变后

2136

4

1276

3922

3764

3803

5078

六、模型的改进

在上述模型计算路段行驶时间时,存在以下不足:

(1)其速度根据与密度的线性关系求得,再通过公式计算行驶时间,引入速度变量对模型的建立会产生一定的误差;

(2)在考虑优化目标时,将其假设为每条有效路径都被利用,但是实际优化情况可能会出现没有被利用的路径;

(3)格林希尔治模型的道路等级假定为横向路段只允许一辆车通过,仅考虑了路段单位长度车辆数对通行速度的影响,而忽略横向路段宽度对通行速度的影响。

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提出改进方案。

一般而言,路段出行时间i t 与路段流量i n 表现为一定的函数关系:()i i n t ,且一般为非线性关系,根据美国BPR (Bureau of Public Roads) 函数,假设路段出行

时间函数为:

???

????????? ??+=4

15.01i i i i k n T t

(6-1)

其中,i T 为路段i 无任何车辆时的行驶时间,与路程的长度成正比;i k 为路段的最大交通流量。因为每条路段流量为路径通过流量之和,故两者关系式如下:

∑∈=J

j j i j i f n ,δ,I i ∈? (6-2)

其中,j f 为路径j 的车流量;j i ,δ为0-1开关变量,当路段i 为路径j 的一部分时1,=j i δ,否则0,=j i δ。路径j 的行驶时间为通过路段行驶时间之和,可表示为:

∑∈=j

i j i i j t H ,δ (6-3)

用户均衡分配原理:在用户均衡状态下,全部用户都选择行驶时间最小的路径行动,其结果达到“在网络任何OD 对(起讫点)间的所有路径中,被利用路径的行驶时间都相等,并且小于或等于没有被利用路径的行使时间”。则满足

当0>j f 时,J j H H j ∈?=, (6-4) 当0=j f 时,J j H H j ∈?≥, (6-5) 其中,H 表示起讫点间最短路径的行驶时间。根据用户均衡分配原理,可构造等价最优化数学模型:

()??

??

?∈?==-=∑∑∑?∈∈∈I

i f n N f t s dn

n t Z J j j i j i J

j j I

i n i i

,0..min ,0

δ (6-6) 目标函数中)(n t i 为i t 与n 的函数关系,将其代入BPR 的函数式,()?i

n i dn n t 0为

各路段行驶时间,最终表达式结果为各路段行驶时间之和最小。

根据上述模型结合本文问题,设路段流量i n 为未知变量,则

()∑∑?

∈∈???

?

???+?=?=I i i i

i i I

i n i k n n T Z dn n t Z i

4

5

03.0min min (6-6) 根据公式(6-6),结合本题条件,可得最终约束条件为:

14125

23637581068911791241310131411141512150000..00000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s t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

-=??--=??+--=??+-=??-=?

+-=??+-=?+=?? (6-7)

由于i n 代表第i 段的车流量,所以i n 为非负整数,故:

0i i n n ≥,且为整数 (6-8)

综合公式(6-6)、(6-7)和(6-8),可得最终的交通量分配模型:

5414125

2363758106891179124131013141114151215min 0.0300000..000001,215

i i i i I i i i n Z T n k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s t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n i ∈??=?+? ?

?

?+=??--=??--=?

-=??--=?+--=??

+-=??-=?

+-=??+-=?+=??

≥=?∑ ,且为整数, (6-9)

由于路段i 的自由流出行时间i T 和路段的最大交通流量i k 通常为已知量,且

i T 通常与路程呈正比,故本文中对其进行合理假设,分别令长路径的自由出行

时间i T 为30min ,段路径的自由出行时间为15min ;每条路的最大交通流量i k 为8500辆。结合以上数据,用Lingo 进行编程,得到每个路段的车流量,如图6.1。

图6.1 各个路段的车流量

最终近似得到的每条路径的车流量如表6.1。

表6.1 各路线的车流量

行驶路径

通过的车辆数(辆)

1 1->2->3->4->7->0 2264

2 1->2->3->6->7->0 437

3 1->2->3->6->10->0 357

4 1->2->5->6->7->0 2248

5 1->2->5->6->10->0 325

6 1->2->5->9->10->0 0 7

1->8->9->10->0

4369

七、参考文献

[1]秦鸣,姜培. 基于有效路径的多路径交通流分配[J].交通工程与安全,2010,(218),30-32.

[2]何胜学,董琼, 徐福缘. 基于网络对偶均衡的交通流分配模型[J].公路交通

科技,2010,27(9),105-110.

[3]陆化普.交通规划理论与方法[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

[4]钱勇生,广晓平,顾守淮. 兰州市交通流量分配模型及分配方案研究[J].兰

州铁道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2,21(1),80-82.

[5]武文斌. 路网交通流量分配模型[J].山西交通科技,2002,(6),15-17.

八、附录

8.1 M函数文件

function f=myfun2(x)

%矩阵中分别为有效行驶路径时间相等的约束条件和节点流入量等于流出量的约束条件

f=[200^2/(-0.6*x(3)+120*200)+100^2/(-0.6*x(7)+120*100)-100^2/(-0.6*x( 6)+120*100)-200^2/(-0.6*x(9)+120*200);

200^2/(-0.6*x(9)+120*200)+100^2/(-0.6*x(12)+120*100)-100^2/(-0.6*x(11 )+120*100)-200^2/(-0.6*x(15)+120*200);

200^2/(-0.6*x(2)+120*200)+100^2/(-0.6*x(6)+120*100)+100^2/(-0.6*x(11) +120*100)-100^2/(-0.6*x(5)+120*100)-100^2/(-0.6*x(10)+120*100)-200^2/ (-0.6*x(14)+120*200);

200^2/(-0.6*x(1)+120*200)+100^2/(-0.6*x(5)+120*100)+100^2/(-0.6*x(10) +120*100)-200^2/(-0.6*x(4)+120*200)-200^2/(-0.6*x(13)+120*200);

x(1)+x(4)-10000;

x(1)-x(2)-x(5);

x(2)-x(3)-x(6);

x(3)-x(7);

x(5)-x(8)-x(10);

x(6)+x(8)-x(9)-x(11);

x(7)+x(9)-x(12);

x(4)-x(13);

x(10)+x(13)-x(14);

x(11)+x(14)-x(15);

x(12)+x(15)-10000];

8.2 MATLAB计算结果

企业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制度

编号:SY-AQ-03842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企业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制度 Internal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system of enterprises

企业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制度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为加强企业内部道路交通管理,保障交通运输安全,防止单位内部交通事故发生,制定本制度。 (二)办公室(或车辆交通管理部门)负责内部道路交通安全的日常管理工作。 (三)定期召开会议研究内部道路交通安全状况,检查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制度贯彻落实情况。 (四)企业内部道路应按规定设立道路交通标志、限速装置等,设立位置要明显,不准遮挡。 (五)道路保持平坦畅通,冬天及时清除路面冰雪。 (六)道路破土动工或因需要临时占用道路必须得到有关部门批准,施工现场应设立安全通道、加装警示标志,夜间要有信号灯和照明,在车辆行人来往频繁的道路施工应临时设专人指挥疏导交通。(七)企业内部使用的机动车辆,包括汽车、叉车、铲车、电瓶车、

吊车和各类专用车辆,经有关部门检验合格,发给企业内部车辆号牌,车辆号牌应按规定位置安装。 (八)内部车辆驾驶人员必须按规定参加安全教育学习,搞好车辆维修、保养工作、保持车况良好,不驾驶“带病“车辆,严禁酒后驾驶。 (九)企业内部发生道路交通事故,要及时上报有关部门。 这里填写您的公司名字 Fill In Your Business Name Here

(完整word版)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整理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复习资料(上册) 1、交通的定义: 一般:人与动物的流动,采用一定的方式,在一定的设施条件下,完成一定的运输任务。 广义:人、物、信息的流动,以一定目标方式通过一定空间。 2、按照道路在道路网中的地位,公路可分为干线和支线,其中干线公路可分为几类:(1)国道(2)省道(3)县道(4)乡道。根据公路的使用任务、功能和适应交通量分为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二级公路、三级公路、四级公路五个等级。 3、按照道路在交通功能、对沿线建筑物服务功能的地位,可分为(1)快速路(2)主干路(3)次干路(4)支路。 4、行人静态空间:主要是指行人身体在静止状态下所占用的空间范围。 满足行人通行的道路最小净空高度为2.5m。 5、汽车的最小转弯半径(R min):是指汽车前外轮中心的转弯半径。 车辆的转弯半径可作为停车场、回车场、公交车站通道设计的依据。 6、交通量(Q):在某一时间内实际通过的车辆(或行人数)。 7、通行能力: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或行人的能力。 交通量一般总是小于通行能力的。 8、道路横断面:沿道路宽度方向,垂直于道路中心线所作的竖向剖面称为道路 横断面。 9、城市道路横断面由车行道、人行道、绿带、道路附属设施等用地组成。 10、路幅宽度:城市道路横断面的总宽度。(规划道路的路幅边线常用红线绘 制,是道路交通用地、道路绿化用地与其他城市用地的分界 线)。 11、路侧带:在道路车行道两边到道路红线之间的用地为路测带。 12、路肩:在城市郊区的道路上采用边沟排水时,在车行道路面外侧至路基边 缘所保留的带状用地称路肩。路肩分为硬路肩(包括路缘带)和保 护性路肩。 设计行车速度大于或等于4km/h时,应设硬路肩。其铺装应具有承受车辆荷载的能力。硬路肩中路缘带的路面结构与机动车车行道相同,其余部分可适当减

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 姓名:李泽宇学号:100740318 专业:交通3班 摘要:本文卫星通信系统的组成及功能以及其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就卫星通信技术中的卫星定位系统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作简要分析,并简单介绍了现代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案例,提出了个人对智能交通系统未来发展的建议和祝愿,希望智能交通为人民带来便捷的出行。 关键字:卫星通信系统;智能交通;应用 前言:卫星通信是一种利用人造地球卫星作为中继站来转发无线电波而进行的两个或多个地球站之间的通信。卫星通信技术服务于人类的各个角落,为人类的生活,交流带来了方便。现代卫星通信技术在智能交通中的应用涉及到了多个方面,如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PS 及其在智能交通系统ITS 中的应用;基于卫星定位和无线通信技术的道路电子收费系统;卫星通信技术将在交通运输领域深入应用等。 正文:1 卫星通信系统 1.1 卫星系统的组成卫星通信系统是由通信卫星和经该卫星连通的地球站两部分组成。静止通信卫星是目前全球卫星通信系统中最常用的星体,是将通信卫星发射到赤道上空35860 公里的高度上,使卫星运转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并使卫星的运转周期正好等于地球的自转周期(24 小时),从而使卫星始终保持同步运行状态。故静止卫星也称为同步卫星。静止卫星天线波束最大覆盖面可以达到大于地球表面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因此,在静止轨道上,只要等间隔地放置三颗通信卫星,其天线波束就能基本上覆盖整个地球(除两极地区外),实现全球范围的通信。目前使用的国际通信卫星系统,就是按照上述原理建立起来的,三颗卫星分别位于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上空。 1.2 卫星系统的功能 1.2.1 卫星系统功能方框图示于下图: 1.2.2 位置与姿态控制系统从理论上讲,静止卫星的位置相对于地球说是静止不动的,但是实际上它并不是经常能够保持这种相对静止的状态。这是因为地球并不是一个

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编号:SY-AQ-03895 (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 WORD文档/ A4打印/ 可编辑 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Internal road traffic management measures

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导语:进行安全管理的目的是预防、消灭事故,防止或消除事故伤害,保护劳动者的安全与健康。在安全管 理的四项主要内容中,虽然都是为了达到安全管理的目的,但是对生产因素状态的控制,与安全管理目的关 系更直接,显得更为突出。 一、总则 (一)为了加强内部道路交通管理,维护正常的内部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凡属公司内部的车辆驾驶人,摩托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内部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适用本办法。(三)集团公司保卫部是集团公司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公司内部道路交通实施对口管理,麒麟焦化生产管理部、生产设备科在集团公司保卫部的领导下对违反内部道路交通管理的行为进行查处、上报。 (四)凡在公司内上岗的职工(承包方小工)其购买的机动车辆、摩托车必须到公司保卫部进行登记备案,并到公安交警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证照齐全,方能在公司内行驶。

(五)公司各单位、部门要利用墙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对职工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提高职工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六)公司各单位、部门有积极配合对内部道路交通秩序进行整治的义务。 二、行驶路线 (一)公司内部道路是指公司各厂生产区域内部的道路。(二)公司内部道路限速为15公里/小时。 (三)各厂应对内部交通行驶路线作出规定,并完善标识。(四)各种倒短车、工程车按倒短路线及正常工作路线行驶,严禁超出倒短路线及正常工作路线行驶。 (五)正常上下班且无交通工具的职工可取捷径从其它生产区的正规道路上通行,严禁从其它生产岗位取捷径通行。 (六)外单位到公司联系业务的各种机动车和行人由生产安全科告知按第九条、第十一条执行。 (七)严禁任何机动车辆无故进入生产区和办公区。 三、车辆管理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及答案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习题集 结构 1. 章节序参照<<城市道路与交通>> 2. 题型分填空题.选择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计算题.论述题.综合题(含作图题.设计等) 3. 参考书目 绪论 一.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的功能有哪些? 由哪些部分组成? 2. 为什么说城市道路系统规划是城市建设的百年大计? 3. 城市道路分类的目的和依据是什么? 试举例说明其必要性。 4. 为何要进行城市道路红线规划? 5. 城市道路应如何分类?试举各类道路的功能.特点与技术指标说明之? 6. 城市交通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7. 公路与城市道路在设计标准和技术要求上有什么不同? 二名词解释 1. 绿波交通 第一、二章 一. 填空题 1. 设计车速指。 2. 车流密度指。 3. 交通量是指。 4. 道路通行能力指。 5. 小型汽车的外廓尺寸:总长米,总宽米,总高米.。 6. 一条机动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7. 一条自行车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辆/小时。 8. 一米人行道可能通行能力一般为人/小时。 9. 在平面交叉的道路网上,一条机动车道的实际通行能力常为辆/小时。 10. 常见公共汽车的车身宽度为米,道路交叉口上空,无轨电车架空线净空不得低于米。 11. 自行车行驶时,左右摆动的宽度各为米,一条自行车道净高为米。 12. 交通量观测资料可应用在, , 三方面,其中高峰小时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而年平均昼夜交通量是设计的依据。

1. 一条车道的通行能力是指在单位时间内,车辆的行驶长度被:(1)平均车身长度(2)车头间距长度(3)停车视距除得的数值。 2. 车辆在高速行驶时, 驾驶员的视野:(1)越来越宽阔(2)越来越近(3)越来越狭窄。注意力的集中点也(1)越来越近(2)越来越远(3)越来越高。 3. 道路上车速越高,车流密度(1)越大(2)越小(3)先小后大。 三. 名词解释 1. 交通量 2. 一条机动车道理论通行能力 3. 服务水平 4. 服务流量 5. 动力因素 6. 停车视距 三. 简答题 1. 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如何? 2. 城市交通运输的工具有哪些?它们的特点如何? 3. 交通工具的尺寸与道路设计的哪些方面有关? 4. (结合图示)说明车流密度.车流量.速度三者的关系如何?何者起主要影响作用? 5. 外白渡桥宽为三条机动车道,以往两边各一条车道上下行,中间一条车道为自由使用,实际效果不好,后改为上坡两车道,下坡一车道(在桥中央换位),效果较好。试从车辆动力特征的观点来解释这样做的原因. 6. 何谓通行能力?它与交通量的关系如何? 7. 为何道路的实际通行能力要比理论通行能力小?它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8. 在城市道路设计中,为何希望采用C级服务水平?而在公路设计中,希望采用B级服务水平? 9. 交通量观测资料有何用途? 10. 设计小时交通量的确定方法有几种? 11. 何谓高峰小时交通量? 何谓通行能力? 两者有何区别? 在设计道路时,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12. 停车视距与车头间距的关系如何? 13. 对道路的路段,十字交叉口和环形交叉口的交通量观测方法,有何不同? 14. 一条常见的城市主要交通干道,在平日高峰和紧急状态时,每小时可以疏散多少人?(包括步行,乘车或骑车) 15. 试画出车速,纵向附着系数与通行能力的关系图。 16. 试画出汽车动力因素与车速的动力特性图。 第三、四章 一. 填空题

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6712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正式 版)

道路交通安全常识(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1.指挥灯信号: (1)绿灯亮时,准许车辆、行人通过,但拐变 的车辆要避让直行的车辆和被放行的行人通过; (2)黄灯亮时,禁止车辆、行人通行,但已超 通停车线的车辆和已进入人行横道的行人可以继续 通行,但要服从警察的手势,确保安全; (3)红灯亮时,不准车辆、行人通行 (4)绿灯亮时,准许车辆按箭头所示方向通 行; (5)黄灯闪烁时,车辆、行人须在确保安全的 原则下通行。

2.人行横道信号灯: (1)绿灯亮时,准许行人通过人行横道; (2)绿灯闪烁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但已进入人行横道的,可以继续通行; (3)红灯亮时,不准行人进入人行横道。 3.行人必须遵守下列规定: (1)穿越马路,须在人行横道内行走,遵守信号的规定。没有人行横道的,须直行通过。不准在车辆临近时突然横穿; (2)有人行过街天桥或地道的,须走天桥或地道; (3)通过没有交通信号控制的人行横道,须注意车辆,不准追渐、猛跑; (4)不准跨越、倚坐路边护栏; (5)不准在道路上扒车、追车、强行拦车或抛

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管理制度参考范本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办法 撰写人: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

一、总则 (一)为了加强内部道路交通管理,维护正常的内部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凡属公司内部的车辆驾驶人,摩托车驾驶人、行人、乘车 人以及与内部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适用本办法。 (三)集团公司保卫部是集团公司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公司内部道路交通实施对口管理,麒麟焦化生产管理部、生产设备 科在集团公司保卫部的领导下对违反内部道路交通管理的行为进行查处、上报。 (四)凡在公司内上岗的职工(承包方小工)其购买的机动车辆、摩托车必须到公司保卫部进行登记备案,并到公安交警部门办理相关 手续、证照齐全,方能在公司内行驶。 (五)公司各单位、部门要利用墙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对职工 进行道路交通安全的教育,提高职工的道路交通安全意识。 (六)公司各单位、部门有积极配合对内部道路交通秩序进行整 治的义务。 二、行驶路线 (一)公司内部道路是指公司各厂生产区域内部的道路。 (二)公司内部道路限速为15公里/小时。 (三)各厂应对内部交通行驶路线作出规定,并完善标识。

(四)各种倒短车、工程车按倒短路线及正常工作路线行驶,严 禁超出倒短路线及正常工作路线行驶。 (五)正常上下班且无交通工具的职工可取捷径从其它生产区的 正规道路上通行,严禁从其它生产岗位取捷径通行。 (六)外单位到公司联系业务的各种机动车和行人由生产安全科 告知按第九条、第十一条执行。 (七)严禁任何机动车辆无故进入生产区和办公区。 三、车辆管理 (一)各厂应在生产区内设置统一的停车场地,对进入各自生产 区域的各种机动车辆统一停放管理,严禁乱停乱放。 (二)外来联系业务的车辆必须主动到门卫登记,并按公司指定 的地点停放。 (三)公司内部生产专用机动车辆不得驶离生产区域,因工作需 要驶离生产区域的必须持生产安全科出据的书面证明方可出门。 四、罚则 (一)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可报告集团公司保卫部暂扣交通工具,并给予100~20xx元的罚款: 1、在生产岗位交通标志明令禁止停车的地方随意停放车辆的; 2、驾驶两轮摩托车负载三人以上的; 3、超速行驶的; 4、酒后驾驶机动车辆的; 5、驾驶摩托车、驾驶员和乘车人未戴安全头盔的; 6、将机动车辆交给无证的人驾驶的; 7、驾驶机动车辆上下班不按本办法规定路线行驶的;

交通分配方法作业

交通分配方法作业

题目:设图示交通网络的OD 交通需求量为t=200辆,各径路的交通阻抗函数分别为: 1110.05h c +=,22025.010h c +=,33015.015h c += 试用全有全无分配法、增量分配法(二等分)和均衡分配法(迭代步长分别取0.618和 0.0291)求出分配结果,并进行比较。 设目标函数表示车辆受到的总阻抗,即令交通阻抗函数对h 求积分,函数如下: 2332222110075.0150125.01005.05h h h h h h Z +++++= 1.全有全无分配法 1.1方法介绍 全有全无分配法是将OD 交通需求沿最短经路一次分配到路网上去的方法,也被称为交通需求分配。顾名思义,全有(all )指将OD 交通需求一次性地全部分配到最短径路上。全无(nothing )指对最短径路以外的径路不分配交通需求量。 全有全无分配法应用于没有通行能力限制的网络交通交通量分配等场合。在美国芝加哥城交通解析中,首次获得应用。另外,后述增量分配法和均衡分配法中频繁使用。 1.2 解:由路段费用函数可知,在路段交通量为零时,径路1最短。利用该方法的以下结 果: 15,10,2520010.05,0,200321321===?+====c c c h h h 因为,25,13 2=

公司内部道路交通管理规定(暂行)

公司内部道路交通管理规定(暂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确保公司内部道路交通安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工业企业厂内运输安全规程》等法规,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内的所有机动车辆行驶,都应当遵守本规定。 第二章公司内部道路交通的管理 第三条公司内主要通道上依据有关规定设立明显的交通标志,如限速标志、限载标志、限高标志及禁止通行标志。 第四条车辆按《车辆停放管理办法》在指定地点停放。 第五条除上级领导莅临公司检查工作、抢险救灾外,公司及个人车辆进入家属区、厂区,必须在安全监察部办理通行证,公司内通行证上标明:限速行驶、谨慎驾驶。违者罚款200元。 第六条公司内车辆一律限速行驶(抢险救灾除外),超速罚款200元。 第七条公司内行驶限速为汽车15公里/时、铲车5公里/时,在生产设备区域进出时,时速不得超过5公里/时。 第八条车辆行驶要安全礼让,转弯处谨慎驾驶,车辆停放以不影响公司内各主要通道交通为原则,在指定区域停放。 第九条公司内行驶的机动车驾驶员取得操作证方可单独驾驶,凡无证驾驶(含证照与车型不符)、私自开车者,罚款200

元,造成事故除追究责任外,应承担相应的经济赔偿。 第十条翻斗车、铲车不准载人行驶,电瓶车驾乘人员不得超员。上述车辆未经允许不准驶出厂外违者罚款200元第十一条安全监察部的安监人员、后勤管理部的门卫及当班巡逻人员,负责查处车辆超速、车辆乱停乱放等违章行为。 第十二条机动车辆在公司内发生事故,应立即报告本部门领导和安全监察部及后勤部,及时抢救伤员、保护现场,不得隐瞒情节或伪造现场。 第十三条路灯所属的责任部门要加强对路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及时消缺。 第十四条后勤管理部负责对道路的日常检查和维护。 第十五条公司内道路施工,后勤部负责落实设置路障,夜间悬挂警示灯,在路口设置"前方道路施工,请绕道行驶"标指牌。 第十六条后勤管理部负责路面的清扫,运垃圾、运煤、运灰车辆要做好防撒落的措施。安全监察部有权根据污染情况向公司考核办提出200-1000元的考核建议。 第十七条公司内部相关责任人的考核,在当月奖金中扣除;外包工程队的交通违章由后勤管理部在安全保证金中扣除;外来车辆的违章考核由安全监察部报总经理办工室考核。 第三章附则 第十八条本规定由贵州大方发电有限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解释。

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期末重点

一、城市道路与交通基本知识 1、城市综合交通的含义 “大交通”是指城市综合交通系统,它涵盖了道路交通、轨道交通、水上交通、空中交通和管道交通五大方式。 “小交通”只是指道路交通系统,道路交通系统是城市交通的最基本组成部分;道路交通系统依附于道路网络,是反映城市格局、面貌和活力的窗口。 2、城市交通系统的要素 (1)人和物的流动(交通需求) 人流、物流,包括无形的流动,是城市活动的体现。 (2)交通设施(交通) 运载工具(包含汽车、火车、船舶等),运路(道路或轨道等),站场(terminal、车站、停车场等)。 (3)经营管理系统(联系需求与供给) 组织交通供给服务、经营管理交通设施和运营系统的系统。 (4)交通空间 是发生交通服务行为的空间,包含交通设施周围的空间、道路空间、交通站场空间。 3、城市交通的基本因素——用地、人、车、路 (1)城市用地:是产生交通、吸引交通的“源”和“泽” 确定不同性质的城市用地产生和吸引交通的数量的指标称为交通生成指标,不同性质的用地应该有相应的交通生成指标。交通生成指标的用地相关因素有:城市用地性质、面积,居住人口密度,就业人口密度(就业岗位密度)等。 (2)人:出行目的:包括上下班出行(含上学放行)、生活出行(购物、游憩、社交)、公务出行三大类。 出行方式:出行方式的选择:时间、线路、价格、目的等——成本 平均出行距离:居民平均每次出行的距离。也可用平均出行时间和最大出行时间来表示。 与城市规模、城市形态、用地布局、人口分布、出行方式有关。 日平均出行次数:与生活方式、生活水平有关。 (3)车:机动车和自行车是构成城市道路交通的主要内容。无论是对机动车或自行车都需研究以下因素:车辆(可折算成标准车)的保有量、出行率、空驶率、平均出行距离(平均运距);车流速度、密度、流量。 机动车可以归纳为几种“设计车辆”,以便根据设计车辆的外廓尺寸、载重量、运行特性等特征作为道路设计的依据。 a 小型汽车:包括小汽车、三轮摩托车、轻型越野车和2.5吨以下的客货运汽车。 b 普通汽车:包括单节式公共汽车、无轨电车与载重汽车。

1交通工程的设计说明书(施工图的设计)

交通工程设计说明书 1 工程概述 空港大道南起黄石东路,连接现状云城西路,北至106国道,全长约6公里。 本项目为空港大道(黄石东路-109国道)工程北段,工程南起于规划七路地铁检修段下沉道路,北止于106国道。主线长337.074m,城市主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6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3.5m,双向8车道;左辅道长384.171m,右辅道长397.542m,城市次干道标准,设计速度为40km/h,,道路标准红线宽度为45.6m,双向4车道。 项目地理位置图 2 本次设计采用的规范和标准 1、《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 2、《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1部分:总则》GB 5768.1-2009。 3、《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2部分:道路交通标志》GB 5768.2-2009。 4、《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 5768.3-2009。 5、《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6、《道路预成形标线带》GB/T 24717-2009。 7、《变形铝及铝合金化学成分》GB/T3190-2008。 8、《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1部分:一般要求》GB/T 3880.1-2006。 9、《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2部分:力学性能》GB/T 3880.2-2006。 10、《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板、带材第3部分:尺寸偏差》GB/T 3880.3-2006。 11、《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12、《公路交通标志反光膜》GB/T18833-2012。 13、《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03。 14、《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5、《人行横道信号灯设置规范》GA/T851-2009。 16、《广州市道路交通管理设施设计技术指引》 17、《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18、《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2004。 19、《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20、《城市道路交通规划设计规范》GB 50220-95。 21、《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 50647-2011。 22、《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 152-2010。 23、《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24、《公路养护安全作业规程》JTG H30-2015。 3 交通标线 3.1 设计原则 1、各标线的设置应符合《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第3部分:道路交通标线》(GB5768.3-2009)的要求。 2、标线用于管制和引导交通,应具有鲜明的确认效果。标线设置在路面上,应具有附着力强、经久耐磨、使用寿命长、耐候牲好、抗污染、抗变色等性能。同时,标线还应具有施工时干燥迅速、施工方便、安全性能好等性能。在夜间,标线应具有良好反光效果,对行驶车辆的诱导有重要作用。 3、除减速标线外,一般热熔型涂料的冷膜厚度为1.8±0.2mm。

道路交通现状分析

邯郸市主城区道路网结构呈方格网加环形的道路网络布局。各级道路总长度达到302.91km,道路面积为10.59k㎡,道路面积率9.62%,其中快速路4条,主干道24条,次干道24条,支路117条。主城区现状主干道中:中华大街、光明大街、滏西大街、滏东大街、人民路、丛台路的断面形式为三块板,浴新大街、学院北路、渚河路、农林路、陵园路、联纺路部分路段道路断面形式为三块板,其余主干道多为一块板。主干道路面宽为15-30m,主干道间距为800-1200m。次干道断面形式为一块板,路面宽度为8-15m,主次干道间距为400-600m。支路路面宽度为8m及以下,断面形式为一块板。道路交叉口以平面十字交叉形式为主,T形交叉为辅。主干道相交叉的路口有47个,其中34个为交通信号灯控制路口,10个为立交桥,经过渠化改善的路口有14个。目前,行人过街还是以人行道为主,主城区只有一处过街天桥和地下道路设施位于火车站东侧浴新大街上,其余无行人过街天桥和地下通道设施。 依据资料数据显示,2008年邯郸市机动车保有量为106.3万辆,是2000年46.97万辆的2.26倍,并且逐年呈增长趋势,年均增长 率高达10.75%,2012年邯郸市机动车保有量已达132.5万辆。在2008年机动车比例构成中,摩托车以56.74%居于榜首,可见摩托 车出行是主城区居民出行的重要方式。2008年公交车数量为1213两,是2000年367辆的3.3倍,公交车保持逐年增长趋势,年平均递增16.9%。目前,主城区范围内停车场共计312处,停车位 8658个,其中核心城区内停车场数量为275处,停车位7593个, 占总停车位数的87.7%。 在实际调研过程中发现,机动车出行高峰可分为三个时段:早 上7点至9点;中午11点45至12点30分;下午5点30分至7 点30分,车速保持在30-40km/h。早高峰小时流量最大为中华北大街与人民路口南由南向北方向达到2899辆/小时,晚高峰小时流量 最大中华南大街与陵园路口南由北向南方向达到2992辆/小时,自

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办法(最新版)

When the lives of employees or national property are endangered, production activities are stopped to rectify and eliminate dangerous factors. (安全管理)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 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办法(最新版)

内部道路交通管理办法(最新版)导语:生产有了安全保障,才能持续、稳定发展。生产活动中事故层出不穷,生产势必陷于混乱、甚至瘫痪状态。当生产与安全发生矛盾、危及职工生命或国家财产时,生产活动停下来整治、消除危险因素以后,生产形势会变得更好。"安全第一" 的提法,决非把安全摆到生产之上;忽视安全自然是一种错误。 一、总则 (一)为了加强内部道路交通管理,维护正常的内部道路交通秩序,预防和减少交通事故,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规定,结合公司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二)凡属公司内部的车辆驾驶人,摩托车驾驶人、行人、乘车人以及与内部道路交通活动有关的单位和个人,都适用本办法。 (三)集团公司保卫部是集团公司道路交通安全管理的职能部门,对公司内部道路交通实施对口管理,麒麟焦化生产管理部、生产设备科在集团公司保卫部的领导下对违反内部道路交通管理的行为进行查处、上报。 (四)凡在公司内上岗的职工(承包方小工)其购买的机动车辆、摩托车必须到公司保卫部进行登记备案,并到公安交警部门办理相关手续、证照齐全,方能在公司内行驶。 (五)公司各单位、部门要利用墙报、会议等多种形式,对职工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交通安全设施设计说明 一、设计依据 1、测量提供的地形图 2、沿线规划路网 3、现场踏勘资料 4、主体工程施工图设计图纸 二、设计采用规范 (1)《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CJJ37-2012); (2)《城市道路路线设计规范》(CJJ 193-2012); (3)《城市道路交叉口设计规程》(CJJ152-2010); (4)《城市道路交叉口规划规范》(GB50647-2011); (5)《城市道路交通设施设计规范》(GB 50688-2011); (6)《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 (7)《城市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设置规范》(GB51038-2015); (8)《道路交通标志板及支撑件》(GB/T 23827-2009); (9)《道路交通反光膜》(GB/T18833-2012); (10)《路面标线涂料》(JT/T280-2004); (11)《路面标线用玻璃珠》(GB/T 24722-2009); (12)《连续热镀锌钢板及钢带》(GB/T2518-2008); (13)《一般工业用铝及铝合金热挤压型材》(GB/T6892—2006); (14)《道路交通标线质量要求和检测方法》(GB/T16311—2009); (15)《道路交通信号灯设置与安装规范》(GB 14886-2006); (16)《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机》(GB25280-2010); (17)《道路交通信号灯》(GB 14887-2011); (18)《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术语》(GA/T 509- 2004); (19)《城市道路交通信号控制方式适用规范》(GA/T 527-2005); (20)《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 50057-2010); (21)《电力工程电缆设计规范》(GB50217-2007); (2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 50054-2011)。三、工程简况 工程全长564.62m,道路等级为城市次干路,设计速度为30km/h,路面为沥青混凝土路面。 横断面形式为:25m=5m人行道+0.25m路缘带+2×3.5m车行道+0.5m中间双黄线+2×3.5m车行道+0.25m路缘带+5m人行道。 本工程交通安全和经管设施等级为C级。 四、设计原则 1. 根据行车速度、道路线形、交通流量、流向和交通组成、道路沿线的状况等,适当确定交通标志和标线等交通设施的设置位置;以道路工程设计为依据,统盘考虑,整体布局,做到连贯性、一致性,满足近期道路交通经管的需求,确保行驶的安全、快捷、畅通。标志的布设应以不熟悉周围路网体系的司机为对象,通过标志的引导,能顺利、快捷地抵达目的地,不允许发生错向行驶。 2. 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是交通经管设施,路上的标志具有法律效力,应按交通经管法规及有关规范,正确、合理地设置。道路交通设施设置不得侵占建筑限界,保证侧向余宽;不应侵占人行道有效宽度和净空高度。 3.当需要在同一地方设置两种以上标志时,可以安装在一根标志立柱上,但同一方向的标志最多不应超过四种。标志牌在一根立柱上并设时,应按禁令、指示、警告的顺序,先上后下,先左后右地排列。交通标志设置的净空高度:单柱式一般宜为1.5~2.5m,悬臂式一般应大于该道路规定的净空高度。 4.道路标线中车行道分界线的尺寸、导向箭头的尺寸和路面文字标记的高度应根据路段的设计速度确定。 五、交通标志设计 交通标志是用图形符号、颜色和文字向交通参与者传递特定信息,用于经管交通的设施。道路交通标志的形状、图案、尺寸、设置、构造、反光和照明以及制作,必须按《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GB5768-2009)规定执行。以不熟悉本工程路网体系的司机为使用对象,使其通过交通标志的引导,顺利、快捷、安全地抵达目的地,避免发生错误行驶。 1. 警告标志 警告标志颜色为黄底、黑边、黑图案;形状为等边三角形,顶角朝上;黄底反光,黑图案和边框不反光。 2. 禁令标志

道路交通 复习资料

道路交通 第一章绪论 1、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道路交通体系的关系如何? 城市道路是随着城市形成而形成的,交通系统是城市四大子系统之一,城市道路网是城市结构的骨架,城市道路是城市建设的基础,道路交通体系中的道路选线、道路断面组合、道路交叉口选型等都是城市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的重要内容。 一.对城市形成与发展的影响 1. 交通是城市形成、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构成城市的主要物质因素。 二.对城市规模影响 2. 对工业用地的性质和规模有很大影响 3. 城市贸易、旅游活动必须由交通条件保证 4. 交通枢纽作为城市主要交通组成部分,直接影响到所在城市的人口与用地规划 三.对城市布局影响 5. 运输设备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其他组成部分 6. 车站,码头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影响到城市干道走向 7. 对外交通用地布置关系到城市的发展方向与布局 8. 城市干道系统是城市的景观,更影响到城市的主要景观。 2、国内外城市道路交通的发展趋势? 交通一体化、交通区域差别化、交通集约化 第二章 1、何谓交通体系、交通流、交通量? 交通体系:道路、在道路上通行的车辆和行人以及道路交通所处环境的统称。 交通流:某一时段内,连续通过道路某一断面的车辆或行人所组成的车流活或人流的统称。 交通量:单位时间内通过道路某一断面(一般为往返两个方向,如特指时可为某一方向或某一车道)的车辆数或行人数。又称交通流量或流量。 2、交通量、车速及交通密度三者有何关系,从中能得到什么结论? ·基本公式:K=Q/V,交通密度=交通量/车速 ?当密度很小时,交通量也小,而车速很高(接近自由车速) ?随着密度逐渐增加,交通量亦逐渐增加,而车速逐渐降低 ?当密度继续增大,交通开始拥挤,交通量和车速都降低 ?最大流量、临界车速、和最佳密度是划分交通是否拥挤的特征值。 3、交通量有哪些变化规律? 交通量随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而发生的这种变化被称为交通量的分布特征 ①随时间变化规律:一天内小时交通量的变化:又称时变,常用时变图表示;一周内日交通量变化称为日变,显示日变的曲线图称为交通量日变图;一年内月交通量的变化,可用月交通量变化系数表示;逐年交通量变化 ②空间变化规律:指同一时间交通量在不同路段、不同车道、不同方向上的变化,可用路段分配、车道分配和方向分配表示 4、什么叫道路的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 通行能力:是道路在一定条件下单位时间内所能通过的车辆的极限数,是道路所具有的能力。是道路规划、设计及交通管理等方面的重要参数。它是度量道路在单位时间内可能通过车辆及行人的能力,与交通量的含义不尽相同。 服务水平:是描述交通流的运行条件及其对汽车驾驶者和乘客感觉的一种质量测定标准,是道路使用者从道路状况、交通条件、道路环境等方面可能得到的服务程度或服务质量,如可以提供的行车速度、舒适、安全及经济等方面所能得到的实际效果与服务程度 5、通行能力与交通量有何区别?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

物联网在智能交通方面的应用 1、概述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城市人口增多,汽车数量持续增加,交通拥挤和堵塞现象日趋严重,由此引发的环境噪声、大气污染、能源消耗等已经成为现在全球各工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面临的严峻问题。智能交通系统作为近十年大规模兴起的改善交通堵塞减缓交通拥挤的有效技术措施,越来越收到国内外政府决策部门和专家学者的重视,在许多国家和地区也开始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近两年物联网技术在国内的迅捷发展,智能交通领域被赋予了更多的科技内涵,在技术手段和管理理念上也引起了革命性变革。 目前,社会各界对物联网“理解”不一,专家对物联网解读各有侧重。一般认为:物联网指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网络、全球定位系统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连接起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讯,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1999年由麻省理工学院Auto-ID 研究中心提出物联网概念,它实质上等于RFID技术和互联网的结合应用。2005年,ITU在《The Internet of Things》报告中对物联网概念进行扩展,提出任何时刻,任何地点,任何物体之间的互联,无所不再的网络和无所不在计算的发展愿景,除RFID技术外,传感器网络、纳米技术、智能终端等技术将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相对于以前环形线圈和视频为主要手段的车流量检测及依次进行的被动式 交通控制,物联网时代的智能交通,全面涵盖了信息采集、动态诱导、智能管控等环节。通过对机动车信息的实时感知和反馈,在GPS、RFID、GIS(地理信息系统)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和有机整合的平台下,实现了车辆从物理空间到信息空间的唯一性双向交互映射,通过对信息空间的虚拟化车辆的智能管控实现对真实物理空间的车辆和路网的“可视化”管控。 作为物联网感知层的传感器技术的发展,实现了车辆信息和路网状态的实时采集,从而使得路网状态仿真与推断成为可能,更使得交通事件从“事后处置”转化为“事前预判”这一主动警务模式,是智能交通领域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 目前的智能交通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先进的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先进的交通管理系统,先进的交通公共交通系统、先进的车辆监控系统、先进的运载工具操作辅助系统、先进的交通基础设施技术状况感知系统、货运管理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和紧急救援系统。 根据ITS的定义,ITS是将传感器技术、RFID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数据处理技术、网络技术、自动控制技术、视频检测识别技术、GPS、信息发布技术等运用于整个交通运输管理体系中。从而建立起实时的、准确的、高效的交通运输综合管理和控制系统。显然,智能交通行业中无处不在利用物联网技术、网络和

道路设计说明书

说明书一、概述 1.1 项目概况 该公路路路线平、纵标准按农村公路,路基宽度4.5米(路基横断面布置为:左侧0.5米土路肩+3.5米(路面铺筑宽度)+右侧0.5米土路肩)。本次测量主线起点里程K0+000,位于昌都市丁青县色扎乡贡桑村境内,终点里程为K11+163.166,支线终点里程K1+005.268,共计12.168公里。 1.2 设计依据 1.我公司与丁青县交通运输局签订的设计合同; 2.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行农村公路建设“七公开”制度的意见及交通运输部关于推进“四好农村路”建设的意见——交公路发【2015】73号; 3.《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部分);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以及现行有关法律、法规等; 5. 有关规划、地方人民政府的要求和意见。 6. 交通部《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1.3 设计采用的技术规范 1)道路部分 (1)《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规范》(JTG D40-2011); (2)《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4) (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G 17 D13-02-2013); (4)《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5)《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6)《道路交通标志与标线》(GB5786-2009); (7)《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J50162-92)。 2)桥梁工程 (1)《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D62-2004); (2)《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D60-2015); (3)《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5)《公路桥梁抗震设计细则》(JTG B02-01-2008)。 1.4设计采用的主要技术标准 (1)《关于印发农村公路建设指导意见的通知》(交公路发〔2004〕372号); (2)《农村公路建设管理办法》(交通部令2006年第3号); 1.5测设经过 西安中交公路岩土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承接勘察设计任务之后,立即成立了项目处,制定了施工图测设《勘察设计作业指导书》,同时按规范、合同要求进行各项测设工作。本项目为昌都市丁青县色扎乡贡桑村公路改建工程,全长12.168Km。于2016年4月下旬完成外业测量工作,同时对施工图设计外业勘察成果进行了现场外业验收,对路线走向无异议,基本同意路线布设方案。根据外业资料、外业验收意见,我公司对路线方案进行了进一步的研究、分析、现场核对,并进行了局部修改、调整优化,确定了最终的施工图设计路线方案。至2016年月五上旬完成施工图设计全部工作。 1.6本项目主要工程规模 表1-1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序号指标名称单位数量备注 1 公路等级级农村公路 2 设计速度公里/小时15 3 路线总长公里12.168 4 拆迁建筑物平方米 5 占用土地亩82.13 6 预算总额万元 7 平均每公里造价万元 8 路线增长系数% 9 平曲线最小半径米/个15/3 10 最大纵坡%/处10.489/1 11 路基宽度米 4.5

厂区内道路交通管理制度(最新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厂区内道路交通管理制度(最新 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厂区内道路交通管理制度(最新版) 第一条、为了规范进入厂区内各类机动车辆的安全行使,确保厂区内生产安全和员工生命安全,防止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进入厂区的各类机动车辆的安全管理。 第三条、凡进入厂区的任何车辆,必须经门卫登记办理入厂区手续方可进入。 第四条、非防爆车辆进入厂区必须戴阻火罩。 第五条、入厂车辆要服从门卫的检查与管理,并按指定地点停靠。 第六条、拉运液化天然气的罐车在充装区门卫室前方的阻止带前停下,根据调度单进行入厂安检,进入充装区的车辆认真按照充装顺序进行检查,检验不合格的车辆不得进入。 第八条、入厂机动车辆禁止进入生产装置区、罐区。如因工作

需要进入生产装置区和罐区的车辆必须经特别批准后方可进入。 第九条、小车及参观车辆不得进入厂区,经门卫登记后整齐停靠在办公楼前的停车位上。 第十条、在厂区内行使的机动车辆,限速5公里、按指示路线行驶。 第十一条、任何车辆不得堵塞消防通道。 第十二条、自行车、电动自行车、摩托车一律不得进入生产厂区,按指定位置停放。 第十三条、厂区内禁止鸣喇叭。 第十四条、厂区内的特种车辆必须取得特种车辆驾驶证方可驾驶,禁止无驾驶证的人员驾驶。 第十五条、厂内行驶的任何车辆除驾驶室外,任何地方不得载人。 第十六条、运输液氮的车辆严格按照充装LNG的车辆检查程序进行检查。 第十七条、进入厂区道路施工区域,应听从施工人员的指挥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