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0年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0年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0年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练习题

1.最早明确提出"物感"说的,是儒家经典之一的_____.

2.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中将人的创造心理分为_____,_____和_____等三个阶段.

3.感知的审美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与读者之间相互提问与回答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阅读效果,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两种.

5."内模仿说"的主要代表是德国生物学家,美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

6.弗洛姆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思想的综合研究,提出了_____与_____两个概念,作为连接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纽带.

7."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Katharsis)."这是_____在其_____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附:参考答案

1. 《礼记?乐记》

2. 原发过程继发过程第三过程

3. 新鲜感独特性整体性恒常性

4. 共鸣误读

5. 谷鲁斯

6. 社会无意识社会性格

7. 亚里士多德《诗学》名词解释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做出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这些名词在"课程讲解"和"概念解释"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而且内容广泛,覆盖面大.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论述.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二章:"迷狂"说;同化和顺应;内模仿说

第三章:审美情绪

第四章:童年经验;灵感;心理类型

第五章:语象

第六章:审美注意

第七章:心理场;共鸣

第八章:内模仿;高峰体验;内觉体验

第九章:民族文化心理

练习题

1.童年经验

2.审美注意

3.审美情绪

4.人本主义心理学

5.高峰体验

6.内觉体验

7.心理类型

8."迷狂"说

9.心理场

10.同化和顺应

11.灵感

12.共鸣

13.内模仿

14.内模仿说

附:参考答案

1.童年经验就是一个人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

志等.童年体验在作家创作心理的体验生成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2 审美注意是审美态度的具体化.是审美态度面对具体对象的时候,将注意力集中并停留于对象身上的状态.这种注意不同于其他心理注意,它不关注主体的实用的,功利的目的,也不太关注理论的概念的目标,而是把注意力集中于对象的审美形式的本身.

3. 审美情绪是在审美情境下,人对于物质需要,精神需要能否获得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心理体验,也是人在审美对象的刺激下产生的情绪反应.

4. 人本主义心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一个心理学派别,被认为是现代心理学中继行为主义和精神分析学之后的"第三种力量"或"第三种思潮".它重视人的价值与尊严,反对行为主义心理学把人看成物理的,化学的客体,也反对精神分析学只研究"病态的人",而主张心理学研究的重点应该是对人类社会进步做出积极贡献的"健康的人"或"自我实现的人".因此,人本主义心理学又被誉为"积极的心理学"或"建设的心理学".

5. 高峰体验是马斯洛人本主义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指人在进入自我实现和自我超越状态时可能感受到的一种极度快乐的体验.

6. 内觉体验是一种尚无法用明确无误的形象,语词,显形思维或动作表达出来的心理感受.它有认识而无定形,有过程而不具表现性,

有体验却不能准确加以分析.生动,质感却又是模糊不稳定的,往往是局部的.与定型的话语或艺术成品相比,是一种前感知的相对朦胧的体验.

7. 西方最早提出心理类型的人是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特,他把人的基本气质归结为四种类型,即胆汁型,多血质,粘液质和抑郁质,它为揭示人们的行为方式和风格差异提供了内在依据.荣格认为心理类型主要指人格的整合的,总的倾向和特征.

8. 古希腊的柏拉图认为,创作过程是一种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的状态.这种诗兴的迷狂使诗人高度兴奋,气象万千,感情激荡,灵感突现,从而"回忆"起神秘的"美的理式",写出垂为后世的诗歌.

9. 心理场是由格式塔心理学派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在文艺心理学中的心理场是指在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三者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种动态的审美情境或氛围.它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一定的时空环境三个部分,其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相互作用的两极,二者在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产生互动关系,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10.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人的认识的获得,是一个在主客体相互作用下图式结构(即认识结构)的形成与不断建构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同化与顺应两种心理机制.同化是指把外界的刺激吸收融合到主体

原有的图式结构中,使原有的图式结构获得巩固和新的丰富;顺应则是指主体改变或调整自身原来的图式结构以适应客体变化的过程.

11. 灵感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有自己完整的认识过程,有自己的思维形态和特点.从本质来看,灵感通常是指一种不期而至的创造性发现,是一种久久萦绕在艺术家心头的创造难题的突然解决.它可能是刹那间涌现在艺术家心头的新的创作思路,也可能是一个新的意象.

12. 共鸣原为物理学术语,指两个震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因共振而发生的现象.在文艺心理学中,共鸣指人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美感时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心理现象,亦指欣赏者由于自身思想情感与审美对象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相一致,从而被深深打动,体验到了一种情绪上所激动.作为审美活动中的一种高峰体验状态,共鸣是读者与本文之间的心理力彼此平衡,契合的结果13. 内模仿是指人在观照某一个物时,作为主体的人会与对象产生一种情感交流,由于外物运动的作用,人的知觉会按对象的性质内在地模仿对象的运动和情感特征,并享受这种内模仿的快感.

14. 德国美学家和心理学家谷鲁斯认为,内摹仿是一切审美欣赏活动的核心.所谓内摹仿,就是审美主体在内心世界摹仿外界事物精神上或者物质上的特点,欣赏者同情地分享着旁人的

生活和情绪,或者外物的姿态与运动,在心灵中产生一种自觉的和主动的幻觉,即把自我加以变形,投射在对象中去,从而得到一种由摹仿得来的心理愉悦.

简答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这类题型一般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简明扼要地回答.所提问题在"课程讲解"中大多有现成答案.回答这种试题,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掌握"审美距离说"的基本主张,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基本主张;正确认识"净化,宣泄与补偿的情感代谢"的涵义.

第三章:掌握情感在艺术活动的作用;掌握审美理想的特征.

第四章:掌握"象征-隐喻"结构的涵义.

第六章:掌握文学接受度的涵义.

第七章:掌握文艺活动中的心理场的涵义.

第八章:掌握移情说的基本观点.

练习题

1.情感在艺术活动有何作用

2.什么是文艺活动中的心理场

3.审美理想的特征是什么

4.谈一下对"净化:宣泄与补偿的情感代谢"的认识.

5.简述"审美距离说"的基本主张.

6.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基本主张.

7.简述移情说的基本观点.

附:参考答案

1.情感在艺术活动有何作用

解答:(1)萌动创作欲望——"情动而辞发"情感的萌动推动了想象,想象根据审美情感的愿望捕捉爱与恨的形象.接踵而至的影象激发了情感,甚至愈演愈烈,以至主体不能自已,主体要通过一种途径来渲泻,表现.

(2)影响作品形式--"温柔敦厚"客体(对象)的强大,压抑阻塞了主体心理能量的顺畅释放.艺术家只能采取"状若抽丝"的形式来表达情感和思想,这样就形成了"温柔敦厚"的怨而不怒的风格.

(3)决定作品的价值--"穷而后工"由于内心感于外物而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作家便只能发愤著书,从深处来思考问题,从深处来要求创作.这样"蚌病成珠"的创作心理,使得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令人玩味.

2.什么是文艺活动中的心理场

解答:(1)心理场是格式塔心理学家受物理学中"场"概念的启发而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勒温,考夫卡等人都对之进行过详细的论述.

(2)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中所形成的心理场,它是由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时空环境三者相互作用而构成的一种动态的审美情境或氛围.它包括审美主体,审美客体和一定的时空环境三个部分,其中审美主体与审美客体构成相互作用的两

极,二者在相互交流,对话的过程中产生互动关系,形成一种动态平衡.

(3)文艺创作和欣赏活动都必须在一定的心理场中进行,不同的心理场会产生完全不同的场效应.

3. 审美理想的特征是什么解答:(1)理性和感性的相统一.审美理想是具体的存在,它溶解抽象观念于具体形象之中,把内在目的性见诸于感性形态中.

(2)审美理想是真与善的统

一.艺术品中,美的理想应是一个饱含着进步的社会思想和人文关怀的弄潮儿,而不是作为一个落后的思想的哀鸣者.

(3)有限与无限的统一.过去的理想在现实条件下可以实现,从而成为现实.但现实又会因发展而呈现不足和缺陷,这需要产生新的理想以引导现实前进.现实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同时,理想也是有限的,又是无限的.

4.谈一下对"净化:宣泄与补偿的情感代谢"的认识. 解答:带有审美性质的艺术活动决非一种单纯的情感宣泄.

艺术欣赏是净化,而净化决不等于宣泄.

新陈代谢,最初它是生物学用语,指生命活动过程中的化学变化.后来,新陈代谢被移植到哲学,社会科学中,特指旧事物灭亡而新事物诞生.

新陈代谢的过程基本上是消解旧事物建构新事物的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代谢本质上是一种建构.所谓净化本质上也就是一种情

感建构.在艺术净化中,情感宣泄并非是情感从主体身上完全脱离出来消失掉了,而是通过化合反应转化为另一种情感,或者说是建构起另一种情感.

5. 简述"审美距离说"的基本主张.

解答:(1)"审美距离"说的主要代表人物是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和语言学家布洛.布洛认为,在审美活动中,主体与对象要保持一定的距离.这距离既不是空间上的,也不是时间上的,而是一种心理的距离.

(2)布洛的心理距离指的是对象与主体之间实际利害关系的分离.日常生活中,当我们带着功利的目光去观看事物时,事物的某些侧面往往被我们忽视了,而借助一定的恰到好处的心理距离,这些侧面就会引起我们的注意,突然闪现,成为一种"艺术的启示",为观赏者带来审美的愉悦.因此,心理距离构成了一种审美原则,同时也是一切艺术的共同因素.

6. 简述格式塔心理学派的基本主张.

解答:格式塔心理学又称为完形心理学,是20世纪初形成于德国的现代心理学的主要流派之一.其基本主张有:(1)对心理现象的解释强调整体组织,认为人的知觉具有某种组织性,能够把所感知的对象在知觉中呈现为一个完整的图形.知觉的各个部分之间构成一个结构框架,这就是一个格式塔.格式塔作为一个整体,不是部分的简单相加,在其内容上总是大于部分之

和.(2)提出了著名的"异质同构"论.认为在知觉活动中,作为对象的物理现象与作为认知主体的人的大脑生理现象之间存在着一种同形关系.例如,如果一个人感知到灰色背景上的白色圆形,这就意味着他的大脑内也存在着一个圆型的有限区域,生理历程与意识历程在结构的形式方面是完全彼此等同的.

格式塔心理学是这派心理学在美学和文艺研究领域的具体运用,其创造性的观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就艺术作品的构成而言,一件艺术作品就是一个格式塔.

(2)力的结构决定了艺术品的表现性.

7.简述移情说的基本观点. 解答:(1)移情理论的主要代表是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Theoder Lipps).他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

(2)在审美体验中,主体与客体互相作用,一方面,审美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和思想投射到对象上去.主体把自己的生命灌注在对象上,也就是把自己亲身经历的东西,把自己的力量感觉,努力和意志,思想和情感,移置到外在于自身的事物里去.通过这种移置活动,对象就更接近主体,显得更为亲切.另一方面,被灌注了主体生命的审美对象,并不是事物本身,而只是事物的"空间意象".

(3)上述两方面的结合就形成了审美移情现象.所以,在立普斯看来,审美欣赏的

对象与其说是物体,不如说是自我,"审美的欣赏并非对于一个对象的欣赏,而是对于一个自我的欣赏."

论述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这类题型同样是根据课程中的有关理论,观点,方法原理等,直接提出问题,但它对考生的要求更高一点,考生要详细而有重点地回答问题,必要时要举例说明.所提问题在"课程讲解"中有相关的答题线索,是对于课件知识的适当延伸.回答这种试题,一定要抓住要点,观点明确,回答全面系统.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二章:掌握中西文艺心理学的对话与交融的意义.

第三章:掌握情绪怎样使日常语言提升为艺术语言的过程. 第六章:理解读者期待与本文的召唤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七章:能举例分析文艺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共鸣现象. 第八章:正确理解阿德勒关于"超越自卑"的论述.

练习题

1,举例分析文艺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共鸣现象.

2,试论中西文艺心理学的对话与交融的意义.

3,举例说明情绪是怎样使日常语言提升为艺术语言的

附:参考答案

1,举例分析文艺接受过程中的心理共鸣现象.

解答:(1)共鸣原为物理学术语,指两个震动频率相同的物体因共振而发生的现象.在文艺心理学中,共鸣指人在审美过程中获得美感时所具有的一种特殊的

心理现象,亦指欣赏者由于自身思想情感与审美对象所蕴涵的思想情感相一致,从而被深深打动,体验到了一种情绪上所激动.

(2)共鸣的产生首先需要主,客体两个方面具备基本前提.从审美客体来说,对象本身必须具有深刻的思想感情和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即必须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有打动人心的艺术魅力.从审美主体来说,共鸣的产生首先取决于审美主体的一系列主观条件,如审美主体正常的感知能力,审美主体感性和理性的心理信息储备,以及审美主体对信息的识别,处理,转换,传递和自身的心理技能等.在这一前提的基础上,文艺欣赏中的心理共鸣是欣赏过程中主客体之间张力平衡结果.也就是说,在文艺欣赏过程中,主体从自己的经验,心境出发对作品所产生的审美期待,与本文本身所具有的审美定向之间互相契合,统

一.(例子)

(3)欣赏主体与本文互相契合,进入一种物我合一的审美境界.欣赏者全身心地投入,注意力集中指向本文所呈现的人物,场景,氛围,他与主人公共同欢笑,共同哭泣,他的心随着欢快的乐曲飞腾,随着低沉的音符沉落,甚至会混淆艺术世界与现实世界.(例子)

(4)作为一种高峰体验,文艺欣赏活动中心理共鸣的产生需要一定的条件,首先,共鸣现象的产生需要主体"静心",以进入审美状态.其次,读者的生活经验,阅历还要与本文所展示的境

界相近.

2,试论中西文艺心理学的对话与交融的意义.

解答:(1)中西文艺心理学的对话与交融,有助于我们用一种更宏观的比较视野来重新审视,发现中国传统文艺心理学.

这里所谓的"发现",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指寻找,确立本民族文艺心理学在建构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中的应有地位;另一方面是指发现本民族文艺心理思想和西方文艺心理思想之间的"间性"与异质之处,从而以西方文艺心理学为参照来更准确,完整地认识自己的传统.

(2)中西文艺心理学的对话与交融,有助于我们以一种更加理智,清醒的态度来借鉴,改造西方现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中的积极成果,促进西方文论话语的"本土化".

合理地借鉴西方现当代文艺心理学研究中的有益成果,一个必要的理论前提是坚持自己本民族的"根",立足于中国传统文艺心理学的深厚根基和当下文学创作实践,在对话,交流中互相调整,互相包容,既要大胆吸取西方的合理资源,又要积极主动地用自己的传统去迎纳,充实这些资源,从而创造性地建构能为我们民族,我们时代所用的文艺心理学范畴,命题与观念.

(3)中西文艺心理学的对话与交融,有助于我们用一种更开放的心态来传承,激活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传统,推陈出新,促进古代文艺心

理学的现代转换.

与西方文艺心理学,特别是与西方现当代文艺心理学的对话是一条重要的途径.对话是一种双向的交流与建构.中西文艺心理学之间的对话不是东腔西调,自说自话,而可以体现为一种建设性的融通.对话即互释互补,基于不同文化体系框架和学理背景的两种传统文艺心理思想互相阐释,互相发明,互相借鉴,互相补充. 3,举例说明情绪是怎样使日常语言提升为艺术语言的

解答:(1)情绪使得艺术语言自然而又具有诗意.

在现实中,当客观对象向主体投射出诸如悲凉,愉悦和惊恐等各种刺激时,主体难以体会到自己的思维,而只意识到情绪的荡漾充实,抚触摇晃.情绪在此已成为审美体验的表现形式,艺术思维成为沟通主体与客体内蕴的桥梁和媒介;情绪也成为情感的展现方式,它挽起生命的各种因子.凭借这媒介和方式,主体尽情宣泄.这时主体的情绪外化为语言的情绪.言语艺术家们就凭着这主观情绪的宣泄为读者留下了富于魅力的情绪语言,即变异的艺术语言.(举例)

(2)情绪造就了变异而又奇妙的艺术语言.

当情绪强化和激烈时,情感难以控制,艺术家往往不能自已,思维由于情绪的蔓延将被淹没.此时,艺术语言往往会打破常规,产生变异.所谓变异,即是指汉语中的每个音节,语素,词,短语,句子,语段甚至篇章超出了常

规的语言手段,辞面和辞里不一致,语言达到了妙用和巧用的高层次.

任何情感都是自发的,无意识的自然流露.艺术语言所宣泄的这些情感表现在审美反映中,常常是主体受到某些触动而心潮翻滚,思绪万千.因此,变异的艺术语言的创造往往不是自觉的活动.一切通过理性的,智力的,意识所获得的东西,只有通过转化成为内心的情感,情绪,转化为出自心灵深处的呼声,才能通过艺术语言获得自然的流露.(举例)

文艺心理学

总论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和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来研究古今中外的文艺活动和文艺现象的重要学科.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揭示文艺创作及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更深入地认识文学艺术的内在奥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文艺心理学可谓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文艺心理学

通过本论的学习,从总体上了解文艺心理学的学科背景与研究对象;把握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学科构架与学科特征;初步了解文艺心理学的学习方法;从而对文艺心理学这门专业基础课有一个整体的把握.本章需要记忆的知识点并不多,重点在于理解贯通.

第一章

文艺心理学的学科性质,背景与方法

引言:文艺心理学成为可能____ ■文学与心理学的复杂关系

文学与心理学的不等关系(不同学科)

文学: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研究文艺规律的科学) 心理:人的内心世界,意识活动,精神现象的通称.(研究心理现象客观规律的科学)

(第一章)

△来自权威的阻力

哲学家康德:

美学,文艺学研究中的心理学方法不能令人信服,因为他相信审美判断中存在有一种"先验的东西",而这种东西,却是他那个时代的心理学未曾触及到的.

美学家科林伍德:

心理学对伪美学的贡献是巨大的,而它对真正美学的贡献等于零.

文艺理论家韦勒克:

就心理活动及其机制的有意识和系统化的理论而言,心理学对艺术不是必要的,心理学本身也没有艺术上的价值.

▲寻找共通点

文学活动可以被看作一种心理现象,文学与心理学的关系就总是一个合乎逻辑的必然存在.

▲利用人类的智力成果一方面,"人文化"宇宙,消解"物理的"和"心理的"之间的截然界限.

另一方面,人类对自身的探

索:"向内转".

美国著名文艺学家里恩?艾德尔:

文学和心理学日益抹去了它们之间的疆界.

勃兰兑斯:

文学,就其最深刻的意义来说,是一种,就是研究灵魂的历史.

十九世纪晚期以来,一个优秀的诗人或小说家所提供的人文方面的,心灵方面的知识往往比一个心理学家所能提供的还要丰富,而在某些心理学流派中,心理学的知识也已经开始在文学创作中直接结出累累硕果.文学与心理学的相互渗透,使"文学心理学"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开始展现出诱人的魅力.

■文学研究不可回避的反思文艺心理是一种客观存在缺了心理层面的审视,文艺将是什么模样

文艺心理学是一门运用心理学和文艺学的跨学科方法来研究古今中外的文艺活动和文艺现象的重要学科.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于我们揭示文艺创作及阅读接受过程中的心理机制,更深入地认识文学艺术的内在奥秘,有着非常重要的价值与意义.文艺心理学可谓是一门既古老而又年轻的学科.是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第一节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与学科背景

一,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作品

心理结构

审美体验

作家

读者

心理过程

社会

文艺心理学就是研究古今中外的审美艺术心理活动,其核心是研究文艺活动中具体的,感性的,活动着的人及其心理情感与心理意象.其着眼点是文艺活动中的个体和群体的心理体验. ■艺术家的人格心理(创作心理)

■艺术文本的心理蕴涵(艺术作品中的人物,情节,环境中的心理活动)

■艺术欣赏,接受与批评的心理规律

(艺术家,作品与受众三方互动之心理机制)

■文艺活动的社会,民族,文化心理同时,文艺心理学还要研究文艺,审美活动与当代社会生活密切相关的社会心理等一系列课题.

)

_二,文艺心理学的学科背景

(一)西方古典文艺心理理论与审美实践

_古希腊时期

毕达哥拉斯: "旁观"说——柏拉图:"迷狂说"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古罗马时代

朗吉努斯:想象和情感17,18世纪

英国经验派美学:想象,情感和美感——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休谟的"同情"说

德国古典美学:康德:想象力——黑格尔:想象

浪漫主义文学思潮:想象,

情感____

)

(二)西方近代心理学诞生以来的文艺心理学发展的历史成果

19世纪末期(美学与自然科学结合:古典美学向现代美学转变)

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审美体验,用"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研究

德国学者屈耳佩:审美观照与利害无关// 瓦伦丁:审美主体—客观型,心理型,联想型和性格型

英国心理学家贝里尼: "唤醒理论"

19世纪末20世纪初(心理学转向)

克罗齐和科林伍德: 直觉表现说

美国自然主义美学家桑塔耶: "美是一种客观化的快乐"

德国美学家,心理学家立普斯:"移情说"

瑞士心理学家,美学家和语言学家布洛:"心理距离"说德国生物学家,美学家和心理学家谷鲁斯与浮龙李:"内摹仿说"

德国心理学家闵斯特堡:"孤立"说

奥地利心理学家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无意识,性,人格结构

瑞士心理学家荣格:精神分析学:集体无意识

奥地利心理家阿德勒: "自卑情结"动机

法兰克福学派代表人物马尔库塞:将弗洛伊德主义与马克思主义糅合在一起,认为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爱欲活动;另一代表人物弗洛

2010年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2010年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练习题 1.最早明确提出"物感"说的,是儒家经典之一的_____. 2.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中将人的创造心理分为_____,_____和_____等三个阶段. 3.感知的审美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与读者之间相互提问与回答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阅读效果,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两种. 5."内模仿说"的主要代表是德国生物学家,美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 6.弗洛姆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思想的综合研究,提出了_____与_____两个概念,作为连接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纽带. 7."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Katharsis)."这是_____在其_____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附:参考答案 1. 《礼记?乐记》 2. 原发过程继发过程第三过程 3. 新鲜感独特性整体性恒常性 4. 共鸣误读 5. 谷鲁斯 6. 社会无意识社会性格 7. 亚里士多德《诗学》名词解释题复习指导

答题技巧 此类题型要求考生对课程中的一些重要概念做出解释,目的在于考核考生对这些名词概念的理解程度和掌握的准确性.这些名词在"课程讲解"和"概念解释"中都有明确的定义或简明的概括.这种题型的难度在于要点的把握,而且内容广泛,覆盖面大.答题时要简明扼要,不要求展开论述. 复习重点和难点 第一章:人本主义心理学 第二章:"迷狂"说;同化和顺应;内模仿说 第三章:审美情绪 第四章:童年经验;灵感;心理类型 第五章:语象 第六章:审美注意 第七章:心理场;共鸣 第八章:内模仿;高峰体验;内觉体验 第九章:民族文化心理 练习题 1.童年经验 2.审美注意 3.审美情绪 4.人本主义心理学 5.高峰体验 6.内觉体验 7.心理类型 8."迷狂"说 9.心理场 10.同化和顺应 11.灵感 12.共鸣 13.内模仿 14.内模仿说 附:参考答案 1.童年经验就是一个人在童年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带有情绪色彩的感受,印象,记忆,知识,意

大学文艺心理学期末复习资料

判断题:体验的美学功能 名词解释:文艺心理学,审美体验,唤醒理论、潜意识、俄狄浦斯情结,集体无意识,原型,知觉概念,高峰体验、艺术体验、体验生成、童年经验、崇高体验、超越体验、皈依体验、动机簇、艺术深思、内觉体验、形象范式、心理时空、心理治疗、批评意识、 判断题:母题是文学作品中的一种反复出现的因素:一个事件、一种手法或一种模式,它也指一部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关键性短语、一段描述或一组复杂的意象。 *艺术家的心理特征 艺术家的审美体验 每个心理学派的代表人物 超越体验是不是超越时空 情感宣泄方式有哪几种? 缺失性体验为何能激活艺术家的异常认知 体验的核心:情感 1、19世纪后半期,现代心理学的代表人物是地过心理学家费希纳,他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心理学研究,注重审美体验研究。 2、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它建立在精神分析心理学的基础上,其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和荣格。 3、20世纪,格式塔文艺心理学代表人物是考夫卡和阿恩海姆。阿恩海姆把格式塔心理学系统运用于美学研究之中,主要以视觉艺术作为分析对象。他认为,视觉在外部事物本身的性质和观看主体之间的互相作用中遵循一定原则,如简化原则。 4、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是20世纪文艺心理学的最新潮流,它建立在人本主义心理学基础上,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5、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是苏联社会主义文化历史心理学在美学领域中的运用。其代表人物是维果茨基、列昂节夫和鲁利亚。 6、王国维作为现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拓荒者,在20世纪初九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学艺术创作现象,并融入自己的创造。 7、20世纪30年代,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新的高潮,其代表人物是朱光潜。朱光潜在1933年以《悲剧心理学》(英文)的论文获得博士学位并在国外出版,同年商务印书馆出版了他的《变态心理学》,1936年开明书店出版了他于1931年完成的《文艺心理学》一书。这三本书的出版,特别是《文艺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 8、回顾文艺心理学在10世纪后半期产生和20世纪兴起的历史,我们清楚地看到,以重视审美主体为特征的文艺心理学是对传统美学的挑战,而它的产生和兴起始终受着两股潮流的推动,一是受自然科学发展,特别是心理学发展的影响;一是受社会变革的影响,特别是人文主义思潮的影响。 9、文艺心理学是“心理文艺学”或“心理学美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这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文艺创作,文艺作品和文艺接受中的问题。 10、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活动中的审美心理机制。 11、在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中,审美体验是一个核心的命题。 12、审美体验就是主体对生命意义的把握。体验作为一种心理活动,是指向人的生命,它具有强烈的情感色彩,常常使人进入心醉神迷、物我两忘的境界,而这种心理活动又是以经验作为基础的,它是对经验带有情感色彩的回味、反刍和体现。 13、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一下几部分内容:第一部分是作为体验阐释者的艺术家;第二部

文艺心理学 复习题

名词解释 21艺术典型(177) 所谓典型,就是一种具有鲜明的独特性和深广的概括性、性格丰富而又有机统一的圆整的人物形象。 22意境(181) 意境,是由客观景象与主观情趣互渗交融而生成的趋于空灵的艺术天地。 28召唤结构(253) 伊赛尔指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这种不确定性与空白构成本文的基础结构,即本文的召唤结构。 29期待视野(254) 前理解包括前拥有、前观念和前假定,从前理解中产生出期待系统,姚斯称之为“期待视野”。 30共鸣(261) 在声学中,共鸣是指两个物体振动频率相等或相近,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共振而视振幅急剧增大、声音骤然加强的现象。文艺学借用过来,用以指称人们在欣赏文艺作品时常常出现同作者在作品中所表现的相同或相似情感的精神感应现象。 25现实主义(333) 是艺术中一种偏于反映现实,要求按事物本来的样子描写,力图真实再现现实存在的生活图景的创作倾向。 26理想主义(333) 是艺术中一种偏于超越现实、要求按实物应该有的样子描写,力图真诚表现主体向往的生活情景的创作倾向。 37古典主义(339) 是一种强调继承传统、贯通古今,要求遵循规范、恪守规则,重视理智的驾驭、追求形式典雅的创作倾向。 38浪漫主义(339) 是一种强调个性显现、要求手法变异,反对千人约束而寻求新的突破,注重情感的宣泄而导致形式相对“无序”的创作倾向。 复习思考题 第三章艺术创作 1简述创作激情的特点(107-108) 深刻性。肤浅的情感仅与感性欲念相关联,不能体现人性的深度,也就缺少必要的文化价值。别林斯基认为,“任何伟大的诗人之所以伟大,是因为他们的痛苦和幸福深深扎根于社会和历史的土壤里,他从而成为社会、时代,以及人类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分)1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1.0?分 A、 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B、 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C、 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2 高峰体验是由谁提出的?() 1.0?分 A、

B、 马可波罗 C、 马克吐温 D、 马斯洛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3 绘画美学的纲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谁说的?()1.0?分 A、 吴道子 B、 张璪 C、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4 在《对于教育方针的意见》提出把美育列入教育方针的是()。 1.0?分 A、 陶行知 B、 蔡元培 C、 朱光潜 D、 胡适 正确答案: B?我的答案:B 5

“装模作样”的目的是中小资产阶级为了实现与上层精英的()。 1.0?分 A、 地位认同 B、 财富认同 C、 文化认同 D、 属性认同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6 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 1.0?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7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0?分 A、 美育与德育无关 B、 美育是德育的手段 C、 德育是一种熏陶和感发D、

德育和美育都作用于人的精神 正确答案: D?我的答案:D 8 《京城玩家》中把谁称为京城第一大玩家?() 1.0?分 A、 刘义杰 B、 马未都 C、 王世襄 D、 张德祥 正确答案: C?我的答案:C 9 以下关于20世纪50年代“美学大讨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1.0?分

自考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绪论部分重点 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学派,其代表人物是弗洛伊德。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重点从审美客体转向审美主体,它在一定程度上抛弃了自上而下的方法,而采用了自下而上的方法。(记忆标示:“↑”。)它不是高度思辩和演绎的方法,而是经验的、实证的、归纳的方法。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文艺创作和文艺接受的审美心理机制。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包括以下几部分内容: 1, 是作为体验阐释者的作家。艺术家要把对生命的体验在创作中表现出来,首先要有深刻的体验。 2, 是作为体验化的创作进程。 3,作为体验形式化的艺术作品。艺术作品之所以能够存在,不仅在于它再现了客观世界和作者的思想情感,还在于它具有普遍性的人类体验形式化。 4,作为二度体验的艺术接受。艺术接受者如果没有生命体验,实际上不可能体验到作品里的艺术生命内容观众和接收者是艺术家愿体验的二度体验着,他们接受艺术的过程是对艺术家愿体验的升华。 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运用多种学科和多种方法研究文艺心理学的哲学基础。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的核心心理——审美心理。艺术情感是人类情感,带有普遍性。 第一章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

第一节文艺心理学的理论背景和研究途径 一、费希纳:实验艺术心理学的鼻祖。主要著作《美学导论》,其中有16种审美原则: 一是审美阈原则,这一原则运用于意识水平,它要求刺激在它能够使主体产生快乐或者痛苦之前必须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持续时间。换言之,进入审美阈限的刺激,才有可能唤起审美愉悦。 二是审美加强原则。 三是多样中的统一原则。 四是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 五是清晰性原则。 六是审美联想原则。 七是审美比较原则。 1 八是审美序列原则。 九是审美调和原则。 十是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 十一是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 十二是审美的传导原则。

文艺心理学复习考试资料

《文艺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参考资料 琼州学院06中文本2 王李雄 一、填空、选择、判断 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是弗洛依德。 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唤醒理论。 4、朱光潜著作的有《变态心理学》、《文艺心理学》、《悲剧心理学》。 5、.体验的核心是情感。 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 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第四个层次。 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派的是社会历史文化学派。 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心理学家是阿德勒。 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主要是积极意义。 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归依体验。 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荣格。 13、癫狂状态往往是无意识创造的突发。 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的无意识有关。 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属相范式。 16、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谈文学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的特性。 17、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攻击性气质。 18、大雁南归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怀乡。 19、实验派心理学代表人物:费希纳、吉布森、贝里尼和基泽。费希纳被人尊为实验艺术心理学的鼻祖,著有《美学导论》;吉布森力图研究有关人知觉世界;贝里尼提出“唤醒理论”,《美学和心理生理学》是当代最赋名望的艺术心理学著作之一;基泽《内在的视觉:对于艺术和大脑的探索》。 20、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流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精神文艺心理学派代表人物:弗洛伊德和荣格。弗洛伊德创立了自我分析法,他的主要理论观念有潜意识、泛性论、本能说、人格结构和论梦。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的理论体系包括集体无意识的描述、原型说与心理类型等方面的研究。另外还有阿德勒和拉康,拉康提出“镜像阶段论”。 21、格式塔心理学派代表人物:考夫卡和阿恩海姆。主要观点有一件艺术品就是一个格式塔(这是格式塔文艺心理学最基本的观点)、表现性、艺术抽象的重要意义、视觉艺术中的运动和视觉艺术中的平衡。 22、人本主义心理学派代表人物:马斯洛。主要论述有需要层次理论、自我实现理论、高峰体验理论和存在性世界的描述。 23、社会文化历史学派代表人物:维戈茨基(主要著作《高级心理机能发展》、《思维和语言》、《艺术心理学》)、列昂节夫(主要著作《心理发展的问题》、《活动·意识·个性》和鲁利亚(主要著作《人的脑和心理过程》、《神经心理学基础》)。他们的理论观点有决定论的原则、意识和活动统一的而原则和心理在活动中发展的原则。 24、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是费希纳。 25、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审美体验。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答案20

一、单选题(题数:50,共50.0 分) 1审美标准是存在于主体心中的理想模式和内在标准,一般来讲美学家研究的是()的标准。 1.0 分 A、 具体个人 B、 具体民族 C、 具体群体 D、 人类群体 我的答案:D 2生活世界是谁最先提出的?()1.0 分 A、 列维纳斯 B、 海德格尔 C、 胡塞尔 D、 萨特 我的答案:C 3被誉为“现代新儒家”的是()。1.0 分 A、 胡适 B、 冯友兰 C、 牟宗三 D、 成中英 我的答案:B 4曹雪芹美学思想的核心是()。1.0 分 A、 美 B、 理 C、 法 D、 情 我的答案:D 5广义的自然人化是指整个社会发展到一定的阶段()发生了根本的改变。1.0 分 A、

自然的面貌 B、 人对自然的改造程度 C、 人对自然的心理状态 D、 人和自然的关系 我的答案:D 6不属于《红楼梦》的诗词是()。1.0 分 A、 《红豆曲》 B、 《枉凝眉》 C、 《怅诗》 D、 《葬花词》 我的答案:C 7青少年的美育需要注意()。1.0 分 A、 要使青少年自由、活泼地成长,充满快乐,蓬勃向上。 B、 要注重对青少年进行审美趣味、审美格调、审美理想的教育。C、 要对青少年加强艺术经典的教育。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我的答案:D 8王夫之从哪里引入“现量”的概念?()1.0 分 A、 道家学说 B、 逻辑学 C、 唯识论 D、 因明学 我的答案:D 9“乐”可以使人心气平和,这是()的观点。1.0 分 A、 荀子 B、 老子 C、

庄子 D、 孟子 我的答案:A 10以下说法中不正确的是()。1.0 分 A、 自然美的性质实质上是“美是什么”的问题。 B、 自然美是情景交融,物我同一而产生的审美意象,是人与世界的沟通和契合。C、 存在着纯审美的眼光。 D、 自然物的审美价值不能脱离人的生活世界及人的审美意识。 我的答案:C 11被苏联美学家卢那察尔斯基称为“俄国的春天”的是()。1.0 分 A、 托尔斯泰 B、 屠格涅夫 C、 普希金 D、 契诃夫 我的答案:C 12主张自然美高于艺术美的是()。1.0 分 A、 宗白华 B、 黑格尔 C、 车尔尼雪夫斯基 D、 郑板桥 我的答案:C 13把一切强壮有力的东西、力量认为是丑陋的是()。1.0 分 A、 文艺复兴时期 B、 启蒙运动时期 C、 中世纪 D、 君主专制时代 我的答案:D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自考复习题(0816) 单项选择题。 1、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是以(费希纳)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的出现。 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审美体验)。 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5、20世纪初期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艺创作现象并写出《红楼梦评论》的是(王国维) 6、以下不是朱光潜的著作的是(《论诗三札》(郭沫若))。 7、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 8、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真正的奠基人,并写出第一部《文艺心理学》的是(朱光潜)。 9、提出“出入说”的是(王国维)。 10、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 D 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二、多选题。 1、文艺心理学研究方法主要有(经验的实证的归纳的)。 2、中国古代有丰富的文艺心理学见解,以下属于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观点的是(虚静说 .童心说…兴会说) 3、文艺心理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艺术家心理、创作心理、艺术接受中的心理蕴含、艺术作品中的心理活动) 4、郭沫若认为诗歌等于以下哪些相加(想象.直觉 .情调适当的文字) 5、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心理测试法、内省法) 三、名词解释。 1、文艺心理学:是文艺学或美学的一个分支,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艺术创作、文学 作品、艺术接受中的问题。其研究的核心对象是审美体验。 2、审美体验:是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体验是一种心理活动,它指向的是人的 生命,有强烈的感情色彩。它是以经验为基础的,是对经验带有感情色彩的回 味、反刍和体现。 四、判断分析题。 1、中国古代文艺心理学缺乏,文艺心理学完全是西方的舶来品。(×)。 答:不对。因为人类自从有了审美的能力,有了文学和艺术,也就有了美学思想,也就有了文艺心理学思想。如中国古代的“虚静说”、“发愤著书说”、“兴会说”等。2、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真正开创者是朱光潜。(√) 答:正确。因为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开始走向成熟,出现了新的高潮,其代表是朱光潜。 他的《文艺心理学》一书的发表,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可谓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的开山之作。 3、文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的一切心理活动。(×) 答:不对。因为审美主体的心理活动有很多,如想象、联想等。而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是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是一种体验性质的。 4、文艺心理学与文艺学的关系最密切。(×)

文艺心理学论文

文艺心理学论文AS1001123 梁思莉 “穿越”文学现象的文学接受心理分析 摘要:这几年“穿越”现象以自身新颖的题材和浪漫奇幻的情节成为一种潮流,“穿越”现象与接受“穿越”是一个双向交流的过程。穿越现象是审美心理时空的外化,同时也契合了接受者的审美心理时空的超越性,并满足了大众的审美心理期待,且能唤起大众的内心情感。而接受者在欣赏“穿越”现象时,主体的情绪、情感的作用也是显要的,同时,穿越以其自身的魅力会改变接受者的自性或人格。 关键词:穿越热、审美心理时空、心理图式、情感因素、心理期待、自性 这几年的穿越小说、穿越影视特别火爆,“穿越”现象成为一股潮流。穿越小说更是网络小说最热门题材的一种,集成了玄幻、历史和言情三大小说类别的要素,自成一派。其基本要点是,主人公由于某种原因从其原本生活的年代离开、穿越时空,到了另一个时代,在这个时空展开了一系列的活动,情情爱爱多为主线。尤其是随着电视剧《宫》、《神话》、《步步惊心》等穿越题材的电视剧的热播,我们可以感受到人们对于穿越文学的浓厚的兴趣。 穿越文学,重点在于这个“穿越”,并且人们对于穿越文学的喜爱也源于这个“穿越”,此“穿越“不同时代之间人物的穿越,大多数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一种现象。像穿越小说作为当今网络小说的一大类别,其通俗性与大众性是显而易见的,读者阅读穿越小说多以消遣娱乐为主。穿越小说能满足读者对于美貌、年轻、财富、俊男美女、爱情、权力、地位等等的幻想,为读者创造了一定程度上脱离现实的美好世界。穿越作品涉及的历史与古典文化也满足了部分读者的古典情节。交错的时空,古代与现代智慧的碰撞和摩擦,古代同现代思想的并立与对立,这些元素提升了穿越作品的魅力,为读者创作了新的阅读体验。 那“穿越”热背后的文学接受心理是如何表现的呢,下面就是我要探讨的关于两者的关系。 1、穿越现象是审美心理时空的外化,接受者在欣赏穿越文学的时候也是离不开自身的审美心理时空这一表象的。 一切认识活动都离不开心理时空这一心理框架,那么,艺术审美活动作为一种宽泛意义上的认识活动也不例外。艺术创作和艺术欣赏都有赖于审美主体相应的心理时空即审美心理时空。那什么是审美心理时空呢?它是一种不同于一般认知心理时空的特殊时空表象,是美感活动的感性直观形式,是审美主体在长期的审美实践中所内化而成的审美心理结构,它在审美心理活动中具有主动整合对象的感性材料与主体的心理内容的作用。而接受者在欣赏穿越小说或者穿越影视作品的时候,也是离不开审美心理时空这种时空表象的。“穿越”故事里的时间是可逆的,展现的是不同于当下时空的生活,或者回到古代演绎浪漫宫廷戏,或者穿到未来上演科幻惊险历程,这都契合了观众的审美心理时空这一结构。我们知道,客观时间本来是一维的,正如我们的古人所感慨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那样。但是,很多小说作品中大量存在的时间描写却是倒叙、插叙、跳跃省略等,更有甚者,在意识流作品中,主人公在意识流的流动中进行种种回忆、联想、内念、梦幻,过去的经历与未来的憧憬盘根错节,犬牙交错,而穿越作品中的时间描写更是可逆的,接受者如果没有相应的审美心理时空,那么在阅读或欣赏这类文学现象的时候难免会产生隔膜。 因为一切存在的基本形式是空间和时间,日常认知心理时空是人们现实时空的存在方式,审美心理时空则是人们理想的存在方式。审美心理时空消除了自然时空和现实时空的外在性,成为审美主体能动性、自由性和创造性的生动体现。在审美心理时空中,主体可以超越和突破客观时空的束缚,进入自由的精神领域或精神境界中去。而穿越作品本身营造了一个自由穿梭的时空和意境,可以说是人们审美心理时空的外化,接受者只要跟随那些精彩的情节起伏就好。

《文艺心理学》复习题

《文艺心理学》试题 1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的形成。 2鲁迅1925年翻译出版《苦闷的象征》前后,将此作为讲义,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开课,可以说是中国现代最早在高等学校开设的文艺心理学课程。 3在文艺心理学研究对象中,审美体验是一个核心的命题。 4社会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精神分析心理学、格式塔心理学等等心理学分支用于是文艺心理学。 5贝里尼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了唤醒理论。 6华兹华斯说“儿童是成人的父亲”。 7王国维作为现代中国文艺理论的拓荒者,他的《〈红楼梦〉评论》运用叔本华的观点来阐明《红楼梦》的悲剧。 8郭沫若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来解释《西厢记》的创作动机和自己的小说《残春》主人公梦的起因和变态。 9文艺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正出现一种走向综合的趋势。 10 文艺欣赏的心理特性主要有心理实验的性质、自我发现的性质、心理交流的性质、心理愉悦的性质和人生体验的性质。 11唤醒理论分为“渐进性”的唤醒和“亢奋性”唤醒 12明代李贽提出了“童心说”。 13潜意识:是人类精神活动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了出前意识和意识的表层再现出来。然而,意识的抵制作用强迫它们留在潜意识深处。因此,潜意识是人的内心生活的能量的蓄积库,是一种被压抑的东西。 14自我实现:是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来的概念,是指人的自我发挥和自我完善的一种欲望,也就是一种使自己的潜能得以实现的倾向。 15集体无意识:指的是那种由于某种潜在体验的普遍性而形成的人类悟性的基本模式或原型的贮存。它并不为个体的显意识所掌握,它包含了连远祖在内的过去所有时代积淀的经验及其影响。 16高原体验:指的是对于感受的敬畏与神奇做出的平静的、稳重的积极反应,是一种平和而又持续的欢乐心境。 17简述弗洛伊德的心理结构理论? A弗洛伊德把人的精神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面,这即是他的精神结构说和心理结构说。B意识:处于表层,是人能把握的心理状态。C前意识:暂时退出意识的部分,在一段时间里可能不属于意识,但还是有可能返回到意识领域中去。D潜意识:处于人类精神最深层和最原始的部分,充满着不容于社会的各种本能和欲望,它们时刻想冲出意识和意识的表层再现出来,然而,意识的抵制作用强迫它们留在潜意识深处,因此,潜意识是被压抑的东西。 18举例说明,什么是艺术家(作家)的缺失性体验? A缺失性体验的内涵:指主体对各种缺失的体验。需要的未满足,都是个体的缺失,都可能使个体产生缺失性体验。B举文学或艺术的实例说明缺失性体验对作家、艺术家创作的影响。19举例说明简述童年经验与艺术家的体验生成? A童年经验的内涵。B童年经验对艺术家及其创作的影响和意义。C理论紧密联系实际。20简述弗洛伊德的人格心理结构理论? A弗洛伊德1923年在《自我与本我》一书中,阐述了精神结构的理论,认为人格是由本我、

高教版《文艺心理学》期末总复习题目

文艺心理学期末考试复习提纲 一、填空题(10分)代表人物、观念、流派 ●柏拉图迷狂说,亚里士多德净化说,贺拉斯寓教于乐,冯特心理学之祖。 ●19世纪后半期,出现对审美现象的心理阐释,德国心理学家费希纳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研究,研究方法由演绎法变为归纳法,注重审美体验研究,用“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他开辟了现代美学的新纪元,同时标志着文艺心理学的产生。实验艺术心理学的鼻祖。主要著作《美学导论》,16种审美原则:一是审美阈原则。二是审美加强原则。三是多样中的统一原则。四是没有矛盾,一致或真实的原则。五是清晰性原则。六是审美联想原则。七是审美比较原则。八是审美序列原则。九是审美调和原则。十是审美的总和、中和与饱满的原则。十一是审美的持续和交替原则。十二是审美的传导原则。十三是审判感受的双重表象原则。十四是审美的适中原则。十五是审美的耗力最小原则。十六是审美的安定性原则。 ●盖姆加登,美学三大心理功能。 ●20世纪文艺心理学流派有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格式塔文艺心理学、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和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最有代表的是佛洛伊德和荣格。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以泛性论为基础,强调无意识本能的升华;荣格强调集体无意识,认为艺术就是要提示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原型,使个体性和社会性、个人无意识和集体无意识处于和谐状态。荣格是分析心理学的创立者。他的理论体系包括集体无意识、原型、心理类型等方面。 ●格式塔文艺心理学(完形心理学)代表卡夫卡(《格式塔心理学原理》)和阿恩海姆、柯勒。卡夫卡认为艺术作品的魅力来自它的结构,艺术作品的各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结构的整体,艺术作品作为一种结构来感染人的。阿恩海姆把格式塔心理学系统运用于美学研究之中,主要以视觉艺术作为分析对象。 ●吉布森是实验艺术心理学当代代表。他在图形后效、深度知觉,尤以创立生态光学理论而知名。 ●唤醒理论——贝里尼在60年代提出,又称“规范与审美愉悦的关系理论”。贝里尼是英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美学和心理生理学》是当代最赋名望的艺术心理学著作之一。主要贡献是体现在动机与唤醒、思维与心理美学,以及视觉艺术等领域。 ●苏联的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是苏联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在美学领域中的运用。代表:维戈茨基(《文艺心理学》)、列昂节夫(《活动意识个性》)、鲁利亚。三大原则:决定论原则、意识与活动相统一原则、心理在活动中发展的原则。 ●人格结构——弗洛伊德的精神结构的理论,认为人格的构成包括本我、自我、超我三个部分。 ●同形性——格式塔心理学的两条重要原则之一。表现性——表现性就是艺术品中的“格式塔质”,它是在作品各组成部分的联系中呈现出的总体性质。 ●知觉概念——阿恩海姆提出的一个新的名词,即人们感知外物时,大脑皮层就开始了对该物的结构特征的提炼过程,而不是将这个物体的形状原原本本地印进脑海中。 ●简化原则——阿恩海姆提出的著名观点,即对于绘画之类的造型艺术来说,所谓简化就是要抓住表现的结构特征,用最精粹的形式将其呈现出来。 意识和活动同一原则——由社会文化历史学派提出,认为活动是人对周围现实的能动关系的最重要的形式;认为人的活动有外部的,实践的活动,也有内部的心理活动,而且二者是统一的。 ●中国文艺心理学史的开山之作——刘伟林《中国文艺心理学史》

文艺心理学试题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 1、现代心理学的产生是以(B、费希纳)为代表的实验心理学的出现。 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D、审美体验)。 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D、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5、20世纪初期就试图运用西方心理学来阐明文艺创作现象并写出《红楼梦评论》的是(B、王国维) 6、以下不是朱光潜的著作的是(D、《论诗三札》)。 7、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对象是(A、审美主体在一切审美体验中的心理活动)。 8、中国现代文艺心理学真正的奠基人,并写出第一部《文艺心理学》的是(C、朱光潜)。 9、提出“出入说”的是(C、王国维)。 10、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是(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1、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A、弗洛伊德)。 12、“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D、亚里士多德)。 1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唤醒理论)。 14、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C、简化原则)。 15、在马斯洛看来,人的最高需要是(D、自我实现)。 16、贝里尼关于艺术心理学的代表性著作是(D、《美学和心理生理学》)。 17、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是(B、阿德勒)。 18、以下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是(B、社会文化历史心理学)。 19、“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这句话是(B、荣格)说的。20、《美学导论》的作者是(C、费希纳) 21、“恋母情结”属于(A、精神分析学派)的观点。 22、“镜像阶段论”是(A、拉康)提出的。 23、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最主要是提出了(B、知觉概念),并将其成功地运用到艺术的解释之中。 24、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D、第四个层次)。 25、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这种认识是(C、揭示了艺术家创作动力的来源)。 26、“格式塔”的意思是(D、指心物同构)。 27、马斯洛认为与高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C、高原理论)。 28、高峰体验是(C、马斯洛)提出的著名学说。 29、体验的核心是(C、情感) 30、优美体验主要是愉悦情感,而崇高体验的特征是(A、带有痛楚和狂喜成分的激情体验。) 31、李白诗句“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说明的文艺心理学现象是(B、移情)。 32、一般说来,出生于贫困家庭或身体有残疾的艺术家,更多的体验是(C、缺失性体验) 33、经验与体验的差别在于(A、体验能够见出意义,经验则为生理性的。)。 34、艺术家保留赤子之心的体验类型是(C、归依体验)。 35、愧疚体验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还与之有关的心理特征是(D、想象力)。

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1

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1 2008年03月09日星期日 13:11 文艺心理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 潮流是:心理学(科学主义思潮)和人文主义思潮 2.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 的是弗洛依德 3.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 是(唤醒理论) 4.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A) A.《论诗三札》 B.《变态心理学》 C.《文艺心理学》 D.《悲剧心理学》这三本书的出版,特别是《文艺心理学》的出版,标志着中国现代形态的文艺心理学形成。 5.文艺心理学的核心观念是体验,体验的核心是(A情感) 6.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 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

的(简化原则) 7.马斯洛审美需要是高级需要的是(D) A.第一个层次 B.第二个层次 C.第三个层次 D.第四个层次 8.自觉运用马克思主义作为研究指导的学 派的是(B社会历史文化学派) 9.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幼儿的“自 卑”情结以及追求“优越”的动机的文艺 心理学家是 (B阿德勒) 10.童年经验对于艺术家的创作(B主要是积极意义) 11.艺术家保持“赤子之心”属于(C.归依体验) 12.“不是歌德创造了浮士德,而是浮士德创造了歌德”,说此话的人是(A荣格) 13.癫狂状态往往是(A无意识创造的突发) 14.一般来说,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无意识的作用有关 15.反映事物本质化属性的范式被称为属相范式 16.陌生化主要是从读者的阅读效果谈文学

语言组织的新奇或反常的特性 17.批评家的心理特征之一是富有(攻击性气质) 18.大雁南归在中国古代文学中表现的母题是(怀乡) 19、奠定现代心理学基础的心理学流派是(B、实验心理学派) 20、认为文学艺术是人的性意识升华的产物的人是(弗洛伊德)。 21、文艺心理学研究的中心内容是(D、审美体验)。 22、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学流派是(C、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它独特的贡献在于揭示了人的心理结构中无意识的新大陆及其对艺术创作和审美的作用。 23、“净化说”(宣泄说)的提出者是(亚里士多德)。柏拉图提出“迷狂说”。24、贝里尼提出的最著名的文艺心理学理论是(B、唤醒理论)。 25、阿恩海姆在文艺心理学上的贡献,不仅是提出了“知觉概念”,而且在研究绘画时,还提出了著名的(简化原则)。

文艺心理学试卷

全国自学考试文艺心理学试卷(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现代心理学的开创者是 A.康德B.费希纳 C布洛 D.克罗齐【】 2.推动和影响文艺心理学发展的两股主要潮流是 A.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的发展 B.心理学和人文主义的发展 c.科学实验和马克思主D美学和文艺学的发展【】 3.文艺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命题是 A.作家心理 B作品心理 c读者心理 D.审美体验【】 4.20世纪影响最大的文艺心理学流派是 A.人本主义文艺心理学 B格式塔文艺心理学 c.社会文化历史文艺心理学 D.精神分析文艺心理学【】 5.以下不属于朱光潜著作的是 A.《悲剧心理学》 B.《变态心理学》 c.《文艺心理学》D《论诗三札》【】 6.文艺心理学研究的哲学基础应当是 A.科学主义 B.人本主义 c存在主义 D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7.弗洛伊德认为一切艺术家无不是白日梦型的幻想者,这种认识是 A.完全错误 B完全是一种猜想 c.揭示了艺术家创作动力的来源 D.唯心主义的认识【】 8.认为艺术创造的动力来自于幼儿的“自卑情结”和“追求优越”动机的文艺心理家是 A荣格B阿德勒c拉康 D.柯勒【】

9.“格式塔”的意思是 A用标准格式修建的塔 B指不同质料建筑的塔 c指“完形”D.指心物同构【】 10.马斯洛认为与高峰理论相对的理论是 A.低潮理论 B.平原理论 c.高原体验 D.山地理论【】 11.经验与体验的差别是 A.体验能够见出意义,经验则为生理性的B.体验使用头脑,经验使用心理 c.体验和经验都使用身体,但体验更真实D.体验是思考,经验是情感【】12.愧疚体验与艺术家的道德水准有密切关系,还与之有关的心理特征是A情感 B感知 c认识 D.想象力【】 13.艺术家保留赤子之心属于的体验类型是 A.爱心体验 B.宗教体验 c.归依体验 D.崇高体验【】 14.癫狂状态往往是 A.无意识创作的突发 B.精神失常的结果 c.酒精刺激的结果 D.病态【】15.艺术品外在形式生成的一条基本规律是 A.审美想象律 B.审美主观律 c审美相似律 D审美互补律【】16.一般说来,形象范式的生成主要与个人作用有关的是 A无意识 B.意识作用 c.潜意识 D前意识【】 17.文学语言的本色化是指 A.口语话B.自然化 c通俗化 D.与人的本来面目相符【】 18.中国古代诗词中常用“人生如朝露”来感叹人生短暂,这种语言表述被称之为 A.比喻 B格式化 c程式化 D.惯用语【】 19.著名画家莫奈的名画《日出》说明艺术家需要

《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文艺心理学》复习资料 一、练习题 1.作品在其诞生之初,就是指向特定的读者的。 2.黑格尔把想象视为艺术家天才大小的主要标志,认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造,"最杰出的本领就是想象"。 3."张力"的概念是来自于英美新批评。 4.想象建立在人对世界的直接的感受之上,是由人的感觉、知觉和记忆在头脑中形成的最浅近、最基本的形象。 5.审美感知是一切文艺作品接受的起点,而审美感知的起点就主体而言是审美态度。6.间离效果是布莱希特所创立的叙事体戏剧理论体系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7.司马迁在《史记》中提出了"不平则鸣"的观点。 附:参考答案(注:考卷上本题是以客观题的形式出现的,即填涂答题卡,正确为A,错误为B) 1、B 2、A 3、A 4、B 5、A 6、A 7、B 一、练习题 1.最早明确提出"物感"说的,是儒家经典之一的_____。 2.美国心理学家西尔瓦诺·阿瑞提在《创造的秘密》中将人的创造心理分为_____、_____和_____等三个阶段。 3.感知的审美特征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本文与读者之间相互提问与回答的方式不同,会产生不同的意义和阅读效果,主要包括_____和_____两种。 5."内模仿说"的主要代表是德国生物学家、美学家和心理学家_____。 6.弗洛姆基于对马克思主义与弗洛伊德思想的综合研究,提出了_____与_____两个概念,作为连接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的纽带。 7."悲剧是对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它的媒介是语言,具有各种悦耳之音,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用;摹仿方式是借人物的动作来表达,而不是采用叙述法;借怜悯和恐惧来使这种情感得到净化(Katharsis)。"这是_____在其_____一书中提出的观点。 附:参考答案 1. 《礼记·乐记》 2. 原发过程继发过程第三过程 3. 新鲜感独特性整体性恒常性 4. 共鸣误读 5. 谷鲁斯 6. 社会无意识社会性格 7. 亚里士多德《诗学》 一、练习题

2016超星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题

2016 超星尔雅《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表现崇高的大风格的作品是()。
? ? ? ?
A、拉斐尔的绘画 B、歌德的《浮士德》 C、普希金的诗歌 D、莫扎特的音乐 正确答案: B
2“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这句话出自()。
? ? ? ?
A、《牡丹亭》 B、《枉凝眉》 C、《金瓶梅》 D、《西厢记》 正确答案: B
3 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 ? ?
A、“表象”是物的模样的直接反映。 B、物的形象是“美”的属性的本体。 C、物的形象是根据“表象”来加工的结果。 D、物本身的模样是艺术形态的东西。 正确答案: D
4 以下对盛唐气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 ? ?
A、它呈现出博大恢弘的气象。 B、它具有一种开放性和包容性。 C、它广泛体现在诗歌、绘画、雕塑等各种领域。 D、以上说法都正确 正确答案: D
5 不属于展示人体美画作的是()。
? ? ? ?
A、《法庭上的芙丽涅》 B、《维纳斯的诞生》 C、《米洛斯的维纳斯》 D、《沉睡的维纳斯》 正确答案: C
6 对“象”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象”是实在的世界 B、“象”可以脱离人的意识而存在 C、“象”是物的一种显现 D、中国古代艺术家常常把“象”称为“物色”
? ? ?
正确答案: B
7 以下著作中不属于朱光潜的是()。
? ? ?
A、《美学散步》 B、《文艺心理学》 C、《西方美学史》

文艺心理学期末考试

第一节、文艺心理学的产生与发展 一、西方古典文艺心理理论与审美实践 毕达哥拉斯:“旁观”说 柏拉图:“迷狂说” 亚里士多德:“净化说” 17、18世纪英国经验派美学:想象、情感和美感 A、夏夫兹博里的“内在感官”说 B、休谟的“同情”说 德国古典美学: A、康德:想象力 B、黑格尔:想象 18世纪末19世纪初浪漫主义文学思潮 克罗齐等人的直觉表现说 二、近代实验心理学派 1、费希纳的实验研究 费希纳运用心理实验的方法对各种审美现象进行心理研究,注重审美体验研究,这是“自下而上”的美学代替“自上而下”的美学,开辟了现代美学新纪元,标志着文艺心理学的产生。 2、西方美学的心理学转向: 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美学在现代心理学和实验美学的冲击下,发生了心理学转向,呈现出与传统古典美学迥异的面貌,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A、从研究对象上看 B、从研究内容上看 C、从研究方法上看 3、审美移情说和审美距离说 (1)、审美移情说:立普斯一派提出“移情说”,认为审美欣赏实质上是一个移情的过程,欣赏主体把自己的情感、意志、思想等主体因素转移到客体对象身上,使对象成为自我的化身,而主体则在情感的自由解放中获得心理的快适体验,从而获得审美快感。 “移情说”的要义在于: 第一,推己及物,以己度物和由物及己的审美体验方式。 第二,物我同一的审美心理状态。 引立普斯《论移情作用:内摹仿和器官感觉》两段话述之: “……在对美的对象进行审美的观照中,我感到精力旺盛,活泼,轻松自由或自豪。但是我感到这些,并不是面对对象或和对象对立,而是自己就在对象里面。……这种活动的感觉也不是我的欣赏的对象,……它不是对象的(客观的),即不是和我对立的一种东西。正如我感到活动并不是对着对象而是就在对象里面,我感到欣赏,也不是对着我的活动,而是就在我的活动里面。” “审美欣赏的特征在于:在它里面,我的感到愉快的自我和使我感到愉快的对象并不是分割开来成为两回事,这两方面都是同一个自我,即直接经验到的自我(即在对象里面生活着的自我)。”

2016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2016 美学原理期末考试答案
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50.0 分)
1
盛唐时期的诗歌意象世界不同于晚唐时期的诗歌意象世界是因为()。(1.0 分)
1.0 分
?
A、
时代风尚的差异
?
B、
统治者的个人喜好
?
C、
作者的差异
?
D、
诗歌地位的差异
正确答案: A 我的答案:A
2
中国古代思想认为大自然包含的生意或者生气是最值得观赏的,体现出了()。(1.0 分)
0.0 分
?
自然美
A、
?
艺术美
B、

?
C、
生态伦理学
?
D、
生态美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C
3
“诗无达志”强调的是()。(1.0 分)
1.0 分
?
A、
诗歌不能表达志向
?
B、
诗歌与意蕴是独立的,毫无关系
?
C、
诗歌意蕴带有某种宽泛性
?
D、
诗歌没有意蕴就不是优秀的作品
正确答案: C 我的答案:C
4
宗白华的美学立足点是()。(1.0 分)
1.0 分
?
A、

西方形而上学
?
B、
西方美学
?
C、
中国形而上学
?
D、
中国美学
正确答案: D 我的答案:D
5
对审美活动产生决定性影响的是()。(1.0 分)
0.0 分
?
A、
地理环境
?
B、
社会文化环境
?
C、
审美对象
?
D、
审美主体
正确答案: B 我的答案:D
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