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

高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
高一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教案第二章

2.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

学习目标:

1. 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2. 掌握速度公式的推导,并能够应用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3. 能识别不同形式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

学习重点:

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的运用。

学习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物理意义的理解。

主要内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沿着一条直线,且加速度不变的运动,叫做匀变速直线运动。

1. 匀加速直线运动:

2. 匀减速直线运动:

二、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式

1.公式:at v v t +=0

2.推导:①由加速度定义式变形:

②也可以根据加速度的物理意义和矢量求和的方法推出:加速度在数值

上等于单位时间内速度的改变量,且时间t 内速度的改变量△V=at ,

设物体的初速度为V 0,则t 秒末的速度为V t = V 0+△V= V 0+at

3.物理意义:

4.由数学知识可知,V t 是t 的一次函数,它的函数图象是一条倾斜直线,直线斜

率等于a ,应用速度公式时,一般取V 0方向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0,在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0。

【例一】汽车以40km/h 的速度匀速行驶,现以0.6m/s 2的加速度加速运动,问10s

后汽车的速度能达到多少?

【例二】一辆汽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初速度大小为15m/s ,加速度大小为3m/s 2,

求:①汽车第3s 末的瞬时速度大小?

②汽车速度刚好为零时所经历的时间?

【例三】火车从A 站驶往B 站,由静止开始以0.2m /s 2加速度作匀变速直线运动,

经1分钟达到最大速度V m 后匀速行驶,途中经过一铁路桥,若火车过桥

最高限速为18km /h ,火车减速的最大加速度为0.4m /s 2,则(1)火车的

最高行驶速度为多少?(2)火车过桥时应提前多长时间开始减速?

【例四】如图所示,在一光滑斜面上,有一小球以V 0=5m/s

沿斜面向上运动,经2s 到达最高点,然后又

沿斜面下滑,经3s 到达斜面底端,已知小球在斜面

上运动的加速度恒定,试求:(1)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2)小球到达斜面底端的速度。(3)画出小球的速度

图象。

课堂训练:

1.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2m /s 2

,就是说( )

A.它的瞬时速度每秒增大2m/s

B.在任意ls内物体的末速度一定是初速度的2倍

C.在任意ls内物体的末速度比初速度增大2m/s

D.每秒钟物体的位移增大2m

2.物体沿一直线运动,在t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为S,它在中间位置s/2处的速度为

v l,在中间时刻t/2时的速度为v2,则V l和v2的关系为( )

A.当物体作匀加速直线运动时,v1>v2

B.当物体作匀减速直线运动时,v1>v2

C.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v2

D.当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v1

3.一物体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O.5 m/s2,则此物体在4s末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4s初的速度为___________m/s。

4.摩托车从静止开始,以a l=1.6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了t l=4s后,又以

a2=1.2 m/s2的加速度沿直线匀加速行驶t2=3s,然后做匀速直线运动,摩托车做

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大小是____________。

5.如图是某质点做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由图可知物体运动的初

速度________m/s,加速度为__________m/s2。可以推算经过

________s,物体的速度是60m/s。

2.3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与时间的关系(一)

学习目标:

1.知道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2.掌握位移公式及它的推导,会应用公式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3.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会应用公式分析计算有关问题。

4. 灵活运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进行有关运动学问题的计算。

学习重点:

1. 推导和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

2. 匀变速直线运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的运用。

学习难点: 对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的物理意义的理解。

主要内容:

一、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某段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等于该段运动的初速度和末速度的平均值。即:

2

0 v

v v t +

=

【例一】质点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已知加速度为2m/s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质点在第一秒内的平均速度为lm /s

B .质点在第三个2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5秒时的即时速度

C .质点在前3秒内的平均速度等于6m /s

D .质点运动中后1秒的平均速度总比前1秒的平均速度大2m /s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

1.公式:202

1at t v s += 2.推导:①

②根据速度-时间图象也可以推导出位移公式。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

时间-图象与时间轴所围成的面积在数值上等于位移的大小。运用几

何求面积的方法可推导出位移公式。

3.物理意义:

4.由数学知识可知:s 是t 的 二次函数,它的函数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应用位移

公式时,一般取V 0方向为正方向,在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0,在匀减速直线运

动中a <0。

【例二】一质点做匀变速运动,初速度为4m/s ,加速度为2m/s 2,第一秒内发生的位

移是多少?

【例三】一辆汽车以1m/s 2的加速度加速行驶了12s ,行程180m ,汽车开始加速前的

速度是多少?

【例四】一架飞机着陆时的速度为60m/s ,滑行20s 停下,它滑行的距离是多少

【例五】一辆汽车的行驶速度为18m/s ,紧急刹车时的加速度为6m/s 2,4 s 内发生

的位移时多少?

【例六】一辆汽车以lO m/s 的速度匀速前进,制动后,加速度为2.5m/s 2,问:

3s 后的位移、10s 后的位移。

【例七】关于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在相同时间内的位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初速度越大的质点,位移越大。

B .末速度越大的质点,位移越大。

C .平均速度越大的质点,位移越大。

D .加速度越大的质点,位移越大。

5.注意:目前已学过的矢量有v 0、a 、s 、v t ,对这些物理量的符号选取应遵循以

下原则:规定v 0方向为正方向,若与v 0方向相同取正值,相反取负值。所求矢

量为正表示与v 0方向相同为负表示与v 0方向相反。

课堂训练:

1.在公式V t =Vo+at 和202

1at t v s +=中涉及五个物理量,除t 是标量外,其它四个量V t 、Vo 、a 、s 都是矢量。在直线运动中这四个矢量的方向都在一条直线上,当

取其中一个量的方向为正方向时,其它三个量的方向与此相同的取正值,与此相反

的取负值。若取初速度方向为正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负值

B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

C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a 取正值

D .无论匀加速还是匀减速a 都正值

2.一个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t 秒内经过的位移是s ,它的初速度为Vo ,t 秒末的速度为V t 则物体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为( )

A .t s

B .t v v t 0+

C . t v v t 0-

D . 2

0v v t + 3.物体沿直线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已知在第3s 内的位移是4.5m ,在第10s 内的位移是11.5m ,求物体运动的初速度和加速度。

课后作业:

1.匀变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a 、初速度V O 、末速度Vt 、时间t 、位移x 之间关系

正确的是( )

A .2021at t v x +

= B .x=V 0t C .22

1at x = D .x=(V 0+Vt )t/2 2.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以20m /s 的速度行驶,当汽车以5m /s 2的加速度刹车时,

刹车2s 内与刹车6S 内的位移之比为( )

A .1:l

B .3:4

C .3:l

D .4:3

3.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其位移和时间的关系是s=18t-6t 2,则它的速度

为零的时刻为( )

A . 1.5s

B .3s

C .6s

D .18s

4.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第一秒、第二秒、第三秒的位移之比为 ( )

A .1:2:3

B .1:2:4

C .1:3:5

D .1:4:9

5.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

A .匀加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同向

B .匀减速直线运动中,加速度一定与速度反向

C .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一定大于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

D .-5m/s 2一定大于+3 m/s 2

6.由静止开始作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笫4s 内平均速度为14m/s ,则它

在第3s 内的位移是_________m ,第4s 末的速度是_______m/s ,它通过第三个2m

所需时间为__________s 。

7.某飞机的起飞速度是60m/s ,在跑道上可能产生的最大加速度为4 m/s 2

,该飞机从静止到起飞成功需要跑道的最小长度为___________。

8.某市规定:卡车在市区内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 /h ,一次一辆市区路面紧急刹

车后,经1.5s 停止,量得刹车痕迹S=9m ,问这车是否违章行驶?

9.一辆汽车,以36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lOs ,然后以lm /s 2的加速度匀加速行驶

10s ,汽车在这20s 内的位移是多大?平均速度是多大?汽车在加速的10s 内平均

速度是多大?

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时通过的距离是30m ,则当速度

从3v 增加到4v 时,求物体通过的距离是多大?

2.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与位移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进一步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

2. 能较熟练地应用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求解有关问题。

3. 能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关系式,并会应用它进行计算。

4. 掌握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重要要推论。

5.能灵活应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进行分析和计算。

学习重点: 1. as v v t 2202=-

2. 推论1:S 2-S 1=S 3-S 2=S 4-S 3=…=S n -S n-1=△S=aT 2

3.推论2:v v t =2

学习难点: 推论1

主要内容: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和速度关系

1.公式:as v v t 2202=-

2.推导:

3.物理意义:

【例一】发射枪弹时,枪弹在枪筒中的运动可以看做匀加速运动,如果枪弹的加

速度大小是5×105m /s ,枪筒长0.64米,枪弹射出枪口时的速度是多

大?

【例二】一光滑斜面坡长为l0m ,有一小球以l0m /s 的初速度从斜面底端向上运

动,刚好能到达最高点,试求:小球运动的加速度。

二、匀变速直线运动三公式的讨论

at v v t +=0

202

1at t v s += as v v t 2202=-

1.三个方程中有两个是独立方程,其中任意两个公式可以推导出第三式。

2.三式中共有五个物理量,已知任意三个可解出另外两个,称作“知三解二”。

3.Vo 、a 在三式中都出现,而t 、Vt 、s 两次出现。

4.已知的三个量中有Vo 、a 时,另外两个量可以各用一个公式解出,无需联立方

程.

5.已知的三个量中有Vo 、a 中的一个时,两个未知量中有一个可以用一个公式解

出,另一个可以根据解出的量用一个公式解出。

6.已知的三个量中没有V o 、a 时,可以任选两个公式联立求解Vo 、a 。

7.不能死套公式,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刹车问题)。

【例三】一个滑雪的人,从85 m 长的山坡上匀变速滑下,初速度是1.8 m /s ,末

速度是5.0 m /s ,他通过这段山坡需要多长时间?

三、匀变速直线运动的两个推论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连续相等的时间(T)内的位移之差为一恒量。

①公式:S 2-S 1=S 3-S 2=S 4-S 3=…=S n -S n-1=△S=aT

2 ②推广:S m -S n =(m-n )aT 2

③推导:

2.某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的平均速度,即: v v t 2

【例四】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在第一个4秒内的位移为24米,在第二个4 秒内的位移是60米,求:(1)此物体的加速度。(2)物体在第四个4秒内的位移。

【例五】一个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第10s 内的位移比第9s 内的位

移多l0m 求:

(1) 它在第l0s 内通过的位移

(2) 第10s 末的速度大小

(3) 前10s 内通过的位移大小。

【例六】已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 点时的速度是V 0,通过B 点时的速度

是Vt ,求运动的平均速度及中间时刻的速度。

【例七】已知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通过A 点时的速度是V 0,通过B 点时的速度

是Vt ,求中点位置的速度。

课堂训练:

1.某物体作变速直线运动,关于此运动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

A .速度较小,其加速度一定较小

B .运动的加速度减小,其速度变化一定减慢

C .运动的加速度较小,其速度变化一定较小

D .运动的速度减小,其位移一定减小

2.火车从车站由静止开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最初一分钟行驶540米,则它在最初

l0秒行驶的距离是( )

A .90米

B .45米

C .30米

D .15米

3.一物体由静止沿光滑斜面匀加速下滑距离为L 时,速度为V ,当它的速度是v /2时,它沿全面下滑的距离是( )

A .L /2

B . 2L/2

C .L /4

D .3L /4

4.一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m /s ,lS 后的速度的大小变为10m /s ,在这1s 内该物体的( )(1996年高考题)

A .位移的大小可能小于4m ,

B .位移的大小可能大于l0m , .

C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m /s 2。

D .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l0m /s 2。 课后作业:

1.汽车自O 点出发从静止开始在平直公路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途中在6s 钟内分别经过P 、Q 两根电杆,已知P 、Q 电杆相距60m ,车经过电杆Q 时的速率是15m /s ,则:

(A)经过P 杆时的速率是5m /s ;

(B)车的加速度是1.5m /s 2;

(C)P 、O 间距离是7.5m :

(D)车从出发到Q 所用的时间是9s .

2.物体做匀变速直线运动,下面哪种情形是不可能的

(A)相邻的等时间间隔内的速度增量相同而末速度相反

(B)第1、2、3s 内通过的路程为2m 、3m 、4m

(C)任意相邻两段等时间间隔内通过的位移之差不等 、

(D)第2s 内通过的路程既小于第3s 内通过的路程,也小于第ls 内通过的路程

3.有一物体做初初速为零,加速度为10m /s 2运动,当运动到2m 处和4m 处的瞬时速度分别是V 1 和 V 2,则v 1:v 2等于

A .1:1

B .1:2

C .1:2

D .1:3

4.用2

0t v v v +=的式子求平均速度,适用的范围是 A .适用任何直线运动;

B .适用任何变速运动:

C .只适用于匀速直线运动:

D .只适用于匀变速直线运动.

5.一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为0.5m /s ,第7s 内的位移比第5s 内的位移多4m .求:

(1)物体的加速度,

(2)物体在5s 内的位移.

6.飞机着陆以后以6m /s 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若其着陆时速度为60m /s ,

求它着陆后12秒内滑行的距离。

7.两物体都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在给定的时间间隔内 ( )

A .加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B .初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C .末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D .平均速度大的,其位移一定也大

8.一辆汽车从车站开出,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开出一段时间后,司机发

现一乘客未上车,便紧急刹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从启动到停止一共经历10 s ,前进了15 m ,在此过程中,汽车的最大速度为 ( )

A .1.5 m /s

B .3 m /s

C .4 m /s

D .无法确定

9.某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若第1 s 末的速度为0.1 m /s ,则第3 s

末的速度为__________,前三秒内的位移为__________,第三秒内的位移为_______。

10.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时通过的位移为x ,则它的速度从

2v 增加到4v 时通过的位移是_________。

11.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火车,车头通过路基旁某电线杆时的速度是V 1,车尾通过此

电线杆时的速度是V 2,那么火车的中心位置通过这根电线杆时的速度为

___________。

12.火车由甲地从静止开始以加速度a匀加速运行到乙地,又沿原方向以a/3的加速度匀减速运行到丙地而停止。如甲、丙相距18km,车共运行了20min。求甲、乙两地间的距离及加速度a的值

13.列车由静止开始以a1=0.9m/s2的加速度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t1=30s后改为匀速直线运动,又经一段时间后以大小为a2=1.5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至停止,全程共计2km,求列车行驶的总时间.

2.3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应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

2. 掌握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有关推论及其应用。

3. 了解追及和相遇问题并初步掌握其求解方法。

学习重点: 1. 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

2. 追及和相遇问题。

学习难点:追及和相遇问题的求解。

主要内容:

一、初速为零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常用推论

设t=0开始计时,V0=0,s=0则:

1.等分运动时间(以T为时间单位)

(1)lT末、2T末、3T末……瞬时速度之比为

V l:V2:V3……=1:2:3……

(2)1T内、2T内、3T内……位移之比

S l:S2:S3……=1:4:9……

(3)第一个T内、第二个T内、第三个T内……的位移之比为

SⅠ:SⅡ:SⅢ…·=l:3:5……

2.等分位移(以S为单位)

(1)通过lS、2S、3S……所用时间之比为:

t l:t2:t3…=l:2:3…

(2)通过第一个S、第二个S、第三个S……所用时间之比为:

t l:t2:t3…=l:(2—1):(3一2)…

(3)lS末、2S末、3S末……的瞬时速度之比为:

V1:V2:V3…=l:2:3…

【例一】一质点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它在第一秒内的位移是2米,那么质点在第lOs内的位移为多少?质点通过第三个2米所用的时间为多少?

【例二】一列火车由静止从车站出发,做匀加速直线运动,一观察者站在这列火车第一节车厢的前端,经过2s,第一节车厢全部通过观察者所在位置;全部车厢

从他身边通过历时6s,设各节车厢长度相等,且不计车厢间距离。求:(1)

这列火车共有多少节车厢?(2)最后2s内从他身边通过的车厢有多少车?(3)

最后一节车厢通过观察者的时间是多少?

二、追及和相遇问题

追及和相遇类问题的一般处理方法是:①通过对运动过程的分析,找到隐含条件(如速度相等时两车相距最远或最近),再列方程求解。②根据两物体位移关系列方程,利用二次函数求极值的数学方法,找临界点,然后求解。

解这类问题时,应养成画运动过程示意图的习惯。画示意图可使运动过程直观明了,更能帮助理解题意,启迪思维。

l、匀加速运动质点追匀速运动质点:

设从同一位置,同一时间出发,匀速运动质点的速度为v,匀加速运动质点初速

为零,加速度为a,则:

(1) 经t=v/a两质点相距最远

(2) 经t=2v/a两质点相遇

【例三】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30m/s,当一辆以lOm/s速度行驶的汽车经过其所在位置时,摩托车立即启动,要想由静止开始在1分钟内追上汽车,至少要以多

大的加速度行驶?摩托车追赶汽车的过程中,什么时刻两车距离最大?最大距离

是多少?如果汽车是以25m/s速度行驶的,上述问题的结论如何?

2、匀减速运动质点追匀速运动质点:

设A质点以速度v沿x轴正向做匀速运动,B质点在A质点后方L处以初速v o,

加速度a沿x正向做匀减速运动,则:

(1) B能追上A的条件是:

(2) B 和A 相遇一次的条件是;

(3) B 和A 相遇二次的条件是:

【例四】如图所示;处于平直轨道上的甲、乙两物体相距为s ,同时向右运动,甲以

速度v 做匀速运动,乙做初速为零的匀加速运动,加速度为a ,试讨论在什么

情况下甲与乙能相遇一次?在什么情况下能相遇两次?

课堂训练:

1.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中,最初连续相等的四个时间间隔内的平均速度之

比是 ( )

A .1:1:l :1

B .1:3:5:7

C .12:22:32:42

D .13:23:33:43

2.一个作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通过A 点的瞬时速度是v l ,通过B 点的瞬时速度

是V 2,那么它通过A 、B 中点的瞬时速度是 ( ) A .221V V + B .212V V - C .22122V V - D .2

2122V V + 3.以加速度a 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从v 增加到2v 、从2v 增加到4v 、从

4v 增加到8V 所需时间之比为_____________;对应时间内的位移之比为

____________。

4.摩托车的最大速度为30m /s ,要想由静止开始在4分钟内追上距离它为1050m ,以

25m /s 速度行驶的汽车,必须以多大的加速度行驶?摩托车追赶汽车的过程中,什

么时刻两车距离最大?最大距离是多少?

课后作业:

1.匀加速行驶的汽车,经路旁两根相距50m 的电杆共用5s 时间,它经过第二根电

线杆时的速度是15m /S ,则经第一根电线杆的速度为( )

A .2m /s

B .10m /S

C .2.5m /S

D .5m/s 乙

甲 v a S

2.一辆车由甲地出发,沿平直公路开到乙地刚好停止,其速度图象如图所示,那么0-t和t-3t两段时间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 B.位移大小之比为1:2

C.平均速度大小之比为I:l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汽车甲沿着平直的公路以速度v0做匀速直线运动。当

它路过某处的同时,该处有一辆汽车乙开始做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运动去追赶甲车。根据上述的己知条件( )

A.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的速度

B.可求出乙车追上甲车时乙车所走的路程

C.可求出乙车从开始起动到追上甲车时所用的时间

D.不能求出上述三者中任何一个

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作匀加速直线运动,以T为时间间隔,物体在第2个T时间内位移大小是1.8m,第2个T时间末的速度为2m/s,则以下结论正确的是( )

A.物体的加速度a=5/6 m/s2

B.时间间隔T=1.0s

C.物体在前3T时间内位移大小为4.5m

D.物体在第1个T时间内位移的大小是0.8m

5.完全相同的三木块并排地固定在水平面上,一颗子弹以速度v水平射入。若子弹在木块中做匀减速运动,穿透第三块木块后速度为零,则子弹依次射入每块木块时的速度比和穿过每块木块所用时间比分别是( )

A.v l:v2:v3=3:2:l B.v l:v2:v3= 3:2:l

C.t1:t2:t3= D.t1:t2:t3=(3-2):(2-l):1

6.两辆完全相同的汽车,沿水平直路一前一后匀速行驶,速度均为v0,若前车突然以恒定的加速度刹车.在它刚停车时,后车以前车刹车时的加速度开始刹车。已知前

车在刹车过程中所行的距离为s,若要保证两辆车在上述情况中不相撞,则两车在匀速行驶时保持的距离至少应为( )

A.s B.2s C.3s D.4s

7.甲、乙两车沿同一平直公路运动的速度图像,如图所示。已知t2=2t1,则( )

A.甲的加速度大于乙的加速度,在t=O时,乙在甲的前方,相距最大

B.在t

1时刻,两车速度相同

C.在t2时刻,甲在前,乙在后,两车相距最大

D.在t2时刻,两车相遇

8.一个小球沿斜面由静止匀加速下滑,测得2s末的速度为40cm/s,5s末到达斜面底端后沿紧接着的光滑平面运动,经3s后滑上另一斜面,又经2s后速度为零,这个小球在这两个斜面上运动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 _________,沿第二个斜面上行ls时的速度为____________。

9.一辆汽车以初速度v0、加速度a做匀减速运动,追赶在它前面且相距L的货车,货车与汽车的运动方向相同,而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v

lO.一平直铁路和公路平行,当铁路上的火车以20m/s的初速、制动后产生-0.1m/s2

加速度行驶时,前方公路上155m处有一自行车正以4m/s匀速前进,则

(1)经多少时间火车追上自行车?

(2)从火车追上自行车的时刻起,又经多少时间,自行车超过火车?

11.甲乙两车从同地点出发同向运动,其v-t图象如图所示,

试计算:

(1)从乙车开始运动多少时间后两车相遇?

(2)相遇处距出发点多远?

(3)相遇前甲乙两车的最大距离是多少?

2.4自由落体运动

学习目标:

1. 理解什么是自由落体运动,知道它是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2. 知道自由落体运动的产生条件、特点。

3. 知道什么是自由落体加速度,知道它的方向,知道在地球上的不同地方,重力加速度大小不同。

4. 掌握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学习重点: 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及应用。

学习难点

主要内容:

一、自由落体运动

1.定义:只受重力作用,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

2.特点: ①初速V 0=0

②只受一个力,即重力作用。当空气阻力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时,物体

的下落可以看作自由落体运动。

3.性质:初速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4.自由落体运动的规律:

①速度公式:gt v t = ②位移公式:22

1gt s = ③速度位移关系:gs v t 22= ④平均速度公式:2

t v v = ⑤△s=gT 2

二、重力加速度:同一地点,任何物体的自由落体加速度相同,跟物体的轻重无关。 重力加速度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大小跟高度和纬度有关。地面附近通常取

g=9.8m/s 2,粗略计算时,可取10 m/s 2。

【例一】甲、乙两球从同一高度处相隔 1秒先后自由下落,则在下落过程中( )

A .两球速度差始终不变

B .两球速度差越来越大

C .两球距离始终不变

D .两球距离越来越大

【例二】从离地500m 的空中自由落下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取g=10m /s 2,求: ①经过多少时间落到地面;

②从开始落下的时刻起,在第1s 内的位移、最后1s 内的位移;

③落下一半时间的位移.

【例三】一个小球从塔顶自由下落,最后1s内落下的距离是塔高的16/25,求塔高。(取g=10m/s2)

【例四】一物体从某一高度自由下落,经过一高度为2m的窗户用时间0.4s,g取10 m/s2。则物体开始下落时的位置距窗户上沿的高度是多少?

【例五】如图所示,一个吊在房顶长为1m的铁链,在距离悬点

O正下方21m处有一点A。今将悬点剪断,铁链作自由落体运动,

铁链(本身)完全通过A点需多长时间?(g=lOm/s2)

课堂训练:

1.以下对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哪些? ( )

A.物体开始下落时,速度为零,加速度也为零。

B.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增加,加速度保持不变

C.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和加速度同时增大

D.物体下落过程中,速度的变化率是个恒量

2.将自由落体运动分成位移相等的4段,最后一段位移所用时间是2s,那么下落

的第l段位移所用时间是下面的哪个值? ( )

A.0.5s B.1.7s C.8s D.7.5s

3.自由落体运动中,物体在第______s内下落的距离是它在第ls内下落距离的9

倍。物体在从t=_____s到______s的ls内下落的距离是第ls内下落距离的20

倍。

课后作业:

1.关于自由落体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从静止下落的运动就是自由落体运动。

B.自由落体运动是竖直方向的匀加速直线运动。

C.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内的位移之比是1:3:5。

D.做自由落体运动的物体,在开始的连续三个2s末的速度之比是1:2:3。

2.甲、乙两个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已知甲的重力是乙的重力的2倍,甲距地面高度是乙距地面高度的1/2,则( )

A.甲的加速度是乙的2倍. B.甲落地的速度是乙的1/2

C.各落下ls时,甲、乙的速度相等.D.各落下lm时,甲、乙的速度相等

3.自由下落的物体,它下落一半高度所用的时间和全程所用的时间之比是( ) A.1/2 B.2 C.2/2 D.2

4.在一根轻绳的两端各拴一个小球,一人用手拿着绳上端的小球站在三层楼的阳台上,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两个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为△t,如果站在四层楼的阳

台上,同样放手让小球自由下落,则两球相继落地的时间差将会(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由于层高不知,无法比较

5.从高为H的塔顶,自由落下一物体P,ls后从塔上另一较低的高度h处自由落下另一物体Q,若P从开始下落处算起下落了45m后赶上Q,并且再过ls落地,则

Q从开始下落到着地所经历的时间为()

A.3s B.约3.3s C.约3.7s D.约4.3s

6.一矿井深125m,在井口每隔一定时间自由下落一个小球。当第11个小球刚从井口开始下落时,第一个小球恰好到达井底,则相邻小球开始下落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__ s,这时第3个小球和第5个小球相距__________m.(g取10m/S2)

7.跳伞运动员作低空跳伞表演。他们离开飞机后先作自由落体,离地面125m时打开降落伞。开伞后,由于受到很大的阻力,运动员以14.3m/S2的平均加速度作

匀减速运动,到达地面时的速度为5m/S。求:

①运动员离飞机时的高度是多少?

②离开飞机后,经过多少时间到达地面?(取g=10m/s2)

阅读材料:伽利略生平

伽利略(1564~1642)生于意大利北部佛罗伦萨一个贵族的家庭。他在科学上的创造才能,在青年时代就显示出来了。当他还是比萨大学医科学生时,就发明了能测量脉搏速率的摆式计时装置。后来,他的兴趣转向了数学和物理学,26岁就担任了比萨大学的数学教授。由于他在科学上的独创精神,不久就跟拥护亚里士多德传统观点的人们发生了冲突,遭到对手们的排挤,不得不在1591年辞去比萨大学的职务,转而到威尼斯的帕多瓦大学任教。

在帕多瓦,伽利略开始研究天文学,成为哥白尼的日心说的热烈支持者。他制造了望远镜,观测到木星的四颗卫星,证明了地球并不是一切天体运动环绕的中心。用望远镜进行观测,他发现了月面的凹凸不平以及乳带似的银河原来是由许许多多独立的恒星组成的。他还制成了空气温度计,这是世界上最早的温度计。这些光辉的成就,使他获得了巨大的声望。

1610年,伽利略接受了图斯卡尼大公爵的邀请,回到他的故乡,担当了大公爵的宫廷数学家兼哲学家。伽利略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大公爵对他的科学研究给予资助.但是不久,他就受到了教会的迫害。由于他勇敢地宣传哥白尼的学说,1616年,被传唤到罗马的宗教裁判所.宗教裁判所谴责了哥白尼的学说,并责令伽利略保持沉默。1632年,伽利略发表《两种世界观的对话》一书,被教会认为违反了1616年的禁令.伽利略被召到罗马囚禁了几个月,受到缺席审判,遭到苦刑和恐吓,并被迫当众跪地表示“公开放弃、诅咒和痛恨地动说的错误和异端”,最后被判处终身监禁,他的书也被列为禁书。

1632年以后,伽利略专心致志于力学的研究,并于1638年完成了《两种新科学的对话》。由于教会的禁令,这部书无法在意大利出版,只能在荷兰秘密刊行。这部著作是伽利略最伟大和最重要的著作。伽利略最先研究了惯性运动和落体运动的规律,为牛顿第一定律和第二定律的研究铺平了道路。他坚持“自然科学书籍要用数学来写”的观点,倡导实验和理论计算相结合,用实验检验理论的推导。这种研究方法对以后的科学研究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1642年,伽利略在贫病交加中逝世,享年78岁。1983年,罗马教延正式承认,350年前宗教裁判所对伽利略的审判是错误的。

2.5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物理学史。

2.知道伽利略对自由落体运动的研究方法。

★过程与方法

1.学习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2.培养学生自己查找资料学习物理学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习科学家们对知识敢于质疑的勇气。

2.学习科学家们科学研究的执著精神。

3.通过学生自己查找资料,提高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4.通过对亚里士多德和伽利略的了解,认识到科学的探索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几代人的不懈努力。

学习重点与难点:

1.伽利略对落体问题的逻辑推理。

2.伽利略的验证性实验的设计。

3.伽利略的理想外推。

教学准备:让学生预习,搜集关于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有关资料。

教学设计:

一、认识两位科学家

老师提出:哪位同学乐意给大家讲一讲自己所查到的关于伽利略和亚里士多德的资料,先说说伽利略吧。

学生可能的回答:①伽利略全名伽利略·伽利莱,他是文艺复兴后期近代实验科学的创始人。1564年伽利略生于意大利的比萨城,1611年,伽利略应邀来到罗马,在罗马期间,伽利略为了确立新的自然研究法—实验法的地位,又同教会的唯心论世界观进行了激烈的斗争,这就更加激怒了教会。1632年,他的名著《关于两大世界体系的对话》出版,但立即被教会列为禁书。1633年6月22日,伽利略受到宗教法庭审判,并被判终身软禁,成了“宗教裁判判所”的囚徒。1638年,伽利略在荷兰出版了《关于两门新学科与数学证明的谈话》一书,对自己多年来在力学方面的研究进行了总结。

②他的父亲是一位才华出众的音乐家和教育家。他在科学上的创造才能,在青年时

代就显示出来了。当他还是比萨大学医科学生时,就发明了能测量脉搏速率的摆式计时装置。后来他的兴趣转向了数学和物理学。

③1581年,17岁的伽利略对古希腊的物理学及亚里士多德、埃夫克利德和阿基米德

的著作着迷。伽利略在数学、天文学,特别是力学方面有了很深的造诣,学术上成果累累。他通过大量的观察和实验总结出了惯性定律、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和相对性原理;发现了单摆振动的等时性原理;用自制的33倍望远镜观察天象,发现了一系列令人震惊的天文现象。伽利略将观察到的天文现象写成《星际使者》一书,于1610年发表。书中介

绍了月球上的环状山脉,无数星体构成的银河系,金星的盈亏,木星的四颗卫星,太阳黑斑等等,从而对哥白尼的“天体运行”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同时也动摇了亚里士多德—托勒密的地心说。

教师对学生的回答给予肯定:关于伽利略的资料收集非常细致,下面再说说亚里士多德吧。

学生可能的回答:①作为一位伟大的、百科全书式的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对世界的贡献之大,令人震惊。他至少撰写了170种著作,其中流传下来的有47种。他的科学著作,在那个年代简直就是一本百科全书。但他的成就远不止于此。他还是一位真正哲学家,对哲学每个学科几乎都做出了贡献。亚里士多德集中古代知识于一身,在他死后几百年中,没有一个人像他那样对知识有过系统考察和全面掌握。他的著作是古代的百科全书。

恩格斯称他是“最博学的人”。

②亚里士多德最大的贡献在于创立了形式逻辑这一重要分支学科。逻辑思维是亚里士

多德在众多领域建树卓越的支柱。

亚里士多德的思想对西方文化根本倾向以至内容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在上古及中古时期,他的著作被译成拉丁文、叙利亚文、阿拉伯文、意大利文、希伯来文、德语和英语。随着亚里士多德作品的不断被发现,中世纪出现了一个研究亚里士多德主义的新时代,学者们以此作为求得各方面真知识的基础。

亚里士多德学识渊博,著述颇丰.他对于当时尚未分类的科学部门如政治、逻辑、伦理、历史、物理(自然学科)、心理学、美学、教育学等均有研究并有独到见解,被马克思誉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

③亚里士多德是古希腊又一位伟大的教育思想家,建立了包括自然学科在内的百科

全书式的课程体系,提出了注重实践的良好措施,为后人留下了一笔包罗宏富的教育遗产。亚里士多德显示了希腊科学的一个转折点。在他以前,科学家和哲学家都力求提出一个完整的世界体系,来解释自然现象.他是最后一个提出完整世界体系的人。在他以后,许多科学家放弃提出完整体系的企图,转入研究具体问题。

教师指出:物理教科书上,亚里士多德给同学们的形象不妙、他老是出错,老是作出一些轻率的结论。同学们觉得亚里士多德实在太不高明而伽利略则比他伟大于百倍。

事实上,亚里士多德是古代一位伟大的学者,一位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有几乎无所不及的思想成。我们应该正确的、全面的去认识一位科学家。伽利略创造了一套对近代科学的发展极为有益的科学方法,从而纠正了亚里士多德在物理上犯的一些错误。

二、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教师结合伽利略对自由落体的研究,通过教师提问学生回答的方式学习伽利略的科学方法) 问题的提出

教师提问:亚里士多德依据平常观察的事实,是怎样确定物体下落的快慢什么因素决定的?

亚里士多德通过观察,在日常生活中,重的物体下落快,轻的物体下落慢。得出结论:物体下落的快慢是由它们的重量决定的。

教师提出:那么物体下落的快慢与它们的重量有关系吗?

提出假设,逻辑推理。

教师提出:伽利略是怎样提出假设,运用逻辑推理的?

学生可能的回答:他假设大石头的下落速度为8,小石头的下落速度为4,当我们把两块石头捆在一起,大石头会被小石头拖的慢下来。但两块石头捆在一起,重量增大,整个系统下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教案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教学难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 新课教学 一、物体和质点 问题: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 引导学生分析: 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 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

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 小结 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学生讨论:1。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2.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3.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参考系 导入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观察图1.1-3和1.1-4,阅读图右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得出什么结论? 2.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 1.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学生讨论: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三、坐标系 创设实例:从一中到冶浦桥的公交车或刘翔的110m栏。 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地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 教师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应该包含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对于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取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计时起点为坐标轴的原点。单位长度的选定要根据具体情况。 3.位置的表示方法,例:x=5m。 学生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小结

(完整版)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超详细总结带经典例题及解析(20200921053238)

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运动学问题是力学部分的基础之一,在整个力学中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本章是讲运动的初步概念,描述运动的位移、速度、加速度等,贯穿了几乎整个高中物理内容,尽管在前几年高考中单纯考运动学题目并不多,但力、电、磁综合问题往往渗透了对本章知识点的考察。近些年高考中图像问题频频出现,且要求较高,它属于数学方法在物理中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专题一:描述物体运动的几个基本本概念 ◎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的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它包括平动、转动和振动等形式。 2 .参考系:被假定为不动的物体系。 对同一物体的运动,若所选的参考系不同,对其运动的描述就会不同,通常以地球为参考系研究物体的运动。 3 .质点:用来代替物体的有质量的点。它是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时,为使问题简化,而引入的理想模型。仅凭物体的大小不能视为质点的依据,如:公转的地球可视为质点,而比赛中旋转的乒乓球则不能视为质点。 ' 物体可视为质点主要是以下三种情形: (1) 物体平动时; (2) 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限度时; (3) 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4 .时刻和时间 (1) 时刻指的是某一瞬时,是时间轴上的一点,对应于位置、瞬时速度、动量、动能等状态量,通常说的“2 秒末”,“速度达2m/s 时”都是指时刻。 (2) 时间是两时刻的间隔,是时间轴上的一段。对应位移、路程、冲量、功等过程量.通常说的“几秒内”“第几秒内”均是指时间。 5 .位移和路程 (1) 位移表示质点在空间的位置的变化,是矢量。位移用有向线段表示,位移的大小等于有向线段的长度,位移的方向由初位置指向末位置。当物体作直线运动时,可用带有正负号的数值表示位移,取正值时表示其方向与规定正方向一致,反之则相反。 (2) 路程是质点在空间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在确定的两位置间,物体的路程不是唯一的,它与质点的具体运动过程有关。 (3) 位移与路程是在一定时间内发生的,是过程量,二者都与参考系的选取有关。一般情况下,位移的大小并不等于路程,只有当质点做单方向直线运动时,二者才相等。6.速度 (1) .速度:是描述物体运动方向和快慢的物理量。 (2)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大小叫速率。 (3) .平均速度:物体在某段时间的位移与所用时间的比值,是粗略描述运动快慢的。 ①平均速度是矢量,方向与位移方向相同。 第 1 页共28 页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高一物理.docx

图1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四川省什邡中学高一物理 《力》单元检测题 命题人: 姓名: 学号: 一、选择题(以下题目所给出的四个答案中,有一个或多个是正确的,每题4分,共48分) 1.一物体静止在斜面上,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 A .物体受斜面的作用力,垂直斜面向上 B .物体所受重力可分解为平行于斜面的下滑力和对斜面的正压力 C .只要物体不滑动,它受的摩擦力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D .一旦物体沿斜面下滑,它所受的摩擦力将随斜面倾角的增大而减小 2.如图1所示,传送带向上匀速运动,将一木块轻轻放在倾斜的传送带上.则关于木块受 到的摩擦力,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沿传送带向上 B .木块所受的合力有可能为零 C .此时木块受到四个力的作用 D .木块所受的摩擦力方向有可能沿传送带向下 3.如图2所示,一倾斜木板上放一物体,当板的倾角θ逐渐增大 时,物体始终保持静止,则物体所受 ( ) A .支持力变大 B .摩擦力变大 C .合外力恒为零 D .合外力变大 4. 用绳AC 和BC 吊起一重物处于静止状态,如图3所示. 若AC 能承 受的最大拉力为150 N ,BC 能承受的最大拉力为105 N ,那么,下列正确的说法是 ( ) A .当重物的重力为150 N 时,AC 、BC 都不断,AC 拉力比BC 拉力大 B .当重物的重力为150 N 时,A C 、BC 都不断,AC 拉力比BC 拉力小 C .当重物的重力为175 N 时,AC 不断,BC 刚好断 D .当重物的重力为200 N 时,AC 断,BC 也断 5.下列各组共点的三个力,可能平衡的有 ( ) 图 2 图3

最新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课后习题整理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章节课后习题 2018/09/18 安明进 1.1 1. 平常说的“一江春水向东流”“地球的公转”“钟表的时针在转动”“太阳东升西落”等等,分别是说什么物体相对什么参考系在运动?的坐标各是多少? 2.将近 1 000 年前,宋代诗人陈与义乘着小船在风和日丽的春日 出游时曾经写了一首诗。在这首诗中,诗人艺术性地表达了他对 运动相对性的理解。诗中描述了什么物体的运动?它是以什么物 体为参考系的?你对诗人关于“榆堤”“云”“我”的运动与静 止的说法有没有不同的认识? 3. 桌面离地面的高度是 0.8 m ,坐标系原点定在桌面上,向下方 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 如图1.1-7 所示。 通过测量,确定图中A 、B 的坐标。 1.2 1.以下各种说法中,哪些指时间?哪些指时刻? A .列车员说:“火车 8点 42 分到站,停车 8 分。” B .“您这么早就来啦,等了很久吧!” C .“前 3 秒”“最后 3 秒”“第 3 秒末”“第 3 秒内”。 2. 某市出租汽车的收费标准有1.20元/公里、1.60元/公里、2.00元/公里…… 其中的“公里”指的是路程还是位移? 3.田径场跑道周长是 400 m 。 (1)百米赛跑选用跑道的直道部分, 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是多少?位移大小是多少? (2)在800 m 跑比赛中,不同跑道的运动员跑完全程的路程相同吗?跑完全程的位移相同吗?请结合田径比赛的规则想一想。

4.从高出地面3 m的位置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它上升5 m后回 落,最后到达地面(图1.2-6)。分别以地面和抛出点为原点建立坐 标系,方向均以向上为正,填写以下表格。 1.3 1.光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为3.0×10 8 m/s。 (1)1光年(光在一年中传播的距离)相当于多少米? (2)除太阳外,最靠近地球的恒星是半人马座中的比邻星(很遗憾, 在北半球看不到),它离我们4.0×10 13 km,它发出的光要多长时 间才能到达地球? 2.汽车从制动到停止下来共用了5 s。这段时间内,汽车每1 s前进的距离分别是9 m、 7 m、 5 m、 3 m、 1 m。(1)求汽车前1 s、前2 s、前3 s、前4 s和全程的平均速度。这五个平均速度中哪一个最接近汽车关闭油门时的瞬时速度?它比这个瞬时速度略大些还是略小些? (2)汽车运动的最后1 s的平均速度是多少?汽车的末速度是多少? 3.图1.3-6 是京九铁路北京西至深圳某一 车次运行的时刻表,设火车在每个车站都 能准点到达,准点开出。 (1) T107次列车由北京西站开出直至到 达聊城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2)T107次列车由聊城站开出直至到达 菏泽站,运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少? (3)T108次列车在 9 时 30 分的瞬时速度 是多少? 1.4 1. 对比电磁打点计时器和电火花计时器, 你认为哪一种可能引起较大的误差?为什么? 2. 把纸带的下端固定在重物上,上端用手提着,纸带穿过打 点计时器。接通电源后将纸带释放,重物便拉着纸带下落, 纸带被打出一系列点,其中有一段如图 1.4-12所示。 (1) 图 1.4-12 所示的纸带,哪端与重物相连?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强化模拟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12mB.14mC.25mD.96m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的阻力,其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 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C.速度不断增加,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 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如下框所示,其中方框4中的内容是

A.提出猜想B.形成理论 C.实验检验D.合理外推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一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 C.t l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6.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D.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7.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 则有()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计数点序 号 1 2 3 4 5 6 计数点对 应的时刻 /s 0.1 0.2 0.3 0.4 0.5 0.6 通过计数 时的速度/ 44.0 62.0 81.0 100.0 110.0 168.0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docx

鼎尚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2015-2016学年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一 第二章《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强化模拟训练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选择题 1.在平直公路上,汽车以10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从某时刻开始刹车,在阻力作用下,汽车以2m/s2的加速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则刹车后6s内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12m B.14m C.25m D.96m 2.雨滴从高空下落,由于空气的阻力,其加速度不断减小,直到为零,在此过程中雨滴的运动情况是() A.速度不断减小,加速度为零时,速度为零 B.速度一直保持不变 C.速度不断增加,加速度为零时,速度达到最大 D.速度的变化率越来越大 3.甲乙两个物体在同一时刻沿同一直线运动,他们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在4s﹣6s内,甲、乙两物体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B.前6s内甲通过的路程更大 C.前4s内甲乙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等 D.甲乙两物体一定在2s末相遇 4.伽利略在研究运动的过程中,创造了一套科学方法,如下框所示,其中方框4中的内容是

A.提出猜想 B.形成理论 C.实验检验 D.合理外推 5.甲、乙两物体从同一位置沿同一直线运动,它们的v一t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乙物体先向负方向运动,t1时刻以后反向向正方向运动 B.t2时刻,乙物体追上甲 C.t l时刻,两者相距最远 D.0~t2时间内,乙的速度和加速度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6.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划分成很多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把各小段的位移相加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B.牛顿进行了“月—地检验”,得出天上和地下的物体都遵从万有引力定律的结论 C.由于牛顿在万有引力定律方面的杰出成就,所以被称为能“称量地球质量”的人 D.根据速度定义式 x v t ? = ? ,当t?非常非常小时, x t ? ? 就可以表示物体在t时刻的瞬时速 度,该定义应用了极限思想方法 7.如图所示,三角体由两种材料拼接而成,BC界面平行底面DE,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30°和60°。已知物块从A静止下滑,加速至B匀速至D;若该物块静止从A沿另一侧面下滑, 则有() A.通过C点的速率等于通过B点的速率 B.AB段的运动时间大于AC段的运动时间 C.将加速至C匀速至E D.一直加速运动到E,但AC段的加速度比CE段小 8.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 计数点序 号 123456 计数点对 应的时刻 /s 0.10.20.30.40.50.6 通过计数 时的速度/ (cm/s) 44.062.081.0100.0110.0168.0 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最新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测试题全套及答案 章末综合测评(一) (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都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中国海军第十七批护航编队于2014年8月28日胜利完成亚丁湾索马里海域护航任务.第十七批护航编队由长春舰、常州舰等舰,以及舰载直升机、数十名特战队员组成.关于“长春”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 A.队员在维护飞机时飞机可看做质点 B.确定“长春”舰的位置时可将其看做质点 C.队员训练时队员可看做质点 D.指挥员确定海盗位置变化时可用路程 【解析】队员在维护飞机时需要维护其各个部件,不能看做质点,A错误;确定“长春”舰的位臵时其大小形状可忽略不计,B正确;队员训练时要求身体各部位的动作到位,不能看做质点,C错误;而海盗位臵变化应用位移表示,D错误. 【答案】 B 2.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的汽车内,一乘客以自己的车为参考系向车外观察,下列现象中,他不可能观察到的是() A.与汽车同向行驶的自行车,车轮转动正常,但自行车向后行驶 B.公路两旁的树因为有根扎在地里,所以是不动的 C.有一辆汽车总在自己的车前不动 D.路旁的房屋是运动的 【解析】当汽车在自行车前方以大于自行车的速度行驶时,乘客观察到自行车的车轮转动正常,自行车向后退,故A是可能的;以行驶的车为参考系,公路两旁的树、房屋都是向后退的,故B是不可能的,D是可能的;当另一辆汽车与乘客乘坐的车以相同的速度行驶

时,乘客观察到此车静止不动,故C 是可能的. 【答案】 B 3.下列四幅图中,能大致反映自由落体运动图像的是( ) 【解析】 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故它的v -t 图像是一过原点的倾斜直线,a -t 图像是一平行时间轴的直线,故D 对,A 、C 错;B 图中的图像表示物体匀速下落.故应选D. 【答案】 D 4.汽车在水平公路上运动时速度为36 km /h ,司机突然以2 m/s 2的加速度刹车,则刹车后8 s 汽车滑行的距离为( ) A .25 m B .16 m C .50 m D .144 m 【解析】 初速度 v 0=36 km /h =10 m/s. 选汽车初速度的方向为正方向.设汽车由刹车开始到停止运动的时间为t 0,则由v t =v 0+at =0得: t 0=0-v 0a =0-10-2 s =5 s 故汽车刹车后经5 s 停止运动,刹车后8 s 内汽车滑行的距离即是5 s 内的位移,为 x =12(v 0+v t )t 0=1 2(10+0)×5 m =25 m. 故选A 【答案】 A 5.两个质点A 、B 放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静止开始从同一位置沿相同方向同时开始做直线运动,其运动的v -t 图像如图2所示.对A 、B 运动情况的分析,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图2 A .A 、 B 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2∶1,A 、B 减速时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1∶1 B .在t =3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C .在t =5t 0时刻,A 、B 相距最远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答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鼎尚**整理制作)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空间时间 课堂训练 1、D 2、不能、可以、不能、可以 3、B 课后提升训练 1、AD 2.C 3、B 4、A 5、BD 6、BD 第二节位置变化的描述—位移 课堂训练 1、4m、2m、竖直向下 2、320m、80m、400m、0 课后提升训练 1、BD 2、7cm、右、7cm、7cm、右、13cm、0、20cm、7cm、左、27cm 3、AD 4、ABD 5、C 6、D 7、C 8、40m、30m、50m、平行四边行法则 第三节运动快慢的描述—速度 课堂训练 1、7.5×1016 m 2、瞬时速度、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瞬时速度 3、初速度为零速度均匀增加、速度均匀减少、匀速直线运动、初速度不为零,速度均匀增加。 课后提升训练 1、ACD 2、AC 3、A 4、C 5、C 6、前2s内12.5m/s、4s内15m/s 7、0 8、由于速度均为负值,说明物体一直沿负方向运动,其速度大小先不变,后变小。 第四节速度变化快慢的描述-----加速度 课堂训练 1、4×105 m/s2 2、9.7 m/s2 3、略 课后提升训练 1、B 2、C 3、ABCD 4、B 5、D 6、BD 7、C 8、C 9、C 10、答案:(1)0~2s,图线是倾斜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加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a1=6m/s2 。 (2)2s~4s,图线是平行于时间轴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的物理意义可求得加速度a2=0 。 (3)4s~5s,图线是向下倾斜的直线,说明升降机是做匀减速运动,根据速度图象中斜率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1.下列几个速度中,指瞬时速度的是() A.上海磁悬浮列车行驶过程中的速度为400 km/h B.乒乓球运动员陈玘扣出的乒乓球速度达23 m/s C.子弹在枪膛内的速度为400 m/s D.飞机起飞时的速度为300 m/s 2.在公路上常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如图2-3-8所示的限速标志,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 图2-3-8 A.平均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B.瞬时速度的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 C.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 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 3.短跑运动员在100 m比赛中,以8 m/s的速度迅速从起点冲出,到50 m处的速度是9 m/s,10 s末到达终点的速度是10.2 m/s,则运动员在全程中的平均速度是() 图2-3-9 A.9 m/s B.10.2 m/s C.10 m/s D.9.1 m/s 4.2012伦敦奥运会上,中国游泳名将孙杨以3分40秒14的成绩,夺得男子400米自由泳冠军,并打破奥运会记录,改写了中国男子泳坛无金的历史,高科技记录仪测得他冲刺终点的速度为3.90 m/s,则他在400米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率约为() 图2-3-6 A.2.10 m/s B.3.90 m/s C.1.67 m/s D.1.82 m/s 5.(2013·临高一中高一检测)晓宇和小芳同学从网上找到几幅照片,根据照片所示情景

请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大炮水平发射炮弹轿车紧急刹车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13秒15!刘翔出人 意料完成复出之战 图2-3-10 A.当点燃火药炮弹还没发生运动瞬间,炮弹的加速度一定为零 B.轿车紧急刹车时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的加速度可能为零 D.根据图中数据可求出110 m栏比赛中任意时刻的速度 6.一物体自原点开始在x轴上运动,其初速度v0>0,加速度a>0,当加速度不断减小直至为零时,物体的() A.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减小 B.速度不断减小,位移不断增大 C.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速度达到最大,位移不断增大 D.速度不断增大,当a=0时,位移达到最大值 7.一个物体以恒定加速度做变速直线运动,某时刻速度的大小为4 m/s,1 s后的速度大小为10 m/s,在这1 s内该物体的() A.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 B.速度变化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 C.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小于4 m/s2 D.加速度的大小可能大于10 m/s2 8.(2012·郑州高一检测)物体做加速直线运动,已知第1 s末的速度大小是6 m/s,第3 s 末的速度大小是10 m/s,则该物体的加速度可能是() A.2 m/s2B.4 m/s2 C.-4 m/s2D.-2 m/s2 9.(2013·福州三中高一检测)小明同学在学习了DIS实验后,设计了一个测物体瞬时速度的实验,其装置如图2-3-11所示.在小车上固定挡光片,使挡光片的前端与车头齐平,将光电门传感器固定在轨道侧面,垫高轨道的一端.小明同学将小车从该端同一位置由静止释放,获得了如下几组实验数据.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 知识点大全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 (灿若寒星**整理制作) 必修一知识点大全 1.参考系 ⑴定义:在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时,选来作为标准的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考系。 ⑵对同一运动,取不同的参考系,观察的结果可能不同。 ⑶运动学中的同一公式中涉及的各物理量应以同一参考系为标准,如果没有特别指明,都是取地面为参考系。 2.质点 ⑴定义:质点是指有质量而不考虑大小和形状的物体。 ⑵质点是物理学中一个理想化模型,能否将物体看作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具体问题,而不是取决于这一物体的大小、形状及质量,只有当所研究物体的大小和形状对所研究的问题没有影响或影响很小,可以将其形状和大小忽略时,才能将物体看作质点。 ⑴物体可视为质点的主要三种情形: ①物体只作平动时; ②物体的位移远远大于物体本身的尺度时; ③只研究物体的平动,而不考虑其转动效果时。 3.时间与时刻 ⑴时刻:指某一瞬时,在时间轴上表示为某一点。

⑵时间:指两个时刻之间的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为两点间线段的长度。 ⑶时刻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某一位置相对应,时间与物体运动过程中的位移(或路程)相对应。 4.位移和路程 ⑴位移: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是一个矢量,物体的位移是指从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其大小就是此线段的长度,方向从初位置指向末位置。 ⑵路程:路程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是一个标量。 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 5.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 ⑴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它等于位移与发生这段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速度是矢量,它的方向就是物体运动的方向。 ⑵平均速度:物体所发生的位移跟发生这一位移所用时间的比值叫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即t v x =,平均速度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相应位移的方向。 ⑶瞬时速度:运动物体经过某一时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其方向就是物体经过某有一位置时的运动方向。 6.加速度 ⑴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的物理量,是一个矢量,方向与速度变化的方向相同。 ⑵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速度的变化量与发生这一变化所需时间的比值叫加速度,即t v v t v a 0-=??= ⑶对加速度的理解要点:

最新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船 v d t = m in ,θsin d x = 水 船v v =θtan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二知识点大全 第五章 平抛运动 §5-1 曲线运动 & 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一、曲线运动 1.定义:物体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 2.条件:运动物体所受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 3.特点:①方向:某点瞬时速度方向就是通过这一点的曲线的切线方向。 ②运动类型:变速运动(速度方向不断变化)。 ③F 合≠0,一定有加速度a 。 ④F 合方向一定指向曲线凹侧。 ⑤F 合4.运动描述——蜡块运动 二、运动的合成与分解 1.合运动与分运动的关系:等时性、独立性、等效性、矢量性。 2.互成角度的两个分运动的合运动的判断: ①两个匀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速直线运动。 ②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分运动,一个是匀速直线运动,一个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其合运动是 匀变速曲线运动,a 合为分运动的加速度。 ③两初速度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仍然是匀加速直线运动。 ④两个初速度不为0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合运动可能是直线运动也可能是曲线运动。当两个分运动的初 速度的和速度方向与这两个分运动的和加速度在同一直线上时,合运动是匀变速直线运动,否则即为 曲线运动。 三、有关“曲线运动”的两大题型 (一)小船过河问题 模型一:过河时间t 最短: 模型二:直接位移x 最短: (二)绳杆问题(连带运动问题) 1、实质:合运动的识别与合运动的分解。 2、关键:①物体的实际运动是合速度,分速度的方向要按实际运动效果确定;②沿绳(或杆)方向的分 速度大小相等。 当v 水v 船时,L v v d x 船水==θcos min , θsin 船v d t =,水船v v =θcos θθsin )cos -(min 船船水v L v v s =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一公式大全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公式大全 一.匀变速直线运动 1.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六个基本公式 ①0 t a t v v -= ②0t v v at =+ ③0 2t V v v += ④02t v v S v t t +=?=? ⑤2012 S v t at =+ ⑥2202t v v aS -= 2.初速度为0的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 ①从运动开始计时,t 秒末、2t 秒末、3t 秒末、…、n t 秒末的速度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之比:v 1∶v 2∶v 3∶…∶v n =1∶2∶3∶…∶n . ②从运动开始计时,前t 秒内、2t 秒内、3t 秒内、…、n t 秒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自然数的平方之比:s 1∶s 2∶s 3∶…∶s n =12∶22∶32∶…∶n 2. ③从运动开使计时,任意连续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位移之比等于连续奇数之比:s 1∶s 2∶s 3∶…∶s n =1∶3∶5∶…∶(2n -1). ④通过前s 、前2s 、前3s …的用时之比等于连续的自然数的平方根之比:t 1∶t 2∶t 3∶…t n =1∶2∶3∶…∶n . ⑤从运动开始计时,通过任意连续相等的位移所用的时间之比为相邻自然数的平方根之差的比:t 1∶t 2∶t 3∶…t n =1∶)12(-∶)23(-∶)1(--n n 3.自由落体运动的特点(00,v a g ==) ①t v gt = ②212h gt = ③22t v gh = ④ 4.匀变速其他推导公式 ①中间时刻速度:0 22t t v v s v v t +=== ②中间位移速度:2 s v =③任意连续相等时间T 内位移差:21n n s s aT --= 任意连续相等时间kT 内位移差:2n n k s s kaT --= 二、力学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物理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物理(必修一)——知识考点 考点一:时刻与时间间隔的关系 时间间隔能展示运动的一个过程,时刻只能显示运动的一个瞬间。对一些关于时间间隔和时刻的表述,能够正确理解。如: 第4s末、4s时、第5s初……均为时刻;4s内、第4s、第2s至第4s内……均为时间间隔。 区别:时刻在时间轴上表示一点,时间间隔在时间轴上表示一段。 考点二:路程与位移的关系 位移表示位置变化,用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是矢量。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只有当物体做单向直线运动时,位移的大小 ..。 ..等于路程。一般情况下,路程≥位移的大小

考点五: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由于图象能直观地表示出物理过程和各物理量之间的关系,所以在解题的过程中被广泛应用。在运动学中,经常用到的有x -t 图象和v —t 图象。 1. 理解图象的含义: (1)x -t 图象是描述位移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v —t 图象是描述速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 2. 明确图象斜率的含义: (1) x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速度 (2) v —t 图象中,图线的斜率表示加速度 考点一: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公式和推理 1. 基本公式: (1) 速度—时间关系式:at v v +=0 (2) 位移—时间关系式:202 1at t v x + = (3) 位移—速度关系式:ax v v 22 02=- 三个公式中的物理量只要知道任意三个,就可求出其余两个。 利用公式解题时注意:x 、v 、a 为矢量及正、负号所代表的是方向的不同。 解题时要有正方向的规定。 2. 常用推论: (1) 平均速度公式:()v v v += 02 1 (2) 一段时间中间时刻的瞬时速度等于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v v v v t += =02 2 1 (3) 一段位移的中间位置的瞬时速度:2 2 202 v v v x += (4) 任意两个连续相等的时间间隔(T )内位移之差为常数(逐差相等): ()2aT n m x x x n m -=-=? 考点二:对运动图象的理解及应用 1. 研究运动图象: (1) 从图象识别物体的运动性质 (2) 能认识图象的截距(即图象与纵轴或横轴的交点坐标)的意义 (3) 能认识图象的斜率(即图象与横轴夹角的正切值)的意义 (4) 能认识图象与坐标轴所围面积的物理意义 (5) 能说明图象上任一点的物理意义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一章-《运动学》练习题(含答案)

教科版-高中物理必修 一-第一章-《运动 学》练习题(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高中物理《运动学》练习题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匀速运动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B.对于匀速直线运动来说,路程就是位移 C.物体的位移越大,平均速度一定越大 D.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大,在其间任一时刻的瞬时速度也一定越大 2.关于速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速度与位移成正比 B.平均速率等于平均速度的大小 C.匀速直线运动任何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任一点的瞬时速度 D.瞬时速度就是运动物体在一段较短时间内的平均速度 3.物体沿一条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某时刻的速度为3m/s,则物体在1s内一定走3m B.物体在某1s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C.物体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1s内的位移一定是3m D.物体在发生某段位移过程中的平均速度是3m/s,则物体在这段位移的一半时的速度一定是3m/s 4.关于平均速度的下列说法中,物理含义正确的是() A.汽车在出发后10s内的平均速度是5m/s B.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是5m/s,表示汽车在这段时间的每1s内的位移都是5m C.汽车经过两路标之间的平均速度是5m/s D.汽车在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都等于它的初速度与末速度之和的一半 5.火车以76km/h的速度经过某一段路,子弹以600m/s的速度从枪口射出,则()

A .76km/h 是平均速度 B .76km/h 是瞬时速度 C .600m/s 是瞬时速度 D .600m/s 是平均速度 6.某人沿直线做单方向运动,由A 到B 的速度为1v ,由B 到C 的速度为2v ,若BC AB =,则这全过程的平均速度是() A .2/)(21v v - B .2/)(21v v + C .)/()(2121v v v v +- D .)/(22121v v v v + 7.如图是A 、B 两物体运动的速度图象,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A 的运动是以10m/s 的速度匀速运动 B .物体B 的运动是先以5m /s 的速度与A 同方向 C .物体B 在最初3s 内位移是10m D .物体B 在最初3s 内路程是10m 8.有一质点从t =0开始由原点出发,其运动的速度—时间图象如图所 示,则() A .1=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B .2=t s 时,质点离原点的距离最大 C .2=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D .4=t s 时,质点回到原点 9.如图所示,能正确表示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的图象是() 10.质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2m/s 2,在质点做匀加速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质点的未速度一定比初速度大2m/s B .质点在第三秒米速度比第2s 末速度大2m/s C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未速度都比初速度大2m /s D .质点在任何一秒的末速度都比前一秒的初速度大2m /s 11.关于加速度的概念,正确的是()

(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1全册教案

第一章 第一节质点参考系和坐标系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建立质点模型的意义和方法能根据具体情况将物体简化为质点,知道它是一种科学的抽象,知道科学抽象是一种普遍的研究方法。 2.理解参考系的选取在物理中的作用,会根据实际情况选定参考系。 3.认识一维直线坐标系,掌握坐标系的简单应用。 过程与方法 1.体会物理模型在探索自然规律中的作用,初步掌握科学抽象理想化模型的方法。2.通过参考系的学习,知道从不同角度研究问题的方法。 3.体会用坐标方法描述物体位置的优越性。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培养学生热爱自然、勇于探索的精神。 2.渗透抓住主要因素,忽略次要因素的哲学思想。 3.渗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 教学重点 1.理解质点概念以及初步建立质点要点所采用的抽象思维方法。 2.在研究具体问题时,如何选取参考系。 3.如何用数学上的坐标轴与实际的物理情景结合起来建立坐标系。 教学难点 在什么情况下可以把物体看作质点。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 我们知道宇宙中的一切物体都在不停地运动着,机械运动是最基本、最普遍的运动形式,那么什么是机械运动呢?请列举几个运动物体的例子。 机械运动简称运动,指物体与物体间或物体的一部分和另一部分间相对位置随时间发生改变的过程。 新课教学 一、物体和质点 问题:选择以上一个较复杂的运动(例如鸟的飞行),我们如何描述它? 引导学生分析: 1.描述起来有什么困难? 2.我们能不能把它当作一个点来处理?

3.在什么条件下可以把物体当作质点来处理? 小结 1.只有质量,没有形状和大小的点叫做质点。 2.质点是一种科学抽象,一一种理想化的模型,这种忽略次要因素、突出主要因素(质量)的处理方法是一种非常重要的科学研究方法。 3.一个物体能否看成质点,取决于它的形状和大小在所研究问题中是否可以忽略不计,而跟自身体积的大小、质量的多少和运动速度的大小无关。 4.一个物体能否被看成质点,取决于所研究的问题的性质,同一个物体在不同的问题中,有的能被看作质点,有的却不能被看成质点。 学生讨论:1。是不是只有很小的物体才能看作质点? 2.地球的自转和转动的车轮能否被看作质点? 3.物理中的“质点”和几何中的点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 二、参考系 导入 坐在教室里的同学看到其他同学都是静止的,却不知道他们都在绕着太阳在高速运动着,这里面蕴含了什么问题呢? 学生活动 让学生观察图1.1-3和1.1-4,阅读图右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1.得出什么结论? 2.就图1.1-4能否提出一些问题?(例如为什么跳伞者总是在飞机的正下方)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提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小结 1.参考系是参照物的科学名称,是假定不动的物体。 2.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3.参考系的选择是任意的,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地面静止的物体。 学生讨论:1。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2.月亮在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 3.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在上述三例中,各个物体的运动分别是以什么物体为参考系的。 三、坐标系 创设实例:从一中到冶浦桥的公交车或刘翔的110m栏。 提出问题:怎样定量(准确)地描述车或刘翔所在的位置。 教师提示:你的描述必须能反映物体(或人)的运动特点(直线)、运动方向、各点之间的距离等因素。 学生讨论 教师总结 1.为了定量描述物体的位置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我们可以在参考系上建立适当的坐标系,这个坐标系应该包含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 2.对于质点的直线运动,一般选取质点的运动轨迹为坐标轴,质点运动的方向为坐标轴的正方向,选取计时起点为坐标轴的原点。单位长度的选定要根据具体情况。 3.位置的表示方法,例:x=5m。 学生讨论:如果物体在平面上运动(例如滑冰运动员),我们应如何建立坐标系? 小结

(完整word版)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B C A X t t 0 O 图1 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一综合测试卷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各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我们所学过的物理量:速度、加速度、位移、路程都是矢量 B.物体从静止开始的下落运动叫自由落体运动 C.通常所说的压力、支持力和绳的拉力都是弹力 D.任何有规则形状的物体,它的重心一定与它的几何中心重合,且也一定在物体内 2.A 、B 、C 三质点同时同地沿一直线运动,其x -t 图象如图1所示,则在0~t 0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质点A 的位移最大 B .质点A 的速度越来越小 C .t 0时刻质点A 的速度最大 D .三质点平均速度一定不相等 3.如图2所示,图乙中用力F 取代图甲中的m ,且F =mg ,其余器材完全相同,不计摩擦,图甲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1,图乙中小车的加速度为a 2.则( ) A .a 1=a 2 B .a 1>a 2 C .a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