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9年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九年级历史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30题共60分,在所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意,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1、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说过:“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对这句话的最准确理解是

A埃及奴隶制国家建立在尼罗河畔B古埃及人都饮用尼罗河水

C尼罗河的自然地理环境孕育了古埃及文明D尼罗河是古埃及人挖掘出来的2、古埃及称最高统治者为

A天子B皇帝C国王D法老

3、《圣经》里把两河流域描绘成“人类幸福的伊甸园”。在这里曾经孕育的文明国度是

A古代埃及B古巴比伦C古代印度D古代中国

4、某班级以话剧形式再现古印度历史,涉及到“种姓制度”时,有一句台词是不正确的是

A“本国王把持军政大权,国家唯我独尊”B“别看我只是一个武士,但我和国王同属刹帝利”

C“我是一个拥有万贯家财的大商人,却屈居第三等级”

D“我很苦恼,爱上了一上一等级的姑娘,但我们不能步入婚礼殿堂”

5、世界文明古国中,文化传统一直未间断过的古国是:

A古代中国B古代印度C古代埃及D古巴比伦

6、大河流域是孕育人类文明的摇篮。下列选项搭配正确的是:

A印度河、恒河古埃及金字塔B两河流域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

C尼罗河古印度甲骨文D黄河、长江中国种姓制度

7、古代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被称为四大文明古国的最主要原因是

A人类最早居住的地区B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文字

C最先由原始社会进入奴隶社会D对人类文化贡献最大

8、假如你是一位伊拉克人,穿越时光隧道到公元前18世纪,你可能遇到的国

A胡夫B亚历山大C阿育王D汉谟拉比

9、日本东京获得了2020年夏季奥运会的主办权。现代奥运会的开幕式往往是一个国家展示本国文化特色的舞台,2004年雅典奥运会开幕式上在体育场的中央出现了一个蓝色的人工海洋,大会组织者这样设计的主要原因是

A希腊人民喜欢蓝色 B蓝色象征着和平

C古希腊文化以海洋为中心 D希腊是一个临海的国家

10、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的是

A 古巴比伦B古代希腊C古代罗马D古代印度

11、为争夺地中海霸权,同迦太基人进行三次布匿战争的是

A古代罗马 B古代希腊 C古代埃及 D古代印度

12、雅典人民以极大的热情建设家园,在国家和私人财富方面,雅典远超其他城邦,公职薪酬,城邦节庆方面开支低于财政收入,国家财富储备充足。这一黄金时代的执政者是:

A伯里克利B梭伦C马拉松D苏格拉底

13、古希腊城邦建筑广泛使用廊柱、门窗,增加信息交流及透明度,以外部空间来包围建筑,以突出建筑的实体形象,与这种建筑风格的形成相关的是:

A民主政治的完善B法律至上原则的确立

C农耕经济的发达D基督教思想的传播

14、曾说“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百科全书式学者是

A苏格拉底B柏拉图C德谟克利特D亚里士多德

15、比较法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如果将古代埃及文明和古希腊雅典文明作比较,你会发现这两种文明有许多不同,下列对其不同点的归纳正确的是

(1)地理环境不同,埃及处于大河流域,雅典地处海岛

(2)社会经济结构不同,埃及以农业和畜牧业为主,雅典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

(3)政治体制不同,埃及实行专制统治,雅典实行奴隶制民主政治

(4)社会性质不同,埃及处于奴隶社会,雅典处于封建社会

A123 B124 C234 D134

16、“条条大路通罗马”再现当时罗马帝国的经济繁荣国家强盛的局面,这一局面应出现在

A公元前5到公元前3世纪B公元前2到公元前1世纪

C公元1到2世纪D公元2到3世纪

17、某历史学习小组开展“追寻逝去的古希腊文明”主题探究活动,下列与此无关的是:

A《天方夜谭》B《荷马史诗》C帕特农神庙D伯里克利改革

18、儒略历是以下哪一时期制定的历法

A大卫时期B亚历山大时期C凯撒时期D屋大维时期

19、欧洲封建社会的基础是:

A 封建庄园B手工工场C基督教D大种植园

20、在中世纪的德国有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它的含义是:

A城市相对独立自由B城市自然条件优越

C城市空气比较新鲜D人们渴望得到自由

21、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与此相关的因素是:

A封建城堡的修建B手工业商业的发展C铁制农具的使用D交通事业的发展

22、由于城市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而被领主控制,为此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的斗争来争取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是

A武力斗争杀死领主B金钱赎买武力斗争

C政治谈判金钱赎买D国王支持武力斗争

23、中世纪一位教皇把他的母校巴黎大学称作“为整个世界烤制面包的烤炉”这一比喻的含义是希望母校:

A开展世俗教育B成为传播神学的中心C自由探讨真理D多出学术研究的成果

24、拜占庭帝国,它对外来文化兼收并蓄,创造出了独具特色的拜占庭文化,下列不属于拜占庭文化因素的是:

A基督教B希腊罗马文化C西亚北非文化D印度文化

25、汉书,地理志中记载:“乐浪海中有倭人,分为百余国,以岁时来献见云。”

第一次统一百余国的是:

A高丽B本州C大和D琉球

26、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B大化改新C奴隶制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

27、下列关于幕府与天皇朝廷关系说法错误的是

A天皇任命幕府首领,掌握实权 B天皇成为礼仪性的摆设

C幕府与天皇朝廷并存 D国家政权掌握在武士阶层手中

28、下列三幅图片所代表的宗教分别是

A基督教佛教伊斯兰教 B道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C伊斯兰教基督教道教 D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

29、西欧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其中“阿拉伯人的口”主要说明了

A阿拉伯人善于言辞 B阿拉伯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

C阿拉伯人的口非常有特色 D阿拉伯人喜欢交际

30、有同学搜集了亚历山大东征、阿拉伯帝国的扩张、日本大化改新、郑和下西洋、鉴真东渡等相关书籍。据此判断,他研究的课题最有可能的是

A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对话 B古代文明之间的暴力冲撞

C古代东西方文化的和平交流 D古代文明的冲撞与交融

二、是非题:(每题2分共5题10分,正确的填A,错误的填B,请把正确答案填在答题卷相应的位置上)

31、古埃及在科学和文化领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

32、西欧国王与属下的关系类似古代中国皇帝与臣僚的关系

33、11世纪,庄园遍布欧洲。10世纪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12世纪欧洲大学兴起。

34、大化改新后确立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源赖朝是第一个在日本建立幕

府统治的征夷大将军。

35、欧洲的奴隶时代又称“中世纪”,欧洲的文明时代表明欧洲开始进入封建社会。随着西欧经济和社会发展,它开始步入近代。

三、问答题:(共三题,每题10分)

36、看图回答问题:

(1)请写出三幅图片分别与古代哪一国家有关?(3分)

(2)图2对应的历史内容,它所制定的真实目的是什么?有何地位?(4分)(3)图3反应的是何种制度?(1分)

(4)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以上三幅图片对应的三种文明发源地有何特点?(2分)

37、看图回答问题:

图一封君与封臣

图二

(1)根据图一回答:这种现象最早出现的国家是哪个民族建立的?是以什么为纽带而形成的?这种现象形成对西欧社会产生了何影响?(5分)(2)根据图二回答:这一时期欧洲庄园最大特点是什么?它的主人和劳动者分别是谁?周围的地被称为什么地?在庄园内起到维护公共秩序作用的机构是什么?(5分)

38、回答有关古代欧洲民主和法制建设的一组问题:

(1)雅典民主政治达到高峰大致在什么时间?(1分)指出这一民主政治的最大缺陷.(1分)

(2)罗马法制建设的第一步是什么?(1分)

(3)罗马帝国时代适用罗马公民和非公民之间关系的法律文献是什么?(1分)

(4)查士丁尼时代编纂法律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他命人将自己执政时期的法令编辑为什么法律文件?(1分)他在位时期编纂的4部法律文献统称为什么文献?(1分)这一文献的实质和影响分别是什么?(2分)

答题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答案填入答题卷中相应的答题格内)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请填A,错误的请填B)

31、()32、()33、()34、()35、()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题10分,共30分)

36、⑴

(2)

(3)

(4)

37、

(1)

(2)

38、(1)

(2)

(3)

(4)

初三历史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请填A,错误的请填B)

31、 A 32、 B 33、A 34、A 35、B

三、问答题:

36、

古埃及1分古巴比伦1分古印度1分

维护奴隶主利益2分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2分

种姓制度1分

大河流域文明2分

37

日耳曼1分土地2分封建制度普遍存在2分

自给自足1分领主1分佃户1分公用地1分庄园法庭1分

38

公元前5世纪中期1分少数人的民主(外邦人奴隶妇女无任何政治特权)1分十二铜表法1分

万民法1分

东罗马帝国经济活跃社会稳定2分新法典1分罗马民法大全1分维护奴隶制1分奠定欧洲民法基础1分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参考

九年级语文期中试卷附答案参考 一、基础部分(24分,除标明分数外,其余一律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对的一项() A.造诣(yì)诓骗(kuāng ) 辛苦恣睢zì 怒不可遏(è ) B.参(cān)差襁(qiǎng) 褓恪(kè)尽职守锲(qì)而不舍 C.狡黠(jié)留滞(zhì)生活拮据(jū)成吉思汗 ( hàn ) D.栖(qī)息汲取(jì) 重蹈覆辙(chè) 味同嚼蜡(jiáo) 2、下列书写完全准确的一项:() A、脑羞成怒黎明署光巨星勋落鞠躬尽瘁 B、一代天骄舐犊情深涕泗横流格物致知 C、良师益友不屈不饶气吞斗牛刻骨名心 D、涉世未深度德量力无与沦比轻而一举 3、默写(8分) ① 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 ______________ ,背灼炎天光。 ③ __________________,人迹板桥霜。 ④ 池上碧苔三四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沁园春雪》中描写雪后群山、高原壮观景象,化静为动的对偶诗句是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

⑥《渔家傲》中抒发将士们既想建功立业,又思念家乡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准确的一项() A、造型独特、雄伟壮观的“鸟巢”,是设计师和建筑师们呕心沥血的结果,它已成为我国奥运会场馆的标志性建筑。 B、对这个转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有一位长期以来鲜为人知的科学家:邓稼先。 C、这么多树根在大地里面触类旁通,吸收着大地母亲给予的食物的供 D、“准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 5、下段文字的语序被打乱了,准确的语序应是(只填序号) ______________ ① 所以,丙烷被幸运地选作火炬的燃料。 ② 再说丙烷燃烧时产生的火焰呈亮黄色,火炬手跑动时,飘动的火焰在不同的背景下都比较醒目。 ③ 为什么北京奥运会火炬的燃料选择了丙烷呢? ④ 丙烷不但符合环保要求,而且能够适合比较宽的温度范围,在零下40摄氏度时仍能产生1个以上饱和蒸汽压,高于外界大气压,形成燃烧。 ⑤ 因为丙烷燃烧后主要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6、某校九年级学生拟展开一个“好读书、读好书”的主题活动,请按老师要求,做好以下准备工作。(8 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汇总

第1课,古代埃及 1、古埃及文明是“尼罗河的赠礼”。★★ 2、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 3、古埃及人使用的文字是象形文字。★★★ 4、金字塔是古埃及法老的陵墓。★★★ 5、古埃及文明没能延续。★★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1、“两河流域文明”发源于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 2、“两河流域文明”大体上位于今天的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周围。★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发明的文字是“楔形文字”。★★★ 4、古巴比伦王国的国王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并使古巴比伦王国达到鼎盛。★★★ 5、《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5、古巴比伦分为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 6、《汉谟拉比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印度文明最早出现在印度河流域。★★★ 2、古印度文明遗址:哈拉巴遗址和摩亨佐·达罗遗址。★★★ 3、孔雀王朝统治时期是古印度文明鼎盛时期。★★★ 4、雅利安人侵入印度后建立了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史称“种姓制度”。★★★ 5、种姓制度的四个等级的人: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6、乔达摩·悉达多创立佛教,后世称他为释迦牟尼。★ 7、佛教提倡“众生平等”,反对婆罗门的特权。★★ 7、阿拉伯数字起源于印度。★★★ 第4课,希腊城邦和亚历山大帝国 一、古代希腊城邦 1、古代希腊的地理特点:多山、耕地有限、港湾众多。★ 2、希腊最早的文明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3、希腊城邦的特点是“小国寡民”。★★ 4、只有成年男性公民才有参与统治的权利(外邦人、奴隶、妇女没有政治权利)。★★★ 二、雅典的民主政治 1、伯里克利执政时期雅典奴隶制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 2、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构。★★★ 3、雅典的民主不是充分的民主。★ 三、亚历山大帝国 1、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统一希腊,并建立了地跨亚欧非三大洲的亚历山大帝国。★(推荐电影:《亚历山大大帝》) 2、如何评价亚历山大东征:亚历山大东征给东方人民带来了灾难,但东征也促进了东西方文化的交汇。★★★ 第5课,罗马城邦和罗马帝国 一、罗马共和国 1、位置:意大利半岛。★ 2、罗马共和国的权力长期掌握在贵族组成的元老院手里。★★ 3、平民和贵族斗争争取到的政治权利: (1)设立保民官。★★★ (2)罗马颁布了《十二铜表法》,使量刑定罪有了文字依据。★★★★ 4、罗马通过布匿战争战胜了迦太基,控制了西部地中海地区。★★★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B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 B 班级姓名学号 一、书写展示(2分) 学好语文首先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好习惯将让你终生受益,请将下列精美语句工整地抄写在下列表框中。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二、基础积累与运用(20分)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3分) 润如油gāo________ 分外妖ráo________ xiè_____ 渎 强guō______ 不舍nǎo_____ 羞成怒繁yǎn______ 3、背诵优秀的古诗文能丰富语言,提高语文素养。请按要求写出相应的古诗文。(6分) (1) _____________________,不求闻达于诸侯。(《出师表》) (2) 《破阵子》中以对偶句的表现战斗激烈的句子 (3) 《沁园春·雪》的中心句是 (4)《武陵春》中写愁重的千古名句是 4、名著阅读(4分) (1)《敬业与乐业》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 ,作者为_____________,是中国近代维新派的代表人物。 (2)《史记》是我国第一部________ 体通史,作者_____________ ,西汉史学家。 (3)请用古典名著中的人物的姓名或事件补全下面的回目。 A 风雪山神庙,陆虞侯火烧 B 煮酒论英雄,关公赚城斩 5、修改以下病句(2分) (1) 同学们在考场上能否保持一颗平常心,是正常发挥水平的关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她那红润的脸蛋犹如盛开的梨花,实在可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部编新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中考专题复习提纲

专题一:中国近代化探索 1、开端问题:①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鸦片战争。②中国经济近代化的开端:洋务运动。③中国政治近代化的开端:戊戌变法。④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五四运动。 2、历史舞台问题:①资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戊戌变法。②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标志:五四运动。

专题四:中共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历次会议

奋斗目标——实现共产主义。专题五:国共关系演变

1、土地革命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南昌起义、秋收起义、创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创建红军、建立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粉碎国民党四次“围剿”、进行长征取得胜利。 2、(1)长征胜利结束标志:1936年10月,红军三大主力(红一、二、四方面军)在甘肃会宁胜利会师。 (2)长征胜利意义:粉碎了国民党反动派消灭红军的企图,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红军长征播下了革命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打开了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3)长征精神:不怕艰难险阻、勇往直前、战胜一切困难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永不言败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团结互助的集体主义精神。 3、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 (1)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彭德怀率西北野战军取得青化砭、沙家店等战役的胜利,粉碎国民党军队对陕北的重点进攻;华东野战军在孟良崮战役打退敌人对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2)战略进攻: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直接威胁南京、武汉。 (3)战略决战:辽沈、淮海、平津战役。国民党主力基本被消灭,大大加速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的胜利。 (4)胜利:渡江战役。解放南京,结束了国民党在大陆的统治。 2、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国民党公布《国共合作宣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专题七:人物篇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九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 亲爱的同学,这份考卷将再次展示你的学识与才华,记录你的智慧与收获。相信自己吧! 相信你独特的思考、个性化的体验、富有创意的表达一定是最棒的! 温馨提示:本卷满分150分,含书写5分,希望同学们认真书写。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文后各题。(6分) 回眸过去,我们曾走过多少个百花争艳的春天,烈日炎炎的酷署,()累累的金秋,寒风刺骨的严冬,这其中有道不尽的辛酸苦辣。一次次刻骨铭心的亲身体验,让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阴晴无常。而自我调整心态,以乐观向上的态度(tǎn)荡地面对人生是尤为重要的。即使是枯躁乏味的人生,也会因此变得妙趣横生。我们扬起风帆的生活,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我们勇敢地接受阳光的抚摸、风雨的(),让心灵得到净化。我们坚信,雨后见彩虹,生命之舟将驶向成功的彼岸。 (1)从下面两组词语中各选一个最恰当的依次填入文中括号里。(2分) ①硕果成果②洗刷洗礼 (2)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2分) tǎn ( )荡抚.()摸 (3)下面词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更正。(2分) 酷署:改为枯躁乏味:改为 2. 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成语填空。(4分) 备选成语:卧薪尝胆守株待兔精卫填海锲而不舍悬梁刺股艰苦卓绝直言不讳坚持不懈 执着的故事不老——愚公移山,夸父逐日,();执着的人物不朽——闻鸡起舞的祖逖,()的勾践,面壁静修的达摩。执着是(),是(),是一支永无休止符的进行曲。 3、中央电视台正在播出的“我的长征”节目中,一批志愿者沿着当年红军长征的路线徒步行走,体验长征。甲、乙两学生针对“重走长征路有没有意义”这一辩题展开辩论。 甲说:“这个活动没有意义。时代不同了,何必再吃那些苦?况且,这一班人徒步西行北上,大张声势,纯属作秀!”请你站在乙的角度,对甲的话进行反驳。(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对偶句,也叫对仗。根据其特点,删改下面一副对联的上联,使之对仗工整。(2分) 上联:苟有恒,何必要三更才入眠五更就忙着起床 下联:最无益,莫过一日曝十日寒 改后:上联: 5、用课文原句填空。(15分) ⑴、问渠那得清如许,。(朱熹《观书有感》) ⑵、,病树前头万木春。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1)

图2 图1 图3 新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学期期中测试卷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 1. 炒菜时我们闻到菜香扑鼻,这是__________现象, 炒菜时菜很快就变咸了,而腌咸菜时,很长时间菜才会变咸,这个表明了_____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 2.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多种,冬天晒太阳会使身体变暖,这是通过 __来改变物体的内能;摩擦生热是通过___________来改变物体的内能。 3.我国的北方的冬天,为了防止秧苗被冻坏,晚上向秧苗地里防水,白天再把水抽出来,这是利用了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4.内燃机的一个工作循环有四个冲程,图1中表示的是其中的________冲程,在这冲程里,内能转化成___能。 5.“西气东输”工程已全线竣工,输送的燃料为天然气,这是利用了燃气___________较大的特性,而且使用天然气时对环境_____________。使用天然气做饭,要想把2kg 、20℃的水烧开,水吸收的热为________J,需要燃烧________m3的天然气,(假设天然气完全燃烧放的热全部被水吸收,q 天然气=8.2×107J/m3)天然气用掉一部分后,剩余天然气的热值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者“不变”) 6.“永动机”不会制造出来,为它违背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定律。 7.用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靠近很细的水流,会发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根据导电性能可以把物质分为导体、半导体和绝缘体。在玻璃杯、电炉丝、橡胶手套、热敏电阻。 这些物品中,利用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是 __ 8.电路中要有持续电流应满足两个条件,一是电路中必需有___________,二是电路必须是__________。 9.电路的连接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下列电路中属于并联电路的有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①家庭电路;②教室电路;③公路上的路灯;④用来烘托居室气氛的小彩灯;⑤冰箱电路中的灯泡和压缩机。 10.如图2所示,若将开关闭合,电流表A1的读数为1.1A ,电流表A2的读数为0.2A ,则通过L2的电流是_______A ,若电压表示数为3V ,则L1两端的电压是_______V 。 11.如图3所示,要想使灯泡变亮,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应向________移动。 二、选择题(每题3分,共21分) 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一切物体都有内能 B .提高热机效率的途径之一是设法利用废气的能量 C .燃料燃烧时把内能转化为化学能 D .自由电子定向移动方向和电流方向相反 L 1 L 2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2单元知识点梳理归纳

世界历史上册知识点归纳总结 (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公元前 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文明: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世纪,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1)地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2)内容:从法典中可知,古巴比伦分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和奴隶三个严格的社会等级;奴隶制度在古巴比伦相当发达,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也有买卖奴隶的现象。家庭奴隶制是其一大特征。有许多关于租赁、雇佣、交换、借贷等方面的规定。 (3)意义:法典内容十分广泛,可以清晰地了解古巴比伦社会。法典中的规定说明商品经济在古巴比伦比较活跃。 (4)评价:《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留给人类宝贵的文化遗产,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说课讲解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 提纲

部编人教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大河流域——人类文明的摇篮 1.人类形成:距今约二三百万年。到15世纪末期,人类大体经历了原始社会(最初阶段)、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 2.大河流域(适合农耕):人类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3.四大文明古国:尼罗河流域的古埃及、两河流域的古巴比伦、印度河流域的古印度、黄河长江流域的中国。 第1课:古代埃及(尼罗河的赠礼) 1.建、亡:约公元前3500年,出现奴隶制小国。约公元前3100年,初步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经历时代: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新王国时代。 3.强盛期:在新王国时代图特摩斯三世时,成为最强大帝国。 4.古埃及文明成果——金字塔、太阳历、木乃伊、象形文字。 5.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历史地位),它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1)金字塔作用:古王国时代,法老为自己修建的陵墓。 2)金字塔代表:胡夫金字塔(最大)、哈佛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 3)金字塔与法老的关系:金字塔象征法老的尊严与权力。古埃及国王称“法老”,集军、政、财、神大权于一身,是全国最高统治者。胡夫之后,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文明发展的高峰——古巴比伦王国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1)地理位置:“两河”指西亚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有“新月沃地”之称,今伊拉克一带。 2)建国:约公元前3500年,产生小国。约公元前24世纪,初步统一。民族:苏美尔人。 3)两河流域文明成果:楔形文字、阴历、60进位制、《汉谟拉比法典》。 2、古巴比伦王国 1)建立:公元前18世纪,第6代国王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奴隶制国家,他自称“众神之王”,加强中央集权。 2)强盛期:汉谟拉比在位时。 3)灭亡:公元前1595年,王国被外族灭亡,后经历亚述帝国和新巴比伦王国时期。公元前539年,新巴比伦王国被波斯帝国消灭。 3、《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制定) 1)历史地位及影响: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表明人类社会的法制传统源远流长。 2)制定目的: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3)法典信息:古巴比伦王国的三个社会等级:拥有公民权的自由民、无公民权的自由民、奴隶。 古巴比伦王国的一大特征:家庭奴隶制。战俘是奴隶的主要来源。商品经济比较活跃。 第3课:古代印度 1、古代印度河流域文明 1)古代印度地理位置:指今天的南亚次大陆。 2)早期文明遗址:哈拉帕和摩亨佐·达罗(约公元前23世纪——前18世纪)。 3)鼎盛期:孔雀王朝。统一印度,首都华氏城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民族:雅利安人。 4)古印度文明成果:“阿拉伯数字”、种姓制度、佛教。 2、森严的种姓制度(雅利安人创建,是印度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各等级世代相袭,等级间贵贱分明) 1)种姓制度的等级阶层及职责: 第一等级:婆罗门,掌管祭祀; 第二等级:刹帝利,掌管军事和行政权力; 第三等级:吠舍,从事农业、畜牧业、商业; 第四等级:首陀罗(被征服居民),从事农业、畜牧业、捕鱼业和手工业,为前三个等级服务。 四个等级外,还有最卑贱的“不可接触者”——贱民,他们在社会上遭受歧视和凌辱。 2)种姓制度的影响:在印度影响深远。激化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带来不良影响。 3、释迦牟尼创立佛教 创立时间:公元前6世纪。创立人:乔达摩·悉达多,后被尊称为“释迦牟尼”。

最新九年级上册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新部编)

九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检测题 时间:150分钟满分:120分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C)(2分) A.妄.想(wàng)恍.若(huǎng)谪.守(dí)惟余莽.莽(mǎng) B.亵.渎(xiè) 林壑.(hè) 旁骛.(wù) 浩浩汤.汤(tāng) C.栖.息(qī) 琉.璃(liú) 投箸.(zhù) 相得益彰.(zhāng) D.惊骇.(hǎi) 瞥.见(piē) 劫.掠(jié) 鸠.占鹊巢(jiū) 【解析】A项,“谪”读“zhé”;B项,“汤”读“shāng”;D项,“骇”读“hài”。 2.下列词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A)(2分) A.羡慕娉婷随心所致一意孤行 B.飘逸摇曳风霜高洁郴郴有理 C.禅师秘决附庸风雅富丽堂皇 D.制裁涵养风功伟绩不二法门 【解析】B项,彬彬有礼;C项,秘诀;D项,丰功伟绩。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B)(2分) 也是没有用的。 A.你要有真才实学才行,否则你再怎么自吹自擂 .... 地运用到自己的文章中。 B.他善于读书,常常能从书中断章取义 .... 。 C.在他的英雄事迹面前,我们都自惭形秽 .... 之感。 D.他的歌声嘹亮圆润,丝毫没有矫揉造作 .... 【解析】“断章取义”指不顾全篇文章的内容,只根据需要截取一部分,是贬义。 4.(邵阳中考)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C) (2分) A.中国比其他任何国家都更关心南海的和平与稳定,为维护其和平与稳定,我国发扬了灯塔的作用。 B.相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防控校园欺凌的有效机制,以便及早干预、发现和制止欺凌行为。 C.青春剧应该既要重视对青春梦想、追求、奋斗历程的深度呈现,又要重视青少年情感的生动刻画。 D.海燕队第一仗就以3比0的比分淘汰了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 【解析】A项,用词不当,将“发扬”改为“发挥”;B项,语序不当,把“干预”和“发现”的位置互换;D项,有歧义。“近两年一直没赢过的飞虎队”有两种意思:一种是飞虎队一直没赢;另一种是海燕队没赢过飞虎队。 5.(呼伦贝尔中考)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句子,语意连贯的一组是( D) (2分) “浅阅读”对我们增长学问、开阔眼界无疑起到促进作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使知识向精、深、专的方向挺进。“深阅读”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民素质的提升更加重要。 ①而“深阅读”就是深度阅读,它讲究反复咀嚼、品味、思考 ②但是,“浅阅读”本身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和不足 ③那么,这对于国家和民族将是灾难性的 ④如果仅限于“浅阅读”,过分热衷于“浅阅读” ⑤表现为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泛泛而读 A.①②④⑤③ B.②①④③⑤ C.⑤④③①② D.②⑤④③①

人教版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测试题及答案

数学九年级上期中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若代数式x 52-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A. x ≥5 2- B. x ≤52 C. x ≥52 D. x ≤52- 2.下列图形中,是中心对称图形但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3.已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2x +x +2a -1=0的一个根是0,则a 的值为( ) A.1 B .-1 C.1或-1 D. 2 1 4.若⊙O 的半径为5㎝,点A 到圆心O 的距离为4㎝,那么点A 与⊙O 的位置关系是( ) A.点A 在⊙O 外 B.点A 在⊙O 上 C.点A 在⊙O 内 D.不能确定 5.如图,在正方形ABCD 中,以点A 为圆心,AB 长为半径作弧MN.若∠1=∠2,AB=2,则弧MN 的长为( ) A. 21π B. π3 2 C. π D.2π 6.如图所示,AB 、AC 分别切⊙O 于B 、C 两点,D 是⊙O 上一点,∠D=40°,则∠BAO=( ) A.40° B.50° C.100° D.80°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A B C D 21M B N D C A O D C B A 5题图 6题图

7.已知一矩形长为23㎝,宽为6㎝,则该矩形的对角线长为 ㎝. 8.若方程(m +1)2x -m x -1=0是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9.如图,AB 、AC 都是⊙O 的弦,O M ⊥AB,ON ⊥AC,垂足分别为M 、N ,如果MN=3,那么BC= .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正方形ABCO 的顶点A 、C 分别在y 轴、x 轴上,以AB 为弦的⊙M 与x 轴相切,若点A 的坐标为(0,8),则圆心M 的坐标为 . 11.如图,将△ABC 绕点B 逆时针方向旋转到△EBD 的位置,若∠A=15°,∠C=10°,点E 、B 、C 在一条直线上,则旋转角等于 度. 12.圆锥底面半径为2 1,母线长为2,它的侧面展开图的圆心角是 度. 13.一件商品的原价是100元,经过两次提价后的价格为121元,如果每次提价的百分率都是x ,根据题意,列出的方程是 . 14.如图,△ABC 为等边三角形,AB=6,动点O 在△ABC 的边上从点A 出发,沿着A →C →B →A 的路线匀速运动一周,速度为1个单位长度每秒,以O 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在运动过程中与△ABC 的边第二次相切时是出发后第 秒. 三、解答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5.计算:243122÷? . 16.用配方法解方程:22x -4x -3=0. E D C B A 9题图 10题图 11题图 14题图

2018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知识提纲全册

部编人教版九上历史知识提纲全册(可打印)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1课古代埃及 【课程标准】知道金字塔,初步了解古埃及文明。 1.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兴亡:位于非洲东北角, 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古埃及文明被称为“尼罗河的赠礼”。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出现若干小国; 公元前3100 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公元前525年,被波斯帝国吞并。 (2)版图:经历了古、中、新三个王国时代,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北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以及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3)文明: 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2.金字塔: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3.法老的统治 (1)统治: 法老是全国的最高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国王经常用王杖责打大臣。 (2)危机: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挑战, 胡夫金字塔之后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课程标准】通过《汉谟拉比法典》,初步了解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范围:“两河”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 (2)建国:约从公元前3500 年起,产生了一些以城市为中心的小国。 (3)统一:约公元前2400年,实现了初步统一。 2.古巴比伦王国 (1)统一:公元前18世纪,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2)统治:实行君主专制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制定了一部较为系统和完整的法典。 (3)影响: 汉谟拉比在位时是古巴比伦王国最强盛的时期。 3.《汉谟拉比法典》

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试题及答案 九年级下册语文期中考试及答案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校正(xiào)虬枝(qiú)澎湃(bài)揠苗助长(yàn) B.脱臼(jiù)秀颀(qí)荒诞(dàn)惴惴不安(zhùi) C.破绽(zhàn)咂舌(zā)狡黠(xiá)舐犊情深(shì) D.蕈菌(xùn)附和(hè)按捺(nài)锲而不舍(qiè)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坦荡如砥恹恹欲睡冲耳不闻戳穿 B.浮想联翩潜滋暗长彬彬有礼锤炼 C.妙手偶得不屑质辩虎视眈眈漫骂 D.涸辙之鱼光彩熠熠死心踏地谄媚 3.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岁赋其二(征收)把酒问青天(握)扁鹊见桓侯而还走(回转,掉转) B.时而献焉(指蛇)才美不外见(看见)蹴尔而与之(踩踏) C.何苦而未平(愁)一食或尽粟一石(吃)万钟于我何加焉(增加) D.寒暑易节(容易)烟笼寒水月笼沙(笼罩)为人谋而不忠乎(诚心诚意) 4.下面语段空白处应填的句子,恰当的顺序是___________(3分)

汉字的字形跟字义、字音之间有一定的联系。有些字可以从它们的字形联想到字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有些字可以根据它们的组成部分推测出字音、字义,___________。 ①有些字可以根据它们的组成部分大致猜测出字义 ②例如“休”“采”“明”“炎”“矗” ③例如“木”“山”“日”“走”“上” ④例如“沐”“梅”“苇”“缎”“铜” 5.名著阅读。(4分) (1)英国作家___________(填人名)在作品《___________》中借主人公周游四国的奇特经历,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社会的尖锐矛盾,很有讽刺意义。 (2)火焰山挡住了西行取经路,引出了孙行者三次借调芭蕉扇的故事,请简述三次借调的主要情节。 6.用一句话概括下面的新闻。(不超过20字)(3分) 新华网辽宁频道10月7日消息:今年辽宁遭遇了百年不遇的夏旱,上百万农户受到农作物减产影响。但由于全省农民投保面达到近40%,初步改变了农民靠天吃饭的历史,避免了多年致富、一灾致贫现象的发生。 旱灾发生以后,辽宁省财政厅积极督促经办保险公司做好农业保险理赔工作,尽快将赔款发放到农民手中,有效发挥了农业保险的抗灾救灾作用。到9月末,三家经办保险公司已基本完成了查勘定损工作,理赔资金也已陆续发放到了受灾农民手中。鞍山、抚顺、丹东、阜新、铁岭、朝阳、盘锦等市的26万户投保农民喜获保险赔款达2亿元。 7.请用下面所提供的词语,组成一段以“菊花”为中心的景物描写。(40字左右)(3分) 秋天菊花傲然挺立凋零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试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测 试 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GGQT-GX8G08Q8-GNQGJ8-MHHGN#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 (全卷共计五道大题32道小题,满分100分,90分钟完卷) 说明:所要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在答题卷上,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卷上。 一、我会选择(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你认为正确的选项的番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共40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 2.实验室制氧气主要过程为以下几步:①给试管加热 ②检查气密性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 ④装药品 ⑤集气 ⑥熄灭酒精灯 ⑦将导管移出水面 正确顺序为( ) A ②④③①⑤⑥⑦ B ④②③①⑤⑥⑦ C ②④③①⑤⑦⑥ D ④③②①⑤⑦⑥ 3.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4. 下图是用来表示物质间发生化学变化的模型示意图,图中“ 、 ”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 能用该示意图表示的反应是( ) A . 2H 2+O 2 点燃 2H 2O B .2H 2O 通电 2H 2↑+O 2↑ C .2CO+O 2 点燃 2CO 2 D .H 2+Cl 2 点燃 2HCl 5. 小明从化学方程式4P+5O 2 ===== 2P 2O 5中总结的信息有:①参加反应的物质是磷和氧气 ②反应条件是点燃 ③反应前后分子的总数不变 ④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其中正确的是( )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6. 市场上销售的加碘食盐、含氟牙膏、高钙牛奶、补铁酱油等,这里的碘、氟、钙、铁是指( ) A .单质 B .分子 C .元素 D .原子 7.2007年4月26日晚,北京2008年第29界奥运会火炬及火炬接力传递计划线路在中华世纪坛隆重发布。此次火炬使用的燃料是丙烷(C 3H 8),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C 3H 8 + 5O 2 x CO 2+y H 2O 其中x ,y 分别为 A .1 3 B .1 5 C .3 8 D .3 4 + 点燃 A 加热液体 B 量取液体 C 测量物体长度 D 测定白磷燃烧前后质量 点燃 同学们,经过前面一段时间紧张、愉快的化学学习,你一定有很多收获吧!在这里我们为你提供了一个展示聪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语文试题 (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请注意:所有试题的答案均填写在答题卡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共30分) 1.根据拼音在田字格内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诗歌是文学殿堂里xuàn丽灿烂的明珠。她似千年的佳酿,蕴藏醉人的芳香。cháng徉其间,我们的思想将在孜孜求索中变得深suì。这是何等的qiè意啊!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学了《画山绣水》之后,你不禁要问大自然怎么会这样神奇美丽的呢? B.《看云识天气》选自江苏省农业中学试用课本《语文》第二册(1965年出版)。 C.“明天的课前演讲准备好了吗?”老师问,“嗯,准备好了。” D.在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侯勇饰演贪官赵德汉把“小官巨贪”的角色演活了。 3.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A.央视《朗读者》受到观众的广泛好评,是因为其节目形式新颖、文化内涵丰富的缘故。 B.我们的先辈们开启了丝绸之路,开辟了人类文明史上的大交流时代。 C.随着“天舟一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航天科技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D.中国不仅是“一带一路”建设的倡议者,更是负责任的参与者、有担当的行动者。 4.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8分,每空1分) ①盛名之下,▲。②▲,恒兀兀以穷年。 ③窈窕淑女,▲。④▲,鸡犬相闻。 ⑤时间都去哪儿了?它在孔子“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的感叹中;它在晏殊“▲, ▲”(《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的惋惜与欣慰中;它也在范仲淹实现“▲, ▲”(《岳阳楼记》)的政治抱负的努力中。 5.名著阅读。(6分) (1)《格列佛游记》的作者是英国作家▲。在飞岛国,三位教授计划取消语言中所有词汇,并大谈其好处。在这里,作者的本意是▲。(3分)

九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数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4分) 1.若1-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A. x ≥1 B. x >1 C. x ≤1 D. x ≠1 2.方程2 2x x 的解是 A.021==x x B.221==x x C.2,021==x x D.2,021= =x x 3.如图,AD ∥BE ∥CF ,直线a 、b 与这三条平行线分别交于点A 、B 、C 和点D 、E 、F .若AB =4,BC =6,DE =3,则EF 的长为 A.4 B. 4.5 C. 5 D. 6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4.如图,在Rt △ABC 中,∠ACB =90°,CD 是斜边AB 上的中线.若CD =4,AC =6,则cos A 的值是 A. 37 B.47 C.34 D.4 3 5.如图,学校种植园是长32米,宽20米的矩形.为便于管理,现要在中间开辟一横两纵三条等宽的小道,使种植面积为600平方米.若设小道的宽为x 米,则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A. (32-x )(20-x )=600 B.(32-x )(20-2x )=600 C. (32-2x )(20-x )=600 D.(32-2x )(20-2x )=600 6.已知点),(11y x A 、),(22y x B 在二次函数2 2+4y x x =-+的图象上.若121>>x x ,则1y 与2y 的大小关系 是 A .21y y ≥ B .21y y = C .21y y > D .21y y <

7. 如图,在⊙O 中,半径OA 垂直弦BC 于点D .若∠ACB =33°,则∠OBC 的大小为 A.24° B. 33° C. 34° D. 66° (第7题) (第8题) 8.如图,△ABC 和△ADE 均为等边三角形,点D 在BC 上,DE 与AC 相交于点F .若AB =9,BD =3,则CF 的长为 A.1 B.2 C.3 D.4 二、填空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9.计算:3-27= . 10.若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122 =-++m x x 有实数根,则m 的取值范围是 . 11.将抛物线2)1(2 +-=x y 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所对应的函数表达式为 . 12.如图,四边形ABCD 是圆内接四边形,E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若∠BAD =105°,则∠DCE 的大小是 度.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13.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线段AB 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6,6),(8,2).以原点O 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 缩小为原来的 1 2 后得到线段CD ,则点C 的坐标为 . 14.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 在第二象限,以A 为顶点的抛物线经过原点,与x 轴负半轴交于点B ,对称轴为直线x =-2,点C 在抛物线上,且位于点A 、B 之间(C 不与A 、B 重合).若四边形AOBC 的周长为a ,则△ABC 的周长为 (用含a 的代数式表示).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78分) 15.(6分)计算:?+-30sin 22053.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

部编人教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教案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通过阅读教材,了解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及典型例子。 2.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市民阶级的形成,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3.了解大学的兴起、大学自治及其开设的主要课程。 西欧中世纪城市的兴起 正确认识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这是中世纪时形容城市的一句谚语。这是怎么回事?城市难道有不受封建领主控制的特权吗?生活在城市的都是些什么人?他们从事什么工作?又是怎样工作的?本节课我们一起探讨一下中世纪城市的有关问题。 (二)自我研学生成新知 知识点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从10世纪起,西欧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__手工业和商业__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__金钱赎买__和__武力斗争__。 3.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__自由城市__。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__自由人__,享有__财产权__。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__特许状__”。 知识点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5.__手工工匠和商人__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6.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市民阶级__逐渐形成。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__资产阶级__。 知识点三大学的兴起 7.__大学的兴起__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8.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__免赋税特权__、__司法特权__、__教育自

【历史】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梳理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梳理 第一单元古代亚非文明 第一课古代埃及 一.尼罗河与古埃及文明 1.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角,世界上最长的河流尼罗河贯穿埃及南北。每年尼罗河定期泛滥,当洪水退去后,两岸留下肥沃的黑色淤泥,非常有利于农业生产。因此,古埃及文明被认为是“尼罗河的赠礼”。 2.约从公元前3500年开始,在尼罗河下游陆续出现了若干个小国家。公元前3100年左右,古埃及初步实现了统一,之后经历了古王国时代、中王国时代和新王国时代三个时代。在新王国时代法老图特摩斯三世统治时期,埃及成为强大的军事帝国,版图向北延伸至叙利亚和小亚细亚交界处和幼发拉底河上游,向南扩展到尼罗河“第四瀑布”。 3.公元前525年,波斯帝国吞并古埃及;后来,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占领古埃及,古埃及近3000年的文明没有延续下去。 4.古埃及的科学和文化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中天文学、数学和医学最为突出。太阳历是古埃及天文学的突出成就之一。古埃及的象形文字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 二.金字塔 1.在尼罗河西岸,漫漫黄沙吹拂下的金字塔,就像一群饱经风霜的历史老人,默默诉说着古埃及文明的悠深久远。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反映了古埃及社会经济发展的较高水平,是古埃及人智慧的结晶。 三.法老的统治 1.金字塔的修建,反映了古埃及国王的无限权力。古埃及的国王称法老。法老作为全国最高的统治者,集军、政、财、神等大权于一身。在宗教上,法老被认为是“神之子”,具有无上的权威。大臣见国王时,要匍匐在地上,吻国王脚下的土地。国王发起怒来,还经常亲自用王仗责打大臣。 2.随着社会矛盾的激化,王权受到多方面的挑战。胡夫金字塔之后,古王国时代的金字塔越修越小,反映了王权的逐渐衰落。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 一.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1.“两河”,是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两河流域,又称“美索不达米亚”,意即“两河之间的地方”,大体上是以今天伊拉克首都巴格达为中心的狭长地带。 2.大约在公元前2400年,两河流域实现了初步统一。在后来的1800多年里,两河流域几度统一,也屡遭外族入侵和内部战乱。古巴比伦王国时期,汉谟拉比建立了统一、强大的奴隶制国家。 3.两河流域的苏美尔人很早就发明了文字。他们通常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秆或木棒做笔,在未干的软泥板上压刻出符号。这些符号的线条由粗到细,很像木楔,所以由这种笔画构成的文字被称为“楔形文字”。苏美尔人还根据月亮的盈亏变化制定了阴历,一年354天,并设置闰月来调整阴历和阳历之间的天数差距。计数法中的60进位制也是两河流域人发明的。 二.古巴比伦王国 1.古巴比伦王国原是幼发拉底河中游的一个小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对外采取远交近攻的策略,完成了整个两河流域中下游地区的统一事业,建立了一个庞大

九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卷及答案

2013-2014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 九年级数学试题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 分 得分 1. 计算() 2 3-的结果是( ) A.3 B.3- C.3± D.9 2. 若P (x ,-3)与点Q (4,y )关于原点对称,则x +y =( ) A 、7 B 、-7 C 、1 D 、-1 3. 下列二次根式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A. 12 B. 3 C. 4 D.8 4. 一元二次方程22350x x ++=的根的情况是( ) A.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 C. 没有实数根 D. 无法判断 5. 用配方法解方程0142 =++x x ,则配方正确的是( ) A 、3)2(2=+x B 、5)2(2 -=+x C 、3)2(2 -=+x D 、3)4(2 =+x 6. 如图,AB 、AC 都是圆O 的弦,OM ⊥AB ,ON ⊥AC ,垂足分别为M 、N ,如果MN =3,那么BC =( ). A . 4 B.5 C . 6 D.7 二、填空题(共8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24分) 7. 2-x 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 的取值范围是 . 8. 2 213x x -= 的二次项系数是 ,一次项系数是 ,常数项是 . 9. 一只蚂蚁沿图中所示的折线由A 点爬到了C 点,则蚂蚁一共爬行了______cm .(图中小方格边长代表1cm) N M O C B A

10. 关于x 的一元二次方程04)2(22=-+-+m mx x m 有一根为0,则m= . 11. 对于任意不相等的两个数a,b ,定义一种运算*如下:b a b a b a -+= *,如52 3232*3=-+= ,那么 )5(*3-= . 12. 有4个命题:①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②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③圆中最大的弦是通过圆心的弦;④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两条弦所对的弧是等弧,其中真命题是_________。 13. 有两个完全重合的矩形,将其中一个始终保持不动,另一个矩形绕其对称中心O 按逆时针方向进行旋转,每次均旋转22.5?,第.2.次.旋转后得到图①,第.4.次.旋转后得到图②…,则第20次旋转后得到的图形与图①~图④中相同的是____. (填写序号) 14. 等腰三角形两边的长分别为方程02092=+-x x 的两根,则三角形的周长是 . 三、解答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15. 解方程:x(x-2)+x-2=0 16. 计算:0)15(2 8 2 218-+- - 17. 下面两个网格图均是4×4正方形网格,请分别在两个网格图中选取两个白色的单位正方形并涂黑,使整个网格图满足下列要求. 图① 图② 图③ 图④ O O O O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