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科技大学电路教案ch9教案

西安科技大学电路教案ch9教案
西安科技大学电路教案ch9教案

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将电路的时域模型转换成相量域模型,可将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推广到正弦稳态电路;包括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以及等效变换等。掌握正弦稳态下的功率的意义和计算;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及最大功率传输定律。

要求:1.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原理及步骤、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2.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3.掌握复功率的计算;

4.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5.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重点:1.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

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

难点: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内容:1.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3 复功率

4 功率因数的提高

5 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

~

'

#

本次课主要介绍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题: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原理及步骤、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复习旧课:正弦量表示相量简单分析法 讲授新课:

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引入正弦量的相量、阻抗、导纳以后,可以将电阻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电路定律等推广到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中来。这是因为两者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即

电阻电路 相量域正弦稳态电路

∑=0i ∑=0

I

∑=0u ∑=0U

Ri u =(Gu i =) I Z U

=(U Y I =) 正弦电流电路相量分析法过程示意

步骤:

⑴作电路的相量模型;

⑵求出己知电压、电流相量,选择未知电压、电流相量的参考方向;

⑶利用电路的相量模型,根据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列写出电路方程,并求解; {

⑷分析计算时要充分利用相量图;

⑸如有需要,根据相量形式写出对应的瞬时值解析式。

下面以举例的方式说明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域分析方法。

例9-1 图9-1(a )电路,已知V )902cos(220 +=t u S ,V )2cos(25t i S =,试用网孔法求解0i 。

A

0?∠

(a ) (b )

图9-1 例9-1图

解 首先将时域模型转化为相量模型,因为

[

V 9020 ∠=S U ,A 05 ∠=S

I ,Ω==21

12

1j C j C j ωω,Ω=10j L j ω

所以,相量模型如图9-1(b )所示。在图中,设回路电流分别为1m I 、2m I 、3

m I ,用回路法列出电路方程为

0)2(10)1028(3

m m21m =---+-I j I j I j j 052

m ∠=I

9020)224()2()2(3

l m21m ∠=--+----I j j I j I j 求解得:A 22.3512.63m -∠=I ,A 78.14412.63

m

0 ∠=-=I I 。 例9-2 已知Ω=101Z ,Ω-=12j Z ,Ω=53j Z ,Ω=24Z ,Ω=35j Z ,V 3020 -∠=S

U ,试用结点法求电流I

。 5

Z

·

图9-2 例9-2图

解 以结点③为参考点,设结点1、2的结点分别为1n U 和2n U ,则结点电压方程为 S

U Y U Y U

Y Y Y 1

2

n 3

1

n 3

2

1

)(=-++ I U Y Y U Y 4)(2

n 531n 3=++-

1n 2U Y I =

代入数据,化简得

30202)81(2n 1n -∠=++U j U j 015/8)2.04(2

n 1

n =+-U j U

j j [

解之得:V 9.5015.31n ∠=U ,V 1.12913.72

n -∠=U ,A 9.14015.3 ∠=I 。

例9-3 电路如图9-1(a )所示,试用叠加定理求解0

I 。

A

0?)1( V

9020?∠

(a ) (b )

图9-3 例9-3图

解 用叠加定理求解。当S i 单独作用时,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9-3(a )所示,当S u 单

独作用时,电路的相量模型如图(b )所示。在图(a )中,设回路电流分别为1

l I 、2

l I 、3

l I ,

则电路方程分别为

0210)88(3l 2l 1l =+-+I j I j I j 052

l ∠=I

0)44(223

l 2l 1l =-++I j I j I j

解得:A 18.165.23l j I -= ,A 0.15690.218.165.23

l )1(0 ∠=+-=-=j I I 。 在图(b )中,设Z 为Ω-2j 和Ω+)108(j 并联的等效阻抗,则有

Ω-=++-+?-=

)25.225.0(10

82)

108(2j j j j j Z

2.35)A 2.35(2420

)2(0

j Z

j j I +-=+-=

由叠加定理,得

A 8.14412.653.3535.235.218.165.2)2(0

)1(00 ∠=+-=+-+-=+=j j j I I I 可见,和例9-1所计算的结果相同。注意,如果S u 和S i 的频率不同,就不能在相量域用叠加定理,只有在时域才可以。

例9-4 求图示9-3(a )电路一端口的戴维宁等效电路。

a

b

1

I ' a

1

Z b

(a ) (b )

图9-3 例9-3图

解 戴维宁等效电路的开路电压oc

U 和等效阻抗eq Z 的求解与电阻电路相似。先求oc

U ,由图9-3(a ),得 1113I Z I Z U oc +-=β

在由结点电压法和欧姆定律,有

S

S cb U Y I U Y Y 221)(+=+ ;

2

12111)(Y Y U Y I Y U Y I S S cb ++=

=

将1I 代入oc

U 式,得 )

())((213213Y Y Y U Y I Y Y U S S oc ++-= β

将一端口内部的独立源置零得图9-3(b )电路,然后求等效阻抗eq Z ,即在端口a -b 处外加一个电压U

,求电流I ,则I U Z eq /=。由图知 I Z I Z I Z U 31113+'+'-=β

1211I Y Z I I '+'=

解得2

12

313311Y Z Y Z Z Z Z Z Z eq +++-=

β。

例9-5 电路如图所示,已知Ω+=)5010(1j Z ,Ω+=)10040(2j Z ,问R 为何值时,

可使2

I 与U

相位差为2/π 。 ~

图9-5 例9-5图

解 由阻抗串并联关系、欧姆定律以及分流公式,有

)

1503000(504600)10040()5010()10040)(5010()/(212122212

R j R R U R

j R j j j R U R

Z R Z Z Z R U

R Z R R Z R Z Z U I ++-++++=++=

+?++=+=

++

欲使2I 与U

相位差为2/π,则分母的实部为零,解得Ω=92R 。 例9-6 图9-6(a )所示电路,已知V 9=S U ,A 3=R I , 9.36-=Z ?,且有S U 与2

U 正交,求R 、L X 、C X 的值。

U

2

U S

U

(a ) (b )

图9-6 例9-6图

解 本题用相量图求解。以2

U 为参考相量,画出图(a )所示电路的相量图如图(b )所示。由相量图得

Z C S

C S C

S Z I U I U I U Z ?????∠=-∠=-∠+-∠==1221)(

由已知条件知 9021=+??和 9.361==Z ??-,求得 1.539012=-??=,再由相量图得

V 15sin /11==?S U U , V 12cos 112==?U U A 5cos /2==?R C I I , A 4sin 2==?C L I I

故得

Ω==4/2R I U R ,Ω==3/2L L I U X ,Ω==3/1C C I U X

|

总结:本节课主要讲授了正弦稳态复杂电路的分析方法。这是后续课程的基础,要求大家牢固掌握

作业:9-3,9-4,9-8,9-11

本次课主要介绍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和复功率· 课题:9-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9-3 复功率·

目的要求: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和

复功率的计算; 复习旧课:功率的概念 讲授新课:

9-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一、瞬时功率

2

ω

u

i

UI

p

u ,i , p

如图所示的任意一端口电路N0,在端口的电压u 与电流i 的参考方向对电路内部关联下,其吸收瞬时功率

()()()p t u t i t =?

若设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的正弦电压和电流分别为

()cos u t t ω=

()cos()i t t ω?=-

式中

u 0ψ=为正弦电压的初相位, i ψ?=-为正弦电流的初相位,

Z u i ψψψ?=-=为端口上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差。

则在某瞬时输入该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的瞬时功率为

则()cos cos()p t t t ωω?=

-

[]cos cos(2)UI t ?ω?=+- cos cos(2)UI UI t ?ω?=+- 常量 两倍于原频率的正弦量

cos cos 2cos sin 2sin UI UI t UI t ?ω?ω?=++ cos (1cos 2)sin 2sin UI t UI t ?ωω?=++ 不可逆部分R ()P t (0)≥ 可逆部分X ()P t

\

瞬时功率的波形如图所示。

+

-

二、 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

1. 平均功率(有功功率):定义为瞬时功率在一个周期上的平均值,

?ψψω?cos )] 2cos(cos [1

10

0UI dt

t UI UI T dt p T P T i u T =+++==

?

?

可见:(1). P 是一个常量,由有效值U 、I 及cos ?,u i ()?ψψ=-三者乘积确定,量纲:W

(2). 当P >0时,表示该一端口电路吸收平均功率P ;当P <0时,表示该一端口电路发出平均功率|P|。

(3). 单一无源元件的平均功率:

R P UI

=,

L C 0,0

P P ==。

090

900

P ???<<>?<

感性容性-,始终消耗功率。

2.功率因数定义: 当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内部不含独立源时,cosφ用λ表示,称为该一端口电路的功率因数。

cos P S ?=

9090

cos 0??-<<>

I 超前U 指容性网络,I 滞后U 指感性网络。

三、无功功率

#

正弦稳态一端口电路内部与外部能量交换的最大速率(即瞬时功率可逆部分的振幅)定

义为无功功率Q ,即?sin UI Q =

可见:1. Q 也是一个常量,由U 、I 及sin ?三者乘积确定,量纲:乏(Var)

2. R L C 0,,Q Q UI Q UI ===- 0900Q ?<<> 吸收无功功率 900

0Q ?-<<< 发出无功功率

三.视在功率(表观功率)

UI S =反映电源设备的容量(可能输出的最大平均功率),量纲:伏安(VA )。 P 、Q 和S 之间满足下列关系 S 2=P 2+Q 2 即有 P Q tg Q P S /,22=+=?

功率三角形

cos cos P UI S ??== sin Q S ?=

六 复功率

1.复功率:用相量域的电压、电流直接求功率。没有实际的物理意义只是为了方便计算引入的复数。

设一端口的电压相量为u

U U

ψ∠= ,电流相量为i

I I ψ∠= ,则复功率的定义为 jQ

P jUI UI UI I U I U S i u +=+=∠=-∠?∠==* sin cos ???ψψ

22)(I jX R ZI UI S +===

[]2

2

Re P RI Z I ∴==?

(

[]22Im Q XI Z I ==?

22)(U jB G YU UI S -===

Q

S ?

22,P GU Q BU ==-

2. 功率守恒情况: 瞬时功率守恒:()()k p t p t =∑

平均功率守恒:2k

k k

p p R I

=

=∑∑

在一端口正弦稳态电路吸收的平均功率等于该电路内各电阻所吸收的平均功率之和。 无功功率守恒:22L C ()k k k k k k Q Q X I X X I ===+∑∑∑

在一端口正弦稳态电路吸收的总无功功率等于电路内各电感和电容吸收的无功功率

之和。

复功率守恒: ∑∑+==

)(k

k

k

jQ P S S

在一端口正弦稳态电路中,总复功率等于该电路各部分的复功率之和。

视在功率不守恒:应该注意,在一般情况下,总视在功率不等于该电路各部分的视在功率之和。因为一般情况下复数之和的模不等于复数的模之和。

k S S ≠∑

例1 已知阻抗 7030Ω-j Z =,设它两端的电压为V 30120 ∠=U

,求阻抗消耗的有功功率P 和功率因数。

解 先求出流过阻抗的电流。设阻抗上的电压、电流为关联参考方向,由相量域欧姆定律,有

A 8.9658.18

.6616.7630120703030120

∠=-∠∠=-∠=j Z U I = …

W 69.74)8.66cos(58.1120cos =-?== z UI P ?

39.0)8.66cos(cos =-== ?λ

小结:本节内容主要讲授的正弦稳态电路的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需要大家掌握。复功率为了计算方便引入的。

作业:9-12;9-14;9-16

本次课主要介绍功率因数的提高和最大功率传输定律。

课题:9-4 功率因数的提高 9-5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输

]

目的要求: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的条件

复习旧课:功率因数的概念,直流电阻电路中最大功率传输的条件 讲授新课:

9-4 功率因数的提高

1.提高功率因数意义:一是可以减小线路上的功率损失二是可以提高供电设备(如发电机、变压器等)的利用率。例如,容量为15000KVA 的发电机,若功率因数由提高到时,就可以使发电机实际发电能力提高3000KW 。

2.提高功率因数的方法: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

例 有一电动机(感性)负载如图9-9(a ) 所示,已知功率KW 1=P ,功率因数0.61=λ,接在电压V 220=U ,50Hz 正弦交流电源上,若使电路的功率因数提高到0.9=λ。试求:(1)与负载并联的电容值(图中虚线所示);(2)电容并联前后电源提供的电流和无功功率。

C

C

I

{

(a ) (b )

图9-9 例9-8图

解 用相量图求解。以电压为参考,画出图(a )电路的相量图如图(b )所示。 (1)为了求并联的电容,首先求电容电流,然后利用电容上的VCR 求出电容值。因

为只有电阻消耗有功功率,所以并联电容前后有功功率P 不变;又因为电压U 不变,并联电容前后,感性负载中的电流也不变,则由相量图知

)tan (tan sin cos sin cos sin sin 11111????????-=-=-=U P

U P U P I I I C

再利用CU I C ω=,结合上式,有

)tan (tan 12

??ω-=

U P

C (9-12) 代入数据得μF 93.55=C 。

(2)因为功率不变,则并联电容前,电源提供的电流和无功功率分别为

A 58.76.0220101cos 3

11=??==?U P I

var 08.13348.058.7220sin 111=??==?UI Q

并联电容后,电源提供的电流和无功功率分别为

A 05.59

.0220101cos 3

=??==?U P I var 40.484436.005.5220sin 1=??==?UI Q

可见,感性负载并联电容后,无功功率变小了,从而减少了电源与负载之间的能量交换,感性负载所需无功功率的大部分由电容提供,从而使电源容量得到充分利用。并且电源提供的电流也减少了。

3.感性负载吸收的无功功率一部分由电源提供,一部分由电容提供。

<

情况1:

)

情况2:

`

11I sin I I

的无功分量1I

的无功分量

1

I

cos I ?

没有必要将cos ?补偿到1电路

情况3:

:

小结:给定1P 、1cos ?,要求将1cos ?提高cos ?,求C =

1C 1111sin sin sin sin ()cos cos P P P

I I I tg tg CU U U U

??????ω??=-=

-=-=

12

()P

C tg tg U

??ω=

-

§9-6 正弦稳态最大功率传输

在正弦稳态电路中研究负载在什么条件下能获得最大平均功率。这类问题可以归结为一个有源一端口正弦稳态电路向负载传送平均功率的问题。

;

cos ?补偿

11I I

即L ?Z =时,Z L 可获最大平均功率L max ?P =

L

Z -U I

L

Z

eq

(a ) 图9-10 最大功率传输

设eq eq eq jX R Z +=, L L L jX R Z +=

① L L ,R X 可独立变化,② L Z 可变,L ?不变,③ L Z 不变,L ?可变 。 一.L L ,R X 可独立变化

2

22

)

()(L eq L eq L

oc L X X R R R U P +++=

L L 0P R ?=?,L L

0P

X ?=? L eq L eq eq eq L eq j R R Z R X Z X X *=?

?=-=?=-?

—共轭匹配

此时 2OC

Lmax eq

4U P R =

二.L Z 可变,L ?不变

L L L L L L L cos j sin Z Z Z Z ???=∠=+

eq eq eq eq eq eq eq cos j sin Z Z Z Z ???=∠=+

2L L L L cos ()P Z I f Z ?==

+ _

L

OC U +

OC U

2

L L oc

L 22

L L eq eq L L eq eq cos (cos cos )(sin sin )

Z U P Z Z Z Z ?????=

+++

L

L eq L

0dP Z Z d Z =?= —模匹配

例 如图9-11(a )所示电路,已知Ω=301R ,Ω=2002R ,Ω=200/1C ω,V 06 ∠=S

U ,求最佳匹配时的最大功率。

解 首先求a-b 端的戴维宁等效电路。由图(b )可求得电流1

I 和一端口的开路电压分别为

A 02.030

061

∠-=?∠-=I V 1352369.0)200200(1

∠=?-=I j U oc 再求等效阻抗eq Z ,如图(c )所示,用外加电压法,有

1

11)2020()9.0)(200200(I j I I j U +-=---= 因为I I -=1

,故Ω-==)2020(/j I U Z eq 。 Ω+==)2020(j Z Z *

eq L

时,负载获得最大功率,W 4.3220

4)236(422max

=?==eq oc L R U P

b

(a ) (b ) (c )

图9-11 例9-9图

本章小结:根据相量域的分析方法,所列的电路方程为复数方程,求出的响应为相量域响应,

响应为复数形式。对于简单的电路,可以用相量图直接求解。除瞬时功率外,还有平均功率(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和复功率等。一般并不关心瞬时功率,而更关心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平均功率反映了电路实际消耗的功率;无功功率反映了电路和外界进行能量交换的规模;视在功率通常指供电设备的容量;而复功率是为了计算方便而引入的一个复数,复功率的引入使有功、无功、视在功率的计算简单了。有功功率、

无功功率、复功率均是守恒的。当电压和电流确定以后,功率因数决定了有功功率的大小,为了经济的原因,通常采用在感性负载两端并联电容的方法提高电路的功率因数。当电路中的负载变化时,负载和有源一端口实现共轭匹配时负载上可以获得最大功率。

作业:9-17;9-18;9-20

信息检索大赛

西安科大举行第三届大学生网络检索知识大赛 我要评论(0)字号:T T 2010年11月15日 14:36:40 来源:西安科技大学 10月22日晚,西安科技大学第三届大学生网络检索知识竞赛在西安科技大学临潼校区图书馆报告厅隆重举行。本次比赛由图书馆、校团委、教务处、学生会联合主办。图书馆馆长王全生,教务处副处长郭鹏,校团委副书记贾哲,青年工作部部长李卫鹏等老师出席了本次比赛。 此次比赛共有16个学院参加,经过预赛等环节,共有6个代表队入围决赛。比赛共分必答题,选答题,抢答题,实践题,风险题五个环节。赛场上,各队选手集中生智,团结合作,经过2个小时激烈角逐,最终计算机学院代表队以580分摘得桂冠,机械学院代表队、电控学院代表队并列获得第二名,材料学院代表队、通信学院代表队、管理学院代表队并列获得第三名,同时还评选出10个代表队30名优秀奖获得者。与会领导为选手颁发了奖项。 本次比赛的成功举行,为促进全校学生网络信息技术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发挥了积极作用。 关于举办西安科技大学第四届大学生网络检索知识竞赛活动的通知 各分团委、团总支、学生会: 为了全面提高我校学生信息意识与获取信息的能力,培养学生掌握网络检索和资料查询的基本方法,带动全校学生学习网络信息技术的热情,促进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由图书馆、校团委、教务处、校学生会联合举办“西安科技大学第四届大学生网络检索知识竞赛”活动,现就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参赛对象

全校在册本、专科生均可报名参赛。 二、日程安排 1、报名时间:9月26日~9月28日 2、培训时间:10月9日、11日晚18:30 3、预赛、决赛时间:详情见图书馆主页(http://202.200.59.7) 三、报名方式 9月26日-28日在临潼校区榴馨苑、骊绣苑餐厅门前现场报名(含姓名、性别、学号、专业、班级及联系方式),提交电子版。参赛选手3人一组,以同一学院为单位。限报140组,报满即止。联系电话:85583063-813,QQ:624867881。 四、地点安排 培训地点:临潼校区图书馆国际会议中心 预赛地点:临潼校区图书馆一层多媒体阅览室 决赛地点:临潼校区图书馆国际会议中心 五、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设一等奖1组、二等奖3组、三等奖4组,优秀奖10组,颁发证书及奖品。

微机原理与接口技术 期末试卷及答案详解 (西科大)

《微机原理及应用[B]》期末考试试卷(B卷) 课程代码:223194450命题单位:信息学院通信教研室学院:班级:姓名:学号: 一、单选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IBM PC微机中,有符号数是用(B)表示的。 A.原码B.补码C.反码D.BCD码 2.把输入和修改汇编源程序的过程称为(C)。 A.编译B.汇编C.编辑D.链接 3.逻辑地址2000H:1000H对应的物理地址为(D)。 A.1200H B.12000H C.2100H D.21000H 4.当RESET信号进入高电平状态时,将使8086的(A)寄存器初始化为0FFFFH。 A.CS B.DS C.SS D.ES 5.下列指令中,不影响进位的指令是(C)。 A.ADD AX,10 B.SAL AL,1 C.INC CX C.SUB AX,BX 6.PC系统中,中断号为08H的中断向量,存放在(B)双字单元的存储器中。 A.0000H:0008H B.0000H:0020H C.0000H:0032H D.0032H:0000H 7.8086有(B)位数据线。 A.8 B.16 C.32 D.64 8.8086CPU标志寄存器中用来表示进位标识的是(B) A.OF B.CF C.IF D.SF 9.以下哪个寄存器不是8086CPU中的段地址寄存器的是(D) A.CS B.DS C.SS D.SI

《微机原理及应用[B]》期末考试试卷(B卷)10.用2片8259A中断控制器组成2级中断控制系统,最多可以管理的中断源为(C)级。 A.8 B.16 C.15 D.31 11.可编程计数/定时器8253的工作方式有(D)种。 A.3 B.4 C.5 D.6 12.执行MOV AX,0A742H指令后,AL寄存器中的值为(D) A.0AH B.0A7H C.74H D.42H 13.在下列伪指令中定义双字节变量的是(B)。 A.DB B.DW C.DT D.DD 14.运算器由很多部件组成,其核心部分是(B)。 A.数据总线 B.算术逻辑单元(ALU) C.累加器 D.多路开关 15.计算机中单位Kb的含义是(D)。 A.1000个位 B.1000个字节 C.1024个位 D.1024个字节 二、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伪指令是指示性语句,不产生机器目标代码。(Y) 2.一个字节是8位,在8086系统中一个字是两个字节16位。(Y) 3.一个基本总线周期有三个T状态组成。(N) 4.Tw状态可以连续出现多次。(Y) 5.8086复位后执行的第一条指令存放在00000H处。(N) 6.MOV CS,AX是错误的指令。(Y) 7.中断向量是中断服务程序的返回地址。(N) 8.LOOP指令结束的条件是CX=0。(Y) 9.MUL指令固定将累加器作为乘数之一。(Y)

西科大文献检索期末测试

1. 单选题:(1.0分) 使用搜索引擎查找特定类型的文件的高级搜索语法命令为(D )。 A. filetype B. intitle C. site D. inurl 2. 单选题:(1.0分) 在检索文献的过程中,有时会遇到输出的篇数过少,你将如何调整检索策略,以达到最佳的检索效果。(B) A. 增加“AND”算符 B. 增加“OR”算符 C. 减少“OR”算符 D. 增加“NOT”算符 3. 单选题:(1.0分) 美国政府的四大科技报是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广泛使用的科技文献,请问下列哪一个是有关能源方面的报告?(C ) A. AD B. NASA C. DOE D. PB 4. 单选题:(1.0分) 如果你要在"西安科技大学学报"中查找"李树刚"老师发表的相关文献。请问以下那种表达式可以快速准确的检索到符合条件的文章。(A ) A. (作者=李树刚) + (篇名=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B. (作者=李树刚) * (刊名=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C. (作者=李树刚) * (篇名=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D. (作者=李树刚) + (刊名=西安科技大学学报) 5. 单选题:(1.0分)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CPCD)收录在以下哪个数据库系统中:(C) A. 万方数据库 B. 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

C. CNKI全文数据库 D. 中国宏观经济数据库 6. 单选题:(1.0分) 一般来说,检索词出现在文献的不同字段表达的相关性不同,以表达的相关性从强到弱排序如下:(C )。 A. 关键词>标题>正文>文摘 B. 关键词>正文>文摘>标题 C. 标题>关键词>文摘>正文 D. 正文>文摘>关键词>标题 7. 单选题:(1.0分) Web检索工具是人们获取网络信息资源的主要检索工具和手段。以下(D )不属于Web检索工具的基本类型。 A. 目录型检索工具 B. 搜索引擎 C. 元搜索引擎 D. 语言应答系统 8. 单选题:(1.0分) 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可以检索的文献类型是(D)。 A. 标准文献 B. 期刊 C. 学位论文 D. 以上都有 9. 单选题:(1.0分) 被誉为"工具书之王"、"没有围墙的大学"的是(A )。 A. 百科全书 B. 手册 C. 字词典 D. 索引

西安科技大学2020学年第学期期末中考试模拟题卷

第 1 页 共 3 页 西 安 科 技 大 学20 —20 学 年 第 学 期 期 末(中)考 试 模 拟 题(卷)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装 订 线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 0.6875D 的二进制为 ( ) A. 0.0111B B. 0.1101B C. 0.1011B D. 0.1111B 2. 一条指令执行完后,CS =1000H ,IP=1052H ,则下一条指令的地址为 ( ) A. 2025H B. 11052H C. 01052H D. 10520H 3.下列指令中哪条是正确的 ( ) A. MOV DS, 0200H B. MOV AX, [SI][DI] C. MOV BP , AX D. MOV BYTE PTR [BX], 1000 4. 在 AR DB 10 DUP (5,2 DUP (6))中,含数据字0506H 的个数是 ( ) A. 10 B. 20 C. 0 D. 9 5. AL 高4位请0,应执行的指令是 ( ) A. AND AL ,0F0H B. AND AL ,0FH C. OR AL ,0FH D. TEST AL ,0FH 6. 将变量的偏移地址及段地址存入数据区宜用伪操作助记忆符是 ( ) A. DW B. DB C. DD D. DQ 7. 条件转移指令的转移范围是 ( ) A. -128~127 B. 0~255 C. -32768~32767 D. 0~65535 8.若AX =65ACH ,BX =0B79EH ,则 ( ) A. 执行ADD AX,BX 指令后,CF=1,OF=1 B. 执行SUB AX,BX 指令后,SF=1,OF=0 C. 执行TEST BX,AX 指令后,CF=0,OF=0 C. 执行XOR AX,BX 指令后,PF=1,IF=0 9. DOS 功能调用的功能号是 ( ) A. 21H B. 20H C. 22H D. 10H 10. 不能实现将AX 清零和CF 清零的指令是 ( ) A. SUB AX ,AX B. MOV AX ,0 C. XOR AX ,AX D. AND AX ,0

西安科技大学电路教案ch8教案

第8章正弦量与相量 教学目的:本章是利用正弦量和复数之间的对应关系引入相量的概念,从而可以将微分方程的特解问题转化成解复数代数方程的问题,使正弦激励下线性正弦稳态电路的求解简单化;为下章分析正弦稳态复杂电路打下基础。 要求:1.了解正弦波形的数学描述; 2.理解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3.掌握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 4.掌握用相量法求解简单正弦稳态电路; 5.深刻理解阻抗和导纳;掌握阻抗和导纳的相互转换和串并联等效。 ) 重点:1.用相量表示正弦量。 2. 用相量法求解简单正弦稳态电路。 3.阻抗和导纳的概念。 难点:用相量表示正弦量并用相量法求解简单正弦稳态电路;相量图,阻抗和导纳。 内容:1.正弦量 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3 三种基本电路元件和电路定律的相量形式 4 阻抗和导纳 } 5 阻抗(导纳)的串联和并联 本章和后续几章只研究电路在正弦激励下的稳态响应。 本章介绍电压、电流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电路即正弦电流电路,这是一类在理论上和工程上具有重要意义的电路。主要内容包括:正弦量的相量表示、元件方程和基尔霍夫定律的相量形式、阻抗和导纳的概念、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含互感的正弦电流电路的计算、正弦电流电路功率的特点及计算方法。 §8-1 正弦量 基本要求:掌握正弦量的振幅、角频率和初相位;正弦量的瞬时值、有效值和相位差。 `

正弦量:随时间按正弦规律变化的(变)量称为正弦量,可用sin 或cos 表示,这里采用cos 表示法。 一、 正弦量的三要素 设某支路电流按正弦规律变化,其瞬时值表达式为)cos()(i m t I t i ψω+=,波形如图8-1所示。 1. 振幅I m :最大的瞬时值。即 2. 角频率ω:也称为角速度它是相位随时间变化的快慢程度。即)(i t dt d ψωω+= ,单位为弧度/秒(rad/s )。 角频率跟周期T 和频率f 之间的关系为 f πω2=,T f /1= 周期T 的单位为s ,频 率f 的单位为1/s ,称为赫兹(Hz ,简称赫)。 我国电力网正弦交流电的频率是50Hz 。工程中常以频率区分电路,如音频(20~20×103Hz )电路。 3. 初相位(角):) (u t ψω+为正弦量的相位或相角, 它表示正弦量的变化进程,0=t 时的相位称为初相位(角),即i t i t ψψω=+=0) ( ^ 这三个量称为正弦量的三要素。 图8-1 正弦量)(t i 的波形 二、 有效值的定义、正弦量的有效值 1.有效值的定义:周期电流的有效值等于其瞬时值的平方在一个周期内积分的平均值的平方根,故有效值又称方均根值。 工程上,对于周期变化的电流、电压而言,如两个值相等的电阻R ,分别给它们通入直流电流I 和周期变化的电流i (设周期为T ),如果在相同的时间T 内,设两个电阻消耗的能量相等,即 dt R i RT I T ?=0 22 ) cos()(i t m t i I ψω+=

西安科技大学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

西安科技大学 本科生转专业工作实施办法(修订) (西科办发〔2018〕28号)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学习环境,使学生有更多的自主选择和发展空间,依据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教育部令第41号)和《西安科技大学学生管理规定》精神,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转专业工作遵循“学生自愿,双向选择”和“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进行。 第三条本办法适用于在西安科技大学接受全日制普通高 等学历教育的本科学生(不包含留学生,以下称学生)。 第二章基本规定 第四条学生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可申请转专业: (一)具有正式学籍的全日制本科在校生,入学一学年(两学期)平均学分绩点(不含公共选修课)不低于3.00且满足拟转入专业接收条件的; (二)高考成绩高于当地一本线30分以上且入学一学年(两学期)内必修、主干课程无不及格的; (三)国际交流学生在外校所学专业与本专业差异较大且学习时间在2年及以上的; (四)学习期间确因某种疾病或生理缺陷,经学校指定的医

疗单位检查证明,不能在原专业学习,但尚能在本校其它专业学习的; (五)留级、降级或复学后,原专业已取消招生的; (六)因休学创业后复学,且创业内容与申请转入专业相同或相近的; (七)应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含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且在退役后复学,因自身情况需要转专业的; (八)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对其他专业有兴趣和专长,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 1.在《西安科技大学大学生科技竞赛、创新创业工作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的与转入专业密切相关的一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二等奖(排名前两名)、国家级三等奖(排名第一名);二类科技竞赛中获得国家级一等奖(排名前两名)、国家级二等奖(排名第一名); 2.作为项目负责人获批并完成与转入专业密切相关的省级及省级以上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 3.以第一作者在中文核心期刊上公开发表与转入专业密切相关的学术论文1篇,或以署名第一名获得与转入专业密切相关的发明专利1项。 (九)学生自身在学习上有特殊困难,无法在原专业继续学习的。 第五条学生有下列情形之一者,不予转专业: (一)入学未满一学年的; (二)属于中外合作办学类、本硕连读类、卓越计划类的;

西安科技大学网络检索期末测试

【2011-2012学年第2学期网络信息检索课程期末考试题(试卷1)】 测试总分:50.0 1. 单选题:(1.0分) Internet引进了超文本的概念,超文本指的是(D)。 A. 包含多种文本的文本 B. 包括图像的文本 C. 包含多种颜色的文本 D. 包含链接的文本 2. 单选题:(1.0分) 使用关键词语言进行检索时,找全该关键词的同义词可以提高信息检索的(B )。 A. 查全率 B. 查准率 C. 覆盖率 D. 新颖率 3. 单选题:(1.0分) WWW服务以(A)语言为基础,为用户提供界面一致的信息浏览系统。 A. HTML B. XHTML C. XSL D. XML 4. 单选题:(1.0分) 下列信息不会出现在电子图书的书目记录中的是:(D )。 A. ISBN号 B. 出版社 C. ISSN号 D. 图书的尺寸 5. 单选题:(1.0分) 利用Google查找"知识管理"的定义,需要用到的语法结构是:(A)。 A. filetype: 知识管理 B. find: 知识管理 C. define: 知识管理 D. delete: 知识管理 6. 单选题:(1.0分)

我国标准的编号系统由国家标准代号、当年标准发布的顺序号、标准发布的年号这三项组成。标准GB7989-99是哪一年的标准(A )。 A. 1999 B. 1989 C. 1998 D. 1979 7. 单选题:(1.0分) CALIS是经国务院批准的我国高等教育"211工程""九五""十五"总体规划中三个公共服务体系之一,被称为中国的OCLC,请问它的全称是(A )。 A. 中国高等教育文献保障系统 B. 中英文图书数字化国际合作计划 C. 中国高等教育数字化图书馆 D. 国家星火计划 8. 单选题:(1.0分) 下列四个选项中,有一个与另外三个不同的是(D)。 A. FlashGet B. NetAnts C. Thunder D. PPLive 9. 单选题:(1.0分) 下列搜索引擎中不是元搜索引擎的是(D )。 A. Dogpile B. Google C. Mamma D. Hotbot 10. 单选题:(1.0分) 有"自由的百科全书"之称的"维基百科"采用的技术是(A)。 A. Wiki B. RSS C. BLOG D. SNS

西安科技大学电路教案ch9教案

第9章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教学目的: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将电路的时域模型转换成相量域模型,可将线性电阻电路的分析方法推广到正弦稳态电路;包括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以及等效变换等。掌握正弦稳态下的功率的意义和计算;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及最大功率传输定律。 要求:1.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原理及步骤、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2.掌握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及功率因数的物理意义和计算方法; 3.掌握复功率的计算; 4.理解功率因数提高的意义和方法; 5.掌握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重点:1. 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 ( 2. 有功功率、无功功率、视在功率、功率因数 难点:无功功率、功率因数 内容:1.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2.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3 复功率 4 功率因数的提高 5 正弦稳态电路的最大功率传输 ~ '

# 本次课主要介绍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课题: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目的要求:熟练掌握正弦稳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原理及步骤、电路方程和电路定理的相量形式。 复习旧课:正弦量表示相量简单分析法 讲授新课: 9-1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方法 引入正弦量的相量、阻抗、导纳以后,可以将电阻电路的各种分析方法、电路定律等推广到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中来。这是因为两者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即 电阻电路 相量域正弦稳态电路 ) ∑=0i ∑=0 I ∑=0u ∑=0U Ri u =(Gu i =) I Z U =(U Y I =) 正弦电流电路相量分析法过程示意 步骤: ⑴作电路的相量模型; ⑵求出己知电压、电流相量,选择未知电压、电流相量的参考方向; ⑶利用电路的相量模型,根据两类约束的相量形式列写出电路方程,并求解; {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1 (1)

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的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第二章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组成和职责 第二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由9--25人组成,设主任1名、副主任2名、秘书1名。按照陕教位[2012]13号文件要求,主任聘请母体学校学术造诣高、学风严谨、作风正派的教授担任;委员三分之一来自母体学校,其它委员应由学院院长,分管教学、学生工作院领导,教务处处长,各二级学院院长,专业带头人等专家组成;秘书由教务处处长兼任。二级学院成立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分委员会设主任1名,应由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担任,委员应由具有副高级以上(含副高级)职称的相关学科专业教师5—7人组成。 第三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是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工作最高决策机构,日常管理工作授权由主任、副主任、秘书等组成的主任委员会负责。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每届任期四年。 第四条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 1.审定西安科技大学高新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2.审批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3.审核学院学士学位授予学生名单和不授予学生名单; 4.研究和处理学院有关学士学位授予的争议及其它事项。 第五条学士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职责 1.按照学士学位授予条件对所属专业毕业生的政治思想表现,理论课程、综合教育和实践教学环节成绩等进行审查,提出拟授予学士学位学生名单和不授予学士学位学生名单; 2.向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反映学位授予工作有关争议性问题,并提出处理建议; 3.处理学士学位评定委员会授权办理的有关学位事宜。 第三章学士学位授予条件 第六条本科毕业生符合下列条件可申请授予学士学位:

通风安全学期末考试题及参考答案

第 1 页 共 1 页 西 安 科 技 大 学2009—2010学 年 第一学 期 期末 考 试 试 题(卷) 院系: 班级: 姓名: 学号: 装 订 线 装 订 线 以 内 不 准 作 任 何 标 记 装 订 线 科 目 矿井通风与安全 考试性质 考试 命题 审批 3000 n=630 n=560 2000 1000 40 Q 60 Q/m .s R R' M M 3 -11H /P a 01 =51.5 题3 题4 4 如图所示的并联风网,已知各分支风阻:R 1=1.18,R 2=0.58 N ·s 2/m 8,总风量Q =48 m 3/s ,巷道断面的面积均为 5 m 2,求:(10分) (1)分支1和2中的自然分配风量Q 1和Q 2; (2)若分支1需风量为15 m 3/s ,分支2需风量为33 m 3/s ,若采用风窗调节,试确定风窗的位置和开口面积。 5 某矿通风系统如图所示,各进风井口标高相同,每条井巷的风阻分别为,R 1=0.33,R 2=0.2 ,R 3=0.1,R 4=0.12,R 5=0.1,单位为N 2S/m 8。矿井进风量为100 m 3/s :(15分) (1)画出矿井的网络图; (2)计算每条风路的自然分配风量; (3)计算矿井的总风阻。 试卷类型 A 考试地点 雁塔校区 学生班级 采矿06级 成绩 1.命题时尽量采用计算机激光打印,手写必须字迹工整、清晰。审批由教研室主任负责; 2.(考试)科目应与教学计划保持一致,不能用简写或别称,考试性质为"考试"或"考查"; 3.试卷类型注明A 、B 、C 、D 等字样,考试地点注明雁塔(校区)或临潼(校区); 4.试题(卷)内容不要超出线格范围,以免影响试题印制和考生阅题。 一、名词解释(20分;每个2分) 1专用回风巷;2 瓦斯积聚;3 被保护层;4煤的自然发火期;5 外因火灾 6瓦斯涌出不均衡系数;7相对瓦斯涌出量;8瓦斯爆炸感应期;9等积孔;10自然风压 二、简答题(35分;每个7分,任选5题) 1降低通风阻力的措施有哪些? 2简述中央式通风系统及其适用性. 3防止煤炭自燃的开采技术措施有哪些? 4影响瓦斯涌出量的因素有哪些? 5影响煤尘爆炸的因素? 6地面防水措施主要有哪些? 三、计算题(35分) 1某矿瓦斯风化带深170m ,采深240m 时相对瓦斯涌出量为7.2m 3/t ,300m 时为11.6 m 3/t ,预测360m 时的相对瓦斯涌出量为多少。(5分) 2已知一进风斜井口1处的大气压P 01=101342Pa ,1-2段的空气平均密度为ρ=1.25kg/m 3 ,Z 1-2=400m,测得h R1-2=45Pa,h v1=h v2=5Pa,求2点的绝对静压P 2。(5分) 3某矿使用的离心式通风机的特性曲线如图所示,转速为n 1=630r/min ,风机工作风阻R=0.53657N ·s 2 /m 8 ,工况点为M 0(Q=58m 3 /s ,H t =1805Pa ),后来,风阻变为R ’=0.7932N ·s 2 /m 8,导致进风量(Q 1)减小不能满足生产需要,拟采用调整转速方法保持风量不变,求转速调至多少?在图中绘出新转速下的风量风压性能曲线,求工况点的风压将是多少?(10分)

西安科技大学期末通风试题

1.矿井通风阻力影响因素:摩擦阻力系数α;井巷断面;井巷周长;巷道长度;巷道内风 量是否过于集中、避免巷道突然扩大或缩小、直角拐弯等因素 2.自然风压:闭合回路中,由于温度不同,导致密度不同,引起水平面俩空气柱重力不等 重力之差形成自然风压。影响因素:1空气柱温差2空气成分湿度3井深4主要通风机也对自然风压有一定影响。对矿井通风影响:矿井通风动力,也可能是事故肇因 3.轴流式通风机: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简单,维修困难,风压低,流量大, 反方方法多,不容易过载,联机运行工作差,可直接高转速电动机拖动;适用于阻力变化大风量变化不大的矿井,大中型矿井使用 离心式通风机:结构简单,体积大,维修简单,安装占地大,转速低,传动方式复杂,风压高,流量小,反风方法少,容易过载;适用于流量小风压高转速低情况,小型矿井4通风机联合工作:管网阻力大到一台通风机不能保证按需供风时,利用俩个或俩个以上风机联合工作,以达到增加风量目的;风机串联适用于风阻大风量不足官网;风机并联适用官网于风阻小,但因风机能力小导致风量不足 5串联风路和并联风网比较:矿井进回风巷都为串联风路;工作面与工作面之间多为并联风网;并联风网工作地点安全,提高空气质量;同样分支风阻和总风量下,并联总阻力小于串联总阻力,有条件时尽量使用并联风网 6比较掘进工作面压入式和抽出式通风方式的优、缺点? 答:1) 压入式通风,污风不通过局部通风机,安全性好;而抽出式通风时,含瓦斯的污风通过局部通风机,若局部通风机不具备防爆性能,则非常危险; 2) 压入式通风,风速和有效射程均大,防止瓦斯层状积聚,散热效果好;抽出式通风有效吸程小,难以保证风筒吸入口到工作面的距离在有效吸程之内。风量小,排污风所需时间长、速度慢; 3) 压入式通风瓦斯向远离工作面方向;抽出式通风瓦斯随风流向工作面,安全性较差; 4) 抽出式通风新鲜风流流向工作面,整个井巷空气清新,劳动环境好;压入式通风污风沿巷道缓慢排出,排污速度慢 5) 压入式通风可用柔性风筒成本低、重量轻,便于运输,抽出式通风使用刚性或带刚性骨架的可伸缩风筒,成本高,重量大,运输不便。 当以排除瓦斯为主的煤巷、半煤岩巷掘进时应采用压入式通风,而当以排除粉尘为主的井巷掘进时,宜采用抽出式通风 7.矿井风量调节:局部风量调节方法:(1) 增阻调节法(2) 减阻调节法(3) 增能调节法 总风量调节方法:改变主通风机工作特性;改变矿井总风阻 3矿井通风系统的类型及其适用条件:通风系统可以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区域式及混合式。中央式分为中央并列式和中央边界式。 中央并列式适用条件:适用于煤层倾角大,埋藏深,井田走向长度小于4KM,瓦斯与自然发火都不严重的矿井。 中央边界式适用条件:适用于煤层倾角较小,埋藏较浅,井田走向长度不大,瓦斯与自然发火比较严重的矿井。 对角式分为两翼对角式和分区对角式。 两翼对角式适用条件:煤层走向大于4KM,井型较大,瓦斯与自然发火严重的矿井;或低瓦斯矿井,煤层走向较长,产量较大的矿井。 分区对角式适用条件:煤层埋藏浅,或因地表高低起伏较大,无法开掘总回风巷。 区域式适用条件:井田面积大、储量丰富或瓦斯含量大的大型矿井。 混合式适用条件:井田范围大,地质和地面地形复杂;或产量大,瓦斯涌出量大的矿井。影响矿井瓦斯涌出的因素:(1) 自然因素:①煤层和围岩的瓦斯含量;②地面大气压变化

西安科技大学考研429电路答案

西安科技大学 2007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答案 ───────────────────────────────── 科目编号:429 科目名称: 电路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5分) 1、C 2、A 3、D 二、填空题(每小题6分,共18分) 1、2V 和2Ω(每空3分); 2、A 2/512.125.1==; 3、LC /1=ω。 三、(15分) 单独作用的电路图分别为(每图3分) A )(3 2'2t Sin u -=V (3分),V 314''2= u (3分) , V )(3 2314' 2''22t Sin u u u -=+=(3分)。 四、(15分) 等效图为(2分), A 3)0()0(==-+i i (2分), V 8=oc u (2分) ,Ω=2eq R (1分),s 25.0=τ(1分), A 4)(=∞i (1分),)A 4()(4t L e t i --=(2分),V 2)(4t L e t u -=(2分), )(t i L 和)(t u L 的波形图(2分)为

五、(16分) 1.S 断开时 A 22.21=l I (3分),W )1452(14481=P (2分); 2.S 闭合后 A 69.12=l I (5分) ,W 21662=P (2分); A 249.5=l I (2分) ,W )3618(3614=P (2分)。 六、(15分) 电路图(2分)为 201525211=-+? ? ? I U I (2分), 02015211=+--? ??I U I (2分) , 22 1 =? ? U U (2分) ,2 1 2 1=? ? I I (2分) , 0/9/82=?I A (5分)。 七、(15分) -=0t 时的等效电路图(1分) ,运算电路图(4分), S 5S 25V V 5)0(=-C u (1分), s 7 25)()12(+=+s U s C (3分) , 2 s 2 7)(+- =s s U C (3分), (V)27)]([)(21t C C e s U L t u ---==(3分)。

西安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考试A卷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百.

2012—2013学年第1 学期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期末试卷(A卷 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 一、单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0分 1 C 2 A 3 C 4 A 5 C 6 C 7 A 8 B 9 A 10 C 11 B 12 D 13 B 14 B 15 C 16 A 17 A 18 C 19 A 20 B 二、多项选择题(从下列各题备选答案中至少选出两个正确答案,少选、多选都不得分,并将其代号写在题干后面的括号内。每小题2分,共10分 1 CD 2 ABCD

3 ABCD 4 ABD 5 ACD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⒈简述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答:首先,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实质内容和变化发展的内在动力;(2.5分其次,对立统一规律是贯串辩证法其他规律和范畴的中心线索;(2.5分第三,建立在对立统一规律基础之上的矛盾分析法是最根本的认识方法;(2.5分最后,是否承认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两种世界观对立和斗争的焦点。(2.5分 ⒉简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答:实践之所以能够作为真理的检验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决定的。(1分首先,从真理的本性看,真理是人们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正确反映,它的本性在于主观和客观相符合。(1分所谓检验真理,就是检验人的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是否相符合以及符合的程度。要做这种检验,就要把主观认识同客观实际联系起来加以比较、对照,才能判定它是不是真理。(1分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既不能是思想理论本身,也不能是客观事物,而只能是把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桥梁——社会实践。(1分其次,从实践的特点看,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客观的物质性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的特点。(1分实践的直接现实性的特点,是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主要根据,使它成为最公正的审判官,具有最高的权威。(1分 在实践检验真理的过程中,逻辑证明可以起到重要的补充作用。(1分逻辑证明便在一定意义上具有了检验理论的真理性和普遍性的作用,成为对实践标准的一个重要的补充。(1分在实践中,人们常常对所提出的计划、方案进行理论论证,以确认其可行性,当论证通过后便可认为是一套可付诸实际的正确的计划、方案。这就

西安科技大学课程设计温度检测报警

电控学院 综合实验课程设计 题目:温度检测报警仪 院(系):电气与控制工程学院 专业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2014年7月9日

1.项目背景意义 在日常生活及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涉及到温度的检测及控制。像电力、化工、石油、冶金、航空航天、机械制造、粮食存储、酒类生产等领域内,温度常常是表征对象和过程状态的最重要的参数之一。比如,发电厂锅炉的温度必须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许多化学反应的工艺过程必须在适当的温度下才能正常进行;炼油过程中,原油必须在不同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进行分馏才能得到汽油、柴油、煤油等产品。没有合适的温度环境,许多电子设备就不能正常工作,粮仓的储粮就会变质霉烂,酒类的品质就没有保障。因此,各行各业对温度控制的要求都越来越高。可见,温度的测量是非常重要的。 2.方案分析 温度测量报警仪工作原理:利用PT100、OP07和STC89C52RC实现的温度测量报警仪工作原理是:在PT100为0℃时,通过调整热电阻温度测量电桥参数,使电桥达到平衡,输出电压为零。当PT100所处环境温度变化时,PT100的电阻值发生变化(在一定温度范围内,PT100电阻值与温度成近似线性关系)电桥平衡被打破,电桥输出一定的电压值,且与温度成近似线性关系。此电压通过OP07运放的放大作用后输出。当输出电压达到设定的上下限电压时,即温度达到设定的上下限温度时,电路开始驱动蜂鸣器工作即完成报警。同时将此电压作为AD转换的输入,经过AD转换后在数码管显示出来,并经过相应程序使温度数值和工作状态在1602液晶显示器上显示出来。这样就完成了温度显示、报警功能。 ② A ① 图1 EWB软件仿真测量电路 如上图,温度每上升1℃,PT100的电阻值约上升0.4欧姆,热电阻温度测量电桥①,②两点的电压差值约上升1.6mv经过后接的OP07构成的差分运算放大电路的放大作用,A点电压约上升20mv。将A点的电压接到AD转换器的AIN1口,经过AD转换将PT100所处环境温度的大小在数码管上显示出来。

首届西科杯翻译大赛-西安科技大学教务处

西安科技大学院处函件 教务函〔2013〕19 号 关于举办西安科技大学 第七届“西科杯”翻译大赛的通知 各学院(部):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中外交流日趋频繁。翻译作为中外沟通交流的桥梁和实用性技能,正在我国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为加强我校学生英语基础知识训练和应用能力培养,并为爱好和擅长翻译的学生提供交流学习的平台。经研究,决定举办西安科技大学第七届“西科杯”翻译大赛,现将大赛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主办单位 教务处、校《高教研究》编辑部、人文与外国语学院。 二、承办单位 共青团西安科技大学人文与外国语学院分团委。 三、参赛对象及比赛形式 全校本科生、高职生均可报名参加。 比赛形式为笔译实践,汉译英一篇(详见附件)。 四、竞赛流程 西安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3年第1期刊登竞赛规则、竞赛原文和参赛券,参赛者也可以学院为单位到人文与外语学院领取原文(临2-227,复印有效),或在教务处网站、各学院OA信箱下载。参赛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翻译,完成后于截稿时间前以学院为单位将译稿交至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办

公室(临2-227),由大赛组委会组织阅卷工作,选出获奖选手。 五、竞赛译文格式要求 参赛译文请用空白A4纸打印(字体:Times New Roman,小四,1.5倍行距)。译文前另附一页,将填好的参赛券打印或剪贴在此封面上。译文正文内请勿书写译者姓名、地址等任何个人信息,否则将被视为无效译文。每项参赛译文一稿有效,恕不接收修改稿。 六、竞赛日程安排 报名及领取译文时间:2013年5月13日-17日下午16:00-17:00 报名及领取译文地点: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办公室(临2-227室) 截稿时间:2013年7月5日下午17:00 交稿地点:人文与外国语学院辅导员办公室(临2-227室)成绩公布:比赛结果将于2013年10初公布,参考译文及评阅者的译文评论将刊登在西安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3年第2期上。 七、奖项设置 本次竞赛分英语专业组和非英语专业组,各组奖励一等奖2名,二等奖5名,三等奖10名,对获奖者颁发奖品及获奖证书。 八、参赛须知 1、参赛译文必须独立完成,如有抄袭现象则取消参赛资格。 2、所有参赛者报名、取题、交稿需按比赛规定方式在规定时间完成,否则参赛无效。 附件:西安科技大学第七届“西科杯”翻译大赛竞赛原文及参赛卷 教务处

RCD钳位电路分析及参数设计

4 RCD钳位电路 4.1基本原理分析 由于变压器漏感的存在,反激变换器在开关管关断瞬间会产生很大的尖峰电压,使得开关管承受较高的电压应力,甚至可能导致开关管损坏。因此,为确保反激变换器安全可靠工作,必须引入钳位电路吸收漏感能量。钳位电路可分为有源和无源钳位电路两类,其中无源钳位电路因不需控制和驱动电路而被广泛应用。在无源钳位电路中,RCD 钳位电路因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而倍受青睐。 RCD钳位电路在吸收漏感能量的时候,同时也会吸收变压器中的一部分储能,所以RCD钳位电路参数的选择,以及能耗到底为多少,想要确定这些情况会变得比较复杂。对其做详细的分析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关系到开关管上的尖峰电压,从而影响到开关管的选择,进而会影响到EMI,并且,RCD电路设计不当,会对效率造成影响,而过多的能量损耗又会带来温升问题,所以说RCD钳位电路可以说是很重要的部分。 图9

图10 图11

反激变换器RCD 钳位电路的能量转移过程可分成5 阶段,详细分析如下:1)t0-t1阶段。开关管T1导通,二极管D1、D2因反偏而截止,钳位电容C1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电容两端电压UC下降;同时,输入电压Ui加在变压器原边电感LP两端,原边电感电流ip线性上升,其储能随着增加,直到t1时刻,开关管T1关断,ip增加到最大值。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a)所示。 2)t1-t2阶段。从t1时刻开始,开关管进入关断过程,流过开关管的电流id 开始减小并快速下降到零;同时,此阶段二极管D2仍未导通,而流过变压器原边的电流IP首先给漏源寄生电容Cds恒流充电(因LP很大),UDS快速上升(寄生电容Cds较小),变压器原边电感储存能量的很小一部份转移到Cds;直到t2时刻,UDS 上升到Ui+Uf(Uf为变压器副边向原边的反馈电压)。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b)所示,钳位电容C1继续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 3)t2-t3阶段。t2时刻,UDS上升到Ui+Uf后,D2开始导通,变压器原边的能量耦合到副边,并开始向负载传输能量。由于变换器为稳压输出,则由变压器副边反馈到原边的电压Uf=n(Uo+UD)(Uo为输出电压,UD为二极管D2导通压降,n为变压器的变比)可等效为一个电压源。但由于变压器不可避免存在漏感,因此,变压器原边可等效为一电压源Uf和漏感Llk串联,继续向Cds充电。直到t3时刻,UDS上升到Ui+UCV(UCV的意义如图1(b)所示),此阶段结束。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c)所示,钳位电容C1依然通过电阻R1释放能量。由于t1-t3阶段持续时间很短,可以认为该阶段变压器原边峰值电流IP对电容Cds恒流充电。 4)t3-t4阶段。t3时刻,UDS 上升到Ui+UCV,D1开始导通,等效的反馈电压源Uf与变压器漏感串联开始向钳位电容C1充电,因此漏源电压继续缓慢上升(由于C1的容量通常比Cds大很多),流过回路的电流开始下降,一直到t4时刻,变压器原边漏感电流ip下降到0,二极管D1关断,开关管漏源电压上升到最大值Ui+UCP(UCP的意义如图1(b)所示)。此阶段变换器一次侧的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d)所示。 5)t4-t5阶段。t4时刻,二极管D1已关断,但由于开关管漏源寄生电容Cds 的电压UDS=Ui+UCP>Ui,将有一反向电压加在变压器原边两端,因此,Cds与变压器原边励磁电感Ls及其漏感Llk开始谐振,其能量转移等效电路如图2(e)所示。谐振期间,开关管的漏源电压UDS逐渐下降,储存于Cds中的能量的一部份将转移到副边,另一部分能量返回输入电源,直到t5时刻谐振结束时,漏源电压UDS稳定在Ui+Uf。由于此阶段二极管D1关断,钳位电容C1通过电阻R1放电,其电压UC 将下降。结合图1和图2进行分析可知:如果反馈电压大于钳位电容电压,则在整个开关关断期间,回馈电压一直在向RCD钳位电路提供能量,而该能量最终将被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介绍

西安科技大学能源学院博士生及硕士生导师介绍 常心坦教授 常心坦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男,汉族,1946年生,湖南省湘阴人。现任西安科技大学校长、校学术委员会主任、校学位委员会主席、国家级重点学科安全技术及工程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劳动保护科学技术学会理事、陕西省煤炭学会常务理事等职,获美国密执安工业大学采矿工程硕士学位及工程力学博士学位。 常心坦教授主要从事安全工程理论与计算机方法、复杂网络系统安全评价、安全监控系统及网络集成等研究。赴美留学期间,主持并完成了美国国家矿业局"矿井火灾通风动态模拟研究"项目,其成果实现了矿井火灾条件下风网内通风参数的动态模拟预测,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成功推广与应用。回国后开发的软件系统功能更加完备,使得复杂的火灾模拟控制计算成为可能。近年来,将安全科学与信息技术、测控技术有效结合,研究成果应用于安全领域。 常心坦教授坚持在教学、科研工作第一线,并在学科建设、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近年来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计委、教育部重点、省自然科学基金及横向合作等项目22项获国家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科研进步奖2项,省教学成果奖2项。 E-mail :changxintan@ https://www.360docs.net/doc/1f1845764.html, 余学义教授 余学义,男,汉族,生于1955年8月生,陕西省定边人,西安科技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煤炭学会开采专业委员会委员,采动损害及地面保护研究方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陕西省优秀回国人员,优秀拔尖人才。1982年在西安矿业学院采矿工程专业毕业后一直从事采动损害及环境保护方面的教学科研工作。1990年至1999年两次留学波兰,取得波兰克拉科夫矿冶大学博士学位。 余学义教授多年来致力于西南、西北矿区复杂条件下的“三下”开采与地面保护研究工作,先后主持完成煤炭部科学基金“三下开采与地面保护预计评价软件”、教育部基金“采动地表动态移动变形理论研究”、国家科技部“西部巨厚黄土层采动安全控制与生态重建研究”、交通部“高等级公路下伏采空区勘察、预计处治”、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采动区路基、基础、路面结构协同理论及应用研究”、陕西省发改委能源重化工基地重大项目“陕北侏罗纪煤田开采沉陷损害控制及治理”及“小宝鼎山体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柏林煤矿滑坡区高层建筑物下煤层控制开采”、“陕西澄合矿区、蒲白矿区,新疆乌鲁木齐、六道湾、艾维尔,宁夏沟灵州六大矿区采煤沉陷损害调查研究”等50余项科研课题,部分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6项。 余学义教授目前主要在研项目有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厚松散层浅埋煤层条件下保水开采基础研究”、科技部项目“西部黄土覆盖区采动滑坡灾害预警与对策研究”及“攀煤集团大宝鼎煤矿矿井工业广场下煤层开采研究”、陕西彬长矿区长武亭南煤矿、大佛寺煤矿,黄陵矿区1号煤矿地表移动观测、安全开采及沉陷区治理等研究项目。主编教材《开采损害学》,参编教材《开采损害与环境保护》及《中国煤矿开拓系统》等专著共6部。在国内外公开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EI、ISTP检索8篇。 E-mail :Yuxy @ https://www.360docs.net/doc/1f1845764.html, 伍永平教授 伍永平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男,1962 年12 月生,陕西汉中人。1985 年毕业于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