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教师版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锤线.

四、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自

己设计的表格中.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1、x2、x3、x4、x5.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六、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造成系统误差.

2.弹簧长度的测量和作图时造成偶然误差.

七、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准确度更高一些.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弹簧的原长l0、总长l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6.坐标轴的标度要适中.

考点一实验原理及操作

[典例1]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___ cm.

(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的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93(6.92~6.94均正确)(2)A(3)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考点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典例2]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作出F-x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__N/m.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答案(1)见图(2)50(3)未考虑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

考点三实验改进拓展创新

以本实验为背景,通过改变实验条件、实验仪器设置题目,不脱离教材而又不拘泥于教材,体现开放性、探究性等特点.

1.实验器材的改进

弹簧的弹力直接由力传感器测得,数据处理由计算机处理.

2.实验的拓展延伸

将弹簧水平放置或穿过一根水平光滑的直杆,在水平方向上做实验,消除了弹簧自重的影响.

[典例3]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并测定弹簧的劲度系数”实验中,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右侧挂上钩码,相当于对弹簧提供了向右恒定的拉力.实验时先测出不挂钩码时弹簧的自然长度,再将5个钩码逐个挂在绳子的下端,每次测出相应的弹簧总长度L.

(1)有一个同学通过以上实验测量后把6组数据在坐标纸中描点,如图乙所示.请作出F-L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出该弹簧的原长L0=________ 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试根据以上该同学的实验情况,帮助他设计一个记录实验数据的表格(不必填写其实验测得的具体数据).

(4)该同学实验时,把弹簧水平放置与弹簧悬挂放置相比较,优点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缺点在于:_____ 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

答案(1)见图(2)520(3)见图(4)避免弹簧自身所受重力对实验的影响弹簧与桌面及绳子与滑轮间存在的摩擦造成的实验误差增大

1.(多选)如图甲所示,一个弹簧一端固定在传感器上,传感器与电脑相连.当对弹簧施加变化的作用力(拉力或压力)时,在电脑上得到了弹簧形变量与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B.弹簧长度的增加量与对应的弹力增加量成正比

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00 N/m

D.该弹簧受到反向压力时,劲度系数不变

解析:选BCD.

2.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把两根弹簧如图甲连接起来进行探究.

(1)某次测量如图乙所示,指针示数为________cm.

(2)在弹性限度内,将50 g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得到指针A、B的示数L A和L B如表.用表中数据计算弹簧Ⅰ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重力加速度g=10 m/s2).由表数据________(填“能”或“不能”)计算出弹簧Ⅱ的劲度系数.

答案:(1)16.00(有效数字位数正确,15.96~16.05均可) (2)12.45(12.20~12.80均可)

解析:(1)刻度尺分度值为1毫米,读数应估读到毫米下一位,故指针的示数为16.00 cm.

(2)当A弹簧的弹力为F A1=0.50 N、F A2=1.00 N、F A3=1.50 N、F A4=2.00 N时,弹簧长度L A1=15.71 cm、L A2=19.71 cm、L A3=23.66 cm、L A4=27.76 cm,根据ΔF=kΔx得k1=12.50 N/m、k2=12.66

N/m、k3=12.20 N/m,所以弹簧Ⅰ的劲度系数k=k1+k2+k3

3=12.45 N/m.根据表可以计算出弹簧Ⅱ每

次的伸长量Δx′,也可以根据ΔF=k′Δx′计算弹簧Ⅱ的劲度系数(劲度系数的计算也可以通过作F-x 图象处理,图象的斜率即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课后作业

1.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g取9.8 m/s2)

(1)作出m-l的关系图线;

(2)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

答案:(1)如图所示(2)0.258(0.248~0.262)

2.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

(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图线不过原点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

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

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

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

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G.整理仪器.

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 ___.

答案:(1)刻度尺(2)弹簧原长、弹簧所受外力与对应的伸长量(或与弹簧对应的长度)

(3)200弹簧自重(4)CBDAEFG

3.某同学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将弹簧悬挂在铁架台上,将刻度尺固定在弹簧一侧,弹簧轴线和刻度尺都应在________方向(填“水平”或“竖直”).

(2)弹簧自然悬挂,待弹簧________时,长度记为L0;弹簧下端挂上砝码盘时,长度记为L x;在砝码盘中每次增加10 g砝码,弹簧长度依次记为L1至L6,数据如下表:

(3)如图是该同学根据表中数据作的图,纵轴是砝码的质量,横轴是弹簧长度与________的差值(填“L0”或“L x”).

(4)由图可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 N/m;通过图和表可知砝码盘的质量为________ g(保留两位有效数字,重力加速度取9.8 m/s2).

答案:(1)竖直(2)静止L3 1 mm(3)L x (4)4.910

4.某同学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做“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其长度的关系”的实验.

(1)在安装刻度尺时,必须使刻度尺保持________状态(填“水平”或“竖直”).

(2)他通过实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弹力大小F与弹簧长度x的关系图线.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的原长x0=________cm,劲度系数k=________ N/m.

(3)他又利用本实验原理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如图丙所示时,该弹簧的长度x=________ cm.

答案:(1)竖直(2)4.0050(3)10

解析:(1)刻度尺应保持竖直状态以保障与弹簧轴线平行.

(2)图线在横轴上的截距等于弹簧的原长x0=4.00 cm,图线斜率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k=50 N/m.

(3)把该弹簧做成一把弹簧秤,当弹簧秤上的示数为3.0 N时,弹簧伸长量Δx=6 cm.此时弹簧的长度x=x0+Δx=10 cm.

5.为了探究弹力F 和弹簧伸长x 的关系,某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图象.

(1)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照实验要求做,从而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图象上端成为曲线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

(2)甲、乙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________ N/m 和________ N/m(保留三位有效数字);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________(填“甲”或“乙”).

(3)从上述数据和图线中分析,请对这个研究课题提出一个有价值的建议. 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弹簧形变量超过其弹性限度 (2)66.7 200 甲

(3)建议:实验中钩码不能挂太多,以保证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解析:(1)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弹力与形变量成正比,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则此规律不成立,所以所给的图象上端为曲线,是因为弹簧形变量超过其弹性限度.

(2)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 k 甲=

ΔF 甲Δx 甲=4

6×10-2

N/m ≈66.7 N/m k 乙=ΔF 乙Δx 乙=84×10-2

N/m =200 N/m

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用在一定的外力作用时,弹簧的形变量大的弹簧,故选甲弹簧.

(3)建议:实验中钩码不能挂太多,以保证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

实验:探究弹簧伸长量与弹力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3.验证胡克定律。 二、实验原理 1.如图1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图1 2.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了。 3.求弹簧的劲度系数:弹簧的弹力F与其伸长量x成正比,比例系数k=F x,即为弹簧的劲 度系数;另外,在F-x图象中,直线的斜率也等于弹簧的劲度系数。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 1.按图2安装实验装置,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 图2 2.在弹簧下端悬挂一个钩码,平衡时记下弹簧的总长度并记下钩码的重力。 3.增加钩码的个数,重复上述实验过程,将数据填入表格,以F表示弹力,l表示弹簧的总长度,x=l-l0表示弹簧的伸长量。 1234567

F/N0 l/cm x/cm0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如图3所示。 图3 2.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函数关系,函数表达式中常数即 为弹簧的劲度系数,这个常数也可据F-x图线的斜率求解,k=ΔF Δx。 六、误差分析 由于弹簧原长及伸长量的测量都不便于操作,存在较大的测量误差,另外由于弹簧自身的重力的影响,即当未放重物时,弹簧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已经有一个伸长量,这样所作图线往往不过原点。 七、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一些,这样作出的图线精确。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刻度尺要保持竖直并靠近弹簧,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预习完成后,请把你疑惑的问题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 问题1 问题2 问题3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教师版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毫米刻度尺、钩码若干、三角板、坐标纸、重锤线. 四、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自 己设计的表格中.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1、x2、x3、x4、x5.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六、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造成系统误差. 2.弹簧长度的测量和作图时造成偶然误差. 七、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准确度更高一些.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不在直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弹簧的原长l0、总长l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6.坐标轴的标度要适中. 考点一实验原理及操作 [典例1]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的实验. (1)图甲是不挂钩码时弹簧下端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其示数为7.73 cm;图乙是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此时弹簧的伸长量Δl为________ cm. (2)本实验通过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的方法来改变弹簧的弹力,关于此操作,下列选项中规范的做法是________(填选项前的字母). A.逐一增挂钩码,记下每增加一只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的总重 B.随意增减钩码,记下增减钩码后指针所指的标尺刻度和对应的钩码总重 (3)图丙是该同学描绘的弹簧的伸长量Δl与弹力F的关系图线,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OA,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答案(1)6.93(6.92~6.94均正确)(2)A(3)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考点二数据处理及误差分析 [典例2]某实验小组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实验时,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L0=4.6 cm,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下端挂钩码,每增加一只钩码均记下对应的弹簧长度x,数据记录如下表所示. (1)根据表中数据作出F-x图线; (2)由此图线可得,该弹簧劲度系数k=________N/m. (3)图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大于L0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

第3章 相互作用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弹簧弹力的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目标: 1.知道科学探究的过程,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 3.能根据F­x、F­l图像求弹簧的劲度系数。 一、实验原理和方法 1.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F 弹簧下端悬挂的钩码静止时,弹力大小与所挂的钩码的重力相等,即F=mg。 2.测出弹簧的伸长量x 弹簧的原长l0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l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其伸长量x=l-l0。 3.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建立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二、实验器材 铁架台、下端带挂钩的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三、实验步骤 1.如图所示,将弹簧上端固定在铁架台上,在弹簧旁边固定一刻度尺,刻度尺的零刻度线与弹簧的上端重合。读出弹簧的原长l0填入下表。

2.在弹簧下挂一个钩码,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1。然后再在弹簧下挂一个钩码,测出弹簧的总长度l2……将各次弹簧总长度计入下表相应的表格内。 3.根据每个钩码的质量计算出其重力。弹簧的弹力的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即F1=mg、F2=2mg、F3=3mg……将各次弹簧弹力大小填入下表相应表格内。 实验次数 1 2 3 4 5 6 7 弹力F/N 弹簧总长度l/cm 弹簧的伸长量x/cm 弹簧原长l0/cm 四、数据处理 1.图像法 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可以发现F­x图线是一条过原点的直线。 2.函数法 弹力F与弹簧的伸长量x应满足函数F=kx的关系。 五、误差分析 产生原因减小方法

第二章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学习目的] 1.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像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3.能根据F-x、F-l图像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 一、实验器材 弹簧、刻度尺、钩码、铁架台. 二、实验原理 1.如图1甲所示,在弹簧下端悬挂钩码时弹簧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受到的重力大小相等.弹簧的原长与挂上钩码后弹簧的长度可以用刻度尺测出,其伸长量x可以用弹簧的长度减去弹簧的原长来求得. 图1 2.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像,就可探究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关系. 三、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图2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 图2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 4.计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x=l-l0)和弹簧受到的拉力F(F=mg),并将数据填入表格. 四、数据处理 1.建立直角坐标系,以F为纵轴,x为横轴,根据测量数据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F 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假如不行那么考虑二次函数.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五、误差分析 1.本实验误差的主要来源为读数和作图时的偶尔误差.为了减小误差,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江苏省特级教师戴儒京 一、实验目的、器材和步骤 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课程标准教科书人教版必修1第60页) 实验目的: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器材:计算机,数据采集器,位移传感器,力传感器,弹簧,支架等 实验步骤:

1.把smarts数据采集器与计算机连接,把力传感器和位移传感器分 别接入采集器的第1、2通道,接上采集器电源; 2.进入“TriE数字化信息系统”,点击“新建实验”,建立页面,用 “公式编辑”功能根据弹簧伸长与位移传感器读数的关系,建立物理量弹簧伸长x, (设弹簧原长时,位移传感器的读数为s0, 受弹力时位移传感器的读数为s,则弹簧伸长为x=s0-s),然后点击“建立新图象”,建立弹力与弹簧伸长关系F-x图象;或点击“打开实验”,打开模板“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3.先将力传感器固定在铁架台上,把待测弹簧的一端挂在力传感器 上,弹簧的另一端挂上一个钩码并在钩码的下面贴上一个反射位移传感器的超声波的反射面,然后将位移传感器固定在弹簧正下方并且探头向上;. 4.点击“手动采集”,.把弹簧下端挂一个砝码时,两个砝码时,……,, 每一次改变砝码后的力和位移的数据记录下来; 5.数据采集结束后得到x F 图象,分析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 二、例题与习题(含近几年全国及各省市高考题) 1.如图(a),一弹簧上端固定在支架顶端,下端悬挂一托盘:一标尺由游标和 主尺构成,主尺竖直固定在弹簧左边;托盘上方固定有一能与游标刻度线准确对齐的装置,简化为图中的指针。现要测量图(a)中弹簧的劲度系数,当托盘内没有砝码时,移动游标,使其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此时标尺读数为 1.950 cm;当托盘内放有质量为0.100 kg的砝码时,移动游标,再次使其 零刻度线对准指针,标尺示数如图(b)所示,其读数为_______cm。当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为9.80 m/s2,此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保留3位有效数字)。

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Word版含解析

第5节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一、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目的 知道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定量关系,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2.实验原理 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弹簧轴线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__相等的__,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运用的正是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砝码的重力__相等__.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__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__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3.实验器材 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__坐标纸__. 4.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__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__,即原长. (2)如图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__弹簧的总长__并计算__钩码的重力__,填写在记录表格里. (3) (4)以弹力F(大小等于__所挂钩码的重力__)为纵坐标,以__弹簧的伸长量x__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根据点的分布情况和走向,作出一条直线,让尽可能多的点在这条直线上,其他点均匀分布在直线两旁,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5)以__弹簧的伸长量__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6)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1.实验目的 验证互成角度的两个力合成时的平行四边形定则. 2.实验原理 等效法:使一个力F′的作用效果和两个力F1、F2的作用效果相同,就是__让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__,所以这一个力F′就是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作出F′的图示,再根据__平行四边形定则__作出力F1和F2的合力F的图示,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是否都相同. 3.实验器材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只),__橡皮条(一条)__,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几个). 4.实验步骤 (1)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水平桌面的方木板上. (2)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A点,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个细绳套. (3)用两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细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到某一位置O,如图所示,记录__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用铅笔描下__O点的位置__及此时两__细绳的方向__. (4)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结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这两只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和F2的图示,并以__F1和F2为邻边__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__O点__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即为合力F的图示. (5)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把橡皮条的结点拉到同样的位置O,记下__弹簧测力计的读数__和__细绳的方向__,用刻度尺从O点按同样的标度沿记录的方向作出这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的图示. (6)比较一下,力F′与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的合力F在大小和方向上是否相同. (7)改变两个力F1与F2的大小和夹角,再重复实验两次. “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注意事项: 1.同一实验中的两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对拉,若两只弹簧测力计在对拉过程中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调整或另换,直至相同为

高考物理总复习 第二单元 相互作用 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含解析)

实验2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长(弹性限度内),弹力也就越大。 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天平、刻度尺、坐标纸、铁夹等。 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让其自然下垂,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3.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4.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量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x1、x2、x3、x4、x5。 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 钩码质量 m 弹力F 0 l0 1 l1=x1=l1-l0m1=F1= 2 l2=x2=l2-l0m2=F2= 3 l3=x3=l3-l0m3=F3= 数据处理 1.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1.(2018福建龙岩模拟)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装置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砝码盘。通过改变盘中砝码的质量,测得

6组砝码的质量m和对应的弹簧长度,画出m-l图线,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如图乙所示。(重力加速度g=10m/s2) (1)采用恰当的数据处理,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2)请你判断该同学得到的实验结果与考虑砝码盘的质量相比,结果 (选填“偏大”“偏小”或“相同”)。 解析(1)弹簧的弹力F=kx,劲度系数k===g,因此劲度系数等于图乙的斜率乘以重力加速度,即k=N/m=3.44N/m。 (2)即使考虑砝码盘质量,得到的图乙也是与原图线平行的一条斜线,斜率不变,不影响劲度系数。 答案(1)3.33~3.44(2)相同 2.(2018安徽合肥10月测验)为了探究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关系,李强同学选了甲、乙两根规格不同的弹簧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数据绘出如图所示的图象,从图象上看,该同学没能完全按实验要求做,使图象上端变成曲线,图象上端变成曲线是因为。甲、乙两根弹簧的劲度系数分别为N/m、N/m。若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应选弹簧 (选填“甲”或“乙”)。 解析超出弹性限度,弹力与伸长量就不成正比了。根据胡克定律知劲度系数k=,分别计算出甲弹簧的劲度系数为66.7N/m,乙为200N/m。要制作一个精确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则应选劲度系数小的弹簧,即弹簧甲。 答案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66.7200甲 见《自学听讲》P29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一、实验背景 弹力,又称内弹力,是构成物体的物质间的内部相互作用。当物体遭受外力的刺激时,在物体内部的分子及其成分之间会产生弹力,使物体返回到原来的形状,这样形成的弹力 就是弹力。弹力能够恢复物体原来的形状,是物体具有自保能力的根本原因[1]。 弹簧伸长量,也称为弹簧长度,是指装在被测物上的弹簧释放力时弹簧的伸长量,即 弹簧从原来的状态(停机时的状态)变为被测物的形状,弹簧所增加的长度,以毫米为单位。 二、实验目的、实验材料、实验程序 实验目的: 探究普通小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为今后的科研提供参考依据。 实验材料: (1)弹簧1条; (2)勒耳器; (3)千分尺; 实验程序: Step1:先用勒耳器将弹簧固定在实验架上; Step2:让弹簧从放松状态开始,将千分尺安装在弹簧上; Step3:弹簧被施加一定力时,记录下弹簧伸长量(以毫米为单位); Step4:记录应用力的大小(以牛顿为单位); Step5:重复上述步骤,并记录下弹簧的伸长量及力的大小; Step6:进行数据处理和数据分析,得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三、实验数据及结果 表1 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应用力/N 弹簧伸长量/mm 0 0

1 0.5 4 2.0 5 2.5 6 3.0 7 3.5 9 4.5 从上表可知,随着力的大小增加,弹簧伸长量也在增加,当力达到9牛时,弹簧伸长量达到了4.5mm。从上图中可以看出,随着施加的力的增大,弹簧的伸长量呈正比增大,可以解释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之间的正比例关系。 四、实验结论 通过此次实验研究,可以得出结论:普通小弹簧的弹力与伸长量是成正比关系的,即随着施加的力的增大,弹簧的伸长量会呈正比增大。让物体返回原来的形状,这样形成的弹力就是弹力,可以用正比例模型来描述它们之间的关系。 五、结论总结 本次实验让我们了解到,弹力与弹簧伸长量是一个正比的关系,就是说,力的大小越大,弹簧的伸长量就越大,弹力也会越大。本次实验为今后的科研提供了参考,也提升了我们实践能力。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二研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实验原理 弹簧遇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均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 力也就越大 . 2.实验器械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如图 1 所示 ). 图 1 (2)丈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 )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 (3)依据所测数据在座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依据在图中所绘点的散布与走向,试试作出一条光滑的曲线(包含直线 ) ,所画的点不必定正幸亏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双侧的点数大概同样.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第一试试一次函数,假如不可以再考虑 二次函数 . 1.数据办理 (1)列表法 将测得的 F 、x 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能够发现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x 的比值在偏差同意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 为横坐标,弹力 F 为纵坐标,描出 F 、 x 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 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3)函数法 弹力 F 与弹簧伸长量x 知足 F= kx 的关系 . 2.注意事项 (1)不要超出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免得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弹簧 的弹性限度 .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察看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研究性实验,实验前其实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此后所作的 曲线是尝试性的,不过在剖析了点的散布和走向此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结这些点. (4)一致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实验:弹簧弹力与伸长量的关系

探究弹簧弹力和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原理】 1 •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着弹簧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 定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 (注:弹簧质量不计) 2 •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运用的正是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钩码的重力相等. 3•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即寻求F= kx的关系. 【实验器材】 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 实验步骤 1234567 F/N L o/cm x/cm 1 •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5, 即原长. 2. 如图2-4- 1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度并测出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记录表格里'七目卜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前面的实验过程多次. 【实验数据的处理】 1 •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 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3. 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1. 弹簧长度的测量误差. 2. 描点画线的作图误差. 【实验误差的来源】

【注意事项】 1 •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尽可能稀,使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3 •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 描点画线时,使尽可能多的点落在线上不在线上的点均匀分布在线的两侧. 5 •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巩固练习:】 1■一个实验小组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的实验中,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 a的原长比b的长 B.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 C. 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 D. 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 2. (1)在“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被拉伸时,不能超出它的弹性限度 B. 用悬挂钩码的方法给弹簧施加拉力,应保证弹簧位于竖直位置且处于平衡状态 C. 用直尺测得弹簧的长度即为弹簧的伸长量 D. 用几个不同的弹簧,分别测出几组拉力与伸长量,得出拉力与伸长量之比相等 ⑵某同学做“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他先把弹簧平放在桌面上使其自然伸长, 用直尺测出弹簧的原长S,再把弹簧竖直悬挂起来,挂上钩码后测出弹簧伸长后的长度L把L-L o作为弹簧的伸长量x,这样操作,由于弹簧自身重力的影响,最后画出的图线可能是图2 —4-2中的()

10第2章 实验二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2.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如图1所示). 图1 (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1.数据处理 (1)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 为横坐标,弹力F 为纵坐标,描出F 、x 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3)函数法 弹力F 与弹簧伸长量x 满足F =kx 的关系. 2.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3.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1.列表分析法:分析列表中弹簧拉力F 与对应弹簧的形变量Δx 的关系,可以先考虑F 和Δx 的乘积,再考虑F 和Δx 的比值,也可以考虑F 和(Δx )2的关系或F 和Δx 的关系等,结论:F Δx 为常数. 2.图象分析法:作出F -Δx 图象,如图2所示.此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F 和Δx 成正比关系. 图2 作图的规则: (1)要在坐标轴上标明轴名、单位,恰当地选取纵轴、横轴的标度,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确定坐标起点,使所作出的图象几乎占满整个坐标图纸.若弹簧原长较长,则横坐标起点可以不从零开始选择. (2)作图线时,尽可能使直线通过较多坐标描点,不在直线上的点也要尽可能对称分布在直线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 1.如图1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平衡 时弹簧产生的 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 建立直角坐标 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 的伸长量x,在 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 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三、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 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原长. 2.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 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 格中.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2、3、4、5,并得出每次弹簧的伸长量1、2、3、4、5. 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 钩码质量 m 弹力F 0——————

1 2 3 4 5 ⋮⋮⋮⋮⋮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3.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六、误差分析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报告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报告 How long is forever? Who can tell me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班级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时间______________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二、实验原理 1.如图1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 平衡时弹簧产生的 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 量x;建立直角坐标 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 簧的伸长量x;在 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 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伸长量间的关系. 三、实验器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即原长. 2.如图所示;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测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测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 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钩码质量m弹力F 0—————— 1 2 3 4 5 五、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

(完整版)高中物理力学学实验探究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实验+练习)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一、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 2.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研究物理量之间的关系. 二、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 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三、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见实验原理图).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让其自然下垂,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3.在弹簧下端挂质量为m1的钩码,量出此时弹簧的长度l1,记录m1和l1,填入自己设计的表格中. 4.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量出对应的弹簧长度,记录m2、m3、m4、m5和相应的弹簧长度l2、l3、l4、l5 钩码个数长度伸长量x 钩码质 量m 弹力F 0l0= 1l1= 2l2= 3l3= 五、数据处理 1.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为横坐标,弹力F为纵坐标,描出F、x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六、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七、注意事项 1.每次增减钩码测量有关长度时,均需保证弹簧及钩码不上下振动而处于静止状态,否则,弹簧弹力有可能与钩码重力不相等. 2.弹簧下端增加钩码时,注意不要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3.测量有关长度时,应区别弹簧原长l0、实际总长l及伸长量x三者之间的不同,明确三者之间的关系. 4.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时,两轴上单位长度所代表的量值要适当,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 5.描线的原则是,尽量使各点落在描画出的线上,少数点分布于线两侧,描出的线不应是折线,而应是光滑的曲线. 八、练习巩固

高考物理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知识元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知识讲解 一、实验目的 知道弹力与弹簧伸长的定量关系,学会利用列表法、图象法、函数法处理实验数据.二、实验原理 弹簧受力会发生形变,形变的大小与受到的外力有关,沿弹簧的方向拉弹簧,当形变稳定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使它发生形变的拉力在数值上是相等的,用悬挂法测量弹簧的弹力,运用的正是弹簧的弹力与挂在弹簧下面的砝码的重力相等.弹簧的长度可用刻度尺直接测出,伸长量可以由拉长后的长度减去弹簧原来的长度进行计算.这样就可以研究弹簧的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 三、实验器材 弹簧、毫米刻度尺、铁架台、钩码若干、坐标纸. 四、实验步骤 1.将弹簧的一端挂在铁架台上,让其自然下垂,用刻度尺测出弹簧自然伸长状态时的长度L0,即原长. 2.如图所示,将已知质量的钩码挂在弹簧的下端,在平衡时测量弹簧的总长并计算钩码的重力,填写在记录表格里.

1 2 3 4 5 6 7 F/N L/cm x/cm 3.改变所挂钩码的质量,重复前面的实验过程多次. 4.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 6.得出弹力和弹簧伸长量之间的定量关系,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五、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而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尽量大一些,从而使坐标上描的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更精确.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平衡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六、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带来误差. 例题精讲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实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 1.实验原理 弹簧受到拉力作用会伸长,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和外力大小相等;弹簧的伸长量越大,弹力也就越大. 2.实验器材 铁架台、弹簧、钩码、刻度尺、坐标纸. 3.实验步骤 (1)安装实验仪器(如图1所示). 图1 (2)测量弹簧的伸长量(或总长)及所受的拉力(或所挂钩码的质量),列表作出记录,要尽可能多测几组数据. (3)根据所测数据在坐标纸上描点,以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为横坐标. (4)按照在图中所绘点的分布与走向,尝试作出一条平滑的曲线(包括直线),所画的点不一定正好在这条曲线上,但要注意使曲线两侧的点数大致相同. (5)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曲线所代表的函数,首先尝试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再考虑二次函数. 1.数据处理 (1)列表法 将测得的F、x填入设计好的表格中,可以发现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比值在误差允许范围内是相等的.

(2)图象法 以弹簧伸长量x 为横坐标,弹力F 为纵坐标,描出F 、x 各组数据相应的点,作出的拟合曲线是一条过坐标原点的直线. (3)函数法 弹力F 与弹簧伸长量x 满足F =kx 的关系. 2.注意事项 (1)不要超过弹性限度:实验中弹簧下端挂的钩码不要太多,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 (2)尽量多测几组数据:要使用轻质弹簧,且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 (3)观察所描点的走向:本实验是探究性实验,实验前并不知道其规律,所以描点以后所作的曲线是试探性的,只是在分析了点的分布和走向以后才决定用直线来连接这些点. (4)统一单位:记录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及弹簧伸长量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3.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命题点一 教材原型实验 处理实验数据的方法 1.列表分析法:分析列表中弹簧拉力F 与对应弹簧的形变量Δx 的关系,可以先考虑F 和Δx 的乘积,再考虑F 和Δx 的比值,也可以考虑F 和(Δx )2的关系或F 和Δx 的关系等,结论: F Δx 为常数. 2.图象分析法:作出F -Δx 图象,如图2所示.此图象是过坐标原点的一条直线,即F 和Δx 成正比关系. 图2 作图的规则: (1)要在坐标轴上标明轴名、单位,恰当地选取纵轴、横轴的标度,并根据数据特点正确确定坐标起点,使所作出的图象几乎占满整个坐标图纸.若弹簧原长较长,则横坐标起点可以不从零开始选择.

2022物理第2章相互作用实验2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教案

实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1.实验目的 (1)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2)学会利用图象法处理实验数据,探究物理规律。 2.实验原理 (1)如图所示,弹簧在下端悬挂钩码时会伸长, 平衡时弹簧产生的弹力与所挂钩码的重力大小相 等. (2)用刻度尺测出弹簧在不同钩码拉力下的伸长量x,建立直角坐标系,以纵坐标表示弹力大小F,以横坐标表示弹簧的伸长量x,在坐标系中描出实验所测得的各组数据(x,F)对应的点,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根据实验所得的图线,就可探知弹力大小与弹簧伸长量间的关系。 3.实验器材 铁架台、毫米刻度尺、弹簧、钩码(若干)、三角板、铅笔、重垂线、坐标纸等。 4.实验步骤 (1)安装:如图所示,将铁架台放在桌面上(固定好),将弹簧

的一端固定于铁架台的横梁上,在靠近弹簧处将刻度尺(最小分度为1 mm)固定于铁架台上,并用重垂线检查刻度尺是否竖直。 (2)记原长:记下弹簧下端不挂钩码时所对应的刻度l0,即弹簧的原长。 (3)测F、x: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待钩码静止时测出弹簧的长度l,求出弹簧的伸长量x和所受的外力F(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 (4)重复: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重复上述实验步骤(3),要尽量多测几组数据,将所测数据填写在表格中. 5.数据处理 (1)以弹力F(大小等于所挂钩码的重力)为纵坐标,以弹簧的伸长量x为横坐标,用描点法作图,连接各点得出弹力F随弹簧伸长量x变化的图线。 (2)以弹簧的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图线所代表的函数表达式,并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 6.注意事项

(1)所挂钩码不要过重,以免弹簧被过分拉伸,超出它的弹性限度,要注意观察,适可而止。 (2)每次所挂钩码的质量差适当大一些,从而使坐标点的间距尽可能大,这样作出的图线准确度更高一些。 (3)测弹簧长度时,一定要在弹簧竖直悬挂且处于稳定状态时测量,以免增大误差。 (4)描点画线时,所描的点不一定都落在一条直线上,但应注意一定要使各点均匀分布在直线的两侧。 (5)记录实验数据时要注意弹力、弹簧的原长l0、总长l及弹簧伸长量x的对应关系及单位. (6)坐标轴的标度要适中。 7.误差分析 (1)钩码标值不准确、弹簧长度测量不准确带来误差。 (2)画图时描点及连线不准确也会带来误差。 教材原型实验 1.(1)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弹簧被拉伸时,所挂钩码越多,误差越小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